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淮河地域文化的特点和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淮河地域文化的特点和发展□邵小妹

淮河地域文化有其深厚的底蕴和丰富的内涵。但在过去一段时间内,人们把淮河流域的地域文化纳入了“吴楚文化”的范畴而未加关注。淮河地域文化虽源于“吴楚文化”,但又别于“吴楚文化”,在自然变更和后期的人为动荡之后,经过长期的融汇和发展逐步形成了其自身的鲜明特征。

一、淮河地域文化的形成

淮河地区文化的形成得益于得天独厚的环境和地理条件,同时还具备了地域文化形成的“第三个方面因素,是特定区域的人群有明确区域意识,并与其它区域的人群形成竞争关系。”(王宁:《中国文化概论》)

淮河地域是中原地区的南部咽喉,古颖州(今阜阳)又是极重要的粮食集散地,而淮河又为运粮、运兵提供了运输大通道,淮河流域历史上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自古以来淮河上游地区属“西楚”,而下游地区则属“东楚”。春秋战国时期不仅是诸侯政治、军事长期争战,更是“诸侯文化的异彩纷呈”时期。楚国灭亡前,曾迁都寿州,而蔡国后期亦迁都州来,称“下蔡”。楚文化在和其它诸侯文化的竞争中,以其独特的道家思想为依据,创造了极富地方特色的“楚辞文学”,充满了浪漫和乡土意识。汉淮南王刘安率八公编撰的《淮南子》更是道家学说的重要总结。淮河地域出土的文物中也大都保留了鲜明的楚文化特征,特别是寿州出土的连版“楚爱”金币更证明了这一地区不仅是商贸流通的重要地区,而且应该是楚货币的铸造地区之一。上窑“古寿州窑”的发现,更证明这一地区手工业的高度发展,而手工业的发展正是文化发达的象征。由此可见,楚文化在此地区的繁荣程度,所以我们说淮河地域文化的底蕴应该是以楚文化为基础的。

由于黄河流域的自然灾害,特别是黄河的二次夺淮入海,加之淮河流域乃兵家必争之地,战争不断,如“淝水之战”、“南圹之战”等,造成了大量的灾民和难民南下。这些灾民和难民的南下,不仅使各民族得到了空前的大融合,而且把黄河流域中原文化的精髓融入到淮河地域文化之中,形成了独特的淮河地域文化特征。

以花鼓灯为例,男性舞蹈(鼓架子)就极具中原文化粗犷、奔放的鲜明特征,而女性舞蹈(兰花)则明显保留了楚文化细腻、含蓄和曲折美。

淮河下游连接苏杭大运河,江浙一带的商贾则通过大运河云集与此,“江淮草市,尽近水防”,正是这一现象的写照。这些吴地商人经运河入洪泽湖而后沿淮溯流而上,不仅给沿淮地区带来了商业繁荣,更是将江浙一带吴文化的影响带进了沿淮,使淮河地域文化和吴文化又进行了地域文化的大融合,形成了淮河地域文化的另一特征。著名的凤阳花鼓依然能够看到吴文化的幽雅和含蓄,特别是凤阳花鼓歌仍明显看到了吴文化的音乐元素的影子。

金元时期,元宋经过“符离大战”后,北方部落由于内部的权势之争,暂时停止了南进,而苟且偷安的南宋又中止了北上收复失地的战争,这就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符离和合肥之间形成了中间地带。这给北方游牧民族文化和淮河地域文化的融合提供了便利。如淮南安城镇的花鼓灯舞蹈《摔跤》和北方民族的《摔跤》如出一辙,这正是游牧民族文化和淮河地域汉民族文化大融合的必然结果。

二、淮河地域文化的特征

淮河地域文化是以“吴楚文化”为基础,在和中原文化、游牧文化大融合之后形成的具有独特风格的地域文化。这种地域文化极具兼容性和多样性两个特征。

兼容性。淮河地域文化并不像黄河文化那样单一,并不拒绝外来文化,对外来文化的影响采取兼容并蓄的态度,从而形成自身新的特点。比如凤台推剧,她是从花鼓灯后场小戏中派生发展出来的地方戏曲。在她的长期发展过程中,就不断吸收和借鉴吕剧、晋剧、梆子、黄梅戏的特点,不断丰富自己,形成了自身新的唱腔板式和唱腔特点,留下了许多经典唱段。

蚌埠至宿县一带的泗州戏,则和山东鲁西南地区的柳琴戏又极为相似,这不仅是两地相邻,淮河地域文化吸收了鲁文化的影响,更是淮河地域文化兼容性的重要表现。

多样性。这是和兼容性相关联的问题。淮河地域文化不仅式样各异而且品种繁多,从神话故事《女蜗补天》、《禹王治水》到集政治、军事、哲学、科技为一炉的长篇巨著《淮南子》;从花鼓灯歌舞、风阳花鼓到各地方戏剧;从各种曲艺说唱、大鼓、琴书到摩崖石刻和文房四宝之一的紫金砚,无一不是多样化的体现。

多样化还体现在淮河流域上、中、下游的不同地域文化的不同特点上。

花鼓灯舞蹈虽流传于淮河上、中游区域,但(下转17页)

赏中实现了提高。

从《相约花戏楼》看黄梅戏的振兴,它深刻启迪我们,黄梅戏要振兴,关键在创新。继承是创新的前提,创新是最好的继承。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文化艺术的发展同样要与时俱进,尤其是作为传统艺术更应不断开拓创新。现代人的工作学习生活节奏大大加快,艺术门类、艺术形式越来越丰富,随着高科技的发展,艺术的传播手段也出现了重大变化,给人们提供了欣赏艺术自由选择的条件。面对新的时代、新的形势,戏剧艺术只有顺应时代,不断改革发展和创新,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体现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剧目创新,这是黄梅戏振兴的前提条件。剧本是剧目的基础,没有好的剧本,振兴黄梅戏就是一句空话。因此,实现剧目创新的关键是要创作出好的剧本。剧本创作要继续坚持整理改编传统戏、创作新编古代戏、编写现代戏三者并举的方针。既要对传统剧目进行挖掘、整理、改编,更要大力创作反映改革开放和当代生活的作品,真正把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火热实践展现出来。同时也要制定优惠政策,建立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创作人员的积极性,鼓励更多的作家多写些好戏、新戏。完整的本戏,是提升戏曲质量的主渠道之一,短小紧凑而艺术精萃程度高的折子戏、流行唱段、戏曲小品、戏曲MTV、戏歌等新的戏曲形式,也很适应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和观赏心理,是广泛普及的重要手段。因此,既要重视创作本戏,又要适应人们欣赏需要的变化,创作出好的折子戏、精彩唱段以及戏曲小品、戏曲TV等新的戏曲形式,最大可能地满足不同观众的需求。

表演创新,这是黄梅戏振兴的关键。黄梅戏经过上个世纪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它独有的表演风格。重点注意抓好两大创新:一是程式创新。要贴近生活,捕捉新的生活真实,创造新的艺术程式,使演出中的一招一式、举手投足都能表现生活的本质真实,为人们喜爱和接受。特别是做、打两项基本功,一直是黄梅戏的弱项,要想使黄梅戏真正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就要注意在这两项基本功上进行大胆的改革和发展,形成自己的风格。二是流派创新。黄梅戏要振兴,就必须有新的流派出现。拘泥于传统的程式,恪守传统的腔调,不可能有新的发展。应注意出新戏,出新人,而且要以新戏带新人,此外,黄梅戏还要注意灯光、舞美等方面发展创新,推进表演的各个环节更加适应时代和观众的要求。

载体创新,这是黄梅戏走向观众的桥梁。载体创新简单地说就是要善于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和传播手段,丰富黄梅戏的表现形式。比如把黄梅戏从舞台搬到电视屏幕,搬到电影银幕,搬到计算机互联网络等,分别借助这些现代传媒独特的传播功能包装自己,来实现黄梅戏的广泛传播,开辟黄梅戏新的发展空间。需要说明的是,这几种载体互有短长,不能以一种形式排斥另一种形式,只能在相互借鉴中共同发展。

队伍和机制创新,这是黄梅戏振兴的重要保证。目前,活跃在黄梅戏舞台的创作、表演人才年龄偏大,新涌现出的优秀人才又太少,因此,大力培养黄梅戏人才是当务之急。对于年轻优秀的好苗子,要按照艺术人才的成长规律加以重点培养,并在职称评定、工资待遇等方面破格解决。对演职员在加强业务培训的同时,也要注意培养其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高尚的职业道德,使其成长为“德艺双馨”的优秀人才。

(上接15页)流派纷呈,风格各异。就是花鼓灯锣鼓的演奏,不同区域也有不同的打法和不同的技巧。中下游的凤阳更是发展了以女性舞蹈为主要表演形式的凤阳花鼓,其艺术风格比起花鼓灯来就多了几分含蓄、多了几分妩媚。

戏剧,上游颖州地区以梆子为主,中游颖上、凤台、怀远推剧占主导地位,而下游则以泗州戏见长。

曲艺说唱,上游以琴书为主,很靠近河南坠子,而凤台、怀远地区大鼓盛行,下游琴书则极靠近徐州琴书。在歌曲的表现形式上,花鼓灯流行地区以花鼓灯灯歌为主,讲究的是现场即兴创作,即兴表演,而中、下游地区则形成了独特的地方民歌、小调,如流行甚广的《摘石榴》、《王三姐赶集》等。

正是这种多样性的特征,使得淮河地域文化在大共性的前提下有了更多的个性,才更加丰富多彩。

淮河地域文化的兼容性和多样性同样还表现在宗教文化的相互“容忍”上。以茅仙洞为例,这个寺庙,历史上道教、佛教均住持过,无论是道教和佛教,它们在相互住持和更迭过程中均相安无事,表现了超乎异常的大度和宽容,这恐怕在其它地区是难以想象的。既便是刘安时期的道教和以后长期统治的佛教,在淮河地区,两种宗教文化基本上相对平静,未发生重大纷争,这不能不是淮河地域文化兼容性的重要表现。

淮河地域文化还有其它特征,特别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表演流派和表演风格,都具有鲜明的个性,这是值得骄傲和自豪的。

三、淮河地域文化的发展

我们在肯定淮河地域文化的同时,如何发展地域文化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首先是对淮河地域文化的深入研究,找出基本特征和区别,找出共性和个性,找出总体艺术规律,特别是要找出我们自身的个性特征予以发扬光大。

其次是继续发挥兼容性特点,努力学习各民族各地区不同文化的优点和长处,继续进行不同地域文化的兼容工作,使淮河地域文化的特色更鲜明。

最后是继续发扬多样性特点,求共性但不求统一。上、中、下游的各自特色,各种艺术式样的特色,各种流派的风格个性不仅一定要保留,而且一定要发扬。使各自的式样和流派在淮河地域文化这个大规律、大共性的范畴内,个性更鲜明、更突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