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心理学
最全普通心理学PPT课件
二、普通心理学的内容
主要由四个方面组成:
心
理
过
心
程
理
现
象
人
格
认知:指人认识外界事物的过程,包括感 觉、知觉、记忆、表象、言语、思维和想 象等。 情绪、情感和意志
需要和动机(人格倾向性) 能力、气质和性格 (个性心理特征)
补充1:心理现象的结构
认识过程(知):感觉、知觉、 记忆、
心 心理过程 表象、言语、思维和想象
原则上是不使被观察者发觉自己的 活动正在被他人观察,否则就会影响 他们的行为表现,用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向被调查的对象提 问,让他回答,通过对他的回答的分析来了解他的心 理活动的方法,叫调查法。包括访谈法和问卷法。 问卷法是采用事先拟定的问题,由被试按问题的 回答来搜集相关资料,以此来分析和推测群体心理特 点及有关心理状态 。问卷要有信度和效度,调查对象 具有随机性。 访谈法是通过面谈方式搜集资料来分析和推测心 理特点及心理状态的研究法
▪ 1.客观性原则(科学的手段和科学的态度)
实验者效应(实验者偏差): 实验者在实验中有意或者无意地将预期的要求通过表情、动作等暗示给 被试,以至于实验结果有利于证明实验者假设的现象 安慰剂效应 安慰剂效应反映的是被试在实验过程中的预期心理。即接受实验后,对 实验的目的进行猜测,从而调整自己的心理或者行为反应方式 顺序效应 发生在被试接受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实验处理时,反映了有机体受经验 的影响而发生的实验偏差。
与“众”不同的心理学——如何正视心理学,作者:斯塔 诺威克,
• 2.辨证发展原则(发展的、联系的观点) • 3.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自然(一般)观察法
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 地系统观察人的行为和活动,从中发 现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规律的方法, 叫观察法。
第一章普通心理学PPT课件
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保持和再现的过程,包 括识记、保持、回忆或再认三个基本环节。
记忆的重要性
记忆是人类智慧的基础,它使得我们能够积累知 识、经验和技能,从而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记忆的分类
根据记忆的内容和保持时间的长短,记忆可分为 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记忆的种类与过程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心理测验的应用
心理测验在教育、职业、临床心理学等领域有广泛应用,可用于评 估个体的智力水平、人格特点、心理健康状况等。
心理测验的编制与实施
心理测验的编制
编制心理测验需要经过设计测验蓝图、编写测验题目、制定评分标准等步骤,确保测验 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心理测验的实施
实施心理测验需要遵循标准化的程序,包括指导语、测验时间、评分方法等,确保测验 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睡眠的定义和阶段
睡眠是一种生理状态,包括入睡、浅睡、深睡和快速眼动睡眠等 阶段。
梦境的产生和特点
梦境是在睡眠中出现的一系列主观体验,具有不连续性、不协调性 和情绪性等特点。
睡眠与梦境的关系
睡眠和梦境密切相关,梦境是睡眠过程中的一种心理现象,可以反 映人们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状态。
04
记忆与学习
记忆概述
学习的方法与技巧
学习方法
包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自主学习是指学习者 独立制定学习计划并监控学习过程;合作学习是指学习者与他 人协作完成学习任务;探究学习是指学习者通过探究问题来获 得知识和技能。
学习技巧
包括时间管理、笔记技巧、阅读技巧等。时间管理是指合理安 排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笔记技巧是指通过记笔记来帮助 理解和记忆学习内容;阅读技巧是指通过略读、扫读和精读等 方法来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普通心理学讲义
普通⼼理学讲义⼼理学讲义第⼀章 2 第⼆章7 第三章13 第四章24 第五章35 第六章44 第七章51 第⼋章61 第九章66 第⼗章72 第⼗⼀章78第⼀章⼼理学概述第⼀节⼼理学的研究对象⼀、⼼理学的研究对象⼼理学(psychology)是⼀门研究⼼理现象发⽣、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
它不是社会科学,也不是⾃然科学,⽽是⼀门独⽴的基础科学。
⼼理学所研究的⼼理现象,指的是⼼理活动的表现形式,⼀般包括⼼理过程和个性⼼理两个⽅⾯。
(⼀)⼼理过程⼼理过程即⼼理活动的过程,是⼈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过程。
它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1、认识过程认识过程,⼜称认知过程,是⼈的最基本的⼼理过程,它是⼈脑对客观事物的属性及其规律的反映。
认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等。
2、情感过程⼈们在认识客观事物时,总是会对客观事物产⽣⼀定的态度体验,或满意或厌恶、或喜爱或憎恨、或⾼兴或烦恼、或⾃豪或⾃卑,等等。
这些⼼理现象称为情绪和情感,即情感过程。
3、意志过程⼈们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总会遇到某些困难。
这时,⼈们总是想⽅设法战胜困难,达到⾃⼰预定的⽬的。
这种制订计划,采取措施,克服⼀定困难,坚决达到⽬的的⼼理活动过程,就是意志过程。
认识、情感、意志过程简称为知、情、意。
这三种⼼理过程是相互联系、彼此制约的。
⼀⽅⾯,情感和意志是在认识过程中产⽣的;另⼀⽅⾯,良好的情感和意志对认识也可以起到推动作⽤。
(⼆)个性⼼理个性⼼理,即个性,是指在⼀定的社会条件下形成的,个⼈所具有的意识倾向性以及较稳定的各种⼼理特征的总和。
个性⼼理由个性倾向性和个性⼼理特征两⽅⾯构成。
1、个性倾向性个性倾向性(Individuality tendentiousness)是推动⼈进⾏活动的动⼒系统,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观等。
它是个性中最活跃的因素,决定⼀个⼈对事物的态度。
2、个性⼼理特征个性⼼理特征(Individuality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是表现在⼈⾝上的经常的、稳定的、本质的⼼理特征,主要包括能⼒、⽓质和性格,其中性格是个性⼼理特征的核⼼。
普通心理学课程教案
普通心理学课程教案第一章:心理学概述1.1 心理学的定义解释心理学的概念和研究范围强调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的重要性1.2 心理学的历史发展介绍心理学的历史背景和重要人物概述心理学的发展阶段和主要贡献1.3 心理学的分支和应用领域介绍心理学的主要分支和子领域探讨心理学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和价值第二章:认知心理学2.1 认知心理学的概念解释认知的定义和重要性强调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目标2.2 认知过程探讨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语言等认知过程分析认知过程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2.3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介绍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技巧强调实验研究和认知测试的重要性第三章:发展心理学3.1 发展心理学的概念解释发展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强调发展心理学对个体成长的重要性的理解3.2 心理发展的因素探讨遗传、环境、文化和个体差异等因素对心理发展的影响分析心理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和阶段3.3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介绍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技巧强调长期跟踪研究和跨文化研究的重要性第四章:情绪心理学4.1 情绪心理学的概念解释情绪的定义和重要性强调情绪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目标4.2 情绪的类型和作用探讨基本情绪类型和复合情绪的形成和影响分析情绪在个体行为和心理健康中的作用4.3 情绪调节和情绪智力介绍情绪调节的策略和机制探讨情绪智力对个体社交和情感管理的重要性第五章:社会心理学5.1 社会心理学的概念解释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强调社会心理学对个体行为和群体互动的重要性的理解5.2 社会影响和群体行为探讨从众、服从、认同和社会规范对个体行为的影响分析群体行为和群体心理的现象和机制5.3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介绍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技巧强调实验研究、调查研究和观察研究的重要性第六章:心理测量学6.1 心理测量学的基本概念解释心理测量的定义和重要性强调心理测量学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6.2 心理测量学的方法和技术探讨心理测量学的主要方法和技巧,如问卷调查、智力测试、性格测验等分析心理测量学中的可靠性、有效性和标准化问题6.3 心理测量学的应用和限制介绍心理测量学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如教育、就业、心理咨询等探讨心理测量学的局限性和改进方向第七章:心理病理学7.1 心理病理学的概念解释心理障碍的定义和分类强调心理病理学在心理学研究中的重要性7.2 常见心理障碍及其症状探讨焦虑障碍、抑郁障碍、精神分裂症等常见心理障碍的病因、症状和影响分析心理障碍的诊断和治疗方法7.3 心理卫生和心理疾病预防介绍心理卫生的概念和重要性探讨心理疾病预防的措施和策略,如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干预等第八章:咨询心理学8.1 咨询心理学的概念解释咨询心理学的定义和目标强调咨询心理学在解决心理问题和促进心理健康中的作用8.2 咨询心理学的方法和技巧探讨咨询心理学的主要方法和技巧,如个体咨询、家庭咨询、团体咨询等分析咨询心理学中的建立信任、沟通技巧、心理评估等重要环节8.3 咨询心理学的应用和发展介绍咨询心理学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如教育、医疗、企业等探讨咨询心理学的未来发展趋势和挑战第九章:工业与组织心理学9.1 工业与组织心理学的概念解释工业与组织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强调工业与组织心理学在组织管理和人力资源开发中的重要性9.2 员工心理与行为探讨员工的工作满意度、组织承诺、领导力等心理与行为问题分析员工心理与行为对组织绩效和发展的影响9.3 工业与组织心理学的应用和实践介绍工业与组织心理学在招聘、培训、绩效评估等方面的应用探讨工业与组织心理学的实践经验和案例分析第十章:心理学的伦理与法律问题10.1 心理学伦理的概念解释心理学伦理的定义和重要性强调心理学伦理在心理咨询、研究、教学等领域的作用10.2 心理学伦理的原则和规范探讨保密性、客观性、尊重、公正等心理学伦理原则和规范分析心理学伦理决策的困难和解决方法10.3 心理学与法律的关系介绍心理学在法律领域的应用,如法庭咨询、犯罪心理分析等探讨心理学在法律诉讼中的证据价值和限制第十一章:健康心理学11.1 健康心理学的概念解释健康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强调健康心理学在促进个体和群体健康中的重要性11.2 心理健康与心理疾病探讨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如生活方式、应对策略等分析心理疾病对个体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11.3 健康心理学的应用和实践介绍健康心理学在心理健康促进、疾病预防和治疗中的应用探讨健康心理学的实践案例和干预策略第十二章:教育心理学12.1 教育心理学的概念解释教育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强调教育心理学在教育实践和学校管理中的重要性12.2 学习理论及其应用探讨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等学习理论的基本原理分析学习理论在教学设计、学习辅导等方面的应用12.3 教育心理学的实践与研究介绍教育心理学在教育领域的实践案例和研究成果探讨教育心理学研究的趋势和未来发展第十三章:临床心理学13.1 临床心理学的概念解释临床心理学的定义和目标强调临床心理学在心理健康评估、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13.2 临床心理学的方法和技巧探讨临床心理学的主要方法和技巧,如心理评估、心理治疗、咨询等分析临床心理学中的心理诊断、治疗计划和效果评估等重要环节13.3 临床心理学的应用和发展介绍临床心理学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如精神病院、康复中心等探讨临床心理学的未来发展趋势和挑战第十四章:跨文化心理学14.1 跨文化心理学的概念解释跨文化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强调跨文化心理学在理解人类行为和心理现象的多样性和普遍性中的重要性14.2 文化差异与心理现象探讨文化对认知、情感、行为等心理现象的影响和差异分析跨文化心理学研究的方法和技巧14.3 跨文化心理学的应用和实践介绍跨文化心理学在跨文化交流、国际商务、心理咨询等领域的应用探讨跨文化心理学的实践经验和案例分析第十五章: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5.1 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基本概念解释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定义和重要性强调心理学研究方法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基础性作用15.2 心理学研究设计的类型和步骤探讨实验研究、调查研究、观察研究等心理学研究设计类型和步骤分析心理学研究中数据收集、分析和解释的重要环节15.3 心理学研究的伦理和责任强调心理学研究中的伦理原则和规范,如保护参与者权益、确保研究真实性等探讨心理学研究者在社会和伦理方面的责任和义务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普通心理学课程的教学教案,涵盖了心理学概述、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情绪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心理测量学、心理病理学、咨询心理学、工业与组织心理学、心理学伦理与法律问题、健康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临床心理学、跨文化心理学和心理学研究方法等十五个章节。
普通心理学心得体会【6篇】
普通心理学心得体会【6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策划方案、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trinal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insight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普通心理学心得体会【6篇】当我们受到启发,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时,心得体会是很好的记录方式,这样能够培养人思考的习惯。
普通心理学名词解释
普通心理学名词解释300题1.心理学:一门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的科学2.认知:人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3.感觉:对事物个别属性和特性的认识4.记忆: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5.思维:人运用人脑中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间接地、概括地认识事物,揭示事物的本质及其内在的联系和规律,形成对事物的概念,进行推理和判断,解决面临的问题6.语言活动:人利用语言把自己认识活动的成果与别人进行交流,接受别人的经验,传达自己的感情7.动机:推动人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动力8.意志:自觉地确定目的并为实现目的而自觉支配和调节行为的心理过程9.个性心理特性或个性:稳固而经常出现的心理特性10.行为:有机体的反应系统11.刺激:引起行为的内、外因素12.人的意识:有人的认知、情绪,情感、欲望等构成的一种丰富而稳定的内在世界,是人们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内部资源13.自我意识:人的心理的重要特点是个体在一定发展阶段上才出现的14.无意识现象:人们在正常情况下觉察不到,也不能自觉调节和控制的心理现象15.社会心理:在该社会的共同生活环境中产生的,是该社会内个体心理特征的典型表现,而不是个体心理特征的简单总和16.观察法或自然观察法:在自然条件下,对表现心理现象的外部活动进行有系统、有计划的观察,从中发现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规律性.测验法:用一套预先经过标准化的问题(量表)来测量某种心理品质的方法17.信度:一个测验的可靠程度18.效度:一个测验能有效测量所需要的心理品质的程度19.实验法: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方法20.自变量或独立变量:在心理学实验中,能够引起心理或行为变化的主客观条件21.因变量或依从变量:由自变量引起的心理或行为的变化第一章第四节:22.精神分析:指一种临床技术,它通过释梦和自由联想等手段,发现病人潜在的动机,使精神宣泄,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23.心理免疫学:人的思想和情感与身体健康的关系。
普通心理学
普通心理学知识梳理心理现象心理现象心理学的基本流派1.构造心理学(1)代表人物:冯特、铁钦纳(2)学派观点:研究意识,认为人的认识经验分为感觉、意象、情感三种元素。
(3)研究方法:实验内省。
(4)评价:使心理学走上独立,被格式塔心理学派称为“砖块和灰泥的心理学”,也被詹姆士认为是“黄铜铁器心理学”。
2.行为主义(1)代表人物:华生、斯金纳(新行为主义)(2)学派观点:抛弃意识研究,反对构造主义,主张心理学只研究人的行为;确定刺激-反应之间的关系(3)研究方法:实验3.格式塔心理学(1)代表人物:韦特海默、考夫卡、苛勒(2)学派观点:心理应该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整体先于部分而存在,部分相加不等于整体,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反对构造心理学。
(3)研究方法:实验(4)评价:在知觉研究方面的贡献极大,为后来的认知心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4.机能主义心理学(1)代表人物:詹姆斯、杜威(2)主要观点:主张意识是一个连续整体,反对构造心理学。
心理学应该对个体在适应环境时的心理与意识活动进行了解,研究意识作用就是使个体适应环境中的机能作用。
5.精神分析学派(1)代表人物:弗洛伊德(2)学派观点:心理学应该研究无意识现象;人类的思想和行为都源于心灵深处的某种动机。
提出本我、自我、超我三层次结构。
(3)研究方法:个案法(自由联想、防御机制)(4)评价:注意到早期生活经历的重要性,该理论具有深远影响。
注意的种类(一)不随意注意:是指事先没有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原因:①刺激物自身的特点:新异性、刺激物的强度、运动变化等。
②人本身的状态。
需要、情感、兴趣等(二)随意注意: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努力的注意。
影响因素:对注意目的与任务、兴趣、活动组织、过去经验、人格的依从性。
(三)随意后注意:同时具有不随意注意和随意注意的某些特征,是在随意注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有预定目的,又无须意志努力的注意。
感觉的规律1.感觉适应:由于刺激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从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适应2.感觉后像:对感受器的刺激作用停止以后,感觉印象并不立即消失,仍能保留一个短暂的时间。
普通心理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普通心理学知识点总结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科学;2.普通心理学是以正常成人的心理活动为对象,阐述心理活动最基本规律的科学;3.基础心理学把其他心理学学科的探究成果集中起来加以概括,总结出人的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它总结出来的规律,对其他学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4.认知包括:感觉、知觉、记忆、表象、思维、言语和想象等等心理现象;5.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和人格,心理过程分为认知、情感和意志;人格也称个性,它不是不独立,是通过心理过程表现出来的;6.动物心理发展经历了3个阶段,分别是感觉只有某种感觉器官、知觉有了各种感觉器官、思维萌芽灵长类动物;7.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大脑活动的产品,是客观现实的反映;8.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我们的生活的经验;临床事实和对心理发生和发展过程、脑解剖、生理的科学研究成果所获得的大量资料都证明这一观点;9.心理现象具有客观性和能动性;心理反映可以是事物的形象,也可以是概念,甚至可以是体验;10.心理支配人的行为活动,又通过行为活动表现出来,因此可以通过观察和分析人的行为活动客观的研究人的心理;11.心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中间科学或边缘科学;1.1879年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2.构造心理学的创始人是冯特和他的学生铁钦纳;主张从意识经验的结构方面来说明整个人的心理;3.行为主义的创始人是华生;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行为;所谓行为是有机体用以适应环境变化的各种身体反应的组合,这些反应不外是肌肉的收缩和腺体的分泌;心理学研究任务就是:查明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规律性关系;4.格式塔心理学完形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有惠特海默、克勒、考夫卡,主张从整体上研究心理现象;5.机能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是杜威;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心理在适应环境中的机能作用;重视心理学的实际应用;6.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是弗洛伊德,等等等等~~~7.人本主义心理学以罗杰斯和马斯洛为代表,他们认为人有自我的纯主观意识,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只要有适当的环境,人就会努力去实现自我,完善自我,最终达到自我实现;它是心理学的第三势力;8.认知心理学是心理学研究的新方向;把人看做类似计算机的信息加工系统,并以信息加工的观点信息的输入、编码、转换、储存和提取等加工过程来研究人的认知活动;9.生理心理学主要探讨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脑的机制、心理活动的大脑机能定位和心理活动时大脑的物质代谢;1.研究心理学必须坚持:客观性原则、辩证发展原则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2.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①观察法;②调查法;③个案法;④实验法;3.我们把组成神经元系统的神经细胞叫做神经元;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4.神经元由细胞体、树突和轴突组成;5.神经元的功能是:接受刺激信息、传递信息和整合信息;6.神经元分为感觉神经元传入神经元、运动神经元传出神经元和中间神经元在感觉和运动神经元之间起联络作用的联络神经元;7.神经系统可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8.外周系统是联系感觉输入和运动输出的神经机构,他包括躯体神经系统和自主神经植物神经系统;自主神经一般不受意志支配,但其活动与情绪有密切的关系;9.根据植物神经的中枢部位和形态特点,植物神经又可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交感神经的功能是唤醒有机体,副交感神经功能在于使有机体恢复或维持安静状态,两者活动具有拮抗作用;1.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脊髓和脑;脑又由脑干、间脑、小脑和端脑构成;2.脑干包括延脑、桥脑和中脑;脑干网状结构调解着脑结构的兴奋性水平,是睡眠与觉醒的神经结构;3.间脑由丘脑、上丘脑、下丘脑和底丘脑四部分构成;丘脑是大脑皮层下除嗅觉外所有感觉的重要中枢;上丘脑参与嗅觉和某些激素的调节;下丘脑是内脏系统活动自主神经的调节中枢;底丘脑调节肌张力,使运动能够正常进行;4.小脑是保持身体平衡,调节肌肉紧张度,实现随意和不随意运动;5.端脑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大脑;大脑半球的外侧面以裂和沟为分界线,分为:额叶、顶叶、枕叶、颞叶;6.大脑皮层中有视觉中枢、听觉中枢、嗅觉中枢、味觉中枢和语言中枢;7.中央前回是躯体运动中枢,中央后回是躯体感觉中枢;8.大脑两半球的解剖结构基本上是对称的,但其功能又不是对称的,这种功能的不对称性叫做“单侧化”;9.罗杰斯佩里做了“割裂脑”实验,证明了一般人左半球的言语功能占优势,右半球空间知觉和形象思维占优势,1.巴甫洛夫创立了高级神经活动学说;2.巴甫洛夫认为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是兴奋和抑制;3.反射是有机体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对内外环境刺激作出的规律性回应;实现反射活动的神经通路叫反射弧,它由感受器、传入神经、反射神经、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部分组成;反馈是指反射活动的结果又反馈传到神经中枢,使神经中枢及时获得效应器活动的信息,从而更有效地调节效应器活动的过程;4.无条件反射是动物和人生而具有,不学而会的反射;条件反射是个体通过模仿、学习,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形成的反射,它是有条件的;5.巴甫洛夫所研究的条件反射称为经典条件反射;斯金纳所研究的条件反射称为操作条件反射;6.以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现实的、具体的刺激物为信号刺激而形成的条件反射属于第一信号系统;以词和语言为信号刺激而成的条件反射属于第二信号系统; 7.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有:1条件反射的抑制;2扩散和集中;3相互诱导当一种神经过程进行的时候,可以引起另一种神经过程的出现,可以使正诱导和负诱导,也可以是同时性诱导和继时性诱导;4动力定型大脑皮层对刺激的定型系统所形成的反应定型系统8.条件反射的抑制包括:①外抑制:额外刺激的出现使条件反射停止反映;②超限抑制:又叫保护性抑制,神经细胞长时间的工作,或者受到强烈刺激的作用,会使条件反射受到抑制;③泛化现象:在条件反射形成的初期,类似于条件刺激物的刺激也能引起条件反射;④分化抑制:如果只强化条件刺激物,其他刺激不予强化,这样其他刺激反应会逐渐消失;1.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2.按照刺激来源于身体的外部还是内部将感觉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外部感觉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皮肤感觉;内部感觉包括运动觉、平衡觉和肌体觉;3.某种感觉器官感觉最敏锐的那种刺激,就是这种感觉器官的适宜刺激,其他的刺激对这种感觉器官来说就是非适宜刺激;4.感受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叫做感受性;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叫做感觉阈限;二者成反比;5.韦伯定律是差别阈限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它随着原来刺激强度的变化而变化,但是差别阈限和原来刺激强度的比例确实一个常数,用公式表示:K=△I/I;I代表原来的刺激量,△I代表刚能引起较强感觉的刺激增加量,K代表韦伯常数;韦伯定律只适用于中等的刺激强度;在下限附近韦伯分数增高,在上限附近韦伯分数下降;6.费希纳定律:S=K㏒R;S代表心理量;R代表物理量;K是一个常数;1.感觉适应是在外界刺激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2.光适应是在强光作用下,视觉感觉阈限迅速提高的过程;暗适应是在暗环境中,视觉感受性不断提高的过程,若想保持暗适应带上红色的眼镜就可以;3.外界刺激停止作用后,还能暂时保留一段时间的感觉形象是感觉后象;4.不同刺激作用于同一感受器官,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做感觉对比5.联觉是一个刺激不仅引起一种感觉,同时还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感觉适应、感觉后象、感觉对比、联觉认真看书;6.视觉的适宜刺激是波长在380纳米~780纳米之间的电磁波;7.椎体细胞主要集中在中央窝及其附近,是明视觉器官;杆体细胞集中在视网膜边缘及其附近,是暗视觉器官;8.色光的混合是相加混合,混合的结果是色光更亮;颜料的混合是相减混合,混合的结果是各混合色都不吸收的颜色;9.色觉异常分为色弱、部分色盲和全色盲;色盲通过明度“辨认”颜色,用相同明度的两种颜色就可以监测出色盲,色觉异常绝大多数是由遗传的原因造成的;1.16~20000赫兹的空气振动是听觉的适宜刺激,人对1000~4000赫兹的声音最敏感;老人听觉感受性降低的特点是:首先是高频声音的听觉,随着年龄的增长,其范围向低频扩展,扩展到中频的范围时,影响到了言语的听觉;2.声音强度太大或作用时间太长,引起听觉感受性在一定时间内降低的现象叫听觉疲劳;如果听觉颇老不断积累,长期得不到恢复,会造成永久性的听力丧失,职业性耳聋就是这样发生的;3.听觉器官是科蒂氏器官;4.声音有音调、响度和音色三种性质;音调由声波的频率决定;响度由声波的振幅决定;音色由声波的波形决定;5.嗅觉的适宜刺激是能挥发、有气味的物质;嗅觉的感受器是鼻腔上膜的嗅细胞;6.味觉的适宜刺激是溶于水、有味道的物质;味觉的感受器是舌面、上颚上面的味蕾;7.最基本的味觉是甜、酸、苦、咸四种;8.饥饿时对甜和咸的感受性比较高,对酸和苦的感受性比较低;吃饱后就相反; 1.皮肤感觉包括触觉、压觉、振动绝、温觉、冷觉和痛觉;皮肤表面的温度叫生理零度;,2.平衡觉又叫静觉,感受器是内耳中的前庭器官;平衡器官过于敏感,容易引起前庭器官的高度兴奋,造成恶心、呕吐等反应;晕车、晕船就是平衡器官过于敏锐造成的;3.运动觉又叫动觉,其感受器分布在肌肉、肌腱和关节中;4.内脏感觉又叫机体觉;他包括饥饿、饱胀和渴的感觉,窒息的感觉,疲劳的感觉,便秘,性以及痛的感觉等等;当内脏器官的活动处于正常状态时,会引起节律性内脏感觉;5.痛觉遍布全身所有组织中;内脏痛具有性质不清、定位不准、而且具有放射的现象;痛觉对机体具有保护作用,而且痛觉是最难于适应的;6.人们对痛觉的感受性有很大差别,其原因是对疼的认识、态度以及性格和意志特点;7.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受器官的客观物体的整体在人脑中的反映;8.知觉的基本特性:①整体性: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把物体的各个部分、各种属性结合起来,知觉成一个整体的特性;②选择性:把一部分物体作为知觉的对象,知觉得格外清晰,而把其他对象当做背景,知觉比较模糊,也就是有选择地知觉外界物体;③恒常性:在一定范围内,知觉条件发生了变化,而知觉的映像却保持相对稳定不变;④理解性:在知觉外界物体时,人们总要用过去的经验加以解释,并用词把它解释出来;1.知觉包括: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和错觉;2.空间知觉包括:大小知觉、形状知觉、方位知觉、距离知觉;3.距离知觉是判断远近的知觉,又叫深度知觉;对距离的判断可以根据单眼线索和双眼线索;单眼线索有:①对象的重叠;②线条或空气的透视作用;③明暗、阴影;④运动视差、⑤眼睛的调节作用;双眼线索包括:①双眼视轴辐合;②双眼视差最主要的线索;4.时间知觉是对物质现象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人可以根据日出日落的交替、一年四季的变化、生理、心理活动的周期性变化来估计时间;5.生物钟是机体内部生理节律性的变化所引起的外部行为的节律性变化;可用于调节人的活动,也给人们估计时间提供了依据;6.运动知觉是对物体在空间中位移产生的知觉;7.有时物体在空间中并没有发生位移,却能被知觉为运动,这种现象叫做似动现象,又叫动静现象、Φ现象;8.错觉是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知觉,这种歪曲往往带有固定的倾向;只要具备了错觉产生的条件,错觉是必然会产生的,通过主观努力是无法克服的;9.错觉一般按照线段长短、线段方向、面积大小、不同感觉通道相互作用等所形成的错觉来分类;1.记忆是过去的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2.记忆按其内容分为形象记忆、情景记忆、情绪记忆、语义记忆词语—逻辑记忆和动作记忆;3.记忆过程的四个基本环节是:识记、保持、再现和再认;4.对识记过材料即不能回忆也不能再认,或者发生了错误的回忆或再认叫遗忘;5.艾宾浩斯是对记忆与遗忘进行试验研究的创始人;6.艾宾浩斯研究结果认为,遗忘进程是先快后慢;7.表象是把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在头脑中再现的过程;在头脑中所出现的事物的形象也叫表象;8.表象的特征:①直观形象性:表象是对事物形象的记忆他是人们积累感性知识的一种形式;②片段不稳定性③可操作性:表象的形象在头脑里放大、缩小、翻转的特性,正因为这个特性使表象成了想象的素材;④概括性:表象出来的形象已经是经过概括了的,它已经丢掉了这个事物的一些次要特征;这个特性使它起到了从感知到思维过渡的桥梁作用;1.按信息的编码、储存和提取的方式的不同,以及信息储存时间长短的不同、将记忆分作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三个系统;2.瞬时记忆又叫感觉记忆或感觉登记,是指外界刺激以极短的时间一次呈现后,信息在感觉通道内迅速被登记并保留一瞬间的记忆;3.瞬时记忆的特点:①形象性:瞬时记忆记住信息的方式是外界刺激物的形象,是以感觉后象的形式在感觉通道内加以登记的;②容量很大,保留时间很短:容量为9~20比特,时间却只有1秒左右;③对瞬时记忆中的信息加以注意,或者说当意识到瞬时记忆的信息时,信息就被转入短时记忆了;4.短时记忆是指外界刺激以极短的时间一次呈现后,保持时间在1分钟以内的记忆;5.短时记忆的特点:①短时记忆的容量有限,一般为7±2;②语言文字的材料在短时记忆中多为听觉编码;③短时记忆中即有来自瞬时记忆的材料,又有长时记忆的经验,它们都是当前正在加工的信息,所以短时记忆又叫工作记忆;④短时记忆的信息经过复述,就可能转入长时记忆;6.长时记忆是指外界刺激以极短的时间呈现后,保持时间在1分钟以上的记忆;7.长时记忆的特点:①长时记忆的容量无论是信息的种类或数量都是无限的;②长时记忆的编码有:1语义编码:用语言对信息进行加工,按材料的意义加以组织的编码2形象编码:以感觉映象形式对事物的意义进行的编码;③长时记忆中存在的信息如果不是有意回忆的话,人们是不会意识到的;④长时记忆的遗忘的原因:1自然的衰退2干扰:1前摄抑制:是指前对后的干扰;2倒摄抑制:是指后对前的干扰;系列位置效应就是记忆材料在系列中所处的位置对记忆效果发生的影响;表现为系列两头比系列中间的材料记忆的效果好;1.思维是人脑对事物本质和事物之间内在联系的认识;它的主要特征是间接性和概括性;2.思维的智力操作过程的基本形式是: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3.根据思维的形态将思维分成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4.按照探索问题的不同方向,将思维分成:1辐合思维:或叫求同思维,是按照已知的信息和熟悉的规则进行的思维;2发散思维:又叫求异思维,是沿着把不同的方向探索问题答案的思维;5.按照思维是否具有创造性,将思维分成:1再造性思维:用已知的方法去解决问题的思维;2创造性思维:用独创的方法去解决问题的思维;1.概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特性的反映,是以词来标示和记载的;2.概念的内涵是指概念包含的事物的本质属性;概念的外延是指属于这个概念的个体,即概念所包含的范围;概念的内涵越深,它所包含的属性越多,属于这个概念的个体越少,外延越窄;概念的内涵越浅,它所包含的属性越少,属于这个概念的个体就越多,外延就越广;3.概念的掌握:或叫概念的形成,是指个体借助于语言,从成人哪里继承和学会包含于概念中的知识和经验的过程;4.人工概念是人工制造的,对自然概念的模拟,它与实际生活有很大的差距,具有局限性;5.问题解决就是在问题空间中进行搜索,以便从问题的初始状态达到目标状态的思维过程;6.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有:①迁移的作用;迁移是指已有的知识经验对解决新问题的影响;若这个影响是正面的、积极的,则是正迁移;若这个影响是负面的、消极的,则是负迁移;②原型启发的作用;从现实生活的实例中受到启发而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或方法叫原型启发;对问题解决具有启发作用的事物叫原型;③定势的作用;定势是人们在从事某种活动前的心理准备对后边所从事的活动的影响;7.通用的问题解决的策略有:①算法策略:是把所有能解决问题的方法都一一加以尝试;②启发策略:是运用已有的经验,在问题空间内只做少量的搜索就能达到问题解决的一种方法;包括:1循环子目标策略;2逆向搜索策略;3计划简化策略;1.言语:是人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过程;是一种社会现象,言语活动离不开语言;2.言语活动的形式分为:①内部言语:为了支持思维活动进行的、不出声的言语叫内部言语;②外部言语:用来进行交际的言语;包括:1书面言语;2口头言语;口头言语又包括:1对话言语2独白言语3.言语运动中枢—布洛卡—说话有障碍,但能听懂别人的话、写字、认字—表达性失语症;4.言语听觉中枢—威尔尼克—能听到声音,但不能分辨语音对字词也失去理解能力—接受性失语症;5.视觉性言语中枢—能看到字词,但不能理解—失读症;6.书写性言语中枢—其他运动技能正常,但不能写字绘画—失写症;7.在大脑里对这些表象进行加工和改造,从而创造出新的形象,这个过程是一种形象思维的过程,这个过程就叫想象;想象是一种思维过程,来源是表象;8.想象的种类:①无意想象:是没有预定的目的,在某种刺激作用下不由自主产生的想象;②有意想象:是在一定目的、意图和任务的影响下有意识地进行的想象;9.有意想象分为:①创造想象:补一句现成的描述和图示,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叫做创造想象;②再造想象:是根据语言的描述或图表模型的示意,在头脑中形成相应形象的想象;③幻想是和一个人的愿望相联系并指向未来的想象;1.意识是在觉醒状态下的觉知;它包括对外界事物的觉知;对自身内部状态的觉知;对心理活动内容和对自身行为的评价;2.意识对人身心系统起着统合、管理和调节的作用;3.无意识是指没有察觉到的心理活动和心理过程;包括对刺激的无意识和无意识的行为;4.睡眠状态下脑电波主要是频率较低、波幅较高的Δ波;根据脑电波的变化,可以将睡眠分为4个阶段;5.四个睡眠阶段之后,机体进入快速眼动睡眠阶段;这一阶段Δ波消失,类似于清醒状态下的高频低幅的脑电波出现,眼球开始快速上下左右移动,梦境开始出现,这一阶段大约持续5~10分钟左右;6.生物节律是以24小时为单位所表现出来的机体活动的一贯的、规律性的变化模式;7.梦是一种正常的生理和心理现象,睡眠中人人都做梦;若不让做梦会打乱正常的生活秩序,会对身体产生不良的影响;8.梦的特点有:①不连续性最主要;②不协调性;③认知的不确定性;1.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指向性是指选择某些对象,舍弃另一些对象;集中性是指心理活动能全神贯注地聚焦在所选择的对象上;2.注意是一种心理状态,不是心理过程;3.注意的种类有:①无意注意:又叫不随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不需要一直努力就能维持的注意;②有意注意:又叫随意注意,是有预定目的,需要付出一定意志努力才能维持的注意;③有意后注意:又叫随意后注意,即有目的,又无须意志努力的注意;4.注意广度:又叫范围,是在同一时间内,意识所能清楚地把握对象数量;一般是7±2;5.注意的稳定性是对选择的对象注意能稳定地保持多长时间的特性;注意的分散,就是平常所说的分心,是指注意离开了心理活动所要指向的对象,而被无关的对象吸引去的现象;6.注意的起伏:又叫注意的动摇,是指在注意稳定的条件下,感受性发生周期性地增强和减弱的变化现象;7.注意转移:由于任务的变化,注意由一种对象转移到另一种对象上去的现象;8.注意分散: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于不同的对象,同时从事几种不同活动的现象;9.注意分散的条件是:①从事的活动中必须有一些非常熟练;②从事的几种活动之间应该有内在的联系;③两种活动如果实在同一感觉道,用同一种心理操作来完成的话,这两种活动也很难做到注意的分配;1.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表现为有机体对内外环境条件的欲求;2.从需要产生的角度,需要分为:自然需要和社会需要;自然需要:又叫生理需要或叫生物需要,是由生理的不平衡引起的;社会需要:又叫获得性需要,是人所特有的,是通过学习得来的;3.从需要的对象的角度,需要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物质需要是对社会物质产品的需要;精神需要是对各种社会精神产品的需要;4.动机是激发个体朝着一定目标活动,并维持这种活动的一种内在心理活动或内部动力;5.内驱力是由外部环境条件引起的,推动个体为恢复机体内部平衡的唤醒状态;6.诱因是能引起有机体定向活动,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7.动机与行为之间的关系:①同一行为可以为由不同的动机引起;②不同的活动也可以由相同或相似的动机引起;③有些动机起着主导作用,有些动机则处于从属地位;④动机和效果也会出现不一致的情况;8.需要是推动有机体活动的动力和源泉;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在诱因的作用下,情绪也能起到动机的作用;需要、内驱力、情绪、诱因都可以激发动机;。
《普通心理学-课件》PPT课件
第六章 思维、言语及想象
一、思维 二、语言和言语 三、想象
一、思维
思维的定义 思维的智力操作过程 思维的种类 概念的形成 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
思维的定义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 的反映,它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 间的内在联系。
思维的智力操作过程
大脑两半球功能的不对称性
大脑两半球的解剖结构基本上是对 称的,但其功能又是不对称的,这种不 对称性叫做“单侧化”。大脑两半球的 分工和生活中用手的习惯有关。
二、 内分泌系统与心理
内分泌系统由垂体腺、甲状腺、胸 腺、胰腺、肾上腺、生殖腺组成。它受 自主神经系统支配,各腺体之间又有互 相支配的关系。
二、 人的心理的本质
1、心理是脑的功能 2、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3、心理是以活动的形式存在的 4、心理学是界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
间的中间学科或叫边缘学科
三、 心理学发展的简单历史
科学心理学的建立 :1879 学派的纷争
构造心理学派 行为主义学派 格式塔心理学派 机能主义心理学 精神分析学派
听觉的特性
声音有音调、响度和音色三种性质。 音调由声波的频率决定,频率越高音调 越高;响度由声波的振幅决定,振幅越 大声音越响;音色是由声波的波形决定 的。
六、其它感觉
嗅觉 味觉 皮肤感觉 平衡觉 运动觉 内脏感觉 痛觉
第四章 知觉
一、知觉的定义
二、知觉的基本特性 三、知觉的种类
二、几种不同的意识状态
1、睡眠:根据脑电波的变化,可以将睡眠分为4 个阶段。这四个阶段大约要经过90分钟左右。 此后便进入快速眼动睡眠阶段,这一阶段Δ波 消失,类似于清醒状态下的高频低幅脑电波出 现,眼球开始快速上下左右移动,梦境开始出 现。
《普通心理学课件》ppt课件完整版
语言概述
语言定义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 际工具,是人们进行沟 通交流的主要表达方式 。
语言特点
社会性、符号性、系统 性。
语言的作用
传递信息、表达情感、 影响他人行为等。
语言的种类与结构
语言的种类
根据语言的语法结构可分为孤立语、 黏着语、屈折语和多式综合语;根据 语言的表达方式可分为口头语言和书 面语言。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经验的积累,个体的认知能力和自我意 识不断提高,对自我和他人的认识更加深入和全面。这使 得个体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和需求,逐渐形成 独特的个性特征和行为方式。同时,心理发展也促进了个 性倾向性的形成和稳定,使得个体在面临不同情境时能够 保持相对稳定的心理状态和行为表现。
THANK YOU
感知觉的过程
感知觉过程包括信息输入、信息加工和信息输出 三个阶段,其中信息加工是核心环节。
感知觉的种类与特征
感觉的种类
01
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温觉、冷觉、痛觉等。
知觉的种类
02
包括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等。
感知觉的特征
03
包括感受性、整体性、选择性、恒常性等。
意识与注意
01
02
个性与心理发展的关系
要点一
个性影响心理发展
个性倾向性决定人对事物的态度和行为的基本动力,是推 动人进行活动的动力系统;个性心理特征则是个体身上经 常表现出来的本质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 和性格等。这些特征影响着个体的认知、情感和行为方式 ,从而影响着心理发展的方向和速度。
要点二
心理发展促进个性的形成
情感与动机的关系
情感对动机的影响
情感可以激发或抑制人的动机,积极的情感可以增强人的动机,而消极的情感则可能削 弱人的动机。
普通心理学知识点复习资料重点
第一章普通心理学知识点第一节绪论第一单元基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一、心理学概述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科学2、、基础心理学是以正常成人的心理现象为研究对象,总结心理活动最普遍、最一般规律的心理学基础学科。
二、基础心理学的内容1、心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情绪、情感、意志2、心理特征:①需要和动机一心理活动的动力,②能力、气质、性格--人格特征第二单元人的心理本质1、人的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这两个科学命题是我们认识心理现象的指导思想一、心理是脑的机能1、心理是脑的机能这一论断的证明材料:①人们的生活经验、②临床的事实、③心理发生和发展过程、④脑解剖和生理过程的科学研究。
2、心理现象是在动物适应环境的活动过程中,随着神经系统的产生而出现的,又随着神经系统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由初级发展到高级的。
3、①变形虫是单细胞动物,有趋利避害的能力,这种只能叫感受性,不能叫心理现象;②蚯蚓是环节动物,有神经系统,开始有了“感觉”的心理现象,这种感觉非常简单,只有一个感觉器官;③脊椎动物如:猫、鸽子、草蛇等有了脊髓和脑,即有了知觉的心理现象;④灵长类动物如猩猩、猴子,心理发展到思维的萌芽状态;⑤只有人类才有了思维,这是人和动物的木质区别,人的心理是心理发展的最高阶段4、心理现象的产生是和神经系统的出现相联系的,心理由初级向高级发展,又是和神经系统的不断完善相联系的,人的大脑是神经系统发展的最高产物,心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说明:心理是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活动的结果,大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
二、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1、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和内容2、心理的反映不是镜子式的反映,而是能动的反映3、心理是大脑活动的结果,却不是大脑活动的产品,因为心理是一种主观映像,这种主观映像可以是事物的形象,也可以是概念,还可以是体验,它是主观的,而不是物质的。
4、心理是在人的大脑中产生的客观事物的映像,心理支配人的行为活动,又通过行为活动表现出来。
普通心理学 重点知识点
第一章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第一节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一、心理学概念1.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及动物行为的科学。
2.心理学是关于个体的行为及精神过程的科学。
3.心理学是既研究人的心理现象,也研究动物心理现象,既研究个体心理现象,也研究群体心理现象的科学。
4.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
既研究动物心理,也研究人的心理,而以人的心理现象为主要的研究对象。
二、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一)个体心理认识过程:感知、表象、思维、记忆等心理过程情感过程:对事物的体验过程(情绪\情感)意志过程:意志行动过程(克服障碍\达成目标)心理心理状态个性心理倾向:需要、动机、信念、理想、价值观等个性心理个性心理特征:气质、性格、能力认识过程④:感知表象、思维、想象、记忆等心理过程①情感过程⑤:对事物的态度体验过程意志过程⑥: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心理状态注意、灵感、激情、犹豫等。
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信念、理想、价值观等个性心理③个性心理特点:能力、气质、性格①心理过程:指在人的认识、情感、意志行动方面表现出来的那些心理活动,它们经常处于动态变化的过程中。
②个性心理:指一个人在心理过程的发展和进程中,经常表现出来的那些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点。
③情感过程:在认识客观事物时所产生的各种态度体验如:常满意或不满意,喜爱或厌恶等。
④认识过程:指个体对客观刺激(信息)接受、编码、存储、提取的心理过程。
⑤意志过程:人不仅能认识客观事物,对它产生一定的态度体验,还能自觉确定目标,并根据目标调节自身行动,力求加以实现,这一心理过程称为意志过程。
(二)个体心理现象和行为·行为(behavior):指有机体的反应系统,心理学通过行为研究人的心理。
(三)个体意识与无意识1.意识(conciousness)—现时正被人觉知到的心理现象。
2.无意识(unconsciousness)—人们在正常情况下觉察不到,也不能自觉调节和控制的心理现象。
普通心理学教案(全)
普通心理学一、学科性质普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门基础学科。
它研究心理现象产生发展的最一般规律,心理学的历史、发展趋势、理论体系、派别和研究方法等。
普通心理学的内容既要概括各个分支学科的研究成果,从中总结出心理学的最一般规律,又要为各个分支学科提供理论基础。
普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入门学科。
本书介绍了绪论、人工信息加工、行为控制与调节、人的心理特性和活动与发展。
第一章: 心理学研究什么和如何进行研究第二章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第三章感觉第四章知觉第五章意识和注意第六章记忆第七章思维第八章语言第九章动机第十章情绪和情感第十一章能力第十二章人格第一章: 心理学研究什么和如何进行研究•本章主要内容•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如何研究心理学•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心理学的过去和现在1.本章重点:(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2)心理学的研究方法(3)心理科学的形成与发展状况2.本章难点:(1)心理学的研究类型(2)心理学的主要流派第一节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一、个体心理(一) 认知:指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这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
(二)情绪与动机:人类的认知和行为不仅受情绪和情感的影响,而且是在动机的支配下进行的。
(三)能力和人格:人的心理特性有些是暂时.偶然出现的;有些是稳固.经常出现的。
这些稳固而经常出现的心理特性,有时也叫个性心理特性。
或个性。
心理特性包括能力(ability )和人格(personality)两个方面。
认知、情绪和动机、能力和人格是个体心理的三个重要方面。
前二个方面称心理过程,后一方面又称个性心理特点或个性其关系可用下表表示:⎪⎪⎪⎪⎪⎪⎩⎪⎪⎪⎪⎪⎪⎨⎧⎩⎨⎧⎪⎩⎪⎨⎧—能力、气质、性格—个性心理特征信念、理想、价值观等—需要、动机、兴趣、—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心境、信心、犹豫等。
—注意、灵感、激情、—心理状态—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意志过程程—对事物的态度体验过—情感过程想象等—感知、记忆、思维、—认识过程心理过程二、个体心理现象与行为(一)引起行为的剌激常常通过心理的中介而起作用(二)心理支配行为,又通过行为表现出来三、个体意识与无意识:1.意识 有时也叫觉察。
普通心理学PPT
第三节 心理学的探讨 途径与研究方法
一、心理学的探讨途径 结构主义 行为主义 完形主义 精神分析 人本主义 认知心理学 神经生理心理学
1、结构主义 、
代表人冯特,他是心理学上公认的科学心理 学之父。 将意识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自然科学方法将 分解为许多元素――感觉的、情感的、想象 的。 提倡内省
2、行为主义 、
2、测验法
用标准化量表对个体的心理特征进行量化的 方法。如测察儿童智力水平 特点:用于复杂的社会心理研究、大量 作用 不足:标准化问题的确立
3、实验法
在控制的情境中系统地操纵某种变量的变化,来研 究某种变量的变化对其他变量所产生的影响。即研 究自变量与应变量之间的关系。如关于依附行为研 究的一项“陌生情境”实验。 特点:严格精确、结果量化 不足:伦理道德等问题难以控制、推广性差
3、自我 、
即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的自觉因素。它 是一多维的心理系统。包括自我认知(如自我 观察、自我评价)、自我体验(如自尊、自爱 、 自卑)、自我控制
三、意识与无意识
意识:正在被人觉知到的心理现象。包括对 外界刺激的感知,对自我意识,从睡梦中醒 来对梦境的意识。 无意识:人对外界事物的反映,但不能意识 到反应的整个过程或个别阶段。如对梦的产 生与进程,不能自觉控制与调节。
本土的心理学:中国传统文 第四节 本土的心理学 中国传统文 化中的心理学思想
一、中国传统文化有自己的心理学吗 二、中国心理学思想之特色 1、心与心理学 2、人格理论 3、情感模式 4、思维方法
一、心理学--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及其发生、 发展规律的科学。 二、心理活动(现象)--如何感知光与色,
为什么有些事过目不忘,而有的稍不留神就踪影皆 无?同一个问题有的人迎刃而解,有的百思不得其 解?有人为何总是感到压抑?有人自觉自律,有的 则无动于衷;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是如何形成 的? 结论--心理生理基础制约,它 必须研究心理活动的物质基础和生理机制, 如脑皮层部位与相应功能的关系 社会科学--心理活动同时受到社会环境, 如社会制度、文化(城乡)、组织团体、家 庭的影响。
最全普通心理学PPT课件
06 个性与人格
个性人格概述
个性人格定义
01
指个体在行为、情感、思维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独特、稳定的
特征总和。
个性人格结构
02
包括气质、性格、能力等要素,这些要素相互作用,共同构成
个性人格的整体。
个性人格与心理健康
03
个性人格的健全与否直接关系到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
个性的形成与发展
遗传因素
遗传基因对个性形成具有重要 影响,如气质类型、智力水平
感知觉与心理健康
感知觉异常是许多心理问题的表现之一,如抑郁 症患者可能出现感觉麻木、知觉迟钝等症状。因 此,关注自己的感知觉状态有助于及时发现并应 对心理问题。
03 记忆与遗忘
记忆系统概述
01
02
03
记忆系统的定义
记忆是大脑对经验进行编 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
记忆系统的分类
根据信息保持时间的长短 ,记忆可分为感觉记忆、 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组织加工,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它可以是对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的重现,也可以是对未 曾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的创造。
想象的作用
想象在人的心理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丰富人 的精神世界,使人超越现实的限制,还可以激发人的创造潜 能,推动社会的进步。
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与激发
创造性思维的特点
情绪和情感在人的心理活动中占据重要地位,它们是动机的源泉之一,是动机系统的一个 基本成分,能够激励人的活动,提高人的活动效率。
情绪的种类与功能
情绪的基本种类
快乐、愤怒、悲哀、恐惧等是人类最基本的情绪,它们代表了人的基本情感体验。
情绪的功能
情绪具有适应功能、动机功能、组织功能和社会功能。适应功能指情绪能够使人更好地适应环境;动机功能指情 绪能够激励人进行某种活动;组织功能指情绪能够影响人的认知和行为;社会功能指情绪能够传递社会信息,促 进人际交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判断改错5﹡2′)
①人的心理现象,就是心理活动经常表现出来的各种形式、形态或状态,其表现虽然复杂多样,但可以概括为心理过程(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和个性心理(个性倾向:内容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和性格)两个方面。
②个性心理以心理过程为基础,已经形成的个性心理又反过来制约每个人的心理过程,并在心理过程中表现出来。
③心理学要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的规律性,研究个性心理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以及研究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相互关系的规律性。
心理学家采用多种研究途径来研究心理现象,现代的心理学研究越来越强调所谓的三角印证原则,即多种方法下得出的相同结论才是可靠的。
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有: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测验法、个案法、活动产品分析法、经验总结法、比较文化研究法、档案研究法,等等。
观察法:优点在于不需要被观察者合作;被观察的行为是自然的行为;所得到的结果又直接意义。
实验法:(实验室实验法、现场实验法)优点在于可重复性、可验证性,可以迅速、省时、省力地获取精确的资料。
可以检验、便于对比。
缺点在于实验过程复杂,干扰因素难以完全控制,人为的实验室环境中得出的结果往往难以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测验法:优点在于能够对心理现象进行方便的、迅速的、全面的、量化的分析,可以方便地
所谓注意,就是意识的选择性活动,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指向性(对心理活动对象与范围的选定)和集中性(心理活动对一定范围对象的反映强度)是注意的两个基本特征。
按照注意指向和集中的目的是否明确,以及意志努力付出与否的差异:无意注意、有意注意
根据刺激是来自机体外部还是内部:
(一)外部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和味觉、皮肤觉
(一)物体知觉:空间知觉、时间知觉
(一)根据记忆的内容进行:形象记忆、情景记忆、语义记忆、情绪记忆、动作记忆(二)根据信息加工处理的方式不同:
(1)陈述性记忆(事实记忆):知识、可言传、学得快忘得快、易修正
(2)程序性记忆(技能记忆):不可言传、学得快忘得慢、不易修正
(三)根据再认或回忆时意识参与的程度:内隐记忆、外显记忆
(四)根据记忆时对信息的编码方式及信息保持时间: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一)根据识记时有无明确目的以及是否需要意志努力:无意识记、有意识记
(二)根据识记材料有无意义或识记是否了解其意义:意义识记、机械识记
P83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它借助于语言,揭示事物本质特征及内部规律的理性认识过程。
间接性和概括性是思维的两个根本属性。
(一)根据需要的起源分为:生理性需求(指个体对那些为维护自己的生命及延续其后代所必需的条件的要求)和社会性需求(指认对劳动、娱乐、交往、求知、成就和社会赞许的欲求,是人类特有的需要)
(二)根据需要的对象可以分为:物质需要(指向自然界中具体的物质或人类社会中的物质产品,通过获得这些物质来满足需要)和精神需要(指个体对精神文化方面的欲求)
一是需要,为内在条件;二是诱因,为外在条件。
(一)根据兴趣所指向的目标:直接兴趣(对活动过程本身产生的兴趣)和间接兴趣(对活动结果的兴趣)
(二)根据兴趣持续的时间:(1)短暂兴趣:指偶尔或一时为某种事物或活动所吸引,随着某种事物或活动而消失;(2)稳定兴趣:指对某种事物具有持久的喜爱,不因某种活动的结束而消失。
(三)根据兴趣发展的水平和深刻性:(1)有趣:指被一时的新异现象所吸引,从而对它们所产生的兴趣,具有直观性、盲目性和广泛性的特点;(2)乐趣:指对某一事物或活动产生了比较稳定的兴趣,是在有趣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具有专一性、自发性和坚持性的特点;(3)志趣:指与远大的志向相联系的兴趣,是在乐趣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具有社会性、自觉性和方向性的特点。
性格是一种十分复杂的心理构成物,它有着各个侧面,并形成一个性格特征系统。
性格特征主要表现在下列四个方面:
(一)对现实态度上的性格特征
⑴对待他人、集体和社会的态度(集体主义、富有同情心、诚实;个人主义、无情、虚伪)
⑵对生活、学习、劳动和工作的态度(乐观或悲观、朝气与堕落、勤奋与堕落、认真与马虎)
⑶对自己的态度(谦逊或自满、开朗或羞怯、胸怀坦荡或心胸狭窄)
(二)性格的意志特征
⑴对行为目标明确程度的特征(独立性与被暗示性、目的性与盲目性、组织性、无纪律的散漫性)
⑵对行为自觉控制水平的特征(主动性或被动性、自制力或缺乏自制力、冲动性)
⑶在紧急或特殊情况下表现的意志特征(镇定、果断、献身精神;惊慌、怯懦、贪生怕死)
⑷对已做出决定贯彻执行方面的特征(持之以恒、坚忍不拔;虎头蛇尾、半途而废)
(三)性格的情绪特征
⑴情绪强度方面的性格特征(情绪高涨、鲜明、精力充沛与情绪安宁、冷漠)
⑵情绪的稳定性、持久性方面的性格特征(忽冷忽热、热情持续时间短与始终高涨的情绪)
⑶主导心境方面的性格特征(处于精神饱满、愉快的情绪中;经常处于郁闷的环境中)(四)性格的理智特征
⑴感知方面的性格特征(被动感知与主动观察)
⑵表现在思维方面的性格特征(思维的逻辑性、敏捷性、独创性、深刻性、批判性等品质的差异,标志着人与人之间性格的理智特征的差异)
⑶表现在想象方面的性格特征(有主动想象和被动想象之分)
)
(心理学是一门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
很难长时间地保持不变。
人的感受性不能长时间地保持固定的状态,而是在间歇地加强或减弱。
这种不能直接控制的感受性所发生的周期性变化称为注意的起伏现象。
感受性:人对刺激物的感受能力;感觉阈限:测量人感受系统感受性大小的指标。
感受性是用感觉阈限的大小来衡量的。
感受性分绝对感受性和差别感受性,相对应的感觉阈限也分绝对感觉阈限和差别感觉阈限。
绝对感觉阈限是指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对这个最小刺激量的感受能力即绝对感受性。
能觉察出的两个刺激的最小差别量称为差别感
表示刺激变化量,I表示基础量,K是常数。
存储和提取的过程。
其中,对信息的编码相当于识记过程、对信息的存储相当于保持过程,对信息的提取相对于
产生影响的记忆,有时又叫自动的无意识记忆;外显记忆是指个体有意识地或主动地收集某
辐合思维:又叫聚合思维、求同思维、集中思维、会聚思维,是指把问题所提供的各种信息聚合起来,朝着同一个方向得出一个正确答案的思维,其主要特点是求同。
发散思维:又叫求异思维、分散思维、辐射思维,是指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不同途径去思考,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
其主要特点是求异与创新。
创造性思维:是指以新颖独创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的思维。
高级的认知活动。
平最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
同时,他们还发现,最佳的动机激起水平与作业难度密切相关;任务较容易,最佳激起水平较高;任务难度中等,最佳动机激起水平也适中;任务越困难,最佳激起水平越低。
)
(一)心理是人脑的机能:(1)心理的器官在脑不在心;(2)脑的基本活动方式是反射
(二)心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1)反映是物质的普遍属性;(2)心理对客观现实的依存性;(3)心理的主观性;(4)心理的能动性
总之,心理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主观的、能动的反映。
心理是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发生、发展的,社会生活条件制约着人的心理,由于人在实践中所接触到、感受到的客观事物在日新月异地
法
位置
验、原型启发、积极的思维活动、灵感的作用
中学生想象的现实性有所增强、中学生创造性想象的水平明显提高
⑴积极参加实践。
,扩大知识经验,丰富表象储备;
⑵提高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
⑶进行多种想象力的训练;
⑷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幻想;
情绪和情感丰富而热烈、情绪和情感易起伏波动,情绪的两极性明显、两性爱情的萌芽、情绪和情感的掩饰现象、情绪情感体验的深刻性和不稳定性不断发展
认识角度转变法、情境转变法、自我暗示法、自我激励法
意志行动具有自觉确定目的性、克服困难的特征。
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能力类型的差异、能力表现早晚的差
遗传与早期营养条件、早期环境与教育中获得的经验、各级
重视早期教育、传授科学知识、加强实践活动、坚持因材施教、重视非智力因素
教师要正确对待学生气质类型的特点;发扬气质类型的积极方面,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针对学生气质类型特点;采用不同的教育态度和方法;指导学
联系、区别
(一)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1)积极创建良好的教学环境(减少无关刺激对教学活动的干扰);(2)注重讲演、板书技巧和教具的使用(发挥与教学有关的刺激物的作用);(3)重视教学内容的组织和教学形式的多样化;(4)有效处理学生课堂学习中的问题行为;(5)加强教学中与学生的情感交流
(二)用有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1)强化学生对学习目的和任务的理解;(2)培养学生对学习活动的间接兴趣;(3)合理组织课堂教学以防止学生分心(预先控制、信号控制、提问控制、表扬控制);(4)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力
教师要正确对待学生气质类型的特点;发扬气质类型的积极方面,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针对学生气质类型特点;采用不同的教育态度和方法;指导学生善于认识和控制自己的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