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商业银行信贷结构失衡与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商业银行信贷结构失衡与对策
摘要:调整优化信贷结构,防范和化解贷款风险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核心问题。调整优化信贷结构,既关系国民经济的安危,又关系到商业银行的生存与发展,本文探讨了商业银行信贷结构失衡的主要表现、负面影响及调整优化信贷结构的具体措施等。
关键词:商业银行信贷结构失衡调整优化
信贷结构指的是信贷资金的投放与运用在不同区域、不同产业、不同行业以及不同期限上的配置与配比。适度宽松货币政策下,商业银行信贷资金放量投放,但存在严重的结构性失衡问题,主要表现为信贷业务中长期化倾向更加明显,银行信贷过多投向固定资产投资领域和优势行业,对中小企业信贷投入严重不足,等等。这种信贷结构失衡性问题的存在, 为金融安全埋下隐患,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对区域经济金融协调发展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优化商业银行信贷结构,提高信贷资金配置效率,是当前我国银行业面对的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一、银行业信贷结构失衡的主要表现
(一)信贷资金期限结构严重失衡。
在我国金融机构贷款业务中,短期贷款的比重一直在50%以上,占绝大多数。现在商业银行越来越重视长期、稳定的收益,因此,大部分银行不断调整短期资产,增加长期信贷资产,甚至有些银行不惜
牺牲流动性而增加长期贷款。当信贷资金紧张时,由于银行的偏好,往往首先保证长期信贷资金,贷款中长期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目前,我国金融业发展中存在着一硬一软双重约束:其中,硬是硬负债,对商业银行来说,存款是一种硬约束,活期存款可随时提现,定期存款到期也要还本付息,商业银行没有理由拒绝支付,否则,就有可能引发挤兑,使整个金融业的信用严重受损;软是贷款的软约束,商业银行放出贷款以后,虽然有严格的贷款风险管理制度,但是却不能完全保证贷款的归还,并且商业银行贷款的大客户往往是一些大型企业,存在“预算软约束”,到期能否顺利还本付息取决于企业的经营情况。这样,一方面是短期存款占很大比重的负债结构,另一方面是中长期贷款占比重很大的资产结构。在金融能够维持平稳运行的情况下,这样的资产负债结构不会有危险。但一旦出现意外的金融波动,就有可能引起大规模的金融危机,危及银行乃至整个国家的经济金融安全。
(二)信贷资金的产业配置存在着个别行业高度集中的倾向。
由于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信贷政策的导向作用,金融机构信贷资金与产业政策支持的行业结合越来越紧密,纷纷将制造、电力、建筑、交通和房地产业作为信贷资金投放重点,使贷款集中于个别行业的问题突出。某县四家商业银行投向基础性建设项目的贷款余额达到49000万元,占贷款总额的62.62%,住房按揭贷款余额为20411万元,占比26.09%,当年新增贷款中,投向基础建设工程9000万元,住房按揭贷款新增4072万元,分别占新增贷款总额的54.91%和24.84%。而企业急需的项目贷款的技术改造贷款余额均为空白。
(三)信贷客户规模结构相对集中。
由于大中型企业通常信用等级高,交易成本低,各家银行,无论是全国性银行还是区域性银行均无一例外地对大中型企业有着特殊的偏好。由于我国现有银行的高度同质性,小企业大家都不愿意去培育,所以我国小企业贷款增长缓慢。同时,由于国有商业银行普遍推行了客户评级、授信制度,大型国有企业因为资产雄厚、政府支持,评级一般较高,特大型国有企业、垄断企业更是各家银行激烈竞争的优质客户。各家银行在信贷质量管理强化的大背景下,信贷资金向优势企业集中,新增贷款普遍要求投向AA级以上企业,加快了贷款集中的步伐。
(四)信贷资金区域结构明显失衡。
近十年来,在国家稳健货币政策的指引下,各家商业银行的存贷款规模都在稳定快速增长,但其增长中也出现了明显的地区性差异。我国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从存款的地区分布看,主要来自东部地区。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本外币存款余额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63.9%、18.1%和15.3%;从各地区的存款比重来看,东部地区存款总量远远超过中西部地区存款总量之和。从贷款的角度看,全国各金融机构贷款也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东、中、西部地区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占全国贷款余额的比重分别为61.6%、19.1%和16.0%,东部地区的贷款余额亦远远超过中西部地区贷款余额之和。以上这些数据表明,在信贷资金的来源和运用上,我国东部和中西部地区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各家商业银行向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信贷倾
斜十分明显,而对中西部地区的信贷支持则相对不足。
二、商业银行信贷结构失衡的负面影响
(一)影响货币政策传导效果。
从某种意义上说,央行货币政策传导的效果体现在金融机构通过落实有关信贷政策和促进经济发展的成效上。大量资金投向少数企业、行业,一定程度上将助长某些行业和企业的非理性扩张,导致经济泡沫的形成,降低全社会的资金使用效率。长此以往,会弱化货币政策传导效果,影响产业政策的贯彻实施和经济的均衡协调发展,使县域经济难以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二)形成商业银行风险隐患。
信贷失衡使得银行信贷客户固定,收入主要依赖于个别行业甚至个别企业,经营风险进一步集中化。企业经营状况一旦恶化或市场发生变化,银行经营的稳定性和效益性就会受到影响。基层行没有授信权,承担决策失误的责任较小,对风险的关注程度较低,上级行又难以及时准确地了解和掌握企业的各项变化情况,导致贷后风险增加。
(三)拉大了银行与中小企业之间的距离。
信贷资金向大企业、大客户的集中,导致中小客户取得信贷支持的难度增大。一部分有潜力的新兴企业,由于发展前景不明朗,金融机构不愿承担投资风险,从而得不到有力支持,而使企业不得不花费时间和成本寻求新的资金来源,影响了中小企业的发展和金融秩序的稳定。
(四)造成区域经济发展失衡。
信贷资金过度向大城市、大企业以及基础建设、公益项目和事业单位集中,降低了新增贷款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导致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由于在欠发达地区作为经济主体的企业长期得不到银行信贷资金的有力扶持,相当部分处于市场成长期、有潜力的企业无法良性发展,从而使当地产业结构、经济结构得不到有效调整,进一步加剧资金供求结构矛盾。
三、调整和优化信贷结构的具体措施
信贷结构的调整,不是暂时性和局部性的调整,而是长期性、全方位的调整,既要解决目前信贷资产产业、行业分布不合理的问题,也要解决信贷资源区域配置不合理的问题,更要解决信贷客户整体素质不高的问题。这是一个渐进、长期的过程,不是一两年能够完成的。随着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信贷业务的规模、范围、品种、方式等都将不断地丰富和扩展,商业银行应本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立足自身优势,实施有计划、有重点、差别化的发展战略。
第一、调整信贷期限结构,化中长期资产为短期资产。
对于目前中国的商业银行来说,资产负债结构的不合理、资金来源变短、资金运用中长期化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在此背景下,畸形的信贷期限结构一旦遭遇经济金融形势的变化,必将引发巨大的风险,因此必须想方设法加以解决。一方面要寻找长期资金来源。针对目前商业银行资金来源过短的情况,商业银行应努力创造长期资金来源,以变被动负债为主动负债。其可供选择的措施,一是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发行长期金融债券,以获得比较长期的资金来源。二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