革命派的军事战略思想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革命派的军事战略思想

武装斗争是革命的头等大事,资产阶级革命派对此十分重视。在推翻清朝统治的革命运动中,他们产生了自己的军事战略思想,并结合斗争实践加以调整,指导着武装起义走向胜利。

(一)从一开始,革命派就面临如何进行反清武装斗争的战略问题。这是一个关糸革命成败的重大问题,革命派对此极为重视。他们在实际中所提出的战略思想,主要是起义地点的选择,以及与之相关的根据地思想。

革命党人在选择发难地点的问题上是煞费苦心的。在这个问题上,主要存在两种意见:一种主张在南部沿边沿海地区发动起义,一种主张在中部地区发动起义。

孙中山主张在南部沿边沿海地区发动起义,先夺取两广,待南方的“星星之火”得到全国响应,形成“燎原之势”以后,再挥师北上,长江南北的革命党人一起响应,从而一举推翻清政府。在此问题上,孙中山早就进行过探索。还在1897年至1898年流亡日本期间,孙中山就曾同宫崎寅臧等人进行了反复地讨论,提出了起义地点的三原则:第一,要能迅速地集合一支革命的力量;第二,要便于运送军械和人员;第三,发动后要很快得到进取。因此,孙中山曾经说过:“盖起点之地,不拘形势,总求急于聚人,利于接济,快于进取而矣。”在他看来,广东当然是具备这几个条件最理想的发难地点。一是广东的群众基础较好,便于找到起义的基本队伍,而且广东也是会党活动频繁的地区;二是广东一直是革命党人活动基地,便于加强对起义的领导;三是广东地处沿边沿海,毗邻香港和安南,利于起义后的接济。因此,考虑到这些有利因素,孙中山把重点放在广东及沿边沿海地区,并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发动了八次起义。在同盟会成立之前,发动了广州起义、惠州起义;此后,又发动了潮州黄冈起义、钦廉防城起义,惠州七女湖起义、镇南关起义、钦州马笃山起义、河口起义。

这些起义虽然都失败了,但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革命党人选择在南部沿边沿海地区发动起义是无可非议的,在这些地区,有着比其他地区更为有利的条件。但如果形势发生变化后,仍然坚持在南部沿海地区发动起义,那就脱离了客观实际的要求。

在中部发动起义的主张同盟会成立以前就已产生。此后,同盟会作为全国统一的资产阶级政党,会员来自全国各地,由于他们自幼生长在自己的家乡,对自己的省份比较熟悉,因此,他们在选择起义地点的时候,较注重本乡,难免与孙中山的主张出现分歧。其中较有影响的是黄兴和宋教仁等提出的中部革命的思想,主张以长江流域为突破口,进而扩展到全国。

黄兴参加革命的生涯不长,但武装斗争的思想却贯穿他一生。华兴会成立时,黄兴就革命地点和方法作了详细的说明。他提出了几种方案:一种是在首都北京发动起义,“有如法国大革命发难于巴黎,英国大革命发难于伦敦”一兴推翻清政府,建瓴于海内。但中国没有西方资产阶级革命那样充足的条件。一是北京市民苟安无识,二是不能与异族之禁卫军同谋合作,因而不易推行,只能采取“雄据一省,与各省分起之法。”各省联为一体,依形势或由会党发难,或由军学界发难,互相声援,夺取湖南。然而,单独湖南一省发动起义,他省没有响应,则是“以一隅敌天下”,仍不能一举推翻清政府。因此,黄兴主张发动起义后,必须与其他省份联合起来,共同推翻腐朽的清王朝。在这个思想指导之下,黄兴成立华兴会后,立即组织了长沙起义,并联络其他各省响应。无疑,黄兴与孙中山在选择起义地点的问题上,确实存在差异,但在武装斗争实践中,黄兴以大局为重,忠实地执行孙中山的战略路线。并且黄兴并不局限于湖南一省发动起义,当他看到湖北革命势力的迅速发展时,又提出以武昌为中枢,湘粤为后劲,宁、皖、陕、蜀同时响应牵制清政府,一举推翻清政府。

宋教仁也主张在中部发动起义。同盟会成立的最初几年,孙中山主张在南部沿边沿海

地区发动起义并无不妥,而且孙中山在革命党人中享有崇高的威望,革命党人中有的虽然有不同的主张,都隐而未提。随着革命势力,特别是长江流域各省革命力量的日益壮大,如果仍局限于在南方开展活动,发动武装起义,就不能适应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更不易联络全国革命力量汇成巨大的革命洪流。1910年2月广州新军起义失败以后,许多革命党人由于专在南方边省发动起义遭到失败而感到泄气。他们“举目前途,众有忧色,询及将来计划,莫不唏嘘太息,相视无言。”形势要求革命党人调整自己的战略重心。这样,在中部地区发动起义的主张再次在同盟会内部提出来。

1910年8月,在同盟会东京的一个会议上,宋教仁提出了著名的革命三策略思想。“上策为中英革命,联络北方军队,以东三省为后援,一举而占北京,然后号令全国,……此策之为最善者也;中策在长江流域各省同时大举,设立政府,然后北伐,此策之次者也;下策在边隅之地,设秘密机关于外国领地,由据边隅,以为根据,然后徐图进取,其地则或东三省,或云南,或两广,此之策之又次者也”。后经会议讨论,认为上策运动稍难,下策在边隅之地发动起义又屡遭失败,所以采用中策比较适当。当时,革命党人在长江流域省份的新军中做了大量的工作,且长江流域物产丰富,地理位置也相当重要,革命的影响可以向南北扩展,及时把重心转移到中部有很大的战略意义。

中部革命的战略思想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革命党人的认同。1911年7月,宋教仁、陈其美、谭仁凤等在上海成立了中部同盟会,具体实施这一战略重心的转移。他们在长江流域各省设立分部,确定1913年为大举时期。黄花岗起义失败以后,在同盟会东京总部涣散的情况下,中部同盟会勇敢地肩负了实际的领导责任,及时提出了新的战略方针,从而为革命高潮的到来作了必要的组织准备,并促进了长江流域各省革命形势的发展。革命派武装斗争重心的转移,是革命形势发展的必然,这一转折也经历了一个合乎逻辑的过程。同盟会成立的最初几年,在南部发动武装起义的客观条件要比长江流域要好得多。随着长江流域革命力量的发展壮大,中部革命的主客观条件和时机均已成熟,实现战略转移可以说是水到渠成。

在革命派选择起义地点的各种主张中,也蕴涵着一种不成熟的根据地思想。孙中山曾经设想为“欲先取中国南部数省为根据地,然后进犯北部,故猛着先鞭于粤桂滇三省。”这同他主张在南部沿边沿海地区是相符的。他在谈到1895年广州起义的目的时说:“欲取广州为根据地。”在惠州起义中又想以惠州之三洲田为革命根据地。以后的钦廉防城起义,镇南关起义等,孙中山都希望占领一战略要地,作为自己的根据地。以上说明,孙中山是迫切希望建立一块革命根据地,或在两广,或在云贵,然后北伐,推翻清王朝,只是孙中山确定以南部为重点以后,对其他省份照顾不够,黄兴也提出“雄据一省”,“以省为根据”的主张。由此看来,革命党人确实存在着根据地思想。

他们中的一些人还在理论上对根据地问题进行了探索,其中最突出的是《民报》第3期扑满写的《发难篇》一文。该文对中外的历史进行了综合研究,认为革命有三种方案:“一曰扼吭,谓复其首都,建瓴以海内;二曰负隅,谓雄据一方,进战退守;三曰蜂起,谓分举响应,使伪政府土崩瓦解,权力委地。”这三种方案中,作者最推崇雄据一方的做法,他以大量的事实令人信服地说明:中国应实行武装割据,而不能象西方资产阶级那样,在首都发难,中国不具备这种条件,只能采取象以往农民战争那样,实行武装割据,把根据地作为胜利的出发点,等革命的力量强大以后,各地革命团体如星罗棋布,到时同时并举,再直捣清政府的老巢。

革命派建立根据地的思想是正确的。因为革命的武装力量,在开始时总是较弱小的,不可能与统治者立即决出胜负,只有依托根据地,积蓄自己的力量,才能不断创造胜利的局面。可是,革命党人虽然意识到根据地的重要性,但他们却忽视根据地的建设,并无能力进行这种建设,故他们不可能象共产党人那样建立巩固的农村革命根据地。在武装斗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