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教案 (2)

合集下载

2024版药理学教学教案

2024版药理学教学教案

药理学教学教案目录•课程介绍与目标•药物作用机制与受体理论•药物代谢动力学过程•常见疾病治疗用药举例•药物不良反应与监管措施•实验设计与操作技能培养PART01课程介绍与目标药理学定义及研究范围药理学定义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及其规律的科学,包括药物效应动力学和药物代谢动力学两个方面。

研究范围药理学研究涉及药物的来源、性质、作用机制、临床应用、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新药研发等多个方面。

课程目标与要求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药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从事临床合理用药、新药研发、药品监管等工作的能力。

课程要求学生应掌握药理学的基本概念、药物的分类及作用机制、药物的体内过程及影响因素、药物的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等内容,同时应具备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及参考书目教材《药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9版)参考书目《临床药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药物化学》(人民卫生出版社)、《药剂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等。

此外,学生还可参考国内外相关期刊、论文等文献资料,以加深对药理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PART02药物作用机制与受体理论药物作用的基本过程包括药物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环节。

药物作用的选择性药物在体内对特定组织或器官的亲和力,导致选择性作用。

药物作用的分子基础涉及药物与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核酸等)的相互作用。

药物作用机制概述介导多种生物活性物质的作用,如激素、神经递质等。

G 蛋白偶联受体(GPCRs )通过调节离子通道的开关来影响细胞功能,如神经、肌肉等细胞的兴奋性。

离子通道受体药物与受体结合后激活或抑制酶的活性,从而调节细胞代谢和信号转导。

酶联受体药物与细胞核内的受体结合,影响基因表达和细胞增殖。

核受体受体类型及其特点信号转导途径药物与受体结合后,通过一系列信号分子的相互作用,将信号从细胞外传递到细胞内,最终影响细胞功能。

效应器信号转导途径的终端,执行细胞对药物刺激的响应,如酶活性变化、基因表达改变等。

药理学 教案

药理学 教案

药理学教案教案标题:药理学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药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常见药物的分类、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

3. 培养学生的药物安全意识和正确用药观念。

教学内容:1. 药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

2. 药物的分类及其作用机制。

3. 常见药物的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4. 药物的剂型和给药途径。

5. 药物的代谢和排泄。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5分钟)引入药理学的概念,让学生了解药理学在医学领域中的重要性,并与日常生活中的药物使用联系起来。

第二步:讲解药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15分钟)通过讲解药理学的定义、研究内容和药物的分类,让学生对药理学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并介绍药物的作用机制。

第三步:介绍常见药物的分类、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20分钟)详细介绍不同类别的药物(如抗生素、抗炎药、抗高血压药等)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让学生对药物的特点和用途有所了解。

第四步:讨论药物的不良反应和药物安全(15分钟)引导学生讨论药物的不良反应和药物安全问题,强调合理用药和避免滥用药物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药物安全意识和正确用药观念。

第五步:介绍药物的剂型和给药途径(10分钟)介绍不同的药物剂型(如片剂、胶囊、注射剂等)和给药途径(如口服、静脉注射、皮下注射等),让学生了解药物的不同给药方式及其适用情况。

第六步:讲解药物的代谢和排泄(10分钟)讲解药物在体内的代谢和排泄过程,让学生了解药物在体内的转化和消除方式,以及对药物剂量和用药频率的影响。

第七步:总结与评价(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进行学生的学习评价,检查学生对药理学的掌握情况。

教学资源:1. PowerPoint演示文稿。

2. 药理学教材和参考书籍。

3. 药物样品和剂型展示。

评估方式:1. 课堂讨论和提问。

2. 学生小组或个人展示关于某种药物的研究报告。

3. 书面作业:要求学生总结一种药物的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拓展活动:安排实验室参观或邀请专业人士进行药物研究的分享,让学生亲身体验和了解药物研究的现状和前沿。

《药理学》电子教案(人卫版)

《药理学》电子教案(人卫版)

《药理学》教案学科药理学教员授课对象专科NO: 1学期三时间授课内容1 概述2 药效学目标教学内容时间分配教学活动教学资源评估与反馈1 阐述药物的概念。

2 说明药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3 针对药理学在医学中的地位,说明学习药理学的意义。

第一章概述1 概述药理学的概念。

2 概述药理学的概念及所研究的内容:•药效学: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其作用原理;包括药物的基本作用、药物作用的类型和药物的作用原理。

•药动学:机体对药物的作用。

包括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

1 药理学是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

是临床用药的基础。

2分钟5分钟5分钟10分钟1 认定目标。

2 讲述:1 )药物的概念;2 )药理学的概念及其研究的内容。

3 )学习药理学的目的及意义。

3 再次认定目教材讲稿病例:1 医嘱错误:KCl静脉注射。

2 护士将9 倍剂量的地高辛给病人口服。

提问:1 药理学研究的内容有那些?2 药物的体内过程包括那些?作业:作为一名护士为什么要学好药理学?2 举例说明护士在临床药物治疗中重要性。

标及达成度。

1 认定目标。

2 讨论:1 )作为护士为什么要学好药理学?2 )怎样学好药理学?4 详述:1 )药物的基本作用;2 )药物作用的选择性;3 )药物作用的临床效果;4 )•药效学第一节药物的作用一药物的基本作用:1 兴奋作用2 抑制作用。

二药物作用的选择性。

三药物作用的临床效果1 治疗作用:对因治疗、对症治疗;2 不良反应:副作用、毒性作用、后遗作用、继发反应、变态反应、致畸作用、致突变作用。

四药物的量效关系5分钟3分钟30分钟20分钟20分钟1 认定目标。

2 讲述:1 )举例说明药物的基本作用;2 )简述药物作用的选择性;3 )举例说明药物作教材讲稿提问:1 药物的副作用与毒性作用有什么区别?2 已知 A 药的 LD 50 为 1mg , B药的 LD 50 为 2mg ,哪药的毒性大?药物的量- 效关系。

叙述1 药物的1 量反应曲线;2 质反应曲线: 1 )药物的效价与效能;2 )评价药物安全性的大小。

大学药理教案第二版

大学药理教案第二版

课程名称:药理学授课对象:药学专业本科生授课学时:2学时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药理学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以及药物的作用机制。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药理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实验技能和临床思维能力。

3. 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创新意识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内容:一、药理学概述1. 药理学的定义、发展历程和研究方法2. 药物的来源、分类和作用机制3. 药物的不良反应与防治二、药物代谢动力学1. 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2. 影响药物代谢动力学因素3. 药物代谢动力学在临床用药中的应用教学过程:一、导入1. 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回顾药理学的定义和研究方法。

2. 提出问题:药物是如何在人体内发挥作用的?药物代谢动力学在临床用药中有什么意义?二、讲解1. 药物的作用机制:讲解药物与受体结合的原理,以及药物对不同器官、组织的作用。

2. 药物代谢动力学:介绍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以及影响药物代谢动力学因素。

3. 药物的不良反应与防治:讲解药物不良反应的分类、原因和防治措施。

三、案例分析1. 选取典型药物,分析其作用机制、代谢动力学特点以及临床应用。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根据药物代谢动力学特点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四、课堂讨论1.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根据药物代谢动力学特点,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用药方案?2. 各组代表发言,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实验操作1. 介绍药物代谢动力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

2.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六、总结1. 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药物代谢动力学在临床用药中的重要性。

2.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药物代谢动力学在临床中的应用。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和讨论情况。

2. 实验操作能力:评估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的熟练程度和准确性。

3. 课后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了解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程度。

《药理学》电子教案

《药理学》电子教案

《药理学》电子教案一、课程概述《药理学》是医学和药学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主要研究药物的作用机制、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等。

通过对《药理学》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和掌握药物的作用机制和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基础。

二、课程目标1、掌握药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了解药物的作用机制和规律。

2、掌握常见药物的分类、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能够正确合理地使用药物。

3、了解药物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最新进展,培养创新意识和研究能力。

4、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药品安全和公众健康。

三、课程内容1、总论1、药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2、药物的作用机制和药理作用3、药物的分类和剂型4、药品管理和法律法规2、神经系统药物1、镇静催眠药、抗癫痫药、抗精神病药、镇痛药等3、心血管系统药物1、抗高血压药、抗心律失常药、抗心绞痛药等4、内分泌系统药物1、抗糖尿病药、抗甲状腺药、抗肾上腺药等5、抗感染药物1、抗生素、抗真菌药、抗病毒药等6、抗肿瘤药物1、细胞毒药物、抗肿瘤抗生素等7、其他类药物1、解热镇痛抗炎药、免疫抑制剂等四、教学方法1、理论授课:采用多媒体课件、案例分析、动画演示等多种手段,帮助学生理解药物的作用机制和规律。

2、实验实训:通过实验实训,让学生亲手操作,掌握常见药物的分类、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等知识。

3、自学指导:提供相关学习资料和一、课程概述《生理学》是医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主要介绍人体各系统的生理功能及其调节机制。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人体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为后续医学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1、掌握人体各系统的生理功能及其调节机制。

2、理解人体内环境平衡的维持机制。

3、熟悉生理学的基本实验方法和技能。

4、能够运用生理学知识解释人体生命活动的现象和调节机制。

5、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和创新意识。

三、教学内容1、细胞生理学基础2、组织生理学基础3、器官生理学基础4、系统生理学5、内分泌系统与生殖生理学6、生理学实验方法与技术7、生理学前沿进展四、教学方法1、理论教学:采用多媒体课件、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理解生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概念。

药理学药理学教案

药理学药理学教案

药理学教案一、课程介绍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包括病原体)之间相互作用规律及其作用机制的一门科学。

本章将介绍药理学的基本概念、药物的分类、药物的作用机制以及药物的代谢和排泄。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药理学的基本概念。

2. 掌握药物的分类及各类药物的代表药物。

3. 理解药物的作用机制。

4. 掌握药物的代谢和排泄途径。

三、教学内容1. 药理学的基本概念药物的定义药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2. 药物的分类按作用部位分类按作用机制分类按给药途径分类3. 药物的作用机制激动剂与拮抗剂作用于受体的药物作用于酶的药物作用于膜的药物4. 药物的代谢和排泄药物的代谢药物的排泄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药理学的基本概念、药物的分类、作用机制及代谢排泄过程。

2.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药物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药物的作用机制和分类。

五、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提问学生关于药理学的基本概念、药物分类、作用机制及代谢排泄的问题,以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特定药物的案例,评估学生对药物作用机制和分类的理解。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习题,要求学生回答,以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资源1. 教材:药理学教科书。

2. 课件:PowerPoint课件,包含文字、图片、图表等信息。

3. 案例资料:相关药物的案例分析资料。

七、教学进度安排1. 药理学的基本概念:2课时2. 药物的分类:3课时3. 药物的作用机制:4课时4. 药物的代谢和排泄:3课时八、课后反思本章内容较为抽象,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生物医学背景。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通过案例分析和互动讨论,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他们对药理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九、教学拓展1. 邀请药理学专家进行讲座,加深学生对药理学的认识。

2. 组织学生参观药理学实验室,了解药物研究的基本流程。

3. 安排学生参与药物研究的相关实践项目,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十、教学评价通过课堂问答、小组讨论、课后作业等环节,评价学生对药理学的基本概念、药物分类、作用机制及代谢排泄的掌握程度。

护理药理学教案

护理药理学教案

护理药理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药理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2)掌握药物的作用机制、药效学参数和药动学参数。

(3)熟悉常见药物的分类和临床应用。

2. 能力目标:(1)能够分析药物的作用机制和药效学特点。

(2)能够评估药物的药动学过程和临床应用。

(3)能够运用药理学知识进行药物治疗和护理。

3. 情感目标:(1)培养对药理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药理学的基本概念:药物的定义、分类和作用机制。

2. 药物的药效学参数:药效学的基本概念、药物的剂量与效应关系、药物的作用持续时间和时效性。

3. 药物的药动学参数:药动学的基本概念、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

4. 常见药物的分类和临床应用:作用于神经系统的药物、作用于心血管系统的药物、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药理学的基本概念、药物的药效学参数和药动学参数。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药物的临床应用和护理。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药物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

四、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提问中的积极参与程度。

2.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报告质量。

3.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药物分类和临床应用的理解。

五、教学资源1. 教材:护理药理学教科书。

2. 多媒体课件:用于讲解药物的作用机制和药效学特点。

3. 案例材料:用于分析药物的临床应用和护理。

4. 网络资源:用于获取最新的药理学研究进展。

六、教学内容5. 药物的相互作用:药物相互作用的类型、影响因素及临床意义。

6. 药物不良反应与药物中毒:药物不良反应的分类、原因及处理;药物中毒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7. 药物治疗监测:血药浓度监测的适应症、方法及临床应用。

8. 特殊人群的药物治疗: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老年人及肝肾功能不全患者的药物治疗。

9. 药物疗法与护理:药物给药方法、药物护理要点及药物不良反应的观察与处理。

药理学教案——精选推荐

药理学教案——精选推荐

第01讲前言一、学员分析——知己!二、考情分析——知彼!>>知识难度:倒数第二>>考试通过率:第一~应对策略~三、科目特点——百战!四、课程介绍及复习策略——不殆!第一节绪言一、药理学的任务和内容(一)药理学的概念:研究药物和机体相互作用的规律和原理的基础学科。

药物:用于预防、治疗和诊断疾病的物质;可来源于植物、动物或矿物;或人工合成其有效成分;机体:有机整体;离体组织器官;培养的细胞;病原微生物。

(二)药理学的研究内容:1.药物效应动力学:简称药效学,主要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其规律,阐明药物防治疾病的机制。

2.药物代谢动力学:简称药动学,主要研究机体对药物处置的过程。

包括药物在机体内的吸收、分布、生物转化(或称代谢)、排泄及血药浓度随时间而变化的规律。

二、新药药理学新药——我国《药品注册管理办法》规定:新药指未曾在中国境内上市销售的药品,已生产的药品若改变剂型、改变给药途径、改变制造工艺或增加新的适应症,亦按新药管理。

1.临床前药理研究(以非人体为研究对象)(1)主要药效学;(2)一般药理学:对呼吸系统、循环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3)毒理学研究:急性毒性;长期毒性;特殊毒理:致癌、致畸、致突变;(4)药动学(药代研究)。

2.临床药理研究(以人体为研究对象):(1)Ⅰ期临床试验:20~30例健康志愿者进行初步的药理学及人体安全性试验,观察人体对新药的耐受程度和药代动力学。

目的:为制定临床给药方案提供依据。

(2)Ⅱ期临床试验:随机双盲对照试验,病例不少于100例。

目的:观察新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推荐临床给药剂量。

(3)Ⅲ期临床试验:上市前的多中心临床试验,病例不少于300例。

目的:对新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社会性考察。

(4)Ⅳ期临床试验(售后调研):上市后监测,长期广泛考察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发现不良反应。

第二节药效学(一)一、药物的基本作用治疗作用——凡能达到防治效果的作用称为治疗作用。

药理学教案模板范文

药理学教案模板范文

一、课程名称:药理学二、授课对象:医学相关专业学生三、授课时间:2课时四、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掌握药理学的定义、性质和研究内容;(2)了解药物的基本概念、分类及作用特点;(3)熟悉药物代谢动力学和药物效应动力学的基本原理。

2. 能力目标:(1)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2)能够根据药物作用特点,合理选择合适的给药途径和剂量;(3)能够分析药物不良反应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3. 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职业道德;(2)提高学生运用药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五、教学内容:第一课时1. 引言:药理学的定义、性质和研究内容2. 药物的概念、分类及作用特点3. 药物代谢动力学的基本原理第二课时1. 药物代谢动力学的基本原理(续)2. 药物效应动力学的基本原理3. 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六、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使学生掌握药理学的基本知识和原理。

2. 讨论法:教师引导学生对药理学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药理学知识在实际临床中的应用。

七、教学手段:1. 多媒体课件:利用PPT展示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2. 板书:教师板书重点内容,便于学生记忆。

3. 教学案例:通过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药理学知识在实际临床中的应用。

八、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介绍药理学的定义、性质和研究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重点内容:讲解药物的基本概念、分类及作用特点,药物代谢动力学和药物效应动力学的基本原理。

3. 讨论环节:引导学生对药理学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药理学知识在实际临床中的应用。

5. 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九、作业布置:1. 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完成课后习题。

2024年度《药理学》电子教案(人卫版)

2024年度《药理学》电子教案(人卫版)
感谢您的观看
2024/3/23
38
29
给药途径和剂量确定
给药途径
根据实验需求和药物特性选择合适的给药途径,如口 服、注射(皮下、肌肉、静脉等)、吸入、皮肤给药 等。
剂量确定
根据药物的药理作用、毒性及实验动物的种类和体重 等因素,确定合适的药物剂量。一般采用预实验或文 献参考的方法来确定剂量范围。
2024/3/23
30
观察指标选择和数据处理方法
《药理学》电子教案(人卫版)
2024/3/23
1
目 录
2024/3/23
• 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 • 药物效应动力学 • 药物代谢动力学 • 影响药物效应因素及合理用药原则 • 各类药物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 药理学实验方法及操作规范 • 药理学前沿进展及挑战
2
01 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
2024/3/23
2024/3/23
免疫增强剂
通过激活免疫细胞或促进免疫因子的分泌而 发挥免疫增强作用的药物。例如干扰素、白 细胞介素等细胞因子类药物以及胸腺肽等免 疫调节剂类药物。这些药物主要用于治疗免 疫缺陷病、病毒感染和肿瘤等免疫相关疾病

27
06 药理学实验方法及操作规 范
2024/3/23
28
实验动物选择与处理
2024/3/23
32
07 药理学前沿进展及挑战
2024/3/23
33
新型给药系统研究进展
纳米药物传递系统
利用纳米技术提高药物溶解度、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 ,减少副作用。
靶向给药系统
通过特异性识别病变组织或细胞,实现精准治疗,降 低对正常组织损伤。
智能给药系统
根据病情和个体差异,自动调节药物释放速率和剂量 ,提高治疗效果。

大学药理学说课教案设计

大学药理学说课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掌握药理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2)了解药物的作用机制、药效学、药动学及药物不良反应。

(3)熟悉药物分类、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的防治。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提高学生运用药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2)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药理学概述2. 药物作用机制3. 药效学4. 药动学5. 药物不良反应6. 药物分类与临床应用7. 药物不良反应的防治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药理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引导学生分析药物的作用机制、药效学、药动学及药物不良反应。

3. 讨论法:分组讨论药物分类、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的防治,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4. 实验教学法: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药物作用机制、药效学、药动学等知识。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药理学概述1. 引入:简要介绍药理学的定义、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2. 讲解:药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分支学科及研究方法。

3. 案例分析:通过案例,让学生了解药理学的实际应用。

4. 总结: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布置课后作业。

第二课时:药物作用机制1. 引入:讲解药物作用机制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讲解:药物与受体的相互作用、信号转导途径、细胞内信号转导分子等。

3. 案例分析:通过案例,让学生了解药物作用机制在实际中的应用。

4. 总结: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布置课后作业。

第三课时:药效学1. 引入:讲解药效学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讲解:药物作用强度、作用类型、作用时间等。

3. 案例分析:通过案例,让学生了解药效学在实际中的应用。

4. 总结: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布置课后作业。

第四课时:药动学1. 引入:讲解药动学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讲解: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等过程。

药理学课程教案模板范文

药理学课程教案模板范文

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药理学授课班级:XX班授课教师:XX授课时间:XX课时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掌握药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2)熟悉药物的分类、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

(3)了解药物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和个体差异。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提高学生临床用药的实践能力。

(3)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 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2)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3)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内容1. 药物概述(1)药物的定义、分类和作用机制(2)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3)药物不良反应及防治2. 神经系统药物(1)中枢神经系统药物(2)外周神经系统药物(3)精神药物3. 心血管系统药物(1)抗高血压药物(2)抗心律失常药物(3)抗心绞痛药物(4)抗凝血药物4. 呼吸系统药物(1)平喘药(2)镇咳药(3)祛痰药5. 消化系统药物(1)抗酸药(2)抗溃疡药(3)止吐药(4)助消化药6. 泌尿系统药物(1)利尿药(2)抗利尿药(3)抗肾小球肾炎药7. 内分泌系统药物(1)胰岛素及类似物(2)抗糖尿病药(3)甲状腺激素及类似物8. 抗感染药物(1)抗生素(2)抗病毒药物(3)抗真菌药物(4)抗寄生虫药物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药理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2. 案例分析法:结合临床实际,分析药物的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3. 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4. 实验教学法: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药物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

五、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周:药物概述2. 第二周:神经系统药物3. 第三周:心血管系统药物4. 第四周:呼吸系统药物5. 第五周:消化系统药物6. 第六周:泌尿系统药物7. 第七周:内分泌系统药物8. 第八周:抗感染药物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问、回答问题的情况。

药理学教案

药理学教案
授课内容
第9章 胆碱受体阻断药-N胆碱受体阻断药
授课学时
0.5
授课教师
曾靖
职称
教授
所属院系
药理教研室
教学目的
熟悉除激化和非除极化药物的作用特点及应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具和媒体使用
多媒体
教材名称版次及出版社
杨宝峰主编
药理学(第六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教学方法
课堂讲解
教学过程
除极化和非除极化肌松药的作用特点15分钟
间羟胺、去氧肾上腺素的作用特点5分钟
肾上腺素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禁忌症20分钟
多巴胺、麻黄碱的特点10分钟
异丙肾上腺素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禁忌症15分钟
总结5分钟
讲授新进展内容
心血管肾上腺素受体亚型
如何启发学生思维方法与指导自学
对比讲解
教案执行情况
执行良好
教案第
课程名称
药理学
杨宝峰主编
药理学(第六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教学方法
课堂讲解
教学过程
药理学研究的任务和对象、药效学和药动学研究范围、药理学与相邻学科(基础与临床)的关系。约10分钟
药物的基本特性。约5分钟
药理学的发展史、新药开发。约5分钟
教案执行情况
执行良好
教案第2章
课程名称
药理学
授课专业和年级
04级临床医学专业(含专升本)
教学重点与难点
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禁忌症,比较各代表药物对血压影响。
教具和媒体使用
多媒体
教材名称版次及出版社
杨宝峰主编
药理学(第六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高职临床医学专业《药理学》教案第二章:传出神经系统药理概论

高职临床医学专业《药理学》教案第二章:传出神经系统药理概论

《药理学》教案上课系别:授课班级:临床医学主讲教师:上课时间:主要教学内容及过程(Main Teaching Contents & Procedures)第二单元(Unit) 第 3-4 周(Week) 12 学时(Periods) 单元标题(Title) :传出神经系统药教学地点(Place) :教学目标(Teaching Target) :知识目标:重点掌握各种受体的分布、激动后的效应、常见传出神经系统药的作用及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能力目标:能够将所学的知道运用于生活。

素质目标:具有理论联系实际的思维模式。

教学方法(Teaching Approaches) :讲授、讨论、案例教学材料及工具(Teaching Materials & Aids) :多媒体教学素材、授课计划、课程教案黑板粉笔、扩音器课程教材考核与评价方式(Testing & Evaluating Mode)课堂提问、课后作业第二章:传出神经系统药理概论第一节:概述交感神经自主神经副交感神经传出神经运动神经一、传出神经按递质的分类1.胆碱能神经兴奋时其末梢释放乙酰胆碱。

包括:①运动神经②交感和副交感节前纤维③副交感神经的节后纤维④极少数交感神经的节后纤维(如某些支配汗腺和骨骼肌血管舒张的神经)2.去甲肾上腺素能受体兴奋时其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

绝大部分交感神经节后纤维属于此类。

二、传出神经递质的合成与代谢1.去甲肾上腺素(NA)的合成与代谢酪氨酸羟化酶多巴胺脱羧酶多巴胺-ß-羟化酶酪氨酸多巴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其中酪氨酸是合成去甲肾上腺素的基本原料,酪氨酸羟化酶是去甲肾上腺素合成的限速酶。

NA合成后,储存于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的囊泡中,当神经冲动到达末梢时,产生去极化,Ca2+内流,使囊泡膜与突触前膜融合,然后形成裂孔,胞裂外排引起递质释放。

NA释放后的消除,大部分被突触前膜主动摄取并进入囊泡内,小部分被单胺氧化酶(MAO)灭活。

药理说课教学设计方案

药理说课教学设计方案

本节课为药理学说课教学设计方案,旨在通过引导学生掌握药理学的基本概念、药物作用机制、药物不良反应等知识,培养学生的药理学思维和临床应用能力。

以下为具体的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药理学的基本概念、药物作用机制、药物不良反应等知识。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药理学思维和临床应用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药理学的兴趣,树立正确的药物观念。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药物作用机制、药物不良反应。

2. 教学难点:药物作用机制的理解和应用。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提问:什么是药理学?药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包括病原体)相互作用及规律的学科,主要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等过程以及药物对机体生理、生化功能的影响。

(二)新课讲解1. 药物作用机制(1)介绍药物作用机制的基本概念。

(2)讲解药物作用机制的类型,如受体学说、离子通道学说、酶学说等。

(3)举例说明不同药物的作用机制。

2. 药物不良反应(1)介绍药物不良反应的概念。

(2)讲解药物不良反应的分类,如副作用、毒性反应、过敏反应等。

(3)举例说明不同药物的不良反应。

(三)课堂讨论1. 教师提出问题:如何正确使用药物?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讨论成果。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2. 学生回顾所学知识,提出疑问。

四、教学评价1. 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药理学基本概念、药物作用机制、药物不良反应等知识的掌握情况。

2. 课堂讨论:评价学生药理学思维和临床应用能力。

3. 课后作业:布置与药理学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1. 教师应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2. 结合临床实例,提高学生对药理学的兴趣和应用能力。

3.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药理学的基本知识,培养药理学思维和临床应用能力,为今后从事医学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2024版药理学药理学教案完整版

2024版药理学药理学教案完整版

教学手段
本课程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包括PPT课件、视频、动画等,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和效果。同时,还将利用在线课程、学习通等网络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加便捷的学习方式。
2024/1/25
6
02
药物效应动力学
2024/1/25
7
药物作用机制
01
改变细胞周围环境 的理化性质
8
药物剂量与效应关系
量效关系
在一定范围内,药物的效应与剂量成正比,即剂量越大,效应越强。
最小有效量
能引起药物效应的最小剂量。
极量
引起最大效应而不发生中毒的剂量。
半数有效量(ED50)
指能引起50%的实验动物出现阳性反应时的药物剂量。
2024/1/25
9
药物作用时间过程
潜伏期
从给药到出现药效的时间。
通过设计多种药物联合使用的实验方案,研究药物之 间的相互作用和协同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和方法。
个性化用药方案实验设计
根据患者的基因型、生理特征等信息,设计个 性化的用药方案和剂量调整策略,提高药物治 疗的效果和安全性。
37
07
课程总结与展望
2024/1/25
38
课程重点内容回顾
01
药物作用机制
22
抗肿瘤药物
2024/1/25
细胞毒类药物
通过干扰肿瘤细胞DNA合成和修复、抑制肿瘤细胞 增殖等方式发挥抗肿瘤作用。
激素类药物及抗激素类药物
分别通过调节激素水平或阻断激素受体等方式发挥 抗肿瘤作用。
分子靶向药物及免疫治疗药物
分别针对肿瘤细胞的特定分子靶点或激活机体免疫 系统等方式发挥抗肿瘤作用。

大学药理学教案万能模板

大学药理学教案万能模板

课程名称:药理学授课班级:XX年级XX班授课教师:XX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使学生掌握药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2)了解药物的来源、结构、性质、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3)熟悉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提高学生实验操作技能和实验报告撰写能力。

(3)增强学生临床用药和药物不良反应的识别能力。

3. 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2)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3)激发学生对药理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教学内容:一、绪论1. 药物的概念、分类和作用2. 药理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3. 药物在人体内的作用过程二、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1. 药物的吸收2. 药物的分布3. 药物的代谢4. 药物的排泄三、药物的作用机制1. 药物与受体的相互作用2. 药物的信号转导3. 药物作用的细胞信号传导四、药物的临床应用1. 抗生素2. 抗高血压药3. 抗癫痫药4. 抗肿瘤药五、药物不良反应及防治1. 药物不良反应的概念、分类和原因2. 药物不良反应的防治方法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导学生回顾药理学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内容。

二、讲解1. 详细讲解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

2. 分析药物的作用机制,包括药物与受体的相互作用、信号转导和细胞信号传导。

3. 讲解药物的临床应用,包括抗生素、抗高血压药、抗癫痫药和抗肿瘤药。

4. 介绍药物不良反应的概念、分类、原因及防治方法。

三、案例分析1. 结合实际案例,分析药物在临床应用中的优点和不足。

2. 讨论药物不良反应的预防和处理措施。

四、课堂讨论1. 针对药物的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等方面,引导学生展开讨论。

2.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共同解决。

五、实验操作1. 实验目的:掌握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

药理学高校教师教案模板

药理学高校教师教案模板

药理学高校教师教案模板一、课程名称:(适用大部分课程教案)二、授课对象高校药理学相关专业的学生,具备一定的基础医学知识,对药理学有初步的理解和认识。

三、授课时间每课时90分钟,共18课时。

四、授课教师具备药理学相关专业背景,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科研经历的教师。

五、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掌握药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及常用药物的作用机制;(2)了解药物分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及药物间的相互作用;(3)培养学生查阅药理学文献、分析药物信息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药理学知识水平;(2)引导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药物相关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药理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使其认识到药物在人类健康事业中的重要作用;(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药物观,关注药物安全,遵循医学伦理。

六、教学重占和难点1、教学重点(1)药理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2)常用药物的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3)药物分类、药物间的相互作用。

2、教学难点(1)药物作用机制的理解与运用;(2)药物不良反应的识别与处理;(3)药物间相互作用的判断与解析。

七、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5分钟)(1)通过提问或讨论方式回顾上节课的重点内容,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2)提出本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引发学生的思考,为新知讲授做好铺垫。

2、新知讲授(20分钟)(1)采用多媒体课件、板书等形式,系统讲解药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2)结合临床案例,详细解析常用药物的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3)通过图示、表格等形式,梳理药物分类、药物间相互作用等内容。

3、合作探究(15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针对某一药物或药物类别进行讨论,分析其作用机制、不良反应等方面的问题;(2)鼓励学生提问,引导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3)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促进学生的思考。

药理学经典教案范例设计

药理学经典教案范例设计

药理学经典教案范例设计一、教案基本信息1. 教案名称:药理学经典教案范例设计2. 教学对象:药理学专业本科生3. 教学时间:2学时4. 教学地点:药理学实验室5. 教学目标:通过本教案的设计,使学生能够掌握药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了解药物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药理学基本概念2. 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3. 药物作用机制4. 药物的临床应用三、教学方法1. 讲授:通过讲解药理学基本概念和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内容,使学生对药理学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2. 实验:设计药理学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了解药物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

3. 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解决实际药理学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药理学基本概念和药物的作用机制2. 教学难点:药物的临床应用和解决实际药理学问题五、教学过程1. 第一学时(1)讲解药理学基本概念,包括药物的定义、分类、作用机制等。

(2)介绍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

(3)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解决相关问题。

2. 第二学时(1)设计药理学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了解药物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解决实际药理学问题。

六、教学评价1. 课堂测验:对学生进行课堂测验,考察学生对药理学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

2.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完成实验报告,评价学生对药物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七、教学资源1. 实验室设备:包括药理学实验所需的设备和药物。

2. 教学资料:包括药理学基本概念、药物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的相关资料。

八、教学反思通过本教案的设计,学生能够全面了解药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了解药物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本教案还注重实践操作和小组讨论,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结:
15分钟
30分钟
40分钟
5分钟
教案末页
教学
小结
第二十四章甲状腺激素及抗甲状腺药
第一节甲状腺激素
第二节抗甲状腺药
思考题

作业题
1.甲亢手术前应如何进行药物准备?为什么?
2.抗甲状腺药有哪几类?说出各类的代表药物及临床应用?
3.哪些药物可用于甲状腺危象的治疗?为什么?
教学
后记
适当讲授碘缺乏症相关知识有利用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和记忆。
商洛职业技术学院教案首页
课程名称
药理学
专业班级
2010级药学班
授课教师
赵晋
授课序次
28
授课类型
理论
授课学时
2
授课题目(章节)
第二十四章 甲状腺激素与抗甲状腺药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硫脲类抗甲状腺药、碘和碘化物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与不良反应;
2.熟悉甲状腺激素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
3.了解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分泌与调节。
3.单纯性甲状腺肿:以含碘食盐、食物预防为主;也可给予甲状腺激素,补充体内甲状腺激素的不足,并抑制促甲状腺激素过多分泌,从而缓解甲状腺组织代偿性增生肥大。
【不良反应】过量引起甲状腺功能亢进,表现为心悸、多汗、失眠、多食、消瘦和手震颤等症状,重者可出现发热、呕吐、腹泻、脉搏快而不规则;老年人和心脏病患者应用可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等,一旦出现,应立即停药,必要时用β受体阻断药等进行对症治疗。
2.免疫抑制作用:硫脲类药物尚能抑制甲状腺免疫球蛋白的生成,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有一定的病因性治疗作用。
【临床应用】
1.甲亢的内科治疗:适用于轻症、术后复发、不宜手术或放射性碘治疗者。开始治疗时给予大剂量,经1~3个月后症状明显减轻,当基础代谢率接近正常水平时,即可逐渐减量至维持量,疗程一般为1~2年,有时可长达数年。
(2)弥曼主编,药理学,第2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教案续页
教学内容
辅助手段时间分配
导入:讲述碘缺乏症相关知识
第二十四章甲状腺激素及抗甲状腺药
第一节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素
【作用】
1.维持生长发育:适量甲状腺激素能促进机体正常生长发育,对神经系统和骨骼系统的发育尤为重要。甲状腺功能低下时,小儿可致呆小病(克汀病),表现为身体矮小、肢体粗短、智力发育低下;成人可引起粘液性水肿,表现为中枢神经兴奋性降低、记忆力减退等。
2.甲亢手术前准备:甲亢手术前先服硫脲类药,使甲状腺功能接近正常水平,可减少手术病人在麻醉和手术后的并发症和术后甲状腺危象的产生。手术前2周加服大剂量碘剂,使腺体缩小变韧,减少出血,以利于手术。
3.甲状腺危象的综合治疗:甲亢患者在手术、外伤、感染、精神刺激等诱因的作用下,甲状腺激素突然大量释放入血,导致高热、虚脱、心力衰竭、肺水肿和电解质紊乱的现象,称为甲状腺危象。此时必须应用大剂量碘剂,并加用丙硫氧嘧啶,以阻断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释放及抑制外周血中T4转为T3。
孕妇、哺乳期妇女慎用。糖尿病、高血源自、快速型心律失常、甲亢患者禁用。第二节抗甲状腺药
一.硫脲类
硫脲类包括①硫氧嘧啶类如甲硫氧嘧啶和丙硫氧嘧啶②咪唑类如甲巯咪唑(他巴唑)和卡比马唑(甲亢平)。
【作用】
1.抗甲状腺作用:硫脲类药物通过抑制甲状腺细胞内的过氧化酶,阻止酪氨酸的碘化和碘化酪氨酸的缩合,从而抑制甲状腺激素的生物合成。
【临床应用】
1.小剂量碘防治单纯性甲状腺肿。补充小剂量碘可消除因碘缺乏所致的智力损害。
2.大剂量碘:①用于甲状腺功能亢进手术前准备。②甲状腺危象的治疗。
【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
1.过敏反应2.慢性毒性3.诱发甲状腺功能紊乱
三、放射性碘
放射性碘131I能释放β射线,能选择性地破坏甲状腺实质,因增生组织对射线敏感,故很少波及周围组织。临床可用于甲亢的治疗和甲状腺功能检查。
四、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因阻断β受体而控制甲状腺功能亢进者的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又能适当减少甲状腺激素的分泌。普萘洛尔、烯丙洛尔、阿替洛尔和美托洛尔还能抑制脱碘酶,减少T4转化为T3。
用于控制严重甲亢、甲状腺危象或危象先兆的某些症状,减轻震颤、心悸、紧张、焦虑、多汗、心动过速等。是治疗甲亢的辅助药物。也可作为甲状腺手术前的准备用药。
教学重点
与难点
【重点】抗甲状腺药的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及主要不良反应
【难点】抗甲状腺药的作用机制与甲状腺素合成的关系
教学方法
与手段
讲授
使用教材
及参考书
1、使用教材:王迎新 弥曼主编,药理学,第一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年6月
2、参考书:
(1)王开贞 于肯明主编,药理学,第6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7月
【临床应用】
1.呆小病:呆小病重在预防,若及早诊治,发育仍可正常;若治疗过晚,躯体虽可发育正常,但智力仍然低下。治疗应从小剂量开始,须终身治疗。
2.粘液性水肿:对垂体功能低下的患者宜先用糖皮质激素再给予甲状腺激素,以防发生急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对昏迷患者应立即静脉注射大剂量左甲状腺素,待苏醒后改口服。
2.促进新陈代谢: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糖、脂肪、蛋白质代谢,促进物质氧化,提高基础代谢率,使产热增多。甲亢时,常有怕热、多汗、乏力、消瘦等症状。甲状腺功能低下时,基础代谢率降低,产热减少,可出现畏寒怕冷。
3.提高机体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因甲状腺激素可增强机体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故甲状腺功能亢进时可出现交感神经活性增强的症状,如心率加快、多汗、震颤、失眠、心排出量增加及血压升高等。
【不良反应】
1.粒细胞缺乏症:为本类药物最严重的毒性反应,常发生在治疗后的2~3个月内,故用药期间应定期检查血象,如白细胞总数明显降低(<3.0×109/L)或有发热、咽痛等症状,应立即停药并用升白细胞药。
2.过敏反应:可出现皮疹、瘙痒、药热等过敏反应,可用抗组胺药对抗。
3.甲状腺肿大:因血中甲状腺激素减少,通过负反馈增加了TSH分泌,引起甲状腺代偿性增生肿大,严重者可产生压迫症状。
4.消化道反应:恶心、呕吐、腹泻等,餐时服可减轻。偶见严重肝损害。
5.甲状腺功能减退:长期过量用药可发生,应定期检查。
二、碘及碘化物
碘及碘化物常用碘化钠、碘化钾、复方碘溶液(卢戈液)。
【药理作用】
1.小剂量碘:参与甲状腺激素的合成。
2.大剂量碘:抑制甲状腺球蛋白水解酶,抑制甲状腺激素的释放;还能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合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