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必背大气环境知识点

合集下载

(完整版)地球上的大气必背知识点总结,推荐文档

(完整版)地球上的大气必背知识点总结,推荐文档
9.风向的判断规律:风向是指风来的方向。①找高低压,定气压梯度方向,由高压指 向低压 ②定半球 判断地转偏向力方向 南左北右 ③画风向 与气压梯度力方向呈 45 度即风向
10.常见热力环流:城市风、海陆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山谷风等 11.等压面的判读
①垂直递减:同一地点,随着高度增加气压降低。 ②“高凸低凹”:因地面冷热不均,导致同一水平面出现气压差异,进而使等压面
6. 气温垂直分布
1
①一般规律 正常情况下,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海拔每升高 100 米,气温下降 约 0.6℃,但在下垫面性质、季节、气象等因素影响下,会发生一些变化 ②逆温现象 在一定条件下,对流层中也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上升的现象,或 者地面上随高度的增加,降温变化率小于 0.6℃.称为逆温。 ③逆温现象与大气污染 逆温层的存在,造成对流层大气局部上热下冷,大气层结 构稳定,阻碍了空气垂直运动的发展,使大量烟尘、水汽凝结物等聚焦在它下面, 易产生大雾天气,使能见度变坏,尤其是工业区上空,凝结核多,易产生雾霾天气, 有的甚至还造成严重大气污染事件,如光化学烟雾等 7.热力环流形成:太阳辐射(能量来源)→近地面冷热不均(根本原因)→气流的 垂直运动(上升或下沉)→近地面和高空在水平面上气压的差异(直接原因)→大 气的水平运动→形成高低空热力环流
2. 气压带、风带的名称、位置和成因: ①气压带、风带的名称、位置
②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气压带高低 分布;气压带、风带南北对称分布。
③气压带、风带的成因分析: 赤道低压带、极地高压带热力原因形成; 带高压带、副极地低压带动力原因形成。 风带在高低气压带之间,水平气压梯度力 从高压吹向低压,地转偏向力偏转后形成。 3. 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判断季节 气压带、风带位置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发生 变化,就北半球而言,气压带、风带位置大致是 北移,冬季南移。

地理高考大气专题必背知识点

地理高考大气专题必背知识点

地理高考大气专题必背知识点地理高考中大气专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涉及到大气的构成、大气环境、气象预报等多个方面,需要掌握相应的知识点。

本文将为大家汇总必须要掌握的知识点,方便考生备考。

一、大气概论1、地球大气的构成及其特点:地球大气主要由氮气、氧气、氩气和少量的二氧化碳等组成,其中氮气占78%,氧气占21%,其他气体占1%。

地球大气有一定的厚度,收到太阳能的辐射后能够维持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具有保护生物的作用。

2、大气对生物生存的影响:大气能够调节温度和湿度,维持正常的气候和环境条件,对生物的生存具有重要的影响。

3、大气环境及其保护:大气污染、大气气候变化等对大气环境的破坏已经成为当今全球环境问题。

保护大气环境是全社会的责任,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二、大气循环1、大气的垂直结构:从地面向上分别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和热层等不同层次。

2、大气的循环: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海洋大循环和大气大循环。

大气的循环可以通过热量的传递和大气的水循环实现,对全球温度和气候的变化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三、气象预报1、气象要素:气象预报所需要使用的气象要素包括温度、湿度、气压、风向、风速等。

2、天气预报方法:气象预报一般采用数值预报、统计预报、经验预报等多种方法,其中数值预报是目前最为主要和先进的预报方法。

3、气象预报的应用:气象预报能够为天气灾害预警、农业生产、航空安全以及气候变化等方面提供重要参考。

四、大气现象1、雷电现象:雷电是由云层里的电荷分离形成的。

通过闪电和雷声的观察可以判断出天气变化和气温的变化趋势。

2、大气光学现象:大气中太阳光线在经过折射后会形成彩虹、天空变暗、日环等现象,这些现象是大气光学现象。

3、气象灾害:台风、暴雨、干旱等气象灾害是由大气的异常变化所引起的,对人类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有巨大的影响。

以上就是地理高考大气专题的必须要掌握的知识点。

考生在备考过程中需要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深入理解和掌握,特别是大气的构成和大气循环等基础知识对于学生理解大气环境和气象预报等相关知识非常重要。

高考地理大气知识点总结

高考地理大气知识点总结

高考地理大气知识点总结高考地理中,大气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涉及到地球的气候、气象等内容。

下面将通过具体的例子和详细的解释来总结大气相关的知识点,帮助考生复习备考。

1. 大气的组成地球的大气主要由氮气、氧气、水蒸气和稀有气体等组成。

其中,氮气占据了大气的78%左右,氧气占据了21%左右。

2. 大气层的分布大气层可以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同温层、臭氧层和热层等不同的层次。

对流层最接近地球表面,高度大约为0-12公里,是人类生活和大部分气象活动发生的地方。

平流层高度约为12-50公里,其特点是风力较小,保持较稳定的大气条件。

同温层的高度在50-80公里之间,温度变化很小。

臭氧层位于同温层上方约20-40公里处,可以吸收紫外线,起到保护地球生物的作用。

热层则是大气层最外层,高度在80公里以上。

3. 大气的热量传递大气的热量传递方式主要包括辐射传递、传导传递和对流传递。

辐射传递是指太阳辐射照射在地球表面上,地球表面再向大气中释放热量的过程。

传导传递则是指由于地球表面与大气、地表之间的接触而发生的热量交换。

对流传递是指由于大气的垂直运动而导致的热量传输,主要通过气团的上升和下沉实现。

4. 大气压力的分布地球表面上的大气压力是由大气层上方气体的重力作用而形成的。

在地球表面,大气压力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

这是因为大气层越往上,气体的密度逐渐降低,所以对地表单位面积的压力也会减小。

5. 气压变化与天气变化的关系气压的变化与天气的变化密切相关。

气压的增加通常预示着天气的好转,气压的减小则表示天气即将变坏。

例如,在一个高气压系统中,空气下沉,空气的压强增大,天气通常晴朗;而在一个低气压系统中,空气上升,空气的压强减小,常伴有阴雨天气或暴雨。

6. 大气循环系统大气循环系统是指地球大气中的水和热通过风等运动而进行的循环过程。

其中,热带气候区的太阳辐射较强,空气上升,形成低压;极地气候区太阳辐射较弱,空气下沉,形成高压。

高三地理大气知识点总结

高三地理大气知识点总结

高三地理大气知识点总结大气是地球表面周围的气体层,由各种气体组成。

了解大气的组成、结构和功能对于理解地球的气候、环境和天气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高三地理大气知识点的总结。

1. 大气的组成大气主要由氮气、氧气、水蒸气和稀有气体组成。

其中,氮气占据大气的78%,氧气占据21%,稀有气体包括氩气、氖气、氦气等,水蒸气的含量较少。

2. 大气的结构大气可以分为多个层次,从地球表面往上分别为对流层、平流层、跨音速层和磁暴层。

其中,对流层是人类活动的主要范围,平流层对飞机有重要意义,跨音速层是超音速飞行器的主要活动范围,磁暴层则与太阳活动有一定关联。

3. 大气的功能大气具有多种功能,包括保护地球、调节温度、保持水循环和参与生命活动等。

大气层能吸收、散射和反射太阳辐射,减缓地球受到的太阳辐射能量。

大气中的水蒸气可以形成云和降水,维持地球上的水循环。

4. 大气的环流系统大气环流系统是地球上的空气运动模式,包括赤道低压带、副热带高压带、副极地低压带和极地高压带等。

赤道低压带是气候划分的重要依据,副热带高压带和副极地低压带在地理学中也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5. 大气中的天气现象大气中的天气现象包括气压、风、降水、湿度和云等。

气压是大气的重要特征之一,风的形成与气压的差异有关。

降水形式有雨、雪、冰雹等,湿度与降水形式密切相关。

云是由水蒸气凝结而成的气候现象,对于预测天气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6. 大气中的污染与环境保护大气污染是指大气中出现的有害物质的累积,在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中变得越来越严重。

大气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巨大危害,因此环境保护对于预防大气污染至关重要。

采取措施减少汽车尾气、工厂废气以及加强环境监测是有效减轻大气污染的途径。

7. 地球的温室效应地球的温室效应是指大气中的温室气体能够吸收并重新辐射地球表面的辐射,从而使地球变暖。

主要的温室气体包括二氧化碳、甲烷和氧化亚氮等。

人类活动导致大量温室气体的释放,加剧了温室效应,引发全球气候变化。

最新高考地理大气知识点总结资料

最新高考地理大气知识点总结资料

①大气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截留热量而增温,由于大气对于太阳短波辐射的吸收能力比较差,但是对于地面长波辐射吸收作用强,所以地面辐射大部分都是被大气吸收
②大气逆辐射是大气辐射的一种,方向朝向地面,对地面热量进行补偿,起保温作用
三、大气的热力状况
大气的热力作用
1)热力环流: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

从图中可以看出,近地面等压线向低压方向(向下)弯曲,高空等压线向高压方向(向上)凸起
2)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影响因素:等压线越密集的地方,则风力越大
在单一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下:风向垂直等压线,指向低压
风向
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在三个力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成一夹角,始终由高压指向低压方向。

四、全球性的大气环流
1)三圈环流
保护措施:
①提高能源的利用技术和能源利用效益,采用新能源
②努力加强国际合作
(2)臭氧层的破坏与保护
原因:除了自然原因以外,主要是人类使用制冷设备排放的氟氯烃
危害:
①危害人体健康
②对生态环境和农林牧渔业造成破坏
保护措施:减少并逐步禁止氟氯烃等消耗臭氧物质的排放,加强国际合作(3)酸雨
概念:人们一般把PH值小于5.6的雨水称为酸雨
成因:燃烧矿物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
危害:河湖水酸化,土壤酸化,危害森林和农作物生长,腐蚀建筑和文物古迹等
防治措施:防治酸雨最根本的措施是减少人为硫氧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的排放,我国已经采取了发展洁净煤技术、清洁燃烧技术等措施来控制酸雨。

高中地理大气知识点(必备6篇)

高中地理大气知识点(必备6篇)

高中地理大气知识点(必备6篇)高中地理大气知识点(1)全球大气环流(一)热力环流: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

地面间冷热不均是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水平气压差是大气水平运动的直接原因(二)大气的水平运动—--风高空风: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平行(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近地面风:受摩擦力影响,风向斜交于等压线,指向低气压。

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指向低压,大气水平运动的原动力地转偏向力:与风向垂直(北半球在风向右侧,南半球在左侧),只改变风向,不影响风速。

摩擦力:与风向方向相反,既减小风速,又改变风向(摩擦力越大,风向与等压线夹角越大)风力(风速):等压线越密集的地方,风(力)速越大(三)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的名称与位置,注意各风带的风向,气压带成因(热力或动力原因)。

(四)气压和风带的移动: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对于北半球来说,大致夏季北移,位置偏北;冬季向南移,位置偏南。

四、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由于海陆间热力性质的差异,破坏了气压带风带的连续分布,使得北半球气压带呈断块状分布:7月前后,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大陆上的热低压(亚洲低压)所切断,仅在大洋上保留(夏威夷高压);1月前后,北半球副极地低压带被大陆上的冷高压(亚洲高压)所切断,仅在大洋上保留(阿留申低压)。

(五)季风环流(亚洲东部和南部最典型)高中地理大气知识点(2)1、对流层的特点:①随高度增加气温降低;②大气对流运动(12km)显著;③天气复杂多变。

2、平流层的特点:①随高度增加温度升高;②大气平稳,以水准运动为主,有利於高空飞行。

3、大气的热力过程:太阳辐射--地面增温--地面辐射--大气增温--大气(逆)辐射--大气保温4、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反射、散射。

5、太阳辐射(光照)与天气、地势关系:晴朗的天气、地势高空气稀薄,光照越强;我国太阳能的分布青藏高原最高,四川盆地最低。

高一地理必修一大气环境知识点总结(最新)

高一地理必修一大气环境知识点总结(最新)

高一地理必修一大气环境知识点总结一、重点内容分析1、大气的组成及氮、氧、二氧化碳、水汽、臭氧和固体杂质等主要成分的作用。

(1)低层大气组成:稳定比例的干洁空气(氧氮为主)、含量不稳定的水汽、固体杂质。

(2)氮是生物体基本成分。

(3)氧是生命活动必需的物质。

(4)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原料(5)臭氧是地球生命保护伞,吸收紫外线。

(6)水汽和固体杂质成云致雨。

(7)杂质:凝结核。

2、大气的垂直分层及各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大气分层气温随高度变化气流状况其它特征与人类关系对流层越高越低对流占3/4大气质量;水汽和尘埃;各纬度层高不一致天气现象,流层越高越高平流高空飞行;存在臭氧层高层大气存在电离层(无线电通讯;太阳活动干扰短波通讯3、大气的受热过程(1)根本能量源:太阳辐射(各类辐射的波长范围及太阳辐射的性质短波辐射)(2)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的热力作用)太阳晒热大地,大地烤热大气。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了解地面辐射(红外线长波辐射);大气辐射(红外线长波辐射)保温作用的过程:大气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大气逆辐射将热量还给地面。

保温作用的意义:减少气温的日较差;保证地球适宜温度;维持全球热量平衡4、大气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的成因(1)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冷热不均(各纬度之间;海陆之间)3高一地理的知识点具体的总结(2)大气运动形式:最简单形式:热力环流(图示及说明);举例:城郊风;海陆风;季风主要原因热力环流分解:冷热不均引起大气垂直运动水平气压差水平气流由高压流向低压大气水平运动(风):形成风的根本原因:冷热不均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水平压差(或水平气压梯度力)影响风的三个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地表磨擦力风向的决定:1、力风(理论风)垂直于等压线,高压指向低压2、力风(高空风)平行于等压线,北右偏,南左偏3、力风(实际地表风)斜穿等压线,北右偏,南左偏注意北半球实际地表气压场中的某点风向的画法5、大气环流与水热输送的关系是对大气环流作用的总结(1)全球性的大气环流:促进了高低纬度之间、海陆之间的热量与水汽的交换;调整了全球的水热分布;是各地天气变化和气候形成的重要因素(2)几类重要气候的成因:地中海气候:南北纬30—40之间大陆西岸;冬受西风控制,暖湿;夏受副高控制,干热热带草原气候。

高考地理知识点:大气环境保护

高考地理知识点:大气环境保护

高考地理知识点:大气环境保护
高考网为大家提供高考地理知识点:大气环境保护,更多高考地理模拟试题及答案、高考地理真题、高考地理答案、高考地理复习资料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
高考地理知识点:大气环境保护
大气环境保护
(1)全球变暖
原因:二氧化碳的增多而使气温升高
二氧化碳增多的原因:①大量燃烧矿物燃料,②毁林
危害:①海平面上升,淹没陆地
②改变各地降水状况和干湿状况,导致世界各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保护措施:①提高能源的利用技术和能源利用效益,采用新能源
②努力加强国际合作
(2)臭氧层的破坏与保护
原因:除了自然原因以外,主要是人类使用制冷设备排放的氟氯烃
危害:①危害人体健康,②对生态环境和农林牧渔业造成破坏
保护措施:减少并逐步禁止氟氯烃等消耗臭氧物质的排放,加强国际合作。

(3)酸雨
概念:人们一般把PH 值小于5.6 的雨水称为酸雨
成因:燃烧矿物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
危害:河湖水酸化,土壤酸化,危害森林和农作物生长,腐蚀建筑和文物古迹等
防治措施:防治酸雨最根本的措施是减少人为硫氧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的排放,我国已经采取了发展洁净煤技术、清洁燃烧技术等措施来控制酸雨。

高中地理必背考点汇总——大气(1)

高中地理必背考点汇总——大气(1)

高中地理必背考点汇总——大气(1)1、对流层的特点:①随高度增加气温降低;②大气对流运动显着;③天气复杂多变。

2、平流层的特点:①随高度增加温度升高;②大气平稳,以水准运动为主,有利於高空飞行。

3、大气的热力过程:太阳辐射--地面增温--地面辐射--大气增温--大气辐射--大气保温4、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反射、散射。

5、太阳辐射与天气、地势关系:晴朗的天气、地势高空气稀薄,光照越强;我国太阳能的分布青藏高原最高,四川盆地最低。

6、大气的保温效应: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并通过大气逆辐射把热量还给地面。

7、气温与天气:白天多云,气温不高;夜晚多云,气温较高。

8、气温的垂直分布:对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9、气温的水准分布:①纬度分布:纬度越高,气温越低,我国热量最丰富的地区:海南岛②海陆分布:夏季陆地>海洋,冬季海洋>陆地;③气温高的地方,等温线向高纬凸出,反之,气温低的地方,等温线向低纬凸出。

10、气温年较差:①影响因素:海陆热力性质;地表植被水分状况;云雨多少。

②变化规律:内陆>沿海,大陆性气候>海洋性气候,裸地>草地>林地>湖泊,晴天>阴天。

11、热力环流的性质特点水准方向相邻地面热的地方——垂直气流上升――低气压——阴雨水准方向相邻地面冷的地方——垂直气流下沉――高气压——晴朗垂直方向的气温气压分布:随海拔升高,虽然气温降低,但是空气变稀,气压降低。

来自低纬的气流——暖湿来自高纬的气流——冷干来自海洋的气流——湿来自大陆的气流——干两种性质不同的气流相遇——锋面——阴雨、风12、水准方向气压与气温:近地面,气温高,空气膨胀上升,地面形成低压;反之,气温低,近地面的空气收缩下沉,地面形成高压。

13.风的形成:大气的水准运动叫风,水准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等压线愈密风速愈大。

高考地理大气知识点

高考地理大气知识点

高考地理大气知识点地球的大气是指围绕地球的气体层,它对地球的生态系统、气候、天气等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高考地理考试中,大气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本文将以教材内容为基础,结合补充知识,全面解析高考地理大气知识点。

一、大气的组成与结构地球大气主要由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主要是氩气和氖气)以及水蒸气组成。

其中,氮气和氧气所占比例最大,分别约为78%和21%。

大气可以分为四层,即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和顶层。

对流层位于地表上方,是最为重要的一层,其中包含了大部分的空气质量和水蒸气。

平流层位于对流层之上,气温随高度逐渐下降。

中间层位于平流层之上,气温开始逐渐上升。

顶层则是距离地球最远的一层。

二、大气循环与天气气候大气循环包括全球大气环流和局地大气环流两个层面。

全球大气环流是指经纬度差异引起的大尺度的大气运动,形成了赤道低压带、副热带高压带、副极地低压带等。

这种大气运动对地球气候分布起着重要作用。

局地大气环流一般分为垂直和水平的大气运动,比如风、气压、空气湿度等。

这种局地大气环流会直接影响到天气的变化。

天气是指地球大气在一定时间和范围内的状态和变化。

而气候则是对长期时间内某地的天气状况进行统计和分析得出的。

三、大气环境问题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大气环境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其中,大气污染是最为严重的问题之一。

大气污染主要表现为空气中的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有害物质超过环境容纳量,导致空气质量下降,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威胁。

此外,全球变暖也是当前的重要大气环境问题。

全球变暖主要由于温室气体的增加,导致地球温度上升,进而引发极端天气事件、海平面上升等问题。

四、大气学科与应用大气学科主要包括气象学、气候学、大气物理学等。

这些学科研究大气的组成、结构、运动规律、变化等,为人们提供了气象预测、气候调查等服务。

应用上,大气学科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比如,气象预测能够帮助人们做出合理的出行安排、农业生产规划等。

【高中地理】大气环境重要考点精编汇总,高分必备

【高中地理】大气环境重要考点精编汇总,高分必备

一、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布1、低层大气的成分及其作用2、大气的垂直分布3、逆温现象(1)含义对流层大气的热量主要直接来自地面的长波辐射,一般情况下,离地面越远,气温越低,即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平均垂直递减率为0.6℃/100米。

但在一定条件下,对流层的某一高度有时也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现象,这种气温逆转的现象就是逆温。

(2)成因①地面辐射冷却:在晴朗无风或微风的夜晚,地面很快辐射冷却,贴近地面的大气层也随之降温。

由于空气愈靠近地面,受地面的影响愈大,所以,离地面愈近,降温愈多,离地面愈远,降温愈少,因而形成了自地面开始的逆温。

夏季夜短,逆温层较薄,消失也快;冬季夜长,逆温层较厚,消失较慢。

②空气平流:当暖空气水平移动到冷却的地面、水面或气层之上时,底层空气因受下垫面的影响迅速降温,上层空气因距离较远,降温较少,于是产生逆温。

一般来说,温差越大,逆温越强。

③空气下沉:常发生在山地,又称为地形逆温。

山坡上的冷空气沿山坡下沉到谷底,谷底原来的较暖空气被冷空气抬挤上升,从而出现温度的倒置现象。

④锋面因素:对流层中,冷暖空气相遇,暖空气密度小,爬升到冷空气的上面,两者之间形成一个倾斜的过渡区锋面。

在锋面上,如果冷暖空气的温度差比较显著,也会出现逆温。

(3)影响不管是何种原因形成的逆温,都会对空气质量产生很大影响,它阻碍了空气的垂直对流运动,妨碍了烟尘、污染物、水汽凝结物的扩散。

所以逆温现象产生后,会形成大雾天气,加重空气污染。

二、大气的热力作用1、大气的热力状况2、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主要因素(1)纬度:一是影响到太阳高度角的大小,从而直接影响到太阳辐射的强弱,同时导致太阳辐射通过大气路程的长短产生差异,使得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有强弱之分,从而间接影响到太阳辐射的强弱。

二是影响到白昼的长短,从而影响到日照时间长短导致太阳辐射的多少。

(2)天气:天气晴朗或降水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所以太阳辐射强。

高中地理易考知识点地球的大气环境与气候

高中地理易考知识点地球的大气环境与气候

高中地理易考知识点地球的大气环境与气候地球的大气环境与气候地球的大气环境与气候是高中地理学习中的重要考点。

了解地球的大气环境和气候,对我们深入了解地球的运行规律、认识气候变化以及应对气候变化都有着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探讨地球的大气环境和气候的相关知识。

一、地球的大气构成地球的大气是由多种气体构成的气体包围层,主要有氮气、氧气、氩气等。

其中,氮气占78%,氧气占21%,氩气占0.9%,其余是稀有气体和水汽。

地球的大气层也分成几个不同的层次,从地球表面上往上分别是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和热层。

二、地球的大气运动地球的大气运动主要包括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

水平运动包括气流的平行流动和气旋的出现;垂直运动包括辐合、上升运动和辐散、下沉运动。

这些运动是由地球自转和太阳辐射等因素共同驱动的。

大气运动在地球的大气环境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风的形成、气候的变化等都与大气运动密切相关。

三、温度和气候温度是地球大气环境中的重要参数,也是气候的基本要素之一。

地球的温度分布不均匀,在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季节会有所差异。

温度变化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太阳辐射、海洋、地表特征等。

气候是长期的天气状况统计而成的,它包括气温、降水、湿度、风力等多个要素。

气候的类型较多,但一般可分为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和寒带气候等。

四、大气环境中的气象灾害地球的大气环境中常常出现各种气象灾害,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诸多困扰和损失。

常见的气象灾害包括台风、龙卷风、暴雨、洪涝、干旱、雪灾等。

这些气象灾害与大气环境中的气压、气温、湿度、风力等因素密切相关。

了解和预测气象灾害,对于人们做好防范和应对工作至关重要。

五、气候变化与应对随着人类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地球的气候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出现了全球变暖等问题。

大气环境中的温室气体排放是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应对气候变化成为全球的热门话题,各国积极采取措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发展可再生能源等。

大家也应该提高环保意识,积极参与低碳生活。

高考大气必背知识点

高考大气必背知识点

高考大气必背知识点一、大气的组成和结构大气是地球表面周围的气体层,由气体、颗粒物和水汽组成。

从地球表面往上,大气可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和热层。

对流层是最靠近地球表面的一层,其中90%的大气质量存在于对流层。

平流层和中间层的主要组成是臭氧,它可吸收太阳紫外线并保护地球免受辐射伤害。

热层是最外层的大气层,气温随高度的升高而迅速升高。

二、大气的水汽含量和湿度大气中水汽含量是指单位体积空气中所含有的水蒸气质量。

湿度是指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相对含量。

常用的湿度计有湿度表、干湿球温度计和露点温度计。

三、大气的温度变化规律大气温度的垂直变化规律可以分为递减层、递增层和臭氧层。

递减层是指从地球表面往上,气温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的大气层。

递增层是指处于对流层顶部和平流层之间的大气层,气温随高度的升高而增加。

臭氧层是指位于平流层的一部分,其中臭氧的含量达到最高峰值。

四、大气压强和气压的测量大气压强是指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大气力的大小。

气压是指单位面积所受大气力的大小。

常用的气压测量单位有毫米汞柱、百帕和磅力/平方英尺。

常用的气压计有柱测式气压计和气囊式气压计。

五、大气的空气运动与天气现象大气的空气运动主要包括垂直运动、水平运动和旋转运动。

垂直运动主要有上升运动和下沉运动,它们对气候和天气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

水平运动包括风和气压变化等现象。

旋转运动主要表现为气旋、反气旋和风暴等天气现象。

六、大气中的光线传播和衍射大气中的光线传播和衍射对地球的能量平衡和气象现象起着重要作用。

在大气中,光线会被散射、衍射、吸收和折射。

散射使得天空呈现蓝色,衍射使得太阳的光线能够照射到地面附近的阴暗区域。

七、大气中的云、雾和降水云、雾和降水是大气中常见的天气现象。

云是由大量水蒸气通过凝结形成的,根据云的高度和形状可分为高云、中云和低云。

雾是由接近地面处于地表近时饱和的空气中凝结成的小水滴或冰晶悬浮于空中形成的浓雾。

八、大气的气候和气象预报气候是指某地区长期统计的天气情况。

高考地理大气专题必背知识点

高考地理大气专题必背知识点

高考地理大气专题必背知识点高考是每个学子都会经历的一场考试,对于地理科目而言,大气专题是必须掌握的一部分。

本文将为大家详细介绍高考地理大气专题必背的知识点,帮助各位备考时更好地掌握地理知识。

1. 大气成分与结构地球大气是由气体、液体和固体微粒组成的,其主要成分为氧气、氮气和水汽。

其中,氧气占大气总量的21%,氮气占78%,其他气体(如二氧化碳、氩气等)和水汽只占极少的比例。

地球大气按其温度和组成的差别可分为四个层次: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和顶层。

其中,对流层是人类活动和大气环境联系最为密切的一层,其高度约为0-12公里,是天气形成和生态系统活动的主要场所。

2. 气压和风力地球大气因受地球自转和地球表面地形的影响,而产生气压差和风力。

气压是指单位面积上气体作用的力,通常用千帕(kPa)或毫巴(hPa)为单位。

而风力是由差异的气压产生,其流向由低压到高压。

在地理学中,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基本气象学的概念,如气压值、风速、风向、风洞扫过速度,以及风的分类等。

这些知识点在大气环流、天气预报等方面应用广泛,需要认真掌握。

3. 大气环流与天气形成大气环流是指大气中空气水平和垂直流动的分布、节律和规律,其有利于各种物质的循环和传递。

大气环流形成的原因是地球表面的热量和水分分布不均,其影响范围从局部到全球。

大气环流可以分为大尺度环流和小尺度环流两类,而且各种环流结构和位置对气温、降水、云量等气象要素均有重要影响。

天气形成是根据大气环流的理论,结合地球地理环境和时空变化,对天气形成的基本过程、特点和天气系统分类等进行分析的一种学科。

可以通过了解天气形成的过程、相关气象信息等,为实现气象灾害的防止和减轻工作提供依据。

4. 温度和湿度大气温度和湿度是气象学中非常重要的两个物理量,它们对于人类活动、生态系统和气候变化等方面都具有重要影响。

本节要掌握的知识点包括气温的测量、影响气温的因素、温带分布和季节变化等,以及湿度的测量、基本概念和蒸发原理等。

高三地理大气专题知识点

高三地理大气专题知识点

高三地理大气专题知识点大气是地球上固有的一层气体包围层,包括对生命和气候至关重要的各种气体。

了解大气的结构、组成和功能对于理解地球气候系统、天气变化以及环境保护等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高三地理大气专题的主要知识点:一、大气的结构地球的大气由下而上可分为以下几个层次:1.对流层:位于地球表面上空约10公里,气温随高度上升而减小,是生命活动的主要场所。

2.平流层:对流层的上方,直到约50公里处,没有云层,风向平行,气温随高度上升而增加。

3.同温层:平流层上方,气温保持不变。

4.中间层:约80-400公里,大气密度迅速下降。

5.热层:约400-600公里,气温随高度上升。

二、大气的组成大气主要由以下气体组成:1.氮气(N₂):占大气中的主要成分,约78%。

2.氧气(O₂):占大气中的次要成分,约21%。

3.氩气(Ar):占大气中的0.93%。

4.二氧化碳(CO₂):占大气中的0.04%,起到重要的温室效应。

5.其他气体:包括水蒸气、甲烷、氮氧化物等。

三、大气的功能1.保护功能:大气层能吸收和折射来自太空的大部分紫外线辐射,保护地球上的生命。

2.保持温度平衡:大气层的温室效应使地球的平均温度维持在适宜的范围内,有利于生命的存在。

3.制造天气:大气层中的水蒸气通过水循环形成云、雨等天气现象,使地球上的水资源得以循环利用。

4.运输功能:大气层中的气流和风向可以运输热量、湿度和气象物质,对全球气候和生态系统产生影响。

5.吸收和放射能量:大气层吸收来自太阳辐射和地球辐射的能量,使地球的气温维持在适宜的范围内。

四、大气变化与环境保护1.酸雨:工业排放的氮氧化物和硫化物在大气中与水蒸气反应形成酸性物质,降落至地表引发酸雨,对环境和植被造成危害。

2.臭氧空洞:含氯化合物等人为排放物破坏臭氧层,导致臭氧空洞的形成,增加紫外线辐射,威胁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

3.温室效应: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如二氧化碳)增加导致地球温度升高,引发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等气候变化问题。

【专题复习】 高中地理大气环境知识点总结(附冷热岛效应)

【专题复习】 高中地理大气环境知识点总结(附冷热岛效应)

【专题复习】高中地理大气环境知识点总结(附冷热岛效应)一、大气垂直分层1)低层大气的组成:干洁空气(氮、氧、二氧化碳、臭氧等)、水汽和固体杂质(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2):大气的垂直分层二、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1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臭氧吸收紫外线,对于可见光部分吸收比较少反射作用:无选择性,云层、尘埃越多,反射作用越强。

例多云的白天温度不太高。

散射作用:具有选择性,对于波长较短的篮紫光易被散射。

例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等。

2对地面的保温效应:①地面吸收太阳短波辐射增温,产生地面长波辐射②大气中的C O2和水汽强烈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而增温③大气逆辐射对地面热量进行补偿,起保温作用。

3影响地面辐射大小(获得太阳辐射多少)的主要因素:纬度因素,太阳高度角的大小不同,导致地面受热面积和太阳辐射经过大气层的路程长短,是影响的主要因素,同时,它的大小受下垫面因素(反射率)和气象因素等的影响。

三、全球大气环流(一)热力环流: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

地面间冷热不均是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水平气压差是大气水平运动的直接原因(二)大气的水平运动—--风高空风: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平行(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近地面风:受摩擦力影响,风向斜交于等压线,指向低气压。

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指向低压,大气水平运动的原动力地转偏向力:与风向垂直(北半球在风向右侧,南半球在左侧),只改变风向,不影响风速。

摩擦力:与风向方向相反,既减小风速,又改变风向(摩擦力越大,风向与等压线夹角越大)风力(风速):等压线越密集的地方,风(力)速越大(三)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的名称与位置,注意各风带的风向,气压带成因(热力或动力原因)。

(四)气压和风带的移动: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对于北半球来说,大致夏季北移,位置偏北;冬季向南移,位置偏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地理必背大气环境知识点
高考地理必背大气环境知识点
【】高考如何复习一直都是考生们关注的话题,下面是的编辑为大家准备的高考地理必背大气环境知识点
大气
1、对流层的特点:①随高度增加气温降低;②大气对流运动(12km)显著;③天气复杂多变。

2、平流层的特点:①随高度增加温度升高;②大气平稳,以水准运动为主,有利於高空飞行。

3、大气的热力过程:太阳辐射--地面增温--地面辐射--大气增温--大气(逆)辐射--大气保温
4、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反射、散射。

5、太阳辐射(光照)与天气、地势关系:晴朗的天气、地势高空气稀薄,光照越强;
我国太阳能的分布青藏高原最高,四川盆地最低。

6、大气的保温效应: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并通过大气逆辐射把热量还给地面。

7、气温与天气:白天多云,气温不高(云层反射作用强);夜晚多云,气温较高(大气逆辐射强)。

8、气温的垂直分布:对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
9、气温的水准分布:①纬度分布:纬度越高,气温越低,我国热量最丰富的地区:海南岛
②海陆分布:夏季陆地海洋,冬季海洋
③气温高的地方,等温线向高纬凸出,反之,气温低的地方,等温线向低纬凸出。

10、气温年较差:①影响因素:海陆热力性质;地表植被水分状况;云雨多少。

②变化规律:内陆沿海,大陆性气候海洋性气候,裸地草地林地湖泊,晴天阴天。

11、热力环流的性质特点
(1)水准方向相邻地面热的地方垂直气流上升――低气压(气旋)阴雨
(2)水准方向相邻地面冷的地方垂直气流下沉――高气压(反气旋)晴朗
(3)垂直方向的气温气压分布:随海拔升高,虽然气温降低,但是空气变稀,气压降低。

(4)来自低纬的气流暖湿 (5)来自高纬的气流冷干
(6)来自海洋的气流湿 (7)来自大陆的气流(离陆风)干
(8)两种性质不同的气流相遇锋面阴雨、风
12、水准方向气压与气温:近地面,气温高,空气膨胀上升,地面形成低压;反之,气温低,近地面的空气收缩下沉,地面形成高压。

13.风的形成:大气的水准运动叫风,水准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等压线愈密风速愈大。

14、风向:(1)风向-风的来向;
(2)根据等压线的分布确定风向:以右图为例画A点的风向及其受力
①确定水准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垂直於等压线并且由高压指向低压
②确定地转偏向力方向:与风向垂直,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③近地面受磨擦力(方向与风向相反)的影响,风向与等压线斜交
15、高空大气的风向是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的结果,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近地面的风,受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磨擦力的共同影响,风向与等压线之间成一夹角。

16、锋面与天气(冷暖不同气团作水准运动并相遇)
①冷锋过境雨区在锋后,出现雨雪、降温天气。

过境后,气压升高,气温骤降,天气转晴;
②暖锋过境雨区在锋前,多为连续性降水。

过境后,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晴。

17、影响我国天气的主要锋面是冷锋:如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冬季我国的寒潮、冬春季节出现的沙尘暴。

18、气压系统与天气(同一气团作垂直运动):
①气旋(低气压)垂直气流上升,天气阴雨。

②反气旋(高气
压)垂直气流下沉,天气晴朗;
19、三圈环流及气压带风带:
①三圈环流(垂直分布)
画出右面三圈环流回圈图
②气压带、风带(水准分布)
画出右面气压带、风带分布图
(北撇南捺)
③长城考察站红旗向西北飘,视窗要避开东南方向;
黄河考察站红旗向西南飘,视窗要避开东北方向。

20、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

移动方向: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21、季风环流:海陆热力差异使亚洲、太平洋中心随季节变化而变化的情况:
夏季:亚洲大陆上形成亚洲低压,太平洋上形成夏威夷高压; 冬季:亚洲大陆上形成亚洲高压,太平洋上形成阿留申低压。

22、东亚、南亚季风环流:(如右图)
东亚:夏季东南风,冬季西北风;主要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引起。

南亚:夏季西南风,冬季东北风,由风带和气压带季节移动和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共同作用形成。

23、我国的旱涝灾害、雨带的移动与副热带高压的强弱有密切关系。

①雨带的移动
春末(5月),雨带在华南(珠江流域)(华北春旱,东北春汛) 夏初(6---7月),雨带移到长江中下游地区 ---梅雨(准静止锋)
7--8月,雨带移到东北和华北,长江中下游进入伏旱(反气旋)
9月,副高南退,北方雨季结束,南方进入第二个雨季。

②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
③旱涝灾害副高北移速度偏快(夏季风强),造成北涝南旱副高北移速度偏慢(夏季风弱),造成北旱南涝.
我国水旱灾害发生的根本原因是:夏季风的强弱和进退的早晚。

有关于高考地理必背大气环境知识点就为您介绍完了,编辑将第一时间为您整理全国考试资讯信息,供大家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