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大教学论心得体会
读大教学论的感悟——李静五篇
读大教学论的感悟——李静五篇第一篇:读大教学论的感悟——李静寻找适当得教学方法————读《大教学论》的感悟通省小学李静《大教学论》是十七世纪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得重要著作,是近代第一部系统论述教育理论的著作。
其内容不仅涉及教学论,同时涉及教育的各个方面,如德育、体育、教育目的、学制、课程等,奠定了现代教育学的基本框架。
读了《大教学论》,我在感叹夸美纽斯伟大成就的同时,也深刻的认识到教育得重要性。
教育不单单是知识得传递,德行的培养,行动能力的锻炼更是不可或缺得一部分;教育不止存在于学校还应渗透到生活中,因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人类能够使用从教育中获得的东西。
本书共有三十三章,内容博大精深,需要我们不但探索,才能领略其中得真谛。
通过对它的初步了解,我对教学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大教学论》阐明把一切事物交给一切人类得全部艺术。
在批判得总结前人得研究成果上,寻求并找出一种教学方法,从而达到使教师可以少教,学生可以多学,学习充满快乐得目的。
夸美纽斯以遵循自然为一切教育原则的基础。
他认为一切教育原则和规则都是从这个总原则上推演出来的。
他以自然为借鉴,从自然中寻找教育方法,通过各种事例让各种深刻得理论顿时变得明了易懂。
他说道得很多教学法,深刻得影响着我,不仅指导我日常得教学工作,同时对我得教学反思和改进提供了依据和方向。
《大教学论》中夸美纽斯多次提及:“教导应在可能得范围之内尽量通过感官去进行,使它能以较少的劳力去记忆” 他具体阐明了多种感官得重要性,主张听觉要和视觉联合一道,舌头要和手臂一起训练。
所教的科目不能只用口去教导,因为这只能顾及到耳朵,同时也要用图画去阐明,利用眼睛去发展想象。
他还主张“学生应该尽量用嘴去说话,同时用手去表达他们所说的话”试想如果我们把这种教学方法都运用到课堂上,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法,那么那种死气沉沉得课堂气氛,将会被活泼得局面所代替,何乐而不为呢?在现实生活中,父母都有望子成龙的愿望,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更是对学生尽职尽责,在一节课中希望教授给你他们更多的知识,并希望他们迅速掌握,但事实往往事与愿违。
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的读后感
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的读后感篇一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的读后感嘿,朋友们!最近我读了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这可真是一本让我又爱又“恨”的书啊!一开始,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心里还犯嘀咕:“这能有多厉害?”结果一读进去,我发现自己完全被吸引住了。
夸美纽斯这家伙,真的是太有想法了!书里提到的那些教学方法和理念,就像是一道道亮光,照亮了我对教育的认知。
也许你会说,这是不是太夸张了?但我觉得真的一点都不!比如说,他强调教育要遵循自然规律,这让我不禁想到我们现在的教育,是不是有时候太急于求成了,反而忽略了孩子们自然成长的节奏?还有啊,他主张普及教育,让所有人都有机会学习。
这难道不是超级伟大的想法吗?我就在想,要是这个想法能更早地实现,那世界得变得多不一样啊!不过呢,读的过程中我也有困惑。
有时候我会问自己:“这些理念真的能完全落地吗?”可能在现实中会有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阻碍吧。
但是,不管怎么说,这本书让我对教育有了更深的思考。
我觉得,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读一读,说不定能从中找到改变教育的灵感呢!你们觉得呢?篇二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的读后感哎呀妈呀,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可真是把我给“整懵”了,又让我“开了窍”!刚翻开这本书的时候,我心里头直犯嘀咕:“这能讲出啥新鲜玩意儿?”谁知道,读着读着,我就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夸美纽斯说的那些话,有时候真让我拍案叫绝!他讲教育要适应儿童的天性,这不是明摆着的道理嘛,可咱们现实中的教育有时候咋就走偏了呢?我就想啊,要是老师们都能按照他说的做,那孩子们得多幸福啊!不过,我也在想,这理论听起来是不错,可实际操作起来难度大不大呢?也许在一些条件好的地方能行得通,那在偏远的山区呢?这可不好说。
还有他提倡的班级授课制,我觉得有利有弊。
好处是能提高教学效率,可坏处是会不会忽略了每个孩子的个性差异呢?我觉得这是个值得琢磨的问题。
反正读完这本书,我是一会儿兴奋,觉得教育充满了希望;一会儿又发愁,担心这些好的理念没法真正落实。
读大教学论有感(优秀8篇)
读大教学论有感(优秀8篇)读大教学论有感篇一《大教学论》是三百多年前捷克的著名教育理论家在1632年写成,标志着教育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夸美纽斯的创造性,正在于开篇就提出教学是一门艺术,即“《大教学论》阐明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们的全部艺术”。
全书共三十三章,从教育的目的、教育的对象、教育制度、教学原则、各科教学法、学校纪律、大学教育等几个方面阐述了教育的组成和重要性,涵盖了整本教育学的内容,奠定了今天分科教学法的基础。
这一三百多年的教育名著,今天读来仍会让人惊叹、感慨、反思,笔者也来谈谈这本专著带给自身的思考和启发。
第一,做教育的人要有信仰。
每种职业都应该有其特定的信仰,笔者私认为教育者的信仰在于坚信教育是一门艺术,而艺术则意味着不凡与创新,也意味着高贵和尊严。
夸美纽斯在第一章就提出“人是造物中最崇高、最完善、最美好的”,从宗教的角度论述了这一观点,同时提到“愿它为一切教育的人的所做到,使他们能去领略他们的工作和他们自己的美德的尊贵,使他们能用尽方法去图他们的神性的完全实现。
”夸美纽斯之所以如此强调人高贵性,实质也就是在强调教育的高贵性,因为在他看来,“假如要形成一个人,就必须由教育去形成“,而且“生而为人都有受教育的必要。
”中国一直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形容爱情坚贞的诗句来称赞老师,诚然,教师确实需要艰苦奋斗的精神,可是如果广大教师在岗位上都如此艰苦的话,恐怕愿意从事这一职业也会寥寥无几,所以夸美纽斯才说,要使教育者”领略到他们的工作和他们自己的美德的尊贵。
”第二,教育者需要尊严和思想。
吴非在《不跪着教书》中写道:作为教师,我们不需要什么特权,不需要什么优越感,不需要谁来同情,但一定要自尊,自爱,自强,懂得怜惜自己,把自己当一回事,活出尊严;教师没有自尊是最可怕的。
一位教师如果到了没有自尊的地步,作为教师他的职业生命已经结束了。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灵魂的。
高贵在于思想的独立。
大教学论读书心得
通过书籍的阅读,我也对大教学论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和思考。例如,我认为大教学论应该与时俱进,紧跟教育教学发展的步伐,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以更好地适应当今教育的发展需求。
五、对大教学论的启发
这本书不仅让我更深入地了解了大教学论,还给我带来了很多启发。例如,我开始思考如何将大教学论的理论融入我的教学实践中,以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六、对大教学论的展望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大教学论的未来发展也有了一些展望。我希望大教学论能够与时俱进,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以更好地适应当今教育的发展需求,并为教育教学实践提供更好的指导。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七、总结
通过这本书的阅读,我对大教学论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认识到了它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重要性,学习到了很多关于大教学论的实践方法,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和思考,也得到了很多启发,对大教学论的未来发展也有了一些展望。我相信,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会更好地运用大教学论的理论,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大教学论读书心得
我一直对大教学论感兴趣,最近读了一本相关的书籍,深有体会。以下是我的读书心得。
一、对大教学论的理解
大教学论是教育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主要研究教学的方法、手段、目的等问题。通过阅读相关书籍,我对大教学论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了解了不同的教学理论和实践,以及这些理论对教育教学实践的指导作用。
二、对大教学论的意义
通过阅读书籍,我认识到大教学论对教育教学实践的重要性。它不仅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教学过程中的种种问题,还可以指导教学实践,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对大教学论的实践
在读书的过程中,我也学到了很多关于大教学论的实践方法。例如,根据大教学论的理论,我们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讨论式教学、案例教学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大教学论读后感(通用6篇)
大教学论读后感(通用6篇)大教学论读后感1 《大教学论》是17世纪20年代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创作完成的一部影响深远的教育名著。
这部著作被认为是近代教育学的奠基之作,它构建了教育发展史上的第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同时提出了许多超越时代的先进教育思想,对教育的组织形式和教育方法也进行了创新,夸美纽斯的教育主张是教育史上的里程碑。
开始读的时候,不知道自已在读什么,觉得不像是谈教育问题,倒是在谈宗教人生的问题,但是当读到第七八章时,感觉就不一样了,以后就都是关于教育的了。
读了以后,觉得受益匪浅。
感受确实很多,我主要谈以下的几个方面:一、敬佩夸美纽斯有教育的理想作为一名基督教徒,对于教育有这样的一种美好的期望,一种执着的追求,我真是佩服!夸美纽斯生活在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时代,他是这个时代产生出来的一位伟大的教育家。
他反对封建的等级教育,主张实行全民的普及教育,并为此提出了一种全新的、统一的学校教育体制,为后来资本主义学校教育制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他身上的这种面对困难决不退缩、对事业的执着追求的精神很值得我学习。
回想自己,工作了二十多年,看到了一些负面的东西,慢慢地自己也开始倦怠了,对于事业的那种激情也开始减少了。
有时候很想去改变一些现状,但是又想,有些现状是你一个人能改变得了的吗?我就认为自己再努力都不会有什么结果,为什么要不断地努力呢?读了夸美纽斯的作品后,觉得不能失去信念,人活着还是要有一种信念的。
不管自己能改变多少,只要去做了,尽到自已的努力就行。
二、夸美纽斯主张普及教育夸美纽斯主张“人人应当受到一种教育,进学校的人应不限于有钱有势的少数的子女,而是一切人的子女,不分男女、不论贫富,也不管住在城市或乡村,都应该送入学校。
”夸美纽斯指出,普及教育要从学前期开始。
他认为:“人最容易在少年时期去形成,除了这种年龄就不能形成得合适”,“应该赶快对上天的植物及时加以培植、修剪和灌溉,把他们谨慎地形成,使在学问、德行与虔信方面获得兴旺的"进展”。
【2024版】《大教学论》读后感(通用5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大教学论》读后感《大教学论》读后感(通用5篇)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
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教学论》读后感(通用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教学论》读后感篇1听说《大教学论》可以说得上是西方近代教育传统的奠基之作,同时它也是当代青年不可不读的一本经典名著。
也许正正因为如此,黄校把这本赫赫有名的著作送给我们每位跟岗学习的老师。
手捧着这本签有黄校的亲笔签名的《大教学论》,我倍感珍惜,定要下苦功读好这本巨作。
《大教学论》的作者夸美纽斯热情地赞美教育这一职业是世上最具自豪感的。
他主张教师应当充分激发孩子们的求学欲望,并且运用温和的、循循善诱的方法,用充满爱心的言语吸引孩子们,而不是严肃的态度使学生疏远教师。
教师和学生的融洽关系是增进教学质量的很大的帮助。
如果教师时常夸奖表现好的学生,给予他们表扬和肯定等等,如果教师把他们应学的知识结合我们日常的生活以游戏的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可以轻松愉快的掌握课本上的知识,并且牢牢地记在心里。
再用其他一些方法来和善地对待学生,教师就容易得到学生的好感,学生就对学习倍感兴趣了。
“以人为本”关注每个人,不要忽略个体。
夸美纽斯说:“谁也不能野到不能驯服的境地,只要他肯耐心地倾听教导与知识。
”这正正可以说明后进生的教育需要用爱去引导,我们需要深入地分析了他的心理特点,并根据其心理特点而进行教育。
他既有自卑感,又有自尊心,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和微细的进步,及时给予肯定、鼓励、赞扬,使他们看到自己的长处和进步,从而克服自卑心理,重新点燃起自尊心的火种,获得克服缺点的勇气和自信。
就像书中所说的:“施用任何强力的结果,我们反而只能使人厌恶学问,不能使人爱好学问。
所以,我们每逢看见有人心灵受了病,不爱用功,我们就当用温和的疗法去除掉它的毛病,绝对不可采用粗暴的方法。
大教学论的心得体会8篇
大教学论的心得体会8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总结、工作报告、工作计划、心得体会、讲话致辞、教育教学、书信文档、述职报告、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reports, work plans, reflections, speeches, education and teaching, letter documents, job report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大教学论的心得体会8篇导语。
大教学论读书心得体会(通用6篇)
大教学论读书心得体会(通用6篇)大教学论读书篇1《大教学论》是17世纪20xx年代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创作完成的一部影响深远的教育名著。
这部著作被认为是近代教育学的奠基之作,它构建了教育发展史上的第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同时提出了许多超越时代的先进教育思想,对教育的组织形式和教育方法也进行了创新,从而使教学变得更容易、彻底和迅速。
夸美纽斯的教育主张是教育史上的里程碑,夸美纽斯“近代教育之父”之名可谓实至名归。
《大教学论》的全名是“《大教学论》——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的艺术”。
夸美纽斯给《大教学论》加注这个副标题并不是毫无道理的。
副标题突出了两个方面,一个是“一切事物”,它体现了夸美纽斯的泛智主义教育主张,另一个便是“一切人”,夸美纽斯把“一切人”作为教育对象的思想,体现的恰恰是教育公平的思想。
尽管原著没有明确的提出教育公平的概念,但我们从原著的章章节节、字里行间都可以体会到夸美纽斯对于教育必须实现教育公平的思想和主张。
1、夸美纽斯把“一切人”作为教育对象的理论基础夸美纽斯之所以把“一切人”作为教育的对象,是基于他对人性的假设和认识。
夸美纽斯认为“人是造物中最崇高、最完善、最美好的”。
他在《大教学论》第一章中详细地阐明了并多处强调了自己对人的认识,人是“理性的动物”,是“一切造物的主宰”,“造物主以自己的形象创造了人”,人是“造物主的爱物”,人与生俱来三种品质“博学、德行和虔诚”的“种子”,人有着天生的求知欲望的天赋和认识能力。
因此,一切人都是平等的,“每个人都是崇高和美好的有着天然的德行和虔诚的种子,人们生而平等”,“凡是生而为人的人都有受教育的必要”。
“世界上找不出一个人的智性孱弱到不能用教化去改造的地步。
”概而言之,夸美纽斯认为人的生而平等性和天赋的求知欲及能力是进行教育平等的基础和条件。
夸美纽斯关于“一切人”的教育对象的形成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它是建立在当时基督教的发展和资产阶级文艺复兴的情况之下的。
教师读大教学论心得体会
《大教学论》是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所著的一部教育经典著作,它不仅对当时的教育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后世的教育理论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阅读了这本书后,我深刻体会到了教育的真谛,以及对教师职业的更高要求。
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大教学论》让我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
夸美纽斯在书中明确指出,教育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基石,是培养人才的摇篮。
一个国家的繁荣昌盛,离不开教育事业的支撑。
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自己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重任,责任重大。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更加坚定了为教育事业奉献终身的信念。
其次,书中对教育原则的阐述让我受益匪浅。
夸美纽斯提出了“教育要顺应自然”、“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教育要因材施教”等原则。
这些原则至今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了这些原则的重要性。
顺应自然,就是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面向全体学生,就是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这些原则让我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是仅仅追求分数。
再次,《大教学论》强调教师的专业素养。
夸美纽斯认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专业素养直接关系到教育质量。
在书中,他详细论述了教师应具备的知识、技能和道德品质。
这使我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还要具备良好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和教育艺术。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
此外,书中对教学方法的研究也让我深感启发。
夸美纽斯提出了“直观教学”、“归纳教学”、“启发教学”等方法,这些方法至今仍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尝试运用这些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同时,我也意识到,教学方法并非一成不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进行调整,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最后,《大教学论》让我认识到教师的责任和担当。
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还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大教学论的读后感受与收获
大教学论的读后感受与收获篇一大教学论的读后感受与收获嘿,朋友们!最近我读了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这可真是让我大开眼界啊!刚开始翻开这本书的时候,我心里还犯嘀咕:“这能有多厉害?”也许是我一开始小瞧它了。
读着读着,我就发现自己仿佛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教育世界。
夸美纽斯说的那些教育理念,就像是一道道亮光,照亮了我对教育的认知。
他强调教育应该遵循自然的规律,这让我不禁想到,我们平常的教育是不是有时候太“用力”了,反而违背了孩子们成长的天性呢?我觉得吧,可能我们总是急于让孩子达到某个标准,却忘记了他们也是有自己节奏的花朵,需要慢慢绽放。
书中还提到了班级授课制,这可真是个有意思的想法。
以前我从来没想过,原来可以这样大规模地进行教学。
但我又在想,这样会不会让老师没办法照顾到每个学生的个性呢?毕竟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呀!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一会儿兴奋得拍大腿,觉得找到了教育的真经;一会儿又陷入沉思,担心这些理念在现实中能不能真正落地。
比如说,要让每个孩子都能按照自己的速度学习,这在实际操作中难度可不小呢!总之,读《大教学论》让我收获满满,但也让我更加迷茫,教育这条路,到底该怎么走才是最好的呢?篇二大教学论的读后感受与收获《大教学论》?刚开始读的时候,我心里还在犯嘀咕:“这能有啥特别的?” 可没想到,越读越觉得自己像个挖到宝的幸运儿!夸美纽斯这家伙,真有他的!他说教育是“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这话说得可太牛了!我就琢磨着,那我们平常的教育是不是太狭隘了?只盯着分数,只注重知识的灌输,却忽略了孩子们其他方面的发展。
也许,我们应该像他说的那样,更全面地去培养孩子,让他们成为真正有素养的人。
还有那个“泛智教育”的理念,简直让我眼前一亮!他主张让每个人都能接受广泛的知识,不分贵贱贫富。
这难道不是我们一直追求的公平教育吗?但现实中,真能做到吗?我觉得很难,毕竟资源分配不均,贫富差距还是存在的。
说到班级授课制,我觉得这既是个创新,也是个挑战。
《大教学论》读后感[推荐5篇]
《大教学论》读后感[推荐5篇]第一篇:《大教学论》读后感教学论读书笔记《大教学论》是夸美纽斯的代表作,他生活于是1592年到1670年,是一个介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与启蒙运动之间的时代。
他终生从事教育工作,是一位伟大的教育思想家。
在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上做出了划时代的贡献,而被推崇为教育学生的哥白尼。
他的教育体系为现代的系统的教育学奠定了始基,所以人们又称它为“现代教育之父”。
他一生的著作很多,主要的教育学说包括在他的《大教学论》里。
《大教学论》实际上包含了整体教育学的内容,并且奠定了今日分科教学法的基础。
这本书的扉页上写着这样一句话:《大教学论》它阐明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们的全部艺术。
书中是这样解释这句话的含义的:这是一种教起来准有把握,因而准有结果的艺术;并且它又是一种教起来使人感到愉快的艺术,就是说,它不会使教员感到烦恼,使学生感到厌恶,它能使教员和学生全都得到最大的快乐;此外,它又是一种教得彻底、不肤浅、不铺张,却能使人获得真实的知识、高尚的情谊和最深刻的虔信的艺术。
夸美纽斯的这本《大教学论》的主要目的在于:寻求并找出一种教学的方法,使教员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多具闲暇、快乐和坚实的进步;并使基督教的社会因此可以减少黑暗、烦恼、倾轧,增加光明、整饬、和平与宁静。
本书全面论述了人的价值、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旧教育的弊端、改革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教学制度、教学原则、教学方法、德育、宗教教育、纪律等。
全书共33章,每一章都谈到一个具体的问题。
既有丰富的教育理论,又有生动的事例。
作者强调了教育的作用和教育对人发展的作用,认为所有的人都应当获得教育;对教学内容,方法及其艺术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说明;提出了一套教学原则,如直观性原则、循序渐进性原则、巩固性原则等,奠定了教学论的理论基础;系统地制定了分班上课的教学制度。
班级授课制是夸美纽斯对近代教育学最大的贡献之一,在今天已经广泛普及。
大教学论度后感心得体会
《大教学论》是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所著的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著作。
该书全面系统地阐述了教学理论,提出了许多具有深远影响的教育思想。
阅读《大教学论》后,我深感其思想之深邃,理论之严谨,对我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具有极大的启发和指导意义。
一、教育观念的更新《大教学论》使我认识到,教育观念的更新是教育发展的关键。
夸美纽斯提出了“泛智教育”的理念,强调教育的普及和大众化。
他认为,教育应该面向所有人,使每个人都能够获得知识,提高素质。
这一理念对我们当前的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在我国,教育改革正在不断深入,我们应当树立全民教育的观念,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努力实现教育公平。
二、教学方法的改革《大教学论》对教学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许多具有实践价值的教学方法。
夸美纽斯强调教学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注重启发式教学。
他认为,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这为我们当前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在教学中,我们要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三、教育内容的丰富《大教学论》指出,教育内容应当丰富多样,涵盖学生的全面发展。
夸美纽斯认为,教育内容应当包括道德、宗教、文学、历史、地理、物理、数学等各个领域。
这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教育内容选择。
在当前的教育实践中,我们要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求,结合社会实际,不断丰富教育内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教育评价的改革《大教学论》对教育评价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综合评价”的观点。
夸美纽斯认为,教育评价应当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业成绩和品德表现。
这为我们当前的教育评价改革提供了借鉴。
在评价学生时,我们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既要重视学业成绩,也要关注学生的品德、能力、特长等方面,实现教育评价的多元化。
五、教师角色的转变《大教学论》强调教师的角色转变,要求教师成为学生的引路人。
夸美纽斯认为,教师应当具备丰富的知识、高尚的品德、良好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走向知识的殿堂。
大教学论读书心得体会1500字(5篇)
大教学论读书心得体会1500字(5篇)关于大教学论读书心得体会,精选4篇范文,字数为1500字。
《教育的智慧与真谛》这本书是著名教育专家王金战所著,我读后感触颇深。
王金战说:“一个教师不仅是一个教书育人的专业,他还是一个教育者的专业;一个没有专业化的教师,就没有专业成长的教育。
”他说:“教是为了学。
”他还说:“教是为了学。
教师是为了学生学,教师是为了学生的学。
”他还说:“教是为了学。
”他还说:“为了学,就是要学生学会学习。
”他还说:“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
”他还说:“教师是为了学。
”他还说:“教师是教学中心,而不仅是为了传授知识。
”。
大教学论读书心得体会(范文):1《教育的智慧与真谛》这本书是著名教育专家王金战所著,我读后感触颇深。
王金战说:“一个教师不仅是一个教书育人的专业,他还是一个教育者的专业;一个没有专业化的教师,就没有专业成长的教育。
”他说:“教是为了学。
”他还说:“教是为了学。
教师是为了学生学,教师是为了学生的学。
”他还说:“教是为了学。
”他还说:“为了学,就是要学生学会学习。
”他还说:“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
”他还说:“教师是为了学。
”他还说:“教师是教学中心,而不仅是为了传授知识。
”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以学生的发展为主;以学生的情感为主;以学生的创造为主。
”王金战说:“我们在课堂上应该充分的给学生创造充足的时间,让孩子们在课堂上自由的思考和发表自己的见解。
这样才能真正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师是学生学习中的引路人。
只会引路,而不会引路,那就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教学了。
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引路人。
”王金战说:“教师应该是导演、演员,只有自己才能教好别人。
”我们要真正了解自己的学生,才能更好地去教育自己的学生。
教育学生不是为了学,而是为了学生的学。
作为一名老师应该是学生的人生发展,而不是为了教。
作为老师的我们应该在教学实践中积累经验,反思总结,做一个真正的引路人。
大教学论学习心得体会
在当今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我有幸学习了《大教学论》这部经典著作。
这部由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所著的书籍,不仅系统地阐述了教育的本质和目的,而且深入剖析了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
通过学习,我对教育教学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教育的本质与目的《大教学论》开篇即点明了教育的本质和目的:“教育者,所以为人之师也。
”这表明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为社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
在教育过程中,我们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使他们在德、智、体、美等方面都得到提高。
这一观点使我认识到,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始终牢记教育的本质和目的,关注学生的成长,为他们的人生奠定坚实基础。
二、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1. 教学过程《大教学论》中提到,教学过程包括传授知识、培养能力、陶冶品德三个方面。
这三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完整的教学过程。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注重这三个方面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自己的能力,塑造健全的人格。
2.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叶圣陶先生强调,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启发学生思维,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启发式教学要求教师善于引导,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2)情境教学:情境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环境中学习,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这种方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3)合作学习:合作学习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相互交流、相互启发,共同完成任务。
这种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三、教育改革与创新《大教学论》中提到,教育改革与创新是推动教育发展的关键。
我们要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探索新的教育理念、教学模式和方法,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1. 课程改革: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
我们要根据社会需求和学生特点,优化课程设置,提高课程质量。
2. 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模式改革是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
大教学论的心得体会4篇
大教学论的心得体会4篇大教学论的心得体会1这学期来,我努力改进教育教学思路和方法,切实抓好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认真引导学生理解和巩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无论从学习态度还是学习方法上都有了明显的进步,取得了应有的成绩。
现将本学期的教学一、备课分备教材和备学生两部分,二者相辅相成,互相影响。
备教材就是根据所学内容设计课堂教学情景,力争做到深入浅出,生动活泼,方法灵活,讲练结合,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备学生指的是全面掌握学生学习数学的现状,依据学生的学习态度、水平设计合理恰当的教学氛围,充分考虑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扩展学生的认知领域,为学生提供思维训练的平台,创设熟悉易懂的学习情景,为学生的心理发展和知识积累提供可能。
备课中一定要注意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教材的实际内容出发,这样二者兼顾才能提高备课的针对性、有效性。
二、上课上课是教学活动的主要环节,也是教学工作的关键阶段。
上课要坚持以学生活动为中心,面向全体学生授课,以启发式为主,兼顾个别学生,从听讲、笔记、练习、反馈等环节入手,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使学生在学习活动过程中不仅获得知识还要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光获得应有的智慧,也应掌握思考问题的思想方法。
对概念课采用启发引导式,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新概念产生的背景,发生发展的过程,展示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对巩固课坚持“精讲多练”,精选典型例题,引导学生仔细分析问题的特点,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力争使讲解通俗易懂,使方法融会贯通,并让学生在练习中加以消化,真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作业包括课本上的练习、习题、以及课外作业,针对学生的不同层次提出不同的要求:练习题要求全体学生尽量当堂完成,并及时进行讲解;习题中的a组题挑选有针对性的题目作为书面作业,要求学生课后独立完成,全批全改,深入了解学生对新知识新概念及新方法的掌握情况,b组题适当地对学有余力的学生提出要求,并及时给与提示,以求进一步提高;课外作业则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把握,精选题目,不求数量而求质量,加强和深化学生对概念公式的理解和掌握,特别是对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错误及时予以纠正,以积累学生的解题经验,提高认识。
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的读后感
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的读后感篇一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的读后感嘿,朋友们!最近我读了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这可真是让我大开眼界啊!刚翻开这本书的时候,我心里还犯嘀咕:“这能有多厉害?”可看着看着,我就被深深吸引住了。
夸美纽斯那一套套的教学理念,就像一道道光,照亮了我对教育的认知。
也许你会问,这书都好几百年前写的了,能有啥用?我觉得吧,虽然时代在变,但有些核心的东西是不变的。
比如说他强调的教育要遵循自然规律,这不就是告诉我们不能硬逼着学生学,得顺着他们的天性来嘛!书里还说,教学要直观,要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感官去感受知识。
这让我想起了自己的学习经历,有时候老师讲得口干舌燥,我还是云里雾里的,要是能多来点直观的东西,说不定我能学得更好呢!不过,我也在想,夸美纽斯的这些想法,在现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是不是还能完全适用呢?可能有些地方需要我们结合当下的实际情况去调整和改进。
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一会儿兴奋,觉得找到了教育的真谛;一会儿又怀疑,担心自己理解得不够透彻。
但不管怎么说,《大教学论》真的给了我很多启发,让我对教育有了更深的思考。
你们说,未来的教育会变成啥样呢?会不会完全颠覆夸美纽斯的理念?这谁也说不准,不是吗?篇二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的读后感哎呀呀,提起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我可真是有一肚子话想说!一开始,我就像个无头苍蝇似的,对这本书没啥期待。
毕竟,这书名听起来就挺严肃的,对吧?但没想到,读着读着,我居然被“圈粉”了!夸美纽斯说的那些教育方法,简直太牛了!他主张班级授课制,这难道不是现在学校教育的基础吗?我就想啊,几百年前的人咋就这么有远见呢?还有啊,他强调教育的普及,说每个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
这在当时那个年代,得多前卫的想法呀!可我又不禁反问自己,现在我们真的做到教育普及了吗?也许在一些偏远地区,还有孩子没办法享受到良好的教育资源,这可怎么办呢?书中还提到教学应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习变得快乐。
读大教学论的心得体会
一、教育的重要性《大教学论》开篇就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
夸美纽斯认为,教育是国家的基础,是培养人才的根本途径。
他说:“教育是国家的财富,是人民的幸福。
”这句话让我深刻认识到,教育不仅仅是个人发展的需要,更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个国家的繁荣昌盛离不开人才的培养,而人才的培养离不开良好的教育。
二、教育目的与内容在《大教学论》中,夸美纽斯明确提出了教育的目的和内容。
他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使每个人都能成为有道德、有知识、有才能、有美感的人。
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夸美纽斯提出了以下教育内容:1. 德育: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使他们成为有道德的人。
2. 智育: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他们成为有知识的人。
3. 体育:锻炼学生的身体,增强体质,使他们成为有健康的人。
4. 美育: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使他们成为有美感的人。
三、教学原则与方法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提出了许多教学原则与方法,以下是我认为较为重要的几点:1. 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年龄、性格、兴趣等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2. 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使学生逐步掌握知识。
3.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4. 激发兴趣:运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 重视个别差异:关注每个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
四、教师的作用在《大教学论》中,夸美纽斯强调了教师的作用。
他认为,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是教育工作的主导者。
教师应该具备以下素质:1. 知识渊博:教师应该具备丰富的知识,为学生传授知识。
2. 品德高尚:教师应该具有良好的品德,为学生树立榜样。
3. 热爱教育事业:教师应该热爱教育事业,关心学生成长。
4. 善于沟通:教师应该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五、教育与社会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阐述了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他认为,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基础,社会进步离不开教育的推动。
《大教学论》读后感范文(精选3篇)
大教学论》读后感范文(精选3篇)《大教学论》读后感范文(精选3篇)《大教学论》读后感1他终生从事教育工作,一生的著作很多,主要的教育学说包括在他的《大教学论》里。
《大教学论》(MagnaDidactica,1632),1632年用捷克文写成。
本书是夸美纽斯在批判地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经过长期构思、几经修改而写成的重要教育论著。
教育的目的、任务与作用是《大教学论》首先论述的问题。
夸美纽斯根据基—督教的《圣经》提出人生和教育的目的。
他说:“人的终极目标是与上帝共享永恒的幸福”;“世间的生活只是永生的一种预备”;“永生的预备有三个阶段:知道自己(并知万物),管束自己,使自己皈依上帝”。
因此教育的基本任务是使人认识自己,熟悉万物,形成德行,虔信上帝。
我觉得这种说法是具有浓厚的宗教神秘主义色彩的。
但他又反对中世纪天主教会完全忽视人的现世生活的禁欲主义,强调“教育是生活的预备”,希望人人都能受到良好的教育。
这说明他的教育目的论和天主教会的教育目的论是有区别的。
夸美纽斯非常重视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在他看来,人生来都具有学问、德行和虔信的“种子”,但后天的发展全靠教育。
这里一方面将教育的作用夸张化,另一方面也充分表明了教育对人生的功能。
既然教育对于人生和社会有如此巨大的功能,普及教育自然成了首要的任务。
夸美纽斯把“阐明把一切事物交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作为该书的主题,提出了“一切男女青年都应该进学校”的响亮口号。
他严厉指责封建贵族垄断教育而把穷人排斥于校门之外。
他说:“在那些被排斥的人中,也许就有极优秀的才智之士,他们这样被践踏,被扼杀,真是教会与国家的大损失。
”夸美纽斯主张:“不仅有钱有势的人的子女应该进学校,而且一切城镇乡村的男女儿童,不分富贫贵贱,同样都应该进学校。
”夸美纽斯的教育理论对现代教育的影响不仅体现在一些思想上,而且在一些教育制度上也有重大体现。
例如:学年制和班级授课制。
书中所提的班级授课制是教育史上的进步之举。
大教学论读书心得通用4篇
大教学论读书心得通用4篇大教学论读书心得篇1这个寒假,强迫自己静下心来阅读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看后虽然不太能领略其中的精华,但还是有些感触。
主要目的在于:寻求并找出一种教学的方法,使教员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多具闲暇、快乐和坚实的进步;并使的社会因此可以减少黑暗、烦恼、倾轧,增加光明、整饬、和平与宁静。
在《大教学论》中,作者以自然中的种.种现象,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地向我们揭示了教育中的许多原则和规律。
如第十七章《教与学的便易性原则》中的原则六就举了这样一个例子:鸟儿孵出小鸟,它绝对不会把卵放到火上,去使它们快些孵出来,而让它们在自然温度下慢慢发展。
后来,鸟儿也并不随意用食物填它的幼鸟,急着让它们快快长大,而是小心地为它们选择食物,按照它们脆弱的消化力所能支持的分量慢慢喂它们。
这让我想到了班里的后进生,难道不更应该学习鸟儿孵卵、喂食的方法吗?“后进生”暂时比一般学生的学习能力差一些,如果硬是要求他们把所有的学习任务都完成,出现的结果是,他们一样都不完成。
就如“我们拿一只仄口的瓶子,把大量的水猛烈地倒进去,而不让它一滴一滴地滴进去”的结果一样可悲:即大部分的水流到瓶子外边去,最后,瓶子所盛的水比慢慢地滴进去的还小。
这就提醒我们“教学生的时候,不是尽学生所能领会的去教,而是尽教师自己所愿教的去教”是愚蠢的行为。
所以,对于这些学生,我们应该根据他们能力的大小,单独为他们确定一个阶段的学习目标,他们的进步就会变得明显;然后再确定下阶段的学习目标。
对于这些学生,我们千万不能心急。
因为“自然不性急,它只慢慢前进”。
又如第十八章《教与学的彻底性原则》中原则八也举了一个显浅易懂的例子:当一只鸟儿形成的时候,肢体与肢体连接,骨头与骨头连接,筋肉与筋肉连接。
一株树木的情形也一样,树干是和树根连接的,树枝是与树干连接的,嫩枝是与枝柯连接的;所以,这些东西虽则都有成千上万,但整个都是构成一株树木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大教学论》心得体会
二街小学李金《大教学论》是17世纪20年代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创作完成的一部影响深远的教育名著。
这部著述被认为是近代教育学的奠基之作,它构建了教育发展史上的第一个残缺的教育体系,同时提出了许多超越时代的先进教育思维,对教育的组织方式和教育方法也进行了创新,从而使教学变得更容易、彻底和迅速。
夸美纽斯的教育主张是教育史上的里程碑,夸美纽斯“近代教育之父”之名堪称实至名归。
《大教学论》的全名是“《大教学论》——把所有事物教给所有人的艺术”。
夸美纽斯给《大教学论》加注这个副题目并不是毫无道理的。
副题目突出了两个方面,一个是“所有事物”,它表现了夸美纽斯的泛智主义教育主张,另一个便是“所有人”,夸美纽斯把“所有人”作为教育对象的思维,表现的恰恰是教育公平的思维。
虽然原著没有明确的提出教育公平的概念,但咱们从原著的章章节节、字里行间都可以领会到夸美纽斯对于教育必须实现教育公平的思维和主张。
1、夸美纽斯把“所有人”作为教育对象的理论基础
夸美纽斯之所以把“所有人”作为教育的对象,是基于他对兽性的假设和意识。
夸美纽斯认为“人是造物中最崇高、最完善、最美妙的”。
他在《大教学论》第一章中详细地说明了并多处强调了本人对人的意识,人是“理性的动物”,是“所有造物的主宰”,“造物主
以本人的笼统创造了人”,人是“造物主的爱物”,人与生俱来三种质量“博学、德行和虔诚”的“种子”,人有着天生的求知愿望的天才和意识能力。
因此,所有人都是平等的,“每个人都是崇高和美妙的有着自然的德行和虔诚的种子,人们生而平等”,“凡是生而为人的人都有受教育的必要”。
“世界上找不出一个人的智性孱弱到不能用教化去改造的地步。
”概而言之,夸美纽斯认为人的生而平等性和天才的求知欲及能力是进行教育平等的基础和条件。
夸美纽斯关于“所有人”的教育对象的构成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它是建立在当时基督教的发展和资产阶级文艺振兴的状况之下的。
在这个时代背景之前的教育家、思维家或者政治对于“谁应该接受教育”这个成绩的答案相对是人群中的少部分人,而不是“所有人”。
他们往往以人的生而不平等来论述教育也应该是不平等的。
例如,《现实国》认为不同的人身上注入了不同的元素——金、银、铜和铁。
只要注入了金子的人才能接受教育,成为“哲学王”。
而其他的人就应该接受命运的不同安排,他们不能接受教育,这是命运的安排,命中注定的事。
这种以兽性的不同、人生而不平等的观点来论述教育不平等的思维无论是在现代中国还是国外的著述中都是为数不
少的。
这是由于在阶级社会中,教育带有显著的统治阶级的政治主张,教育为政治而服务的目的非常显著。
2、夸美纽斯的教育公平思维的内容及评价
夸美纽斯主张“人人该当遭到一种教育,进学校的人应不限于有钱有势的少数的子女,而是所有人的子女,不分男女、不论贫富,也
不管住在城市或乡村,都应该送退学校。
”经过这段话,夸美纽斯的教育平等指的是教育机会均等,教育对象不因性别、贫富、城乡的差异都应该接受教育。
只管夸美纽斯的教育平等只是涉及到了教育的最朴素、最基本的公平——教育机会的平等。
3、对以后教育公平成绩的一些启发
教育公平是一个艰巨的任务。
教育给社会创造价值,教育直接的收益者是受教育者自己,最大的收益者是国家。
国家有义务让每个人接受公平的教育。
然而实现教育公平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实现教育机会的平等首先遇到的成绩就是负担微小的教育成本。
这对经任何国家和社会而言都是一笔微小的开支,是个微小的应战。
众观以后社会中存在的教育不公平景象,它依然呈现一种复杂化的趋势。
顺便是教育机会的不平等,其体现更为突出:一是地缘性的教育不公平,例如以户籍作限度,外地先生退学必须交纳赞助费(实为择校费),外地先生与本地先生在录取分数上不平等,外地先生必须取得较本地先生高出许多的分数才能被学校录取;二是性别歧视,这次要是指男女先生的退学率不平等,男童的退学率显著得高于女童,这次要是由人们的旧观念形成的;三是城乡歧视,城市的教育物质资源配置比乡村好,教师的数量和品质都比乡村的要强,城市适龄儿童的退学率比乡村的高出一大截等。
以上的各种景象交错在一同,构成了愈加复杂化的成绩。
由此可见,教育要实现公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