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主义与现代主义建筑的关系

合集下载

地域文化视角下现代主义建筑

地域文化视角下现代主义建筑

地域文化视角下现代主义建筑现代主义建筑作为20世纪建筑发展的重要流派,以其简洁、功能主义和抽象的设计风格,成为了当代城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建筑的发展过程中,建筑师们往往只注重建筑的外观和功能,忽略了建筑所处地域文化的影响。

本文将从地域文化的视角出发,探讨现代主义建筑在不同地域文化背景下的表现与发展。

一、西方现代主义建筑在西方,现代主义建筑的发展与其工业革命密不可分。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工业化的推进,西方国家的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传统建筑无法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于是现代主义建筑应运而生。

现代主义建筑在西方地域文化下,强调功能性和简约性,追求工业化时代的新技术和材料,注重建筑的结构和使用功能。

荷兰现代主义建筑师贝尔特·赖特设计的洛浦斯的姐妹宫(Schroder House)就是典型的现代主义建筑之一。

这座建筑的建造风格简约明快,强调建筑的功能性,打破了传统建筑的界限。

赖特在设计中充分考虑了当时荷兰社会的现代化需求,通过优化空间布局和利用新材料,使建筑更适应当地的生活方式和环境。

美国芝加哥的海德公园(Hyde Park)社区则是西方现代主义建筑的代表之一。

在20世纪中叶,这个社区成为了许多知名建筑师的试验场,他们通过现代主义的理念和技术手法,在这个地区创造出了许多新锐的建筑作品。

这些建筑在设计中注重了对现代社会的认知和理解,强调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生,同时又突破了传统的形式和风格。

与西方现代主义建筑不同,东方现代主义建筑在地域文化下表现出独特的风貌。

在东方地域文化的影响下,现代主义建筑注重传统文化的融合和对当地环境的尊重,体现了东方文化所特有的审美追求和精神价值。

日本建筑师安藤忠雄设计的八代亭就是东方现代主义建筑的典型代表。

这座建筑坐落在日本京都的一处山间,建筑风格简约大方,同时又融入了日本传统建筑的元素。

在设计中,安藤忠雄充分考虑了地形和气候等自然因素,通过独特的建造技术和材料,打造出了一座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地域文化视角下现代主义建筑

地域文化视角下现代主义建筑

地域文化视角下现代主义建筑
现代主义建筑是20世纪初流行于欧洲的一种建筑风格,它以简洁、实用、功能性为特点,强调抽象和几何形式。

它不局限于特定的地理位置,而是具有普遍性的表达语言。

在不同的地域文化背景下,现代主义建筑也会受到各种地域文化因素的影响,从而在不同地区表现出独特的特点。

现代主义建筑在亚洲地区的发展受到了传统的东方建筑文化的影响。

日本的现代主义建筑融合了日本传统建筑的特点,注重材料的质感和手工艺的精湛。

它还强调建筑与周围环境的融合,采用开放式的设计,使建筑与自然环境之间形成无缝衔接。

如今,这种东方现代主义建筑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的关注和赞誉。

现代主义建筑在拉丁美洲地区也有独特的发展。

拉丁美洲拥有丰富的本土文化和建筑传统,这对现代主义建筑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墨西哥,现代主义建筑与传统的玛雅和阿兹特克文化相融合,产生了别具一格的拉美现代主义建筑风格。

这种风格注重表达当地文化,以鲜明的色彩和复杂的几何形式为特点,体现了拉美文化的独特魅力。

现代主义建筑在地域文化视角下呈现出多样性和丰富性。

不同地区的现代主义建筑在设计理念、建筑形式和材料选择上会体现出独特的地域文化影响,而这些地域文化因素也为现代主义建筑带来了新的可能性和创新思路。

现代主义建筑通过与地域文化的交融,为当地人们提供了与当代世界接轨的现代建筑作品,展示了地域文化的魅力和当代建筑的表现力。

探讨地域文化与建筑设计的结合

探讨地域文化与建筑设计的结合

探讨地域文化与建筑设计的结合地域文化与建筑设计的结合是一个既有深厚历史又有着现实意义的课题。

地域文化是指在特定地域上形成并沿袭下来的文化现象,它包括了当地的语言、宗教、风俗习惯、历史传统等方方面面。

而建筑设计则是在这一地域文化的基础上,借助现代的科技和艺术手法,将这种文化融入到建筑中去,从而形成具有地域特色和文化传承的建筑作品。

本文将从地域文化和建筑设计两个方面,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实现它们的结合。

地域文化是每个地域独特的人文景观,它是被历史、地理、自然环境所塑造和影响的。

地域文化是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的结合体,它不仅包括传统的建筑、工艺、文学、绘画等方面的表现,更包括了人民的生产、生活、宗教信仰等方方面面的内容。

中国广袤的土地上,各种各样的地域文化呈现出多姿多彩的风貌,如川西藏区的藏式建筑和藏族服饰、苏州园林和江南水乡的建筑风格、古丝绸之路上的民居和传统手工艺等,都是地域文化与建筑设计的典型结合。

这些地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对于当代的建筑设计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在现代城市化进程中,许多地方的传统建筑和文化都受到了严重的侵蚀和破坏。

许多城市的发展,往往以规划、效率和经济为首要考虑,而忽略了地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传统的建筑风格和文化特色被现代化的建筑所取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也在这一过程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为了保护和传承地域文化,建筑设计必须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重新审视和发展传统文化的内涵和形式,使它们融入到现代建筑设计中去。

作为建筑设计者,首先要深入了解和研究当地的地域文化。

只有深入地了解当地的历史、传统、气候、地理和人文环境,才能真正的理解和把握当地的地域文化。

深入了解地域文化,并不是简单地模仿或照搬传统建筑,而是要学会借鉴和吸收传统文化的精髓和内涵,结合现代的科技和艺术手法,融入到新的建筑设计中去。

这就需要建筑设计者具备扎实的文化素养和创新精神,善于从传统文化中寻找灵感和启示,形成新的设计理念和方法。

浅析地域性建筑文化在现代建筑文化中的发展

浅析地域性建筑文化在现代建筑文化中的发展

浅析地域性建筑文化在现代建筑文化中的发展摘要:在历史的长河中,建筑已经不仅仅是简单的居住地,还是一定区域文化的展现。

通过建筑这个平台,我们可以看到它所在的这座城的独有风俗和历史演变。

建筑的功能在一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中也发生着悄无声息的变化,或是凸显了地域的文化色彩,或是历史变革,或建造者个人意识的烙印。

总之,建筑已经不仅仅只是落榻之地那么简单了,它开始有了思想。

关键词:现代建筑文化地域性文化制约因地制宜历史文化背景美学搭配建筑就好似写意,随着时代的变化,它已经不简简单单的只是造房子那么简单了。

这“意”里更是多了几分时代的气息和“写意者”的创思。

中国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不仅仅领先了那个时代的科技,还创造了中国独有的传统建筑风格和园林构造,在世界建筑中最具特色。

地域性建筑文化是中国整体建筑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特色建筑文化发展的重要构成要素。

因地制宜的建筑理念在探询中国各派建筑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时,当地的环境和建造条件对建筑形态的形成就很有影响。

譬如江南水榭建筑群的形成就是依托当地的山水和建筑条件。

又譬如西双版纳的高层木屋构造,是为了避免被密林中的毒虫咬伤。

因而气候、地形肌理等等环境因素的适应也是成就其独特形态的必要因素。

这些都是在现代城市中的一个优秀建筑所希望达到的境界,也是现代建筑在发展中的重要基础。

作为地区的重要产物,建筑正以其具体的形态,展现着它所在地区的地理条件和气候等因素。

所以,地形地貌和城市已有的建筑地段环境所制约的,这是造就一个建筑形式和风格的一个基本点。

这是广义上的建筑地域性,这个时候的地域建筑文化受气候和地理形态的影响最大。

比如南方的炎热和北方的寒冷,就早就了两种不同风格的建筑。

北方敦厚的土墙,暗黄的色调。

以及南方水墨般单薄的建筑体系。

又如由于岭南亚热带海洋气候,日照时间长,高温、多雨、潮湿,四季长青,所以人们往往形成一种喜爱室外活动,崇尚自然。

建筑处理着重通风,遮阳,隔热,防潮,于是逐渐形成了岭南建筑的轻巧通透、淡雅明快、朴实自然的建筑风格。

论地域性、文化性、艺术性对现代建筑的影响

论地域性、文化性、艺术性对现代建筑的影响

论地域性、文化性、艺术性对现代建筑的影响摘要:建筑是人类文明产物,若将地域性、文化性、艺术性融入建筑,其彰显建筑之灵,突地域、文化、艺术之魂,经过时间的洗礼,烙上历史的印记,建筑见证历史,见证社会的文明。

随着经济全球化,欧美风格的建筑席卷整个中华大地,中国建筑的风格和特色现在似乎越来越难以体现了。

中国的建筑千城一面,缺少地方特色。

而现代人们对建筑不仅仅局限于使用、经济、美观、安全等功能上的满足,更多的是把建筑当做艺术品来欣赏。

这种现象成为大家关注和讨论的热点!本文通过引证实例、浅析深虑,阐述了城市建设发展中地域、文化、艺术对现代建筑的重要性。

关键词:地域性文化性艺术性现代建筑建筑既是重要的物质产品,同时又是蕴有深刻的精神文化内涵、形象最为鲜明、留存最为久远、体量最为宏大的艺术作品,古往今来,传达着人类多姿多彩的体验和愿望,体验了各民族自我塑造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艺术形态,被誉为“人类文化的纪念碑”。

华夏建筑传统源远流长,以卓越的建树和独特的风貌在世界建筑史上留下了光辉篇章。

当今世界,随着国际间交往的频繁发生,各国的文化发展呈现出某种“趋同”现象,但另一方面,个性的觉醒也成为一种迫切的需要。

趋同现象下对民族和地方特色的追求、现代化的进程与体现本国文化特性的努力的同时存在,是当今世界建筑文化不可忽视的重要发展趋势。

一、建筑的地域性建筑的地域性从广义上来讲,他首先受到地理的气候,区域的影响,比如南方炎热地区和北方寒冷地区建筑显然不同的,即使是同一地区,山区的建筑和滨河的建筑也不是雷同的。

比如说广东,这个地区也属于跟岭南一个区域,这个属于亚热带海洋气候,他日照时间长,高温多雨潮湿,四季常青,所以人们往往形成一种喜爱室外活动,崇尚自然,建筑处理着重通风、遮阳、隔热、防潮,逐渐形成轻巧通透、淡雅明快,朴实自然的岭南风格。

从狭义上来讲,建筑的地域性是指建筑地段的具体地形,地貌条件和城市周围的建筑环境,这事具体影响和制约建筑空间平剖面设计的,乃至建筑的重要因素,则以生态观的角度,要顺延自然地形地貌的要求,与地段环境,融为一体,要用城市的观点看建筑,尊重城市和地段已形成的整体布局和肌理,以及建筑和自然的关系,在体型、体量、空间布局,建筑材料乃至材料色彩等方面下功夫,采用与地方相适应技术条件手段,在结合,功能,整合,优选,融会贯通。

地域文化传统与当代建筑设计的融合

地域文化传统与当代建筑设计的融合

地域文化传统与当代建筑设计的融合传统与现代一直以来都是建筑设计领域中互相交融的两个方面。

地域文化传统与当代建筑设计的融合是一个既具挑战性又充满创造力的主题。

本文将探讨地域文化传统对当代建筑设计的影响,以及如何在设计中实现这种融合。

首先,地域文化传统是指每个地方特有的文化传承和历史遗产。

这些传统包括建筑风格、材料选择、工艺技术以及文化符号等。

它们是地方身份认同和独特性的象征,也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美学价值观产生深远影响。

在当代建筑设计中,地域文化传统成为了一种珍贵的资源。

设计师们开始重新审视传统的建筑形式和元素,以融合它们到现代建筑中。

这种融合旨在保留地域特色的同时,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和期望。

例如,在中国,传统的四合院被重新诠释为现代化的住宅设计,保留了庭院的概念,但加入了现代的空间布局和设施。

其次,当代建筑设计与地域文化传统的融合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传统建筑形式和技术往往与环境和气候密切相关。

通过将这些传统应用于当代建筑设计中,我们可以实现更高效的能源利用和环境适应性。

例如,在亚洲一些炎热地区,传统建筑采用通风设计和多个庭院来缓解高温。

将这些原则应用于现代建筑可以有效降低能源消耗,并提供更舒适的室内环境。

此外,地域文化传统与当代建筑设计的融合可以促进文化交流和多样性。

当代建筑通常是全球化的,建筑师和设计师来自不同的文化和背景。

通过融合地域文化传统,我们可以将不同的文化元素和价值观结合在一起,创造出独特而多元化的建筑作品。

这种融合不仅有助于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还促进了跨文化的理解和交流。

然而,地域文化传统与当代建筑设计的融合并非没有挑战。

一方面,当代社会的变革和全球化趋势可能导致传统价值观的丧失和文化同质化。

另一方面,传统建筑形式和技术的变革需要设计师具备丰富的知识和创新能力。

只有充分了解和尊重地域文化传统的设计师才能够真正实现融合。

为了实现地域文化传统与当代建筑设计的融合,建筑师和设计师们需要多方面思考和努力。

如何将地域文化有机融入现代建筑设计中去

如何将地域文化有机融入现代建筑设计中去

浅谈如何将地域文化有机融入现代建筑设计中去建筑设计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创造的建筑物质和建筑精神财富的总和。

建筑是一个时代的产物,是一个社会的重要反映。

作为人与自然中介的建筑设计,同样要受到各种地域文化的制约,为适应不同的地域气候,必须针对气候进行建筑设计,于是产生了热带雨林建筑及其建筑文化,温带建筑及其建筑文化,高寒、荒漠、极地等不同气候环境的建筑及其建筑文化。

因此,为了适应不同地域文化的要求,在建筑设计中,自然就必须考虑地域文化的要求,将各种地域文化因素融入到建筑设计中,并最终形成了建筑文化的地域性。

建筑是一个地区的产物,世界上没有抽象的建筑,只有具体的地区的建筑,它总是扎根于具体的环境之中,受到当地的地域文化的影响,这是造就一个建筑形式和风格的基本特点。

在不同的地域之间,由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自然条件的不同,因而出现了地域建筑文化的差异。

一、建筑文化地域性的形成及其表现建筑的地域性从广义的角度来讲,它首先受地理的气候,区域的影响,比如南方地区,炎热地区跟北方寒冷地区建筑显然是不同的。

同样,川西地区传统的养身休闲文化,使人们乐于找寻并享用幽雅的生态环境,成都人潜意识中大多具有盆地意识,安逸自在,喜欢循规蹈矩的生活,因此,在建筑设计中就要注重这一区域中的生活风情和文化习俗。

建筑的地域性从狭义的角度来讲,主要是指建筑地段的具体的地形、地貌条件和城市周围建筑的环境。

建筑的地域性还表现在地区的历史、人文环境之中,这是由一个民族一个地区人们长期生活决定的历史文化传统。

二、建筑设计与地域文化融合的途径与方式在建筑设计时,应该把当地的人文、风俗、生活习惯、地域特色等软文化与建筑设计进行有机融合。

比如广东这个地方,它属于亚热带海洋气候,日照时间长,高温多雨潮湿,四季长青,所以人们往往崇尚自然,形成一种喜爱室外活动的习惯。

建筑设计就应该在通风、遮阳、隔热、防潮上做着重处理,从而逐渐形成了轻巧通透、淡雅明快、朴实自然的建筑风格。

怎样做好地域性建筑的现代化和现代建筑的地域化

怎样做好地域性建筑的现代化和现代建筑的地域化

1.怎样做好地域性建筑的现代化和现代建筑的地域化地域性建筑的现代化:笔者认为地域性建筑是指各个地域的不同文化所产生的运用不同材料,不同形式,产生不同功能,具有不同意义的的特有的建筑。

随着现代城市的发展,全球的建筑越来越趋同于同一个模式,而各个文化原有的建筑却一点点被人们遗忘。

现代化是个不可避免的潮流方向。

必然的趋势就是地域性建筑的现代化,达到这样的理念的方法“就是批判的继承传统,使之具有现代的精神,让建筑在新旧的对话中激活城市,创造新的文脉,场所的精神、地域的精神。

”(建筑地域性和场所性的意义—安藤忠雄建筑的释义)在中国,显然在古建筑的现代化这一方面没有进行很有魄力的诠释,我们看到的大多要么是不伦不类的机械产品,要么是依样画葫芦的仿制品。

而在相近的日本则有对地域性建筑现代化造诣甚深的建筑大师,比如安藤忠雄。

安藤的作品表达了东方建筑中对于精神层面的理解和追求,从简洁的建筑中体验到厚重的文化,同时打破传统的建筑形式,更注重建筑的体验感和精神享受。

“我在苦苦探索着自己的建筑,运用几何学原理,规定了使用无论谁都可以得到的建筑材料,在表现某种‘普遍性’、‘平庸性’中去追求自由,追求个性。

虽然我认为建筑是从抽象理念中诞生出来的,但是建筑在建造时已经存在一个多样性的价值积累的‘场’,因此必须有对话交流,建筑如果没有与他者的关系是不能存在的。

”——安藤忠雄在安藤的话中,怎样做好地域性建筑的现代化是显而易见的,它与现代建筑的地域化是相通的,建筑本身必须和建筑处于的环境(文化,风土人情,建筑背景,功能,历史等等)相互沟通和交流,相互融合。

不论其是地域性建筑抑或现代建筑,如此才能成为有思想,“好的”建筑。

现代建筑地域化也有很经典的设计,比如越战墙,位于美国首都华盛顿中心区,坐落在离林肯纪念堂几百米的宪法公园的小树林里。

邻近华盛顿纪念碑和林肯纪念堂。

该纪念碑由用黑色花岗岩砌成的长500英尺的V字型碑体构成,用于纪念越战时期服役于越南期间战死的美国士兵和将官,闪闪生辉的黑色大理石墙上依每个人战死的日期为序,刻划着美军57000多名1959年至1975年间在越南战争中阵亡者的名字。

安藤忠雄地域主义与现代主义的融合

安藤忠雄地域主义与现代主义的融合

地域主义与现代主义的融合1163110213 吴跃摘要:安藤忠雄在现代建筑中引入地方传统建筑特色及传统美学,在异常现代感中体现出浓郁的地域特色。

文章论述了安藤将地域主义融于现代主义建筑的设计手法,并提出了中国建筑师在面对地域主义和现代主义时应有的态度。

关键词:地域主义;传统美学;传统文化1引言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也卷入这个现代化大潮中,整个世界正处于现代主义均质化过程中,建筑领域也深受其影响。

科学技术在给建筑带来新材料、新技术、新结构的同时,也是建筑在历史中培育出来的固有地域文化逐渐失去其特色,建筑的民主性有逐渐被建筑的“国际性”所取代的倾向。

现代主义和地域主义都是现代社会所追求的东西,对他们不能简单地取此舍彼。

我们在设计中如何将地域主义和现代主义这两个乍看不相容的方面互相融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风格呢?这里不能不提到日本建筑大师——安藤忠雄。

2安藤忠雄建筑中的地域主义和现代主义从安藤忠雄的作品分析,本质上讲他是一位现代主义建筑大师,他试图通过自身的实践把现代主义发扬光大。

但安藤反对单调乏味的国际式建筑,致力于现代主义和地方主义的融合。

他从少年时就曾周游日本,对日本的的传统民居及其中表现出来的日本传统美学有很深的理解。

在他的作品中,在体现现代主义建筑中单纯的造型及简洁、抽象、无装饰的手法的同时,总有一股浓烈的民族气息。

建筑评论家弗兰姆普敦曾这样评价过他的小筱住宅:“建筑虽然运用了现代材料、方法和构成,但是还是能够从中感觉到日本人特有的空间感觉,对周围的环境,特别是对地形以及这里原有树木的细致处理等,很好地运用了这些要素。

”2.1自然元素与空间特色的结合安藤忠雄是一位情感空间塑造大师,他仔细研究日本传统建筑空间中对静谧的、带僧院特色的严肃、简朴、冥思的空间特色,并用光、水、风等自然元素加以表现。

光之教堂(图1),表现的正是光这种自然元素的建筑化和抽象化。

空间几乎完全被坚实的混凝土墙所围合。

怎样做好地域建筑的现代化和现代建筑的地域化

怎样做好地域建筑的现代化和现代建筑的地域化

怎样做好地域建筑的现代化和现代建筑的地域化一、地域建筑及现状“地域”是文化形成的地理背景,地域文化是在一定的地域环境中与环境相融合,具有地域烙印的独特文化,是不同地域的人们在日常生产生活中不断创造出来的。

歌德说:“建筑是石头的书”,可见,建筑是对文化的表达,最初的建筑是人们为了适应自然环境变化而创造的一个场所,由于全球自然环境的多样性,及不同的区域有着不同的资源,人们自然就会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如窑洞建筑、石头建筑、木结构建筑等等,同时也把不同的地域性文化融入建筑之中,经过历史的积淀,从而形成了内涵丰富、特色鲜明、风格各异的地域性建筑。

地域性是建筑的基本属性,地域性建筑具有丰富的色彩。

我国领土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地形多变、气候多样,地狱之间的发展极不平衡,从建筑史看,地域性建筑的变化远远大于时间上的变化,因此地域性建筑已成为中国建筑不可或缺的重要特色,因此地域性建筑体现了中华民族建筑文化的精髓所在。

全球化的趋势使得地球成为人类共有的地球衬,它缩短了时空的距离,淡化了地域的差别,从而导致了地域文化有被同化和消亡的危险。

在建筑方面,全球化给各国带来最新的建筑技术、建筑材料的同时,也带来新的建筑理论、建筑流派和建筑形式,给全球各地的地域建筑文化带来全新的理念也带来了强烈的冲击。

全球一体化导致的全球文化趋同,反映在建筑上,就是建筑的地域文化逐步被全球文化所淹没,建筑的民族性被建筑的“国际性”所取代。

作为城市和建设灵魂的地域文化特征逐渐有衰落和消失的危险。

在全球化和文化趋同的形势下,如何保护、发展和创新地域建筑文化显得尤为重要。

二、怎样做好地域建筑的现代化传统地域建筑的产生是基于传统文化。

它的功能都是与当时任命的生活、文化相适应的。

是基于当时的技术与经济条件的。

在防震、防火等方面考虑的较少方面考虑的较少。

在传统的社会里,地域性建筑的功能单一,通风条件也相对较差,日照条件差。

随着人们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

论现代主义建筑与地域主义之间的关系

论现代主义建筑与地域主义之间的关系

论现代主义建筑与地域主义之间的关系作者:孙俊桥邓海纳来源:《现代装饰·理论》2013年第01期摘要:本文从现代主义建筑和地域主义建筑的本身性质出发,以两个不同类型的建筑主义思想作为两个不同角度,分析了现代主义建筑和地域主义建筑的出发点,落脚点,和在不同时期面对的问题,并试图从中提取到他们之间的联系,同时把他们之间的联系落实在现代建筑设计的实例之中。

关键词:全球化地域化梦想此时此地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人类真切地感受到一种巨大无形的力量正把世界推进到全球化的时代。

从最近几十年来看,全球化趋势已不断增强,速度也进一步加快,但随之带来的优势与弊端也逐渐凸显。

全球化带来的现代主义建筑和地域主义建筑之间的话题成为了一个不得回避的问题。

现代主义建筑是指一种简约的,没有装饰的建筑风格。

虽然这种风格的构想形成于 20 世纪初期,并有很多的建筑师、建筑教育家及其作品有大量的推广,但是很少有现代建筑是建于20世纪上半叶。

直到二战后,最终是透过成为各种机构和公司的建筑,才成为了居主导地位的建筑风格。

所谓地域主义建筑,是指在一定地域内大多数建筑的基本风格和总体特征。

这样的建筑形式是建立在这一地域之内的人们在长时间的社会实践之中的积累而产生的。

各个地域的地域主义风格建筑体现了当地人民的地理环境,传统文化,气候条件,技术水平,思维方式,经济发达程度不同,展现了各个地域内的不同的地域主义建筑的明显的差异。

地域主义建筑中能集中体现其地方特色的装饰细节与现在主义建筑的建筑风格的思想产生了巨大的矛盾。

而在全球化的背景之下,现在主义建筑对地域主义建筑占据巨大的优势地位,随之所带来的而是地域主义建筑背后所孕育的民族的长期积累形成的精神面临消失的危险。

1 现代主义建筑现代建筑是工业文明的产物,它的产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建筑的国际化首先是人类文化的全球化,而人类文化改变,必然带来建筑的转变。

现代主义建筑应运而生,一种运用现代技术,适应社会需求“为普通而平常的人们”(柯布西耶语)而建造的现代主义建筑迅速风行全球。

地域文化视角下现代主义建筑

地域文化视角下现代主义建筑

地域文化视角下现代主义建筑现代主义建筑是二十世纪初期兴起的一种建筑风格,它采用简单、现代的设计语言,强调功能性和材料的实用性,同时拒绝装饰和复杂的细节。

从地域文化视角来看,现代主义建筑的发展受到了当地文化、历史和环境的影响。

本文将从历史和环境两个方面来讨论现代主义建筑的地域文化特点。

历史背景现代主义建筑起源于欧洲,它是对过去历史建筑风格的反叛。

一战后,欧洲出现了一种厌倦历史建筑风格的潮流,那就是现代主义建筑。

现代主义建筑与传统的历史建筑截然不同,它强调材料的实用性以及功能性,将建筑还原到最基本的形式和结构。

在此基础上,设计师逐渐将建筑空间与自然环境相融合,将建筑的功能与环境和谐统一。

因此,现代主义建筑发展到后期,具有不可忽视的地域文化特点。

环境特点现代主义建筑的环境特点一般与水、土、空气、植被等相关。

建筑师借此营造出适合居住的舒适环境。

现代主义建筑不是根据设计师的看法建造,而是根据当地环境和气候条件来规划的。

因此,现代主义建筑在各个地域都有不同的特点和风格。

例如,位于摩洛哥的卡萨布兰卡主教堂中,设计师使用了摩洛哥当地特色的建筑元素,如彩色琉璃和窗户等,使得现代主义建筑与摩洛哥当地文化融合,成为当地历史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历史特点现代主义建筑的历史特点往往与当地的文化、历史有关。

建筑设计师在设计时会考虑到当地的文化特点,以营造符合当地特色的建筑风格和氛围。

例如,新加坡的现代主义建筑多取材于福建建筑和马来文化,从中吸取了文化、艺术和工艺等方面的精华,将这些元素融入到建筑设计中,形成纯粹的现代主义建筑风格。

因此可以看出,现代主义建筑在每个地方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历史特点。

总结现代主义建筑在当地的发展受到了环境和历史的双重影响,将当地文化融入到设计中,打造出独特的建筑风格。

这些建筑不仅满足当代人的需求,也是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

因此,我们需要更多的关注和保护现代主义建筑,将其纳入到当地历史遗产的序列之中。

城市建筑设计中的现代性与地域特色研究

城市建筑设计中的现代性与地域特色研究

城市建筑设计中的现代性与地域特色研究随着现代化的进程,城市建筑设计成为一个国家乃至地区的窗口,体现着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水平、文化特色和创新能力。

在城市建设中,怎样既体现现代性的特点又不失地域特色成为了建筑设计师们需要面对的挑战。

一、现代性的追求现代性是指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建筑风格和设计理念。

现代城市建筑设计注重的是简约、开放、功能性等特点。

现代性的追求既是对建筑技术的创新,也是对美学的追求。

现代建筑通常采用简约的线条和几何形状,强调建筑材料的使用和结构的清晰可见。

同时,现代建筑强调功能性,注重建筑内部空间的合理利用,使得建筑既能满足使用者的需求,同时又富有美感。

二、地域特色的传承地域特色是指一座城市所特有的文化、历史、地理等方面的特点。

在城市建筑设计中,要注重地域特色的传承与展现。

不同城市的地域特色各有不同,例如北方城市的建筑多采用砖木结构,南方城市的建筑则常常使用石材和木材。

地域特色的传承能够体现出城市的历史文化,使人们对城市的认同感增强,同时也能够提供一种独特的景观风貌,吸引游客和投资者。

三、现代性与地域特色的结合在城市建筑设计中,现代性与地域特色并不是互相排斥的,而是可以相互融合的。

建筑设计师可以通过创新的设计理念和技术手段使现代建筑表达出地域特色。

例如,在设计建筑外观时可以利用当地特有的图案和色彩进行装饰,或者通过建筑立面的雕刻和拱门等元素来展现当地的历史文化。

同时,在内部空间的设计中可以融入当地特有的材料和元素,使建筑既能满足现代生活的需求,又能展现出地域的独特魅力。

四、案例研究上海的“外滩23号”艺术中心是一个成功的案例,它将现代性和地域特色相结合。

该建筑采用了现代的玻璃幕墙和钢结构,同时在外立面的设计上运用了中国传统元素,如玉石上的彩绘和雕刻。

这样的设计既体现了现代建筑的简约和开放,又展现了中国古典文化的瑰丽和华丽。

同样,广州的“广州塔”也是一个成功的案例。

该建筑的外观灵感来自于中国传统的花开富贵图案,通过现代的建筑技术实现了在空中漂浮的效果。

新现代主义主流下建筑创作的地域性

新现代主义主流下建筑创作的地域性

新现代主义主流下建筑创作的地域性摘要:在以新现代主义为主流的新时期,建筑创作要保持其地域性,就要求建筑师对于全球的新技术和本地区、本民族文化采取有选择吸收的态度。

在创作中立足于本地区创造具有地域特征的建筑。

关键词:新现代主义地域性21世纪的国际建筑界是一个超时空多元化时代,不会再有风行全球的类似国际式及现代主义浪潮,而是许许多多具有独创性的个人在各自地域以各自不同的空间构成语言描述千姿百态的建筑与城市。

“展望21世纪,虽然我们不可能预测新运动的出现,但是世界建筑会维持在以现代主义为基础的原则上发展,则是基本可以肯定的。

”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之前没有哪一次变革能像工业革命那样给人类生活带来如此翻天覆地、全方位的影响了,人类从此进入了现代社会。

建筑发展史上迎来了现代主义运动。

(图1:包豪斯校舍)强调功能、重视理性思维、讲求设计哲学的科学性、关注设计的经济因素,这些基本理念是在建筑响应当时科学技术进步、经济发展、时代的新需求下应运而生的,是进步的,先进的。

然而,现代主义运动对功能的热衷掩盖了另一些问题存在的合理性,如:人与客观世界的关系,人与自然、传统地域文化的联系等。

它将本应属于人类自己的众多要素排斥在外。

因而,建筑必须帮助人重新回到他们赖以建造的大地上来。

之后的后现代运动用风格混淆了历史,因而犯下了错误。

建筑师并不能通过风格来认知过去,过去不是一个形象的问题。

后现代运动以后出现了解构主义、高技派、地区主义等。

其中,地区主义主要集中在亚洲、北欧地区。

地区主义的作品良莠不齐,但总的来说,仍然是在功能和构造方面遵循现代主义建筑原则,而在形式上探索建筑体现地域、民族特点的可能性。

由于地方主义对地方性、民族性的坚持,使它在将现代主义看作是”西方”的建筑思想的亚洲地区有普遍的认同感。

作为现代主义的一种发展道路,地区主义有着深刻的传统文化根基和发展前景。

建筑作为人类社会活动的场所和文化精神的载体,在后工业社会条件下,发生新的“国际化”趋势是显而易见的。

分析地域文化在现代城市建筑设计中的表达

分析地域文化在现代城市建筑设计中的表达

分析地域文化在现代城市建筑设计中的表达随着当前国内经济与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建筑行业的发展,人们对于现代建筑安全性的要求不断提高的同时也在追求现代建筑设计的美感。

由于城市化的发展,现代城市的高楼大厦与日俱增,而且每一栋建筑都独具特色,拥有这不同的地域特色。

现代的建筑设计作为一种文化的传承方式,它能够将建筑所在地区的外部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充分结合。

因此,在中国这个地域广阔,人文环境多样的国家之中,建筑师们一直在寻求一条科学的方式,寻求地域文化和地域性风格设计的结合,将地域文化充分的表达于建筑设计中。

标签:地域文化;现代城市;建筑设计;表达对于所有的建筑而言,它的存在不但是一种心理身体的享受,同时也是一种心灵美感的享受。

设计师为了建造出更加满足现代需求的建筑,就需要在建筑设计中加入丰富多样的元素,特别是地域文化,从而使得建筑变得更加独特,更加别具一格,在建筑中加入该地区的特有文化是建筑设计师经常作用的方式。

建筑地的地域文化特色是较为显著所以这种文化融入到建筑设计中是非常有代表性,但是如何能够将地域文化充分的融合与建筑设计中这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本文下文对此进行相关的分析和探讨。

1、基于地域文化的相关分析1.1地域文化的相关概念对于文化而言,它的存在是于整个世界不断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而地域文化仅仅是组成整个世界文化其中因素,现代建筑师在进行建筑设计的过程中一般会突出建筑师的自身特点或者是对著名的建筑进行相关的借鉴,而这种设计行为方式最终会导致其他城市的建筑不断趋于一致化,根本没有突出自己城市的文化特质。

因此为了更好的避免这种问题和有效的弥补这一缺憾,建筑设计师们在设计建筑时如果可以有效的结合联系当地的文化特色,将会使得设计出来的建筑更加独特,同时还可以增加当地人对于本地文化的自信心,使得当地人更加积极的大小本地文化从而吸引外地游客来欣赏当地的文化,推动当地的商业和文化,建筑旅游业的发展和繁荣。

1.2地域文化存在的意义对于地域文化而言,它的存在对于整个社会是非常重要的,整个社会需要的不仅是文化的存在更需要文化的传承,这样才能在未来的发展中保持民族特色。

最新-地域性对现代建筑设计的影响 精品

最新-地域性对现代建筑设计的影响 精品

地域性对现代建筑设计的影响摘要现代城市的千篇一律,反应出地域特色的缺失,而对于追求个性的今天,为打造城市文化,建筑的地域特色化是不可避免的趋势。

建筑的地域性不应局限于外在形式的回归,而应探索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

本文从形式与内涵着手,讨论如何将地域特征与现代建筑相融合,打造出独特的地域建筑。

关键词地域性;场所精神;环境;文化;空间在现代主义建筑思潮影响下,建筑形式逐渐走向单一的模式化路线,大大小小的方盒子形成了千篇一律的城市面貌,走在不同的城市中,无法区分他们之间的差别,相仿的建筑和城市空间无法令人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这有悖于建筑师的初衷,建筑的创作不应割裂于地域文化,而应创造使人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有明显地方特色的建筑——即地域性建筑。

一、概念探究首先地域性是一个多方面的概念,既包括气候条件、地形地貌等自然因素,同时也包括历史、文化、生活方式等人文因素。

中西方对此都有相关的理论研究,北欧的地域性建筑理论以及实践在世界上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诺伯格•舒尔茨对古罗马场所概念进行延伸,开创了建筑现象学,重新诠释了场所精神。

我国有关地域性建筑理论的研究也在不断发展过程中,程泰宁先生基于对东西方文化思考的比较中,形成了自己创作理念,从立足此时、立足此地、立足自己升华到三个合一即天人合一、理象合一、情景合一[1],由筑倾向于精神层面境。

所以在地域性建筑的设计中,应该首先尊重自然,尊重历史,尊重文化,尊重人的生活方式,最后达到与整个城市相和谐的地步,使人在感知建筑过程中,先从视觉定向,知身处何处,获得安全感,再到氛围认同,通过认识把握自己在其中生存的文化,获得归属感,层层递进。

因此笔者根据以上探究对地域性建筑的设计分为形式与内涵两种,层次化的剖析地域性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

二、地域性对现代建筑设计的影响1形式——传统地域建筑从自然,历史的手法入手。

——外在显而易见,建筑首先应满足于外部环境条件的制约影响,达到宜居目的,这是设计的基本要求。

地域文化与现代建筑设计

地域文化与现代建筑设计

地域文化与现代建筑设计摘要:近年来,我国建筑形式也越来越丰富。

不同地域文化的差异赋予建筑空间独具特色的文化底蕴,地域文化原理为建筑设计研究提供了有效的理论依据。

文章通过分析地域文化与建筑设计之间的关系,指出地域文化能够突显建筑空间的时代特征、地域属性和文化精神,并阐释了地域文化原理在建筑设计中的表现。

关键词:地域文化;建筑设计;途径引言我国地域广袤,人口众多,具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和独特、鲜明的地域文化,且有着许多宝贵的建筑设计经验值得继承与发展。

如:“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强调在建筑创作过程中要尊重自然、合理利用自然,与自然协调发展,巧妙的结合当时的历史文化做到建筑创作的自然化和人文化。

再比如,我国传统建筑处处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尊重道德、伦理、文化和历史,讲究培养风水文脉和文化的继承。

将这些人性的东西巧妙的融入建筑设计创作中,从而使得建筑处处体现着对人的关怀和尊重。

宫殿的庄重威严、传统民居的亲切、园林建筑的恬静,都充分体现了传统建筑的“以人为本”的理念。

要守住这些宝贵的传统文化,就必须实现现代建筑文化与传统建筑文化、地域文化的完美融合。

1地域文化概念地域文化是人们在历史长河中不断积淀深化探索所形成的物质成就和精神技艺的结晶。

而地域文化最主要的特质便是表现地域性的自然环境,而这涉及当地的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宗教、文化、艺术、风俗等各个层面。

不同的地域因为自然环境的差异以及人们的行为方式、发展程度等的不同,进而产生了风格迥异的地域文化。

而建筑创作过程折射出地域人文因素的方方面面,包括城市的形态肌理,地域性的传统人文风情、传统特色建筑以及地方特色的建筑材料的运用等。

凯文?林奇认为“一个好的地方,就是通过一些对人以及其文化都非常恰当的方式,使得人能了解自己的社区、自己的过去、社会网络以及其中所包含的时间和空间的世界”。

2地域文化与建筑设计之间的联系地域建筑的形式是多种多种的,即使是地域性建筑但是它的本质仍是空间的创作。

2021年地域性对现代建筑设计的影响

2021年地域性对现代建筑设计的影响

2021年地域性对现代建筑设计的影响在现代主义建筑思潮影响下,建筑形式逐渐走向单一的模式化路线,大大小小的方盒子形成了千篇一律的城市面貌,走在不同的城市中,无法区分他们之间的差别,相仿的建筑和城市空间无法令人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这有悖于建筑师的初衷,建筑的创作不应割裂于地域文化,而应创造使人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有明显地方特色的建筑——即地域性建筑。

一、概念探究首先地域性是一个多方面的概念,既包括气候条件、地形地貌等自然因素,同时也包括历史、文化、生活方式等人文因素。

中西方对此都有相关的理论研究,北欧的地域性建筑理论以及实践在世界上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诺伯格•舒尔茨对古罗马场所概念进行延伸,开创了建筑现象学,重新诠释了“场所精神”。

我国有关地域性建筑理论的研究也在不断发展过程中,程泰宁先生基于对东西方文化思考的比较中,形成了自己创作理念,从“立足此时、立足此地、立足自己”升华到“三个合一”即“天人合一、理象合一、情景合一”[1],由“筑”倾向于精神层面“境”。

所以在地域性建筑的设计中,应该首先尊重自然,尊重历史,尊重文化,尊重人的生活方式,最后达到与整个城市相和谐的地步,使人在感知建筑过程中,先从视觉定向,知身处何处,获得安全感,再到氛围认同,通过认识把握自己在其中生存的文化,获得归属感,层层递进。

因此笔者根据以上探究对地域性建筑的设计分为形式与内涵两种,层次化的剖析地域性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

二、地域性对现代建筑设计的影响1.形式——传统地域建筑从自然,历史的手法入手。

——外在显而易见,建筑首先应满足于外部环境条件的制约影响,达到宜居目的,这是设计的基本要求。

历史绵延,气候地形变化丰富为我国传统建筑打上了鲜明的地域烙印,如江南水乡,北方四合院,云南竹楼,山西窑洞,蒙古包等均是因地制宜的产物,这是传统建筑在创作中形成的地域特征,延伸于现代建筑创造中,基地气候地形等因素通过现代科技对建筑的影响已经逐渐减小,但是可以通过对自然元素的呼应,从利用自然,改造自然,摄取自然最终达到与自然和谐共生。

浅谈现代建筑设计与地域文化

浅谈现代建筑设计与地域文化

浅谈现代建筑设计与地域文化摘要:众所周知,我国传统建筑往往遵循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在充分尊重道德、历史、文化的基础上,着重强调风水文脉与文化的继承。

倘若设计人员可以把这些具有人性的东西渗透到建筑设计创作之中,那么会在很大程度上促使建筑彰显出对人的关怀和尊重。

倘若想要保持住这些珍贵的传统文化,那么就一定要实现现代建筑设计和地域文化的巧妙结合。

本文对现代建筑设计和地域文化进行探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建筑设计;地域文化;融合引言我国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有着富饶的民族文化与别具一格的地域文化,同时也蕴藏着难能可贵的设计经验值得传承与弘扬。

举例说明:“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主要倾向于建筑创作期间要遵循自然、应用自然、和自然和谐共处,在熟知历史文化的基础上做到建筑创作的自然化和人文化。

对此,本文从现代建筑设计与地域文化相融合的必要性、现代建筑设计与地域文化融合的途径来展开论述,供以借鉴。

1现代建筑设计与地域文化相融合的必要性针对现代建筑设计来说,建筑不单单彰显出当地的科学技术以及设计质量,更是其地域文化的主要载体。

除了功能上的安全性与实用性以外,和地域文化之间也存在着息息相关的联系,建筑能充分的呈现出当地的文化水平以及文化气息。

尤其是随着21世纪的到来,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其价值观、审美观等均发生了质的改变,人们将目光放在了生态环境的上面,只有做到现代建筑设计与地域文化的有效融合,才能通过建筑本身去弘扬当地的文化。

除了一些民用住宅以外,某些地标性建筑,如博物馆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设计人员在对博物馆建筑进行设计的时候,在充分考虑其内部布局是否满足文物陈列需求的基础上,还要将建筑形态、外立面等因素是否满足当地文化考虑在内。

虽然地域文化对现代建筑设计来说具有十分特殊的意义,但从当前的发展趋势来看,地域文化依然没有得到相关设计人员应有的重视。

尤其是在最近几年里,设计人员盲目套用西方设计理念的情况比比皆是,致使我国建筑非常缺少本土文化气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地域主义与现代主义建筑的关系【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民族意识的觉醒,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现代主义风格正在吞噬着一部分悠久文明的传统文化资源。

地域主义倾向就是这一文化反思在建筑领域的直接反应。

它的产生不仅是对正统现代主义文化霸权的反抗,同时还具有为特定地域、特定人群建立文化认同的作用。

本文从文化符号、建筑材料运用和地域文化的复兴三个方面,浅析了现代主义建筑与地域主义的关系。

【关键词】现代主义;“国际式”建筑风格;地域主义
在现代建筑历史中,地域主义设计倾向可追溯到西班牙建筑师高迪。

但地域地域主义并不是当代世界的产物[1]。

以西方建筑历史发展为例,无论是哥特建筑还是文艺复兴建筑,其实都是融合了地方传统建筑特征的建筑现象,他们的产生与发展构成一道富有时代性的建筑文化景观。

现代主义建筑思潮与建筑形式一方面较好地满足了二战后重建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暴露出它固有的历史局限性:对功能、技术和经济的片面强调,导致了对自然环境、历史文脉与人文精神的忽视。

许多建筑师开始拒绝对现代主义形式的直接模仿,开始致力于在现代技术、现代功能和现代审美观念的基础上对地域性建筑文化进行新的诠释和演绎,这就形成了当代国际建筑潮流的一个重要倾向——地域主义。

而地域主义的产生与全球化进程息息相关,是全球化带来的建筑文化趋同化的逆反应。

地域主义的发展历程在一定程度
上抵御了现代主义“国际式”风格的无限蔓延,竭力将地区历史文脉纳入到建筑设计的理念范畴,但同时也造成了片面的“仅仅采用符号、象征和抒情的、浪漫的和通俗的地域主义形式”[2]。

这就为批判的地域主义(critical regionalism)产生提供了思想基础。

从场地地形地貌出发,对建筑形态进行建构,是批判的地域主义建筑创作的重要手法。

[3]在此,结合地域主义与批判的地域主义三个方面的特点,与现代主义建筑风格之间的差异,进行解读分析。

(一)装饰符号的运用
地域主义关注的是建筑所处的地方文脉和都市生活现状,但地域主义往往将传统的文化形式作为符号,从历史中抽取出来用于新的建筑中。

而批判的地域主义认为简单地从地区文化中提取象征该地域的传统符号作为建筑设计的手法是一种拙劣而幼稚的形式主义。

因此批判的地域主义试图从场地、气候、自然条件以及传统习俗和都市文脉中去思考当代建筑的生成条件与设计原则,使建筑重新获得场所感与归属感。

黑川纪章先生在《共生思想》[4]一书中总结了与地域性建筑设计相关的设计手法:①在使用历史形态的同时,引进新技术、新材料。

②将历史传统形态分解后,再重新组合,形成新的表现手法。

③将历史象征、历史形态中所存在着的看不见的思想、审美意识、生活方式等,作为现代建筑表现的手段。

这样一种从建筑形式出发的地域主义理念达到了延续地方文脉,传播传统文化的作用。

(二)建筑材料运用
现代主义建筑打破了人们对于文化建筑就应该有典雅的外貌、安静的环境和使人肃然起敬的气氛等等概念。

现代主义建筑师们大胆保留了素混泥土的建筑肌理,将结构部件和设备管道外露于建筑外部,这种过度的工业审美倾向造成了人情味淡漠,没有艺术性的建筑风格受到了人们的责备。

地域性原则体现在建筑对不同气候环境所产生的变化,建筑材料的使用也体现出这种地域性原则,我国南方贵州山区民居,建筑就地取材,主要以石材建造房屋,建筑的墙,甚至屋顶的瓦片都采用石材。

现代建筑设计大师赖特设计的“西塔里埃森”建筑也很好地诠释了这个设计原则。

该建筑就用当地的土、木材、石材和水泥建造,并使用帆布等材料遮挡强烈的阳光,在需要通风时打开。

建筑中有许多厚重的墩子、矮墙等,与沙漠的荒野连通一气,形成一个充满野趣的建筑物,好像建筑是沙漠中生长出来一样。

(三)民族意识的觉醒
随着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转变,那些拥有独特宗教和文化的国家和民族开始在世界历史舞台上大放异彩,人们开始关注地域文脉的传承,城市文脉的延续。

在文化领域中,外来文化与本土审美意识的融合受到了格外关注。

现代景观设计不仅仅意味着合理解决功能问题和构筑和谐的户外空间,它还是传递传统文化和融合当代文化的实践方式。

如果说现代主义体现的简洁、纯粹的建筑空间,那么地域主义建筑体现的不仅仅是时间与空间、人与自然的有效融合的空间构成,更体现了
将时空因素纳入到建筑设计的理念中。

因为不论是地域主义还是批判的地域主义所关注的归根结底还是地域文化中的历史文化和传统文脉的延续,那些通过新手法和新技术将地方传统文脉呈现出来的创作追求和创作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唤起人们对历史文化的深刻记忆,同时也将为后代子孙留下一个可追溯当地文脉的空间场所。

这种将时间轴纳入到建筑设计理念中的手法,理应是地域主义所倡导的核心精神之一。

(四)结论
一个具有地域主义的风格理念的建筑景观,它应该是与当地的风土人情相结合的,同时也是根植于此时此地独特的地理环境的。

犹如《空谷幽兰》一书中,一位隐士说的话:“不管是佛教徒还是道教徒寻求的都是不变的东西,我们寻求的只是道,就是我们生于斯,回归于斯的那个“无”,我们的目标就是要与这个自然的过程融为一体。


这样一种“生于斯,长于斯,属于斯”的地域主义建筑理念,首先强调的是“生于斯”。

设计的灵感来源于地方的地理环境,设计师设计的建筑景观作品应该是唯相应的地形所拥有的。

要让参与者能够强烈地体验到这个建筑是从这个地方“生长”出来的,它的结构体系和空间组合就是为这里的地形环境专门设计出来的。

其次是“长于斯”,万物生长都依赖于它所处的环境,不管是人文环境还是自然环境。

同样对于地域主义的建筑景观来说,要想让当地居民接受它,认可它,必须把当地的历史人文脉络融入到设计中,这
就要求设计师了解建筑所处地区的风土民情,建筑周围的生态环境,以及当地传统建筑空间结构。

在“属于斯”的理念中,强调的就是通过对当地建筑材料的运用,一方面减低建筑造价,另一方面加强对具有地方特色的元素符号的运用。

使建筑不仅在空间结构和形式表现上与当地文化相呼应,同时以建筑材料来向独特的地域文化致敬,表现了建筑与环境的高度契合,也体现了回归自然的地域主义观点。

在经济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在共享新型建筑技术的同时,也面临着城市文化的趋同化所带来的城市面貌“千城一面”的后果。

作为中国本土建筑设计师,在这一场“现代与传统”的设计思维的较量中,又担当着什么样的角色呢?日本著名建筑师黑川纪章先生在他的毕生著作《共生思想》中提到:如果不存在唯一的、普遍性的建筑理想形象,那么建筑师就必须首先是自己文化的表现者。

同时他还提出:建筑师根据与其他异质文化的冲突,对话与共生,也是可以创造出新的建筑形式的。

这无疑为今天的建筑设计指出了一条新的创作道路,也为地域主义建筑的实践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建议。

参考文献:
[1]罗小未,外国近现代建筑史[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第二版
[2]邓庆坦邓庆尧. 当代建筑思潮与流派[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
[3]沈克宁,批判的地域主义[j].建筑师,2004(04)
[4]黑川纪章,共生思想[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1987年第一版)
作者简介:
孙俊桥(1971~)男,四川眉山人,建筑学博士,重庆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访问学者,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刘蕊(1987~)女,云南个旧人,重庆大学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景观建筑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