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团流变学特性及其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粮油食品加工工艺学复习题
![粮油食品加工工艺学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9daaa48af242336c1fb95e79.png)
《粮油食品加工工艺学》序言1、名词解释⑴粮油食品:指以原粮、油料等基本原料进行加工处理制成的成品。
⑵粮油食品加工工艺学:是一门运用化学、物理学、生物学、微生物学、食品营养学、食品卫生学和食品工程原理等方面知识,研究食品资源利用和生产中的各种问题,探索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实现生产合理化、科学化,为消费者提供营养丰富、品质优良、食用方便、卫生安全的食品的一门科学。
2、粮油食品加工的重要意义是什么?答:粮食和油料是主要的农产品,在我国的饮食结构中,粮油加工食品居于主导地位。
粮油工业是我国食品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量不断提高、供应充足的情况下,粮油加工与转化对促进农业发展,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振兴农村经济,繁荣市场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3、粮油食品的质量要求有那些?答:(1)、保持应有的感官品质。
如色泽、香气、味感和形态。
(2)、合理的营养和易消化性。
(3)、卫生性和安全性。
(4)、方便性.(5)、耐贮藏性。
第一章原料及辅助材料1、名词解释⑴面筋蛋白:麦胶蛋白和麦谷蛋白遇水能相互粘聚在一起形成面筋。
⑵湿面筋:将面粉加水调制成面团后,用水冲洗,洗去可溶性物质,最后剩下的软胶状物质就是湿面筋。
⑶延伸性:是指面筋被拉长而不断裂的能力;⑷弹性:指面筋被压缩或拉伸后恢复原来状态的能力。
⑸韧性:指面筋在拉伸时所表现的抵抗力。
⑹淀粉的糊化:淀粉在有充足水分的情况下受热,当温度上升到某一温度范围以上之后,淀粉大量吸水膨胀,晶体结构解体,淀粉分子逸散,粘度急剧增加,这个过程称为淀粉的糊化.⑺淀粉的回生:淀粉溶液或淀粉糊,当在低温静置或温度逐渐降低的条件下,淀粉链重新凝聚,排列紧密,这种现象称为淀粉的回生作用。
⑻氢化油:在加热含不饱和脂肪酸多的植物油时,通入氢气,在金属催化剂(镍系、铜-铬系等)的作用下,使不饱和脂肪酸分子中的双键与氢原子结合成为不饱和程度较低的脂肪酸,其结果是油脂的熔点升高,油脂出现“硬化",称为氢化油.⑼人造奶油:精制食用油(氢化油)加入部分动物油、水、调味料等,经乳化、急冷捏合等工序调配加工而成的可塑性的油脂品,用以代替从牛奶取得的天然奶油.⑽起酥油:是指经精炼的动植物油脂、氢化油或上述油脂的混合物,经急冷、捏合而成的固态油脂,或不经急冷、捏合而成的固态或流动态的油脂产品。
面团流变学特性的研究及应用资料
![面团流变学特性的研究及应用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271afa31453610661ed9f45d.png)
面团流变学特性的研究及应用摘要:面团是多种食品的加工原料,其流变学特性对食品的加工制作有极大的影响,甚至起决定性作用,不同的食品对面团的流变学特性有不同的要求,本文研究了面团的流变学特性,列举了研究方法、仪器以及指标,介绍了面团流变学的研究意义,并对馒头、面条、饺子、饼干以及面包五种食品对面团的流变学特性进行了介绍描述。
关键词:面团;流变学特性;应用1.食品流变学概述流变学是研究物质形态和流动的学科。
食品流变学主要研究作用于物体上的应力和由此产生的应变规律,是力、变形和时间的函数,主要研究的是食品受外力和形变作用的结构。
通过对食品流变特性的研究,可以了解食品的组成、内部结构和分子形态等,能为产品配方、加工工艺、设备选型及质量检测等提供方便和依据。
近年来由于食品的深加工性、工艺及设备设计的依据性等的需要,食品流变学的研究变得愈来愈广泛【1】。
食品流变特性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如打蛋和搅蛋过程中蛋液的流动特性、和面时面团的弹性和变形、花生酱的涂抹等【2】。
通过对食品的流变性的研究,可将食品分为固体类食品、牛顿流体类食品、非牛顿流体类食品、粘弹性体类食品以及塑性液体类食品五大类。
其中粘弹性体类食品是一类介于固态食品与液态食品之间的具有弹性特性又有粘性特性的粘弹性体。
属于这一类食品的有米面粉团、淀粉团、冻凝胶等【3】。
本文主要研究面团的流变性以及不同产品对面团流变特性的要求。
2.面团流变学的研究2.1面团小麦粉是各种各样面制品的基础原料,与水混合后,由于面筋的形成从而形成了具有黏弹性且具有一定流动性的面团,面团的这种黏弹性和流动性称为面团的流变学特性【4】。
水在面团的黏弹性中有重要作用,若要形成很好的面团加水量一定要适中,过多或不足均无法形成良好的面团,面团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
当加适当水混匀时,蛋白质结合在一起形成连续的黏弹性面筋网状结构,此时淀粉与水合面筋的大分子网络形成连续的颗粒网状结构,这两个独立的网络和他们的相互作用形成了面团的流变学特性,在揉和过程中,脂类和其它成分均被揉和到面筋蛋白网络中。
马铃薯面团特性及面条品质研究
![马铃薯面团特性及面条品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ea032a5d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94.png)
马铃薯面团特性及面条品质研究马铃薯面团特性及面条品质研究引言:马铃薯作为全球重要的食用植物之一,因其丰富的淀粉含量和多样的加工方式受到人们的喜爱。
其中,马铃薯面团制作的面条成为人们美味可口的选择之一。
然而,马铃薯与传统小麦面粉有很大的不同,对面团特性和面条品质有着不同的影响。
本文旨在研究马铃薯面团特性及其对面条品质的影响,为马铃薯面团的制作和面条的优化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一、马铃薯面团特性研究1. 马铃薯淀粉成分分析马铃薯中的淀粉是面团形成的关键因素,因此深入了解马铃薯淀粉的成分和特性对于面团的制作至关重要。
研究发现,马铃薯淀粉的类型和含量会对面团的黏性、弹性和流动性产生影响。
2. 马铃薯面团的形成过程马铃薯面团的形成是通过加水与淀粉的相互作用进行的。
加水后,淀粉开始吸水胀粘,并形成可塑性和弹性较好的面团。
研究发现,马铃薯面团的形成速度和程度与加水量、淀粉含量以及淀粉类型等因素密切相关。
3. 马铃薯面团的流变特性研究流变学是研究物质流动性质的学科,对于面团和面条等食品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测量马铃薯面团的流变特性,可以揭示其黏弹性、塑性和流动性等方面的特点,更好地理解面团的形变行为。
二、马铃薯面条品质研究1. 马铃薯面条的质构特性面条的质构是影响其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
研究发现,马铃薯面条相较于传统小麦面条具有更好的咀嚼性和口感,但其软硬度、弹性和黏性等方面的特点会受到淀粉类型、含量以及面团制作工艺的影响。
2. 马铃薯面条的营养成分马铃薯面条相对于传统小麦面条而言,其富含脂肪、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
研究表明,马铃薯面条在保留了原有马铃薯的营养成分的同时,其制作工艺也会对其中的营养成分产生一定的影响。
3. 马铃薯面条的烹调特性马铃薯面条的烹调特性也是其品质的重要方面。
研究发现,马铃薯面条在煮熟过程中更容易溶胀,煮熟时间更加短,而且在烹调过程中纹理更加明显。
结论:本文通过对马铃薯面团特性及面条品质的研究,揭示了马铃薯与传统小麦面粉所不同的特点对马铃薯面团和面条的制作和品质的影响。
食品加工中的流变学特性研究
![食品加工中的流变学特性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cd72e786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b7.png)
食品加工中的流变学特性研究食品加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行业,因为食品直接和我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相关。
因此,对于食品加工中的一些关键参数和特性的研究,就非常重要了。
其中,流变学特性是一个非常重要而经常被忽略的因素。
本文将深入探讨食品加工中的流变学特性研究。
一、流变学的基本概念和应用流变学是物质变形和流动特性的研究,这涉及到物质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以及流动条件和环境。
流变学广泛应用于材料科学、化学、机械工程等领域,尤其在食品加工领域中,流变学有着广泛的应用。
流变学可看作是一种生物物理学研究,因为它用于研究物质的变形和流动特性,这涉及到分子组成、结构和力学性质。
流变学可以用于研究各种物质,包括液体、胶体、多相混合物等。
在某些情况下,流变学能够提供某些单个化合物的特性,如蛋白质、多糖等的特性,以及它们在某些条件下的行为。
在食品加工领域中,我们常常需要了解食品的流变学特性,因为食品处理过程中需要控制食品的黏度、弹性、形状等因素,以使食品有所改进或定制。
比如,食品加工过程中的混合、搅拌、泵送、灌装等操作都需要考虑食品的流变学特性,以确保产品质量。
二、流变学特性研究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当把不同种类的食品加工成一定形状,如牛奶加工成奶酪、酸奶等时,我们会发现在不同的加工过程中,所用的温度、时间、搅拌速度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此时,流变学的知识就有助于我们解释为什么同一种食品加工成不同的形状,供应不同需求的消费者。
在食品加工工程领域,流变学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
食品的流变学特性在加工过程中直接影响着产品的质量与市场竞争力。
在不同的消费者需求下,针对不同的加工技术要求,这些特性也会有所不同。
流变学特性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很广泛。
例如,当制作脆皮鸡排时,我们需要知道玉米粉在发生糊化和膨胀过程中的粘度变化。
当制作红烧肉时,我们需要知道油在不同温度下对肉的吐丝性质的影响。
当制作干酪时,我们需要利用流变学,以了解在真空下的干燥与塑料流动,以实现不同的口感和形状。
糊粉层的添加量对面团流变学特性和馒头品质的影响研究
![糊粉层的添加量对面团流变学特性和馒头品质的影响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092d07207375a417866f8f2c.png)
取不同糊粉层添加量的小麦粉,按照 LS/T3204-1993 进行馒头制作和感官评定。
3 结果与讨论
1)不同糊粉层添加量的面粉理化指标和流变学特性
小麦糊粉层是运用纯物理工艺直接从小麦麸皮中分离得到一种棕褐色粉状物质。用 于实验的糊粉层是运用专利技术从麸皮中提取的产品,麸皮送入研磨设备中,用碰撞、 摩擦、揉搓和冲击的方式,将小麦麸皮研磨成包括颗粒粒度在 1.4~150μm 之间的小麦
2 实验方法
1)样品制备
将糊粉层按 0(小麦粉)、5%、10%、15%、20%、25%添加到小麦粉中,充分混合后得 到不同糊粉层含量的面粉样品。
2)面粉理化指标的测定方法
水分的测定,依据 GB/T5497-1985,采用 130℃定温定时烘干法;灰分的测定,依 据 GB/T 5505-2008,采用 550℃灼烧法。白度的测定,依据 GB/T12097-1989,使用 WGB-200 智能白度仪测定。湿面筋的测定,依据 GB/T5506.2-2008 仪器法测定。
2014 年第 4 期
现代面粉工业 Modern Flour Milling Industry
面制品与专用粉
糊粉层的添加量对面团流变学特性和馒头品质的影响研究
邬大江 1,王凤成 2 ,兰晓光 3
1 杭州恒天面粉集团有限公司,浙江杭州 311215;2 河南工业大学,河南郑州 450052; 3 山东知食坊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山东泰安 271000
① 不同糊粉层添加量对面粉理化指标的影响
表 1 不同糊粉层添加量的面粉的理化指标
糊粉层添加量/%
0 5 10 15 20 25
水分 (%) 14.4 14.1 13.9 13.7 13.5 13.4
面团流变学特性及其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面团流变学特性及其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840a328602d276a200292e45.png)
No.8.2008面团流变学特性及其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李宁波,王晓曦,于磊,曲艺,雷洪(河南工业大学粮油食品学院,郑州450052)摘要:着重介绍面团流变学的定义、3种流变学测定方法和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以及对未来面团流变学研究的展望。
关键词:面团流变学;粉质仪;拉伸仪;揉混仪中图分类号:TS201.7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5-9989(2008)08-0035-04DoughrheologypropertiesanditsapplicationinthefoodprocessingindustryLINing-bo,WANGXiao-xi,YULei,QUYi,LEIHong(GrainCollegeofHenanUniversityofTechnology,Zhengzhou450052)Abstract:Thisarticlewasmainlyemphasizedonthedoughrheologydefinition,threekindsofmensuration,applicationonthefoodprocessingindustryandmakingsomeprospectsonthefuturestudyondoughrheologyproperties.Keywords:doughrheology;farinograph;extensograph;mixograph小麦面团是小麦粉和水混合后,经过适当揉混而形成的具有黏弹性物质。
面粉在揉混过程中,贮藏蛋白吸水膨胀,分子间相互连接,形成一个连续的三维网状结构,从而赋予面团黏弹性,同时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总称为面团流变学特性。
面团流变学特性是小麦品质的指标之一,它决定着小麦和其烘焙、蒸煮食品等最终产品的加工品质,可以给小麦粉的分类和用途提供一个实际的、科学的依据。
本文主要介绍了3种面团流变学测定方法以及它们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不同淀粉对小麦面团流变学特性及馒头品质的影响
![不同淀粉对小麦面团流变学特性及馒头品质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2d5a76ff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4293a51.png)
第1期总第301期2021年1月农业科技与装备Agricultural Science&Techno】ogy and EquipinentNo.l Total No.3()lJan.2021不同淀粉对小麦面团流变学特性及馒头品质的影响马畅,王小凤,梁春艳,关家乐,朱旻鹏*(沈阳师范大学粮食学院,沈阳110034)摘要:向小麦粉中添加马铃薯淀粉、绿豆淀粉和玉米淀粉,研究淀粉种类及添加比例对面团流变学特性及馒头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马铃薯淀粉和绿豆淀粉.面优吸水率随添加量增大呈下降趋势,添加玉米淀粉则吸水率呈上升趟势;面团拉伸能量随淀粉添加疑增大而减弱,延伸度先增大后减小,综合來看•添加淀粉使得面团面筋网络结构不同程度弱化,小麦粉中淀粉添加量不宜超过20%o关键词:淀粉;小麦粉;流变学特性;馒头品质;影响中图分类号:TS21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1161(2021)01-0045-04小麦面粉中特有的麦醇溶蛋白和麦谷蛋白可形成面筋的网络结构,适用丁制作面制品.但近年来随着小麦而粉加工精度的提髙,其中大量膳食纤维、B 族维生素及矿物质流失,长期食用会引起人体内营养素失衡杂粮中富含膳食纤维和多种矿物质,将杂粮成分引人日常食用的面制品中成为研发趋势。
由于添加的杂粮原料不同,淀粉來源各异,淀粉的构成和性质(包括直链淀粉与支链淀粉的含量及糊化、黏度特性等)均可能影响面团的品质。
为此,本课题研究不同来源淀粉对面团流变学特性及馒头品质的影响,以期为杂粮产品加工利用提供理论依据.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高筋面粉:内蒙古恒丰食品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马铃薯淀粉、绿豆淀粉、玉米淀粉:无锡圣伦特国际贸易有限公司;酵母: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
1.2仪器设备M0DE7JD2000-2电子天平;H30E立式双速和面机;VF-12面包醒发箱;JFZD粉质仪;JMLD150面团拉伸仪;CT3质构仪。
复配蛋液对小麦面团流变学特性和面包品质的影响
![复配蛋液对小麦面团流变学特性和面包品质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eb449c3f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96.png)
复配蛋液对小麦面团流变学特性和面包品质的影响目录一、内容概括 (2)1. 研究背景与意义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4)3. 研究内容与方法 (5)二、实验材料与方法 (6)1. 实验材料 (7)小麦粉 (7)面粉添加剂 (8)2. 实验设备与仪器 (9)3. 实验方案设计 (10)面团制备过程 (11)流变学特性测定方法 (12)面包品质评定标准 (13)三、复配蛋液对小麦面团流变学特性的影响 (14)1. 面团流变学特性指标的测定与分析 (15)剪切力 (17)回生值 (18)滞弹模量 (19)2. 影响因素分析 (20)蛋液添加量 (21)面粉种类及品质 (21)水分含量 (22)3. 本章小结 (23)四、复配蛋液对面包品质的影响 (24)1. 面包比容的测定与分析 (25)2. 面包纹理的观察与分析 (26)3. 面包口感与风味的评价 (27)4. 本章小结 (28)五、结论与讨论 (29)1. 结论总结 (30)2. 讨论与展望 (31)复配蛋液在面包生产中的优化应用 (32)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33)一、内容概括本论文深入研究了复配蛋液对小麦面团流变学特性及其对面包品质的影响,旨在通过科学的实验和分析,为面包制作提供新的思路和优化方案。
研究人员精心设计了对照试验,分别使用不同比例的复配蛋液添加到小麦粉中,并对面团的流变学特性进行了全面的评估。
通过精确的流变学仪器,他们详细测定了面团的粘弹性、拉伸特性以及回复性等关键指标,从而深入理解了复配蛋液对面团流变学特性的影响机制。
研究人员还进一步探讨了复配蛋液对面包品质的具体影响,他们通过对面包的比容、纹理、口感以及内部组织等品质进行细致的评价,发现复配蛋液的添加能够显著提升面包的蓬松度、口感和营养价值,同时降低面包的硬度和水分含量,使得面包更加美味可口。
本研究不仅揭示了复配蛋液对面团流变学特性的重要影响,而且为面包制作中如何合理使用蛋液提供了科学依据,对于推动面包行业的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食品流变学的介绍以及应用
![食品流变学的介绍以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2668412e4b73f242336c5f1e.png)
食品流变学的介绍以及应用美国化学家宾汉于1928年首次提出了流变学的概念,在食品物性学中,食品流变学的研究是发展最早的食品力学方面的研究、同时也是最为重要的研究。
其研究对象位食品,食品流变学特性与食品的化学分子、分子构造、分子内结合、分子间结合的状态、分散状态、以及组织结构有着极大的关系。
流变学(rheology)是有关物质的形变和流动的科学。
食品流变学是流变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食品物质流动和变形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近年来,流变学研究范围涉及到胶体体系和高分子的粘弹性、异常粘弹性、塑性流变等。
食品含有大量的胶状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高分子物质,与食欲有关的硬软度、口味、滋味等,均与流变学研究范围所包括的各种物性有密切关系[1]。
不久的将来,随着食品流变学研究的深入,将对食品味道等心理感觉有可能逐渐以某种物理量来表示。
流变学可以把各种食品原料加工过程中的那些微妙的物性变化加以科学的研究,而这些变化过去用化学方法是无法进行研究的。
食品流变学通过采用湍流(turbulence)、混沌(chaos)、数理统计(statistical theory)、最优化技术等概念和技术方法,使古老的食品科学鼎立于实验、理论和计算三根支柱之上。
例如,在炼乳生产中,表现粘度的控制是生产过程至关重要的环节。
同样,人造黄油的扩展度,糖果的硬度,肉的韧度等也都是产品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必须深入地了解和掌握食品物质的流动和变形特性,研究在各种条件下这些特性变化的规律及对产品质量和加工过程的影响。
正是在这个基础之上,食品流变学得以兴起和不断地发展。
它是食品工业向高质量、大型化、自动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引起了越来越多的食品工程技术人员的重视。
研究不断深入,应用日趋广泛。
食品物质种类繁多,多数物质由于组成的特殊性,一般都具有极其复杂的流变特性,从物理特性来看,几乎包括了所有不同流变特性的物质。
因此,在研究这些食品物质的流变特性时,仅仅依靠流变学的一般理论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食品特性入手,研究其流变特性,建立起一套适合食品物质流变特性分析、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流体力学在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应用
![流体力学在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00656cfa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b8.png)
流体力学在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应用摘要流体力学是研究流体运动规律的一门学科,其应用涵盖了很多领域,包括食品加工过程。
本文将介绍流体力学在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应用,包括流体力学在食品搅拌、流变性、混合和传热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通过了解流体力学在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应用,可以更好地优化食品生产过程,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1. 引言食品加工是将原料经过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变化的过程,转化为成品食品的过程。
在食品加工过程中,流体力学起着重要的作用。
流体力学是描述流体运动规律的科学,其研究对象包括气体、液体和等离子体等。
在食品加工过程中,流体力学的应用主要集中在食品搅拌、流变性、混合和传热等方面。
2. 流体力学在食品搅拌中的应用流体搅拌是食品加工中常用的操作之一,其目的是将原料充分混合,使反应更加均匀。
在搅拌过程中,流体力学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合理的搅拌设计,可以控制搅拌过程中的流体动力学参数,如流速、剪切应力和湍流强度等,从而实现良好的搅拌效果。
同时,流体力学还可以帮助分析和优化搅拌设备的结构和操作参数,进一步提高搅拌效果和生产效率。
3. 流体力学在食品流变性中的应用食品的流变性是指食品在受力作用下的流动特性和变形行为。
了解和控制食品的流变性对于食品加工过程至关重要。
流体力学提供了一种分析和预测食品流变性行为的方法。
通过流体力学模型和实验手段,可以测定食品的流变学参数,如黏度、剪切应力、流动曲线等,进而评估和改善食品的加工性能。
同时,流体力学还可以帮助设计和优化食品加工设备,以适应不同食品的流变性需求。
4. 流体力学在食品混合中的应用食品混合是将不同的原料进行均匀混合的过程,其目的是使不同组分充分接触和反应,从而实现成品的一致性和品质稳定性。
流体力学提供了一种分析和优化食品混合过程的方法。
通过分析流体的流速、剪切应力和湍流程度等参数,可以优化混合设备和操作条件,使混合过程更加均匀和高效。
同时,流体力学还可以帮助预测混合过程中的不均匀性和分离现象,以及改进混合工艺,避免混合不充分或者混合过度等问题。
食品材料的流变学性质研究
![食品材料的流变学性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fb11506a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03.png)
食品材料的流变学性质研究食品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然而,我们往往关注的是食品的口感、味道和外观,而忽视了食品材料的流变学性质。
流变学性质指的是物质在受力作用下的变形和流动特性。
食品的流变学性质研究对于食品工程、食品加工和质量控制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食品材料的流变学性质研究的重要性以及该领域的一些关键内容。
流变学性质的研究对于食品工程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在食品加工过程中,了解食材的流变学性质可以指导工艺的设计和优化。
例如,在面包的制作过程中,需要控制面团的流变学性质以达到最佳的膨松效果。
在牛奶加工中,液体乳需要具有一定的流体性以便于包装和灌装。
了解流变学性质有助于生产者在食品加工过程中进行合理的控制和调整。
食品的流变学性质也与其质量有密切关系。
在食品质量控制中,流变学性质可以用来评估食品的口感和触感。
例如,冰淇淋的质地和口感与其流变学性质密切相关。
研究发现,冰淇淋中的脂肪颗粒与空气泡沫的分布和稳定性与其流变学性质有关。
了解食品的流变学性质可以帮助食品生产者调整配方和工艺,以获得更好的食品质量。
食品材料的流变学性质受许多因素影响。
首先,食品的成分对其流变学性质具有重要影响。
不同的成分可以影响食品的粘度、弹性和黏弹性等特性。
例如,蛋白质在面团中起着重要的胶凝作用,会影响面团的流变学性质。
其次,加工和储存条件也会影响食品的流变学性质。
温度、压力和pH值的变化都会改变食品的流变学性质。
此外,外部力的作用也对食品的流变学性质产生影响。
例如,食品在搅拌、剪切和挤压等加工过程中会发生变形和流动。
了解这些因素对食品流变学性质的影响,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控制食品的加工和储存过程。
为了研究食品材料的流变学性质,科学家们使用了多种方法和技术。
常用的实验仪器包括旋转粘度计、膨胀力测量仪和动态力学分析仪等。
这些设备可以测量物质在受力作用下的变形和流动特性,从而研究其流变学性质。
此外,数学模型和计算机模拟也被广泛应用于食品流变学研究中。
小麦A淀粉对面团流变学特性及馒头品质影响的研究
![小麦A淀粉对面团流变学特性及馒头品质影响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fdc4605d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d2.png)
2024年第2期 粮油科学与工程GrainOilScienceandEngineering 粮油营养与健康小麦A淀粉对面团流变学特性及馒头品质影响的研究王兴悦,安 迪,鲁玉杰,张晓伟,李明菲(江苏科技大学粮食学院,江苏镇江212000)摘 要:以实验室制备的A淀粉为原料,通过改变混合粉中A淀粉添加量,测定分析混合粉面团的理化指标,粉质、拉伸、流变及稠度等流变学指标,馒头的色泽、比容、质构及感官评分等品质指标,研究A淀粉对面团流变学特性及馒头品质的影响。
结果表明:混合粉理化指标的灰分、蛋白质及湿面筋含量等与A淀粉添加量呈显著负相关,混合粉的白度与A淀粉添加量呈显著正相关,对水分和色泽无显著影响;随A淀粉添加量增加,面团的形成时间、稳定时间、粉质指数及拉伸阻力显著降低;面团稠度随A淀粉添加量增加而变大,呈正相关;馒头品质随A淀粉添加量增加变差,感官评分逐渐变低。
关键词:A淀粉;面团流变学特性;馒头;感官评分中图分类号:TS201.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7-3551(2024)02-0006-06收稿日期:2023-11-15作者简介:王兴悦(2000—),本科,粮食工程专业。
通信作者:李明菲(1989—),博士,研究方向:粮食储藏与品质控制。
基金项目:江苏科技大学校专项—博士科研启动经费(1182932102)。
馒头是北方传统的面食,影响馒头品质的最大因素是小麦粉质量。
因此,研究小麦粉质量对其影响就显得至关重要。
小麦A淀粉纯度高,蛋白质和其他杂质含量极少,粒径20~25μm,约占我国淀粉总量的12%,被各行业广泛应用[1]。
目前,人们对A淀粉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其对小麦粉蛋白质含量的影响,而其对面团及制品品质影响的研究很少。
面团流变学特性是评价小麦粉品质的重要方法,包括决定面制品加工质量的小麦粉面团耐揉性和黏弹性等综合指标[2],目前已得到普遍应用。
馒头品质受小麦粉蛋白质含量、淀粉种类、淀粉含量等因素影响很大,蛋白质含量对馒头品质影响已有很多研究,但淀粉种类及含量对馒头品质影响研究却鲜有报道。
面团流变学特性研究进展
![面团流变学特性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c885840176c66137ee061981.png)
[1] 刘 钟 栋.面 粉 品 质 改 良 技 术 及 应 用 [M].北 京 : 中 国 轻 工业出版社, 2004
[2] 蔚 然.面 团 流 变 学 特 性 品 质 分 析 方 法 比 较 与 研 究 [J]. 中国粮油学报, 1998, 13(3): 10- 12
[3] 王 凤 成 , 张 玮 , 陈 万 义 .揉 混 仪 及 其 在 小 麦 粉 品 质 检 测中的应用[J.粮食与饲料工业, 2004, 12, 10- 12
1.1 粉质仪[1] 将定量的面粉置于揉面钵中, 用滴定管加水,
在定温下开机揉成面团, 根据揉制面团过程中动力 消耗情况, 仪器自动绘出一条特性曲线, 即粉质曲 线, 反映揉制面团过程中、混合搅拌刀所受到的综合 阻力随搅拌时间的变化规律, 作为分析面团形成和 发展过程中的特性变化的依据。根据试验记录曲线 可以得出以下品质特性指标: 吸水率; 形成时间; 稳 定时间; 弱化度等。 1.2 拉伸仪[2]
3) 脂类 面团中脂类含量约为 1 %~2 %, 对面团的特性 和食品的品质产生很大影响, 与面包、面条和馒头等 食品的加工品质关系密切。Addo 等[13]研究指出, 用 被萃取的油脂重组脱脂面粉, 恢复面团流变学特性, 非极性脂类比极性脂类有效得多, 但在烘烤过程中 极性脂类( 尤其糖脂) 起有利作用, 而非极性脂类起 不利作用。迟晓元, 田纪春等[14]选用 3 个筋力不同的 小麦品种为材料, 采用脱脂面粉、重组面粉和原面粉 相比较的方法, 研究了小麦脂类对面粉主要基础品 质 指 标 、面 团 拉 伸 和 粘 度 特 性 的 影 响 。 研 究 结 果 表 明: 脱脂后强筋小麦面团最大拉伸阻力、拉伸面积和 最大拉伸比变小, 延伸度变大; 中筋和弱筋小麦表现 与之相反。 4) 其他 影 响 面 团 流 变 特 性 的 其 它 因 素 还 有 单 糖 、戊 聚 糖、酶类等, 他们通过与面团蛋白质、淀粉、脂类的相 互作用而表现出来, 同时在面团的形成过程中, 随着 搅拌力的作用, 这些分子间会发生复杂的相互作用, 而对面团流变特性产生影响。
面粉改良剂改善燕麦面团流变学特性的应用进展
![面粉改良剂改善燕麦面团流变学特性的应用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b29408d66f1aff00bed51e96.png)
i I y o f t h e i f n l a p r o d u c t s . R e s e a r c h p r o g r e s s o f t h e e f f e c t o f d i f e r e n t l f o u r m o d i i f e r s o n o a t d o u g h r h e o l o g i -
T he r h e o l o g i c a l p r o p e r t y o f d o u g h ha s i mp o r t a n t i n lu f e n c e o n t h e p r o c e s s i n g q u a l i t y o f d o u g h a n d t he q ua l —
CHEN Ru—q un, DONG We n —b i n
( C o l l e g e o f L i f e S c i e n c e& E n g i n e e r i n g , S h a a n x i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S c i e n c e& T e c h n o l o g y , X i a n S h a n x i 7 1 0 0 2 1 )
t h e d e v e l o p me n t o f o a t f o o d i n d u s t r y . Ad d i n g l f o u r a d d i t i v e s c a n i mp r o v e i t s c o n g l o b a t i o n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
中图分类 号 : T S 2 0 2 . 3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 1 0 0 7— 7 5 6 1 ( 2 0 1 3 ) 0 4— 0 0 2 0— 0 3
酸面团在发酵面制食品的应用-食品工业论文-轻手工业论文
![酸面团在发酵面制食品的应用-食品工业论文-轻手工业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5377fe3bb9f3f90f77c61b60.png)
酸面团在发酵面制食品的应用-食品工业论文-轻手工业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摘要:酸面团以一种天然的发酵形式,提高了烘焙产品的风味和营养价值。
不同酸面团可以为馒头或面包等发酵面制品带来不同的风味,使烘焙师制作的产品种类多样化。
商业化酵母的推广和普及,生活节奏的加快,在为产品的储存运输和品质稳定带来极大方便的同时,也让人愈加怀念传统的那种“天然而又浓郁”的酸面团发酵特色风味。
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得同时拥有酸面团独特风味和酵母的稳定发酵性能成为可能,这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顾客寻找天然食材制作美味健康发酵面食的需求。
关键词:酸面团;发酵;面制食品;应用酸面团是制作发酵面食制品的一门传统技术的统称,在国内的馒头制作中,传统老酵头作为一种自然发酵生物技术,在活性干酵母出现的几千年前已经得到了应用,在面包中的使用也可以追溯至古埃及的远古时代,直到中世纪还是发酵的主要方式。
作为一类自然接种的发酵剂,酸面团除含有酵母菌外还含有一定数量和种类的其他微生物群,利用酸面团的多菌种进行混合发酵制作而成的发酵面食,香味浓郁且风味独特,深受人们的喜爱。
时至今日,酸面团依然是世界一流大师制作顶级风味产品的独门秘籍,在意大利的200多种传统面包中,超过30%的品类需用到酸面团。
通过发酵使食品中原有的营养成分发生改变并产生独特的风味,是发酵面制食品代代的秘密所在。
利用有益微生物,在一定温、湿度条件下面团发酵醒发,通常酵母菌在面团内部有氧的环境下充分繁殖,将淀粉转化为糖并消耗掉时会释放出二氧化碳气体,促使面团膨胀、体积膨大,经后期烘烤后获得松软而蓬松的制品;无氧时将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酒精而产生出特有风味。
因而发酵面制品易咀嚼消化且健脾养胃,特别适合于胃肠功能偏弱的人,并有助于健康长寿。
在近两百年来酵母的工业化发展中,商业酵母逐渐了传统的酸面团技术。
单一的高活性酵母可显著加快面团发酵速率,简化面包制作工艺,尤其用于快速法制作面包时,制作周期短且制品品质稳定,很容易实现工业化。
论流变特性在食品加工中的作用
![论流变特性在食品加工中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98443b1da8114431b90dd855.png)
论流变特性在食品加工中的作用1.流变特性(RheologicalBehavior)是指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的应变与其应力之间的定量关系。
这种应变(流动或变形)与物体的性质和内部结构有关,也与物体内部质点之间相对运动状态有关。
如胶体体系的流变特性不仅是单个粒子性质的反映,而且也是粒子与粒子之间,以及粒子与溶剂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因此不同的物质具有不同的流变特性。
2.食品流变学是食品、化学、流体力学间的交叉学科,它以弹性力学和流体力学为基础,主要应用线性粘弹性理论,研究食品在小变形范围内的粘弹性质及其变化规律,对食品在特定形变情况下具有明确物理意义的流变回应的测量。
食品物质流变特性的测量和分析是食品流变学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的基础,也是食品流变学最重要的研究内容之一。
食品流变特性主要研究的方向还有食品受外力和形变作用的结构。
由于食品物料的流变特性与食品的质地稳定性和加工工艺设计等有着重要关系,所以通过对食品流变特性的研究,可以了解食品的组成、内部结构和分子形态等,这样可以为产品配方、加工工艺、设备选型及质量检测等提供理论依据。
因此,食品流变学的研究对象是食品及其原料的力学性质。
食品流变学与传统的只注重食品的组成及其变化的化学方法不同,它用数学语言,通过所设定的数学模型对食品进行量化的研究。
3.食品流变学与传统的只注重食品的组成及其变化的化学方法不同,它用数学语言,通过所设定的数学模型对食品进行量化的研究。
由于食品物料的流变特性与食品的质地稳定性和加工工艺设计等有重要联系,所以通过对食品流变学特性的研究,可以了解食品的组成、内部结构和分子形态等。
食品物性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如何选择合适的测试方法和仪器,一直是食品流变研究者极为关心的问题和重要的研究课题。
近年来由于食品科学工作者为了提高对食物加工性,特别是食品的深加工性、工艺及设备设计的依据性等的需要,食品流变学的研究与应用变得愈来愈广泛。
4.果汁的流变特性:果汁的流变特性研究国内外均有开展。
非牛顿流体怎么做面粉
![非牛顿流体怎么做面粉](https://img.taocdn.com/s3/m/29b8e093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b1.png)
非牛顿流体制作面粉面粉是人类饮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食材之一。
在烘焙、烹饪等各种烹饪过程中,面粉被广泛应用。
在食品科学领域,面粉被归类为一种非牛顿流体。
非牛顿流体具有特殊的流变学特性,在不同的力作用下,其流动行为会发生变化。
本文将介绍如何制作面粉以及非牛顿流体背后的基本原理。
面粉及其成分面粉是由谷类(主要是小麦)的种子中提取得到的。
它是由蛋白质、淀粉和其他成分组成的复杂混合物。
蛋白质是面粉中的重要成分,具有形成面筋结构的特性。
淀粉是一种碳水化合物,是面粉中的另一个重要成分,它在加热过程中会发生凝胶化作用。
非牛顿流体的特性非牛顿流体是指在外界力作用下,其粘度会发生变化的流体。
相比之下,牛顿流体的粘度不会随着剪切力的增加而改变。
面粉在与液体混合后形成的面糊就是一种非牛顿流体。
这种面糊的粘度随着剪切力的增加而增加。
剪切力和粘度关系面糊的粘度与剪切力的关系可以用非牛顿流体的经典模型来描述。
一个常用的模型是幂律模型,也称为Ostwald-De Waele模型,其数学表达形式如下:τ=k×(du/dy)(n−1)在这个公式中,τ是剪切应力,k是流体的流变系数,du/dy是剪切速率的变化率,而n是流体的粘度指数。
对于面粉面糊来说,n通常在0.1至0.5之间。
塑性流体和弹性流体非牛顿流体分为两种主要类型:塑性流体和弹性流体。
塑性流体具有阈值力,只有当施加的剪切力超过一定阈值时才会产生流动。
面粉面糊属于塑性流体,因为在初期时它会表现出固体的特性,需要施加一定的力才能流动。
弹性流体是另一种非牛顿流体,其粘度会随着剪切力的增加而降低。
弹性流体的例子包括果冻和凝胶等。
制作面粉了解了面粉的成分和非牛顿流体的基本原理,我们现在可以开始制作面粉了。
下面是一些制作面粉的基本步骤:步骤一:选择面粉类型在市场上,有许多不同类型的面粉可供选择,如普通面粉、低筋面粉、中筋面粉和高筋面粉等。
根据你要制作的食物类型和所需的面团特性,选择合适的面粉类型。
流体力学在食品成型与加工中的应用
![流体力学在食品成型与加工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956cbfd2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34.png)
流体力学在食品成型与加工中的应用引言流体力学是研究流体运动和其相互作用的学科,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食品加工业。
食品成型与加工是指将原料通过一系列物理、化学或生物处理,转变为可供食用、易于储存和运输的食品产品的过程。
在食品成型与加工过程中,流体力学的研究可以帮助优化工艺参数,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生产成本。
本文将介绍流体力学在食品成型与加工中的应用,并且探讨其对食品工业的意义。
流体力学基础流体力学是研究流体流动及其力学性质的学科,主要可以分为两个方面:流体静力学和流体动力学。
流体静力学主要研究流体处于静止状态时的力学性质,包括压强、密度、浮力等;而流体动力学研究的是流体在运动状态下的力学行为,包括速度场、压力场、流速分布等。
在食品加工中,涉及到流体力学的主要是流体动力学的研究。
因为食品成型与加工过程中,涉及到不同形式的货物,如液体、粉末、浆状物等,它们的流动特性和传输行为都需要通过流体力学的分析来理解和控制。
流体力学在食品成型中的应用黏度与温度黏度是指流体流动阻力的大小,决定了流体流动的速度和形状。
在食品成型过程中,黏度的变化会对成型效果产生影响。
黏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这是因为温度升高会增加流体分子的运动速度,降低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从而减小黏度。
因此,控制温度可以对流体的黏度进行调整,以达到最佳的成型效果。
流体流动模式流体在管道中的流动可以分为层流和湍流两种模式,层流的特点是流体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较大,流动状态非常有序;而湍流则是流体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较小,流动状态非常混乱。
在食品加工中,通常需要控制流体的流动模式以达到最佳的成型效果。
例如,对于某些食品材料的输送,层流更加稳定且能够均匀地分布材料,可以减少浪费和成本。
流体力学模拟流体力学模拟是使用计算机模拟流体流动的方法,通过数值模拟的方式来预测流体在不同条件下的行为。
在食品成型与加工中,流体力学模拟可以用来预测产品的流变性能、混合效果、料浆的流动行为等。
食品加工过程中食品的流变学性质与品质的关系研究
![食品加工过程中食品的流变学性质与品质的关系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36eede62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3f.png)
食品加工过程中食品的流变学性质与品质的关系研究引言:食品加工是将原料经过一系列物理、化学和生物反应转化为可供人们食用的产品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食品的流变学性质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口感和持久性。
因此,研究食品的流变学性质与品质之间的关系,对于提高食品的加工技术和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流变学性质与品质的关系:流变学是研究物质变形和流动行为的学科。
在食品加工过程中,食品经历了各种工艺操作,如混合、搅拌、流动等。
这些操作会改变食品的结构,进而影响其流变学性质和品质。
首先,流变学性质与食品的质地直接相关。
质地是指食品的组织结构和物理特性,它主要包括食品的硬度、黏性、弹性等。
食品的质地对消费者的口感和满足感有重要影响。
通过研究食品的流变学特性,可以了解食品的质地如何随着操作的变化而改变,从而改进工艺参数,使得产品达到更好的质地。
以巧克力为例,通过调整巧克力的温度和搅拌速度,可以改变巧克力的粘度和流动性,从而控制其口感和均匀度,提升产品品质。
其次,流变学性质与食品的保存性和稳定性密切相关。
在食品加工过程中,许多产品需要经过加热、冷却、冷冻等处理,这些处理会改变食品的流变学特性。
研究食品在不同工艺条件下的流变学性质变化,可以为产品的保存性和稳定性提供科学依据。
例如,研究奶油在不同温度下的流变学特性,可以确定合适的储存温度,避免油脂的分离和氧化,提高产品的保存期限。
此外,流变学性质与食品的口感和品味有密切关系。
食品的口感是指在口中咀嚼食品时产生的感觉,它包括食品的滑腻度、脆爽度、颗粒度等。
而食品的品味则指食品的味道特性,如酸、甜、苦、咸等。
这些口感和品味特性与食品的流变学性质直接相关。
例如,研究面粉在面团中的流变学特性,可以为制作口感更好的面点提供指导。
结论:食品加工过程中,食品的流变学性质与品质密切相关。
通过研究食品的流变学性质,可以优化加工工艺,改善产品的质地、保存性和口感。
因此,深入研究食品的流变学性质与品质之间的关系是提高食品加工和产品质量的关键。
食品的流变学特性研究
![食品的流变学特性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79e23e46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8dc4444.png)
食品的流变学特性研究食品流变学研究是食品科学中非常重要且前沿的领域之一。
它研究的是食品的流变学特性,即食品在受力作用下的流动和变形行为。
食品的流变学特性对于食品加工和质量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一、食品流变学基础食品流变学研究的基础在于流变学的基本概念。
流变学是研究物质在外力作用下的流动和变形行为的学科。
在食品领域,液体状态、凝胶状态和固体状态下的流变学特性都需要进行研究。
常见的流变学特性参数有黏度、弹性模量、流变指数等。
二、流变学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食品流变学研究对于食品加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通过研究食品的流变学特性,可以对食品工艺进行优化。
例如,在液体食品的输送过程中,流变学特性的研究可以帮助确定适当的输送速度和管道尺寸,防止食品的挤出和泄漏。
另外,在食品的加工过程中,对于黏稠食品的搅拌和分散是一个常见的问题。
通过研究食品的流变学特性,可以确定合适的搅拌条件,使搅拌效果更好。
三、流变学在食品质量控制中的应用食品的质量控制是保证食品质量稳定和一致性的关键环节之一。
而食品的流变学特性在质量控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研究食品的流变学特性,可以判断食品的质地和稳定性。
例如,通过测量食品的黏度,可以判断食品的流动性和稳定性,从而评估其质量。
另外,流变学还可以用于判断食品的品质保持期。
食品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由于受到温度和压力的影响,会发生一定的变化。
通过研究食品的流变学特性,可以确定食品的品质保持期,为食品的储存和销售提供依据。
四、流变学在新产品开发中的应用流变学在新产品开发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新产品的开发需要对食品原料和工艺进行全面的研究和评估。
通过研究食品的流变学特性,可以确定合适的原料组合和工艺参数,以实现新产品的设计要求。
例如,在新产品的配方开发中,通过研究食品的流变学特性,可以确定合适的配方组合和加工工艺,以获得理想的口感和质地。
总之,食品流变学特性的研究对于食品加工、质量控制和新产品开发具有重要的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o.8.2008面团流变学特性及其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李宁波,王晓曦,于磊,曲艺,雷洪(河南工业大学粮油食品学院,郑州450052)摘要:着重介绍面团流变学的定义、3种流变学测定方法和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以及对未来面团流变学研究的展望。
关键词:面团流变学;粉质仪;拉伸仪;揉混仪中图分类号:TS201.7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5-9989(2008)08-0035-04DoughrheologypropertiesanditsapplicationinthefoodprocessingindustryLINing-bo,WANGXiao-xi,YULei,QUYi,LEIHong(GrainCollegeofHenanUniversityofTechnology,Zhengzhou450052)Abstract:Thisarticlewasmainlyemphasizedonthedoughrheologydefinition,threekindsofmensuration,applicationonthefoodprocessingindustryandmakingsomeprospectsonthefuturestudyondoughrheologyproperties.Keywords:doughrheology;farinograph;extensograph;mixograph小麦面团是小麦粉和水混合后,经过适当揉混而形成的具有黏弹性物质。
面粉在揉混过程中,贮藏蛋白吸水膨胀,分子间相互连接,形成一个连续的三维网状结构,从而赋予面团黏弹性,同时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总称为面团流变学特性。
面团流变学特性是小麦品质的指标之一,它决定着小麦和其烘焙、蒸煮食品等最终产品的加工品质,可以给小麦粉的分类和用途提供一个实际的、科学的依据。
本文主要介绍了3种面团流变学测定方法以及它们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1面团流变学特性的测试意义食品加工中所用的面团是由水、酵母、盐和其他成分组成的复杂混合物,是小麦由面粉向食品转化的一种基本过渡形态,它属于一类介于固态食品与液态食品之间的既有弹性又有黏性的黏弹性流变体。
面团的结构和性质,特别是这种流变学特性对小麦育种和食品加工来说都非常重要:(1)面团的结构和性质直接由品种的品质状况决定,其蛋白质含量和质量、淀粉的种类和组合、脂肪的结构和组成以及矿物质、维生素的多少都直接影响到面团的粉质、拉伸、揉混等特性;(2)面团的性质又直接影响到面包等制成品的品质,在机械处理面团期间如分割、揉圆和制模等,面团的流变学特性决定了面团的行为,通过选择配方和加工过程,可以控制面团特性以生产出能满足特殊要求的面包、馒头和面条等食品;(3)育种者对优质小麦品种的选育,粮食企业对原粮的收购,食品加工对面粉的选择,都以面团的粉质、拉伸、揉混和吹泡指标作为主要品质指标。
国际上AACC标准、ICC标准和我国的国家标准都将面团稳定时间、最大抗延阻力等指标作为审定品质和判断面粉类别的具体指标,甚至作为必须达到的标准予以重点考虑。
因此,面团流变学特性的测定是小麦品质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
收稿日期:2007-12-27作者简介:李宁波(1980—),男,江苏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农产品加工与贮藏。
35No.8.20082面团流变学特性的测定方法目前广泛用于测定面团流变学特性的仪器主要有德国Brabender公司生产的粉质仪、拉伸仪、美国National公司生产的面粉揉混仪和法国肖邦公司生产的吹泡示功仪等。
这些仪器已在小麦育种、小麦专用粉加工及面食品制作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1粉质仪粉质仪是面团和面特性分析所采用的最重要的仪器。
它主要进行面团和面特性分析,测定面团的指标主要有:面粉的吸水率、面团的形成时间、面团的稳定性、弱化度和粉质质量指数。
通过粉质仪测定可以计算面粉的吸水率及评价面团揉制时的稳定性和其他多种特性。
2.2拉伸仪拉伸仪是测定醒发面团流变学特性的仪器,它测定面团试样在载荷情况下的延伸性和韧性,主要测定的指标有面团抗延伸性、延伸性、拉伸面积、拉伸比例。
拉伸仪广泛应用于小麦品质和面团改良剂的研究,并能够通过不同的醒发时间的拉伸曲线所表示的面团拉伸性能,来选定合适的醒发时间、指导面包生产。
2.3揉混仪揉混仪是用来测定和记录面团抗揉混能力的仪器。
揉混曲线显示了面团的最适形成时间、耐搅拌力、其他的面团流变学特性和烘焙估计吸水值,特别适用于面包烘焙时确定加水量及和面时间的参考。
3流变学特性在食品行业中的应用3.1粉质仪测定面团流变学指标在食品行业中的参考价值3.1.1吸水率(A)粉质吸水率是以14%水分为基准,每300g面粉在粉质仪中揉和,面团达到标准稠度时所需要的加水量。
它受小麦粉的蛋白质含量、淀粉破损率等影响,蛋白质含量和淀粉破损率愈高,吸水量就越高。
但淀粉损伤过多将影响食品质量。
3.1.2面团形成时间(DT)面团形成时间指从加水和面到曲线达到峰值所需的时间,也称为峰高时间。
小麦面筋含量越高,面筋筋力越强,则面团形成时间越长。
不同专用粉对形成时间的要求不一样,如面包要求较长的形成时间,而糕点、饼干粉则相反。
3.1.3面团稳定时间(Stab)稳定时间是指曲线首次达到500F.U.到离开500F.U.所需的时间,代表了面团的耐搅性和面筋筋力强弱。
面团稳定时间长,说明面筋筋力强,在面团发酵过程中有较强的保持CO2气体的能力,此时做出的面包体积大,比容也大。
一般优质面包粉的稳定时间(7~15)min,糕点和饼干面粉的稳定时间为(2~5)min。
3.1.4弱化度(Wk)弱化度是指曲线达到峰值后12min时,谱带中心线自500F.U.标线下降的距离。
弱化度大,表示面团在过渡搅拌后面筋变弱的程度大,面团变软发黏,不易加工且面粉烘焙质量不佳。
3.1.5粉质质量指数(F)粉质质量指数表示曲线顶峰出现12min后面粉阻力下降的对数函数,也表示面粉筋力强度。
一般硬麦面粉评价值大于60,软麦面粉评价值小于60。
评价值对面粉搭配十分有用。
3.2拉伸仪测定面团流变学指标在食品行业中的参考价值3.2.1面团延伸度(E)面团延伸度是指拉伸曲线横坐标的长度。
面团的延伸性表示面团的可塑性。
它与面团成型,发酵过程中气泡的长大,烤炉面包体积增大有关。
一般延伸性大,表示面团筋力弱,易于流变;而延伸性小,表示面团筋力强,不易流变。
3.2.2面团抗延伸阻力(R)面团抗延伸性阻力是指从曲线开始5mm的地方量取曲线的高度。
它表示面团的强度和筋力。
阻力越大,表示面团筋力越强,阻力越小,表示面团筋力越弱。
抗延伸性阻力与面团中CO2气体保留程度有关。
当面团对拉伸有一定阻力时,才能保留住CO2,如果面团抗延伸性阻力太低,则面团中的CO2气体易于冲出气泡的壁形成大气泡或由面团的表面逸出。
3.2.3拉伸比数(R/E)拉伸比数是指面团的最大拉伸阻力与面团延伸度的比值。
它是分析评价小麦品质的最重要的参数,它反映了面团的机械特性。
面包粉要求拉伸比数大,而饼干粉要求拉伸比数小。
拉伸比数过大表明该面团的筋力过强,面团在发酵过程中保气能力过强,以至于发不起来,因此拉伸比数一般不超过5。
3.2.4拉伸面积(A)拉伸面积是面团在拉伸过程中,阻力与长度的乘积。
它代表了面团从拉伸到拉断为止所需要的总能量。
一般面积越大,则面团筋力越强;反之,面积越小,则面团筋力越弱。
3.3揉混仪测定面团流变学指标在面制品行业中的参考价值3.3.1中线峰值时间(MPT)中线峰值时间即和面时间,它是曲线峰值所对应的时间,代表面团形成所需要的搅拌时间,此时面团的流动性最小而可塑性最大。
面团的和面时间越长耐揉性就越好,但是和面时间大于4min的品种其耐揉性受和面时间影响不大。
3.3.2中线峰值高度(MPH)中线峰值高度是从最低点到中线最高点的距离。
它提供了面粉强度及吸水率的信息,其值越高表示面粉对搅拌的耐受力越强。
3.3.38min带宽8min带宽是指揉混曲线在8min时谱带的宽度。
此带宽越宽表明面粉对搅拌的耐受36No.8.2008力越强,面团的弹性越大。
3.3.4衰落角衰落角是指峰值后曲线下降所呈的直线与由峰值中心引发的水平线所呈的角度,可表示面团的耐揉性,其值取决于面筋蛋白质受机械剪切力的程度,角度越小,面筋强度越大。
4添加剂对面团流变学特性曲线的影响4.1氧化剂目前,食品中使用的面粉强筋剂主要有溴酸钾、Vc、过氧化钙、偶氮钾酰氨(ADA)等氧化剂。
氧化剂可以将小麦面筋中的硫氢基氧化成双硫键,增加面团的弹性和韧性来达到对面粉筋力品质改良的作用。
这些氧化剂的加入对面粉的粉制、拉伸、揉混曲线都有较大的影响。
Meredith[1]试验表明在较短的作用时间内(小于1h),溴酸钾对面团的拉伸曲线无显著影响,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溴酸钾的作用表现为抗拉伸阻力增大,延伸性减小。
Weak[2]等人试验表明当面团的pH值降低至4.7时,溴酸钾不会使面团达到最大搅拌强度所需的时间发生变化,但可以显著地加速面团强度在此后的崩溃式减小。
李豫州[3]的试验表明L-抗坏血酸则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抗拉伸阻力增大,延伸性减小。
Prihoda[4]等人研究表明L-抗坏血酸可以大幅度地降低面粉搅拌时所需的能量。
Hosene[5]等人试验表明L-抗坏血酸对面团搅拌性的影响与溴酸钾相似,但是搅拌曲线呈现有略低的曲线高度之特征。
王远成[6]等研究了ADA对特一粉、特二粉面团流变学特性的影响,试验表明ADA可改善两种粉的粉质特性;至于拉伸试验发现对于两种粉的ADA的最佳添加量为20mg/kg,而最佳醒面时间,特一粉为90min,特二粉为135min。
Weaketal.[2](1977)试验表明当使用30mg/kg碘酸钾或偶氮钾酰氨时,面团在峰值生成之后迅速破解。
李伟莉[7]试验表明过氧化钙对不同品质小麦粉粉质指标影响不明显,对拉伸指标可明显提高抗延伸力、拉伸面积、拉伸比例。
Robert[8]等试验表明面粉中加入过氧化钙会提高面粉吸水率,但对面团的耐搅拌性能影响不大。
4.2乳化剂乳化剂属于表面活性剂,具有亲水和亲油两种性质。
它可以提高面团耐揉性及面筋网络的持气能力,延长面包货架期等作用。
研究认为乳化剂能够在面筋束和淀粉之间的界面上形成层状结构的液膜,因此有助于保持CO2气体,起到面团强化剂作用。
Tsen和Weber[9]的研究证明,乳化剂对吸水率影响不大,但硬脂酰乳酸钠(SSL)、硬脂酰乳酸钙(CSL)及聚氧乙烯(20)甘油脂肪酸酯(EMG)都能延长形成时间;SSL、CSL、二乙酰酒石酸单甘酯(DATEM)能延长面团稳定时间。
冯新胜[10]试验表明面粉中添加乳化剂后,粉质曲线的吸水率有所减小,形成时间几乎不变,稳定时间有较大提高,弱化度减小,评价值增加;拉伸曲线的延伸性减小,抗延伸性阻力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