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循环在临床路径管理模式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PDCA循环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用

PDCA循环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用

PDCA循环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用PDCA循环(Plan-Do-Check-Act)是一种质量管理循环,通常应用于各种工作环境中,包括临床护理工作。

在临床护理中,PDCA循环的应用可以帮助护士们不断改进和提高工作质量,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

以下是PDCA循环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1. 计划(Plan)阶段:在这个阶段,护士需要明确目标,并计划如何实现这些目标。

护士可以通过回顾患者病情、医嘱和实际护理过程,制定出针对特定患者的护理计划。

护士还可以与患者和其他医疗团队成员进行讨论和协商,确定合适的护理措施。

在这个阶段,护士还需要考虑到患者的个人需求、文化背景和价值观,以适应不同的患者。

2.执行(Do)阶段:在这个阶段,护士需要根据护理计划执行相应的护理措施。

护士应该正确、安全地执行药物给予、生命体征监测、卫生护理、身体转移、安全措施等各项任务。

护士应该遵循标准操作程序,并正确使用医疗设备和工具。

同时,护士还需要与患者和家属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并提供情感支持。

3. 检查(Check)阶段:在这个阶段,护士需要评估护理措施的效果,并对比计划中设定的目标。

护士可以通过观察和询问患者,了解他们是否满意、舒适和安全。

护士还可以通过查阅医疗记录和进行实验室检查,对患者的病情和护理效果进行评估。

护士可以通过与患者和家属的沟通,了解他们对护理措施的评价和建议。

4. 行动(Act)阶段:在这个阶段,护士需要根据检查阶段的评估结果,采取适当的行动。

如果护理措施达到了预期的目标,护士可以将这些措施列为标准操作,并在日常工作中继续执行。

如果护理措施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护士需要对护理计划进行调整,并尝试新的护理措施。

此外,护士还可以将护理经验和教训分享给其他护士,以便共同提高护理质量。

PDCA循环的应用可以帮助护士不断改进临床护理工作,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和安全性。

PDCA循环可以帮助护士评估护理措施的有效性,并识别问题和改进机会。

运用PDCA持续提高临床路径入径率

运用PDCA持续提高临床路径入径率

运用PDCA持续提高临床路径入径率PDCA是一种常用的管理思维模型,它被广泛运用于各种领域的质量管理和改进中。

临床路径是一种可以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和医疗资源利用率的管理模式。

在临床实践中,如何运用PDCA持续提高临床路径入径率,是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

PDCA模型包含四个步骤: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和改进(Act)。

这四个步骤可以被不断反复地进行,以持续不断地提高临床路径入径率。

下面将对每个步骤进行介绍。

计划(Plan)在计划阶段,我们需要制定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提高临床路径入径率。

首先需要考虑的是,目前的入径率有多少,整体水平如何。

其次需要分析入径率的高低和变化的原因,是否与医生的临床路径意识、患者情况等因素有关。

最后需要确定目标入径率和时间节点。

例如,根据之前统计的数据发现,目前患者主动选择临床路径入径的比例较低,主要是因为医生在治疗方案制定过程中没有开展系统性的路径化管理,给患者提供了了解临床路径的信息不足等原因导致。

因此,制定的目标入径率为3个月内每月至少增加10%,同时采取一定的宣传和推广措施,让更多的患者了解相关路径的内容。

实施(Do)在实施阶段,需要落实具体的措施,让患者更加自觉地选择临床路径入径、医生更加积极地推广临床路径,以达到提高临床路径入径率的目标。

例如,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医生制定治疗方案时应主动开展路径化管理,将具体的治疗流程、检查项目、用药方法等信息告知患者。

2.建立随访制度,及时询问患者的病情,并回答他们对临床路径的相关问题。

3.加强患者教育,让患者能够了解临床路径的内容和优势,这可以通过宣传、讲座等形式传达给患者。

检查(Check)在检查阶段,需要对实施阶段的成效进行检查,对达成的目标来进行检查。

主要是对实施阶段制定的计划和措施进行检查。

例如,制定的目标为:每月至少增加10%的临床路径入径率。

在3个月后进行检查,如果目标达成,即符合预期。

如果未达成,则需要分析原因是何。

运用pdca降低临床路径变异率

运用pdca降低临床路径变异率

全性,减少医疗差错和不良事件的发生。
03
降低医疗成本
降低临床路径变异率有助于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减少不必要的医疗资源
浪费。通过优化医疗流程和减少并发症,医疗机构可以降低患者的住院
时间和治疗费用,从而降低整体医疗成本。
挑战
需要医护人员积极参与
PDCA循环的成功实施需要医护人员的积极参与和支持。医护人员是医疗服务提供者,他们的态度和行为对医疗 服务质量有着直接影响。因此,需要积极动员医护人员参与PDCA循环,让他们认识到持续改进的重要性,并主 动参与到改进工作中。
2. 执行(Do)
按照计划实施管理措施,确保各项任务得到 有效执行。
4. 行动(Act)
根据检查结果,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调整 管理计划和措施,实现持续改进。
02
PDCA在临床路径变异率降低中 的应用
计划阶段:识别问题,制定改进计划
总结问题
在临床路径实施过程中,变异率 较高,影响了医疗质量和效率。
通过制定标准化的临床路径,明确诊疗流程和操作规范,减少医 疗差错的发生。
强化医疗设备管理
确保医疗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准确检测,避免因设备故障或误差导致 的医疗差错。
优化药品管理流程
建立严格的药品采购、存储、发放和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用流程,确保药品质量和安 全,减少因药品问题导致的医疗差错。
提高医护人员素质,加强培训和教育
在医疗质量管理中,PDCA循环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路径变异率的管理,通过不断 发现问题、分析问题、采取措施解决问题,持续优化临床路径,降低变异率。
PDCA循环的特点
循环性
动态性
PDCA循环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 每个阶段都有明确的目标和任务,通 过不断循环实现管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

PDCA循环在临床路径管理模式中的应用

PDCA循环在临床路径管理模式中的应用

PDCA循环在临床路径管理模式中的应用PDCA循环又称戴明环,共分为4个阶段,即Plan(计划)、Do(实施)、Check(监管)、n(结果处理阶段)四个阶段,每个阶段有其具体的处理内容:计划阶段制定方针、目标、计划书和管理项目;实施阶段主要按计划实地去做,去落实具体对策,监管阶段的工作内容是检查对执行后的效果;结果处理阶段的重点在于总结成功的经验,实施标准化,并依据标准执行;对于没有解决的问题,转入下一个PDCA循环解决,为制定下一轮计划提供资料。

我科2015年临床路径施行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1.入组率局部不达标,入组完成率极低,通过应用PDCA循环优化管理后,临床路径完成率有着明显的提高。

但在上一个PDCA循环中,在解决一些问题的同时,发现了新的需要解决的问题,将其进入下一个PDCA循环,在2016年,我科继续运用PDCA管理模式,解决了上一阶段出现的问题,同时不断地发现新的问题,将其进入下一个PDCA循环,不断增进临床路径完成率提高。

1.P阶段:合理设定计划1.1步骤一:界定问题,确定改进目标,规划人、事、物、对策实施步骤及评估基准。

我科2015年1月-12月临床路径开展过程中出现入组率高,完成率低。

其中结核性胸膜炎41例,入组率100%,入组完成率48.78%,原发性自发性气胸25例,入组率100%,入组完成率8%。

未达到三级医院入组完成率50%的要求,为达到三级医院的要求,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医疗费用,我科针对这种情况立即成立工作小组,收集相关资料,应用流程图还原事件经过并试图找出问题。

上图为我科2015年针对临床路径完成率低的缘故原由分析,经讨论后得出的一系列缘故原由,就上述主要缘故原由制定了一系列措施,经持续改进后,我科2016年第一季度临床路径完成率较前有所上升,但在具体操纵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为进一步提高完成率,不断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医疗费用,我科临床路径工作小组屡次召开会议,并搜集相关资料,积极与相关部门沟通,应用流程图还原事件颠末并试图找出问题。

运用PDCA持续提高临床路径入径率

运用PDCA持续提高临床路径入径率

运用PDCA持续提高临床路径入径率随着医疗技术与服务水平的不断提升,临床路径管理在医院管理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临床路径是指针对某一特定病种而制定的、规范的、操作性强的、全程的、多学科协作的医疗服务过程管理模式。

入径率是指符合入径条件的病人能够及时进入临床路径的比例。

提高临床路径入径率,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诊疗体验,提高医疗服务效率,还可以促进医院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是医院管理工作的重要一环。

为了提高临床路径入径率,医院管理者可以运用PDCA循环法进行持续改进。

PDCA即Plan(计划)、Do(实施)、Check(检查)、Action(总结)。

通过不断循环这一过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持续改进,从而提高临床路径入径率。

下面将具体介绍如何运用PDCA循环法进行持续提高临床路径入径率。

第一步:Plan(计划)在这一阶段,医院管理者需要对临床路径入径率进行分析,找出影响入径率的因素。

可能的因素包括医生的临床路径知识掌握程度、患者对临床路径的了解程度、医疗资源的分配情况等。

然后,制定提高入径率的具体目标和计划。

要提高入径率到80%,则需要采取哪些措施?需要哪些资源支持?需要做哪些宣传工作?这些都是要在计划阶段慎重考虑的问题。

计划阶段还要和临床路径管理团队进行充分沟通,确保大家对提高入径率的目标和计划都有清晰的认识,形成共识。

第二步:Do(实施)在执行阶段,按照计划实施措施。

这可能包括对医生和护士进行临床路径管理知识的培训,制定宣传临床路径的方案,完善医疗资源的分配等。

还要建立起各种监测手段,及时了解临床路径入径率的实际情况。

在执行阶段,需要全员参与,确保每个环节都得到严格落实。

第三步:Check(检查)在检查阶段,需要及时收集、整理临床路径入径率的数据,并进行分析,找出问题。

哪些科室的入径率较低?是因为医生对临床路径了解不够,还是因为患者对临床路径了解不够,又或者是因为医疗资源的分配存在问题?通过数据的分析,可以找出问题的根源。

PDCA循环管理法在临床路径管理工作中应用研究

PDCA循环管理法在临床路径管理工作中应用研究

改进,实现了预期的目标,达到了评审标准.然而,由于样本受限,本次研究设计的对照组和试验组并非相邻年份的同期数据,而是同年的不同月份,由于不同月份间本身就存在药品销售量的差异(7月份为就诊高峰期,药品销售量显著高于位于就诊低谷期的9月和10月),故研究结果不够严谨.待P DGC A循环持续实施,样本量扩充,作者将对2018年与2017年的同期数据进行进一步研究.此次P D C A循环法的实践也让我们意识到这一管理工具的实用性,今后我们会将其纳入到药事管理的其他方面中去,不断发现新的问题,并加以持续改进,促进医疗质量和药学服务质量的全面提升.参考文献[1]S H E I L A C H.P u l m o n a r th y p e r t e n s i o ni nt h e y o u n g[J].H e a r t,2002,88:658.[2]华育晖,王刚.运用P D C A循环法管理医院药库药品供应的效果分析[J].中国药业,2010,19(11):39G40.[3]马红芳,孙红爽,朱小丽.利用P D C A循环方法提升我院高危药品普通胰岛素注射液的安全管理水平[J].中国药房,2015,26(34):4816G4818.[4]谈瑄忠,丁毅.医院药品库存的最佳控制探讨[J].中国药房,2005,16(10):22G23.[5]高扬,崔琪,邢晓璇.某院神经内科门急诊不合理用药处方的帕累托图分析[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6,19(7):898G900.[6]卫生部医疗服务监管司.卫生部医院评审评价工作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137.[7]黄丽华.医院药库实施零库存的探讨[J].中国药房,2005,16(16):1224G1225.[8]卜晓珍.实施医院零库存与药品周转率关系的探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7,10(4A):157G158.[9]沈怡雯,顾民,王永庆,等.P D C A在药品使用安全及库存信息化管理中的应用[J].药学与临床研究,2014,22(4):383G386.[10]林燕,廖颖芳,童丽萍.P D C A管理循环在提高药品库存周转率的应用探讨[J].药品评价,2017,14(4):22G26.[11]张亚芳,闫素英,王育琴.关于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中药品库存周转率定义的解读与计算方法探讨[J].中国药房,2014,25(37):3544G3546.[12]李灿霞,李卓然,刘蓉春.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中药品库存周转率的计算方法探讨[J].中国药业,2015,24(14):88G89.[13]徐韶东.我院药品库存周转率应用P D C A法管理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8,11(5):169G170.[14]李骏飞,姜建伟,王琼,等.P D C A循环管理对提高中药饮片库存周转率的实践[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8,26(14):73G76.(收稿日期:2018G09G09㊀修回日期:2019G01G07)管理科学P D C A循环管理法在临床路径管理工作中应用研究姚㊀超,刘寂华,奚滕滕,李贵华(北京市垂杨柳医院医务部㊀100023)㊀㊀[提㊀要]㊀㊀临床路径用以规范临床医疗行为,提高诊疗质量,防范风险,提高卫生资源利用效率,控制平均住院费用增长,缩短平均住院时间.在原卫生部大力推行临床路径的背景下,运用P D C A质量环对医院临床路径工作重新规划管理,经过检验评估工作效果显著,医疗行为得到规范,促进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关键词]㊀临床路径;㊀管理方法;㊀P D C A循环:㊀医疗质量D O I:10.3969/j.i s s n.1009G5519.2019.05.055中图法分类号:R197.323文章编号:1009G5519(2019)05G0788G04文献标识码:C㊀㊀临床路径管理工作是医改重要内容之一,将规范临床诊疗流程,提高医疗质量和效率,从而保障医疗安全.P D C A管理循环,也称为质量环,是全面质量管理所遵循的科学程序.综合运用各种管理技术和方法进行全面质量管理的过程就是制订计划和组织实现质量目标的过程.根据2015年6月原卫生部«关于印发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的通知»要求大力推行临床路径,提高诊疗行为透明度,实现患者明明白白就诊.为进一步深化 以患者为中心 的服务理念,规范临床医疗行为,提高诊疗质量,防范医疗风险,提高卫生资源利用率[1],控制平均住院费用增长,缩短平均住院时间.在这一大背景下,本院对从2011年7月起已开展的临床路径管理工作也进行了进一步推进.现利用P D C A循环法对临床路径扩大管理工作进行管理规划[2].1㊀计划(p l a n):临床路径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1.1㊀调查医院临床路径管理面临问题㊀医院临床路径应用进展较为缓慢,从2011年起开展临床路径试点工作,经过数年的发展,到2015年第3季度路径管理病种31个.本院2015年前3季度共入径1116例,路经完成956例,共涵盖33个病种,96个疾病诊断相关组(D R G组)(本院共427组).利用D R G 分组,将入径病例和总体病例进行比较,可看出入径病例的药占比㊁总体费用㊁住院时间均低于医院总体水平,而疾病权重值高于医院总体水平;其中药占比㊁住院时间㊁护理费用㊁管理费用㊁药品费用㊁医疗费用均低于同一D R G组参考值,仅耗材费用和医技费用高于同一D R G组参考值,见图1.㊀㊀2015年前3季度,入径人数占出院人数的14.9%,入径病例的D R G 分组占医院总D R G 组的22.5%,入径完成数占整体入径的85.6%.现有路径病种的入径率在80%以上15个,60%~80%8个,50~60%5个,50%以下5个病种.见图2.入径病例中执行路径标准医嘱占总医嘱50%以上的病种为25个,入径标准医嘱占总体入径病例医嘱的81.9%.见图3.本院现阶段前10位病种中有6个实现了临床路径管理.这6个病种占总体入径病例的42.7%.见图4.各住院科室的前5位㊁前10位病种占总的科室收治患者总数的50%以上.见图5.图1㊀㊀2015年某医院住院科室前3季度路径管理与非路径管理的患者药占比、平均住院时间等指标比较图2㊀㊀2015年某医院住院科室前3季度各临床路径的入径率1.2㊀影响本院临床路径应用的具体因素㊀从人机物料法测环六方面对其进行根因分析,发现主要存在问题见图6.1.2.1㊀人员方面归其有认识不足㊁思想固化㊁科室重视程度不够㊁电脑水平欠缺等因素㊀对临床路径的认识偏差影响了路径的应用,临床科室主任㊁一线医师,有很多人认为临床路径是对医生的限制,是用刻板模式应对患者的个体差异;有些人还提出一切以原卫生部推荐路径为标准.有些科室由于系统管理员的电脑水平不高,这些都体现出了临床路径管理相关知识培训不到位[3G5].图3㊀㊀2015年某医院住院科室各临床路径的标准医嘱占比情况图4㊀㊀2015年某医院住院科室前3季度排名前10位病种中临床路径病种占全院出院患者比例图5㊀㊀2014年某医院各住院科室病种占比情况1.2.2㊀系统因素㊀系统操作复杂㊁限制较多㊁功能欠缺㊁缺乏审核㊁软件更改新增功能周期较长也制约了临床路径的应用与管理.1.2.2.1㊀操作复杂㊀操作复杂是相对于临床路径管理员系统维护水平有直接关系.1.2.2.2㊀系统限制较多㊀系统维护之初出于当时角度考虑对一些功能做了限制加之于临床路径本质具的有规范限制的特性.有些限制是必须具有的,非必要的限制在与工程师㊁系统使用人员等进行讨论后逐一解决.1.2.2.3㊀功能欠缺㊀对一些便于操作的功能系统不具备,如路径复制功能㊁路径导入功能㊁统计功能㊁自动生成路径功能㊁失效医嘱的校验功能等.例如,校验功能㊁药库系统因库存等原因存在品规㊁厂家等动态变化,预置的路径医嘱不能同步变化,所以应定期进行失效医嘱的维护.否则会有较多的系统原因产生的路径医嘱失效,从而增加了使用医师的新增医嘱量,降低了医师的使用好感度.1.2.2.4㊀缺乏审核步骤㊀科室维护路径可随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以便于科室的维护使用,但是由于这种变更的便捷性,造成了随意更改.为减少必选医嘱的变异分析步骤的输入原因,必选医嘱被大量的改作可选医嘱.借鉴人民医院的临床路径系统,可增加路径审核,这样可避免类似情况的发生.1.2.2.5㊀软件更改新增功能的周期较长㊀目前路径系统工程师同时为H I S 系统工程师,仅有1人,相对处理工作较多.每个需求从提出到解决还是要花费较长时间.图6㊀㊀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临床路径应用比例低成因分析鱼骨图1.2.3㊀运用方法㊀关于路径的制定方法,原有观念是按原卫生部标准路径走,但原卫生部推荐路径有限,且不一定符合本院实际情况.现在经过学习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先进经验,经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专家讨论:认为还是以现有诊疗规范为准绳,从医院实际情况出发来制定.运用关键路径法进行临床路径文本的制定.1.2.4㊀病种的因素㊀有些科室病种较为复杂,合并有多种疾病,如重症监护病房(I C U )㊁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 I C U )等,路径制定和实施较为困难.1.2.5㊀管理因素㊀从我们行政管理角度看存在较多问题,管理人员本身认识不到位,管理经验不足㊁掌握方法不够㊁人员不足等[6].1.2.6㊀环境因素㊀也是受医院目前装修改造等影响,医院收治患者病种发生变化,导致系统应用也受到了科室变化等方面的影响.1.3㊀结合目前医院实际制定目标1.3.1㊀制定医院整体的临床路径病种逐步发展计划㊀医院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将各科室的前5~10位病种纳入病种发展计划,请各科室临床路径实施小组逐步发展,制定文本组织实施.临床路径评审小组负责对临床路径的文本进行审核[2].1.3.2㊀加强对参与临床路径工作的人员进行培训㊀院内集中培训结合重点科室点对点培训.1.3.3㊀临床路径管理结合信息系统再开发㊀对临床路径系统进行改造,完善统计功能,增加临床路径的费用统计功能[7],增加变异统计中的明细列表,新增了不同科室不同病种下的路径复制功能[8];计划年内逐步实现的功能有:一次住院多次入径㊁转换路径㊁中途入径㊁系统自动生成路径等.1.3.4㊀持续加强过程管理与质量控制[9].2㊀执行(d o)2.1㊀健全组织领导和制度支撑㊀本院按照临床路径实施方案的要求,成立三级临床路径管理小组[10].明确各级组织职责,强调对临床路径执行情况的周期考核,持续改进管理工作,保证临床路径的顺利实施[11].按照«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完善各项制度[12],新制定及修订的制度有:«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工作制度»«临床路径的实施制度»«临床路径的制订制度»«临床路径变异原因分析制度与流程»«临床路径监测范围的规定与程序»«临床路径管理质量指标监测管理制度»«临床路径科室间协调机制和部门职责»«临床路径奖罚激励制度»«临床路径与单病种管理信息报送制度»«临床路径知情同意制度».从临床路径的建设管理㊁临床路径文本的制定㊁实施过程监测及临床路径的效果评价等方面对临床路径管理工作进行了周密的规范.2.2㊀逐步执行病种计划㊀根据原卫生部2015年下发«关于印发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的通知»积极推行临床路径管理,扩大临床路径的病种管理范围.在认真分析和总结医院近年来的病种数据,D R G s 分组数据进行分析.统计出各科室的前5~10位病种,反馈科室,由科室临床路径管理小组进行具体的路径的制定.同时对医院原有的临床路径系统进行更新改造,使之更符合临床实际,更方便㊁实用.2.3㊀发掘信息系统功能㊀建成数字化医院信息网络系统,将临床路径的各项内容文本化并程序化[13],加上时序管理,是降低医疗成本,合理配置资源,降低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和平均住院费用的重要方法,可以全面加强医院质量管理,创新医院素质管理模式[14G15].2.4㊀结合D R G s 分组情况及特定病种质量数据进行管理㊀对北京市绩效平台上的D R G 数据及特定病种监控数据进行系统分析,得出目前阶段医院各科室聚焦病种信息.制定具体工作措施.2.5㊀加强院科两级培训㊀为做好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安排全院培训1次.院内培训主要针对科室主任及临床路径管理员进行管理知识及系统维护培训.并为心内科㊁重症加强护理病房(C C U)㊁综合内科㊁骨二科等进行科内专题培训.2.6㊀紧密科室间沟通联系㊀针对科室间沟通问题,我们建立微信工作群.即时沟通系统维护等问题,与工程师在线沟通,发布系统新功能操作分解示意图等,同时还结合以随时到科室现场辅导.扩大临床路径管理后1年内质量控制办公室到科室培训及帮辅路径维护工作近百次.3㊀检查(c h e c k)3.1㊀路径覆盖科室及病种㊀目前,本院进行临床路径管理的住院科室有26个,覆盖病种及分路径已建260个,涉及疾病编码1005个.3.2㊀入径病例大幅提高㊀在扩大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后,经各项措施逐一落实后,全院的路径管理病例人数大幅度的提高,2016年入径病例为5917例次,已占全院出院患者比例为31.5%(同期出院患者18791例次).入径完成率达90%以上.随着路径的不断建成和完善,入径人数进一步地提高,2017年上半年的临床路径管理人数为6042例次,已占全院出院患者比例为64.6%(同期出院患者9346例次),达到原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目标50%要求.见图1㊁7.图7㊀㊀2015年7月至2017年6月某医院临床路径管理比例趋势图4㊀处理(a c t i o n)㊀㊀通过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工作,规范临床医疗行为,体现合理检查㊁合理治疗㊁合理用药㊁合理收费,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同时医疗活动公开透明,缓解了医患关系.4.1㊀促进了医疗质量持续改进㊀临床路径的制定是依据指南规范,是规范化㊁标准化的诊疗流程.在诊疗中强调医疗核心制度的落实和执行.4.2㊀降低了平均住院费用㊀自实施临床路径扩大管理以来,利用科学管理方法,要求合理诊疗㊁合理检查㊁合理用药,使得平均住院费用呈逐渐降低趋势.4.3㊀缩短了平均住院时间㊀本院依据原卫生部临床路径规范模板制定适合本院的临床路径模板,在保障医疗安全的前提下缩短住院时间,要求全院各临床㊁药学及检验等部门全力配合工作的实施,从而带动了全院服务质量和效率的提高,缩短平均住院时间.总之,经过P D C A循环的全面评估管理,目前医院临床路径管理患者比例已达到原卫生部对三级医院的要求(>50%).提高医疗资源的使用效率,减少了患者经济负担.今后本院将继续利用P D C A循环管理,针对对临床路径各关键环节进行分析,找出限制因素,提出相应策略逐一进行解决.在不断实践中运用科学管理工具促进医院质量水平呈螺旋递进发展,提高效率,达到精益化管理目标.参考文献[1]陶红兵,陈璞,方鹏骞,等.临床路径费用控制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控制策略探讨[J].中国医院管理,2008,28(7):16G18.[2]赵红梅,赵越,邓芒,等.影响临床路径完成率因素分析与对策建议[J].中国医院管理,2015,35(5):27G29.[3]王冬,任国荃,张思兵,等.临床路径实施过程中常见问题探讨[J].中国医院,2011,15(2):16G17.[4]路阳,李中凯,陆晨,等.县级医院推行临床路径管理障碍分析和对策研究[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6,23(1):22G26.[5]王丹,陈治水,张良辉,等.临床路径实施中医务人员满意度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医院管理,2014,34(1):31G33.[6]缪堃,刘志敏.基于我国三级医院临床路径管理试点问题及对策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58):58G59.[7]计虹.临床路径医疗管理模式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院管理,2010,30(11):26G27.[8]孙乐.病历数字化在临床路径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病案,2014,15(5):28G29.[9]段淼,王爱华,高鸿雁,等.临床路径在医疗质量控制中的作用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29):1G2.[10]焦莎莎,李兴洲,李少武.P D C A循环应用于临床路径管理的实践[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3,20(1):36G39.[11]帕提古丽 尼亚孜,杨莹,蔡俊秀.某三甲医院临床路径指标考核与管理效果的关系探讨[J].现代医院,2017,17(8):1107G1109.[12]周雷,黄嵘.临床路径管理在提高医院医疗管理水平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卫生产业,2017,14(16):130G131.[13]杨晓龙,郝爱民,易利华.基于P D C A循环的临床路径变异管理系统研究[J].中国医院,2016,20(5):39G41.[14]王筱慧,刘翠,刘星星,等.大型综合性医院临床路径管理实践[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5,22(7):615G617.[15]涂饶萍,林智平.我院开展临床路径的实践及效果分析[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2,28(11):825G827.(收稿日期:2018G04G08㊀修回日期:2018G11G29)。

医院pdca案例

医院pdca案例

医院pdca案例医院PDCA案例。

在医院管理中,PDCA(Plan-Do-Check-Act)循环是一种重要的管理方法,它通过不断地计划、执行、检查和调整,来实现管理的持续改进。

下面我们将以某医院的临床路径管理为例,来介绍医院PDCA的应用案例。

首先,该医院在临床路径管理方面制定了计划。

他们首先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然后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出相应的临床路径。

在制定临床路径的过程中,医院充分考虑了患者的实际需求,以及医疗资源的合理利用,确保了临床路径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接着,医院开始执行制定好的临床路径。

在执行过程中,医院充分调动了医护人员的积极性,提高了医务人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同时,医院还加强了对患者和家属的沟通,使他们能够充分理解和配合医院的临床路径管理工作。

随后,医院对执行情况进行了检查。

他们通过收集数据、开展评估,对临床路径的执行情况进行了全面的分析。

在检查的过程中,医院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比如部分医护人员对临床路径的理解存在偏差,导致执行不到位;部分患者和家属对临床路径的配合度不高,影响了管理效果等。

最后,医院根据检查结果进行了相应的调整。

他们对临床路径进行了修订和完善,加强了对医护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了他们对临床路径的认识和执行能力;同时,医院还加强了对患者和家属的宣传和教育,增强了他们对临床路径管理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通过以上的案例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医院PDCA在临床路径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通过不断地循环执行PDCA循环,医院不断地改进和完善临床路径管理工作,提高了医疗质量,提升了医院的整体管理水平,为患者提供了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总的来说,医院PDCA在临床路径管理中的应用案例,充分展现了PDCA循环的管理理念和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希望更多的医院能够借鉴这一案例,不断地改进和完善自身的管理工作,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同时,也希望医院能够在PDCA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和创新,为医院管理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运用PDCA持续提高临床路径入径率

运用PDCA持续提高临床路径入径率

运用PDCA持续提高临床路径入径率PDCA是英文Plan-Do-Check-Act的首字母缩写,中文名为计划-执行-检查-调整。

它是一种持续改进的管理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医疗卫生领域。

在提高临床路径入径率的过程中,也可以运用PDCA循环模式来不断优化路径设计、完善实施过程、监测和评价效果,最终达到提高入径率的目标。

计划(Plan)。

在提高临床路径入径率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制定相应的计划。

这包括明确目标,确定改进方向,分析问题的根本原因,以及制定具体的改进措施。

通过分析患者入径率低的原因,与相关科室和医生沟通了解具体情况后,可以制定出相应的提高入径率的计划,例如开展多种宣传活动,提高与患者之间的沟通,优化临床路径等。

执行(Do)。

在制定好计划之后,就需要执行。

要确保所有参与者都明确自己的责任和工作目标,密切配合,积极行动,不断尝试和实践,找出适合自己医院的入径率提高方法。

在执行过程中,要及时掌握相关数据和信息,以便及时调整和改进工作方案。

对于宣传活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宣传方式,选择适合患者接受的方式和时间。

检查(Check)。

执行计划后,要不断对执行效果进行检查。

这包括对执行过程的监测和评价,并对执行结果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通过对入径率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到不同科室和医生的实际情况,找出入径率低的原因和问题。

调整(Act)。

在检查阶段发现问题后,需要及时调整和改进工作方案。

这包括根据检查结果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在执行过程中发现某些宣传方式不够有效的情况下,可以及时进行调整,采用更为有效的宣传方式,以提高患者入径率。

通过持续运用PDCA循环模式,医院管理者和临床医生可以不断改进工作方案,提高临床路径入径率。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不断借鉴其他医院的好经验,及时总结和推广成功的案例,以不断推动入径率的提高工作。

也需要注重患者的需求和满意度,提高患者入径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PDCA循环在我院临床路径管理中的应用

PDCA循环在我院临床路径管理中的应用

2 代丽丽 . 钟 南山接受专访称:H 7 N 9 人传人可 能性依然存在 … . 北京晚报 ,
2 0 1 3 — 4 — 1 5 ( 4 )
的 政府 部 门、省 卫 生厅 、市及 各 县 区卫 生 局 、省 级 医疗 机 构救
治 专 家 、省 、市 疾 控 中心 、 急救 中心 、本 市救 治 专 家组 成 员 ,
甚 至 要 求交 通管 理 部 门进 行 协调 。危重 患 者 需要 转运 的时 间常
常 无 法控 制 ,半 夜 三 更需 要 紧 急协 调 的情 况 屡见 不 鲜 。这 些部 门能 否 有效 配 合 是保 障 患者 能否 及 时 得 到转 运 的 关键 ,也 直 接
关 系 到 患者 下 一 步的 医疗 救 治 工 作。 我市 发 现 的第 二 例患 者 ,
院接 到 市 卫生 局 的 电话 ,要 求 组织 市 级 专家 会诊 ,并做 好 启 动
负压 病 房 的通 知 ,医院 即刻 进 行全 面 布 置 ,其 中之 一便 是 首 先 将患 者从基 层 医疗机 构安全 转运 到市传 染病 医院 。} 嚣
对 各 种 抢救 设 备 设施 应 进 行 充分 准备 。从病 房 到转 运 车 ,虽 然
仅仅 是 几分 钟 的 时 间 ,但对 于 一名 肺 部 存在 大 片 炎症 、 呼吸 功
参考文献
1 徐建国, 王蕊 , 蔡杨胜, 等. “ 如 果不转 院, 可能熬不过今晚”[ N ] . 钱江晚报
2 0 1 3 - 4 — 1 5 ( A 8 , 9 )

能衰 竭 的 危重 患 者 来说 ,这 却 是 决定 其 生死 攸 关 的几 分 钟 。我
P D C A循环在 我院临床路径 管理 中的应用

PDCA循环模式在临床护理操作培训中的应用

PDCA循环模式在临床护理操作培训中的应用

PDCA循环模式在临床护理操作培训中的应用引言临床护理操作是医疗机构中一项关键且复杂的工作。

为了确保操作的安全和有效,护士需要进行系统性培训和不断的实践。

PDCA循环模式是一种持续改进的管理工具,可以应用于临床护理操作培训中,提供操作的标准化和质量控制,从而提高操作的安全性和效率。

本文将重点探讨PDCA循环模式在临床护理操作培训中的应用。

一、PDCA循环模式的概述PDCA循环模式又称为“计划-执行-检查-行动”循环,是一种系统性的管理方法。

它由日本质量控制专家Deming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用于持续改进和质量控制。

PDCA循环模式的四个步骤分别是: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和行动(Act)。

这四个步骤形成了一个循环,在循环中不断地进行反思和改进,以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

1. 计划(Plan)在临床护理操作培训中,计划阶段的重点是明确目标和制定操作的标准和流程。

这需要根据实践指南和最佳实践制定培训计划,并确保操作的标准化和质量控制。

计划阶段还需要制定评估方法和培训时程,为操作培训提供明确的指导和目标。

2.执行(Do)执行阶段是将计划中制定的标准和流程付诸实践的阶段。

在临床护理操作培训中,执行阶段将操作标准化和流程化,并培养护士按照标准执行操作。

在这个阶段,护士需要进行模拟操作和实际操作,并得到指导和反馈。

3. 检查(Check)检查阶段是对执行阶段的结果进行评估和分析的阶段。

在临床护理操作培训中,检查阶段需要通过对操作的观察、评估和反馈,对操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估和分析。

如果操作存在不足或问题,需要及时进行改进和调整。

4. 行动(Act)行动阶段是根据检查阶段的结果,对操作进行改进和调整的阶段。

在临床护理操作培训中,行动阶段需要根据评估结果,对操作标准和流程进行修改和改进,并再次进行执行和检查。

在这个阶段,需要及时采取行动,纠正错误和提高操作水平。

三、PDCA循环模式在临床护理操作培训中的优势1.系统性和科学性2.持续改进和适应性3.制度化和规范化通过PDCA循环模式,可以将操作标准化和流程化,提供统一的培训和操作指导,减少操作的随意性和不稳定性。

临床路径pdca管理循环

临床路径pdca管理循环

临床路径pdca管理循环临床路径管理是医院管理中的一种重要方法,旨在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不必要的医疗资源浪费、优化医疗流程以及保障医疗质量。

PDCA管理循环,即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改进(Act),是临床路径管理中的重要环节,通过不断地循环执行PDCA管理循环,实现对临床路径的持续优化与改进。

本文将深入探讨临床路径PDCA管理循环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及意义。

首先,临床路径PDCA管理循环的实施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临床路径。

临床路径是指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治疗特点,结合医疗资源和技术水平,制定出的一套标准化的医疗流程。

在建立临床路径时,需要综合考虑医疗实际情况、患者需求以及医疗等多方面因素,确保临床路径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只有建立科学合理的临床路径,才能为后续的PDCA管理循环提供有效的依据。

其次,在实施临床路径PDCA管理循环时,需要充分发挥医务人员的主体作用。

医务人员是临床工作的主体,他们在临床路径的实施过程中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和角色。

在实施PDCA管理循环时,医务人员需要积极主动地配合、参与,不断地总结经验和改进方法,确保临床路径的顺利执行。

同时,医务人员还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医疗过程中的问题,及时调整和改进临床路径,确保医疗质量和安全。

第三,检查是临床路径PDCA管理循环中的关键环节。

通过对临床路径执行情况的检查和评估,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为改进和优化临床路径提供依据。

检查包括定期的质量评估、病例对照和医疗费用对比等多种方法,通过对数据和信息的分析,找出问题的根源和改进的方向。

只有通过有效的检查,才能发现问题、改进问题、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

最后,改进是临床路径PDCA管理循环的最终目的。

通过不断地检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和不足,及时调整和改进临床路径,实现对医疗流程的优化和提升。

在改进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患者需求、医疗资源、医疗技术和医疗等多方面因素,确保改进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运用PDCA持续提高临床路径入径率

运用PDCA持续提高临床路径入径率

运用PDCA持续提高临床路径入径率PDCA(Plan-Do-Check-Act)是一种持续改进的管理循环模型,具有在实践中不断迭代和优化的特点。

临床路径是指患者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所经历的一系列医疗活动和关联活动的标准化规范,旨在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而入径率是指符合临床路径标准的患者比例。

第一步是Plan(计划),明确目标和需求。

在这个阶段,需要选择一个具体的目标,比如提高临床路径的入径率至80%。

然后,需要确定采取的措施,比如制定更详细的临床路径操作指南,提高医护人员的培训水平,优化医疗流程等。

第二步是Do(实施),根据计划进行实施。

在这个阶段,需要确保每一个环节都按照计划进行。

可以使用一些辅助工具,比如流程图、标准操作流程,来帮助医护人员正确定位和执行临床路径标准。

也需要将患者和家属纳入提高他们对临床路径的理解和参与度。

第三步是Check(检查),对实施的效果进行检查。

在这个阶段,需要收集和分析入径率的数据,看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如果入径率达到了80%,则可以进入下一步。

如果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需要仔细分析问题的原因,找出不足之处。

第四步是Act(行动),对不足之处进行改进。

在这个阶段,需要针对不足之处制定改进计划,并予以具体的落实。

可能需要进行额外的培训,或者优化一些程序和流程,以提高临床路径的入径率。

也需要维持和巩固已经取得的成果。

通过持续地运用PDCA循环,可以不断地改进临床路径的入径率,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医疗质量。

在实践中要注意以下几点:明确目标和需求,确保目标的具体和可衡量性。

只有明确了目标,才能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计划。

要充分调动医护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他们主动参与临床路径的优化和改进。

要给予足够的培训和支持,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执行临床路径标准。

要与患者和家属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

患者和家属的支持和配合也是提高入径率的重要因素。

要向他们解释临床路径的好处,鼓励他们积极参与。

运用PDCA循环进行临床路径持续改进

运用PDCA循环进行临床路径持续改进

4.26.6.1—运用PDCA进行临床路径持续改进(儿科2病区)临床路径是通过对医疗服务诊疗护理常规的制度化及标准化来达到规范临床诊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的重要措施。

根据卫生部《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及《2010年湖北省卫生厅医疗质量荆楚行活动实施方案》,我院自2012年制订临床路径管理实施方案。

我科陆续开展轮状病毒性肠炎、过敏性紫瘢、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路径工作,医院对这两种疾病的入组率和完成率要求分别为50%、70%o一:计划(一)分析现状、发现问题:20XX年初我院实施临床路径电子化操作。

由于对电子化路径实施工作不熟悉等原因,在实施过程中我科出现不按要求进入路径,进入路径后不按路径要求执行医嘱,进入路径后随意退出等情况,导致临床路径质量明显下滑。

20XX年1月份,我科临床路径入径率为88.9%,完成率为62.15%,完成率未达到三甲复审要求,导致院质控扣分。

针对以上情况,院医务处召开会议要求整改,我科质量控制小组在科主任的带领下召开会议组织讨论,群策群力,收集临床路径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积极采取整改措施。

(二)原因分析:1.人员因素:临床医师对临床路径工作不重视,积极性不高,未积极参加院方组织的学习培训,未主动学习,导致对实施临床路径工作不熟悉。

2.设备因素:电子化系统初步调试,系统缺乏易用性,路径维护不完整,临床使用问题较多。

3.制度因素:规范管理不严,上级医师缺乏对临床路径的指导及监督,科室质控小组未对每月反馈数据进行督查。

4.环境因素:病人数量较多,医师工作繁忙,部分病人依从性差,未按路径要求。

将以上原因制成鱼骨图(见图1):外部环境临床医护人员(三)目标设定:临床路径入径率大于50%,完成率大于70%。

(四)制定改进计划:1.对全科医护人员组织培训,上级医师加强督导。

2.质控小组联系院方工程师改进调整临床病历系统,完善路径模板。

3.科室督导小组定期抽查医生对临床路径管理制度掌握情况。

临床路径PDCA分析

临床路径PDCA分析

临床路径PDCA分析PDCA(Plan-Do-Check-Act)循环是一种常用的管理工具,它可以帮助医护人员在临床路径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不断改进和优化。

本文将从临床路径设计、实施和评估三个方面对PDCA循环在临床路径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一、临床路径设计阶段的PDCA分析在临床路径设计阶段,医护人员需要制定一个合理、科学的治疗方案,以确保患者获得最佳的医疗服务和治疗效果。

此时,PDCA循环可以帮助医护人员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估。

首先,在Plan(计划)阶段,医护人员需要明确治疗目标、制定治疗计划和确定关键路径。

通过对患者病情、临床指南和最新研究成果的分析,医护人员可以制定出一份详尽的治疗方案。

PDCA循环在这一阶段的应用可以帮助医护人员不断优化治疗方案,确保治疗过程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其次,在Do(实施)阶段,医护人员需要根据治疗计划和关键路径进行具体操作。

在这个过程中,PDCA循环可以帮助医护人员监测和记录治疗过程中的关键数据,如患者的生命体征、病情改变和治疗效果等。

通过及时收集和分析这些数据,医护人员可以迅速发现问题并对治疗方案进行调整。

二、临床路径实施阶段的PDCA分析在临床路径实施阶段,医护人员需要按照治疗方案和关键路径进行具体操作,并及时记录相关数据。

PDCA循环在这一阶段的应用可以帮助医护人员持续监测和改进治疗过程。

在Check(检查)阶段,医护人员需要对患者的治疗数据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估。

医护人员可以比较患者的实际情况与预期效果,找出差距并确定原因。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医护人员可以了解患者的实际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相应的改进。

在Act(行动)阶段,医护人员需要根据Check阶段的分析结果制定改进措施,并实施相应的行动。

改进措施可以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也可以针对整个临床路径的改善。

PDCA循环在这一阶段的应用可以帮助医护人员建立持续改进的机制,不断优化临床路径的质量和效果。

三、临床路径评估阶段的PDCA分析在临床路径评估阶段,医护人员需要对临床路径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并提出改进建议。

运用PDCA持续提高临床路径入径率

运用PDCA持续提高临床路径入径率

运用PDCA持续提高临床路径入径率作为医院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临床路径管理已经逐渐在国内外得到推广并投入使用,通过对患者的全流程进行规范化管理,可以有效的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医疗费用,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临床路径管理可能会遇到很多的问题,如入径率低、随意性大、落实不到位等问题,如何持续推进临床路径入径率是提高临床路径管理质量的关键之一。

PDCA是一种管理思想,是指在管理过程中不断的进行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和改进(Act)四个阶段,通过不断地循环迭代,实现改进和提高管理质量的目的。

在临床路径管理中,也可以运用PDCA循环,不断调整入径策略,提高临床路径入径率,以达到整个管理过程的持续改进和提升的目标。

第一阶段:Plan(计划)计划阶段是临床路径管理的起点,必须有明确的目标和策略,在该阶段需要做以下工作:1. 确定临床路径入径的范围和目标患者群,明确入径标准。

入径标准的明确性可以帮助医务人员筛选适合入径的患者,减少误入径率,提高入径成功率。

入径标准应该根据不同的病种、不同的科室和医院的临床特点灵活调整。

2. 研究临床路径的制定和实施方案,制定入径计划。

临床路径的制定和实施方案应该得到医务人员的支持和参与,且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时间点和流程安排,以确保制定的临床路径方案有效实施。

3. 建立入径的宣传和培训机制。

临床路径入径的宣传和培训机制是提高入径率的关键,在该阶段需要向医务人员和患者宣传临床路径管理的优势和入径的必要性,并提供相应的培训,帮助医务人员正确理解和运用临床路径。

第二阶段:Do(实施)实施阶段是临床路径管理中的核心环节,需要加强执行力度,确保临床路径的有效实施。

在该阶段需要做以下工作:1. 加强团队协作。

临床路径管理需要各科室和医护人员之间的密切协作,以确保入径和退出路径的顺畅和合理。

各科室和医护人员要严格按照临床路径管理方案实施,确保临床路径全流程的正确实施。

临床路径PDCA分析

临床路径PDCA分析

临床路径PDCA分析临床路径是一种在医疗领域中应用广泛的管理方法。

它可以帮助医疗机构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并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和协作。

PDCA(Plan-Do-Check-Act)分析是临床路径中的一种关键工具,用于不断优化和改进临床路径的执行效果。

本文将着重探讨临床路径PDCA分析的原理和应用。

一、临床路径的概念和目标临床路径是指对特定疾病或特定临床过程的医疗服务进行规范化和标准化,以达到规范化管理、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医疗费用等目标的一套行动方案。

它通过明确的治疗过程和时间节点,提供了医生、护士和患者在不同阶段所需的临床操作和协作要求,使医疗团队能够按照同一套标准化的流程进行工作。

临床路径的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优化患者照顾,通过标准化的流程指导,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其次是降低医疗成本,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和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浪费和重复劳动;最后是加强医疗团队的协作和沟通能力,提高团队整体执行力。

二、PDCA的原理和步骤PDCA是一种质量管理工具,也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路径的改进和实施中。

它由四个步骤组成: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行动(Act),循环迭代至达到预期结果。

每个步骤都有特定的任务和目标。

计划阶段是临床路径PDCA分析的起点。

在这个阶段,医疗团队需要审查当前的临床路径并分析其效果和问题。

这可以通过收集患者反馈、医疗数据分析和专业意见收集等方式来完成。

计划阶段的目标是明确要改进的目标和制定具体的改进计划。

执行阶段是将计划付诸实施的阶段。

医疗团队根据改进计划进行操作和协作,执行新的临床路径。

在这个阶段,要确保团队成员理解和遵守新的标准操作流程,有效地协同工作。

执行阶段的目标是运行新的临床路径并收集数据,以便后续的分析和改进。

检查阶段是对新临床路径执行情况和效果的评估阶段。

医疗团队收集和分析执行阶段收集到的数据,并与原有临床路径进行对比。

这可以帮助团队了解改变的效果和问题的根源,为下一轮的改进提供依据。

运用PDCA持续提高临床路径入径率

运用PDCA持续提高临床路径入径率

运用PDCA持续提高临床路径入径率PDCA是持续改进的关键工具,它代表了Plan(计划)、Do(实施)、Check(检查)、Act(采取行动)四个阶段,通过不断循环来提高工作流程的质量和效率。

在临床医疗领域,PDCA可以被应用于临床路径管理中,帮助医院提高入径率,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运用PDCA持续提高临床路径入径率,以及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一、制定计划(Plan)在实施PDCA循环之前,首先需要确立目标并制定计划。

对于临床路径入径率来说,可以设定具体的目标,比如提高某一特定疾病的入径率或提高整体入径率。

然后需要分析当前的临床路径管理情况,找出影响入径率的关键因素。

这包括医生、护士、患者、管理流程等各个方面的因素。

制定改进计划要求小组要有文件记录以便跟踪进展。

确保物料和资源充分,并充分了解已有资源的能力。

二、实施(Do)在制定了计划之后,就需要开始实施。

在这个阶段,需要充分调动各方人员的积极性,分配好各项工作,并明确各自的责任。

针对入径率的目标和关键因素,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比如开展入径率的宣传教育活动,建立入径率监测指标、加强医护人员的协同工作等。

可能需要培训资源来提高业务流程。

确保有所需的资源和时间表,并制定执行的方式。

三、检查(Check)在实施了计划之后,就需要对结果进行检查和评估。

这个阶段是非常重要的,因为通过对实际情况的检查,可以发现问题,找到改进的空间。

医疗管理团队要定期地对入径率进行评估和分析,并及时发现问题。

比如可以通过分析数据,找出入径率降低的原因,或者通过对医院内部工作流程的检查和讨论,发现制约入径率提高的因素。

做准备以改进业务流程和制定强制执行的计划。

用收集到的信息作为改进的基础。

四、采取行动(Act)在检查评估的基础上,就需要采取相应的行动。

根据检查评估的结果,对于发现的问题和改进的空间,要及时制定并实施相应的行动计划。

行动计划可以包括改进工作流程、加强协同合作、提高宣传教育力度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DCA循环在临床路径管理模式中的应用
临床路径是指针对某一疾病建立一套标准化治疗模式与治疗程序,是一个有关临床治疗的综合模式,以循证医学证据和指南为指导来促进治疗组织和疾病管理的方法。

它能降低由于不同医生医疗差异而导致的治疗疗效差异,能有效的保证医疗质量,它强调的是医疗护理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流程上更加具体细化,更突出实践性和标准性,做到病种医疗环节质量标准化,实施全程监控和评价。

PDCA循环又称戴明环,共分为4个阶段,即Plan(计划)、Do(实施)、Check (监管)、Action(结果处理阶段)四个阶段,每个阶段有其具体的处理内容:计划阶段制定方针、目标、计划书和管理项目;实施阶段主要按计划实地去做,去落实具体对策,监管阶段的工作内容是检查对执行后的效果;结果处理阶段的重点在于总结成功的经验,实施标准化,并依据标准执行;对于没有解决的问题,转入下一个PDCA循环解决,为制定下一轮计划提供资料。

我科2015年临床路径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1.入组率部分不达标,入组完成率极低,通过应用PDCA循环优化管理后,临床路径完成率有着明显的提高。

但在上一个PDCA循环中,在解决一些问题的同时,发现了新的需要解决的问题,将其进入下一个PDCA循环,在2016年,我科继续运用PDCA管理模式,解决了上一阶段出现的问题,同时不断地发现新的问题,将其进入下一个PDCA循环,不断促进临床路径完成率提高。

1.P阶段:合理设定计划
1.1步骤一:界定问题,确定改进目标,规划人、事、物、对策实施步骤及评估基准。

我科2015年1月-12月临床路径开展过程中出现入组率高,完成率低。

其中结核性胸膜炎41例,入组率100%,入组完成率48.78%,原发性自发性气胸25例,入组率100%,入组完成率8%。

未达到三级医院入组完成率50%的要求,为达到三级医院的要求,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医疗费用,我科针对这种情况立即成立工作小组,收集相关资料,应用流程图还原事件经过并试图找出问题。

上图为我科2015年针对临床路径完成率低的原因分析,经讨论后得出的一系列原因,就上述主要原因制定了一系列措施,经持续改进后,我科2016年第一季度临床路径完成率较前有所上升,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为进一步提高完成率,不断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医疗费用,我科临床路径工作小组多次召开会议,并收集相关资料,积极与相关部门沟通,应用流程图还原事件经过并试图找出问题。

1.2步骤二: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

通过追踪临床路径全过程,工作小组对可能原因再次进行分析和讨论,采用“鱼骨图”方法将此循环的可能原因进行分析,在讨论过程中,我们发现,上一个阶段存在的问题有一部分得到了很好的解决,有一部分问题仍然存在,同时发现了新的问题,上述一些原因导致了我科临床路径完成率较低的原因,具体原因分析见图2
1.3步骤三:找出主要原因
通过工作小组讨论,认为我科临床路径完成率仍较低的主要原因是:1模板维护不及时:经过1年多的时间,科室的管床医生对于临床路径已经比较熟悉,但临床路径模板没有及时维护,导致变异率较高,在出院时医生对变异录入不完全,产生变异退出的问题;2与信息科及医务科沟通不到位:我科现在大部分医生都能熟练操作临床路径,但仍有一大部分变异退出,其中有些问题需要及时向信息科及医务科反应;
1.4步骤四:制定措施
针对上述各种原因,我科采取以下措施:
1.临床路径个案管理员与信息科及时沟通;
2.科主任及时与医务科沟通;
3.个案管理员及时维护临床路径模版。

二:D阶段:严格执行措施
2.1步骤五:实施措施
对P阶段制定的措施严格执行,对每一个入组病例实行每日评估,实行个案管理员及工作小组分级监管,退出前由工作小组审核把关。

三:C阶段:检查实际执行结果
3.1步骤六:评估效果
2016年2、3月份我院医务处分别通报了2016年1、2月临床路径开展情况,我科原发性自发性气胸2例;结核性胸膜炎5例,入组率100%,入组完成率50%,入组完成率明显提高,且达到三级医院要求。

四:A阶段:反馈整改
4.1步骤七:标准化
根据上阶段的成功经验,制定基本改革措施,具体措施应该包含1.4步骤四内容。

在实施基本改革措施的过程中不断的总结,不断的完善,制定出最符合本地医疗水平、本医院、本科室以及科室医生的方案,作为解决问题的标准,并严格的执行下去。

4.2步骤八:问题总结
在上一阶段,经过整改,本科临床路径完成率明显上升,已达到三级医院要求。

但是发现在具体的医疗环境下,本科室的管床医生工作杂,事情多,导致在执行临床路径时不能仔细评估,对于变异没有仔细分析原因,这与临床路径最初的设计理念相违背,我们将这个问题进入下一个PDCA循环,旨在提高医生的工作效率,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费用成本,提高周转率,不断提高临床路径的完成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