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安全生产信息》2009年第1期

合集下载

《电力安全生产信息》

《电力安全生产信息》

电力安全生产信息汇编2010年第5期(总第70期)浙江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汇编内部交流一、电厂部分锅炉大块焦渣掉落引起燃烧不稳的调查分析炉膛压力控制系统故障原因分析与处理燃油启动锅炉爆燃超压问题分析与解决600MW发电厂启备变跳闸事故分析300MW机组动叶可调轴流送风机调整分析及常见故障处理某电厂锅炉引风机叶片损伤原因分析及建议水冷壁烟气侧出现大面积氧化皮的分析及建议某电厂Teleperm XP控制系统非典型故障分析及处理发电机漏氢事故的处理多专业协作,查找机组雷击跳闸原因二、供电部分某变电站110kV 断路器爆炸事故分析某220kV变电站110kV 4 号母线失压事故分析某500kV变电站TSC支路电容器故障分析某220kV变电站2号主变跳闸事件分析西开LW25-420型断路器分闸抖动情况介绍农网线路覆冰故障原因分析及对策省公司系统2009年度变压器套管技术监督调研分析一、电厂部分锅炉大块焦渣掉落引起燃烧不稳的调查分析近二年来,电厂锅炉多次发生大块焦渣掉落引起燃烧不稳的现象,导致锅炉多次MFT,首出原因有炉膛负压高或低动作、全炉膛灭火、汽包水位高或低以及直流锅炉给水流量低等。

锅炉大块焦渣掉落引起的燃烧不稳,往往造成锅炉MFT以及机组跳闸,即使机组不跳闸也基本将负荷甩到零,对电网特别是局部电网造成负荷冲击,给电网运行带来较大影响。

此外,大块焦渣掉落还会引起冷渣斗堵塞、碎渣机卡涩与捞渣机卡涩等事故。

锅炉大块焦渣掉落的前提是炉膛存在严重结焦,而炉膛存在严重结焦的主要原因有燃煤结渣倾向较强、锅炉燃烧系统布置不当等。

由于目前电厂燃煤供应较紧张,燃煤价格不断上涨,电厂为扩大燃煤供应渠道、降低燃煤成本,采取了跨煤种采购、掺烧劣质煤、多矿点多地区采购等措施,使得燃煤煤质变化很大且很频繁,在燃煤供应紧张时煤场储量很小,不具备燃煤掺配条件,很多不适合锅炉燃烧的煤种都进入炉膛燃烧,结渣性较强的煤种进入锅炉燃烧成为必然。

论述电力行业应急管理体系与应急能力建设

论述电力行业应急管理体系与应急能力建设

论述电力行业应急管理体系与应急能力建设摘要:电力安全生产是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当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持续推进过程中,电力生产经营规模不断扩大,电力安全事故隐患和安全风险长期存在,电力安全生产基础薄弱、监管体制机制和法律制度不完善、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应对突发安全事件能力低等问题依然突出。

电力安全事故的发生,对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将会带来直接影响,在社会上也会造成恶劣影响。

本文就当前电力企业在应急管理体系和应急能力建设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改进意见。

关键词:电力应急管理体系应急能力建设0引言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不仅影响着电力企业工作人员的安全、健康和家庭幸福,也对社会公共安全有着巨大的影响。

自然灾害、基础设施、设备故障、人为因素等方方面面的原因都有可能引发电力系统事故。

不管是哪方面原因引起电力事故发生后,都会对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直接影响。

当发生大面积停电事故或不安全事件,会造成工厂不能正常开工、学校不能正常教学、医院不能正常就诊、电梯不能正常运行等等。

因此,如何提高电力企业应急管理能力,如何提高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如何降低社会影响,如何提升承担有效的社会服务能力,成为电力安全生产的重要目的,也是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1电力企业应急管理现状近几年来,电力行业应急管理体系与应急能力建设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与关注,国家也相继出台了这方面的一些制度文件,如《电力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599号)、《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深入开展电力企业应急能力建设评估工作的通知》(国能综安全【2016】第542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推进电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发改能源规【2017】1986号)等等,这一系列文件的下发,充分体现出国家对电力应急管理和应急能力建设的重视程度。

同时,也说明在我国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国家对电力行业应急管理体系与应急能力建设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电力安全生产信息》2009年第4期

《电力安全生产信息》2009年第4期

电力安全生产信息汇编2009年第4期(总第57期)浙江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汇编内部交流一、电厂部分某LNG电厂2号机组转子裂纹原因检查分析某电厂1号发电机6号瓦电蚀问题分析锅炉水平烟道和后竖井附近振动及主蒸汽管异音检查分析600MW超临界锅炉大风箱水冷壁密封焊缝与高过进口集箱连接短管焊缝裂纹调查锅炉水冷套A侧疏水管泄漏原因分析某水电厂监控系统故障分析机械搅拌澄清池活性泥渣不能循环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机组DCS操作员站因蠕虫病毒导致死机故障分析二、供电部分某500kV变电站通信电源中断事故情况220kV丰金线断线故障情况变电站内部故障导致主变A相中压线圈和部分铁芯烧损分析某热电分厂35kV 线B相电缆头接地事故分析报告550kV H-GIS隔离开关绝缘拉杆闪络分析一、电厂部分某LNG电厂2号机组转子裂纹原因检查分析1.概述某LNG电厂2号机组为引进三菱技术生产的单轴联合循环机组,燃气轮机采用三菱和东方公司联合生产的M701F型燃气轮机,配套的汽轮机为东方汽轮机厂生产的TC2F-30型三压、再热、双缸双排汽汽轮机,余热锅炉为杭州锅炉厂生产的卧式、三压、再热、无补燃、自然循环、露天布置余热锅炉,发电机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生产。

2009年2月该机组出现振动爬升,经判断为压气机转子出现裂纹,需要揭缸处理,电科院技术人员前往现场勘察2号机组转子裂纹的情况,并对产生裂纹的原因进行分析。

2.现场检查情况2号机组于2006年12月28日通过168小时试运后投入商业运行,采用每日起停的调峰运行方式。

2008年8月进行过一次C级检修,更换了燃烧筒,运行至今已起动352次,EOH1为7714h,EOH2为10569h。

2号机组于2009年1月21日启动运行时发现,2瓦2X,2Y振动有了一定的爬升,从原来的50μm左右提升到65μm左右;1月22日再次启动,依然在65μm左右;1月23日,2X、2Y振动再次爬升,最大值达到87μm。

吕梁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全市电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吕政办发[2009]16号

吕梁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全市电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吕政办发[2009]16号

吕梁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全市电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正文:---------------------------------------------------------------------------------------------------------------------------------------------------- 吕梁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全市电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吕政办发〔2009〕16号)离石、柳林、中阳、交口、石楼、临县、兴县、方山县(区)人民政府、市直有关单位:根据《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在全省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的通知》(晋政办发〔2008〕35号)、《山西省电力行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方案》(晋政办发〔2009〕17号)和《山西地方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方案》(晋地电安〔2009〕9号)、(晋政办发〔2009〕1号)以及《吕梁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在全省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的通知的实施意见》(吕政发〔2009〕2号)精神。

山西地方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吕梁分公司组织编制了《山西地方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吕梁分公司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实施方案》,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附:山西省地方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吕梁分公司安全专项整治实施方案二OO九年三月二日山西地方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吕梁分公司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实施方案为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实现省政府“转型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以及市政府“三大工程”“双百双千”的部署和要求,深刻吸取2008年以来我省发生的重特大事故和电力系统发生的事故教训,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确保地电股份吕梁分公司安全生产稳定运行,全面完成2009年安全生产目标任务。

根据《山西电力行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和《山西地方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方案》的要求和总体部署,结合分公司实际,制定本方案。

电力信息化2009年十大新闻

电力信息化2009年十大新闻
~ 最后的 当2 0 0 9 :
于是


缕 阳 光 已 消逝 在 地 乎 线 下的 时 候

有必 要 盘 点 在 这 3 6 5 天 中 电力 信息 他的 进 程


我 们撷 取 了2 0 0 9 年 电 力 信息 化 最 为 关 注 的 十 大 新 闻

作 为 xF J 2
'
-
,
009
年 电力 信息 化 的 总 结 与 回 顾
该 公 司被 国家信息 化 测评 中

中国南方 电网有限 责任 公 司信
息 化 工 作 紧 紧 围 绕 公 司 战略 发 展 目


明确 生 产 系统

财务系统


心 授予
最佳E R P 应 用奖


是 国
事系统和营销系统等四大 信息系统
的建设 由公 司统 产 系统


内第 1 个 实 现 E R P 系统 整 体 上 线 的 发 电集 团 公 司
s G l 86 工
G l 86工
程验 收


标志着
公司总
体化建设 工 作
对信息 通 信业
最 终形 成了信


较去 年提 升 l 位

并荣获大 会最

程全面竣工
目前
务进 行梳理 和优化
通类


具 影 响 的集 体奖 项

2008年度



网省 公 司及直 属单位 已经 建成

的2 3
个业务流程和 l 2 个管理 标

国家电网公司安全生产三项行动工作方案

国家电网公司安全生产三项行动工作方案

国家电网公司安全生产“三项行动”工作方案为认真贯彻全国电力安全生产委员会第十次(扩大)会议精神,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安全生产“三项行动”的通知》(国办发[2009]32号)和国家电监会《关于进一步推进电力安全生产“三项行动”的通知》(电监安全[2009]12号)相关要求,扎实做好电力安全生产执法行动、治理行动、宣传教育行动,结合公司2009年安全生产各项工作,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全面贯彻国务院及其有关部门关于安全生产“三项行动”的工作部署,深入落实公司《2009年安全工作意见》各项要求,明确安全责任,深化隐患治理,强化风险控制,完善应急体系,深入开展反违章活动,推进安全生产“百问百查”,加强员工安全教育培训,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实现公司2009年安全生产目标,为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创造安全、和谐的电力供应环境。

二、工作重点各网省公司、直属单位要指导和督促所属发供电企业、施工企业、负有安全管理责任的煤矿等高危生产企业全面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三项行动”。

1.执法行动。

-严肃查处迟报、瞒报、谎报电力安全事故情况,落实国家和公司有关安全生产事故、应急管理信息上报文件规定。

-全面核查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情况。

-深化反违章活动,按照国家电网安监〔2009〕191号文件要求,对照《安全生产典型违章100条》,深入开展“查三违(违章作业、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防事故”,纠正不规范作业行为,查处违章指挥、违规作业人员。

-坚持“四不放过”原则,做好事故调查处理,认真研究事故规律,严肃追究事故责任,严厉查处违法违纪和失职渎职行为。

-加强工程外包、分包项目施工单位资质审查,严禁资质不合格单位从事电力设施承装(修、试)工作。

2.治理行动。

-继续深化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加强重大危险源监控管理,抓好基建工程和水电站大坝安全管理,强化2008年冰雪灾害及“5.12”特大地震中受损并恢复运行的输变电设备隐患排查治理,做到责任、措施、资金、期限和应急预案“五落实”。

《电力安全生产信息》2010年第2期

《电力安全生产信息》2010年第2期

电力安全生产信息汇编2010年第2期(总第67期)浙江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汇编内部交流一、电厂部分发电机定子直流泄漏电流异常缺陷的发现与检查机组DEH伺服阀控制器电源保险烧毁原因分析某热电厂机组跳闸保护动作分析与防范机组一级灰浆泵开关事故分析报告发电机转子接地故障分析及处理300MW CFB锅炉冷渣器结焦的分析与处理发电机振动分析与处理某电厂3号机组支吊架脱落分析二、供电部分某220kV线路跳闸故障分析某220kV 断路器爆炸事故关于某110kV变电站接地变压器运行中出现烟雾的调查报告湖开LW36断路器瓷瓶断裂事件专项排查一、电厂部分发电机定子直流泄漏电流异常缺陷的发现与检查2009年10月,电科院对某发电厂4号发电机进行大修前定子绕组泄漏电流和直流耐压试验。

按照华北电网有限公司《电力设备交接和预防性试验规程》(2005)的相关要求,试验电压按每级0.5 Un分阶段升高,并记录每段电压的泄漏电流。

试验发现,在2.5 Un的规定试验电压下,B相的泄漏电流为44 μA,而A、C相的泄漏电流均为210 μA左右,与B相的差别远大于规程的不大于100%的规定,经过对接线、定冷水水质和仪表的检查,确认无误后多次重复试验,试验结果没有改变。

之后又进行了定子绕组端部手包绝缘表面对地电位试验,也未发现异常。

最后采用了对A、C相并联加压的方法,结果发现A、C相并联加压的泄漏电流约为B相的2倍,经过电厂和电可高压所专业技术人员的综合分析,认真现场检查,查看设备实际情况,发现A、C相过渡引线并联块汇水管紧密交叉接触,汇水管接触部位附近有金属环连接,而且接触处严重磨损,如图1所示。

用绝缘纸隔开后对A、C相加压,三相泄漏电流差别符合规程规定,由此发现了导致A、C相泄漏电流偏大的原因。

为进一步探索判断缺陷具体部位的方法,高压所专业技术人员在发电机直流泄漏试验时利用紫外成像仪对发电机进行观测,成功地观察到了缺陷部位明显的放电现象,如图2所示。

2009《国家电网公司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办法》(国家电网安监[2009]575号)

2009《国家电网公司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办法》(国家电网安监[2009]575号)

附件国家电网公司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办法国家电网安监【2009】575号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规范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建立长效机制,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有关规程及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主要依据(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三)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央企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四)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关于加强重要电力用户供电电源及自备应急电源配臵监督管理的意见》(五)《国家电网公司电力生产事故调查规程》(六)《国家电网公司供电企业安全风险评估规范》、《国家电网公司供电企业作业风险辨识防范手册》第三条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全方位覆盖、全过程闭环”的原则,明确责任主体,落实职责分工,实行分级分类管理。

第四条本办法适用于公司总部,各区域电网公司、省(自治区、直辖市)电力公司、直属单位(以下简称“网省公司”);地市供电公司、超高压公司、发电企业、施工企业、工程项目建设管理单位、建设监理单位,以及修造企业、试研院、培训中心、公司系统单位负有安全管理责任的多经企业、非电力生产企业等(以下简称“地市公司”)。

第五条网省公司代管的县供电企业,参照执行。

第二章定义与分级第六条安全生产事故隐患(以下简称“事故隐患”)是指安全风险程度较高,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作业场所、设备及设施的不安全状态、非常态的电网运行工况、人的不安全行为及安全管理方面的缺失。

第七条根据可能造成的事故后果,事故隐患分为重大事故隐患和一般事故隐患两个等级。

(一)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可能造成人身死亡事故,重大及以上电网、设备事故,由于供电原因可能导致重要电力用户严重生产事故的事故隐患。

(二)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可能造成人身重伤事故,一般电网和设备事故的事故隐患。

(全)安全生产信息报送管理规定

(全)安全生产信息报送管理规定

(全)安全生产信息报送管理规定安全生产信息报送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有效实施某某公司电力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规范电力安全信息报送,及时有效应对电力安全突发事件,根据《电力监管条例》、《电力企业信息报送规定》、《湖北省电力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实施办法》和《国家电监会关于做好电力安全信息报送工作的通知》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某某某部是电力安全信息报送的责任部门,应重视信息报送工作,加强组织领导,并结合公司实际,认真制订、落实安全信息报送责任制度。

第五条本办法所指电力安全信息包括电力生产事故报表、电力安全生产日常信息、电力突发事件信息、自然灾害信息、节假日和重要保电期间安全生产信息。

第二章电力生产事故报表报送和要求第六条按照《关于做好电力安全信息报送工作的通知》的规定报送。

每月12日前报送上月月度电力事故信息统计报表,每年1月15日前报送上年度电力事故信息统计报表和年度电力安全生产情况分析报告。

第七条电力安全信息报送工作,有某某某部负责统计,分管安全的副总经理审批后,向华中局报送。

第九条电力事故或事件即时报告,应在书面报告后3日内报送电子信息;报送月(年)度电力事故或事件信息统计表、年度电力安全生产情况分析报告、电力事故或事件调查报告书时应同时报送纸质文件和电子信息,纸质文件和电子信息须经公司分管安全生产的副总经理签发和审核。

第十条对迟报、漏报、谎报、瞒报信息的各部门要责令其改正,情节严重或造成严重后果的应当予以通报或处罚。

第三章信息报送范围第十一条电力生产(含电力建设施工)过程中发生的电力安全事故、电力人身伤亡事故、发电设备或输变电设备损坏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到100万元以上的事故(简称“设备事故”),以上统称“电力事故”。

第十二条影响电力正常供应,或对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构成威胁,可能引发电力安全事故或造成较大社会影响的电力安全事件。

第十三条有关安全事故定性标准按照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颁发的《电力生产事故调查暂行规定》执行。

《电力安全生产信息》2010年第6期

《电力安全生产信息》2010年第6期

电力安全生产信息汇编2010年第6期(总第71期)浙江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汇编内部交流600MW发电机组转子接地故障分析某LNG电厂除盐水电导率偏高分析发电机封闭母线筒外壳与穿墙隔板局部过热缺陷处理一起做真空严密性试验垮真空跳机的事故分析某电厂2号机组2A高厂变差动保护误动作原因分析某厂4号炉末级过热器爆管原因分析某发电厂8号机组发电机断水保护动作跳闸分析某厂2号机组1号主汽门活动试验异常的分析报告某电厂机组末再三次泄漏的原因分析与建议某发电有限公司机组供电煤耗异常分析二、供电部分干式电抗器多次烧损情况调查报告500kV换流站GIS设备故障分析处理及防范某变电站2号主变中性点间隙保护动作分析某500kV变电站断路器异常分析与处理某110kV变线路TV爆炸的事故分析报告某500kV变电站主变跳闸事故后机网协调分析某供电公司220kV南郊站202开关异音原因分析某风电公司扩建工程35kV箱变电缆终端头故障分析一起主变调压重瓦斯保护动作一、电厂部分600MW发电机组转子接地故障分析1.故障过程某发电厂600MW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发电机为上海汽轮机有限公司生产,型号QFSN-600-2,额定电压20000V,额定电流19245A,转子绕组采用氢气冷却方式。

励磁系统采用瑞士ABB公司生产的Unitrol 5000 励磁调节器,该调节器通过可控硅整流桥控制励磁电流来调节同步发电机端电压和无功功率。

系统配备专门的转子接地保护检测装置UNS3020a-Var.1/2型保护。

该装置可用来检测额定励磁电压为1000V及以下(Var.1)和3000V及以下(Var.2)的同步发电机励磁绕组的接地故障。

2009年12月30日下午,检修人员对发电机励磁系统进行检查,发现转子一点接地保护装置电桥输出电压U+为480mV且在波动,立即对励磁系统交、直流侧进行检测。

交流侧为:U相对地499V,V相对地511V,W相500V,三相对地有2%的不对称度。

某110kV变电站事故分析及预防措施

某110kV变电站事故分析及预防措施

某110kV变电站事故分析及预防措施摘要:变电站是城市电网中的关键,它可以实现变换电压、电能分配以及交换功率等功能,工作人员需要根据电网规划以及变电站的类型对内部设施进行具体的设计,满足供电的需求。

其次,在变电站的设计过程中,应该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加强配电布置以及平面布置工作,合理的做好线路规划。

另外,根据变电站的用途以及环境条件进行接线方式的确定,尽量简化安装流程,降低涉及到的成本费用。

但是在实际的变电站管理中,工作人员的运行管理达不到预期的目的,需要有关人员根据设施构成采取优化措施。

文章介绍一起110kV某变电站安全生产事故,对本次事故进行简要分析,对变电站的相关安全管理及有关制度探究,针对本次事故提出意见及防范措施。

关键词:变电运行;安全;管理1案例简介2021年6月17日,某供电公司110kV变电站配电装置改造期间,发生电网安全事故。

改造项目具体内容为更换110kV手车断路器。

计划工作时间为6月16日21:00至6月17日18:00。

按照工作计划,施工单位6月17日17:50完成工作票内容并办理工作票终结手续。

6月17日19:00,施工单位工作负责人和该供电公司运维人员,在带电母线周围使用钢卷尺测量(该工作非工作票所列内容),并靠近带电母线引下线,造成放电。

2事故分析发生本次安全生产事故的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工作人员安全意识不到位,根据《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变电部分)》第16.1.8条规定,在带电设备周围禁止使用钢卷尺进行测量工作。

施工单位工作人员未按安全规程严格执行,在带电体周围违规使用钢卷尺,运维人员发现后未及时制止。

二是变电运维人员“两票三制”执行力度不足。

测量工作未在工作票上列出,属于超出工作票范围工作,应立即停止,重新履行工作票及工作许可手续。

事故中,2名工作人员未按公司相关规定履行相关手续,造成此次事故。

三是该供电公司运维人员安全意识浅薄。

未严格履行工作票制度,在工作票办理完结手续后,仍带领施工单位工作人员进入带电间隔。

查缺补漏夯实安全防线

查缺补漏夯实安全防线

查缺补漏夯实安全防线赵万波为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牢固树立“一切事故都可以预防”的安全理念,营造“关爱生命、安全发展”的舆论氛围,梳理并学习各级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提升全局员工的安全意识,推动我局安全生产持续稳定发展,按照《曲靖供电局关于印发2009年“安全生产月”活动方案的通知》(曲电安…2009‟41号)要求,全局认真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现将活动情况总结如下:一、精心部署跟踪改进6月5日,曲靖供电局召开安全生产分析会议,专门针对2009年安全生产月活动进行部署,明确了曲靖供电局安全月“围绕主题、结合实际,因地制宜”的活动原则。

6月9日,曲靖供电局党委结合实际制定了《安全生产宣教行动实施方案》,并组织曲靖电网各单位支部书记召开专题会议,对安全活动进行部署。

会上,李晓彤局长深入分析了曲靖供电局安全生产现状,以及政工系统融入安全生产的实际,结合中国长期的文化背景,对全国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的重要性、深远意义进行了阐述,并对开展安全月活动提出三点要求。

一是要加深对“为什么要搞安全活动月活动”的认识,活动的开展就是要达到有效遏制事故势头,安全形势有所好转,全员安全意识有所提高的目的,在全局形成党政工齐抓共管安全,构筑安全生产的保障体系。

二是曲靖供电局安全生产活动要紧扣“关爱生命,安全发展”的活动主题,必须与“6.24”整改反思,与全国安全生产月,与网、省公司“三项行动”紧密结合在一起,通过活动逐步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三是安全活动要认真贯彻“围绕主题,结合实际,因地制宜”的原则,围绕基层、围绕现场来进行,实实在在地开展,使员工的安全意识有所提高,准军事化水平得到巩固,通过有声有色的宣传教育活动,真正达到规范现场作业行为,减少违章作业和事故隐患的效果,从而使员工对安全的关注度有所提高,安全意识得到提高。

随后,党委蔡保平书记结合宣教行动实施方案,就开展好营造安全舆论氛围、主题征文活动、“6.24”整改反思座谈、安全生产“许愿墙”、警示教育、安全生产宣传咨询日等安全生产月十项活动进行了具体安排,逐一明确时间、责任部门及责任人,确保活动落到实处并取得成效。

《电力安全生产信息》2010年第7期

《电力安全生产信息》2010年第7期
(5)要彻底解决问题,需要从三个方面着手:增加受热面,降低排烟温度;对空 预器改造,降低漏风;对增压风机进行增容改造。
(6)考虑到目前 4 号炉计划进行汽轮机通流改造,改造后锅炉蒸发量将进一步加 大,烟气流量进一步加大,辅机出力需要更大。因此锅炉辅机改造时,相比 2 号炉而言 应要考虑更大余量,因此 4 号锅炉增压风机增容势在必行。
一定偏差。对 2 号锅炉增加送风量,提高氧量,当引风机开度达到 78%时,增压风机开
度 87%左右,锅炉表盘显示氧量约 1.8%,就地实际测量 2.4%~2.5%左右,CO 基本为 0。
表4
实测值 表盘值
2 号锅炉 DCS 氧量与空预器入口实测对比
2 号炉(300MW) A 侧 O2(%) 2.8 1.8
温度高,排烟温度进一步升高,导致烟气体积流量增大。 (3)根据最近空预器漏风试验的情况,1、3、4 号锅炉空预器漏风较大,是导致烟
气流量较大的另一原因。
3
电力安全生产信息汇编
2010 年第 7 期
(4)2 号锅炉目前氧量提不高的原因首先为引风机动叶限制 78%,高于 78%后引 风机不能稳定工作。
23.666667 /
(4)4 号锅炉 DCS 显示氧量与空预器入口实测值比对
300MW 工况下,实测空预器入口氧量及 CO,与 DCS 显示值比对见表 6。从表 6 中数
据可以看出,4 号锅炉也存在一定程度的缺氧燃烧,空预器入口 CO 最高也到达 1000ppm
以上。
1 2 3 平均 表盘值
A 侧 O2(%) 1.6 1.7 1
实测值 表盘值
表 3 250MW 工况下 DCS 氧量与就地实测对
A 侧 O2(%) 约 2.0 0.90

电气倒闸误操作事故原因分析与防范措施

电气倒闸误操作事故原因分析与防范措施

电气倒闸误操作事故原因分析与防范措施变电部电气误操作事故给人身、电网、设备都造成巨大的危害。

轻者造成设备损坏、人员受伤,重者造成主设备烧毁、电网大面积停电、人身死亡。

目前,随着电力事业的发展对供电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因此,确保电网安全运行,防止电气设备误操作事故的发生,是我们每个电力职工应该重视和深入探讨的问题。

杜绝电气设备的误操作事故是电力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

分析误操作原因,主要是人员技术素质不高,不遵守倒闸操作的规定,习惯性违章,精神状态不良,忙中出错;防误闭锁装置不完善或管理不严,无法发挥应有作用;安全监督管理制度不完善、不及时,缺乏前瞻性。

下面结合公司当前安全管理实际情况,从人防、物防、制度防三个方面,分析防误操作安全管理工作,杜绝电气误操作事故发生。

一、电气误操作事故的原因分析电气误操作事故主要是指:误分、误合断路器;误入带电间隔;带负荷拉、合隔离开关(或推拉手车);带电挂接地线或合接地刀闸;带接地线或接地刀闸合闸送电等。

其中,后三类因性质恶劣、后果严重,称为恶性误操作事故。

造成电气误操作事故的原因虽然多种多样,但归纳起来可分为3种类型:1.人员的原因电气设备的倒闸操作要求电气运行人员具有丰富的电网运行知识,熟悉设备、系统和基本原理;熟悉本岗位的规程和制度;熟悉操作和事故处理,掌握一二次设备的操作配合以及倒闸操作的技术原则。

但个别值班人员技术水平不适应工作需要,工作中麻痹大意,存在侥幸心理。

主要表现在:(1)不熟悉所管辖的设备、系统。

部分操作人员对专业知识一知半解,不会把理论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2)缺乏操作经验和事故处理能力。

(3)习惯性违章。

这是电气倒闸误操作事故的最主要原因。

所谓习惯性违章,是指在长期生活和工作中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违反《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和相关规章制度规定的行为。

据统计,电力系统8O%以上的人身伤亡事故是习惯性违章造成的。

习惯性违章危害极大,既危害企业,也危害职工个人和家庭。

—中山供电局2009年半年工作总结——

—中山供电局2009年半年工作总结——

调度中心:电网运行上水平上半年,中山电网的最高负荷达到-,4/2万千瓦(0月--日),同比增长%/4$(;由于省网电力供应充裕,加上受到金融危机以及气温不高的影响,我市的用电量与去年相比有所放缓,期间中山地区电力供需基本平衡。

调度中心紧紧围绕局安全生产目标,明确部门“四杜绝,两确保,一降低,一不发生”的安全生产目标和工作重点;认真分析调度运行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完善、规范、巩固、提高”班组管理;以提高供电可靠率为总抓手,加强综合停电管理,控制电网风险,推动班组标准化建设,不断提高调度的科技含量,努力促进科学调度上水平。

安全与综合管理方面,印发《-’’$年调度中心安全生产责任目标(指标)管理方案》;顺利通过省公司安全规程考试工作,通过率达%’’(;继续开展班组标准化建设工作;成立调度中心聚英计算机小组,开展调度中心党政网站建设工作;积极配合局5:+新生产管理系统的建设,提交模块开发方案及组织人员进行全面测试、应用。

运方管理方面,完成配网合环操作分析系统的项目询价流程;完成了离线计算软件的模块更新,实现对中山电网运行实时监测功能;编制中山电网-’’$年迎峰度夏调度指导方案、-’’$中山市地方电厂机组顶峰发电方案等;完成了--’千伏菊城站、宝山站、新中山站、隆浪线投运及宝山站、菊城站、新中山站相关配套%%’千伏出线配套工程的投运工作;完成中山电网-’’,年输变电设备综合停电工作总评,以及-’’,年可靠性分析报告;完成了春运期间中山电网保供电方案及4/-,招商会、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高考期间中山电网保供电方案;编制-’’$年上半年中山电网运行分析报告;以可靠性工作为总抓手,完成了-’’$年度计划停电线路用户停电时户数计算,最大限度的减少用户的停电。

继保管理方面,编制了《中山地区电网-’’$年度继电保护整定方案》;开展了对中山电网所属24变电站和3个主要地方电厂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的定值、压板检查工作;完成-’’,年下半年的定值单内部核查并编写核查报告;完成继保模块从;:*系统到5:+系统的平稳过渡,目前在5:+系统中单轨运行良好;配合基建投运,完成--’<)宝山站、中山站,%%’<)北帝站、马鞍站、健康站定值压板编制;配合三乡站0%,!’改造,参加--’<)母线保护、线路保护和主变保护的启动;编制下达-’’$年低频低压减载调整定值压板;积极推进继保反措工作;组织、督促继保项目大修技改工作;结合迎峰度夏工作要求,督促保护和自动装置的定检工作。

电力行业安全评价依据的法律、法规、标准(最新整理)

电力行业安全评价依据的法律、法规、标准(最新整理)

1.2.1国家法律(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家主席令[2014]第13号);(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国家主席令[2012]第73号);(3)《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国家主席令[2015]第24号);(4)《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国家主席令[2008]第6号);(5)《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国家主席令[2008]第7号);(6)《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国家主席令[2011]第52号,2016年修订);(7)《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国家主席令[2011]第47号);(8)《中国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家主席令[2007]第69号);(9)《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国家主席令[1999]第23号,2009年修订);(10)《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国家主席令[2012]第54号);(11)《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国家主席令[1997]第88号,2016年修正版);(12)《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国家主席令[2011]第46号);(13)《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国家主席令[2013]第4号);(14)《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国家主席令[2010]第35号);(1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国家主席令[2014]第9号);1.2.2国家法规(1)《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第393号令);(2)《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办法》(国家安监总局[2015]第77号令修改);(3)《电力监管条例》(国务院第432号令);(4)《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国务院第406号令);(5)《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第394号令);(6)《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第549号令修订版);(7)《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45号修正);(8)《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第493号令);(9)《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国务院第352号令);(10)《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国务院第619号令);(11)《电力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第599号令);(12)《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国务院第455号令,2017年修正);(13)《监控化学品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190号);(14)《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务院第23号令);(15)《工伤保险条例》(国务院令第586号,2010年修订);(16)《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国务院第570号令,2017年修订);(17)《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国务院第239号令,2011年修订);(18)《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79号,2017年修订);(19)《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国务院令第397号,2014年修订);(20)《工伤保险条例》(国务院第586号令,2010年修订);(21)《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国务院令第441号,2011年修正);(22)《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93号,2017年修订);(23)《电网调度管理条例》(国务院第115号令,2011年修正);(24)《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务院2006年1月8日);1.2.3地方性法规及文件(1)《山西省安全生产条例》(2016年12月8日山西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修订版);(2)《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安委办关于加强安全生产三项建设的实施方案的通知》(晋政办发[2009]180号);(3)《山西省防雷减灾管理办法》(山西省人民政府令第213号);(4)《山西省消防条例》(2010年11月1日起实施);(5)《山西省防雷减灾管理办法》(山西省人民政府令第213号);(6)《山西省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管理办法》(晋安监应急字[2008]370号);(7)《山西省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晋政发[2008]3号);(8)《山西省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办法》(山西省人民政府令第184号);(9)《山西省建筑工程质量和建筑安全生产管理条例》(2011年7月1日施行);(10)《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发[2010]23号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晋政发[2010]24号);1.2.4政府部门规章及规范性文件(1)《<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罚款处罚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第13号令);(2)《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国家安监总局第16号令);(3)《安全生产事故信息报告和处置办法》(国家安监总局令2009年第21号);(4)《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第30号,63号令修改);(5)《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办法》(国家安监总局第36号令,2015年第77号修改);(6)《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安监总局第40号令,2015年第79号修改);(7)《安全生产培训管理办法》(国家安监总局令第44号,63号令修改);(8)《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修改<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罚款处罚暂行规定等四部规章的决定》(国家安监总局令第77号令);(9)《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安监总局令[2013]第59号,80号令修改);(10)《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第80号令修正);(11)《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监总局令88号);(12)《用人单位劳动防护用品管理规范》(国家安监总厅安健[2015]124号);(13)《关于印发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五落实五到位规定的通知》(安监总办[2015]27号);(14)《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严格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指导意见》(安监总办[2010]139号);(15)《关于规范重大危险源监督与管理工作的通知》(安监总协调字[2005]125号);(16)《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审指南(试行)的通知》(安监总厅应急[2009] 73号);(17)《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公布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名录的通知》(安监总管三[2011]95号);(18)《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开展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条件确认工作的通知》(安监总厅管四〔2014〕37号);(19)《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印发开展工贸企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管控提升防范事故能力行动计划的通知》(安监总管四〔2016〕31号);(20)《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公布第二批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名录的通知》(安监总管三〔2013〕12号);(21)《危险化学品名录》(2015年版);(22)《机械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安监总管四〔2016〕31号);(23)《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工贸行业重点可燃性粉尘目录(2015版)》和《工贸行业可燃性粉尘作业场所工艺设施防爆技术指南(试行)》的通知》(安监总厅管四〔2015〕84号);(24)《工贸行业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2017版)》(安监总管四〔2017〕129号);(25)《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国发[2006] 24号);(26)《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防雷减灾工作的通知》(国办发明电[2006]28号);(27)《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意见》(国发[2010]18号);(28)《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29)《国务院安委会关于深入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安委[2011]4号);(30)《国务院关于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促进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的意见》(国发〔2011〕40号);(31)《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消防工作的意见》(国发[2011]46号);(3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的通知》(国办发〔2013〕101号);(33)《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财政部、安监总局财企 [2012]第16号);(34)《起重机械安全监察规定》(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第92号令);(35)《锅炉压力容器使用登记管理办法》(国质检锅[2003]207号);(36)《气瓶安全监察规程》(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第46号令);(37)《压力管道安装安全质量监督检验规则》(国质检锅[2002]83号);(38)《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修改<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的决定》(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2011]140号);(39)《公安部关于修改(建设工程消防监督管理规定)的决定》(公安部第119号令);(40)《公安部关于修改(消防监督检查规定)的决定》(公安部第120号令);(41)《仓库防火安全管理规则》(公安部第6号令);(42)《建设工程消防监督管理规定》(公安部第106号);(43)《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卫生部第23号令);(44)《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监督管理规定》(建设部令166号);(45)《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电力工程部分)(建标[2011]年版);(46)《关于加强重大工程安全质量保障措施的通知》(发改投资[2009]3183号);(47)《关于印发<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的通知》(建质[2009]87号);(48)《防雷减灾管理办法》(中国气象局第20号令);(49)《防雷装置设计及竣工验收规定》(中国气象局令第21号);(50)《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安全生产令》(电监会1号令);(51)《电力安全事故调查程序规定》(电监会31号令);(52)《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规定》(国家发改委〔2014〕14号令);(53)《电力安全隐患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电监安全〔2013〕5号);(54)《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关于加强电力行业地质灾害防范工作的指导意见》(电监安全〔2013〕6号);(55)《电力可靠性监督管理办法》(电监24号令);(56)《电力安全生产监管办法》(国家发改委〔2015〕21号令);(57)《关于印发<国家电网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修订版)的通知》(国家电网生[2012]352号);(58)(《关于印发〈电力突发事件应急演练导则(试行)〉等文件的通知》(电监安全[2009]22号);(59)《关于印发<电力企业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的通知》(电监安全[2009]61号);(60)《关于印发<发电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及达标评级标准>的通知》(电监安全[2011]23号);(61)《电力安全生产监管办法》(电监会令第2号);(62)《电力生产事故调查暂行规定》(电监会4号令);(63)《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规定》(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令2004年第5号);(64)《防止电力生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国能安全[2014]161号);1.2.5国家标准及规范(1)《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2)《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2009);(3)《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 6441-1986)(4)《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T12801-2008);(5)《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B5083-1999);(6)《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GB 15603-1995);(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2018版);(8)《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9)《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2008);(10)《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1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12)《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2015)(13)《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13);(1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1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附条文说明)(2016年版)》(GB50011-2010);(16)《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GB50191-2012);(17)《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12);(18)《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 50033-2013);(19)《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20)《室外排水设计规范(2016年版)》(GB50014-2006);(21)《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2009年版)(GB 50015-2003);(22)《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GB/T 50050-2017);(23)《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2014);(24)《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14部分:危险场所分类》(GB3836.14-2014);(25)《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2013);(26)《消防安全标志第1部分:标志》(GB13495.1—2015);(27)《消防安全标志设置要求》(GB 15630-1995);(28)《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17);(29)《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370-2005);(30)《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151-2010);(31)《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2014);(32)《水喷雾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219-2014);(33)《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34)《建筑灭火器配置验收检查规范》(GB50444-2008);(35)《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2013);(36)《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第1部分:钢直梯》(GB4053.1-2009);(37)《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第2部分:钢斜梯(GB4053.2-2009);(38)《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第3部分:工业防护栏杆及钢平台》(GB4053.3-2009);(39)《机械安全防护装置固定式和活动式防护装置设计与制造一般要求》(GB /T8196-2003);(40)《机械安全避免人体各部位挤压的最小间距》(GB 12265.3-1997);(41)《机械安全火灾防治》(GB 23819-2009);(42)《毒害性商品储藏养护技术条件》(GB17916-2013);(43)《腐蚀性商品储藏养护技术条件》(GB17915-2013);(44)《易燃易爆性商品储藏养护技术条件》(GB17914-2013);(45)《工业管道的基本识别色、识别符号和安全标识》(GB7231-2003);(46)《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1-2010);(4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2.1-2007);(48)《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GBZ 2.2-2007);(49)《工作场所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装置设置规范》(GBZ/T223-2009);(50)《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158-2003);(51)《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GB/T11651-2008);(52)《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GB50316-2000,2008版);(53)《工业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15);(54)《工业企业厂内铁路、道路运输安全规程》(GB4387-2008);(55)《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2012);(56)《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 50046-2008);(57)《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58)《压缩空气站设计规范》(GB50029-2014);(59)《化学品生产单位特殊作业安全规程》(GB 30871-2014);(60)《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2894-2008);(61)《气瓶颜色标志》(GB/T7144-2016);(62)《安全色》(GB2893-2008);(63)《安全阀一般要求》(GB/T12241-2005);(64)《普通柴油》(GB252-2015);(65)《石油库设计规范》(GB50074-2014);(66)《粉尘防爆安全规程》(GB15577-2007);(67)《2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2013);(68)《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GB12158-2006);(69)《用电安全导则》(GB/T13869-2008);(70)《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71)《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72)《3~110kV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GB50060-2008);(73)《35kV~110kV变电站设计规范》(GB50059-2011);(74)《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 50720-2011);(75)《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 29639—2013);(76)《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安装和运行》(GB13955-2005);(77)《系统接地的型式及安全技术要求》(GB14050-2008);(78)《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093-2013);(79)《密闭空间作业职业危害防护规范》(GBZ/T205-2007);(80)《带式运输机安全规范》(GB14784-2013);(81)《工业控制计算机系统通用规范第一部分:通用要求》(GB/T26802.1-2011);(82)《职业安全卫生术语》(GB/T15236-2008);(83)《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Z 230-2010);(84)《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T50087-2013);(85)《防洪标准》(GB 50201-2014);(86)《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7588-2003/XG1-2015);(87)《大中型火力发电厂设计规范》(GB 50660-2011);(88)《小型火力发电厂设计规范》(GB50049-2011);(89)《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规范》(GB50229-2006);(90)《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2007);(91)《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2006);(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50-2016);(93)《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旋转电机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0-2006);(94)《六氟化硫电气设备中气体管理和检测导则》(GB/T8905-2012);(95)《电厂用运行中汽轮机油质量标准》(GB7596-2017);(96)《固定式发电用汽轮机规范》(GB/T5578-2007);(97)《发电机组并网安全条件及评价》(GB/T28566-2012);(98)《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结线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1-2012);(99)《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2016);(100)《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GB/T14285-2006);(101)《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站电气部分》(GB26860-2011);(102)《火力发电机组及蒸汽动力设备水汽质量》(GB/T12145-2016);(103)《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GB/T50062-2008);(104)《国家电气设备安全技术规范》(GB19517-2009);(105)《电力设施抗震设计规范》(GB50260-2013);(106)《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GB/T4208-2017);(107)《动力机器基础设计规范》(GB50040-1996);(108)《干式电力变压器技术参数和要求》(GB/T 10228-2015);(109)《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50065-2011);(110)《电力工程直流电源设备通用技术条件及安全要求》(GB/T19826-2014);(111)《工业锅炉水质》(GB/Tl576-2008);(112)《锅炉房设计规范》(GB 50041-2008);(113)《工业用水软化除盐设计规范》(GB/T 50109-2014);(114)《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第1部分:热力和机械》(GB26164.1-2010);(115)《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第2部分发电厂电气及变电部分》(GB26164.2-2010);(11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母线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9-2010);(117)《工业企业电气设备抗震设计规范》(GB50556-2010);(118)《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 50150-2006);(119)《运行中变压器油质量》(GB/T7595-2017);(120)《秸秆发电厂设计规范》(GB50762-2012);(121)《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第1部分:总则》(GB6067.1-2010);(122)《防火封堵材料》(GB 23864-2009);(123)《袋式除尘器技术要求》(GB/T 6719-2009);(124)《电厂运行中矿物涡轮机油质量》(GB/T 7596-2017);1.2.6电力行业标准及规范(1)《火力发电厂职业安全设计规程》(DL5053-2012);(2)《火力发电厂职业卫生设计规程》(DL5454-2012);(3)《火力发电厂总图运输设计技术规程》(DL/T5032-2005);(4)《火力发电厂保温油漆设计规程》(DL/T5072-2007);(5)《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第一部分:火力发电》(DL5009.1-2014);(6)《火力发电厂除灰设计规程》(DL/T5142-2012);(7)《电力行业锅炉压力容器监督规程》(DL/T612-2017);(8)《电站锅炉压力容器检验规程》(DL647-2004);(9)《火力发电厂高温紧固件技术导则》(DL/T439-2006);(10)《电站汽轮机技术条件》(DL/T892-2004);(11)《火力发电厂汽轮机防进水和冷蒸汽导则》(DL/T834-2003);(12)《电厂用磷酸酯抗燃油运行与维护导则》(DL/T571-2007);(13)《火力发电厂汽轮机电液控制系统技术条件》(DL/T996-2006);(14)《火力发电厂金属技术监督规程》(DL/T438-2009);(15)《电力建设施工技术规范第2部分:锅炉机组》(16)《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汽轮机机组篇》(DL5190.3-2012);(17)《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管道篇)》(DL5190.5-2012);(18)《火力发电厂汽水管道与支架维修调整导则》(DL/T616-2006);(19)《火力发电厂管道支吊架验收规程》(DL/T1113-2009);(20)《火力发电厂高温高压蒸汽管道蠕变监督规程》(DL/T441-2004);(21)《火电厂除氧器运行性能试验规程》(DL/T1141-2009);(22)《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DL/T596-1996);(23)《电力变压器运行规程》(DL/T572-2010);(24)《高压配电装置设计技术规程》(DL/T5352-2006);(25)《电缆防火措施设计和施工验收标准》(DLGJ154-2000);(26)《火力发电厂厂用电设计技术规程》(DL/T5153-2014);(27)《火力发电厂和变电站照明设计技术规定》(DL/T5390-2014);(28)《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DL775-2001);(29)《电力工程直流系统设计技术规程》(DL/T5044-2014);(30)《电力系统用蓄电池直流电源装置运行与维护技术规程》(31)《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柜、屏通用技术条件》(DL/T720-2000);(32)《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DL/T620-1997);(33)《火力发电厂热工控制系统设计技术规定》(DL/T5175-2003) ;(34)《火力发电厂厂级监控信息系统技术条件》(DL/T924-2016);(35)《火力发电厂辅助系统(车间)热工自动化设计技术规定》(DL/T5227-2005);(36)《发电厂热工仪表及控制系统技术监督导则》(DL/T1056-2007);(37)《火力发电厂热工自动化试验室设计标准》(DL/T5004-2004);(38)《火力发电厂汽轮机控制系统验收测试规程》(DL/T656-2006);(39)《火力发电厂模拟量控制系统验收测试规程》(DL/T657-2006);(40)《火力发电厂热工自动化就地设备安装、管路及电缆设计技术规定》(DL/T5182-2004);(41)《火力发电厂热工自动化系统检修运行维护规程》(DL/T774-2015);(42)《火力发电厂热工保护系统设计规定》(DL/T 5428-2009);(43)《火力发电厂分散控制系统验收测试规程》(DL/T659-2006);(44)《火力发电厂开关量控制系统验收测试规程》(DL/T658-2006);(45)《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第5部分热工自动化》(DL/T5190.5-2004);(46)《发电厂化学设计规范》(DL5068-2014);(47)《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第4部分:电厂化学》(DL/T5190.4-2004);(48)《火力发电厂水工设计规范》(DL/T5339-2006);(49)《化学监督导则》(DL/T246-2015);(50)《发电厂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DL/T5035-2016);(51)《火力发电厂辅助机器基础隔振设计规程》(DL/T5188-2004);(52)《电厂标识系统设计导则》(DL/T950-2005);(53)《火力发电企业生产安全设施配置》(DL/T1123-2009);(54)《火力发电厂油气管道设计规程》(DL/T5204-2005);(55)《电站锅炉风机选型和使用导则》(DL/T468-2004);(56)《等离子体点火系统设计与运行导则》(DL/T1127-2010);(57)《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与变电站电气部分GB 26806-2011);(58)《火力发电厂和变电所照明设计技术规定》(DL5390-2014);(59)《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DL5027-2015);(60)《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运行管理规程》(DL/T587-2016);(61)《火力发电厂中温中压管道(件)安全技术导则》(DL/T785-2001);(62)《火力发电厂汽水管道与支吊架维修调整导则》(DL/T616-2006);(63)《火力发电厂建筑设计规程》(DL/T5094-2012);(64)《火力发电厂汽水管道设计规范》(DL/T5054-2016);(65)《火力发电厂土建结构设计技术规定》(DL5022-2012);(66)《继电保护和电网安全自动装置检验规程》(DL/T995-2016);(67)《接地装置特性参数测量导则》(DL/T475-2017);(68)《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DL/T869-2012);(69)《火电厂汽水化学导则第4部分:锅炉给水处理》(DL/T 805.4-2016);(70)《火力发电厂生活、消防给水和排水设计技术规定(附条文说明)》(DLGJ24-1991);(71)《发电厂汽轮机、水轮机技术监督导则》(DL/T1055-2007);(72)《发电机励磁系统技术监督规程》(DL/T1049-2007);(73)《电力工程地基处理技术规程》(DL/T 5024-2005);(74)《电力系统数字微波通信工程设计技术规程》(DL/T 5025-2005);(75)《电力工程地下金属构筑物防腐技术导则》(DL/T 5394-2007);(76)《火力发电厂锅炉炉膛安全监控系统技术规程》(DL/T 1091-2008);(77)《火力发电厂辅助系统(车间)热工自动化设计技术规定》(DL/T 5227-2005);(78)《火力发电厂分散控制系统技术条件》(DL/T 1083-2008);(79)《火力发电厂、变电所二次接线设计技术规程》(DL/T5136-2012);(80)《火电厂和核电厂常规岛主厂房荷载设计技术规程》(DL/T5095-2013);(81)《电站锅炉安全阀应用导则》(DL/T959-2014);1.2.8其他行业技术标准、规范(1)《安全评价通则》(AQ8001-2007);(2)《安全预评价导则》(AQ8002-2007);(3)《危险场所电气防爆安全规范》(AQ3009-2007);(4)《压力管道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工业管道》(TSG D0001-2009);(5)《压力管道定期检验规则-公用管道》(TSG D7004-2010);(6)《压力管道定期检验规则-工业管道》(TSG D7005-2018);(7)《起重机械定期检验规则》(TSG Q7015-2016);(8)《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N0001-2017);(9)《气瓶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R0006-2014);(10)《爆破片装置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ZF003-2011);(11)《安全阀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ZF001-2006);(12)《起重机械安全技术监察规程―桥式起重机》(TSG Q0002-2008);(13)《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则》(TSG 08-2017);(14)《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21-2016);(15)《特种设备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导则》(TSG 03-2015);(16)《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制定导则》(TSG 01-2014);(17)《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G0001-2012);(18)《锅炉监督检验规则》(TSG G7001-2015);(19)《锅炉定期检验规则》(TSG G7002-2015);(20)《发电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及达标评报标准》;(21)《袋式除尘器安装技术要求与验收规范》(JB/T8471-2010);。

电力安全信息管理制度

电力安全信息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电力安全信息管理,提高电力安全生产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国电力行业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电力企业、电力施工、电力设施运行维护等各个环节。

第三条电力安全信息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1.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2. 信息真实、准确、及时、完整;3. 分类管理、分级负责;4. 建立健全信息报送、统计、分析和处理机制。

第二章电力安全信息管理内容第四条电力安全信息包括以下内容:1. 电力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政策、标准、规范;2. 电力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操作规程;3. 电力设施运行、检修、维护等情况;4. 电力安全事故、隐患、异常情况;5. 电力安全培训、宣传教育等情况;6. 电力安全检查、考核、评比等情况;7. 电力安全信息化建设情况。

第五条电力安全信息管理应按照以下分类进行:1. 按照信息来源分类:内部信息、外部信息;2. 按照信息内容分类: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运行情况、事故隐患、宣传教育、检查考核等;3. 按照信息等级分类:一般信息、重要信息、紧急信息。

第三章电力安全信息报送与处理第六条电力企业应建立健全电力安全信息报送制度,明确报送范围、内容、时限、程序等。

第七条电力企业应设立信息报送责任人,负责信息的收集、整理、报送和反馈工作。

第八条电力企业应按照以下程序报送电力安全信息:1. 信息收集:各部门、班组应按照要求收集相关信息;2. 信息整理: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核实;3. 信息报送:按照规定时限、程序报送信息;4. 信息反馈:对报送的信息进行审核、处理,并及时反馈处理结果。

第九条电力安全信息处理应遵循以下原则:1. 及时处理:对紧急信息、重要信息,应立即处理;2. 准确处理:对信息进行准确核实、分析,确保处理结果正确;3. 分类处理:根据信息等级、内容,采取相应处理措施;4. 跟踪处理:对处理结果进行跟踪,确保问题得到解决。

《电力安全生产信息》2010年第4期

《电力安全生产信息》2010年第4期

电力安全生产信息汇编2010年第4期(总第69期)浙江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汇编内部交流一、电厂部分电厂锅炉减温器断裂故障的调查分析电厂电除尘内焦块的调查分析报告超临界直流锅炉水冷壁管高温硫腐蚀的成因及防治建议某热电厂1号发电机转子绕组问题的分析某电厂4号发电机绝缘过热报警问题的分析及建议一起励磁系统故障导致跳机事故的分析某电厂1号机组主蒸汽疏水门后管道爆裂失效分析某电厂4号机组凝汽器真空低停机原因分析及处理某发电厂6号机组汽包水位低低跳闸情况报告某发电有限责任公司5号炉结渣问题调查分析2例非承压设备垮塌事故分析二、供电部分四方公司电压插件频繁损坏分析及防范某变电站10kV TV熔丝频繁熔断原因调查分析省公司系统2009年度变电设备缺陷统计分析某220kV主变发生故障起火原因分析非全相继电器误动引起的一次500kV开关跳闸事故一、电厂部分电厂锅炉减温器断裂故障的调查分析最近一年中,部分电厂锅炉多次出现减温器喷管裂纹和断裂的现象,如某厂锅炉大修时检查发现6个减温器中有3个从根部断裂,1个根部存在裂纹,2个从中间部位断裂。

减温器损伤包括减温器喷管根部断裂,喷管根部焊缝完全裂脱,喷管中部多孔喷孔裂纹获断裂以及喷管定位螺栓焊缝开裂等。

1.减温器结构锅炉喷水减温器是调节锅炉汽温的重要手段,是蒸汽温度调节细调手段,对防止蒸汽超温对锅炉和汽轮机设备造成损伤有很重要的意义。

锅炉喷水减温器分过热器减温器与再热器减温器,其结构有多孔喷孔(笛型管),有雾化喷头的;对喷管的固定有末端不固定悬臂结构的(如图1),有盖帽固定的(如图2),有螺钉固定的(如图3);对喷管的焊接部位有直接焊接在安装管座壁上,有的图3 螺钉固定的多孔喷孔减温器图4 减温器喷管中间部位断裂图2.减温器损伤不同型式的减温器出现的损害形式不同,位置不同。

主要有减温水喷管脱焊,喷管掉落;喷管从中间开孔部位断裂;喷管从安装焊接的根部断裂;以及喷管定位螺钉焊缝开裂,内套管固定螺钉焊缝开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力安全生产信息汇编2009年第1期(总第54期)浙江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汇编内部交流一、电厂部分300MW汽轮机主汽门裂纹分析和处理某发电有限公司4号机组DEH跳闸事件分析某厂6号机组DROP16/66控制器故障的分析与处理某厂2号机高中压缸调节级蒸汽温度测点内套管断裂分析某厂1号机组168后启动过程中后屏过热器爆管分析报告锅炉炉墙局部晃动分析及处理某发电公司机组低加水位故障分析及处理某电厂5号机组增压风机投自动后炉膛压力波动大的原因分析二、供电部分某变电站2号主变故障分析某220kV变电站SF6气体泄漏缺陷分析某变电站110 kV GIS故障分析江苏电站设备缺陷信息二则某变电站3512开关两相短路接地事故分析一、电厂部分300MW汽轮机主汽门裂纹分析和处理某电厂1号机组是东方汽轮机厂生产的亚临界一次再热、两缸两排汽、凝汽式汽轮机;型号:N300-16.7/537/537-3;额定功率:300MW;额定进汽量:935t/h;主汽门前额定参数:16.7MPa/537℃;机组累积运行48847.10小时后,在大修期间,经检验发现汽轮机主汽门和主调门均存在裂纹缺陷。

根据裂纹的形貌、分布和性质提出以下意见:1.裂纹及分布情况左侧主汽门发现3条裂纹:A处分流筋根部周围存在一条裂纹,长约120mm;B处离加强筋根部约20mm、30mm高度各有1条裂纹,都长约80mm;右侧主汽门有3处有裂纹:B处有1条裂纹,长约80mm;C处有1条裂纹,长约20mm;D处有1条裂纹,长约30mm;门座A处开裂3/4圆周;2号高调门:位置①一处裂纹,连续长度30mm,宽1~2.5mm,位置②一处裂纹,连续长度50mm、宽1~2.5mm;1号高调门:位置A处存在线型损伤,长约20mm;4号高调门:位置B处存在一条裂纹,长约15mm。

图1 主汽门和主调门俯视图图2 主汽门和主调门裂纹缺陷照片2.裂纹分布特征及其初步分析分析以上裂纹,可以发现裂纹主要分布在门体的进汽温度变化大、过渡段、变截面(厚度不对称)、拐角半径比较小的区域,大多数伴随有原始的铸造缺陷如:砂眼、疏松、孔洞、夹杂物等。

经分析,裂纹应该是原始材料的铸造缺陷和承受的不均匀热应力循环共同引起。

汽轮机在启动和停机、运行负荷忽高忽低以及长期受高温高压蒸汽的冲击,使得门体承受热应力疲劳作用;同时,由于门体壁截面的温度梯度,使材料产生不均匀的蠕变损伤,加上材料中存在的铸造缺陷,则促成了运行中裂纹的形成和扩展。

因此,裂纹具有蠕变疲劳裂纹的宏观特征。

由于缺陷位置、检修时间和技术条件等因素影响,为了更好的处理缺陷,建议有关专业部门协同具有资质和经验的技术人员进行缺陷的全过程处理。

3.裂纹处理建议及补焊措施(1)对于发现开裂的右侧主汽门门座进行更换。

(2)鉴于裂纹属于危险性缺陷,在运行过程中易发生扩展和长大,因此建议对主汽门和主调门发现的裂纹缺陷进行打磨消缺处理,并根据打磨的深度进行补焊处理。

(3)由于主汽门、主调门属于厚壁铸造结构,刚度大,补焊区域容易产生应力集中,在补焊过程容易产生裂纹和变形。

因此,在不影响主汽门和主调门的门体强度和正常运行的条件下,对打磨区域深度较浅的的部位不建议补焊。

4.补焊和热处理工艺采取以下措施(1)首先用砂轮机及金属磨头对缺陷进行打磨去除,补焊处应开成适合焊接操作的坡口,焊前坡口经PT检验,满足JB/T4730-2005Ⅰ级。

(2)用R307L电焊条半热焊和局部回火。

焊条直径Φ3.2mm,焊前按说明书要求烘干,保温桶带入现场。

(3)使用直流电焊机,反接法,电流90~120A。

(4)预热和回火温度的测量采取红外线测温枪。

补焊人员和过程监控人员对过程确认后才进行下一步。

(5)焊前对待焊区用氧-乙炔焰加热至250~300℃,均温10min后进行施焊。

(6)焊接时注意操作手法,防止产生夹渣气孔缺陷,并与本体圆滑相接,每焊接1/2~1根焊条,即停焊清渣,用CZ2型气刮铲、尖圆头铲,先打掉焊缝药皮,再对焊缝细密捶击3个来回以松弛应力。

再接着焊接下一层。

采用多层多道焊,焊道交错见焊道次序示意图,各道焊缝方向交替反向,使叠加应力能抵消部分。

焊道不摆动或较小摆动幅度。

尤其重视收弧处的焊肉饱满防止产生弧坑裂纹。

捶击时先捶击焊道中间再捶击焊道边界。

层间温度低于预热温度下限后,应停焊再次加热达到后才可以继续焊接。

电焊工施焊时,对应外壁可用烤把继续加热以减缓温度的降低速度。

(7)盖面层焊缝略高于毛坯面以保证有打磨量,如果是加工面,应确保加工余量。

(8)如果总的焊层厚度超过20mm,应增加中间回火600~630°C-30min。

焊满后进行600~630°C-60min回火。

硅酸铝纤维棉覆盖保温缓冷。

(9)焊接后焊缝表面打磨,经PT探伤,JB/T4730-2005Ⅰ级合格。

(10)补焊过程中应严格执行补焊工艺,厂内质量和检验部门应该介入整个缺陷的处理过程,并对处理过程进行必要的跟踪,共同探讨可能出现的问题,积累相关方面的处理经验。

(11)不需补焊的部位应该打磨圆滑过度,避免应力集中。

(12)所有裂纹缺陷处,打磨后无论是否进行补焊,都对缺陷定位和标识,以备下次检修时进行查验。

(广东院供稿)返回某发电有限公司4号机组DEH跳闸事件分析1.事件经过2008年11月04日08时30分,热控维护人员至4号机组(600MW)电子间巡检时发现DEH 01柜CPU417报警:主侧CPU417的IFM1F(第一路光纤接口)、REDF(冗余错误)红灯报警,从侧CPU417为IFM1F(第一路光纤接口)、REDF(冗余错误)、EXTF(外部故障)红灯报警;此时主侧CPU正常运行,从侧CPU已经停运。

热控维护人员立刻汇报,并根据故障现象初步判断为从侧光纤接触不良或光纤同步器故障,此时4号机组负荷440MW,主汽压力15.96MPa,汽轮机单阀方式运行,主汽门全开,高调开度22%左右。

根据西门子控制系统的冗余配置说明:从侧CPU控制系统故障启停不影响主侧CPU正常运行;在手续完备的情况下,热工人员对设备故障进行了处理,过程按照下面的步骤进行。

第一次操作过程:把从侧CPU417由RUN打到STOP位,后将电源模块PS405开关关掉,整个从侧CPU断电,对从侧CPU417光纤进行紧固,后将电源模块送电,待CPU指示灯闪烁结束后将从侧CPU417由STOP打到RUN位,重启后报警依旧没有消失,DEH控制系统运行正常。

第二次操作过程:把从侧CPU417由RUN打到STOP位,后再将电源模块PS405开关关掉,整个从侧CPU断电,更换光纤同步器完成后将电源模块送电,待CPU指示灯闪烁结束后将从侧CPU417由STOP打到RUN位,这次重启后CPU故障报警消失,DEH控制系统运行正常。

12时05分,热控人员返回电子间检查DEH系统运行情况,发现从侧控制器FM458 CF灯闪烁报警。

12时26分左右,专业技术管理人员到热控电子间后检查,确认此FM458 CF故障报警类型为通讯故障报警,其可能的原因是EXM448-1通讯电缆接触不良或EXM448-1卡件故障。

经过研究决定对从侧CPU再重启一次,此时负荷495MW,主汽压力16.15MPa,汽轮机单阀方式运行,主汽门全开,高调开度22%左右。

第三次操作过程:把从侧CPU417由RUN打到STOP位,后再将电源模块PS405开关关掉,整个从侧CPU断电,后将电源模块送电,待CPU指示灯闪烁结束后将从侧CPU417由STOP打到RUN位,启动完成后FM458 CF灯仍然闪烁报警,此时运行人员反映,4号机两侧主汽门关闭,12时36 分35秒,主汽门指令到零,调门指令恢复到20%,12时36 分42秒,主汽门全关,12时37 分42秒汽轮机跳闸,ETS首出为“压比低保护”动作。

运行人员手动MFT,发电机解列。

停机后立刻对DEH控制系统从侧EXM448-1进行检查,并在1号机组进行更换试验,确认EXM448-1卡件已经故障损坏。

经过更换故障卡件后,4号机组重新挂闸冲转;转速至3000转时,热控专业人员进行DEH系统DPU的切换试验和重启试验,结果正常。

2.事故分析(1)DEH系统的跳闸过程分析序号 时间输出指令(MW)实际功率(MW)TV2指令TV2反馈GV1指令GV2反馈转速OPS并网信号BRN1 12:36:29.673 460 463 100 96.0622 22 3001 12 12:36:30.149 0 0 0 0 0 0.943000 03 12:36:30.723 32 453 90.4593.2 14.813.47 2998 04 12:36:35.288 205 402 0 61 23 21 3001 05 12:36:42.873 0 26.5 0 0.9 31 30 2998 0对DEH上述数据分析后有如下结论:1)在12:36:29.673--12:36:30.723的1秒多的时间内,DEH系统通讯有局部中断的现象发生,该时间内的数据失真(DCS侧功率信号无明显异常),历史趋势中数据采集除转速未有明显变化外,其它数据和指令均瞬间阶越到零,12:36:30.723以后数据采集恢复正常;2)开关量信号存在反转的情况,BRN由1状态变化到0;3)高压主汽门控制有一个指令清零的动作发出,造成主汽门的控制指令在6秒的时间内由100%减至0%,主汽门实际反馈在13秒后关至0%;4)高压调门控制有先关闭后开启的动作产生,其变化的趋势和功率变化的趋势基本保持一致。

(2)DCS系统的SOE报警情况12:36:41.004 E 40MAA10AA112XB02 ZG01 44 TUB B SIDE MS M OFF CLS 12:36:41.232 E 40MAA10AA111XB02 ZG01 44 TUB A SIDE MS M OFF CLS 12:37:42.663 A 40ETS00BT008 XG01 49 ETS SYS TRIP12:37:42.799 E 40MAB10AA111XB01 XG01 49 TRUB RH A STOP VLV OPN12:37:42.800 E 40MAB10AA112XB02 XG01 49 TRUB RH B STOP VLV OPN12:37:42.875 E 40LKX10CP015A ZG01 44 TUBR TRIP 212:37:42.887 E 40LKX10CP016A ZG01 44 TURB TRIP 312:37:42.891 E 40LKX10CP014A ZG01 44 TURB TRIP 112:37:43.055 E 40MAB10AA111XB02 XG01 49 TRUB RH A STOP VLV CLS12:37:43.210 E 40MAB10AA112XB01 XG01 49 TRUB RH B STOP VLV CLS12:37:44.278 M 40CKE00BT001 XG01 49 TUB TRIP对DCS系统的跳闸SOE分析如下:主汽门的关闭信号是在汽机跳闸信号之前;在汽机跳闸信号发出后,中压主汽门开到位信号消失;查看ETS系统及DEH系统的首出原因为“压比低保护”动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