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2能量的转换
青岛版科学(2017)五四制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能量的转换》全单元教学设计
![青岛版科学(2017)五四制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能量的转换》全单元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fab42cf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e2.png)
青岛版科学(2017)五四制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能量的转换》全单元教学设计第9课《电磁铁(一)》【教学目标】1.知道电磁铁是由铁芯和线圈构成的,电磁铁是将电能转换成磁能的装置;电磁铁通电有磁性,断电后磁性消失。
2.会制作简易的电磁铁;能基于所学的知识利用观察、比较、类比推理等方法推测电磁铁可能具有哪些性质,提出可探究的问题。
3.表现出对电磁铁的结构、功能、变化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在进行多人合作时,愿意沟通交流,综合考虑小组各成员的意见,形成集体的观点。
4.了解电磁铁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及给人类带来的便利;了解人类的好奇和社会的需求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影响着社会发展。
【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1.播放提前录制的视频(本班同学举行电动小车比赛,以电铃声为信号,铃声响比赛开始,第二次铃声响比赛结束)。
2.提出问题:电铃为什么能响?电动小车为什么能跑?它们内部有什么装置吗?学生自由回答。
(学生对于电动小车比较熟悉,能够知道其的内部装置,但是对电铃的内部装置所知较少,不管同学们回答什么,教师都不要急于肯定或否定,及时做好引导。
)3.引导学生猜想假设。
提出问题:马达是怎么工作的?它有什么样的构造?学生自由发言,大胆猜测。
(是否需要引导学生猜测电铃内部构造,要根据上面学生的回答情况而定,教师的导人语言也要根据情况及时调整。
)二、探究新知活动一:认识电磁铁。
L谈话:“没有大胆的猜测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
”同学们已经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大家的猜测到底对不对呢?电铃内部又有哪些跟小马达一样的装置呢?我们利用“解暗箱”的方法,以小组为单位拆开我们准备的电动小车和电铃,观察它们的构造。
教师出示温馨提示:(1)拆分时注意保护部件完整⑵把拆分的部件按一定的顺序摆放在桌子上。
(3)仔细观察、及时记录(拆分小马达和电铃这个实验,需要提前准备好工具并做好指导。
拆解过程中,教师应适时进行点拨,指导学生把注意力放到线圈和铁芯上来,使学生拆解实验具有针对性。
科学五年级苏教版知识点
![科学五年级苏教版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8e12e5a2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1665b71.png)
科学五年级苏教版知识点科学是一门探究自然现象和规律的学科,五年级的苏教版科学课程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科学知识,帮助他们建立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以下是一些五年级苏教版科学的主要知识点:一、生物的多样性1. 生物的分类:了解生物的分类方法,包括界、门、纲、目、科、属、种。
2. 植物和动物的适应性:学习植物和动物如何适应其生存环境。
3. 生态系统: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二、物质的性质1. 物质的形态:固体、液体、气体的特点和相互转化。
2. 物质的性质:密度、硬度、弹性、导电性等。
3. 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
三、力和运动1. 力的作用:推力、拉力、摩擦力等。
2. 运动的类型:直线运动、曲线运动、旋转运动。
3. 简单机械:杠杆、滑轮、斜面等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四、能量的转换和传递1. 能量的形式:机械能、热能、电能、光能等。
2. 能量的转换:如摩擦生热、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等。
3. 能量的传递: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等。
五、地球与宇宙1. 地球的结构:地壳、地幔、地核。
2. 自然灾害:地震、火山爆发、洪水等。
3. 太阳系:太阳和八大行星的基本知识。
六、科学探究方法1. 提出问题:学会如何提出科学问题。
2. 收集信息:通过观察、实验、阅读等方法收集信息。
3. 制定计划:设计实验或调查方案。
4. 实施计划:按照计划进行实验或调查。
5. 分析结果: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解释。
6. 得出结论:根据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结语通过五年级的科学学习,学生们不仅能够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还能培养科学探究的方法和能力。
这将为他们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希望学生们能够保持好奇心,勇于探索,不断发现科学的奥秘。
能量的转换
![能量的转换](https://img.taocdn.com/s3/m/9c4f6a33650e52ea55189838.png)
《能量的转换》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能量的转换》是《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神奇的能量》的第二课,在本单元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通过第一课《各种各样的能量》的学习,学生对能量以及能量形式有了初步的了解后,本课进一步引领学生探究各种形式的能量之间是如何转换的,为第三课《能源》第四课《节约能源和开发新能源》建构坚实的科学知识基础,也为他们今后学习物理学最普遍的定律之一——能量守恒定律打下感性认识基础。
四课之间是层层递进的逻辑关系。
本课将指导学生认识能量最基本的特点----能量的转换。
教学内容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认识什么是能量的转换。
第二部分:认识能量转换的过程。
第三部分:做一个简单的能量转换玩具。
二、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让学生建立能量转换的概念,知道一种形式的能量可以转换成另一种形式的能量。
这是本课学习的重点。
2.科学探究:(1)、能根据现象进行猜想、推测,并能通过实验验证发现规律,亲历一个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2)、指导学生探索,能针对具体情境说出什么形式的能量转换成了什么形式的能量。
这是本课学习的难点。
3.发展目标.:(1)、乐于合作,逐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2)、懂得看似平常的事物里往往蕴藏着科学道理,并能不断地提出一些问题,自己设计研究方案去解决问题。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学生能够理解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换,对本课内容较感兴趣。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知道能量能够转换其它形式的能量,并以不同表现形式,采用启发式教学。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能够理解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换。
教学难点:知道能量能够转换其它形式的能量,并以不同表现形式。
教学准备:烧杯、温度计、铁架台、石棉网、火柴、缝衣针、花生、凉水、大扣子、长1米左右的线绳、易拉罐、橡皮筋、小重物。
六、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在上节课里我们讲到各种各样的能量都有着不同的作用,其实能量之间是可以相互转换的。
1、请大家做个游戏,和我一起搓搓手,你有什么样的感觉?同学们边做游戏边思考。
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课时练含答案
![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课时练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85eacb4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a4.png)
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课时练含答案第一课:自然界的物体1. 定义:自然界的物体是指存在于地球上的、非人为制造的实物或现象。
2. 特征:自然界的物体具有多样性和普遍性的特点。
它们可以是有形的物体,例如山、河、树木,也可以是无形的物体,例如风、电、光。
3. 例子:以下是一些自然界的物体的例子:- 山:山是地表的突出地形,具有较大的高度和陡峭的斜坡。
- 河:河是地表上由降雨水和融雪水形成的水流。
它们通常流向更低的地势。
- 树木:树木是生长在地球上的植物,具有根、茎和叶子。
- 风:风是空气流动的一种表现形式,可以带来凉爽或温暖的感觉。
- 电:电是一种能量形式,它可以用来产生光、热和机械运动等。
- 光:光是一种电磁辐射,它能让我们看到周围的物体。
第二课:能量的转换1. 定义:能量的转换是指能量从一种形式转变为另一种形式的过程。
2. 热能转换:- 火焰燃烧过程中,化学能转变为热能。
- 太阳照射地球,太阳光能转变为热能。
- 电能转变为热能,例如电热毯加热过程中。
3. 动能转换:- 摩擦能转变为动能,例如滑雪过程中。
- 弹性势能转变为动能,例如弹簧弹起的过程。
4. 光能转换:- 太阳光能转变为光能,让我们看到周围的物体。
- 电能转变为光能,例如电灯发光的过程。
第三课:恒温和不恒温动物1. 定义:恒温动物是指能够保持相对恒定体温的动物,不受外界环境温度影响。
不恒温动物则相反,它们体温随外界环境温度而变化。
2. 例子:- 恒温动物:鸟类和哺乳动物是恒温动物的代表。
它们具有发达的新陈代谢系统,可以通过调节身体内的新陈代谢过程来保持体温。
- 不恒温动物:爬行动物和鱼类是不恒温动物的代表。
它们的体温随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3. 特点:- 恒温动物具有较高的活动能力和适应能力,可以在各种环境条件下生存。
- 不恒温动物对环境温度较为敏感,活动能力相对受限。
第四课:鸟类的适应生活1. 概述:“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第四课介绍了鸟类的适应生活方式和生理特征。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五单元《2.能量的转换》教案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五单元《2.能量的转换》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b207706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3f.png)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五单元《2.能量的转换》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道能量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应用。
2. 知道能量是怎样转化的。
3. 理解燃烧、电能和机械能的本质。
4. 能举一些涉及能量的实例,并说明其中的能量转换关系。
5. 能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二、教学重难点1. 能够正确说明“能量是怎样转化的”。
2. 能够理解燃烧、电能和机械能的本质。
3. 能够结合实例说明其中的能量转换关系。
三、教学方法1. 听讲、演示、实验。
2. 讨论、解答、展示。
四、教学过程1. 学习目标介绍老师开始课堂前,先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为学生激起学习兴趣。
教师可写在黑板上,并通过PPT展示,简要地介绍本一单元的知识点和技能要求。
鼓励学生,让他们知道应该关注哪些东西。
2. 知识概念的普及在老师介绍完学习目标的基础上,教师应该着重复习此前所教的内容,提醒学生其重要性。
并且在此过程中,让学生能够迅速了解能量的定义和常用概念。
3. 案例展示教师将具体的示例放在课堂上,让学生对概念进行深入理解。
他们可以在小组里一起讨论这些案例,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做出展示。
这样可以让学生彼此之间互相分享和学习,扩大了学生的思维深度。
4. 案例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能量转换的原理和能量的作用。
他们将会参与到实验当中,并且亲手获得一些结论以及思考各种实用能源在生活中的发挥作用。
5. 思考题在课堂结束时,教师可以提出一些思考题。
这可以激发学生思考意识,让他们检验所掌握的知识,也可以让教师对学生掌握的程度有所了解。
六、总结学生对于本单元已经学习的内容进行小结总结,对未形成完整的部分再次回顾整理,清理知识点联系,并进行适当拓展。
通过本次的总结和回顾,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记忆本单元的内容。
小学科学人教鄂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能量的转换》知识点(2023春)
![小学科学人教鄂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能量的转换》知识点(2023春)](https://img.taocdn.com/s3/m/9e83395c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01.png)
第二单元能量的转换4.电灯的能量转换1.能量无处不在,声,光,电,磁,热以及各种各样的运动都是能量的表现形式。
例如我们的教室里有许多电器,电灯将电能转化为光能,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发生能量的转换。
2.电灯是现代人类生活离不开的照明器具,每当夜幕降临时,家家户户大街小巷的灯就亮起来了。
3.观察几种电灯。
它们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答:相同点是三种电灯都可以照明,不同点三种电灯的效率不同且转化成光能的能量也不同。
白炽灯、荧光灯、LED灯的发光效率分别为:30%以上,90%以上,97%以上。
白炽灯灯丝需要加热到一定温度才能发光,要大量电能转化为热能;荧光灯用X-射线轰击荧光粉发光,效率已经很高了;LED灯用砷化镓,电子获得能量跃迁发光,效率更高。
4.电灯发热时,附近的温度明显升高,在做模拟实验,为了保证活动安全,我们用手电筒代替电灯进行实验。
实验结果中发现,电灯发光时,电灯附近的温度明显升高。
5.电灯可以使电能转化成热能和光能能量,从一种形式转化成另一种形式的现象,叫做能量的转换。
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成另一种形式,称之为能量守恒定律。
6.了解照明器具的发展过程说一说,每种照明器具在使用过程中发生了怎样的能量转换?答:油灯,蜡烛和煤气灯都是将自身的化学能转化为光能白炽灯则是将电能转化为光能7.100多年前,爱迪生发明了电灯,在此之前,人们只能用火把,油灯,蜡烛,煤气灯等照明。
爱迪生发明电灯是在前人工作基础上,经过无数次探索改进,才取得成功的继爱迪生之后,人们又对电灯做了更多改进,如今的电灯不仅种类繁多,对光能的利用效率也更高了。
8.电灯最初是作为一种照明器具出现的,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人们又研制出许多其他用途的电灯。
紫外线灭蚊灯红外线理疗灯植物工厂育苗灯城市景观灯塔5.电铃的能量转换1.铃声响了,该上课了,许多学校的铃声是由电铃发出来的。
2.观察电铃电铃是根据电磁铁的性质制成的。
冀人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能量的转换》教案
![冀人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能量的转换》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f55459d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a8.png)
课题:能量的转换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知道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换。
2.通过学习,知道走马灯是将热能转换成动能的装置,通过制作走马灯培养学生动手制作能力。
3.通过研究走马灯转动的快慢,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4.学生在活动中对能量转换现象感兴趣,能积极参与各种与能能量转换有关的科学实践活动。
教学重点:知道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换。
教学难点:制作走马灯教学准备:卡纸、有光纸、按扣、铁丝、蜡烛、剪刀、刻刀、钢丝钳、圆规、锉刀、胶水、木板等。
教学过程:一、情境与问题1.讲述:在生活中,人们为了更了地利用能量,需要通过一定的装置来实现能量的转换。
像电热水壶、电灯泡等都是常见的能量转换装置。
2.提问:你还知道哪些能量转换装置?能量是怎样发生转换的?3.谈话: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板书课题:能量的转换二、探究与发现(一)寻找生活中的能量转换1.教师演示边讲述:打开教室内开关,接通过电源,电灯泡就会发光,把室内照亮。
2.提问:电灯泡工作时,输入和输出的是什么形式的能量。
生:输入的是电能,输出的是光能和热能。
3.提问:寻找我们身边还有哪些设备、器材或现象中存在着能量转换,分析它们是怎样工作的,并记录下来。
4.学生开展小组活动,寻找身边的能量转换装置。
5.思考:我们使用这些装置时,能量发生了怎样的转换?6.教师小结:当我们使用电灯泡、电扇时,能量由一种形式转换成了另一种形式。
(二)认识能量之间可以互相转换,并不是单向的。
1.谈话:当我们打电话时,拿起话筒,拨通对方的号码,过一会儿就能听到对方的声音,在这个过程中,能量是怎样转换的?让我们通过实验来探究吧。
2.教师边演示边实验:打电话前用电流传感器观测电话线中是否有电流。
接通对方的电话后,再用电流传感器观测电话线中是否有电流。
3.讨论:实验中我们观察到什么现象,这种现象说明在打电话的过程中能量是怎样转换的?4.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5.小结:实验中电能转换成声能,声能又转换成电能,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互相转换。
五年级科学上册各单元知识点
![五年级科学上册各单元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7988c46c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fb.png)
五年级科学上册各单元知识点五年级科学上册的知识点涵盖了多个领域,包括生物、物理、化学和地球科学等。
以下是各单元的知识点总结:1. 生物多样性在生物多样性单元中,学生学习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包括动物、植物和微生物。
学生们了解了不同生物的特征和生存环境,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此外,还探讨了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以及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必要性。
2. 植物的生长条件植物的生长条件单元让学生了解了植物生长所需的基本条件,如水、阳光、空气和适宜的温度。
学生们通过实验和观察,学习了植物如何通过光合作用制造食物,并理解了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
3. 动物的生命周期在动物的生命周期单元中,学生们研究了不同动物的生命周期,包括出生、成长、繁殖和死亡。
学生们通过观察和讨论,了解了动物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以及它们如何适应环境以确保物种的延续。
4. 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单元涉及了物质的基本性质,如密度、硬度、弹性和导电性。
学生们通过实验,学习了如何通过观察和测试来确定物质的性质,并理解了这些性质如何影响物质的用途。
5. 力和运动在力和运动单元中,学生们探索了力的概念,包括重力、摩擦力和弹力。
学生们通过实验,了解了力如何影响物体的运动,以及如何通过改变力的大小和方向来控制物体的运动。
6. 地球和宇宙地球和宇宙单元让学生了解了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以及地球的构造和运动。
学生们学习了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以及这些运动如何影响季节变化和昼夜更替。
此外,还探讨了太阳系中的其他行星和天体。
7. 物质的变化物质的变化单元涉及了物质状态的变化,如固体、液体和气体之间的转换。
学生们通过实验,了解了物质在不同条件下如何改变状态,并理解了这些变化背后的科学原理。
8. 能量的转换在能量的转换单元中,学生们学习了能量的不同形式,如热能、电能和化学能。
学生们通过实验和讨论,了解了能量如何在不同形式之间转换,并理解了这些转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这些单元的学习,五年级的学生们不仅能够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还能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和科学思维的习惯。
力和能量的转换
![力和能量的转换](https://img.taocdn.com/s3/m/737b80c9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86.png)
力和能量的转换能量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存在于各种形式中,如热能、电能、机械能等。
而力则是导致物体产生运动或变形的原因。
在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力和能量的转换是一个常见的现象。
本文将探讨力和能量的转换过程,以及它们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一、力的定义和基本概念力是衡量物体受到的推、拉效果的物理量,通常用符号F表示。
力的大小可以通过测量物体产生的加速度来确定。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力F等于物体的质量m乘以加速度a,即F=ma。
力的单位是牛顿(N)。
二、能量的定义和基本概念能量是物体或系统可进行工作的能力,通常用符号E表示。
能量有多种形式,如动能、势能、热能等。
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势能是物体由于位置或状态而具有的能量,热能是物体由于热量而具有的能量。
三、力和能量的转换过程力和能量之间的转换过程是一个重要的物理学原理。
下面将介绍一些典型的力和能量转换的例子。
1. 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换当物体从高处下落时,它的势能会转化为动能。
例如,当一个小球从山上滚下时,其势能不断减少,而动能则增加。
当小球触地停止时,势能转化为动能,使小球开始弹起。
这种转换过程在摆锤、弹簧等物理实验中也能观察到。
2. 动能的转化动能可以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如热能、电能等。
例如,当我们用手快速搓热时,机械能转化为热能。
在自行车等运动过程中,人的体力将机械能转化为动能。
3. 力学能和功的转换功是力对物体作用的结果,其表示物体在力作用下发生的位移。
当力对物体做功时,力所做的功将转化为物体的机械能,同时物体的动能也会改变。
例如,将手电筒握在手中,手的力将电筒举起,这时力对电筒做了功,将电筒的势能增加。
四、力和能量的应用力和能量的转换在许多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下面介绍其中一些典型的应用。
1. 汽车运动汽车运动是力和能量转换的一个重要实例。
汽车的引擎产生的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推动汽车沿道路前进。
同时,刹车时汽车的动能会转化为热能,使刹车片产生摩擦。
五2能量的转换
![五2能量的转换](https://img.taocdn.com/s3/m/f0f79642c850ad02de80415a.png)
化学能
实验证明:
光能和热能
1、用细铁丝或针将一粒花生米固定 在软木塞或橡皮泥上。 2、点燃花生米,加热适量的水。 3、花生米燃烧完后,测一测水温。
光能
声能和动能
化学能
机械能
电能
探究飞旋扣子的秘密,说说其中能量转换的过程。
1、找一个大扣子或是穿了孔的圆形厚纸板。 2、按图穿入一根长100—115厘米的线绳, 两端打好结。 3、把扣子或圆纸板放在线的中间,甩动绳子15—20圈。 4、拉紧绳子,让扣子或圆纸板向相反方向旋转。 5、再放松绳子,让扣子或圆纸板按初始手甩动的方向旋转。 6、不停地拉、松,使扣子或圆纸板有节奏地旋转。
运用你所掌握的关于能量转换的 知识,以卡通画的形式将你设计的 能量转换过程画出来,其中应至少 包括两种能量转换。
练习: 1、能量的重要特点是:(它可以从一种形式转 换成另一种形式。) 2、打开电视机,(电能)就转换成了(光能) 和(声能)。 3、搓一搓手,(动能)就转换成了(声能)和 (热能)。 4、划着一根火柴,人体中的(化学能)就转换 成了(光能)和(热能)。 5、燃烧一粒花生米,花生中的(化学能)就转 换成了(光能)和(热能)。
能量的一个重要特点是: 它可以从一种形式转换 成另一种形式。
打开电视机, 电能就转换成了 光能和声能。
搓一搓手, 动能就转换成了 声能和热能。
电能 动能
光能和声能 声能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热能
点燃火柴和花生米,说说能量是如何转换的。
划着一根火柴,……
(人体中化学能就转化 为光能和热能)
燃烧一粒花生米,…… (花生中的化学能就转换 成了光能和热能)
小学科学人教鄂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4课《电灯能量的转换》课堂作业设计(2023春)(附参考答案)
![小学科学人教鄂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4课《电灯能量的转换》课堂作业设计(2023春)(附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4453020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f3.png)
4.电灯能量的转换一、填空题1、电灯可以使电能转换成_____和_____。
2、能量从一种形式转换成另一种形式的现象叫作_______。
二、判断题,对的打✘,正确的打√。
1、能量无处不在。
()2、声、光、电、磁等都是能量的表现形式。
()3、电灯的种类繁多,用途广泛。
()4、能量之间是可以转换的。
()5、电灯就是用来的照明的。
()6、LED灯通电后能使附近温度快速上升。
()三、选择题,将正确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LED灯与荧光灯相比,其优点是()A.光能多,热能少B.光能少,热能多C.光能和热能一样多2、三种灯泡的结构中有灯丝的是()A.荧光灯B.LED灯C.白炽灯3、电灯在使用过程中,电能转换成()A.光能B.热能C.光能和热能4、能量从一种形式转换成另一种形式的现象叫做()A.能量转换B.能量转移C.能量流失5、人类照明工具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一项是()A.蜡烛——油灯——煤气灯——白炽灯B.油灯——蜡烛——煤气灯——白炽灯C.油灯——煤气灯——蜡烛——白炽灯四、连线题:将三种灯的特点连线。
白炽灯有许多二极管晶片荧光灯灯内有特殊气体和内壁有荧光粉LED灯有灯丝五、实验题12、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LED手电筒发光时电能转换成的热能多B.传统手电筒发光时电能转换成的光能多C.两种手电筒都发光发热3、手电筒通电前后附近温度的变化,从而推出电灯能使_____转换为_____。
附: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光能热能2、能量的转换二、判断题1、√2、√3、√4、√5、✘6、✘三、选择题1、A2、C3、C4、A5、B四、连线题白炽灯有许多二极管晶片荧光灯灯内有特殊气体和内壁有荧光粉LED灯有灯丝五、实验题1、升高2、C3、电能热量。
2.9《能量的转换》(26张PPT)教案练习
![2.9《能量的转换》(26张PPT)教案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17b9b69e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27.png)
粤教版科学六年级下2.9《能量的转换》教学设计
3.声音具有能量,能使扭扭蛇转动起来。
4.每一种能量都是一成不变的。
5.能量总是以不同的方式被储藏和运用。
6.搓手是把化学能转换成热能和声能。
五、拓展提高:
1、你能描述图片中各种能量之间的转换过程吗?
【小结】
光能→化学能→机械能→电能→热能→声能
2、从早晨醒来起床后到出门上学的这段时间里,说说你经历了哪些能量转换过程?
【小结】
(1)点亮台灯:台灯把电能→光能
(2)用热水洗脸:电热水器把电能→热能(3)电饭锅做饭:电饭锅把电能→热能
(4)吃饭后去上学:把食物中的化学能→动能六、作业布置
有兴趣的同学,根据视频尝试制作钻木取火实验,注意安全。
具体描述进一步强化和理
解能量的转换过
程
亲自体验能量间
的转换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能量可以互相转换,
它是以一种形式的能量转换成另一种形式的能量。
在科学探究中,通过实验了解能量转换过程;通过
列举生活现象,了解能量转换的普遍应用;通过实
践操作,亲自体验能量间的转换过程,培养了我们
联系实际,用科学知识改善生活的能力。
总结课堂板书板书设计。
小学科学《能量的转化》教案
![小学科学《能量的转化》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d207a39a98271fe910ef979.png)
小学科学《能量的转化》教案科学知识1.用电器是一种能量转化器,可以把电能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2.知道电能能向其他能量的转化,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也可以互相转化。
科学探究1.了解电能可以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以及其他形式的能可以转化成电能;2.能设计并运用简单的实验来研究能量的互相转化;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愿意交流,并学会在交流中取人之长补已之短.2.体会到能量转换和我们生活之间的紧密关系,培养学生关心新事物的精神。
1、重点:认识电能和其他形式能量之间的互相转化,并进一步了解多种能量之间的互相转化。
2、难点:应用能量转化的观点描述生活中的变化事例。
教师准备有关能量转化的图片资料。
电磁铁、大头针、铁丝、绳子等。
(一)情景导入,揭示课题师:生活中我们接触到各种各样的能量,如风能、机械能、电能、热能等。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自制的小玩具。
(出示简易电磁铁)除了电磁铁,老师还带来了大头针。
(摇装有大头针的盒子)谁愿意和老师一起演示电磁铁吸大头针?师生共同演示操作电磁铁吸大头针。
师:是什么让这枚铁钉具备了神奇的吸大头针的能力呢?生:电能。
师:板书(电能)电能让这枚小小的铁钉具备了吸铁的能力,也就是具备了磁能。
(板书:磁能)像这样能量由一种形式转换成其他形式,是能量的一个重要特征——能量的转换(板书)。
【评:思维从问题开始,提出一个好的问题,就等于成功了一半。
上课伊始,教师运用实验,创设问题情境,揭示课题,使学生兴趣盎然,并产生了悬念,渴求新知识的获得。
但实验时,利用实物投影可让学生看得更清楚一些。
】(二)探讨电能为我们做什么师:在生活中,你们用得最多、接触得最广的能量是什么?生(齐答):电。
师:请说说你家里有哪些用电器?它们把电能变成了什么?生1:电风扇,电风扇把电能变成了动能、风能。
生2:电磁炉,它把电能转化成了热能。
生3:电灯,它把电能变成了光能。
【评:以学生熟悉的家用电器引出电向其它能量的转化,学生人人都有体验,很有发言的欲望。
能量转化方式有哪几种
![能量转化方式有哪几种](https://img.taocdn.com/s3/m/696736cf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875a546.png)
能量转化方式有哪几种能量转化方式1、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和热能:电风扇。
2、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发电机。
3、电能转化为热能:电饭锅。
4、电能转化为光能:电灯。
5、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火力发电。
6、动能转化成电能:风力发电。
7、机械能转化成电能:水力发电。
8、太阳能转化成电能:太阳能发电。
9、核能转化成电能:核电站。
10、化学能转化成电能:干电池。
像太阳能、化石能、热能等可以直接使用的,称作一次能源。
太阳能可以用来烧热水,化石能源像石油天然气煤都是可以直接燃烧供热的,温泉的热能也能直接利用。
这种利用方式,就存在太阳能转化为热能,生物化石能转化为热能。
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就是化学能转化为蒸汽的热能,再转化为蒸汽机的机械能。
能量存在的基本形式1、机械能(动能,势能)机械能是动能与势能的总和,这里的势能分为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我们把动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决定动能的是质量与速度;决定重力势能的是质量和高度;决定弹性势能的是劲度系数与形变量。
2、分子势能(内能)分子势能是分子间由于存在相互的作用力,从而具有的与其相对位置有关的能。
分子势能是内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3、辐射能各种电磁辐射,包括光和热的辐射能。
能量的每种形式都可以转换为其它形式,但能量不能消灭或无中产生。
能量的损失,常为转换成其它类型的能量。
电能是一种动能;它可转换成热能或光能。
4、光能光能是光子运动对应的能量形式,光能是由太阳、蜡烛等发光物体所释放出的一种能量形式,光能是一种可再生性能源。
5、磁能泛指与磁相联系的能量,严格地说应指磁场能。
在线圈中建立电流,要反抗线圈的自感电动势而做功,与这部分功相联系的能量叫做自感磁能。
6、电能电能,是指使用电以各种形式做功(即产生能量)的能力。
电能既是一种经济、实用、清洁且容易控制和转换的能源形态,又是电力部门向电力用户提供由发、供、用三方共同保证质量的一种特殊产品(它同样具有产品的若干特征,如可被测量、预估、保证或改善。
能量转换实验报告实验原理
![能量转换实验报告实验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69909485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ac.png)
能量转换实验报告实验原理能量转换实验报告实验原理引言:能量转换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描述了能量从一种形式转变为另一种形式的过程。
本实验旨在通过一系列实验,探究能量转换的原理,并通过实验数据验证能量守恒定律的正确性。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实际操作,观察和记录能量在不同形式之间的转换过程,并验证能量守恒定律。
二、实验器材和材料1. 弹簧秤:用于测量物体的重力。
2. 弹簧:用于储存弹性势能。
3. 滑轮组:用于改变力的方向。
4. 物体:用于进行实验的物体。
5. 计时器:用于测量时间。
三、实验原理能量转换实验基于以下两个重要原理:1. 动能定理动能定理表明,物体的动能等于其质量乘以速度的平方的一半。
即:K =(1/2)mv^2。
在本实验中,我们将通过测量物体的质量和速度,计算出其动能。
2. 弹性势能当物体被压缩或拉伸时,会储存弹性势能。
弹性势能的大小取决于物体的形变程度和弹性系数。
在本实验中,我们将通过测量弹簧的形变和弹簧系数,计算出其弹性势能。
四、实验步骤1. 将弹簧挂在滑轮组上,并将滑轮组固定在合适的位置。
2. 将物体挂在弹簧的另一端,并调整滑轮组的高度,使物体能够自由下落。
3. 用弹簧秤测量物体的重力,并记录下来。
4. 用计时器测量物体下落的时间,并记录下来。
5. 根据重力和下落时间计算物体的速度。
6. 将物体从最低点释放,并观察其上升过程中弹簧的形变。
7. 用弹簧秤测量弹簧的形变,并记录下来。
8. 根据弹簧形变和弹簧系数计算弹性势能。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测量得到的数据,我们可以计算出物体的动能和弹性势能,并进一步分析能量转换的过程。
实验结果表明,物体在下落过程中动能增加,而弹簧的弹性势能也随之增加。
这符合能量守恒定律,即能量在转换过程中总量保持不变。
六、实验结论本实验通过观察和记录能量转换的过程,验证了能量守恒定律的正确性。
实验结果表明,在能量转换过程中,能量的总量始终保持不变。
人教鄂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期末知识点复习资料
![人教鄂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期末知识点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8eef8d53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e1a7679.png)
最新人教鄂教版五下科学复习资料第一单元昼夜与四季1. 白天与黑夜1.随着太阳东升西落,我们迎来一个个白天和夜晚,看到周而复始的昼夜交替现象。
2.太阳光照射到地球上,被太阳光照亮的地方就产生白天,背着太阳光的一面便产生了晚上,从而产生了昼夜。
3.在昼夜交替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哪些有规律的变化?答: a.早上的气温较低,影子较长。
b.中午的气温较高,影子较短。
C.夜空中月亮的位置会不断变化。
4.地球是太阳系里的一颗行星,除了围绕太阳运转,地球还在不停地自转,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24小时。
5.昼夜交替现象是怎样产生的?答:因为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所以地球在自转过程中朝向太阳的一侧会被太阳照亮,这里就是白天,背对太阳的一侧没有光照,这里就是黑夜。
随着地球不断自转,地球上的人们就会看到白天和黑夜交替出现,周而复始的现象,这种现象叫做昼夜交替。
6.我们生活的地方,每天太阳东升西落,昼夜交替,但是地球上有些地方存在极昼和极夜现象。
7.在地球的南极和北极及其附近,白天和黑夜常常超过24小时,白天超过24小时的现象叫做极昼,黑夜超过24 小时的现象叫做极夜。
8.极昼和极夜现象是怎样产生的?答:极昼与极夜的形成,是由于地球在沿椭圆形轨道绕太阳公转时,还绕着自身的倾斜地轴旋转而造成的。
地球在自转时,地轴与其垂线形成一个约23.5°的倾斜角,因而地球在公转时便出现6个月时间两级之中总有一级朝着太阳,全是白天;另一极背向太阳,全是黑夜。
南、北极这种神奇的自然现象时其他大洲所没有的。
2.谁先看到日出知识点1.为什么乌鲁木齐和北京的日出时间不一样?答:地球自转西向东,相对而言东边的日出时间永远比西边的要早,北京在乌鲁木齐东边,所以日出时间比乌鲁木齐早。
2.怎样探究两地日出时间不同的原因?答:可以用手电筒和地球仪做模拟实验,地球仪上哪里先被照亮,哪里就先迎来日出。
日出时间与地球自转方向有关,所以在转动地球仪时,应该是自西向东转动地球仪。
第十六章 第五节 能量的转换和守恒
![第十六章 第五节 能量的转换和守恒](https://img.taocdn.com/s3/m/f673b449e45c3b3567ec8b1a.png)
第五节能量的转化和守恒【知识体系】1、常见的能量形式及其转化常见的能量形式有:机械能、内能、电能、光能、化学能等。
这些不同形式的能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如摩擦生热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水电站里的水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是机械能转化为电能……2、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凭空消灭,也不会凭空产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说明:“转化”是指能量由一种形式变为另一种形式;“转移”只是能量由一个物体传递到另一个物体,能量的形式不变。
【题型体系】题型一·能结合实例分析能量之间的转化和转移例 1下列过程中,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A.寒冷天气快速搓手,手会感到暖和B.水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C.烧红的铁块放入水中,冷水变热D.壶中的水沸腾时,壶盖不断地在跳动知识点通过实例,认识能量之间可以互相转化闯关点拨寒冷天气快速搓手,手感到暖和是摩擦生热现象,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水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是机械能转移的过程.烧红的铁块放入水中,使冷水变热,是内能转移的过程,铁放热,内能减小,水吸热,内能增加.壶中的水沸腾时,壶盖不断地在跳动,是水蒸气膨胀对外做功,顶起壶盖后,它自身的内能要减小,从而获得机械能.答选D跟踪训练:1.从能的转化和守恒的观点来看,用热传递来改变物体的内能,实际上是的过程,用做功方法来改变物体的内能,实际上是的过程.2.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经过10年不懈努力,终于在1831年发现了现象,导致发电机的发明,实现了电能的大规模生产。
我国兴建的长江三峡发电机组,是通过能转化为电能。
福州市即将兴建的垃圾焚烧电厂,是将垃圾焚烧后获得的能。
最终转化为电能。
3.当水壶中的水烧开时,壶盖会被顶起,从能量转化的观点看,这是水蒸气的_________能转化为壶盖的能。
4.能量转化与守恒是自然界的基本规律之一,下列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是()A.干电池放电B.给蓄电池充电C.风力发电D.电动机带动水泵抽水5.下列现象中,利用内能做功的是()A.冬天在户外时两手相搓一会儿就暖和 B.车刀在砂轮的高速磨擦之下溅出火花C.在烈日之下柏油路面被晒熔化了 D.火箭在“熊熊烈火”的喷射中冲天而起6.下列事例中,属于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在火上点燃火柴头,使火柴头温度升高B.冬天人们围着火炉烤火身体感觉暖和C.两手互相摩擦,手感觉暖和D.在阳光照射下,水盆里的水温度升高7.“五一”黄金周,吴昊同学和爸爸妈妈一起游览花果山,在他们乘坐旅游车沿盘山公路下山的过程中,发现司机师傅要不时地踩踏刹车踏板,当车行驶至中途还要停下来,让工作人员用水龙头向车轮闸片部位喷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打开电视机, 电能就转换成了 光能和声能。
搓一搓手, 动能就转换成了 声能和热能。
电能 动能
光能和声能 声能和热能
化学能
实验证明:
光能和热能
1、用细铁丝或针将一粒花生米固定 在软木塞或橡皮泥上。 2、点燃花生米,加热适量的水。 3、花生米燃烧完后,测一测水温。
下图是能量从一种形式转换成其他形式的实例。 试着描述下列能量转换是如何进行的。
光能
声能和动能
化学能
机械能
电能
探究飞旋扣子的秘密,说说其厚纸板。 2、按图穿入一根长100—115厘米的线绳, 两端打好结。 3、把扣子或圆纸板放在线的中间,甩动绳子15—20圈。 4、拉紧绳子,让扣子或圆纸板向相反方向旋转。 5、再放松绳子,让扣子或圆纸板按初始手甩动的方向旋转。 6、不停地拉、松,使扣子或圆纸板有节奏地旋转。
运用你所掌握的关于能量转换的 知识,以卡通画的形式将你设计的 能量转换过程画出来,其中应至少 包括两种能量转换。
练习: 1、能量的重要特点是:(它可以从一种形式转 换成另一种形式。) 2、打开电视机,(电能)就转换成了(光能) 和(声能)。 3、搓一搓手,(动能)就转换成了(声能)和 (热能)。 4、划着一根火柴,人体中的(化学能)就转换 成了(光能)和(热能)。 5、燃烧一粒花生米,花生中的(化学能)就转 换成了(光能)和(热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