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蚂蚁的自救》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3.理解课文内容,通过学习课文懂得在生活中要知道去关爱他人,关爱生命。
4.学习课文按顺序叙述的方法。
【重点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理解蚂蚁是怎样救助同伴的。
难点: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看到蚂蚁相互救助情景后的感受。【教具准备】
生字词语卡片、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流程】
希望通过一篇文章的阅读指导,使学生能把这个方法迁移到学习其他几篇新的文章中去。课堂结果显示,这种迁移还是比较成功的。
三是课外阅读指导的度的掌握。这个问题,我上课前觉得很困惑,上课后,还是觉得非常困惑。因为《蚂蚁的救助》这一课中的蚂蚁精神,那在危急关头,不惜牺牲自己去救助他人的品质不是平常的“朋友”之义所能概括的,甚至可以说,在孩子们的日常生活中,是没有这样的朋友的。对学生来说,那种在朋友需要帮助时,比如同学要向他借橡皮时,要请教他问题时,热情地帮助他的,就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友谊了。课堂上,我把重心放在那只自己刚脱离危险,却不肯离开这是非之地,拼命衔咬泥土救同伴的蚂蚁身上,通过品读那句话,让孩子们真正地感受那种“不离不弃”的患难之友情。
今年,我们开始进行课外阅读课的教学尝试,可是,到底怎么进行?如何操作?我简直无从下手。后来,我想,就算是东施效颦,我也学学窦老师吧。于是,我选了五篇文章。准备以《蚂蚁的救助》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渗透阅读方法的指导。
从课前的准备,到课堂的实施,到课后的反思,我觉得自己成长了许多。
一是更明确了课堂教学的目标意识。这堂课我共改了6次。改得最多的,是课的目标。姚校长告诉我,如果课上得失败了,但目标、方向是明确的,那么,只是操作的失误。而如果目标也没有定准确,那么,这课还有什么必要去上?我哑然。是啊,我上这课的目标是什么?一开始,我定的目标是“感悟朋友之情”。可是,这朋友之情的范围也太大了,“生死之交”是朋友之情,“相互敬重”也是朋友之情,“雪中送炭”更是朋友之情……这节课,就让孩子们感悟那么多的“友情”,然后再联系实际,说自己的感受吗?那么,这是语文课还是品德课?我否定了这个定位。几经反复,我确定了“通过阅读文章,感悟蚂蚁困难时不离不弃的朋友之情;通过学习,懂得课外阅读一些基本方法”,这个定位就比较小,也比较容易操作了。
三年级语文《蚂蚁的自救》教学设计
及教学反思
本文讲的是蚂蚁在遇到危险的时候互相救助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界生命的敬重之情,从而也告诉人们应该学会关爱动物,关爱生命。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三年级语文《蚂蚁的自救》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三年级语文《蚂蚁的自救》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谈话,交流对蚂蚁的认识:蚂蚁是一种怎样的小动物呢?当蚂蚁的同伴遇到困难时,它们是怎样救助自己的同伴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新课文《蚂蚁的救助》。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生字新词。
2.同桌相互读生字,纠正读音。
3.教师检查读音,指导书写难写易错的生字。
在谈救助过程时,品味词语、句子,体验作者情感。
①区分“用力”与“奋力”两个词。
明确:“用力”与“奋力”都是使劲的意思,“奋力”比“用力”程度更深;从“奋力”一词,体会到什么:作者为了与第三自然段区分,避免了重复。②哪幅插图画出了这个情景?看图说说蚂蚁怎样救遇难的同伴?
③画出描写获救蚂蚁被救出后的动作的词语,你从中发现了什么?④我看到还在水中的蚂蚁时,是怎么想的?又是怎样救助落难的蚂蚁的?出示句子:我极其小心地用针尖挑开泥土,使这只小蚂蚁露了出来。③④⑤品味带点词语,说说从中感受到什么?
⑥蚂蚁被救出后,又有怎样的举动呢?你从中感受到什么?
⑦品味“立即、亲吻触抚、试图、衔、碰”等词语并想象它们当时想什么呢?说什么呢?
(6)指名读第二部分,用“先……接着……然后……最后”等词语说一说蚂蚁相互救助的过程。
学习第三部分:
(1)指名读,作者看到蚂蚁的救助过程是怎么想的?有什么感受?
(2)这是一种什么样的道德品质?
教学过程:
一、解课题,学习新课
1、导语:
同学们,蚂蚁是一种体型极小的昆虫,然而就是这种小昆虫的相互救助之举,却给了作者以巨大的启迪。我想,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们会对小蚂蚁产生一种新的情感,会有更多的感悟。
2、板书课题,揭示课题
齐读题目,思考问题:
(1)“救助”是什么意思?(2)“蚂蚁的救助”是什么意思?
三、总结全文,深化理解
1、作者写蚂蚁的救助这篇文章是为了什么?
2、归纳板书
蚂蚁的救助关爱他人关爱生命
用力互相关爱
奋力互相帮助
继续衔舍身相救
3、总结:
小蚂蚁虽然弱小,然而在同伴遇到危险时,它们奋力相揪,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面对它们,我们怎能不升腾起敬重之情呢?从它们身上,我们也得到了启示,那就是——(看板书总结)。
(3)小组中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3、交流过程:
学习第一部分:
(1)指名读:找出事情的起因。
(2)出示语句:我没有对它们实施救助,因为花盆中的水很快会渗下去,蚂蚁就可以着陆了。
(3)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这句话。
(4)提问:读读改写的句子,你明白了什么?书中为什么这样写?(强调原因)学习第二部分:
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及写作顺序。
教学难点:
能够体验作者的情感,认识到做人的道理。
教学准备:
1、课前布置学生观察小蚂蚁,收集有关蚂蚁的资料、故事。
2、演示文稿(小蚂蚁活动的视频)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昨天的课上,我们结识了一位可敬的动物朋友。我们了解了一个感人的故事,这就是——齐读课题“蚂蚁的救助”
1、回忆课文的主要内容。
希望在课文的学习中,不仅能掌握字的读音,写法,还要进一步深入理解词语在文中的意思、作用,积累下来加以运用。
三、再次读书,理清课文顺序。
1、指名读
2、学生自由读。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是怎样的?
3、在书中画出不懂的地方。
4、小结:多有意思的一件事呀!读后你有什么想法,请你在下节课的学习中和同学交流。
(2)“我”是怎样救助蚂蚁的?引导学生从“我”的动作中感悟:“我”是一个怎样的人?
(3)救助的结果怎样?
(4)你觉得这些蚂蚁可爱吗?可爱在哪儿?
(5)齐读第4自然段,深化对蚂蚁的感情。
(6)默读第5自然段,引导学生理解“我”的感受,点明文章的主题。
三、总结全文,深化文章主题,理清文章是按事情发展顺序写的
4.再次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学习课文,感悟理解Hale Waihona Puke Baidu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起因是什么?找有关的段落读一读。
2.“我”看到黄蚂蚁浸在水中是怎么想的?
重点指导理解“生命力、生灵、实施、救援”等词语。
3.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重点读好描写“我”的句子。
四、小结
四、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把学会的新词放入“词语花篮”。
2、继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帮助学生学习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能够从中感悟到做人就应该具有崇高的道德品质,要知道去关爱他人,关爱生命。
3、帮助学生学习课文按顺序叙述的方法,理解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意思。教学重点:
四、感情共鸣
你觉得蚂蚁是怎样的小动物?你想对它们说些什么呢?
五、课外拓展
以“当别人遇到困难时……”为题,开一次讨论会。
三年级语文《蚂蚁的自救》教学反思
上这一课,来源于去年听了窦桂梅老师上的以“母爱”为题的阅读文章《合欢树》一课。该课堂的教学中,窦桂梅老师紧紧地抓住了“好好活……”,把史铁生笔下那份深深的慈母深情发挥得淋漓尽致。教学中,窦老师适时地引入了史铁生其他文章,让孩子们在一种浓厚的母爱氛围中,感受作者笔下那份深沉、朴素而又高洁的母受。感受史铁生对母亲的那份真切的爱。后来,我又在网上看到了窦桂梅老师的《朋友》主题阅读教学实录。大师手笔,不同凡响。
从第一自然段,我们知道了什么?
五、布置作业
把课文中自己喜欢的词语摘抄下来。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复习:上节课同学们通过学习第1自然段,知道了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起因。谁能跟大家说一说?
2.过渡:“我”认为蚂蚁会安然无恙的,但是蚂蚁的实际处境是怎样的呢?
二、学习课文,深入感悟
1.默读第2、3自然段,想一想蚂蚁的处境怎样。
(1)当花盆水渗下去时,发生了什么情况,我怎么想的,准备怎么做?(2)按提示填空回答问题。
当时,我想,我准备。
(3)我为什么放弃救助蚂蚁的行动?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品味“意想不到”的意思。换一个词,意思不变。
(意料之外、出乎意料等)
(4)体验这种情感再自由读第三自然段。
(5)读第四自然段,说说蚂蚁是怎样相互救助的?
4、请你对小蚂蚁说一句话。赞美它的品质、精神或谈自己的感受。
四、布置作业
1、完成选做题。
2、积累词语。
3、小练笔:小蚂蚁,我想对你说
板书设计:
起因:蚂蚁遇难
经过:相互救助
蚂蚁的救助
结果:脱离危险关爱他人关爱生命
点明文章的主题
三年级语文《蚂蚁的自救》教学设计二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读懂课文,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是明确了课外阅读方法指导的含义。作为课外阅读指导课,阅读方法的指导应是非常重要的。那么,这堂课中,我要渗透怎样的阅读方法的指导呢?我觉得,作为40分钟的课堂,你想把一篇文章析透,已经很难很难,更别说还要带其他的几篇文章了,那么,怎么办呢?我觉得,比较恰当地把握精读课文的度,让学生学习“抓住主要句子理解文章中心”应该也是一种比较好的阅读方法指导。于是,我把阅读方法指导定在了“抓住主要句子理解文章中心”这个方面。
能够感悟到课文的主题,认识到做人应该遵循怎样的道德准则。
教学准备:
演示稿(文字片、图片、录象)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会认的8个生字,会写的15个生字。做到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正确书写并掌握词语14个。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难点:
区分多音字的读音,把难写的字写规范。
2、学习本课会认的字8个,会写的字15个,会掌握的词语14个。
3、帮助学生学习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能够从中感悟到做人就应该具有崇高的道德品质,要知道去关爱他人,关爱生命。
4、帮助学生学习课文按顺序叙述的方法,理解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意思。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
2.“我”看到蚂蚁的处境后准备怎样做呢?
3.当作者看到蚂蚁相互救助的情境后,感到很意外,他的决定有什么改变?
4.重点理解“这个让我心灵震撼的生命故事”。
(1)指名读这句话。
(2)探究:为什么说作者的心灵感到震撼呢?
5.小组合作学习第4自然段。
(1)小组自由朗读文段,读后讨论:蚂蚁是怎样救助同伴的?
①汇报。②相机引导体会“小心翼翼、试探、迅速、逃离”这些动词用得十分准确生动。
3、默读课文,了解大意
(1)边默读边想全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说一说课文大意。
二、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1、请学生提出预习生字时有什么困难。
2、重点指导学生易读混,易写错的生字。
3、出示生字卡,检查学习情况。
4、自读全文,画出新词,再把词语放到语句中读一读。5、理解词语意思
6、小结:
同学们已经掌握了生字的读音,写法,还要注意多音字在不同语言环境下的读音。如“挣扎”与“挣到”都是在本课中出现的词语,但它们的读音却不一样。
教学结果显示,这样的目的还是基本达到的。但是,与之相应的是,学生的“共鸣”有多少?
课外阅读指导课到底怎么上?主题性阅读到底如何把握?路漫漫其修远兮,还需耐心求索。
2、学生汇报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记叙的。理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二、读中感悟,体验情感
1、出示自学提示:
(1)是什么事引起蚂蚁相互救助的?
(2)蚂蚁是怎样相互救助的?
(3)我在一旁又做了什么呢?
(4)从这件事中,我受到什么启发?
(5)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2、小组讨论,交流想法
(1)分组汇报自己自学后的想法。(2)小组内解决不懂的问题。
3.理解课文内容,通过学习课文懂得在生活中要知道去关爱他人,关爱生命。
4.学习课文按顺序叙述的方法。
【重点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理解蚂蚁是怎样救助同伴的。
难点: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看到蚂蚁相互救助情景后的感受。【教具准备】
生字词语卡片、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流程】
希望通过一篇文章的阅读指导,使学生能把这个方法迁移到学习其他几篇新的文章中去。课堂结果显示,这种迁移还是比较成功的。
三是课外阅读指导的度的掌握。这个问题,我上课前觉得很困惑,上课后,还是觉得非常困惑。因为《蚂蚁的救助》这一课中的蚂蚁精神,那在危急关头,不惜牺牲自己去救助他人的品质不是平常的“朋友”之义所能概括的,甚至可以说,在孩子们的日常生活中,是没有这样的朋友的。对学生来说,那种在朋友需要帮助时,比如同学要向他借橡皮时,要请教他问题时,热情地帮助他的,就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友谊了。课堂上,我把重心放在那只自己刚脱离危险,却不肯离开这是非之地,拼命衔咬泥土救同伴的蚂蚁身上,通过品读那句话,让孩子们真正地感受那种“不离不弃”的患难之友情。
今年,我们开始进行课外阅读课的教学尝试,可是,到底怎么进行?如何操作?我简直无从下手。后来,我想,就算是东施效颦,我也学学窦老师吧。于是,我选了五篇文章。准备以《蚂蚁的救助》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渗透阅读方法的指导。
从课前的准备,到课堂的实施,到课后的反思,我觉得自己成长了许多。
一是更明确了课堂教学的目标意识。这堂课我共改了6次。改得最多的,是课的目标。姚校长告诉我,如果课上得失败了,但目标、方向是明确的,那么,只是操作的失误。而如果目标也没有定准确,那么,这课还有什么必要去上?我哑然。是啊,我上这课的目标是什么?一开始,我定的目标是“感悟朋友之情”。可是,这朋友之情的范围也太大了,“生死之交”是朋友之情,“相互敬重”也是朋友之情,“雪中送炭”更是朋友之情……这节课,就让孩子们感悟那么多的“友情”,然后再联系实际,说自己的感受吗?那么,这是语文课还是品德课?我否定了这个定位。几经反复,我确定了“通过阅读文章,感悟蚂蚁困难时不离不弃的朋友之情;通过学习,懂得课外阅读一些基本方法”,这个定位就比较小,也比较容易操作了。
三年级语文《蚂蚁的自救》教学设计
及教学反思
本文讲的是蚂蚁在遇到危险的时候互相救助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界生命的敬重之情,从而也告诉人们应该学会关爱动物,关爱生命。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三年级语文《蚂蚁的自救》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三年级语文《蚂蚁的自救》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谈话,交流对蚂蚁的认识:蚂蚁是一种怎样的小动物呢?当蚂蚁的同伴遇到困难时,它们是怎样救助自己的同伴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新课文《蚂蚁的救助》。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生字新词。
2.同桌相互读生字,纠正读音。
3.教师检查读音,指导书写难写易错的生字。
在谈救助过程时,品味词语、句子,体验作者情感。
①区分“用力”与“奋力”两个词。
明确:“用力”与“奋力”都是使劲的意思,“奋力”比“用力”程度更深;从“奋力”一词,体会到什么:作者为了与第三自然段区分,避免了重复。②哪幅插图画出了这个情景?看图说说蚂蚁怎样救遇难的同伴?
③画出描写获救蚂蚁被救出后的动作的词语,你从中发现了什么?④我看到还在水中的蚂蚁时,是怎么想的?又是怎样救助落难的蚂蚁的?出示句子:我极其小心地用针尖挑开泥土,使这只小蚂蚁露了出来。③④⑤品味带点词语,说说从中感受到什么?
⑥蚂蚁被救出后,又有怎样的举动呢?你从中感受到什么?
⑦品味“立即、亲吻触抚、试图、衔、碰”等词语并想象它们当时想什么呢?说什么呢?
(6)指名读第二部分,用“先……接着……然后……最后”等词语说一说蚂蚁相互救助的过程。
学习第三部分:
(1)指名读,作者看到蚂蚁的救助过程是怎么想的?有什么感受?
(2)这是一种什么样的道德品质?
教学过程:
一、解课题,学习新课
1、导语:
同学们,蚂蚁是一种体型极小的昆虫,然而就是这种小昆虫的相互救助之举,却给了作者以巨大的启迪。我想,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们会对小蚂蚁产生一种新的情感,会有更多的感悟。
2、板书课题,揭示课题
齐读题目,思考问题:
(1)“救助”是什么意思?(2)“蚂蚁的救助”是什么意思?
三、总结全文,深化理解
1、作者写蚂蚁的救助这篇文章是为了什么?
2、归纳板书
蚂蚁的救助关爱他人关爱生命
用力互相关爱
奋力互相帮助
继续衔舍身相救
3、总结:
小蚂蚁虽然弱小,然而在同伴遇到危险时,它们奋力相揪,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面对它们,我们怎能不升腾起敬重之情呢?从它们身上,我们也得到了启示,那就是——(看板书总结)。
(3)小组中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3、交流过程:
学习第一部分:
(1)指名读:找出事情的起因。
(2)出示语句:我没有对它们实施救助,因为花盆中的水很快会渗下去,蚂蚁就可以着陆了。
(3)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这句话。
(4)提问:读读改写的句子,你明白了什么?书中为什么这样写?(强调原因)学习第二部分:
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及写作顺序。
教学难点:
能够体验作者的情感,认识到做人的道理。
教学准备:
1、课前布置学生观察小蚂蚁,收集有关蚂蚁的资料、故事。
2、演示文稿(小蚂蚁活动的视频)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昨天的课上,我们结识了一位可敬的动物朋友。我们了解了一个感人的故事,这就是——齐读课题“蚂蚁的救助”
1、回忆课文的主要内容。
希望在课文的学习中,不仅能掌握字的读音,写法,还要进一步深入理解词语在文中的意思、作用,积累下来加以运用。
三、再次读书,理清课文顺序。
1、指名读
2、学生自由读。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是怎样的?
3、在书中画出不懂的地方。
4、小结:多有意思的一件事呀!读后你有什么想法,请你在下节课的学习中和同学交流。
(2)“我”是怎样救助蚂蚁的?引导学生从“我”的动作中感悟:“我”是一个怎样的人?
(3)救助的结果怎样?
(4)你觉得这些蚂蚁可爱吗?可爱在哪儿?
(5)齐读第4自然段,深化对蚂蚁的感情。
(6)默读第5自然段,引导学生理解“我”的感受,点明文章的主题。
三、总结全文,深化文章主题,理清文章是按事情发展顺序写的
4.再次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学习课文,感悟理解Hale Waihona Puke Baidu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起因是什么?找有关的段落读一读。
2.“我”看到黄蚂蚁浸在水中是怎么想的?
重点指导理解“生命力、生灵、实施、救援”等词语。
3.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重点读好描写“我”的句子。
四、小结
四、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把学会的新词放入“词语花篮”。
2、继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帮助学生学习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能够从中感悟到做人就应该具有崇高的道德品质,要知道去关爱他人,关爱生命。
3、帮助学生学习课文按顺序叙述的方法,理解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意思。教学重点:
四、感情共鸣
你觉得蚂蚁是怎样的小动物?你想对它们说些什么呢?
五、课外拓展
以“当别人遇到困难时……”为题,开一次讨论会。
三年级语文《蚂蚁的自救》教学反思
上这一课,来源于去年听了窦桂梅老师上的以“母爱”为题的阅读文章《合欢树》一课。该课堂的教学中,窦桂梅老师紧紧地抓住了“好好活……”,把史铁生笔下那份深深的慈母深情发挥得淋漓尽致。教学中,窦老师适时地引入了史铁生其他文章,让孩子们在一种浓厚的母爱氛围中,感受作者笔下那份深沉、朴素而又高洁的母受。感受史铁生对母亲的那份真切的爱。后来,我又在网上看到了窦桂梅老师的《朋友》主题阅读教学实录。大师手笔,不同凡响。
从第一自然段,我们知道了什么?
五、布置作业
把课文中自己喜欢的词语摘抄下来。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复习:上节课同学们通过学习第1自然段,知道了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起因。谁能跟大家说一说?
2.过渡:“我”认为蚂蚁会安然无恙的,但是蚂蚁的实际处境是怎样的呢?
二、学习课文,深入感悟
1.默读第2、3自然段,想一想蚂蚁的处境怎样。
(1)当花盆水渗下去时,发生了什么情况,我怎么想的,准备怎么做?(2)按提示填空回答问题。
当时,我想,我准备。
(3)我为什么放弃救助蚂蚁的行动?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品味“意想不到”的意思。换一个词,意思不变。
(意料之外、出乎意料等)
(4)体验这种情感再自由读第三自然段。
(5)读第四自然段,说说蚂蚁是怎样相互救助的?
4、请你对小蚂蚁说一句话。赞美它的品质、精神或谈自己的感受。
四、布置作业
1、完成选做题。
2、积累词语。
3、小练笔:小蚂蚁,我想对你说
板书设计:
起因:蚂蚁遇难
经过:相互救助
蚂蚁的救助
结果:脱离危险关爱他人关爱生命
点明文章的主题
三年级语文《蚂蚁的自救》教学设计二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读懂课文,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是明确了课外阅读方法指导的含义。作为课外阅读指导课,阅读方法的指导应是非常重要的。那么,这堂课中,我要渗透怎样的阅读方法的指导呢?我觉得,作为40分钟的课堂,你想把一篇文章析透,已经很难很难,更别说还要带其他的几篇文章了,那么,怎么办呢?我觉得,比较恰当地把握精读课文的度,让学生学习“抓住主要句子理解文章中心”应该也是一种比较好的阅读方法指导。于是,我把阅读方法指导定在了“抓住主要句子理解文章中心”这个方面。
能够感悟到课文的主题,认识到做人应该遵循怎样的道德准则。
教学准备:
演示稿(文字片、图片、录象)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会认的8个生字,会写的15个生字。做到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正确书写并掌握词语14个。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难点:
区分多音字的读音,把难写的字写规范。
2、学习本课会认的字8个,会写的字15个,会掌握的词语14个。
3、帮助学生学习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能够从中感悟到做人就应该具有崇高的道德品质,要知道去关爱他人,关爱生命。
4、帮助学生学习课文按顺序叙述的方法,理解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意思。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
2.“我”看到蚂蚁的处境后准备怎样做呢?
3.当作者看到蚂蚁相互救助的情境后,感到很意外,他的决定有什么改变?
4.重点理解“这个让我心灵震撼的生命故事”。
(1)指名读这句话。
(2)探究:为什么说作者的心灵感到震撼呢?
5.小组合作学习第4自然段。
(1)小组自由朗读文段,读后讨论:蚂蚁是怎样救助同伴的?
①汇报。②相机引导体会“小心翼翼、试探、迅速、逃离”这些动词用得十分准确生动。
3、默读课文,了解大意
(1)边默读边想全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说一说课文大意。
二、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1、请学生提出预习生字时有什么困难。
2、重点指导学生易读混,易写错的生字。
3、出示生字卡,检查学习情况。
4、自读全文,画出新词,再把词语放到语句中读一读。5、理解词语意思
6、小结:
同学们已经掌握了生字的读音,写法,还要注意多音字在不同语言环境下的读音。如“挣扎”与“挣到”都是在本课中出现的词语,但它们的读音却不一样。
教学结果显示,这样的目的还是基本达到的。但是,与之相应的是,学生的“共鸣”有多少?
课外阅读指导课到底怎么上?主题性阅读到底如何把握?路漫漫其修远兮,还需耐心求索。
2、学生汇报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记叙的。理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二、读中感悟,体验情感
1、出示自学提示:
(1)是什么事引起蚂蚁相互救助的?
(2)蚂蚁是怎样相互救助的?
(3)我在一旁又做了什么呢?
(4)从这件事中,我受到什么启发?
(5)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2、小组讨论,交流想法
(1)分组汇报自己自学后的想法。(2)小组内解决不懂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