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当前国际形势:中国必须在军事上超越美俄
当前国际战略格局的特点是什么

当前国际战略格局的特点是什么1、如何理解当前国际战略格局的特点总体而言,当前的国际战略格局呈现出由单极向多极发展的过程,呈现出“一超多强”的战略局面。
美国仍然在政治经济以及军事实力方面占据世界主导地位,是目前世界上的超级大国。
随着欧盟、日本、中国、俄罗斯等新型国际力量的崛起,目前的国际战略格局呈现出向多极化发展的趋势。
具体表现为大国关系占据主导地位、总体和平与局部战争并存、经济因素对国际战略格局的影响日益增强、国防建设战略位置突出、霸权主义强权主义表现为新形势、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组织作用日益凸显、传统与非传统的安全威胁交替出现,恐怖主义危害上升等。
在这样的整体情况下,我国应该如何应对呢?2、我国的应对举措以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推进军事理论创新,加快我国军事力量现代化建设,在改革创新中,谋求发展与突破,机械建设与信息化建设并行,缩小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军事队伍差距,肩负起打赢未来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使命。
适应世界军事变革的局势,坚持贯彻科技强军战略,把科技强军贯彻到教育训练、作战指挥、后勤装备等方方面面,依靠科技进步提高战斗力,推进我军实现跨越式发展,同时坚持自力更生、自主创新、价款武器装备建设步伐。
大力培养造就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
优先发展院校教育,不断完善政策制度,努力造就一大批高素质复合型指挥人才,智慧型参谋人才和专家型科技人才,。
加强空军、海军建设,提高陆军质量和军队素质,加快推进中国特色军事改革,客观认识自己和优势和局限,最大程度发挥自己的优势,弥补自己的局限性。
面对负责的周边环境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积极稳妥处理与周边国家的关系,谋求建立一个有利于我国发展的国际环境,推进国际事件的积极进程等。
3、未来国际战略格局发展趋势未来多极化格局的趋势发展将不断加快,我国在多极化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会不断突出。
美国将依仗自己庞大的军事机器和雄厚的经济实力,加紧推进称霸世界战略布局。
为什么现在这么多人都觉着大多数中国军事和其它科技超越美国等欧美国家?

为什么现在这么多人都觉着大多数中国军事和其它科技超越美国等欧美国家?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经济的崛起已经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
中国的经济增长率和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超过了许多西方国家。
中国的军事和科技领域也在迅速发展,这些进步已经引起了许多人的注意。
那么,为什么现在这么多人都觉得大多数中国军事和其它科技超越美国等欧美国家呢?
一方面,中国在军事和科技方面的投资是巨大的。
中国的国防预算在过去几年中一直在增加,这使得中国的军事技术不断提高。
中国还在科技领域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资源。
这些投资使得中国在许多领域都取得了重大的进展,例如人工智能、量子计算和5G技术等。
中国的人口规模也是其军事和科技进步的重要因素。
中国有着庞大的人口,这使得中国在科技领域的研究和开发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
中国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数量庞大,他们的研究和开发能力也在不断提高。
中国的教育系统也是其军事和科技进步的重要因素之一。
中国的教育系统在过去几十年中得到了巨大的改善,这使得中国的学生在数学、科学和工程方面具有很高的素质。
中国的大学也在不断提高其教育质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际学生前来学习。
中国的文化和价值观也是其军事和科技进步的重要因素之一。
中国的文化和价值观注重团队合作和创新,这使得中国在科技领域的研究和开发方面具有很高的效率和创造力。
中国在军事和科技领域的进步已经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
中国的投资、庞大的人口规模、优秀的教育系统以及文化和价值观都是其进步的重要因素。
随着中国继续发展,我们可以期待看到更多的军事和科技进步。
论当前国际形势变化

论当前国际形势变化对于当前大国关系和国际形势,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曾明确指出: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变革大调整之中。
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的主题,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
同时,世界仍然很不安宁。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局部冲突和热点问题此起彼伏……世界的和平和发展面临着诸多难题和挑战。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强调“任何事物的发展和运动都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国际形势的发展是绝对的,是出于不断变动之中的。
(一)全球经济企稳回升但仍充满诸多不确定因素2008 年以来,美国金融危机蔓延全球,全球经济大受其累。
联合国在《2010 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初步报告中估计,世界生产总值在2009 年下降了 2.2%左右。
报告称,如果目前的刺激性经济政策得以持续,世界经济将在2010 年缓慢复苏,实现2.4%的低速增长。
危机以来,世界各国纷纷采取大规模的经济刺激措施,全球经济在2009 年下半年出现探底企稳迹象,但同时,刺激政策的负面作用正在显现。
如美日等国财政赤字创下历史新高,大量的流动性资金流入市场带来了通胀隐忧,许多发达国家经济趋暖但失业率居高不下。
在虚拟经济领域,新的监管机制和交易规则尚未建立,美国的金融衍生品仍在继续泛滥,有可能引发新一轮金融动荡;在实体经济领域,不确定因素仍很多;在国际贸易领域,受流动性增多、美元贬值等因素影响,国际上大宗商品以及黄金等贵金属的价格快速上涨,发达国家消费疲软,各种形式的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再度抬头,对国际贸易发展和世界经济复苏将产生不利影响。
这些问题都警示世界经济复苏的基础还很不稳固,不排除出现新动荡的可能。
(二)新兴大国崛起势头强劲,各大国调整对外政策,互动频繁国际金融危机使新兴大国和发达国家之间的力量对比发生新的消长变化。
美国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加上阿富汗和伊拉克两场战争的拖累,软硬实力明显受挫。
美国自“9·11” 事件以来,用于反恐战争的帐目费用累计超过 1 万亿美元。
形势与政策论文 国际形势

当前中国与国际形势当前,国际关系进入新世纪以来发生的深刻变化正在继续,一些具有规律性的特点与趋势进一步显现。
国际环境对我国利大于弊、积极因素多于消极因素的总体状况没有改变,但某些挑战与问题有了新的发展,值得关注。
一、国际局势保持总体与平、缓与与稳定态势,但局部性的战争、动荡与紧张有所加剧。
当前,大国关系继续以合作为主调并保持相对稳定。
美欧、美俄之间因伊拉克战争出现的矛盾有所缓与,虽然双方之间深层次的矛盾与分歧并未消除;中美关系在台湾问题、经贸问题等方面面临新的考验,但双方的合作领域与共同利益仍在扩大,双边关系中的相互依存性进一步加强;中俄、中欧战略伙伴关系进一步巩固,合作关系继续加深;中日政治关系虽因日政界对二战态度、双方领土争端等问题而受到较大干扰,但双方经贸合作、文化交流与民间往来仍然高潮迭起,足见中日友好与合作基础深厚,日趋成熟,双边关系发展大势已不为局部问题所左右;中印政治与经济关系均保持积极态势,对促进地区的与平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对稳定的大国关系,反映与平与发展作为当今世界的主流不可逆转。
然而,当前国际形势亦有相当严峻的一面。
地区性的战争与暴力冲突此起彼伏,局部性的动荡与紧张有所加剧,当今世界很不太平,与平与发展面临的问题愈加紧迫。
局部性的战乱、动荡与紧张已从三个方面对世界与平、稳定与发展带来严重冲击。
地区性冲突、战乱的增多与加剧,必然导致大国利益关系的复杂化,对大国关系构成负面冲击,在一定情况下甚至有可能引起大国之间矛盾的激化,不利于世界的与平与稳定。
二、霸权主义就是当今世界动荡不安的主要根源;美霸权主义在伊拉克虽遭受挫折,但元气未伤,美谋求单极世界霸权的势头仍将延续相当一段时期;单极与多极之间的国际秩序之争,仍就是国际斗争的主线。
目前,由于在伊拉克遭受一定挫折,美霸权战略的策略与手法有所调整。
美在伊战后治理问题上面临的困境超出布什政府当初的想象。
伊战后,美在伊拉克迅速稳定局势、以美式民主改造伊拉克社会以及将投放在伊拉克的大批美军战略力量抽出她用等计划不仅一一落空,而且不得不面对伊战带来的种种问题与压力。
当前国际形势及其特点

(三)文明文化方面
世界不同文明交流继 续发展,但国际思想文化领域的斗争依然深刻 复杂
当今世界230多个国家和地区, 68亿多人口,2500多个民族, 20000多个宗教组织。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 同宗教有着不同的文明、文化,且各有其优缺点。
9年2月25日,法国佳 士得拍卖行公开拍卖
11月5日 在胡德堡基地开枪 打死13人,打伤29人
今天,文化、文明的斗争依然尖锐而复 杂,东、西方文明之间的矛盾和斗争依然 在继续。
(四)国际安全方面 国际战略安全形势
总体稳定态势继续发展,但人类面临的安全 挑战依然深刻复杂。
一方面,传统安全威胁 依然存在并不断地现代化 (无人、无形、无声),现 代战争的威胁依然存在。 另一方面,非传统安全 威胁(非战争:政治、经济、 科技、文化安全等)亦不断 发生。
一方面,中国受益于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
世界500强,绝大多 数都到中国来发展, 以北京为例,有来自美国 对中国是大促进。
的IBM、摩托罗拉、微软, 来自加拿大的北电网络, 来自日本的日立、东芝, 来自韩国的LG电子、三 星,来自德国的西门子等。
另一方面,中国又受政治歧视,承受着双重标准和 经济科技实力与发达国家相比相对落后的巨大压力。
英 国 首 相 卡 梅 伦 与 太 太 萨 曼 莎
美国与印度借战略对 话寻求关系新定位 6月3日,在美国首都 华盛顿国务院,美国 国务卿希拉里· 克林顿 (右)与印度外长克 里希纳共同主持首轮 美国—印度战略对话。
2、世界大国关系两面性凸显
一方面,世界大国关系互动增强,务实合作增多。如在应对 国际金融危机、处理朝核、伊核、苏丹达尔富尔和中东问题等 方面加强协调,对能源安全、气候变化、联合国改革等问题亦 加强对话。
当今世界局势分析

中国是一个有着众多邻国的海陆两栖国家,此种地缘环境决定了中国必须始终高度关注自己的安全问题。
冷战结束后,中国周边发生大规模战争的可能性减小,但以核扩散为主的非传统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如何应对中国周边的核态势,成为中国必须考虑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
一、中国周边核态势现状分析冷战结束后,外部力量对中国发动武力入侵的可能性减小,但是中国面临的核威胁加大。
分析中国周边核态势,似可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国是当今世界面临核威胁最严重的国家。
(一)中国周边核国家最为集中。
中国是一个有着96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的大国,拥有漫长的边界和众多的邻国。
在众多的邻国中,北面的俄罗斯是法定认可的核大国,也是仅次于美国的最重要的核俱乐部成员。
在西南面,印度和巴基斯坦是事实上核国家。
在东北亚,核安全状况也令人担心。
2005年2月10日,朝鲜宣布正式拥有核武器。
虽然朝鲜是否真正拥有核武器还值得怀疑,但是,朝鲜一直在发展核武器则是确定无疑的。
美国虽然不是中国的邻国,但是它对中国周边一些国家和地区提供核保护伞。
随着冷战的结束,昔日大国之间的战略核平衡发生急剧变化。
一方面,俄罗斯的核武库规模大大缩小,中国的核武库基本保持不变;另一方面,美国多年来持续提升其核打击能力。
这导致了一个美国充当核霸主的时代的到来。
笔者认为,美国不断提升核打击能力将迫使中国设法改变其核力量的软肋;如果美中卷入重大危机或常规战争,两国间冲突的危险程度将大为升级。
不过,有人不赞同上述看法。
他们认为,中国不担心美国核打击能力的增长。
他们说,中国的战略家信奉“最小化核威慑”原则,即强大的核威慑力取决于在经历首次核打击后是否拥有核报复能力。
据这些人士称,中国也相信有限的核报复能力虽然易受攻击,但足以维持某种有效的核威慑力,因而中国不会通过扩充核武库来对美国的核优势作出反应。
为了支持自己的观点,他们指出中国在整个冷战期间都保持小规模的核武库,即便当时超级大国竞相推出新的核打击武器系统。
当前国际形势和世界战略格局分析

当前国际形势和世界战略格局变化分析2001 年的“ 9·11”事件和“反恐战争”爆发后,国际形势产生了深入变更。
当前国际形势的特点可以用三个总体、三个局部和三个持续来概括。
那就是总体和平、局部战斗,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固、局部动荡。
世界和平、发展潮流持续发展,世界多极化、全球化趋势持续推动,对大多数国家而言,国际形势中机会大于寻衅的态势持续存在。
也就是说,和平、缓和与发展,合作是当前国际形势的主流。
大国关系基础稳固,并趋于改良和发展。
“ 9·11”事件和“反恐”战斗为大国增进良性互动和加强合作供给了新的动力和契机。
“ 9·11”事件促使美国对其外交政策进行必定程度的反思和调剂,重点是反思与调剂其对大国的政策思路。
布什政府在相当程度上转变上台之初对中、俄采用的强硬态度,将其对中、俄政策基调由消极面较多转为积极面增长。
布什在发动对阿富汗战斗四个月后接连两次来华同江泽民主席举办谈判,双方就中美发展建设性合作关系、建立高层战略对话机制、全面扩大双边合作和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副主席胡锦涛年内访美等重大问题达成共鸣。
中美关系走出了“撞机事件”造成的低谷和暗影,回归基础正常发展的轨道,中美关系涌现了新的良好发展势头。
美俄关系明显改良,两国元首实现互访,双方对进一步削减战略核兵器和建立新的战略关系框架立场接近,达成初步共鸣,尤其在反恐战斗中进行了全面合作。
两国虽在美发展国家导弹防御问题上分歧依旧,但普京总统明确表现,美退出《反导条约》不会影响俄美关系。
这些标记着美俄关系进入了以加强合作、和谐为重要特点的新阶段。
美国还密切了同欧盟与日本等重要盟国的关系,相互合作、和谐明显加强。
欧、俄、中、日之间的相互关系与合作也有新的发展。
重要大国之间关系的改良和发展带动世界地缘政治重心肠区——欧亚大陆局面趋向稳固与缓和。
各国特别是大国的安全观念产生重大变更,促使其朝着削减国与国反抗,增进国际合作和世界总体安全的方向调剂军事和国家安全战略。
中国周边形势与国家安全分析

中国周边形势与国家安全分析一、中国安全形势复杂原因1、历史,意识形态。
中国历史上进行了一些领土的扩张与收缩,很多领土的边界线主要是历史遗留下来分界线。
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土主要是清末的领土,很多边界随着民族国家的独立而互有争端。
尤其是中国同印度,俄罗斯的边界领土问题上存在着很多争议甚至是争端。
意识形态上,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被很多资本主义国家重重包围,敌对情绪是肯定的。
尤其是很多国家与中国产生利益冲突,却打着意识形态的幌子公开叫板,寻求其他别有用心的大国的支持。
2、邻国多。
中国是亚洲诸国中邻国最多、地缘矛盾最多、最复杂的战略主体。
中国周边共有邻国20个,其中,陆上接壤14国,隔海相望6国,涵盖了各种地理条件。
中国是当今世界上惟一没有实现统一的大国,多年来,又是与别国领土争端最多的国家。
尽管近年解决了部分争端,但是,仍存在着更为复杂的领土和领海纠纷,且海洋权益不断遭受蚕食。
3、世界格局,位于多极中心,热点不稳定地区。
中国与俄日印3大战略主体共处,掣肘因素颇多。
俄国处于经济持续恢复阶段,普京加强集权、重振军备,国力日渐发展,对华能源战略已透露出俄国未来的战略运筹信息。
日本重新武装步伐加快,1999年的“周边事态法”将中国大陆、南海和台湾等纳入防卫视野,2000年,决定组建对付“中国海军舰艇的活动”的“护岛部队”,2004年确认中国为“安全威胁”,实现了安全战略从“防御型”向“进攻型”的转变。
印度于90年代初及时调整国家安全战略,明确提出在21世纪争当世界一流强国的目标,为此,实现了军事战略由80年代确立的“区域有限威慑”向“区域全面威慑”的转变。
周边东盟,印巴,缅甸,阿富汗的武装冲突不断,很多国家充斥着颜色革命和政治斗争,大国的手腕在中国周边伸出触角,主要目的就是对中国施行包围压制的策略。
4、大国崛起的必由之路从西班牙,到英国,再到德国美国,大国崛起的步伐都伴随着压制与冲破加锁的过程。
中国在崛起,而很多大国,尤其是亚洲这样一个政治极端复杂,大国林立的地区,在夹缝中生存,韬光养晦才是重要的生存之道。
关于当前中国安全环境变化的分析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 年第3 期JOURNAL OF RENMI N UN IV ERSIT Y OF CHINA No. 3 2003关于当前中国安全环境变化的分析卫灵(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北京100088)[ 摘要] 20 世纪90 年代后期至今,亚太大国安全战略的调整成为影响我国安全环境变化的重要因素。
在这种变化中可以看出,美国在亚太地缘政治格局的变动中处于主导地位,我国安全环境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美国安全战略和亚太战略调整的影响。
因此,增强对美国战略调整的应变能力,把握中美关系走向,在合作与竞争中推动中美关系的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亚太大国关系复杂,相互交错、相互牵制,我国在对外关系中,要善于利用多边、双边关系做有利于我们的工作;在倡导树立新的安全理念的同时,要增强现代国防意识,实现国防现代化建设的跨越式发展,争取一个有利于我国发展的周边安全环境。
[ 关键词] 安全环境;战略调整;地缘政治;中美关系[ 中图分类号] D829. 12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00025420 (2003) 0320131207一、影响我国安全环境变化的因素:大国安全战略的调整在国际政治的发展进程中,在世界格局的演变中,世界主要力量的政治、军事和外交战略往往产生重大影响。
冷战时期,美苏以争夺世界霸权为核心的军事外交战略左右着国际局势的紧张与缓和。
美国外交战略和策略经过强硬—缓和—再强硬—再缓和的几次重大调整,于20世纪90 年代初最终战胜对手,成为世界上惟一的超级大国。
长期制约国际关系结构的两极对峙格局被彻底打破,各种政治力量在激烈竞争中重组,国际关系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走出冷战的各国相应调整了各自的外交战略,以适应冷战后国际局势的发展和战略力量的对比态势,谋求国家利益在新格局中的体现。
冷战结束至今已10 余年,世界政治经济发展迅速,诸多重大国际事件的发生对国际和地区安全环境影响深刻,而大国基于国家安全利益做出的战略调整则进一步强化了国际关系的复杂性,给世界格局和地缘政治态势的变化注入了新的因素。
分析当前的国际形势并谈谈自己做的看法

分析当前的国际形势并谈谈自己做的看法1.国际形势展望:今年大动荡明年或更糟2011年已步入尾声。
回顾今年国际形势最突出、鲜明的特点,可以用“大动荡、大变革、大调整”来高度概括。
毫无疑问,世界将在动荡和变革中走完这极不平静的一年,而笔者也毫不怀疑,2012年的世界局势,将会在“大整合、大博弈、大冲突”中度过。
“开局不利”是中国人传统的忌讳,而2011年恰恰就在伊始之时出现了大动荡、大变革和大调整的苗头。
今年年初,突尼斯因一位年轻人自焚而首先爆发反政府、求变革的民主革命,“非洲之春”民主浪潮随即以星火燎原之势,迅速在北非和中东地区扩展,直接导致埃及、利比亚和也门等国政府相继倒台。
西方大国特别是美国、欧盟在北非、中东动荡变革过程中,一直起积极推动的作用,甚至利用联合国安理会授予的权力,协助利比亚国内反政府武装直接对卡扎菲政权展开军事打击,首创了“背后遥控”颠覆他国政权的先例。
发生在北非、中东地区的大变革,不仅对这一地区的地缘政治和安全战略格局产生重大且深远的影响,而且也对未来世界安全形势带来众多不稳定因素,产生的后果更是难以预估。
在欧洲大陆,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虽然并非始于今年,但在今年却逐渐转趋恶化,不仅让欧盟一时束手无策,甚至也让全球经济备受牵连,成了欧债危机的“陪葬品”。
更为严重的是,如果说带有强烈“火药味”的北非、中东变革导致一些国家政治体制崩溃还不足为奇的话,那么,发生在平和、稳定和成熟的欧洲大陆的一场债务危机,竟然也促发并导致如希腊、意大利和西班牙政府的相继垮台,这的确令人唏嘘不已。
虽然欧债危机目前暂时得以缓和,但主要欧盟国家为了确保自身利益不受影响而展开的明争暗斗,将导致欧债危机朝向更加不明朗的方向发展。
例如,法、德两国尽管在维护欧元区稳定的原则立场上保持一致,但在如何对债务危机严重的国家提供援助问题上,却存在严重分歧,德国甚至公开拒绝了法国支持的发行欧盟统一债券的主张。
同样,欧盟另一个主要大国英国,更断然拒绝加入欧盟财政联盟体系,导致欧盟内部出现分裂。
对国际形势的认识和看法

形势与政策调研报告姓名:余朝飞软件学院软件工程03班2011年6月10日对国际形势的认识和看法一、国际战略坏境和格局首先我们来看一看国际战略环境。
国际战略格局可以从两个层次来看:国家的层面和从军事层面看。
国际战略环境是指世界各主要国家和政治集团在一定时期内,通过战略上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斗争所形成的国际战略格局和国际战略形势。
从国家层面看,国际战略环境关系到国家的生存和发展,安危和兴衰;从军事层面来看,影响一个国家军事斗争的对象,性质,目标和敌友关系。
不同的国家由于地位,实力,和其他的国家的相处的方式等有所差异,对国际战略环境就可能有不同的认识和判断,如我国认为和平与发展才是这个世界的主题元素,然而有些国家则会做出不同的判断和举措。
自从两极战略格局解体后,直到现在还没有出现一种新的国际战略格局,这是因为当今这个世界正处在一个特定的国际背景和条件下,因此当今这个世界还仍然处在新的战略格局形成的过渡时期。
当然世界不会一直以这样的状态存在下去,最终还是会以某种相对稳定的国际战略格局出现的,这是历史发展的需要,当然具体是什么战略格局,这还需要根据未来这个世界的发展状况来确定,将来哪个国家会在这个世界占据着主导地位,就需要他们在未来的时间里面做出了什么事情。
当今世界一些主要国家正在有所作为,以争取在未来的国际上占据着一个有利于自己国家发展的地位。
不过当今世界已经呈现出了一超多强的明显特征,即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以及俄罗斯,中国,日本,欧盟等多个强力国家和集团,他们在这个世界有很大的影响力,在相当的程度上关系着世界的局势和国际问题的解决。
现在国际上存在主要的两种对国际战略格局发展趋势的看法:单极世界和多极世界。
根据字面意思的理解就可以找出两者的不同,单极表示一个国家或者集团,而多极世多个国家或者集团。
但是我认为从当前国际形势的现状和格局基本走向来看,多极化是国际战略格局的发展总趋势。
国际战略格局是由世界强力国家的博弈的结果,大国实力地位的变化是刀子国际战略格局演变的重要因素,战略格局虽然是冠以“国际”之名,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国家都有这个平等的地位参加其中的;国际战略格局的调整变化本质上是世界主要强国战略利益的调整和变化,这正是他们之间的利益需求和矛盾冲突引起的国际改变;国际战略格局一旦形成就有相对的稳定性,那些成为“极”的国家之间会有一种制约关系,力量相对平衡,世界总体就会相对稳定。
分析当前的国际形势并谈谈自己做的看法

分析当前的国际形势并谈谈自己做的看法1.国际形势展望:今年大动荡明年或更糟2011年已步入尾声。
回顾今年国际形势最突出、鲜明的特点,可以用“大动荡、大变革、大调整”来高度概括。
毫无疑问,世界将在动荡和变革中走完这极不平静的一年,而笔者也毫不怀疑,2012年的世界局势,将会在“大整合、大博弈、大冲突”中度过。
“开局不利”是中国人传统的忌讳,而2011年恰恰就在伊始之时出现了大动荡、大变革和大调整的苗头。
今年年初,突尼斯因一位年轻人自焚而首先爆发反政府、求变革的民主革命,“非洲之春”民主浪潮随即以星火燎原之势,迅速在北非和中东地区扩展,直接导致埃及、利比亚和也门等国政府相继倒台。
西方大国特别是美国、欧盟在北非、中东动荡变革过程中,一直起积极推动的作用,甚至利用联合国安理会授予的权力,协助利比亚国内反政府武装直接对卡扎菲政权展开军事打击,首创了“背后遥控”颠覆他国政权的先例。
发生在北非、中东地区的大变革,不仅对这一地区的地缘政治和安全战略格局产生重大且深远的影响,而且也对未来世界安全形势带来众多不稳定因素,产生的后果更是难以预估。
在欧洲大陆,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虽然并非始于今年,但在今年却逐渐转趋恶化,不仅让欧盟一时束手无策,甚至也让全球经济备受牵连,成了欧债危机的“陪葬品”。
更为严重的是,如果说带有强烈“火药味”的北非、中东变革导致一些国家政治体制崩溃还不足为奇的话,那么,发生在平和、稳定和成熟的欧洲大陆的一场债务危机,竟然也促发并导致如希腊、意大利和西班牙政府的相继垮台,这的确令人唏嘘不已。
虽然欧债危机目前暂时得以缓和,但主要欧盟国家为了确保自身利益不受影响而展开的明争暗斗,将导致欧债危机朝向更加不明朗的方向发展。
例如,法、德两国尽管在维护欧元区稳定的原则立场上保持一致,但在如何对债务危机严重的国家提供援助问题上,却存在严重分歧,德国甚至公开拒绝了法国支持的发行欧盟统一债券的主张。
同样,欧盟另一个主要大国英国,更断然拒绝加入欧盟财政联盟体系,导致欧盟内部出现分裂。
论中国的国际形势和国防战略

论中国的国际形势和国防战略我国是一个陆地大国,陆地直接与16个国家接壤,历史遗留问题很多,关系复杂多变,长期以来国家安全形势和核心利益受到多方严重威胁,特别是近些年来我国的崛起,被一些旧势力不良国家看成眼中钉,肉中刺,将中国的发展看成是一大威胁,特别是美国霸权感到摇摇如坠,大有中国取而代之时。
更加变本加厉实施制约中国国防建设和经济发展的手段。
然而历史的潮流和变迁是有其根源的,中国要崛起那也算是符合规律。
但中国还未达到鼎盛时期的辉煌。
要达到,还要看国际安全形势;看我们能不能把握好历史机遇。
一、现阶段中国国防形势下主要问题纵观中国国防形势,尚有三大问题有待突破。
一是个小野心大的日本;一个是不可一世的国际警察、强霸-美国,还有一个是天天在边界蠢蠢欲动的发展中国家印度。
前者无时不刻钻中国的空子,有朝之日借强者之手致中国于死地。
后者为长期遏制中国发展、打压中国战略空间和核心利益,干涉中国内政62年。
87、88年虽然与中国和好,是利用中国牵制前苏联。
但并未予以中国统一台湾,“87公报”并未完全贯切执行。
再后者,则是羡慕中国发展,讨好强国共同遏制中国。
二、我国在各地区面临的新形势及突破方法中国位于亚太西部,亚洲东部,被人为地缘位置最差,东部沿海与周边国家有领海争议,西南有达赖问题,西北有东突问题,东南有台海问题,这些问题或多或少都有西方国家干涉使原本纯粹的内部问题国际化,复杂化。
下面我用分地区的方式来说明现在中国面临新形势下采取的措施。
中日虽然在钓鱼岛和东海问题上存在争议,但由于日本在面临金融危机背景下,在资金方面有求于中国,所以他会采取一定的缓和举措。
在南海,中国与东南亚诸国存在领海争议,中国面临着错综复杂的形势,中国当务之急是打开一条通道,能通过南海进出马六甲海峡,但当前各国割据一方,犬牙交错的格局,对实现这一目标有很大的难度。
不过近期面对着中国的崛起,各国已开始考虑,改善与中国的关系,通过观察发现,美国在这次与中国对峙过程中,东南亚各国保持观望,可以看出他们在犹豫,对此我们应树立良好的形象,扶持亲中国的势力,努力扩大在这些国家的影响力,但为了保卫海上贸易通道的畅通,保卫海洋权益,冲突仍然会有,而且会很多,我们应坚决回击,但不应是矛盾扩大化,谨防被反华势力利用和挑拨。
美俄发展的趋势

美俄发展的趋势
当前,美国和俄罗斯面临着一系列共同和独立的发展趋势。
1. 经济发展:美国是全球最大的经济体,俄罗斯则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出口国之一。
尽管两国都面临一些经济挑战,但美国一直在积极推动技术创新和新兴产业的发展,而俄罗斯则致力于多元化经济,减少对能源的依赖。
2. 军事实力:美国是世界上军事实力最强大的国家之一,拥有众多的军事基地和先进的武器技术。
俄罗斯则是与美国在军事上对抗的国家,近年来也加大了对军事现代化的投资。
3. 区域影响力:美国是全球事务的重要参与者,通过与盟友合作和国际机构的支持来影响世界局势。
俄罗斯则在其邻国和其他一些地区拥有相当的影响力,尤其是在中东和欧洲部分地区。
4. 外交关系:美国与欧盟、北约等基于共同价值观和利益的盟友保持紧密关系。
俄罗斯则与中国、伊朗等国家发展了更密切的合作关系,并试图通过与其他国家建立新的伙伴关系来弥补与西方的紧张关系。
5. 环保和气候变化:美国在过去数年退出了一些国际环境协议,但最近重新加入了《巴黎协定》,表示意愿推动低碳经济。
俄罗斯一直是重要的能源出口国,但也面临国内外对环境可持续性的压力,加强了抵制气候变化的举措。
总体来说,美俄两国的发展趋势在许多方面存在差异。
虽然存在一些领域的竞争和矛盾,但两国之间也有合作的可能性。
当前国际形式分析

当前国际形势分析【前言】当前国际形势正发生着复杂而深刻的变化。
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谋和平、求合作、促发展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越来越多的国家主张国际关系民主化,提倡多边主义和发展模式多样化。
大国关系总体保持稳定。
【正文】2010年是国际金融危机后各国养精蓄锐、调整力量的转折点,是世界加速进入经济大动荡、格局大调整、体系大变革、模式大发展的新阶段。
其中,一些规律性特点和趋势进一步显现,有些挑战和问题有了新的发展,值得关注。
(1)世界多极化进程明显加快,国际局势保持总体和平稳定、局部动荡紧张的状态。
(2)世界经济艰难复苏,风险犹存。
(3)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威胁并存,国际安全形势出现新动向。
一、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大国关系总体保持稳定90年代初苏联解体,东欧剧变,苏东集团分崩离析,世界出现了“政治多极化”的格局。
欧盟作为当今世界最强大的国家集团,其竞争力、创新能力乃至整体实力将会有大幅度增长,与美国的摩擦和矛盾有所发展;中国经济乃至综合国力迅速发展和强大,成为一支重要的和平力量;俄外交调整灵活务实,但其维护世界一极的战略目标未变;日本积极参与地区、国际事务,谋求政治大国地位;发展中国家联合自强势头进一步加强,要求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以上因素仍在发展之中,而且不排除还会出现其他新兴力量,这些因素在不同程度上制约了美国搞“单极”的行为,虽不可能完全形成联合制美,但各个力量中心之间形成了一定有效的牵制力量。
因此多极化进程虽然会复杂多变,但又是不可逆转的,它代表着历史发展的基本方向。
21世纪应该并且能够成为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文明传统兼容,共同繁荣的时代。
二、大国关系的深刻调整有利于多极化趋势的发展近10年来,美国在军事、经济、技术、文化等四个具有决定性作用的方面居于首屈一指的地位。
但由于“9·11”事件、及金融危机的影响使美国不得不调整与其他大国特别是中、俄的关系,在许多重大问题上寻求与其他大国的协调与合作。
中国军事现代化的挑战与机遇

中国军事现代化的挑战与机遇近年来,中国军事实力的快速发展和现代化进程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中国军事现代化的挑战与机遇并存,既有助于维护国家安全和地区稳定,也带来了一系列战略、经济和技术上的挑战。
本文将从这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战略挑战中国军事现代化面临的首要挑战是国际安全环境的不断变化。
随着全球化和地缘政治的演变,中国需要适应不同的安全挑战,如恐怖主义、海盗活动、地区冲突等。
同时,中国还需要应对外部势力的干涉和压力,这要求中国保持高度的军事战备水平和快速反应能力。
二、经济挑战中国军事现代化的推进需要大量的经费投入和资源保障。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中国需要确保军费的合理分配和利用。
军事现代化的挑战也给中国带来了艰巨的经济任务,如研发和生产先进的武器装备、改善军人待遇和福利、加强军事基础设施建设等。
因此,中国需要在保持经济发展的同时,合理调配资源,确保国家的军事现代化进程能够持续推进行。
三、技术挑战中国在军事技术领域的增强给国际社会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中国军事现代化的挑战之一是技术瓶颈的突破和创新。
中国需要加大自主研发力度,提高科技创新和军事技术水平,以保持战略竞争力。
此外,中国还需要发展网络空间和信息化技术,提高网络战和信息作战能力,应对现代战争的威胁。
四、国际安全合作与机遇中国军事现代化也带来了国际安全合作的机遇。
中国积极参与多边军事合作和维和行动,在国际事务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中国还推动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通过开展军事外交,增进与他国的互信和友好合作。
同时,中国积极参与全球军控和裁军进程,为构建和平稳定的国际安全环境作出贡献。
综上所述,中国军事现代化的挑战与机遇并存。
中国在推进军事现代化的同时,要应对战略、经济和技术上的挑战,并发挥国际安全合作的积极作用,以实现国家安全与地区稳定的双重目标。
只有全面应对挑战并抓住机遇,中国才能在军事现代化进程中取得更大的成就。
论当今国际战略格局与世界军事安全形势

论当今国际战略格局与世界军事安全形势钱于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摘要:二战后,美国与苏联两极争霸。
随着苏联的解体,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俄罗斯继承苏联的大部分实力,欧盟成为世界政治和经济的重要以及,中国作为新兴力量的代表,在国际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当今国际格局正由一超多强向多极化转变。
世界军事安全形势也随着国际战略格局而发生变化,大规模战争难以爆发,局部冲突持续不断,非传统军事安全领域问题日益突出。
关键词:国际战略格局;一超多强;世界军事安全形势;一、当今国际战略格局所谓国际格局,是指世界主要战略力量(大国或以大国为核心的集团)在博弈中形成的实力结构和战略关系,这样的一种实力结构和战略关系。
在较长的时间当中,这些主要的战略力量之间维持了一种相对稳定的态势,这种相对平衡的结构,将随着世界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以及政治军事变化而不断发生改变。
当国际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旧格局就逐渐变成束缚和阻碍世界经济和生产力发展的禁锢。
这时,世界经济和生产力就表现为,一种旧格局,向另一种格局的转变。
(一)美国在二战结束后,美国依仗其经济科技实力和军事力量,企图建立以美国为首的单极世界。
美国是当今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虽然其实力地位和国际影响力相对有所下降,但从综合实力来讲,美国仍是各极力量中最强大的一极。
在军事领域,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力量。
2015年,美国军费开支为5960亿美元,占全球军备开支份额的36%。
美军现役部队人数约140万人,其中陆军50万人,海军和空军各35万人,海军陆战队18万人。
美国海军拥有10艘现役的尼米兹级核动力航空母舰,一艘航母所搭载的舰载机数量与一个中小国家的全部飞机数量相当。
美国空军拥有超过6500架各型飞机,包括F22、B2等先进战机。
美军在海外3个战略区、14个基地群,其在海外部署的军事力量占其总人数的1/4。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美军在全球保持超强的攻击性军事力量,与时代主题极不协调。
分析当前国际形势的变化与特点及我国如何应对国际形势的变化

其次,当前国际矛盾的特点、世界战略格局的调整方向、国际地缘政治的变化趋势、以及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不仅没有弱化而且正在强化国家主权在国际关系中的基石地位和重要意义。要在这些问题的过程中保持和争取比较有利的地位,对于国家主权在国家利益中的核心地位和基础价值必须有清醒的认识。要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矛盾和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争取主动,推动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必须坚持和倡导在相互尊重主权的前提下,积极寻求存异基础上的求同,多元基础上的共识,共赢基础上的合作。
其次,美国反恐战略在国际反恐斗争中的局限和弊端暴露无遗。布什政府在“9·11”事件后在阿富汗和伊拉克发动的两场“先发制人”的战争,不仅未使恐怖主义受到震慑,或使美国和世界变得更加安全,反倒使伊拉克成为又一个恐怖主义的滋生中心,恐怖主义活动愈演愈烈。“反恐战争”使世界出现“越打越恐,越恐越打”的怪圈。这种现象同美国反恐战略中几个根本性的问题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一是反恐动机不纯,利用反恐图谋霸权。伊拉克战争是典型例证。伊拉克同国际恐怖主义活动本来没有关联,现在却变成了滋生恐怖主义的温床。其根本原因在于美国在恐怖主义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问题上对伊拉克制造 “莫须有”的罪名,强行发动一场旨在实现其大中东霸权计划的入侵战争,在伊拉克社会和阿拉伯世界激起强烈反美情绪。二是将反恐斗争等同于军事斗争,治标不治本。布什总统在“9·11”事件后称美国与国际恐怖主义进入长期战争状态,实属无稽之谈。恐怖主义袭击无论手段如何残忍,破坏如何严重,本质上仍属跨国犯罪活动。有效的反恐斗争应更多倚重司法、公共安全、情报和金融体系中的资源和手段而不是军事手段,而消除恐怖主义的根源更有待于经济和社会政策的配合。除非别有动机,将反恐斗争与战争简单地划等号,不仅牵强附会,使反恐斗争伤及大量无辜,而且难以触动恐怖主义赖以存在的社会基础。三是美国将巴以问题同国际反恐混为一谈,不但促使巴以双方继续以暴易暴,而且加剧了伊斯兰世界的反美情绪,为国际恐怖势力所利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而这种傲慢心态使得他们非常害怕中国超越他们,这是非常危险的,当问题得不到解决的时侯,会使用战争的手段来解决!好了,说了这么多,也许有人说了,那军事上不超越美俄,为什么会有亡国的危险呢?这里说一下,假如中美发生战争,那肯定是世界大战,而绝对不只是中美两个国家的事情,一旦中美发生战争,北约28个国家会依据集体防御条约参加进来,日本、韩国也会参战,因为有日美、韩美安保条约。好了这30个国家打一个国家,如果打常规战他们未必打得羸,但他们会用耗的方法,用全世界发达国家的军力和财力,常年累月的跟你打,直到耗尽中国的财力和战力。在南联盟战争中,他们就采用了这种方法以,对南联盟长达两个多月的轰炸,最终打垮了南联盟。在这场持久战中不会有任何国家帮助中国,相反,他们会坐山观虎斗,也许有人说俄罗斯会不会帮手呢,绝对不会,他正恨不得你死呢!巴基斯坦自身难保,也爱莫能助。印度更是幸灾乐祸,说不定还会参与进来以报62年战败之耻。
有了智慧,有了知识就能创造财富,而财富反过来会促进科技的发展,中国人是聪明的,不会比任何人笨!还有,我要说的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全世界的生物都要遵守一个规则,那就是丛林法则,强者生存弱者淘汰,而国与国之间则是武力至上,一切的公平正义都是建立在武力之上的,没有强大的军事实力,公平正义和尊严无从谈起,这就是美国为什么老是说别人是邪恶国家的原因。
分析当前国际形势:中国必须在军事上超越美俄
2011-01-25 09:17:01 来源: CHN强国网 强国论坛 文字大小:大 中 小
为什么这样说呢,下面分析一下中国当前的国际安全环境,中国已处在C形严密包围圈之中,在东边有日本、韩国、南边有印度菲律宾越南北边有强大的俄罗斯....
-
为什么这样说呢,下面分析一下中国当前的国际安全环境,中国已处在C形严密包围圈之中,在东边有日本、韩国、南边有印度菲律宾越南北边有强大的俄罗斯,而且在这个C形圈中饱含有美国和北约(有28个国家),各位请看,这些国家中有那一个对中国友好的,仔细看看,这30几个国家是全世界的军事大国和经济强国啊!他们的军事实力和经济实力占全球的90%以上啊,如果发生战争,等于全世界的国家围攻中国,到时侯恐怕八国联军攻占中国的历史要重演,但不最是八个国家了!
军事上超越美俄,是必须的,不然中国有亡国的危险。这里先说一下我们的邻国俄罗斯,也许有人说,俄罗斯是我们的好伙伴和老大哥啊!这是无知和愚蠢的想法,俄罗斯是一个背信弃义、阴险毒辣的十足冷血动物,正是他侵占我国大片领土把属于我国的蒙古强行分裂出去,现在更是变本加厉把大批最先进武器卖给中国的敌对国印度和越南,还和印度合研第五代战斗机,说是平衡地区军力,摆明了针对中国,说白了,这头北极熊容忍不得中国的强大!
中国是有核武器,但数量少,具体多少我也不知道。于是美国和北约就盘算开了,中国核武器太少,炸不了地球,就算全部扔到美国本土也不过炸一个大坑而已,就算死个一两千万而把中国灭了也划算了,何况美国在全球都有军事基地,一旦核战争开打,美国会动用全世界的反导系统(包括中国家门口的日本、韩国南亚和遍布欧洲的反导系统,还有美国本土反导系统)拦截中国的核弹,美国人认为,中国也就是有十枚八枚能打到美国本土的导弹,就算100枚反导导弹拦不住一枚核弹,那我用1000枚导弹也该把你拦住吧,这十枚八枚核弹也许一枚也打不到美国本土,而中国这时已经成为一个核辐射工厂了!美国的这种想法很危险,会使美国采取冒险行动!因此,只有中国在军事上超越美国,才能阻止美国的这种想法,才能确保中国的国家安全!
军事论坛
好了再说说美国,美国无论是军事上还是经济上都是一个超级大国,而超级大国地位使他们滋生一种傲慢心理,我们是强大的,理应是世界的领导者,中国的越来越强大,越来越不听话让美国觉得简直是大逆不道,于是就有了那些国会议员天天以人权问题为借口干涉中国内政。听说有一位美国的议员在说到中国的政治制度时,气得差点要吐血而亡,他们怎么能实行社会主义呢,简直让人无法容忍!其实,这位议员不能容忍不是中国的社会制度,这只是借口,而是中国不听美国的使唤让他生气了,所以,如果中国一天不比美国强大,美国的这种傲慢心态就永远不会消亡。
CHN强国网
说到这里,又有人质疑了,这种想法太弱智了,这会把中国经济搞垮的。但我认为,这种担忧是错误的,中国的经济搞得再好,不重视军事,那只是一只很肥很肥的绵羊,任人宰割,俄罗斯经济很差,甚至曾经崩溃,但没有那一个发达国家敢和俄罗斯开战,在毛泽东时代,中国一穷二白,饭都吃不饱,照样搞出两弹一星,这说明了什么,这说明了搞出尖端武器人的聪明才智是第一位的,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军事论坛
但是如果中国灭亡了,俄罗斯会安全吗,非也,正所谓唇亡齿寒,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但俄罗斯会赌一把,为什么,因为俄罗斯拥有强大的核武库。把他逼急了,把地球炸了,大家OVER.。这就是在南奥塞梯战争中,俄罗斯把美国和北约的小弟弟格鲁吉亚狠狠打了一顿,北约和美国哼都不敢哼一声,就是不敢和俄罗斯开战的原因。说到这里也许有人说了,中国不是也有核武器吗,北约和美国为什么敢动中国呢?
CHN强国网 军事战略站
因此,中国必须在军事上超越美俄,才会羸得世界的尊重,美国俄罗斯才会尊重你,小日本才会乖乖的向中国道谦!只有这样才能救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