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代谢介绍说明
试述三羧酸循环代谢过程及特点。_概述及解释说明
试述三羧酸循环代谢过程及特点。
概述及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三羧酸循环,也被称为Krebs循环或柠檬酸循环,是生物体内进行有氧呼吸的关键代谢途径之一。
它被认为是细胞内能量转化的中心,为维持细胞正常功能提供了重要的能量来源。
三羧酸循环涉及多个反应步骤,通过将葡萄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产生的底物进一步加工转化为能够供给细胞使用的高能化合物ATP。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如下结构进行阐述三羧酸循环代谢过程及其特点。
首先,在“2. 三羧酸循环的基本概念与背景知识”部分,我们将介绍三羧酸循环的定义、历史发展以及其在生物体内的重要性和功能,并简要讨论相关的分子机制与调控机制。
接着,在“3. 三羧酸循环代谢过程”部分,我们将详细描述三羧酸循环中各个反应步骤以及涉及其中的关键酶和底物产物。
此外,我们还将探讨ATP生成和氧化还原反应在三羧酸循环中的作用。
接下来,在“4. 三羧酸循环代谢特点”部分,我们将重点关注三个方面:必需能量产生途径的连接节点、氮代谢和脂类代谢与三羧酸循环的关联性以及营养物质对该代谢过程的调节作用及变异性质量角色的重要性。
最后,在“5. 结论与展望”部分,我们将总结已有研究成果,并剖析存在的问题并指出未来研究的方向。
1.3 目的本文旨在全面介绍和解释三羧酸循环代谢过程及其特点。
通过深入了解三羧酸循环的基本概念、背景知识和分子机制,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到它在维持细胞正常功能和能量供给中的重要性。
同时,对于了解三羧酸循环代谢特点以及与其他相关代谢途径之间的关联也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本文的阐述,希望读者可以深入理解三羧酸循环,并为进一步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2. 三羧酸循环的基本概念与背景知识2.1 定义与历史发展三羧酸循环,也被称为柠檬酸循环或Krebs循环,是细胞中重要的代谢途径之一。
它是一种氧化还原反应序列,主要发生在线粒体内负责将食物分子中储存的能量转化为可供细胞使用的ATP分子。
该循环最早由Hans Adolf Krebs于1937年发现并命名,他通过实验研究揭示了这个反应序列,并获得了因此而获得了195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名词解释新陈代谢学_概述及解释说明
名词解释新陈代谢学概述及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本文旨在对新陈代谢学进行名词解释和详细说明。
新陈代谢学作为一门跨学科的科学领域,涉及了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营养学和医药等众多领域的知识。
通过探索新陈代谢的基本概念、调控机制以及与健康状况之间的关系,新陈代谢学为我们认识人体的物质转化过程和疾病发生机制提供了深入而全面的视角。
1.2 文章结构本文按照以下结构组织:首先,介绍新陈代谢学的定义以及其背景和发展历程;其次,阐述新陈代谢的基本概念和重要要点,包括其定义、意义以及与健康之间的关系;然后,探讨研究新陈代谢所采用的方法与技术手段,涵盖传统方法、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以及代谢组学等方面;接着,介绍新陈代谢学的前沿研究领域和未来发展趋势,包括肠道菌群与新陈代谢的关系、微生物组转移和共生关系的作用以及新陈代谢学在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前景;最后,对新陈代谢学进行总结,并展望未来发展方向。
1.3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新陈代谢学的系统阐述和解释,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并认识新陈代谢的基本概念、调控机制以及其与健康之间的关系。
同时,介绍新陈代谢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为相关领域的科研工作者提供参考和启发。
此外,通过对新陈代谢学未来发展趋势的探讨,我们可以展望该领域的前沿研究方向,并期待其在疾病预防、诊断和治疗中发挥更大作用。
2. 新陈代谢学的定义和背景介绍2.1 名词解释新陈代谢学是生物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领域,主要研究生物体内的新陈代谢过程。
新陈代谢是指生物体内一系列化学反应,包括物质的合成和分解,以及能量的转化与利用。
这些反应维持着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供应和物质合成。
2.2 发展历程新陈代谢学作为一个独立的科学领域,起源于20世纪初期。
早期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不同组织和器官中特定化合物的代谢途径进行描述和解析。
随着科技发展和实验技术的进步,新陈代谢学逐渐从定性描述转向定量分析,并加强了对调控机制和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研究。
从能量代谢对角度说明
从能量代谢对角度说明
能量代谢是生物体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过程。
它涉及到食物的消化、吸收和利用,以及释放能量的过程。
从能量代谢的角度来看,生物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光合生物,另一类是化学合成生物。
光合生物包括植物和一些藻类,它们可以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有机物质(如葡萄糖),并释放出氧气。
这个过程被称为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是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基础,它为其他生物提供了能量来源。
化学合成生物则无法通过光合作用来获取能量。
它们依赖于食物摄入来获取所需的能量。
这类生物将食物中的有机物质通过消化和吸收,进一步分解成较小的分子,然后通过细胞呼吸将其氧化,释放出能量。
细胞呼吸是一种氧化过程,其主要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
细胞呼吸包括三个主要阶段:糖酵解、Krebs循环和氧化磷酸化。
在糖酵解阶段,葡萄糖分子分解成两个分子的丙酮酸,并产生少量的ATP(三磷酸腺苷)分子。
然后,在Krebs循环中,丙酮酸被进一步氧化,产生更多的ATP,同时释放出二氧化碳。
最后,在氧化磷酸化过程中,通过氧化过程产生的能量被捕获,用于生成更多的ATP。
能量代谢对生物体的正常功能和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它提供了维持细胞结构和功能所需的能量。
同时,能量代谢还与机体的发育、增长和修复过程密切相关。
通过研究能量代谢机制,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生物体的运作方式,并为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提供指导。
乳酸代谢组学-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乳酸代谢组学-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概述部分的内容可以写成以下方式:1.1 概述乳酸代谢组学是一门新兴的研究领域,它通过对乳酸代谢产物及相关物质的定量分析,来探究乳酸代谢在生物体内的作用机制及其在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乳酸作为重要的能量代谢产物,参与了细胞能量供应和酸碱平衡的调节。
过去,乳酸水平的测定主要依靠常规的生化方法,如血液乳酸检测。
然而,这种方法只能提供乳酸浓度的信息,对于深入了解乳酸的代谢途径、变化规律以及相关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仍存在局限。
随着代谢组学的发展,乳酸代谢组学的研究逐渐兴起。
通过大规模的样本分析和高通量技术手段,乳酸代谢组学能够全面地揭示人体乳酸代谢的动态变化。
它能够提供乳酸代谢途径的详细信息,并深入研究其在正常生理过程中的变化以及与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
乳酸代谢组学不仅可以发现新的乳酸相关代谢产物和通路,还可以分析乳酸与其他代谢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通过研究乳酸代谢组学,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乳酸的生成、转运、降解以及调控机制,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本文将首先介绍乳酸代谢的基本概念,包括乳酸的来源、代谢途径以及在生物体内的分布。
然后,我们将详细介绍乳酸代谢组学的研究方法,包括样本采集、代谢产物测定和数据分析等方面。
接下来,我们将探讨乳酸代谢组学在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包括肿瘤、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方面。
最后,我们将总结乳酸代谢组学的意义和前景,并展望该领域研究的不足之处和未来发展方向。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是指文中各个章节和段落的组织结构,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文章内容的逻辑顺序和组织框架。
本文的结构如下:1. 引言1.1 概述1.2 文章结构1.3 目的2. 正文2.1 乳酸代谢的基本概念2.2 乳酸代谢组学的研究方法2.3 乳酸代谢组学在疾病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3. 结论3.1 乳酸代谢组学的意义和前景3.2 乳酸代谢组学研究的不足与展望3.3 总结在文章的结构部分(1.2)中,我们将讨论文章的整体结构和各个章节的目的以及它们在文中的位置和作用。
第五单元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单元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一
第五单元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单元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生物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2019必修1)一、教学内容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来自于人教版2019必修1的第五单元《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本单元主要涵盖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细胞的能量供应:主要介绍了ATP的合成与分解、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等知识。
2. 细胞的能量利用:主要介绍了细胞如何利用ATP进行各种生命活动,如细胞的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等。
3. 能量代谢与健康:主要介绍了能量代谢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如肥胖、糖尿病等疾病与能量代谢的关联。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ATP在细胞中的作用,能够区分ATP 的合成与分解,了解ATP在能量代谢中的重要性。
例如,学生能够解释为什么ATP被称为“细胞的能量货币”。
2. 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细胞中能量的供应和利用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技能。
例如,学生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到细胞呼吸过程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消耗。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理解能量代谢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
例如,学生能够意识到过度摄入高热量食物可能导致肥胖和糖尿病等疾病。
4. 创新与实践: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能量代谢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例如,学生能够分析日常饮食中的能量摄入和消耗,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
5. 学科素养:学生能够将能量代谢的知识与其他学科相结合,培养跨学科的学习能力。
例如,学生能够将能量代谢与物理学中的能量守恒定律相结合,理解能量在不同学科中的共同规律。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重点:ATP的合成与分解- 难点:ATP的合成过程涉及多个酶催化的反应,学生容易混淆不同酶的作用和反应条件。
- 重点:学生需要掌握ATP合成的场所(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以及合成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和酶。
2. 教学重点:细胞的呼吸作用- 难点:细胞呼吸作用的三种方式(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厌氧呼吸)容易混淆,学生难以区分。
生理学课程案例能量代谢与体温
第四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二点 九分。
机体的能量代谢也遵循“能量守恒定律”:
即在安静不作外功时,机体物质代谢过程中所释 放的能量全部转化为热能。
因此,测定机体在单位时间内发散的总热量或 所消耗的食物量,可测算出整个机体在单位时间 内能量代谢的量,即能量代谢率。
第十七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二点 九分。
3.年龄差异
新生儿体温>成年人>老年人。 体温随着年龄的增长有逐渐降低的趋势 (与代谢率降低逐渐有关),大约每增长10 岁,体温约降低0.05℃。14~16岁的青年人 体温与成年人相近。
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由于体温调节机构 尚未发育完善、老年人由于调节能力差,易受 环境温度的影响。
第一节 能量代谢
:指体内物质代谢过程中所伴随的能量释放、转移、贮存和利用。
一、机体能量的来源与利用
(一)
机体的能量主要来源于糖、脂肪和蛋白质三大营养物质中蕴藏的 化学能。
1.糖:主要(70%以上)
脑组织所需能量则完全来源于糖的有氧氧化。 缺氧和血糖水平过低, 均可导致意识障碍、昏迷以及抽搐。
2.脂肪:次之(30%) 3.蛋白质:很少(长期饥饿或极度消耗时,才成为主要能量来源)。
②平卧,全身肌肉放松,尽力排除肌肉活动的影响。 ③清醒且情绪安闲,以排除精神紧张的影响。 ④室温18-25℃,排除环境温度的影响。
2.基础代谢率(BMR):单位时间内的基础代谢。
第十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二点 九分。
(二)BMR的测定和正常值
1.BMR的测定:(通常采用简易法)
①把基础状态下的呼吸商定为0.82、氧热价为 20.20KJ。
⑷蒸发散热:(分不感蒸发和可感蒸发)
能量代谢
辐射散热量的多少取决于
机体的有效辐射面积
皮肤与环境的温度差(主要)
在室温下(21℃),裸体时有60%热量通过辐射 散发。 在高温环境中作业(如舰船、炼钢人员) , 因 环境温度高于皮肤温度,机体不仅不能辐射散热, 反而会吸收周围的热量,故易发生中暑。
(二)体温的生理变动
正常人的体温可因昼夜、性别、年龄和机体的 活动等而有所变动。
1.昼夜节律变化 人的体温在一昼夜中呈现周期性波动, 称为体温的昼夜节律(日节律)。 一般是清晨 2 ~ 6h 时最低,下午 1 ~ 6h 最 高,波动幅度一般不超过1℃。
体温的昼夜节律是生物节律的表现之一。与人 昼动夜息的生活规律,以及代谢、血液循环、呼吸 等机能的相应周期性变化有关。 长期夜间工作的人,上述周期性变化可以发生 颠倒。
一、人体正常体温及生理变动 (一)正常体温
通常体温的测量部位为腋窝、口腔和直肠温。 1.肛温:正常为36.9~37.9℃。 2.口温:约比直肠低0.2℃,为36.7~37.7℃。 3.腋温:约比口腔低0.3℃,为36.0~37.4℃。 肛温比较接近机体深部的温度,但由于测试 不便,临床常用口温和腋温。测定腋温时要注意 夹紧体温计和测量时间。 成人用口表和腋表,婴幼儿用肛表。
肌肉活动对能量 代谢的影响最大。全 身剧烈活动时,短时 间内其总产热量比安 静时高出数十倍。
躺卧 开会 擦窗子 洗衣 扫地 打排球 打篮球 踢足球
机体不同状态时 的能量代谢率
─────────────── 状态 产热量(KJ/m2.min) ───────────────
2.73 3.40 8.30 9.89 11.37 17.05 24.22 24.98
氨基酸转化为糖类为人体供能_解释说明以及概述
氨基酸转化为糖类为人体供能解释说明以及概述1. 引言1.1 概述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元,在许多生物化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当机体需要能量供应时,氨基酸可以通过一系列复杂的代谢反应转化为糖类,从而为人体提供必要的能量。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首先介绍氨基酸和糖类之间的关系,包括它们在细胞代谢中的相互转换。
随后,我们将详细阐述糖新生途径和相关酶在氨基酸转化为糖类过程中的作用。
接下来,我们将探讨这种转化过程产生能量供给的方式,并分析其对人体能量代谢的重要性。
此外,我们还会比较不同情况下糖类供能所具有的优势与劣势,并解释相关机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最后,本文将通过医学领域中的应用案例以及运动营养学中的实践应用来进一步说明氨基酸转化为糖类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和实际价值。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探究氨基酸转化为糖类供给能量的机制,并深入分析糖类在人体能量代谢中的重要性。
通过对氨基酸转化为糖类过程和相关应用领域的综合讨论,旨在增加对这一领域的理解,为未来的研究和应用提供指导,并推动健康科学领域的发展。
2. 氨基酸转化为糖类的过程2.1 氨基酸与糖类之间的关系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并且在新陈代谢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当身体需要能量时,氨基酸可以通过一系列生化反应被转化为糖类。
这种转化过程发生在肝脏中,其中最常见的途径是氨基酸转化为丙酮酸,然后进一步合成葡萄糖。
2.2 糖新生途径和相关酶的作用糖新生途径是指在机体无法从外部摄入足够的碳水化合物时,通过代谢其他物质来生成葡萄糖。
在氨基酸转化为糖类的过程中,涉及多个相关酶的作用。
丙氨酸、谷氨酸和异亮氨酸等氨基酸都可以经由生物合成途径生成丙双龙(pyruvate),而丙双龙经过一系列反应后可以生成葡萄糖。
其中参与调节此路线中关键步骤活性最重要的两个酶是磷酸丙酮酸羧化酶(PEPCK)和丙氨酰辅酶A羧化酶(PC)。
这两个酶的功能是将丙双龙转化为磷酸烯丙醇(phosphoenolpyruvate),然后再通过其他途径生成葡萄糖。
植物产生的氧气和消耗的氧气-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植物产生的氧气和消耗的氧气-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可以对植物产生的氧气和消耗的氧气进行简要介绍。
我们可以指出植物作为自然界中的重要生物体,在氧气的产生和消耗过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和氧化还原反应产生氧气,并将其释放到大气中,为地球上的生物提供所需的氧气。
与此同时,植物也会消耗氧气进行细胞呼吸作用、发酵作用和腐烂分解作用等过程中产生能量。
这些作用不仅使植物维持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还在某种程度上消耗了周围的氧气。
本文将详细探讨植物产生氧气的机制,包括光合作用和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
同时,也会关注植物消耗氧气的方式,如细胞呼吸作用、发酵作用和腐烂分解作用。
进一步讨论植物在氧气循环中的重要性,以及它们对氧气的贡献和消耗的影响。
通过对植物产生氧气和消耗氧气的研究和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植物在地球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以及它们对氧气循环和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此外,深入了解植物对氧气的贡献和消耗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保护植物资源和维持生态平衡。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如下:文章结构:本文将围绕植物产生的氧气和消耗的氧气展开探讨,主要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将对本文要探讨的问题进行概述,以引起读者的兴趣。
首先,会简要介绍植物在生态系统中所起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它们对氧气的产生和消耗的影响。
然后,将说明文章的结构安排和目的。
正文部分将详细介绍植物产生的氧气和消耗的氧气的过程和机制。
首先,会阐述光合作用是植物产生氧气的主要途径,并解释其背后的化学反应过程。
接着,会介绍其他产生氧气的反应,如氧化还原反应。
然后,会探讨植物的呼吸作用是如何消耗氧气的。
同时,还会介绍细胞呼吸作用、发酵作用和腐烂分解作用对氧气的消耗。
结论部分将总结植物对氧气的贡献和消耗,并强调植物在氧气循环中的重要性。
首先,会概述植物对氧气的贡献,包括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和维持氧气水平的重要性。
然后,会强调植物对氧气的消耗,尤其是在呼吸作用和其他代谢过程中。
运动生理学》教案
《运动生理学》教案第一章:运动生理学概述1.1 课程介绍理解运动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掌握运动生理学的研究方法和应用领域1.2 运动生理学的发展历程了解运动生理学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趋势学习运动生理学的重要人物和贡献1.3 运动生理学的研究内容掌握运动生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和分支学科理解运动生理学在体育运动和健康领域的应用第二章:运动与身体机能2.1 运动与神经系统学习运动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掌握运动神经系统的调节机制和反应过程2.2 运动与心血管系统理解心血管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学习运动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和适应性变化2.3 运动与呼吸系统掌握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理解运动对呼吸系统的影响和适应性变化第三章:运动与肌肉系统3.1 肌肉的生理特性学习肌肉的组织结构和生理特性掌握肌肉的收缩机制和调节因素3.2 运动与肌肉力量理解肌肉力量的发展机制和训练方法学习运动对肌肉力量的影响和适应性变化3.3 运动与肌肉耐力掌握肌肉耐力的定义和评估方法理解运动对肌肉耐力的影响和适应性变化第四章:运动与能量代谢4.1 能量代谢的基本原理学习能量代谢的定义和意义掌握能量代谢的计算方法和指标4.2 运动与能量代谢理解运动对能量代谢的影响和适应性变化学习运动过程中的能量供应和消耗机制4.3 运动营养与能量代谢掌握运动营养的基本知识和原则理解运动营养对能量代谢的影响和作用第五章:运动与内分泌系统5.1 内分泌系统的基本概念学习内分泌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掌握内分泌系统的调节机制和激素作用5.2 运动与激素分泌理解运动对激素分泌的影响和适应性变化学习运动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和作用5.3 运动与激素调节掌握激素在运动过程中的调节作用理解运动对激素调节的影响和适应性变化这五个章节涵盖了运动生理学的基本概念、研究领域和主要内容,为后续章节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第六章:运动与骨骼系统6.1 骨骼的基本结构与功能学习骨骼的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掌握骨骼的力学特性和适应性变化6.2 运动与骨骼健康理解运动对骨骼的影响和适应性变化学习运动在预防和治疗骨骼疾病中的作用6.3 运动与骨折愈合掌握骨折的愈合过程和影响因素理解运动在骨折愈合中的作用和康复训练方法第七章:运动与免疫系统7.1 免疫系统的基本概念学习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掌握免疫调节机制和免疫反应过程7.2 运动与免疫系统理解运动对免疫系统的影响和适应性变化学习运动在增强免疫力和预防疾病中的作用7.3 运动与慢性疲劳掌握慢性疲劳的定义和特点理解运动对慢性疲劳的影响和康复训练方法第八章:运动与心理健康8.1 心理健康的基本概念学习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及其评估方法掌握心理健康的促进和维护策略8.2 运动与心理健康理解运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和适应性变化学习运动在改善心理状态和预防心理疾病中的作用8.3 运动心理咨询与干预掌握运动心理咨询的基本方法和技术理解运动干预在心理健康领域的应用和效果第九章:运动与遗传因素9.1 遗传学基本概念学习遗传物质的结构和传递方式掌握遗传变异和基因表达调控机制9.2 运动与遗传因素理解运动对遗传因素的影响和适应性变化学习运动在遗传性疾病预防和治疗中的应用9.3 运动与运动能力掌握运动能力的遗传因素和训练方法理解运动在提高运动能力和竞技水平中的作用第十章:运动生理学研究方法10.1 运动生理学研究方法概述学习运动生理学研究的方法和步骤掌握运动生理学研究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10.2 实验方法和技术理解运动生理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术学习运动生理学实验中各种检测手段和设备的使用10.3 运动生理学研究趋势与展望掌握运动生理学领域的前沿问题和研究动态理解运动生理学在体育运动和健康领域的发展方向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一:运动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补充说明:运动生理学是研究人体在运动过程中的生理功能和代谢变化的学科。
腺苷三磷酸 配位-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腺苷三磷酸配位-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腺苷三磷酸(Adenosine Triphosphate, ATP)是一种重要的细胞内能量分子,它在细胞内的代谢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作为一种能量转移分子,ATP能够在生物体内进行能量的传递和储存。
ATP由一个腺嘌呤核苷酸(Adenosine Monophosphate, AMP)和三个磷酸基团(P)组成。
这三个磷酸基团通过高能磷酸键连接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富含化学能的分子。
当ATP分子被加水酶解时,磷酸基团将逐一被解离,释放出化学能,驱动细胞内的各种生物反应进行。
在细胞内,ATP的合成和降解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
细胞通过ATP 合成酶的作用将无机磷酸盐与AMP结合形成ATP,并将捕获的能量储存起来。
而ATP酶则通过水解ATP分子的高能磷酸键释放出化学能。
细胞中不断进行着ATP的合成和降解,以满足细胞对能量的需求。
除了作为能量转移分子外,ATP还参与了细胞内众多生物化学反应的调节过程。
例如,细胞膜上的Na^+/K^+-ATP酶通过水解ATP来维持细胞膜的离子平衡,维持神经传导和肌肉收缩的正常功能。
ATP还能作为信号分子,通过与细胞内的受体结合,参与细胞生长、分化、凋亡等多种生物学过程。
总而言之,腺苷三磷酸(ATP)是一种重要的细胞内能量分子和信号分子。
它通过高能磷酸键的形成和断裂,实现了能量的存储和转移。
在细胞内的代谢过程中,ATP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满足细胞对能量的需求,还参与了细胞内的调控过程。
对于深入理解细胞生物学和生命活动的机制,腺苷三磷酸配位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如下: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在引言部分,首先对腺苷三磷酸(ATP)的概念进行了概述,介绍了其在生物体内的重要作用和研究意义。
随后,对整篇文章的结构进行了简要说明,包括正文的三个要点和结论部分的内容。
最后,明确了本文的目的,即探讨腺苷三磷酸配位的相关问题。
铜离子对创面修复的能量代谢_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铜离子对创面修复的能量代谢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 引言1.1 概述创面修复是身体恢复健康的重要过程,它涉及多种细胞和分子机制的协调作用。
而能量代谢则是维持细胞正常功能和生存所需的基本过程。
近年来,研究发现铜离子在创面修复的能量代谢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
本文将就铜离子对创面修复能量代谢的影响进行概述、解释和说明。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展开对铜离子在创面修复能量代谢中的作用进行探讨:- 引言:介绍文章的背景和目的。
- 铜离子对创面修复的能量代谢概述:总览铜离子在创面修复中的作用以及能量代谢的过程。
- 铜离子对创面修复的机制解释1:探讨细胞内铜离子调控和参与能量代谢途径中的机制解析。
- 铜离子对创面修复的机制解释2:研究铜离子与线粒体功能、金属受体蛋白以及过氧化酶系统在能量代谢中的相互作用。
- 结论:总结铜离子参与创面修复对能量代谢的重要性,并展望未来研究和应用的前景。
1.3 目的本文旨在提供一个全面而深入的概述,解释铜离子在创面修复过程中对能量代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通过综合分析和讨论相关机制和研究进展,力图揭示铜离子与创面修复能量代谢之间的关系。
同时,本文也将提出未来研究方向,并探讨铜离子在临床应用中可能展现出的潜力。
2. 铜离子对创面修复的能量代谢概述2.1 铜离子在创面修复中的作用铜离子是一种重要的微量元素,在创面修复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研究表明,铜离子可以促进细胞增殖和分化,并参与多种生理过程,如血管生成、荧光素酶活化以及胶原合成等。
这些过程需要能量支持,因此铜离子在创面修复的能量代谢中起到重要调节作用。
2.2 创面修复的能量代谢过程创面修复是一个高度有序的生物学过程,需要大量能量供给。
能量代谢主要通过细胞内线粒体进行,其中包括葡萄糖、脂肪酸以及氨基酸的代谢。
这些底物经过一系列酶催化反应,最终转化为三磷酸腺苷(ATP),提供细胞所需的能量来源。
同时,还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电子传递链、氧化应激等相关机制。
Seahorse海马代谢仪使用说明
Cartridge Lid
耗材
自动药物注射端口 启用实时功能分析
Cell Mito Stress Test Assay Kits
实验前一天
水化探针
1.在Utility Plate每孔中加入1ml校准液
(Seahorse XF 校准液用于溶解和校准 XF 小柱,并包含 FluxPak)
2.将Hydro Booster放在Utility Plate上,Sensor Cartridge放在最上面
特点:通过特殊的细胞培养微孔板设计,在测量时临时形成 的约2ul微环境中,利用无创的专利光学传感器同步地实时探 测溶解氧(OCR)和细胞外酸化率(ECAR)变化,从而快速 了解细胞内两大能量转换途径(线粒体的有氧代谢和糖酵解) 的能量代谢状态。
仪器外观
Hydro Booster
Sensor Cartridge
Hale Waihona Puke 实验当天 准备XF检测液一个培养板 手动加液需100ml,仪器加液需 200ml
1.使用NaOH调节pH值至7.35±0.05
2.检测液中所需要添加的底物及浓度取决于细 胞类型和实验设计,或者与生长培养基保持一 致。
3.37℃放置备用。
NO sodium bicarbonate Low phenol red (3 mg/L)
3.放入无CO2的培养箱,37℃过夜(使校准液能浸没在sensors 中;保证培养箱湿度,防止干燥)
培养细胞
1.100ul 培 养 液 收 集 细 胞 , 按 最 佳 细 胞 密度重悬细胞(10,000 - 80,000个细胞/ 孔)。 2.每孔接种100 μL细胞悬液,背景校正 孔(A1, B4, C3, D6)不接种细胞。将 细胞板室温静置在超净台上1 h。
氧化磷酸化途径 糖酵解途径 互相补偿-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氧化磷酸化途径糖酵解途径互相补偿-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概述部分的内容可以如下所示:引言1.1 概述氧化磷酸化途径和糖酵解途径是细胞内两个重要的代谢途径,它们在能量产生和维持细胞功能方面起到关键作用。
氧化磷酸化途径是通过将葡萄糖、脂肪酸和氨基酸等有机物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产生大量的三磷酸腺苷(ATP)来释放能量。
与之相对的是糖酵解途径,它是将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和乳酸,产生少量的ATP同时释放能量。
这两个代谢途径通常在不同能量需求和氧气供应情况下起到协调的作用。
在有足够氧气供应的情况下,氧化磷酸化途径是主要能量供应途径;而在氧气供应不足的情况下,糖酵解途径则成为主要途径。
这种能量代谢的转换和调节可以使细胞根据需求情况灵活地调控能量产生,确保细胞的正常功能。
尽管氧化磷酸化途径和糖酵解途径在能量代谢中起到着不同的作用,但它们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补偿的关系。
当一个代谢途径受到限制或障碍时,另一个途径可以通过增加代谢通路的产物来弥补缺失,以确保细胞的能量供应。
本文将重点介绍氧化磷酸化途径和糖酵解途径的基本原理、作用机制以及调节方式。
随后,我们将详细探讨这两个代谢途径在互相补偿方面的关系,并强调互相补偿在代谢调节中的重要性。
最后,我们将总结本文的主要内容,并展望未来研究的方向。
通过对氧化磷酸化途径和糖酵解途径的综合研究,有望深入了解细胞能量代谢的调节机制,为相关疾病(如糖尿病、肿瘤等)的治疗和预防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1.2 文章结构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引言、氧化磷酸化途径、糖酵解途径、氧化磷酸化途径与糖酵解途径的互相补偿以及结论。
在引言部分,我们将首先对氧化磷酸化途径和糖酵解途径进行概述,介绍它们在细胞代谢中的重要性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
接着,我们将介绍本文的结构安排,明确各个部分的内容和目的。
在氧化磷酸化途径部分,我们将详细介绍氧化磷酸化途径的概念、过程及其在能量产生方面的作用。
同时,我们将探讨氧化磷酸化途径的调节机制,解释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细胞如何调节氧化磷酸化途径来保持能量供应的平衡。
代谢当量的单位-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代谢当量的单位-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代谢当量是衡量生物体在特定情况下消耗氧气和产生能量的单位。
它是生理学和运动科学领域中一个重要的概念,也被广泛应用于医学诊断、运动训练和健康管理等方面。
代谢当量的单位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体能量代谢的机制,为身体健康和运动性能提供科学依据。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代谢当量的概念、历史发展和应用领域,希望能为读者提供更多关于这一重要概念的信息。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应该包括:文章结构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组织结构和内容安排。
首先,我们将从引言部分开始,概述代谢当量的重要性,并介绍文章的整体结构。
然后,我们将详细讨论代谢当量的概念,包括其定义和相关概念。
接下来,我们将回顾代谢当量的历史发展,探讨代谢当量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情况。
最后,我们将在结论部分总结本文内容,强调代谢当量的重要性,并展望未来研究的方向。
通过以上内容,读者可以清晰了解本文的组织结构和内容安排,为他们阅读理解提供了指导。
1.3 目的:本文的主要目的是介绍代谢当量的单位及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通过对代谢当量的概念、历史发展和应用领域进行深入探讨,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代谢当量在生物学、医学、运动科学等领域的重要性和应用意义。
通过对代谢当量的研究和应用进行系统的总结和分析,有助于促进相关领域的发展,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
同时,本文也旨在引起读者对代谢当量及其单位的关注,进一步拓宽对相关领域知识的理解和认识。
2.正文2.1 代谢当量的概念代谢当量是指在人体内部由氧气和食物共同参与呼吸过程时所需的氧气量。
在进行这种呼吸过程时,氧气与食物发生化学反应,产生能量并释放二氧化碳。
代谢当量通常用单位时间内消耗的氧气量来表示,通常以毫升氧气每分钟(ml O2/min)为单位。
代谢当量的概念起源于生理学领域,是衡量人体代谢活动强度的重要指标。
代谢当量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人体在不同环境下的能量消耗情况,对于健身、医疗或科研领域都具有重要意义。
护理营养学计算基础代谢_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护理营养学计算基础代谢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 引言1.1 概述本文主要讨论护理营养学计算基础代谢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基础代谢是指在静息状态下,维持生命活动所需的最低能量消耗。
了解个体的基础代谢率对于合理安排饮食、制定适当的营养方案以及诊断和治疗一些疾病都具有重要意义。
护理营养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旨在通过营养干预来改善患者的健康状态,因此掌握基础代谢计算方法成为日常护理工作中必备的技能。
1.2 文章结构本文分为五个主要部分。
首先,在第二部分中,我们将定义和解释什么是基础代谢,并详细说明其在人体中的作用以及影响因素。
第三部分将聚焦于护理营养学与基础代谢之间的关系,探讨两者之间的联系以及护理干预对基础代谢的影响。
接下来,在第四部分中将介绍不同的基础代谢计算方法与技术,包括静息能量消耗测量方法、简化公式计算基础代谢率以及进阶计算方法的应用场景。
最后,在第五部分中,我们将总结研究的重点观点和发现,并讨论其局限性,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
此外,我们还将探讨这些研究成果对于临床实践和健康管理的启示。
1.3 目的本文旨在为护理人员以及其他相关领域的从业者提供一个关于护理营养学计算基础代谢的全面概述。
通过阐述基础代谢的定义、意义和影响因素,探讨护理营养学与基础代谢之间的关系以及护理干预对基础代谢的影响,我们希望读者能够了解并运用正确的计算方法来评估个体的基础代谢率,并在实际工作中更好地进行营养干预,提高患者健康水平。
同时,我们也希望通过本文对该领域目前研究情况的总结和展望,促进相关领域未来更深入、系统地开展相关研究,并为临床实践和健康管理提供更具体的指导和建议。
2. 基础代谢的定义和意义2.1 定义和概念基础代谢是指人体在静息状态下所需要的能量,也称为静息能量消耗。
它表示了维持基本生理功能所需的最低能量水平,包括呼吸、循环、保持体温以及细胞代谢等。
基础代谢通常以卡路里(cal)或焦耳(joule)为单位进行衡量。
2.2 基础代谢的作用基础代谢在人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人的功率曲线-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人的功率曲线-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人的功率曲线是指在不同时间段内,人体所能产生的功率或能量输出的变化情况。
这个概念最早由运动生理学家提出,通过不同强度和持续时间的运动来测量和分析人的能量消耗和耐力水平。
人的功率曲线对于理解人体的能量系统和运动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运动过程中,人体通过不同的能量代谢途径来产生所需的力量。
根据研究发现,人体的功率曲线通常呈现出一定的特征:在低强度运动时,人体主要依靠有氧代谢途径来提供能量;而当运动强度逐渐增加时,无氧代谢途径逐渐参与,直到达到最大功率点;随着运动继续进行,人体能量的供应逐渐减少,导致功率逐渐下降。
人的功率曲线的形状和特征在不同个体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这取决于个体的生理状况、训练水平和天赋等因素。
一般来说,训练水平较高的个体能够在达到最大功率点后维持较长时间的高功率输出,而未经训练或训练水平较低的个体则在较短时间内出现明显的功率下降。
人的功率曲线的研究有助于优化运动训练和调整训练计划。
通过了解个体的功率曲线特征,可以确定最佳的运动强度和持续时间,从而提高训练效果和运动表现。
此外,对于从事高强度运动的运动员来说,了解自身的功率曲线也有助于在比赛中制定更为科学和有效的竞技策略。
综上所述,人的功率曲线研究对于理解人体的能量系统、优化训练计划和提高运动表现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深入探索功率曲线的特征和变化规律,我们可以为个体提供更加个性化和科学的运动指导,促进人的健康与运动发展。
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索不同个体之间功率曲线的差异,以及在不同环境和运动方式下的功率曲线变化情况,为运动科学领域的发展贡献更多的知识和理论基础。
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文章的结构如下:引言:在引言部分,将会对人的功率曲线进行概述,并介绍文章的整体结构和目的。
正文:正文部分将详细探讨人的功率曲线的定义和特点。
- 2.1 人的功率曲线定义:本节将介绍人的功率曲线的定义及其相关概念。
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
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有肌肉活动、精神活动、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和环境温度等。
(一)肌肉活动肌肉活动对能量代谢的影响最为显著。
机体任何轻微的活动都可提高代谢率。
人在运动或劳动时耗量显著增加,因为肌肉活动需要补给能量,而能量则来自大量营养物质的氧化,导致机体耗氧量的增加。
机体耗氧量的增加与肌肉活动的强度呈正比关系,耗氧量最多右达安静时的10-20倍。
肌肉活动的强度称为肌肉工作的强度,也就是劳动强度。
劳动强度通常用单位时间内机体的产热量来表示,也就是说,可以把能量代谢率作为评估劳动强度的指标。
从表7-3可以看出劳动强度或运动时的能量代谢率的增长情况。
表7-3 运动或劳动时的能量代谢率机体的状态产热量平均(kJ/m2・min)躺卧 2.73开会 3.40擦窗子8.30洗衣9.98扫地11.37打排球17.05打篮球24.22踢足球24.98(二)精神活动脑的重量只占体重的2%,但在安静状态下,却有15%左右的循环血量进入脑循环系统,这说明脑组织的代谢水平是很高的。
据测定。
在安静状态下,100g脑组织的耗氧量为3.5ml/min(氧化的葡萄糖量为4.5mg/min),此值接近安静肌肉组织耗氧量的20倍,脑组织的代谢率虽然如此之高,但据测定,在睡眠中和在活跃的精神活动情况下,脑中葡萄糖的代谢率却几乎没有差异。
可见,在精神活动中,中枢神经系统本身的代谢率即使有些增强,其程度也是可以忽略的。
人在平静地思考问题时,能量代谢受到的影响并不大,产热量增加一般不超过4%。
但在精神处于紧张状态,如烦恼、恐惧或强烈情绪激动时,由于随之出现的无意识的肌紧张以及刺激代谢的激素释放增多等原因,产热量可以显著增加。
因此,在测定基础代谢率时,受试者必须摒除精神紧张的影响。
(三)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在安静状态下摄入食物后,人体释放的热量比摄入的食物本身氧化后所产生的热量要多。
例如摄入能产100kJ热量的蛋白质后,人体实际产热量为130kJ,额外多产生了30kJ热量,表明进食蛋白质后,机体产热量超过了蛋白质氧化后产热量的3 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能量代谢二、选择题1、呼吸商是指机体在同一时间内()。
A.ATP合成与释放的比值,B.通气量与CO2生成量的比值,C.CO2生成量与耗氧量的比值,D.ATP合成与PCr消耗的比值。
2、氧热价最高的营养物质是()。
A.脂肪,B.蛋白质,C.糖类,D.糖类和脂肪。
3、属于有氧氧化系统供能的特点错误的是()。
A.供能输出功率低,B.有氧代谢,C.ATP生成多,D.乳酸生成较多。
4、属于磷酸原供能特点错误的是()。
A.能量输出功率高,B.无氧代谢,C.ATP生成少,D.动员所有贮备可供能33S。
5、人群中基础代谢率最高的是()。
A.老年人,B.成年男子,C.成年女子,D.幼儿。
6、相对代谢率为()。
A.能耗量与体表面积的比值,B.能耗量与身高或体重的比值,C.能耗量与基础代谢的比值,D.能耗量与CO2产生量的比值。
7、剧烈运动时,肌肉中含量明显上升的是()。
A.ATP,B.PCr,C.乳酸,D.都不是。
8、从机体能量代谢的整个过程来看,其关键的环节是()。
A.糖酵解,B.糖类有氧氧化,C.糖异生,D.ATP的合成与分解。
9、在完成同样运动负荷时,有训练者肌肉机械效率高,是因为()。
A.以糖类供能为主,B.以脂肪供能为主,C.呼吸商较低,D.消耗的总热能较少。
10、从工作中利用的总能量来看,有训练者利用脂肪供能比例与较无训练者相比()。
A.完全相同,B.要大,C.要小,D.大体相同。
11、评定乳酸能系统能力的常用指标是()。
A.肌红蛋白的含量,B.血乳酸水平,C.30m冲刺速度,D.无氧阈值。
12、磷酸原系统和乳酸能系统供能的共同特点是()。
A.都不需要氧,B.都产生乳酸,C.都能维持较长时间运动,D.都可产生大量ATP。
13、在较剧烈运动时,肌肉中高能磷化物的变化情况是()。
A.PCr的含量变化不大,B.ATP含量变化不大,PCr的含量下降,C.PCr生成较多,D.ATP含量大幅度下降。
14、乳酸能系统的特点之一是()。
A.输出功率高,B.产生乳酸,C.ATP生成多,D.产生CO2。
15、进行一段时间训练,60m跑速提高了,而跑后血乳酸含量却比训练前减少了,这说明()。
A.糖类的有氧供能比例增大,B. 肌红蛋白含量增多,C.脂肪供能比例增大,D.ATP-PCr供能比例增大。
16、属于乳能供能特点错误的是()。
A.供能的最大容量有限,B.快速可动用性,C.产生乳酸,D.动员所有贮备可供能33S。
17、在相同时间同完成同样的工作量时,有训练者较无训练者()。
A.动用脂肪量较多,B.动用糖原和脂肪的量较少,C.利用的ATP和PCr较多,D.利用脂肪供能的比例较小。
三、填空题1、机体生理活动所需要的直接能源是_________分解,而最终能源是_________的氧化分解。
2、糖类的呼吸商是_________脂肪的呼吸商是_________。
3、开放式测定法又称为_________法,它是根据机体在单位时间_________和_________来推算机体的耗能量。
4、基础代谢率有性别、年龄差异,通常男子比女子_________,儿童比成年_________,老年较壮年_________。
5、基础代谢的高低同_________有关,但不成比例关系,而与_________成正比,所以最适宜的的计算单位是_________。
6、评定乳酸能系统能力最常用的指标是_________。
7、运动时ATP再合成所需能量可由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三条途径提供。
8、磷酸原系统又称为_________系统,它由细胞内的_________和_________两种高能磷化物组成。
五、问答题1、简述体内能量的转移、贮存和利用过程。
2、试述运动时的能量供应过程。
3、比较分析三种供能系统和特点。
4、试述能量连续统一体理论在体育实践上的意义和应用。
5、论述不同强度运动时三个能量系统供ATP再合成的动态关系?参考答案二、选择题C,C,D,D,D, C,C,D,D,B, B,A,B,B,D, B,B三、填空题1.ATP,糖类和脂肪2. 1, 0.713.气体代谢,消耗的氧气,产生的二氧化碳4.高,高,低5.体重,体表面积,kJ/m2.h6.血乳酸浓度7.PCr分解生能,糖酵解生能,糖和脂肪的有氧氧化生能8.ATP-PCr,ATP,PCr五、问答题1 答:人体内能量来于三大有机物:糖、脂肪和蛋白质,三有机氧化分解释放的化学能,一部分转变为热能散失,一部分使ADP转变为ATP,贮藏在ATP中,ATP还可将转化为PCr贮藏;人体所的能量直接来源于ATP,当人体需要时,ATP在Mg++依赖式ATP酶作用下,分解生成ADP和磷酸,释放能量。
反应式:ATP→ADP+Pi+能量。
当需要时,PCr也立即分解使ATP再合成。
ATP分解释放的能量,一部分也转变为热能,一部分供人体各种生命活动需要,如肌肉活动、神经电传导、物质吸收、物质转运等。
如图。
2答:人体运动时的能量供应过程:①直接能源——ATP。
但ATP贮量很少,必须边分解边合成,ATP的再合成途径有三条:①PCr分解生能;②糖酵解生能;③糖和脂肪的有氧化生能,ATP的再合成三条途径构成了人体内三个供能系统。
不同的运动项目三个系统供能的情况不同。
以800跑为例:②起跑:主要由ATP-PCr系统供能;当ATP分解供能的同时,PCr迅速分解使ATP再合成。
③途中跑:以糖的无氧酵解和有氧氧化混合供能;④冲刺:以糖的无酵解为主供能。
3答:三个供能系统及特点如下表。
磷酸原系统……………………………………..乳酸能系统…………………………………..有氧氧化系统………………………………4答:①着重发展起主要作用的能量系统。
能量统一体理论提示,不同的运动项目其主要的供能系统不同,在制定教学和训练计划时,应着重发展在该项目活动中起主导作用的供能系统。
②制定合理的训练计划。
当确定应着重发展的供能系统之后,可根据能量统一体理论选择适应的和最有效的训练方法。
5答:不同强度时,三个能量系统代ATP再合成的动态关系:①ATP是直接能源物质,在细胞内的含量很有限,如果以最大功率输出只能维持2S左右。
因此,ATP必须是边分解边合成,以保证生命活动能量供应的连续性。
②三个能量系统输出功率不同,分别满足不同运动强度的ATP再合成的需要。
不同供能系统的功率输出能力和最大持续时间是维持其动态关系的代谢标准。
③不同强度运动时三个能量系统是相互区别和相互联系的。
第七章内分泌二、选择题1、下列被称为第一信使的物质是()。
A.cGMP,B.cAMP,C.Ca2+,D.肾上腺素。
2、下列被称为第二信使的物质是()。
A.ADP,B.ATP,C.AMP,D.cAMP。
3、甲状腺主要分泌()A.三碘甲腺原氨酸,B.四碘甲腺原氨酸,C.二碘酪氨酸,D.一碘酪氨酸。
4、糼儿时,甲状腺素分泌不足,可导致()。
A.侏儒症,B.粘液性水肿,C.呆小症,D.糖尿病。
5、胰岛的β细胞分泌()。
A.生长抑素B.胰高血糖素C.胰多肽D.胰岛素6、蛋白合成和贮存不可缺的激素是()。
A.胰高血糖素,B.胰岛素,C.胰多肽,D.肾上腺素。
7、胰岛素缺乏将导致()。
A.血糖浓度下降,B.血浆氨基酸浓度下降,C.血脂上升,D.肝糖原贮备增加。
8、调节胰岛素分泌最重要因素是()。
A.血脂浓度,B.血中氨基酸的浓度,C.血中生长素的浓度,D.血糖浓度。
9、胰高血糖素的生理作用是()。
A.促进糖原分解,抑制糖异生,B.促进脂肪分解,使酮体生成增加,C.抑制胰岛素分泌,D.促进胆汁和胃液分泌。
10、机体产生应激反应时血中主要增高的激素是()。
A.氢化可的松与肾上腺素,B.肾上腺素与去甲肾上腺素,C.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与皮质醇,D.雄激素。
11、先天性腺垂体功能减退可引起()。
A.侏儒症,B.呆小症,C.粘液性水肿,D.肢端肥大症。
12、关于生长素的错误叙述是()。
A.加速蛋白质的合成,B.促进脂肪分解,C.促进脂肪合成,D.生理水平的量可加速葡萄糖的利用。
三、填空题1、先天性腺垂体功能减退可引起____。
2、内分泌细胞所分泌的具有生物活性物质称为____,其种类很多,依其化学性质可归纳为____和____两大类。
3、激素对生理功能的调节作用,表现为只能使正在进行的功能活动____或____,而不能产生____。
4、凡能被激素作用的细胞称为____,它之所以能够识别特异激素信息,是因为其____或____内存在着与该激素发生特异性结合的____。
5、内分泌系统与神经系统的相互关系表现为:几乎所有的内分泌腺都____受神经系统的影响,同时,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____。
6、内分泌腺分泌水平的相对稳定,主要是通过____反馈机制实现的,当环境发生急剧变化时,____系统也参与激素分泌的调节。
7、运动时,血浆生长素升高的运动强度临界点约____。
8、甲状腺功能低下的婴糼儿,体内甲状腺激素缺乏,故____生长发育受到障碍,表现为____症。
9、胰岛素是由胰岛中的____细胞所分泌,胰高血糖素是由胰岛中的____细胞所分泌。
10、胰高血糖素可激活心肌细胞中的____,使糖原分解____。
11、胰高血糖素最主要的功能是促进____分解和____,使血糖浓度____。
参考答案二、选择题D,D,B,C,D, B,C,D,B,C, B,C三、填空题1.侏儒症2.激素,含氮类激素,类固醇激素3.加强,减弱,新的过程4.靶细胞,表面,胞浆内,受体5.直接或间接,发育和功能6.负,神经7.50%~60%最大吸氧量8.骨骼和脑的,呆小症9.β,α10.磷酸化酶,增加11.肝糖原,糖异生,升高五、问答题1 答:激素的生理作:①调节物质代谢,参与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②促进细胞分裂、分化,调控机体生长、发育、成熟和衰老过程;③影响神经系统发育和活动,调节学习、记忆及行为活动;④促进生殖系统发育成熟,影响生殖过程;⑤调节机体造血过程;⑥与神经系统密切配合,增强机体对伤害性刺激和环境激变的耐受力和适应力,参与机体的应激反应。
2答:胰岛素是促进合成代谢的激素,其作用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①能促进外周组织(如肌肉)对糖类的利用,并促进糖原的合成,抑制糖原异生,从而使血糖浓度降低。
②能促进脂肪的合成和贮存。
胰岛素提高葡萄糖向肝细胞的转运,并转变成脂肪酸,再转运到脂肪组织贮存。
同时,脂肪组织本身在胰岛素作用下也能合成少量的脂肪。
③通过作用于蛋白质合成的各个环节,促进蛋白质合成。
主要有:促进多数氨基酸主动转运入细胞;抑制蛋白质分解和氨基酸异生糖。
3答:含氮类的作用机制多用第二信使学说来解释。
该学说把激素看作第一信使。
当激素与靶细胞上的专一性受体结合时,可激活膜上的腺苷酸环化酶系统,在Mg++存在的条件下,使ATP变成cAMP,cAMP被称为第二信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