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必修二复习提纲
2019新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一章重点知识点归纳总结(人口复习提纲)
第一章人口迎期中复习提纲1.1人口分布1、世界人口分布⑴基本特点(不平衡性):世界各地的人口分布很不均匀,有的地区人口稠密,有的地区则人口稀少。
⑵分布规律(规律性)①从纬度看:近90%的人口居住在北半球,尤其在北纬10°~50°地带最为集中 ②从距离海洋远近来看:60%左右的人口居住在离海岸200千米以内的沿海地区 ③从海拔来看:近80%的人口居住在海拔500米以下的低平地区 ⑶区域性分布稠密区 分布 东亚 我国东部、朝鲜半岛和日本中南部 南亚 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等国 欧洲西部 英国、法国、德国、荷兰等国 北美东部 美国东部和加拿大东南部 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人口约占世界总人口的85% ③从国家比较:国家分布不均中国、印度、美国、印度尼西亚、巴西、巴基斯坦、尼日利亚、孟加拉国、俄罗斯、日本、墨西哥、埃塞俄比亚、菲律宾。
●●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亚洲最多,有7个(中国、印度、印尼、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日本、菲律宾);世界人口大国多数为发展中国家。
④城乡分布总趋势城镇人口比例逐渐上升,乡村人口比例逐渐下降 2、世界人口稀少地区及形成原因 ①东部地区人口多,西部地区人口少;②沿海、沿江、沿湖的平原地区人口多,内陆干旱的高山、高原地区人口少;③经济发达和交通便利的地区人口多,经济落后、交通闭塞的地区人口少;④城镇密集、工业发达的地区人口多,偏僻的农业、牧业地区人口少;⑤汉族居民集中的地区人口多,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少;4、为什么我国西部地区人口稀少?(从自然原因和社会经济原因两方面分析)(01年高考题答案)气候干燥,有大面积干旱区(2分);地形复杂,多高山、高原;生态环境脆弱(2分)经济文化落后,交通不便(2分) 5、东部地区人口稠密?气候温暖湿润(2分);地形较平坦,平原面积大,耕地多;水资源较丰富(2分);经济文化发达,交通便利(2分) 6、影响人口分布因素: ⑴自然因素: 人口稀疏区主要原因北美洲、亚洲的高山和寒冷地区 地形崎岖,气候寒冷,不利于人类生产和生活 南极洲亚马逊河、刚果河气候过于湿热,不利于人类居住北非、中亚、澳大利亚的沙漠地带气候干旱,水资源极度缺乏,不具备人类生活的条件因素 影响案例气候过于寒冷、干旱及湿热的地区人少;气候适宜的中低纬度地区人多撒哈拉沙漠、亚马孙雨林地区人少;20°N -60°N 人口密集⑵人文因素:经济发展水平;生产力水平;历史;政治(战争、政策);文化(婚育习俗)主要分布在南部狭长的东西走廊地带; 原因:气候较暖;多为平原,适合种植春小麦和牧业;殖民者最先到达,开发早;交通便利;邻近经济发达美国8、拉美人口分布地区及原因人口主要分布在中美地峡、西印度群岛和大陆沿海地区原因:沿海气候条件优越;地形平坦;沿海多优良港口,交通便利;开发早;工农业发达;矿产资源丰富;9、澳大利亚人口分布及原因人口城市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尤其是东南沿海;原因:东南沿海气候温和湿润;沿海多优良港口,交通便利;开发早;工农业发达;矿产资源丰富;内陆和西部气候干燥,东北部湿热,有大堡礁不利建设港口 10、青藏高原人口密度很低,是不是高原地区人口分布都很少? 不一定,热带地区的高原气候凉爽,人口分布比低地多。
高中地理必修二复习提纲(人教版)
高中地理必修二复习提纲(人教版)1、人口迁移的类型:内迁和外迁。
内迁是指人口在国内不同地区之间的流动,外迁是指人口跨越国界的流动。
2、人口迁移的原因:经济、政治、文化等多种因素。
经济原因是主要的推动因素,如就业机会、收入水平等;政治原因包括战争、政治迫害等;文化原因包括教育、语言、宗教等。
3、人口迁移的影响:对原居地和目的地都有影响。
原居地可能会出现人口减少、劳动力短缺等问题;而目的地可能会面临过多的人口压力、社会矛盾等问题。
4、世界人口迁移的趋势:近年来,人口迁移规模不断扩大,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迁移。
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国家对移民的限制和控制政策。
5、我国人口迁移的特点:主要是城市化和东部地区人口向中西部地区的流动。
城市化带动了大量的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而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也吸引了大量的人口向该地区迁移。
口容量为70亿人左右,而全球人口已经超过了78亿人,这意味着我们需要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以确保未来的生存和发展。
人口迁移是指人们为了某种目的而改变其定居地的行为。
根据是否跨越国界,可以分为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
国际人口迁移在二战前主要是从欧洲流向美洲和大洋洲,以集团性、大批移民为主。
二战后,由于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劳动力供求关系的地区差异,国际人口迁移变得更加短期和流动化,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
中国的人口迁移历史上主要是由于战乱和自然灾害,流向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等地。
建国初期,国家有计划、有组织地从东部城市迁往西北、东北等边疆地区,目的是为了开发国土。
改革开放后,民工流成为主要形式,从落后地区流向发达地区、从内陆流向沿海、从山区流向平原、从农村流向城市,缓解了地区差异,促进了经济发展,但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人口迁移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和政治因素。
自然因素如气候、土壤、淡水和矿产等,社会经济因素如经济、交通、文化、家庭和婚姻等,政治因素如政策、战争和政治变革等。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复习提纲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复习提纲第一章人口的变化1.1人口的数量变化1、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
2、人口增长的历史阶段时期人口变化特点原因农业革命之前人口数量少,人口增长慢生产力水平低,死亡率高农业革命期间人口数量增多,增长速度较快生产力水平提高,医疗条件改善,寿命提高工业革命开始后世界人口增长速度明显加快生产力、生活质量不断改善,死亡率逐渐降低3、20世纪以来特别过去100多年人口增长迅速的原因:过去100多年,伴随着生产工具和社会生产力等方面的进步,人类对自然环境开发利用和改造的范围不断扩大,对各种灾害和疾病的防御能力也不断提高,使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利用和适应性不断增强,死亡率进一步降低。
4、某个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的数量或新增人口数量受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基数大小共同影响。
5、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变化比较:类型自然增长率水平人口增长特点原因分析今后变化趋势典型国家举例发达国家保持较低水平增长缓慢社会保障制度健全,生育观念的转变等比较稳定,一些国家的人口数量还会逐渐减少俄罗斯、德国、日本发展中国家水平较高人口增长很快,世界新增人口中,发展中国家占到80%以上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人口死亡率下降人口增长开始趋于缓慢,很多国家实施人口控制措施中国、印度、巴基斯坦6、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人口增长模式是由原始型向传统型,继而向现代型转变。
转变的因素:生产力水平、国家政策、社会福利、自然环境、文化观念7、大部分发达国家(欧洲、北美为代表)为现代型,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为传统型,中国、巴西、韩国为现代型,世界为由传统型转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
1.2人口的空间变化1、人口迁移: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人口迁移的判断:是否发生了地域上的移动(行政区位的改变);是否有居住地的改变;时间的改变(通常为一年)2、二战前后国际人口迁移的比较:迁移原因特点迁移路线二战前1.殖民主义扩张和资本主义发展2.地理大发现和新航线开辟1.从旧大陆到新大陆2.从已开发国家到未开发地区1.欧洲人到美洲、非洲2.非洲黑人被贩卖到美洲3.东亚、南亚人被招工到美洲二战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1.从发展中国家到发达国家1.拉丁美洲人到北美打工后2.定居移民减少,流动工人增加(外籍工人)2.南亚、南欧、非洲人到西亚打工3.南欧、非洲人到西欧3、中国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人口迁移:迁移原因特点迁移方向20世纪80年代中期前1.计划经济体制2.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1.国家从东部城市抽调各种人员支援西部、内地和边疆地区的建设2.大量农村人口从东部人口稠密区迁往西北和东北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改革开放政策自发迁移内地到沿海山区到平原、贫困地区到发达地区、“民工潮4、人口迁移的意义调节人口空间分布和人才余缺,加强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促进经济发展和缩小地区差异。
地理必修2复习提纲
地理必修2复习提纲一、地球的形状和结构1.地球的形状:地球是近似于一个椭球体,由于自转而略呈扁球面,赤道稍胖而极地稍扁。
2.地球的内部结构:地壳、地幔、外核和内核。
地球的内部结构可以根据密度的差异分为地壳、地幔、外核和内核四个层次。
二、地球的运动与季节变化1.地球的自转:-自转的方向:逆时针方向自西向东-自转的周期:24小时-自转的意义:引起地球日变化和地球上东西时间的分区2.地球的公转:-公转的轨道:椭圆轨道-公转的周期:365.25天-公转的意义:引起地球季节变化和地球上南北时间的分区3.季节变化的原因:地球公转轨道相对于太阳的倾斜度和地球自转轴的倾斜度导致太阳直射区的变化,进而导致地球季节的变化。
三、地球的气候带1.气候带的划分:-高气压带与低气压带:赤道高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寒带、温带和热带:寒带、温带、副热带和热带-气候带的形成原因:地球纬度的不同决定了太阳斜射角度的差异,进而影响了地球的温度分布2.主要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等。
三、地球的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1.自然环境要素的相互制约关系:-土壤与植被的相互制约关系: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供应对植被的生长发育有重要影响,植被也能保护土壤不受侵蚀。
-水资源与植被的相互制约关系:植被对水分的蒸腾作用影响降水量和水资源的分布。
-气候与植被的相互制约关系:植被可以通过蒸腾作用调节气候,影响气温、湿度和降水量等。
2.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生态系统破坏:乱砍滥伐、过度放牧和不合理开发农业导致生态环境破坏。
-水资源过度开发:过度开发水资源导致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问题。
-气候变化:人类排放大量温室气体导致全球气候变化,引起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
-垃圾污染:生活垃圾和工业垃圾的不合理处理导致土地和水资源的污染。
四、地球上的水资源1.水资源的分布:地球上总水量很大,但可利用的淡水资源非常有限,主要分布在冰川、湖泊、河流和地下水中。
高一地理必修二复习提纲
高一地理必修二复习提纲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3.1农业的区位选择1、农业的概念:[记忆]人类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以获得所需要的产品。
2、农业区位的含义:[理解记忆](1)农业生产的位置(2)农业与地理环境各因素的联系3、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记忆]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社会经济因素:市场、劳动力、交通、政策、机械、科技决定农业活动的类型和规模的重要因素是市场因素。
4、农业区位选择的实质:对农业土地的合理利用[记忆]5、对农业活动主导区位因素的判断[理解]水稻主要分布在季风区、“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气候因素)千烟洲立体农业(地形因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亚热带沿海农业景观的变迁(市场和政策)茶叶宜在南方酸性红壤种植(土壤因素)大城市公路边的乳畜业、园艺业(交通因素)6、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理解记忆]自然因素比较稳定,社会经济因素发展变化较快。
利用科技改造自然因素例子:培育良种促进农业发展(袁隆平杂交水稻、橡胶树种植范围的扩大);改善局部自然条件发展农业(大棚农业生产反季节蔬菜)交通运输的发展和冷藏技术的进步使世界农业出现专业化和地域化7、农业地域的含义:[记忆]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在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和自然条件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农业生产地区。
农业地域的形成,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合理利用农业土地的结果。
8、影响农业地域类型的因素:[记忆](1)动植物的不同地域分布(2)自然条件(3)社会经济条件9、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区位条件:[记忆]自然区位条件:气候温和,降水适中;土壤肥沃;地形平坦;水源充足社会经济条件:市场广阔(世界主要小麦、畜产品产地);劳动力丰富;生产方式、技术先进10、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主要特征:[记忆]生产结构:种植业与畜牧业结合的混合农业(小麦—牧羊)经营方式:家庭大农场科技应用:划区轮牧、种植优质牧草、轮作制农业专业化、地域化水平较高发展措施:东水西调3.2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1、季风水田农业分布及作物[记忆]分布:亚洲的季风区(东亚、东南亚、南亚都有分布)作物:水稻为主(水稻的习性:好暖喜湿)2、季风水田农业的区位条件:[记忆](1)气候以季风为主,高温多雨适合水稻生长(2)地势平坦,适宜水田管理(3)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4)人多地少,生活习惯导致粮食需求量大(5)水稻生产的历史悠久3、季风水田农业的特点[记忆](1)小农经营(生产规模小)(2)单产高,商品率低(3)机械化和科学水平低(4)水利工程量大4、商品谷物农业分布及作物[记忆]分布: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阿根廷、俄罗斯、乌克兰作物:小麦、玉米5、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记忆](1)自然条件优越(气候温和、地形平坦、土壤肥沃)(2)交通运输便利(3)市场广阔(4)地广人稀(5)机械化程度高(6)农业科技先进6、商品谷物农业的主要特点[记忆]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机械化和科技水平高3.3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1、大牧场放牧业分布及生产对象[记忆]分布: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南非(干旱、半干旱气候区)生产对象:牛、羊2、大牧场放牧业区位条件[记忆](1)气候温暖,草类茂盛(2)地广人稀,地价低(3)距离海港近,交通便利3、大牧场放牧业特点[记忆]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专业化程度高4、阿根廷大牧场放牧业的发展措施[记忆](1)围栏放牧、划区轮牧、种植饲料、开辟水源(2)培育良种牛,加强对牛群病害研究5、乳畜业的分布及农产品[记忆]分布:北美洲五大湖地区、西欧、中欧、澳大利亚、新西兰农产品:牛奶及乳制品6、乳畜业的区位条件[记忆](1)气候温凉、潮湿,适合多汁牧草的生长(2)城市化水平高,生活习惯影响,对乳畜产品需求量大7、乳畜业的主要特点[记忆]商品率高;机械化程度高;集约化程度高;多分布在大城市周围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4.1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一、经济效益从经济利益看工厂应选择在具有明显区位优势的地方,以花费最低的生产成本获得最高利润。
新课程必修二复习提纲(1、2、34章)
厦门华侨中学高一地理必修2复习纲要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座号课标要求:●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说出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
活动要求:●运用本地人口资料,绘制图表,探究本地人口的发展模式和人口迁移的特点。
●收集资料,对比不同地区人口的文化差异。
教材活动与问题研究:P3.P7.P11.P15第一章人口的变化本章知识点逻辑联系:1、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
[记忆]2、几个重要的人口日:“世界60亿人口日”(1999/10/12);“世界人口日”50亿(1987/7/11);中国13亿人口(2005/1/6)。
[记忆]34、20世纪以来特别过去100多年人口增长迅速的原因:(理解记忆)过去100多年,伴随着生产工具和社会生产力等方面的进步,人类对自然环境开发利用和改造的范围不断扩大,对各种灾害和疾病的防御能力也不断提高,使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利用和适应性不断增强,死亡率进一步降低。
5、某个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的数量受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基数大小共同影响。
(理解记忆)67、人口增长模式由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三个指标构成。
(记忆)公式: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89人口增长模式是由原始型向传统型,继而向现代型转变。
转变的因素:生产力水平、国家政策、社会福利、自然环境、文化观念10、大部分发达国家(欧洲、北美为代表)为现代型,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为传统型,中国为现代型,世界为由传统型转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
[记忆]1.2人口的空间变化1、人口迁移: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记忆]人口迁移的判断:是否发生了地域上的移动(行政区位的改变);是否有居住地的改变;时间的改变(通常为一年)2、人口迁移的类型(按是否跨越国界):国际迁移、国内迁移调节人口空间分布和人才余缺,加强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促进经济发展和缩小地区差异。
地理必修2复习提纲
地理必修2复习提纲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主要知识点:1、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
世界人口数量变化的总趋势是不断增长 / 波动上升。
3、世界人口的增长在地区上是不平衡的。
某地区人口自然增长数量受城市人口数量(人口基数)和自然增长率共同影响。
、人口增长模式由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三项指标共同构成。
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6、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特征原始型: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低。
传统型: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高。
现代型: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低。
7、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首先是死亡率的转变。
影响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因素有社会经济发展、传统文化观念的改变、相关人口政策、社会福利。
8、目前,发达国家和地区(以欧洲和北美为代表)人口增长模式是现代型,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是传统型向现代型过渡阶段,世界是传统型向现代型过渡阶段,我国是现代型。
主要知识点:1、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包括人口的自然增减和人口迁移。
2、人口迁移就是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按照是否跨越国界分为 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
4、二战后,欧洲由人口迁出地区变为人口迁入地区,主要是由于欧洲经济发达,可提供较高的生活质量(水平)和较多的就业机会;拉丁美洲由人口迁入地区变为人口迁出地区;西亚地区吸引了大批外籍工人。
5、我国古代人口迁移是由于频繁战争、自然灾害、自给自足农业经济的脆弱等影响,人民不得不大批迁移。
6、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人口迁移7、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1)经济因素;(2)自然因素、政治文化等社会因素。
8、在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中,经济因素往往起重要作用。
此外,自然灾害、政策、 社会变革、战争、宗教、环境,也能影响人口的迁移。
9、人口迁移的意义:调节劳动力空间分布不平衡状况;加强地域间交流与协作; 促进区域间经济文化交流。
10、人口迁移对迁出地的影响:优点:有减少迁出地人口密度、缓解人口对环境的压力;缺点:人才、劳动力的流失。
高一地理必修二复习提纲()
高一地理必修二复习提纲(最新)1、影响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生产力水平、医疗卫生条件和教育程度影响到人口的死亡率和出生率,进而影响到人口的增长模式。
此外,政策、社会福利、自然灾害等也会影响到人口的增长。
2、人口增长模式(人口再生产模式):上下高(水平较低的开展中国家)、三低(兴旺国家)、“上下高”向“三低”过渡(水平较高的开展中国家)。
3、世界人口增长:非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欧洲最低;亚洲净增人口数量最多。
4、人口问题——人口增长过快:人口压力大——控制人口(中国实行方案生育)人口增长过慢:人口老龄化——鼓励生育、承受移民(中国靠开展生产力)1、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经济(地区向兴旺地区)、政治(政治迫害、战争、国家有组织的人口迁移)、社会文化(宗教迫害、民族歧视)、生态环境、其他因素(家底和婚姻、投亲靠友、逃避歧视)。
2、人口迁移的意义(效应)(1)利:①加强民族团结,促进民族融合②加强文化交流③减轻迁出地的人口压力④为迁入地提供廉价劳动力。
(2)弊:①造成迁出地人才外流②给迁入地社会管理增加了难度1、人口环境承载力:一定时期,某一地域能够维持抚养的最大人口数量。
人口合理容量: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人口合理容量要小于人口承载力。
2、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环境承载力)的因素:资源状况、生产力水平、开放程度和消费水平。
1、城市功能分区——相同的城市用地类型发生集聚(1)商业区:位于城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交通便利,通信兴旺,人流量大;付租能力强。
★中心商务区(CBD):建筑密集、高楼林立、交通便捷——面积有限,但需求量大(2)工业区:一般分布在城市边缘,交通便利,大多有河流或铁路、公路经过。
(3)住宅区:是城市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
(4)文化区:一般要求环境优美,远离工业区和商业区。
城市建立要注意保护文物古迹。
2、城市地域功能分区形成的原因:历史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行政因素3、城市规模与地域结构、效劳范围★小城市:地域结构的分化不明显,提供的效劳种类少、级别低,效劳范围小。
高一地理必修二复习提纲
高一地理必修二复习提纲高一地理必修二内容繁重,有提纲作为引导将有利于复习。
下面是查字典地理网小编今天要分享给大家的高一地理必修二复习提纲,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一地理必修二复习提纲:第一章一、人口增长:1、总趋势:世界人口每年以7000多万的数量在增长。
2、一个地区人口的增长受自然增长和人口迁移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
人口的自然增长=出生率死亡率3、差异:时间上20世纪以来是世界人口增长快速的时期。
原因是对自然环境开发利用和改造的范围不断扩大、对各种灾害和疾病的防御能力不断提高、发展中国家政治的独立和经济的发展等。
空间上发达国家增长缓慢,(有些国家出现了负增长,如俄罗斯、德国、匈牙利等);发展中国家速度较快(尤其是非洲),目前增长速度趋缓。
存在差异的原因主要是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及生育观念差异所致。
4、人口问题与对策: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过快,出现劳动力过剩,就业困难,社会治安混乱等社会问题;要采取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的政策。
发达国家人口增长过慢,导致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社会负担过重等问题;可采取鼓励生育、吸纳外来移民等措施。
5、人口增长模式:由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三项指标共同构成。
原始型:高出生、高死亡、低增长; 传统型: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 现代型: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高与低往往以1%为参照,若低于或接近1%就能用低来形容。
目前发达国家已进入了现代型;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还未完成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 世界仍处于由传统型向现代过渡阶段; 我国已基本实现了从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
二、人口迁移:1、含义: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并达到一年以上。
2、国际人口迁移:二战前原因:地理大发现与新航线的开辟;资本主义的发展与殖民主义的扩张; 特点:以集团性、大批移民为主;流向:从旧大陆流向新大陆,从已开发国家流向未开发国家。
主要移出地:欧洲;移入地:美洲与大洋洲。
高中地理必修2复习提纲
高中地理必修2复习提纲和 IO :率一 率。
率 率 率 三项指标共同构成。
自然增长率第一章 考试说明要求: 的主要特点。
主要知识点: 口基数大小共同影响。
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 1知道人口增长在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主要特点。
2、结合实例,说明不同地区人口增长 共同决定的。
世界人口数量变化的总趋势是 Iff* 1出 H? bO3、世界人口的增长在地区上是。
某地区人口自然增长数量受 自然增长率 和人7、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首先是____________ 率的转变。
影响人口增 长模式转变的因素有 生产力水平、国家政策、社会福利、自然 环境、文化观念 人口的变化 1 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 6、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特征 原始型: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传统型:出生率 ________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现代型:出生率________ 、死亡率 、自然增长 5、人口增长模式由 历史时期 人口增长特征 人口变化的原因 农业革命之前 人口增长极为 缓慢 生产力水平低下,死亡率咼 农业革命期间 人口增长速度 有所加快 生产力水平有了提高,医疗条 件得到改善,死亡率有所下降 工业革命以后 人口增长迅速 生产力水平提高,生活质量不 断改善,医疗水平空前提高 2、不同社会发展阶段人口增长的主要特征比较 典型国家 人口增长 原因 人口问题 对策 发达 国家 俄罗斯、德 国、日本 缓慢 社会保障制度健全,生 育观念转变等人口老龄化 鼓励生育、接 纳移民 发展 中国 家 印度、巴基斯坦、尼日利 亚、孟加拉国很快 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 济发展,医疗卫生事业 进步,死亡率下降人口增长过 控制人口快,人口数量 过多4、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不同的人口增长比较8目前,发达国家和地区(以 和 ___________________ 为代表)人口增长模式是 ______________ 型,大 多数发展中国家是 ____________ 型向 _________ 型过渡阶段,世界是 ____________ 型向 __________ 型 过渡阶段,我国是 _____________ 型。
人教新版高中地理必修二复习提纲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复习提纲第一章人口的变化1.1人口的数量变化1、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
2、人口增长的历史阶段时期人口变化特点原因农业革命之前人口数量少,人口增长慢生产力水平低,死亡率高农业革命期间人口数量增多,增长速度较快生产力水平提高,医疗条件改善,寿命提高工业革命开始后世界人口增长速度明显加快生产力、生活质量不断改善,死亡率逐渐降低3、20世纪以来特别过去100多年人口增长迅速的原因:过去100多年,伴随着生产工具和社会生产力等方面的进步,人类对自然环境开发利用和改造的范围不断扩大,对各种灾害和疾病的防御能力也不断提高,使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利用和适应性不断增强,死亡率进一步降低。
4、某个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的数量或新增人口数量受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基数大小共同影响。
5、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变化比较:类型自然增长率水平人口增长特点原因分析今后变化趋势典型国家举例发达国家保持较低水平增长缓慢社会保障制度健全,生育观念的转变等比较稳定,一些国家的人口数量还会逐渐减少俄罗斯、德国、日本发展中国家水平较高人口增长很快,世界新增人口中,发展中国家占到80%以上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人口死亡率下降人口增长开始趋于缓慢,很多国家实施人口控制措施中国、印度、巴基斯坦6、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人口增长模式是由原始型向传统型,继而向现代型转变。
转变的因素:生产力水平、国家政策、社会福利、自然环境、文化观念7、大部分发达国家(欧洲、北美为代表)为现代型,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为传统型,中国、巴西、韩国为现代型,世界为由传统型转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
1.2人口的空间变化1、人口迁移: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人口迁移的判断:是否发生了地域上的移动(行政区位的改变);是否有居住地的改变;时间的改变(通常为一年)2、二战前后国际人口迁移的比较:迁移原因特点迁移路线二战前1.殖民主义扩张和资本主义发展2.地理大发现和新航线开辟1.从旧大陆到新大陆2.从已开发国家到未开发地区1.欧洲人到美洲、非洲2.非洲黑人被贩卖到美洲3.东亚、南亚人被招工到美洲二战后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1.从发展中国家到发达国家2.定居移民减少,流动工人增加(外籍工人)1.拉丁美洲人到北美打工2.南亚、南欧、非洲人到西亚打工3.南欧、非洲人到西欧3、中国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人口迁移:迁移原因特点迁移方向20世纪80年代中期前1.计划经济体制2.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1.国家从东部城市抽调各种人员支援西部、内地和边疆地区的建设2.大量农村人口从东部人口稠密区迁往西北和东北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改革开放政策自发迁移内地到沿海山区到平原、贫困地区到发达地区、“民工潮4、人口迁移的意义调节人口空间分布和人才余缺,加强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促进经济发展和缩小地区差异。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十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学考复习地理必修二提纲(填空)
第一章人口与地理环境1. 1 人口分布一、世界人口分布特点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纬度近海地区。
在热带地区,人口多分布在气候相对凉爽的地带。
人口稠密区:、、、人口稀疏区:干旱的荒漠、寒冷的极地、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湿热的二、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自然因素:地形、气候、水资源、土壤、矿产资源人文因素:(决定性因素)、科技、、军事、历史、文化等三、我国人口分布特点1.最显著的特点:人口分布,东部地区人口,西部地区人口。
2.人口密度的对比线:——线(胡焕庸线)。
东南部人口稠密;气候,物产丰富,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第三级阶梯,生态环境良好,发展历史悠久,经济较,交通。
1.2 人口迁移一、人口迁移及其影响因素1.人口迁移:属性:属性——居住地发生永久性或长期性变化。
属性——必须迁出原居住地一定距离,在一国范围内,一般以跨越某种行政区域界线为依据。
分类:迁移和迁移2.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②主要影响因素——经济因素自然环境因素:、水源、土壤、、、环境社会经济因素:、交通、、家庭婚姻、、战争、、二、国际人口迁移1.20 世纪以前:欧洲、→、大洋洲2.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家→国家。
3.人口迁移的影响有利影响不利影响对迁入地①提供大量。
②延缓进程;③促进资源开发、工业及第三产业的发展,推动社会经济发展;③有助于不同地方的文化交流。
①带来压力;②影响社会治理,增加城市管理难度;③增加公共设施的负担,对住房、交通、卫生、教育、环境等方面产生巨大压力。
对迁出地①缓解矛盾;②更好地开发利用土地资源;③加强与外界社会的、科技、文化等联系。
②减少;②加重迁出地的化;③可能导致迁出地人才外流,进而影响迁出地经济的发展。
1.3 人口容量一、人口增长2.人口增长的影响因素:社会经济(相关)、医疗卫生(相关)、文化教育(相关)。
3.一地人口变化与率和率有关(自然增长),与迁入率和迁出率有关(机械增长)。
二、资源环境的限制性三、人口合理容量1.人口合理容量: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的人口数量。
高中地理必修2完整的复习提纲
高中地理必修2完整的复习提纲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区域的特点:层次性:区域具有等级;整体性: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可变性:区域界线的模糊性。
(2)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地理环境差异的比较长三角松嫩平原地理位置北纬30度附近,长江入海口北纬43—48度,东北地区中部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温带季风气候,大陆性稍强,降水较少,温暖季节短土地以经人们长期耕作改造而成的水稻土为主黑土分布广泛矿产资源贫乏丰富(3)地理环境对区域的影响(4)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改变而改变——长江中下游平原为例开发早期:由于经济、技术条件落后,稠密的水系和黏中的土壤成为制约因素,耕作农业发展缓慢发展时期: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和生产技术的改良,农业发展较快农业社会:成为我国粮食、桑蚕、棉花生产基地工商业发展时期:人口密集水系稠密,耕地被分割得破碎,不利于机械化生产,“粮仓”让位于东北华北第二节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1)遥感概念:人们利用一定的仪器,在航空器或航天器上对遥远的地物进行感知,是人的视力的延伸关键装置:传感器遥感类型:按装载平台:地面遥感、航空遥感、航天遥感按探测波段:紫外遥感、可见光遥感、红外遥感、微波遥感、多波段遥感等(2)地理信息技术及其应用地理信息系统:专门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简称GIS,它能对地理空间数据进行输入、管理、分析和表达(3)全球定位系统概念:利用卫星,在全球范围内适时进行导航、定位系统,简称GPS组成:空间部分——GPS卫星基座(共24颗卫星分布在六个轨道内,任何地面上空都至少有4颗卫星);地面控制部分——地面监测系统;用户设备部分——GPS信号接收机作用:为各类用户提供精密的三维坐标(经度、纬度、高程)、速度和时间,并且具有全能性、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和实时性的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地理必修二复习提纲(重点内容:差异性、城市化、农业、工业)仅供参考,无论选文选理,祝大家期末考出好成绩、两年后考上理想大学!加油!!第三节城市化一、什么是城市化1.人口向城镇聚集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就是城市化。
2.城市化的标志:①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持续上升②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逐渐转移③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3.城市发展的动力:社会经济发展——主要动力(1)推力:哪些是的人群里开向村的因素。
(农村人口增长快,对土地压力大;农村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农村受自然灾害影响大)(2)拉力:吸引人群来城市的因素。
(城市就业机会多;城市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文化设施齐全;城市交通便捷。
4. 一个国家城市化水平的衡量指标: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来表示,它体现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5. 城市化的意义:人口转变、产业结构变化、工业的发展、科技的发展、缩小城市与乡村距离,文化、思想、观念、生活方式渐趋同。
二、世界城市化的进程1.世界城市化的进程2.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差异3.郊区城市化: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和产业向郊区扩散的过程。
逆城市化:由于城市人口高度集聚,导致市区过度拥挤、环境恶化、用地紧张、生活质量下降三、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影响的表现: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地质量下降;对水循环的影响;对气候的影响。
2.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3.解决城市环境问题主要措施:1)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分散大城市职能,建设新区和卫星城,努力推进郊区城市化,以缓解城市中心区的压力;2)对城市进行合理规划,加强对城市的管理,妥善处理好城市个功能分区的关系。
4.降低城市化对地理环境影响的途径:一方面在城市建设中,发展低污染的节能建筑和绿色交通,减少各类活动对环境的污染;另一方面是城市景观尽可能与山河湖植被等自然景观保持协调,建立一种良性循环。
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农业:人类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以获得所需要的产品。
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一、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1.农业的生产特点:地域性、周期性、季节性表1: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二、农业地域的形成1.农业地域:在一定地域和一定历史发展阶段,在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和自然条件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农业生产地区。
标志:统一农业地域内,生产条件、结构、经营方式、发展方向等具有相同特点。
农业地域的形成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合理利用农业土地的结果。
农业类型单位产值从单位产值看,由高到低的顺序一般是:花卉〉乳牛〉塘鱼〉果园〉蔬菜〉粮棉地价 距离城镇越近,地价越高。
城镇周围宜布局单位产值高的农业类型,如花卉业、乳牛业、禽蛋业、蔬菜业等需水量 需水量大的花卉业等应接近河流、湖泊等水资源丰富的地方 交通运输 鲜花需要保鲜、鲜奶容易变质,花卉业、乳牛业等应布局在近城镇和交通方便的地方判断依据判断结论 1 生产对象 生产目的 生产规模 地域类型 2 水稻 自给 小农经营 水稻种植业 3 牛、羊 面向市场 大牧场大牧场放牧业 4 小麦、玉米 面向市场 规模较大、机械水平较高 商品谷物农业 5谷物、牲畜面向市场规模较大、机械水平较高混合农业2.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特点第二节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一、季风水田农业1.主要分布地区:东亚、东南亚、南亚季风区,东南亚热带雨林区2.亚洲季风水田农业的形成和分布3.季风区水稻种植业的主要特点成因及发展措施二、商品谷物农业1.商品谷物农业: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
2.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3.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商品谷物生产国。
4.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5.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几方面特点: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机械化和科技水平比较高;交通运输便利;区域化和专业化生产。
6. 美国中部平原发展商品谷物农业的优势7.季风水田农业与商品谷物农业的异同造成两者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劳动力条件和气候因素。
第三节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一、大牧场放牧业1.潘帕斯草原的大牧场放牧业:(阿根廷)区位优势:发展措施:1. 西欧乳畜业形成因素2.西欧乳畜业和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的区别章末总结1.自然条件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2.各农业地域类型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1节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工业是指从事自然资源的开采,对采掘品和农产品进行加工和再加工的物质生产部门。
一、主要的工业区位因素1. 根据工业的概念推论工业的分类2.工业的区位选择3. 区位因素:对自然界依赖较少,原料动力——充足、劳动力——廉价、地租——便宜、交通——便利、市场——广阔二、工业区位的选择1. 工业区位的发展变化社会生产力发展原料、动力、劳动力数量对工业区位影响减弱科技水平提高区位因素发展变化市场、劳动力素质对工业区位选择影响增强市场需求变化信息的通达度成为工业区位选择的新因素2.鞍钢和宝钢的区位选择3.科技进步的影响交通条件改善和运输能力提高原料、燃料对工业区位影响减弱科学技术的进步工业生产机械化、自动化水平提高劳动力数量对工业区位影响减弱工业产业对信息的依赖程度提高信息通达性对工业区位影响增强4. 钢铁工业区位选择的三次变化5. 环境因素对区位选择的影响6.社会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第2节工业地域的形成一、工业集聚与工业地域1工业联系是工业社会化、专业化生产的必然结果。
①生产工序上的联系(纺织厂和印刷厂之间的工业联系)②空间利用上的关系(我国许多地方的经济技术开发区中的工业)2.工业集聚3.工业地域的形成——工业集聚而形成的地域二、工业分散与工业地域联系1.工业分散,一是老工业区的发展趋于饱和状态,使新建企业不得不迁出老工业区;二是由生产联系的工业企业之间的分散现象,是为了充分发挥各地的区位优势而形成的。
2第3节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一、传统工业区1.传统工业2.传统工业区特点:时间早;结构重;区位优;规模大;经历久3.德国鲁尔工业区(1)区位优势:便捷的水陆交通(欧洲中部陆上交通十字路口)、丰富的煤炭资源;水源充足;利铁矿区较近;广阔的消费市场;市场体制健全。
(2)衰落的原因:生产结构单一;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世界性钢铁过剩;老工业区发展趋于饱和状态;环境问题严重;新技术革命冲击(根本原因)(3)综合整治:调整工业结构,调整工业布局;发展第三产业;优化环境。
4. 辽中南工业区和鲁尔区异同铁矿、石油、海洋资源丰富海洋运输便利煤炭资源丰富铁矿、石油、海洋资源短缺公有制结构单一水资源不足辽中南工业区交通运输便利鲁尔工业区内河航运发达市场体制薄弱消费市场广阔水资源充足大量廉价劳动力市场体制健全二、新工业区1.新工业”两种典型形式:①新发展起来一传统工业为主的工业地域 意大利东北部、中部②以高新技术为龙头发展起来的工业地域,德国南部、美国的“硅谷”、日本“硅岛”(九洲岛) 2. 时间新、地区新、形式新、部门新 3.意大利新工业区的发展条件4. 新工业区特点:小——以中小企业为主;轻——以轻工业为主,生产成本低廉、工业考究、质地优良、款式新颖的新工业产品 同——集中大量同类或相关企业 专——生产高度专业化,企业仅从事单一专业化生产 散——企业分布在小城镇,甚至农村,实行家庭包工形式,生产过程分散。
5. 工业小区:加强专业化、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强竞争力 6. 温州乡镇企业(1) 与意大利新工业区发展相同之处:中小企业、轻工业、资本集中程度低、工业多分散在小城镇 (2)与意大利新工业区发展不同之处:没形成生产——销售——信息网络系统以及企业间良好的协作关系 (3)建议:调整不合理的产品结构;扩大企业规模;引进新设备、新的管理方法、冰箱品牌经济过渡 7. 高技术工业的主要特点:①工业人员具有高水平的知识和技能,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占较大比例②增长速度比传统工业快得多,并且处在不断的变化中,产品更新换代的周期较短 ③研究开发费用在销售额中所占比例提高 ④产品面向世界8. 刺激“硅谷”迅速发展的区位因素: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地中海气候气候宜人,交通便捷,全世界的人才高地,市场文件,创新环境和创新文化。
9.工业生产与分布的发展变化第五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第一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一、主要交通运输方式1. 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2.交通运输方式不仅日益网络化(电和线交织)而且朝着高速化、大型化、专业化发展。
二、交通运输布局3.交通运输网中的电和现实交通运输发生的基本要素。
4.影响交通布局的因素:自然因素(地貌、气候、水文条件)、社会因素、经济因素(根本原因)、技术因素(根本保证)第二节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一、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1. 沿交通干线扩展、基本不变或萎缩2.株洲是典型的“火车拉来的城市”3.日本著名的科学筑波市,一条长达9千米的中轴路,决定了城市南北狭长的带状形态。
4. 浙江嘉兴市沿运河和铁路扩展的特点,说明了嘉兴市的城市形态,随着水路和陆路运输的发展而变化。
二、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1. 地势起伏——运输线稀少——运输方式单一——商品流通很难建立和发展,商业网那个很难伸展到哪里——商业网点明显小于平原2.交通运输影响商业网点分布的位置区位要求:便捷的交通,大量的消费人口区位原则:交通最有原则区位选择:市区环路边缘,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交通优、人流旺、物流丰、便集散、多网点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1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1、人地关系演变:崇拜自然(原始时期)→改造自然(农业时期)→征服自然(工业时期)→人地和谐(即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相协调)(现在)2、人类不断通过生产活动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人类不断通过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向环境中排放废弃物和能量;人类对待环境的态度和行为,会得到环境不同的响应(环境的反馈作用)。
3、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会造成资源短缺和生态破坏等问题;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会造成环境污染等问题。
4、环境问题主要分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从其分布来看,①城市以环境污染为主,乡村以生态破坏为主;②发达国家以环境污染为主,发展中国家,由于承受人口和发展的双重压力,而且发达国家将许多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均较严重。
5、产生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是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忽略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即环境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
6、可持续发展的内涵:生态可持续、经济可持续、社会可持续,其中生态可持续是基础,经济可持续是条件,社会可持续是目的。
7、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
§2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1、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原因主要是:①人口基数大,每年净增人口多,人口素质相对较低;②资源利用效率低,浪费和破坏严重,资源相对短缺;③各种环境问题不断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