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构件耐火试验方法9978-1999
双轨特级防火卷帘技术说明
双轨特级防火卷帘技术说明(一)技术特点说明采用无机织物作为帘面,中间用空气作为隔热层,具有隔热性,并达到一定得耐火极限得防火卷帘.a.不用水进行保护,减少管线得布置,解决了原有防火卷帘与水幕配合管线繁杂、总体造价高得问题。
b.防火性能稳定。
c.安装方便。
d.两侧设有防风钩,具有一定得抗风压性。
e.需留有一定得安装空间,在设计时需要与设计师进行必要得勾通。
技术参数:1.耐火极限大于等于3。
0小时。
背火面最高平均温升84、5,最高单点温升99、4℃未丧失隔热性、2.卷帘得两帘面中心距不小于280mm、3.电动卷门机:(1)限位开关:具有限位开关,卷帘启闭至上下限位时,能自动停止,重复定位误差小于20mm;(2)设有低温熔断装置;(3)具有自重下降恒速性能;(4)能使卷帘在任何位置停止;(5)附设控制保险装置:联动装置\手动速放关闭装置(臂力≤N)、下降至1。
5M处设有延时下降装置。
4.下降至1。
5m处有延时下降装置。
5.使用手动速放装置时,臂力小于等于50N6。
卷门启闭、运行得平均噪音:机平均噪间小于等于60Db。
7.洞口高度2m-5m,电动启降速度2m/min~6、5m/min,自重下降速度3m/min~7m/min.检验依据:按照双轨特级防火卷企业标准Q/TXTMX00J—2004试验方法:按照GB/9978—1999《建筑构件耐火试验方法》(二)设计依据1.《钢质防火卷帘通用技术条件》GB14102—932.《高层民用建成筑防火规范》GB50045-933。
《建筑安装分项工程施工工艺规程》DBJ/T01-26—20034.依据合同提供得技术要求5.《双轨特级防火卷帘》企业标准Q/TXTMX001-2004 (三)设计说明1。
帘面用材料得燃烧性能达到GB8624中A级得规定。
2.导轨选材:采用1、5mm镀锌钢板掩埋型导轨、3、安装形式分为:中装、侧装、(具体形式见安装图)4。
电机及支架选择:根据洞口大小选择电机及支架大小(详见主要零部件技术要求表)5。
建筑构件的耐火试验
200×200
1.40h
300×300
3.00h
370×370
5.00h
2、钢柱的耐火极限:0.25h
2011.3
35
三、梁的耐火极限
▪ 1、钢砼梁的耐火极限:主要取决于主筋保 护层的厚度。 如非预应力钢砼简支梁:
保护层厚度 10 20 25 30 (mm)
耐火极限(h) 1.20 1.75 2.00 2.30
2011.3
10
▪ (四)构件的约束及边界条件
▪ 反映构件实际使用中的情况
▪ (五)受火条件
▪ 墙壁、隔板、门窗——一面受火
▪ 楼板、屋面板、吊顶——下面受火
▪ 横梁——两侧和底面共三面受火
▪ 柱子——所有垂直面受火
▪ (六)试件要求
▪ 1、结构:试件的制作与安装应反映构件在实际中的使用情况
▪ 2、尺寸:应与实际尺寸相同,当构件尺寸>试验炉所容纳尺
▪ 建筑构件耐火极限的三个判定条件,实际应用时 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 (1)分隔构件(隔墙、吊顶、门窗):失去完整性或绝 热性;
▪ (2)承重构件(梁、柱、屋架):失去稳定性; ▪ (3)承重分隔构件(承重墙、楼板):失去稳定性或完
整性或绝热性。
2011.3
14
▪ 影响耐火极限的因素
(1)材料的燃烧性能。材料的燃烧性能好,构件耐 火极限就低。
▪ 板条抹灰:0.25h ▪ 纸面石膏板:0.25h ▪ 钢丝网抹灰:0.25h ▪ 双层石膏板:0.30h ▪ 钢吊顶搁栅——石棉板:0.85h
2011.3
38
六、屋顶承重构件——屋架
▪ 无保护钢屋架的耐火极限为0 .25h; ▪ 钢砼屋架的耐火极限主要取决于保护层厚
建筑物构件耐火检测标准
建筑物构件耐火检测标准
建筑物构件的耐火性能要符合国家标准GB 8624-2012《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分级》和GB/T 9978-2008《建筑构件防火设计规范》的要求。
具体的耐火检测标准包括:
1. 火灾试验标准:建筑构件的耐火检测需要进行火灾试验,根据GB/T
9978-2008 的规定,应按照JGJ/T 849-2014《建筑防火试验规程》中的要求进行。
2. 构件分类标准:根据耐火性能分级要求,将建筑构件分为A1、A2、B、C类四种级别,具体的分类标准由GB 8624-2012 中的有关规定进行。
3. 耐火极限时间标准:根据GB/T 9978-2008 的规定,建筑构件的耐火性能应能够达到规定的耐火极限时间,要求不同类型的构件耐火极限时间也不同。
4. 试验结果评价标准:耐火检测完成后,根据试验结果对建筑构件进行评价。
评价标准包括误判率、漏判率、准确率等。
总之,在耐火测试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检测,确保建筑构件的耐火性能符合建筑和消防的要求,确保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消防基础标准目录.doc
消防基础标准目录GB 4968-1985 火灾分类公安部天津所首次制订GB 5136-1985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产品系列型谱和型号编制方法公安部四川所首次制订GB 5332-1985 可燃液体和气体引燃温度试验方法公安部天津、四川所首次制订GB 5907-1986 消防基本术语第一部分公安部天津、上海、四川、沈阳所首次制订GB 803-1989 空气中可燃气体爆炸指数的测定公安部天津所首次制订GB/T 12474-1990 空气中可燃气体爆炸极限测定方法公安部天津所首次制订GB/T 13464-1992 物质热稳定性的热分析试验方法公安部天津所首次制订GB 13495-1992 消防安全标志公安部天津所首次制订GB/T 4327-1993 消防技术文件用消防设备图形符号公安部天津所第一次修订GB/T 14107-1993 消防基本术语第二部分公安部四川、天津、沈阳、上海所首次制订GB/T14288-1993可燃气体与易燃液体蒸气最小静电点火能测定方法公安部沈阳所首次制订GB 14402-1993 建筑材料燃烧热值试验方法公安部四川所、建科院防火部首次制订GB 14403-1993 建筑材料燃烧释放热量试验方法公安部四川所首次制订GB 14523-1993 建筑材料着火性试验方法公安部四川所首次制订GB/T 14656-1993 阻燃纸和纸板燃烧性能试验方法公安部四川所首次制订GA 51-1993 灭火剂基本术语公安部天津所首次制订GA/T 52-1993 蛋白泡沫灭火剂和氟蛋白泡沫灭火剂质量分等公安部天津所首次制订GA/T 65-1994 消火栓产品质量分等四川消防总厂第首次制订GA/T 66-1994 内扣式消防接口产品质量分等天津中华消防厂首次制订GA/T 67-1994 消防水带生产企业计量检测器具配备规范首次制订GA/T 76-1994 物质恒温稳定性的热分析试验方法公安部天津所首次制订GA/T 65-1994 消火栓产品质量分等四川消防总厂首次制订GA/T 66- 1994 内扣式消防接口产品质量分等天津中华消防厂首次制订GA/T 76-1994 物质恒温稳定性的热分析试验方法公安部天津所首次制订GB 15630-1995 消防安全标志设置要求公安部天津所首次制订GA 114-1995 消防车产品型号编制方法公安部上海所首次制订GB/T 16172-1995 建筑材料热释放速率试验方法公安部四川所首次制订GB/T16173-1995建筑材料燃烧或热解发烟量的测定方法(双室法)公安部四川所首次制订GB 4718-1996 火灾报警设备专业名词术语公安部沈阳所首次制订GA 132-1996 材料产烟毒性分级公安部四川所首次制订GA 136-1996 软垫家具易燃性的试验和分级方法公安部天津所首次制订GB/T 16283-1996 固定灭火系统基本术语公安部天津所首次制订GB 8624-1997 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分级方法公安部四川所首次制订GB 16840.1-1997 电气火灾原因技术鉴定方法第1部分:宏观法公安部沈阳所首次制订GB 16840.2-1997 电气火灾原因技术鉴定方法第2部分:剩磁法公安部沈阳所首次制订GB16840.3-1997 电气火灾原因技术鉴定方法第3部分:成分分析法公安部沈阳所首次制订GB 16840.4-1997 电气火灾原因技术鉴定方法第4部分:金相法公安部沈阳所第首次制订GB 16838-1997 消防电子产品环境试验方法及严酷等级公安部沈阳所首次制订GA 185-1998 火灾财产直接损失统计方法公安部天津所首次制订GA/T 227-1999 火灾探测器产品型号编制方法公安部沈阳所首次制订GA/T 228-1999 火灾报警控制器产品型号编制方法公安部沈阳所首次制订GA/T 229-1999 火灾报警设备图形符号公安部沈阳所首次制订GB/T 5464-1999 建筑材料不燃性试验方法公安部四川所首次制订GB/T 9978-1999 建筑构件耐火试验方法公安部天津所首次制订GB/T 8627-1999 建筑材料燃烧或分解的烟密度试验方法公安部四川所第一次修订情感语录1.爱情合适就好,不要委屈将就,只要随意,彼此之间不要太大压力2.时间会把最正确的人带到你身边,在此之前,你要做的,是好好的照顾自己3.女人的眼泪是最无用的液体,但你让女人流泪说明你很无用4.总有一天,你会遇上那个人,陪你看日出,直到你的人生落幕5.最美的感动是我以为人去楼空的时候你依然在6.我莫名其妙的地笑了,原来只因为想到了你7.会离开的都是废品,能抢走的都是垃圾8.其实你不知道,如果可以,我愿意把整颗心都刻满你的名字9.女人谁不愿意青春永驻,但我愿意用来换一个疼我的你10.我们和好吧,我想和你拌嘴吵架,想闹小脾气,想为了你哭鼻子,我想你了11.如此情深,却难以启齿。
组合楼板耐火性能-挠度计算
组合楼板耐火性能-挠度计算摘要:对组合楼板火灾条件下的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条件的挠度计算的理论公式。
该计算方法考虑了混凝土中温度的非线性以及高温对材料特性的影响,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了一个研究思路。
关键词:组合楼板;耐火力学分析0 引言随着高层建筑的发展,组合楼板大量应用。
常温下,组合楼板按组合结构计算承载力,一般不需要配置底部受拉钢筋即可满足承载力要求,如果因耐火要求,组合楼板需要在板底大量配筋时,无疑增加了成本,组合楼板的推广应用价值显著降低。
近年来,包括我国在内,世界各国对无配筋、无防火涂料的组合楼板做了大量的耐火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试验表明,组合楼板在底部无配筋、无防火防护的情况下,超静定组合楼板仍可满足结构防火安全性要求,因此各国规范[1 - 3]均规定了无配筋、无防火防护组合楼板承载力设计方法。
GB/T 9978.1—2008《建筑构件耐火试验方法》[4]修改中采用了ISO 834 - 1∶1999的标准升温曲线[5],对GB/T 9978—1999《建筑构件耐火试验方法》[6]做了较大的修订,其中受弯构件耐火承载能力判定准则由“不垮塌且挠度不大于跨度l/20”改为当受弯构件挠度小于跨度l/30时,应满足下列条件:(1)式中:fmax为构件受火作用下构件最大弯曲变形;D为受火作用下构件允许的极限弯曲变形;d为受弯构件截面上受压点和受拉点之间的距离;l为受弯构件的跨度。
当挠度大于l/30时,还需验算极限弯曲变形速率vf:(2)式中:t为受火时间。
对与采用挠度及挠度速率判定建筑构件耐火承载力方法,各国规范都没有给出相应的设计方法,因此CECS 273∶2010《组合楼板设计与施工规范》[3]不得不规定在计算耐火极限承载力的同时,还要有条件地进行必要的试验验证。
从研究领域看,研究人员对耐火极限承载力研究更为关心,对火灾下挠度的研究却较少。
文献[7]对近似于双向板的组合楼板挠度进行了研究和总结,并将结果纳入了规范CECS 200∶2006《建筑结构防火技术规范》[8]。
机房为什么要安装机房彩钢板,彩钢板由几部分组成
彩钢板(英文名:Color plate),又叫做单面石膏彩钢板、金属面夹芯彩钢板,是主要用于机房建设的一种现代化新型建材,它具有防火、防潮、防静电、防霉、隔音、可拆卸、环保节能等优点。
1机房为什么要安装“彩钢板”?(1)因为机房彩钢板符合国标一级防火标准,能充分满足机房建设装修的防火要求。
(2)因为机房彩钢板表面为烤漆钢板,防潮、防霉,耐酸碱、防静电,隔音率500Hz可达45dB(一般500Hz所产生的噪音为118dB),其计权隔声改善量相当高。
(3)机房彩钢板隔间系统符合CNS12514-5Kg落锤冲击试验规定,抗冲击能力强。
(4)机房彩钢板安装工期短,现场干净,为整个工程节约宝贵的施工时间。
机房彩钢板均可拆卸再复原,可方便进行组装拆卸,对维护水电,线路改造等非常便捷。
(5)能够在机房彩钢板的墙面任意穿孔,对安装控制开关、电源插座等装置非常方便,无需另外处理。
表面颜色柔和,与地板、天花构成统一和谐的整体,使整个空间具有现代气息(6)机房彩钢板孔隙率高,均为微细的毛细孔,导热系数小[一般为0.121~0.205w/(m.k)],热容量大、吸湿性强,故能对室内温度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
(7)因为机房彩钢板由0.6mm热镀锌钢板,12mm防火石膏内饰板所组成。
机房彩钢板面漆为硬化多元聚酯涂料,此涂料本身含有导电成分,通过增加导电系数,降低静电负荷,表面抵抗值105—8Ώ电荷减弱1秒以下;采用静电烤漆喷涂工艺,表面平滑、细腻,不积尘,保养简单,极大的保证了机房的洁净度要求。
2构成机房彩钢板的主要材料:(1)由0.6mm烤漆钢板,内衬板12mm防火石膏板组成的金属墙板;(2)由硬化型多元聚酯涂料作为钢板面漆,用高防锈性涂料为背面涂料;(3)表面电镀或烤漆的窗框、天轨、地轨、踢脚板等零组件;(4)管道墙立柱,隔间立柱C型≥75×50;(5)由钢板加工成型的门框,采用烤漆钢板成型的窗框及玻璃压条。
机房彩钢板的特点:(1)采用挠性建材,永不脱落系列;(2)表面平滑美观,无需再装修,不集尘、易保养;(3)机房彩钢板是预制化,标准化之精密建材;(4)机房彩钢板的隔音率可达45dB,安静无声;(5)表面烤漆钢板,防潮、防霉、耐酸碱、防静电;(6)彩钢板隔间50kg/m2,单墙35kg/m2减轻楼板荷重;(7)施工工期短、现场干净、可重复使用;(8)彩钢板是由钢板加防火板胶合成型、耐撞击、永不热胀冷缩、不变形;(9)墙板、门框、门片、窗框均有彩钢板构成,外形壮观兼具防火功能;(10)对维修水电、空调管路等非常便捷,任意一片墙板都可拆卸再复原。
建筑构件耐火试验方法9978-1999
建筑构件耐火试验方法(一)GB/T 9978-1999前言本标准非等效采用ISO/FDIS 834-1:1997(E)。
本标准从实施之日起,同时代替GB/T 9978-1988。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各国公安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消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公安部天津消防科学研究所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胡纪玉、甘家林、吴海江。
本标准1988年9月首次发布,1999年6月第一次修订。
本标准委托公安部天津消防科学研究所负责解释。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建筑构件耐火试验的试验装置、试验条件、试件要求、试验程序、耐火极限判定条件和试验报告。
本标准适用于墙、梁、楼板、吊顶和屋顶等承重构件,其他的构件、配件或结构可参照采用。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未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5907-1986 消防基本术语第一部分3 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耐火极限在标准耐火试验条件下,建筑构件、配件或结构从受火的作用时起,到失去稳定性、完整性或隔热性时止的这段时间。
3.2耐火稳定性在标准耐火试验条件下,建筑分隔构件当某一面受火时,能在一定时间内其背火面温度不超过规定值的能力。
3.4耐火隔热性在标准耐火线试验条件下,建筑分隔构件当某一面受火时,能在一定时间内其背火面温度不超过规定值的能力。
4试验装置4.1耐火试验炉耐火试验炉应满足5.1、5.2、5.3、6.2的要求并便于试件安装与试验观察。
4.2炉压测量与控制设备炉内压力测量可采用压力传感器,传感器应能准确测量静压头,传感器不应布置在易受火焰或烟气直接冲击的地方。
炉内压力可通过控制通风和调节烟道闸板来调节。
4.3燃烧系统可采用轻些油、天然气、煤气或丙烷气作为燃烧的燃料。
燃料由贮油(气)罐通过管道输送到喷喷与高压鼓风送来的空气混合,喷入炉内燃烧。
变形缝和诱导缝
变形缝概述简介为了防止因气温变化、地基不均匀沉降以及地震等因素使建筑物发生裂缝或导致破坏,设计时预先在变形敏感部位将建筑物断开,分成若干个相对独立的单元,且预留的缝隙能保证建筑物有足够的变形空间,设置的这种构造缝称为变形缝。
分类建筑物在外界因素作用下常会产生变形,导致开裂甚至破坏。
变形缝是针对这种情况而预留的构造缝。
变形缝可分为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三种。
伸缩缝:建筑构件因温度和湿度等因素的变化会产生胀缩变形。
为此,通常在建筑物适当的部位设置垂直缝隙,自基础以上将房屋的墙体、楼板层、屋顶等构件断开,将建筑物分离成几个独立的部分。
为克服过大的温度差而设置的缝,基础可不断开,从基础顶面至屋顶延结构断开。
抗震缝:为使建筑物较规则,以期有利于结构抗震而设置的缝,基础可不断开。
它的设置目的是将大型建筑物分隔为较小的部分,形成相对独立的防震单元,避免因地震造成建筑物整体震动不协调,而产生破坏。
在抗震设防区,沉降缝和伸缩缝须满足抗震缝要求。
沉降缝:指同一建筑物高低相差悬殊,上部荷载分布不均匀,或建在不同地基土壤上时,为避免不均匀沉降使墙体或其它结构部位开裂而设置的建筑构造缝。
沉降缝把建筑物划分成几个段落,自成系统,从基础、墙体、楼板到房顶各不连接。
缝宽一般为30~70毫米。
将建筑物或构筑物从基础至顶部完全分隔成段的竖直缝。
借以避免各段不均匀下沉而产生裂缝。
通常设置在建筑高低、荷载或地基承载力差别很大的各部分之间,以及在新旧建筑的联接处。
有很多建筑物对这三种接缝进行了综合考虑,即所谓的“三缝合一”。
三缝合一:缝宽按照抗震缝宽度处理;基础按沉降缝断开。
施工缝:受到施工工艺的限制,按计划中断施工而形成的接缝,被称为施工缝。
混凝土结构由于分层浇筑,在本层混凝土与上一层混凝土之间形成的缝隙,就是最常见的施工缝。
所以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缝,而应该是一个面。
(石油地质上的)变形缝概述指原始张开缝经过变形作用而形成的裂缝1.1材料组成1)建筑变形缝装置由铝合金型材、铝合金板(或不锈钢板)、橡胶嵌条及各种专用胶条等组成。
耐火母线槽相关标准
矿物质耐火母线槽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化的建设对电力输送干线的安全要求越来越高。
如何正确合理选择耐火电力输送干线,成为设计人员及用户的难题。
但是,目前部分技术人员分不清耐火和防火的定义,甚至把防火母线槽当做耐火母线槽在工程上使用。
本文从JGJ 16-200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GB 7251.2-2006/IEC60439.2:2000《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2部分:对母线干线系统(母线槽)的特殊要求》、公安部标准GA/T 537-2005《母线干线系统(母线槽)阻燃、防火、耐火母线槽的试验方法》、GB/T19216.21-2003/ IEC 60331.21-1999《在火焰条件下电缆或光缆的线路完整性试验第21部分:试验步骤和要求——额定电压0.6/1.0 kV及以下电缆》、GB/T 9978.1-2008(代替GB/T 9978—1999)《建筑构件耐火试验方法第1部分:通用要要求》(ISO 834-1:1999 MOD)五个标准来分析标准和耐火母线槽的市场现行情况,以帮助用户和设计人员走出误区,以供大家参考。
一、耐火母线槽的相关标准与试验方法1.1 JGJ 16-200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摘录13.9.13 各类消防用电设备在火灾发生期间,最少持续供电时间应符合表13.9.13的规定。
表13.9.13 消防用电设备在火灾发生期间的最少持续供电时间1.2 GB 7251.2-2006/IEC 60439.2:2000《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2部分:对母线干线系统(母线槽)的特殊要求》明确规定了阻燃、防火象实际用于建筑物中一样被安置在用混凝土制成的试验台上,其厚度按照耐火时间的要求进行确定。
应按制造商的说明书和建筑物安全防火的要求(如果有的话)在穿过试验台开孔的母线干线外壳周围填充防火密封层。
如果母线干线装有防火单元,该防火单元应放在试验台的中间(见图M.3)M.3a、b——试验台开口的宽度和长度;c——试验台的厚度;d——防火部件的长度;e——热电偶在外壳的非裸露面的位置;1.3 GA/T 537-2005《母线干线系统(母线槽)阻燃、防火、耐火性能的试验方法》,关于阻燃、防火、耐火性能的规定。
03-变形缝施工方案
目录一、工程概况 (3)二、编制依据 (4)三、施工准备 (4)3.1 材料选用 (4)3.2 技术准备 (6)3.3安装前准备工作 (6)(1)槽口处理:根据厂家提供的槽口图纸厂家专业人员对槽口进行处理,地面石材、地面环氧地坪及商铺地面变形缝在安装前20天必须处理完毕,处理过程中多余部分切掉,不足部分用C20混凝土补上,当所补处高度大于30mm 时,要用钢筋加强,待混凝土达到要求后再进行安装。
槽口的处理要求为:槽口基层平整,缝道直线,两边地坪标高一致平整;砌体墙面缝宽保证在100mm,缝两边加构造柱(与墙体构造柱同做法),要求构造柱横平竖直,保证两边表面在同一平面上;石材墙面切缝缝宽达到100mm,缝中龙骨断开,缝两边龙骨加固。
(6)(2)运输及储存:因材料表面要求高,不能碰撞,划伤。
变形缝装置材料运输抵达工地后,需做防止材料日晒、雨淋和盗窃措施。
(6)(3)脚手架:屋面女儿墙石材、外墙凹槽缝、楼板截水槽、广场与站房Z字型缝、负一负二层砌体墙面施工时需根据现场高度,搭设符合要求的脚手架。
(7)(4)在施工现场,施工用电可以就近接通,电量,电压满足需要:220伏交流电,总功率为25KW。
(7)(5)施工用劳动力及专业技术工人可满足施工的正常开展,根据业主进度要求进行安装。
(7)四、施工工艺及流程 (7)五、质量标准 (13)5.1热塑性胶条性能要求(见表1) (13) (15)5.2 胶条外观质量符合表2要求 (15)序号 (15)缺陷名称 (15)要求 (15)1 (15)气泡、杂质 (15)不超过成品表面积的0.5%,且每处不大于25mm²,深度不超过0.5mm (15)2 (15)喷霜、发脆、裂纹 (15)不允许 (15)3 (15)明疤缺胶 (15)面积不超过30×5mm²,深度不超过0.5mm,每米不超过4处 (15)表2 (15)5.3不锈钢板 (15)5.4铝合金型材、铝合金板、铝板 (16)5.5止水带 (16)5.6阻火带 (16)5.7成品力学性能(表3) (16)六、施工注意事项 (17)七、成品保护 (18)八、安全文明施工 (18)一、工程概况南昌西客站(一期)北广场工程位于江西省重点枢纽工程南昌西客站站房北侧,新建站前北大道南侧,地处南昌红角洲长埇村。
GBT 9978-9 建筑构件耐火试验方法-第九部分:非承重吊顶构件的特殊要求
法-第九部分:非承重吊顶构
▶失去承重性:
在试验过程中试件发生垮塌;或梁板构件的 最大挠度、柱构件的轴向变形、柱构件的轴 向变形速率超过规定值时,则被认为试件失 去承重性。
件的特殊要求
厦门易朔产品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出自:AY20160726
专业术语:
吊顶: 用于进行水平防火分隔的非承重建筑构件;
其它相关标准: 标准简介:
▶失去完整性:
当棉垫被点燃或者背火面燃烧达 10 秒钟以上 时,被认为试件失去完整性;
▶GB/T 9978-1 建筑构件耐火试验方法-第一部分:通用要求 ▶GB/T 9978-3 建筑构件耐火试验方法-第三部分:试验方法和试
验数据应用注解
▶GB/T
9978-5 建筑构件耐火试验方法-第五部分:承重水平分隔
▶失去隔热性:
试件背火面的平均温升超过试件表面初始平 均温度 140℃或者背火面在任何一点的温升 超过该点初始温度 180℃时, 则被认为试件失 去隔热性。
构建的特殊要求。
▶GB/T 9978-6 建筑构件耐火试验方法-第六部分:梁的特殊要求 ▶GB/T 9978-8 建筑构件耐火试验方法-第八部分:非承重垂直分
防火测试以证明: ▶达到对着火危险可接受的控制 ▶当所有主要用到的材料表面暴露于火源时,达到对热量,烟及毒气总量等级的可接受的控制 ▶所有要求作为防火板使用的材料或物品,以及在暴露于火源时要求发挥作用的材料及物品,应达
到可接受的防火性能
GB/T 9978-9 测试简介
标准名称:
GB/T 9978-9 建筑构件耐火试验方法-第九部 分:非承重吊顶构件的特殊要求 GB/T 9978-9 Fire-resistance test-Elements of building elements constructionfor Part 9: Specific ceiling 吊顶龙骨: 用于固定吊顶隔板的结构或悬挂系统。 requirements non-Loadbearing
GBT 9978-5 建筑构件耐火试验方法-第五部分:承重水平分隔构建的特殊要求。
关于易朔
●法国防火研究中心
CREPIM 中国办事处;欧盟 CE 认证公告组织授权机构。
●防火资源网全球战略合作伙伴。 ●全球领先的工程咨询机构,致力于阻燃防火材料的研究与测试及相关认证。 ●帮助中国的制造商和贸易商快速有效通过测试获得认证,规避贸易技术壁垒。 ●全球网络和专业化的服务让您在产品测试认证方面省时,省力,省钱。
防火测试以证明: ▶达到对着火危险可接受的控制 ▶当所有主要用到的材料表面暴露于火源时,达到对热量,烟及毒气总量等级的可接受的控制 ▶所有要求作为防火板使用的材料或物品,以及在暴露于火源时要求发挥作用的材料及物品,应达
到可接受的防火性能
GB/T 9978-5 测试简介
标准名称:
GB/T 9978-5 建筑构件耐火试验方法-第五部 分:承重水平分隔构建的特殊要求。 GB/T 9978-5 Fire-resistance test-Elements of building constructionfor Part 5:Specific horizontal 如果屋顶或楼板等构件没有梁的支撑无法进行试验时,本部分也 适用于该类带梁的承重水平分隔构件。然后,试验数据不能直接 在这两种构件间进行传递应用。 requirements loadbearing
标准适用范围:
GB/T 9978 本部分规定了确认表面为受火面的承重水平分隔构件 耐火性能的试验方法。
separating elements.
标准简介:
其它相关标准:
▶失去完整性:
当棉垫被点燃或者背火面燃烧达 10 秒钟以上 时,被认为试件失去完整性;
▶GB/T 9978-1 建筑构件耐火试验方法-第一部分:通用要求 ▶GB/T 9978-3 建筑构件耐火试验方法-第三部分:试验方法和试
中空玻镁夹芯板
金属面中空玻镁夹芯板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金属面石膏复合轻质隔墙板的产品规格,原材料要求,技术要求,实验规则,包装,运输及储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以金属龙骨、防火无机玻镁为芯材,以颜色涂层钢板为面材,用粘结剂符合而成的金属面石膏复合轻质隔墙板(以下简称“夹芯板”)。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91 – 2000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 5464 – 1999 建筑材料不燃性试验方法GB/T 9978 – 1999 建筑构件耐火试验方法JC688-1998 玻镁平板GB/T 12754 –1991 彩色涂层钢板及钢带JC/T869-2000 金属面岩棉矿渣棉夹芯扳3产品规格与标记3.1产品规格尺寸应符合下表1的规定。
表1 产品规格尺寸3.2 产品标记产品标记由产品代号QJB2(K)2-H50,规格尺寸,标准号五部分表示.产品代号:Q(Z)—表示连接方式为企口式连接(中置式连接);J-表示金属面材;B-表示为玻镁平板;1(2、3、4)-表示板状有效宽度为900、960、1160、1200;H- 表示板厚。
标记示例:长度为3000mm,宽度为960mm,厚度为75mm的金属面中空玻镁夹芯扳,标记为:HX-QJB2-H75 3000×960×75长度为3000mm,宽度为960mm,厚度为50mm的金属面中空玻镁夹芯扳,标记为:QJB2-H50 3000×960×504原材料要求4.1 金属面材彩色涂层钢板应符合GB/T 12754的规定,基扳必须热镀锌,锌层双面质量不得小于180g/㎡。
其他金属面材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
建筑构件的耐火试验y
耐火试验结果的评估
耐火等级评定
根据试验结果,评估建筑构件的耐火等级, 判断其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
安全性能评估
评估建筑构件在火灾中的安全性能,如是否 能够有效阻止火焰蔓延。
经济性评估
综合考虑耐火性能、材料成本、施工难度等 因素,评估建筑构件的经济性。
可行性评估
评估建筑构件在实际施工中的可行性,如是 否易于安装和维修。
建筑构件的耐火试验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耐火试验的方法和标准 • 建筑构件的耐火性能 • 耐火试验结果的分析和评估 • 耐火试验的应用和展望
01 引言
耐火试验的目的和意义
评估建筑构件的耐火性能
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耐火试验通过模拟真实火灾条件,对 建筑构件进行燃烧试验,以评估其耐 火性能。
间接耐火试验
通过模拟建筑构件在火灾中的受力情况,如温度、 压力、辐射等,来评估其耐火性能。
加速耐火试验
通过提高试验温度或缩短试验时间,加速评估建 筑构件的耐火性能。
耐火试验的标准
国际标准
01
如ISO 834、ISO 11925-2等,为各国制定耐火试验标准提供指
导和参考。
国家标准
02
各国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耐火试验标准,如美国的
ASTM E119、英国的BS 476等。
行业标准
03
某些特定行业或组织可能制定自己的耐火试验标准,如建筑行
业、消防协会等。
耐火试验的流程
准备样品
根据试验要求准备建筑构件样品,并进行必 要的处理。
安装与调试
将样品安装到耐火试验装置中,并进行设备调 试。
施加荷载
根据试验要求对样品施加相应的荷载,如重力、 压力等。
建筑构件耐火试验方法
建筑构件耐火试验方法建筑构件的耐火性能是保障建筑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而耐火试验是评定建筑构件耐火性能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将介绍建筑构件的耐火试验方法,以期为建筑行业提供参考。
首先,建筑构件的耐火试验应当遵循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规范,如GB/T 9978《建筑构件的耐火性能试验方法》等。
在进行耐火试验时,应当根据具体的建筑构件类型和用途选择相应的试验方法,并严格按照标准规定的试验条件进行。
其次,建筑构件的耐火试验方法包括火焰燃烧试验、加热试验和冷却试验等。
火焰燃烧试验是通过在建筑构件表面施加火焰,评定其燃烧性能和火焰蔓延性能;加热试验是通过在建筑构件表面施加高温,评定其耐高温性能和热稳定性能;冷却试验是在建筑构件经过加热试验后,评定其冷却后的性能表现。
这些试验方法可以全面评定建筑构件在火灾条件下的性能表现。
另外,建筑构件的耐火试验还应当考虑其在实际使用条件下的受力情况和环境因素。
例如,钢结构构件在耐火试验时应当考虑其受力状态和防腐蚀涂层的影响;混凝土构件在耐火试验时应当考虑其受力状态和水泥混凝土的性能表现等。
这些因素对于评定建筑构件的耐火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建筑构件的耐火试验方法还应当注重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进行试验时,应当严格控制试验条件,确保试验结果的可比性和可靠性;同时,应当加强试验数据的分析和评定,确保试验结果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只有如此,才能真实反映建筑构件在火灾条件下的性能表现。
综上所述,建筑构件的耐火试验方法是评定建筑构件耐火性能的重要手段,应当严格遵循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规范,并考虑建筑构件的具体类型和用途,全面评定其在火灾条件下的性能表现。
同时,还应当注重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确保评定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希望本文能为建筑行业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混凝土墙体防火性能测试标准
混凝土墙体防火性能测试标准一、前言混凝土墙体是建筑工程中常见的建筑结构材料,其防火性能在建筑工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建立一套完备的混凝土墙体防火性能测试标准,对于提高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标准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混凝土墙体防火性能的测试,涉及混凝土墙体的防火等级划分、试验方法、试验装置及测试结果的评定等内容。
三、术语和定义3.1 混凝土墙体指采用水、水泥、砂、石等原材料制成的建筑材料,常用于建筑墙体、地基、柱子等建筑结构。
3.2 防火等级指建筑材料或构件在火灾情况下的耐火性能分类。
防火等级越高,表示建筑材料或构件在火灾情况下的耐火性能越强。
3.3 火灾试验指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对混凝土墙体进行模拟火灾试验,以评定其防火性能。
四、防火等级划分4.1 混凝土墙体的防火等级应根据其抗火性能分为以下等级:A1、A2、B1、B2、C、D等级。
其中A1为最高等级,D为最低等级。
4.2 混凝土墙体的防火等级划分应参照国家标准《建筑材料防火性能分类及标志的技术要求》(GB 8624-2012)中对于建筑材料的防火等级划分要求。
五、试验方法5.1 火灾试验应在符合国家标准《建筑材料防火性能试验方法》(GB/T 9978-2019)中的试验要求下进行。
5.2 试验时应按照设计要求,选取合适的混凝土墙体样品进行试验。
5.3 试验时应根据试验要求,对混凝土墙体样品进行预处理,包括清洗、烘干、尺寸测量等。
5.4 试验时应按照试验要求,将混凝土墙体样品置于火源下方,模拟火灾环境,记录试验过程中的各项数据。
六、试验装置6.1 试验装置应符合国家标准《建筑材料防火性能试验方法》(GB/T 9978-2019)中的试验要求。
6.2 试验装置应具备稳定的传热条件和可靠的记录测试数据的功能。
6.3 试验装置应采用耐火材料制作,以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七、测试结果的评定7.1 根据试验结果,应对混凝土墙体样品的防火等级进行评定。
电动卷帘门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电动卷帘门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1、编制依据施工图纸及洽商和设计变更防火门、卷帘门图集《88J13—4》2、工程进度与质量保证:由项目经理全权负责该工程项目的全部运作。
选用技术熟练,纪律严明,经过多个大型工程锤炼的高素质的安装队伍进场安装,确保工程进度。
施工过程中坚持自检、互检、交接检和抽验相结合的质量检查制度。
质检人员定期到工地跟踪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3。
1、产品性能及参照标准GB 5824 建筑门窗洞口尺寸系列GB 6388运输包装收发货标志GB 7633 门和卷帘的耐火试验方法GB14102—93防火卷帘通用技术条件GB/T9978—1999 建筑构件耐火实验方法3。
2、施工组织1。
施工组织的指导思想:“严格遵守合同,确保工期,质量第一,信誉至上"提倡“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2. 从采购材料抓起,尽量缩短采购时间。
3。
采取各种措施尽力减少不均衡施工的不利影响。
考虑采取合理安排交叉施工,尽量向前赶工期.4。
根据现场的洞口尺寸,进行图纸深化设计。
对图纸反复核对,确保无误,依据图纸要求,防火卷帘门如不到顶,上部采用耐火极限不小于3小时的防火板材封堵。
3.3、施工布署⌝生产顺序:采取先生产一批,然后进场安装,安装与生产同时进行的方式。
⌝原材料存放:原材料进厂到产品加工及成品的存放都设专管专用,材料在厂内或现场存放时要放置在干燥、通风的地方,要避免和有腐蚀的物质及气体接触,并必须做防潮、防雨、防晒、防腐等措施.平放时,下面垫平,防止变形。
由专人负责管理.⌝所有材料进场上报合格证、检验报告和相关资质证明文件。
所有⌝隐蔽工程检查验收,必须经监理验收合格后,方可下道工序施工。
质量检查:检查部门必须严格把关,从原材料的购进到车间生产,每道环节都该做好质量计录,以确保产品质量;⌝⌝产品运输:产品在运输过程中要平稳,牢固,避免因行车时碰撞损坏产品.装卸时要轻抬轻放,严格避免磕、摔、撬等行为,防止机械变形,损坏产品,影响安装使用。
通用建筑构件的耐火性能
通用建筑构件的耐火性能建筑构件起火或受热会因受到结构破坏而失去稳定,造成建筑物倒塌和人员伤亡,因此建筑物必须具有一定的耐火能力。
《建筑构件耐火试验方法》(GB/T 9978. 1-2008)将标准耐火试验条件下,建筑构件、配件或结构从受火的作用时起,到失去稳定性、完整性或隔热性时止的这段时间称为耐火极限。
并将在标准耐火试验条件下,承重或非承重建筑构件在一定时间内抵抗垮塌的能力,消防工程称为耐火稳定性。
我国防火设计中,构件的耐火极限时衡量建筑物耐火等级的主要指标.而承重构件的耐火极限是结构能否于火灾中保持稳定不倒塌的唯一保证。
一、建筑构件的耐火试验对耐火构件经行耐火试验,研究构件的耐火极限,可以为正确制定和贯彻建筑防火法规提供依据,为提高建筑结构耐火性能和建筑物的耐火等级,降低防火投资,减小火灾损失提供技术措施,也和火灾烧损后建筑结构加固工作直接相关.图2-4为标准时间----温度曲线,该曲线最早由英国提出,后来成为国际上通用的标准耐火实验的升温条件。
它是为了方便按统一方法进行实验。
根据数据积累给出的火灾在爆炸后的一种理想状态下的温度与时间的关系曲线。
耐火试验采用明火加热,使试件受到与实际火灾相似的火焰作用。
为了模拟一般室内火灾的发展阶段,试验时,炉内气体的温度按下式控制:T-To=345 1g(8t+ 1)式中t—升温时间,min;T-t时刻的炉内温度,℃;TO—炉内初始温度,℃,一般在5----40度范围内。
在试验中,由于多种原因的影响,炉内温度完全按照上式升高是不可能的,会存在一定的误差。
炉温偏离标准升温曲线的偏差d按照下式计算。
/A-B/d= ----------x100B式中A——实际平均炉温曲线下的面积;B——标准升温曲线下的面积;d-——偏离标准升温曲线的偏差。
当t<10min时,要求d<15环;当1O<t<30min时,要求d<5%面积A,B的计算方法为:试验开始10min内,时间间隔小于1min;在10~~30min内,时间间隔小于1min;在10 - 30min间隔内,时间间隔小于2min;在30min以后,时间间隔小于5min.在此时间间隔下,把各间隔内温度曲线下的面积相加即得到A,B面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构件耐火试验方法(一)GB/T 9978-1999前言本标准非等效采用ISO/FDIS 834-1:1997(E)。
本标准从实施之日起,同时代替GB/T 9978-1988。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各国公安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消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公安部天津消防科学研究所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胡纪玉、甘家林、吴海江。
本标准1988年9月首次发布,1999年6月第一次修订。
本标准委托公安部天津消防科学研究所负责解释。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建筑构件耐火试验的试验装置、试验条件、试件要求、试验程序、耐火极限判定条件和试验报告。
本标准适用于墙、梁、楼板、吊顶和屋顶等承重构件,其他的构件、配件或结构可参照采用。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未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5907-1986 消防基本术语第一部分3 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耐火极限在标准耐火试验条件下,建筑构件、配件或结构从受火的作用时起,到失去稳定性、完整性或隔热性时止的这段时间。
3.2耐火稳定性在标准耐火试验条件下,建筑分隔构件当某一面受火时,能在一定时间内其背火面温度不超过规定值的能力。
3.4耐火隔热性在标准耐火线试验条件下,建筑分隔构件当某一面受火时,能在一定时间内其背火面温度不超过规定值的能力。
4试验装置4.1耐火试验炉耐火试验炉应满足5.1、5.2、5.3、6.2的要求并便于试件安装与试验观察。
4.2炉压测量与控制设备炉内压力测量可采用压力传感器,传感器应能准确测量静压头,传感器不应布置在易受火焰或烟气直接冲击的地方。
炉内压力可通过控制通风和调节烟道闸板来调节。
4.3燃烧系统可采用轻些油、天然气、煤气或丙烷气作为燃烧的燃料。
燃料由贮油(气)罐通过管道输送到喷喷与高压鼓风送来的空气混合,喷入炉内燃烧。
燃烧产生的烟气由烟道经烟道闸板进入烟囱。
4.4试件变形测量仪器试件变形测量可采用机械、力学、光学或电子技术方式测量。
4.5加载设备加载设备可采用液压方法、机械方式或荷得块方式。
加载设备应满足下列要求:a.加载设备应能模拟均布荷载、集中荷载、轴心荷载和偏心荷载;b.试验期间,试验荷载的大小,方向应保持稳定不变;c.设备本身变形不应对试件变形测量、热的使用产生影响;d.测量设备应不影响试件背火面的空气流通和冷却以及妨碍其他项目的测量、观察和操作。
4.6约束设备可采用液压系统或其他加载系统作为试件的约束设备,约束设备应能为试件提供合适的边界条件。
4.7仪器设备的精确度温度测量设备:对于炉内温度±15℃;对于试件背火温度 ±4℃对于试件的内部温度 ±10℃炉压测量设备:±3 Pa;荷载测量设备:应加荷载值的±2.5%;时间测量设备:±2s;试件变形测量设备:对于轴向收缩或膨胀 ±0.5mm;对于其他变形 ±2mm;试件缝隙测量控棒:直径6mm的 ±0.1mm;直径25mm的±0.2mm。
5 试验条件5.1升温条件5.1.1炉温控制耐火性能试验应采用明火加热,使试件受到与实际火灾相似的火焰作用。
试验炉炉内温度随时间而变化,其变化规律应满足下列函数关系:T-T0=345g(8t+1)式中:T―升温到t时刻的平均炉温,℃;T0―炉内的初始温度,应在5℃~40℃范围之内,℃;t―试验所经历的时间,min。
表示以上函数的曲线,即“标准时间―温度曲线”,如图1所示。
图1 标准时间―温度曲线5.1.2允许控温偏差a. 试验期间的炉内实际平均温度与标准时间一温度曲线的偏差值“d”用下式确定:d=(A-A0)/A0×100%式中:A―实际平均煽温曲线下的面积;A0―标准温度曲线下的面积。
炉温允许偏差为:0min<t≤10min时,d≤15% (1)10min<t≤30min,d≤10% (2)t>30min;d≤5% (3)面积计算的方法是:(1)时间间隔不超过1min;(2)时间间隔不超过2min;(3)时间间隔不超过5min。
在试验开始10min后的任何时间里,由任何一个热电偶测得的炉温与标准时间一温度曲线所对应的标准煽温不能相差±100℃。
5.1.3炉内温度测量采用丝径为0.75~1.00mm的热电偶,其热端伸出套管的长度不少于25。
试验开始时,热电偶的热端与试件受火面原距离应为100±10mm;试验过程中,上述距离应控制在50-150mm之内。
热电偶应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累计使用20h后,应使用热电偶校验机校验,符合其精度要标的方可继续使用。
热电偶产生的电信号可经温度变送器或直接送到记录仪或计算机。
试验过程中标准温度、单点温度、平均温度以及偏差温度应能随时显示。
5.1.4试件背头面温度测量采用丝径为0.5mm的热电偶,其热端应与直径为12mm、厚度为0.2mm的圆形铜片的圆心焊接。
铜片用长、宽均为30mm、厚度为2.0±0.5mm的石棉衬垫或类似材料覆盖,该材料的密度为900±100kg/m2、导热系数为0.177-0.143W/(m・K)。
石棉衬垫或类似材料可用而热胶粘贴在试件表面上,但铜片与试件表面之间不应任何残留胶浆。
热电偶产生的电信号可经温度变送器或直接送到记录仪或计算机,试验过程中,平均温度、单点温度应能随时显示。
5.1.5试件内部温度测量采用与被测温度范围相适应的热电偶。
应把热电偶安装在试件内部选定的部位,但不能因此影响试件的性能。
热电偶的热端应保证有50mm以上的一段处于等温区内。
5.2 压力条件试验开始5min后,炉内应达到以下规定的正压条件:a.水平构件―在试个底面以下100min处的水平面上,炉压为15Pa±5Pa;b.90度构件―在炉内3m高度,离试件表面100处,炉压为15Pa±5Pa;试验开始10min后,炉内应达到以下规定的正压条件:a.水平构件―在试件底面以下100mm处的水平面上,炉压为17Pa±3Pa;b.90度构件―在炉内3m高度,离试件表面100处,炉压为17Pa±3Pa.5.3加载条件5.3.1试验荷载承重构件的试验荷载应按国家有关设计规范来确定,并在试验报告中给以说明。
对于按实际使用情况确定的试件的试验载荷,应按有关设计单位正式提供的技术依据来确定并在试验报告中给以详细说明。
5.3.2加载型式承重构件的加载型式如下:a.墙―90度加载。
荷载沿着试件的整个宽度,通过加载染均匀施加或用千斤顶在选定的各点上施加。
b.梁―90度加载。
在梁的计算跨度的1/8、3/8、5/8和7/8处四点加载,加载点的最小间距为1m。
荷载应通过荷载分配板传递到梁上,分配板的宽度不超过100mm。
c.柱―90度加载。
中心受压柱应沿试件轴线方向加载;偏心受压柱应采用偏心加载与轴心加载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加载。
d.楼板、屋顶―均匀加载,其任何单点的荷载不应超过总荷载的10%。
如果必须模拟集中荷载,加载头与楼板或屋顶表面之间的接触面积分别不大于400cm2或总表面积的16%。
5.4受火面墙―一面受火;梁―两侧和底部三面受火;柱―90度方向的所有面受火;楼板、吊顶与屋顶―下面受火。
6试件要求进行耐火试验时,试件应与试件实际使用情况相同。
6.1结构试件所有的材料、制作工艺、拼接与安装方法应足以反映相应构件在实际使用中的情况。
为使试验能够进行面作的安装型式的修改应对试件无重大影响,并应对修改作详细说明。
6.2尺寸试件应与实际使用的尺寸相同。
如果构件大于试验炉所能容纳的尺寸,则该试件在炉内暴露部分的尺寸不应小于下列规定:a.墙:高3m、宽3m;b.梁:计算跨度4m;c.柱:高3m;d.楼板、吊顶与屋顶:长4m、宽3m。
6.3 数量试件数量为1个,按实际约束/边界条件进行试验。
通常情况可按无约束/边界条件进行试验。
a.墙:两侧都要求耐火的不对称结构构件,应分别对两侧进行试验。
如果预先能够确定其中一侧为耐火薄弱面,也可进行一次试验,但耐火薄弱面应作为受火面;b.梁:按实际约束条件进行试验,通常情况按无约束条件进行试验;c.柱:按实际约束条件进行试验;d.楼板、吊顶与屋顶:按实际约束条件进行验证,通常情况按无约束条件进行试验。
7 试验程序7.1试验的开始与结束试验开始前要记录环境温度。
当试验炉内接近试件中心的热电偶记录到50℃时,便可将其作为试验开始时间。
同时,的有物动和自动的观察测量系统都应开始工作。
试验应按5.1-5.3、6.1-6.3、7.2、7.3、8.1、8.2的有关要求进行测量和记录。
当试验中试件出现8.1a、8.1b、8.2中所规定的一条或几条时,试验应立即终止;或虽没有出现8.1a、8.1b和8.2中所规定的任何一条,但已到达预定的时间,试验也可结束。
7.2加载和约束应用7.2.1加载的应用承重构件应在开始试验前15min加载到确定值。
在试验过程中,荷载误差不应超过确定值的±5%。
加载系统应具有快速响应能力,以保持荷载稳定。
试验结束后,如果试件沿未损坏,应立即卸载。
7.2.2约束的应用根据试件的设计,相应的约束力可由试件框架提供,该试件的边缘与框架的间隙要用硬性材料堵塞。
约束也可利用液压系统或其他加载系统来施加。
7.3测量与观察7.3.1炉内温度测量炉内温度测量应按5.1.1、5.1.2和5.1.3的规定进行,温度应连续测量。
热电偶布设的规定如下:水平或分隔构件:试件表面每1.5m2至少有一个热电偶,热电偶总数不少于5个;横梁:在每隔1m的长度上至少有两个热电偶,热电偶总数不小于6个,吃不开螺旋形布置。
7.3.2炉内压力测量炉内压力测量应按4.2和5.2的规定进行,测量应连续进行或每隔2min测量一次。
7.3.3荷载测量应按5.3的规定进行,应记录荷载性质、施加方法和试件支撑不住荷载的时间。
7.3.3试件背火面温度测量荷载测量应按5.3的规定进行,应记录荷载性质、施加方法和试件支撑不住荷载的时间7.3.4试件背火面温度测量试件背火面的温度测量应按5.1.4规定进行,温度应连续测量。
热电偶的布设规定如下:水平或90度分隔构件,热电偶的数目可以增加,最厚处和最薄处的热电偶数目应相同,但试件槽沟或凸的尺寸满足热电偶与该试件表面完全接触。
7.3.5试件内部温度测量试件内部温度应按5.1.5规定进行,变形应连续测量。
7.3.6试件变形测量试件变形测量应按4.4的规定进行,变形应连续测量。
墙―加载开始至试验结束,测量其中心点水平方向的变形值;板―加载开始至试验结束,测量其中心点90度方向的变形值;梁―加载开始至试验结束,测量其跨度中间的变形值;柱―加载开始至试验结束,测量其轴向变形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