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管理制度.doc

合集下载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制度(3篇)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制度(3篇)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制度____学仁和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制度为贯彻落实《____传染病防治法》、《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等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制度。

一、____机构职责(一)公共卫生科。

在医院疫情报告管理领导小组领导下设专职人员负责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的管理、收集和上报工作。

(二)各临床诊疗科室负责人为该科室管理责任人,负责本科室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的管理工作。

二、报告责任人。

首诊医生为报告责任人,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的报告工作。

三、报告范围与标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范围,包括可能构成或已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

(一)传染病1、鼠疫。

发现____例及以上鼠疫病例。

2、____。

发现____例及以上____病例。

3、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发现____例及以上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1病例;或首次发现病例。

13、流行性出血热。

____周内,同一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学校等____单位发生____例(高发地区____例)及以上流行性出血热病例,或者死亡____例及以上。

14、钩端螺旋体病。

____周内,同一自然村寨、建筑工地等____单位发生____例及以上钩端螺旋体病病例,或者死亡____例及以上。

15、流行性乙型脑炎。

____周内,同一乡镇、街道等发生____例及以上乙脑病例,或者死亡____例及以上。

16、疟疾。

以行政村为单位,____个月内,发现____例(高发地区____例)及以上当地感染的病例;或在近____年内无当地感染病例报告的乡镇,以行政村为单位,____个月内发现____例及以上当地感染的病例;在恶性疟流行地区,以乡(镇)为单位,____个月内发现____例及以上恶性疟死亡病例;在非恶性疟流行地区,出现输入性恶性疟继发感染病例。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和信息发布制度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和信息发布制度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和信息发布制度一、总则第一条为了及时、准确、全面地掌握和通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第三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和信息发布应当遵循依法报告、统一规范、属地管理、准确及时、分级分类的原则。

第四条国家建立,实行分级负责、协同应对、动态管理。

第五条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和信息发布的监督管理工作。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和信息发布的监督管理工作。

二、信息报告第六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分为初次报告、续报、终报三个阶段。

第七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首次发现病例的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在2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在接到报告后2小时内向本级人民政府报告,并同时向上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包括:事件名称、发生时间、地点、涉及范围、初步诊断、已采取的措施、需要采取的措施等。

第九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应当采用电话、传真、电子邮件等方式,必要时可以采用书面报告。

第十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后,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根据事件的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等情况,及时组织专家进行调查和评估,并根据调查和评估结果,提出控制和消除措施。

三、信息发布第十一条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向社会发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

必要时,可以授权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向社会发布本行政区域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制度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制度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汇报管理制度一、组织管理制度(1)成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领导小组,负责指挥协调处理辖区内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2)建立应急专业队伍。

突发事件发生时,由应急管理办公室统一协调开展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

各类人员相对固定,如有调动,应立即补充。

(3)做好应急物资贮备工作,包含采样器材、检测试剂、消杀药品、个人防护装备等,以满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需要。

(4)建立健全卫生应急工作制度,明确相关人员工作职责。

(5)制订年度工作计划,内容包含卫生应急宣传、培训和演练、技术方案制(修)订、队伍装备采购等方面,并按计划组织实施。

(6)针对不一样种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特征,组织制订调查、处理不一样种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技术方案。

(7)组织开展卫生应急培训和演练。

(8)严格根据应急处理技术方案和相关规范开展工作,遵守组织纪律和保密制度。

(9)接收上级业务部门技术指导,服从上级行政部门统一协调和指挥。

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汇报制度(1)疾控机构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相关信息责任汇报单位,实施职务工作人员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责任汇报人。

责任汇报单位和责任汇报人不得瞒报、谎报、迟报或授意她人瞒报、谎报、迟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其相关信息。

(2)疾控机构具体负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相关信息汇报工作网络直报、业务管理、技术培训和指导任务。

(3)指定专员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其相关信息汇报管理工作,网络直报用户密码要定时更换,不能泄露和转让。

(4)设置专门举报热线电话,接收公众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举报、咨询和监督。

对公众举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经调查核实确定,按要求程序上报和网络直报。

(5)汇报范围:传染病暴发流行、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物中毒、职业中毒、群体性预防接种反应和群体性药品反应、医源性感染事件、重大环境污染事故、核事故和放射事故、有害生物和化学毒品播散,和因自然灾难、事故灾难或社会安全等事件引发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其相关信息。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制度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制度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制度是指为了有效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规范和管理相关信息的报告流程和程序的一套制度。

该制度旨在及时、准确地收集、报告和传递事件相关的信息,以便有关部门能够及时做出决策和采取措施,加强卫生应急响应和疫情防控工作。

以下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
1.责任人员和部门:制定明确的责任人员和部门,负责信息的报告、收集和传递工作;
2.报告方式和内容:明确报告方式,包括电话、邮箱、在线填报等方式,并规定报告的内容和格式,要求报告包括事件发生地点、人员情况、病情严重程度、防控措施等信息;
3.报告时间要求:规定报告的时间要求,要求在发现事件后立即报告,确保信息的及时性;
4.信息流程:规定信息的流转路径和流转方式,确保信息能够快速、准确地传递给相关部门和人员;
5.信息保密:明确信息的保密要求,加强对敏感信息的控制和保护,保障公众和相关人员的信息安全;
6.信息统计和分析:要求对报告的信息进行统计和分析,及时发现和分析疫情的发展趋势和规律,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7.信息共享和发布:规定在必要时需要向公众和相关部门及时共享和发布信息,以加强公众的防疫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8.信息评估和反馈:建立评估和反馈机制,对报告的信息进行评估,及时反馈意见和建议,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制度的建立和落实,可以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有助于加强疫情防控工作和卫生应急响应能力。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制度范例(5篇)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制度范例(5篇)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制度范例一、目的与依据1.1 目的:为了做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及时报告、快速响应和有效处置,确保公共卫生安全和社会稳定。

1.2 依据:根据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卫生部门的相关文件要求,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本单位内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管理工作。

三、定义3.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指突然发生或者有明显的反常迹象的突发事件,可能对公共卫生安全造成重大危害的事件。

3.2 报告对象:指发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人员或单位。

四、报告程序4.1 发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人员或单位应立即报告给本单位的卫生安全管理人员。

4.2 卫生安全管理人员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向上级卫生主管部门报告,并根据上级卫生主管部门的要求实施相应的应急措施。

4.3 上级卫生主管部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组织相关人员迅速赶往现场,进行调查、评估和应急救援工作。

4.4 卫生主管部门应及时向上级卫生主管部门报告事件的初步情况、处理措施和预防控制措施,并按要求进行后续报告。

五、责任与义务5.1 本单位的卫生安全管理人员应负责组织、协调和指导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工作,并保证报告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5.2 发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人员或单位应立即报告,并按要求配合卫生主管部门的工作。

5.3 上级卫生主管部门应及时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并组织相关人员开展调查、评估和应急救援工作。

六、监督与评估6.1 本单位应定期组织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工作进行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提升报告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6.2 上级卫生主管部门应对本单位的报告工作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及时指导和支持。

七、违纪违法和处理7.1 对于故意不报告或者虚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行为,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7.2 对于违反本管理制度的行为,将依据本单位的纪律规定进行相应的处理。

以上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制度的模板,根据实际情况可以进行适当的修改和补充。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制度范文(4篇)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制度范文(4篇)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制度范文是为了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时、准确地收集、汇总和报告相关信息,以便及时制定应对措施和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以下是制定的相关管理制度的内容和步骤:1.制定责任分工:明确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责任分工,包括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部门、医疗机构等。

2.信息收集和报告渠道:建立信息收集和报告的渠道,包括传染病报告系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系统等。

3.信息收集和报告要求:明确相关信息收集和报告的内容和要求,例如病例报告、疫情报告、防控措施报告等。

4.信息采集和核实:相关部门和人员及时采集相关信息,并核实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5.信息汇总和分析:相关部门和人员将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汇总和分析,形成综合分析报告,包括疫情趋势、传播途径、影响范围等方面的信息。

6.信息报告和发布:相关部门和人员根据信息报告的要求,及时向上级部门、公众和媒体发布相关信息。

7.信息交流和合作:建立与相关部门和机构的信息交流和合作机制,包括卫生部门、国际组织等,共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8.信息保密和安全:对收集到的的信息进行保密和安全管理,保护相关信息的隐私和安全。

以上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制度的基本内容,制定和执行这样的管理制度可以提高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帮助及时采取应对措施,保护公众的健康和安全。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制度范文(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在一定范围内突然发生的、对公共健康产生或可能产生重大影响的突发卫生事件。

为了及时有效地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保障公众健康安全,各国普遍建立了相关的管理制度。

以下是一个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制度的范本,供参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公众健康安全,及时、准确地掌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相关信息,本制度制定。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具有报告义务的单位和个人,包括但不限于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机构、政府部门等。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范本(4篇)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范本(4篇)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范本一、背景和目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由传染病等因素引发、具有较强传播性和危害性的突发事件。

为了及时掌握和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情况,加强应急响应和防控措施的落实,制定本报告制度范本,以规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流程和内容。

二、适用范围本报告制度适用于国家、地方卫生健康委员会及其下属各级卫生部门、医疗机构和其他有关单位及人员。

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流程1. 发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单位或个人应当立即按照预定程序报告给所在地的卫生健康委员会。

2. 卫生健康委员会收到报告后,应当核实并采取紧急措施,同时将报告情况向上级卫生健康委员会和有关单位汇报。

3. 上级卫生健康委员会根据情况决定是否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并将报告情况向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通报。

4.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接到上级卫生健康委员会的通报后,组织专家组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决定是否启动国家级应急响应。

5. 启动应急响应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将报告情况向国务院、相关部委和地方卫生健康委员会通报,同时组织相关单位协调应对措施。

四、报告内容1. 基本信息(1)事件名称:简要描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名称。

(2)发生地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所发生的地点。

(3)报告单位: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单位或个人。

(4)报告时间: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具体时间。

(5)事件级别:根据事件的危害程度划分,包括国家级、省级、市级等级别。

2. 事件描述(1)事件起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具体原因和触发因素。

(2)事件特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基本特征,包括传染性、危害性、传播途径等。

(3)事件规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影响范围和规模估计。

(4)事件进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展过程和当前进展情况。

3. 应急响应措施(1)启动应急响应的具体措施和时间。

(2)组织机构:各级卫生健康委员会和相关单位参与的应急响应组织机构。

(3)任务分工:各相关单位在应急响应中的具体任务和职责分工。

(完整word版)卫生应急信息报送制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级标准及响应级别

(完整word版)卫生应急信息报送制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级标准及响应级别

卫生应急信息报送制度一、卫生应急信息传递制度1、医院建立与市卫生局应急办有效的联系通道,保证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过程中,上传、下达的信息畅通和准确.2、接到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时,应问清“事件”发生和发展的一般情况(时间、地点、事故单位、事故类别、事故原因)以及伤情或毒物种类,危害波及范围和程度,下达给本院的具体救援任务及各项要求,认真做好电话记录,立即向医院应急医疗救治领导小组组长报告.3、接到报告,医院卫生应急领导小组组长立即通过院应急办向所有领导小组成员发出指令,迅速到指定地点集合;根据指令要求,启动医院应急救援预案;组织、部署、指导、协调本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救治工作.4、领导小组各成员在接受任务后,按各自职责和预案的要求迅速开展工作,并将各自信息及时反馈给领导小组组长;组长综合所有信息后再向局应急办报告医院的准备情况和能承受的最大急救能力,包括:床位预留、技术力量、特殊药品和设备等,以供其统筹决策。

5、医务部应根据应急预案,立即布置应急医疗救治工作。

医疗救治组成员接到指令后立即赶往指定地点,按预案要求进行各项准备和开展工作。

6、医院对参加院内应急救援网络的所有成员建立有效、畅通的通迅联络并宣布相关纪律。

7、有现场救援任务时,应保证救援小组人员落实,及时掌握所有“一线”及“替补"队员的通讯信息,随时能拉得出、用得上;装备、物品的数量和质量符合应急救援“清单”的要求;平时药品和器械必须定期检查,常换常新,保证在有效期的范围内;急救车辆由急诊科管理,保持常备不懈,车况良好,不得随意挪作他用。

8、在应急处置过程中,随时接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的指令,接受专家组关于诊断的意见、救治的方案、出院的标准和出院的时限等指导.9、指定专人对本院应急救治全过程作信息收集和统计汇总工作,全面掌握院内应急救治进展情况,对事件中所有进入本院的诊治者都应登记造册.10、每日向市卫生局应急办报告在院的患者及医学留观者的情况(数量、病情)、医疗救治进展等,重要情况要随时报告。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制度(3篇)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制度(3篇)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制度一、总则1.为了及时、准确、全面地报告和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保障公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报告体系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体系由中央卫生健康委员会负责指导、协调和监督。

2.各级卫生健康委员会负责组织本行政区域内关联部门、医疗机构、卫生服务机构、学校、企事业单位等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时向上级卫生健康委员会报告。

3.各级卫生健康委员会应及时追踪、分析和评估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向上级卫生健康委员会报告。

三、报告要求1.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及时、真实、准确。

2.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内容应包括事件的发生地点、时间、原因以及影响和危害程度等相关信息。

3.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部门、机构或单位应当及时通过电话、电子邮件、传真、书面报告等方式向上级卫生健康委员会报告。

四、报告流程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流程分为以下几个环节:(1)事件发生:一旦发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立即报告上级卫生健康委员会。

(2)信息汇总:上级卫生健康委员会负责汇总所有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

(3)信息分析:上级卫生健康委员会分析各类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并制定应对措施。

(4)风险评估:上级卫生健康委员会对于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风险评估。

(5)指导下级:上级卫生健康委员会指导下级卫生健康委员会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和紧急预案。

(6)协调资源:上级卫生健康委员会及时协调各类资源,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提供支持。

(7)信息发布:上级卫生健康委员会负责向社会公布关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最新信息。

五、运行机制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机制分级负责,上下级协同配合。

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应实行24小时不间断接报和处理机制。

3.各级卫生健康委员会应建立定期沟通、信息共享和协作的机制,确保报告的畅通和及时交流。

4.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机制应定期进行评估和改进,提高响应速度和效率。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制度(5篇)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制度(5篇)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制度1、设立由主管领导任组长,防保站及计算机信息科等科室负责本单位传染病网络直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的____领导和落实。

2、防保站为本单位传染病网络直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工作的主管科室,负责该项工作的日常管理和考核,根据《____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信息报告工作规范》及《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要求,指定专人负责传染病网络直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并建立传染病登记簿。

3、门诊、住院部、化验室要分别做好门诊登记、住院病人登记、化验室登记。

4、在执行职务过程中发现有法定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或病原带者时,首诊医生必须认真填写《传染病报告卡》,由疫情管理员统一收集录入。

5、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____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____、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人或疑似病人时,或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应于____小时内将传染病报告卡通过网络报告;未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____小时内以最快的通讯方式(电话、传真)向当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于____小时内寄送出传染病报告卡。

对其他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规定报告的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在诊断后,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____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未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____小时内寄送出传染病报告卡。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必须在____小时内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及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

6、做好自检记录。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制度(2)是指建立在全国范围内的公共卫生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和报告机制,以及相关部门之间的协作机制,用于及时、准确、全面地收集、报告和共享关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相关信息。

该制度的目的是为了及时发现、报告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具体来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制度包括以下内容: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渠道:建立一个快速、畅通的报告渠道,使各级公共卫生部门能够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制度范文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制度范文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制度范文XX公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制度一、目的为了加强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管理,及时掌握与反应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保证员工的安全和健康,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XX公司所有员工以及与公司有合作关系的外部人员。

三、定义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指突发性、传染性或危害性的疾病等公共卫生事件,如流感疫情、传染性疾病爆发等。

四、责任与义务1. 公司:负责制定并落实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预案,提供必要的防护设备和资源,并且组织开展相关培训。

2. 员工:应加强自我防护意识,及时向公司报告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的线索或情况。

五、报告流程1. 发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线索或情况的员工,应立即向公司内部通知人员报告,并逐级上报至公司紧急管理中心。

2. 公司紧急管理中心收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3. 公司紧急管理中心应及时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情况报告给相关的政府部门,并按照要求提供相关信息。

4. 公司应向员工发布相关通知和信息,提供健康保障措施和防护指导。

六、保密原则1. 对涉及个人隐私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公司应严格保密,只在必要的情况下向有关部门提供相关信息。

2. 员工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保密,不得擅自泄露或传播。

七、违约责任1. 未按要求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员工,将被追究相应的责任。

2. 染病员工未按规定隔离或未及时报告的,将承担相关的责任。

八、附则1. 公司应定期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制度进行评估和修订,并向员工进行相应的培训和宣传。

2. 在日常工作中,应注意做好个人卫生、勤洗手,定期做好环境消毒工作,以预防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

上述为XX公司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制度,公司相关人员须遵守并执行。

如有需要,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制度范本(四篇)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制度范本(四篇)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制度范本一、引言本文旨在制定一个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制度范本。

该制度旨在规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信息报告流程,确保及时、准确地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相关信息,以便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有效遏制疫情的蔓延。

本文将按照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报告目的、报告对象、报告内容、报告要求、报告流程、报告责任人及补救措施。

二、报告目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的目的是确保信息及时、全面、准确地传递给上级主管部门,以便及时采取措施应对事件,保障公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三、报告对象1. 上级主管部门:根据公共卫生事件管理制度,各级主管部门均有责任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扮演重要角色。

因此,报告对象为各级主管部门。

2. 相关部门:某些公共卫生事件可能涉及多个部门的合作,因此还需将相关部门列为报告对象,以确保信息共享和协同合作。

四、报告内容1. 事件基本信息:包括事件名称、发生时间、地点、事件状况的概述等。

2. 事件影响范围:包括事件对人群、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影响范围。

3. 传染病状况:包括病毒或细菌的种类、传播途径、传染周期、致病症状等。

4. 防控措施:包括已采取的防控措施、预防接种情况、医疗救治情况等。

5. 人员伤亡情况:包括死亡人数、受伤人数、失踪人数等。

6. 经济损失情况:包括直接经济损失、间接经济损失等。

五、报告要求1. 及时性:信息报告应及时发送给上级主管部门和相关部门,确保信息的实时性。

2. 准确性:信息报告应准确反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实际情况,不得故意隐瞒或夸大事件的影响。

3. 完整性:信息报告应全面、完整地提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各种信息,确保上级主管部门和相关部门能够全面了解事件的情况。

4. 系统性:信息报告应按照规定的格式和流程进行,以确保报告的系统性和一致性。

六、报告流程1. 事件发生:一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相关人员应立即启动信息报告流程。

2. 信息收集:相关人员应迅速收集事件的相关信息,并按照报告内容的要求进行整理。

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管理制度全文

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管理制度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
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管理制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管理制度
一、报告范围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二、报告组织及责任报告人
组长:
组员:
三、报告时限及程序:在接到突发卫生公共事件后2小时内尽快向万载县卫生局和万载县疾控中心报告~并应立即组织进行现场调查确认~及时采取措施~随时写出进程报告及时报告事态的进展。

报告流程示意图:
责任医疗卫生人员?预防保健科?医院指定领导?,1、万载县疾控中心,2、万载县卫生局,3、网上直报,4、现场调查~采取措施~进程报告上报。

,同时进行,
四、报告内容:
1、首次报告;未经确认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存在隐患的相关信息~应说明信息来源、危害范围、事件性质的初步判定和采取的措施。

2、进程报告:报告事件的进展和防控情况。

3、结案报告:确定事件的性质~波及的范围~危害程
度~流行病学分布~事态评估~所采取的措施情况~对事件进行?-?级评定。

五、相关责任人各负其责~互相协调~共同应对控制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失责有究。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管理制度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管理制度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管理制度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管理制度
一、前言
为了及时有效地收集、报告、处置并防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维护公
众身体健康和社会稳定,特制定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管理
制度》。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涉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的部门、单位和人员。

三、报告流程
1. 发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应立即向所在单位主管部门报告,并按
照单位内部流程上报。

2. 主管部门应当于收到报告后,立即组织调查,并向上级部门报告。

3. 上级部门应当及时汇总、分析调查结果,并向相关单位和部门报告。

4. 相关单位和部门应当及时协调配合,制定应对措施,防范和控制疫
情扩散。

四、报告内容
1. 疫情基本情况:病种、病程、传播途径、发病情况等。

2. 确诊人数:对疫情造成的影响数据。

3. 宣传信息:对公众提供防范和应对信息。

4. 应对措施:所有单位和部门应制定详细的应对措施,并及时向上级
推进执行。

五、报告要求
1. 上级部门应当重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报告,及时指导各相关
单位和部门进行处置。

2. 各相关单位和部门应当认真踏实地完成信息报告工作,确保信息准确、及时。

六、执行和监督
1. 本制度由主管部门负责执行和管理。

2. 相关部门和单位应当在执行信息报告的同时,进行现场巡查和监督。

3. 对于违反本制度的行为,应当视情节轻重,追究相应的责任。

七、生效日期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

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制度

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制度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制度
一、责任疫情报告人执行职务的工作过程中发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必须及时报告医务科、医院感染科、公共卫生科。

二、责任报告人在首次诊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立即填写疫情报告卡。

三、医务科接到首次报告应组织人员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审核。

四、疫情管理员、专职人员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审核后及时报主管领导及网上直报。

医务科在2小时內向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五、医务科掌握事件发生、发展、控制过程的信息,并分别进行初次报告、过程报告、结案报告。

六、医务科、院感科对医务人员进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知识培训。

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76号》文件规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范围如下:
1、对发生或者可能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

2、发生或者发现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

3、发生或者可能发生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事件。

4、鼠疫、霍乱、非典型肺炎、人禽流感、甲型流感等非普发性传染病。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制度范文(5篇)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制度范文(5篇)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制度范文一、目的和范围1.1 目的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规范和统一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管理,及时掌握事件信息,及时采取应对措施,确保公众健康安全。

1.2 范围本制度适用于该单位内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管理工作。

二、定义和术语2.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指突发的、对公众健康造成较大影响并需要采取紧急应对措施的突发疾病、危害或事件。

2.2 报告管理指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信息汇报、审核及处理的全过程管理。

三、报告管理流程3.1 发现和初步调查当发现可能出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相关人员应立即报告给上级主管部门,并进行初步调查和评估。

3.2 信息报告上级主管部门收到报告后,应立即启动信息报告程序,向相关主管部门、卫生监督机构等报告事件信息。

3.3 信息审核和确认相关主管部门和卫生监督机构收到报告后,应及时进行信息审核和确认,确定事件是否构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并作出相应的分类和等级。

3.4 信息发布一旦事件被确定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上级主管部门应立即启动信息发布程序,向公众和相关单位发布事件信息、做出应对指南和措施。

3.5 事件处理根据事件等级和分类,上级主管部门和相关部门应采取相应的措施,组织人员进行事件处理和处置,包括疫情监测、医疗救治、防控措施等。

3.6 评估和总结事件处理结束后,上级主管部门应进行事件评估和总结,总结经验教训,完善报告管理工作。

四、责任和权限4.1 报告责任相关单位和人员有责任及时报告可能出现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4.2 信息审核和确认权限相关主管部门和卫生监督机构有权对事件报告进行审核和确认。

4.3 信息发布权限上级主管部门有权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信息发布。

4.4 事件处理权限上级主管部门和相关部门有权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处理和处置。

五、监督和评估5.1 监督相关主管部门和卫生监督机构对报告管理工作进行监督,确保报告制度的有效实施。

5.2 评估上级主管部门对报告管理工作进行定期评估,总结经验和不足,提出改进意见。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制度范本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制度范本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制度范本一、概述1. 目的本报告管理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规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的流程和内容,确保及时准确地向上级单位和相关部门汇报重要信息,以便采取有效措施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2. 适用范围本报告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行政单位、事业单位、企事业单位、公共机构等涉及公共卫生事件的组织。

3. 定义(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指突发性、广泛传播的、可能对公共健康产生重大影响的突发疾病、公共卫生事件或其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2)报告主体:指需向上级单位和相关部门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组织单位或个人。

二、报告流程1. 报告主体发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应当立即启动报告流程,按照以下顺序进行报告:(1)向所在单位内部卫生监督机构报告;(2)向上级单位卫生监督机构报告;(3)向所在地卫生健康部门报告。

2. 报告主体应当按照上级单位和相关部门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报告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书面报告、电话报告、电子邮件报告等。

三、报告内容1. 报告主体向上级单位和相关部门递交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应当包含以下内容:(1)事件基本情况:包括事件来源、发生时间、地点、传染源、传播途径等;(2)事件发展和影响:包括病情严重程度、传播范围、相关人员受影响情况等;(3)应急措施和防控情况:包括已采取的应对措施、相关工作进展情况等;(4)其他需要报告的信息:根据实际情况需要报告的其他重要信息。

2.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应当真实准确,不得隐瞒、虚报或故意夸大事件情况。

四、报告时限1. 报告主体应当在发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的30分钟内向所在单位内部卫生监督机构报告。

2. 所在单位内部卫生监督机构应当在接到报告后的30分钟内向上级单位卫生监督机构报告。

3. 上级单位卫生监督机构应当在接到报告后的30分钟内向所在地卫生健康部门报告。

五、报告追溯1. 报告主体应当保留报告相关的原始记录、资料和文档,并按要求进行备份和存储。

2. 相关部门有权调查和追溯报告内容和流程,报告主体应予以协助和配合。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制度范文(三篇)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制度范文(三篇)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制度范文一、引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的、具有广泛的传染性和较高致病率,对社会公共卫生安全造成严重危害的突发性事件。

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及时准确的信息报告是确保事件得到科学应对和管理的基础。

为了规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的管理,制定了本制度。

二、定义和范围1. 定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是指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各相关部门应迅速汇总和报送与事件相关的信息,向上级主管部门提供科学决策和管理依据的行为。

2. 范围本制度适用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的报告管理工作。

三、工作原则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的管理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1. 及时性:信息报告应及时上报,确保上级主管部门能及时掌握事件情况。

2.准确性:信息报告应准确无误,确保上级主管部门获得真实、全面的信息。

3. 统一性:信息报告应按照统一的报告格式和要求进行,避免信息混乱和误解。

4. 保密性:对于涉及个人隐私和敏感信息的报告,应严格保密,依法保护相关信息。

5. 责任制:相关部门应建立健全责任制,明确信息报告的责任人和责任范围。

四、报告流程1. 收集信息1.1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建立和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收集的机制,及时收集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相关信息。

1.2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设立信息收集专班,组织人员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的收集与整理,确保信息的全面性和及时性。

2. 分类整理2.1 收集到的信息应及时进行初步分类整理,明确信息的来源、内容和重要性等。

2.2 将信息按照信息报告的要求进行编目整理,并建立信息报告的数据库和档案,方便查询和利用。

3. 审核核实3.1 信息报告的准确性和可信度是保证信息质量的关键,应进行审核和核实。

3.2 对关键性信息和敏感信息进行严格审核,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4. 报告上报4.1 完成信息的整理和审核后,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和报告方式,将报告及时上报。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化报告管理制度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化报告管理制度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化报告管理制度一、传染病1、发现1例及1例以上鼠疫、霍乱、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禽流感、炭疽中的肺炭疽、甲型H1N1流感、脊髓灰质炎病人或疑似病人,应在2小时内通过网络直报市疾控中心。

2、甲肝/戊肝:一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5例及以上的。

3、伤寒(副伤寒)1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现5例及以上或出现2例的死亡病例。

4、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3天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现10例及以上或出现2例死亡病例以上。

5、麻疹:1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现10例以上麻疹病例。

6、风疹:1 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现10例及以上风诊病例。

7、流行性脑脊髓膜炎:3天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现3例及以上流脑病例,或者有2例及以上死亡病例。

8、登革热:1周内,一个乡镇、办事处、社区发现5例及以上病例或首次发现病例。

9、流行性出血热:1周内,同一村,社区、建筑工地、学校等集体单位发现5例(高发区10例)及以上流行性出血热,或残废一例及以上。

10、钩端螺旋体病:1周内,同一村、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现5例及以上,或死亡1例以上。

11、流行性乙型脑炎:一周内,同一乡镇、街道等发现5例及以上乙脑病例或死亡1例以上。

12、疟疾、血吸虫病发生后,均按有关要求报告。

13、流感:在同一学校、幼儿园或其他集体单位发生30例及以上流感样病例,或5例及以上流感症状住院病例,或1例死亡病例。

14、腮腺炎:1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集体单位发生10例及以上病例。

15、感染性腹泻:1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社区、村寨、建筑工地发生20例及以上病例,或死亡1例以上。

16、猩红热:1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等单位发现10例及以上病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管理制度
一、报告范围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二、报告组织及责任报告人
组长:
组员:
三、报告时限及程序:在接到突发卫生公共事件后2小时内尽快向万载县卫生局和万载县疾控中心报告,并应立即组织进行现场调查确认,及时采取措施,随时写出进程报告及时报告事态的进展。

报告流程示意图:
责任医疗卫生人员→预防保健科→医院指定领导→(1、万载县疾控中心;2、万载县卫生局;3、网上直报;4、现场调查,采取措施,进程报告上报。

(同时进行)
四、报告内容:
1、首次报告;未经确认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存在隐患的相关信息,应说明信息来源、危害范围、事件性质的初步判定和采取的措施。

2、进程报告:报告事件的进展和防控情况。

3、结案报告:确定事件的性质,波及的范围,危害程度,流行病学分布,事态评估,所采取的措施情况,对事件进行Ⅰ-Ⅳ级评定。

五、相关责任人各负其责,互相协调,共同应对控制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失责有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