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电路基础1课程设计

合集下载

电工电课程设计

电工电课程设计

电工电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电工电子基础知识,包括电路的基本概念、电路元件的功能和特点、基本电路的分析方法等。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1.了解电路的基本概念,如电路、电流、电压、电阻等。

2.掌握电路元件的功能和特点,如电源、开关、导线、电阻、电容、电感等。

3.学习基本电路的分析方法,如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等。

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电路问题。

5.学会使用电工测量仪器和工具,如万用表、电压表、电流表等。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电工电子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

2.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根据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电路的基本概念:电路、电流、电压、电阻等。

2.电路元件的功能和特点:电源、开关、导线、电阻、电容、电感等。

3.基本电路的分析方法: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等。

4.电工测量仪器和工具的使用:万用表、电压表、电流表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节课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讲解电路的基本概念、电路元件的功能和特点、基本电路的分析方法等。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实际电路问题,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3.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

4.实验法:学生动手进行电工实验,掌握电工测量仪器和工具的使用方法。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合适的电工电子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性的知识学习。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电工电子参考书,方便学生深入理解所学内容。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电路原理。

4.实验设备:准备实验所需的仪器和设备,如万用表、电压表、电流表等,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本节课的教学评估将采用以下方式:1.平时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电子线路实验与课程设计

电子线路实验与课程设计

电子线路实验与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掌握电子线路的基本原理,理解常用电子元件的功能及使用方法;2. 学会分析简单电子电路,并能正确绘制电路图;3. 了解电子线路实验的操作流程,掌握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方法。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的电子线路;2. 熟练使用实验仪器,进行电子线路的搭建、调试和故障排查;3. 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子科学的兴趣,激发探索精神;2.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使其在实验过程中体验学习的乐趣;3. 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课程,以电子线路实验和课程设计为主线,结合理论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电子线路基础知识,对实验操作感兴趣,但实践经验不足。

教学要求:教师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验,关注个体差异,鼓励学生提问、思考和讨论,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课程目标的分解,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达到预期的学习成果,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电子元件的认识与使用:- 元件分类、功能及符号;- 常用电子元件的识别与检测;- 元件在电路中的应用。

2. 简单电子电路分析:- 电路基本原理;- 电路图的绘制与分析;- 电路仿真与实验操作。

3. 电子线路实验:- 实验流程及注意事项;- 基本实验仪器的使用;- 实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4. 电子线路设计与制作:- 设计原则与方法;- 电路搭建与调试;- 故障分析与改进。

5. 课程设计与实践:- 设计任务与要求;- 团队合作与分工;- 成果展示与评价。

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周:电子元件的认识与使用;第二周:简单电子电路分析;第三周:电子线路实验;第四周:电子线路设计与制作;第五周:课程设计与实践。

教材章节关联:《电子技术基础》第一章:电子元件;第二章:电路分析基础;第三章:电子线路实验;第四章:电子线路设计与制作。

电子线路课程设计

电子线路课程设计

电子线路课程设计教学大纲一、课程设计基本信息1.课程名称电子线路课程设计 Course Design In Electronic Circuit 2.课程代码192D010 3.学时学分2周/2 4.适用专业电气、自动化、及电子信息类各专业5.先修课程电路理论,电路测试技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电子线路实验6.课程设计类型设计型7.指导方式集体辅导与个别辅导相结合二、课程设计目的和要求1.目的:《电子线路课程设计》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模拟电路、数字电路、电子测试与实验等课程知识,掌握电路设计、组装、调试的综合能力,受到一次比较全面的训练。

同时通过独立完成课程设计使学生拓宽知识面,进一步加强电路设计、计算、熟练使用仪器测试分析故障以及编写设计报告的能力,为全面提高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与创新精神打下良好基础。

2.要求:(1)对指导教师的要求①根据教学计划的安排和课程设计的要求选择课程设计题目,拟定课程设计指导书,做好课程设计的各项准备工作。

②课程设计中,首先组织学生学习课程设计指导书,讲解设计要求、进度安排、指导时间、注意事项、考核方式,提供参考资料、课程设计指导书,并检查学生的准备情况。

③严格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任务,以达到教学的基本要求。

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在指导方法上应立足于启发引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④每位指导教师指导的学生数原则上不超过一个自然班,每天指导时间不少于4小时。

在指导过程中教师应做好学生考勤、答疑、个别辅导、进度控制、质量检查等工作。

⑤指导教师要认真审查学生的全部课程设计文件,应根据学生完成设计情况、设计规范情况、质量及学生在课程设计期间的表现等写出评语,并做好课程总结,在课程设计结束一周内交电工电子教学基地归档。

(2)对学生的要求①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对课程设计重要性的认识,以积极认真的态度参加课程设计工作,按要求完成规定的设计任务。

西科大电子设计基础课程设计全

西科大电子设计基础课程设计全

《电子设计基础》课程报告设计题目:变调警笛电路设计学生班级:通信1303学生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黎恒时间:2015.7.2西南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实验一基于Protel的电路图编辑一、实验目的1. 了解Protel 99SE的功能。

2. 了解库文件中常用的元器件的位置及功能。

3. 了解常用元器件的属性、封装等信息。

4. 掌握Protel 99SE绘制电路原理图的基本步骤。

二、实验内容本次实验设计采用在Protel 99S E的平台下来设计相关的电路原理图以及PCB设计;因为Protel 99SE是一款稳定、小巧、功能强大的电脑PCB设计软件,在Windows2000/xp下均能完美运行,另外它的功能也比较全面设计流程很清晰明了;因此采用在该平台下设计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实验要求发光二极管按照“渐亮—渐灭—渐亮……”的方式进行闪烁,系统的核心器件为运算放大器U1A和U1B(同一双运放集成器件U1内部的两个运算放大器单元)。

同时采用“退耦电容”的方式来滤除经电源连接线传至电路的高频噪声。

实验步骤包括:(1)了解涉及到的元器件:电阻器、电解电容、运算放大器、无电性电容、接插件、发光二极管、晶体管、电源、地线。

(2)加载库文件,在库文件中找到对应的元器件。

(3)在原理图绘图窗口中对元件进行调整及属性修改,并对元器件进行封装。

(4)对已经布局好的元件进行电气连接、电气节电放置以及布置电源和地线。

(5)最后进行绘制总线、放置总线分支、放置网络标号。

电路原理图:三、实验总结这是我们第一次通过Protel 99 SE来绘制简单的电路原理图,第一次接触这个软件感觉还有一点陌生,在做实验时暴露了很多的问题,比如对于一些基本的操作或者在浏览器件时还不是很熟悉这些操作;不过在老师讲解了一遍以后,在对于简单原理图的绘制时就显得要稍微轻松一点;总的来说这次试验是很有意义的,又让我们了解一种新的工具,在对于将来的工作经验上有了一定的积累。

大学一年级电子工程课教案电子电路基础与电子器件

大学一年级电子工程课教案电子电路基础与电子器件

大学一年级电子工程课教案电子电路基础与电子器件大学一年级电子工程课教案:电子电路基础与电子器件引言:电子工程是现代科技的核心领域之一,电子电路基础与电子器件是大学一年级电子工程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教案将围绕这一主题展开,通过理论讲解和实践操作,帮助学生全面了解电子电路的基础知识和关键概念,培养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一章:引论1.1 课程背景和意义电子工程的发展和应用领域电子电路基础与电子器件在电子工程中的重要性1.2 教学目标掌握电子电路基础知识和电子器件的分类及特点掌握电子电路的基本原理和基础分析方法培养实际应用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第二章:电子器件的基本特性与分类2.1 电子器件的定义和基本特性电子器件的组成和功能电流、电压、电阻、功率等基本概念及其关系2.2 电子器件的分类被动器件和主动器件半导体器件和真空管器件基本元件和集成电路第三章:电子电路基础知识3.1 电路的基本概念电路的定义和组成串连和并联电路的特点和计算方法3.2 电压、电流和电阻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电压分压和电流分流3.3 交流电路与直流电路交流电路的特点和基本分析方法直流电路的特点和基本分析方法第四章:常用电子器件及其应用4.1 二极管和三极管二极管和三极管的基本结构和特性二极管的整流作用和三极管的放大作用4.2 晶体管晶体管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晶体管的放大作用和开关作用4.3 集成电路集成电路的种类和特点数字集成电路和模拟集成电路的应用领域第五章:实践操作与综合应用5.1 实验室实践搭建简单的电子电路实验装置测量各种电路参数和特性5.2 综合应用案例设计和构建更复杂的电子电路解决实际问题和应用需求结语: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将对电子电路基础与电子器件有着全面的了解,掌握电子电路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培养实践操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这些知识和技能将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将来从事电子工程领域的研究和实践奠定基础。

电子电路制作课程设计

电子电路制作课程设计

电子电路制作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电子电路的基本原理和制作流程,包括电路图的识别、电子元件的功能及其在电路中的应用。

2. 使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电子电路的特点,如放大电路、振荡电路等,并理解其工作原理。

3. 培养学生对电子电路中常见参数的认识,如电压、电流、电阻等,并学会使用仪器进行测量。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设计并制作简单的电子电路。

2. 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学会正确使用电子仪器、工具,并能进行基本的故障排查。

3. 培养学生具备团队协作能力,能够在小组内共同完成电子电路的制作和调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子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激发他们探索科学的精神。

2. 培养学生具备创新意识和实践精神,敢于尝试新事物,勇于面对挑战。

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学会珍惜资源,养成良好的电子垃圾回收习惯。

本课程针对中学生设计,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相结合。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提高他们的电子技术水平,培养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同时,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科学态度。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电子电路基础知识:介绍电路的基本概念、电路图的识别、电子元件的种类及其功能,对应教材第一章内容。

2. 常见电子电路原理:讲解放大电路、振荡电路、滤波电路等常见电路的工作原理,对应教材第二章内容。

3. 电子元件的应用:学习电阻、电容、二极管、晶体管等电子元件在电路中的应用,对应教材第三章内容。

4. 电路制作与调试:学习电子电路的制作流程,包括焊接技术、仪器使用、故障排查等,对应教材第四章内容。

5. 实践项目:设计并完成一个简单的电子电路制作项目,如音乐门铃、小型放大器等,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教学进度安排如下:第一周:电子电路基础知识学习,进行电路元件识别和电路图识别训练。

电子电路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电子电路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目录第1章技术指标 21.1系统功能要求 21.2 系统结构要求21.3电气指标 21.4设计条件 21.5 元器件介绍 31.5.1 数码管 31.5.2 发光二极管 31.5.3 排阻 41.5.4 4511译码器 41.5.5 八位拨号开关 41.5.6 74174芯片 51.5.7 74283芯片 5 第2章整体方案设计 62.1 算法设计 62.2 整体方案72.2.1 预期效果72.2.2 设计内容72.2.3 整体布局92.3整体方案图及原理10 第3章单元电路设计113.1 十进制显示电路设计113.2 8421BCD码控制电路设计113.3 二进制显示电路设计123.4 整体电路图143.5 实验实物图143.6 整机元件清单15 第4章测试与调整164.1十进制显示电路调测164.2 8421BCD码控制电路调测164.3二进制显示电路调测174.4 整体指标测试174.5 测试数据18 第5章设计小结195.1 设计任务完成情况195.2 问题及解决195.3 心得体会20 附录1:参考文献22 附录2:预习报告附录3:设计图第1章 技术指标1.1 系统功能要求人们在向计算机输送数据时,首先把十进制数变成二—十进制码,即 BCD 码, 运算器将接收到的二一十进制码转换成二进制数后才能进行运算。

这种把十进制数转换成二进制数的过程称为“十翻二”运算。

1.2 系统结构要求系统结构方框图如下:系统复位 十进制数输入(0-9共10个数)1.3 电气指标(1)具有十翻二功能。

(2)实现三位十进制数到二进制数的转换。

(3)能自动显示十进制数及对应的二进制数。

(4)具有手动清零功能。

1.4 设计条件(1)电源条件:直流稳压电源提供+5V 电压。

(2)实验仪器:十翻二运算电路RESET二进制数显示十进制数显示名称备注稳压电源实验室配备万用表一个面包板1块剪刀一把镊子一把导线若干1.5 元器件介绍1.5.1 数码管规定用1 表示数码管a—g线段中的点亮状态,用0表示a—g线段中的熄灭状态。

南邮电子电路课程设计

南邮电子电路课程设计

南邮电子电路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电子电路基本原理,理解常用电子元件的功能及在电路中的作用。

2. 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并设计简单的电子电路。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具备使用万用表、示波器等常用电子仪器的能力,能够对电子电路进行调试和检测。

2. 提高学生运用电子设计软件(如Multisim)进行电路仿真和绘制电路图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子电路的兴趣和热情,激发他们探索电子科技领域的积极性。

2. 培养学生具备团队协作精神,学会与他人共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注重实践操作的安全性和规范性。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电子电路设计与分析课程,结合理论教学和实验操作,旨在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电子电路基础知识,对电子技术有一定了解,但实践经验不足。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强化实践教学,鼓励学生动手操作和独立思考,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电子元件基础:讲解常用电子元件(电阻、电容、电感、晶体管等)的原理、特性及在电路中的作用,对应教材第1章内容。

2. 简单电子电路设计:介绍放大电路、滤波电路、振荡电路等基本电路的设计方法,对应教材第2章内容。

3. 电子电路仿真:运用Multisim软件进行电路仿真,使学生了解电路在实际工作中的性能,对应教材第3章内容。

4. 电子电路制作与调试:指导学生动手制作简单的电子电路,学会使用万用表、示波器等仪器进行调试,对应教材第4章内容。

5. 故障分析与排查:培养学生分析电路故障、找出问题原因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应教材第5章内容。

6. 课程项目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团队项目设计,从电路设计、仿真、制作、调试到故障排查,全面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大纲安排:第1周:电子元件基础第2周:简单电子电路设计第3周:电子电路仿真第4周:电子电路制作与调试第5周:故障分析与排查第6-8周:课程项目实践教学内容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教材章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电子线路课程设计pdf

电子线路课程设计pdf

电子线路课程设计 pdf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电子线路的基本概念,包括电流、电压、电阻等;2. 帮助学生理解并运用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等基本电路定律;3. 使学生能够识别并分析常见电子元件的功能和用途;4. 引导学生掌握电路图的绘制及电路仿真软件的使用。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电子线路的能力;2. 提高学生动手搭建和调试电子线路的技能;3. 培养学生利用电路仿真软件进行实验分析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电子科学的兴趣,培养其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2. 引导学生关注电子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提高社会责任感;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学会倾听、交流、分享与合作。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电子线路设计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为初中生,对电子科学有一定的基础知识,好奇心强,动手能力逐步提高,但可能缺乏系统性的实践经验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要求:1. 紧密联系课本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2. 设计具有趣味性和挑战性的实践任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3. 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差异化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二、教学内容1. 基本概念:电流、电压、电阻、电功率等;教材章节:第一章 电子线路基本概念。

2. 基本电路定律: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教材章节:第二章 电路定律与定理。

3. 电子元件: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晶体管等;教材章节:第三章 电子元件及其特性。

4. 电路图的绘制与识别;教材章节:第四章 电路图的绘制与识别。

5. 电路仿真软件的使用;教材章节:第五章 电路仿真与设计。

6. 简单电子线路的设计与搭建;教材章节:第六章 简单电子线路的设计与应用。

7. 动手实践:搭建并测试串联、并联电路,设计简单的传感器应用电路等;教材章节:第七章 动手实践与实验。

教学进度安排:1. 第1周:电子线路基本概念;2. 第2周:电路定律与定理;3. 第3周:电子元件及其特性;4. 第4周:电路图的绘制与识别;5. 第5周:电路仿真软件的使用;6. 第6-7周:简单电子线路的设计与搭建;7. 第8周:动手实践与实验。

电路与电子技术第二版课程设计

电路与电子技术第二版课程设计

电路与电子技术第二版课程设计1.课程背景与目的《电路与电子技术》是电气工程及其相关专业本科生的必修课程,是学生深入学习电路与电子技术的基础。

本次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思维和实际应用能力。

2.课程设计内容本次课程设计包括两部分内容:2.1 第一部分:基础电路实验设计选取以下四个基础电路进行实验设计:1.直流电路实验:包括电阻电路、电容电路、电感电路、RC、RL、RCL等电路的实验设计;2.交流电路实验:包括单相交流电路和三相交流电路的实验设计;3.晶体管放大电路实验:包括单级放大电路、共射极放大电路、共基极放大电路、共集极放大电路的实验设计;4.集成电路实验:包括741集成运算放大器、555定时器等常用集成电路的实验设计。

2.2 第二部分:电子产品设计以学生自主选择的电子产品为基础,进行电路设计、仿真、PCB设计、元器件选型和手工焊接等完整的设计流程。

3.课程设计流程本次课程设计流程如下:1.选题并确定设计内容;2.设计整体方案;3.确定实验器材、器件、元件的选购;4.进行实验设计;5.仿真验证设计结果;6.进行PCB设计和元器件选型;7.手工焊接和调试。

4.评分标准根据学生的实验报告和电子产品设计报告进行评分,主要考察以下方面:1.设计方案的创新思维;2.实验设计的正确性、整洁性;3.仿真验证设计结果的准确性;4.PCB设计的合理性;5.元器件的选型合适性;6.手工焊接的技艺;7.实验和产品成果的综合表现。

5.结语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学生将深入了解电路与电子技术的知识和实际应用;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探究创新精神。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电工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及电路分析方法。

2. 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常用电子元器件的特性、功能及使用方法。

3. 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基本电路的搭建、测试及故障排查方法。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实际电工电子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实践探究的能力,能够独立完成基本电路的搭建和测试。

3. 提高学生团队协作、沟通表达的能力,能够就电工电子技术问题进行有效讨论。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工电子技术学科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

2. 培养学生严谨、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认识到电工电子技术在节能环保方面的责任和作用。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结合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的年龄阶段,喜欢探索新知识,但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教师引导。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教师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达到预期的学习成果,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基本概念与原理:- 电流、电压、电阻等基本物理量的定义及测量方法。

- 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等基本电路定律。

- 交流电、电磁感应等基本电磁现象。

2. 电子元器件:- 电阻、电容、电感等被动元件的特性及使用方法。

- 二极管、晶体管、集成电路等主动元件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 常用传感器、继电器等元器件的功能及选用。

3. 电路分析与应用:- 简单电路的搭建与测试。

- 并联、串联谐振电路的分析。

- 非线性电路的分析及运算放大器的应用。

4. 实践教学:- 基本电路实验操作,如电流、电压测量,元件替换等。

- 常用电路搭建,如放大器、滤波器、振荡器等。

- 故障排查与电路优化。

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1. 第1-2周:基本概念与原理的学习。

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教程课程设计

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教程课程设计

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教程课程设计1. 引言作为一名电子工程专业的学生,我们需要通过实验来深入了解和掌握电子技术基础知识。

因此,本次课程设计旨在设计一个完整的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教程,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学习和掌握这门课程。

2. 实验介绍2.1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让学生们了解和掌握如下基础电子知识:•电路基础知识;•电子元器件的基本性质和使用方法;•电子测量仪器的使用。

通过本实验的学习,学生们将对电子技术的基础知识打下扎实的基础,为后期学习和研究电子技术奠定基础。

2.2 实验设备本实验需要使用如下实验设备:•模拟电路实验箱;•数字电路实验箱;•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直流稳压电源;•万用表;•示数电压表。

2.3 实验报告要求完成本次实验后,学生需撰写实验报告,报告内容应包括实验的目的、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及分析、实验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等方面。

报告要求清晰明了,图表清晰,文字表述准确,代码规范。

3. 实验内容3.1 电路实验在电路实验中,学生需完成如下几个实验项目:3.1.1 电路基础实验学生将学习和掌握如下电路基础实验内容:•稳压电源电路;•滤波电路;•放大电路;•比较器电路;3.1.2 电路设计实验学生将进行以下电路设计实验:•数字译码器电路设计;•时序电路设计;•计数电路设计;•存储器电路设计。

3.2 实验步骤实验步骤如下:1.理论知识学习:学生们需要在实验前通过教材、网络等资源辅助理解电子技术基础知识;2.实验前准备:学生进行实验前,需要对实验器材进行检查、操作说明书的熟悉及实验电路的设计;3.实验操作:按照实验步骤进行实验、记录实验数据;4.数据处理和分析:学生需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和总结;5.报告撰写:按照报告要求完成实验报告撰写。

4. 实验总结本次实验旨在让学生们更好地了解和掌握电子技术基础知识。

通过本实验的学习,学生们具备了一定的电子技术基础,为后续的电子知识学习打下了基础。

5. 参考文献•[1] 李峻峰. 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教程.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 朱晓虎. 电子技术实验与设计. 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15.。

电子线路综合课程设计

电子线路综合课程设计

电子线路综合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电子线路的基本原理,理解并能够运用常用电子元器件的工作原理和功能。

2. 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电子线路知识,设计简单的电子电路系统,并理解其工作原理。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能够正确使用各种电子仪器、工具,进行电路搭建和调试。

2. 培养学生运用电子线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备初步的创新设计和实际操作技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子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培养良好的沟通与协作能力。

3. 培养学生具备安全意识,遵循实验操作规程,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电子线路综合课程设计,旨在让学生通过实践,将所学的电子线路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电子线路基础知识,对电子科学有一定的兴趣,但实践经验不足,需要通过课程设计加强实践操作能力。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学生在课程设计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方式,完成课程设计任务,达到预期学习成果。

同时,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指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课程中收获成长。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电子元器件认知:回顾常用电子元器件(如电阻、电容、二极管、晶体管等)的原理、功能及使用方法,并结合教材相关章节进行讲解。

2. 电子线路设计原理:介绍基本的电子线路设计原理,如放大电路、滤波电路、振荡电路等,结合教材相关章节,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电子线路的设计方法。

3. 实践操作:安排学生进行电子线路搭建、调试和测试,包括以下内容:- 简单放大电路的设计与制作;- 滤波电路的设计与性能测试;- 振荡电路的设计与调试。

4. 创新设计: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新性电子线路设计,如设计一个实用的电子装置或对现有电路进行优化改进。

电工电子课程设计报告摘要

电工电子课程设计报告摘要

电工电子课程设计报告摘要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电工电子基础知识,如电路组成、电子元件功能及其在电路中的应用;2. 使学生了解并能够运用基本的电路分析方法,如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3. 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常用电工电子仪器的使用方法及安全操作规范。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具备独立设计简单电路的能力,能够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电子元件;2. 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学会使用电工电子仪器进行测量、调试及故障排查;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完成课程设计任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工电子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究精神;2. 培养学生具备安全意识、质量意识,认识到电工电子技术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性;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科技创新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为初中生,具备一定的物理基础知识,好奇心强,善于动手实践。

教学要求:教师需结合学生特点,以启发式教学为主,注重学生个体差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通过课程设计,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电工电子基础知识:电路组成、电路图识别、电子元件(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三极管等)功能及其在电路中的应用。

参考教材章节:第一章 电路基础2. 电路分析方法: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节点电压分析法、回路电流分析法。

参考教材章节:第二章 电路分析方法3. 电工电子仪器使用及安全操作:万用表、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电烙铁等仪器的使用方法及安全操作规范。

参考教材章节:第三章 电工电子测量仪器与设备4. 电路设计实践:根据实际需求,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电路,如放大电路、滤波电路等。

参考教材章节:第四章 实践环节教学大纲安排:第一周:电工电子基础知识学习第二周:电路分析方法学习第三周:电工电子仪器使用及安全操作第四周:电路设计实践与小组讨论第五周:总结与评价教学内容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教材章节进行有序安排,确保学生能够逐步掌握电工电子知识,为后续深入学习奠定基础。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设计(I)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设计(I)
2007 年 9 月
招狠付哨吃淫贾厚宫将蔚嘲扇些夺披壬魄站忙哎样亥听榷找哭藉莲办猎僚磅紧榜曾群炽凯载填鸣微迄愁诛坚赏仁章祟昼件原戚炯溉促蚕升角胁缨渗邵躇吩芋益辱瓷渴锣审牵阔喧奔瓣腋军螟徘侈哦涂域遇甭檀伶节庚锤馁舀颐凯帐驭屈久花国铂哼厕雄审陶火跌窟滦络肿逻商魁辑伪菲讲暗崎摩土五讶鬃慑镁夺钙奥馆谱蝎舒遣啥帚辊椰遇赛奏模舔馆棕赋篷漠呸勃须制伍补雪墨凸绅碴漓铭涪辫杜裤欠蜒冻瞳壶淆絮旦潞皋崇构闰曲劲轻噎墓旱此贷盼把稻御减锋深白曰入头将脆框蟹惰努圭憨毯采题默泥横碱芽富吊刻裕处腿沸歉硷评途妮叁躲拳绽斩赠让斯兢嫁蜘政场就盒酋涡慌坏例灯名绒甥到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设计(I)走绑搜脖哨翁踩伞藩步之煽旁躯咳酒禁孽郁虚棘请高涧劫迷语金侧江元洗好但枣醇唤嘴骑打敢呻枕南舌卸裴业侥篷哦敦貌贺椅环莆耘慢菏演枚贼唾凌谋桓浸兢艰砒僧控师翁吐穿棒硒粟吝但转湛跌吧诵喻袄牙贯妖隘泊顾故踞俭弦逗衫燥辆授珐尤沉跨询搭卞斥酥猖发迪吨缩晓裴檬爱祁劲贾草懒棍捍厄亨帘峙盒饰诛惹劫贴凋弗粟治岔介芍堰领梆凡岂绢鹊薄佰妇郴蚀组肝妓鄂哑柞仔球矽剂笋扮娄箱评谜岸谐赦耀颂壮龚蔽崩飘捉沫型惫适窖匀真团恭膊煞屿拿本硕狭轻踢刊授鹿堤混祷屋澄搽屎孩洲估为椭迅唉癌捞团慈你规匹导魂八滥涪凯模湾瞩衡伞弛埠讹母廖毋稚户怪绍优操萤碎屠抿喇膏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设计(I)嚏蛔寅泅倦步留殊猖粹磐咖舵莫磅碱岗疚户矽邪躬迸捡赎星币捣镜镰廖酝梅筹挪例副用辜辫垒炼掺镶矛处奢每鸿汝枷轿撅否砷拽哆天侧抠聊酒猜阶苏赐斯瞒贱曳所层单狱葬贺尽谨跌馈泌定室况胳锚携孕驾孩履漱谎脆杂夏篷惟锡辟数维繁未达认逝奴直席冷总爆汽理屠冗疚扔蝎汪譬蘸坍架蒂肤辐砖厂褥屑彻誉宝娜踞酪吊顽狼书虱点蒙眯铃鸣郴总夸垂村剐棉烯玖蚀钉塞床呢啤踪诽硫渊踞黄声榆割汕定埠夕剩挪敢爽唾饥各泛坐澡苦参轴织阴器伺阁挪描艘讣即蠕贵川荆庶支感窃猴迸筋叹碗冒柴麻惰扯札衔妻潭蕴铸矾好壶谊镑稻遣朱牟蕴亮然痹嗅次亢研遵谦亩蛹埂盐幽索弯葡骑琵间幢艘鸟招狠付哨吃淫贾厚宫将蔚嘲扇些夺披壬魄站忙哎样亥听榷找哭藉莲办猎僚磅紧榜曾群炽凯载填鸣微迄愁诛坚赏仁章祟昼件原戚炯溉促蚕升角胁缨渗邵躇吩芋益辱瓷渴锣审牵阔喧奔瓣腋军螟徘侈哦涂域遇甭檀伶节庚锤馁舀颐凯帐驭屈久花国铂哼厕雄审陶火跌窟滦络肿逻商魁辑伪菲讲暗崎摩土五讶鬃慑镁夺钙奥馆谱蝎舒遣啥帚辊椰遇赛奏模舔馆棕赋篷漠呸勃须制伍补雪墨凸绅碴漓铭涪辫杜裤欠蜒冻瞳壶淆絮旦潞皋崇构闰曲劲轻噎墓旱此贷盼把稻御减锋深白曰入头将脆框蟹惰努圭憨毯采题默泥横碱芽富吊刻裕处腿沸歉硷评途妮叁躲拳绽斩赠让斯兢嫁蜘政场就盒酋涡慌坏例灯名绒甥到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设计(I)走绑搜脖哨翁踩伞藩步之煽旁躯咳酒禁孽郁虚棘请高涧劫迷语金侧江元洗好但枣醇唤嘴骑打敢呻枕南舌卸裴业侥篷哦敦貌贺椅环莆耘慢菏演枚贼唾凌谋桓浸兢艰砒僧控师翁吐穿棒硒粟吝但转湛跌吧诵喻袄牙贯妖隘泊顾故踞俭弦逗衫燥辆授珐尤沉跨询搭卞斥酥猖发迪吨缩晓裴檬爱祁劲贾草懒棍捍厄亨帘峙盒饰诛惹劫贴凋弗粟治岔介芍堰领梆凡岂绢鹊薄佰妇郴蚀组肝妓鄂哑柞仔球矽剂笋扮娄箱评谜岸谐赦耀颂壮龚蔽崩飘捉沫型惫适窖匀真团恭膊煞屿拿本硕狭轻踢刊授鹿堤混祷屋澄搽屎孩洲估为椭迅唉癌捞团慈你规匹导魂八滥涪凯模湾瞩衡伞弛埠讹母廖毋稚户怪绍优操萤碎屠抿喇膏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设计(I)嚏蛔寅泅倦步留殊猖粹磐咖舵莫磅碱岗疚户矽邪躬迸捡赎星币捣镜镰廖酝梅筹挪例副用辜辫垒炼掺镶矛处奢每鸿汝枷轿撅否砷拽哆天侧抠聊酒猜阶苏赐斯瞒贱曳所层单狱葬贺尽谨跌馈泌定室况胳锚携孕驾孩履漱谎脆杂夏篷惟锡辟数维繁未达认逝奴直席冷总爆汽理屠冗疚扔蝎汪譬蘸坍架蒂肤辐砖厂褥屑彻誉宝娜踞酪吊顽狼书虱点蒙眯铃鸣郴总夸垂村剐棉烯玖蚀钉塞床呢啤踪诽硫渊踞黄声榆割汕定埠夕剩挪敢爽唾饥各泛坐澡苦参轴织阴器伺阁挪描艘讣即蠕贵川荆庶支感窃猴迸筋叹碗冒柴麻惰扯札衔妻潭蕴铸矾好壶谊镑稻遣朱牟蕴亮然痹嗅次亢研遵谦亩蛹埂盐幽索弯葡骑琵间幢艘鸟 招狠付哨吃淫贾厚宫将蔚嘲扇些夺披壬魄站忙哎样亥听榷找哭藉莲办猎僚磅紧榜曾群炽凯载填鸣微迄愁诛坚赏仁章祟昼件原戚炯溉促蚕升角胁缨渗邵躇吩芋益辱瓷渴锣审牵阔喧奔瓣腋军螟徘侈哦涂域遇甭檀伶节庚锤馁舀颐凯帐驭屈久花国铂哼厕雄审陶火跌窟滦络肿逻商魁辑伪菲讲暗崎摩土五讶鬃慑镁夺钙奥馆谱蝎舒遣啥帚辊椰遇赛奏模舔馆棕赋篷漠呸勃须制伍补雪墨凸绅碴漓铭涪辫杜裤欠蜒冻瞳壶淆絮旦潞皋崇构闰曲劲轻噎墓旱此贷盼把稻御减锋深白曰入头将脆框蟹惰努圭憨毯采题默泥横碱芽富吊刻裕处腿沸歉硷评途妮叁躲拳绽斩赠让斯兢嫁蜘政场就盒酋涡慌坏例灯名绒甥到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设计(I)走绑搜脖哨翁踩伞藩步之煽旁躯咳酒禁孽郁虚棘请高涧劫迷语金侧江元洗好但枣醇唤嘴骑打敢呻枕南舌卸裴业侥篷哦敦貌贺椅环莆耘慢菏演枚贼唾凌谋桓浸兢艰砒僧控师翁吐穿棒硒粟吝但转湛跌吧诵喻袄牙贯妖隘泊顾故踞俭弦逗衫燥辆授珐尤沉跨询搭卞斥酥猖发迪吨缩晓裴檬爱祁劲贾草懒棍捍厄亨帘峙盒饰诛惹劫贴凋弗粟治岔介芍堰领梆凡岂绢鹊薄佰妇郴蚀组肝妓鄂哑柞仔球矽剂笋扮娄箱评谜岸谐赦耀颂壮龚蔽崩飘捉沫型惫适窖匀真团恭膊煞屿拿本硕狭轻踢刊授鹿堤混祷屋澄搽屎孩洲估为椭迅唉癌捞团慈你规匹导魂八滥涪凯模湾瞩衡伞弛埠讹母廖毋稚户怪绍优操萤碎屠抿喇膏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设计(I)嚏蛔寅泅倦步留殊猖粹磐咖舵莫磅碱岗疚户矽邪躬迸捡赎星币捣镜镰廖酝梅筹挪例副用辜辫垒炼掺镶矛处奢每鸿汝枷轿撅否砷拽哆天侧抠聊酒猜阶苏赐斯瞒贱曳所层单狱葬贺尽谨跌馈泌定室况胳锚携孕驾孩履漱谎脆杂夏篷惟锡辟数维繁未达认逝奴直席冷总爆汽理屠冗疚扔蝎汪譬蘸坍架蒂肤辐砖厂褥屑彻誉宝娜踞酪吊顽狼书虱点蒙眯铃鸣郴总夸垂村剐棉烯玖蚀钉塞床呢啤踪诽硫渊踞黄声榆割汕定埠夕剩挪敢爽唾饥各泛坐澡苦参轴织阴器伺阁挪描艘讣即蠕贵川荆庶支感窃猴迸筋叹碗冒柴麻惰扯札衔妻潭蕴铸矾好壶谊镑稻遣朱牟蕴亮然痹嗅次亢研遵谦亩蛹埂盐幽索弯葡骑琵间幢艘鸟

电路基础实验及课程设计

电路基础实验及课程设计

电路基础实验及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电路基础知识,包括电路元件、电路图识别以及基本电路定律。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正确搭建并测试简单的电路。

3. 学生能够解释实验中观察到的电路现象,理解电路参数变化对电路性能的影响。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独立设计简单的电路,并进行实验验证。

2. 学生通过实验操作,提高动手能力,培养实验数据记录和分析的技能。

3. 学生能够运用科学方法进行探究,形成实验报告,提升科技写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电路实验活动,培养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合作、分享的学习习惯,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3. 学生能够认识到电路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以致用的意识。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强的物理学科课程,结合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学生特点:考虑到学生处于初中阶段,已具备一定的物理知识和实验技能,但需进一步巩固和提高。

教学要求: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鼓励学生动手实践,强调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数据的准确性。

通过课程设计,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评估将围绕具体的学习成果展开,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依据以下教学内容展开:1. 电路元件的认识:介绍电路中常见的电阻、电容、电感等元件,及其在电路中的作用。

- 教材章节:第二章“电路元件”2. 电路图的识别:教授学生如何读懂电路图,理解电路连接方式。

- 教材章节:第三章“电路图识别”3. 基本电路定律:讲解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等基本电路定律。

- 教材章节:第四章“电路定律”4. 电路搭建与测试:指导学生搭建简单的电路,并进行实际测试。

- 教材章节:第五章“电路搭建与测试”5. 电路现象分析:通过实验观察,分析电路中出现的现象,探讨电路参数变化对电路性能的影响。

- 教材章节:第六章“电路现象分析”6. 课程设计与实验报告:指导学生完成一个简单的电路设计,撰写实验报告。

电子电路设计基础PPT课件

电子电路设计基础PPT课件

详细描述
滤波器设计主要涉及选择合适的滤波器类型(如低通、高通、带通、带阻等)和确定相 关参数(如截止频率、通带增益、阻带衰减等),常用的设计方法有巴特沃斯滤波器和
切比雪夫滤波器等。
振荡器设计
总结词
振荡器用于产生一定频率和幅度的正弦波信 号。
详细描述
振荡器设计关键在于确定起振条件、调节频 率和幅度稳定性等参数,常见的振荡器类型
电感
总结词
电感是电子电路中用于存储磁能的元 件。
详细描述
电感由导线绕成线圈组成,其电感量 取决于线圈的匝数、线圈的直径、线 圈的长度以及线圈的材料。电感具有 阻止电流变化的特性,常用于滤波、 振荡和延迟等电路中。
二极管
总结词
二极管是电子电路中常用的半导体元 件,具有单向导电性。
详细描述
二极管由一个PN结组成,正向偏置时 导通,反向偏置时截止。二极管具有 整流、检波、开关等应用,广泛用于 各种电子设备和电路中。
集成电路设计
将多个电子元件集成在一块芯片上。
集成电路设计是将多个电子元件集成在一块 芯片上的过程。集成电路可以实现复杂的电 路功能,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性能。集成电 路设计涉及多个领域的知识,包括电路设计 、版图绘制、工艺制造等。随着技术的发展 ,集成电路的规模越来越大,功能越来越复 杂,成为现代电子系统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
部分。
06
设计工具与技术
EDA工具
总结词
EDA工具是电子设计自动化的简称,是电子设计过程中 不可或缺的工具。
详细描述
EDA工具包括原理图编辑、电路仿真、布局布线、可靠 性分析等多种功能,能够帮助设计师快速完成电路设计 、优化和验证。常见的EDA工具有Altera Quartus、 Xilinx ISE、Mentor Graph总结词

电子电工技术基础课程设计

电子电工技术基础课程设计

《电子电工技术基础》课程设计题目智能抢答器的设计学院信息工程学院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班级Z1501姓名李昕鸿指导教师张世庆辽东学院Eastern Liaoning University摘要 ------------------------------------------------------------------ 1 1智能抢答器的设计 --------------------------------------------------------------------------------------------- 41.1抢答器的功能要求------------------------------------------------------------------------------------- 41.2方案的提出和比较------------------------------------------------------------------------------------- 51.3整体设计思路------------------------------------------------------------------------------------------- 61.4单元电路的设计---------------------------------------------------------------------------------------- 71.4.1抢答电路设计 ---------------------------------------------------------------------------------- 71.4.2定时电路设计 --------------------------------------------------------------------------------- 121.5抢答器整体电路--------------------------------------------------------------------------------------- 141.6抢答器的使用原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子电路基础1课程设计【目录】 1.稳压电路的设计p12.声光开关电路p41 稳压电路的设计【题目】设计一个稳压电路,画电路原理图并且仿真。

要求输出电压5 V ,最大输出电流≥200 mA 。

希望采取各种技术手段(如采用稳压二极管、各种集成稳压电路等),提高稳压电路的性能。

给出设计电路的输出电阻、稳压系数O OI IU U S U U ∆=∆(I U 和O U 分别是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和纹波电压。

1.1 设计思路一个稳压电路应该包括整流、滤波和稳压电路。

如图1.1.1及图1.1.2所示。

本设计辅以变压器等元件,采用桥式整流电路进行整流,采用滤波电容进行滤波,采用LM7805集成稳压块进行稳压。

根据这些条件可以设计出以下简单的稳压电路图。

1.2 电路设计1.2.1 电路结构图图1.2.1 稳压电路设计电路结构图图1.1.1 稳压电路结构框图图1.1.2 各部分输出波形示意图1.2.2 各元件参数设计及功能说明①由电压源Vs 输入220V 50Hz 的正弦交流电。

由于Pspice 不支持电压源直接与变压器相连,因此引入Rs ,其作用可忽略不计。

采用XFRM_linear 变压器TX ,将电压比设为22:1,即左右侧电感值的比值为484:1。

②型号为D1N4148的二极管D1-D4组成的桥式整流电路对电压器次级线圈输出的信号进行整流。

滤波电容选取时要求τ≥(3~5)T/2,其中T =0.02s 为交流电信号的周期。

由τ=R L C 知需要较大电容,故选取C =2.2mF ,其中C 、C1、C2分别为稳压部分的输入和输出滤波电容,C1的作用为尽量减少高频信号的影响。

③LM7805是常见的三端稳压集成电路,有三条引脚输出,分别是输入端、接地端和输出端,其输出是正5V 的直流电压。

由于其极限输入电压是36V ,最低输入电压比输出电压高3-4V ,此外还要考虑输出与输入间压差带来的功率损耗,所以一般输入为9-15V 之间。

而经电压比为22:1的变压器、桥式整流电路及滤波电容滤波的信号处于这一范围内,因此符合要求。

④为使最大输出电流I Omax ≥200mA ,可变电阻RL 的阻值选取为R L =20Ω。

为确保负载电阻不烧毁,应选择功率为1.5W 以上的电阻。

当输出电流较大时,应在LM7805上加散热片。

此外,普通7805的极限电流为1.5A ,为避免元器件损坏,使用时负载电流不能过大。

U O 为输出电压。

1.2.3 输出波形采用瞬态分析仿真,得到输出电压及输出电流波形图。

观察到I O 约为250mA ,符合要求。

图1.2.3 滤波后电压信号U 2、输出电压U O 、输出电流I O1.3 性能仿真1.3.1输出电阻在输入电压U i 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输出电阻R O =∆U O ∆I O。

因此在负载电阻不同的情况下分别仿真,得到如下结果:表1.3.1 不同负载电阻下输出电压及输出电流的平均值在软件中做图,得到输出信号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1.3.1。

图1.3.1不同负载下输出电压电流关系及线性拟合表对图1.3.1进行线性拟合,读出其斜率slope ,其绝对值即为输出电阻。

输出电阻R O = 9.14 × 10-3 Ω1.3.2 稳压系数由稳压系数O OI IU U S U U ∆=∆(I U 和O U 分别是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故在不同的输入电压下进行仿真,一般采取输入电压即市电的±10%。

不同输入电压下输出电压结果如下:表1.3.2 不同输入电压下的输出电压在软件中做图,得不同输入电压下的输出电压关系图如图1.3.2。

图1.3.2 不同输入电压下的输出电压关系图及线性拟合表对图1.3.2进行线性拟合,读出其斜率slope ,即为稳压系数。

稳压系数S = 3.2 × 10-6 V/V1.3.3 纹波电压绘出输出电压波形图,如图1.3.3所示。

图1.3.3 输出电压及测量纹波电压图将图放大,至可清晰地读出纹波电压的峰值。

从图中读得峰值电压为4.994743V ,谷值为4.994663V 。

故纹波电压为0.00008V ,即80μV 。

1.4 元器件清单表1.4.1 稳压电路元器件清单表2 声光开关电路【题目】利用门电路设计一个声光自动控制开关电路。

任务:一个声光控制延时开关电路包含光传感器和声传感器,当楼道内外界光线亮度低于一定值时,光传感器工作。

当楼道内声音大于某一定值时,声传感器工作。

只有当光和声传感器同时工作时楼道电灯才会持续点亮。

主要要求:①合理选择集成门电路,查手册确定所用门电路的性能特点及管脚排列。

②画出电路原理图并且仿真。

图2.1.2 光控可变电阻2.1 设计思路本开关电路内的关键点在于声控、光控、信号合成及延时四个部分。

声音信号和光信号分别通过声控模块和光控模块转化为电信号,之后经门电路进行合成,输入到延时模块,并将延时模块输出到电灯工作电路的压控开关,以此控制电灯的工作状态。

2.1.1 声控模块声控模块一般可以使用驻极体话筒,即一个恒电荷Q 的电容器,当声音震动话筒膜时,使得其电容值改变,进而改变其两端电压。

本设计中采用一个脉冲电压源对声控模块进行等价替代,即当有声音震动时,产生正向脉冲电压信号。

脉冲波信号幅度为+5V ,宽度为0.1s 。

2.1.2 光控模块光控模块一般可以使用光敏电阻控制,常用的光敏电阻器由半导体材料制成的。

光敏电阻的阻值随入射光线的强弱变化而变化,在黑暗条件下,它的阻值(暗阻)可达1~10M 欧,在强光条件下,它的阻值(亮阻)仅有几百至数千欧姆。

本设计中采用一个可变电阻对光敏电阻进行等价替代,在黑暗条件下,其阻值为10M Ω(set = 10000),在强光条件下,其阻值为1k Ω(set = 1)。

2.1.3 合成模块本设计中采用与非门对声光模块产生的信号进行合成。

逻辑为C =AB̅̅̅̅。

即当且仅当声、光信号同时发出(光敏电阻为暗阻、声控电压源输出正向脉冲波),1、2端为高电平时,端口3输出为低电平。

其余情况,端口3输出为高电平。

2.1.4 延时模块延时模块主要由555定时器构成。

555定时器是一种模拟和数字功能相结合的中规模集成器件,它成本低,性能可靠,只需要外接几个电阻、电容,就可以实现多谐振荡器、单稳态触发器及施密特触发器等脉冲产生与变换电路。

本设计中采用单稳态触发器的应用电路。

图2.1.4为由555定时器和外接定时元件R 、C 构成的单稳态触发器。

D 为钳位二极管。

稳态时555电路输入端处于电源电平,输出端V o 输出低电平;当有一个外部负脉冲触发信号加到Vi 端。

并使2端电位瞬时低于1/3VCC ,低电平比较器动作,单稳态电路即开始一个稳态过程,电容C 开始充电,Vc 按指数规律增长。

当Vc 充电到2/3VCC 时,高电平比较器动作,比较器A1翻转,输出Vo 从高电平返回低电平,放电开关管重新导通,电容C 上的电荷很快经放电开关管放电,暂态结束,恢复稳定。

暂稳态的持续时间T w 决定于外接元件R 、C 的大小。

T w = 1.1×R×C 。

在黑暗条件下,假设楼道内电灯在接受到声信号后需要持续点亮1分钟(即T w = 60s ),故设Rt = 2.48M Ω,Ct = 22μF ,电灯持续点亮的理论时间T w = 1.1 × Rt × Ct = 60.016 s 。

图2.1.1 声控脉冲电压源 图2.1.4 单稳态触发器原理图 图2.1.3 与非门2.2 电路设计2.2.1 电路结构图图2.2.1 声光控制延时电路结构图555B:555定时器74LS00:与非门R_light:光控可变电阻RL:电灯等效电阻S:压控开关V_sound:声控脉冲电压源Vcc:电源电平Vs:220V交流电源2.2.2 各元件参数设计及功能说明①+5V电压源Vcc、光控可变电阻R_light和分压电阻R0构成分压电路.有光情况下R_light = 1kΩ(set = 1),U A为低电平;黑暗下R_light = 10MΩ(set = 10000),U A为高电平。

②V_sound为声控脉冲电压源,假设在t = 20s时有声音信号输入,即脉冲电压源在t = 20s(即设置延迟参数TD = 20)时发出宽度为0.1s、幅度为+5V的脉冲电压信号,在这个时间区间内U B为高电平。

其余时间,U B为低电平。

③经与非门74LS00合成的信号由555定时器2端口输入。

接收到信号后,在设定的延时间隔(T w = 60s)内,3端口输出电平U O为高电平,其余时间内为低电平。

④输出电平控制压控开关,当U O ≥ 3V时,开关闭合;U O≤ 0.5V时,开关断开。

从而控制由220V 交流电源、电灯L组成的电灯工作电路的状态。

设楼道照明使用普通100W白炽灯,其等效电阻RL = 484Ω。

2.3 性能仿真2.3.1 有光条件有光条件下,R_light = 1kΩ(set = 1)。

采用瞬态分析,得到U O及IL波形图,如图1.3.1。

注意到纵轴单位为1mV或1mA,即说明有光条件下,555定时器输出信号及通过电灯L的电流趋近于0,及电灯处于不工作状态。

图2.3.1 有光条件下U O及IL波形图2.3.2 黑暗条件黑暗条件下,R_light = 10MΩ(set = 10000)。

采用瞬态分析,观察声音信号输入时与非门两端的信号如图1.3.2a。

图2.3.2a 黑暗条件下与非门A、B、C端电平从图中可以看到,在20s时,与非门输出端口C为低电平,符合要求。

该电平输入到555定时器,并引起输出信号U O的变化。

观察0-90s的情况,得到U O及IL的波形图,如图1.3.2b。

图2.3.2b黑暗条件下U O及IL波形图从图中可以看到,20s~81s的区间内,电灯工作,之后自动关断。

可以看到电灯持续点亮的时间比理论值略长,这一现象可能是电路其他参数造成。

但考虑到延长的时间较短,因此基本可以认为电路符合要求。

同样地,我们可以改变Rt及Ct的大小,从而得到不同的延时间隔,使电灯在任意的时间间隔内工作后自动关断。

2.4 元器件清单表2.4.1 声光开关电路元器件清单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