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整理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_读《普通教育学》的心得体会.docx
读普通教育学的心得体会(3篇)
第1篇自从学习了《普通教育学》这门课程以来,我对教育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这本书不仅让我掌握了教育学的基本理论,还让我对教育现象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以下是我对这本书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教育学的本质与价值《普通教育学》开篇就阐述了教育学的本质和价值。
教育学是一门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指导教育实践的科学。
它以教育为研究对象,以培养人为目标,旨在提高教育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通过学习教育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教育的本质,把握教育的规律,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二、教育学的理论基础《普通教育学》详细介绍了教育学的理论基础,包括哲学、心理学、社会学、文化学等。
这些理论基础为教育学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和理论支撑。
以下是我对几个主要理论基础的体会:1. 哲学基础:哲学为教育学提供了世界观和方法论。
在哲学的指导下,教育学形成了自己的研究方法和理论体系。
如唯物辩证法、认识论等,为我们研究教育现象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武器。
2. 心理学基础:心理学为教育学提供了关于人的心理发展、认知过程、情感态度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学习心理学,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从而制定合理的教育策略。
3. 社会学基础:社会学为教育学提供了关于社会结构、社会关系、社会变迁等方面的知识。
学习社会学有助于我们认识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把握教育的发展趋势。
4. 文化学基础:文化学为教育学提供了关于文化传承、文化创新、文化冲突等方面的知识。
了解文化对教育的影响,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
三、教育学的实践应用《普通教育学》不仅阐述了教育学的理论,还介绍了教育学的实践应用。
以下是我对几个主要实践应用的体会:1. 教育目标:明确教育目标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教育目标应根据社会需求、学生特点和教育规律来确定。
2.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途径。
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需求,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可以提高教学效果。
3. 教育评价:教育评价是衡量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
赫尔巴特 普通教育学读后感
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读后感《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读后感》最近读了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这可真是让我大开了眼界,有了不少新的想法和感悟。
说起这本书,一开始我还真有点头疼。
毕竟教育理论这类的东西,听起来就挺枯燥的。
但真正读进去之后,发现还挺有意思。
赫尔巴特强调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道德性格的力量。
这让我想起了我小时候的一件事。
那时候,我在小区里和一群小伙伴玩耍。
有个小朋友不小心摔倒了,膝盖擦破了皮,疼得直哭。
其他小伙伴有的在旁边偷笑,有的不知所措。
我当时想都没想,就跑过去把他扶起来,还安慰他说:“别哭别哭,一会儿就不疼啦。
”然后,我从口袋里掏出一块手帕,给他轻轻地擦去膝盖上的灰尘和血迹。
后来,我妈知道了这件事,夸我做得对。
她说这就是一种善良和关心他人的表现,虽然那时候我还不太懂什么大道理,但心里觉得特别开心和满足。
现在想想,这不就是一种道德性格的萌芽吗?赫尔巴特说的培养道德性格的力量,也许就是从这样一点一滴的小事开始积累的。
书中还提到了教育过程中的管理。
这让我想到了我们班级的一次经历。
我们班有个特别调皮捣蛋的同学,上课总是说话、做小动作,影响周围的同学。
老师一开始只是口头批评他,但效果不明显。
后来,老师改变了策略,给他制定了一些明确的规则和任务,如果他能遵守规则、完成任务,就会得到奖励;如果违反了,就会有相应的惩罚。
慢慢地,这个同学的行为有了很大的改善。
这让我明白,教育中的管理不是简单的训斥和惩罚,而是要有明确的规则和合理的引导。
赫尔巴特还特别重视教学的阶段。
他把教学过程分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个阶段。
这让我想起了我自己学习数学的过程。
比如说学乘法口诀的时候,一开始老师会很详细地讲解每个口诀的含义,这就是明了阶段。
然后,老师会让我们做一些练习题,通过这些练习把不同的乘法口诀联系起来,这就是联想阶段。
接下来,老师会帮我们把这些口诀整理成一个系统,让我们明白它们之间的关系和规律,这是系统阶段。
最后,就是通过大量的练习和应用,让我们熟练掌握乘法口诀的使用方法。
《普通教育学》读书心得
《普通教育学》读书心得《普通教育学》读书心得读了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一书,我对大教育家的教育思想有了基本的了解。
赫尔巴特被誉为“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他的教育思想闪耀着人类教育智慧的光辉,对学校教育有着直接、巨大、久远的影响。
现谈谈我的一些肤浅认识和体会。
这本书分为前言、绪论和三编。
前言这种为我们介绍了赫尔巴特的简历、经历、政治、哲学观念,介绍了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
让我们对本书有了一个概括性的了解。
而三编体现出了赫尔巴特系统的教育思想,即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道德性格的力量,而实现这一目的需要通过对儿童的管理、教育性教学和训育三种手段来完成。
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是现代教育学校化、正规化的起点,对学校教育有着深远的影响。
一是对德育教育的影响。
赫尔巴特提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道德性格的力量”,并提出“自由、完善、仁慈、正义、公平”五个道德观念。
这在当今的学校教育中可理解为德育教育,而德育教育一直是放在学校教育首位的。
二是对课程的影响。
赫尔巴特提出要平衡多方面的兴趣,而不同的兴趣产生了不同的课程,为课程论和教材的编写奠定了基础。
三是对学校办学行为的影响。
赫尔巴特提出不存在“无教育的教学”,也不存在“无教学的教育”。
而“无教学的教育”重点强调过程,这个过程的实施要通过“教师、教材、教室”三要素,也就是要在学校教育中才能实现。
这正是赫尔巴特传统教育思想的三个中心,同时也是当前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是对教师课堂教学的影响。
赫尔巴特的教学过程四阶段理论为“清楚、联合、系统、方法”,从教授、师生交流进行新旧知识的结合、总结、拓展延伸等方面对教学过程进行了规范。
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对中国的传统教育有着深远的影响,中国的传统教育是对赫尔巴特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扬。
然而,赫尔巴特主张儿童“性恶论”,觉得对儿童的管理要通过威胁、监督等必要手段才能实现,提出训育的措施可以是抑制、惩罚等,这与当前的教育是相违背的。
心得体会 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_读《普通教育学》的心得体会
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_读《普通教育学》的心得体会赫尔巴特是德国著名的教育家、心理学家和哲学家,西方传统教育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
在18xx年,他发表了《普通教育学》一书,此书的原标题为《从教育目的引出的普通教育学》,全书共分三编、十四章,三编之前有一个“绪论”。
以下是我对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一书做的一些摘录以及自己的理解:一、心理学是教育学的基础学科“教育者的第一门科学——虽然远非其科学的全部——也许就是心理学。
”赫尔巴特提出了心理学是教育学的基础学科,也是作为教育者必须学习和掌握的的一门学科。
二、教育的管理和目的(一)儿童的管理“满足于管理本身而不顾及教育,这种管理乃是对心灵的压迫,而不注意儿童不守秩序行为的教育,连儿童也不认为它是教育。
”赫尔巴特认为,对儿童的管理是教育者的一部分教育工作和责任,对儿童的管理是进行正常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和必要准备,另外对儿童的管理不能太过。
(二)儿童管理的目的“……所以为了要使那种在烈性与欲望中成长起来的意志不被造成具有反社会的倾向,就有必要经常对它们保持明显的压制。
”赫尔巴特继承了中世纪的教育对儿童的看法,认为儿童起初表现出来的意志就是不服从的烈性,这种烈性是不守秩序的根源。
指出为了使这种烈性不会发展为反社会倾向,就必须经常用强制来压制。
三、教学的步骤教学过程包括“专心”和“审思”两个基本环节。
“专心”是指集中于某一主题或对象而排斥其他的思想活动。
“审思”是指追忆与调和意识内容的思维活动,即深入理解与思考,把“专心”中认识的个别事物集中起来,使之联合成统一的东西。
专心和审思都各有其静止状态和运动状态。
在此基础上,赫尔巴特提出了教学阶段理论,他把教学划分为明了、联合、系统、方法四个连续的阶段。
(一)清楚这是教学过程的第一步,对学生而言,这一阶段处于静止状态的“专心”活动,其心理状态主要表现为注意。
作为教师,要采用提示等直观教学讲授新教材,以便使学生清楚而又明确地感知新教材。
读普通教育学心得6篇
读普通教育学心得6篇普通教育学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基础学科,也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应用学科,普通教育学在英美等国称为教育哲学。
下面是,为大家准备的读普通教育学心得,希望大家喜欢!大一的时候教《普通心理学》的老师就已经给我们推荐《普通教育学》这本书了,也是那时候我才知道赫尔巴特是近代著名教育科学的创始人,在教学的心理学方面做出了很重要的贡献,被认为是“现代教育学之父”和“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
那时候老师介绍我们看时,我觉得那么有名的人写的书应该都是比较深奥的,所以就一直迟迟没有去看。
这个学期因为外国史这个课程,我终于有机会去看它里面的内容了,借来这本书一看,原来我之前的感觉是对的,这本书真的挺深奥的,概念性的东西很多,理解不了他要表达的,可能我们看的都是经过其他学者翻译过来的吧,或许看英文版本的话会更容易理解。
不过虽然它比较的深奥,但我还是能够吸收一点他里面的精髓的东西的。
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在写管理的方法中提到了用权威和爱来进行管理,他认为教育者应该在儿童心目中树立权威的形象受到他们的爱戴,树立权威的关键在于卓越的智慧,而受到爱戴的关键在于教育者自己要爱儿童,与他们保持亲密的关系。
我觉得这是非常的正确的,因为一个教师必须要具备渊博的知识,才能够使儿童对你信服,让他们觉得你是有这样的资格来做他们的老师的,如果一个老师在课堂上经常被学生指出他的错误的话,那么学生或许就不再地信服他。
当然,除了有卓越的知识,教师还应该爱儿童,跟他们保持亲密的关系,长时间的相处和温柔的爱抚都是很好的方式,这样儿童便会喜欢自己的老师,一旦学生喜欢自己的老师,他们便会喜欢听这个老师的课,不会做出一些违反课堂纪律的事情,这样便能很大的程度上减少课堂的管理。
赫尔巴特他也提倡通过赞许和责备来对儿童进行训育,他认为应该通过应得的赞许给儿童以快乐,这是训育的出色的艺术。
我觉得适当的奖励和责备对儿童来说也是必须的,用奖励这种方式能够激发儿童的积极性,而责备则让儿童知道自己哪里做错了,不能一味地奖励,这样儿童不会知道自己哪里做错了,所以有时候责备也是很必须的。
读教育学心得体会(精选7篇)
读教育学心得体会(精选7篇)读教育学心得体会篇1由于时间关系,后来虽然在图书馆找到了唯一一本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看着那泛黄且破旧不堪的书,还有一种发霉的味道,又那么厚,真是一点读下去的心情都没有。
于是,我就只好硬着头皮看复印的大纲,总共才二十多页,也不会觉得有压力,希望看完后可以专心准备英语六级和期末考试。
绪论部分提到了一个很好的问题:“通过教育要想得到什么,教育要求达到什么目的”。
只有培养目标明确了,后面的培养方案和措施才是有意义的,否则就成了瞎子乱撞,没有头绪,也容易走很多弯路。
在看这本书的时候,我一直有一种感觉:赫尔巴特的教学思想并不像我想象的那样过时、老套,虽然他是传统的教学的代表,以教师、教材和教室为中心,但这种与新课改坚持的杜威的儿童、活动和经验为中心大不相同的教学思想,并不是听说的那样的一无是处。
它也有它的好处:系统的传承优秀文化成果,对普通人而言,是获取知识的比较有效率的途径。
在讲到“权威与爱”的时候,心智屈服的权威,十分夸大权威的作用,比如他说“对于那些具有最活跃的天性的人来说,权威是最不可缺少的,因为这些人善与恶都会尝试,而只有当他们在恶中不迷惑时才会追随善。
”虽然他说权威是要通过卓越的智慧获得,但是并没有一个标准来界定这种权威,换言之,如果一个儿童被不具备这种权威的人引导,就像千里马遭遇到伯乐的弟弟一样悲惨,其身上的闪光点最终被一些偏见和世俗的东西抹杀掉。
说道老师对学生的“爱”,他认为教育者应该深入到学生的感情中去,十分巧妙的悄悄融合在学生的感情中。
这的确比较困难,应该属于对教育者较高层次的要求了。
“较长的时间、温柔的爱抚、单独的交往”这些在小班教学中都难以很好的做到,何况在很多大班化教学的地方呢?“以教育代替的管理”中,总结道“对服从的必要性具有信念的儿童只能接受不是人们擅自作出的决定”。
很多时候大人都自以为孩子还小,不用跟他们讲什么道理,只是一味的让孩子做这做那而不说理由,其实这也是家长言传身教失败的一个地方,一般的道理还是要讲的,无论孩子当时能不能听懂,总有一天他会懂的。
赫尔巴特 普通教育学读后感
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读后感《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读后感》在翻开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之前,我对于教育的理解,还停留在一个比较模糊的层面。
然而,当我真正深入其中,却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全新世界的大门。
这本书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它的系统性和逻辑性。
赫尔巴特把教育这件看似复杂且难以捉摸的事情,拆解成了一个个清晰的环节和要素,让人能够有条理地去思考和理解。
但说实话,刚开始读的时候,我还是觉得有些吃力,毕竟书中的一些概念和理论并不是那么容易一下子就消化的。
不过,随着阅读的深入,我逐渐被书中的内容所吸引。
赫尔巴特强调的教育性教学原则,让我印象特别深刻。
他认为,没有“无教学的教育”,也没有“无教育的教学”。
这让我想起了自己上学时候的经历。
记得那时候,我们的数学老师总是在课堂上讲一些数学史上的小故事,或者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子来讲解数学原理。
比如,在讲三角函数的时候,他没有一开始就给我们灌输那些枯燥的公式和定理,而是先给我们讲了如何通过测量楼的高度来计算太阳的角度。
他带着我们在操场上,拿着测量工具,一边实际操作,一边讲解其中的原理。
那时候,阳光洒在我们身上,我们充满好奇地跟着老师的节奏,一点一点地理解了三角函数的奥秘。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学会了知识,更重要的是,我们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明白了数学并不是一堆冷冰冰的数字和公式,而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工具。
这不就是赫尔巴特所说的教育性教学吗?老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培养我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
还有赫尔巴特提出的管理论,也让我颇有感触。
他说,儿童的管理要在尊重和威严之间找到平衡。
这让我想起了我小时候的班主任。
我们的班主任是一个看起来很严厉,但其实内心非常温暖的人。
每当有同学犯错,她不会立刻大声训斥,而是会把同学叫到办公室,先让同学自己说一说事情的经过,然后再耐心地分析其中的对错。
她的眼神中既有严肃,也有关怀。
她会让我们明白,她的批评不是为了惩罚,而是为了帮助我们改正错误,变得更好。
《普通教育学》读后感3篇
《普通教育学》是德国教育家约翰·弗里德里希·赫尔巴特创作的教育学著作。
该书以心理学作为建立教学理论的基础,要求教师按照儿童的心理状况及其规律开展教学活动,对西方近代教学论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这本书的读后感,欢迎大家阅读!《普通教育学》读后感(一)老实说,对我来说,读《普通教育学》这本书还是挺具挑战性的,因为这本书的语言比较抽象,难懂。
但是细细品来,作者赫尔巴特的很多观点还是值得我们借鉴的,以下是我比较深刻的几点看法。
首先在对儿童进行管理方面,赫尔巴特提出的措施之一是权威与爱,也就是说教育者应该在儿童心目中树立权威的形象,受到他们的爱戴。
而树立权威的关键在于卓越的智慧;受到爱戴的关键又在于教育者自己要爱儿童,与他们保持亲密的关系。
本人是非常赞赏这种观点的一旦获得了爱,它就能在多大的程度上减轻管理的困难,这是自不待言的。
赫尔巴特指出“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
”他认为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养成内心自由、完善、仁慈、正义、公平等五种道德观念。
在我看来,这种观点应该引起当代社会的注意。
因为在当下这个道德缺失的社会,很多人哪怕是知识也会做出一些危害社会的事情来,如果是这样,那受再多的教育又如何?还不行害人又害己,酿成了教育的悲剧?所以说,道德教育不是来得更重要吗?而赫尔巴特正是强调了德行培养的重要性,指出并非“有知识”的人都是有“德行”的。
这难道不正是我们当代人应该要反思的地方吗?还有,在西方教育史上,赫尔巴特第一次明确、系统地提出并论证了教育性教学原则。
他强调说“不存在,无教学的教育”这个概念,反过来他也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
他把教学作为道德教育最基本的途径和手段,即教育离不开教学,要以教学为载体,而且任何教育都必须具有教育性。
我觉得这个原则对我们今天的教育是很有借鉴意义的。
一方面,这告诉了我们思想品德这门课是有其存在意义的,学校开设这门课,让学生从小就接受道德教育,也就是说通过教学来进行教育。
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读后感
赫尔巴特《一般教育学》读后有感“教育史上的经典著作永久是教育工作者的最正确启蒙”。
经过对赫尔巴特《一般教育学》的阅读,我领会到了赫尔巴特所建立的科学教育学系统的历史价值及其对现实教育问题的借鉴意义。
下边就几个方面,联合现实说说自己的一些浅显的拙见。
1、课程改革必定要从实质出发,以培育新式人材为目的是方法的先导。
第一应当从各地的实质出发,确立切实可行的人材培育目标。
在现代教育理念的指导下,联合当地、本校的实质,有计划、有组织去设计、去实行。
一定要重申其可行性和可操作性,侧重改革的实效和教育目的的完成度。
2 、赫尔巴特论证的教课法常常被人以为是教师的“教法”,而不包含学生的“学法”,这就是忽略了他的“教法”是成立在学生心剪发展规律之上的。
依据学生兴趣活动的四个阶段:注意、希望、要求、行动来规定教师不一样教课阶段的教课活动和方法,以促使学生统觉团的形成和扩大,他没有否定学生的主动性,而是更多地阐述了教师怎样去做,以促使学生的最大发展;而杜威也忧愁,“迎合学生的率性和兴趣”会有危险,需要有成人的指导来发展学生的民主,他没有否定教师要进行必需的指导和规范。
3 、怎样建立我们自己的教课法,第一,不论采纳哪一种教课方法,都不行能孤立的发展知识或能力,两者之间的对峙也就没有那么绝对。
其次,关于赫尔巴特和杜威教学法,不可以全部“拿来”,更不可以一概否定,要辩证分析,扬长避短。
第三,此刻各样教课法如雨后春笋,更要吸取各家之长,为我所用,切不行今日学习“魏书生”,明天又学“洋思经验”,必定要学其思想的内核,而非形式。
好像今日我们仍旧要研究赫尔巴特相同,主若是研究和学习其教育思想。
4 、赫尔巴特的眼里,教育目的之间存在着一致性,这种一致性表现为互相联系的三重目的。
第一,培育学生对知识的浓重兴趣是实现最高教育目的的首要条件。
没有兴趣,就不行能有真实的道德教育。
兴趣一定是多方面、均衡的。
教课中假如只有单调的兴趣,或许某个方面兴趣过度,会出现与完整缺少兴趣相同的结果:损坏完美道德的培育。
普通教育学读后感范文(优选3篇)
普通教育学读后感范文(优选3篇)普通教育学读后感范文(优选3篇)看了一本名篇后,坚信大伙儿的获得毫无疑问许多,必须好好就所获得的物品写一篇读后感了。
那麼你确实明白如何写读后感吗?下边是我为大伙儿梳理的普通教育学读后感范文,热烈欢迎大伙儿参考与参照,期待对大伙儿有一定的协助。
普通教育学阅读感想1近段时间考試多多的,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全是备考关键,因此把高校时喜爱的一些名作专著拿出来又看了看。
也许受学过技术专业的危害,又也许在中国应试教育下讨了十几年日常生活,对我国现行标准文化教育状况一直摆头不满意的。
但是如今自身从业文化教育也两年了,内心隐约的一直有一个难题,大家文化教育的結果究竟是什么?日以继夜的投身于在课堂教学的第一线,乃至没给多的時间照料亲人和自身,那样的工作,大家的工作得到了哪些?无论是赫尔巴特又或者是中国的文化教育大伙儿的专著中,全是构思宽广,读之让人憧憬的。
文化教育,是文化教育人迈向社会人士的关键方式,而老师在这其中的功效,必需为将要要成年人的下一代的生命中写出笔酣墨饱的一笔。
塑造一个什么样的人,先辈们都毫无疑问的叙述过,单独、独立、随意的人,它是从古至今诸多文化教育拼搏的总体目标。
由原来附设的人变成有自身观念见地的单独人,不但必须专业知识的给养,更必须教师以身作则的塑造那样的观念,买下来那样的种籽,在两年、十几年的時间里持续推进、塑造、煅炼而成。
再说赫尔巴特针对学员教育培训的一项也就是我特别喜爱的,因为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的限定,一直感觉在这里一块一直学得不足。
赫尔巴特觉得在教学管理这一方面的具体方法关键能够分成三种:威协,监管,权威性与爱。
说起来非常容易,但是做起來这在其中的分寸感是必须時间来渐渐地磨炼掌握的。
就以威协一项而言,无论是学校德育或是亲子教育中,无论是高級读书人或是文不加点的半文盲,也不危害威协这一方式的普遍应用。
可是,因为这些天性固执的少年儿童对威协毫不在意,任何东西都不害怕,而这些天性敏感的少年儿童也感受不上威协的实际意义,或是再次照其心愿所说使的那般去做,因此,选用威协的方式经常不可以得到预估的实际效果,它务必与别的方式融合开展。
《普通教育学》读后感
读《普通教育学》有感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学校教育,德育为先。
为提升自身教育教学能力、德育工作管理水平,今年有幸参加云南省万名校长培训,阅读经典书籍就是培训的内容之一。
从9月3日领到这本赫尔巴特著的《普通教育学》开始,至9月10日,历时8天的时间,终于将这本经典读完。
现将阅读心得与诸君分享:一、赫尔巴特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赫尔巴特出生于1776年,儿童时期意外受伤,身体孱弱,父母为他请家教,让他在家里学习,直到12岁才上二年级。
1806年,《普通教育学》问世,这时他才30岁。
这本《普通教育学》被称为独立的一门科学的教育学著作。
赫尔巴特年轻的时候对哲学产生强烈的兴趣,深受康德、费希特等哲学家的影响,到他并没有停留在追随康德、费希特的哲学学说方面,而是很快独辟蹊径,独树一帜,站在了批判康德,尤其是费希特的战线上。
一位30岁的青年人,竟有如此胆量和气魄,如此杰出的贡献和不屈不挠的创新精神,实在让人敬佩不已。
二、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是系统化的,以至于用语言对它进行清晰的描述是有一定难度的。
但通过反复不断的阅读,似乎对其精髓也是有一定参悟的。
首先是教育的理论是以哲学、心理学为基础的。
其次是教育的目的:教育的一般目的是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兴趣(包括经验的、同情的、审美的、思辨的、社会的、宗教的方面的兴趣),教育的最高的目的是培养有道德的人。
再次,教育目的的实施手段为管理、教育性教学、训育。
最后,阐述了教学的四阶段理论。
分别是清楚、联合、系统、方法。
三、《普通教育学》给我的启示一是要注重管理方法。
在我的教学过程中,为维持良好的教学秩序,管理开始发挥作用。
赫尔巴特的管理措施—监督、威胁、权威与爱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由于初中学生自觉性还在很差,在没有老师的监督的情况下,他们在自习课上会讲小话、打扫卫生的时候会应付了事、午休晚寝的时候会吵吵闹闹,这个时候需要老师和相关的管理人员的监督。
在监督、责备无济于事的情况下,可以进行适度的惩罚而非体罚。
普通教育学读后心得体会(3篇)
第1篇自从接触到《普通教育学》这本书以来,我对其中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以及教育技术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教育的本质、目的、内容和方法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
以下是我对《普通教育学》的读后心得体会。
一、教育的本质《普通教育学》开篇便对教育的本质进行了阐述。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旨在通过传授知识、技能和价值观,使个体在社会生活中不断成长和发展。
教育的本质在于培养人的全面发展,使个体具备独立思考、创新能力和道德品质。
这一观点使我认识到,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价值观的塑造和人格的培养。
二、教育的目的在《普通教育学》中,作者对教育的目的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教育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培养人的基本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健康素质等。
这是教育的基本任务,也是个体在社会生活中立足的基础。
2. 培养人的创新能力: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使个体具备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
3. 培养人的社会适应能力:教育要使个体具备适应社会的能力,包括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等。
4. 培养人的终身学习能力:教育要使个体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能力和习惯,使个体在一生中不断成长和发展。
通过对教育目的的阐述,我深刻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教育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基石,是培养优秀人才的关键。
三、教育的内容《普通教育学》对教育内容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传授知识:教育要使个体掌握必要的知识,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领域的知识。
2. 培养技能:教育要使个体具备一定的技能,如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计算能力等。
3. 塑造价值观:教育要使个体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包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人道主义等。
4. 培养道德品质:教育要使个体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如诚实守信、尊重他人、勇于担当等。
通过对教育内容的梳理,我认识到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培养和塑造。
赫尔巴特 普通教育学读后感
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读后感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是一本启发性强、思想深刻的教育理论著作。
作者通过对教育的本质和目标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启示意义的观点。
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对该书进行阐述与评价。
首先,赫尔巴特在《普通教育学》中明确指出了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个体。
他认为,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形成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作者提出了“发现、交流、评估和解决问题”的教育模式,强调了学生参与学习和积极探索的重要性。
这一观点在当今教育中尤为重要,因为我们应该帮助学生发展成为具备自主学习和创造力的个体,而不仅仅是知识的接收者和应试机器。
其次,赫尔巴特对教育方法与教学过程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与研究。
他强调了教育应该是一个积极互动的过程,教师应该充当引导者和激励者的角色,而不仅仅是知识传授者。
他提倡学生参与教学决策、自主选课和自我评价的做法,并主张将课堂教学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些观点对于现代教育的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需要我们重新审视传统的教育方法与教学方式,寻找更加适应当今社会需求的教育方式。
最后,赫尔巴特在书中还探讨了教育的社会作用以及与社会的关系。
他认为教育不仅仅是传递知识,还应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他强调了教育应该符合社会的需求,帮助学生在社会中生存和发展。
这一观点提醒我们,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个体的发展,也需要与社会的需求相结合,培养能够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人才。
在读完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后,我深刻体会到教育的重要性和复杂性。
教育不仅仅是传递知识,更是培养个体思维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过程。
我们需要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出发,改进教育方法与教学方式,使教育更加符合学生的需求和社会的发展。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目标,培养出具有独立思考、终身学习和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个体。
总结起来,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是一本对教育理论有着重要启示意义的著作。
心得体会 普通教育学读后感范文(精选3篇)
普通教育学读后感范文(精选3篇)普通教育学读后感范文(精选3篇)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
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普通教育学读后感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普通教育学读后感1近段时间考试多多,教育学心理学都是复习重点,故此把大学时喜欢的一些名篇论著拿出来又看了看。
或许受所学专业的影响,又或许在应试教育下讨了十几年生活,对中国现行教育情况总是摇头不满的。
可是现在自己从事教育也几年了,心里隐隐的一直有个问题,我们教育的结果到底是什么?日以继夜的投身在教学的第一线,甚至拿不出多的时间照顾家人和自己,这样的事业,我们的劳动获得了什么?不管是赫尔巴特抑或是国内的教育大家的论著中,都是立意高远,读之引人向往的。
教育,是教育人走向社会人的重要手段,而教师在其中的作用,必要为即将要成人的下一代的生命中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培养一个什么样的人,先贤们都肯定的描述过,独立、自主、自由的人,这是古今中外众多教育奋斗的目标。
由原先附属的人成为有自己思想见地的独立人,不仅需要知识的给养,更需要老师言传身教的树立这样的意识,买下这样的种子,在几年、十几年的时间里不断巩固、培养、煅炼而成。
再来赫尔巴特对于学生教育管理的一项也是我很感兴趣的,由于教学实践的限制,总是觉得在这一块总是学得不够。
赫尔巴特认为在学生管理这一方面的方式方法主要可以分为三种:威胁,监督,权威与爱。
说起来容易,可是做起来这其中的分寸是需要时间来慢慢磨练把握的。
就以威胁一项来说,不管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中,不管是高级知识分子还是目不识丁的文盲,都不影响威胁这一手段的广泛运用。
但是,由于那些本性倔强的儿童对威胁毫不在乎,什么都不怕,而那些本性脆弱的儿童也体会不到威胁的意义,还是继续照其愿望所指使的那样去做,所以,采用威胁的方法常常不能获得预期的效果,它必须与其他方法结合进行。
普通教育学心得体会(通用7篇)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普通教育学心得体会(通用7篇)普通教育学心得体会(通用7篇)当我们积累了新的体会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
很多人都十分头疼怎么写一篇精彩的心得体会,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普通教育学心得体会(通用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普通教育学心得体会1赫尔巴特是德国著名的教育家、心理学家和哲学家,西方传统教育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
在1806年,他发表了《普通教育学》一书,此书的原标题为《从教育目的引出的普通教育学》,全书共分三编、十四章,三编之前有一个“绪论”。
以下是我对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一书做的一些摘录以及自己的理解:一、心理学是教育学的基础学科“教育者的第一门科学——虽然远非其科学的全部——也许就是心理学。
”赫尔巴特提出了心理学是教育学的基础学科,也是作为教育者必须学习和掌握的的一门学科。
二、教育的管理和目的(一)儿童的管理“满足于管理本身而不顾及教育,这种管理乃是对心灵的压迫,而不注意儿童不守秩序行为的教育,连儿童也不认为它是教育。
”赫尔巴特认为,对儿童的管理是教育者的一部分教育工作和责任,对儿童的管理是进行正常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和必要准备,另外对儿童的管理不能太过。
(二)儿童管理的目的“……所以为了要使那种在烈性与欲望中成长起来的意志不被造成具有反社会的倾向,就有必要经常对它们保持明显的压制。
”赫尔巴特继承了中世纪的教育对儿童的看法,认为儿童起初表现出来的意志就是不服从的烈性,这种烈性是不守秩序的根源。
指出为了使这种烈性不会发展为反社会倾向,就必须经常用强制来压制。
三、教学的步骤教学过程包括“专心”和“审思”两个基本环节。
“专心”是指集中于某一主题或对象而排斥其他的思想活动。
“审思”是指追忆与调和意识内容的思维活动,即深入理解与思考,把“专心”中认识的个别事物集中起来,使之联合成统一的东西。
专心和审思都各有其静止状态和运动状态。
教师读《普通教育学》心得体会6
《普通教育学》学习心得体会怀着满腔热情来到云南师范大学参加云南“万名校长培训计划”,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学习机会,应好好学习,正如王文光教授所引荐的“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一样。
拿到《普通教育学》时,艰涩难懂。
后来通过张晓燕教授的导读和对赫尔巴特著作的《普通教育学》学习,我知道了赫尔巴特是科学教育学之父,德国著名的教育家、心理学家和哲学家,传统教育学的代表人物,他的《普通教育学》是教育史上第一部具有科学体系的教育著作,教育学拥有了自己的使命、特性和结构。
本书是教育史上第一部具有科学体系的教育学著作,可以用“一门科学、双重理论、三种手段、四个阶段、五种道德观念、六种兴趣”来诠释赫尔巴特的教育理论,其构成如下:一、内容1.教育的一般目的。
对儿童的管理,赫尔巴特论述对儿童的管理是外部的管理,通过惩罚、威胁、监督、命令、禁止、权威和爱等方法,来克服儿童的烈性,创造一种秩序,让儿童能够更好地接受教育。
2、兴趣的多方面性。
根据赫尔巴特的观点,兴趣是包含注意在内的内容丰富的观念。
是学生对事物产生的高度吸引力和注意力的心理状态,当兴趣变成欲望或意愿时,便能激发和促进学生的学习。
3、道德性格的力量。
赫尔巴特主要论述了什么叫性格,道德的概念,道德性格的表现形式,训育等。
赫尔巴特把培养善良的道德品质作为教育的最高目的。
道德训练应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以及儿童的日常生活中,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二、主要教育观点1、道德和性格的完善是教育的最高目的;2、教育目的论和方法论的建立根据分别是伦理学和心理学;3、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兴趣,挖掘多方面的潜能。
三、教学四步法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学习本书后,结合当下教育状况和自己的工作实践,有如下感悟:一、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立德树人。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德育为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全面育人,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
二、“师傅引进门,修行靠个人”。
赫尔巴特 普通教育学读后感
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读后感《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读后感》在教育的广袤世界里,有一本像明灯一样的著作——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说实话,刚开始翻开这本书的时候,我心里是有点犯嘀咕的,担心会是那种晦涩难懂、满是高深理论的大部头。
但真正读进去之后,我发现自己仿佛走进了一个充满智慧和启发的教育宝藏。
赫尔巴特提出的教育性教学原则,让我有了很深刻的思考。
他强调教学和教育是相互融合的,不能把知识的传授和品德的培养割裂开来。
这让我想起了自己小时候的一段经历。
那时候,我在一个小镇上读小学。
我们的数学老师是一位姓王的老先生,他教学特别认真,对我们也很严格。
有一次数学课上,他正在讲解一道复杂的应用题,大家都听得云里雾里的。
这时候,有个同学小声嘀咕了一句:“这也太难了,学这个有啥用啊?”王老师听到了,他没有生气,而是放下手中的粉笔,语重心长地说:“孩子们啊,别觉得这道题难,学会了解决它,可不只是为了考试能得分。
以后你们长大了,去买东西算价钱,做生意算成本,都得用到这些知识。
而且,在解决难题的过程中,能锻炼你们的耐心和细心,这对你们以后做人做事都有好处。
”当时的我们似懂非懂,但现在回想起来,这不就是赫尔巴特说的教育性教学吗?王老师不仅仅是在传授数学知识,更是在培养我们面对困难的态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还有赫尔巴特主张的兴趣的多方面性。
他认为应该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不能让学习变得枯燥乏味。
这让我想到了我的初中班主任,她教语文。
为了让我们对语文产生兴趣,她可真是费尽了心思。
有一次,她组织了一场诗词朗诵会。
让我们自己选择喜欢的诗词,然后上台朗诵。
那场面,真是热闹极了!有的同学慷慨激昂地朗诵李白的《将进酒》,有的同学则柔情似水地吟诵李清照的《声声慢》。
为了准备这次朗诵会,大家都主动去查找诗词的背景资料,了解诗人的生平故事,琢磨怎么才能把诗词朗诵得更好。
原本那些在课本上看起来枯燥的诗词,一下子变得生动有趣起来。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不仅对诗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还锻炼了自己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读后感[五篇]
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读后感[五篇]第一篇: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读后感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读后感“教育史上的经典著作永远是教育工作者的最佳启蒙”。
通过对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的阅读,我体会到了赫尔巴特所构建的科学教育学体系的历史价值及其对现实教育问题的借鉴意义。
下面就几个方面,结合现实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的拙见。
1、课程改革一定要从实际出发,以培养新型人才为目的是方法的先导。
首先应该从各地的实际出发,确定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目标。
在现代教育理念的指导下,结合本地、本校的实际,有计划、有组织去设计、去实施。
一定要强调其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注重改革的实效和教育目的的达成度。
2、赫尔巴特论证的教学法往往被人认为是教师的“教法”,而不包括学生的“学法”,这就是忽视了他的“教法”是建立在学生心理发展规律之上的。
根据学生兴趣活动的四个阶段:注意、期望、要求、行动来规定教师不同教学阶段的教学活动和方法,以促进学生统觉团的形成和扩大,他没有否认学生的主动性,而是更多地论述了教师如何去做,以促进学生的最大发展;而杜威也忧虑,“迎合学生的任性和兴趣”会有危险,需要有成人的指导来发展学生的民主,他没有否认教师要进行必要的指导和规范。
3、如何构建我们自己的教学法,首先,无论采用哪一种教学方法,都不可能孤立的发展知识或能力,二者之间的对立也就没有那么绝对。
其次,对于赫尔巴特和杜威教学法,不能一切“拿来”,更不能一概否定,要辩证分析,取长补短。
第三,现在各种教学法如雨后春笋,更要汲取各家之长,为我所用,切不可今日学习“魏书生”,明日又学“洋思经验”,一定要学其思想的内核,而非形式。
如同今日我们仍然要研究赫尔巴特一样,主要是研究和学习其教育思想。
4、赫尔巴特的眼里,教育目的之间存在着统一性,这种统一性表现为相互联系的三重目的。
首先,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浓厚兴趣是实现最高教育目的的首要条件。
没有兴趣,就不可能有真正的道德教育。
兴趣必须是多方面、均衡的。
赫尔巴特 普通教育学读后感
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读后感赫尔巴特是20世纪著名的教育学家,他的著作《普通教育学》被广泛认为是教育学的经典之作。
在阅读完这本书后,我对教育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同时也对教育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下面是对《普通教育学》的读后感。
首先,赫尔巴特在书中详细阐述了教育的定义和目的。
他认为教育是一种有意识的、有组织的社会行为,旨在培养和发展学习者的潜能。
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获得知识、技能和价值观的综合发展,帮助他们成为全面发展的人类。
赫尔巴特还讨论了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他强调了个体差异的重要性,认为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教育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要进行个性化教学。
他提倡教师应当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求,遵循学生的学习规律,帮助他们主动地构建知识和解决问题。
此外,赫尔巴特还探讨了教育的社会作用和教育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他指出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创造力。
教育应该致力于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的公民,并帮助他们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适应和发展。
赫尔巴特的著作深刻地影响了教育学的发展,他提出的许多理念和观点至今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一个快速变化的社会中,教育面临着许多挑战和机遇,我们需要不断反思和探索教育的本质和目标。
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参考框架和思考路径。
通过阅读赫尔巴特的这本书,我不仅对教育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自己作为一个教育者的责任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作为一名教师,我应该努力掌握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他们的需求和兴趣,为他们提供一个积极、富有挑战性和有意义的学习环境。
总之,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给我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来思考教育问题。
通过深入研究教育的本质和目的,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学生的需求,找到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培养他们成为有创造力和积极贡献社会的人才。
这本书对于广大教育工作者来说是一本不可多得的经典著作,也是对教育学习者来说的一本必读之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整理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_读《普通教育学》的心得体会读幼儿教育学心得体会
赫尔巴特是德国著名的教育家、心理学家和哲学家,西方传统教育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
在1806年,他发表了《普通教育学》一书,此书的原标题为《从教育目的引出的普通教育学》,全书共分三编、十四章,三编之前有一个“绪论”。
以下是我对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一书做的一些摘录以及自己的理解:
一、心理学是教育学的基础学科
“教育者的第一门科学——虽然远非其科学的全部——也许就是心理学。
”赫尔巴特提出了心理学是教育学的基础学科,也是作为教育者必须学习和掌握的的一门学科。
二、教育的管理和目的
(一)儿童的管理
“满足于管理本身而不顾及教育,这种管理乃是对心灵的压迫,而不注意儿童不守秩序行为的教育,连儿童也不认为它是教育。
”赫尔巴特认为,对儿童的管理是教育者的一部分教育工作和责任,对儿童的管理是进行正常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和必要准备,另外对儿童的管理不能太过。
(二)儿童管理的目的
“……所以为了要使那种在烈性与欲望中成长起来的意志不被造成具有反社会的倾向,就有必要经常对它们保持明显的压制。
”赫尔巴特继承了中世纪的教育对儿童的看法,认为儿童起初表现出来的意志就是不服从的烈性,这种烈性是不守秩序的根源。
指出为了使这种烈性不会发展为反社会倾向,就必须经常
用强制来压制。
三、教学的步骤
教学过程包括“专心”和“审思”两个基本环节。
“专心”是指集中于某一主题或对象而排斥其他的思想活动。
“审思”是指追忆与调和意识内容的思维活动,即深入理解与思考,把“专心”中认识的个别事物集中起来,使之联合成统一的东西。
专心和审思都各有其静止状态和运动状态。
在此基础上,赫尔巴特提出了教学阶段理论,他把教学划分为明了、联合、系统、方法四个连续的阶段。
(一)清楚
这是教学过程的第一步,对学生而言,这一阶段处于静止状态的“专心”活动,其心理状态主要表现为注意。
作为教师,要采用提示等直观教学讲授新教材,以便使学生清楚而又明确地感知新教材。
事物能否被感知,首先取决于学生的过去经验,因此,要使学生清楚地感知新教材,教师必须充分了解学生原有的观念,以便向学生提供恰当的新观念。
(二)联想
对学生来说,这个阶段是运动状态的“专心”活动。
经过了明了阶段之后,学生能够将以往的种种观念迅速地正确再现出来,并自然地引起某种联想。
但是,也往往会碰到新观念与旧观念不相一致、与旧观念不相联系的情况,这时,教师应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通过其他有效方式,寻找某些较接近的新观念或旧观念,去代替或调和它们。
在此阶段,重视培养和利用良好的记忆力和想象力是十分重要的。
(三)系统
经过“联合”阶段,学生的新观念与旧观念之间产生了一定联系,但并不系统,需要学生进一步进行一种静止状态的“审思”活动。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使
初步联合起来的种种观念进一步与课程的整个内容和目的联合起来,使相关的新旧观念重新联合为集团,形成普遍性的概念。
在这一阶段,想象和思维表现得特别活跃,并具有更严密的逻辑性。
(四)方法
这一阶段学生对观念进一步思考,表现为一种动态的“审思”活动。
教学过程达到系统阶段,并不等于观念体系全部形成了,还需要不断充实和完善,这便需要借助实际的练习,使已获得的系统知识付诸应用,使之变得更为牢固和熟练。
四、训育及其方法
(一)训育的定义
“现在便容易对训育的概念下定义了。
它与儿童的管理有共同的特征,它是直接对儿童的心灵发生影响的,它与教学共同的地方在于它们的目的都是培养学生。
”赫尔巴特通过把训育与对儿童的管理和教学相比较,来更清晰地理解训育的实质内涵,它们既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的地方。
(二)训育的方法赫尔巴特在他的著作《普通教育学》里提出的心理学对教育学的意义,儿童的管理理论,教学阶段论以及训育及其方法,这些教育思想尽管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但对教育科学发展的贡献是杰出的,对我们今天的教育工作仍具有借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