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不怕写作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怎样不怕写作文

怎样不怕写作文

黄荣华

上海市语文特级教师复旦附中语文教研组组长

一、什么是作文?

1作文是一种表达

表达是人的需要。作文是用书面语言表达自己的欲望:表达自我欲求,表达自我发现,表达自我情感,表达自我思想。

在这样的表达中,写作者将自己的生命转化在文字中。所以说,文如其人。于是,我们从鲁迅的文章中发现、认识了鲁迅,从《红楼梦》中发现、认识了曹雪芹,从苏轼的诗文中发现、认识了苏轼。

2作文主要表达生命的发现与思考

为什么?因为一个人自出生到最后悟得人生的真谛走向死亡,其实就是一个发现与思考的历程。

所以我们古人说“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西方哲人说“我思故我在”,“人是一根会思想的苇草”。

孔子特别在乎这样的发现,他几乎是以生相许,所以他说“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他说“朝闻道,夕死可矣”。

所以史铁生认为,人真正的生日应当是他第一次记事的那一天。

西方人常追问的问题是: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

哪里去?西方人写的书,大体上都在回答这些问题。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构成了他们的人生发现史。在人生发现史这一个上,西方人比我们中国人表现得更集中。

大体而言,西方文化史就是一部人的发现史:从古希腊神话的“人神不分”→中世纪文学的“人作为神的奴婢”→文艺复兴及之后的“人从神的脚下爬出来”→“人从神那里获得人的权利”→“人作为万物的灵长”→到现代主义文学“上帝死了”→后现代主义文学“人以人为自己的神”。

作文主要表达人生的发现与思考,古今中外都一样。

二、作文的困境在哪里?

陷入到准备好的“有意义”的材料库中寻找“有意义的作文材料”的泥潭中,最终陷入“套题思维”中,并且几乎成为本能,于是失去了作文所需要的对生命、对生活的感知力,失去了自己作为一个有知有识、生机勃勃的生命体对世界的智慧的体察与发现、关怀与思考。

可能从第一次作文开始,同学就在寻找哪些是“有意义”的作文材料。确实,一般而言,不是所有的材料都具有写作的意义,所以我们要寻找“有意义”的材料。但若从“生命的发现与思考”的角度说,几乎所有我们能记起的“过心”的材料,都是具有这种特质的材料,都具有意义。

我们以去年上海中考作文题“这里也有乐趣”为例作

一点说明。

只要是你能记起的乐趣,都具有写作的意义,都是“有意义的作文材料”。

这是一个很好的作文题,好在两点:第一,每个人都会有无数的人生乐趣,只要写“这里”的这一点乐趣即可,面对它每个同学都会有材料可写;第二,引导初中的作文教学面向更广阔的生活,也就是引导同学的作文学习走向更广更深的生活,并从中不断获得新的乐趣,有新的发现之乐。

我想,如果我用600多字将嚼米饭获得的乐趣写出来,那将会获得评卷老师怎样的青睐?一定会惊艳批卷的全场。

第一段说:“嚼米饭,让我获得无限乐趣。”就这一句开头,独立成段。

第二段概写“嚼米饭的乐趣”:米饭之甜,米饭之香,米饭之色。一种写100字够了,三种300字左右。

第三段特写“不同品种米饭”的特殊味道,如崇明大米,或东北大米,或泰国大米……选取一至两种述说即可,写200字左右。

第四段特写“不同时候吃米饭”的特殊味道,如饥饿时,或半饥饿时,写150字左右。

第五段特写“与不同菜肴配合”的特殊味道,如配辣椒炒肉片时的味道,盖浇咖喱牛肉时的味道,红烧鲤鱼伴

吃时的味道,或不配菜肴时的味道……写150字左右。

这样写下来,让阅卷老师读着读着就“垂涎”了,你的分数自然就高了。

但是,我想去年中考是不会有任何同学写“嚼米饭的快乐”的。为什么?因为大家觉得这个材料没有意义,大家都去寻找“有意义的作文材料”了,都到自己早已准备好的“有意义”的材料宝库里寻宝去了。

于是许多同学编了一个假的故事。

如他本来不爱读书,却非要编一个在读书中获得快乐的故事,最后还要狠狠地写上一句:“读书,这里的乐趣真醉人!”如他根本没有到弄堂里帮叔叔阿姨干过活,却非要编一个在弄堂里帮叔叔阿姨大扫除的故事,最后还要狠狠地写上一句:“大扫除,这里的乐趣真醉人!”如他根本没有帮妈妈洗过衣服,却非要编一个每周帮妈妈洗一次衣服的故事,最后还要狠狠地写上一句:“帮妈妈洗衣服,这里的乐趣真醉人!”……

同学们,你们考前准备的那些材料确实是有意义的材料,但多数都是些雷同的材料,都是些被反复使用过的材料。我不能说那些材料是假的,但对你来说可能就是假的,套用在某个作文题中,那就真的是假的了,这样的写作最终是得不偿失的。

我们学校曾出了一道自招考试作文题——“风吹过”。本来是为了避免同学套题,结果却有大量套题。有

三分之一多的同学写“风吹过想起爷爷(外婆、老师……)”,有四分之一的同学写“春风吹过……夏风吹过……秋风吹过……冬风吹过……风吹过,我长大了”。了解下来是不知道怎么写,就只能这样套题。

我想,这道题是很好写的。你将自己有过的风吹过时的真切感受写下来即可。作为老师,我要看你写的“风吹过”的感受是否有自己的“生命发现与思考”。

我特别期待有同学描述春风吹过的快意感,将沐春风的惬意表现出来;期待有同学描述风吹落花的凋零感,将流水落花春去也的伤春情绪表现出来;冬风吹过的凌厉感,将寒风的寒意表现出来……

我特别期待读到同学描述在风吹过时的即时感受,手上的,脸上的,心里头的,现实的,想象中的,或风的抚摸,或风的雕刻,或风的摧残,或风的长号,或风的呻吟,或风的自言自语,或风的扬扬得意……

但我没有读到这些,读到的是爷爷的故事,是外婆的故事,是老师的故事,是同学的故事,是朋友的故事,是乞丐的故事。这些故事也许和风有关,但在这些同学的笔下,可以跟一切题目都有关,也就是可以套到一切题目的身上。

现在一些同学作文确实陷入到准备好的“有意义”的“假”材料库里“寻找有意义的作文材料”的泥潭里去了,也就是无论什么题目过来,都将已准备好的“有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