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审计的功能定位
内部审计职能定位

�
2、萨班斯法案对内部审计的影响
�
对于IIA提出的内审新定义,美国内部审计实务界也有 不同的声音。 ——有少数内部审计经理认为,由审计职业组织来定义 内部审计毫无意义,职业组织应该做的事情是为职业界提 供有用的工作指南,而不是直接指挥内部审计师 “你必须 做什么”,内部审计师应该听命于高管层,而不是IIA。 因 为管理层才是内部审计部门的 “顾客”。
�
三、确认与咨询并举 ——内审价值实现的必然选择
�
该报告建议,内审应更大限度地拓宽视野至下 列五个领域,以满足不同利益相关者的需求: 1、舞弊检查:内部审计应向管理层提供预防 与侦测舞弊行为的适当控制措施是否到位的确认 服务; 2、风险管理:内部审计应帮助管理层建立全 面的风险评估流程,以判断有关财务报告的内部 控制是否有效;
�
2、萨班斯法案对内部审计的影响
�
�
——内部审计的定义不应该流于一般化,毕竟不同的 公司实际情况不一样。 甚至有的单位负责人并不认为经营审计比传统的财务 报表审计更有价值。 内部审计的咨询职能导向使得审计经理不得不分配更 多的时间资源用于客户的各种非预期需求。因为相对于传 统的确认业务,咨询及价值增值类业务的发生具有更大的 不确定性,因此难以计划。用于这种非预期需求的审计时 间有时候甚至能占到一半左右。
�
我国内审实践部门对内审的定位更加超 前,与IIA的定义趋同,强调内部审计的价 值增值功能。 根据《08‘中国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发展研究 报告》的调查 2013年中国内审新准则出台
�
�
(二)萨班斯法案对美国内部审计职能定位的影响
1、美国内部审计实务界对IIA新定义的反应 2、萨班斯法案对内部审计的影响
内部审计的职能定位
国家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和内部审计的定位与协作

国家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和内部审计的定位与协作国家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和内部审计都是对企业财务报表、业务流程和内部控制的审核和验证工作。
它们的定位和职责如下:1. 国家审计:国家审计是对政府机构、国有企业等行使财务管理权力的单位进行的审计。
其主要职责是对国有资产的管理运营情况、预算执行情况、会计核算制度执行情况、财务管理制度执行情况、风险防范措施、内部控制、合规性等进行检查、审核和评估,确保国有资产和财政资金使用的合法性、合规性、安全性和效益性。
2. 注册会计师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是对上市公司和其他重要实体的财务报表进行的审核,其职责是对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合规性、完整性和一致性进行评估,评估其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和合规性,发现重要错误和欺诈行为,提供独立的意见和建议以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3. 内部审计:内部审计是由企业内部的专业审计人员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和合规性进行专业性评估、监测和改进。
其职责是评估和建议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管理流程和风险管理体系,发现和预防企业内部的财务和操作风险,改进企业运营效率和经营绩效。
这三种审计形式在企业中的协作如下:1. 内外协同:国家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和内部审计的协同,会提高企业的内控水平和运作效率,增强企业的防范风险的能力,做到内外协同,能够更好地保护企业的利益和客户的利益。
2. 互相支持:国家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和内部审计这三种审计形式可以互相支持,在企业内部建立衔接起来的审计架构,通过协同作用,达成相互补充,提高严谨性和专业性,彼此借鉴和互相协调,能够更好地维护企业和社会的利益。
3. 信息共享:国家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和内部审计在审计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各种信息都可以信息化共享,创造一个数据整合和分析体系,有效地提高了审计质量和效率,就像一个“三位一体”的管理系统,互相配合,互相促进,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权益保障体系。
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定位与作用

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定位与作用作者:陈吉虎来源:《现代审计与经济》2012年第02期一、公司治理中的内部审计定位(一)内部审计是公司治理的监督者。
内部审计一度曾被定位于“监督者”的角色。
从公司治理的角度看,内部审计的职责不应局限于审核会计账目,而应扩展为稽查和评价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完善,审查内部组织机构执行指定职能的效率和效果,并向企业管理者提出建议和报告。
在内部控制框架构建中,内部审计要致力于监督企业经营业务符合内部控制框架的要求,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提供完善内部控制和纠正错误的建议。
(二)内部审计是企业风险管理的关注者。
人们很早对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理解不一,一种观点认为内部控制从属于风险管理的范畴,是风险管理的方式之一。
另一种有代表性的观点是将风险管理纳入内部控制体系,认为控制包含了风险。
随着风险导向内部控制的来临,内部审计的重点也由“控制”转向“风险”。
现代内部审计相比于传统的内部控制,更关注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和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
在风险导向内部审计观念下,风险管理成为组织中关键流程,促使内部审计的工作重点不再是测试控制。
控制虽然重要,但分析、确认、揭示关键性的经营风险,成为内部审计的焦点。
内部审计的建议不应只是强化控制、提高控制的效率和效果,而应该是规避风险、转移风险和控制风险,通过有效的风险管理,提高整体管理效率和效果。
(三)内部审计是内部战略的谋划者。
现代内部审计的主要作用是“评估和建议”,而不再是以往的“监督和复核”。
这一转变赋予了内部审计更多的内涵,在风险导向的内部控制下,内部审计计划与公司风险管理策略联系在一起,内部审计通过对公司的风险分析,保证审计计划与经营计划相一致。
内部审计从强调确认和测试控制的完整性,逐步转向强调确认和测试风险是否得到有效管理,进而成为内部战略的计划者,以确保组织和系统的正常运做,实现组织目标。
在变革的时代,内部审计应在全面管理中发挥更高价值的功能,这一崭新的定位已经成为内部审计职业发展的目标,也为内部审计在组织中实现新的价值提供了机遇。
内部审计的功能定位

内部审计的功能定位什么是内部审计?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的、客观的、协助管理层实现组织目标的活动。
其主要目的是评估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是否有效,并提供改进建议。
同时,内部审计还能够帮助企业发现和解决风险和问题,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经营业绩。
因此,内部审计具有重要的功能定位。
内部审计的功能定位监督和评估内控制度的有效性内部审计首要的功能是监督和评估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
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为达成目标而设施的一套制度,包括组织结构、运作流程、财务报告制度等方面的制度。
内部审计需要对企业的各种内部控制制度进行检查,以确保其有效性和合规性。
发现和解决风险和问题内部审计还需要通过风险评估和控制自评等方式,发现和解决与内控制度相关的风险和问题。
通过对企业的各种经营活动进行审计,内部审计可以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提出建议,并监督问题解决的进展情况。
提供给企业的管理层决策支持内部审计的审计报告是企业管理层制定决策的一个重要参考,内部审计报告的内容和意见可以帮助管理层制定合理的决策,降低企业的风险和成本,提高经营效率和经济效益。
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文化建设内部审计除了评估内部控制和解决问题以外,还能帮助企业加强内部控制文化的建设。
内部审计的过程和结果能够引领企业构建健全的内部管理制度,提高员工的自觉性和意识,增强企业内部控制意识和文化建设。
内部审计的目标内部审计的目标在于评估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发现和解决问题,提供管理层决策支持,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文化建设。
其中,评估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是内部审计的主要目标,发现和解决问题是内部审计的主要手段,提供管理层决策支持和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文化建设是内部审计的附加和补充目标。
内部审计的实施过程内部审计的实施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制定内部审计计划。
内部审计计划需要根据企业的特点和需求,确定审计的范围、时间、资源等信息,制定具体的工作方案和安排。
2.开展内部审计工作。
内部审计包括事前确认、采集证据、检查证据和报告发表等环节。
内部审计的职能定位

内部审计的职能定位内部审计的职能定位2022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新《中国内部审计准则》(以下简称新准则),对2022年以来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发布的《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和29个具体准则进行了修订,并重新构架了与国际内部审计准则接轨的新的准则体系,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实现了国际化、现代化,标志着我国内部审计准则已经走向完善和成熟。
下面是yjbys我为大家带来的关于内部审计的职能定位的学问,欢迎阅读。
一、内部审计职能相关概述依据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关于"内部审计'的定义,内部审计的主要职能定位表现在两个方面,分别是确认和询问,其主要目标是把握企业经营风险、增加企业价值。
Hermanson(2022)从组织结构方面对内部审计职能进行了分析,认为内部审计在企业管理部门中应当是相对独立的,并且应当直接隶属于董事会,这种组织结构能最大限度地保证内部审计的职能作用发挥。
Singer(2022)认为现代内部审计在职能上已经脱离了单纯的财务审计,应当作为一种风险管理服务对企业全面风险管理进行有效把握,成为企业中一个相对独立的约束机制。
我国学者胡继荣(2022)同样提出过此类观点,认为内部审计应当全面参与到企业经营管理中,特别是随着全面内部把握在企业中的应用,内部审计应当在职能方面进行相应调整,强化内部把握审计。
二、新准则对内部审计职能转变的影响1、以风险管理为核心的指导思想1999年,IIA通过大量的调查争论认为,应当转变内部审计本质定位的熟识,无论是以财务导向为基准,还是业务导向、管理导向为基准,都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形势。
随着企业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所面临的各种经营风险不断增加,内部审计必需与时俱进,以风险管理为核心成为内部审计进展的必定趋势。
我国内部审计起步较晚,内部审计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还停留在财务审计。
新准则修订了内部审计的定义,新定义表述为"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和询问活动,它通过运用系统、规范的方法,审查和评价组织的业务活动、内部把握和风险管理的适当性和有效性,以促进组织完善治理、增加价值和实现目标'。
内部审计的职能、地位和作用

内部审计的职能、地位和作用随着内部审计的发展,内部审计在促进完善组织治理、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内部审计的职能传统的内部审计以查错纠弊为目标,主要职能是针对组织的财务收支及有关经济活动进行审查和评价。
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协会将内部审计的职能定位为“确认”与"咨询",标志着内部审计的职能除了传统的监督、检查和评价,还包括在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和组织治理层面发挥建设性作用,以实现为组织增加价值和改善组织运营的目标。
确认职能是内部审计较早显现出来的职能,表现为内部审计人员对管理层履行受托管理责任的过程或结果进行核实、予以确认。
咨询职能是现代内部审计的重要职能,是传统内部审计转变为现代内部审计的重要标志,它要求内部审计在履行确认职能的基础上,针对审计发现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帮助组织改善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建议,从而协助委托人实现对管理层履行受托管理责任行为的有效约束和激励,直接促进和帮助其有效履行受托责任。
内部审计应当通过履行确认和咨询职能,促进和帮助有关管理层有效履行其受托管理责任,以减少代理成本、改善管理绩效、增加组织价值。
在组织治理、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中均占有重要地位的内部审计,只有适应飞速发展和纷繁复杂的组织环境,从组织治理、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入手,通过评价和改进组织治理、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过程中的效率、效益和效果,以确保披露组织潜在的风险,达到经济并有效地为组织增加价值和改进运营的目的。
现代内部审计的发展历程已经很清楚地验证了其为组织增加价值、实现组织治理目标的基本职能,也体现了内部审计机构对组织自身及其利益相关者所承担的责任。
通过对组织,特别是对董事会下属的审计委员会以及执行经理提供扩展的确认和咨询服务,内部审计机构对改善组织治理产生了有效的影响。
经过内部审计机构确认的信息有利于组织内部和外部的决策,从而优化了稀缺的组织资源和经济资源的合理配置及其有效果和高效率的管理和使用。
内部审计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内部审计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随着企业不断壮大和发展,企业面临的风险和管理问题也越来越多。
为了更好地管理企业风险,提高企业经营效率,企业内部需要设立内部审计机构来进行企业的内部审计管理。
本文将从内部审计的定位、作用、价值和实施过程等方面,对内部审计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进行探讨。
内部审计的定位内部审计是指由企业内部的专业审计人员对企业运营管理过程进行全面审计和风险评估的活动,以发现经营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改进意见。
内部审计旨在确保企业管理水平和业务流程完善性,减少企业内部风险,增强企业公正性、透明度和可持续发展。
内部审计应该是一种独立的审计机构,需要保持与业务需求部门的分离,从而确保审计独立性。
内部审计的作用1. 发现内部控制风险内部审计通过对企业运营管理流程的审计和风险评估,发现和防范企业内部控制风险。
内部审计可以对企业的财务、营销、采购等关键业务流程进行全面审计,发现潜在的风险,通过提出建议和谋划措施,帮助企业提高运营管理水平,保护企业利益。
2. 提高经营效率内部审计可以优化企业业务流程,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
通过审计,内部审计人员可以发现企业中存在的问题和需求,把这些问题和需求反馈给企业的管理团队,从而帮助企业开展更好的业务管理,在增加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时,确保企业的安全性和可持续发展。
3. 提升企业的声誉内部审计可以帮助企业提升声誉。
企业内部环境的稳定与健康的是企业发展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无论对内对外都具有很高的意义。
内部审计通过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经营效率,增强企业相关政策执行力,优化企业内部人员的人才状况等方面的设计和实现,从而提升企业的公信力和形象,树立起企业的品牌形象。
内部审计的价值1. 由独立的审计机构进行审计,保证审计的公正性。
2. 内部审计能够发现企业在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改进意见,从而有助于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
3. 通过对企业业务流程和员工行为的监督,内部审计能够预防潜在的欺诈和盗窃行为,并保护企业的财产安全。
由内部审计的定义重述内部审计在企业中的职能定位概要

由内部审计的定义重述内部审计在企业中的职能定位[ 06-12-12 14:38:00 ] 作者:姜文华 郑凤旺 编辑:studa20摘 要: 内部审计是指组织内部的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活动,它通过审查和评价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来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
其职能是由内部审计自身的条件和所处的外部环境所决定的。
就我国目前的环境和我国内部审计的特点来看,监督检查职能、鉴证评价职能、控制职能、风险预警职能和咨询服务职能应该是内部审计的主要职能。
关键词: 定义;内部审计;职能定位内部审计的职能是由内部审计自身的条件和所处的外部环境所决定的。
以西方内部审计为例,现代内部审计产生的初期,由于生产规模的扩大,企业经营层次的增多,企业管理当局更加关心分支机构编写的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企业财务收支的合规性,内部审计主要是进行查错揭弊的合理性财务审计。
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科学技术的变革和经济国际化的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为了立于不败之地并不断发展,迫切需要加强内部控制,改善经营管理,此时西方企业内部审计由传统的财务审计转向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审评,并逐步开展经营审计。
20世纪60~70年代以来,伴随着经济的增长,西方国家出现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例如环境污染、能源危机、社区关系紧张、消费者权益保护不力等。
这些问题的出现和恶化直接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经营和持续发展,使得企业不得不开始审视自己的社会价值和社会责任。
他们认识到,只有履行好自己的社会责任,才能保障企业的良性可持续发展。
因此,内部审计部门又积极开展了社会责任审计,于是内部审计开始对从经营决策到经营结果和效果的全过程开展审计,最大限度地为企业提高管理水平,提高经济效益服务,为促进企业长期健康、稳定地发展服务。
一、由内部审计的定义看内部审计的职能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 )2001年在其发布的《内部审计实务标准》中对内部审计的定义是:“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保证工作和咨询活动,其目的在于为组织增加价值并提高组织的运作效率。
新时代内部审计职能定位研究

新时代内部审计职能定位研究
内部审计是一个针对组织机构中的风险和控制的独立、客观的保障活动。
在新时代,内部审计的职能定位更加明确,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首先,内部审计要着重关注风险管理。
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下,企业面临各种风险,包括操作风险、金融风险、法律风险、供应链风险等。
内部审计需要加强与风险管理部门的沟通和协作,对企业的风险进行全面识别、评估和控制,确保企业的发展稳健有序。
其次,内部审计需要更加关注业务运营以及财务和会计方面的管理。
内部审计应当重视企业的业务过程、财务信息和会计政策是否合规,以及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有效。
只有在这些方面做好了,企业的经济效益才能更好地得到保障。
第三,内部审计还应加强对企业治理的监督。
新时代企业治理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加强对企业治理的监督成为内部审计的重要职责。
特别是,应注重对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管理人员的监督和评价,确保企业治理能够适应外部环境变化。
最后,内部审计需更好地发挥其咨询作用。
内部审计具有独立、客观、专业的优势,可以为企业提供咨询和建议,帮助企业在经营管理及风险控制等方面更加有效地管理和应对风险。
综上所述,内部审计在新时代的职能定位需要更加凸显其重要性和必要性。
仅仅依靠经验和技术可能无法满足现代公司治理的标准,需要加强制度建设和规范,切实发挥好内部审计的作用,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保障。
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定位

115经济智库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定位我国《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当中对于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具有明确规定,主要包括监督、评价与建议职能,能够凭借独立性而在企业经营管理实践当中渗透,帮助企业优化内控环境,进而保证内部控制活动效果,使企业能够规避风险、健康发展。
但现实层面却碍于审计职能定位模糊的局限而导致一些问题时有发生。
据此,进一步明确当前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定位,并找到强化职能定位的有效措施,即体现出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定位监督职能。
企业内部审计的监督职能主要针对于企业内部的各项经济活动,通过对企业经济活动的监督和管理来实现对风险的监测,监督对象包括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以及内控的质量等,旨在确保企业财务信息安全。
评价职能。
企业内部审计的评价职能与监督职能属于相互依存的关系,以监督职能为基础,通过对企业经营发展战略、财务预算和经营决策等各方面的经济活动方案可行性进行科学判断,从而保证企业各项活动的实施都能够保证限定在科学合理的范围内,对于企业提高内部管理水平无疑具有重要作用。
建议职能。
建议职能主要是通过审计结果为企业决策服务提供建议和必要的支持。
现如今现代企业制度已经建立,所有企业经营的自主性越来越明显。
而审计工作具有独立性特点,能够依靠国家相关政策对企业的经营和发展提供针对性的信息依据,从而有助于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效率[1]。
优化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定位的建议完善内部审计结构。
企业内部审计结构的设置会在极大程度上影响到审计职能作用的发挥。
现如今虽然越来越企业设置了审计部门,但形式化问题严重;还有不少企业直接将审计工作交给财务部门,此弊端的负面影响显而易见[2]。
因此需要企业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是要对审计职能的重要性给予足够的重视,结合企业内部实际情况优化组织结构,对人员进行合理配置,以保证审计工作的专业性和针对性;二是要不断优化内部审计制度,结合国务院审计署相关政策规定与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个切实可行的制度,用于约束企业内部人员配合审计工作,同时对审计工作提供相应的规范,避免各类不良因素对内部审计质量造成的影响,尽可能实现审计工作的公正、科学和客观性。
内部审计职能定位与内部审计外包

内部审计职能定位与内部审计外包张少凤(湖南大学会计学院;湖南,长沙,410079) 内部审计职能如何定位,直接决定其功能的发挥,进而影响内部审计的发展前景。
从IIA对内部审计的最新定义可以看出,国际上认为内部审计应为组织服务。
我们认为,对内部审计的职能进行定位,应从分析内部审计的发展历程,研究内部审计的根源入手。
一、内部审计根源于受托责任审计因受托责任的发生而发生,又因受托责任的发展而发展(杨时展,1990)。
作为审计重要组成部分的内部审计也是基于受托责任而产生和发展的。
1.受托责任与内部审计的产生。
内部审计源远流长,早在奴隶社会就出现了内部审计的萌芽。
奴隶主为了坐享其成,将自己的私有财产委托代理人经营管理,财产所有权与经营管理权的分离产生了受托责任关系,奴隶主委派亲信审查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不过这些第三者还负责其他管理工作,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内部审计。
进入中世纪后,因财产所有权与经营管理权相分离而产生的受托责任更加明确,内部审计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其主要标志是出现了专职的内部审计人员。
这时,审计的目的仍然是查错揭弊,审查内部财产经营管理者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进入了垄断阶段,产生了大批跨国公司和企业集团,总公司开始向下属公司实行多重“两权”分离。
进入20世纪40年代后,这种多重的“两权”分离更为迅速,总公司需要直接隶属于自己的专业人员对下属公司受托责任履行情况进行监督,这些专业人员就是内部审计人员。
此时,现代意义上的内部审计才真正诞生。
由此可见,内部审计的产生,与“两权”分离所产生的受托经济责任关系有直接联系。
没有多重的“两权”分离所产生的受托经济责任关系,就不可能产生内部审计。
2.受托责任与内部审计的发展。
传统的内部审计以评价财务责任为主要任务。
随着企业经营规模的扩大化和经营的多角化,基于受托财务责任的传统内部审计已不能满足企业改善经营管理的要求,内部审计被要求审查受托管理责任,对经营管理活动进行审查和评价,衡量经营的经济性、效率性及效果性,即开展管理审计。
浅议内部审计的职能定位

样的事实,当谈及内部 审计的职 能时,往往 强调其监督职 能,而 得 以发 展 。
对其他 的职能涉及较 少。就 内部 审计 的职能定位 ,笔者认 为,寓 监督于服 务将是我 国现代 企业内部 审计 未来 发展的趋 势。 为此 , 二 、我国现 代企业 内部审计职能定位的现状 职能是由事物本质所决定 的一种内在功能 。随着社会经济的 内部审计人 员不仅要善于发现 问题 ,更要善于解决 问题 ,并要 将 发 展 ,科 学 技 术 和人 的思 维 能 力 的进 步 ,人 们 对 事 物本 质 的 认识 所提建 议 当作本部门的服 务产品向管理 当局积极推销 ,以提 高审 会进一步深化和延伸 .这种认识上的深化 和延伸同时也会揭示事
界对内部审计 的认识大都停 留在查错纠弊阶段 ,内部审计 的理论 能根据市 场供求变化及时改变生产经营方向 。内部审计是企业 自
层次还 比较低 , 许多专家学者依然认为内部审计只能履行监督和 主权的一部分 ,不再是 国家职能部 门的延伸 .而是企业经营管理
评价职责 . 不能对管理活动给予适当的建议和帮助 :第三 .无人 的真正需要。国际上许 多国家的内部审计工作是 以增加企业的价 关注企业 内部审计理论研究工作 尤其是对现代企业 内部审计理 值 为 目的 .与 企 业 管理 的总 目标 是相 一 致 的 。这 不仅 有 利 于 内部
计 的效 果 。
[ 关键词】内部审计
一
职 能定位
物 的潜在职能 .也就会 改变事物现 有的职能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
的建立 健全和完善 . 内部审计的职能也会随之不断地发展变化 。 内部 审计的职能是 由内部 审计 自身的条件和所处的外部环境所决
、
我国现 代企业 内部审计的运作情况
浅谈企业内部审计的功能定位和作用发挥

—
一
合理、 有效, 检查被审计对象是否履行其经济责任 , 划 ; 在评估风险优先次序的基础上安排工作, 编制 有无违法乱纪、 损失浪费等行为 , 追究或解除其所 审计方案; 依据管理能力、 内部控制的质量、 金额的
一
l5 2 —
经济 科 苑 l l l
徐 晓静
科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浅谈企业 内部审计 的功能 定位和作用发挥
( 山东威海职业学院, 东 威海 2 4 0 ) 山 62 0
摘 要: 随着现代 企业制度 的建 立, 内部 审计的重要性越来越被人 们所认 知, 内部 审计在 企业管理 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了更好地发挥审计职能 为 企业应该从各方面进行改进 , 以克服弊 端, 促进 内部审计在企业管理 中 发挥 它应有的作 用。 关键词 : 内部审计 ; 功能定位 ; 险导 向; 风 改进建议
随着企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 ,市场竞争 t趋 负的经济责任 , 3 从而督促被审计单位纠错防弊 , 遵 重大性等风险因素确定审计的范围和重 ; 实施审 激烈 , 如何加强管理 , 改善经营是每—个企业关注 守财经法规, 改善经营管理, 提高经营效益, 有利于 计 , 通过采取一定的审计技术和方法 , 对企业各项 的焦点。但现今的企业规模越来越大, 经营关系越 企业的健康发展。 经营活动和内部控制进行监督和评价, 找出纰漏和 来越复杂, 经营业务也越来越多元化 , 管理层不可 2 2控制职能 不足; 编制审计报告, 根据审计结果, 针对查找出的 能对所有的环节进行管理和控制, 因而必须依靠一 内部审计本身就是作为一种控制手段而生 不足和缺陷提出管理建议。 定的手段和方法。 内部审计作为企业组织内部的一 的,是企业内部控制系统中的—个重要组成部分. 4 发挥内部审计在企业管理中作用的对策 个相对独立的职能部门, 既是内部控制的实施者 , 同时也是企业内部控制的再控制。 内部审计发挥控 4 深化认识内部审计职能 的转变—一监督 1 又是内部控制的监督者 , 部审计的工作贯穿于整 制职能时, 内 能站在企业的全局来分析和考虑问题。 转向管理 个公司组织的方方面面 。 并且随着企业管理的需求 为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和各项业务实行有效的 只有认识到内部审计的管理职能,才有可能 内部审计的职能也逐步扩展和演变, 着重向管理绩 控制提供支 并检查控制程度, 实现控制的最终 去发挥这一职能。 现代内部审计人员不再仅仅是一 效等方面延伸, 开始审核和评价企业各种经营活动 目标 。 个简单的“ 警察” 角色, 更是企业的‘ 多星” 智 。在管 与控制系统 , 以确定公司的目 标和预算是否合理 , 2 评 价职能 _ 3 理当局无法事必躬亲的去管理、 去控制每—个经营 资源是否有效利用、 规范是否得到遵循 , 并进一步 评价职能叉 称增值职能、 或者服务职能 是由 环节时, 部审计代替管理层去监督和控制企业的 内 提供咨询服务, 自己 提出 的建议。 监督职能派生出 来的另一种职能。 经济评价就是通 经营活动 , 去评价 目 标计划的完成情况 , 去提供管 1内部审计在企业管 中的重要作用 理 过审核检查' 评定被审单位的计划 、 、 预算 决策、 方 理层决策所需要的 —些信恩, 去提供改进不足的具 随着社会的发展、 经济管理的进步 , 内部审计 案是否先进可行, 经济活动是否按照既定的决策 有可行性的意见和建议, 以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 的内涵也不断扩充。 内部审计是用来增加组织价值 和 目 标进行, 经济效益的高低优劣以及内部控制 4 兼顾独立性和管理性, 2 选择合理的组织模 和改善组织运营的独立、 客观的、 保证的咨询活动 , 制度是否健全、 有效等. 从而有针对性地提 出意见 式 以系统 的、 专业的方法对风险管理 、 控制以及治理 和建议, 以促进企 业改善经营管理, 提高经济效 组织模式的选择关乎内部审计部门在企业管 过程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和改善, 帮助组织实现其 目 益。 由于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地位和其所具有的 理 中的定位 , 一方面, 必须保证内部审计在机构设 标。内部审计一直是为管理层服务的, 随着现代企 专门技能, 内部审计部门实施评价职能的要求 日 置上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对 这样才能保证客观地获取 业的发展 , 管理层对企业各个事项和过程是间接控 益凸显出来 , 内部审 百 过对企业经营活动的效率 证据、 作出评价、 提出建议。但另一T 面, - Y 内部审计 制的, 他们无法事必躬亲的直接控制生产经营的所 性、 效果性和经济性进行评价 , 促进企业的发展。 的职能不仅限于监督, 而逐步发展成为企业管理的 有环节 , ] 第 三只眼” f 需要‘ 来更加全面的监督与 2 . 4咨询职 能 部分, 为企业实现战略目标服务, 因此, 组织模式 控制, 他们需要—个可以 及时提供全面 、 准确的信 咨询职能是现代企业 内部审计的重要职能 , 的选择又必须兼顾是否有利于内部审计部门能否 息的保障 , 内部审计则提供了这种服务 , 提供了这 它主要表现在审计 人员 针对管理层涉及企业整体 直接参与管理、 发现问题, 并即使与管理当局沟通。 种保障。 内部审计工作贯穿于整个组织程序和全部 的显现与潜在的管理薄弱环节和各种弊端, 提出纠 4 3扩展内部审计的作用范围 业务过程 , 检查被审计对 像是否履行其经济责任、 正错弊和改进管理的建议。 由于内部审计的综合性 随着内部审计职能的扩展,内部审计的作用 有无违法乱纪行为 , 评定被审计单位计划、 决策是 和独立性的特点 ,内部审计 人员可 以提出比较全 范围也不应再仅仅限于会i乖财务领域内, —Ⅱ 卜 应该突 否可行, 经济效益高低优劣 , 达到加强企业控制 、 严 面、 中肯、 可行的建议。 内部审计人员可以综合分析 破到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各个方 ‘ 肃企业制度、 加强企业管理的目的。 所有被审计责任中心的情况, 对具有普遍 洼、 倾向 面。凡是能够揭示企业内部存在的潜在风险、 加强 从华尔街案例中, 面我们可以看出内部 性的问胚提出 对策建议, 也可以 选择—些问题, 组 企业管理、 评价内部控制 、 确保企业高效运转的各 审计在发现纰漏 , 查找问题方面确实发挥着关键的 织力量进行凋查, 从而掌握大量的情况和资料, 特 个方面 , 内部审计都应该涉及到 , 这样才能使内部 作用。 如果世界通讯在经营过程中能够重视内部审 别是可以及时了解新情况 , 掌握—些带有倾向性和 审计真正参与管理, 成为企业的“ 智多星”更好的 , 计的职能, 内 发挥 部审计的监督和管理作用 , 就可 苗头性的问题。 为决策层服务, 推进内部审计由财务审计向管理审 能提前避免严重的会计问题; 另—方面我们也可以 3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方法的运用 计的转换。 看出, 内部审计不仅仅是监督的内部审计 , 其在决 当 今社会, 企业在未来经营环境中的不确定 4 4构建内部审计部门与企业其他部门间的 策管理的改善方面也是管理层的—把和 。 I 因此我 性 日 益增加, , 因此 风险管理成为现代内部审计面 和谐关系 们有必要明确内部审计在现代企业制度下的新 的 临的一大课题。 内部审计部门作为企业风险的综合 方面要注重内部沟通 ,内部审计人员之问 职能定位, 只有搞清楚可这一点 , 才更有利于发挥 评价和监督部门, 应当在如何有效防范经营风险方 要同一思想 , 明确 目标, 充分沟通交流在工作的每 它应有的作用 面发挥积极作用. 从而为氽业组织增加价值, 这就 阶段碰倒的问题和下一步的计划,及时召开会 沟通思想, 交流方案 , 提出建议, 解决问题。 另一 2 现代内部审计的功能定位——四大职能 使得“ 风脸导向内部审计” 的审计理念 日益得到重 议 。 2 监督 职能 l 视。 方面也要注重外部沟通 , 及与管理者 、 被审计单位 现代企业制度下 , 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 受托 风险导向的内部审计是以对整个组织风险的 工作人员 、 外部相关人员的沟通 , 包括讨论审计计 它以被 划、 财务预算、 审计程序、 审计问题与建议等等 , 通 责任经济关系复杂 , 部审计是随着 内 受托经济责任 评估和改善为最终目的为理念的—种审计。 关系的产生而产生的, 对管理层的受托经济责任履 审 单 计 位风险评估为基础, 综合分析影响被审计单 过这种交流 , 争取被审计对象的合作。 行情况的监督是其基本职能。 经济监督职能是以财 位经济活动的各种风险因素 , 并根据被量化的风险 内部审计企业管理 中的作用越来越不可替 不断的对其进行引导和扶持 , 找准其在组织中 经法规和制度规定为评价依据 , 对被审计对象的财 水平确定实施审计的范围、 重点, 进而实施实质性 代 , 务收支和其他经济活动进行检查和洋价, 以便衡量 审计的一种审计方法。 风险导向内 部审计在实施过 的位置, 才能使其四大职能真正得到充分发挥 , 成 和确定其会} 料和其他资料是否正确、真实, 1 资 其 程中一般包括五个步骤 : 在制定审计计划时。 要以 为管理层得力的助手。 作者简介: 徐晓静, 高级会计师, 注册会计师。 反映的财务收支和其他经济活动是否合法、合规 、 风险评估的结果为基础, 确定审计 目的编制审计计
浅谈内部审计的职能定位

浅谈内部审计的职能定位作者:佚名 2005-9-26 来源:中审网根据审计署四号令:内部审计是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加强自我约束和监督,依法检查会计账目及相关资产,监督财政、财务收支真实、合法、效益的内设机构。
内审的职责定位是在本单位、本部门主要负责人领导下的内部审计监督,其履行的职能主要有:一、基于传统审计职能以监督为目的的财务收支审计内部审计源于“两权分离”的管理需求,即生产资料所有权与管理权分离而产生的受托责任关系,其目的是对财务活动的合规性、合法性以及会计记录和报表所提供资料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做出判断。
财务收支审计涉及的内容有:检查会计资料及其有关经济信息的真实、正确、合规;检查财产和资金的安全与完整:检查会计控制的适用、有效与健全:检查经济业务、经济合同、财务收支的合法与合理。
审计人员审查的重点是管理层和执行层在处理经济业务方面的真实性、完整性。
二、基于内部管理需要以考核为目的的经济责任审计随着现代企业组织及规模的扩大,管理层次增多,企业内部投资和利益主体多元化的格局下,选拔和任用合格的各层次经营管理人员就成为公司经营管理的关键。
以测评各层次的生产经营负责人履行责任情况的经济责任审计成为内审工作的重要职责。
经济责任审计涉及的主要内容有:评价被审计人员岗位职责的履行情况,经营目标的完成、财务收支、经营收益、对外投资和担保情况等。
审计人员审查的重点是经营目标的实现情况以及为实现目标付出的代价。
三、基于现代审计职能延伸以规范管理,确保目标实现为目的的经济效益审计经济效益审计涉及的主要内容有:检查和评价内部控制制度是否经济、健全、有效;检查、评价各部门、单位履行其职责,目标实现情况;评价所审项目是否经过慎重的选择,以及经济效益的高低,查找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和办法,以提高该项目的经济效益。
四、基于企业发展需要以增加价值和控制风险为目的的风险评估审计内部审计作为单位的内设机构,根据单位及自身发展需要,目标逐步从传统的“查错纠弊”提升为“帮助组织增加价值”,关注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和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
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的规定职能定位

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的规定职能定位关键词内部审计职能现状不足完善内部审计是独立客观地监督和评价企业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的适当、真实、合法和效益的行为。
我国入世以来的外部环境发生了诸多较大的变化,再加上我国企业的内部审计自身存在着不足,因此需要适时地加以改进和完善。
一、现代企业制度下内部审计的职能本文认为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内部审计有三种职能,分别是:(一)管理职能内部审计的管理职能一直是为管理者服务的。
随着企业的发展,在多数情况下,管理者只能实行间接控制。
这时就需要内部审计为管理提供一种保障,保障企业控制系统按计划运作。
内部审计从查错纠弊发展到参与内部控制,以风险管理作为一种手段,服从于企业的总目标,为管理者服务。
总的来说,内部审计不应独立于管理之外,而应从属于管理,发挥管理职能,它在企业内部应充当参与者与协调者的角色。
(二)经济监督职能经济监督是内部审计最基本、最主要的职能。
现代企业经营规模的扩大,使得经营业务日趋复杂,经营方式日趋多样,管理者不可能事必躬亲地直接控制各生产经营环节及有关的经济活动,这时就需要有健全的审计监督机制监督企业的各项活动,并揭露企业中的违法违纪、营私舞弊、贪污以及经营管理中的弊端,达到加强企业控制和管理的目的。
可以看出,内部审计的经济监督职能是内部管理科学的需要。
(三)经济评价职能经济评价职能是由监督职能派生出来的一种职能。
现代企业的内部审计,评价职能已显得越来越重要,地位更加突出。
经济评价就是通过审核检查,评定被审单位的计划、预算、决策、方案是否先进可行,经济活动是否按照既定的决策和目标进行,经济效益的高低优劣,以及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有效等,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意见和建议,以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二、我国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存在的突出问题我国目前的内部审计与职能相关的几个问题和不足主要有:(一)内部审计机构设置的内在动力不足内部审计机构应该遵循按需自愿的设置原则。
企业内部审计职能的定位

企业内部审计职能的定位◊何宝印微观层次的内部审计是企业管理的基石之一,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若干规定》明 确了内部审计是“独立客观的监督、评价和建议”。
可以看出,内部审计的首要职能是监督职 能,监督职能是内部审计发挥其他职能比如评价、建议等职能的基础。
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与信息披露制度的逐步完善,监督主导型内部审计因其职能定位上的局限性与缺陷,为履 行审计职责带来诸多方面的不利影响。
当前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定位的缺陷(一)职能定位不准 当前,企业内部审计为监督主导型,即监督作为首要职能服务于企业 经营管理。
一方面,监督主导型内部审计决定了审计监督参与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但现实情况是,由于审计人员把握不好履行监督职能的“度”,过多参与其中容易把自己推向被审计422020年第三期内审>2020-03对象的对立面,在对立环境下,由于被审计对象存在抵触心理与情绪,会隐瞒问题或不及时提供资料,审计难度加大,审计效率低。
另一方面,监督主导型内部审计,容易造成业务部门过于依赖内部审计,滋生“保姆式”服务,审计“越界”,或者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影响审计的独立性与审计职责的履行。
(二)独立性不强。
独立性是审计的本质特征,也是审计工作的灵魂。
当前,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独立性不强。
作为企业自我监督体系的组成部分,内部审计机构由企业管理层领导,审计机构依附于企业生存、发展,人员配置、待遇、调动以及审计费用等方面都取决于管理层的决定,审计工作实施计划需经管理层审批,审计内容、问题定性等方面也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内部审计无法做到完全独立。
从内审机构自身看,审计制度建设不够完善、执行力不强,导致内部审计监督、评价及建议等职能不能独立、充分地发挥。
另外,内部审计人员素质是影响审计独立性的重要内在因素,审计人员知识结构不合理,专业素质不过硬,影响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创新性不够。
创新是发展的不竭动力,是内部审计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动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部审计的功能定位
一、内部审计功能定位的评述
表1列示了国外学者关于内部审计职能定位研究的情况。
由表1可知,国外学者认为内部审计应当履行监督、评价和咨询的职能,且内部审计实践应密切关注企业的风险,充分利用有利风险或减少不利风险带来的潜在损失,从而实现为组织增值的目的。
我国学术界对内部审计功能定位的认识并不统一。
主要存在以下几种观点:
①一职能论
一职能论者认为:审计是一种独立的经济监督活动,审计只具有经济监督一种职能。
邓桂兰(1994)认为监督是内部审计的一项重要职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行审计监督是一项全新的事业。
企业的内部审计监督要服务于企业的各项经济工作,是企业的制约机制。
樊其国(1997)认为内部审计监督是企业自我约束机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二职能论
二职能论者认为内部审计具有经济监督和经济评价两种职能。
监督是内部审计的基本职能,评价是其主要职能。
李景双、沈行(1995)认为在激烈的竞争条件下,企业既要筹集资金,又要提高有限资金的使用效益,逐步将建立内部审计部门提到了议事日程。
这个阶段的内部审计职能就是为决策层服务,进行经济监督。
经济监督是内部审计的根本
职能。
但是,作者认为在讨论内部审计过程中的“唯监督职能论”的观点是有害的。
“唯监督职能论”者摆出的姿态是“钦差大臣”,是监督你来了,这与过去把内部审计人员比作经济警察没有区别。
可见,作者不赞同前述的内部审计的“唯监督职能论”,而认为内部审计在履行监督职能的同时还应该履行其他的职能。
申香华(2000)认为内部审计具有经济监督、经济评价两种职能。
经济监督职能是内部审计最基本的职能,经济评价职能是由经济监督派生出来的另一种职能,且经济评价职能已显得越来越重要了。
作者同时认为内部审计不具有经济鉴证和管理职能。
理由是内部审计从企业主体来讲,并非第三者,它做出的鉴定只能是一种自我鉴定,其客观公正性极其有限。
同时,内部审计的独立性要求内部审计不能承担任何具体的管理职务,只是为管理服务,因而也不具有管理的职能。
③三职能论
三职能论者认为内部审计具有经济监督、经济评价和服务三种职能。
经济监督是内部审计的基本职能,经济评价是经济监督职能的派生职能,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同时,内部审计具有服务职能。
孙澄生(2002),蔡艳芳、蒋峰(2006)认为我国内部审计建立以来,有关法规明确其职能为内部审计监督,专司对本部门、本单位及所属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及其经济效益进行内部审计监督,因而属于“监督主导型”。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对内部审计要求的提高,参照国际内部审计组织有关的材料,我国内部审计的职能定位应由“监督主导型”向“服务主导型”转变,以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检查、评价和咨询职能。
李喜琴(2003)认为,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内部审计具有管理职能、经济控制、政策服务三种职能。
作者认为内部审计从查错防弊到参与内部控制的建立,发展到风险管理,一直都是作为管理的一种手段,具有管理职能。
同时,内部审计的本质是一种特殊的组织控制,其目的是从经济、效率、效果和公正的观点出发,控制企业的经济事件和过程。
此外,内部审计具有为管理层提供决策服务的职能。
④多职能论
多职能论者认为内部审计具有经济监督、经济评价、经济鉴证、服务、控制、咨询等职能。
张荣荣(2006)认为内部审计首先可以利用其对企业和相关政策较为熟悉的优势,对发现的问题予以披露并提出整改建议,为董事会的决策提供依据,发挥服务职能。
其次,内部审计还具有对企业管理者的监督职能、对企业运营体系的控制和鉴证职能。
瞿旭在《基于价值增值的治理导向型内部审计研究》一书中认为现代内部审计具备四项职能:控制、监督、评价和咨询。
控制职能源于内部审计的本质——一种控制机制。
监督职能是由促使内部审计产生的受托责任关系决定的,在监督职能基础上又派生出了评价职能。
内部审计机构本身特殊的地位、独特的视角为咨询职能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性和必要性。
综上所述,我国关于内部审计职能的研究多而广,得到较广泛认可的观点是“四职能论”:控制、监督、评价和咨询。
二、内部审计基本功能的界定
根据前面国内外学者的观点,目前关于内部审计功能的说法主要包括控制职能、监督职能、评价职能、保证职能和咨询职能。
下面先对这几个职能的概念进行分析,然后梳理出企业建立内部控制应赋予内部审计的功能。
(一)控制职能
控制职能源自于内部审计的本质,蔡春(2001)认为审计的本质是经济控制,审计本身就是作为控制手段而产生的,他与控制之间有着天然的联系和亲密无间的血缘关系。
作为审计分支的内部审计也是一种特殊的组织控制活动,正如王光远所说:“内部审计是确保受托责任履行的控制机制”。
从另一个角度看,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的核心手段。
它对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的效果进行监督和评价,并向管理当局反馈这些信息及其他相关信息,为直接或间接纠正内部控制的偏差、促进内部控制的完善提供依据。
所以,作为内部控制构成要素的内部审计,可以看作是对内部控制实施的再控制。
内部审计“控制”本质所内含的控制功能是显而易见的,可不必特别指明。
(二)监督职能
内部审计是随着受托责任关系的产生而产生的,对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监督是其基本职能。
内部审计师在组织中所拥有的独特位置、熟知企业经营管理的业务能力及对企业经营条件、内部控制环境等因素的熟悉,使其有能力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实施监督。
根据监督职能作用方式的不同,可以将监督分为隐性和显性两种。
显性的监督就是内部审计人员对企业各个层次的管理控制或营运控制所实施的检
查,通过检查,发现企业管理控制和营运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及时纠正来避免可能造成的进一步损失。
这是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监督”。
除了这种监督之外,内部审计还能在整个组织中形成一种威慑作用,从而在组织中建立一种隐性的监督气氛。
(三)评价职能
评价职能是指对受托人履行受托责任的行为和结果的评价,评价的基本内容包括有关受托人各类决策及其执行的科学性、正确性。
评价职能是在监督职能基础上派生出来的内部审计职能。
在强调内部审计的评价职能时,需要对两个问题有足够的认识。
首先,所需要评价的行为和结果必须是经过审计证实了的,以确保评价的科学性。
对虚假的过程、结果所进行的评价,即使评价标准很科学,评价过程很严谨,也不可能得出科学的评价结论;此外,评价必须有一套可以参照的标准或指标体系。
这种标准和指标体系必须足以反映管理活动的各个方面,具有先进性、客观性和可比性,符合本企业的实际,以便通过比较判断,作出切合实际的结论,对受托人履行受托管理责任的程度或效果做出客观的评价。
(四)保证职能
IIA《内部审计职业实务准则》词汇表(以下简称为《准则》词汇表)中将保证(assurance)界定为:客观检查相关证据以向组织提供有关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和治理程序方面的独立评价,可以认为是保证项目的业务类型包括:财务审计、业绩审计、遵循性审计、系统安全审计以及审慎性调查审计。
由定义可知,IIA所定义的保证其实可以理解为
“监督+评价”。
(五)咨询职能
《准则》词汇表将咨询活动界定为:提供建议及相关客户服务活动,其性质与范围通过与客户协商确定,目的是增加组织价值并提高组织的运作效率,其囊括的活动主要有:内部控制培训,为管理层提供关于新系统的控制建议,起草相关政策以及参与质量管理小组等。
传统内部审计一直强调“评价”的同时“提供改善建议”,即以确认为主,兼顾咨询。
而在IIA新的定义下保证和咨询服务被提到了同样的高度,凸现了咨询职能在现代内部审计中的重要地位。
内部审计咨询职能的产生是具有可能性和必要性的。
由于内部审计机构综合性强、地位超脱、数据可靠,审计又是一个独特的视角,这就为其提出比较全面、中肯、可行的建议提供了有利条件。
因此,内部审计人不仅可以对有关责任中心受托管理人涉及企业局部管理方面的薄弱环节和各种错弊提出改进或改正建议,而且可以对其涉及企业整体管理方面的薄弱环节和各种错弊提出改进或改正建议,供最高管理当局和其他各方面有关人员决策时参考。
内部审计的几个主要职能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
监督职能是评价和咨询职能的基础和前提,保证职能等于监督职能加评价职能,评价和咨询职能是实现组织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创造组织价值的必然要求,它们各司其职,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内部审计功能体系。
因此我们可以将内部审计的功能定位为:监督、评价及咨询。
企业可按照实现内部审计这三个功能的要求建立内部审计政策和程序,以保证内
部审计作用的充分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