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居住区规划导论+用地分类
城市规划用地分类标准完全版
城市规划用地分类标准完全版
预览说明:预览图片所展示的格式为文档的源格式展示,下载源文件没有水印,内容可编辑和复制
第一节城市用地分类与标准
1.1城市用地分类
1.1.1城市用地分类适用于各阶段的城市规划和用地管理工作。
1.1.2城市用地分类以土地的使用功能为主导因素,兼顾其他相关因素。
1.1.3增城市城市用地分类采用大类、中类和小类三个层次的分类体系,共大类、中类、
小类。
1.1.4 其中,R、C、M W U、S、T、D G类用地属于城市建设用地,E6类用地属于村
建设用地;其余为非建设用地。
1.1.5使用城市用地分类时,应根据工作性质、工作内容及工作深度的不同要求,采用本分类的全部或
部分类别。
1.1.6城市用地分类和代号应符合表 1.1的规定。
城市用地分类和代号表1.1。
城市规划用地分类和用地代码一览表
城市规划用地分类和用地代码一览表C7 C9Ml M2 M3 C62C63C64C65中等专业学校用地成人与业余学校用地特殊学校用地科研设计用地文物古迹用地其他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一类工业用地二类工业用地三类工业用地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学校等用地,不包括附属于普通中学内的职业高中用地独立地段的电视大学、夜大学、教育学院、党校、干校、业余学校和培训中心等用地聋、哑、盲人学校及工读学校等用地科学研究、勘测设计、观察测试、科技信息和科技咨询等机构用地,不包括附设于其他单位内的研究室和设计室等用地具有保护价值的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革命遗址等用地,不包括已作其他用途的文物古迹用地,该用地应分别归入相应的用地类别除以上之外的公共设施用地,如宗教活动场所、社会福利院等用地工矿企业的生产车间、库房及其附属设施等用地.包括专用的铁路、码头和道路等用地。
不包括露天矿用地,该用地应归入水域和其他用地(E)对居住和公共设施等环境基本无干扰和污染的工业用地,如电子工业、缝纫工业、工艺品制造工业等用地对居住和公共设施等环境有一定干扰和污染的工业用地,如食品工业、医药制造工业、纺织工业等用地对居住和公共设施等教育环境有严重干扰和污染的工业用地,如采掘工业、冶金工业、大中型机械制造工业、化学工业、造纸工业、制革工业、建材工业等用地类别代号类别名称范围大类中类小类W仓储用地仓储企业的库房、堆场和包装加工车间及其附属设施等用地W1普通仓库用地以库房建筑为主的储存一般货物的普通仓库用地W2危险品仓库用地存放易燃、易爆和剧毒等危险品的专用仓库用地除主次干路和支路外的道路用地,如步行街、自 选车专用道等用地S2 S3U1类别代号大类 中类 U2U3 S19 S21 S22 S31 S32 U11 U12 U13 U14 小类 U21 U22 U29 其他道路用地广场用地交通广场用地游憩集会广场用地 社会停车场库用地 机动车停车场用地 非机动车停车场用地市政公用设施用地 供应设施用地供水用地供电用地供燃气用电供热用地类别名称交通设施用地公共交通用地货运交通用地其他交通设施用地 公共活动广场用地,不包括单位内的广场用地 交通集散为主的广场用地 游憩、纪念和集会等为主的广场用地 公共使用的停车场和停车库用地,不包括其他各类用地配建的停车场库用地 机动车停车场库用地 非机动车停车场库用地 市级、区级和居住区级的市政公用设施用地,包括其建筑物、构筑物及管理维修设施等用地 供水、供电、供燃气和供热等设施用地 独立地段的水厂及其附属构筑物用地,包括泵房和调压站等用地 变电站所、高压塔基等用地,不包括电厂用地,该用地应归入工业用地(M )。
一二三类用地的标准
一二三类用地的标准一二三类用地的标准_《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记忆技巧...许多城市规划的小伙伴都认为记忆用地标准是一件比较令人头疼的事,因此,八宝就写了这篇小文,总结一下自己记忆的技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仅是为了记忆而联想到的说法,并不作为真实依据哦)根据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城乡用地分为2大类、8中类、14小类。
记忆大类和中类比较容易,因为基本上都是取英文的首字母,下面就是各大类和中类的对应英文啦,看到基本上就记住了2大类:H建设用地-habitat(栖息地)E非建设用地-else(其他用地)(这为什么大类两个用H和E表示八宝表示查了很久也没找到官方说法,最后引用了百度知道上一位网友提供的答案,是不是还挺有道理的?哈哈)8中类:(H中的中类)居住用地R-residential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A-administration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B-business工业用地M-manufacture物流仓储用地W-warehousing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S-street公用设施用地U-utilities绿地与广场用地G-green1、R类、M类、W类首先我们将8个中类进行分析,可以将分类逻辑相似的R类、M类、W类划分为一组,它们都是按环境与质量要求对用地进行了分级,都是分为三类,从一类到三类都是质量逐渐降低。
值得注意的是,R类中R1主要是低层居住用地,R2则主要是多、中、高层住宅用地。
2、令人头疼的A类A类是8个大类中小类最多的,而且使用频率也很高,记忆难度是客观存在的,我们主要以我国的admin城市北京为例,作为记忆线索,接下来就一起看看怎么记忆这个磨人的小妖精吧。
A1行政办公用地A2文化设施用地这两个其实记住一句话就好啦”北京是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那么政治排在第一,当然就是A1行政办公啦;同理,文化排在定位的第二,就是A2文化设施了。
城市用地分类与标准(最新)
城市用地分类与标准(最新)一、定义城市用地是指城市建成区内的土地,包括居住用地、商业用地、工业用地、公共设施用地、交通设施用地、绿地与广场用地等。
城市用地分类与标准是根据城市用地的主要用途和功能,对城市用地进行分类和制定技术要求的标准。
二、分类体系1. 居住用地:包括住宅用地、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用地等。
2. 商业用地:包括商业用地、餐饮用地、娱乐用地等。
3. 工业用地:包括工业用地、仓储用地、物流用地等。
4. 公共设施用地:包括教育用地、医疗卫生用地、文化体育用地等。
5. 交通设施用地:包括道路用地、交通枢纽用地、停车场用地等。
6. 绿地与广场用地:包括公园绿地、防护绿地、广场用地等。
三、技术要求最新的城市用地分类与标准对各类用地提出了具体的技术要求,包括用地规模、建筑密度、容积率、建筑高度、绿地率等。
这些技术要求旨在确保城市用地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最新的城市用地分类与标准为城市规划和管理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和指导。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城市的具体情况和需求,灵活运用这些标准和要求,以实现城市的高质量发展。
同时,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变化,城市用地分类与标准也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以适应新的形势和需求。
城市用地分类与标准(最新)一、定义城市用地是指城市建成区内的土地,包括居住用地、商业用地、工业用地、公共设施用地、交通设施用地、绿地与广场用地等。
城市用地分类与标准是根据城市用地的主要用途和功能,对城市用地进行分类和制定技术要求的标准。
二、分类体系1. 居住用地:包括住宅用地、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用地等。
2. 商业用地:包括商业用地、餐饮用地、娱乐用地等。
3. 工业用地:包括工业用地、仓储用地、物流用地等。
4. 公共设施用地:包括教育用地、医疗卫生用地、文化体育用地等。
5. 交通设施用地:包括道路用地、交通枢纽用地、停车场用地等。
6. 绿地与广场用地:包括公园绿地、防护绿地、广场用地等。
三、技术要求最新的城市用地分类与标准对各类用地提出了具体的技术要求,包括用地规模、建筑密度、容积率、建筑高度、绿地率等。
关于一类居住用地R和二类居住用地R的说明
关于一类居住用地R和二类居住用地R的说明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X9QT-X8QQB8Q8-NQ8QJ8-M8QMN](1)关于“一类居住用地”(R1)和“二类居住用地”(R2)的说明“一类居住用地”和“二类居住用地”主要是城市居民住宅用地,属于国有土地,由城市的业主共有居住区的土地使用权。
从住宅的建筑形式区分,现在建设的城市居民住宅又包括和普通单元式住宅两种。
独立式住宅的数量很少,主要是以低层别墅的形式出现;单元式住宅是城市中最普遍的住宅形式,一般为多层、中高层和高层的一梯多户式建筑物。
由独立式住宅和单元式住宅形成的是经过规划由开发单位兴建的住房,建筑物分布疏密有致,并建有较完善的居住配套设施。
以上述两类建筑形式为分类标准,分别确定了“一类居住用地”和“二类居住用地”两个中类。
具体而言,“一类居住用地”是指独立式住宅集中、拥有齐全的配套设施、并且布局完整的用地,独立式住宅的层数基本是3层或3层以下。
“二类居住用地”涵盖了分布广泛的以多层、中高层及高层单元式为主、配套设施齐全、布局完整的用地,该类用地在全市分布广泛,在居住用地中占主导地位。
根据用地供应日趋紧张的趋势和集约用地的原则,以后建设3层以下单元式住宅的可能性基本不存在。
因此,在“二类居住用地”中不考虑纳入3层以下的单元式住宅用地。
(2)关于“”(R3)的说明“三类居住用地”主要是针对在工业区、仓储区和学校(尤其是大学)等中配套建设的居住建筑物用地,主要容纳企业单身职工或学校单身师生员工居住,这类居住建筑物往往作为工业区、仓储区和学校的附属配套设施出现。
单身宿舍与普通单元式住宅在户型结构上的最大区别是没有设置独立厨房。
目前,单身宿舍的建设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为了方便职工上下班,在一、二类工业区内建设的单身宿舍楼,独立占地并不得与工业厂房混合建设,还采取了必要的卫生和环境防护措施,满足居住建筑的间距要求,这样单身职工宿舍占用的是工业用地的一部分;另一种是在工业用地之外成片建设的单身职工宿舍区,这种宿舍区往往具有相对独立的居住和生活功能,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建筑面积规模,自身有一定的生活配套设施,并按照居住用地的有关标准进行规划建设。
城市规划用地分类和代码一览表 (2)
用地
所、幼儿园、小学、中学、粮店、菜店、副食店、服务站、储蓄
所、邮政所、居委会、派出所等用地。
R23 道路用地
居住小区及小区级以下的小区路、组团路或小街、小巷、小胡同
及停车场等用地 R
R24 绿地
居住小区及小区级以下的小游园等绿化用地
R3
三类居住用地
市政公用比较设施齐全、布局不完整、环境一般、或住宅与
.
类别代号 大中
小类 类类
R1 R11 R12
类别名称
居住用地 一类居住用地
住宅用地 公共服务设施 用地
范
围
居住小区、居住街坊、居住组团和单位生活区等各种类型的 成片或零星的用地
市政公用设施齐全、布局完整、环境良好、以低层住宅为主 的用地
住宅建筑用地 居住小区及小区级以下的公共设施和服务设施用地。如托儿 所、幼儿园、小学、中学、粮店、菜店、副食店、服务站、储蓄 所、邮政所、居委会、派出所等用地。
教育科研设计用地 高等学校用地
高等院校、中等专业学校、 科学研究和勘测设计机构等用 地,不包括中学、小学和幼托用 地,该用地应归入居住用地(R)
中等专业学校用地
大学、学院、专科学校和独 立地段的研究生院等用地,包括 军事院校用地
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 职业学校等用地,不包括附属于 普通中学内的职业高中用地
R13 道路用地 R14 绿地
居住小区及小区级以下的小区路、组团路或小街、小巷、小 胡同及停车场等用地
居住小区及小区级以下的小游园等绿化用地
R2
二类居住用地
市政公用设施齐全、布局完整、环境较好、以多、中高层住
宅为主的用地
R21 住宅用地
住宅建筑用地
R22 公 共 服 务 设 施
城市规划用地分类标准
城市规划用地分类标准
城市规划用地分类标准是按照用地的使用功能、作用性质的不同,将城市规划用地分为住宅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交通运输用地、工业用地、商业用地、中央设施用地、特殊建设用地等7大类。
1、住宅用地:是指居住建筑用地,包括一、二类住宅用地和配套设施用地,以及其他住宅用地,如棚户区改造用地、经济适用房用地等。
2、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是指为公众提供服务,满足公众各项社会生活需要的场所,如医院、学校、文化设施、公园、体育场地等等。
3、交通运输用地:即建设道路及其他交通运输专用设施的用地,包括高速公路、城市公路、桥梁、水路、机场等。
4、工业用地:是指用于各类工业生产的用地,包括工业园区、矿山用地、水电站、火力发电站、污水处理厂等。
5、商业用地:指以各类商业活动为主要功能的用地,包括专业市场及商业设施用地,以及大型购物中心等。
6、中央设施用地:是指安排在城市中央或街区内,用作行政及信息交流等职能的用地,如政府机构及部门机构所在地等。
7、特殊建设用地:是指用于其他特殊建设的用地,如非农林特殊用地,如体育场馆、野生动物园等。
一类居住用地和二类居住用地的说明
(1)关于“一类居住用地”(R1)和“二类居住用地”(R2)的说明“一类居住用地”和“二类居住用地”主要是城市居民住宅用地,属于国有土地,由城市的业主共有居住区的土地使用权。
从住宅的建筑形式区分,现在建设的城市居民住宅又包括和普通单元式住宅两种。
独立式住宅的数量很少,主要是以低层别墅的形式出现;单元式住宅是城市中最普遍的住宅形式,一般为多层、中高层和高层的一梯多户式建筑物。
由独立式住宅和单元式住宅形成的是经过规划由开发单位兴建的住房,建筑物分布疏密有致,并建有较完善的居住配套设施。
以上述两类建筑形式为分类标准,分别确定了“一类居住用地”和“二类居住用地”两个中类。
具体而言,“一类居住用地”是指独立式住宅集中、拥有齐全的配套设施、并且布局完整的用地,独立式住宅的层数基本是3层或3层以下。
“二类居住用地”涵盖了分布广泛的以多层、中高层及高层单元式为主、配套设施齐全、布局完整的用地,该类用地在全市分布广泛,在居住用地中占主导地位。
根据用地供应日趋紧张的趋势和集约用地的原则,以后建设3层以下单元式住宅的可能性基本不存在。
因此,在“二类居住用地”中不考虑纳入3层以下的单元式住宅用地。
(2)关于“”(R3)的说明“三类居住用地”主要是针对在工业区、仓储区和学校(尤其是大学)等中配套建设的居住建筑物用地,主要容纳企业单身职工或学校单身师生员工居住,这类居住建筑物往往作为工业区、仓储区和学校的附属配套设施出现。
单身宿舍与普通单元式住宅在户型结构上的最大区别是没有设置独立厨房。
目前,单身宿舍的建设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为了方便职工上下班,在一、二类工业区内建设的单身宿舍楼,独立占地并不得与工业厂房混合建设,还采取了必要的卫生和环境防护措施,满足居住建筑的间距要求,这样单身职工宿舍占用的是工业用地的一部分;另一种是在工业用地之外成片建设的单身职工宿舍区,这种宿舍区往往具有相对独立的居住和生活功能,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建筑面积规模,自身有一定的生活配套设施,并按照居住用地的有关标准进行规划建设。
居住用地分类标准
居住用地分类标准
居住用地是城市规划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分类标准根据不同的因素和标准而有所不同。
以下是常见的居住用地分类标准:
1.一类居住用地(R1)
一类居住用地主要指的是市政设施齐全、环境优美、以低层住宅为主的地块,通常这些地块位于城市核心区域或者综合功能服务区等城市中心地带。
由于这些地块通常拥有较好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因此房价也相对较高。
2.二类居住用地(R2)
二类居住用地指的是市政设施比较齐全、环境较好、以多层、高层住宅为主的地块。
这些地块通常位于城市的功能组团和片区,有一定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房价相对较低。
3.三类居住用地(R3)
三类居住用地指的是市政设施较欠缺、环境较差的地块,通常以简单居住为主。
这些地块通常位于城市的边缘地带或者郊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相对不足,房价也相对较低。
4.四类居住用地(R4)
四类居住用地指的是以农村居民住宅为主的地块,通常位于农村地区。
这些地块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非常有限,房价也相对较低。
以上是常见的居住用地分类标准,不同类型的居住用地在使用范围、建筑形式、配套设施等方面都有所不同。
在实际的城市规划和开发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类型居住用地的特点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开发。
城市规划用地分类与利用标准
城市规划用地分类与利用标准一、引言城市规划用地分类与利用标准是指根据城市发展的需要,将城市用地划分为不同的类别,并制定相应的规范和标准,以保障城市土地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围绕城市规划用地分类与利用标准展开论述,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二、城市用地分类1. 城市居住用地城市居住用地是指用于建设住宅、宿舍和配套设施的土地。
根据城市规模和居住结构的不同,可以将城市居住用地进一步划分为住宅区、公寓楼、小区等,在具体规划中要考虑人口密度、交通便利性、社区配套设施等因素。
2. 城市商业用地城市商业用地是指用于商业活动的土地,包括购物中心、商业街、市场等。
在城市商业用地规划中,应合理布局商业区,考虑到商业活动的集聚效应,提供便利的交通和停车设施,并确保商业用地与居住区有适当的距离。
3. 城市工业用地城市工业用地是指用于工业生产和加工的土地,包括工业园区、工业用地、物流中心等。
在城市工业用地规划中,需要考虑工业用地的布局与交通联系,避免对周边环境产生污染,并提供便利的交通和物流配套设施。
4. 城市公共设施用地城市公共设施用地是指用于建设公共设施的土地,包括学校、医院、体育场馆等。
在城市公共设施用地的规划中,应注重设施的均衡布局,考虑到人口分布和需求,提供便利的交通和服务设施,以满足市民的日常生活需求。
5. 城市交通用地城市交通用地是指用于交通运输的土地,包括道路、铁路、轨道交通、机场等。
在城市交通用地规划中,需要考虑交通网络的合理布局,保证城市各个区域的互联互通,缓解交通拥堵,提供便利的交通出行条件。
三、城市用地利用标准1. 土地容积率土地容积率是指规定建筑物高度与用地面积之比的参数,反映了土地利用的密度。
在城市用地规划中,需要根据不同用途的土地,制定相应的土地容积率标准,以保证土地的合理利用。
例如,居住用地可以有较高的容积率,以增加住宅的建筑面积,而公共设施用地和交通用地的容积率则相对较低。
2. 绿地率绿地率是指规定用地面积中绿化用地的比例。
居住用地划分为哪些
居住用地划分为哪些我们都知道我国的土地可以分为很多种类型的,比如有:农业用地、商业用地、建设用地、居住用地等等,每一种的用地还可以进行细分的,很多人就想知道居住用地的种类,接下来就由我整理的关于居住用地划分为哪些的相关内容。
一、居住用地划分为哪些1、居住区是指居民的居住地,是我们国家和城市以满足居民的需要为出发点,创建出环境优美、设施齐全、交通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新型现代化居住区。
居住区用地在城市用地当中占据了比较大的比例,一般情况下,居住区用地都是由多个具有单一功能的用地组成的,主要包括的内容是:住宅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道路用地和绿化用地。
2、居住区用地可以分为4大类,分别是一类居住区用地、二类居住区用地、三类居住区用地、四类居住区用地,具体如下所示:(1)一类居住用地:这类居住用地一般都配有齐全的公用设施、交通设施以及服务设施,而且布局都是完整的,环境也良好,是以别墅等独立式住宅为主的用地。
(2)二类居住用地:这类居住用地是一般都配有比较齐全的公用设施、交通设施以及服务设施,而且布局也比较完整,环境一般也比较好,是以多层、中层、高层等小区为主的用地。
(3)三类居住用地:这类居住用地一般都无法配有齐全的公用设施和服务设施,交通也不便利,布局也不完整,环境一般也比较差,或者是指住宅用地和工业用地等有混合交叉的用地。
(4)四类居住用地:这类居住用地是指类似于棚户区用地、危房用地、临时住宅用地等方面的用地,并且都是需要再进行改造的居民用地。
二、居住用地和住宅用地有什么区别两者概念不同,居住用地是住宅用地、公建用地、道路用地和公共绿地等四项用地的总称。
居住用地布局是住房建设规划的重要内容,主要影响因素有人与土地、形势与政策、经营与管理、环境与景观等。
住宅用地指的是住宅建筑基底占地及其四周合理间距内的用地含宅间绿地和宅间小路等的总称。
居住用地包含住宅用地。
三、居住用地的使用年限是多少年居住用地使用年限七十年。
《城市居住用地规划》课件
国际城市居住用地规划案例
纽约
纽约的城市居住用地规划注重垂直发展,通过高层建筑实现土地集约利用,同 时保持城市绿化和休闲设施的充足。
东京
东京的城市居住用地规划以轨道交通为导向,通过建设完善的轨道交通网络来 促进城市的发展和居民的出行便利。
成功与失败的城市居住用地规划案例分析
成功案例
新加坡是一个成功的城市居住用地规划案例,通过严格规划和执行,实现了土地 的高效利用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人文关怀
关注居民的生活需求和文化传承, 打造具有人文特色的居住空间。
城市居住用地规划的创新与突破
01
02
03
混合功能
打破传统居住区的单一功 能,实现居住、商业、文 化等功能的混合布局。
弹性规划
适应城市发展的不确定性 ,采用弹性规划理念,灵 活调整用地布局。
社区参与
鼓励居民参与规划过程, 实现发展方向
可持续发展
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城 市居住用地规划,实现经 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 展。
区域协同
加强城市群和区域间的合 作与协同发展,实现资源 共享和优势互补。
创新驱动
以创新为动力,推动城市 居住用地规划的理论和实 践的不断发展。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众意见。
实施与管理
根据审批结果,制定实施计划 和管理措施,确保规划的实施
。
城市居住用地规划的编制内容
用地布局
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和人 口分布,确定居住用地
的空间布局和规模。
配套设施
规划居住用地的公共服 务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 ,以满足居民生活需求
。
环境建设
注重居住用地的绿化、 景观和环境质量,提升
居民的生活品质。
城市规划用地分类标准
城市规划用地分类标准1.住宅用地:主要用于居民住宅建设,包括高层住宅区、小区、低密度别墅区等,以满足居民的居住需求。
住宅用地的规划要考虑到居民的居住环境、交通便利性、配套设施等因素,以提供良好的生活条件。
2.商业用地:主要用于商业、零售等商业活动的场所,包括商业中心、购物中心、商业街等。
商业用地的规划要考虑到商业活动的集聚效应、交通便利性、消防安全等因素,以支持城市经济的发展。
3.工业用地:主要用于工业生产活动的场所,包括工业园区、工业区等。
工业用地的规划要考虑到工业区的布局、交通便利性、环境保护等因素,以促进工业发展和提高生产效率。
4.公共设施用地:主要用于公共事业和设施建设,包括学校、医院、体育场馆、公园、文化设施等。
公共设施用地的规划要考虑到公共服务的均衡性、交通便利性、周边环境的适宜性等因素,以满足市民的基本需求。
5.基础设施用地:主要用于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桥梁、管道、电力设施等。
基础设施用地的规划要考虑到城市交通的畅通性、供水供电的可靠性等因素,以支撑城市的正常运行。
6.农业用地:主要用于农田、农业生产活动的场所。
农业用地的规划要考虑到农田的利用效率、农产品供给的稳定性等因素,以保障粮食和农产品的生产能力。
7.保护用地:主要用于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具有特殊保护价值的区域。
保护用地的规划要考虑到生态环境的保护、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等因素,以保护珍贵的自然和文化遗产。
8.其他用地:用于无法划分在以上分类中的用地,例如军事设施、科研机构等。
城市规划用地分类标准是根据各个用地的特点和功能,结合城市的规划目标和要求而制定的,以合理分配城市土地资源,优化城市布局,提高城市的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质量。
同时,城市规划用地分类标准还需要考虑到城市的发展规模和速度、交通运输等因素的影响,以及城市规划的长远发展思路和计划。
因此,城市规划用地分类标准是灵活的、动态的,需要不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2011用地分类标准
2011用地分类标准一、概述用地分类是城市规划与建设管理的重要基础,对于指导城市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11用地分类标准是我国城市规划领域中广泛应用的用地分类标准之一。
本标准规定了城市建设用地的分类原则和方法,包括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商业服务业用地、公共设施与城市基础设施用地以及特殊用地等方面的内容。
二、居住用地居住用地是指用于居住用途的用地,包括住宅、公寓、别墅等建筑物及其配套设施。
居住用地的分类标准包括以下几类:1. 一类居住用地(R1):指高档住宅、别墅等居住质量较高的用地,配套设施齐全,环境优美。
2. 二类居住用地(R2):指一般住宅、公寓等居住质量较高的用地,配套设施较为完善,环境较好。
3. 三类居住用地(R3):指城市旧区等居住质量较低的用地,配套设施相对简单,环境一般。
三、工业用地工业用地是指用于工业生产的用地,包括工厂、车间、仓库等建筑物及其配套设施。
工业用地的分类标准包括以下几类:1. 一类工业用地(M1):指对居住和公共设施等环境基本无干扰和污染的工业用地,如电子工业、缝纫工业等。
2. 二类工业用地(M2):指对居住和公共设施等环境有一定干扰和污染的工业用地,如食品工业、医药制造工业等。
3. 三类工业用地(M3):指对居住和公共设施等环境有严重干扰和污染的工业用地,如采矿业、冶金业等。
四、商业服务业用地商业服务业用地是指用于商业、服务业等经营性活动的用地,包括商场、超市、饭店、酒店等建筑物及其配套设施。
商业服务业用地的分类标准包括以下几类:1. 一类商业服务业用地(B1):指商业服务业中心、城市中心等繁华地段的商业服务业用地,如购物中心、商业街等。
2. 二类商业服务业用地(B2):指居住区商业服务设施、城市干道两侧商业服务设施等用地,如小区商业设施、沿街商铺等。
3. 三类商业服务业用地(B3):指独立的公共设施、公园绿地等休闲娱乐设施用地,如公园、游乐园等。
五、公共设施与城市基础设施用地公共设施与城市基础设施用地是指用于公共设施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用地,包括政府机关、学校、医院、交通设施等建筑物及其配套设施。
规划用地分类标准
规划用地分类标准
规划用地分类标准
国家规划用地分类标准主要分为11大类,即工业用地、商服用地、居住用地、公共管理用地、科教文卫用地、文化休闲用地、农林牧渔用地、交通运输用地、防护用地、采矿用地和其他用地。
(1)工业用地是指用于工业生产的土地、水域,以及可能用于工业
生产的土地、水域,包括综合工业园区、工业用地等;
(2)商服用地是指用于商业、服务业生产的土地、水域,以及可能
用于商业、服务业生产的土地、水域,包括商场(综合零售业)、办公楼、商业用地等;
(3)居住用地是指用于人们居住的土地、水域,包括住宅区、小区
住宅用地等;
(4)公共管理用地是指政府职能需要用于建设的土地、水域,包括
行政机关、行政办公用地、法院、检察院、安全力量用地等;
(5)科教文卫用地是指用于科学研究、文化教育、卫生医疗、社会
福利等社会公益事业的土地及水域,包括科研机构、教育用地、卫生院、
社会福利机构等;
(6)文化休闲用地是指用于公共文化活动以及休闲娱乐的土地及水域,包括文化娱乐用地、公园、体育用地等;
(7)农林牧渔用地是指用于农业、林业、牧业和渔业生产的土地及
水域,包括农用地、林地、牧场、渔场等;
(8)交通。
@一、二、三类住宅用地
1)关于“一类居住用地”(R1)和“二类居住用地”(R2)的说明“一类居住用地”和“二类居住用地”主要是城市居民住宅用地,属于国有土地,由城市居民区的业主共有居住区的土地使用权。
从住宅的建筑形式区分,现在建设的城市居民住宅又包括独立式住宅和普通单元式住宅两种。
独立式住宅的数量很少,主要是以低层别墅的形式出现;单元式住宅是城市中最普遍的住宅形式,一般为多层、中高层和高层的一梯多户式建筑物。
由独立式住宅和单元式住宅形成的住宅区是经过规划由开发单位兴建的住房,建筑物分布疏密有致,并建有较完善的居住配套设施。
以上述两类建筑形式为分类标准,分别确定了“一类居住用地”和“二类居住用地”两个中类。
具体而言,“一类居住用地”是指独立式住宅集中、拥有齐全的配套设施、并且布局完整的用地,独立式住宅的层数基本是3层或3层以下。
“二类居住用地”涵盖了分布广泛的以多层、中高层及高层单元式居住建筑为主、配套设施齐全、布局完整的用地,该类用地在全市分布广泛,在居住用地中占主导地位。
根据用地供应日趋紧张的趋势和集约用地的原则,以后建设3层以下单元式住宅的可能性基本不存在。
因此,在“二类居住用地”中不考虑纳入3层以下的单元式住宅用地。
(2)关于“三类居住用地”(R3)的说明“三类居住用地”主要是针对在工业区、仓储区和学校(尤其是大学)等功能区中配套建设的居住建筑物用地,主要容纳企业单身职工或学校单身师生员工居住,这类居住建筑物往往作为工业区、仓储区和学校的附属配套设施出现。
单身宿舍与普通单元式住宅在户型结构上的最大区别是没有设置独立厨房。
目前,深圳单身宿舍的建设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为了方便职工上下班,在一、二类工业区内建设的单身宿舍楼,独立占地并不得与工业厂房混合建设,还采取了必要的卫生和环境防护措施,满足居住建筑的间距要求,这样单身职工宿舍占用的是工业用地的一部分;另一种是在工业用地之外成片建设的单身职工宿舍区,这种宿舍区往往具有相对独立的居住和生活功能,形成了一定的居住人口规模和建筑面积规模,自身有一定的生活配套设施,并按照居住用地的有关标准进行规划建设。
一类居住用地、二类居住用地区分
关于“一类居住用地”(R1)和“二类居住用地”(R2)的说明
“一类居住用地”和“二类居住用地”主要是城市居民住宅用地,属于国有土地,由城市居民区的业主共有居住区的土地使用权。
从住宅的建筑形式区分,现在建设的城市居民住宅又包括独立式住宅和普通单元式住宅两种。
独立式住宅的数量很少,主要是以低层别墅的形式出现;单元式住宅是城市中最普遍的住宅形式,一般为多层、中高层和高层的一梯多户式建筑物。
由独立式住宅和单元式住宅形成的住宅区是经过规划由开发单位兴建的住房,建筑物分布疏密有致,并建有较完善的居住配套设施。
以上述两类建筑形式为分类标准,分别确定了“一类居住用地”和“二类居住用地”两个种类。
具体而言,“一类居住用地”是指独立式住宅集中、拥有齐全的配套设施、并且布局完整的用地,独立式住宅的层数基本是3层或3层以下。
“二类居住用地”涵盖了分布广泛的以多层、中高层及高层单元式居住建筑为主、配套设施齐全、布局完整的用地,该类用地在全市分布广泛,在居住用地中占主导地位。
根据用地供应日趋紧张的趋势和集约用地的原则,以后建设3层以下单元式住宅的可能性基本不存在。
因此,在“二类居住用地”中不考虑纳入3层以下的单元式住宅用地。
工业用地分类及范围
一类:电子工业、缝纫工业、工艺品制造等(对居住和公共设施等环境基本无干扰和污染的工业)
二类:食品工业、医药制造工业、纺织工业等(对居住和公共设施等环境有一定干扰和污染的工业)
三类:采掘工业、冶金工业、大中型机械制造工业、化学工业、造纸工业、制革工业、建材工业等(对居住和公共设施等环境有严重干扰和污染的工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住房集中,由若干个居住小区或若 干居住组团组成。
规模:人口30000-50000人; 户数10000-16000户; 占地约50-100公顷。
(2)居住小区
一般称小区,是指被城市道路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并与居住人口规模( 11.5万人)相对应,配建有一套能满足该区居民基本的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 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具有一定规模并不为城市道路干道所穿越的完整地段,由若干组团组成,是构 成居住区的单位。
在干道间的用地内(100-150ha) 不明确划分居住小区的组织形 式。其公共服务设施结合公交 站点布置在扩大小区的边缘
►居住综合体
将居住建筑与为居民生活服务的公共服 务设施组合一体的综合大楼或建筑组合体
在第7、8层布置了各式商店,如鱼店、奶店、 水果店、蔬菜店、洗衣店、饮料店等
幼儿园和托儿所设在顶层,通过坡道可到达屋 顶花园。
城市居住区规划原理
王世福 车乐 魏成
2013/03/18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城市用地的分类与用地构成
一、城市用地
1、概念 城市用地是城市规划区范围内赋予一定用途与功能的土地 的统称 已建设用地 已列入城市规划区域范围内待开发建设的用地
城市规划区:是指城市、镇和村庄 的建成区以及因城乡建设和发展需 要,必须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
居民间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并形成小社会是社区的基本特征,也是居住 区规划设计希望形成的目标之一。
End
2.边界(boundaries) 周边以城市干道为界,避免过境 交通从居住单位内穿越。 3.开放空间(open space) 提供一系列小公园及娱乐空间构 成的开放空间系统,以满足特殊(institution sites) 学校、教堂和社区中心集中设置, 服务范围与邻里单位界限吻合。 5. 当地商店(local shops) 为邻里单位人口服务,自给自足。 6. 内 部 道 路 系 统 (internal street system) 利于邻里内部交通的道路系统。 出入口不能与干道对面邻里单位 出入口相接。
用途区划
二、城市用地分类与用地构成
1、城市用地分类 ►按主要性质进行划分和归类。 ►采用大、中、小类三个层次的分类体系, ►共分为8大类、35中类、44小类。
大类划分如下:P212 • 居住用地(R) •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A) • 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B) • 工业用地(M) • 物流仓储用地(W) • 交通设施用地(S) • 公用设施用地(U) • 绿地(G)
邻里单位——就是“一个组织家庭生活的社区的计划”,
因此这个计划不仅要包括住房,而且要包括它们的环境, 而且还要有相应的公共设施,这些设施至少要包括一所小 学、零售商店和娱乐设施等。
邻里单位的六个基本原则
1.规模(size) 以一所小学所服务人口提供住房, 一般邻里单位的规模约 5000 人左 右,规模小的3000-4000人
曹杨新村
►居住小区
各国在邻里单位理论基础上,在规划建设实践中进一步总结提出 用地边界发展为以城市干道及自然地形为界,并不为城市交通干 道所穿越的完整地段,公共建筑的项目和规模也相应扩大——一 整套居民日常生活所需要的公共服务设施 我国从50年代末开始使用居住小区的组织形式,至今仍沿用。
►扩大小区
2 、城市用地的区划
行政区划 权属区划 地价区划 用途区划
京津冀北大都市圈规划 山东半岛城市群规划 长江三角洲都市连绵带规划 广东省行政区划
权属区划:
伊朗Nowdushan城镇 建设布局受农田所有制 分割的影响
广州市区居住用地基准地价区划 /ywpd/tdgl/z wxx/gytdsyqjzdj/
广州华南板块大盘开发。。。
南板块位于广州市番禺区北部,因 华南快速干道横贯其间而得名,主 要包括祈福新村、南国奥林匹克花 园、锦绣香江、华南碧桂园、星河 湾、广地花园、华南新城及雅居乐 等8个占地千亩以上的住宅大盘, 据粗略估计总占地2万余亩,总规 划建筑面积超过1000万平方米。
►公共交通导向开发——TOD
规模:人口10000-150000
户数3000-5000户
占地约10-35公顷。
(3)居住组团
一般称组团,指被小区道路分隔,并与居住人口规模(1000-3000人)相对应, 配建居民所需的基层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由若干栋住宅组合而成的,并不为小区道路穿越的地块,是构成居住小区的 基本单位。 规模:人口1000-3000; 户数300-1000户; 占地约4-6公顷。
乐北组合城市用地规划图
2、城市用地的构成
小城市用地构成示意
中等城市用地构成示意
大城市用地构成示意
居住区规划原理
居住用地
广州城市总体规划
居住用地
武汉市城市地区总体规划图(1996-2020)
居住用地
厦门主城区总体布局规划
规划建设用地结构
居住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工业用地、 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和绿地与广场用地五大类主要用 地占城市建设用地的比例:
居住区规划原理
01 居住区规划导论 02 居住区的规划设计 03 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 04 居住区道路与交通 05 居住区绿地与外部环境 、竖向与市 政 、经济技术指标 06 修建性详细规划案例评析 07 互动式教学(二)
01讲 居住区规划导论
1 认识住宅区
住宅区是城市中在空间上相对独立的各种类型和各种规模的生 活居住用地的统称。
没有一个城市只有一种住区类型。 没有一个城市只需要一种住区类型。 每个城市的住区都有自己的类型和自己的特征。 多样性是城市的天然属性。 城市住区是反映这种天然属性的基调。
居住区、小区和组团划分不是绝对的
居住区、小区和居住组团的用地规模不是绝对的。 主要参照《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2002年版本) 中的“人均居住区用地控制指标”来确定。人口规模是居 住区、居住小区和居住组团划分以及各类设施配套的重要 依据。
3 住区的组成
住宅用地 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道路用地 公共绿地
居住区不仅包括住宅、道路、绿地,还包括与居民日常生活相关的 商业、体育、服务、教育、活动、场地和管理等内容。
4 住区的规划结构的演变
邻里单位 居住小区和新村 扩大小区 居住综合体 居住综合区
郊区整体规划社区、公共交通导向开发等
►邻里单位(neighborhood) 1929年美国建筑师佩里(C.A.Perry)提出了邻里单位的理论——在汽 车交通开始发达的条件下,创造一个适合居民生活的、舒适安全的和 设施完善的居住社区环境。 他认为控制居住区内部的车辆交通以保障居民的安全和环境的安宁是 邻里单位理论的基础和出发点。同时他认为区内应拥有足够的生活服 务设施,以活跃居民的公共生活,以利于社会交往,密切邻里关系。
关于社区(community)
社区是指一定地域内人们相互间一种亲密的社会关系。 德国社会学家腾尼斯(Tonnies)认为,构成社区的四个条件: (1)一定的社会关系 (2)在一定地域内相对独立 (3)较为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 (4)相近的文化、价值认同感
居住区规划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是期望形成一个良好的社区,是建构 一种广义交流层次上的良好的人际关系,在物质形态上构筑生活空间与 场所。
2 住区的类型
——按所处位置分类 • 城市住区 • 独立工矿企业和科研基地的住区 • 乡村住区
——按建设条件分类 • 新建住区 • 城市旧住区
——按建筑层数分类
• • • • • 低层住区 多层住区 小高层住区 高层住区 各种层数混合修建的住区
3 住区的规模
居住区 居住小区 居住组团
居住区分级控制规模
居住区 户数 人口 10000—16000 30000—50000 小区 3000—5000 10000—15000 组团 300——1000 1000—3000
按规模分类是我国居住区的最普通与一般的组织方式 居住区规划一般按三级设置:居住区——居住小区——居住组团
(1)城市居住区 一般称居住区,泛指不同人口规模 的居住生活聚居地和特指城市干道 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并与居住人 口规模( 3-5 万人)相对应,配建有 一套较完整的、能满足该区居民物 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 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4)住宅街坊 由城市道路或居住区道路所划分,用地大小不定,无固定规模的住 宅建设地块,规模介于居住组团与小区之间。 通常沿街布置商业服务设施。
汉克谢尔街区:沿街内院式住宅街坊
德国波兹坦 K 城住宅区
上海原法租界地区:里弄式住宅街坊
(5)住宅群(院落) 介于单栋住宅和居住小区之间,是一种适合于现有城市路网(特别是旧 城区)的住宅形式。
屋顶上设有小游泳池、儿童游戏场地、一个 200米长的跑道,健身房、日光浴室,还有一 些服务设施——被勒· 柯布西耶称为“室外家 具”,如混凝土桌子、人造小山、花架、通风 井、室外楼梯、开放的剧院和电影院,
►居住综合区
居住和工作环境布置在一起的一种居住组织形式
BACK
► 郊区整体规划社区
美国最早的有规划的住区模式——奥姆斯特德和沃克斯 伊利诺州的Rivers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