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常见呼吸道传染病PPT课件
合集下载
2024年度秋冬传染病防治知识ppt课件
![2024年度秋冬传染病防治知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b7a6152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8c.png)
肾功能损害
部分传染病可能导致肾功能损害 ,表现为尿量减少、水肿等。应 定期监测肾功能,及时采取保护
措施。
肝功能损害
传染病可能导致肝功能异常,表 现为黄疸、肝区疼痛等。应定期 检查肝功能,及时采取保肝措施
。
出血倾向
部分传染病可能导致凝血功能障 碍,表现为皮肤瘀点、瘀斑等。 应密切观察出血情况,及时采取
秋冬传染病防治知识ppt课件
2024/3/24
1
目录
CONTENTS
• 秋冬传染病概述 • 常见秋冬传染病介绍 • 预防与控制措施 • 治疗方法及药物选择 • 并发症识别与处理策略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2024/3/24
2
2024/3/24
01
秋冬传染病概述
CHAPTER
3
定义与分类
育。
疫苗接种覆盖率不足
02
部分人群对疫苗接种存在疑虑或抵触情绪,需要加强科普宣传
和接种工作。
医疗资源紧张
03
在传染病高发期,医疗资源可能会紧张,需要加强医疗资源配
置和应急处理能力。
29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及建议提
加强科技支撑
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提高传 染病监测预警和防控能力。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病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16
2024/3/24
04
治疗方法及药物选择
CHAPTER
17
西药治疗原则及常用药物介绍
针对病原体治疗
选用具有抗病毒或抗菌作用的西 药,如奥司他韦、扎那米韦等抗 病毒药物,以及青霉素、头孢等
抗菌药物。
2024/3/24
对症治疗
根据患者症状选用解热镇痛药、止 咳药、抗过敏药等,如布洛芬、对 乙酰氨基酚等。
预防冬季呼吸道传染病ppt课件
![预防冬季呼吸道传染病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affd65e195f312b3069a56e.png)
预防冬季呼吸道传染病的原创课件
14
麻疹
传染源: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病人的眼结 膜、鼻、口、咽等处的分泌物(如眼泪、鼻 涕、痰等)以及尿和血液中都存在着麻疹病 毒。
主要症状:麻疹的潜伏期为10-11天,开始
时症状像感冒,但同时出现眼红、眼皮发肿、
流泪、怕光、打喷嚏、咳嗽等更严重的症状。
第4天起从耳朵后面开始出现玫瑰色的斑丘
痒,2~3天后结痂且脱落,在发病的3~5
天内水疱陆续分批出现。
预防冬季呼吸道传染病的原创课件
10
冬季常见呼吸道传染病
水痘的传染性:很强,在人群
集中的地方如学校、幼儿园常有 多人发病。病毒存在于病人呼吸 道的分泌物、疱液和血液中。
传染的方式主要经飞沫及餐具。
预防冬季呼吸道传染病的原创课件
11
水痘的治疗和预防
2018
冬季呼吸道传染病与预防
预防冬季呼吸道传染病的原创课件
1
01 呼吸道传染病 02 呼吸道传染病传染途径 03 冬季常见呼吸道传染病 04 如何预防呼吸道传染病
预防冬季呼吸道传染病的原创课件
2
PART ONE
01 呼吸道传染病
预防冬季呼吸道传染病的原创课件
3
呼吸道传染病
呼吸道传染病是指病原 体从人体的鼻腔、咽喉、气 管和支气管等呼吸道感染侵 入而引起的有传染性的疾病
预防冬适季。呼吸道传染病的原创课件
20
预防冬季呼吸道传染病
每周例行检查消毒
预防冬季呼吸道传染病的原创课件
21
Thanks
冬季呼吸道传染病与预防
预防冬季呼吸道传染病的原创课件
22
18
PART FOUR
04 如何预防 呼吸道传染病
秋冬季常见呼吸道传染病PPT
![秋冬季常见呼吸道传染病PPT](https://img.taocdn.com/s3/m/85ba4d89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05.png)
症状描述
该患者咳嗽、咳痰、气喘等症状加重,且伴有胸闷、乏力等不适。
治疗建议
医生建议患者在医院接受治疗,包括抗炎、平喘、排痰等措施,同 时调整饮食和加强锻炼,以改善肺功能。
病例三:学生群体感染呼吸道传染病的案例
01
患者情况
一所学校多名学生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经调查诊断为腺病毒感染。
02
症状描述
这些学生出现高热、咳嗽、咽痛、头痛等症状,且部分学生出现腹泻、
如果家人或朋友生病,应尽可能减少 与其接触的机会。
与患有呼吸道传染疾病的人保持距离, 避免直接接触。
增强免疫力
01
02
03
04
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成年人 每晚应睡7-9小时。
均衡饮食,摄入足够的蛋白质 、维生素和矿物质。
适量运动,如散步、慢跑、瑜 伽等,增强身体素质。
注意保暖,避免感冒和其他疾 病的发生,从而降低感染呼吸
详细描述
风疹是一种由风疹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其症状包括发热、头痛、喉咙痛等。在出现症状后1-2 周,患者身上会出现红色皮疹。风疹病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如咳嗽、打喷嚏或说话时产生的飞沫。 风疹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疾病,尤其是在儿童中传播迅速。
流行性腮腺炎
总结词
详细描述
由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引起,具有高度传染性, 通常伴随着发热、头痛等症状,腮腺肿胀。
一名5岁儿童,因咳嗽、发热等 症状就诊,经医生诊断为流感病
毒感染。
症状描述
该患儿出现高热、咳嗽、流涕、 咽痛等症状,且食欲不振,精神
萎靡。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治疗建议
医生建议患儿在家休息,遵医嘱 治疗,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和卫生习惯,以便尽快康复。
病例二:老年人感染呼吸道传染病的案例
该患者咳嗽、咳痰、气喘等症状加重,且伴有胸闷、乏力等不适。
治疗建议
医生建议患者在医院接受治疗,包括抗炎、平喘、排痰等措施,同 时调整饮食和加强锻炼,以改善肺功能。
病例三:学生群体感染呼吸道传染病的案例
01
患者情况
一所学校多名学生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经调查诊断为腺病毒感染。
02
症状描述
这些学生出现高热、咳嗽、咽痛、头痛等症状,且部分学生出现腹泻、
如果家人或朋友生病,应尽可能减少 与其接触的机会。
与患有呼吸道传染疾病的人保持距离, 避免直接接触。
增强免疫力
01
02
03
04
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成年人 每晚应睡7-9小时。
均衡饮食,摄入足够的蛋白质 、维生素和矿物质。
适量运动,如散步、慢跑、瑜 伽等,增强身体素质。
注意保暖,避免感冒和其他疾 病的发生,从而降低感染呼吸
详细描述
风疹是一种由风疹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其症状包括发热、头痛、喉咙痛等。在出现症状后1-2 周,患者身上会出现红色皮疹。风疹病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如咳嗽、打喷嚏或说话时产生的飞沫。 风疹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疾病,尤其是在儿童中传播迅速。
流行性腮腺炎
总结词
详细描述
由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引起,具有高度传染性, 通常伴随着发热、头痛等症状,腮腺肿胀。
一名5岁儿童,因咳嗽、发热等 症状就诊,经医生诊断为流感病
毒感染。
症状描述
该患儿出现高热、咳嗽、流涕、 咽痛等症状,且食欲不振,精神
萎靡。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治疗建议
医生建议患儿在家休息,遵医嘱 治疗,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和卫生习惯,以便尽快康复。
病例二:老年人感染呼吸道传染病的案例
秋冬季常见病预防知识(ppt)
![秋冬季常见病预防知识(ppt)](https://img.taocdn.com/s3/m/2f58c9ac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ed.png)
5、咳嗽、嗓子痛 6、疲倦无力
第8页,共40页。
我们如何预防感冒呢 ?
第9页,共40页。
“感冒不可怕,只要我们平时爱文明,讲卫生,就一定可 以战胜讨厌的流感病毒,做个健康的好孩子。”接下来,慢 羊羊村长告诉我们几个对付病毒的好办法。
不挑食,不厌食,多吃瓜果蔬菜身体好。 白开水,最有效,可乐雪碧都丢掉。
第37页,共40页。
•
第38页,共40页。
七步洗手法
第一步:洗手掌 流水湿润双手,涂抹洗手液(或肥皂),掌心相 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第二步:洗背侧指缝 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双 手交换进行;
第三步:洗掌侧指缝 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揉搓 ;
第四步:洗拇指 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第40页,共40页。
第5页,共40页。
小儿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 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传播性强。流感可分为甲 、乙、丙型。但是由于有 不同的表面抗原易发生变
异, 可产生新的病毒株变 种。
小儿流感主要以飞沫 直接传播为主, 也可通
过飞沫污染手、玩具、 衣服、文具盒等发生间 接传染。但是流感病毒 在空气中一般存活不超
过分钟, 所以间接传染 率较低 。
小小口,慢慢嚼,吃饭时候不吵闹。
吃的好,身体棒,流感病毒全跑掉。
第10页,共40页。
第11页,共40页。
每天需要有户外活动、体格锻炼
的机会,如做体操、参加团体游 戏或比赛等,还可进行空气浴 、日光浴、温水浴或游泳等。 适当运动可以增加小儿的抵抗 力,吸进新鲜空气,提高小儿 的造血系统功能,有助于预防 感冒。
第12页,共40页。
第13页,共40页。
1.定时开窗通风:室内每换气1次,可除去室内空气中 原有有害气体的60%。每天应开窗通风数次(冬天要避
秋冬季常见呼吸道传染病PPT课件
![秋冬季常见呼吸道传染病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fa05db2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dd14347.png)
症状表现
01
02
03
04
发热
多数呼吸道传染病患者会出现 发热症状,体温可高达38℃以
上。
咳嗽
咳嗽是呼吸道传染病的主要症 状之一,多为干咳或有少量痰
液。
乏力
患者感到身体乏力,精神不振 ,易疲劳。
喉咙疼痛
部分患者会出现喉咙疼痛的症 状,严重时甚至影响吞咽。
02
常见呼吸道传染病介绍
流行性感冒
01
02
监测与报告
建立健全的呼吸道传染病 监测和报告系统,及时发 现并控制疫情。
环境卫生改善
加强室内通风换气,保持 室内空气流通,定期清洁 和消毒公共场所和物品。
04
呼吸道传染病治疗与管理
治疗原则与方法
对症治疗
针对不同症状如发热、咳嗽、 呼吸困难等进行相应治疗,如 使用解热镇痛药、止咳药等。
支持治疗
保证患者充分休息,提供足够 的水分和营养,增强患者抵抗 力。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 起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 过飞沫传播。
预防流行性腮腺炎的主要措施包 括接种疫苗、加强个人卫生习惯 等。
03
预防与控制措施
疫苗接种
流感疫苗
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的最有 效方法,特别建议儿童、老年人、身 体虚弱和医务人员接种。
肺炎球菌疫苗
肺炎球菌疫苗可以有效预防肺炎球菌 感染,建议儿童和老年人接种。
风疹是一种自限性疾病, 通常在发病后1-2周内痊 愈,但也可能引起并发症, 如心脏疾病等。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的症状包括发热、 头痛、喉咙痛、食欲不振等,在 出现腮腺肿胀前有1-2周的潜伏期。
流行性腮腺炎的腮腺肿胀通常出 现在一侧或两侧,伴随着疼痛和 发热等症状。
秋冬季传染病预防知识主题班会ppt课件
![秋冬季传染病预防知识主题班会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bf87fe8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d1ed47a.png)
几种主要传染病及症状
(六)肺结核
全身症状 1、全身不适、倦怠、乏力、不能坚持日常工
作,容易烦躁,有心悸、食欲减退、体重减轻、 妇女月经不正常等轻度毒性和植物神经紊乱的 症状。
2、发热:是肺结核的早期症状之一。 3、盗汗。多发生在重症患者,在入睡或睡醒
时全身出汗,严重者衣服尽湿,伴随衰竭感。
常见秋冬季传染病的种类
如何预防秋冬季传染病
(五)加强个人防护
1.疾病流行季节,尽量减少到人多的公共场所去,尽可能避 免与确诊的呼吸道患者接触。 2.加强体育锻炼,可增强血液循环,提高免疫力。平时增加 户外活动,多晒太阳,以增强体质,提供机体抗病能力。 3.随时关注天气预报,注意气候变化,随时增减衣服,避免 淋雨、受凉。 4.注意生活规律,保证充足睡眠,补充营养。
如何预防秋冬季传染病
(六)免疫预防
流行季节前可进行相应的疫苗预防接种, 如流感、肺炎、流脑等疫苗。
第三章
家长需要知道的事
家长需要知道的事
1.室内经常开窗通风
保持空气流畅, 定期用各种空气消毒剂喷酒房间。 注意室内环境的温度、 湿度、 空气新鲜度。 温度在 18-20℃,湿度在 50-60%最为合适, 每天开 窗 3-4次次, 每次约 15钟左右, 每天用湿布擦桌子的 地面, 使室内空气新鲜而湿润。
常见秋冬季传染病的种类
局部症状: 1、咳嗽、咳痰。早期咳嗽轻微,无痰或有少量黏液痰。
病变扩大,有空洞形成时,则痰液呈脓性,量较多。若 并发支气管结核则咳嗽加剧;如有支气管狭窄,则有局 限性哮鸣。支气管淋巴结核压迫支气管时,可引起呛咳 或喘鸣音。
2、咯血。约1/3-1/2的病人有咯血,咯血量不等。病灶
当您自身出现以上不适时,请尽量安排家里其他人接送 孩子,有事情可通过电话与学校班主任取得联系。
秋冬季呼吸道传染病防控知识(学校).完整版ppt资料
![秋冬季呼吸道传染病防控知识(学校).完整版ppt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15bdecd4ee06eff9aff8075b.png)
院病例〔不包括门诊留观病例〕;或发生1例及以上流感样病例死亡。
卫生部:流感样病例爆发疫情报告及调查处理指南
2006-2007年度流感监测结果
• 监测的流感样病例中,15岁以下青少年、儿童5989人,占44.35%;60岁以上老年人 889人,占6.58%。
• 本区2006年12月至2007年1月处于流感流行顶峰期,1月上旬到达最顶峰;流感样病例 中青少年、儿童所占比例较大。
➢ 但流感于每次流行后,在人群中总要造成不同程度的超额死亡,死者多为年迈体衰, 年幼体弱或合并有慢性疾病的患者。
传 染 源:包括病人、 隐性感染者 和动物,
流感病人是主要传染源。
潜伏期为24~48h。 传染期为5~7天。
传播途径:空气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
易感人群:普遍易感。
流感典型的流行模式
学龄儿童发生发热性呼吸道疾病, 缺课增多 学龄儿童将病毒带回家中传给学龄前小儿和成人 儿童医院肺炎住院人数增多, 并可持续到流行前半期(2-3周) 成人患者增多,缺勤增多, 成人肺炎住院率增加,
350
300
250
200
150
100
0
2006年度流感疫苗接种情况
➢ 2006年9月至12月,石景山区共接种2.3万人次,接种率为6.6%。接种率较2005年 下降了将近三分之一。
➢ 学校和托幼机构集体单位接种2500人左右,接种率低。
2007年学校流感疫苗接种
➢ 对在校中小学生实行减免20元的优惠政策,在校中小学校学生由所在学校统一组织,具备 设立临时接种点的学校在规定时间内统一接种,不具备条件的由所在地段的接种点负责接 种。
持续到流行后半期(2-3周) 儿童中发病率最高, 但大多数并发症和
秋冬季校园常见传染病知识科普PPT课件
![秋冬季校园常见传染病知识科普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b831f5c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71f2942.png)
类似乙型肝炎,但症状较轻,易被忽视。
预防措施
治疗方法
避免不必要的注射和输血,不共用注射器 、牙刷等个人用品。
抗病毒治疗,需根据病情制定个性化治疗 方案。
预防措施与治疗方法
01
加强宣传教育
提高学生对传染病的认识和重视程 度,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加强个人防护
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与传染源接触 ,正确使用防护用品。
校园内常见传染病类型
呼吸道传染病
如流感、水痘、麻疹等 ,通过飞沫或空气传播
。
消化道传染病
如细菌性痢疾、甲型肝 炎等,通过食物、饮水
或接触传播。
接触性传染病
如手足口病、急性出血 性结膜炎等,通过直接 接触或间接接触传播。
虫媒传染病
如流行性乙型脑炎、疟 疾等,通过蚊虫叮咬传
播。
02
呼吸道传染病
流行性感冒
校园常见传染病知识 科普
汇报人:xxx
2023-12-18
目录
• 传染病概述 • 呼吸道传染病 • 消化道传染病 • 接触性传染病 • 血液传播疾病
目录
• 个人防护及公共卫生习惯养成 • 学校防控策略及应急处置能力提升
01
传染病概述
定义与分类
传染病定义
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 、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 互传播的一类疾病。
03
02
建立健康档案
对学生进行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并 治疗潜在疾病。
及时就医治疗
如出现疑似症状,应及时就医并遵 医嘱进行治疗。
04
06
个人防护及公共卫生习惯 养成
个人卫生习惯培养
勤洗手
使用肥皂和流动水彻底清洗双手 ,特别是在接触公共物品、打喷
传染病防护方法培训课件(秋冬季)
![传染病防护方法培训课件(秋冬季)](https://img.taocdn.com/s3/m/dca5f3a4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d0.png)
科学合理使用防护用品
口罩
在公共场合、密闭空间等 场所应佩戴口罩,并正确 使用和更换。
勤洗手
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至少 20秒,或使用免洗手消毒 液。
呼吸道卫生
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 弯曲手肘遮住口鼻,避免 直接触摸眼睛、鼻子和口 腔。
加强疫情监测和预警
监测
加强疫情监测,及时发现病例, 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疫情扩散。
个人防护方法
勤洗手,保持手部卫生
总结词
洗手是预防传染病最简便有效的措施之一,可以有效去除手部污垢和细菌,降 低感染风险。
详细描述
在接触公共物品、打喷嚏、咳嗽、饭前便后等情况下,应立即用肥皂和流动水 洗手,洗手时间不少于20秒。如果没有洗手条件,可以使用含有至少60%酒精 的手部消毒液进行清洁。
科学佩戴口罩
传染病防护方法培训 课件(秋冬季
目 录
• 秋冬季传染病概述 • 个人防护方法 • 家庭防护方法 • 学校和社区防护方法 • 秋冬季传染病应对策略 • 总结与展望
CHAPTER 01
秋冬季传染病概述
秋冬季常见传染病类型
流感
由流感病毒引起,症状 包括发热、咳嗽、喉咙
痛、肌肉疼痛等。
麻疹
由麻疹病毒引起,症状 包括发热、咳嗽、流鼻
涕、红疹等。
风疹
由风疹病毒引起,症状 包括发热、头痛、喉咙
痛、红疹等。
水痘
由水痘病毒引起,症状 包括发热、头痛、喉咙
痛、全身性红疹等。
秋冬季传染病传播途径
空气传播
通过咳嗽、打喷嚏等方式将病毒 传播到空气中,易感人群吸入后
感染。
接触传播
通过接触患者或被病毒污染的物品 ,如门把手、桌面等,再接触自己 的口、鼻、眼等部位而感染。
秋冬季常见呼吸道传染病PPT
![秋冬季常见呼吸道传染病PPT](https://img.taocdn.com/s3/m/3d906c80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f6.png)
提高免疫力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加 强锻炼,增强免疫力,降 低感染风险。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2
常见秋冬季呼吸道传染 病
流行性感冒
总结词
流行性感冒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具有高度传染性,通常在 冬季和初春季节高发。
详细描述
流感的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喉咙痛、流鼻涕、头痛、肌肉疼痛和疲劳等。流 感病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也可以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或表面传播。
提高免疫力
01
02
03
04
均衡饮食
保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 素和矿物质,增强免疫系统的
功能。
适量运动
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增强体质 ,提高免疫力。
保证充足睡眠
保证每天有足够的睡眠时间, 有助于身体恢复和免疫力提升
。
避免疲劳和压力
过度疲劳和长期压力会对免疫 系统造成负面影响,应尽量避
免。
保持个人卫生
一步传播。
勤洗手
经常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或者使用 含有至少60%酒精的手部消毒液。
戴口罩
咳嗽礼仪
咳嗽或打喷嚏时,应用纸巾捂住口鼻 ,无纸巾时可用弯曲的手肘,并立即 将使用后的纸巾放入封闭的垃圾桶内 。
在公共场所、人员密集场所等情况下 ,应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医用防护口 罩。
接种疫苗
01
根据当地卫生部门的建议,及时 接种相关呼吸道传染病的疫苗, 如流感疫苗、肺炎球菌疫苗等。
详细描述
风疹的症状包括低热、头痛、喉咙痛、咳嗽和皮疹等。风疹 病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也可以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 或表面传播。
水痘
秋冬季学校常见传染病防控知识宣传ppt课件
![秋冬季学校常见传染病防控知识宣传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4c7f757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9d.png)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 及时就诊,按医嘱使用眼药水或药膏。
• 避免去游泳池等公共场所,防止病毒传 播。
支原体肺炎
定义
支原体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引 起的下呼吸道感染。
症状
发热、咳嗽、喉咙痛、乏力、食欲 不振等。
防控措施
注意呼吸道健康,避免接触支原体 肺炎患者,加强锻炼增强免疫力, 一旦疑似感染及时就医治疗。
秋冬季学校常见传染病防控 知识宣传
2023-11-14
目 录
• 前言 • 常见传染病介绍及防控 • 学校防控策略 • 家长和学生共同参与
01 前言
宣传目的和意义
01
02
03
增强防控意识
通过宣传,让学生们充分 认识到传染病防控的重要 性,形成自觉防控的氛围 。
防止疫情扩散
秋冬季是流感、手足口病 等传染病高发季节,有效 防控能降低疫情在学校内 的传播风险。
保护学生健康
学生是国家的未来,保护 他们的身体健康对于国家 和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 义。
秋冬季传染病概述
流感
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 吸道传染病,症状包括发 热、咳嗽、喉咙痛、全身 乏力等。
手足口病
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 ,主要通过接触传播,症 状包括手足口腔等部位的 疱疹、发热等。
水痘
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 的传染病,症状包括皮肤 水疱、发热、瘙痒等。
麻疹
定义: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01
防控措施
03
• 病患需隔离,避免病毒传播。
05
02
症状:发热、咳嗽、流涕、眼结膜炎、皮肤斑丘疹等。
04
• 维持高疫苗接种率。
06
• 注意个人卫生,增强免疫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原菌——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传染源——主要是病人 ★传播途径——为呼吸道飞沫传染和接触了被水痘病毒污染 的食具、玩具、被褥及毛巾等的接触传染。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儿童多见,大多见于1-10岁 的儿童。
★临床表现:主要为皮肤粘膜出现斑疹、丘疹、水痘,可伴 有发热、头痛、咽痛等上呼吸道症状。极少数病人可并发 水痘脑炎、水痘肺炎等并发症。自限性疾病,接受正规治 疗后,如果没有并发感染,一般7-10天可治愈。
秋冬季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
昆山市第六人民医院
儿科 徐菊芬
呼吸道传染病是怎样传播的 ?
• 主要是通过空气、短距 离飞沫或接触呼吸道分 泌物等途径传播 。
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有哪些呢?
流行性感冒
常见呼吸道传染病
★传染源——病人和带菌者,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
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其发病率占传染病之首位。
★治 疗
1、由于本病传染性强,患者必须早期隔离,水痘患者 应隔离至疱疹全部结痂或出疹后7日。 2、对正在大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功能受损,恶 性病患者、接触过患者的孕妇,以及患水痘母亲的新 生儿,在接触水痘72小时能肌注水痘—带状疱疹免疫 球蛋白可起到预防作用。 3、临床对症用药为主。忌用皮质类固醇激素,以防止 水痘泛发和加重。
★临床表现: 1、潜伏期 :一般为10~14天,亦有短至1周左右。在潜伏期 内可有轻度体温上升。 2、前驱期:发热,咳嗽、流涕、流泪、咽部充血等卡他症 状,以眼症状突出,结膜发炎,Koplik斑等。
3、出疹期:多在发热后3~4天出现皮疹。体温可突然升高 至40~40.5℃。
4、恢复期:出疹3~4天后皮疹开始消退,消退顺序与出疹 时相同;在无合并症发生的情况下,食欲、精神等其他症 状也随之好转。疹退后,皮肤留有糠麸状脱屑及棕色色 素沉着,7~10天痊愈。
流行性腮腺炎
★病原菌——腮腺炎病毒侵
常见呼吸道传染病
★传染源——早期病人和隐性感染者。病毒存 在于患者唾 液 中的时间较长,腮肿前6天至腮肿后9天均可自病人唾 液中分离出病毒,因此在这两周内有高度传染性。
★传播途径——以飞沫传播为主。直接接触患者的唾液感 染 ★易感人群——以5-15岁患者较为多见,2岁以下,40岁 以上很少发病,一次感染后可获得终身免疫。
★治 疗
1、对腮腺肿大、疼痛较明显、全身症状(如高热)明显者, 建议通过静脉给予抗病毒药物、抗生素和维生素C,连续3-5 天,症状明显好转后改为口服抗病毒药物3-5天。 2、对于腮腺肿大非常严重的,另外可考虑用一些中药外敷, 以促进消肿,但要注意皮肤保护,避免皮肤损伤。需要提醒的 是,仅仅通过外敷是不可能彻底治愈流腮,甚至会留下并发症, 如复发性腮腺炎等。 3、对那些症状较轻的,可以通过口服抗病毒药物、抗生素和 VC,7-10天左右,基本可治愈。
★临床表现:为一侧或两侧耳垂下肿大,患者受感染后,大 多无前驱症状,部分患都可有倦怠、畏寒、食欲不振、低 热、头痛等症状,其后则出现一侧腮腺肿大或两侧腮腺肿 大,2~3日内达高峰,面部一侧或双侧因肿大而变形,局 部疼痛、过敏,开口及咀嚼时疼痛明显,含食酸性食物胀 痛加剧,常可波及邻近颔下腺。腮腺肿大可持续 5日左右, 以后逐日减退,全部病程约 7~12 日。患者应从发病日起 隔离10日。
一个喷嚏能打多远?
早上,你高高兴兴地出门,坐上公共汽车 或者地铁。就在你刚刚站稳脚跟的时候, 几米远的地方,一个人忍不住,突然打了 一个喷嚏。巧的是,回家以后,你就感冒 了。而这次感冒的原因,可能就是车厢里 的那个喷嚏。你可能会说,那人离我好几 米远呢,不可能的事。那你知道吗,一个 喷嚏究竟能打多远呢?1米,5米,10米, 还是20米?
★传播途径——空气飞沫传播,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
接传播。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
★临床寒颤、头痛、肌痛、全身不适等,发热一般持续3—4天,也 有表现为较重的肺炎或胃肠型流感,传染期为1周。
手足口病
常见呼吸道传染病
★传染源——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流行期间,患者是主 要传染源。 ★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密切接触感染者的粪便、口 腔分泌物、皮肤疱疹液中的病毒,经粪-口途径或呼吸 道(主要是口腔粘膜和鼻腔粘膜)传播。 ★易感人群——手足口病的患者主要为学龄前儿童,尤 以≤3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
科学家用琼脂铺成的培养皿,在喷嚏 打出的直线距离外,“盛情接待”各种微 生物。结果,在3米远的地方,轻松截获大 滴唾液:在10米远的地方,少量截获小滴 唾液;在20米远的地方,微量截获雾状唾 液……最远在40米外,也能收到那个喷嚏送 来的微生物。如果你站在离打喷嚏的人40 米远的地方,喷过来的微生物里有致病的 细菌或者病毒,那么,你就可能中招了。
★治 疗
1. 一般治疗 合理护理,房间温暖、通风、避
光,保持口腔、眼部清洁,保证 充足的热量、水、VitA等
不过距离远还不算厉害,更厉害的是, 一个喷嚏里含有数百万个微生物。当它们 散播到空气中后,可以存活好几天。所以, 当你看到周围的人打了个喷嚏,结果导致 你感冒,一点也不稀奇。稀奇的是,周围 没什么人打喷嚏,你却感冒了,而原因却 是前几天有一个人在这个地方打过喷嚏, 听起来有点匪夷所思,但这却是真的。 (摘自《少年科学》第1期)
★临床表现:主要侵犯手、足、口、臀四个部位而且临床上
更有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的四不特征。同时手、 足、皮肤出现斑、丘疹,并转为疱疹,可伴有低热、患者 口腔疱疹溃疡后患者咀嚼时疼痛,并拒食、流涎。
★并发症:手足口病表现在皮肤和口腔上,但病毒会侵犯 心、脑、肾等重要器官。
常见呼吸道传染病
水 痘
麻 疹
常见呼吸道传染病
★传染源——麻疹患者是惟一的传染源 ★传播途径——患儿从接触麻疹后7天至出疹后5天均有传染 性,病毒存在于眼结膜、鼻、口、咽和气管等分泌物中,通过 喷嚏、咳嗽和说话等由飞沫传播。 ★易感人群——在未接受疫苗的学龄前儿童、免疫失败的十几 岁儿童和青人中多见,甚至可形成社区内的流行。
★临床表现:主要为皮肤粘膜出现斑疹、丘疹、水痘,可伴 有发热、头痛、咽痛等上呼吸道症状。极少数病人可并发 水痘脑炎、水痘肺炎等并发症。自限性疾病,接受正规治 疗后,如果没有并发感染,一般7-10天可治愈。
秋冬季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
昆山市第六人民医院
儿科 徐菊芬
呼吸道传染病是怎样传播的 ?
• 主要是通过空气、短距 离飞沫或接触呼吸道分 泌物等途径传播 。
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有哪些呢?
流行性感冒
常见呼吸道传染病
★传染源——病人和带菌者,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
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其发病率占传染病之首位。
★治 疗
1、由于本病传染性强,患者必须早期隔离,水痘患者 应隔离至疱疹全部结痂或出疹后7日。 2、对正在大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功能受损,恶 性病患者、接触过患者的孕妇,以及患水痘母亲的新 生儿,在接触水痘72小时能肌注水痘—带状疱疹免疫 球蛋白可起到预防作用。 3、临床对症用药为主。忌用皮质类固醇激素,以防止 水痘泛发和加重。
★临床表现: 1、潜伏期 :一般为10~14天,亦有短至1周左右。在潜伏期 内可有轻度体温上升。 2、前驱期:发热,咳嗽、流涕、流泪、咽部充血等卡他症 状,以眼症状突出,结膜发炎,Koplik斑等。
3、出疹期:多在发热后3~4天出现皮疹。体温可突然升高 至40~40.5℃。
4、恢复期:出疹3~4天后皮疹开始消退,消退顺序与出疹 时相同;在无合并症发生的情况下,食欲、精神等其他症 状也随之好转。疹退后,皮肤留有糠麸状脱屑及棕色色 素沉着,7~10天痊愈。
流行性腮腺炎
★病原菌——腮腺炎病毒侵
常见呼吸道传染病
★传染源——早期病人和隐性感染者。病毒存 在于患者唾 液 中的时间较长,腮肿前6天至腮肿后9天均可自病人唾 液中分离出病毒,因此在这两周内有高度传染性。
★传播途径——以飞沫传播为主。直接接触患者的唾液感 染 ★易感人群——以5-15岁患者较为多见,2岁以下,40岁 以上很少发病,一次感染后可获得终身免疫。
★治 疗
1、对腮腺肿大、疼痛较明显、全身症状(如高热)明显者, 建议通过静脉给予抗病毒药物、抗生素和维生素C,连续3-5 天,症状明显好转后改为口服抗病毒药物3-5天。 2、对于腮腺肿大非常严重的,另外可考虑用一些中药外敷, 以促进消肿,但要注意皮肤保护,避免皮肤损伤。需要提醒的 是,仅仅通过外敷是不可能彻底治愈流腮,甚至会留下并发症, 如复发性腮腺炎等。 3、对那些症状较轻的,可以通过口服抗病毒药物、抗生素和 VC,7-10天左右,基本可治愈。
★临床表现:为一侧或两侧耳垂下肿大,患者受感染后,大 多无前驱症状,部分患都可有倦怠、畏寒、食欲不振、低 热、头痛等症状,其后则出现一侧腮腺肿大或两侧腮腺肿 大,2~3日内达高峰,面部一侧或双侧因肿大而变形,局 部疼痛、过敏,开口及咀嚼时疼痛明显,含食酸性食物胀 痛加剧,常可波及邻近颔下腺。腮腺肿大可持续 5日左右, 以后逐日减退,全部病程约 7~12 日。患者应从发病日起 隔离10日。
一个喷嚏能打多远?
早上,你高高兴兴地出门,坐上公共汽车 或者地铁。就在你刚刚站稳脚跟的时候, 几米远的地方,一个人忍不住,突然打了 一个喷嚏。巧的是,回家以后,你就感冒 了。而这次感冒的原因,可能就是车厢里 的那个喷嚏。你可能会说,那人离我好几 米远呢,不可能的事。那你知道吗,一个 喷嚏究竟能打多远呢?1米,5米,10米, 还是20米?
★传播途径——空气飞沫传播,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
接传播。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
★临床寒颤、头痛、肌痛、全身不适等,发热一般持续3—4天,也 有表现为较重的肺炎或胃肠型流感,传染期为1周。
手足口病
常见呼吸道传染病
★传染源——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流行期间,患者是主 要传染源。 ★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密切接触感染者的粪便、口 腔分泌物、皮肤疱疹液中的病毒,经粪-口途径或呼吸 道(主要是口腔粘膜和鼻腔粘膜)传播。 ★易感人群——手足口病的患者主要为学龄前儿童,尤 以≤3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
科学家用琼脂铺成的培养皿,在喷嚏 打出的直线距离外,“盛情接待”各种微 生物。结果,在3米远的地方,轻松截获大 滴唾液:在10米远的地方,少量截获小滴 唾液;在20米远的地方,微量截获雾状唾 液……最远在40米外,也能收到那个喷嚏送 来的微生物。如果你站在离打喷嚏的人40 米远的地方,喷过来的微生物里有致病的 细菌或者病毒,那么,你就可能中招了。
★治 疗
1. 一般治疗 合理护理,房间温暖、通风、避
光,保持口腔、眼部清洁,保证 充足的热量、水、VitA等
不过距离远还不算厉害,更厉害的是, 一个喷嚏里含有数百万个微生物。当它们 散播到空气中后,可以存活好几天。所以, 当你看到周围的人打了个喷嚏,结果导致 你感冒,一点也不稀奇。稀奇的是,周围 没什么人打喷嚏,你却感冒了,而原因却 是前几天有一个人在这个地方打过喷嚏, 听起来有点匪夷所思,但这却是真的。 (摘自《少年科学》第1期)
★临床表现:主要侵犯手、足、口、臀四个部位而且临床上
更有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的四不特征。同时手、 足、皮肤出现斑、丘疹,并转为疱疹,可伴有低热、患者 口腔疱疹溃疡后患者咀嚼时疼痛,并拒食、流涎。
★并发症:手足口病表现在皮肤和口腔上,但病毒会侵犯 心、脑、肾等重要器官。
常见呼吸道传染病
水 痘
麻 疹
常见呼吸道传染病
★传染源——麻疹患者是惟一的传染源 ★传播途径——患儿从接触麻疹后7天至出疹后5天均有传染 性,病毒存在于眼结膜、鼻、口、咽和气管等分泌物中,通过 喷嚏、咳嗽和说话等由飞沫传播。 ★易感人群——在未接受疫苗的学龄前儿童、免疫失败的十几 岁儿童和青人中多见,甚至可形成社区内的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