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解读王阳明的心学
王阳明心学的内容和观点
王阳明心学的内容和观点王阳明(公元1472-1528年)是中国明朝时期的一位著名哲学家和军事家,他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在心学方面。
王阳明心学的主要内容和观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心即理王阳明认为,"心即理",即世界的本原和真理都存在于人心之中。
这与传统的儒家思想有所不同,传统的儒家思想认为理存在于外部的天地之间,而王阳明则强调理在内心之中。
他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而理就是人的本性。
因此,人们应该通过反省内心,发现真理,而不是一味地向外寻求。
2.知行合一王阳明主张"知行合一",即知识和行动应该相互结合,而不是分离的。
他认为,真正的知识不仅仅是在书本上学习到的,而且还需要通过实践来获得。
只有通过实践,人们才能真正理解知识的含义和价值。
因此,他强调人们应该将所学知识融入到日常生活中,通过实践来不断修正自己的行为。
3.致良知王阳明认为,"致良知"是实现心即理的关键。
良知是指人心中的道德意识和道德情感,是人性的本质。
他认为,人们应该通过反省内心,去掉心中的杂念和欲望,发现良知并遵循良知的指引去行事。
这样就可以实现心即理的目标,达到人生的真正意义和价值。
4.无善无恶王阳明认为,"无善无恶"是人的本性。
他主张人们不要被外界的评判和道德标准所束缚,而是要遵循内心的本性去行事。
他认为,每个人都具有善良的本质,但是外界的评判和道德标准往往会干扰人们内心的本性。
因此,他强调人们应该摆脱这些束缚,发现内心的本性并遵循它去行事。
5.格物致知王阳明认为,"格物致知"是实现心即理的途径之一。
格物是指通过对事物的观察和分析,探究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致知则是指通过格物获得的知识和经验来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
他认为,人们应该通过格物致知来发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将其融入到自己的内心世界中,从而获得真正的知识和智慧。
综上所述,王阳明心学的主要内容和观点包括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无善无恶以及格物致知等方面。
王阳明心学精髓及解释
王阳明心学精髓及解释王阳明(1472-1529),明代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将领,被誉为“心学”创始人。
他的“心学”思想强调“知行合一”,提出了“心即理”、“致良知”等重要观点,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介绍王阳明心学的精髓及其解释。
一、“心即理”王阳明的“心即理”思想是他心学理论的最高境界。
他认为,人的心灵本质上是清明自知的,所以人的心就是理。
他说:“心即理,理即心,两者本是一体。
”他认为,人的心灵是与宇宙万物相通的,心灵的运动就是宇宙的运动,所以人可以通过心灵来认识宇宙。
“心即理”的核心思想是要把握住人的心灵本质,认识事物的本质,从而达到真正的智慧。
这种智慧不是通过外在的知识和经验获得的,而是通过内在的自觉和体验获得的。
这种智慧是一种超越常识和经验的智慧,是一种直接认识事物本质的智慧。
二、“致良知”“致良知”是王阳明心学的又一核心概念。
他认为,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种道德感知能力,这种能力就是良知。
良知是人的内在本性,是清明自知的本质表现。
他说:“良知即心之本体,心之本体即良知。
”王阳明认为,人只有在不断发掘和培养自己的良知,才能达到真正的道德境界。
他说:“人心有恶,人能自知之;人心有善,人亦能自知之。
”他认为,良知是人的内在道德标准,只有通过不断发掘和培养良知,才能达到真正的道德境界。
三、“知行合一”“知行合一”是王阳明心学的核心思想之一。
他认为,知识和行动是不可分割的,只有知行合一才能达到真正的智慧和道德境界。
他说:“知行相通,无有间隔。
”王阳明认为,只有通过实践来验证理论,才能真正领悟其内涵。
他说:“知之者不如行之者,行之者不如自行之者。
”他认为,只有通过实践不断地完善自己,才能真正达到知行合一的境界。
四、“格物致知”“格物致知”是王阳明心学的又一重要概念。
他认为,通过观察事物,可以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从而达到真正的知识。
他说:“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
”王阳明认为,人的心灵可以通过观察事物来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从而达到真正的智慧。
阳明心学核心内容
阳明心学核心内容
阳明心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哲学思想,是明朝哲学家王阳明所创立,其核心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心即理:阳明心学认为,“心即理”,也就是说,人的内心即为真理所在。
只要人们能够用心去感知事物的本质,就能够了解真理。
2. 致良知:阳明心学提倡“致良知”,也就是说,人们应该通过自我反省和修养,使自己的内心达到一个高尚、纯净的境界。
只有这样,才能够发挥自己的最大潜能,实现人生的价值。
3. 思想统一:阳明心学认为,心与物是相互作用的,人们的思想和行为都会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
因此,阳明心学提倡“思想统一”,即要让自己的内心始终保持一致,不受外界诱惑的干扰。
4. 知行合一:阳明心学强调“知行合一”,也就是说,人们应该将自己的知识和实践紧密结合起来。
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积累经验,才能够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
5. 心性平等:阳明心学强调“心性平等”,也就是说,每个人的内心都是一样的,不分高低贵贱。
因此,人们应该尊重每个人的内心,不要因为外在的差异而歧视或排斥他人。
阳明心学的核心内容不仅对于个人修养和精神追求有着重要的
指导意义,也对于社会和谐、文化传承等方面具有深远的影响。
- 1 -。
王阳明心学的学习方法与知识获取
王阳明心学的学习方法与知识获取王阳明(1472年-1529年),字阳明,号仲宗,是明代中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军事家,也是中国心学的创始人之一。
他提出了许多独特的学习方法和知识获取的途径,对于后世的教育和学习方法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重点探讨王阳明心学的学习方法以及他是如何获取知识的。
一、王阳明心学的学习方法1. 内观:王阳明认为,学习的重点在于内观自己的内心。
他强调通过内心的观照和体悟来认识外界事物,并通过内省、反思和修炼来提升自己的心性。
他认为只有通过内观,才能真正领悟到真理和道义。
这种学习方法注重通过个人的体验和感悟来实现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 体验:王阳明主张通过实践和亲身经历来获取知识。
他认为书本知识只是一种外在的工具,真正的知识来源于亲身实践和体验。
他提倡学以致用,注重将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通过实际操作来验证和深化自己的学习。
3. 反思:王阳明强调学习过程中的反思和总结。
他认为学习不仅需要积累知识,还需要不断地反思和总结。
通过反思,人们可以发现自己的错误和不足,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4. 实践:王阳明认为学习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
他提倡主动参与社会实践和实际工作,通过实际操作来检验和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
他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并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使学习更加具有实际意义。
二、王阳明的知识获取途径1. 读书:王阳明非常重视读书。
他认为读书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广泛阅读各种书籍,可以积累知识、开拓思路、扩大视野。
他提倡在读书的同时进行深入思考,并将书中的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2. 探究:王阳明主张通过探索和研究来获取知识。
他通过亲自实践和研究,探索人类的思维方式和认识规律。
他提倡对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并通过实践和研究来解决问题和获取知识。
3. 借鉴他人:王阳明认为,他人的经验和知识对于个人的学习非常重要。
他鼓励人们借鉴他人的经验和成果,吸收他人的智慧和知识。
他提倡与他人交流和分享,在与他人的交流中获取新的知识和见解。
(2篇)2024年读《毛泽东选集》《王阳明传》心得体会感悟
读《毛泽东选集》心得体会读《毛泽东选集》是学习毛泽东思想的重要途径,其著作虽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但对于当代发展仍然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选集的精髓在于实事求是,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立足当时中国社会实际,对中国革命斗争的正确分析和总结。
正是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才使得我党由小到大,由弱变强,最终取得革命的胜利。
通读选集,其中的反对本本主义篇章对我影响最大,对当前工作也最有借鉴意义。
一、做好调查研究,解决问题。
"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
”解决问题首先要了解问题的历史和现状,只有全面了解问题的缘由,才能做到对症下药,才能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这就是调查研究的意义。
当前我国正是面临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各种问题多发、频发。
总有一些人将所有的理由都归结于“没有钱,干不成事J,是否有钱成为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是否还有其他解决问题的办法?革命初期,我党面临的环境可能比现在更加复杂,处境更加艰难,资金也极其匮乏,为什么我党能在这样的条件下,能够最终取得胜利?正是因为,我党能够认真开展调查研究,正确的认识问题,有较强的解决问题能力。
这也告诉我们要解决工作中的问题,首先要做好调查研究,认清问题来源,弄明白现状,立足实际,考虑有什么样的条件,解决目前的问题。
二、提高决策能力,与时俱进。
在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矛盾日益走向尖锐的形势下,更考验着我们领导干部的决策能力。
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毛泽东就指出:“共产党的正确而不动摇的斗争策略,绝不是少数人坐在房子里能都产生的,他是要在群众的斗争过程中才能产生的,这就是说要在实际经验中才能产生。
因此,我们需要时时了解社会情况,时时进行实际调查。
”这告诉我们不能一成不变,要不断学习正确的理论知识,学习成功经验,更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经常进行调查研究,了解实际情况,做到与时俱进,作出正确的决策。
三、反对本本主义,注重实际。
王阳明心学4句话,如能用心悟透,则好运相随
王阳明心学4句话,如能用心悟透,则好运相随篇一:王阳明心学四句教言:1. “知行合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只有在实践中才能真正领悟道理。
2. “致良知”:良知是人的本心,是每个人的内在标准,只有通过反思和领悟,才能找到自我。
3. “格物致知”:通过探究自然世界,领悟人生道理,只有深入了解事物,才能找到人生的方向。
4. “万物皆空”:物质世界的本质是空无的,人生也是如此,只有领悟到这个真相,才能超越表面的困惑,找到真正的人生意义。
这四句教言是王阳明总结自己一生思考和经验所得,不仅适用于个人成长,也适用于整个人类社会。
它们启示我们,只有通过实践和反思,才能真正理解人生和世界,从而走出困境,迎接更广阔的生命空间。
篇二:王阳明心学四句教言是王阳明所提出的关于如何掌握和运用自己的心学的教导,包括:“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知行合一”、“知行并进”、“致良知”。
如果能够用心悟透这四句教言,则可以开启心学的大门,掌握心学的核心思想,进而获得好运相随的效果。
1.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这句话指出了在致良知的基础上,通过认识事物、思考问题,进而诚意正心,达到自我完善和自我提高的目的。
这句话强调了心学的第一步,即需要通过外在的事物来认识自己的内心,通过对事物的认知和思考,来引发内心的反思和自我反省,从而在自我完善的道路上不断迈进。
2. 知行合一这句话指出了知识和实践之间的紧密联系,只有在实践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地理解和应用知识。
知行合一是心学的核心思想之一,它强调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地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并将其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3. 知行并进这句话指出了知行合一的另一种方式,即不仅要知行合一,还要将知行合一相互促进,达到“知行合一”的状态。
知行并进强调了在实践过程中,不仅需要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还需要不断地反思和调整实践方案,以达到更好的实践效果。
4. 致良知这句话指出了心学的核心思想,即通过认识自己的内心,达到自我提高和自我完善的目的。
南怀瑾
南怀瑾:明代大儒罗近溪“不动心”的案例由于孟子和公孙丑的对话提到“不动心”的问题,秦汉以后,一直到十九世纪末期,两千多年的中国文化体系中,谈修养,讲事功,或多或少都受到孟子所谓“不动心”这句话的影响。
尤其是宋明以来,以儒家正统自居的理学家们大多数更是如此。
其实,自汉魏以后的道家和佛家,也受到这句话很大的影响。
因为佛道两家的修养方法,所谓讲究修持、注重修为工夫的内涵,基本上和孟子讲的“不动心”异曲同工。
道家学说宗主老子的“为无为”,乃至于一变而成为道教的以“清静无为”为宗旨,原则上当然都要建立在“不动心”的基础上,那是毫无问题的。
等而下之,例如后世道家的神仙丹道派谈修为、修养,所谓“攒聚五行”、“还丹九转”的方法,都是先锻炼好精气神,做好筑基的工夫。
而筑基工夫的大原则,还是以“不动心”为主。
丹道家所谓“开口神气散,意动火工寒”,便是描述动心的作用。
现在再来看看理学家们“不动心”的学问与修养,由宋代兴起理学开始,经过百年,其间学者大儒很多,讲心性修养的微言妙论也太多了,我们只是“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
换言之,也只找一个“不动心”最明显的例子来说,所以便采用《明儒学案》中罗近溪的一段。
罗先生是王学的后起之秀,也可以说是王阳明门下杰出的大儒。
所谓王阳明的姚江心学,有两位特别突出的人物,一位王龙溪,一位便是罗近溪。
不过,到了罗近溪的时代,王学已近末流,同时明朝的政权历史也将近尾声。
一般认为,王学到了末流已近于禅,好像不能算是正规的儒家理学。
其实,这是门户之争、派系之见的论调,亦是以真儒自我标榜的攻讦之说,也就是说正学与伪学、真儒与伪儒在思想意见上争斗的丑陋相,事出题外,就不多作讨论了。
在这里,我们只说罗近溪一生中有一段相当长的时间都在做“不动心”的工夫。
《明儒学案》摘录他经历的一段话说:【又尝过临清,剧病恍惚,见老人语之曰:“君自有生以来,触而气每不动,倦而目辄不瞑,扰攘而意自不分,梦寐而境悉不忘,此皆心之痼疾也。
王阳明心学的主要观点
王阳明心学的主要观点王阳明,又名王守仁,是明朝时期的一位著名哲学家和军事家。
他的心学思想是中国哲学史上的重要流派之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王阳明心学的主要观点:一、心即理王阳明心学的核心观点是“心即理”,即认为心和理是同一的,心就是理,理就是心。
他认为,心是万物的本源,是世界的本体,理是世界的规律和法则。
因此,心和理的关系就是本体和规律的关系,理在心中,心就是理。
二、知行合一王阳明认为,知和行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只有将知和行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实现人的本性。
他主张以行为本,以知为辅,认为行为是实现知的前提和基础,而知是指导行为的方向和目标。
因此,只有将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达到真正的道德境界。
三、致良知王阳明认为,每个人都有良知,即道德意识和道德情感。
他认为良知是天赋的,是人的本性所固有的。
他主张通过内省、体悟、实践等方式来发掘和实现良知,以达到道德上的完善和人格上的升华。
四、无善无恶王阳明认为,人心中的善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
他认为,只有当心中存在某种欲望或情感时,才会产生相应的善恶观念。
因此,他主张通过消除心中的欲望或情感来消除善恶观念,以达到无善无恶的境界。
五、万物一体王阳明认为,万物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关联的,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他认为万物之间的联系是有规律的,只有通过观察和体验万物之间的联系和规律,才能真正理解宇宙的本质和意义。
因此,他主张通过观察和实践来探索万物之间的联系和规律,以达到万物一体的境界。
综上所述,王阳明心学的主要观点包括“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无善无恶”和“万物一体”等方面。
这些观点相互关联、相互补充,构成了王阳明心学的完整体系。
通过学习和实践这些观点,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哲学和文化,也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和世界。
同时,这些观点也具有现代意义和价值,可以指导我们的人生和实践。
阳明心学惟精惟一心得感悟
阳明心学惟精惟一心得感悟阳明心学,听上去是不是很高大上?但它就是在说一个简单的道理,心里有明白的道理,做事就会有方向。
说到这,我就想起那种感觉,像是找到了人生的GPS,一下子就不迷路了。
阳明先生教我们,心是最重要的,内心的感悟才是关键。
你看,生活中各种烦恼,琐事一堆,真的就像是井底之蛙,有时候就是觉得自己看不到更大的世界。
可是当你学会心学,瞬间开朗,感觉整个世界都亮了起来。
想想我们平时工作、学习,很多时候脑子里乱得像一团麻,真是糟心啊。
有时候为了一个小事纠结半天,结果不如一笑置之。
这种时候,阳明心学就像是一剂良药,提醒我们回归内心,问问自己,究竟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就像那句“心之所向,行之所往”,内心清楚了,做什么都不会迷茫。
没错,有时候生活就像是在过山车,上上下下的,可是只要心里有数,就能找到乐趣。
咱们再说说“知行合一”,这是阳明心学的精髓。
很多人总是说“我知道该怎么做”,但实际行动起来,哎呀,又是另一回事。
其实啊,阳明先生早就告诉我们,光说不练假把式。
你得真正去做,才能把心里的道理变成实际的力量。
想要成功,首先得迈出那一步。
就像学骑自行车,光知道怎么骑可不行,必须上车试试,摔跤不可怕,怕的是不敢再爬起来。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想着“今天一定要好好学习”,可是一打开手机,就被各种消息吸引走了。
心里想着学习,结果手机又把你拖回了现实。
这时候,就得用心学的方法,提醒自己,心中要有一个“目标”。
当你定下目标,心里就会默默告诫自己,怎么做才是对的。
生活中我们常常被琐事牵绊,这种时候,不妨问问自己,今天最想完成的事情是什么,把心归位,才能不再迷失。
说到阳明心学的另一面,“静以修身”,这是个好主意。
生活节奏这么快,大家都忙得像陀螺,停下来反思的机会少之又少。
安静下来,给自己一点空间,深呼吸,想想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这时候你会发现,心里的烦恼其实是没必要的,放下心头的包袱,轻装上阵,日子就会过得轻松很多。
再聊聊“内心的坚定”。
跟王阳明学修心,跟曾国藩学修身,跟南怀瑾学修行
王阳明:心是快乐的根王阳明是明代着名思想家、哲学家,在学术思想方面继承宋代大儒陆九渊,以自己的体悟加以完善,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心学”体系。
王阳明的思想一出世,便产生了巨大的反响,为当时萎靡消沉的社会灌输了生机与活力。
曾国藩曾评价说:“王阳明矫正旧风气,开出新风气,功不在禹下。
”时至今日,王阳明心学对于当下浮躁的社会大众来讲,仍有着深远借鉴意义。
1、欲修身,先养心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释义:心即理。
天下难道还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吗?人生启迪:浮世之中,总有许多人为追求物质享受、社会地位和显赫名声等身外之物,而心力交瘁、疲惫不堪。
他们怨天尤人、欲逃离其中而不可得,皆因忽略了自己的内心,不明白万事以修心为先的道理。
2、不忙不乱,不焦不躁天地气机,元无一息之停。
然有个主宰,故不先不后,不急不缓,虽千变万化而主宰常定,人得此而生。
若无主宰,便只是这气奔放,如何不忙?释义:天地间的大气,本来没有瞬息中断过。
但有了一个主宰,就能不先不后,不急不缓,即使千变万化,主宰是一成不变的,人有了这个主宰才产生。
如果主宰安定,如同天地运行一样永无停息,即使日理万机,也经常从容自在,也就是所谓的「天君泰然,百体从令」;若无主宰,便只有气在四处奔流,怎么会不忙呢?人生启迪:忙碌是现代社会中大多数人的一种生活状态。
不幸的是,与身体的操劳相伴随而来的,还有内心的忙乱急躁、焦虑不堪。
所谓「身之主宰便是心」,倘若在忙碌的生活中不能给内心留一份悠闲,而使其深受烦恼与担忧所累,便更难在为人处世之时做到游刃有余、潇洒自在。
3、心狭为祸之根,心旷为福之门如今于凡忿懥等件,只是个物来顺应,不要着一分心思,便心体廓然大公,得其本体之正了。
释义:如今,对于愤怒等情绪,只要顺其自然,不过分在意,心体自会廓然大公,而实现本体的中正了。
人生启迪:心胸狭隘的人,只会将自己局限在狭小的空间里,郁郁寡欢;而心胸宽广的人,他的世界会比别人更加开阔。
王阳明心学的情绪调节与心理健康
王阳明心学的情绪调节与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是当今社会越来越重视的一个话题。
在繁忙而紧张的生活中,我们时常面临各种挑战和压力,这些因素对我们的情绪和心理状态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一种有效的方式来调节情绪,保持心理健康。
王阳明心学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帮助我们实现情绪调节和心理健康的目标。
王阳明心学强调人与心的关系,认为心是人的主宰,而主宰之道则在于“知行合一”。
在情绪调节和心理健康方面,王阳明心学提倡“静思”和“知行合一”的方式。
第一,静思静思是王阳明心学中的重要一环,意味着在忙碌和喧嚣的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宁静,让思绪平复下来,反思自己的情绪和心理状态。
只有在静思的状态下,我们才能真正了解自己的内心,找到情绪的根源以及可能的解决办法。
在实践静思时,我们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
例如,有些人喜欢独处,可以选择到一个安静的地方,安坐片刻,缓解自己的紧张情绪。
还有些人喜欢通过行走或者做一些简单的家务活来静思。
无论哪种方式,重要的是给自己创造一个安静、私密的环境,并尝试将外部的干扰最小化。
第二,知行合一知行合一是王阳明心学的核心理念,指的是我们需要将我们的理解与我们的实践相结合。
在情绪调节和心理健康方面,知行合一意味着我们要拥有正确的思维方式和积极的行动。
当我们遇到情绪困扰或者心理压力时,我们首先需要通过静思的方式来了解我们自己的内心和情绪。
然后,我们需要以积极的态度面对问题,并寻找解决办法。
无论是通过与他人沟通,寻求专业意见,还是通过自我调节来改变我们的情绪状态,我们都应该尝试行动起来。
在实践知行合一时,我们还应该注重培养良好的习惯和养成积极的心态。
例如,我们可以每天保持固定的作息时间,坚持适量的运动和休息,以提升我们的身体和心理素质。
此外,我们还应该努力培养一种积极的心态,乐观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
综上所述,王阳明心学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帮助我们实现情绪调节和心理健康的目标。
王阳明心学主要观点
王阳明心学主要观点王阳明心学,那可是咱们老祖宗留下的宝贝,里面藏着不少人生的大智慧。
今天,咱们就来聊聊王阳明心学的主要观点,看看这些古老的智慧,是如何在当下依旧闪闪发光,指引着我们前行的。
王阳明心学的头一号观点,就是“心即理”。
这话听起来有点玄乎,但其实挺简单。
咱们平时说的“心里有数”,不就是这个意思嘛。
王阳明认为,心就是万物的起源,心就是理,理就在心里头。
你想啊,你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都是你心里头的世界。
外面的事儿,都是你心里头的反映。
换句话说,你就是自己世界的主宰。
这个观点告诉我们,别老往外找,得多往心里瞧,心里头明白了,外面的事儿也就通顺了。
再来说说“知行合一”。
这个观点,王阳明可是下了大力气去阐述的。
在他看来,知和行是一体的,知道就得去做,做了才算真知。
咱们平时学习,光看书不行,得动手实践,不然那知识就白学了。
这就像咱们做饭,光看菜谱不行,得自己动手炒几盘,才知道味道如何。
所以,王阳明告诉我们,知识得用在实处,用行动去检验,这才算是真正的知识。
最后聊聊“致良知”。
这可是王阳明心学的核心。
王阳明觉得,咱们每个人心里都有个良知,就像一把尺子,衡量着咱们的一言一行。
见到父母自然知道孝顺,见到兄弟姐妹自然知道友爱,这就是良知在起作用。
王阳明说,致良知,就是要咱们时时刻刻听从良知的指引,去做好事,不做坏事。
这就像咱们开车,得有个方向盘,良知就是那个方向盘,指引着咱们走正道。
王阳明心学的这些观点,听起来简单,其实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它们告诉咱们,要关注内心,注重实践,做个有道德、有担当的人。
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里,咱们往往被外面的纷纷扰扰迷住了眼,忘了自己心里头的那个世界。
王阳明心学就像是一盏明灯,照亮了咱们内心的路,让咱们找到了前行的方向。
你看,王阳明心学不仅仅是古人的智慧,它更是咱们现代人生活的指南。
咱们每个人,都可以从王阳明心学中汲取力量,去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
它让咱们明白,真正的力量,不在于外面的权势和财富,而在于内心的坚定和纯净。
王阳明心学解读
王阳明心学解读王阳明,中国明朝时期的一位著名思想家和军事家,是中国哲学史上心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的心学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誉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本文将从心即是理的人生论、知行合一的认识论、致良知的修养学说三个方面对王阳明心学进行解读。
一、心即是理的人生论王阳明心学的核心思想是“心即理”,认为人的本心就是天地万物的规律和真理。
他主张人生的意义不在于追求外在的物质财富和名利,而在于通过自我反省和修行,使本心达到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境界。
在王阳明看来,人的本心是至善的,没有任何瑕疵和缺陷。
然而,由于世俗的迷惑和执着,人们常常陷入烦恼和痛苦之中。
因此,人生的首要任务就是通过修行恢复本心的至善状态。
二、知行合一的认识论王阳明的认识论主张知行合一,即知识与实践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
他认为,真正的知识不是从外部获取的,而是通过亲身体验和实践得出的。
只有将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知行合一的思想贯穿了王阳明的一生。
他在军事、政治、教育等领域都提出了具有创新性的思想和理念,并亲身实践,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三、致良知的修养学说致良知是王阳明心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他提出的一种重要的修行方法。
王阳明认为,良知是人的本心中最核心的部分,是至善的象征。
然而,由于世俗的干扰和蒙蔽,人们的良知往往被遮蔽或遗忘。
因此,致良知的任务就是通过修行和反省,将良知从本心中唤醒,并付诸实践。
致良知的修行方法包括静坐冥想、反省忏悔、去欲存心等。
通过这些方法,人们可以逐渐去除心中的杂念和执着,恢复本心的至善状态。
同时,王阳明也强调在日常生活中实践良知的重要性。
他认为,只有在处理日常事务时坚持良知的指引,才能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总之,王阳明心学是一种具有深刻内涵和实用价值的思想体系。
通过了解和掌握心即是理的人生论、知行合一的认识论以及致良知的修养学说,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的内心世界,寻求人生的真正意义,并为构建和谐的社会做出贡献。
阳明心学:阳明心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思想,它强调了人本主义和道德修养
阳明心学:重塑人本主义与道德修养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阳明心学作为一种重要的思想流派,凸显了人本主义和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这一理论源自明代思想家王阳明所创立的学说,强调了内心的道德价值以及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关系。
在当今社会,阳明心学的思想仍然具有深远的意义和启示,对于人们在追求个人完善和社会发展中起着积极的引导作用。
一、人本主义的内涵与特点人本主义是阳明心学的核心理念之一,它认为人作为万物之灵、性善的存在,具有无限的潜能和价值。
每个人都应当努力发挥自己的潜能,追求内心的完善和自我实现。
阳明心学将人的内在本性视为道德准则,主张“知行合一”,即实践与道德的统一。
在人际关系中,人本主义强调了尊重他人、关爱他人的重要性,提倡以人为本的伦理关系,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理解与包容的价值观。
二、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及实践方式道德修养是阳明心学的另一重要内容,它强调了人应当修养道德心、做一个有德行的君子。
在阳明心学看来,培养道德修养需要不断完善自己的内心,修正思想与行为之间的不合理,坚守正义、诚实、宽容和仁爱等道德标准。
通过修养道德心,人可以达到内心的平静与和谐,塑造高尚的品格,从而影响他人、改善社会,实现道德的价值。
三、阳明心学对当代社会的启示阳明心学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珍贵遗产,也是当代社会的宝贵财富。
在当今社会,人们在追求物质繁荣的同时往往忽视了灵魂的滋养,阳明心学提醒着我们要重视内心的美好、修养品德,倡导一种以人为本的伦理观念。
在社会发展中,阳明心学的人本主义精神可以引导我们改变竞争至上的现状,推进社会和谐与进步。
同时,道德修养的实践方式也可以帮助我们打造更加和睦、温暖的社会环境。
综上所述,阳明心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座闪耀的明珠,它强调人本主义和道德修养,积极影响着人们的思想与行为。
在当代社会,我们应当继承与发扬阳明心学的精神,培育出更多有情怀、有担当的“君子”,共同促进社会的繁荣与发展。
阳明心学之美,必将在人类文明的历程中闪耀着独特的光芒。
一代心学大师王阳明心学的启示
一代心学大师王阳明之阳明心学启示1阳明学说的中国影响与汗颜中国在五百年前诞生了阳阴学说,阳明学说的主要思想是“心即理”、“致良知”和“知行合一”。
王阳明不仅是明代的大师,而且更是中国的大思想家、大哲学家,他是影响中国近代思想的源头河水,他的思想不仅影响中国,还影响韩国、越南,尤其影响日本。
五百年来,阳阴学说启迪、影响和造就了无数志士仁人。
明清时期的许多名臣都是阳明学说的践行者,近代的思想家都是阳明学的传承者,阳明学说对于中国社会有一定的影响。
王阳明虽然不是启蒙思想家,但是,以他为学术宗师的思想流派竞相阐发师说,伴随着斗转星移,适应时代之变化,演变和发展阳明之学,尤其是明未清初和晚清的启蒙思想主张和当时的社会批判思想潮,却往往可以从他那里找到源头。
然而,在中国社会阳明学说的影响远不及孔孟之道。
阳明学说,五百年来,一直影响日本,尤其是近代在日本非常盛行,并成为日本明治维新的重要精神资源,日本武士道把阳明学说当的他们《圣经》。
我们应当汗颜,国人对阳明学说的理解与应用远不如日本人;我们应当汗颜,日本人把阳明学说拿去应用与实践,注重从学习与研究到应用与实践,落脚于社会实践,国人把阳明学说拿去学习与研究,重点放在文字上,热衷于文字游戏;我们应当汗颜,日本把阳明学说放进推动日本现代化进程中去,国人把阳明学说放进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不停的争论之中;我们应汗颜,日本对明阳学说着力于微言大义和世界格局上,国人对明阳学说着力于的迂腐考据和“天朝的理想”中。
日本借用了中国明阳学说完成了国家现代化,是名符其实的发达国家,我们还在国家现代化的路上。
日本应用明阳学说促进国家现代化进程的精神要领,应当给中国正在进行的国家现代化和民族的伟大复兴有意义的启示。
2龙场悟道,悟出了中国伟大的哲学1506年王阳明因反对宦官刘瑾,被廷杖四十,入狱释放后谪贬至贵州龙场(贵阳西北七十里,修文县治)当驿丞,相当于今天的乡镇邮政所所长。
1908年王阳明到龙场,龙场地处云贵高原,高拔高度1300米左右,龙场万山丛薄,充满瘴疠之气,荒凉偏僻,当地聚居的是苗族与布衣族,语言不通,自然与人文环境艰险,随时都生命危险。
南怀瑾解读王阳明的心学
南怀瑾解读王阳明的心学提到中国文化儒释道三家,必须提到一位明朝大儒,王阳明,他的本名叫王守仁,阳明是他的号。
这位很有学问的大儒是浙江馀姚人,他的思想就是有名的“阳明学说”,影响非常深远。
他在明朝的历史上,功业很大,也很了不起。
他的学说影响到后来日本的文化革命——明治维新,建立了这一百多年来的新日本,明治维新一开始采用的完全是阳明哲学,这在日本史及国际史上都很有名。
明治维新采用了阳明哲学的什么观点呢?“知行合一”,即知即行,即行即知。
人的知识跟行为常常配合不起来,知是知道,行却做不到,即知即行是很难的。
讲到知行的问题,在一百年前推动革命的孙中山,也有他的哲学理论,你们没有看过,叫“孙文学说”,里面提出“知难行易”与“知易行难”两个方面。
譬如现在科学昌明,到今天我们都晓得电灯一按开关就行了,很容易,这是行易,但是电的来历、电的原理你不知道,“知难行易”,这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他提出“知易行难”,理论很容易知道,像大家坐在这里讨论人性问题,人性怎么来的?人怎么会投胎变成人?人死后有没有灵魂?有没有天堂或地狱?有没有西方极乐世界?未来有没有一个生命?每个人心里都有感觉,但是“行难”,永远不知道。
这是“知难行易,知易行难”。
回转来讲阳明哲学,他在人生的教育作用上,提倡即知即行、知行合一,大大影响了中国明朝后期和后来日本的明治维新。
我为什么提到他呢?因为诸位问的问题,就是他所说的教育问题。
王阳明的着作颇丰,最有名的一本书是《传习录》,讲作人做事的学问,过去六七十年前在中国很流行,蒋介石先生在黄埔军校也是讲阳明学说,黄埔的同学每人身上都有一本《传习录》。
我经常笑说,你们每人都有一本,但是大概没有人好好翻过。
王阳明当时讲学也同现在人一样,提出了人性的问题。
他最有名的是四句教,很重要。
第一句,“无善无恶性之体”,他认为人性这个“性之体”本来是无善无恶的,根据中国儒家的文化,他和“人之初,性本善”的思想不一样。
第二句话,“有善有恶意之动”,意是思想的作用,我们的思想、情绪有善的也有恶的,比如我们要吃一个东西,该吃不该吃,吃了以后有没有好处?或者知道是有毒的就不吃了,就是善恶的问题了。
王阳明心学学习感悟
王阳明心学学习感悟民国“史学四大家”之一的钱穆曾这样评价过王阳明心学:他认为王阳明是宋儒的“克家肖子”,不仅继承了宋儒“变化气质”的学统,更在讨论心、物关系时折中了心、物两派,超越了朱熹与陆九渊两位前辈,提出了独有的“感应”一说;王阳明重视实践,境界高远,其知行合一更是旷古绝今。
我上学期间就听说过王阳明心学,但脑子里对心学的认识只停留在“知行合一”一个概念点上,很幼稚的以为知行合一就是“知道了就应该去做”,或者“知道和做到都实践了才是圣贤”,来到致良知诚意班,虽学习了几个章节,却完全颠覆我的认知,我以为的知行合一和阳明心学所讲的知行合一,差了好几个层次,天地之别。
真如钱穆所言,王阳明心学思想,旨在呼唤人的本性意识,着重强调个体本身价值和自我人性修养。
强调内心的力量,良知人人都有;强调以高度自信的姿态屹立于世间。
“一曰立志;二曰勤学;三曰改过;四曰责善。
”阳明心学讲道德,讲德才兼备,讲内圣外王,那么该如何把这些和我们的工作和生活结合起来呢?阳明心学认为大致分为两个步骤。
第一个步骤是需要将道德升华为道德生命力,也就是内驱力。
自我内驱力的第一便是立志,我理解就是从小就要有一个远大的志向,有了志向就有了努力的方向。
(这个从小志向容易受家庭的影响很大,所以说从小让孩子多读书多旅行多见见世面,不断扩充家长和孩子的边界有多么的重要)第二是要有定力,立志之后不能三心二意,猛志长存,不能轻易的更换赛道,认准一个行业或领域,不断积累,不断发力。
第三是扩充力,要内圣外王,自己严格要求自己不断进步,同时也要试着去影响别人,要把内心的仁爱之心扩充到你周围的整个世界,帮助大家,团结大家,同心同德一起干一番大事业。
第四是学术的扩充力,第三点主要讲道德境界的扩充力,第四讲学术方面的,说实在的两者的区别是什么,这点我也没听懂,希望下次再请假老师或其他同学。
阳明心学的生命力和自驱力,除了上述四点,其实还要不断的自我反省,和自我纠错,随着学习和阅历的积累和吸收,我们也要不断对自己的认知更新和升级,保持新鲜的,旺盛的生命力。
王阳明心学核心内容
王阳明心学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心即理:王阳明认为,“心的本体就是天理”,天理就是人们所苦苦追求的圣人之道,就是宇宙间最高的“天道”,正所谓“心即道,道即天;知心则知道、知天”,心即理可以说是阳明心学的逻辑起点。
2. 知行合一:王阳明认为,知是行的先导,行是知的体现;知是行的开端,行又是知的完成;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
所以知和行其实是一回事,即知行合一。
3. 致良知:王阳明认为,天下间没有比良知更好的东西了。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查阅王阳明心学书籍获取更全面和准确的信息。
《易经》有一条重要心法,只有4个字,书上很少记载,用心记住!
《易经》有一条重要心法,只有4个字,书上很少记载,用心记住!一直以来,都有读者让我推荐学易的书。
说实话,市场上能买到的易经书,我几乎都买回来看了,大概有几十本,都是各有千秋,很难推荐。
相对来说,南怀瑾的《易经杂说》,金景芳、吕绍刚的《周易全解》,比较适合初级和中级的易学者。
《易经》,除了主流的《周易》,还有其它不同的易学体系,本质规律一样,运用规则不同。
如果条件允许,我建议大家全面读一读,吸取各家之长,融会贯通使用。
这篇文章,和大家分享一条《易经》的重要心法,只有4个字,其它的易学书上很少记载,我是从《杭州易学七种》读到的,结合自身的实践,以及王阳明心学,我认为这条易学心法很经典,大家要用心记住!《易经》的4字心法:数由心生。
前面的文章,我已经详细解读过《易经》的理、数、象,三者是三位一体的关系,这里不再重述,忘记的话,先回头复习一下。
古人认为,数由心而生。
《管子》曰:“心生规,规生矩,矩生方。
规与矩,皆生于心。
天地万物之情,莫能越乎此规矩之外。
”所以范围天地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者惟《易》,而《易》实具于人心。
孟子曰“万物皆备于我”,又曰“求其放心而已矣”,诚善言《易》者也。
《孟子》说:“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而规矩,是人制定出来的,为了适应当时的社会人文风俗,规矩本质上生于心。
规矩也是“数”的一种。
《杭州易学七种》说:“人知一二三四之为数,而不知善恶是非之亦为数也。
人知加减乘除之为数,而不知进退往来之亦为数也。
……而《易》数则根于心。
”生活中,我们常说:“做事情,要心中有数。
”数,除了数字的加、减、乘、除,还有善、恶、是、非之数,进、退、往、来拿捏分寸之数。
做到心中有数,是心的自控。
所以数由心生。
我们对比看王阳明的心学,王阳明说:“心即理也。
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
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
”回到易学的理、数、象,就不难理解“数由心生”的道理。
学易者,不必拘泥于文字符号,返求一心。
心之良知是谓圣——王阳明圣人观阐微
第33卷第l期临沂大学学报2011年02月V01.33N o.1J O U R N A L O F L仆TY l U N I V E R S I T Y Fe b.20l l“心之良知是谓圣"——王阳明圣人观阐微张勇(临沂大学沂蒙文化研究所,山东临沂276005)摘要:王阳明一生以学圣成圣为治学与教育宗旨。
他以自身心性实证为基础和前提,继承了先秦儒家“心通天道而为圣”的思想理路.在教学中先后提出“心纯乎天理而为圣”、“心之良知是谓圣”的观点学说.为弟子及后学“学以至圣”指点了明确的方向与切实可行的路径,对我们当前学术研究和民间国学热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关键词:心;元道;天理;良知;圣中图分类号:B24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605“2011)01.0084.04 收稿日期:2010.12.29 基金项目:山东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J09WA57);临沂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BS08041) 作者简介:张勇(1974一),男,山东临沂人,临沂大学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为宋明理学。
明代著名心学家王阳明一生的哲学思考皆围孔子讲“志于道”、闻“性与天道”:又讲“下学绕着如何成圣这一宗旨和主题而展开。
成圣不仅而上达”,“上达”学者多解为达天道。
孑L子之为圣是他哲学活动的逻辑起点,也是其思想发展的最显在于此。
学界有时引用《孟子》中子贡之言“仁与终归宿。
王阳明在十二岁入塾学时便以“读书学圣智”来界定圣之内涵:“学不厌.智也:教不倦,仁贤”为人生第一等事。
自正德三年(1508年)三十七也。
仁且智,夫子既圣矣。
”(《孟子·公孙丑上》)然岁于龙场悟道之后,他的思想理论逐步成熟,不论子贡自称未曾闻“性与天道”①。
既然未能对代表孔是讲“知行合一”、“心即理”、“存天理,灭人欲”,还子思想精蕴的天道有所证悟,又如何能对圣的内是最终提出“致良知”.其目的都是阐发儒学关于涵作出正确的理解与诠释呢?若是颜回或曾子之如何成圣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怀瑾解读王阳明的心学提到中国文化儒释道三家,必须提到一位明朝大儒,王阳明,他的本名叫王守仁,阳明是他的号。
这位很有学问的大儒是浙江馀姚人,他的思想就是有名的“阳明学说”,影响非常深远。
他在明朝的历史上,功业很大,也很了不起。
他的学说影响到后来日本的文化革命——明治维新,建立了这一百多年来的新日本,明治维新一开始采用的完全是阳明哲学,这在日本史及国际史上都很有名。
明治维新采用了阳明哲学的什么观点呢?“知行合一”,即知即行,即行即知。
人的知识跟行为常常配合不起来,知是知道,行却做不到,即知即行是很难的。
讲到知行的问题,在一百年前推动革命的孙中山,也有他的哲学理论,你们没有看过,叫“孙文学说”,里面提出“知难行易”与“知易行难”两个方面。
譬如现在科学昌明,到今天我们都晓得电灯一按开关就行了,很容易,这是行易,但是电的来历、电的原理你不知道,“知难行易”,这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他提出“知易行难”,理论很容易知道,像大家坐在这里讨论人性问题,人性怎么来的?人怎么会投胎变成人?人死后有没有灵魂?有没有天堂或地狱?有没有西方极乐世界?未来有没有一个生命?每个人心里都有感觉,但是“行难”,永远不知道。
这是“知难行易,知易行难”。
回转来讲阳明哲学,他在人生的教育作用上,提倡即知即行、知行合一,大大影响了中国明朝后期和后来日本的明治维新。
我为什么提到他呢?因为诸位问的问题,就是他所说的教育问题。
王阳明的着作颇丰,最有名的一本书是《传习录》,讲作人做事的学问,过去六七十年前在中国很流行,蒋介石先生在黄埔军校也是讲阳明学说,黄埔的同学每人身上都有一本《传习录》。
我经常笑说,你们每人都有一本,但是大概没有人好好翻过。
王阳明当时讲学也同现在人一样,提出了人性的问题。
他最有名的是四句教,很重要。
第一句,“无善无恶性之体”,他认为人性这个“性之体”本来是无善无恶的,根据中国儒家的文化,他和“人之初,性本善”的思想不一样。
第二句话,“有善有恶意之动”,意是思想的作用,我们的思想、情绪有善的也有恶的,比如我们要吃一个东西,该吃不该吃,吃了以后有没有好处?或者知道是有毒的就不吃了,就是善恶的问题了。
第三句,“知善知恶是良知”,我们人生下来天生有个知性的作用,这个知性是本性第二重、第三重的作用。
“良知良能”这个名词是什么人提出的呢?是孟子提出来的。
孟子提出两个东西,一个叫良知,一个叫良能,同本性没有关系,他说譬如我们看到一个人掉进河里,这个时候不管坏人也好,恶人也好,任何人都很着急,都想去救他,这是良知良能的作用。
我现在岔过来,引用《孟子》来解释王阳明的话,知善知恶这一知是“良知”,就是我们现在普通人讲的天地良心,自然都知道要助人、要救人,不用考虑的。
第四句,“为善去恶是格物”,我们在行为上一定要向好的方面去作人做事,“为善”的为是行为的为。
“去恶”,坏的事情绝对不干。
“格物”是引用孔子的学生曾子作的《大学》里的辞。
这个问题就大了,《大学》里讲“致知在格物”,人能够不受物质世界的影响,自心不跟外物转,甚至转变了外物的功能,这个叫格物。
我对七十岁的人说“你好年轻”,大家就笑,其实我讲的是真话,你们只有七十岁,太可贵了,我想回到七十是做不到了,所以我看你们都是年轻人。
我们小的时候受的教育,这些书都要会背的。
那个时候把自然科学翻译叫“格致之学”,就是根据《大学》这个格物来的。
格致之学就是自然科学,换句话说我们要利用科学,不要被科学麻醉了;我们要利用物质文明,不要被物质文明所蒙蔽。
王阳明四句教中提到格物,在这个名辞上先做一个解说。
我们回过来看王阳明四句教。
“无善无恶性之体”,你们这个题目要讲人性,人性本来无善无恶吗?这个影响很大,尤其当年干革命的时候,黄埔军校或者各个大学,统统在讲这个问题,我就讲讲自己本身的故事,也等于宣传自己。
当年国家政府的领导人蒋介石先生,也是黄埔军校校长,他对王学的研究很深。
我正好担任政治教官,讲政治课就碰到这个问题了。
那个时候我年纪很轻,二十几岁,胆子很大,一上台我就说王阳明这四句教错了。
先解释这个,“无善无恶性之体”,譬如这一张白纸,上头没有红色,也没有黑色,本体嘛!就是这一张纸。
第二句话“有善有恶意之动”,人的这个思想意识哪里来的?当然是由本体、本性的功能发起来的,就是“意之动”,一起来以后“有善有恶”,就分善恶了。
这个本体功能无善无恶,一起来就分善恶;本体起用就是意志,而意志有善有恶,可见本体功能上本来具有善恶的种子。
你王阳明讲“无善无恶性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我说已经不对了。
第三句话更不对了,“知善知恶是良知”,人性里头能够知道哪个应该做、哪个不可以做的,叫做“知”。
我们人都有理性的,譬如我生气要骂人,一边想骂,一边又想算了,不要骂了,不忍住的话会出事情的,就憋住,那一知,很难哦!“知善知恶是良知”,请问这一知和那个本体有没有关系?当然有。
这个知性是由本体功能来的,本来有个知,有个感觉,有个知觉嘛!知性就是知觉,这个知觉和“意”有什么关系呢?是不是从本体来的?也从本体来,好!在哲学上,王阳明的说法犯了三元论,本体不只一个了。
有一个无善无恶的本体,然后有一个有善有恶的意志,两个了,再有一个知善知恶的良知,三个了,在哲学上叫三元论,不是一元论的本体了,那就成了问题。
第四句话不批评了,“为善去恶是格物”,这一句是对的,不管西方的文化、中国传统的文化、所有的宗教和哲学,都是要人为善去恶,这个没有错。
关于这四句教,我就这样公开讲了几十年。
明朝中期,历史上写王阳明归越国。
我们江苏这里是吴国,隔一条马路过去,那一边就是浙江越国了。
王阳明回到浙江,全国很多学者都跟着过来。
他晚年讨论四句教,有个学生批评老师,另一个学生赞成,两个人分成两派辩论。
王阳明听到了就说,你们两个都对,我讲的也对,我这四句偈对很有智慧的人,一悟便知;若要教育智慧程度比较低的人,就必须走为善去恶这一条路线。
这个辩论我们暂时不讲。
王阳明的四句教是根据什么来的呢?我再给大家介绍。
中国古代几千年来一直在讨论人性是善是恶,现在在座诸位又提出这个问题。
所以我常常讲,东西方文化都说人为万物之灵,我说那是人类自己吹牛的,人类一点都不灵,这些人性的问题、生命意义的问题,不管东西方所有宗教、哲学,到现在还没有解答出来,拿不出一个结论。
人怎么会生来的?一男一女在一起,精虫卵脏相结合,一下就变出人来,而且变出来的人个个人心不同,各如其面。
人性到现在也没有结论啊!人类现在可以上天了,可是最基本的生命与人生的道理还没有得到结论,还没有脚踏实地呢!讲的王阳明这个问题,用唐宋来做一个界限,其实唐宋以前一直都在追求这个问题的答案。
刚才我们提到春秋战国时,中国文化的中心是儒墨道三家,到唐宋以后演变成儒佛道三家,这三家的文化都在追寻这个东西。
什么是这三家文化主要的中心?佛家提出以“明心见性”为宗旨。
学佛的人为什么要剃光头出家?不是去玩的,是要潜心追究这个生命以及人的本性的问题。
这个学问走的路线,就是怎么样明心见性。
什么叫明心呢?就是找出我们人的感觉、知觉、情绪、思想是怎么来的。
现在西方文化从生理、医学来看,认为是脑的问题,可是这个科学理论也快要走到尽头,走不下去了。
现在研究脑的科学,正尝试与认知科学、生命科学接轨,但还没有接上,所以这个问题很大。
佛家提出了明心见性。
道家提的是什么呢?修心炼性。
儒家提的呢?存心养性。
这都是心跟性的问题。
那么中国文化讲明心见性,心跟性怎么去知道呢?刚才提到王阳明四句教里的这个知,“知善知恶是良知”,人性有这么一个知觉,而这个知觉又从哪里来?现在西方的科学、医学说是脑的问题,不过最近新的资料出来了,并不是脑。
那么这个知性究竟是什么东西?人有没有灵魂?有没有前生后世?回到王阳明这四句教,这个在中国哲学,是属于明心见性的问题。
所以你不要看到庙子就拜拜烧香,那是宗教形式,在宗教背后,释迦牟尼佛、孔子、老子的学问,追寻的都是人性的问题。
心怎么去明,性怎么去见?中国禅宗文化里有个非常有名的故事,“释迦拈花,迦叶微笑”,你们大概都听过。
唐朝的时候,禅宗刚开始兴盛发展,不谈庙子里和尚念经吃素这些形式,我们谈它的内容中心。
禅宗的文化在中国叫“教外别传”四个字,在佛教的宗教形式、学理以外,另辟了一条路子,直接明心见性,叫“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换句话说,是印度文化跟中国文化的接轨,产生了新的东方文明,有这么一个伟大的目标。
禅宗都讲传承,传到了第五代弘忍禅师,在湖北黄梅。
后来禅宗又分南北两派。
北宗讲渐悟,慢慢做功夫、做学问,一步一步达到明心见性,见到人性的本来。
南宗讲顿悟,立刻明心见性、立地成佛,不分男女老幼,每个人都可以是圣人、都可以得道,众生平等的。
当时广东出了一个人,就是有名的禅宗六祖惠能禅师。
五祖年纪大了,想把这个心要传下去,于是吩咐弟子们,每人写个偈子报告。
五祖有位大弟子神秀,学问很好,修持、工夫也很高,他就写了一个偈子,题在回廊墙壁上: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我为什么引用这个呢?你们诸位问到怎么掌握人生的方向、情绪、思想,尤其做老板的,动不动发脾气骂部下,动不动认为自己资本家高高在上,拿薪水的人都比我矮一截,这个心理要赶快改掉,看看神秀师父这个偈子。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这是智慧,此心要平静,没有杂念妄想,没有情绪。
但是人的思想、情绪、感觉随时会发生,忧闷、痛苦、烦恼、自卑、傲慢各种情绪,多得不得了,所以要随时拿掉自己心里的情绪、思想、感觉,这是最高也是最基本的修养,无论做一个普通人,或者做一个领导人,都需要这个修养。
“时时勤拂拭”,心境像玻璃镜子,镜子上的渣子要时时擦干净,“勿使惹尘埃”,永远保持清明,像每天早晨刚睡醒一样;每天早晨将醒未醒,那个有知性没有情绪的刹那,保持那个心境,就是最高的修养,像镜子一样干净,不可以使情绪、心理感觉落到上面。
你们诸位问修养问题,这个偈子是很好的答案。
这位大师兄写了这个偈子以后,传到正在做劳动春米的六祖那里,六祖说我也有一偈,可是我不识字。
旁边有位江州别驾,就替他在墙上题下这首偈子: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人与万物的自性,本来是清净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什么东西都没有,很空灵自在的,“何处惹尘埃”!。
我们提到六祖的偈子,回到刚才王阳明的“无善无恶性之体”,就是根据六祖这首偈子来的。
六祖的故事很有趣,后来他被称为禅门南宗六祖。
现在到广东南华寺,他当时的肉身还保存到现在。
讲到这个心性的本体,提到王阳明,再讲到中国文化禅宗所标榜的明心见性。
刚才提过儒家的存心养性,道家的修心炼性,都是人性的问题,可见人性问题是中国文化的中心很重要的一个问题,可是现在中国文化却把这个东西丢掉了,这样能和现在科学接轨吗?中国要恢复这个文化,才可以跟西方新的科学文化接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