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第八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第五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byde
重庆市第八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适应性月考(五)语文试卷
重庆市第八中学2024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五)语文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一、日常生活是全民阅读的现实反映①阅读是一种天然的凝视。
一方面,人们在阅读中凝视作品,建立了人的主体性与被凝视客体性的连接,并由此出发思考主体与他者之间的关系,在此过程中使主体获得自我反思意识;另一方面,作为他者,作品也成了萨特所定义的“凝视着我的人”。
书籍或者作品作为“凝视着我的人”是否经典化,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作家作品已经日常生活化,才能证明其经典化。
换言之,文学形象成为概念隐喻的源域,日常生活成为目标域。
一旦语词的隐喻用法日渐规约化,成为日常生活中的熟语,而且长期持续,则该作品形象日常生活化成为常态,该作品也便实现了经典化”。
从这个意义上而言,新时代提倡全民阅读,旨在使人们通过阅读接触到经典艺术作品,并找寻到一个适当的媒介,实现对日常生活的现实凝视,从而正视生活的现实状态,并反思生活的意义和目的,生发出基于日常生活的美好生活的意义建构和实践追求。
②基于凝视,全民阅读立足新时代的历史语境,顺应时代条件的变化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文化生活的向往,必然产生一种超越其现有发展状况,向更加完整意义上的全民阅读发展的历史冲动。
然而,光有冲动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走向何方。
③全民阅读的时代转向必然要回到“全民”的语境中考察,使其融入新时代基于“全民”的时代洪流之中。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至上,从“全民”的愿景出发,确立了美丽中国、美好社会、美好生活的多维愿景,这为全民阅读的发展明确了方向:走向日常生活,让全民阅读成为一种连接人与日常生活世界的中间环节,催生实现美好生活向往的全民共识。
重庆八中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五2022语文
重庆八中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五2022语文1、“脍炙人口”中“炙”的读音是“jiǔ”。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2、下列选项中加着重号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平庸yōng 携带xié(正确答案)B、沐浴mò诱惑huòC、嘈杂záo 揣摩chuāiD、萎缩wěi 热忱shěn3、1《卖白菜》作者莫言,当代作家,原名管谟业,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代表作有《红高粱》《蛙》《生死疲劳》等。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4、下列词语中,加着重号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撰文(zhuàn)炫耀(xuàn)嗔怪(zhēn)伺候(sì)B、捧场(pěng)贮藏(zhù)锲而不舍(qiè)瑰丽(guī)(正确答案)C、瓜葛(gé)勾当(gōu)皈依(guī)山冈(gáng)D、深奥(ào)陨石(yǔn)角斗(jiáo)收敛(liǎn)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爱:喜爱以致天下之士致:招致,招引B.惠文、武、昭襄蒙故业蒙:继承追亡逐北北:败逃的军队(正确答案)C.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原:推其根本数十伶人困之困:困乏D.纵一苇之所如如:自如举天下杰,莫能与之争举:全,整个6、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
“大意”在这里是大概的轮廓的意思,可见当时的朦胧静谧。
下列对《动物游戏之谜》关于动物游戏的四种假说,表述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演习说”认为,动物的游戏行为是排演或演习以后可能出现的生活,使动物从小就能熟悉将来要掌握的“技能”和未来动物社会中将要结成的各种关系。
(正确答案)“自娱说”认为,因为动物需要得到一定的自我安抚和自我保护,所以会用游戏的方式进行某种调剂和补偿。
重庆八中高三下学期3月半月考 语文 Word版含答案.pdf
重庆八中高20级月考注意事项: 2.答第1至6题、8至10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涂选其他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卷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或答题卷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卷.无耻(ln)言.伛(lu)游目(chng)怀..()弱. B.不会贪污受贿,虽然清贫,但 坦荡,没有水落石出半夜敲门. D.......《史记·匈奴传》有如此记载:太初四年“汉使光禄徐自为出五原塞数百里,远者千余里,筑城障列亭,至庐朐”。
. D.音乐欣赏的具体过程,一般是由官能欣赏——即对乐音的音响感知,进入感情欣赏——即对音乐表现的思想感情、情景的感情体验、想象和联想。
~冷眼看“热词” 三、(本大题共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初授官题高冠草堂 岑参 三十始一命,宦情多欲阑。
自怜无旧业,不敢耻微官。
涧水吞樵路,山花醉药栏。
只缘五斗米,辜负一渔竿。
744年岑参举进士,授官右内率府兵曹参军,此诗即为辞别终南山隐居地高冠谷而作。
只缘五斗米,辜负一渔竿涧水吞樵路,山花醉药栏 (1) ,磐石无转移。
(《孔雀东南飞》) (2) ,池鱼思故渊。
(《归园田居》) (3)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 。
(《兰亭集序》) (4) ,而不知其所止。
(《赤壁赋》) (5) (6) ,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 五、(本大题共5小题,共23分) 14~18题 字据 怎样理解文章最后一句“泥泞的雪地里到处是散碎的鸡蛋,一片狼藉”的含意? (2分) 15.小说第一段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分) 16.请围绕儿子罗树林梳理小说的基本情节。
(5分) 戴鸭舌帽的律师没能劝止住罗树林,而穿风衣、戴墨镜的人却阻止住了罗树林,这说明什么?(6分) 结合文本和现实,谈谈这篇小说的社会价值。
重庆市直属校(重庆市第八中学等)2020届高三语文3月月考试题
重庆市直属校(重庆市第八中学等)2020届高三语文3月月考试题(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儒家文化体系中的“家国天下"意识,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之一.如今制度化儒家已然解 体,社会形态、家庭结构、价值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尽管如此,汲取家国天下意识传统并对其进行 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今天仍具有重要的“家国天下”意识作为积极的入世精神,将个人发展 的诉求与社会进步的诉求结合在一起,基于这一道德自觉,社会成员才具有了责任担当、价值共识。
在今天,家作为基本情感纽带对我们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应弘扬传统孝道,强化纽带和责任意识。
家族观念基于血缘的原初信赖关系,安土重迁的中国农耕文明进一步充实了家族的机能.人伦情感亦因血 缘而来,在情感依托的层面上,家的意义超越任何经济的成本——收益分析。
现代社会主张的公共精神与 家庭伦理的建设并不矛盾。
正如搬用熟人社会的伦理原则到陌生人社会是不合理的,反过来将陌生人社会 的规则搬用到家庭也是不合理的,关键是如何能够在不同的关系当中正确切换。
在现代化生产和协作上依 照公共理性、法制精神;在家庭与私人领域,弘扬孝悌之道,忠恕相待,爱敬相与。
这要求对家庭伦理和 孝道进行理性的阐发和合理的引导,使得家庭伦理与公共理性彼此呼应。
“家国天下"意识是现代中国伦理的重要维度,它既连接传统的“修齐治平”,也连接社会、民族国家 问题。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家与国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家是社会的细胞,国是维护家的外部屏障,家国的 良性互动与发展有利于促进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协支撑和实现“家国天下”精神的是仁爱的“生生”之德.中国人内心的“天人合德”实际指向更为 广阔的世界中的相生相与,它肯定世界是交感的,自然规律和人世伦理是可以相互推演的,也是相互一 致的.仁爱原则也是动态原则,原始儒家主张根据内在的“生生”之德,在矛盾的转化中主张“穷达以 时”“与时偕行”。
重庆市第八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第五次月考英语试题 Word版含答案
1 重庆八中高2020级高三(下)第五次月考英语试题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例:How much is the shirt?A. £19.15.B. £9.18.C. £9.15.答案是C。
1. 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probably take place?A. In an office.B. In a restaurant.C. Ina theatre.2. How old is the man now?A. Over 60.B. About 20.C. Nearly 40.3. What is the man going to do?A. Go to the information counter.B. Take a train to leave New York.C. Check the price of the ticket.4. What do we learn about the man?A. He quit his job.B. He is doing a part-time job.C. He has got two job offers.5. What does Mr. Anderson do?A. He is a librarian.B. He is a teacher.C. He is a repairman.第二节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
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2至4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5秒钟的时间阅读各个小题;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
重庆市第八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五次月考语文试题
重庆市第八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五次月考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一、选择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红山玉龙呈勾曲形,形体酷似甲骨文中的“龙”字。
玉龙墨绿色,体态,龙身大部,只在额及颚底刻以细密的方格网状纹,网格突起作规整的小菱形。
(),通体琢磨,较为光洁,这都证明了当时琢玉工艺已发展到较高水平。
红山玉龙造型独特,工艺精湛,圆润流利,生机勃勃。
玉龙身上负载的神秘意味,更为它平添一层美感。
值得注意的是,玉龙形象带有浓重的幻想色彩,已经显示出成熟龙形的诸多要素。
玉龙龙体背正中有一小穿孔,经试验,若穿绳悬起,龙骨尾恰在同一水平线上。
考虑到玉龙形体硕大,且造型特殊,它不只是一般的饰件,很可能是同中国原始宗教崇拜密切相关的礼制用。
红山玉龙的发现,不仅充分印证了中国玉文化的,也让中国人追溯到了龙的源头。
这对研究中国原始宗教文化,总括龙形发展的序列都意义非同寻常。
所以,无论怎样评价红山玉龙的文化价值均不为过。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蜷曲光滑无比因由水远山长B.卷曲光素无纹因而源远流长C.蜷曲光素无纹因由水远山长D.卷曲光滑无比因而源远流长2.下面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玉龙以一整块玉料圆雕而成,细部还运用了浮雕、浅浮雕等手法B.细节上浮雕、浅浮雕手法的使用,使得整块玉料圆雕而出的玉龙C.整块玉料圆雕而成并在细节上运用了浮雕、浅浮雕等手法的玉龙D.玉龙在细节上运用了浮雕、浅浮雕等手法,圆雕以一整块的玉料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其对总括龙形发展的序列,研究中国原始宗教文化都意义非同寻常。
B.这对研究中国原始宗教文化,总括龙形发展的序列都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C.其对研究中国原始宗教文化,总结龙形发展的序列都意义非同寻常。
重庆市第八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5月全真模拟考试 语文试卷(含解析)
2024届重庆市第八中学高三下学期5月全真模拟考试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我们已经无处可逃。
”海默尔在探究日常生活与文化研究的未来时,曾提出这句箴言。
他站在过去预言了数字时代社会生活的基本面貌:数字媒介全面占领当代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无法逃避媒介化的生存规则,无法逃避技术体系的统治原则,亦无法逃避连绵不绝的信息流和无处不在的网络空间。
信息技术与数字媒介带来的进步性成果有目共睹,数字媒介作为改善生活的力量能够帮助青年群体获得知识,满足情感需要,达成身份认同。
当代文化与数字媒介之间的关系已变得密不可分,即使是大力批判技术消极作用的反技术主义者也不认为人类社会应该回归前技术时代。
然而,“任何技术都是刀子的翻版”,即使数字技术极大地扩展了人类的生存空间和消费内容,但与此相悖的是,它似乎又削弱了人类生存的可能性。
由媒介技术融合而成的虚拟世界几乎已经覆盖了现实社会的所有个体,人们被持续不断地吸入数字世界中。
同时,数字技术用一种隐蔽却强大的暗示来定义着使用者的世界观,不断强化数字生活相较于真实生活的重要性。
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部分人开始沉迷数字媒介并对其产生依赖,甚至脱离真实生活。
乔姆斯基提出,技术发展的趋势不是强化沟通,而是“自我隔离”,新媒介的运用会使人变成孤立的生物。
日本学者中野收用“容器人”这一形象的说法描述了当代人的行为特点。
他认为,在大众媒介技术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当代人的内心世界类似于一种“罐装”的容器,这个容器是孤立的、封闭的;“容器人”为了摆脱孤独状态也希望与其他人接触,但这种接触只是一种容器外壁的碰撞,没有实质的接触,不能深入到对方的内部。
2019-2020学年重庆市第八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卷及参考答案
2019-2020学年重庆市第八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卷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英国学者泰勒认为:文化意识就是人们对于文化的一种自觉的能动的认识活动。
文化意识包括文化知识、文化理解、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等。
在文学阅读中应注意培养下列几种意识:文化的挖掘意识。
文学反映的是人学、是社会学,文学作品中蕴含着丰厚的人类社会文化知识。
读周作人那些以“平和冲淡”见称于世的美文,我们读到的不仅是恬淡从容、庄谐并出的风格,更重要的是了解了今人古籍、宇宙昆虫乃至故乡野菜、北京茶食的文化知识;读巴尔扎克的作品,我们看到的不仅是高老头悲苦的命运,而且体察到了当时封建贵族阶级的衰亡、资本主义社会金钱主宰一切的社会文化心态。
文化的挖掘意识就是对文学作品中写作主体在特定时代的心灵状态、生命状态、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的感悟。
北师大教授刘锡庆认为:“作文的本质是写作主体内在精神、独特个性的自由显现,是其生命力、创造力的文字外化。
”这就需要学生阅读时不仅要读作品,还要读与作品相关的资料:作家传记、创作手迹,了解作品所处的时代背景、社会风尚,这些与作品相关的文化知识对解读作品大有裨益。
文化的反思意识。
反思是一种再思考。
学生在阅读活动结束后,对自己的阅读理解、阅读感受以及阅读判断进行分析思考的一种心理需求和习惯。
文学作品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文学作品中反映的人的生存状态、生存意义、人与人交往沟通情况以及人所憧憬的理想必然与作家不同的文化取向和文化理想有关。
任何时代任何民族的作品,它作为文字符号总是负载着文化意义,这些文化意义深入到文学作品的深层,成为一种“底色”,学生通过艺术文本内部反观作品文化思想、文化意义,就是寻求这个“底色”的过程。
有些文学作品本身就包含了浓郁的文化反思意识:鲁迅从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反思中深入剖析了中国国民的精神弱点;老舍则通过北京市民社会这个独特的角度对中国文化进行了崭新的透视,体现了“笑中有所思”的艺术魅力。
重庆市第八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下学期第五次月考试题
重庆市第八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下学期第五次月考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先秦时期在文学史中是一个特殊的时期,这个时期的文学学科没有建立。
在这一时期里,没有后世的诗人、作家身份,没有以文学写作为目的产生的文本,早期的文献都是国家档案,以及适应国家礼乐教化和与国家宗教职能、政治职能等相关的文献,如《尚书》是上古时期流传下来的各代档案,《诗》与《乐》则是礼乐教化的基础文本,《春秋》是围绕着王与侯活动的国家大事件的记录,《易》与卜筮有关,产生于宗教活动,《礼》是周人治理国家的规范。
这些文献当然与文学写作无关。
至于春秋以后,学术下移,诸子并起,百家争鸣,则为各自所代表的阶级和阶层提出学术主张,亦无关文学写作。
鉴于先秦时期学术发展的特殊性,因此,与汉魏以后的文学文献的认定不同,先秦文学文献的范围就不简单地限定在集部以及与作家活动相关的资料。
先秦文学的发展既然是在国家的宗教、政治、文化活动等文字记录文献中逐渐呈现出来的,那么所有的文字文献其实都应视为文学文献。
因此,先秦时期的文字资料、经、史、子以及神话、传说,甚至图像,都应视为文学文献。
比如说甲骨文,这是最早的文字,它的价值首先体现在古文字研究中,其次,先贤利用以研究殷商时期的历史和文化。
但是文学史研究则利用甲骨文探讨中国上古时期的写作状态和叙事的观念、手段,并可以探研当时应用文体的写作状况、文体与载体间的关系等等。
从甲骨文以至金文、简帛文字,都是如此。
甲骨文、金文、简帛文字,与传世纸质文献相比,属于出土文献,出土文献自古以来就有,如西汉时发现的孔壁古文、西晋时发现的汲冢古文等等。
重庆市八中2022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五)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重庆市第八中学2022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五)语文(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饮茶中“中和”的美学思想,体现在煮茶时的“水火相济”上。
唐中期以后,人们更加关注煮茶过程中的细节对茶饮味道的影响。
陆羽所著《茶经·五之煮》对此做了详细的说明。
首先,火苗要稳定,火力受热要均匀。
“凡炙茶,慎勿于风烬间炙,熛焰如钻,使炙凉不均。
”另外,陆羽对煮茶之用水也提出了要求,并且在历史上有开古人之先锋的地位,他认为:“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
(《荈赋》所谓:‘水则岷方之注,挹彼清流。
’)其山水,拣乳泉、石池漫流者上;其瀑涌湍濑勿食之,久食令人有颈疾。
”煮茶最好选用活度适中的水,何谓活度适中?也就是说,水流的速度既不能快,也不能不流动,即“石池漫流者上”。
水火相济以为和,不温不火以为和,不急不慢以为和,达到协调融合的境界时,才能将茶叶最天然清香的本质味道体现出来,齿颊留香。
只有把握事物本身及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度,才能实现“举天地之道,而美于和”(《春秋繁露·循天之道》)的审美意境。
同时,在这品茶的个中滋味中,有了“一碗喉吻润”,探寻其“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唐代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
(摘编自程梓富岛《浅谈唐代茶文化》)材料二:唐代饮茶之风的盛行离不开佛教的推动。
因茶有益思助禅之效,寺院之中大有嗜茶之僧。
唐开元之后,寺院普遍饮茶,并设有专门掌管茶事的“茶头”。
至中晚唐时,福州长乐百丈怀海禅师整顿和建立新的禅宗戒律,鼓励僧徒坐禅饮茶,详细规定了禅门饮茶的制度,把饮茶、信仰、生活、品位、嗜好连成一个共生循环的生态模式,饮茶成为寺庙日常修行必不可少的部分。
唐代文人雅士多喜游佛寺,茶成为僧俗交往的媒介,在煎茶品茗间玄谈悟道成了一种常态。
除了可煮作茶粥食用,在茶水中增添盐、姜等调料在唐中期以前甚为流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八中高2020级高三(下)第五次月考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先秦时期在文学史中是一个特殊的时期,这个时期的文学学科没有建立。
在这一时期里,没有后世的诗人、作家身份,没有以文学写作为目的产生的文本,早期的文献都是国家档案,以及适应国家礼乐教化和与国家宗教职能、政治职能等相关的文献,如《尚书》是上古时期流传下来的各代档案,《诗》与《乐》则是礼乐教化的基础文本,《春秋》是围绕着王与侯活动的国家大事件的记录,《易》与卜筮有关,产生于宗教活动,《礼》是周人治理国家的规范。
这些文献当然与文学写作无关。
至于春秋以后,学术下移,诸子并起,百家争鸣,则为各自所代表的阶级和阶层提出学术主张,亦无关文学写作。
鉴于先秦时期学术发展的特殊性,因此,与汉魏以后的文学文献的认定不同,先秦文学文献的范围就不简单地限定在集部以及与作家活动相关的资料。
先秦文学的发展既然是在国家的宗教、政治、文化活动等文字记录文献中逐渐呈现出来的,那么所有的文字文献其实都应视为文学文献。
因此,先秦时期的文字资料、经、史、子以及神话、传说,甚至图像,都应视为文学文献。
比如说甲骨文,这是最早的文字,它的价值首先体现在古文字研究中,其次,先贤利用以研究殷商时期的历史和文化。
但是文学史研究则利用甲骨文探讨中国上古时期的写作状态和叙事的观念、手段,并可以探研当时应用文体的写作状况、文体与载体间的关系等等。
从甲骨文以至金文、简帛文字,都是如此。
甲骨文、金文、简帛文字,与传世纸质文献相比,属于出土文献,出土文献自古以来就有,如西汉时发现的孔壁古文、西晋时发现的汲冢古文等等。
早期的出土文献,经过历代学者的整理、研究,对我们来说,已经不能简单地看作出土文献了,这种文献连同历代学者的研究,已经成为传世纸质文献的一部分,处理这部分文献应当与现当代出土的文献有所区别。
现当代出土的文献数量、质量,是超过以往的,这是当代学者的幸运。
当代历史学者和思想史学者对出土文献表现出极大的热情,研究成果也非常丰硕,但是中国古代文学研究者似乎关注不够。
这个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的还是和部分学者对文献不够重视,对先秦文学的性质、特点理解不够有关。
我们不能简单地从当代的文学观念出发,对认为是文学作品的材料才去了解、研究,如古代学者对先秦包括两汉时出土的辞赋材料、《诗经》材料略加关注,而对大量的子、史文献则往往视而不见。
这些当然是不正确的观念,需要纠正。
同时,在使用出土文献时,也还应该正确处理好其与传世文献间的关系,当代学者往往热衷于研究出土文献,而又往往对传世文献重视不够,甚至对传统文献并没有深入地学习和了解,便大谈出土文献,这也是一种偏误。
余嘉锡先生为杨树达先生《积微居小学金石论丛》作序说:“学不穷根柢而但求其枝叶,譬之未知叔重何所道,钱、段何所明,而读甲骨文;班、范之书,荀、袁之纪,未能通晓,而考金石刻。
其于学也,庸有当乎!”前辈学者的研究经验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
(摘编自傅刚《先秦文学文献学的性质、特征及研究方法》)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先秦时期文学学科没有建立,无人以作家、诗人的身份创作以文学写作为目的的文本。
B. 作者认为先秦时期所有文献都是文学文献,因为先秦文学的发展是在当时的文献记录中逐渐呈现的。
C. 甲骨文、金文、简帛文字属于出土文献的范围,历代学者的研究则是传世纸质文献的一部分。
D. 古代学者不认为先秦两汉出土的大量子、史文献是文学作品,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文章首先指出先秦文献的著述不同于后世的文学创作,论证先秦文学文献在文学史中的特殊性。
B. 文章举甲骨文为例论证先秦文学文献的认定范围与后世不同,并推论及金文、简帛文字。
C. 文章以对比论证的手法突出强调了古今学者的偏误,论证要兼顾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
D. 文章引用余嘉锡先生观点,从正反两方面论证了文献学研究的根基是传世经典文献。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与先秦文学文献不同,汉魏以后被认定的文学文献范围主要是在集部和与作家活动相关的资料。
B. 先秦文学研究者可以利用上古神话、传说分析创作者的著述观念和当时的写作状况。
C. 当代出土文献经整理研究后也将成为传世文献的一部分,因此要处理好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的关系。
D. 当代的文学观念常常影响古代文学研究者对文学作品材料的选择,使上古文献的文学价值被低估。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在经历了“1G空白、2G跟随、3G突破、4G并跑”的不断努力后,5G对于中国而言,来之不易。
早在2013年2月,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就联合成立了IMT-2020(5G)推进组,全面启动5G技术研发试验。
在《“十三五”规划纲要》《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等重要文件中,均提出要积极推进5G产业发展。
2018年6月,国际移动通信标准化组织3GPP正式批准确立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标准(5G NR)独立组网功能,第一阶段全功能完整版5G标准正式出台。
同时,我国也加速布局5G产业:三大运营商及中国广电正在加速5G网络建设、推进5G落地应用建设。
中国移动研究院院长张同须表示,中国移动制定了“三个五”计划,到19年底在50个城市建设5万个5G基站,到2020年,能够提供所有地级以上城市的5G商用服务。
另据赛迪预计,未来5年,我国将至少建设1140万个5G基站。
(摘选自人民日报《中国5G发展为什么能引领全球?》)材料二:5G技术目前正处于相关技术标准形成的关键阶段,由日本、韩国、中国、美国、欧盟引领5G发展新征程。
时值全球经济持续疲软,各国政府希望借助5G技术开展一场数字化革命,进而为经济增长提供一个新的持续增长点。
为了保持我国在5G行业的领先地位,使我国成为新时代5G商用的领头羊和规则制定者,需要不断进行科技创新。
目前我国在5G方面的专利占全球5G专利数的30.3%,居全球首位。
其中华为以1970件5G声明专利排名第一,占比达17%;中兴以1029件专利排名第6,占比9%。
但同时,5G领域也有许多难题待攻克,主要体现在并行计算能力和储存容量两大方面。
目前5G市场商用的主要范围还是在手机、信息服务、云数据等行业范围,但是5G商用真正的变革将发生在基于5G的高可靠和低时延能力的创新型应用,如无人机、智慧交通、智慧医疗以及智慧安防等方面。
这要求企业市场拥有较为完善的网络部署和市场成熟度,而由于中国国土面积大、人口分布和经济发展不均衡,所以实现5G在全国范围内的覆盖需要更多的时间,这也要求我们能够做到按需灵活调整5G战略部署,可以先在技术比较成熟,需求程度较高的地区优先实现覆盖,随着时间推移,慢慢实现5G网络的全面覆盖。
(摘编自张建霞《新时代背景下中国5G发展的机遇与挑战》)材料三:信息社会正在从互联网时代向物联网时代发展。
如果说互联网是把人作为连接和服务对象,那么物联网就是将信息网络连接和服务的对象从人扩展到物,以实现“万物互联”。
物联网环境下未来的智能服务系统,将成为未来社会重要的基础设施。
智能服务系统作为物联网科技创新的关键,将真实环境物理空间与虚拟环境信息空间进行映射协同,实现通信、计算和控制的融合。
物联网正促进5G、窄带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和边缘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向各领域渗透,引发全球性产业分工格局重大变革。
在组网方面,全球范围内低功率广域网技术正快速兴起,面向物联网广覆盖、低时延场景的5G技术标准化进程加速,为人、机、物的智能化按需组网互联提供良好技术支撑。
在信息处理方面,信息感知、知识表示、机器学习等技术迅速发展,极大提升物联网的智能化数据处理能力。
在物联网虚拟平台、数字孪生与操作系统方面,基于云计算及开源软件的广泛应用,有效降低企业构建生态门槛,推动全球范围内物联网公共服务平台和操作系统的进步。
(摘编自朱洪波《5G物联网加速开启万物互联时代》)4.下列对材料三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我国主要通信运营商一直积极参与推进5G商用的建设进程,其中中国移动制定了“三个五”计划,确保到2020年给地级以上城市提供5G商用服务。
B. 目前我国的5G相关技术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也存在着许多问题,这表明我们仍需不断进行科研创新。
C. 5G信息技术具有高可靠、低时延的特点,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无人机、智慧交通、智慧安防等创新型应用。
D. 某种程度上,互联网实现了人与人之间的连接,而物联网则可以进行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的连接,实现“万物互联”。
6. 中国5G发展取得突出成就的原因以及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分别是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6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空船何立伟小船轻揉哗哗涛声好久,将一条大河竟揉得安静了。
渐渐,夜从浅浅舱里漫出来,彤云染得就极蓝。
此此彼彼灯火胆大跳进水中,作荒唐嬉闹,却不溶没。
河水又从容,旷古皆然的来而且去。
然而小船并不飘走,固然缆索,业已烂断。
——抑或没有风的缘故吧。
细伢子的纸船,载了些天真和梦想,偏偏为浪颠覆,与邋遢泡沫一同抹在了河滩上,将慢慢归结到无。
并且河滩上老渔翁阔大脚印,尚微微的有些暖。
收网罾仰天看云时,知他起了多少浩叹?竟是一语不出,在寥阔苍天下渐小渐远去。
今夕何夕?日子叠了日子。
何况鱼已不多了。
水鸟叫得人心里别别跳,出汗。
老屋里灯影放大弓曲的背;绕梁有鱼香一带抖抖地飘;待消灭在夜夭里时,木板床上一双阔大脚,便一动不动了。
网罾悬着等待着。
小船呢自然是微漾,极细声音的呢喃,半截缆索懒懒,蜷伏。
对面沙渚,柳烟空濛。
似乎有人说话,将湿湿声音递过来,拍独立人耳鼓。
然而他似乎不曾听得。
只痴痴望河水粼粼地流。
思想不在此,在远方,同那河水恰一样。
天涯里有歌声,斯人独可闻。
他于是浮一微微笑了(自然不晓得脚正将碎纸船,踩入了沙泥里)。
却忘了带洞箫,不然便可幽幽地吹。
并且自信天底下,会有一个人,在晶莹泪光里侧耳,危坐在碧蓝无限间。
“唉……”他说。
遂用肩膀撞开夜,走了。
起细细一阵风,移小小一片云。
船就横了横,然而并不飘去。
仍复枕住散碎并不流走的灯光。
一个黑点晃大来,便站住了一个细伢子(是不是白昼里飘纸船的那个?不晓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