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人体运动时物质及能量的代谢汇总
九年级科学中考之生命科学知识点总结:人体的新陈代谢和其他生物的新陈代谢(第二章第二、三节)
第二节:人体的新陈代谢1.食物的消化和吸收(1).消化系统的组成(2).食物的消化和吸收①消化有物理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
物理性消化主要通过牙齿的咀嚼和胃肠的蠕动;化学性消化主要是利用消化酶,使食物中的营养成分通过化学变化变成可吸收的物质。
②食物中各种成分的消化。
食物中的水、无机盐、维生素不经消化能直接被吸收;食物纤维不能被消化;蛋白质最终被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
③小肠是食物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与其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有:(1)小肠长,内壁形成小肠绒毛,可扩大小肠内表面积;(2)小肠绒毛内含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3)小肠内含有多种消化腺分泌的消化酶,能对食物中的各种成分进行彻底的消化。
④吸收是指营养物质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
2.酶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1)酶的概念酶是生物活细胞所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是一种生物催化剂。
酶能使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迅速地进行,而本身并不发生变化,这一点与无机催化剂相似。
(2)酶的特点①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一般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
②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合物的化学反应。
③不稳定性:高温、低温以及过酸、过碱,都会影响酶的活性。
也就是说,酶的催化作用需要适宜的条件。
温度、pH都会影响酶的活性。
(3)酶的作用酶具有多样性,高效性及专一性等作用特点.对于生物体内的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是必不可少的。
新陈代谢过程极其复杂,包括生物体内全部的化学反应。
生物体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成千上万的化学反应,而这些化学反应通常都是十分复杂的,它们之所以能在生物体内温和的条件下迅速地进行,原因就是生物体内具有各种各样的酶。
3.消化酶在人体消化过程中的作用(1)食物中各种营养成分的消化过程食物中的各种营养成分,除了水、无机盐、维生素等可以直接被消化道吸收外,其他如糖类、蛋白质、脂肪等结构复杂、不溶于水的大分子有机物,必须在消化道内经过消化,分解成溶于水的有机物小分子,才能被消化道壁吸收。
运动时物质和能量代谢
长时间运动或高强度运动时,应补充含有碳水化 合物和蛋白质的运动饮料,以补充能量。
3
电解质补充
运动过程中会大量出汗,导致电解质流失,因此 需要补充含有适量钠、钾、镁等电解质的运动饮 料。
运动后营养恢复
碳水化合物补充
运动后应摄入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帮助身体快速恢复 能量。
蛋白质补充
运动后应摄入适量的蛋白质,以促进肌肉修复和生长。
运动时营养补充与恢
04
复
运动前营养补充
碳水化合物补充
运动前应摄入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如米饭、 面包、水果和蔬菜,以补充能量。
蛋白质补充
对于力量训练或高强度运动,适当补充蛋白质有 助于肌肉修复和生长。
水分补充
运动前应确保充足的水分摄入,以预防脱水。
运动中营养补充
1 2
水分补充
运动过程中应定时补充水分,以维持水分平衡。
促进睡眠
运动能够调节睡眠节律, 改善睡眠质量,有助于 身体恢复和免疫力提升。
THANKS.
减轻关节负担
运动能够增加关节周围肌肉的弹性,减轻关节的负担,减少关节疼 痛和损伤的风险。
运动对免疫系统的影响提高免疫力 Nhomakorabea运动能够刺激免疫细胞 的活性,增强免疫系统 的功能,提高身体对疾 病的抵抗力。
缓解压力
运动能够释放身体内的 压力和紧张情绪,有助 于缓解焦虑和抑郁等心 理问题,减少因压力导 致的免疫抑制。
特点
有氧能量代谢产生的能量较多,且可 持续时间较长,是长时间、中低强度 运动的主要供能方式。
过程
在有氧能量代谢过程中,氧气与葡萄糖、 脂肪等燃料结合,经过一系列生化反应, 生成ATP(三磷酸腺苷)供能。
无氧能量代谢
人体运动时的能量供应与消耗
• ATP在肌肉内的储存量极为有限,仅 足以维持三数秒的尽最大努力活动 (maximal efforts)之用;ATP在人体 内是不断地被分解及重新合成,而重 新合成ATP也是需要能量。人体内就 有三大供能系统,可以供应能量作为 重新合成ATP之用;当中两个是无氧 系统,另外一个则是有氧系统。
1-磷酸原系统
3-有氧氧化供能系统
• 有氧氧化系统是指糖、脂肪和蛋白质在 细胞内彻底氧化成水和二氧化碳的过程中, 再合成ATP的能量系统。 从理论上分析,体 内贮存的有氧氧化燃料,特别是脂肪是不会 耗尽的,故该系统供能的最大容量可认为无 限大。其特点是ATP生成总量很大,但速率 很慢,需要氧的参与,不产生乳酸类的副产品。 据计算,该系统的最大供能速率或输出功率 为15 J· kg-1· s-1,该系统是进行长时间耐力 活动的物质基础。
2-乳酸供能系统
乳酸供能系统是指糖原或葡萄 糖在细胞浆内无氧分解生成乳酸过 程中,再合成ATP的能量系统。其 最大供能速率或输出功率为29.3 J· kg-1· s-1,供能持续时间为33s左 右。由于最终产物是乳酸,故称乳 酸能系统。产能过程类似酿酒发酵, 故也称为:糖酵解供能系统或无氧 酵解供能系统。
•
对于时间极短而强度非常大的项目而 言,ATP-CP系统是主要的供能系统。 • 对于要持续时间8秒钟以上才完成的项 目,乳酸系统会逐渐取代ATP-CP系统而 成为主要的供能系统。不过,在乳酸浓度 不断提高的情况下(无氧糖酵解活动的结 果),活动亦只得停止下来或改以较低的 强度继续进行。
• 三、时间长、强度小项目 • 任何可以维持10分钟或以上的运动项 目,都可以被归纳于这个类别之中。有氧系 统是这类活动的主要供能系统,碳水化合物 和脂肪都是主要的供能系统。20分钟以内 的运动项目主要以碳水化合物作为燃料,当 运动持续下去(如30分钟或以上),碳水 化合物(糖元)的储备明显下降时,脂肪便 会逐渐取而代之成为有氧系统的主要燃料。
运动生理学
绪论运动生理学:是从人体运动的角度研究人体在体育运动的影响下机能活动变化的科学。
第一章运动的能量代谢1、生命活动能量的来源:糖类、脂肪、蛋白质。
2、机内活动时能量供应的三个系统及各自的特点:(1)、磷酸原系统:供能总量少,持续时间短,功率输出最快,不需要氧,不产生乳酸之类的中介产物。
主要供高功率的运动项目如:短跑、投掷、跳跃、举重等项目;(2)、乳酸能系统:功能总量教磷酸原系统多、短功率输出次之、不需要氧,物质—乳酸,主要供应的运动项目1分钟高输出项目如:400米、100米游泳等;(3)、有氧氧化系统:ATP生成总量很大,但速率很低需要氧的参与。
3、基础代谢:是指人体在基础状态下得能量代谢。
单位时间内的基础代谢称为基础代谢率。
4、对急性运动种能量代谢的一个误区是认为有氧代谢系统对运2动能量需求的反应相对较慢,因而在短时大强度运动运动时并不扮演重要的角色。
(判断)第二章肌肉活动1、肌肉的物理特性:伸展性、弹性、黏滞性。
2、准备活动的意义:肌肉的物理特性受温度的影响。
当肌肉温度升高时,肌肉的黏滞性下降,伸展性和弹性增强。
反之~~~,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使肌肉的温度升高能降低肌肉的黏滞性,提高肌肉的伸展性和弹性,从而有利于提高运动成绩。
3、骨骼肌的生理特性及兴奋条件:(1)、兴奋性和收缩性;(2)、a、一定的刺激强度;b、持续一定的时间;c、一定强度时间的变化率。
4、动作电位:当细胞膜受到有效刺激时,膜两侧电位极性即暂时迅速的倒转称为动作电位。
5、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特点:(1)、生理完整性;(2)、双向传导性;(3)、不衰减性和相对疲劳性;(4)、绝缘性。
6、肌小节:两相邻Z线间的一段肌原纤维称为肌小节。
是肌肉细胞收缩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肌小节=1/2明带+暗带+1/2明带。
7、肌肉的兴奋—收缩偶联:把以肌膜的电变化特征的兴奋过程和以肌纤维的机械变化为基础的收缩过程之间联系起来,这一中介过程称为肌肉的兴奋—收缩偶联。
运动的能量代谢
第一章运动的能量代谢第一节:生物能量学概要1.新陈代谢是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特征。
2.生物体不能直接利用光能,生物体需要其细胞通过叶绿体和线粒体装置,将太阳能转换成自身课被利用的化学能。
3.所有细胞均具备能量转换的能力。
4.ATP由含氮碱基与戊糖构成的腺苷再与3个磷酸基团结合形成。
5.人体食物中糖类的消化产物多以单葡萄糖的形式被吸收。
6.1g糖在体内完全烧化可释放约4kcal的热量,机体所需能量的50%~70%来自糖,因此提供能量是糖类最主要的生理功能。
7.脂肪和类脂总称为脂类。
8.能量摄入=能量释放(食物)+能量释放(做工)±能量储存(脂肪)第二节:运动状态下的能量代谢1.记性运动刚开始的能量主要来源于ATP、CP的分解。
2. 2.ATP在ATP酶催化下迅速水解位ADP和Pi,同时释放能量。
第二章肌肉活动1.肌肉的武力特性是指它的伸展性、弹性和粘滞性。
2.肌肉的生理特性是指肌肉的兴奋性和收缩性。
3.不同组织细胞兴奋性是不一样的,其中神经、肌肉和腺细胞称之为可兴奋细胞。
4.任何刺激要引起组织兴奋必须满足三个基本条件,即一定的刺激强度、维持一定的作用时间和一定的强度-----时间变化率下,引起组织细胞新分的最小刺激强度,成为阈强度或阈值。
5.强度小鱼阈值的刺激位阈下刺激。
6.阈值或阈强度是评定神经肌肉兴奋性的最简易指标。
7.理论上:意味着刺激的强度某一强度时,无论刺激的作用时间怎样延长,都不能引起组织兴奋,这个最低的或者最基本的阈强度,称为基强度。
8.时值是指以2倍基强度刺激组织,刚能引起组织兴奋所需的最短作用时间。
9.兴奋是产生可传播动作电位的过程。
10.静息时细胞处于某种极化状态,表现为膜的两侧存在着一个膜内为负膜外为正的电位差,称为静息电位。
11.动作电位的图形类似迅速起落波峰,又称峰电位,其上升支为除极相,下降支为复极相。
12.膜内的电位负值减小称去极化。
13.膜内电位负值增大,称超极化。
人体剧烈运动时,肌细胞所发生的主要供能代谢途径及生理意义
人体剧烈运动时,肌细胞所发生的主要供能代谢途径及生理意义
人体剧烈运动时,肌细胞会依赖不同的能量代谢途径来满足其能量需求。
主要的供能代谢途径包括磷酸肌酸系统(磷酸肌酸能量系统)、糖酵解系统(糖原酵解和糖酸循环)以及氧化磷酸化系统(有氧代谢)。
1.磷酸肌酸系统:
•过程:磷酸肌酸是一种储存在肌肉中的高能磷酸化合物,它可以迅速释放能量。
在剧烈运动开始时,肌细胞通过将
磷酸肌酸分解为肌酸和无机磷酸来产生能量,以满足急需
的ATP。
•生理意义:磷酸肌酸系统提供了一种快速的、无氧的能量来源,适用于瞬间的、高强度的运动,如瞬间的爆发力
运动。
2.糖酵解系统:
•过程:糖原是储存在肝脏和肌肉中的多糖,通过糖酵解过程,糖原可以迅速分解成葡萄糖,并在没有氧气的情况
下产生少量ATP。
•生理意义:糖酵解是一种无氧代谢途径,适用于中等强度和相对短时间内的运动。
它提供了较长时间的能量支持,
但相对于有氧代谢,产生的ATP较少。
3.氧化磷酸化系统:
•过程:在有足够氧气的情况下,肌细胞可以通过氧化磷酸化将葡萄糖、脂肪和氨基酸等有机物转化为ATP,产生
更丰富的能量。
•生理意义:有氧代谢途径适用于较长时间和较低强度的运动,如慢跑或长时间的耐力运动。
它能够提供持久而稳
定的能量,同时减少乳酸的积聚,延缓疲劳。
在剧烈运动过程中,这些能量代谢途径可能同时进行,根据运动强度和持续时间的不同,肌细胞会调节这些途径以满足能量需求。
了解这些代谢途径有助于设计合理的训练方案,提高运动表现并减少疲劳的发生。
第二章 人体组织与生命活动特征 知识总结
第二章人体组织与生命活动特征2.1人体组织1人体四大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2人体八大系统:运动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神经系统2.2 生命活动基本特征1新陈代谢:生命机体与外界环境进行的物质交换和能量交换,并在体内进行物质转变和能量转变的过程。
2兴奋:机能活动由活动较弱(相对静止)转变为活动较强(活动)。
兴奋是一切有生命组织的共同特征,是以细胞或组织内进行的新陈代谢为基础的。
3抑制:机能活动由强转变为较弱,或相对静止。
4人体机能活动对环境变化的适应✧人体的三种调节机制: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器官组织细胞的自身调节①神经调节:人体最主要的调节方式。
神经元是构成神经系统的主要细胞。
神经元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
神经纤维由突起构成。
神经调节特点:作用迅速而准确。
②体液调节:血液中的某些化学物质,随血液循环到达全身组织器官,调节他们的活动。
体液调节特点:作用较慢,持续性较长,作用部位较广泛。
③自身调节:内外环境变化时,器官、组织细胞不依赖于神经或体液调节而产生的适应性反应。
自身调节特点:器官自身调节的范围和程度有限。
2.3 人体几种主要物质组织✧1糖胺聚糖种类与基本结构:(结构+官能团+生化性质……生化性质没找到)①透明质酸②4‐硫酸软骨质③6‐硫酸软骨质④硫酸角质素⑤肝素⑥硫酸类肝素⑦硫酸皮肤素✧2糖胺聚糖几种重要的生理功能:I. 调节细胞外液的化学组成:糖胺聚糖对水的亲和力较强,对保持组织中的水分有主要意义。
糖胺聚糖的高度亲水性不仅能增强组织基质的粘滞性,还能减少一些血浆蛋白质在其中的溶解度甚至有促进蛋白质析出的作用。
糖胺聚糖中含有较多的酸性基团、对细胞外液中Ca2+ 、Mg2+、K+、Na+等阳离子有较大的亲和力,可调节这些阳离子在组织中的分布。
II. 促进创伤愈合:皮肤创伤后形成肉芽的过程中,通常都有糖胺聚糖增生现象,这种增生能进一步促进基质中纤维的增生。
运动生理学第二章能量代谢测试题及答案
总计:6大题,32小题,共100分一、单选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1.简便方法测定能量代谢,必须取得的数据是:•A.一定时间内的耗氧量•B.食物的氧热价•C.呼吸商•D.食物的热价2.测定基础代谢率时不要求:•A.室温保持20~25℃•B.熟睡•C.清醒、无精神紧张•D.至少禁食12h3.进食后,使机体产生额外热量最多的物质是:•A.糖•B.蛋白质•C.脂肪•D.混合食物4.下列关于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哪一项不正确:•A.机体耗氧量的增加与肌肉活动强度呈正比关系•B.精神紧张或情绪激动时产热量显著增加•C.能量代谢在环境温度20~30℃时最为稳定•D.安静状态下思考问题会对能量代谢产生较大影响5.葡萄糖通过无氧酵解最终分解为:•A.丙酮酸•B.ATP•C.乳酸•D.二氧化碳和水6.以下哪一项不是磷酸原供能系统的特点:•A.能量输出功率高•B.无氧代谢C.ATP生成量少•D.由糖在缺氧条件下生成ATP7.食物的氧热价是指:•A.1g食物氧化时所释放的能量•B.食物氧化消耗1L氧时所释放的能量•C.1g食物燃烧时所释放的能量•D.氧化1g食物,消耗1升氧时所释放的能量8.磷酸原供能系统和乳酸供能系统的共同特点是:•A.不需要氧•B.生成乳酸•C.供能时间长•D.ATP生成量多9.蛋白质生物热价小于物理热价的原因是:•A.人体无法完全吸收蛋白质•B.部分蛋白质要转化为糖•C.蛋白质的主要功能不是供应能量•D.蛋白质在体内不能完全氧化分解10.1g食物氧化时所释放的热量称为:•A.食物的卡价•B.氧热价•C.呼吸商•D.能量代谢二、填空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1.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是,主要以的形式存在。
2.能源物质中糖、和都可参与有氧氧化3.g食物氧化时产生的热量称为食物的;某种食物氧化时消耗1升氧所产生的热量称为食物的。
4.能量代谢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以及精神和情绪活动等。
5.有氧代谢和无氧代谢能力除取决于能源物质储备外,能量代谢及能力也是重要因素。
运动生理学复习重点
运动⽣理学复习重点第⼀章运动的能量代谢名词解释;1、能量代谢;⽣物体内物质代谢过程中所伴随的能量储存、释放、转移和利⽤,称为能量代谢。
2、⽣物能量学;3、磷酸原供能系统;对于各种⽣命活动⽽⾔,正常条件下组织细胞仅维持较低浓度的⾼能化合物。
这些⾼能化合物多数⼜以CP的形式存在。
CP释放的能量并不能为细胞⽣命活动直接利⽤,必须先转换给ATP。
ADP+CP——磷酸激酶ATP+C这种能量瞬时供应系统称为磷酸原供能系统或ATP-CP功能系统。
4、糖酵解供能系统;在三⼤营养物质中,只有糖能够直接在相对缺氧的条件下合成ATP,这⼀过程中葡萄糖不完全分解为乳酸,称为糖酵解。
5、有氧氧化供能系统;7、能量代谢的整合;8最⼤摄氧量;指在⼈体进⾏最⼤强度的运动,当机体出现⽆⼒继续⽀撑接下来的运动时,所能摄⼊的氧⽓含量。
9、运动节省化;系统训练后,完成相同强度的⼯作,需氧量及能源消耗量均减少,能量利⽤效率提⾼,即“能量节省化”10、消化;是指事物中所含的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内被分解为可吸收的⼩分⼦物质的过程。
11、脂肪和类脂总称为脂类12、蛋⽩质主要由氨基酸组成。
13、物质分解释放能量的最终去路包括;细胞合成代谢中储存的化学能,肌⾁收缩完成机械外功,转变为热能。
14、基础代谢是指⼈体在基础状态下的代谢。
6、基础代谢率;基础代谢是指⼈体在基础状态下的能量代谢。
单位时间内的基础代谢称为基础代谢率。
15、基础状态是指室温在20—25、清晨、空腹、清醒⽽⼜及其安静的状态,排出了肌⾁活动、环境温度、⾷物的特殊动⼒作⽤和精神紧张等因素的影响。
16、甲状腺功能的改变总是伴有基础代谢率的变化。
简答⼀简述能量的来源与去路1、能量的来源糖;能量的主要来源,葡萄糖为主(70%以上)脂肪;能源物质主要的储存形式(30%),在短期饥饿时是机体的主要供能物质蛋⽩质;正常情况下很少作为能源物质,长期饥饿或极度消耗时才成为主要能量来源。
2、去路50%转化为热能维持体温,以⾃由能形式储存于ATP中,肌⾁组织中还可以合成磷酸肌酸,当细胞耗能增加时还可以合成ATP。
专题复习·人体运动时的能量供应与能量消耗
专题复习·人体运动时的能量供应与能量消耗人体运动时,能量消耗明显增加,增加的情况决定于运动强度和持续的时间。
人体活动的直接能源来源于三磷酸腺苷(ATP )的分解,如神经传导兴奋时的离子转运、腺体的分泌活动、消化道的消化吸收、肾小管的重吸收、肌肉收缩等。
而最终的能量来源于糖、脂肪和蛋白质的氧化分解,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供ATP 的重新合成。
一、知识归纳人体内的供能系统分为三个:①高能磷酸化物系统(ATP-CP );ATP-CP 供能系统单独供能的话,大概能维持秒的时间,不需要氧气,也不产生乳酸,时间比较短的剧烈运动如举重、投掷等一般就是动用这个系统供能的;②乳酸系统(无氧酵解系统);乳酸系统是糖原或葡萄糖在细胞内无氧分解生成乳酸的过程中,再合成生成ATP 的能量系统。
如果单独供能的话,大概能持续33秒的时间。
其最终产物是乳酸,所以称乳酸能系统。
1 mol 的葡萄糖或糖原无氧酵解产生乳酸,可净生成2-3molATP 。
其过程也是不需要氧的,生成的乳酸可导致疲劳。
该系统是1 min 以内要求高功率输出的运动的物质基础。
如200 m 跑、100 m 游泳等。
③有氧系统:有氧氧化系统是糖、脂肪、蛋白质在细胞内彻底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过程中,再合成ATP 的能量系统。
其产物当然就是二氧化碳、水和ATP 了。
根据肌体的供氧情况,糖的氧化分解有两种方式:①当氧供应充足时,来自糖(或脂肪)的有氧氧化。
②当氧供应不足时,即来自糖的酵解,生成乳酸。
乳酸在最后供氧充足时,一部分继续氧化,释放的能量使其余部分再合成肝糖元。
所以肌肉收缩的最终能量来自物质(糖、脂肪)的有氧氧化。
运动时,人体以何种方式供能,取决于需氧量和摄氧量的相互关系,当摄氧量能满足需要时,肌体即以有氧代谢供能,当摄氧量不能满足需氧量时,其不足部分即依靠无氧氧化供能,这样将造成体内的氧亏负,称为氧债。
运动时的需氧量取决于运动强度,强度越大,需氧量越大,无氧代谢供能的比例也越大。
运动生理学 能量代谢第二章第三节
(四)无氧供能的暂时性
根据能量统一体理论,ATP再合成的无氧 方式与有氧方式是一个统一体。启动哪一种方 式供能取决于运动强度的变化,当运动强度耗 能速率大于有氧产能最大速率时,必然动用产 能更快的无氧方式,以满足该状态的代谢需要。
(五)有氧代谢的基础性
从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来看,有氧供能是机 体生命活动最基本的代谢方式。它具备完善的 代谢场所、途径、方式和调节系统。另外,运 动时无氧代谢产物的清除及疲劳和能源物质的 恢复等必须依赖于有氧代谢来完成。
次之,不需要氧,终产物是导致疲劳的物质——乳酸。血乳酸 常用来衡量乳酸能系统供能能力。
主要供能的运动项目:1分钟高功率输出项目,如400米跑、
100米游泳等。
有氧氧化供能系统
概念:指糖、脂肪和蛋白质在细胞内彻底氧化成H2O和 CO2的过程中,再合成ATP的能量系统。
能量容量:几乎无限大。 输出功率: 15J/kg.s 供能特点:ATP生成总量很大,但速率很低,持续时间很
(四)强度变换的持续性运动 以有氧供能为基础的混合性一类运动。其特
点是:以CP供能快速完成技战术的配合,间歇时 靠有氧能力及时恢复的持续性运动,运动中乳酸 能参与的比例较小。
第三节 运动状态下的 能量代谢
谢谢大家!
不产生乳酸等类中间产物。 主要供能的运动项目:高功率输出项目,如短跑、投掷、跳跃、举
重等运动项目。
无氧糖酵解供能系统
概念:乳酸能系统是指糖原或葡萄糖在细胞浆内无氧分解生成乳
酸过程中(又称酵解),再合成ATP的能量系统。
供能时间:33S 输出功率:29.3J/kg.s 供能特点:供能总量较磷酸原系统多,持续时间较短,功率输出
步态运动状态下供能系大强度的运动必须启动能量输出功率最快的磷酸原系 统。
第六版运动生理学
第六版运动生理学第一章:运动生理学概述运动生理学是研究人体在运动过程中的生理变化的学科。
它涉及到人体各个系统的功能、适应性变化以及运动对健康的影响。
本章将介绍运动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为后续章节的内容奠定基础。
第二章:能量代谢能量代谢是运动生理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本章将详细介绍人体能量代谢的基本原理和途径,包括有氧代谢和无氧代谢。
同时,还将探讨运动对能量代谢的影响,以及不同运动强度对能量消耗的影响。
第三章:呼吸系统呼吸系统在运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章将介绍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并探讨运动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同时,还将讨论运动对肺活量、呼吸频率和气体交换的影响,以及高海拔环境下的呼吸适应。
第四章:心血管系统心血管系统是运动生理学中另一个重要的系统。
本章将详细介绍心血管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并探讨运动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包括心率、心脏输出量、血压等指标的变化,以及运动对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的作用。
第五章:神经系统神经系统在运动中发挥着关键的调控作用。
本章将介绍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并探讨运动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包括运动对神经传导速度、反射强度以及神经可塑性的影响,以及运动在预防和治疗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作用。
第六章:肌肉系统肌肉系统是运动的执行器。
本章将详细介绍肌肉的结构和功能,并探讨运动对肌肉系统的影响。
包括肌肉力量、耐力、肌肉纤维类型的变化,以及运动对肌肉损伤和康复的影响。
第七章:内分泌系统内分泌系统在运动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本章将介绍内分泌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并探讨运动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
包括运动对激素分泌、代谢调节以及生长发育的影响,以及运动在预防和治疗内分泌系统疾病中的作用。
第八章:免疫系统免疫系统在运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保护作用。
本章将详细介绍免疫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并探讨运动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包括运动对免疫细胞的数量和活性的影响,以及运动在预防和治疗免疫系统疾病中的作用。
第九章:运动与健康运动对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
运动生理学课件第二章能量代谢
2020/3/15
运动生理学
10
引自:Brooks GA, Fahey TD, White TG. Exercise
physiology: human bioenergetics and its applications.4th edition, New York: McGraw-Hill, 2004。
2020/3/15
运动生理学
16
图2-2 葡萄糖有氧氧化概述
2020/3/15
运动生理学
17
2020/3/15
运动生理学
18
对于能量代谢而言,三羧酸循 环本身并非ATP合成的主要地 点,其主要作用在于为氧化磷 酸化提供还原当量。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分子糖
38或36分子ATP
(糖酵解ATP生成量的18~19倍。)
2020/3/15
运动生理学
3
第一节 人体能量的供给
一、 ATP与ATP稳态 二、 ATP的生成过程 三、 不同途径合成ATP的总量及效率
2020/3/15
运动生理学
4
一、ATP与ATP稳态
*ATP是能量代谢的重要媒介
ATP既是能量的受体又 是能量的供体。
机体中所贮存的ATP 是及其有限的
化学能 新的ATP (不能被机体直接利用)
概念明晰
单位时间内的基 础代谢,称为基 础代谢率,通常 以每小时每平方 米体表面积的产 热量(kJ/m2﹒h) 来表示。
2020/3/15
运动生理学
37
测定基础代谢率的条件
清晨空腹,餐后12小时以上,前次进餐为素食,且不 宜过饱,以排除食物特殊动力作用的影响;
室温保持在20-25℃,排除环境温度的影响;
基础知识—运动的能量代谢(人体运动学课件)
2
运动与脂肪代谢
在心肌和骨骼肌等组织中,脂肪酸可经氧化生成CO2和H2O,这是供 能的主要形式。
在肝脏,脂肪酸氧化不完全,产生中间产物乙酰乙酸、β-羟丁酸 和丙酮,合称为酮体。酮体是长时间持续运动时的重要补充能源物质。
在肝肾细胞中,甘油作为非糖类物质经过糖异生途径转变为葡萄 糖,对维持血糖水平起重要作用。
2
运动与糖代谢
运动与糖的补充
• 在运动中,一次性补糖与多次性补糖相比,多次分量饮糖水效果 较好,使糖入血后引起的各种激素反应小,运动结束时血糖浓度 高,能量来源相对稳定。
• 运动后补充糖最好在运动结束后的2小时以内,至多6小时以内, 因为在6小时以内可使存入肌的糖达到最大量。
氧化供能 构建细胞的组成成分 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和利用 保护作用
进行1-2小时长时间运动之疲劳时,肌糖原大量排空,骨骼肌利用血糖速率显著增 加,肝糖原也大量排空,血糖水平即使处在正常范围,也属于低限区。
进行2-3小时长时间运动之疲劳时,如果没有外源性葡萄糖补充 ,会出现低血糖。
2
运动与糖代谢
运动对乳酸的影响
运动时骨骼肌是产生乳酸的主要 场所,乳酸的生成量与运动强度、 持续时间及肌纤维类型有关。
肥胖症康复 例如,1位体重60kg的女士,零食吃了 1包苏打饼干(100g,408Kcal),如 果她以快走的方式(6.5km/h,5.6 METs )消耗掉这包饼干的能量,需要 快走多少分钟? 408×200÷60÷3.5÷5.6=69mins
构成和修补机体组织 氧化供能
调节机体生理功能
1
体内代谢过程
3
代谢当量的应用
2.判断心功能及相应的活动水平:METs越高,心功能分级越好 3.区分残疾程度:一般将最大METs<5作为残疾标准 4.指导日常生活活动与职业活动:确定患者最大METs后,确定患者安全 运动强度,职业活动(每天8小时)的平均能量消耗水平不应该超过该患 者峰值METs的40%,活动峰值强度,不应该超过该患者峰值METs的 80%。
第二篇运动时物质代谢与能量代谢及其调节
e- Ⅳ
胞液侧
Ⅰ NADH+H+
NAD+
e-
Q e-
Ⅱ e-
Ⅲ
e-
线粒体内膜
Ⅴ
延胡索酸
H2O
琥第珀二酸篇运动时及物其质调代节谢和1能/2量O代2+谢2H+
基质侧
NADH氧化呼吸链
NAD+、FAD、CoA的结构成分,参与细胞 内糖、脂、蛋白质与核酸等的代谢反应。
4.提供物质代谢时需要的能量 ATP作为磷酸的供体,参与糖、脂肪等
分解代谢起始阶段耗能的磷酸化(活化) 反应。
第二篇运动时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 及其调节
二、运动时ATP的利用与再合成
(一)运动时肌肉ATP的利用途径 一般由ATP酶催化ATP末端的高能磷酸
第二篇运动时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 及其调节
运动肌能量供应系统
(1)高能磷酸盐如磷酸肌酸分解(磷酸原供能 系统)
(2)糖无氧分解(糖酵解供能系统) (3)糖、脂肪、蛋白质有氧氧化(有氧代谢供
能系统)
第二篇运动时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 及其调节
第三节
运动时骨骼肌供能系统
第二篇运动时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 及其调节
(1)极量运动至力竭时,CP储量接近耗尽,达安 静值的3%以下,而ATP储量不会低于安静值的 60%。这时,CP分解是ATP合成的基本途径。
(2)当以75%最大摄氧量强度持续运动时达到疲 劳时,CP储量可降到安静值的20%左右,ATP 储量则略低于安静值。这时,ATP合成由CP分 解提供外,主要由糖酵解和糖的有氧氧化提供。
人体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PPT教学课件
2.扑克牌除大、小王外,余52张,与一年的什么数相同? 52周
3.四种花色分别代表一年的什么?黑、红两种颜色代表什
观察日历,比较公历和农历
2、农历中的什么成分在公历中的位置是固定 的?它们在农历中固定吗?为什么会出现这样 的情况?
年份 节气 公历日期 农历日期 2001年 谷雨 4月20日 三月廿七 2002年 谷雨 4月20日 三月初八 2003年 谷雨 4月20日 三月十九 2004年 谷雨 4月20日 三月初二 二十四节气的日期在公历中每年的位置是固定 的(最多相差1天),但在农历中是不固定的。
29
28 1700
28
28 1800
28
29 1900
28
练习1:某同学的生日是2月29日,则该同学是 否也能象多数人一样一年过一次生日?为什么?
练习2:离我们最近的一个闰年应该是什么时 候?
科学博士信息库
1896年首届奥运会在希腊雅典举行。清政府未派人参加。 1900年第二届奥运会于法国巴黎举行。 1984年第23届奥运会,中国首次派出大型代表团参加,获金牌15枚, 列第4位。 2000年第27届奥运会,中国队获得了28枚金牌,列第3位。 2006年我们上初中了。 2008年中国北京开奥运会了!我们上北京看奥运会,为中国队加油。
春雨惊春清谷天 春季
2月4或5日
2月19或20日
3月5或6日
3月20或21日
4月4或5日
4月20或21日
夏满芒夏暑相连 夏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人体运动时物质及能量的代谢一.选择题1.在机体处在安静状态下,肌肉中ATP可将其分子内的~P转移给( D )。
A.磷酸贮存B.草酸贮存C.乳酸贮存D.肌酸贮存2.下列不属于高能磷酸化合物的是( C )。
A.A TP B.ADP C.AMP D.磷酸肌酸3.体内多数生理、生化的直接供能者是( A )。
A.ATP B.UTP C.GTP D.TTP E.CTP4.体内组织中能量的储存形式是( C )。
A.ATP B.ADP C.磷酸肌酸D.肌酸E.CTP5.糖酵解是在( B )。
A.细胞膜上进行的B.细胞质中进行的C.细胞核中进行的D.线粒体中进行的E.溶酶体中进行的6.糖酵解的主要产物是( E )。
A.草酸+2分子ATP B 丁酸+2分子ATP C.硫酸+2分子ATP D.碳酸+2分子ATP E.乳酸+2分子ATP7.三羧酸循环在下列哪个部位进行?(C )A.细胞膜B.细胞质C.线粒体D.微立体E.溶酶体8.1分子乙酰C oA进入三羧酸循环彻底氧化分解产生的ATP分子数为( C )。
A.4 B.8 C.12 D.14 E.18 9.下列哪些物质在三羧酸循环中含有,而在糖酵解中不含有?( E )。
A.6—磷酸果糖B.三磷酸甘油醛C.丙酮酸D.磷酸二羟丙酮E.琥珀酸10.三羧酸循环反应有四次脱氢,其部位在(BCDE )。
A.丙酮酸→乙酰C oA B.异柠檬酸→草酰琥珀酸(或a—酮戊二酸)C.a—酮戊二酸→琥珀酰C oA D.琥珀酸→延胡索酸E.苹果酸→草酰乙酸11.三羧酸循环的起始酶是( A )。
A.柠檬酸合成酶B.琥珀酸脱氢酶C.苹果酸脱氢酶D.异柠檬酸脱氢酶12.三羧酸循环主要在亚细胞器的哪个部分进行?( D )。
A.细胞浆B.内质网C.微粒体D.线粒体13.下列有关三羧酸循环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
A.氟乙酸抑制柠檬酸脱氢酶B.草酰乙酸的补充主要依赖于丙酮酸的羧化反应C.是糖、脂肪、和氨基酸互变的桥梁D.循环中的某些成分可用于合成其他物质14.1分子葡萄糖在进行有氧氧化的主要产物有( D )。
A.6分子CO2、6分子H2O、6分子ATPB.12分子CO2、12分子H2O、20分子ATPC.6分子CO2、6分子H2O、30分子ATPD.6分子CO2、6分子H2O、38分子ATPE.6分子CO2、6分子H2O、12分子ATP15.下列能和草酸乙酸结合,构成柠檬酸参加三羧酸循环的物质是( B )。
A.丙酮酸B.乙酰C oA C.丙二酰C oA D.a—酮戊二酸E.琥珀酸16.葡萄糖氧化的第一步是转化成( A )。
A.6—磷酸葡萄糖B.6—磷酸果糖C.1—磷酸葡萄糖D.1、6——二磷酸果糖E.磷酸丙糖17.关于糖酵解的叙述,错误的是( E )。
A.进行部位是在细胞浆B.终产物为乳酸C.产生少量ATP D.是在无氧状态下进行的E.是糖在体内主要的分解途径18.三羧酸循环反应中的第一步反应是( B )。
A.脱氢B.脱水C.脱电子D.脱甲基E.脱磷酸19.三羧酸循环中草酰乙酸可来自( A )。
A.丙酮酸羧化B.丙酮酸脱羧C.葡萄糖磷酸化D.苹果酸脱羧E.琥珀酸脱氢20.糖酵解中唯一的氧化反应是( B )。
A.葡萄糖→6—磷酸葡萄糖B.3—磷酸甘油醛→1、3——二磷酸甘油酸C.三磷酸甘油酸→2—磷酸甘油酸D.磷酸烯醇式丙酮酸→丙酮酸E.丙酮酸→乳酸21.下列有关糖有氧氧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D )。
A是体内糖分解产生能量的主要途径B.在有氧条件下进行的C.终产物是CO2、H2O和ATP D.终产物是乳酸E.在线粒体中进行22.糖的主要生理功能包括(AC )。
A.供能B.供水C.组织结构的组成成分D.免疫功能E.造血功能23.糖在体内的分解代谢途径包括(ACE )。
A.有氧氧化B.合成糖原C.无氧氧化D.糖异生E.磷酸戊糖途径24.糖酵解中的关键酶是(ABD )。
A.磷酸果糖激酶B.己糖激酶C.磷酸丙糖异构酶D.丙酮酸激酶E.烯醇化酶25.下列属于糖酵解中间产物的有(CDE )。
A.柠檬酸B.琥珀酸C.丙酮酸D.3—磷酸甘油醛E.磷酸二羟丙酮26.在有氧时也进行糖酵解的组织有(BCD )。
A.骨骼肌B.视肉膜C.小肠粘摸D.肾髓质E.肝脏27.下列属于三羧酸循环反应的中间产物有(BCDE )。
A.丙酮酸B.柠檬酸C.琥珀酸D.苹果酸E.草酰乙酸28.下列哪几项不是糖有氧氧化的终产物?(AD )A.CO B.CO2 C.H2O D.H2O2E.ATP29.糖酵解的四个阶段是(BCDE )。
A.从6—磷酸葡萄糖开始到磷酸戊糖的生成B.由3—磷酸甘油醛到丙酮酸的生成C.从葡萄糖到1、6——二磷酸果糖的生成D.磷酸丙糖的生成E.丙酮酸还原成乳酸30.关于三羧酸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ABDE )。
A.乙酰C oA中乙酰基彻底氧化的主要机构B.循环中的某些成分可用于合成其他物质C.产生5—磷酸核糖D.是糖、脂肪和氨基酸等物质相互联系的枢纽E.每循环一次可产生12分子ATP31.下列哪个不属于高能化合物?( E )。
A.磷酸肌酸B磷酸烯醇式丙酮酸B.C ATP D.1、3——二磷酸甘油酸E.1、6——二磷酸果糖32.下列物质不对氧化磷酸化构成明显影响的是( C )。
A.N AD+ B.ATP C.H2O D.CN¯E.2、4——二硝基酚33.下列有关氧化磷酸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C )。
A.是体内生成ATP 的主要方式B.ATP升高,氧化磷酸化速率减慢C.氧化磷酸化效率高达50%以上D.阿米妥抑制呼吸链中氢和电子的传递E.水杨酸有解偶链作用34.判断正误A.在丙酮酸氧化脱羧生成乙酰C oA过程中有四种vit参加反应。
(×)B.三羧酸循环是从草酰乙酸和乙酰C oA结合为柠檬酸开始的。
(√)C.三羧酸循环中的草酰乙酸来自丙酮酸羧化。
(√)D.磷酸戊糖途径是体内合成5—磷酸核酸的途径。
(√)35.生物氧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D )。
A.物质氧化过程分步进行B.物质氧化是在酶的催化下完成的C.能量逐步释放D.碳氧化合成CO236.关于生物氧化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E )。
A.物质氧化分步进行B.物质氧化过程有水参加C.物质氧化过程有酶参与催化完成D.二氧化碳是有机酸脱羧产生的E.能力一次性释放并形成ATP37.生物氧化的类型不包括下列项?( A )。
A.加电子B.加氧C.脱氢D.加水脱氢E.脱电子38.有关生物氧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C )。
A.生物氧化经过多步才能完成B.生物氧化以脱氢(电子)为主要方C.生物氧化释放的能量全部以ATP形式贮存D.生物氧化必须有水参加E.线粒体是体内物质氧化产能之主要部位39.不含高能键的化合物是( A )。
A.三磷酸甘油醛B.GTP C.ADP D.磷酸肌酸E.乙酰C oA40.细胞色素传递顺序为( A )。
A.b→c1→c→aa3→½O2 B. b→c→c1→aa3→½O2 C.c→c1→b→aa3→½O2 D.aa3→ b→c→c1→½O2 E. b→c1→aa3→c→½O241.生物氧化类型不包括下列哪项?( A )。
A.加电子 B.加氢 C.脱氢 D.加水脱氢 E.脱电子42.参加生物氧化的酶类有( BDE )。
A.水解酶类 B.氧化酶类 C.异构酶类 D.需氧脱氢酶 E.不需氧脱氢酶43下列参与底物磷酸化的酶有( ACE )。
A.磷酸甘油酸激酶B.丙酮酸脱氢酶C.丙酮酸激酶D.丙酮酸羧化酶 E.琥珀酸硫激酶44.NADH氧化呼吸链中氧化和磷酸化相偶联的部位有( ABC )。
A.NADH →C oQ之间 B. Cytb→ Cytc C.C ytb →aa3½O2 之间D.琥珀酸→C oQ E.Cytc1 →C yt aa345.在呼吸链中属于递氢体的是( BCD )。
A.Cytb B.NAD+ C.FMN D.C oQ E.Cytc146.空腹时,来自脂肪的氧化供给机体所需的能量为( C )。
A.30%以上 B.40%以上 C.50%以上 D.60%以上 E.70%以上47.甘油三酯脂肪酶是脂肪水解途径的限速酶,能使该酶活性增高的激素有( C )。
A.胰岛素 B.甲状旁腺素 C.去甲肾上腺素 D.催产素 E.醛固醇48.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D )。
A.酮体对机体有害无利 B.酮体产生越多越好 C.酮体是葡萄糖不完全氧化的产物 D.酮体是机体正常的代谢产物 E.各组织器官均能产生酮体49.含有16 个碳的1 mol软脂酸彻底氧化分解生产的ATP 分子数为( C )。
A.70 B.100 C.130 D.160 E.19050.生成乙酰乙酸的直接前体为( E )。
A.乙酰乙酸C oA B.乙酰C oA C.琥珀酰C oA D.ß—羟丁酰C oA E.ß—羟—ß—甲基戊二酰C oA51.从脂肪酸生成乙酰乙酸的主要部位是( A )。
A.肝脏B.脂肪组织C.小肠粘膜D.肾脏E.肌肉52.生物膜含量最高的脂类有( C )。
A.甘油三酯B.胆固醇C.磷脂D.糖脂E.游离脂肪酸53.脂肪酸ß—氧化的终产物是( A )。
A.CO2和H2O B.乳酸 C.酮体 D.乙酰C oA E.丙酮酸54.以下哪种物质不属于酮体成分?( BE )。
A.乙酰乙酸B.丙酮酸 C.丙酮 D.ß—羟丁酸 E.ß—羟戊酸55.下列与酮体有关叙述,哪些是正确的?(BCD )。
A.酮体包括丙酮、ß—羟丁酸、ß—酮丁酸B.可以从尿中排出C.饥饿时酮体生成增加D.酮体与糖尿病有关E.酮体对机体有害无利56.由葡萄糖转化为脂肪的重要中间产物有(BD )。
A.肉毒碱B.磷酸二羟丙酮C.CTP D.乙酰C oA E.磷酸吡哆醛57.下列关于脂肪酸ß—氧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BC )。
A.脂肪酸必须活化成脂肪酰C oA B.脂肪酰C oA进入线粒体由肉毒碱携带 C.脂肪酰C oA的ß—氧化过程是通脱加、氢加、再脱氢、硫解四个步骤 D.脂肪酸ß—氧化在细胞液和线粒体均可进行E.脂肪酸ß—氧化的终产物为CO2和H2O58.乙酰C oA 可参与下列哪些反映?( ABCDE )。
A.三羧酸循环 B.酮体生成 C.脂肪酸合成 D.胆固醇合成 E.肝脏生物转化59.肝脏不能利用酮体是因为缺乏( BC )。
A.硫解酶B.乙酰乙酸硫激酶C.琥珀酰C oA转硫酶D.HMG-C oA合成酶E.B-羟丁酸脱氢酶60.在下列能源物质中,成熟的红细胞不能利用的是( ACDE )。
A.酮体B.葡萄糖C.乳酸D.脂肪酸E.乙酰C oA61.脂肪酸ß—氧化包括( ABC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