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奏鸣曲》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语文六下生命奏鸣曲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语文六下生命奏鸣曲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c7a787ddaef5ef7bb0d3c72.png)
北师大版语文六下生命奏鸣曲教学设计名师精编优秀教案年级单元课题课题生命六年级学科语文课时设计者1课时徐仰虎生命奏鸣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并掌握文中的字、词了解人体器官的作用,从而了解人体的技能知识与技能体会文章语言生动形象的特点,“总—分—总”的写作顺序明确本文主要的说明方法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跟随作者的描写,了解人体各器官的作用学习文章语言的特点,体会文章“总—分—总”的写作顺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重点难点学生自读自悟文章,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教育学生珍爱生命,努力释放生命的光辉体会学习文章语言生动形象的特点及“总—分—总”的写作顺序明确本文主要的说明方法教学具准备“情境探疑”教学模式个性化创意:课件教学重、难点上课时间年月日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带入情境确立目标 1、带入情境1)板书课题,学生朗读课题2)学会针对课题,提出自己的质疑 2、确立目标1)学生自读课题,解决生字新词2)指名读文、正音,并引导感知课文内容及说明方法 3)学生默读思考4)引导交流,指导明确以下内容本文是篇说明文,介绍了关于人体内脏的有关知识,说明人体内到处充满着生命的活力与音响,这些音响组成了一支“生命奏鸣曲” “生命奏鸣曲” 这个题目,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凭借情境解疑探究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给课文分段名师精编优秀教案2、反馈学习情况本文在说明时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形式,非常清晰:第一部分:总写活着的人各个内脏器官都要发出声音,汇成一支“生命奏鸣曲”第二部分:分别从三个方面说明组成“生命奏鸣曲”的乐章这部分分三层:第一层:说明心脏发出的声音与人体健康的关系第二层:说明肺脏发出的声音与人体健康的关系第三层:说明胃肠道发出的声音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生命奏鸣曲》教学设计
![《生命奏鸣曲》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2cd7828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4c5967d.png)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能够独立 分析《生命奏鸣曲》的音乐元素和结 构。
培养学生的音乐创作能力,能够借鉴 《生命奏鸣曲》的创作思路和手法进 行创作。
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能够掌握 《生命奏鸣曲》的演奏技巧和表现手 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兴趣, 激发学生对音乐艺术的追求和探
索。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音乐审美观 念,培养学生对美的感作精神和集体 荣誉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02
教学内容与过程
导入
01
02
03
故事导入
讲述一个关于生命奇迹的 故事,引导学生思考生命 的奥秘和意义。
情境导入
播放一段关于生命的视频 或音乐,让学生感受生命 的美丽和脆弱,激发学习 兴趣。
《生命奏鸣曲》教学设计
汇报人:
2024-01-08
目录
• 教学目标 • 教学内容与过程 • 教学方法与手段 • 教学评价与反馈 • 教学反思与改进
0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掌握《生命奏鸣曲》 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生 平。
了解《生命奏鸣曲》 在音乐史上的地位和 影响。
理解《生命奏鸣曲》 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 色。
帮助学生梳理所学知识,构建完整的生命知识体系。
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通过测试、作业等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为后续教学提供反馈 和建议。
03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激活学生的前知
通过提问和讨论,了解 学生对生命和音乐的理 解,为后续教学做铺垫
。
教学策略
采用讲解、示范、小组 讨论和案例分析等多种 策略,帮助学生深入理
测验与考试
定期进行测验和考试,全面了 解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 ,以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反思生命真谛——生命奏鸣曲主题教学教案
![反思生命真谛——生命奏鸣曲主题教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3e1e939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995ab6c.png)
反思生命真谛——生命奏鸣曲主题教学教案生命,是人类赖以存在的一切基础。
虽然人类已经掌握了许多科技,但生命的奥秘仍然存在许多未知。
在当今社会中,人们对于生命的认识仅仅停留在表面,知其然却不知其然。
为了让学生能够更深入地认识生命,我们准备了一套名为“生命奏鸣曲”的主题教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通过生命奏鸣曲这个主题,让学生更全面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真谛,并能够反思自己的生命价值。
二、教学内容1.生命的本质学生通过阅读和讨论,了解生命的本质是什么,如何评估生命的价值。
2.生命的起源通过介绍不同学说和理论,让学生了解生命的起源,以及讨论生命起源的可能性。
3.生命的多样性通过生物分类学和样本调查,让学生了解生命多样性的形式,讨论各种生命形式的生存策略。
4.生命的适应性通过对生命在不同生态环境中的适应能力的讨论和比较,让学生了解生命的适应性和进化。
5.生命的价值通过讨论生命对人类存在的意义以及生物多样性和环境的关系,让学生反思生命的价值。
三、教学方法1.探究式学习这种方法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研究和探究,从而更深入地学习相关知识。
2.讨论式教学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可以让学生在互相交流中,获得新的观点和见解,加深对生命的认识。
3.案例式学习通过案例的分析和讨论,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生命的本质和价值。
四、教学内容1.生命的本质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生命的本质,需要让学生通过讨论来探究生命的本质。
2.生命的起源通过介绍不同学说和理论,让学生了解生命的起源,以及讨论生命起源的可能性。
3.生命的多样性通过生物分类学和样本调查,让学生了解生命多样性的形式,讨论各种生命形式的生存策略。
4.生命的适应性通过对生命在不同生态环境中的适应能力的讨论和比较,让学生了解生命的适应性和进化。
5.生命的价值通过讨论生命对人类存在的意义以及生物多样性和环境的关系,让学生反思生命的价值。
五.教学评估1.知识评估通过课堂考试和作业来评估学生对生命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生命奏鸣曲》教案设计
![《生命奏鸣曲》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669064d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c646342.png)
《生命奏鸣曲》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命的起源和生命的多样性,认识到生命的可贵。
2. 培养学生热爱生命,尊重生命的情感。
3. 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生命的美好,体验生命的价值。
4. 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生命的起源:介绍生命的起源和发展过程,让学生了解生命是如何诞生的。
2. 生命的多样性:介绍不同生物的特点和生命过程,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多样性。
3. 生命的可贵:通过实例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的可贵,学会珍惜生命。
4. 生命的价值: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生命的美好,体验生命的价值。
5. 文学素养的提升:分析《生命奏鸣曲》的文学价值,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生命的起源、多样性和可贵性,引导学生体验生命的价值。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生命的美好,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生命的起源、多样性和可贵性。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例让学生感受生命的可贵。
3. 体验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生命的美好。
4. 鉴赏教学法:分析《生命奏鸣曲》的文学价值,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五、教学准备:1. 教材:《生命奏鸣曲》及相关资料。
2. 课件:生命的起源、多样性、可贵性等相关图片和视频。
3. 教学设备:投影仪、音响设备等。
4. 学生分组: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便于讨论和分享。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命的起源和多样性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关注生命的话题。
2. 新课导入:介绍《生命奏鸣曲》的背景和作者,引导学生进入文学欣赏的氛围。
3. 作品欣赏:分组让学生朗读《生命奏鸣曲》的不同章节,感受作品的韵律和情感。
4. 讨论与分享:让学生分组讨论生命的起源、多样性和可贵性,分享自己的感悟。
5. 实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生命的可贵。
6. 体验生命: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生命的美好,分享自己的体验。
《生命奏鸣曲》教学设计(精选11篇)
![《生命奏鸣曲》教学设计(精选11篇)](https://img.taocdn.com/s3/m/38a90d61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a3.png)
《生命奏鸣曲》教学设计(精选11篇)《生命奏鸣曲》篇1一、教材解读本课是一篇说明文,介绍了关于人体内脏的有关知识,说明人体内到处充满着生命的活力与音响,组成了一支“生命奏鸣曲”。
题目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在说明过程中,作者也较多地运用了比喻的方法,使说明清楚准确,形象生动,易于理解。
全文结构清晰,采用了总—分—总的形式,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以生动通俗的语言说明了人体器官的声音与健康的关系。
二、学情分析说明文在小语教材中所占比例不大,但作为一种常用文体,在高年段的各册教材中均有出现。
学生已初步掌握了学习说明文的步骤方法,即理解说明的内容,理清说明的顺序,体会说明的方法,进而提高表达能力。
本课结构清晰,语言特点鲜明,故教学时可引导学生从理清思路入手,整体上把握文章结构,理解说明的内容及方法,完成教学的重点,并通过探究性学习,深入体会并学习文章的语言特点,以突破教学的难点。
三、教学目标1 能感情朗读课文,掌握生字新词。
了解人体各器官的作用,从而掌握人体机能。
明确本文主要的说明方法。
2 体会学习文章语言生动形象的特点,及总分总的写作顺序。
3 教育学生珍爱生命,努力释放生命的光辉。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板题生命奏鸣曲(二)初读感知1 学生自读课文,解决生字新词。
2 指名读文,正音,并引导感知课文内容及说明方法。
3 学生默读思考。
4 引导交流,指导明确以下内容。
本文是一篇说明文,介绍了关于人体内脏的有关知识,说明人体内到处充满着生命的活力与音响,这些音响组成了一支“生命奏鸣曲”。
“生命奏鸣曲”这个题目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
本文在说明时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形式,非常清晰:第一部分(1自然段)总写活着的人各个内脏器官都要发出声音,汇成一支“生命奏鸣曲”。
第二部分(2—6自然段)分别从三个方面说明组成“生命奏鸣曲”的乐章。
这部分分三层第一层(第二自然段)说明心脏发出的声音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语文优秀教案-4.5《生命奏鸣曲》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语文优秀教案-4.5《生命奏鸣曲》](https://img.taocdn.com/s3/m/f9066333767f5acfa1c7cd8b.png)
《生命奏鸣曲》教学设计教材内容及学情分析:本课是一篇说明文,介绍了关于人体内脏的有关知识,说明人体内到处充满着生命的活力与音响,组成了一支“生命奏鸣曲”。
题目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在说明过程中,作者也较多地运用了比喻的方法,使说明清楚准确,形象生动,易于理解。
全文结构清晰,采用了总—分—总的形式,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以生动通俗的语言说明了人体器官的声音与健康的关系。
说明文在小语教材中所占比例不大,但作为一种常用文体,在高年段的各册教材中均有出现。
学生已初步掌握了学习说明文的步骤方法,即理解说明的内容,理清说明的顺序,体会说明的方法,进而提高表达能力。
本课结构清晰,语言特点鲜明,故教学时可引导学生从理清思路入手,整体上把握文章结构,理解说明的内容及方法,完成教学的重点,并通过探究性学习,深入体会并学习文章的语言特点,以突破教学的难点。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生字新词。
了解人体各器官的作用,从而掌握人体机能。
明确本文主要的说明方法。
2.体会文章语言生动形象的特点,及总分总的写作顺序。
3.教育学生珍爱生命,努力释放生命的光辉。
教学重点:体会文章语言生动形象的特点,及总分总的写作顺序。
教学难点:明确本文主要的说明方法。
教学准备:相关资料及课件教学步骤:一、导入课题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有关生命、身体器官方面的谈话。
二、初读感知1. 学生自读课文,解决生字新词。
2. 指名读文,正音。
3. 学生默读思考:(1)“生命奏鸣曲”指的是什么?(2)课文的结构是怎样的?(3)作者在文章中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4. 引导交流,指导明确以下内容。
本文是一篇说明文,介绍了关于人体内脏的有关知识,说明人体内到处充满着生命的活力与音响,这些音响组成了一支“生命奏鸣曲”。
“生命奏鸣曲”这个题目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在文中作者也主要运用了打比方(比喻)这种说明方法。
本文在说明时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形式,非常清晰:第一部分(1自然段)总写活着的人各个内脏器官都要发出声音,汇成一支“生命奏鸣曲”。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生命 生命奏鸣曲》公开课教案_14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生命 生命奏鸣曲》公开课教案_14](https://img.taocdn.com/s3/m/9cd15c04a8956bec0975e36a.png)
《生命奏鸣曲》教案设计【课型】自读课【教材解读】本课是一篇说明文,介绍了关于人体内脏的有关知识,说明人体内到处充满着生命的活力与音响,组成了一支“生命奏鸣曲”。
题目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在说明过程中,作者也较多地运用了比喻的方法,使说明清楚准确,形象生动,易于理解。
全文结构清晰,采用了总—分—总的形式,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以生动通俗的语言说明了人体器官的声音与健康的关系。
【学情分析】说明文在小语教材中所占比例不大,但作为一种常用文体,在高年段的各册教材中均有出现。
学生已初步掌握了学习说明文的步骤方法,即理解说明的内容,理清说明的顺序,体会说明的方法,进而提高表达能力。
本课结构清晰,语言特点鲜明,故教学时可引导学生从理清思路入手,整体上把握文章结构,理解说明的内容及方法,完成教学的重点,并通过探究性学习,深入体会并学习文章的语言特点,以突破教学的难点。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
②了解人体各器官的作用,从而掌握人体机能。
2、过程与方法:明确文章的说明方法,体会文章语言生动形象的特点,以及总分总的说明顺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学生珍爱生命,努力释放生命的光辉。
【教学重难点】学习本文的说明方法,感悟生命的意义。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
【教学教具】黑板,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提问学生“奏鸣曲”的含义(乐队演奏的时候或乐器演奏时发出的声音。
)例如我们四年级学过的《月光曲》就是奏鸣曲。
那生命既不是乐队,也不是乐器,如何发出奏鸣曲呢?本文就会给我们一个答案。
二.整体感知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通句子,读准字音。
2、难字读音血液、逐渐、充血、粘膜痉挛、绷紧、酣睡、鼾声阻塞、滞留、梗阻、蠕动3、生词解释①痉挛:肌肉突然紧张,不由自主抽搐的症状。
②绷紧:使劲拉紧,肌肉绷紧。
③鼾声:入睡后发出的呼吸粗鸣声。
《生命奏鸣曲》教学设计
![《生命奏鸣曲》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570ecf87c1cfad6195fa7a2.png)
《生命奏鸣曲》教案设计执教者:陈丽英班级:11师本<1>班学号:1101000423《生命奏鸣曲》教案设计执教者:陈丽英【课型】自读课【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
②了解人体各器官的作用,从而掌握人体机能。
2、过程与方法:明确文章的说明方法,体会文章语言生动形象的特点,以及总分总的说明顺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学生珍爱生命,努力释放生命的光辉。
【教学重难点】学习本文的说明方法,感悟生命的意义。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
【教学教具】黑板,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提问学生“奏鸣曲”的含义(乐队演奏的时候或乐器演奏时发出的声音。
)例如我们四年级学过的《月光曲》就是奏鸣曲。
那生命既不是乐队,也不是乐器,如何发出奏鸣曲呢?本文就会给我们一个答案。
二.整体感知1、难字读音血液、逐渐、充血、粘膜痉挛、绷紧、酣睡、鼾声阻塞、滞留、梗阻、蠕动(让学生起来会打三组读音,其他学生补充指正。
)2、生词解释①痉挛:肌肉突然紧张,不由自主抽搐的症状。
②绷紧:使劲拉紧,肌肉绷紧。
③鼾声:入睡后发出的呼吸粗鸣声。
④蠕动:泛指像虫类爬行一样地动。
3、让学生快速扫读课文,回答“生命奏鸣曲究竟是什么?”(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到两处“...组成一支生命奏鸣曲”)引出文章“总—分—总”的结构。
4.划分段落引导学生根据文章的结构来划分段落。
(1,2-6,7)三.深入分析课文1、【提问】从文学的角度上来说,这是一篇什么体裁的文章?【释解】说明文。
(提醒学生将体裁写在题目旁边。
)2、【提问】如何知道是说明文?【释解】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
(具体的说明方法最后总结。
)3、【提问】假如我们将内脏器官看作一个乐队,那么文中共写到几种器官?分别担任乐队中的什么角色?【释解】①勤劳的鼓手——心脏②复杂的管乐队——肺脏③蠕动的低音部——肠胃4、【提问】乐队演奏的声音是一直不变的吗?正常时与不正常时分别是什么声音?【释解】不是。
生命奏鸣曲
![生命奏鸣曲](https://img.taocdn.com/s3/m/3632f4d5a58da0116c174929.png)
《生命奏鸣曲》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能有感情朗读课文,掌握生字新词。
2.了解人体各器官的作用,从而掌握人体机能。
3.明确本文主要的说明方法。
4.体会学习文章语言生动形象的特点,及总分总的写作顺序。
教学重难点:体会学习文章语言生动形象的特点,及总分总的写作顺序。
教具准备:《健康歌》歌曲、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人们常常说:生命在于(生:运动)。
人体各个器官每天都在发出细微的声音,不同的声音就像各种信号可以给我们传达出不同的信息,比如肚子饿了就会叫,感冒了鼻子就会发出“呲呲”的声音,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关于生命运动的课文,看看生命的运动是如何让声音表现出来的。
2、板书课题,释题《生命奏鸣曲》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大家猜想一下,这篇课文会运用什么说明方法呢?(生:打比方)3、读一读生字:痉挛黏稠分泌酣睡鼾音迫切蠕动麻痹二、学习目标展示:教学目的1、2、3、4三、初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看看如何划分段落。
四、学生汇报自学情况,看看段落,看看总结内容。
五、整体感知:学生把把自己的脉,看看每分钟多少次,分别学习心脏、肺、胃肠。
六、课外延伸:你还知道哪些声音与人体健康有关的信息?小结全文:《生命奏鸣曲》这篇课文主要为我们介绍了心脏、肺脏、胃肠道发出的声音与人体健康的关系,这些声音交汇在一起,组成的一支特殊的“生命奏鸣曲”,也成为人的生命的重要标志。
医生正是利用了这种声音用听诊器为我们症疗。
作为一篇说明文,文章采用总分总的说明顺序,运用大量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把人体内这三大器官发出的声音与人的健康状态的关系说明的清楚明白。
七、课外作业:完成《配套练习》《生命奏鸣曲》说课稿一、说教材《生命奏鸣曲》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材(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内容。
本单元内容包括:《野草》、《琥珀》、《蝶念花·答李淑一》、拓展阅读和综合活动。
《生命奏鸣曲》是本单元的拓展阅读课文,是一篇说明文,题目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整篇课文大量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文章生动形象。
生命奏鸣曲教案
![生命奏鸣曲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86b44aff121dd36a32d8265.png)
《生命奏鸣曲》教案教学目标1.能有感情朗读课文,掌握生字新词。
2.了解人体各器官的作用,从而掌握人体机能。
3.明确本文主要的说明方法。
4.体会学习文章语言生动形象的特点,及总分总的写作顺序。
教学重点1.了解人体各器官的作用,从而掌握人体机能。
2.体会学习文章语言生动形象的特点,及总分总的写作顺序。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直接引题,激发兴趣(出示幻灯1 生命奏鸣曲)同学们,海洋虽然会有风暴,能够掀起万丈狂澜,但它也有风平浪静的时候。
可是在生命的岁月中,我们身体的内部却永远是一片喧哗,永远是那么不平静。
那里有滚滚的血液在血管里日夜不停地奔流,有呼啸的狂风在肺叶中来回激荡。
因而,在人体内部,我们可以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
时而激昂澎湃,时而舒缓流畅,时而铿锵有力,时而轻快明朗,这些声音交织在一起,奏响了一曲生命的赞歌。
(出示幻灯2)奏鸣曲在意大利文中表示声响的意思,有别于歌唱的声音。
奏鸣曲是一种专为某种乐器而写的音乐。
(出示幻灯3)课文的题目《生命奏鸣曲》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人体内发出的各种声音比喻成奏鸣的乐曲,新奇,准确,富有想象力。
只读课题,就一下子吸引住了我们,把我们带入了奥秘无处不在的人体,下面呢,我们就一起漫游人体世界,去追寻这美妙的声音吧!(出示幻灯4)学习这篇课文我们需要达到以下几个教学目标:1.能有感情朗读课文,掌握生字新词。
2.了解人体各器官的作用,从而掌握人体机能。
3.明确本文主要的说明方法。
4.体会学习文章语言生动形象的特点,及总分总的写作顺序。
(出示幻灯5)二、检查预习,巩固词句接下来,请你认真的读一读课文中出现的这些词语,读准了他们,你才能轻松的读通课文。
蠕动黏膜痉挛麻痹打鼾梗阻解决了最基本的字词问题,下面的这些句子,你读起来就会更有自信了。
(出示幻灯6)当肺脏有病变,气管、支气管黏膜肿胀、充血或痉挛收缩时,管腔变窄,气体通过时会发出吹哨一样的哨鸣声。
当胃的出口——幽门因病发生阻塞sè时,饮食难以下通,滞留在胃部,称为幽门梗阻。
《生命奏鸣曲》教案设计
![《生命奏鸣曲》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8fb062d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12ddc7e.png)
《生命奏鸣曲》教案设计第一章:生命的定义与价值1.1 生命的定义:介绍生命的概念,探讨生命的本质和特点。
1.2 生命的价值:探讨生命的价值,引导学生认识到生命的宝贵和重要性。
1.3 生命的起源与发展:介绍生命的起源和进化过程,探讨生命的演变和发展的原因。
第二章:生命的组成与结构2.1 细胞的生命活动:介绍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探讨细胞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2.2 组织的形成与功能:介绍组织的概念和分类,探讨组织的形成和功能。
2.3 器官与系统的协同作用:介绍器官和系统的概念,探讨它们之间的协同作用和相互关系。
第三章:生命的生长与发育3.1 生长的原理与过程:介绍生长的概念和原理,探讨生长的过程和影响因素。
3.2 发育的阶段与特点:介绍发育的概念和阶段,探讨各阶段的特点和重要性。
3.3 成熟与衰老:探讨成熟和衰老的概念,介绍成熟和衰老的过程和原因。
第四章:生命的遗传与变异4.1 遗传的基本原理:介绍遗传的概念和基本原理,探讨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
4.2 遗传疾病的产生与预防:介绍遗传疾病的概念和产生原因,探讨遗传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4.3 生物的变异与适应:探讨变异的概念和类型,介绍变异在生物适应环境中的作用和意义。
第五章:生命的延续与繁衍5.1 繁殖的策略与方式:介绍繁殖的概念和策略,探讨不同生物的繁殖方式和适应性。
5.2 生殖细胞的形成与受精:介绍生殖细胞的概念和形成过程,探讨受精的作用和过程。
5.3 生命的起点与胚胎发育:介绍生命的起点和胚胎发育的过程,探讨胚胎发育的关键阶段和影响因素。
第六章:生命的环境与生态6.1 生态系统的概念与组成:介绍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探讨生态系统中生物与非生物因素的相互作用。
6.2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探讨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介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6.3 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介绍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探讨可持续发展策略和人类对生态环境的责任。
《生命奏鸣曲》教案设计
![《生命奏鸣曲》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82d7440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f064f01.png)
《生命奏鸣曲》教案设计第一章:生命的起源1.1 教学目标:了解生命的起源和发展过程,认识生命的多样性。
1.2 教学内容:生命的定义和特征、生命的起源、生物的进化、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1.3 教学方法:讲授法、小组讨论法、案例分析法。
1.4 教学步骤:1.4.1 导入:通过展示地球生命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
1.4.2 讲授生命的定义和特征,引导学生理解生命的本质。
1.4.3 讲解生命的起源和发展过程,展示相关视频或图片。
1.4.4 分析生物的进化,引导学生了解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1.4.5 讨论生物多样性的意义,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分享。
1.4.6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第二章:生命的奇迹2.1 教学目标:了解生命的奇迹,培养对生命的敬畏之心。
2.2 教学内容:生命的奇迹、生命的顽强、生命的故事。
2.3 教学方法:故事法、小组讨论法、情感体验法。
2.4 教学步骤:2.4.1 导入:通过展示生命的奇迹图片,引发学生对生命的敬畏。
2.4.2 讲授生命的奇迹,展示相关视频或图片。
2.4.3 分享生命的顽强故事,引导学生感受生命的强大。
2.4.4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身边的生命的奇迹。
2.4.5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第三章:生命的呵护3.1 教学目标:了解生命的呵护,培养关爱生命的能力。
3.2 教学内容:生命的呵护、关爱身边的生命、保护生态环境。
3.3 教学方法:讲授法、小组讨论法、实践活动法。
3.4 教学步骤:3.4.1 导入:通过展示呵护生命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生命的关注。
3.4.2 讲授生命的呵护,引导学生了解关爱生命的重要性。
3.4.3 讲解如何关爱身边的生命,展示相关视频或图片。
3.4.4 分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义,引导学生参与环保实践活动。
3.4.5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呵护生命的经验。
3.4.6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第四章:生命的价值4.1 教学目标:了解生命的价值,培养珍惜生命的态度。
《生命奏鸣曲》教案设计
![《生命奏鸣曲》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9bff713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42a9d6e.png)
《生命奏鸣曲》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命的起源、发展和消亡过程,认识到生命的脆弱和可贵。
2. 培养学生关爱生命、珍惜生命的意识,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3. 引导学生从音乐、绘画等艺术形式中感受生命的美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4. 通过对生命主题的探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生命的起源:介绍生命的起源和发展过程,让学生了解生命是如何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的。
2. 生命的多样性:介绍不同生物种类及其特点,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多样性。
3. 生命的共性:探讨不同生物之间的相似之处,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共性。
4. 生命的价值: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价值,培养关爱生命、珍惜生命的意识。
5. 生命的艺术表现:通过音乐、绘画等艺术形式,让学生感受生命的美好。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生命的起源、发展和消亡过程,引导学生了解生命的基本知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生命案例,让学生从实践中感受到生命的价值和美好。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4. 艺术鉴赏法:欣赏音乐、绘画等艺术作品,让学生感受生命的美好。
四、教学准备1. 教学PPT:制作包含生命知识的PPT,辅助教学。
2. 教学视频:准备相关生命的视频资料,用于课堂展示。
3. 艺术作品:收集与生命主题相关的音乐、绘画等艺术作品。
4. 讨论话题:提前准备与生命主题相关的话题,供学生讨论。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沟通交流等。
3. 课后作业:布置与生命主题相关的作业,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4.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不断优化教学方法和内容。
六、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播放一个关于生命起源的短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课主题。
2. 讲授生命起源:讲解生命的起源,让学生了解生命是如何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的。
六年级下语文教学设计生命奏鸣曲_北师大版
![六年级下语文教学设计生命奏鸣曲_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bb3cd0c20066f5335b8121d4.png)
六年级下语文教学设计生命奏鸣曲_北师大版生命奏鸣曲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并掌握文中的字、词。
(2)了解人体器官的作用,从而了解人体的技能。
(3)体会文章语言生动形象的特点,“总—分—总”的写作顺序。
(4)明确本文主要的说明方法。
过程与方法(1)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2)跟随作者的描写,了解人体各器官的作用。
(3)学习文章语言的特点,体会文章“总—分—总”的写作顺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自读自悟文章,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教育学生珍爱生命,努力释放生命的光辉。
教学重、难点重点体会学习文章语言生动形象的特点及“总—分—总”的写作顺序。
难点明确本文主要的说明方法。
上课时间年月日教学具准备课件教学方法(或模式)“情境探疑”教学模式教学过程:带入情境确立目标1、带入情境1)板书课题,学生朗读课题。
2)学会针对课题,提出自己的质疑。
2、确立目标1)学生自读课题,解决生字新词。
2)指名读文、正音,并引导感知课文内容及说明方法。
3)学生默读思考。
如:作者对于不同情况下心脏声的说明:正常情况下,发出“同、特、同、特”的声音;当心脏受到损伤时,它就急剧地跳动,鼓声就从“同、特”变成了“同、特、特”。
你体会到作者语言的妙处吗?拓展情境达标训练从内容到说明方法作简要概括。
(1)全文结构清晰,采用了“总—分—总”的形式,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
(2)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聚焦情境反思构建你还知道人体的哪些声音?能根据自己的了解,说出怎样的声音变化判断一个人体是否健康吗?1、仿写练习:结合本文“总—分—总”的说明顺序及说明语言生动准确的特点,学生自定内容,主题进行仿写。
2、完成课后习题个性化创意:板书设计:生命奏鸣曲心脏跳动血液奔流珍爱生命释放光辉肺脏呼吸胃肠蠕动。
《生命奏鸣曲》教案设计
![《生命奏鸣曲》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fc36b73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43a566f.png)
《生命奏鸣曲》教案设计一、教材分析《生命奏鸣曲》是一篇描绘生命诞生、成长和消逝的诗歌。
通过诗歌中的生动描绘,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的美好与悲伤,体会到生命的无常和脆弱,从而引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和珍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正确地朗读和背诵《生命奏鸣曲》;能理解诗歌中的基本概念和象征意义;能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诗歌内容;通过对比分析,了解诗歌与其他文学作品的异同;通过创作练习,提高学生的诗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生命的美好与悲伤,培养对生命的敬畏之情;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珍视生命,关爱他人;激发对文学艺术的热爱,提高审美情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诗歌的基本概念和象征意义;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诗歌的情感内涵和生命主题。
2. 教学难点:诗歌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诗歌中的意象分析和情感体验;诗歌创作技巧的运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以一段关于生命的视频资料或图片,引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导入新课《生命奏鸣曲》。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和主题。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诗歌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对比其他文学作品,了解诗歌的独特之处。
4. 诗歌解析: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如比喻、拟人等;解读诗歌中的意象和情感,引导学生体验生命的美好与悲伤。
5. 诗歌创作:以《生命奏鸣曲》为蓝本,让学生进行诗歌创作练习;引导学生运用象征、比喻等手法,表达自己对生命的感悟。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生命的美好和脆弱;激发学生对生命的敬畏之情,培养正确的生命观。
五、课后作业1. 背诵《生命奏鸣曲》;2. 完成一篇关于生命的作文,可以是感悟、故事或散文等形式;3. 收集其他关于生命的诗歌或文学作品,进行阅读和分析。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和创作等活动中的积极程度;2. 诗歌理解:通过提问、回答和作文等方式,评估学生对诗歌内容、主题和象征意义的理解程度;3. 创作能力:评价学生在诗歌创作中的想象力、表达力和技巧运用等情况;4.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包括背诵、作文和阅读分析等方面。
生命奏鸣曲教学设计 生命奏鸣曲说课稿
![生命奏鸣曲教学设计 生命奏鸣曲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4b012b1048d7c1c708a145de.png)
生命奏鸣曲教学设计生命奏鸣曲说课稿《生命奏鸣曲》是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的课文,《生命奏鸣曲》是一篇以奏鸣曲作比喻,描写各种生命活动的说明文。
以下是本人为你整理的生命奏鸣曲教学设计,希望能帮到你。
《生命奏鸣曲》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能感情朗读课文,掌握生字新词。
了解人体各器官的作用,从而掌握人体机能。
明确本文主要的说明方法。
2 体会学习文章语言生动形象的特点,及总分总的写作顺序。
3 教育学生珍爱生命,努力释放生命的光辉。
教学过程:一、导入:人们常常说:生命在于运动,对于活着的人来说,身上的各个器官都在各司其职,有组织地运动着,同时也发出各种细微的声音,这些声音汇合在一起,组成了一支“生命奏鸣曲”,不同的声音就像各种信号可以给我们传达出不同的信息呢,比如肚子饿了会叫,肚子里装了好多水会发出“咣啷、咣啷”的声音,那么还有哪些声音是我们所不熟知的呢?今天我们来学习篇说明文,看看生命的运动是如何通过声音表现出来的。
二、字词:(注音及解释要查字典)痉挛黏稠酣睡鼾音蠕动麻痹三、学生默读思考:(1)本文的结构是什么?本文在说明时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形式,非常清晰:第一部分(1自然段)总写活着的人各个内脏器官都要发出声音,汇成一支“生命奏鸣曲”。
第二部分(2—6自然段)分别从三个方面说明组成“生命奏鸣曲”的乐章。
这部分分三层第一层(第二自然段)说明心脏发出的声音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第二层(3、4自然段)说明肺脏发出的声音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第三层(5、6自然段)说明胃肠道发出的声音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第三部分(7自然段)说明人体各种音响组成的“生命奏鸣曲”成为人的生命的重要标志。
(2)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点?品读课文,体会本文说明语言的生动准确比喻,体现其生动性:作者把心脏比喻成“勤劳的鼓手”,因为它以每分钟60—100次的节律发出声音,把肺脏比喻成“管乐队”,因为“肺里有树枝一样分叉的气管、支气管、小支气管、毛细血管”等。
《生命奏鸣曲》教案设计
![《生命奏鸣曲》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9a787ed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e007169.png)
《生命奏鸣曲》教案设计第一章:生命的奇迹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生命的起源和生命的奇迹。
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1.2 教学内容生命的起源和发展:介绍生命的起源,探讨生命的演化过程。
生命的奇迹:分享一些生命的奇迹,如自然界中的奇妙生物和人类生命的奇迹。
1.3 教学活动让学生通过观察和讨论,了解生命的起源和发展。
通过观看视频或图片,让学生感受生命的奇迹,并展开小组讨论。
1.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生命的理解和感悟。
收集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评估和反馈。
第二章:生命的多样性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生命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引导学生尊重和保护生物多样性。
2.2 教学内容生物多样性的概念:解释生物多样性的含义和重要性。
生物多样性的展示:介绍不同生物种类和它们的特点。
2.3 教学活动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描述,了解生物的多样性。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考察,观察不同生物种类的特点。
2.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考察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收集学生的观察报告,进行评估和反馈。
第三章:生命的相互关系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生态系统的平衡。
引导学生思考人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3.2 教学内容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介绍捕食关系、竞争关系等生物相互关系。
生态系统的平衡:解释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的平衡关系。
3.3 教学活动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或小组讨论,了解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组织学生进行生态游戏,体验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3.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角色扮演或讨论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生物相互关系的理解。
收集学生的游戏体验报告,进行评估和反馈。
第四章:生命的可持续发展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生命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思考个人和社会对生命的可持续发展应承担的责任。
4.2 教学内容生命的可持续发展:解释生命的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意义。
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探讨可持续发展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生命奏鸣曲:激发学生热爱生命的教案
![生命奏鸣曲:激发学生热爱生命的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9a2ab97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a9.png)
生命奏鸣曲:激发学生热爱生命的教案生命,是最为珍贵的礼物,它是无价的,也是无法购买的。
面对如此宝贵的存在,我们应当学会热爱生命,珍惜生命,从内心深处懂得珍惜我们拥有的每一天。
如何在校园教育中激发学生热爱生命的情感和意识?本文将介绍一种创新的教育方法——生命奏鸣曲,让学生感受生命的美妙与影响力。
一、什么是生命奏鸣曲教学法生命奏鸣曲,是一种有趣的教学法,通过声音和音乐,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和理解生命的珍贵、美好以及生命的力量。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听觉、视觉和触觉等不同的沉浸式体验,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感受生命的珍贵,还可以更加深入地探究自身的情感和意识,以此激发学生的热爱生命情感,让学生在珍视生命的同时,更加热爱自己。
二、生命奏鸣曲教学法的实施步骤1、准备课程材料准备一些有关生命的素材,例如音乐、视频、图片等,根据自身的教学方案和教学需要进行调整。
2、设计课程内容根据学生的年龄和理解程度,设计教学内容和课程目标。
例如,可以通过观看生命的诞生、成熟、传承和死亡等过程的影片,让学生感受生命的力量,从而更好地理解和珍视生命。
3、开展音乐效应实验通过深入体验音乐的力量,让学生更好地感受音乐的魅力,同时也可以谈论音乐给人带来的情感和意识变化。
4、开展图片分享通过展示有关生命的图片,让学生了解生命的变化过程,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和珍贵性。
5、文学作品阅读通过阅读相关的文学作品,例如《绿野仙踪》、《小王子》等,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的自由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生命奏鸣曲教学法的优势1、激发学生热爱生命情感生命奏鸣曲教学法通过不同的感觉体验,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和了解生命的珍贵、美好和影响力,从而激发学生的热爱生命情感,让学生珍视自己,更加热爱生命。
2、培养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通过音乐、图片和文学作品等材料,生命奏鸣曲教学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激发学生的自由思考和创意思维能力,从而更好地理解和珍视生命。
生命奏鸣曲教学设计
![生命奏鸣曲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6f266c15ef7ba0d4a733b8a.png)
生命奏鸣曲教学设计教材解读本课是一篇说明文,介绍了关于人体内脏的有关知识,说明人体内到处充满着生命的活力与音响,组成了一支“生命奏鸣曲”。
题目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在说明过程中,作者也较多地运用了比喻的方法,使说明清楚准确,形象生动,易于理解。
全文结构清晰,采用了总—分—总的形式,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以生动通俗的语言说明了人体器官的声音与健康的关系。
教学目标1、能感情朗读课文,掌握生字新词。
了解人体各器官的作用,从而掌握人体机能。
明确本文主要的说明方法。
2、体会学习文章语言生动形象的特点,及总分总的写作顺序。
3、教育学生珍爱生命,努力释放生命的光辉。
教学重难点:1、体会学习文章语言身生动形象的特点及:总分总“的写作顺序。
2、明确本文主要的说明方法。
教具准备:课文中的插图、幻灯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板题生命奏鸣曲(二)初读感知1 学生自读课文,解决生字新词。
2 指名读文,正音,并引导感知课文内容及说明方法。
3 学生默读思考。
4引导交流,指导明确以下内容。
本文是一篇说明文,介绍了关于人体内脏的有关知识,说明人体内到处充满着生命的活力与音响,这些音响组成了一支“生命奏鸣曲”。
“生命奏鸣曲”这个题目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
本文在说明时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形式,非常清晰:第一部分(1自然段)总写活着的人各个内脏器官都要发出声音,汇成一支“生命奏鸣曲”。
第二部分(2—6自然段)分别从三个方面说明组成“生命奏鸣曲”的乐章。
这部分分三层第一层(第二自然段)说明心脏发出的声音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第二层(3、4自然段)说明肺脏发出的声音与人体健康的噶。
第三层(5、6自然段)说明胃肠道发出的声音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第三部分(7自然段)说明人体各种音响组成的“生命奏鸣曲”成为人的生命的重要标志。
(三)探究交流1.学生品读课文,体会本文说明语言的生动准确。
2.引导交流,抓住有关词句体会本文的语言特点并朗读重点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命奏鸣曲》教学设计
一、教材解读
本课是一篇说明文,介绍了关于人体内脏的有关知识,说明人体内到处充满着生命的活力与音响,组成了一支“生命奏鸣曲”。
题目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在说明过程中,作者也较多地运用了比喻的方法,使说明清楚准确,形象生动,易于理解。
全文结构清晰,采用了总——分——总的形式,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以生动通俗的语言说明了人体器官的声音与健康的关系。
二、学情分析
说明文在小语教材中所占比例不大,但作为一种常用文体,在高年段的各册教材中均有出现。
学生已初步掌握了学习说明文的步骤方法,即理解说明的内容,理清说明的顺序,体会说明的方法,进而提高表达能力。
本课结构清晰,语言特点鲜明,故教学时可引导学生从理清思路入手,整体上把握文章结构,理解说明的内容及方法,完成教学的重点,并通过探究性学习,深入体会并学习文章的语言特点,以突
破教学的难点。
三、教学目标
1 能感情朗读课文,掌握生字新词。
了解人体各器官的作用,从而掌握人体机能。
明确本文主要的说明方法。
2 体会学习文章语言生动形象的特点,及总分总的写作顺序。
3 教育学生珍爱生命,努力释放生命的光辉。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板题
生命奏鸣曲
(二)初读感知
1 学生自读课文,解决生字新词。
2 指名读文,正音,并引导感知课文内容及说明方法。
3 学生默读思考。
4 引导交流,指导明确以下内容。
本文是一篇说明文,介绍了关于人体内脏的有关知识,说明人体内到处充满着生命的活力与音响,这些音响组成了一支“生命奏鸣曲”。
“生命奏鸣曲”这个题目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
本文在说明时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形式,非常清晰:
第一部分(1自然段)总写活着的人各个内脏器官都要发出声音,汇成一支“生命奏鸣曲”。
第二部分(2——6自然段)分别从三个方面说明组成“生命奏鸣曲”的乐章。
这部分分三层
第一层(第二自然段)说明心脏发出的声音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第二层(3、4自然段)说明肺脏发出的声音与人体健康的噶。
第三层(5、6自然段)说明胃肠道发出的声音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第三部分(7自然段)说明人体各种音响组成的“生命奏鸣曲”成为人的生命的重要标志。
(三)探究交流
1学生品读课文,体会本文说明语言的生动准确。
2引导交流,抓住有关词句体会本文的语言特点并朗读重点部分。
如:
作者把心脏比喻成“勤劳的鼓手”,因为它以每分钟60——100次的节律发出声音,把肺脏比喻成“管乐队”,因为
“肺里有树枝一样分叉的气管、支气管、小支气管、毛细血管”等。
这样,通过比喻把人体有关知识形象地介绍给读者,清楚明白而又准确生动,充满趣味性。
又如,作者对于不同情况下心脏声音的说明:正常状态下,发出“同、特、同、特”的声音,当心脏受到损伤时,它就急剧地跳动,鼓声就从“同、特”变成了“同、特——特”,说明清楚准确,又生动形象,把心脏跳动的有关知识介绍给读者。
3知识拓展
你还知道人体的哪些声音?能根据自己的了解,说出怎样从声音的变化判断一个人身体是否健康吗?
(从咳嗽声、打喷嚏的声音、以及嘶哑的嗓音可判断一个人正患感冒、支气管炎、或者咽炎;从人发出的打呵欠的声音可判断一个人疲劳或困倦的程度等。
)
(四)全文小结
从内容到说明方法作简要概括
(五)仿写练习
结合本文总分总的说明顺序及说明语言生动准确的特点,引导学生自定内容、主题进行仿写。
五、资源介绍
1、生命的基本功能
2、生命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