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十课音乐教案《口风琴合奏“铃儿响叮当”》
铃儿响叮当教案范文

铃儿响叮当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铃儿响叮当”这首歌曲的词曲。
学生能够用正确的音准和节奏演唱这首歌曲。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聆听、模仿、练习,提高自己的音乐表现力。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并表现出圣诞节的欢乐气氛。
学生能够培养对音乐的热爱,提高音乐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生能够熟练演唱“铃儿响叮当”这首歌曲。
难点:学生能够准确掌握歌曲的音准和节奏。
三、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或黑板钢琴或其他键盘乐器歌曲乐谱录音机或音响设备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以谈话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圣诞节的习俗和气氛。
教师播放“铃儿响叮当”这首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风格和气氛。
2. 歌曲学习:教师出示歌曲乐谱,引导学生观察歌曲的节奏和音高。
教师逐句教唱歌曲,重点讲解歌曲中的难点音和高音部分。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演唱,教师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3. 练习:学生分组进行练习,互相交流学习心得。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个别化的帮助。
4. 展示:每组学生选择一种表演形式,如合唱、舞蹈、戏剧等,展示自己对歌曲的理解和表现。
教师对学生的表演进行评价和指导。
五、教学反思: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
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
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六、教学延伸: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铃儿响叮当”这首歌曲在圣诞节文化中的意义和地位。
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这首歌曲的背景和历史。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
七、作业布置:学生回家后,练习演唱“铃儿响叮当”这首歌曲,并尝试进行家庭表演。
学生和家长一起探讨歌曲中的文化内涵,增进亲子关系。
八、课程评价:教师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家庭表演等方面,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教师及时给予学生反馈,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九、课程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湘教版 四年级 上册 第十课 说课稿 《口风琴合奏“铃儿响叮当”》

口风琴合奏《铃儿响叮当》说课稿一、设计说明:《新课标》中指出:器乐教学对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对音乐的理解、表达和创造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口风琴这项乐器具有携带方便、音色优美、和声丰富,既能伴奏又能独奏,同时具有极强的表现功能,在音乐课堂教学或课外音乐实践活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直深受学生的喜爱,我所教的这一届学生从四年级上学期开始学习口风琴,具备简单的简谱试唱能力,且掌握了穿指、跨指、手指收缩和同音轮指等演奏技巧,但演奏形式仅限于独奏和齐奏,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接触更多的演奏形式、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及培养孩子的团队精神,我设计了《口风琴合奏《铃儿响叮当》》一课。
二、内容分析:《铃儿响叮当》是一首美国圣诞歌曲,旋律孩子们已经非常熟悉,我根据这首歌曲,运用合奏、轮奏、齐奏等演奏形式改编为口风琴合奏版《铃儿响叮当》。
全曲用三角铁、碰铃、木鱼、沙锤等打击乐器强调轻快、活泼的情绪、让乐曲热闹的场景更加生动。
将枯燥的乐理知识趣味化,让孩子们在演奏合作的过程中学习到了音乐的多种演奏形式,并感受器乐的魅力。
三、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好奇、好动、模仿能力及动手能力强。
教学中学生通过听、奏、演、唱、造等一系列的参与音乐的活动,陶冶了情操,激发了兴趣,激活了表现欲、创造欲,使其群体意识、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等得到锻炼和发展。
三、教学目标:情感目标:体会乐曲快乐的情绪,感受到合奏的乐趣。
知识目标:1、了解音乐的演奏形式。
2、学会演奏合奏曲《铃儿响叮当》中的任意声部。
能力目标:积极参与《铃儿响叮当》的合奏。
四、教学重点;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的参与合奏,并从中获得乐趣。
五、教学难点:1、学生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声部2、各组能成功合奏《铃儿响叮当》六、教学方法:教师通过运用情景教学法、欣赏法、视唱法、谈话法、分组练习法及表演法等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吸引学生,为他们提供了充满自信地感受音乐、表现音乐、体验音乐的机会。
音乐铃儿响叮当的教案及教学反思

音乐《铃儿响叮当》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感受并能够唱出《铃儿响叮当》这首歌曲,理解歌曲的含义和情感。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3.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让学生了解和感受圣诞节的氛围和文化。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能够熟练地唱出《铃儿响叮当》这首歌曲,理解歌曲的含义和情感。
难点:歌曲中的一些音高和节奏的掌握,以及对于歌曲情感的理解和表达。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和教案。
2. 音乐播放设备。
3. 歌曲乐谱。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铃儿响叮当》的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妙和欢快的氛围。
2. 歌曲学习:让学生跟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歌曲的音高和节奏,帮助学生理解歌曲的情感。
3. 歌曲分析:讲解歌曲的结构和旋律,让学生了解歌曲的基本知识。
4. 歌曲演唱:让学生分组演唱歌曲,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5. 歌曲展示:让学生在班级或学校进行歌曲展示,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表演能力。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深刻地认识到音乐教学的重要性和乐趣。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学生的参与和体验,引导他们感受音乐的快乐和美好。
我也注意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音乐学习中得到提高和发展。
我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
例如,在歌曲教学中,我可能过于注重音高和节奏的准确性,而忽视了学生对于歌曲情感的理解和表达。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改进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使他们在音乐学习中得到更多的收获和乐趣。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熟练地唱出《铃儿响叮当》这首歌曲,音准和节奏准确。
2. 学生能够理解歌曲的含义和情感,能够表达出歌曲的欢快氛围。
3. 学生对音乐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七、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音乐比赛,鼓励他们展示自己的才华。
2. 引导学生学习其他圣诞节相关的音乐作品,了解不同国家的音乐文化。
音乐铃儿响叮当的教案及教学反思

音乐《铃儿响叮当》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感受和体验歌曲《铃儿响叮当》的欢快、活泼的氛围。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激发学生参与音乐活动的积极性。
3. 通过学习歌曲,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4. 引导学生理解歌曲背后的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歌曲《铃儿响叮当》的词曲分析。
2. 歌曲的演唱技巧和表演方法。
3. 歌曲背后的文化故事和传统习俗。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歌曲的演唱技巧,如音准、节奏、音色等。
2. 理解歌曲背后的文化内涵,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分析歌曲的词曲特点,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氛围。
2. 采用示范法,教授歌曲的演唱技巧和表演方法。
3. 采用问答法,引导学生探讨歌曲背后的文化故事和传统习俗。
4. 采用实践法,让学生分组演唱,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铃儿响叮当》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欢快氛围。
2. 新课教学:教师讲解歌曲的词曲特点,引导学生学习歌曲。
3. 演唱练习:教师示范演唱技巧,学生跟随练习,教师及时指导。
4. 文化讲解:教师讲解歌曲背后的文化故事和传统习俗,引导学生理解歌曲内涵。
5. 分组实践:学生分组演唱歌曲,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6.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学习收获,学生分享学习心得。
7. 作业布置:教师布置相关音乐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针对性教学。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通过分组演唱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讲解歌曲背后的文化内涵时,要尽量生动形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要在教学中不断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评价:1. 学生演唱《铃儿响叮当》的歌曲表现。
2. 学生对歌曲背后文化内涵的理解程度。
3. 学生在团队协作中的参与度和表现。
七、教学准备:1. 准备《铃儿响叮当》的歌曲资料,包括歌词、曲谱等。
铃儿响叮当教案范文

铃儿响叮当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体验铃儿响叮当的歌曲风格,感受节日的快乐氛围。
2. 通过学习歌曲,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歌唱技巧。
3. 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增强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内容:1. 歌曲《铃儿响叮当》的词曲解析。
2. 歌曲的演唱技巧与排练。
3. 合唱部分的协调与合作。
三、教学重点:1. 歌曲《铃儿响叮当》的音准、节奏把握。
2. 合唱部分的协调配合。
3. 舞台表现力的培养。
四、教学难点:1. 歌曲中高音部分的演唱技巧。
2. 合唱部分的整齐划一。
3. 如何在演唱中融入节日气氛。
五、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歌曲《铃儿响叮当》的曲谱、歌词。
2. 教学用具:钢琴、音响设备、麦克风、指挥棒。
3. 学生分组:按声部分组,设立合唱队。
教案一、导入:教师播放歌曲《铃儿响叮当》,让学生感受歌曲的风格和节日气氛。
引导学生讨论歌曲的特点,如旋律、节奏等。
二、新歌教学:1. 教师教授歌曲的歌词,注意音准和节奏的准确性。
2. 教师演奏钢琴,引导学生跟唱,纠正唱腔中的错误。
3. 分组练习,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交流、学习。
三、演唱技巧指导:1. 教师针对歌曲中的高音部分,教授演唱技巧,如气息控制、共鸣等。
2. 学生进行高音练习,教师逐一指导,纠正问题。
四、合唱排练:1. 教师划分合唱部分,讲解合唱的协调与合作要点。
2. 学生进行合唱练习,教师指挥,注意整齐划一。
3. 针对合唱中的问题,进行针对性训练。
五、舞台表现力培养:1. 教师引导学生想象自己在舞台上表演,感受节日的快乐气氛。
2. 学生进行角色扮演,练习歌曲中的情感表达。
3. 教师给予评价和建议,指导学生改进。
六、总结与拓展:1. 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歌曲《铃儿响叮当》的特点和演唱要点。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交流演唱经验。
3. 教师推荐相关的节日歌曲,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
七、作业布置:1. 学生回家后,练习歌曲《铃儿响叮当》,加强音准、节奏的掌握。
音乐铃儿响叮当的教案及教学反思

《音乐铃儿响叮当》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体验音乐铃的声音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听觉感受力和节奏感。
3. 引导学生通过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象。
二、教学内容:1. 音乐欣赏:《铃儿响叮当》2. 音乐活动:用打击乐器模仿音乐铃的声音。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学生能够听懂并感受《铃儿响叮当》的音乐特点。
2. 学生能够用打击乐器模仿音乐铃的声音。
难点:1. 学生能够准确地模仿音乐铃的节奏。
2. 学生能够通过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象。
四、教学方法:1. 聆听法:让学生反复聆听《铃儿响叮当》,感受音乐的特点。
2. 模仿法:引导学生用打击乐器模仿音乐铃的声音。
3. 创作法:鼓励学生创作自己的音乐作品,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象。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播放《铃儿响叮当》,让学生聆听并感受音乐的特点。
2. 讲解:教师讲解音乐铃的声音和特点,引导学生了解音乐的基本知识。
3. 示范:教师用打击乐器示范音乐铃的声音,让学生模仿。
4. 练习:学生分组练习,用打击乐器模仿音乐铃的声音。
5. 创作:学生分组创作自己的音乐作品,用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象。
6. 展示:各组学生展示自己的音乐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8. 作业:学生回家后,练习《铃儿响叮当》,并用打击乐器创作自己的音乐作品。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大部分学生对《铃儿响叮当》这首歌曲比较熟悉,他们对音乐铃的声音和特点也有一定的了解。
在模仿音乐铃的声音时,学生们的表现欲望很强,他们积极参与,勇于尝试。
在创作环节,学生们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用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
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部分学生在模仿音乐铃的节奏时,出现了一些错误。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重对学生节奏感的培养,让他们能够更准确地模仿音乐铃的节奏。
我还发现部分学生在创作环节,对自己的音乐作品不够自信。
针对这一问题,我需要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鼓励和引导,让他们相信自己的创作能力,勇于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象。
铃儿响叮当音乐课教案5篇

铃儿响叮当音乐课教案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方案、工作总结、心得体会、演讲稿、合同协议、条据书信、规章制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summaries, insight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policy letters, rules and regulatio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铃儿响叮当音乐课教案5篇通过教案,教师可以更好地安排课堂的讲解和演示时间,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教师想要更好地调整和优化教学资源和教学环境,就要认真准备好教案,下面是本店铺为您分享的铃儿响叮当音乐课教案5篇,感谢您的参阅。
《铃儿响叮当》教案(精选18篇)

《铃儿响叮当》教案《铃儿响叮当》教案(精选18篇)作为一名老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铃儿响叮当》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铃儿响叮当》教案篇1活动目标:1、通过感受乐曲《铃儿响叮当》,能在模仿动作的基础上大胆创编各种肢体动作。
2、享受与同伴合作表演的快乐,感受新年的热闹气氛。
活动准备:课件、铃铛若干。
活动过程:一、兴趣导入1、律动:《喜洋洋》2、师:这是什么曲子?(叫什么名字?)【喜洋洋】你听了这首曲子觉得怎样?(一种怎样的气氛?)【热闹、喜庆、开心、热情】你们觉得什么时候是最热闹最喜庆的呢?【过生日、结婚、过新年】3、师:你们都是怎么庆祝新年的呢?(怎样过春节?)小结:有了这些挂灯笼、剪窗花、贴对联、放烟花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使我们的春节更加的热闹、喜庆了。
二、欣赏乐曲、感受旋律1、(ppt)新年老人:小朋友们,新年好!【引导幼儿与新年老人打招呼】今天,我要送你们一份新年礼物——带聪明的孩子去卡通城堡欢度新年。
/你们想去吗?/那我先考考你们!2、第一遍欣赏:我们一起来听听这首乐曲。
提问:这首曲子听起来怎么样?让你想到了什么?小结:这首曲子曲调活泼、情绪欢快。
让我们想到了放烟花、贴春联、挂灯笼,这些有趣的事情。
3、第二遍欣赏:提问:这首曲子都有哪些乐器演奏的呢?小结:因为有了琵琶、笛子、二胡、扬琴的共同演奏,所以让我们感受到了更热闹喜庆的新年气氛。
好听的乐曲也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铃儿响叮当》。
三、肢体表现乐曲过渡:瞧,卡通城堡的大门敞开了,我们赶快进去吧。
1、(图片:小公主)瞧,小公主在那边等我们呢!优雅的小公主做了个什么动作呢?你们会做吗?(引导幼儿模仿小公主的动作)除了这个动作,小公主还会做什么动作呢?(引导幼儿大胆想象肢体动作)我们看看小公主到底做了什么动作!(引导幼儿结合2副图片,连续得做动作)小结:原来一个静止的动作配上了身体某一个部位的变化,比如手的上下摆动,就能变成一个连贯的舞蹈动作。
《铃儿响叮当》的教案

《铃儿响叮当》的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音乐》教材第六单元《冬日的旋律》,具体内容为《铃儿响叮当》一课。
本节课详细内容主要包括歌曲的学习、演唱技巧的讲解、旋律分析以及节奏训练。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铃儿响叮当》的歌词和旋律,能够熟练地演唱这首歌曲。
2. 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感受歌曲所传达的欢乐氛围。
3.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培养集体荣誉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歌曲中的旋律跳跃、节奏变化以及合唱部分的协调。
教学重点:歌曲的歌词、旋律、节奏以及合唱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多媒体设备、教学光盘、歌词卡片。
学具:学生用书、笔、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实践情景引入:播放冬日的雪景视频,引导学生谈论在雪地里玩耍的场景,引出本节课的主题《铃儿响叮当》。
2. 歌曲学习(15分钟)a. 教师带领学生朗读歌词,熟悉歌词内容。
b. 教师示范演唱歌曲,学生跟唱,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c. 学生分组练习,互帮互助,提高演唱技巧。
3. 旋律分析(10分钟)a. 教师分析歌曲的旋律特点,讲解旋律跳跃和节奏变化。
b. 学生跟随教师分析歌曲旋律,加深对歌曲的理解。
4. 节奏训练(10分钟)a. 教师示范节奏,学生模仿。
b. 学生分组进行节奏练习,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5. 合唱部分练习(10分钟)a.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合唱部分练习,注意音准和协调。
b. 学生分组练习合唱,教师巡回指导。
b. 学生进行歌曲展示,评选最佳演唱小组。
六、板书设计1. 歌曲名称:《铃儿响叮当》2. 歌曲旋律:跳跃、变化3. 歌曲节奏:强弱规律、变化4. 合唱技巧:音准、协调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复习本节课所学歌曲,熟悉歌词、旋律和节奏,为下节课的合唱表演做好准备。
答案:见附件。
2. 拓展延伸:了解其他冬日主题的歌曲,学会欣赏和评价。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3. 合唱部分练习的指导4. 作业设计及课后反思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教学难点:歌曲中的旋律跳跃、节奏变化以及合唱部分的协调。
小学音乐《铃儿响叮当》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音乐《铃儿响叮当》优质教案、教学设计《铃儿响叮当》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用稳定的速度、和谐统一的声音演唱歌曲《铃儿响叮当》,表达歌曲欢快、风趣的情绪。
2.能编创四二拍子的声势动作参与歌曲表现,并用串铃、双响筒等打ft乐器为歌曲伴奏。
3.能通过歌曲的演唱感受到歌曲传递的乐观、积极、勇往直前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有表情的演唱歌曲,感受歌曲传递的乐观、积极、勇往直前的精神。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导入:非常高兴和大家一起走进今天的音乐课堂。
有一群活泼可爱的小黄人给我们带来了一首歌曲,我们来欣赏一下。
1.播放小黄人版《铃儿响叮当》。
提问:有哪位同学听出了它们唱的是什么歌吗?生:《铃儿响叮当》师:哇,回答正确,看来同学们对这首歌曲的旋律很熟悉。
这是一首在世界范围内广为流传的美国节日歌曲,对!每当西方国家过圣诞节时,大街小巷里就会响起这首歌曲,歌曲让你联想到怎样的画面呢,歌曲情绪是怎样的?我们一起来认真聆听。
三、学习新课(一)熟悉歌曲:1、播放范唱《铃儿响叮当》。
(第一遍)版书:《铃儿响叮当》提问:1、歌曲让你联想到怎样的画面?歌曲情绪是怎样的?(歌曲带给你怎样的感受?)生:欢快的、活泼的、有趣的、开朗的师总结。
提问:让我们一起用“l a”随乐轻声跟唱并且仔细体会歌曲的速度、力度、调式、节拍等音乐要素。
2、播放范唱《铃儿响叮当》。
(第二遍)引导学生:a、速度稍快。
b、力度:mf。
c、大调式。
d:2/4师:请同学们根据节拍特点为歌曲设计声势动作。
老师给你们一些参考:声势律动设计建议:声势动作1:(左)拍腿(右)拍腿——捻指XX X声势动作2:拍手——拍肩X X声势动作3:捻指——点头X 0师:请你用你最喜欢的声势动作为歌曲伴奏,随音乐律动感受歌曲的快乐情绪和节拍特点确。
3、播放范唱《铃儿响叮当》,师生一起声势动作为歌曲伴奏。
(第三遍)师小结:虽然这是一首美国宗教节日歌曲,但它所表现的快乐的节日氛围也深深地感染了我们。
铃儿响叮当教案范文

铃儿响叮当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并认识“铃儿响叮当”这首歌曲的背景和特点;(2)培养学生基本的音乐欣赏能力,能够辨别歌曲的节奏和旋律;(3)培养学生用铃铛等乐器演奏歌曲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聆听、演唱、演奏等方式,让学生感受歌曲的魅力;(2)采用分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提高音乐素养;(2)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内容:1. 歌曲《铃儿响叮当》的背景介绍;2. 歌曲的歌词解读和旋律分析;3. 歌曲的节奏和拍子认识;4. 铃铛等乐器的演奏技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歌曲的演唱和演奏技巧,培养音乐欣赏能力。
2. 教学难点:歌曲中节奏的变化和铃铛等乐器的演奏。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歌曲《铃儿响叮当》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习歌词:教师带领学生朗读歌词,让学生感受歌曲的韵律美。
3. 学唱歌曲:教师教授歌曲的旋律,学生跟唱,注意歌曲的节奏和拍子。
4. 演奏练习:教师示范铃铛等乐器的演奏技巧,学生分组练习,相互交流。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鼓励学生课后继续练习。
五、课后作业:1. 回家后,学生需练习演唱歌曲《铃儿响叮当》,并尝试用铃铛等乐器进行演奏;2. 学生可以邀请家人或朋友一起参与演奏,培养团队协作能力;3. 学生可以尝试创作类似的歌曲,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六、教学评价:1. 教师通过课堂表现、演唱和演奏等方式,评价学生在音乐方面的掌握程度;2. 关注学生在团队协作、交流表达等方面的能力提升;3. 鼓励学生自主创作,评价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音乐素养。
七、教学资源:1. 教材:《铃儿响叮当》歌曲教材;2. 乐器:铃铛、吉他、钢琴等;3. 音响设备:音响、麦克风等;4. 教学多媒体:歌曲视频、图片等。
《铃儿响叮当》教学设计

《铃儿响叮当》教学设计《铃儿响叮当》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一、通过学习歌曲《铃儿响叮当》,让我们从中体验一个文化主题——对大自然的赞美,进一步激发我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歌颂。
二、通过歌曲《铃儿响叮当》的合唱训练,让我们从中体验到和声的美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演唱技巧。
三、通过不同版本的《铃儿响叮当》的欣赏,把握不同的音乐要素所带来的音乐形象的不同。
四、通过对作品的再创造与实践进一步加深对音乐文化的理解。
教学重点:歌曲意境的感受以及用不同情绪生动的演唱来表现它。
教学难点:歌曲的赏析与演唱表现艺术处理的结合统一以及尝试用不同的音乐要素表现歌曲。
教具准备:歌谱(旋律谱)、多媒体课件、钢琴、单簧管、吉他。
教学过程:一、引入部分: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有这么多的老师走到咱们的课堂当中来,大家紧不紧张啊?老师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场面,有些紧张,大家能不能来点掌声鼓励鼓励老师啊?!二、导入部分:师:最近几天的天气可以说是春光明媚、春风拂面,非常舒服!大家能不能用声音来模仿一下春风是怎么吹的?用“WU”。
师示范,生跟唱。
4/45---|5---|……板书:较小起伏的旋律线师:大家还记得冬天的寒风是什么样子吗?我们用声音来模仿。
“WU”。
4/45---|5---|……板书:起伏较大的旋律线。
(粗线条)[设计意图:让学生体验有力的声音,并意识到歌唱中的气息运用。
]师在黑板上画出短促有力的短旋律线。
学生用“LU”来演唱。
(强弱对比)4/45555|5555|……板书:[设计意图:让学生体验短促、有力、富有弹性的声音,进一步体会歌唱中气息的运用,从而找到歌唱中声音的“高位置”。
]师:刚才我们分别模仿了冬天流动的风和急促的风的声音,接下来我们来听一听两种风交织在一起是什么效果。
生分声部练习。
生答:……像在一起歌唱……[设计意图:初步体验合唱的美感。
]师:我们来试一试加入音高和唱词又是一个什么效果。
2/4(1)5-|5-|5-|5-|……WU……(2)333|333|333|333|……叮叮当,叮叮当,……(3)111|111|111|111|……三声部学生练习。
铃儿响叮当音乐教案7篇

铃儿响叮当音乐教案7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致辞、条据文书、合同协议、规章制度、应急预案、心得体会、总结报告、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speeches, documents, contracts and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emergency plans, experiences, summary report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铃儿响叮当音乐教案7篇教案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表现进行调整和改进,教师可以通过分段教学来确保教案的时间分配合理,使学生更容易跟上教学进度,本店铺今天就为您带来了铃儿响叮当音乐教案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小学四年级音乐教案设计演奏简单乐器铃儿响叮当

小学四年级音乐教案设计演奏简单乐器铃儿响叮当在小学音乐教育中,教师需要设计富有趣味性和互动性的教案,以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中,演奏简单乐器是培养学生音乐创造力和表达能力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设计一份小学四年级音乐教案,针对铃儿响叮当的演奏,旨在引导学生感受乐器演奏的乐趣,提升其音乐素养。
【引入】在开始教学之前,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一段铃儿响叮当的音乐,让学生聆听并观察不同音高的铃儿声。
随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讨论不同大小铃铛所发出的音高差异,并激发学生对演奏铃儿响叮当的兴趣。
【目标】本节课的目标是让学生学会演奏铃儿响叮当,了解不同音高对音乐的影响,并通过集体合奏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过程】1. 音高练习首先,教师向学生展示不同大小铃儿,并分发给每个学生一枚手持铃儿。
教师可以通过示范和口头指导,教授学生正确按照乐谱演奏出不同音高的铃儿声。
随后,教师可以进行集体练习,引导学生按照指定的音高连续演奏。
2. 节奏练习接下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摇铃儿的方式感受节奏。
教师可以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解释什么是节奏,以及如何通过不同的动作表达出不同的节奏感。
随后,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节奏练习,要求学生根据指令进行摇铃儿操作,并与其他同学进行合奏练习。
3. 合奏演练在学生逐渐掌握铃儿演奏技巧后,教师可以分成小组进行合奏演练。
每个小组可以选择一段简单的乐曲,并根据既定的和弦和音乐节奏进行演奏。
通过合奏活动,学生可以培养对团队合作的认识和重视,同时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和表达。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成功学会了演奏简单乐器铃儿响叮当。
在教案设计中,通过音高练习、节奏练习和合奏演练等环节,学生得到了全方位的音乐体验,并培养了音乐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鼓励学生的参与和创造,并及时给予肯定和指导。
通过这样的音乐教案设计,相信学生会更加热爱音乐,享受音乐带来的乐趣。
【延伸活动】为了让学生更进一步地体验音乐,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铃儿演奏比赛或音乐会,让学生们有机会向其他同学展示自己的演奏成果,并增强学生对音乐的自信心和舞台表现力。
《铃儿响叮当》音乐教案设计

《铃儿响叮当》音乐教案设计《铃儿响叮当》是一首曲调流畅、情绪欢快的美国歌曲。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音乐《铃儿响叮当》的教案设计,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铃儿响叮当》教案设计篇一教学目标幼儿能听懂教师的英语指令,根据音乐做相关的舞蹈动作。
幼儿初步学习三人集团舞,体会舞蹈的快乐。
感受不断交换舞伴的快乐情绪。
在活动听、说英语。
教学过程一、通过雪花游戏引出活动主题1、雪花加法游戏2、雪花的颜色雪花想和大家一起跳舞了。
二、分步初步学习集体舞1、感受音乐节奏(1)第一遍听音乐。
(2)三人一组自由跳舞。
2、激发幼儿主动学习集体舞中的动作(1)幼儿观看大屏幕三位幼儿表演的集体舞。
(2)讨论他们是怎样跳的。
(3)再次观看,注意观看钻过门洞的部分。
(4)教师通过唱英文歌和分解的PPT总结舞蹈跳法。
1-4小节;左脚起步,向左三步一踏,向右三步一踏,反复两次。
5 小节;拉着的手高举。
3号幼儿小跑步合拍地钻过1、2号举起的“门洞”。
在一小节音乐内完成钻门洞动作,并逐渐回原位。
6 小节;2号幼儿随着3号幼儿也钻这个‘门洞’。
7 小节:1号幼儿仍高举右手,同时向右后自转一周。
8 小节;三人拉成圆形。
9-10小节:三人同时逆时针方向做跑跳步。
11-12小节;幼儿双手左侧拍手同时跺左脚各八次。
13-16小节:动作同9-10小节,方向相反。
3、学习集体舞中的难点部分“钻门洞”小猫想知道是怎样钻过门洞的。
(1)两个孩子和老师一起戴上标志1、2、3示范,老师的标志是2.(2)三个小朋友示范。
(3)幼儿分成两组戴上数字标志练习钻门洞。
一半练习,一半唱英语歌曲。
(4)选择跳得好得好的幼儿再次示范,强调钻门洞和自转。
(5)幼儿集体跳一次,教师扮作圣诞老人帮助还没有会的幼儿。
(6)交换数字标志再次练习。
4、跟着较慢的音乐完整地跳舞(1)集体跟老师完整地跟着较慢的音乐跳舞。
(2)交换舞伴完整地跳舞。
5、合着正常速度的音乐跳舞三、游戏结束铃儿在那里幼儿闭上眼睛,听铃声在哪里。
《铃儿响叮当》音乐课教案

《铃儿响叮当》音乐课教案《铃儿响叮当》音乐课教案教学目标:一、通过学习歌曲《铃儿响叮当》,让我们从中体验一个文化主题——对大自然的赞美,进一步激发我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歌颂。
二、通过歌曲《铃儿响叮当》的合唱训练,让我们从中体验到和声的美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演唱技巧。
三、通过不同版本的《铃儿响叮当》的欣赏,把握不同的音乐要素所带来的音乐形象的不同。
四、通过对作品的再创造与实践进一步加深对音乐文化的理解。
教学重点:歌曲意境的感受以及用不同情绪生动的演唱来表现它。
教学难点:歌曲的赏析与演唱表现艺术处理的结合统一以及尝试用不同的音乐要素表现歌曲。
教具准备:多媒体,钢琴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1、师:同学们,冬天到了,下雪了,大家看(出示雪景图片)你此刻最想做什么?老师这儿有几张小朋友们滑雪的图片(出示滑雪图片),大家看他们玩得多开心啊!圣诞老人听到孩子们爽朗的笑声驾着马车坐着雪橇也赶来凑热闹了,大家看,他来了(出示圣诞老人图片)。
看了这几幅图画让你想到了什么?2、师:今天圣诞老人也给大家送来了礼物,同学们猜猜会是什么呢?3、师:同学们真聪明,是一首歌,你们听(播放《铃儿响叮当》歌曲)4、师:听完了有什么感受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学这首歌曲,请同学们把音乐书翻到第48页,歌名是《铃儿响叮当》。
二、初步欣赏,了解歌曲1、介绍歌曲的创作背景。
2、介绍歌曲师:这是一首1=F 2/4拍的歌曲,它是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两拍的曲式构成的,是一首活泼、轻快地儿童歌曲,唱的时候要用稍快的速度来演唱。
这首曲子分为两段,第一段从叮叮当!嗨!它描绘了一群小伙伴坐在雪橇上,他们的欢歌笑语伴随着清脆的马铃声回荡在山野的美丽画面。
第二段旋律变得宽阔,表现了小朋友勇往直前的气势和内心的欢快。
3、初唱歌曲师: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经典老歌,如果会唱可以跟着一起唱。
(播放歌曲)师:我听好多同学都会唱,这样吧,我们一起清唱一遍好吗?三、学唱歌曲1、节奏教学师:歌曲中这几个地方唱的不够准确,同学们请看(出示歌谱)。
湘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十课音乐教案《口风琴合奏“铃儿响叮当”》

一、组织教学:PPT二、导入:师:亲爱的同学们,欢迎大家走进音乐课堂!首先,我想请问大家,今天是什么节日啊?生:圣诞节!师:对!今天就是圣诞节,祝大家圣诞节快乐!那请问圣诞节的时候我们经常会听到哪一首歌曲呢?生:《铃儿响叮当》PPT师:PPT《铃儿响叮当》是一首美国圣诞歌曲。
歌曲的曲调流畅轻松、情绪欢快活泼,表现了孩子们圣诞节时,坐着雪橇顶风冒雪,伴着叮当的铃声一路欢歌飞奔向前的欢快音乐形象。
那我们现在就来把上周学的这首《铃儿响叮当》献给大家吧!PPTAre you ready?生:Let’s go !师:1 2 1 起!生齐奏《铃儿响叮当》师:谢谢你们!你们表现的真棒!那我想请问,你们刚刚表演的演奏形式是什么?生:齐奏师:是的!那你们知道还有其他的哪些演奏形式呢?生:独奏、伴奏、重奏、合奏PPT师:真棒!独奏、伴奏、齐奏都是我们尝试过的演奏形式,今天我就想带领大家一起来感受合奏的魅力!PPT三、口风琴合奏《铃儿响叮当》师:谁能来解释一下什么是合奏吗?生:许多乐器分别按不同声部演奏同一首乐曲。
PPT师:解释的非常准确!那我们来看一看屏幕,请问这首《铃儿响叮当》有几个声部呀?PPT生:六个声部师:对的!请问一、二声部都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生:口风琴师:那请大家看看这两声部乐谱有什么规律呢?生:二声部比一声部高八度师:对!你观察的真仔细。
现在请大家分组进行,把组员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演奏一声部,一部分演奏二声部,练习开始!师:(音乐)时间到!哪一组愿意来表演这两乐句?生表演师:请问大家他们刚刚表演的合奏成功吗?生:不成功师:为什么?生:不整齐师:谁能帮他们找找原因?生:他们这个乐队缺少一名指挥师:好的,现在我就来担当你们的乐队指挥,我们一起再来一次好吗?师:(手拿沙锤)1 2 1 起生演奏师:这一次表现的很棒,我想你们还可以使这首乐曲更加完整一些,那么我们是不是应该要加入其它声部呢?师:请看,第三声部是什么乐器?生:碰铃师:一条尾巴唱——两拍请杨果配合我来演奏两个乐句(师生演奏)师:请看,第四声部是什么乐器?生:沙锤师:没有尾巴唱——一拍哪位同学来配合杨果演奏两个乐句?(生演奏)师:请看,第五声部是什么乐器?生:三角铁师:一条尾巴唱——两拍哪位同学来配合杨果演奏两个乐句?(生演奏)师:请看,第六声部是什么乐器?生:木鱼师:一双鞋子唱——半拍哪位同学来配合杨果演奏两个乐句?(生演奏)师:你们表现的真棒!其他同学是不是都想来试一试啊?现在请你们每组分好六个声部,分组练习!(生分组练习)师:(音乐)时间到!哪一组想上台来展示一下呢?PPT(一组学生展示)师:你们真是太棒了!(颁奖给组长)其实合奏是不是也没有你们所想象的那么难呢?现在老师想加大难度,使声部更加饱满、表现力更强,你们想挑战一下吗?生:想!师:请看!PPT老师把一、二声部改编了一下,乐曲第一、三乐段用口风琴合奏的形式,分别演奏旋律的两个声部,使音乐显得更为饱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组织教学:PPT
二、导入:
师:亲爱的同学们,欢迎大家走进音乐课堂!首先,我想请问大家,今天是什么节日啊?
生:圣诞节!
师:对!今天就是圣诞节,祝大家圣诞节快乐!那请问圣诞节的时候我们经常会听到哪一首歌曲呢?
生:《铃儿响叮当》PPT
师:PPT《铃儿响叮当》是一首美国圣诞歌曲。
歌曲的曲调流畅轻松、情绪欢快活泼,表现了孩子们圣诞节时,坐着雪橇顶风冒雪,伴着叮当的铃声一路欢歌飞奔向前的欢快音乐形象。
那我们现在就来把上周学的这首《铃儿响叮当》献给大家吧!PPT
Are you ready?
生:Let’s go !
师:1 2 1 起!
生齐奏《铃儿响叮当》
师:谢谢你们!你们表现的真棒!那我想请问,你们刚刚表演的演奏形式是什么?生:齐奏
师:是的!那你们知道还有其他的哪些演奏形式呢?
生:独奏、伴奏、重奏、合奏PPT
师:真棒!独奏、伴奏、齐奏都是我们尝试过的演奏形式,今天我就想带领大家一起来感受合奏的魅力!PPT
三、口风琴合奏《铃儿响叮当》
师:谁能来解释一下什么是合奏吗?
生:许多乐器分别按不同声部演奏同一首乐曲。
PPT
师:解释的非常准确!那我们来看一看屏幕,请问这首《铃儿响叮当》有几个声部呀?PPT
生:六个声部
师:对的!请问一、二声部都是由什么乐器演奏?
生:口风琴
师:那请大家看看这两声部乐谱有什么规律呢?
生:二声部比一声部高八度
师:对!你观察的真仔细。
现在请大家分组进行,把组员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演奏一声部,一部分演奏二声部,练习开始!
师:(音乐)时间到!哪一组愿意来表演这两乐句?
生表演
师:请问大家他们刚刚表演的合奏成功吗?
生:不成功
师:为什么?
生:不整齐
师:谁能帮他们找找原因?
生:他们这个乐队缺少一名指挥
师:好的,现在我就来担当你们的乐队指挥,我们一起再来一次好吗?
师:(手拿沙锤)1 2 1 起
生演奏
师:这一次表现的很棒,我想你们还可以使这首乐曲更加完整一些,那么我们是不是应该要加入其它声部呢?
师:请看,第三声部是什么乐器?
生:碰铃
师:一条尾巴唱——两拍
请杨果配合我来演奏两个乐句(师生演奏)
师:请看,第四声部是什么乐器?
生:沙锤
师:没有尾巴唱——一拍
哪位同学来配合杨果演奏两个乐句?(生演奏)
师:请看,第五声部是什么乐器?
生:三角铁
师:一条尾巴唱——两拍
哪位同学来配合杨果演奏两个乐句?(生演奏)
师:请看,第六声部是什么乐器?
生:木鱼
师:一双鞋子唱——半拍
哪位同学来配合杨果演奏两个乐句?(生演奏)
师:你们表现的真棒!其他同学是不是都想来试一试啊?
现在请你们每组分好六个声部,分组练习!(生分组练习)
师:(音乐)时间到!哪一组想上台来展示一下呢?PPT(一组学生展示)
师:你们真是太棒了!(颁奖给组长)其实合奏是不是也没有你们所想象的那么难呢?
现在老师想加大难度,使声部更加饱满、表现力更强,你们想挑战一下吗?生:想!
师:请看!PPT老师把一、二声部改编了一下,乐曲第一、三乐段用口风琴合奏的形式,分别演奏旋律的两个声部,使音乐显得更为饱满。
PPT请大家分组练习!(生分组练习)
师:(音乐)时间到!请看,PPT乐曲第二乐段运用口风琴轮奏,表现孩子们坐着雪橇你追我赶、向前飞奔的音乐形象。
那什么是轮奏呢?简单的理解,就是模仿,一个声部去模仿另一个声部。
请大家分组练习!(生分组练习)
师:(音乐)时间到!请看,PPT乐曲的最后四个小节以渐弱渐慢的形式演奏,表现孩子们乘坐的雪橇伴随着他们的欢声笑语在风雪中越走越远。
请大家分组练习(生分组练习)
师:(音乐)时间到!我认为两个声部的口风琴演奏太单调了,PPT你们能自己加上打击乐,使这首合奏更加丰富多彩吗?
生:能!
师:好的,那现在请你们分组练习,待会儿,我想请一组同学到台上来展示今天的战果,练习开始!PPT(生分组练习)
师:(音乐)时间到!PPT欢迎大家来到星光大道,请问哪一组想来挑战一下上一组的合奏,表演高难度口风琴合奏《铃儿响叮当》呢?
生上台表演!
师:你们真棒!(颁奖给组长)
四、结束语:
师: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相信通过今天的器乐合奏课,大家都深刻的体会到了“团结就是力量”,只要大家有团队协作精神,互补互助,相信将来的你们一定可以登上更大的舞台,将合奏的快乐传递给更多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