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EG2000中的图像编码方法

合集下载

JPEG2000图像压缩算法标准剖析

JPEG2000图像压缩算法标准剖析

JPEG2000图像压缩算法标准摘要:JPEG2000是为适应不断发展的图像压缩应用而出现的新的静止图像压缩标准。

本文介绍了JPEG2000图像编码系统的实现过程, 对其中采用的基本算法和关键技术进行了描述,介绍了这一新标准的特点及应用场合,并对其性能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JPEG2000;图像压缩;基本原理;感兴趣区域引言随着多媒体技术的不断运用,图像压缩要求更高的性能和新的特征。

为了满足静止图像在特殊领域编码的需求,JPEG2000作为一个新的标准处于不断的发展中。

它不仅希望提供优于现行标准的失真率和个人图像压缩性能,而且还可以提供一些现行标准不能有效地实现甚至在很多情况下完全无法实现的功能和特性。

这种新的标准更加注重图像的可伸缩表述。

所以就可以在任意给定的分辨率级别上来提供一个低质量的图像恢复,或者在要求的分辨率和信噪比的情况下提取图像的部分区域。

1.JPEG2000的基本介绍及优势相信大家对JPEG这种图像格式都非常熟悉,在我们日常所接触的图像中,绝大多数都是JPEG格式的。

JPEG的全称为Joint Photographic Experts Group,它是一个在国际标准组织(ISO)下从事静态图像压缩标准制定的委员会,它制定出了第一套国际静态图像压缩标准:ISO 10918-1,俗称JPEG。

由于相对于BMP等格式而言,品质相差无己的JPEG格式能让图像文件“苗条”很多,无论是传送还是保存都非常方便,因此JPEG格式在推出后大受欢迎。

随着网络的发展,JPEG的应用更加广泛,目前网站上80%的图像都采用JPEG格式。

但是,随着多媒体应用领域的快速增长,传统JPEG压缩技术已无法满足人们对数字化多媒体图像资料的要求:网上JPEG图像只能一行一行地下载,直到全部下载完毕,才可以看到整个图像,如果只对图像的局部感兴趣也只能将整个图片载下来再处理;JPEG格式的图像文件体积仍然嫌大;JPEG格式属于有损压缩,当被压缩的图像上有大片近似颜色时,会出现马赛克现象;同样由于有损压缩的原因,许多对图像质量要求较高的应用JPEG无法胜任。

基于嵌入式平台的JPEG2000图像编码与传输方法及系统[发明专利]

基于嵌入式平台的JPEG2000图像编码与传输方法及系统[发明专利]

专利名称:基于嵌入式平台的JPEG2000图像编码与传输方法及系统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罗伟栋,方勇,黄素娟
申请号:CN200510023574.1
申请日:20050126
公开号:CN1645414A
公开日:
20050727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嵌入式平台的JPEG2000图像编码与传输方法及系统。

其图像编码及传输的步骤为:采用图像采集部件接收摄像头传来的模拟信号,进行A/D转换;采用图像编码部件接收图像采集部件采集转换的图像数据,使用硬件编码方式对图像进行JPEG2000格式编码,编码方式与流程为:①将采集部件传来的图像数据缓存在存储器中,②设计基于FPGA平台的图像编码算法,使用硬件逻辑直接产生编码数据,③将编码后的数据存储在存储器中;采用控制处理部件,获取图像编码部件产生的JPEG2000格式的图像编码数据,并将该数据按照TCP/IP协议进行打包处理,再通过标准以太网接口转发至以太网络。

其系统是由图像采集部件、图像编码部件、控制处理器部件和电源部件组成。

本发明的整套系统基于嵌入式处理器平台,结构简单、图像编码质量好,速度快、数据处理能力强,且体积小,成本低。

申请人:上海大学
地址:200072 上海市闸北区延长路149号
国籍:CN
代理机构:上海上大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何文欣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JPEG2000图像压缩算法标准

JPEG2000图像压缩算法标准

JPEG2000图像压缩算法标准摘要:JPEG2000是为适应不断发展的图像压缩应用而出现的新的静止图像压缩标准。

本文介绍了JPEG2000图像编码系统的实现过程, 对其中采用的基本算法和关键技术进行了描述,介绍了这一新标准的特点及应用场合,并对其性能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JPEG2000;图像压缩;基本原理;感兴趣区域引言随着多媒体技术的不断运用,图像压缩要求更高的性能和新的特征。

为了满足静止图像在特殊领域编码的需求,JPEG2000作为一个新的标准处于不断的发展中。

它不仅希望提供优于现行标准的失真率和个人图像压缩性能,而且还可以提供一些现行标准不能有效地实现甚至在很多情况下完全无法实现的功能和特性。

这种新的标准更加注重图像的可伸缩表述。

所以就可以在任意给定的分辨率级别上来提供一个低质量的图像恢复,或者在要求的分辨率和信噪比的情况下提取图像的部分区域。

1.JPEG2000的基本介绍及优势相信大家对JPEG这种图像格式都非常熟悉,在我们日常所接触的图像中,绝大多数都是JPEG格式的。

JPEG的全称为Joint Photographic Experts Group,它是一个在国际标准组织(ISO)下从事静态图像压缩标准制定的委员会,它制定出了第一套国际静态图像压缩标准:ISO 10918-1,俗称JPEG。

由于相对于BMP等格式而言,品质相差无己的JPEG格式能让图像文件“苗条”很多,无论是传送还是保存都非常方便,因此JPEG格式在推出后大受欢迎。

随着网络的发展,JPEG的应用更加广泛,目前网站上80%的图像都采用JPEG格式。

但是,随着多媒体应用领域的快速增长,传统JPEG压缩技术已无法满足人们对数字化多媒体图像资料的要求:网上JPEG图像只能一行一行地下载,直到全部下载完毕,才可以看到整个图像,如果只对图像的局部感兴趣也只能将整个图片载下来再处理;JPEG格式的图像文件体积仍然嫌大;JPEG格式属于有损压缩,当被压缩的图像上有大片近似颜色时,会出现马赛克现象;同样由于有损压缩的原因,许多对图像质量要求较高的应用JPEG无法胜任。

面向无线多媒体传感器网络的JPEG2000图像编码算法

面向无线多媒体传感器网络的JPEG2000图像编码算法
J E 2 0 i g c mpeso ag rh i d pe o MS . h ag r h d tr n s te aa tr o P G 0 0 ma e o rsin loi m s a a td t W t Ns T e loi m eemie h p rmee f t
Fn nea dE o o c , h n sa4 0 0 , hn ) ia c n cn mi C a gh 12 5 C ia s
A s at nrsuc—os a e i ls mu i da esr e ok ( bt c :I eorecnt i dwr es hmei sno t rs WMS s , aecdn n as si r rn e nw N ) i g o i adt nmi o m g r sn
mu t e p c h rd —f mo g e e g o s mp in, o r s in rt n ma e q ai . n r o s mp in s s e tte t e of a n n ry c n u t r a o c mp e s a i a d i g u f E eg c n u t o o l y o
q a t ai n a d t e w v lti g o r s in t n f r lv l ome tt ei g u l y r q ie n n h n e u n i t n h a e e z o ma e c mp e s r so m e e e ma eq ai e u rme t d c a n l o a t h t a c n i o . e —ei be t n miso n b e a k t fr r r d s a d n y i tr d ae n d s a c r i g t o d t n S mir l l r s si n e a ls p c e o wad o ic r i g b ne me it o e c o dn o i a a r s u le e g n aa p i r y S mu ai n r s l h w t a t e p o o e ma e c mp e so c e rv d s a e i a n ry a d d t r i . i lt e ut s o h t h r p s d i g o r s in s h me p o ie d ot o s g a e u r d —f ew e h e o sr ce ma e u l y a d t e ttl e e g o s mp in o o u ain a d rc f lt e ofb t e n t e r c n tu td i g s q ai n h o a n r c n u t fc mp tt n a t y o o

第八章__JPEG2000压缩标准简介

第八章__JPEG2000压缩标准简介
第八章 JPEG2000压缩标准简介
8.1 JPEG2000 简介 8.2 JPEG 2000的核心编码系统 8.3 RO I 编码
8.4 JPEG2000与JPEG的比较
参考:David S. Taubman; Michael W. Marcellin ,JPEG2000 图像压缩基础、标准和实践,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8.1.2 JPEG 2000标准的组织结构
JPEG2000 标准可分为7大部分:
PART 1 ,J PEG2000 图像编码系统, 是JPEG2000 标准的核
心系统;
PART 2 ,扩展系统,在核心系统上,添加了一些功能;
PART 3 ,运动JPEG2000 ,针对运动图像提出的解决方案;
正变换: 精确式:根据人眼对RGB三种颜色分量的感知特性, 设各颜色的权重为: ,满足 R 0.299, G 0.587, B 0.114
R G B 1
0.5 Cb (B Y ) 1B 0.5 Cr (R Y ) 1R 近似式:
则: Y R R G G B B
0.587 0.114 R Y 0.299 0. 5 Cb 0.168736 0.331264 G Cr B 0 . 5 0 . 418688 0 . 081312
一、图像分块与拼接
不需要将图像强制分成8×8的小块。
为了降低对内存的需求和方便压缩域中可能的分块处理, 可以将图像分割成若干互不重叠的矩形块(tile)。
分块的大小任意,可以整个图像是一个块,也可以一个像素是一
个块。 一般分成64×64~1024×1024大小的方块,边缘部分的块可能小一 些,而且不一定是方的。

jepg和jepg2000编码方法 -回复

jepg和jepg2000编码方法 -回复

jepg和jepg2000编码方法-回复JPEG(Joint Photographic Experts Group)和JPEG2000编码方法是用于图像压缩和存储的两种常见技术。

JPEG是一种基于离散余弦变换(DCT)的有损压缩方法,而JPEG2000是一种基于小波变换的有损/无损混合压缩技术。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两种编码方法的原理、步骤和特点。

第一部分:JPEG编码方法JPEG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图像压缩的方法。

它采用的离散余弦变换(DCT)的基本思想是将图像转换为频域表示,然后通过量化和编码过程来实现压缩。

下面是JPEG编码方法的详细步骤:1. 图像预处理:JPEG编码方法通常以8×8的图像块为单位进行处理。

首先,将图像分割成8×8的图像块,并对每个块进行预处理操作。

这包括颜色空间转换(如RGB到YUV),亮度调整(亮度分量即Y值)和色度调整(色度分量即U和V值)。

2. DCT变换:对预处理后的每个8×8图像块应用DCT变换。

DCT变换是一种将空域图像转换为频域表示的方法。

它将图像块分解成一系列的频率分量,其中低频分量代表图像的整体结构,高频分量代表图像的细节信息。

3. 量化:对DCT变换得到的频域系数进行量化。

量化是指将连续的频域系数转换为离散的符号表示,以减少数据量并实现压缩。

在JPEG中,使用的是一种均匀量化表,通过将频域系数除以对应的量化步长并取整,将系数进行量化。

量化步长越大,丢失的信息越多,压缩比也就越高。

4. 编码:对量化后的频域系数进行熵编码。

熵编码是一种无损压缩算法,可以进一步减小数据量。

在JPEG中,使用的是哈夫曼编码,其中频率较高的符号用较短的码字表示,频率较低的符号用较长的码字表示,从而实现数据的高效编码。

第二部分:JPEG2000编码方法JPEG2000是一种基于小波变换的新一代图像编码方法。

与JPEG不同的是,JPEG2000不仅可以实现有损压缩,还可以进行无损压缩。

JPEG2000感兴趣区域编码的新方法

JPEG2000感兴趣区域编码的新方法
R I 压缩 O JE 20 P G00
A NEW REGI oN- oF-NTERES I T CoM PRES I S ON ETHoD oR PE O 0 I AGES M[ F J G2 O M
G ewe C iZ i n W u Ja e W i i u hmig in
JE 20 rpsd I i m t d R IR g no It et n akru dpc e r e t codn eds e u i aa e P G 0 0i pooe .nt s e o , O ( ei f ne s)a dbcgo n ak t a dl e acrigt t ei dq at prm — s h h o r s e ed oh r ly
Ab ta t sr c T e c mp e so fr go — fi tr s i a h ttp c Ac o d n o J EG 0 0, e t l ma e c mp e so tn a d t o h o r s in o e i n o - e e t s o o i . c r i g t P 2 0 a n w si g o r sin sa d r ,wo c m— n li
第2 5卷 第 l 2期
20 0 8年 l 2月
计 算机 应 用与软 件
Co utrAp lc to s a ot r mp e p i ain nd S fwa e
V0. 5 No 1 12 . 2 De . 0 c 2 08
J E 20 P G 00感 兴趣 区域 编 码 的新 方 法
葛为卫 崔志明 吴 健
( 苏州大学智能化信息处理研究所 江苏 苏州 2 50 ) 10 6

jpeg2000原理

jpeg2000原理

jpeg2000原理JPEG2000是一种用于图像压缩和编码的标准,它采用了一种先进的压缩算法,能够在保持高质量图像的同时,显著减小文件的大小。

JPEG2000的原理基于离散小波变换和熵编码。

本文将详细介绍JPEG2000的原理和工作流程。

JPEG2000使用离散小波变换(DWT)来将图像转换为一组频域系数。

通过将图像分解为不同的频带,DWT能够捕捉到图像中的不同尺度和方向的细节。

这种分解过程是通过将图像分解为低频和高频子带来实现的。

低频子带包含图像的整体结构和大部分能量,而高频子带则包含图像的细节信息。

这种分解过程使得JPEG2000能够对图像进行局部处理,从而提高压缩效率。

接下来,JPEG2000使用基于小波系数的量化和编码过程来减小图像的大小。

在量化过程中,JPEG2000根据不同子带的特性对小波系数进行量化。

由于人眼对图像的敏感度不同,JPEG2000能够根据不同频带的重要性进行自适应量化,从而保留图像的重要细节。

量化后,JPEG2000使用无损熵编码来进一步减小图像的大小。

无损熵编码技术能够通过统计和建模来找出图像中的冗余信息,并将其移除。

这种编码方法能够显著减小文件的大小,同时保持图像的高质量。

JPEG2000还具有一些其他的特性和优势。

首先,JPEG2000支持无损和有损压缩。

无损压缩能够完全还原原始图像,适用于对图像质量要求较高的应用,如医学影像。

而有损压缩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牺牲图像质量,但能够进一步减小文件的大小,适用于对图像质量要求较低的应用,如互联网传输。

其次,JPEG2000还支持渐进传输和隔行扫描。

渐进传输允许图像从低分辨率逐渐提高到高分辨率,使得用户能够在传输过程中逐步查看图像。

隔行扫描则能够将图像的奇偶行分别编码,从而提高图像的显示效果。

在实际应用中,JPEG2000被广泛应用于许多领域,如卫星图像、数字摄影、医学影像等。

由于其高压缩比和保持图像质量的能力,JPEG2000能够减少存储和传输的成本,并提高图像的可视化效果。

图像压缩:JPEG2000标准中的Maxshift ROI编码

图像压缩:JPEG2000标准中的Maxshift ROI编码

S i)支持任 意形状 的 R I 编码 及对 R I B ht f Os O 和 G的 相对质量控制 ,但 P B h t S S i 仅移动 了部分最重要 的 f RI O 系数的位平 面 , 因此该方法和 目前的 J E ,本文提 出了一种新的
和无损的压缩技 术 。这些算法 主要使 用离散余弦变
换 ( C )和离散小 波变换 ( WT DT D )来 实现图像压 缩 ,且大多数的小波算法在压缩性能上要好 于 D T C 方法 ,例如基 于 JE P G标 准的编码 方法 。但是 ,在
与传统的图像格式 相 比。在处理 数字图像 时必
图像压缩之后 ,可以通过标准的解码过程重构图像 , 而不需要额外 的信息 .如 R I形状等 ,因此该方法 Os
与 J E 00标准是兼容的。 P G2 0
定义新的 R I.但需要大量 的计算量来创建附加的 Os
数据流。 R Gobi 等提 出了一种 结合 JE 00标 准 . rso s P G20 中两部分 的 R I O 编码方法 ,该 方法采用低 的缩放 比
的性能,因此将成为未 来图像压缩研 究中一 个性 能优 异的工具 ,尤其是对R I O 编码感兴趣 的图像 。
如 医学图像处理和 多媒体应用。
1 引

储 费用 :因此 。一个有效 的数据压缩方法是解决该 问题 的关键。而且 ,千兆以太 网或 A M协议与图像 T 压缩算法研究结合 ,使得在局域 网内能够实现无延
更加有效的方法 :1 ( )使用 了小波系数的选择性缩放 能力 ;2 具有对于 B () G和 R I O 相对压缩质量 的控制 ;
于具有规则形状的 R I,例如椭圆和矩形等 。另一 Os
方面,M xhf方法在失去了对 R I B asi t O 和 G相对重要 性控制的前提下 ,允许 R I O 的形状不规则。 M xh t asi 方法主要 有以下 两个缺 陷 :首先 。对 f 于R I B O 和 G的相对重要性没有控制 ;其次 ,在 图 像中不能根据用户的优先级对具有不 同质量 的多个 R I 进行 编码 。考虑 以上缺点 ,以及 M xh t Os asi 方法 f 中存在的内在高输出比特率等缺点 ,学者们提 出了 多种改进 方法 。D Sna Cu 等针对服务器/ . at— rz 客户端 应用提出 了一种 改进方法 。允许在编码与传输期间

JPEG2000与H.264静态图像编码

JPEG2000与H.264静态图像编码

素块左边和上边 的已编码重建像素进行预测 ,只对实 际值 和 预测值 的差值进行编码,从而实现 了一种更为高效 的帧内空
间域 预 测 编 码 模 式 。
加 出色 的编码性 能,但 需要 更加 复杂 的运算 。在技术上 ,H .
2 标 准 中 有 很 多 的 闪 光 点 ,本 文 主 要 关 注 它 的帧 内编 码 算 4 6
s i meh d 。 hf t to )
编码算法 由于其 良好的去相关性与能量压缩特 性成为现有大
多 数 图 像/ 频 压 缩 的 国际 标 准 。 与此 同 时 , 于 小 波 分 析 的 视 基 编码 技 术 由于 摈弃 了传 统 傅里 叶分 析 的 前提 假 设—— 平 稳 性 , 成 为 分 析 非 平 稳 信 号 的 有 力 工 具 , 在 视 频/ 并 图像 编 码 中获 得 了广 泛 的应 用 ,P G 0 0是 首个 采用 小波 变 换 进 行 静 止 图像 JE 2 0 压缩 编码 的 国 际 标 准 。 由 于 J E 0 0采 用 基 于 小 波 变 换 的 P G2 0 多 分辨 率 编 码 方 式 ,使 得 用 户 对 图像 中感 兴 趣 区 域 的 处 理 成
发 了人们进行视频信息交流的需求 ,推动了图像通信和数字
视 频 技 术 的全 面 发 展 。 图 1J E 0 0基 本 系统框 图 P G2 0
图像/ 视频编码技术已成为当今信息科技 与技术的研究热 点 。图像/ 频编码技术是视频通信 系统 的关键技术之一 ,目 视 的是尽可能 降低 图像/ 视频 的存储容 量和传输 带宽。 于离散 基
为可 能 。
基 于 比例 的 移 位法 是 预 先 选 择 一 个适 当 的 比例 因 子 S 在 ,

JPEG2000 图像压缩标准及其关键算法

JPEG2000 图像压缩标准及其关键算法

均是精品,欢迎下载学习!!!欢迎下载百度文库资源资料均是本人搜集JPEG2000图像压缩标准及其关键算法周宁汤晓军徐维朴(西安交通大学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所西安710049)摘要:JPEG2000是为适应不断发展的图像压缩应用而出现的新的静止图像压缩标准。

阐述了JPEG2000图像编码系统的实现过程, 对其中采用的基本算法和关键技术进行了描述,介绍了这一新标准的特点及应用场合,并对其性能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JPEG2000; 图像压缩;离散小波变换; 速率控制;感兴趣区域1 引言随着多媒体应用领域的快速增长和网络的不断发展,传统的JPEG压缩技术已无法满足人们对数字化多媒体图像资料的要求,一种功能更强大、效率更卓越的静止图像压缩标准被提到制定日程上,这就是JPEG2000。

JPEG(Joint Photographic Experts Group)是在国际标准化组织(ISO)领导之下制定静态图像压缩标准的委员会,第一套国际静态图像压缩标准ISO 10918-1(JPEG)就是该委员会制定的。

由于JPEG优良的品质,使他在短短几年内获得了极大的成功,被广泛应用于互联网和数码相机领域,网站上80%的图像都采用了JPEG 压缩标准。

然而,目前的JPEG静止图像压缩标准,具有中端和高端比特速率上的良好的速率畸变特性,但在低比特率范围内,将会出现很明显的方块效应,其质量变得不可接受。

JPEG不能在单一码流中提供有损和无损压缩,并且不能支持大于64×64 K的图像压缩。

同时,尽管当前的JPEG标准具有重新启动间隔的规定,但当碰到比特差错时图像质量将受到严重的损坏。

针对这些问题,自1997年3月起,JPEG图像压缩标准委员会开始着手制定新一代的图像压缩标准以解决上述问题。

2000年3月的东京会议,确定了彩色静态图像的新一代编码方式JPEG2000图像压缩标准的编码算法。

JPEG2000系统分为下列7个部分:①JPEG2000图像编码系统;②扩充(给①的核心定义添加更多的特征和完善度);③运动JPEG2000;④一致性;⑤参考软件(目前包含Java和C实现);⑥复合图像文件格式(用于文件扫描和传真应用程序);⑦对①的最小支持(技术报告)。

JPEG2000图像压缩编码技术

JPEG2000图像压缩编码技术

JPEG2000图像压缩编码技术2011级数计院6班11336137 罗嘉欣JPEG2000 是一种新的图像压缩标准,在编码端无损压缩的情况下,可以在解码端从码流中以任意的图像质量和分辨率解压图像。

具有高压缩率、兼具无损压缩和有损压缩、可渐进传输、可感兴趣区域压缩、码流随机访问和处理、良好的容错性、基于内容的描述等优良特性。

而这种图像压缩编码主要应用了小波分析理论。

下面,本文将简述小波理论及其在JPEG2000图像压缩编码技术中的应用。

小波理论小波理论是近年来兴起的一个崭新的信号分析理论。

小波变换是一种新的可达到时(空)域或频率域局部化的时频域或空频域分析方法,被认为是傅立叶分析发展的新阶段,具有许多其他时(空)频域分析方法不具备的优良特性,如正交性、方向选择性、可变的时(空)频域分辨率、可调整的局部支持以及分析数据量小且具有快速算法等。

这些良好的分析特性使小波变换成为信号处理强有力的新工具和新手段。

而且,小波变换的多尺度分解特性更加符合人类的视觉机智,与计算机视觉中由粗到细的认识过程十分相似,更加适用于图像信息的处理。

小波变换图像编码的基本框架当前所有常规小波编码器都是变换编码形式,主要由三部分构成:解相关变换过程、量化过程和熵编码过程,下面分别进行描述。

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小波基的选择。

Billasenor 等人系统地研究了所有长度不大于36 的双正交小波滤波器组的性能,结果表明7/9 小波滤波器性能最好。

该滤波器正是在实际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

由于小波变换具有良好的解相关性能,大多数编码器都采用标量量化。

常使用的量化器是均匀量化器,在高码速率下,均匀量化器是最优的。

均匀量化器具有简单、有效的特点,在性能上与Lloyd-Max 量化器很接近,还有一个额外的优点是它可产生出嵌入式的编码比特流。

比特分配决定了每个子带量化的精细程度。

最优比特分配是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决定各子带应如何量化,以使误差最小。

JPEG2000中的图像编码方法

JPEG2000中的图像编码方法

JPEG2000中的图像编码方法摘要:JPEG2000作为新一代的静态图像压缩标准,其克服了JPEG标准在高压缩比时重建图像的方块效应,并且实现了许多新的功能,如渐进编解码、从有损压缩到无损压缩以及感兴趣区域编码等。

本文简单介绍了JPEG2000的新特征以及应用领域,重点讲述了JPEG2000 的基本框架及其编解码流程。

关键字: JPEG2000,图像压缩,编码1.引言JPEG(Joint Photographic Experts Group,联合图像专家组)标准是ISO/IEC联合专家组制定的静止图像压缩标准,是适用于连续色调(包括灰度和彩色)静止图像算法的国际标准。

JPEG算法共有四种运行模式:一种是基于空间预测(DPCM)的无损压缩算法,另外三种是基于DCT的有损压缩算法。

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需要具有压缩效果更好、支持更多图像格式,能够提供更多新特性的静态图像压缩标准。

基于以上考虑,联合图像专家组从1977年3月开始着手于图像压缩标准的制定,并将其命名为JPEG2000(ISO15444)。

这一标准不仅是对现有JPEG标准的补充,更在于它放弃了JPEG标准中所采用的以离散余弦变换(DCT)为主的区块编码方法,而采用小波变换(Wavelet Transform)为主的多分辨率编码方式。

小波变换理论是近年来应用数学和工程科学中一个迅速发展的新领域,它是继傅立叶变换之后数学上的一项重大突破。

虽然小波变换和傅立叶变换都是线性变换,但是由于小波变换具有时域和频域的双重局域性的特性,使得小波变换比傅立叶变换更灵活,更有利于信号的时频分析。

本文简要介绍了JPEG2000的新特性,重点阐述了该标准的算法流程及其实现步骤。

2.JPEG2000标准简介由于JPEG本身的缺陷,传统JPEG压缩技术已无法满足人们对多媒体图像资料的要求[1]。

因此,更高压缩率以及更多新功能的新一代静态图像压缩技术JPEG2000就诞生了。

JPEG及JPEG2000

JPEG及JPEG2000

在计算二维的DCT变换时,也可使用下面的两个计算式进行 简化,把二维的DCT变换变成一维的DCT变换,如图3所示 为二维DCT变换方法。
7 1 (2i + 1)uπ F(u, v)= C(u )[∑ G(i, v) cos ] 2 16 i =0 7 1 (2 j + 1) vπ G ( i , v ) = C( v )[ ∑ f (i , j ) cos ] 2 16 i=0
新一代静态图像压缩标准---JPEG2000
1. JPEG2000概述 概述
虽然JPEG 标准是一个非常成功的标准,但在一些新的 应用如高清图像、数字图书馆、高精确彩色图像、多 媒体和因特网的应用、无线、医学图像等方面,JPEG 表现出不足,因此弥补JPEG对连续色调静止图像的无 损压缩和近无损压缩效率不高的缺陷,最终提出了 JPEG2000标准。 该标准采用了先进的压缩技术并在可伸缩压缩图像及 灵活性方面有许多先进的特征,其系统功能比JPEG 标 准优越,尤其JPEG2000 采用的是离散小波变换 (DWT)替代了JPEG 中采用的离散余弦变换DCT), 并采用了最新的编码算法来支持灵活性,这样许多应 用只需用单一码流提供。JPEG2000 可广泛应用于通信、 图像处理、信号处理、信息理论和多媒体等领域中。
2.性能特点 性能特点
● 高压缩率 JPEG2000压缩性能比JPEG提高了30~50%,同时,使用 JPEG2000的系统稳定性好,运行平稳,抗干扰性好,易于操 作。 ● 同时支持有损和无损压缩 JPEG只支持有损压缩,而JPEG2000能支持无损压缩。在实际 应用中,诸如卫星遥感图像、医学图像、文物照片等重要的 图像都非常适合于采用JPEG2000压缩。 ● 实现了渐进传输 这是JPEG2000一个极其重要的特征,它可以先传输图像的轮 廓,然后逐步传输数据,不断提高图像质量,让图像由朦胧 到清晰显示,而不必像现在的 JPEG 那样,由上到下慢慢显 示,这在网络传输中有重大意义。

JPEG2000编码(Tier1部分)概览

JPEG2000编码(Tier1部分)概览

第一章简述JPEG2000中网格划分JPEG2000中,Component, Tile, Layer, Packet, Tile-part, Sub-band, Code-block, Precinct,所示:Bit-plane之间的关系如图1每个图像由不同的分量(component)组成。

每个分量又可以划分为若干个分量片(tile-component)。

对于每个分量片进行小波变换,进行不同层次的分解,从而得到不同分辨率级别的子带(sub-band)(一般分解层次D=5就足够获得对于全分辨率图像的近于理想的压缩性能),如图2所示。

n级小波变换后就有n+1个分辨率,每个分辨率有3个子带(除去最低分辨率只有1个子带)。

图2 分量片分解为子带区(precinct)的划分是对特定的片、分量和分辨率进行的。

比如说我们定义的区大小为(2PPx,2PPy),将分辨率r划分如图3所示,其中分辨率r的原点是(trx0,try0),右下角是(trx1-1,try1-1)。

实际上,可以在分辨率级别上直接进行区的划分,而码块(code-block)则是在区上进行划分的。

如图4所示。

图3区的划分图4 区的实际划分注意:虽然我们说得分辨率r划分为3个子带(最低分辨率为1个子带),但实际上我们的分辨率是一个矩形,对于r不是最低分辨率时,实际包含了nHH、nHL、nLH、nLL这四个子带,但由于nLL是分配给下一分辨率的,所以实际上只处理nHH、nHL、nLH这三个子带。

在JPEG2000标准中,数据是以数据包为单位记录在码流中。

每个数据包就包含了特定的切片、层、分量、分辨率和区的数据。

对于给定的切片、层、分量和分辨率r,这个分辨率r中的每个HL、LH、HH都相应分成区。

每个区独立划分编码块和独立编码、打包。

这样,万一在传输中一个数据包发生了误码,也不至于影响了其它包的数据。

第二章JPEG2000编码JPEG2000编码顺序为:小波变换->位平面编码->MQ编码。

JPEG2000编解码技术及其在数字电影中的应用研究 JPEG2000编解码技术及其在数字电影中的应用及实现研究

JPEG2000编解码技术及其在数字电影中的应用研究 JPEG2000编解码技术及其在数字电影中的应用及实现研究
率可 分级 的特 点 ,能够 有 效 解决 数 字 电影 对 于 2 K、
4 K放 映机 兼容 的问题 。另 外 ,J E 0 0标准 的第 P G2 0

部 分 (S / E 5 4 — 1 I O I C 1 4 4 )是 免 专 利 费 的 ,这 也
满足 了数字 电影发 展 的需 求 。 正是 由于 J E o 0具 有 以 上 优 势 ,才被 D I P G2 o C
现 代 电影 技 术
应 用技 术研 究
分层组 织位 流 ( e 一2编码 ) Ti r 。这种 算 法取 得 的压
缩效果 更好 ,码 流具 有 分辨 率 可伸 缩 性 、质量 可 伸
缩 性 、随机访 问及处 理等优 良的特性 。
三 、J E 2 0 标准在数字 电影应用中的 P G 00
组 织确 立为数 字 电影 的 图像压缩 标准 。
图 3 米 用 DWT变 换 和 D T 变 换 的压 缩 图像 重 建 效 果 对 比 C
四 、J E 2 O P G O O图像 数据结构和 2 数字 K 电影图像压缩数据组织解析
证 图像的重 建 质 量 ,按 照 这 个 规 定 ,4 数 字 电 影 K
J E 0 0编码 器 内存需 求至 少为 1 1 2 MB ( 0 6 P G2 0 0. 5 4 9
×2 6 ×1 — 1 1 2 M i 。直流 电平 平移 的 目的 10 2 0 . 5 Bt )
来 的马赛克 效应 ,一个是 具有 分辨率 可分级 的特性 ,
优势特点概述
编码 过程
J E 2o P G O 0标 准具 有 很 多 特 点 ,但 是 与 数字 电 影应 用直 接相关 的有 以下几个 方面 。

图形编码方案

图形编码方案

图形编码方案1. 引言图形编码是一种将图像信息转换为二进制数据的过程。

在计算机科学和图像处理领域,图形编码方案被广泛应用于图像压缩、图像传输和图像解码等任务中。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图形编码方案,包括无损压缩编码方案和有损压缩编码方案。

2. 无损压缩编码方案在无损压缩编码方案中,图像的每个像素都被完整地保存,没有任何信息丢失。

下面是几种常见的无损压缩编码方案。

2.1. Run-Length Encoding (RLE)RLE编码方案是一种简单的无损压缩算法,它通过计数连续出现的像素值来减少数据的存储空间。

当连续的像素值相同时,RLE将像素值以及它们的重复次数进行编码。

例如,一段连续的白色像素可以表示为“W5”,表示有5个白色像素。

2.2. Huffman CodingHuffman编码是一种变长编码方案,它通过为出现频率高的像素值分配较短的编码,为出现频率低的像素值分配较长的编码。

这种方式可以更有效地压缩图像数据。

Huffman编码的思想是构建一颗Huffman树,树的叶子节点即为各个像素值,沿着从根节点到叶子节点的路径即为对应像素值的编码。

2.3. Lempel-Ziv-Welch (LZW) CodingLZW编码是一种基于字典的无损压缩编码方案。

它通过建立动态字典来对图像数据进行编码。

初始字典包含所有可能的像素值,当连续的像素值组成的字符串在字典中找不到时,将其编码并加入字典中。

这种方式可以利用重复出现的像素值来实现更高的压缩比。

3. 有损压缩编码方案有损压缩编码方案在压缩图像数据时会引入一定的信息损失,但能够显著减少数据的存储和传输空间。

下面是几种常见的有损压缩编码方案。

3.1. JPEG CompressionJPEG压缩是一种常用的有损压缩编码方案,它采用离散余弦变换(Discrete Cosine Transform,DCT)和量化来压缩图像数据。

首先,将图像划分为8x8的图像块,然后对每个图像块进行DCT变换,得到频域系数。

JEPG2000中感兴趣区域(ROI)编码及改进算法

JEPG2000中感兴趣区域(ROI)编码及改进算法

JEPG2000中感兴趣区域(ROI)编码及改进算法1.引言随着数字图像应用的不断扩展、计算机行性能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静态图像的编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弥补JPEG的不足,在原有JPEG标准的基础上,ISO于2000年底制定了新一代静态图像压缩标准——JEPG2000。

它不仅在压缩效率上优先于之前的任何一种标准,而且还提供了一系列新的技术特征。

JPEG2000的主要性能:(1)具有良好的低比特压缩性能;(2)由于采用嵌入式分级码流,JEPG2000能在一个码流中提供有损和无损压缩;(3)信噪比和分辨率的累进传输,这是指随着收到的码流长度增加,完整图象质量和空间分辨率提高,这就允许接受者根据不通的重构图象质量需要随时截断码流;(4)图像中往往有些区域比其他的区域重要的多,JEPG2000标准提出可以让用户指定感兴趣区域,然后令该区域的重构图象质量可以比剩下的区域更好、失真更小的算法,并且用户还可以在不完全解码的情况下获得该区域内图像;(5)对误码鲁棒性:JPEG2000标准在无限信道上的传输误码干扰十分严重,一部分码流在决定图像质量的时候比其他部分的码流更加重要,合适的码流设计能帮助纠错系统减少灾难性解码错误。

(6)连续色调和二值图像压缩。

其中JEPG2000中最重要的特性就是支持用户感兴趣区域(Regions Of Interest,简称ROI)特性。

ROI剩下的部分称为背景,ROI编码就是使ROI区域比背景区域优先编码,并且具有更高精度。

2.感兴趣区域ROI在一副完整的图像中,有时人们只对其中某个区域的细节特别感兴趣,例如遥感图像和医学图像,而背景部分往往不那么在意,只要能够大看出描绘述的是什么就行了。

在这种情况下,要求压缩图像在ROI的部分分辨率或者是质量都要高于背景部分,而在传输时,ROI 部分应具有区别于其它部分的最高传输优先级——该区域编码应优先传输,这样使得在码流中,关于ROI部分的编码信息在其他信息前面。

JPEG2000图像编码综述

JPEG2000图像编码综述
摘 要: 随着科 学技术 的不 断发 展 , 为保 证 图像 的 实 时数 据传 输 , 传 统的 J P E G标 准 开 始 不 能 应运 而 生。 通 过 阐述 J P E G 2 0 0 0图像 压 缩编
满足 实 际应用 的 需要 , 新 一代 静止 图像 压缩 J P E
解码的原理, 并 与传统 的J P E G标准 比较 , 分析 J P E G 2 0 0 0的优点和存在的不足 , 为提高获取图像数 据 的实 时传 输 性 能提供 理论 依 据 。
mi s s i o n o f i ma g e d a a t a c q u i r e d .
Ke y wo r d s: J P E G2 0 0 0; Wa v e l e t t r a n s f o r n l ; S t a n d a r d
1 引 言
实时数据传输 , 在保证图像清晰度的前提下 , 对图像
数据进行压缩后再传输 , 可以提高图像 的数据传输 率 。传统 的 J - P E G标 准 开 始 不 能 满 足 应 用 的 需 要 , 新一 代静 止 图像压 缩 J P E G 2 0 0 0应运 而 生 。
J P E G 2 0 o 0是 由国际 标 准 化 组 织 I S O和 国 际 电
Su mm a r y o f t h e J PEG2 0 0 0 I ma g e Co d e c
Z H A N G T i a n—e n , D U Q i —c a i , C HE N We i , L I N J i a —y u
( C o l l e g e o . f E l e c t r o n i c S c i e n c e a n d E n g i n e e r i n g, N a t i o n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o fD e f e ce n T e c h n o l o g y , C h a n g s h a 4 1 0 0 7 3 , C h i n a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JPEG2000中的图像编码方法摘要:JPEG2000作为新一代的静态图像压缩标准,其克服了JPEG标准在高压缩比时重建图像的方块效应,并且实现了许多新的功能,如渐进编解码、从有损压缩到无损压缩以及感兴趣区域编码等。

本文简单介绍了JPEG2000的新特征以及应用领域,重点讲述了JPEG2000 的基本框架及其编解码流程。

关键字: JPEG2000,图像压缩,编码1.引言JPEG(Joint Photographic Experts Group,联合图像专家组)标准是ISO/IEC联合专家组制定的静止图像压缩标准,是适用于连续色调(包括灰度和彩色)静止图像算法的国际标准。

JPEG算法共有四种运行模式:一种是基于空间预测(DPCM)的无损压缩算法,另外三种是基于DCT的有损压缩算法。

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需要具有压缩效果更好、支持更多图像格式,能够提供更多新特性的静态图像压缩标准。

基于以上考虑,联合图像专家组从1977年3月开始着手于图像压缩标准的制定,并将其命名为JPEG2000(ISO15444)。

这一标准不仅是对现有JPEG标准的补充,更在于它放弃了JPEG标准中所采用的以离散余弦变换(DCT)为主的区块编码方法,而采用小波变换(Wavelet Transform)为主的多分辨率编码方式。

小波变换理论是近年来应用数学和工程科学中一个迅速发展的新领域,它是继傅立叶变换之后数学上的一项重大突破。

虽然小波变换和傅立叶变换都是线性变换,但是由于小波变换具有时域和频域的双重局域性的特性,使得小波变换比傅立叶变换更灵活,更有利于信号的时频分析。

本文简要介绍了JPEG2000的新特性,重点阐述了该标准的算法流程及其实现步骤。

2.JPEG2000标准简介由于JPEG本身的缺陷,传统JPEG压缩技术已无法满足人们对多媒体图像资料的要求[1]。

因此,更高压缩率以及更多新功能的新一代静态图像压缩技术JPEG2000就诞生了。

它的目标是进一步改进目前压缩算法的性能,以适应低带宽、高噪声的环境,以及医疗图像、电子图书馆、传真、Internet网上服务和保安等方面的应用。

JPEG2000 与传统JPEG 最大的不同,在于它放弃了JPEG 所采用的以离散余弦变换为主的区块编码方式,而采用以小波转换为主的多解析编码方式。

离散子波变换算法是现代谱分析工具,在包括压缩在内的图像处理与图像分析领域正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此外JPEG2000 还将彩色静态画面采用的JPEG编码方式与二值图像采用的JBIG编码方式统一起来,成为对应各种图像的通用编码方式。

简单原理如图1所示。

图1 JPEG2000简单原理图2.1JPEG2000的新特征及其应用领域JPEG2000标准提供了一套新的特征[3][4],这些特征对于一些新产品(如数码相机)和应用(如互联网)是非常重要的。

它把JPEG的四种模式(顺序模式、渐进模式、无损模式和分层模式)集成在一个标准之中。

在编码端以最大的压缩质量(包括无失真压缩)和最大的图像分辨率压缩图像,在解码端可以从码流中以任意的图像质量和分辨率解压图像,最大可达到编码时的图像质量和分辨率。

JPEG2000应用的领域包括互联网、彩色传真、打印、扫描、数字摄像、遥感、移动通信、医疗图像和电子商务等等。

它的主要特征如下[2][3]:(1)高压缩率:目前的JPEG标准(ISO10918—1)在中高码率下提供了比较好的率失真性能,但是在低码率条件下(比如对于细节丰富的灰度图像使用低于0.25bps的码率),它提供的主观图像质量往往让人无法接受。

而JPEG2000采用的是离散子波变换算法,图像可以转换成一系列可更加有效存储像素模块的“子波”,因此,JPEG2000格式的图片压缩比可在现在的 JPEG 基础上再提高10%~30%,而且压缩后的图像显得更加细腻平滑,这一特征在互联网和遥感等图像传输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JPEG2000将提供低码率下的超级性能,且在码率下降的同时率失真(Rate-Distortion)性能仍能保持最优。

(2)无损压缩和有损压缩:在一个JPEG2000码流中,可以同时存在有损压缩和高性能的无损压缩数据,并且对图像的无损恢复可以利用层进式解码自然得到。

无损压缩在许多领域是必须的,例如医学图像中有时有损压缩是不能忍受的,再如图像档案中为了保存重要的信息较高的图像质量是必然的要求。

由于JPEG2000提供的是嵌入式码流,从而允许从有损到无损的渐进解压。

(3)渐进传输:现在网络上的JPEG图像下载时是按“块”传输的,因此只能一行一行地显示,而采用JPEG2000 格式的图像支持渐进传输(Progressive Transmission)。

所谓的渐进传输就是先传输图像轮廓数据,然后再逐步传输其他数据来不断提高图像质量。

互联网、打印机和图像文档是这一特性的主要应用场合。

(4)感兴趣区域压缩:可以指定图片上感兴趣区域[5],然后在压缩时对这些区域指定压缩质量,或在恢复时指定某些区域的解压缩要求。

这是因为子波在空间和频率域上具有局域性,要完全恢复图像中的某个局部,并不需要所有编码都被精确保留,只要对应它的一部分编码没有误差就可以了。

ROI(Region of Interest)技术分为两类:静态ROI技术[6][1]和动态ROI技术[7]。

静态ROI是在编码时定义的,适应于定向传输、遥感遥测等应用场合。

通常所说的ROI技术就是指这一类型。

动态ROI是在渐进传输的过程中通过编码端和解码端的相互通讯来动态地定义的,适应于远程医学诊断、移动通讯等应用场合[8]。

(5)码流的随机访问和处理:这一特征允许用户在图像中随机地定义感兴趣区域,使得这一区域的的图像质量高于其它图像区域;码流的随机处理允许用户进行旋转、缩放、移动、滤波和特征提取等操作。

(6)有效抑制比特误码:JPEG2000的码流设计可以有效地抑制比特误码。

这是很有必要的,例如在无线等传输误码很高的通信信道中传输图像时,恰当的码流设计可以帮助纠正解码错误,对重建图像质量是非常重要的。

(7)开放的框架结构:为了在不同的图像类型和应用领域优化编码系统,提供一个开放的框架结构在是必须的,在这种开放的结构中编码器只实现核心的工具算法和码流的解析,如果需要解码器可以要求数据源发送未知的工具算法。

2.2JPEG2000的基本框架及其编解码流程JPEG2000的基本编解码流程如图2所示。

图2 JPEG2000编/解码过程JPEG2000编码器首先对原图像数据进行离散小波变换,然后对变换后的小波系数进行量化,接着对量化后的数据熵编码,最后形成输出码流。

解码器是编码器的逆过程,首先对码流进行熵解码,然后解量化和小波反变换,最后生成重建图像数据。

JPEG2000的处理对象不是整幅图像,而是把图像分成若干图像片,对每一个图像片进行独立的编解码操作。

术语“图像片”是指原始图像被分成互不重叠的矩形块,对每一个图像片进行独立的编解码处理。

在对每个图像片进行小波变换之前,通过减去一个相同的数量值对所有的图像片进行水平移位。

编码器的最后使用了算术编码器,在JPEG2000中使用的是MQ编码器,MQ编码器在本质上与JPEG中的QM编码器很相似。

下面对整个JPEG2000的编码过程分别做一个详细的阐述。

(1)预处理预处理步骤为不同类型的图像提供了一个统一的接口,便于后续使用同样的编码器进行处理,这一步是将多种类型的图像压缩加入到统一框架中的关键。

它主要包括直流平移、分量变换、图像分片三个部分。

直流平移的目的是去除图像中的直流分量,使小波变换后的系数的正负取值的概率基本相等,以提高后续的自适应熵编码效率。

分量变换在处理多分量图像(如彩色图像)时,起着去相关的作用。

通过线性变换使输入图像由RGB三个分量转成由亮度和色度组成的Y、Cr、Cb三个分量,减少了RGB之间的相关性。

分片是没有重叠部分的任意大小空间。

编码时在各分量的同一空间位置处进行,每个分片独立压缩,构成了JPEG2000编码处理的基本单位。

对图像进行分片处理,可以降低内存需求,从而使JPEG2000具有处理大图像的能力,同时还能够实现特定区域的编解码。

(2)小波变换经过预处理后,就可以对图像作小波变换了。

与JPEG相比,JPEG2000的最大改进是以小波变换代替了DCT 变换[9]。

小波变换的目的是去除每个子图像内部像素之间的相关性,尽可能的将信息集中到少的变换系数上去,以便接下来的量化步骤有可能将携带信息较少的系数量化成0,因为它们对重建图像的质量影响最小。

(3)量化JPEG2000量化器的一个特殊之处在于它引入了“dead zone ”的概念[10]。

第一部分采用中央有“死区”的均匀量化器,其区间宽度是量化步长的两倍。

对于每个子带b ,首先由用户选择一个基本量化步长Δb ,它可以根据子带的视觉特性或者码率控制的要求决定。

将子带b 的小波系数y b (u ,v)量化为量化系数q b (u ,v)。

q b (u ,v)=sign (y b (u ,v))∗[|y b (u ,v)|∆b] 量化步长Δb 被表示为2Byte (1Byte=8bit ),其中11bit 为尾数μb ,5bit 为指数εb :∆b =2R b −εb (1+μb 211) 其中,R b 为子带b 的标称动态范围的比特数。

由此保证最大可能的量化步长被限制在输入样值动态范围的两倍左右。

(3) 熵编码为了达到抗干扰和任意水平的逐渐显示,JPEG2000对小波变换系数的量化值按不同的子带分别进行编码。

它把子带分成小的矩形块---编码块(Code Block ),每个编码块单独进行编码。

编码块的大小由编码器设定,它必须是2的整数幂,高不小于 4,总数不大于4096。

对于每个编码块的各比特面分别进行三次扫描:重要性传输、细化以及清除。

对于每次扫描输出,使用MQ 算法进行基于上下文的自适应算术编码。

最后将压缩的各子比特面组织数据包的形式输出。

(4)码流组织JPEG2000的各种渐进传输方式是在最后的码流组织阶段进行选择和实现的,为了明确码流的组织结构,首先明确几个概念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1]。

层:码流是按照层来组织的,它是对分片上所有码块比特平面上编码通道的分解。

层内包括特定码块的编码通道,其数量随码块的不同而不同。

有些是0,有些则可能是包括该码块的所有编码通道。

分层有一个原则,即随着层数的提高,解码后的图像质量要随着增加。

包:对层的继续分解是包。

包构成了JPEG2000码流的基本单位,它是分片上特定编码数据的组织实体,可以实现数据的随机存取与传输过程中的差错控制。

界:它是与包密切相关的一个概念。

界指某一分辨率下,空间某连续区域在所有子带中对应码块的集合,该组码块是原始图像的某一矩形区域经小波变换后在某一分辨率下的系数,该界包括HL 子带、LH 子带、HH 子带中的各4个码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