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教案

合集下载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初中生物优秀教案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初中生物优秀教案

一、课题:人体内废物的排出(第1课时)一、教材分析本节是在学生学习了人体的营养、消化、物质的运输之后,针对人体内废物如何排出而安排的。

它在本节课中是一个教学的重点,也是一个难点,与前面所学知识联系紧密,第一课时中要解决好泌尿系统组成及功能,肾单位组成及其功能,有利于将前面所学的知识贯穿起来,并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所以本节起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了解了人体营养、消化、血液循环等有关知识,同时也初步具备了一定的小组合作学习方法,也有了自学能力,加上对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有强烈的好奇心,具有很强的求知欲望,但是还缺乏一定的抽象思维、逻辑思维能力。

因此本节课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合作,学生能理解泌尿系统的有关知识,但对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因为这是一个动态连续的过程)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为突破难点安排了flash 播放及模型。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描述泌尿系统的组成器官和各个器官的功能。

2、概述肾单位的组成及作用。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泌尿系统的模型及自学了解泌尿系统的组成,并知道肾脏是泌尿系统的主要结构。

2、通过观察肾脏结构示意图了解肾单位是构成肾脏的基本单位,也是形成尿液的基本单位。

分析肾单位的结构特点认同肾单位的结构特点与其功能是相适应。

3、通过讨论资料分析,了解肾单位中肾小球及肾小囊内壁和肾小管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讨论活动,培养学生合作、自主的学习习惯,并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2、通过肾单位结构和功能的学习,了解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辩证关系。

3、通过保肾“三字经”,让学生保护好自己泌尿系统。

四、教学重点肾单位的组成及作用。

五、教学难点肾小球及肾小囊内壁过滤作用和肾小管重吸收作用。

六、课前准备:课件、视频、模型。

七、教学方法:洋思教学、讨论法、直观法、谈论识,养成爱护自己身体的好观念。

本节课学习学生兵教兵的学习,积极讨论与合作,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能力,让学生真正会学会学习,感悟生命的伟大。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教案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教案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人体内废物的种类和排出途径。

2. 掌握排泄和排遗的区别。

3. 了解人体排泄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二、教学内容:1. 人体内废物的种类2. 排泄和排遗的区别3. 排泄系统的组成4. 排泄过程及机制5. 影响排泄的因素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人体内废物的种类、排泄系统的组成及排泄过程。

2. 教学难点:排泄和排遗的区别,影响排泄的因素。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2. 利用多媒体课件,形象直观地展示排泄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3. 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案例理解排泄和排遗的区别。

4. 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2. 新课导入:介绍人体内废物的种类,排泄系统的组成。

3. 案例分析:分析排泄和排遗的区别,引导学生理解人体内废物排出的重要性。

4. 知识拓展:介绍影响排泄的因素,如饮食、运动等。

六、教学评价:1. 采用课堂问答、小组讨论等方式,评价学生对排泄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程度。

2. 通过案例分析和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排泄和排遗区别的掌握情况。

3.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小组合作的表现,评价其团队协作能力。

4. 收集和分析学生的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应用和实际操作能力。

七、教学资源:1. 多媒体课件:包括排泄系统的结构图、功能介绍、废物排出过程的动画等。

2. 案例材料:用于分析和讨论的实例,帮助学生理解排泄和排遗的区别。

3. 课后作业模板:提供给学生进行自我检测和应用所学知识的模板。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1-2课时:介绍人体内废物的种类和排泄系统的组成。

2. 第3课时:讲解排泄和排遗的区别,分析影响排泄的因素。

3. 第4课时: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人体内废物排出的重要性。

5. 第6课时:课堂小结,布置课后作业。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教案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人体内废物的种类和排出途径。

2. 让学生掌握排泄和排遗的区别。

3. 培养学生关注自身生理健康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人体内废物的种类、排出途径及排泄和排遗的区别。

难点:人体内废物排出的具体过程和机制。

三、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小组合作法等,以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

四、教学准备1. 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

2. 教学PPT。

3. 案例分析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人体内会产生废物吗?这些废物是如何排出的呢?(2)引入本课《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2. 讲授新课(1)介绍人体内废物的种类:二氧化碳、尿素、多余的水分等。

(2)讲解废物排出的途径: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和皮肤。

(3)阐述排泄和排遗的区别。

3. 案例分析(1)呈现案例:小明感冒后,体温升高,出汗增多。

(2)提问:小明出汗增多是因为什么原因?这属于哪种废物排出?(3)引导学生讨论并回答问题。

4. 课堂互动(1)提问:同学们,你们还能举例说明其他废物排出的途径吗?(2)邀请学生分享答案。

(3)拓展思考:人体内废物排出不畅可能引发哪些疾病?如何预防?6. 布置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题。

(2)搜集更多关于人体内废物排出的资料,进行阅读分享。

六、教学评估1.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2. 课堂问答:评估学生对废物排出途径和排泄与排遗区别的理解。

3.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参与程度和思考深度。

七、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是否全面讲解了人体内废物的种类、排出途径和排泄与排遗的区别。

2. 反思教学方法:是否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3. 反思教学效果: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如何,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八、教学延伸1. 邀请医学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加深学生对人体内废物排出的理解。

2. 组织学生参观实验室或医院,实地了解人体内废物的检测和排出过程。

生物蔡露露《人体内废物的排出复习课》教案

生物蔡露露《人体内废物的排出复习课》教案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复习课》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描述人体内废物的种类和排出途径;(2)了解排泄系统的组成及功能;(3)掌握排泄过程中相关器官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讨论、分析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2)运用图表、模型等教学辅助工具,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排泄过程;(3)开展小组合作活动,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3)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培养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人体内废物的种类和排出途径;2. 排泄系统的组成及功能;3. 排泄过程中相关器官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人体内废物的种类、排出途径,排泄系统的组成及功能,排泄过程中相关器官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2. 教学难点:排泄过程中相关器官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人体内废物排出相关知识;2. 演示法:展示排泄过程的图表、模型等教学辅助工具;3.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4.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帮助学生理解排泄过程。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讲解新课:详细讲解人体内废物的种类、排出途径,排泄系统的组成及功能,排泄过程中相关器官的作用和相互关系;3. 课堂互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解答学生疑问;4.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帮助学生理解排泄过程;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重点知识;6.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2. 小组讨论评价: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思考问题、分享心得、合作态度等;3. 作业完成情况评价: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巩固所学知识;4. 学习效果评价:通过课后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及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教案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教案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教案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引起学生对主题的兴趣和好奇心。

2. 介绍人体内废物排出的基本概念。

教学内容:1. 引入主题: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如排尿、排便等,引发学生对人体内废物的排出产生兴趣。

2. 介绍人体内废物的概念:解释人体内废物是指身体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无用物质。

3. 强调废物排出的重要性:说明废物排出对于维持身体健康和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性。

教学活动:1. 讨论:让学生分享他们对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有哪些了解,鼓励他们提出问题。

2. 观看图片或视频:展示人体内废物排出的相关图片或视频,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

第二章:人体排泄系统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了解人体排泄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2. 学生能够理解排泄系统对废物排出的作用。

教学内容:1. 介绍排泄系统的组成:解释泌尿系统、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的废物排出功能。

2. 泌尿系统:介绍肾脏、尿道等器官的功能和废物排出的过程。

3. 呼吸系统:介绍肺脏、气管等器官的功能和废物排出的过程。

4. 消化系统:介绍肝脏、大肠等器官的功能和废物排出的过程。

教学活动:1. 观看图片或视频:展示排泄系统的相关图片或视频,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

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小组讨论排泄系统的组成和功能,促进他们的合作和思考。

第三章:废物排出的过程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废物排出的具体过程。

2. 学生能够解释废物排出过程中的关键步骤。

教学内容:1. 解释废物排出的过程:介绍废物在体内的积累和如何通过排泄系统排出体外的过程。

2. 泌尿系统废物排出:解释尿液的形成、储存在膀胱中并通过尿道排出的过程。

3. 呼吸系统废物排出:解释二氧化碳的产生、通过呼吸系统排出体外的过程。

4. 消化系统废物排出:解释食物残渣的形成、通过消化系统排出体外的过程。

教学活动:1. 角色扮演:让学生分组扮演不同的器官,模拟废物排出的过程,增强他们的实际操作感。

2. 绘制图表:让学生绘制废物排出过程的图表,帮助他们更清晰地理解废物排出的步骤。

第五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教案

第五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教案

第五章第一节尿的形成和排出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描述泌尿系统的组成器官和各个器官的功能。

2、概述肾脏的结构,以及肾脏与尿液形成相关的结构特点。

3、概述尿液的形成和排出的大致过程。

二、能力目标1、观察泌尿系统的模型、猪的肾脏,提高观察能力。

2、能根据实验数据进行初步的科学推测,提高获取知识的能力和根据实验数据进行科学推测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肾单位的结构和功能的学习,建立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2、提高学生的自我保健意识,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教学重、难点重点:1.学生能概述尿液的形成过程。

2.学生能从微观到宏观、从部分到整体、从数据到结果,推测尿液的形成过程,并形成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基本观点。

难点:学生对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理解不够(因为这是一个动态连续的过程)。

课前准备:教师:泌尿系统模型、投影仪、挂图。

学生:预习本节内容,查询书籍、网站,搜集有关人体泌尿系统方面的资料,了解有关肾脏方面的疾病及症状。

教学过程:一、导入:你知道人体生命活动会产生哪些废物吗?人体代谢废物的排出有哪些途径?这就是第五章要学习的内容。

二、出示学习目标:出示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本节课学习内容。

三、新课教学设计一、学生自学课本P80的1、2自然段区别排泄和排遗二、泌尿系统的组成1、提出问题,请同学认真观察泌尿系统的结构图和肾脏的图,思考以下几个问题:①、输尿管和哪些结构相连?推测泌尿系统由哪些器官组成?各器官有什么功能?②、尿是在哪儿形成的?这个器官与血管相连吗?有哪些血管?血液是怎样进出肾脏的?③、结合血液循环图,你认为尿液的形成与血液循环有没有关系?肾脏里的血管分布是怎样的?2、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提出疑问,给予评价,并及时鼓励其他学生的回答。

3、通过观察,结合收集的资料和已有知识进行思考、推测,得出:泌尿系统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等器官组成,尿的形成与血液循环有密切关系的结论。

学好生物的基础知识:人体内废物的排出与教案

学好生物的基础知识:人体内废物的排出与教案

学好生物的基础知识:人体内废物的排出与教案一、知识引入生物是我们身边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与我们密切相关。

为了更好地了解人体的运作和过程,我们应该学习人体的排泄系统。

这个系统为我们的身体从内部中除去废物和毒素。

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人体内废物的排出和教案。

二、学习目标这节课我们将学习人内废物的排泄过程,以及如何对相关疾病进行预防和治疗。

学生将要求掌握以下内容:1.排泄系统的功能及其重要性;2.排泄器官的组成及其功能;3.了解为什么有时排泄过程会失去平衡;4.完善自我卫生习惯以预防疾病。

三、学习内容1.人体内废物的排泄过程人体内废物的排泄是人体内部的一项重要功能,如尿素、尿酸、胆固醇等物质无法被人体所吸收,我们需要通过多种方式将其排出。

主要排泄器官包括肾脏、肺、皮肤和肠道。

其中,肾脏和尿道是排泄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体维持水分平衡的重要机制。

在排泄过程中,血液先经过肾脏进行过滤,排出废物和多余物质,生成尿液,再通过尿道排出体外。

肺的排泄主要指呼吸过程中排出气体中的废弃物质,如二氧化碳等。

皮肤不仅具有保护人体的功能,还可以通过汗液排出一部分体内废物。

肠道中的废物会在排泄系的环节中被消化,并通过排便排出体外。

2.排泄器官的组成及其功能每个排泄器官都有独特的功能和结构,它们为排泄系统贡献着巨大的力量。

以下是四个主要排泄器官的简要介绍:(1)肾脏:肾脏是排泄系统中最重要的器官之一,位于腰部。

肾脏通过过滤作用,将体液中的废物和多余物质排出,生成尿液。

肾脏同时也负责人体的水盐平衡。

(2)肺:肺是人体的呼吸器官,主要作用是从空气中吸入氧气,同时将二氧化碳排出,帮助人体保持呼吸道和循环系的稳定。

(3)皮肤:皮肤不仅具有美容和保护功能,还可以通过汗腺分泌汗液从身体的表面排泄废物和热量。

(4)肠道:肠道也是排泄系统的一部分。

其中包括胃、小肠和大肠。

肠道主要负责消化排泄系中的废物,生成粪便并通过排便将废物排出体外。

3.失去平衡的排泄过程当排泄系统中的某些器官失去平衡时,体内废物的排泄过程也会受到影响。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教学设计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教学设计
(2)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懂得更加珍爱生命。
四、教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肾单位的结构
(2)尿液的形成过程
2.教学难点
(1)肾单位的结构
(2)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五、教学手段与方法
采用“预习、小组探究、讨论交流”的方法,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适时运用讲授法、观察法、讨论法和读书指导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和学习效益。
1、泌尿系统由哪些器官组成?
2、最重要的器官是
哪一个?
展示课件肾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并提出问题:
1、肾脏的外形。
2、肾脏内部有哪些结构?
小组讨论、回答。
生:小组讨论,回答。
师:展示课件肾单位的结构,引导学生对照书本,同座之间相互提问,认识肾单位结构。
生:学生阅读书本,自学
师:展示课件尿液形成的两个过程(动画),动画中可看出血液流经肾单位时,其中物质的变化情况,引导学生总结出尿的形成的两个过程: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说出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各部分的功能;
(2)说出肾脏的结构和特点;
(3)描述尿液形成的大致过程。
2.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活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收集、处理资料信息的能力。
(2)通过有关资料内容的分析,培养学生初步具备一定的信息分析和综合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1.肾小球的过滤作用。
2.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比较健康人血浆、原尿、尿液中主要成分的差别。
思考:健康人的尿液中是否会有葡萄糖或蛋白质、血细胞?如果有,是什么原因?
生:学生讨论,血液经过肾单位时,成分的变化情况。

生物学中重要的一课: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教案

生物学中重要的一课: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教案

生物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科学,它涉及到了所有生命体的生长发育和运动变化,是我们了解生命起源和发展的重要途径。

而在这门学科中,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教案更是一节非常重要的课程。

一、知识目标1.了解人体内废物的种类及其产生的来源;2.掌握人体的代谢过程,以及人体废物的排出途径;3.理解人体排泄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学习习惯性排泄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1.掌握人体的代谢过程;2.理解人体排泄系统的结构和功能;3.学会正确的习惯性排泄方法。

三、教学难点1.理解人体排泄系统的机能模式;2.学会正确的习惯性排泄方法。

四、教学方法1.讲述:通过课堂讲授,细致地讲述人体内废物的种类和排泄途径;2.示范:通过模型、图表等形式显示人体排泄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并演示正确的习惯性排泄方法;3.实验(可选):通过模拟实验,带领学生了解人体代谢产物的生成和排泄过程。

五、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通过讨论和问答的形式了解学生对“排泄”一词的了解和认知,并向学生介绍本堂课的主题。

2.主体内容(1)人体内废物的种类及其来源主要包括以下各种代谢产物:①碳水化合物代谢产物:体内代谢碳水化合物会产生水和二氧化碳两种代谢产物,其中水通过尿液、呼吸和汗液排出,而二氧化碳则通过呼吸排出。

②脂肪代谢产物:体内代谢脂肪会产生三种代谢产物,分别是水、碳酸氢盐和甘油三酯,其中水和碳酸氢盐通过呼吸和汗液排出,而甘油三酯则通过肝脏代谢后排出。

③蛋白质代谢产物:体内代谢蛋白质会产生尿素和氨这两种代谢产物,其中尿素通过尿液排出,而氨则通过肝脏代谢后排出。

④核酸代谢产物:体内代谢核酸会产生尿酸和嘌呤这两种代谢产物,其中尿酸通过尿液排出,而嘌呤则通过肝脏代谢后排出。

(2)人体代谢过程及其规律人体的代谢过程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过程,它包括了人体的所有生理功能以及物质代谢变化。

人体的代谢过程分为两个系统:有氧和无氧代谢系统。

其中有氧代谢系统用于有氧条件下进行的环节,主要产生二氧化碳和水;而无氧代谢系统是在缺氧条件下进行的,会生成乳酸、酒精和ATP等代谢产物。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教案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教案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教案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引起学生对人体的废物排出的兴趣。

2. 帮助学生了解废物排出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1. 介绍废物排出的概念和原因。

2. 讨论废物排出的途径和意义。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询问学生对废物排出的了解和经验。

2. 展示图片或视频:展示人体内废物排出的图像或视频。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废物排出的途径和意义。

第二章:出汗排汗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出汗排汗的废物排出过程。

2. 讨论出汗排汗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1. 解释出汗排汗的机制。

2. 探讨出汗排汗的好处和作用。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询问学生对出汗排汗的了解。

2. 展示图片或视频:展示出汗排汗的过程。

第三章:呼吸排二氧化碳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呼吸排二氧化碳的废物排出过程。

2. 讨论呼吸排二氧化碳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1. 解释呼吸排二氧化碳的机制。

2. 探讨呼吸排二氧化碳的好处和作用。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询问学生对呼吸排二氧化碳的了解。

2. 展示图片或视频:展示呼吸排二氧化碳的过程。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呼吸排二氧化碳的好处和作用。

第四章:排泄排尿液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排泄排尿液的废物排出过程。

2. 讨论排泄排尿液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1. 解释排泄排尿液的机制。

2. 探讨排泄排尿液的好处和作用。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询问学生对排泄排尿液的了解。

2. 展示图片或视频:展示排泄排尿液的过程。

第五章:排便排粪便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排便排粪便的废物排出过程。

2. 讨论排便排粪便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1. 解释排便排粪便的机制。

2. 探讨排便排粪便的好处和作用。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询问学生对排便排粪便的了解。

2. 展示图片或视频:展示排便排粪便的过程。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排便排粪便的好处和作用。

第六章:皮肤的废物排出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皮肤的废物排出功能。

部编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人体内废物的排出》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部编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人体内废物的排出》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第四单元第五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一.概述
二.教学目标分析
1. 描述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

2. 概述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

3. 描述其他的排泄途径。

4. 关注泌尿系统的卫生保健。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教学重点:肾单位的结构、尿的形成和排出过程。

(二)教学难点:尿的形成过程。

四.学习者特征分析
1. 七年级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感性认识优于理性认识。

但也具备了一定的分析、推理能力。

平时通过各种媒体渠道获得的信息量大,对于尿毒症等有一定的了解。

2. 通过前面章节的学习,学生掌握了细胞获得生活所需营养物质、氧气的途径,掌握了血液循环的基础知识,为本节课的重难点“尿液的形成”做好了铺垫。

五.教学策略的选择和设计
六.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教学课件、实现录制的模拟实验小视频。

学生课前准备好大科作业纸。

1
七.教学过程
2
3
4
5
6
7
8
9。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教案-详案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教案-详案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详案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视频展示:2004年感动中国获奖者田世国捐肾救母。

田世国捐肾救母的事迹感动了世人,他因此成为了2004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

通过观看视频,相信同学们也深深感受到了他们母子之间的血浓于水的情谊。

在视频中,提到了我们人体内的一个重要的器官——肾,同学们想一想,肾脏有什么功能?(可能这个问题,对同学们来说有点困难,其实视频中已经提到,这位母亲在换肾之后,肾脏就开始正常工作,尿液也能够形成并排出来体外,这说明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场所。

)那么尿液在肾脏中是如何形成的?又是如何排出体外的呢?这节课我们共同来学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2.出示图片,引出问题我们人体每天都在进行着各种各样的生命活动,与此同时也产生许多废物,同学们知道,人体的生命活动中会产生哪些废物呢?(二氧化碳、水、无机盐、尿素)对,我们人体每天都会产生同学刚刚提到的这些物质,并且人体通过各种途径及时地把这些废物排出体外。

我们把人体将二氧化碳、尿素,以及多余的水和无机盐等排出体外的过程叫做排泄。

其中尿素、多余的水和无机盐主要是通过泌尿系统排出的。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泌尿系统的组成。

同学们翻到课本73页,观察泌尿系统的组成示意图,并完成前面讨论题。

3.观察活动,认识泌尿系统的组成(1)泌尿系统是由哪些器官组成的?这些器官具有什么样的功能作用?(肾脏、输尿管、膀胱以及尿道)(形成尿液、输送尿液、暂时贮存尿液、排出尿液,它们的作用都与尿液有关)(2)区分肾动脉、肾静脉及输尿管,并推测血液是怎样进出肾脏的?观察图,我们知道,连接肾脏的除了输尿管外,还有两条血管,分别是------(肾静脉和肾动脉)血液首先通过肾动脉进入到肾脏,然后经肾静脉流出肾脏。

4.整体感知人体的肾脏,认识肾单位的结构。

肾脏有两个,它们的形状像什么?(是不是像蚕豆),肾脏颜色为红褐色,这与肾脏内部含有大量的一种血管有关,同学们推测一下,应该是三种血管中的哪种血管?(对,毛细血管,前面我们学过,毛细血管是连接最小动脉与静脉的血管,利于进行物质交换。

七年级生物《人体内废物排出》教案

七年级生物《人体内废物排出》教案

七年级生物《人体内废物排出》教案课程概述本节课程将介绍人体内废物的产生及排出方式。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人体内废物的种类和排出途径,并认识到废物的排出对维持人体健康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1.了解人体内废物的种类和产生过程。

2.掌握人体内废物的主要排出途径。

3.理解废物排出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4.培养学生良好的废物处理习惯。

教学准备1.教师:PPT、教案、活动道具。

2.学生:课本、笔记本。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你们知道人体内有哪些废物吗?它们是如何被排出体外的?”鼓励学生回答并展示出他们已有的知识。

了解废物的种类和产生过程(15分钟)教师通过PPT向学生介绍人体内废物的种类和产生过程,包括代谢废物、消化废物、呼吸废物等。

教师可借助生动有趣的图片和示意图,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废物的产生过程。

掌握废物排出的途径(20分钟)教师通过PPT和课本内容向学生介绍人体内废物的主要排出途径,包括排泄系统、呼吸系统和皮肤。

教师可以使用示意图或模型,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各个排出途径的作用和机制。

理解废物排出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10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废物排出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提出问题:“如果废物不能及时排出体外,会对身体有什么影响?”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并与他们进行讨论。

培养良好的废物处理习惯(10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如何培养良好的废物处理习惯。

教师可以提出以下问题进行引导:“你们平时是如何处理自己产生的废物的?”、“你们觉得应当如何处理垃圾和废弃物?”通过学生的回答,教师给予正确的引导,让学生养成正确处理废物的习惯。

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并强调废物排出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和培养良好的废物处理习惯的重要性。

课堂作业请学生整理本节课的学习笔记,并写一篇关于废物排出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的短文。

拓展活动1.制作模型:让学生分组制作废物排出的模型,以图示化地展示废物排出途径的作用和机制。

人体内代谢废物的排出教案

人体内代谢废物的排出教案

人体内代谢废物的排出教案一、教学目标1、说出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尿液形成的过程2、说出皮肤的构造和汗液的形成过程二、重难点肾单位的组成和功能、尿液的形成过程三、教学策略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熟悉本专题的相关基础知识,通过问题引领学生思考。

学生:通过思考、讨论、听讲、记忆掌握知识。

四、课前准备教师:课件学案学生:提前阅读教材中相关的内容,找出自己的薄弱之处,做好复习的心理准备。

五、教学过程教师主导活动学生主体活动评价达标二次备课展示课标解读,使学生明确考点和要求:明确考点和要求提出问题:什么叫做排泄?粪便的排出属不属于排泄?引出排遗的概念。

什么叫做排遗?排泄废物是如何产生的?学生思考、回提问答。

基础知识复习提问:同桌两人相互提问,有疑惑的地方翻课本或向提问其它同学或老师寻求帮助。

重难点突破:一、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尿液的形成:学生思考,提问回答。

二、皮肤的结构及汗液的形成学生思考,提问讨论、回答。

随堂检测1.( 20XX年威海)血液流经肾单位时,经过过滤和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的过程中依次经过的结构是()A.入球小动脉→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B.入球小动脉→肾小囊→肾小管→出球小动脉C.入球小动脉→肾小囊→肾小球→肾小管D.入球小动脉→肾小球→肾小囊→出球小动脉2.(20XX 年德州)右图示人的泌尿系统,箭头表示流向。

比较[1] 、 [2] 、 [3] 结构内尿素的浓度,从高到低的正确顺序是()A.1—2— 3B. 2—1—3C.3—1—2D.3—2—1学习必备欢迎下载3.(2014 甘肃)下列结构中,不属于肾单位组成的是()A.肾小球B.肾小囊 C.输尿管D.肾小管4.( 2014 黄冈)下列对甲、乙、丙三幅曲线图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图甲中曲线表示人体血液流过肾脏后某物质含量的变化情况,则该物质可能是尿素或无机盐B.图乙为正常人进食后血糖含量的变化曲线,BC段出现血糖含量上升主要是由于食物中糖类的消化和吸收。

人体废物的排出教案

人体废物的排出教案

人体废物的排出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1、描述肾的滤过作用和重吸收作用2、描述尿液的形成过程和排出过程3、描述人体内废物排出的途径二、能力:1、通过资料分析活动,培养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进行科学推断的能力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三、情感:关注人体废物排出的处理,增强环保意识和资源意识教学重点:、描述肾的滤过作用和重吸收作用2、描述人体内废物排出的途径3、关注人体排出废物的处理教学难点:、肾的结构与肾的滤过作用和重吸收作用的关系2、概述人体废物排出的意义教学方法:讨论,引导探究法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设计:(一)、引入:日常生活中我们每天要排出哪些废物?生:人体每天要排出尿液、大便、汗水等废物。

师:大家结合平时的观察,说一下尿液都有什么特征?(二)、学习新课:、讨论探究:尿液的形成成年人一昼夜产生的原尿约为150L,而每天的尿液量公为1~1.5L。

这是为什么?生:4人一组阅读表11—1讨论:表中的数据说明了什么?师:请个小组汇报所得的结果师生交流师:引导学生回忆肾的结构与功能生:讨论,回忆肾的结构和功能观察图11—4说出肾的滤过作用和重吸收作用讨论:人体内废物排出的途径师生交流:人体内废物排出体外的方式一般有两种,即排泄和排遗。

排泄(excrete)上人体将代谢的终产物,包括二氧化碳、无机盐、尿素、水等,排出体外的过程。

排遗是将未消化的食物残渣及其他物质排出体外的过程,如人体排便。

讨论:人体排泄的主要器官有哪些?师生交流:人体排泄的主要器官有:肾、肺、和皮肤学生归纳总结:尿液在肾中形成,其主要成分是:尿素、无机盐和水。

当膀胱中的尿液达到一定量时,人就有尿意,应及时排尿。

师:讲解:二氧化碳通过肺排出体外时,还带走少量的水。

皮肤中的汗腺通过导管把汗液排到皮肤表面。

汗液的主要成妥是水、无机盐和少量的尿素。

讨论:人体排遗的器官主要有哪些?师生交流:人体排遗的器官主要是大肠和肛门,未消化的食物残渣在大肠中形成粪便,粪便由肛门排出体外。

人体内代谢废物的排出教案

人体内代谢废物的排出教案

人体内代谢废物的排出一、教学目标:1.了解人体代谢的过程和代谢废物的种类。

2.了解人体内代谢废物排除的途径。

3.掌握人体内代谢废物排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教学重点:1.掌握人体内代谢废物的种类。

2.了解人体内代谢废物的排除途径。

3.掌握代谢废物排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三、教学难点:1.需要学生理解人体内代谢的过程和代谢废物的种类。

有些学生可能对这方面的知识了解不够深入,需要老师通过多种方式进行讲解,使其易于理解。

2.需要学生辨别人体内代谢废物的种类。

不同种类的代谢废物在排出途径、排出方式等方面可能有所区别,需要学生注意观察。

3.需要学生明确代谢废物排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代谢废物排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四、教学步骤:Step 1: 导入老师可以通过提问和简单介绍的方式了解学生对代谢废物的理解,并引出人体内代谢废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Step 2: 讲解在这一步,老师可以通过讲解或使用多媒体展示介绍人体代谢的过程。

在讲解中,可以重点讲解以下内容:1. 代谢是指人体内化学反应的一系列过程。

2. 代谢废物是指代谢过程中所产生的废物物质,包括二氧化碳、尿素、肌酸、磷酸盐等物质。

3. 人体内代谢废物主要通过肺、肾、皮肤等途径排出。

4. 没有好的代谢,人体的健康就会受到极大的影响,因此代谢废物的排出十分必要。

Step 3: 示范实验老师可以进行简单的示范实验,辅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代谢废物的种类和排出途径。

例如,老师可以使用气体分析仪测量呼气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让学生了解人体通过呼吸的方式排出二氧化碳。

Step 4: 探究与讨论老师可以提出以下问题,引导学生探究代谢废物的排出途径:1. 人体内的代谢废物都通过哪些途径排出?2. 这些途径各有什么特点和作用?3. 如果这些废物不能及时排出,会对人体造成什么危害?让学生分组讨论问题,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进行解答。

在讨论的过程中,老师可以适当地引导和补充。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教案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教案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教案教案标题: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教学目标:1. 了解人体内废物的形成和排出过程。

2. 理解人体内废物排出的重要性。

3. 掌握保持身体健康的方法,促进废物排出。

教学重点:1. 人体内废物的种类和形成原因。

2. 不同器官在废物排出中的作用。

3. 促进废物排出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教学准备:1. 幻灯片或白板。

2. 图片或模型,展示不同器官的结构。

3. 视频或动画,演示废物排出的过程。

教学过程:引入(5分钟):1. 通过展示一张图片或模型,引起学生对人体内废物排出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提问学生:你们知道人体内有哪些废物吗?这些废物是如何排出体外的?讲解(15分钟):1. 使用幻灯片或白板,向学生介绍人体内废物的种类,如二氧化碳、尿液、汗液等,并解释它们的形成原因。

2. 通过展示不同器官的结构,讲解它们在废物排出中的作用,如肺部排出二氧化碳、肾脏排出尿液等。

3. 使用视频或动画,演示废物排出的过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废物是如何从人体内排出的。

讨论(10分钟):1. 分组讨论:请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促进废物排出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2. 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讨论结果,并与全班分享。

活动(15分钟):1. 分发一份小册子或工作表给学生,让他们记录自己平时如何促进废物排出的方法。

2. 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并分享自己的方法。

3. 教师巡视并提供指导,确保学生的方法正确和合理。

总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人体内废物排出的重要性。

2. 提醒学生每天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以促进废物的正常排出。

拓展活动:1. 鼓励学生在家中观察和记录废物排出的过程,并与同学分享观察结果。

2.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废物处理设施或卫生保健中心,加深他们对废物排出的理解。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讨论质量。

2. 检查学生完成的小册子或工作表,评估他们对促进废物排出方法的理解。

教学延伸:1. 在生物课中进一步探讨不同器官的功能和结构。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教案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教案

7min 10
8min 18
完成知识框架的构建;
1min 19
10min 29
通过小组研讨讲解, 熟悉 肾单位的构造, 理解肾单 位的工作机理, 同时发现 问题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
6min 35
教师点拨,突破难点
运用知识解决生活实际 问题。 基础巩固, 查漏补缺; 完 善知识结构体系
6min 43 2min 45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学生通过前面课程的学习,认识到了人体结构与其承担功能相适应的科学观点;明确学习本节内容,首先要 弄清泌尿系统的结构,但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对人体器官的空间结构的感知,对其工作原理难以动态化理解。 四、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 第一课时:1、描述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 2、描述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 第二课时:描述人体其他排泄途径; 教学难点: 第一课时:描述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
式排出体外的呢? 自学辅导 布置导学案自主学习任务; 引导自主学习; 引导鼓励学困生努力完成自学; 成果展示 引导互评、纠错;构建知识框架 1、排泄含义; 2、泌尿系统组成和肾单位的组成; 3、渗透尿液的形成与血液循环系统 具有关联; 问题引导: 尿液的形成与血液循环系统具有何 种关联?让我们观察肾脏的基本单, 通过跟踪血液来认识尿液的形成。 引导合作探究: 首先精读教材,独立思考探究内容; 布置合作探究任务 1、 结合教材独立思考探究内容; 通过小组讨论,归纳尿液的形成过程; 2、 小组合作分析尿液的形成过程; 3、 随机小组结合挂图讲解; 小组讲解尿液形成过程; 精讲点拨: 汉字助解:认识肾小球、肾小囊、肾 小管结构形态及关联, 明确三者内部 所含液体成分; 强调两次形成毛细血管网; 动态认识液体流经肾单位各结构时 成分的变化; 2min 37 思考: 肾小球出现炎症,其通透性增强,在 尿液的成分可能会出现什么变化? 检测训练: 布置练习任务; 指导学困生; 答案分享(可采用多种方式) 总结笔记: 总结: 尿液的形成: 肾小球、肾小囊内壁 血液 原尿 过滤 肾小管 原尿 尿液 重新吸收 尿液呈血红色或茶色 检测训练: 独立完成练习 发现问题,查漏补缺 汇总收获: 自学成果展示: 学案分享; 生生互动、师生互动 创设课堂学习氛围 构建基础知识框架 为突破难点准备 引出探究内容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 P72 至 P75,旁批段落重点 完成导学案自主学习内容 提出疑问: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注重阅读、 观察、 总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一、教学背景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七年级的学生,在刚刚学习了《人体的呼吸》和《人体内物质
的运输》内容的前提下,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一定基础。

本节内容涉及很多与自身
相关的知识,学生的学习兴趣较高。

随着多媒体计算机的普遍应用,学校各教师已安
装了多媒体电子白板,教学更加多样化,教学效果更加灵活。

教师可使用传统的黑板,也可使用多媒体电脑和电子白板。

图片、音频以及动态视频等普遍使用于教学中。

二、教学过程
1.引起兴趣:
教师:今天上课之前请同学们看一则新闻。

(播放与“尿毒症”有关的新闻视频)
教师提问:同学们是否听过“尿毒症”这种疾病?
部分学生:听过。

教师:有谁知道“尿毒症”这种疾病与人体哪一器官有关?
学生举手回答:是肾脏。

教师:肾脏是人体重要器官,它与人体内废物的排出密切相关。

今天我们就一起了解
与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有关的知识。

2.新课导入:
教师:有谁知道人体生命活动中会产生哪些废物呢?
学生1:人体内会产生二氧化碳。

学生2:还有水和无机盐。

学生3:还有尿素。

教师:同学们说的都很正确,人体在生命活动中会产生很多废物,这些废物必须及时
排出体外,而排出这些废物的主要途径就是通过人体的泌尿系统。

3.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
教师课件展示人体泌尿系统组成Flash动态图片。

教师:给同学们一分钟的时间来观察人体泌尿系统,然后请同学们在学案上写出人体
泌尿系统的组成器官以及各器官的功能。

学生活动:分小组观察讨论,并将讨论后的答案写在学案上并向同学们展示。

教师总结:同学们完成的非常好,人体泌尿系统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构成。

其中尿液的形成是在肾脏中完成的,接下来同学们通过课件中的图片和视频,描述肾
脏的位置和形状。

学生描述肾脏的位置和形状。

4 .尿的形成和排出
教师:同学们阅读课本,回答导学案中的问题。

形成尿液的器官是:
肾脏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肾单位由()、()和()组成。

学生:阅读课本,小组讨论交流,得出结论并展示。

教师: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浆中的一部分物质,经过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

问题:
①血浆和肾小囊中液体成分有哪些不同?
②血浆和肾小囊中液体的变化,说明肾小球和肾小囊壁有什么作用?
③尿液和血浆的成分有什么不同?
④你认为排尿主要排出了哪些物质?
学生分小组讨论,并展示结论:
①与血浆相比肾小囊中的蛋白质含量明显较少。

②血浆和肾小囊中液体的变化,说明肾小球和肾小囊壁可以透过水、葡萄糖、无机盐和尿素。

③与血浆相比尿液中没有蛋白质和葡萄糖,尿素的比例比较高。

④排尿主要排出了水、无机盐和尿素。

教师课件演示、板书辅助解释肾小球的滤过作用以及肾小管的冲吸收作用。

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完成学案上的填空题。

1、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和以外,血浆中的一部分()、()、()和()等物质,都可经过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中。

2、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的()、大部分的()和部分()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

5其他排泄途径:
教师:人体生命活动中会产生二氧化碳、水、无机盐和尿素。

我们来分析它们排出人体的方式除了泌尿系统以外还有哪些途径。

学生1:二氧化碳通过呼吸系统从人体内呼出。

学生2:水还可以以气体的形式通过呼吸系统排出体外,也可以通过出汗的形式从皮肤排出。

学生3:无机盐和尿素在汗液中也有。

教师:同学们回答得都非常准确,正因为人体排出废物的途径可以通过皮肤、泌尿系统和呼吸系统。

所以人在大量运动出汗后,尿液的量反而减少了。

因为人体的废物在运动过程中主要通过皮肤排出体外了。

教师:本节课的内容就到此结束。

三、案例分析
前面的课时已经把学生对人体八大系统的结构好奇心勾了起来,学生对泌尿系统这部分的知识都很好奇,所以本节课学生的学习兴趣比较浓厚。

本节通过重点学习肾单位的结构组成以及尿的形成和排出,让同学们对泌尿系统有了更深层的理解。

通过
学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途径,把本节课要讲的几个重点内容穿插在里面,使得教学内容逻辑连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