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讲座—《初中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的思考》
新课标下初中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的思考与实施
![新课标下初中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的思考与实施](https://img.taocdn.com/s3/m/6c0d8b0c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b1a8d5b.png)
新课标下初中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的思考与实施(原创实用版)目录一、新课标下初中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的背景和意义二、初中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的思考三、初中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的实施策略四、实施单元整体教学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五、总结与展望正文一、新课标下初中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的背景和意义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初中数学教学方法和手段也在不断更新和优化。
新课标背景下的初中数学单元整体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它将整个单元作为一个整体,通过整合教学资源、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这种教学方式鼓励教师从整体上把握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从而实现学科育人的目标。
二、初中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的思考在实施初中数学单元整体教学时,我们需要思考如何确定一个单元的大概念,如何基于这些大概念开展单元教学设计,如何改变过于注重以课时为单位的教学设计,推进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以及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我们还需要关注如何通过单元整体教学,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三、初中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的实施策略在实施初中数学单元整体教学时,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明确单元教学目标和重点;2.整合教学资源,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3.设计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主动探究;4.鼓励学生合作学习,分享交流学习成果;5.实施多元化评价,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发展需求;6.反思教学过程,不断调整和优化教学策略。
四、实施单元整体教学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在实施初中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如教学重点不突出、知识点零散、学生参与度不高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解决方法:1.强化教学设计,明确单元教学的重点和难点;2.整合教学资源,提高教学内容的连贯性和完整性;3.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4.加强课堂管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5.强化教学反馈,及时发现和纠正教学中的问题。
初中数学名师工作室大单元整体教学学习心得体会
![初中数学名师工作室大单元整体教学学习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413dbb09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c6.png)
初中数学名师工作室大单元整体教学学习心得体会通过本次的学习,对大单元教学有新的认识,本次学习结合了初中数学知识和具体课例进行解读,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老师们都是以零散的知识点为载体,以课时为单位的视角,孤立的进行课时教学,这在一定程度上割裂了知识之间的联系。
如果老师们以学生的深度学习为出发点,以单元主题教学为新的教学模式,整合教学目标就能让知识间的联系更清晰,可以进一步促进学生构建系统化、结构化的知识结构。
数学大单元教学是数学思想的整合教学,我们应该挖掘一个单元中符合课标的大的数学思想,学生需要掌握的超越知识和技能的数学的核心素养。
也就是说教材只是一个能力提升的素材,当我们突出一种数学思想时,应单元统筹考虑。
教学应做到教前面的内容,如果后面有延伸就应适度延伸,为后面学习开一扇窗,那怕敲一道缝,播一粒种子,让它在那儿慢慢拓开为一扇门,发一下芽,后面内容应该往前面再“温故”一下,把当初不太懂的让孩子站在一个高台上回头看山下的风景,这样实现“教前顾后”、“教后顾前”来达到前后兼顾。
大单元教学要求老师要对数学知识有整体的了解把握,小学初中高中甚至更高的了解,这样对大单元的把握才更清晰准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会自已去整合研究,收获更多。
对于大单元教学设计与实施,对老师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对老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只有不断学习思考才能更好的教学。
一、初中数学大单元教学的意义有利于教师对教学的合理安排,有利于学生的知识系统化通过对初中数学大单元教学的引入和落实,教师可以对教学内容充分分析后,把教材中有关联性的内容整合形成一个大单元。
比如函数可以把函数及其表示,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函数的图像,函数与方程,函数应用形成一个大单元,可以按知识的先后顺序来排列,也可以按要讲解的重点或难度做适当调整。
学生在经过一次系统的学习后,不仅了解了知识的来龙去脉,还掌握了知识在考试中怎么考察,逐步领悟它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知识不再是孤立的点,而是连成了线,铺成了面,甚至根据各种需求生成了一棵棵立体的树木。
新课标下初中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的思考与实施
![新课标下初中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的思考与实施](https://img.taocdn.com/s3/m/8ae5ad0a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36.png)
新课标下初中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的思考与实施摘要:一、引言- 介绍新课标下初中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的背景和意义二、初中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的内涵和特点- 解释单元整体教学的概念- 阐述单元整体教学的优点三、初中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的具体实施- 提出单元整体教学的实施步骤- 详述单元整体教学的实施方法四、初中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的案例分析- 给出单元整体教学的实例- 分析实例中单元整体教学的实施效果五、总结- 回顾单元整体教学的优点- 强调单元整体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正文:新课标下初中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的思考与实施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初中数学教学也在不断地更新和优化。
其中,单元整体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接受和运用。
单元整体教学不仅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还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新课标下初中数学单元整体教学进行思考与实施。
一、引言新课标下的初中数学教学,要求教师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更要关注学生的能力培养和素养提升。
单元整体教学正是基于这一理念,将一个单元作为一个整体,通过整合教学资源、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初中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的内涵和特点单元整体教学是一种将一个单元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元素进行整合的教学方式。
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强调知识的连贯性:单元整体教学将一个单元的知识作为一个整体来处理,使得知识之间的联系更加清晰。
2.重视技能的培养:单元整体教学注重学生各种技能的培养,如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合作能力等。
3.突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单元整体教学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使得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
4.提高教学效率:单元整体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使教师能够更好地把握教学重点和难点。
三、初中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的具体实施单元整体教学的实施步骤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分析教材和学情:教师首先要对教材进行深入的分析,同时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制定教学策略做好准备。
关于初中数学“单元整体教学”思想下“起始课”的几点思考
![关于初中数学“单元整体教学”思想下“起始课”的几点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3876762f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d3.png)
关于初中数学“单元整体教学”思想下“起始课”的几点思考摘要:课堂“单元整体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质量水平,教师应该不断提升教学能力水平,改进教学方法,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思维品质。
但是,在实际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单元整体教学”思想下的“起始课”依然存在一些不足,影响着课堂教学水平的高效发挥。
本文将主要围绕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单元整体教学”模式,并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初中数学;单元整体教学;起始课;思考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初中数学教学在很多内容上面临着重要转变,其中包括“单元整体教学”思想下“起始课”教学方面。
要不断促进初中教学方法的创新和转变,才能更好地提升初中数学的教育教学品质,才能更好地发挥和促进初中生培养数学思维的习惯。
初中教师要不断提升课堂“起始课”的效率,营造更加利于学生学习的课堂环境,促进教学活动更好地进行。
一、对单元整体教学和起始课教学的认识(一)从单元视角分析数学知识单元整体教学视角下,单元知识对于数学教学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单元知识在链式结构的地位;第二,单元知识内部知识间相互联系。
例如,在学生所学的有理数,逐渐由非负数集向有理数数集扩充,在实际教学过程,教师和应该从相关的案例出发,引导学生对所增加的负数相关概念及其运算法则进行归纳,从而得出相应结论。
而就运算法则而言,教师完全可以类比一般数的运算法则及运算规律,因为这些就是其有理数集运算的基础。
另外,因为就数学而言,是由一个一个的单元构成,而一个单元内部又由许多相互关联的知识组成。
例如函数单元这部分,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等,这些都是在变量之间的关系而引申出来了,并依次递进,呈现出“总一分”的关系,这对于学生的学习及其运用是重要路径。
(二)用起始课形成认知地图所谓起始课,就是单元首页开始的课程,对于单元首页的解读,主要包括学什么、为什么学、如何学这三个方面。
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对本单元的数学学习对象、知识的相关价值,对于研究对象的学习方式进行总体把握。
初中数学单元整体建构教学的反思与实践
![初中数学单元整体建构教学的反思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08aef4ac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f21fc7f.png)
课程一直在不断改革,直到今天,在众多教学理论中,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教学中属于一直被认可的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还有另外一个名字——知识建构理论,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用该理论时需综合考虑学生所具有的认知规律,才能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建构以单元为单位的知识体系、知识网络。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更深层次的理解,对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与归纳能力提升有极大帮助,课堂效果以及教学效率由此得以提升。在苏教版数学教材七年级上学期“垂直”这一单元的知识教学中,单元整体建构教学的实施空间可以从几个不同方面进行体现,从学生自身学习经验角度来看,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在生活中积累了与之有关的经验,以及在此前数学学习过程中形成的逻辑认识,让学生在“垂直”这一单元的学习中,形成比较整体的认识,另一方面可以考虑学生学习能力提升问题,从这一角度进行思考,在数学学习中应用单元整体建构教学,学生对整个认知体系的建立更容易,可以利用现有的知识基础、经验建立认知系统,触发原有经验与知识,这在以往的教学方法中很难实现,所以想要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单元建构教学有着独特的作用,选择单元整体建构教学是数学教师提升教学效果的最佳选择。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学期“垂直”(苏教版)这一单元的知识涉及“平行线的定义”“平行线之间的关系”“垂直的定义”以及相关的数学活动等知识,从知识逻辑的角度来看,“平行线的定义”这一部分的内容主要是帮助学生建立对垂直的认识,其后是掌握判断是否垂直的方法,接着是运用垂直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数学教学中应用单元整体构建教学能清晰得出数学规律存在立体关系。例如,先从平行线之间的平行到垂直,接着判断垂直关系,掌握单元有关知识后应用到数学问题中,循环往复,数学学习整体特征较为明显,所以可以运用单元整体建构教学的方式进行教学。
例如,在为学生建立垂直概念创造条件时,可以联系上下文中的材料和问题,得出垂直概念。为了建立和掌握垂直线,学生可以将其作为向新的情境进行迁移的起点,使用工具绘画垂直线过程实际上就是借助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并且这两条线互为垂直的过程,这两条直线相互垂直,通过对垂直线绘画方法的研究,使学生在感受过程中认识到两条垂直线相互交叉被称为垂直点,形成这些知识,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垂直”单元的共同理解,能自行了解知识学习是相互联系的,前后是相关联的,所以在学习中学生可以积极将自行原有经验进行调动,并且应用原有经验进行新的知识学习,学生思维可以一直向着不同领域进行探索。初中数学学习过程仿佛一颗正在成长的小树,小树的各个枝干会不断向外延伸,学生不断对知识进行吸收。
讲座—《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的思考》
![讲座—《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的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132e4a84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a1c9874.png)
讲座—《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的思考》
这篇讲座主要关注如何通过整体教学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
整体教学是一种将各个教学环节有机结合起来的教学方式,有助于
提高学生的学科知识、思维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采用整体教学的方法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实
际操作中,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去考虑:
教学内容
整体教学应该以数学单元为基本单位,合理划分数学知识点,
有助于建构学生的数学知识结构,并激发其求知欲。
同时,在设计
教学内容时,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注重将抽象概念通过
具体的图形、实际生活中的实例等形象化呈现,有利于让学生更好
地理解和记忆。
教学方法
整体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如讲授、实验、操作、讨论等,将教学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完整的教学过程,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积极性。
教学评价
整体教学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还应该注重学生的思
维方式和应用能力。
因此,在教学评价上,应该采用多元化的方式,包括测试、作业、实验报告等,全方位地评价学生的研究成果。
综上所述,通过整体教学,可以促进小学生在数学学科上的综
合发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和教学效果。
初中数学课堂中开展单元整体教学的思考
![初中数学课堂中开展单元整体教学的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8a48b5e1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31.png)
初中数学课堂中开展单元整体教学的思考摘要:在初中数学教学课堂中实施单元整体教学有助于提高初中数学教师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发展学生核心能力。
因此,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要求初中数学教师应积极建构单元整体教学总体结构,全方位分析和研究相关数学概念,并根据学生实际发展需求进行全面扩展。
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初中数学单元整体教学有效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数学;单元整体教学;核心素养前言:在新课改及“双减”政策大环境下,想要确保能够在义务教育阶段真正达到减负、增效,初中数学教师就应在课堂教学实践环节中及时转变教学理念、教学思路、注重向学生渗透学科核心素养,使其学生可以通过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积极参与知识生成全过程。
并根据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实施单元整体教学,有效整合数学单元,充分导入教学资源,保障备课质量,帮助学生构建数学知识体系,从而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
一、研读单元整体内容,确定单元教学目标英国有句谚语曾提到:没有目标的努力,就好像在黑夜中远行。
目标是学习和科研的前提,缺乏目标就像无头鹰一样迷失方向。
因此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环节中,初中数学教师在实施单元整体教学期间,首先要完成的是研读单元全部内容,全面掌握单元知识,绘制单元思维导图,并根据相应课程目标及具体情况确定单元教学目标,从而为更好的开展单元整体教学打下坚实基础。
例如:当初中数学教师在研读二元一次方程内容期间,应首先确定各类方程组解答方法。
此单元教学主要是基于一元一次方程进行延伸和拓展,并同时也是后续不等式组、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的基础。
此外,初中数学教师也要在课堂教学实践环节中确定本单元教学重难点。
本单元教学重点为解答并应用二元一次方程组;其难点在于将二元一次方程有效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中,并运用消元思想和代入法、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在全方位分析和研究单元整体知识内容以及学生基本学习情况的基础上,与新课标下单元教学目标相结合。
在知识与技能方面,初中数学教师应根据实际问题的实际背景展开探究,积极构建未知数问题数学模型。
初中数学老师《单元整体课程》读书心得
![初中数学老师《单元整体课程》读书心得](https://img.taocdn.com/s3/m/3188d7de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c3.png)
初中数学老师《单元整体课程》读书心得初中数学老师《单元整体课程》读书心得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有这样的时机,要好好记录下来,这么做能够提升我们的书面表达能力。
你想好怎么写心得体会了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初中数学老师《单元整体课程》读书心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假期中,我认真阅读了《单元整体课程》初中数学这本书,书中对于教材的分析十分准确,处理十分细腻,书中的教学方法新颖、独特,具有鲜明的特色,真是让我受益匪浅。
尤其是模块式的单元整体课程教学法更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认识到了数学的教学方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说到单元整体课程,需要明确三点:一、什么是单元整体课程;二、单元整体课程有什么优势;三、如何实施单元整体课程。
从这三个方面我简单总结一下自己的学习收获。
一、单元整体课程“单元整体课程”是对“国家课程”的二度开发,是对“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
它将国家课程总目标进行逐级分解,把每一个学科划分为若干个“单元”,每个小的单元都按照“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课程要素来构建,从而构建起一个个完整的、系统的学科“课程体系”。
“单元整体课程”,以“单元”为基本单位,以“整体”为核心,以“整合”为基本思路,以“联系”为纽带,以“单元整体教学”为课堂范式,将学习内容与学习方式进行整合,将学习过程与学生发展终极目标进行整合,从而使国家课程实施呈现出一种丰满和立体的状态。
二、单元整体课程的优势1、这种“单元整体教学”与学生自学、分组教学相结合,能有助于学生的全员参与,整体提高。
单元教学的时候,都要求学生先自学,找出不懂的问题,然后在小组内提出并交流。
由于交流阶段一般在自学基础上进行。
交流内容一般为:学懂学会了什么;提出不懂的问题或值得讨论的内容。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有的放矢地引导全班学生讨论以求得到解决。
全班同学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锻炼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2、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视野,积累知识。
新课标下初中数学大单元教学的思考
![新课标下初中数学大单元教学的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d6e42a59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40ecc03.png)
新课标下初中数学大单元教学的思考《新课标下初中数学大单元教学的思考》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在初中的数学学习里,有一种很特别的教学方法,叫大单元教学。
今天呀,姐姐就来跟你们说一说。
比如说,我们在学习图形的时候,不再是今天学三角形,明天学四边形,而是把很多相关的图形放在一起学。
就像把三角形、四边形、圆形这些好朋友都聚在一起开派对!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我们可以一下子看到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更好地理解它们。
比如说三角形很稳定,自行车的车架就是三角形的。
而四边形容易变形,家里的伸缩门就是四边形的。
通过大单元教学,我们就能更清楚地知道为什么会这样,是不是很有趣呀?小朋友们,等你们上了初中,也要好好感受这种大单元教学的魅力哟!《新课标下初中数学大单元教学的思考》小朋友们,今天来和你们讲讲初中数学的大单元教学。
想象一下,数学就像一个大宝藏,大单元教学呢,就是带着我们一下子找到一大片宝藏的地图。
比如说,学代数的时候,不是一个一个公式分开学,而是把加减乘除的各种公式放在一起。
就像我们去超市买东西,要算花了多少钱,有时候用加法,有时候用减法。
把这些都放在一起学,我们就能更明白啥时候用啥方法,不会搞混啦。
再比如,学方程的时候,把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都放在一块儿,就像把不同的玩具放在一个大箱子里,我们能一下子看到它们,更好地比较和玩耍。
小朋友们,等你们以后上初中,也要在数学的大宝藏里开心地探索哟!《新课标下初中数学大单元教学的思考》小朋友们,你们有没有想过,初中的哥哥姐姐们是怎么学数学的呀?今天我要给你们讲讲初中数学的大单元教学。
比如说,学几何图形的时候,不是一个一个零碎地学,而是把好多图形放在一起。
就像我们把各种水果放在一个大果篮里,苹果、香蕉、橙子都能看到。
三角形、四边形、圆形也是这样,一起学能发现它们好多好玩的地方。
比如盖房子,三角形的架子就很结实,不会晃来晃去。
这就是大单元教学的好处,能让我们一下子明白好多知识。
初中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的实践与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2397815d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882ad56.png)
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多元化评价体系的建立、信息技术的运用。
02
单元整体教学策略与方法
教学策略的设计
确立明确的教学目标
在单元整体教学前,要明确本单元的教学目标,了解学生的数学 基础和需求,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
注重知识点的联系
在单元整体教学中,要注重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将相关知识点串 联起来,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
改进的方向与方法
精细化教学设计
01
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注重细节,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特
点和个体差异,制定针对性的教学策略。
信息化教学
02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多媒体、在线课程等,丰富教学手
段,提高教学效果。
实践与应用结合
03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将数学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培养学生
的数学应用能力。
能力。
强化实践教学
在单元整体教学中,要强化实 践教学,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数 学实验、探究等活动,培养学 生的实践能力和数学应用能力
。
03
单元整体教学的实践经验分享
实践案例一:以“数与式”单元为例
总结词
详细描述
数与式单元的整体教学,有助于学生理解数 学中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提高解决实际 问题的能力。
实践案例三:以“函数”单元为例
总结词
函数单元的整体教学,有助于学生理解函数的性质和图像,掌握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详细描述
函数单元涉及了函数的定义、性质、图像等知识点,这些知识点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在教学时,通过整体把 握教材,帮助学生建立函数的知识网络,理解函数的本质。例如,在学习二次函数时,可以引导学生探索二次 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从而更好地理解二次函数的意义。
初中数学大单元整合教学策略的思考
![初中数学大单元整合教学策略的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6bb0fb7d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a1.png)
初中数学大单元整合教学策略的思考摘要: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当前的学科教学工作也应积极寻求教学创新的方法与路径,实现学科教学质量的提升,并为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创造良好的条件。
数学作为初中学段的重点学科,其知识内容具有复杂性、抽象性和实践性的特点,为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教师应树立大单元整合教学的意识,从单元整体架构出发,通过开展大单元整合教学来培养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
本文以初中数学为研究对象,就大单元整合教学的策略展开简要探讨。
关键词:初中数学;大单元整合;教学策略素质教育理念提出教师应以培养学生的素质为学科教学的重要目标,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带领学生领略学科知识的魅力。
在初中数学学科的教学中,教师应紧跟教育改革的要求,以大单元整合教学为途径,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这需要教师从教学整体设计、教学方法选择以及教学流程规划等方面入手,构建基于大单元教学视域下的创新性初中数学教学模式,推动初中数学教学工作的改革。
一、立足核心素养,科学整合单元内容单元整合教学是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理念而提出的创新性教学方法,因此在单元整合教学中教师也应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教学目标,对学生的思维品质、想象能力和几何直观等综合能力进行锻炼。
为此,教师应立足单元知识内容,对单元知识进行梳理和划分,明确具体的单元教学目标,体现单元知识的逻辑性和结构性,以便高效开展单元整合教学,深化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提升教学实效性[1]。
以华师大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三章“整式的加减”为例,教师应对单元知识进行梳理,明确单元的重难点内容,如单项式、多项式的概念、合并同类项的方法和去括号的运算等,教师应将这些重难点知识进行整合,并通过引导学生开展单元预习活动来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教师可将整合后的知识内容以课件的形式进行体现,并将课件内容在课前发送给学生,以供学生作为参考进行预习。
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结合课件内容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检验,并就学生预习中忽略和掌握不牢固的知识内容进行重点讲解,以保证单元整合教学的质量。
参加初中数学大单元整体教学讲座感悟
![参加初中数学大单元整体教学讲座感悟](https://img.taocdn.com/s3/m/90c03440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c4.png)
参加初中数学大单元整体教学讲座感悟大单元教学是基于核心素养,分解新课标,读懂学情的基础上,以大主题、大任务、大概念等对学习内容进行分析、整合、重组,形成具有明确的主题;同时它会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重新构建全新的知识体系,利于学生的深度学习。
通过本次讲座学习,对大单元教学有了整体深入的认识,刘老师的讲座内容不仅停留在空洞的名词解释,还结合了初中数学知识和具体课例进行解读,让我对数学的大单元教学设计与实施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对于自己今后的教学又有了新的方向支持,以下是我对大单元教学讲座的心得与反思:一、大单元教学的认识通过刘老师的解读,我深入地了解了大单元教学的概念,所谓的大单元教学,其实就是脱离了以前那种只讲知识点的教学模式,从宏观的角度出发,将相关的知识以整体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让他们能够从宏观的角度,掌握知识的内部关系,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和领悟能力,避免“割裂式”的教学方式,进而提升教学效率。
大单元教学是将学生的认识习惯和知识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起来,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核心素质入手,对学习要素进行界定的一种全新的课程教学思想。
每个单元都有自己的中心话题,这样可以使学生对单元知识进行系统化的了解,从而避免知识的零散呈现而影响到最后的学习。
二、核心素养下大单元教学设计的价值培养和发展核心素养是当前我国初中数学教育的一个基本问题。
那么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大单元的综合教学思想融入到课堂教学中,针对某一单元或一章知识,以培养数学核心素养为基本目的,通过对数学课程标准的精炼,有效地评价和分析数学课程的内涵和意义,彻底改变过去以章节编排为主的知识传授方式,突破数学课本的局限,帮助学生将各个单元的数学知识点进行有效的串联。
然而,大单元教学设计需要老师具备较强的组织、选择和排序能力,以此来保证教学内容的整体性,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我认为要想更加顺利地进行大单元教学,应加强学习,深入钻研教材,深刻认识数学和数学知识的本质,将自身的数学素养水平提升上去。
新课标下初中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的思考与实施
![新课标下初中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的思考与实施](https://img.taocdn.com/s3/m/55809d37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83.png)
新课标下初中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的思考与实施摘要:I.引言- 介绍新课标下初中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的背景和意义II.初中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的内涵和特点- 解释单元整体教学的概念和特点- 说明单元整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区别III.初中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的思考- 探讨单元整体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分析单元整体教学的优势和挑战IV.初中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的实施- 介绍单元整体教学实施的过程和方法- 阐述单元整体教学实施的关键环节V.初中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的案例分析- 分析单元整体教学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和效果- 说明单元整体教学对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作用VI.总结与展望- 总结初中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的思考和实施- 展望单元整体教学的发展趋势和前景正文:新课标下初中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的思考与实施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标下的初中数学教学正在逐步从传统的知识点式教学转向单元整体教学。
单元整体教学是一种以单元为基本单位,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引领,以问题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
它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还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本文将从初中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的内涵和特点、思考和实施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初中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的内涵和特点单元整体教学是一种将一个单元内的知识点、技能点和思想方法有机地联系起来,以实现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的教学模式。
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整体性:单元整体教学将一个单元视为一个整体,强调单元内各知识点、技能点和思想方法之间的联系和作用。
2.结构性:单元整体教学强调对单元的结构和框架的理解和掌握,要求学生对单元内容形成结构性认识。
3.功能性:单元整体教学强调对单元内容的功能性理解和应用,要求学生能够将单元内容应用于实际生活和实践中。
4.探究性:单元整体教学强调学生的探究性和自主性学习,要求学生通过探究和发现的方式掌握单元内容。
初中数学大单元整合教学策略的思考
![初中数学大单元整合教学策略的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358fa089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171b044.png)
初中数学大单元整合教学策略的思考摘要:数学具有逻辑性和严密性的特点,因而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可以对其进行充分应用,采用单元整合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以整体的视角学习一个单元的内容,让他们能够在整体上把握好一个单元的知识要点.本文围绕初中数学单元整合教学策略展开论述,从多个方面分析其在教学中的作用,旨在提高教学的效率.关键词:初中数学;核心素养;大单元整合;整合策略引言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以核心素养培养为导向,指导传统课程改革进程向高质量发展方向推进,构建全新的课程教学体系成为当下初中数学教学的根本出发点。
将课程教学的视角从单个知识点授课向单元整体设计进行转变,是构建整体单元支架,助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养成的一个重要手段。
因此,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及融合大单元整合设计理念值得深入讨论。
1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重要性在我国传统教学过程中,由于一直属于应试教育的发展背景下,使得很多学生在学习数学以及解题的过程中思维能力被禁锢,普遍都采用定向式思维的方式来开展数学解题和学习。
长此以往,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是非常不利的,因为这可能使得很多学生对于数学概念或者是某一题型的理解,都被禁锢在一个特定的框架内,他们也许做不到举一反三,只会使用一种解题方法来进行计算。
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过于机械性,封闭了学生的思维空间。
而现如今新课程教学改革目标提出之后,已经逐渐要求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打破传统的教学学习模式,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重新审视数学理论概念与数学知识,从而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做到自主探究,创新思考。
同时也能运用多种思维来思考问题,帮助学生更加清楚的了解一些抽象的数学观念,从而为后续的数学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同时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受益良多。
2核心素养培养下初中数学大单元整合的价值培养及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初中数学教学的根本任务之一,是素质教育改革的重要成果之一。
核心素养概念的提出对传统的育人途径、学科认知以及教学观念等进行了彻底革新,要求教师将立德树人贯穿于初中数学学科教学始终,助力学生良好品质与关键能力的同步发展。
初中数学大单元整合教学策略的思考
![初中数学大单元整合教学策略的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766fd157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ab.png)
初中数学大单元整合教学策略的思考以《初中数学大单元整合教学策略的思考》为标题,写一篇3000字的中文文章自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国教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随着教育实践的发展,教学方法也发生了变化。
尤其是初中数学教学,面临着许多挑战,如何有效应用大单元整合教学法,也成为当前教育领域最棘手的问题之一。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综合分析和思考大单元整合教学策略对初中数学教学的作用,旨在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有效发展。
一、初中数学教学大单元整合教学法的理论基础教学大单元整合教学是一种以大单元为基本组织形式,将学习内容整合成一个融合讲授的课程活动的教学方法。
它充分利用课程特征,以教学大单元为依据,提出经过巧妙设计的有机链接教学内容,形成整体教学模式,把课堂教学内容整合在一起,形成整体性的教学活动。
大单元整合教学法体现了以下方面的特点:一是体现联系性,联系主题、联系学习,使学习更加有效;二是体现综合性,综合多科概念、综合实践与理论,做到思维与实践的有效结合;第三是体现可行性,帮助老师和学生更好地安排学习,更好地组织课堂教学;第四是易于实施,具有良好的实施效果。
二、大单元整合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施1、指导及激励学生思考如果初中数学教学采用大单元整合教学法,在讲授过程中,老师应该给学生以指导和激励,激励学生思考,让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2、结构化思维大单元整合教学法能够有效组织教学内容,使学生学习效果更好,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整体概念,形成结构化的思维;3、培养学习习惯采用大单元整合教学法,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加有趣,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4、形成协同学习及合作共建大单元整合教学法能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协同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培养学生的分析与讨论能力,促进学生的交流合作,有效促进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实施。
三、初中数学教学应用大单元整合教学策略的意义1、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应用大单元整合教学策略,能够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有助于学生建立整体概念,形成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2、促进学生的有效发展大单元整合教学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思考,培养学生的理论认知能力和自学能力,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和学习活动来促进学生的有效发展,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初中数学“因式分解”单元整体教学思考
![初中数学“因式分解”单元整体教学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555c950a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3c.png)
初中数学“因式分解”单元整体教学思考整体掌握,首尾呼应—初中数学“ 因式分解”单元整体教学思考【摘要】随着初中数学教学的思考和改革,深入研究单元整体教学经验成为了关键。
尝试寻找单元教学法的主要实施途径,以解决初中数学教学的相关问题,发展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文章从初中数学因式分解入手,研讨如何实现教学目标,突破难点、关注重点,并以学生为主体,提出相应的单元整体教学策略。
【关键词】初中数学;单元教学;因式分解单元整体教学以初中数学知识间的联系为基础将相关知识点整合起来,学生更加轻松高效串联起数学知识点、形成数学学习框架,提高初中数学学习整体的教学效果,实现学习过程与目标的有机结合。
在数学教学设计时,依据课程的标准,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数养,教师要站在整体的角度来寻找数学教学中知识联系,从认识数学整体性,理解单元整体教学,再到寻找单元教学法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与实践。
为深入研究单元整体教学的相应策略,我们认真思考传统的因式分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重新认识单元整体教学内容对于学生知识构建的教育价值,努力总结的单元整体教学实践新形态的经验。
一、当前初中因式分解教学当中存在的不足之处1.教材编排的反思,缺乏整体意识要深入研究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的策略,需对教材内容展开分析。
我们对初中数学教材的因式分解章节进行探讨。
浙教版教材对因式分解的安排在七年级下册第四章。
与因式分解密切相关的知识为七年级下册第三章整式的乘除,七年级下册第五章5.3分式的乘除,八年级下册第二章2.2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在七年级下学期第三章先教学整式的乘除和乘法公式,然后在第四章进行因式分解的教学,最后在第五章学习分式的乘除。
但是直接要用到因式分解知识点的一元二次方程安排在八年级下册第二章教学。
由于学生要到八年级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才能接触到因式分解的运用,按这样的教材安排学习下去,很多同学在刚刚学习完整式的乘除之后,不知道为什么要进行因式分解,为什么要把多项式转化成几个整式的乘积,对这个知识点的出现感觉很突兀,对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往往不十分清晰。
初中数学单元整体建构教学的实践与反思
![初中数学单元整体建构教学的实践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c77e6106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aa.png)
初中数学单元整体建构教学的实践与反思作者:张跃来源:《数学教学通讯·初中版》2021年第10期[摘要]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采用单元整体建构教学思路时,最关键的是要研究学生,要让学生在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实现整体建构. 整体建构面向的是一个单元的知识. 教师要在对学生认知基础准确把握的基础之上,去判断应该建立什么样的学习过程,才能实现对单元知识的整体建构,这是单元整体建构教学得以成功运用的关键.[关键词] 初中数学;单元整体建构教学;教学实践;教学反思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初中数学教学的顺序基本上都对应着教材上的知识呈现顺序. 而且从教学过程的角度来看,学生的学习过程基本上是一个线性过程,知识的前后联系以及在原有知识基础上建构新的知识,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 所以按照教材上的知识顺序进行教学的线性教学,遵循了循序渐进的原则,体现了认知发生的基本规律,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但与此同时也应当注意到这种线性教学存在的一些不足,比如,由于种种原因,某环节发生了问题,这样便会造成学生学习过程的脱节,再加上遗忘规律等原因,一段时间之后前面所学的知识学生会大量遗忘,于是进行单元复习与阶段性复习就成为传统数学教学的必要环节.那么,有没有一种教学方法能够规避这一缺点呢?通过不断的实践与研究,我们发现,单元整体建构教学能够在继承传统教学优点的基础上,更好地促进学生对某一知识体系的认识,能更好地强化学生的记忆,从而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已有的教学研究表明,单元整体建构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具有很强的适用性:从理论的角度来看,单元整体建构教学有其合理性;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学生在生活中或者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或相关知识,而这些经验与知识在某些数学知识学习的时候能够让学生的学习产生跳跃性、建构性. 这就意味着,采用单元整体建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时,如果能够充分运用学生已有的经验,能够借助学生思维的跳跃性,能够保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主动建构,那学生就越能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对所学的知识形成整体性认识. 这一点类似于信息加工理论中的“精加工”,其结果也与精加工的结果雷同. “一元一次方程”是初中数学的基础知识,教学这一章的内容时采用单元整体建构教学的方式,可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初中数学单元整体建构教学的实施空间课程改革至今,有一个教学理论被普遍接受,那就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其也常常被称之为知识建构理论. 知识建构理论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强调学生的学习要基于学生的认知规律,在此基础上,如果能够帮助学生构建以单元为单位的知识体系与知识网络,那就非常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掌握数学知识,并培养逻辑推理能力与归纳能力,从而打造高效课堂. 在“一元一次方程”这一单元的知识教学中,单元整体建构教学的实施空间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从学生的学习经验角度来看,学生在生活中积累的相关经验,以及在此前数学学习过程中形成的逻辑认识,可以让学生在“一元一次方程”这一单元的学习当中,形成比较整体的认识;二是从学生学习能力提升的角度来看,单元整体建构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加灵活地运用已有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去支撑起对整个单元认知体系的建立. 这种经验的激活与原有知识的调用,传统线性教学难以发生,因此在提升学生学习能力方面,单元整体建构教学有着独特的作用.“一元一次方程”(苏教版)这一单元的知识涉及“从问题到方程”“解一元一次方程”“用方程解决问题”以及相关的数学活动等知识. 从知识逻辑的角度来看,“从问题到方程”这一部分的内容主要是帮助学生建立对一元一次方程的认识,其后是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接着是运用一元一次方程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从单元整体建构教学的思路来看,可以发现,这些知识之间其实存在着立体关系. 比如,先从问题到方程,接着解方程,然后将相关知识运用于问题,这其实是一个“闭环”,整体特征非常明显,所以可以运用单元整体建构教学的方式进行教学.初中数学单元整体建构教学的“整体”特征如同上面所强调的那样,单元整体建构教学的要义是“整體”,即数学知识具有整体性,研究数学对象的过程具有整体性. 具体实施单元整体建构教学时,教师要在理解数学的基础上,准确把握数学内容的教学价值,引导学生经历有思维含量的数学活动,进行整体性的探究与发现,从而建构逻辑连贯的知识体系,掌握方法,感悟思想,逐渐形成数学观念. 这样的单元整体建构教学对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具有实践意义. 基于这样的理解,笔者在教学当中做了两点努力:其一,教学“一元一次方程”这一单元之前,先帮助学生搭建一个初步的框架. 这个框架由本单元的核心知识组成,具体包括问题、方程、方程求解、新问题等元素. 在本单元教学的第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板书的方式将相关概念呈现在学生面前,然后引导学生调动此前学习过的知识以及生活经验,先对这些概念进行初步解释,让学生初步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接着让学生在思考生活中的简单问题的基础之上,建立起对方程的深度理解;方程建立起来之后便要解方程,而解方程对应着具体的方法;掌握了建立方程、解方程的方法之后,还要将这种意识与能力迁移到新的情境当中. 当学生有了这样的认识之后,关于一元一次方程的整体性认识也就有了雏形.其二,在本单元的具体教学过程中,除了要体现知识生成的线性关系而外,在每一节内容的教学中都需要注意前后呼应,要确保整个一元一次方程知识体系的整体性. 比如,最初在创设情境以建立一元一次方程概念的时候,情境中的素材与问题就可以作为方程建立与掌握解方程的方法向新的情境进行迁移的引子;建立方程时,要让学生认识到,列方程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借助未知数去建立等量关系的过程;学习解方程的方法时,要让学生在摸索的过程当中认识到,求方程的解实际上就是将方程变形为“x=a”的形式.这些认识的形成,既促进了学生对“一元一次方程”这一章知识的整体认识,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有明确的前后联系意识,尤其是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自主激活已有的经验支撑新的知识学习,学生思维的触角不断地向新的领域延伸. 这样的学习过程就像小树的生长一样,会有多个枝干伸出去吸收阳光、雨露,于是便呈现出一种良好的学习样态.初中数学单元整体建构教学的人本回归在大量的教学案例研究过程中,笔者一直坚持“比较研究”的思路,也就是把单元整体建构教学同传统的线性教学进行比较. 比较的目的不是为了纯粹地强调单元整体建构教学的优点,而是尝试通过优缺点的比较,找到单元整体建构教学与初中数学教学内容的最佳结合点.研究表明,这个最佳结合点不在于知识而在于学生,也就是说,学生的经验基础与知识基础决定了单元整体建构教学的应用空间. 比如上面所举的“一元一次方程”例子就考虑到了学生一方面具有方程知识基础,另一方面,几乎所有的学生在解决相关问题时都认识到了方程更具有便捷性. 于是需要进一步研究方程的特征,从“元”与“次”的角度进一步认识方程,奠定方程学习的基础,这就是对“一元一次方程”采用单元整体建构教学的初衷.因此综合来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采用单元整体建构教学的思路,最关键的是要研究学生,要让学生在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实现整体建构. 整体建构面向的知识不是单一的,而是一个单元的知识. 教师要在对学生认知基础准确把握的基础之上,去判断应该建立什么样的学习过程,才能实现对单元知识的整体建构,这是单元整体建构教学得以成功运用的关键.总体而言,单元整体建构教学设计自产生以来一直处于不断发展的状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尤其是在核心素养培育的背景之下,它需要回归到关注学生、促进学生整体发展这一本质和初衷上. 有了对人(学生)的关注,单元整体建构教学这一新鲜的教学方式才真正具有生命力. 当然,当前的数学教学已经进入核心素养培育的视角之下,单元整体建构教学如何在促进学生有效建构知识的基础之上实现核心素养的落地,又成为一个新的有价值的探究主题. 在这一主题面前,初中数学教师还有很多的事情要做.。
初中数学单元整体模块教学实践及思考
![初中数学单元整体模块教学实践及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0fe0acec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a4.png)
㊀㊀㊀㊀数学学习与研究㊀2021 6初中数学单元整体模块教学实践及思考初中数学单元整体模块教学实践及思考Һ乔作成㊀(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第七中学,甘肃㊀金昌㊀737100)㊀㊀ʌ摘要ɔ初中数学应做精㊁做实㊁做细单元模块教学.学情分析上,重生本化和个体化;教材处理上,重通盘性和整体性;模块聚焦上,重纵向性和横向性;教学实施上,重多样化和综合性;单元总结上,重自主性和合拢性;作业布置上,重系统性和层次性.这将让学生更好㊁更快㊁更透彻地厘清数学知识内在的机理,以此学得轻松㊁高效㊁有滋有味.进行单元整体梳理有多种方法,如画一画思维导图㊁议一议单元重难点㊁设计一份综合试卷等.只要师生是有心人,能够高瞻远瞩,沿着 整体推进 之路走下去,必将在数学的大花园中享受更多,当然得到也更多.ʌ关键词ɔ单元模块;学情分析;模块聚焦;教学实施;单元总结;作业布置ʌ基金项目ɔ本文为甘肃省教育科学 十三五 规划2018年度一般自筹课题‘初中数学单元整体模块教学的实践研究“研究成果(GS[2018]GHB3434)构建一种整合性㊁综合性和素养性相融合的新型课堂模式,以整体的思想整合教材文本等资源进行教学设计,有利于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一点一滴地落成,有利于教师整体观㊁大局观㊁长远观的形成.做精㊁做实㊁做细单元模块教学,可为初中数学走精细化和内涵式发展改革之路积累经验,为整体教学观在中学理科教学中的落地生根提供路径,为国内同类研究起到抛砖引玉和急先锋探路的作用,因此,它应该成为数学教师的经常性工作和基础性工程,也应该成为发展数学素养最重要的视点之一.一㊁学情分析上,重生本化和个体化假如每一个学生都掌握了单元的每一个知识点,那么整齐划一的单元统筹安排就是没有意义的.事实上,总有一部分学困生对某些知识点有所遗漏,或者不熟,或者干脆不会.作为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学情,针对薄弱点,或针对遗漏点,或针对 夹生点 ,依据生本化和个体化做出最合适的单元整合.比如,教学 分式及其基本性质 时,部分学生忘记了小学知识:分母为零时分数没有意义.那么,现在的分式和分数有相通之处吗?(分数中分母是否为零一眼可以看出,但分式中如果不睁大眼睛,就不容易看出来)这样的分析有针对性,能够促使学生发现知识内隐的那一部分(从知识的内部来看,分数和分式的本质是一样的,只不过一个是有形的数,一个是无形的数).好的数学学习应该 基于 学 (学习㊁学生)来设计㊁实施㊁改变 .教师应该经常思考,我的教学是否真正解决了学生心中的困惑?是否真正直面了学生当下的遭遇与真实学情?是否针对真实学情做出了妥帖的安排?是否真正针对了学有困难的学生?是否从以生为本的角度进行了恰到好处的调整?的确,好的学情分析应该是小而又小的,好的单元模块教学应该是有针对性的,从而使学生的思维有坡度㊁有方向㊁有聚焦,让学生学得有滋有味而又轻松愉快.二㊁教材处理上,重通盘性和整体性源于职业使命,笔者有机会多次坐到公开课的教室里观摩学习.不得不承认,某些课堂声光色俱全,课堂容量够厚实,画面切换够迅速,微课制作够精致,课堂环节够完整,师生表达够热闹.然而,深入细究和通盘考量后,发现在教材处理上有一些欠缺,那就是缺乏整体把握.另外,一些公开课短小精悍,够精巧,够热闹,够严谨,丝毫不敢 越雷池一步 ,唯恐超越教材就落得 没有紧扣教材 的 坏名声 .这样的 小心翼翼 不能继续下去了,数学教师应该大胆一点,在教材处理上重通盘性和整体性,进行必要的㊁有意义的㊁适度的重组.比如,分式的学习不应该仅仅抓住本节课内容,不应该拘泥于 眼皮子底下 ,不应该就课论课,而应该从数到式完成一个有意义的过渡,应该从整数到整式完成一个有价值的迁移,应该从分数到分式完成一个有突破的结构性合拢.这样的过渡㊁迁移㊁合拢,不仅仅是知识内在规律和机理需要调整的需要,也是学生综合能力提升的需要,忽视不得.作为教师,应该在通盘考虑的基础上,该 增 的大胆 增加 ,该 补 的尽兴 补充 ,该 删 的毫不留情 删除 ,该 减 的放心 忍痛割爱 ,而这一切都建立在整体把握㊁筛选㊁重组教材的基础上.这样的 增㊁补㊁删㊁减 之后,课堂更 干净 了,当然也更高效了.三㊁模块聚焦上,重纵向性和横向性初中数学模块聚焦方面,应该由纵向联系到横向联系,抓住一个知识点无限放大,形成上挂下联的局面.注重纵向,让 过去 和 现在 乃至 未来 联结在一起,在一个更整体的层面上完成对知识的建构;注重横向,让 左右 方面的知识交叉在一起,既厘清相同点,又厘清不同点,对知识有一个结构性的合拢.1.纵向联系很多知识点并非孤立无援,而是上下有过渡,前后有衔接,左右有联系.抓住这种过渡㊁衔接和联系中共性的东西,才是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应有之义.因为,唯有在纵向联系. All Rights Reserved.㊀㊀㊀㊀数学学习与研究㊀2021 6中,才能真正厘清知识间的辗转㊁迂回和螺旋上升.在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对于新课程螺旋上升的教材编排体系解读不够全面或者不到位,不能很好地解读编排在不同年级或学段的知识点.基于此,我们开展了 同一主题,螺旋上升 的教学研究活动,在整体解读教材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实践和研究.具体是按照课前思考㊁实践研究㊁集体讨论㊁观点综述㊁资料整理和积累的流程开展整个活动,每次活动都给老师们以启发和收获.这种研究使数学知识彼此之间的呼应更为清晰,变孤立的㊁相隔的㊁分离的状态为整合的㊁相融的㊁联系的状态.2.横向联系仅有纵向联系是不够的,好的数学学习还应注重横向联系.同一单元内的教学内容(例题㊁相应练习等)必然存在一定的关联照应.作为教师,应该整体考虑各个单元的教学目标和实施步骤,整体设计教学的课型和方法,突破同一单元内教学模式雷同㊁练习形式重复㊁思维单一的缺点,以课堂教学效果的整体提升促数学学习的高效扎实,同时整体提升学生的多种能力.四㊁教学实施上,重多样化和综合性教学实施上也要基于多样化和综合性而进行创新.比如课前引入不是一味地就事论事,而是前后呼应;课中讨论不是只顾眼前,而是左右联系;课末拓展不是拘泥于本课,而是纵横延伸,在一个更大视域和一个更全面的层面上演绎课堂的精彩.课前引入,从一个更整体的角度出发,或联系旧知,或整合单元,或上下衔接,让新课伊始不再是突兀出现,而是顺其自然地打开学习之门.一个由此及彼的比喻,一张整合相关知识的思维导图,一个连古接今的谜语,皆可以整合全部的知识体系.课中讨论,亦可以上下衔接,如: 如果运用转化思想,就能回忆起 的学习中也是这样的. 对,如果进行类比,过去很多题的解法也是这样的. 只要我们善于总结和回忆,今天的学习方法并不是陌生的,是我们以前早就用过的.课末,一定要发现一些生长点,这个点与过去相连,与未来挂钩;亦可以发现一些延伸点,这个点可以整合旧知,联系新知.无论旧知还是新知,在思维方法㊁价值取向㊁素养指向上都有相同点,因此,完全可以整体把握,以此演绎一个整体视野下的数学的精彩与厚重.五㊁单元总结上,重自主性和合拢性在教学的总结阶段,我们可以有意识地放慢学习的节奏,提升学习的广度与深度,让学生自己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回顾,理出本单元的主要知识点,需要重点掌握的主要数学方法等.值得注意的是,在整个单元总结中,教师要少一些 扶 的力度,多一些 放 的练习.1.自主回顾,自主归纳不动笔墨不读书,数学学习也是如此.每一单元结束的整理与复习,应给学生主动梳理知识的机会,让学生体验书面的归纳整理与综合概括.对于小学生而言,自主的机会愈多,愈能在一个整体的层面上学有所得.2.自主汇报,展示成果每一个单元的学习后,教师都会提供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交流所写的学习笔记,以每个学生或者每个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说说自己在这一单元学习中的所得,可以就一个单元来说,也可以与之前的单元学习联系起来汇报.教师对每次的汇报材料进行整理,形成每一个单元的学习成果.3.多元评价,自主延伸对学生的学习情况,除了以单元考试成绩作为其中的一个标准外,教师还应对学生的学习笔记和汇报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引领学生在自主学习㊁反思㊁拓展的深处,或整体把握,或结构合拢,或全面考虑 通过综合评价,促使学生完成知识树的建构,当然这也在一个整体的角度上实现了数学整体素养的提升.六㊁作业布置上,重系统性和层次性有专家言: 唯有整合,才能拓展学习的空间. 这种 整合 不仅仅表现在课堂教学上,也应该表现在作业的布置上.一是要注重系统性,从整体出发,从知识的综合要素出发,设计一些分量合适㊁难易适中的作业;二是要注重层次性,即针对学困生㊁中等生和优等生,设计螺旋上升㊁由易到难㊁针对鲜明的作业.以下是学完初中 圆 单元之后的练习设计:(1)小轿车㊁货车㊁火车的轮子为什么选用圆形?如果以其他形状(比如四边形)代替行不行?(2)王老师买了三瓶底面半径都是4厘米的矿泉水饮料,实验了几次都拿不稳,于是想用绳子捆在一起,方便带走.亲爱的同学们,你能替王老师找到最合适长度的绳子吗?这样的作业设计不仅仅是根据本课的内容,而且是在一个更宏观㊁更整体㊁更全面的视野内进行的.千万别小看作业设计,作业的整体性㊁连接性㊁拓展性等,其重要性同样不可小觑.好的作业设计犹如桥梁,能够促使学生进一步整体巩固知识,达到整合知识之目的.进行单元整体梳理有多种方法,如画一画思维导图㊁找一找相同点与不同点㊁议一议单元重难点㊁设计一份综合试卷等.只要师生是有心人,能够高瞻远瞩,善于 左顾右盼 ,勇于连古接今,沿着整体推进之路走下去,必将获得沉甸甸的数学素养,必将在数学的大花园中享受更多,当然得到也就更多.ʌ参考文献ɔ[1]林茶居.文辉中学的课堂辩证法[J].教师月刊,2013(1):27.[2]吴德胜.精彩,源自于整体把握[J].中学数学参考,2019(7):23.[3]傅道春.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All Rights Reserved.。
初中数学单元整体建构教学的反思与实践
![初中数学单元整体建构教学的反思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6191154c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e0.png)
初中数学单元整体建构教学的反思与实践发布时间:2022-09-01T09:47:53.704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2年第471期作者:陆永刚[导读] 如果能够充分运用学生已有的经验,能够保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主动建构,那学生就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所学的知识形成整体性认识。
江苏省常州市教科院附属中学213000摘要:初中数学学科中的许多知识点都存在联系,数学教师可以根据这一特点来优化教学方式,采用单元整体建构教学的模式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质量。
在初中数学课堂上采用单元整体建构教学的模式有利于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归纳能力。
初中数学教师应重视单元整体建构教学模式的运用,利用单元整体建构教学模式来提高初中生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初中数学单元整体建构教学实践策略单元整体建构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具有很强的适用性,单元整体建构教学有其合理性,学生在生活中或者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或相关知识,而这些经验与知识在某些数学知识学习的时候能够让学生的学习产生跳跃性、建构性。
这就意味着,采用单元整体建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时,如果能够充分运用学生已有的经验,能够保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主动建构,那学生就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所学的知识形成整体性认识。
一、引用知识迁移理论,实施单元整体建构教学模式初中数学教材中的许多知识点都具有一定的规律,那么为了帮助初中生学好数学学科,初中数学教师应转变教育思想,寻找数学知识点的规律性,按照知识迁移的理念来完善教学过程,将数学单元进行整合建构教学,这样不能便于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数学知识点,而且也能够起到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作用。
例如:初中数学教师在讲解锐角三角函数这部分知识点时,数学教师在课前可以先利用提前准备的教具来进行导入教学,带领学生测量某一物体的高度,然后再正式开始教学。
数学教师在为学生讲解锐角三角函数相关概念时,应该采用单元整体教学的思想和方法,学生们在学习锐角三角函数之前已经学习过30°角的对边斜边比值这部分内容,数学教师可以在此基础上带领学生了解45°和60°的对边和斜边比值、对边和邻边的比值,这样学生们便能够理解余弦与正切相关知识的概念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讲座—《初中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的思考》
(永定二中赖庆萍)
一、目前教学存在的弊端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常常碰到这样的情形,有些教学内容学生还来得及消化吸收,进一步深化认识时就中断了,而后续内容被编排到了下一个年级的教材中,造成知识系统性不强,不便于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按教材顺序“一课一学”,常常在学到某一内容时,总要将以前的相关内容重新学习一遍,零散而缺乏系统的知识,使学生往往只能靠机械记忆、机械套用,缺乏联系的知识学习“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庞杂的教材“捆住”了老师的手脚;应试的顾虑“羁绊”了学生数学素养的全面提升…这些无法破解的难题“囚禁”了师生的创造力。
二、“单元整体教学”应运而生
德州跃华学校进行的“国家课程校本开发”在新课程改革中做了非常好的典范。
在2009年9月,德州跃华学校初中部在校长姜风平的带领下随着高效课堂改革的步步深入和完善,高效课堂下的“单元整体教学”应运而生。
德州跃华学校的“单元整体教学”与普通课程整合的最大不同在于单元整体教学时一种课程思维下的整合。
三、“单元整体教学”的简介
(一)、单元整体简而言之就是将学科内在联系进行整合,将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进行整合,将学习过程与学生发展终极目标进行整合。
将课程目标分解到年级,到学期,到单元,依据目标重构“单元”。
单元内以规律、方法、学科思想为主线,构建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
(二)、单元整体课程关注的核心问题
①数学和数学教育
一方面,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另一方面,从整个教学来看,它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
数学教育能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得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
②数学素养
1)有问题意识,并能解决问题;
2)能抽象、量化地思考问题;
3)能构建切实可行的论证,评判他人的推理;
4)能建立数学模型;
5)能策略地使用适合的工具解决数学问题。
③数学思想方法
我们将初中数学思想方法确定为:1.函数与方程思想;2.数形结合思想;3.分类讨论思想;4.化归与转化思想;5.特殊与一般思想;6.运动思想;
7.模型思想;8.整体变换思想。
④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1)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
2)教学时,注意结合具体的学习内容,设计有效的数学探究活动,是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重要途径;
3)“综合与实践”是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重要载体。
⑤数学知识结构或数学认知结构
数学的认知结构是数学知识结构或学生认知结构相结合的产物。
⑥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
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往往是我们构建单元整体、进行单元整体课程实施的主线。
(三)、单元整体教学的框架体系
①单元整体构想;
单元整体构想是对整个单元整体课程的总体说明。
说明主要围绕:一、单元整体是由哪些内容构成的;二、单元整体构成的依据和基本设想;
三、如何划分模块以及由哪些模块组成等三个方面展开。
②单元整体课程目标;
1)获得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2)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
3)了解数学的价值,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③单元整体课程内容;
1.知识的关联性;
2.知识的系统性;
3.安排的合理性;
4.内容的适度性。
④单元整体课程实施;
具体实施流程:
1)依据单元整体目标,整合教学内容,确立单元整体;
2)划分单元整体模块,确定分模块课程目标和内容;
3)制定单元整体课程实施方案。
实施保障:
1)研究保障:每周固定时间进行教研活动,保障教研时间;
2)评价保障: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计入学习小组和个人成长档案。
⑤单元整体课程评价
1)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评价;
2)数学思考和问题解决的评价;
3)情感态度评价;
4)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
5)评价主体的多元性和评价方式的多样化;
6)恰当呈现和利用结果;
7)合理设计与实施书面测验;
8)课程评价:1.课程计划和课程方案评价;2.导学案设计评价;
3.课堂评价;
4.统一的诊断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四)、单元整体教学的主要特征
1、整体性
①课程的整体性
单元整体课程是基于初中数学课程的整体性规划,关注的是数学课程对“人”的“整体”影响。
②目标的整体性
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这四个方面是一个密切联系、相互交融的有机整体。
③教学的整体性
初中数学单元整体教学,每一个模块关注的都是整个“单元整体”,模块之间也是紧密联系的。
2、结构性
①数学知识结构性
数学知识本身的逻辑性造就了知识之间固有的内在联系。
②数学认知结构性
学生得数学认知结构是从教材的知识结构转化而来的。
③数学教学结构性
教学流程的各个环节是紧密相连的一中结构性存在,不是随意的。
3、关联性
关联性的特征是整体性、结构性的根本,失去关联,课程、教学、目标、知识等一切都将失去真面目。
4、活动性
数学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5、应用性
1)从现实生活或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
2)利用数学解决现实世界中的问题。
(五)、以“单元”为基本单位的“整体教学”,解决了进程缓慢、知识学习缺乏系统、缺乏联系的难题,极大提高了教学效益。
四、“单元整体教学”的案例
下面用《四边形》单元整体教学案例,简要说明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的安排。
模块一:单元绪论课。
对整单元学习内容做全面了解,自主预习整个单元。
并试着将学习内容画成知识网络简图。
在自主预习的基础上,通过小组合作
的方式确立单元学习目标,找出重点和难点,整理疑惑和困难。
模块二:整体把握各种四边形之间的关系,借助转化思想,借用先前对四边形的认知经验和生活经验,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合作学习,为各类型的
四边形下定义,初步用图式表达它们相互之间的联系。
模块三:依据定义,对比分析各种四边形间的联系,从边、角、对角线等角度入手,总结归纳各自的性质,将各自的性质及相互间的联系完善到图式中。
模块四:借助定义、性质、猜想、证明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判定定理,感悟判定定理的由来。
独立选取一种四边形,重点把握判定定理
的证明过程,总结证明过程的共性规律。
独立完善知识结构网络图式。
模块五:观察知识结构网络图式,从四边开或任意一种特殊的四边形出发,探寻相互间的演变关系,从多角度总结判定方法,从而形成规律性认识,巩
固联系和规律。
将规律、方法进一步归纳到知识结构网络图式中。
模块六:进一步独立总结本单元学习收获,对本单元重难点进行再次全班性地展示提升;从联系,规律,方法入手,借助典型题目,进一步完善自我认知
结构,通过单元反馈对本单元学习做出自我评价。
模块七:通过专题学习和拓展性练习,训练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增进知识迁移能力;通过“数学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
通过单元学习
终结性评价检测学生单元学习效果。
归纳一:
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出示五个图形,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
依据“转化思想”学生从平行四边形到正方形,从矩形到正方形,从菱形到矩形,从任意四边形到平行四边形,到矩形,到菱形,到正方形都进行逐一探究,切实体会到了各种图形间的转化规律。
有了对图形间相互转化的深刻认识,学生对各种图形定义和性质也就一目了然了,对判定定理的认识变得深刻了,就不需要死记硬背,对知识的应用也更灵活了。
归纳二:
原来需要十几课时才能完成的一个单元,只用了七课时就很好地完成整个单元的教学,从教学效果看,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更深入了、更系统了,应用起来更灵活了,彻底摆脱了知识零散、繁琐、机械记忆、机械套用的弊端。
通过以上七个教学模块设计,能明显体会到整个单元的教学是作为一个“整体”存
在的。
“转化思想”贯穿到了每一个模块中,成为了单元教学过程中一条凸显得主线。
学生借助“转化思想”,像串糖葫芦一样把本单元知识“串联”到了一起,提醒了从整体走向部分,再从部分走向整体的思想。
这样能最大限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给学生学的能力、方法,实现了对知识教学向能力教学的提升,避免了题海战术,提高了数学素养。
五、“单元整体教学”的思考
虽然大部分学校一直在尝试课改,但大部分学校课改不成功的原因,最主要是没有找到课程目标和课程实施之间的对接点,也就是常说的“穿新鞋走老路”。
如果我们能实行单元整体课程实施,那么45分钟课堂将会呈现出学生主动学习的状态,相信这种教法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数学素养方面一定会更好。
而教师也会成为了解学生学习的专业者,不再是教科书的“搬运工”。
初中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的研究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备课组作为后盾,需要全体数学组老师的共同努力、多交流探讨,在此基础上,还需要专家在理论及实践给予指导和帮助,以及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
不管如何,德州跃华学校的“单元整体教学”是值得我们学习、思考和研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