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金融工具会计
会计(2017)章节练习_第7章 金融资产
![会计(2017)章节练习_第7章 金融资产](https://img.taocdn.com/s3/m/8f6d4a04b7360b4c2e3f64b1.png)
第七章金融资产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企业金融资产的是()。
A.贷款B.应收票据C.无形资产D.持有至到期投资2.企业购入的在活跃市场中有报价的债券投资,不可能划分为()。
A.交易性金融资产B.持有至到期投资C.长期股权投资D.可供出售金融资产3.下列关于金融资产重分类的说法中,表述不正确的是()。
A.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不能重分类为贷款和应收款项B.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可以重分类为交易性金融资产C.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不能重分类为交易性金融资产D.持有至到期投资满足一定条件时可以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4.下列关于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在活跃市场上有报价、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投资才能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B.在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期间取得的利息或现金股利,应当确认为投资收益C.持有期间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D.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时影响损益的金额等于影响投资收益的金额5.2016年5月20日,甲公司以银行存款300万元(其中包含乙公司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5万元)从二级市场购入乙公司100万股普通股股票,另支付相关交易费用2万元,甲公司将其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
2016年12月31日,该股票投资的公允价值为320万元。
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该股票投资对甲公司2016年营业利润的影响金额为()万元。
A.23B.25C.18D.206.2016年5月20日甲公司从证券市场购入A公司股票60000股,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每股买价7元(其中包含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0.5元)。
2016年12月31日,甲公司持有该股票的市价总额为440000元。
2017年2月10日,甲公司将A公司股票全部出售,收到价款460000元。
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因持有A公司股票影响2017年损益的金额为()元。
A.20000B.15000C.65000D.700007.2015年1月1日,甲公司支付价款204万元(含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4万元)购入丙公司发行的债券,另发生交易费用4万元。
7第七章 具有期权特征的融资工具
![7第七章 具有期权特征的融资工具](https://img.taocdn.com/s3/m/3c8cae6f7e21af45b307a8d6.png)
v 5、回售条款
当公司股票价格表现不佳时,投资者有权按照高于债券 面值的价格将可转换债券出售给债券发行者。
包括:回售时间,回售价格等。
v 6、强制性转换条款
规定在某些条件具备后,债券持有人必须将可转换债券 转换为公司股票。 分:有条件强制转换(一般在到期日前); 无条件强制转换(一般在到期日)。 两者都将调整转换价格。
20
(二)认股权证的价值评估
认股权证的市场价值主要由理论价值和期权价 值两个方面构成。
认股权证的理论价值由下列公式确定:
V max[ N ( PS E ), 0 ]
式中:V——认股权证的理论价值; N——每份认股权证能够购买的普通股股数; Ps——普通股股票市场价格; E——认股权证的购买购票的执行价格。 说明:当股价低于执行价格时,认股权证的理论价值为0 ,这时认股权证是以减值交易;反之为增值交易。
久还本付息的压力。
16
(二)可回购债券的价值评估
可转换债券和可赎回债券都是买权的一种,价值计 算可以引用Black—Scholes期权定价模型(P343)
(1)可转债价值(V)=纯债券价值(VD)+可转
债的期权价值(VO) (2)可回购债券价值(V)=纯债券价值(VD)-可 回购债券的期权价值(VO)
25
•
2、转换比率
一张可转换证券可换取的普通股股数。 = 可转换债券面值÷转换价格
5
v 3、转换期
债券持有者行使转换权的有效期限,可等于或小于债券期 限。 (1)递延转换期。发行一定年限后才可行使转换权; (2)有限转换期。规定只能在一定年限内行使转换权。
v
4、赎回条款 可以在契约中规定发行企业可以在到期日前按约定价值提 前赎回条款。 条款要素: ①不可赎回期。(保证债权人的转换权利) ②赎回期。(不可赎回期后) ③赎回价格。(一般高于面值,差额为赎回溢价,随时 间推移而减少) ④赎回条件。(无条件赎回,有条件赎回)
金融工具会计准则
![金融工具会计准则](https://img.taocdn.com/s3/m/f1944414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1c6d90b.png)
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在当今复杂的经济环境中,金融工具会计准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到底什么是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呢?我们要知道金融工具是多种多样的,像股票、债券、期货合约等等都属于金融工具的范畴。
而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就是一套规范如何对这些金融工具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规则。
从确认方面来说,当企业成为金融工具合同条款的一方时,就需要按照准则来判断是否要将这个金融工具记录在自己的账目中。
比如说,你购买了一家公司的股票,一旦交易完成,按照准则规定,这就成为了你的一项金融资产,需要进行确认。
在计量环节,有不同的方法。
例如对于一些交易性金融资产,通常是以公允价值进行计量。
这就意味着它的价值会随着市场情况的变化而波动。
如果市场上股票价格上涨了,那么你账面上该股票资产的价值就会相应增加;反之则减少。
而对于持有至到期投资等,可能会采用摊余成本进行计量。
这就需要考虑初始投资金额、利息调整等因素来计算每个会计期间的资产价值。
记录过程也是十分严谨的。
每一笔涉及金融工具的交易都要准确无误地记录在会计账簿中。
包括交易的时间、金额、对象等详细信息。
这就好比是给企业的经济活动建立了一个详细的档案库。
报告环节同样关键。
企业要按照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编制财务报表,向投资者、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展示自己的财务状况。
比如在资产负债表中要准确列示金融资产和负债的情况,在利润表中反映金融工具相关的收益和损失等。
通过这些报告,外界可以了解企业在金融工具方面的投资情况、风险状况等。
金融工具会计准则还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随着金融市场的创新,新的金融工具层出不穷,会计准则也需要与时俱进。
例如,一些复杂的金融衍生品,如期权、互换等,它们的会计准则需要考虑到其独特的风险和收益特征。
同时,国际上的会计准则也在相互影响和趋同,这有助于跨国企业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财务信息的交流和比较。
企业遵循金融工具会计准则,能够提高财务信息的质量和透明度。
投资者可以依据这些准确的信息做出更合理的投资决策;债权人也能更好地评估企业的偿债能力等。
金融工具的会计处理
![金融工具的会计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83ef357c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ad.png)
金融工具的会计处理金融工具是指可以用于获取现金、资产或其他金融资产的合同,例如股票、债券、衍生品等。
由于金融工具的种类繁多且复杂,正确的会计处理对于保证财务报表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金融工具的会计处理方法,包括分类、计量和披露等方面。
一、金融工具的分类根据国际财务报告准则,金融工具可分为两类: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
金融资产是指公司持有的可供以后出售、持有至到期或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综合收益的工具。
金融负债是指公司需要履行支付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的合同。
在金融工具的分类中,还有一种特殊情况:金融工具既包含金融资产的特征,又包含金融负债的特征。
这类工具称为金融工具的组合。
对于金融工具的组合,需要根据其特征和权利义务进行分类和处理。
二、金融工具的计量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计量方法有三种:按成本计量、按摊余成本计量和按公允价值计量。
1. 按成本计量:按成本计量适用于不具备公允价值计量和摊余成本计量条件的金融工具,例如非衍生品的普通股票。
按成本计量的金融工具一般没有主动公开市场价格,无需经常进行评估和调整。
2. 按摊余成本计量:按摊余成本计量适用于满足一定条件的金融工具,例如持有至到期的固定收益证券。
按摊余成本计量要求将资产或负债的初始成本调整为到期时应收到或应付出的现金流量的现值。
3. 按公允价值计量:按公允价值计量适用于具备公开市场交易的金融工具或无法按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工具,例如股票、债券等。
按公允价值计量要求根据市场价格或估计值调整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价值。
三、金融工具的披露为了保证财务报表的透明度和公允性,公司在财务报表中需要披露与金融工具相关的重要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 金融工具的种类和分类信息;2. 金融工具的计量基础和计量方法;3. 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和决策制定过程;4. 金融工具的风险管理和市场风险敞口;5. 金融工具的其他相关信息,例如担保、转让等。
披露的具体内容和格式需遵循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规定,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并提供足够的解释和说明。
07第七章--金融市场和金融工具
![07第七章--金融市场和金融工具](https://img.taocdn.com/s3/m/8f1a13a1168884868762d6d9.png)
07第七章--金融市场和金融工具D金融市场首先是货币资金的转让市场。
货币资金的转让是指货币所有者在保留资金所有权条件下,暂时或者永久放弃资金占有权和支配权,将货币资金转让给他人使用的行为。
从资金所有者的角度,资金转让过程被称为金融投资,而从资金使用者角度,则被称为外部融资,即使用外部资金来追加资本,以别于使用企业利润来追加资本的活动。
如前所述,这些被当作商品来买卖的货币资金被称为生息资本,其特点是在这些资本上所有权与支配权已经分离。
资本从所有者向使用者的转移,有两个途径。
资本不经过任何作为中介的中间债权债务关系,直接从所有者向使用者的转移,称为直接金融。
例如,政府和企业通过向公众发行债券融资的活动即为直接金融活动。
在债券上,建立的是政府和企业与公众间的直接债权债务关系,即使证券通过证券公司发行也是如此。
证券公司只是把证券作为买卖的商品,而不是把它们作为生息资产投资手段。
在证券公司把证券推销给货币所有者后,货币所有者立即成为政府和企业等货币资金使用者的债权人,而资金使用者则成为投资者的债务人。
在它们之间不存在作为中介的债权-债务人。
直接金融可用图8.1表示。
其中虚线表示债务买卖,实线表示实际的债权债务关系。
图8.1 直接金融 证券(1)证券公司债权(3) 证券(2) 货币所有者 (债权人)货币(1) 货币(2) 货币使用者(债务人) 本金和利息偿付(3)资本通过银行及其他金融中介的中间债权债务关系实现的从所有者向使用者的转移,称为间接金融。
金融中介是指向货币所有者借入货币,又将其转借给货币使用者的专业机构或企业,如银行、保险公司等。
间接金融的特征是,在货币的所有者与最终使用者之间,存在银行等中间债权债务人,即在同一资本的借贷活动中,存在双重债权债务关系,以及三个当事人。
货币所有者是第一债权人,金融中介是第一债务人和第二债权人,货币使用者是第二债务人,如图8.2。
图8.2 间接金融货币所有者(债权人)货币使用者(债务人)银行等金融中介(债务人/债权人)货币货币金融市场还是各种债权和股权证书转让的市场。
金融工具的会计处理
![金融工具的会计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0d5f423f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f2.png)
金融工具的会计处理金融工具是指在实质上是现金、金融资产或者金融负债的合同。
在会计处理上,金融工具需要按照特定的会计准则进行分类与计量,以反映其真实价值和财务影响。
本文将详细介绍金融工具的会计处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分类、计量、确认和摊销。
一、分类金融工具的分类主要分为四类:金融资产、金融负债、权益工具和衍生金融工具。
金融资产包括现金、存款、证券等;金融负债包括应付账款、借款等;权益工具是指公司发行的股票、优先股等;衍生金融工具则是根据金融工具的变动而产生的金融合同,如期货、期权、掉期等。
二、计量金融工具的计量需要考虑到其公允价值、摊余成本和公允价值选项。
公允价值是指在市场上交易的价格,是评估金融工具价值的重要指标。
摊余成本则是指根据固定的利率或收益率计算的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
公允价值选项是指可以选择将金融工具计量为公允价值或摊余成本。
三、确认金融工具的确认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确认条件和确认时间。
确认条件指的是满足一定的条件后,才能确认金融工具。
例如,确认金融工具应具备权益性质、具备合同、将来可能产生经济利益等。
确认时间则是指何时确认金融工具的会计事件。
通常情况下,确认时间是在交易完成后。
四、摊销摊销是指按照一定的方式和期间将金融工具的成本逐渐分摊为费用。
摊销的目的是反映金融工具的逐渐消耗和减值。
摊销的方法有线性摊销、使用期限摊销、剩余价值摊销等。
具体的摊销方法需要根据具体的金融工具和会计准则而定。
五、减值准备在金融工具的会计处理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到减值准备的问题。
减值准备是指当金融资产或是可以证明的资产的价值低于其账面价值时,根据一定的比例进行减值拨备。
减值准备的计量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评估,通常是根据现金流量的净现值或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进行计算。
总的来说,金融工具的会计处理需要根据不同的分类、计量、确认和摊销的要求进行操作。
准确地处理金融工具对于企业的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需要依据相关会计准则和规定进行操作。
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
![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https://img.taocdn.com/s3/m/9ee8b371011ca300a6c390f1.png)
2 580 000 2 500 000 50 000 30 000
同时,按“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明细科目的余额,调整公允价值变动 损益,分录如下: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贷:投资收益 50 000 50 000
参考资料
《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财会[2017]7号)》 杨纪红. 《CAS 22——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解析. 新会计, 2017(7) 朱海林. 金融工具计量刍议. 财务与会计, 1997(4)
4
Q1
第三十三条
交易性金融资产在交易过程中发生的交易费用是计入成 本,还是计入费用?为什么?
“对于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 益的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相关交易费用应 当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5
Q2
第三十三条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取得时发生的交易费用计入成本还 是费用?为什么?
“对于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 益的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相关交易费用应
12
(2)2007年12月31日确认该批股票的变动损益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1 000 000 1 000 000
同时,在编制年度报告之前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结转到“本年利润”账户 借:本年利润 1 000 00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 000 000
19
Q1
第三十三条
12
(3)2007年12月31日,确认2007年债券利息时: 2007年债券利息为:2500 000×4%=100 000 分录如下: 借:应收利息 100 000 贷:投资收益 100 000 (4)2008年2月10日,收到丙公司债券的利息时: 借:银行存款 100 000 贷:应收利息 100 000
金融工具会计分类与处理
![金融工具会计分类与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9ccde0fa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1e2d655.png)
金融工具会计分类与处理金融工具是指允许企业进行金融交易、获取资金或管理风险的合同。
在企业会计中,金融工具的分类和处理十分重要。
本文将对金融工具的分类以及相应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介绍。
一、金融工具的分类根据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 9),金融工具可分为以下三类:债务工具、权益工具和衍生工具。
1. 债务工具债务工具是指企业作为借款人发行的,承诺未来支付固定收益的金融工具。
常见的债务工具包括债券、贷款和可转换债券等。
在会计处理上,债务工具被分为两类:以摊余成本计量和以公允价值计量。
2. 权益工具权益工具是指企业作为资本提供者所持有的金融工具。
例如普通股和优先股。
在会计处理上,权益工具一般以公允价值计量,并通过公允价值变动的损益表或其他综合收益表来反映价值变动。
3. 衍生工具衍生工具是指其价值来源于基础资产,并且不要求投资者支付或接收出资或购买基础工具。
衍生工具的价值来源于股票、利率、汇率、商品价格或其他指数等。
常见的衍生工具包括期货合约、期权等。
衍生工具的会计处理一般以公允价值计量,根据其特性可能产生现金流入或流出。
二、金融工具的会计处理1.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债务工具以摊余成本计量的债务工具用于长期持有并且满足持有至到期的商业模式。
企业在购买债务工具时,将其初始确认金额分配为贷方借款成本和借方负债。
在后续会计期间,企业按预期收益率以摊余成本计量借款成本,并逐期确认为借款收入。
每期应计入利息收入。
2.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债务工具以公允价值计量的债务工具分为两类:其变动对其他综合收益或损益表产生影响的债务工具和其变动完全计入损益表的债务工具。
前者的公允价值变动通过其他综合收益表确认,后者则通过损益表确认。
3.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权益工具以公允价值计量的权益工具的变动通过损益表或其他综合收益表确认。
4.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衍生工具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衍生工具的公允价值变动通过损益表确认。
若衍生工具达到了结算交易条件,则会进行结算。
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财会[2017]14号)
![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财会[2017]14号)](https://img.taocdn.com/s3/m/4fe4214058fb770bf68a550a.png)
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财会[2017]14号)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金融工具的列报,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制定本准则。
金融工具列报,包括金融工具列示和金融工具披露。
第二条金融工具列报的信息,应当有助于财务报表使用者了解企业所发行金融工具的分类、计量和列报的情况,以及企业所持有的金融资产和承担的金融负债的情况,并就金融工具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影响的重要程度、金融工具使企业在报告期间和期末所面临风险的性质和程度,以及企业如何管理这些风险作出合理评价。
第三条本准则适用于所有企业各种类型的金融工具,但下列各项适用其他会计准则:(一)由《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和《企业会计准则第40号——合营安排》规范的对子公司、合营企业和联营企业的投资,其披露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41号——在其他主体中权益的披露》。
但企业持有的与在子公司、合营企业或联营企业中的权益相联系的衍生工具,适用本准则。
企业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相关规定对联营企业或合营企业的投资进行会计处理的,以及企业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有关投资性主体定义,且根据该准则规定对子公司的投资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对上述合营企业、联营企业或子公司的相关投资适用本准则。
(二)由《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规范的职工薪酬相关计划形成的企业的权利和义务,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
(三)由《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规范的股份支付中涉及的金融工具以及其他合同和义务,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1 1号——股份支付》。
但是,股份支付中属于本准则范围的买入或卖出非金融项目的合同,以及与股份支付相关的企业发行、回购、出售或注销的库存股,适用本准则。
(四)由《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规范的债务重组,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
注册会计师-《会计》英语基础讲义-专题七 金融工具(14页)
![注册会计师-《会计》英语基础讲义-专题七 金融工具(14页)](https://img.taocdn.com/s3/m/22c6179614791711cd791751.png)
专题七金融工具目录01 考情分析02 词汇归纳总结03 重点、难点讲解04 同步系统训练考情分析金融工具在注会考试中属于非常重要的章节,经常结合会计差错、日后事项、递延所得税等在综合题中进行考查。
在复习备考中应当重点复习金融资产的重分类、金融工具的后续计量、金融资产减值、金融资产转移等内容。
词汇归纳总结重点、难点讲解考点一: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分类和重分类(一)金融资产的分类The classification of financial assets金融资产一般划分为以下三类:Financial assets could be generally categorized into 3 groups:1.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Financial assets measured at amortized cost金融资产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应当分类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资产:If the following conditions are satisfied at the same time, financial assets should beclassified as financial assets measured at amortized cost:(1)企业管理该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是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为目标;The business mode of managing this financial asset by the enterprise is collecting cash flow from the contract as the target.(2)该金融资产的合同条款规定,在特定日期产生的现金流量,仅为对本金和以未偿付本金金额为基础的利息的支付。
The contract terms of the financial asset stipulate that the cash flow generated on a specific date is only for the payment of principal and interest on the basis of outstanding principal amount.2.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Financial assets measured at fair value and changes recorded into other comprehensive income (或:Financial assets at fair value through other comprehensive income)金融资产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应当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 If the following conditions are satisfied at the same time, financial assets should be classified as financial assets at fair value through other comprehensive income:(1)企业管理该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既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为目标又以出售该金融资产为目标;The business mode of managing this financial asset by the enterprise is not only collecting cash flow from the contract as the target but also selling the financial asset as the target.(2)该金融资产的合同条款规定,在特定日期产生的现金流量,仅为对本金和以未偿付本金金额为基础的利息的支付。
金融工具会计
![金融工具会计](https://img.taocdn.com/s3/m/d72a11c0aa00b52acfc7cae8.png)
(三)金融资产转移的计量-部分转移满 足终止确认条件时的计量
• 金融资产部分转移满足终止确认条件的,应当 将所转移金融资产整体的账面价值,在终止确 认部分和未终止确认部分之间,按照各自的相 对公允价值进行分摊,并将下列两项金额的差 额计入当期损益: (1)终止确认部分的账面价 值; (2)终止确认部分的对价,与原直接计入 所有者权益的公允价值变动累计额中对应终止 确认部分的金额之和。【本质上与整体转移的 处理原则相同】
• 金融资产转移包括金融资产整体转移和部分转 移。金融资产部分转移,包括下列三种情 形:(1)将金融资产所产生现金流量中特定、可 辨认部分转移,如企业将一组类似贷款的应收 利息转移等。(2)将金融资产所产生全部现金 流量的一定比例转移,如企业将一组类似贷款 的本金和应收利息合计的90%转移等。(3)将金 融资产所产生现金流量中特定、可辨认部分的 一定比例转移,如企业将一组类似贷款的应收 利息的90%转移等。金融资产转移的其他情形 适用于金融资产整体转移。
• 2.将金融资产转移给另一方,但保留收取金融资产现金 流量的权利,并承担将收取的现金流量支付给最终收款 方的义务。 • 这种金融资产转移的情形通常被称作“过手协议”,因 为金融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的最终收款方通常是独立于转 入方和转出方的第三方,转出方扮演了现金流量最终收 款人的代理人的角色。这种金融资产转移情形常见于资 产证券化业务。例如:甲银行将特定信贷资产转移给特 定目的的信托,之后由特定目的信托以受让的信托资产 为基础发行证券(也称收益权凭证)出售给相关投资者; 投资者为取得该证券所支付的价款,又通过资金交割最 后交付给甲银行。至此资产证券化完成了其第一次循环; 此后投资者的回报将通过信贷资产形成的现金流入(银 行负责收取所转移贷款的本金和利息并最终支付给收益 权凭证的持有者-投资者,同时相应收取服务费)而。 由此,得到实现完成了其第二次资金循环。
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
![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https://img.taocdn.com/s3/m/1feb47af6bd97f192379e992.png)
(二)在潜在不利条件下,与其他方交换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合同义
务。
(三)将来须用或可用企业自身权益工具进行结算的非衍生工具合同,
且企业根据该合同将交付可变数量的自身权益工具。
(四)将来须用或可用企业自身权益工具进行结算的衍生工具合同,但
以固定数量的自身权益工具交换固定金额的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的衍生工具
融合具,,是企业自行合成的,并不能净额核算,仍应
该分别核算,即发行债券的时候,支付浮动利息,每
月收或支浮动利息与固定利息差额时单独作为投
资收益处理.
第三章 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 的抵销
(二)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虽然具有相同的主要风险 敞口(例如远期合同或其他衍生工具组合中的资产和 负债),但涉及不同的交易对手方。
(三)无追索权金融负债与作为其担保品的金融资产 或其他资产。
(四)债务人为解除某项负债而将一定的金融资产进 行托管(例如偿债基金或类似安排),但债权人尚未 接受以这些资产清偿负债。
(五)因某些导致损失的事项而产生的义务预计可以 通过保险合同向第三方索赔而得以补偿。
第四章 金融工具对财务状况和经
第三章 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抵 销
A在 列公下条司列件发情,行况不浮下得,抵动通销利常 相率认 关长为 金期不 融债满 资券足 产,但本 和是准 金担则 融第 负心二债利十:率八一条直所 上 了 每 息具 期 合的债成升一月,由(特券一项支,导 于一征与项利 付致这),收固率 给未种使即取定工 长来利用“浮利具期支率多合动率债,以付互项成 利 长券的浮换不工 息 期的利动也同具 且 负浮息利发金” 支 债动融。 付 。越息行利工例 固来换债息具如 定越固券,来, 利多被,定并仿利 息,换利则不效用 的成息另 是单浮利,了外 即 一项动率固购 种自金利互定买 金己融率换利工长,
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财会[2017]7号)
![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财会[2017]7号)](https://img.taocdn.com/s3/m/891332ec08a1284ac85043f5.png)
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财会[2017]7号)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制定本准则。
第二条金融工具,是指形成一方的金融资产并形成其他方的金融负债或权益工具的合同。
第三条金融资产,是指企业持有的现金、其他方的权益工具以及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资产:(一)从其他方收取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的合同权利。
(二)在潜在有利条件下,与其他方交换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合同权利。
(三)将来须用或可用企业自身权益工具进行结算的非衍生工具合同,且企业根据该合同将收到可变数量的自身权益工具。
(四)将来须用或可用企业自身权益工具进行结算的衍生工具合同,但以固定数量的自身权益工具交换固定金额的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的衍生工具合同除外。
其中,企业自身权益工具不包括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分类为权益工具的可回售工具或发行方仅在清算时才有义务向另一方按比例交付其净资产的金融工具,也不包括本身就要求在未来收取或交付企业自身权益工具的合同。
第四条金融负债,是指企业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负债:(一)向其他方交付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的合同义务。
(二)在潜在不利条件下,与其他方交换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合同义务。
(三)将来须用或可用企业自身权益工具进行结算的非衍生工具合同,且企业根据该合同将交付可变数量的自身权益工具。
(四)将来须用或可用企业自身权益工具进行结算的衍生工具合同,但以固定数量的自身权益工具交换固定金额的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的衍生工具合同除外。
企业对全部现有同类别非衍生自身权益工具的持有方同比例发行配股权、期权或认股权证,使之有权按比例以固定金额的任何货币换取固定数量的该企业自身权益工具的,该类配股权、期权或认股权证应当分类为权益工具。
其中,企业自身权益工具不包括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分类为权益工具的可回售工具或发行方仅在清算时才有义务向另一方按比例交付其净资产的金融工具,也不包括本身就要求在未来收取或交付企业自身权益工具的合同。
金融企业会计 第七章 习题答案
![金融企业会计 第七章 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59ee30c5ef7ba0d4a733bf5.png)
金融企业会计第七章习题答案一、思考题(略)二、练习题:1.借:吸收存款——活期储蓄外汇存款(汪洋) US$2500贷:货币兑换(US$6.82)US$2500借:货币兑换(US$6.82)¥17050 (2500*6.82)贷:吸收存款——活期储蓄存款(汪洋)¥170502.借:吸收存款——活期外汇存款(兰新公司) US$30000贷:货币兑换(US$6.82)US$30000借:货币兑换(US$6.82)¥204600 (30000*6.82)贷:货币兑换(HK$0.89)¥204600借:货币兑换(HK$0.89)HK$229887.64 (204600/0.89)贷:汇出汇款——英林公司(或港澳及国外往来)HK$229887.643.借:库存现金US$5000贷:货币兑换(US$6.87) US$5000借:货币兑换(US$6.87)¥34350 (5000*6.87)贷:货币兑换(US$6.94)¥34350借:货币兑换(US$6.94) US$4949.57 (34350/6.94)吸收存款——活期外汇存款(万达公司) US$4949.574.借:吸收存款——定期储蓄外汇存款(王明)US$3000应付利息——王明(3000*2.25%+3000*1%*24/260)US$69.5贷:吸收存款——活期储蓄外汇存款(王明)US$3069.55.借:贷款——短期外汇贷款(新兴公司)US$60000贷:吸收存款——活期外汇存款(新兴公司)US$60000借:吸收存款——活期存款(新兴公司)¥478860 [ (60000+60000*3*5%)*6.94] 贷:货币兑换(US$6.94)¥478860借:货币兑换(US$6.94)US$69000贷:贷款——短期外汇贷款(新兴公司)US$60000应收利息——新兴公司US$9000 (60000+60000*3*5%)6.借:贷款——短期外汇贷款(风尚公司)US$64516.13(440000/6.82)贷:货币兑换(US$6.82)US$64516.13借:货币兑换(US$6.82)¥440000贷:货币兑换(HK$0.89)¥440000 (500000*0.88)借:货币兑换(HK$0.89)HK$500000贷:汇出汇款——三鸿公司(或港澳及国外往来)HK$500000。
2019最新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财会[2017]7号)
![2019最新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财会[2017]7号)](https://img.taocdn.com/s3/m/c7a70772b307e87101f696bb.png)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制定本准则。
第二条金融工具,是指形成一方的金融资产并形成其他方的金融负债或权益工具的合同。
第三条金融资产,是指企业持有的现金、其他方的权益工具以及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资产:(一)从其他方收取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的合同权利。
(二)在潜在有利条件下,与其他方交换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合同权利。
(三)将来须用或可用企业自身权益工具进行结算的非衍生工具合同,且企业根据该合同将收到可变数量的自身权益工具。
(四)将来须用或可用企业自身权益工具进行结算的衍生工具合同,但以固定数量的自身权益工具交换固定金额的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的衍生工具合同除外。
其中,企业自身权益工具不包括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分类为权益工具的可回售工具或发行方仅在清算时才有义务向另一方按比例交付其净资产的金融工具,也不包括本身就要求在未来收取或交付企业自身权益工具的合同。
第四条金融负债,是指企业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负债:(一)向其他方交付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的合同义务。
(二)在潜在不利条件下,与其他方交换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合同义务。
(三)将来须用或可用企业自身权益工具进行结算的非衍生工具合同,且企业根据该合同将交付可变数量的自身权益工具。
(四)将来须用或可用企业自身权益工具进行结算的衍生工具合同,但以固定数量的自身权益工具交换固定金额的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的衍生工具合同除外。
企业对全部现有同类别非衍生自身权益工具的持有方同比例发行配股权、期权或认股权证,使之有权按比例以固定金额的任何货币换取固定数量的该企业自身权益工具的,该类配股权、期权或认股权证应当分类为权益工具。
其中,企业自身权益工具不包括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分类为权益工具的可回售工具或发行方仅在清算时才有义务向另一方按比例交付其净资产的金融工具,也不包括本身就要求在未来收取或交付企业自身权益工具的合同。
金融工具会计专题(基本问题)
![金融工具会计专题(基本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e1465835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fd.png)
金融工具的初始确认与终止确认
总结词
初始确认与终止确认是金融工具会计处理的两个重要环节,关系到金融工具的核 算范围和资产负债表的列报。
详细描述
初始确认是指金融工具在成为企业资产或负债时的确认,需满足一定的条件,如 符合要素定义、符合确认标准等。终止确认则是指金融工具的权利或义务被消除 时的确认,需满足一定的条件,如合约到期、债务偿还等。
详细描述
随着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和不断创新,传统的会计处理 方式逐渐无法满足金融工具的计量和报告需求。为了应 对这一挑战,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开始着手制 定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经过多年的努力,终于在2000年 发布了《国际会计准则第39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 量》(IAS 39),这一准则为金融工具的会计处理提供 了规范和指导。
金融工具会计监管的重要性和挑战
重要性阐述
金融工具会计监管是维护金融市场稳定、保障投资者利益的重要手段。通过对金融工具会计处理的规 范和监督,可以降低信息不对称,提高市场透明度,从而降低金融风险。
挑战分析
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创新和发展,金融工具会计监管面临诸多挑战,如如何应对金融衍生品的复杂性 和高风险性、如何提高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和及时性等。
详细描述
金融工具的定义是关键,它涉及到一系列的合同和凭证 ,这些合同或凭证具有金融属性,可以为持有者带来未 来的经济利益或满足未来的财务需求。对于金融工具的 分类,根据相关会计准则,主要分为三类:以摊余成本 计量的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 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和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 损益的金融资产。
对我国金融工具会计发展的思考与展望
思考
展望
我国金融工具会计发展应结合国情,借鉴国 际先进经验,不断完善会计准则和监管体系, 以适应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
第七章金融工具会计
![第七章金融工具会计](https://img.taocdn.com/s3/m/a3f4fcac02768e9950e738dd.png)
第七章金融工具会计一、2021年纲要的变化1、由2021年的8章添加到9章2、财务管理和会计的内容在方式分别3、会计局部变化〔1〕新增了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2〕新增了兼并财务报表〔3〕事业单位会计依据2021«事业单位财务规那么»停止了一些修正二、温习战略1、仔细研读教材,掌握每章的线索,对教材停止概括。
2、课后在温习主要知识点的基础上,对应做适当习题以稳固每一章内容。
3、用历年真题强化训练,掌握做题时间。
三、教材内容的触及的会计准那么知识点第七章 金融工具会计[考试纲要的基本要求](一)掌握金融工具的类型(二)掌握金融资产和金融负馈的分类、采用实践利率确定金融资产摊余本钱的方法以及各类金融工具后续计量的会计处置(三)掌握金融资产减值损失、金融资产之间重分类的会计处置(四)掌握金融资产转移能否终止确认的剖析和判别,及其相应的会计处置(五)掌握套期保值的原那么、方式和实践操作(六)掌握各类套期保值的会计处置(七)掌握股权鼓舞方案的拟定、审批和实施顺序(八)掌握股权鼓舞业务的会计处置(九)了解股权鼓舞的方式和实施股权鼓舞的条件一、金融资产概念:金融工具P337金融工具是指构成一个企业金融资产,并构成其他单位的金融负债或权益工具的合同。
如企业发行的债券、股票:金融工具的种类1、基础金融工具:现金、银行存款、应收应付、债券、股票。
2、衍生金融工具:期权、期货、远期合同、利率互换等。
一、金融资产1、金融资产的内容:企业的金融资产主要包括货币资金、应收债务和对外投资等资产。
2、金融资产的分类 P339初始确认的分类:金融资产依照企业投资战略和风险管理要求,在初始确认时分为以下4类。
例【7-1】甲公司为制造业企业,为提高闲置资金的运用率,甲公司20 x8年度停止了以下投资:(1)1月1日,购入乙公司于当日发行且可上市买卖的债券100万张,支付价款9500万元,另支付手续费90.12万元。
.该债券期限为5年,每张面值为100元,票面年利率为6%,于每年12月31日支付当年度利息。
高级财务会计第七章PPT课件
![高级财务会计第七章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eac0f1be518964bcf847ca1.png)
第一节 衍生金融工具概述
① 委托交易。委托交易是指客户签发委托书委托其经纪人 进行期货合约的买卖。委托书的内容包括买入或卖出、交易所 名称、交易品种类别、交割时间、合约数量、交易价格、委托 书有效期等。常用的委托书指令有市价指令和限价指令。前者 指客户要求经纪人在当前的市场价格下替客户买卖合同;后者 指客户给出一个买入的最高价或卖出的最低价,经纪人只能以 比限价更优惠的价格替客户成交。
第一节 衍生金融工具概述
远期合同一般在场外市场上交易,而不是在有组织 的交易所里交易。因此,远期合同具有较强的灵活性。 与此相应的,远期合同存在寻找交易对手的困难。鉴于 此项不足,以远期外汇合约为例,外汇指定银行随时准 备与企业签订以某外币为基础资产的远期外汇合同。银 行既可以扮演多头的角色,也可以扮演空头的角色,并 且承担了远期合同的信用风险。
第一节 衍生金融工具概述
(2) 期货合同。
期货合同是高度标准化的远期合同,是指买卖双方 在有组织的交易所内以公开竞价的形式达成的,在将来 某一特定时间交付标准数量特定金融工具的协议。期货 合同的买卖是参与者在对某种物品价格走势进行预测的 基础上进行的。其主要包括货币期货、利率期货、股票 指数期货和股票期货四种。期货合同的操作过程如下:
第一节 衍生金融工具概述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金融 工具是指形成一个企业的金融资产,并形成其他单位的金融负债或权 益工具的合同。金融工具按照其发展顺序进行分类,可分为基本金融 工具和衍生金融工具两大类。
基本金融工具,即传统的金融工具,主要包括现金、存放于金 融机构的款项等货币资金,普通股和优先股等股权证券,代表在未来 期间收取金融资产的合同权利或支付金融资产的合同义务的债券投资、 应付债券、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应付账款、应付票据、存入保证金、 存出保证金等。衍生金融工具是相对基本金融工具而言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读
一、2013年大纲的变化
1、由2012年的8章增加到9章
2、财务管理和会计的内容在形式分离
3、会计部分变化
(1)新增了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
(2)新增了合并财务报表
(3)事业单位会计根据2012《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进行了一些修改
二、复习策略
1、认真研读教材,把握每章的线索,对教材进行概括。
2、课后在复习主要知识点的基础上,对应做适当习题以巩固每一章内容。
3、用历年真题强化训练,把握做题时间。
三、教材内容的涉及的会计准则
知识点
第七章 金融工具会计
[考试大纲的基本要求]
(一)掌握金融工具的类型
(二)掌握金融资产和金融负馈的分类、采用实际利率确定金融资产摊余成本的方法以及各类金融工具后续计量的会计处理
(三)掌握金融资产减值损失、金融资产之间重分类的会计处理
(四)掌握金融资产转移是否终止确认的分析和判断,及其相应的会计处理
(五)掌握套期保值的原则、方式和实际操作
(六)掌握各类套期保值的会计处理
(七)掌握股权激励计划的拟定、审批和实施程序
(八)掌握股权激励业务的会计处理
(
九)了解股权激励的方式和实施股权激励的条件
一、金融资产
概念:金融工具 P337
金融工具是指形成一个企业金融资产,并形成其他单位的金融负债或权益工具的合同。
如企业发行的债券、股票:
金融工具的种类
1、基础金融工具:现金、银行存款、应收应付、债券、股票。
2、衍生金融工具:期权、期货、远期合同、利率互换等。
一、金融资产
1、金融资产的内容:企业的金融资产主要包括货币资金、应收债权和对外投资等资产。
2、金融资产的分类 P339
初始确认的分类:金融资产按照企业投资策略和风险管理要求,在初始确认时分为以下4类。
例【7-1】甲公司为制造业企业,为提高闲置资金的使用率,甲公司20 x8年度进行了以下投资:
(1)1月1日,购入乙公司于当日发行且可上市交易的债券100万张,支付价款9500万元,另支付手续费90.12万元。
.该债券期限为5年,每张面值为100元,票面年利率为6%,于每年12月31日支付当年度利息。
甲公司有充裕的现金,管理层拟持有该债券至到期。
(2)4月10日,购买丙公司首次发行的股票100万股,共支付价款800万元。
甲公司取得丙公司股票后,对丙公司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丙公司股票的限售期为1年,甲公司取得丙公司股票时没有将其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人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也没有随时出售丙公司股票的计划。
(3)5月15日,从二级市场购买丁公司股票200万股,共支付价款920万元,取得丁公司股票时,丁公司已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0.6元。
甲公司取得丁公司股票后,对丁公司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
甲公司管理层拟随时出售丁公司股票。
本例中,甲公司取得乙公司债券时应该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取得丙公司股票应该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取得丁公司股票时应该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
金融资产的重分类P342
(1)交易性金融资产不得与其他金融资产之间重分类。
(2)持有至到期投资如果违背原来意图,将一部分债券中途出售,且比重较大。
应将剩余部分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并且在连续两个会计年度不得确认“持有至到期投资”。
每期期末应对企业的财务能力进行评价,发生变化的,应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并在以后连续两个完整会计年度都不得确认“持有至到期投资”。
3、金融资产的初始计量
(1)初始计量原则:金融资产按照“公允价值”进行初始计量。
(2)公允价值确定的方法
A.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买价-已宣告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已到期未领取的债券利息
B.持有至到期投资:公允价值=买价+交易税费-已到期未领取的债券利息
C.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买价+交易税费-已宣告未发放的现金股利
D.贷款和应收款项:公允价值=应收未收的金额
4、金融资产的后续计量及会计处理
(1)原则
公允价值计量:
交易性金融资产:按照期末公允价值计量,相邻期间公允价值变动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处置时结转到“投资收益”科目。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按照期末公允价值计量,相邻期间公允价值变动差额计入所有者权益,“资本公积”科目。
处置时结转到“投资收益”科目。
摊余成本后续计量的金融资产
贷款和应收款项:期末摊余成本=账面余额-坏账准备
持有至到期投资:期末摊余成本=初始成本+折价摊销-溢价摊销-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2)应用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会计处理
①会计科目
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反映债券面值)
---利息调整(未摊销的折溢价)
---应计利息(已计提的未到期利息)
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上述账户的备抵账户)
②账务处理(注重确认、计量)
A.取得投资时的确认:划分资产类别
B.取得时的初始计量:初始成本=买价+相关税费-已到期未领取的利息
P346 例【7—3】甲公司为制造业企业,20×0年1月1日,支付价款1 000万元(含交易费用)从活跃市场上购入某公司5年期债券,面值1 250万元,票面年利率4.72%,按年支付利息(即每年利息为59万元),本金最后一次支付。
合同约定,该债券的发行方在遇到特定情况时可以将债券赎回,且不需要为提前赎回支付额外款项。
甲公司在购买该债券时,预计发行方不会提前赎回。
不考虑所得税、减值损失等因素。
计算实际利率R:
59×(1+R)-1+59×(1+R)-2+59×(1+R)-3+59×(1+R)-4+(59+1 250) ×(1+R)-5=1 000万元,由此得出R=10%。
注:*为数字四舍五入取整;**为数字考虑了计算过程中出现的尾数。
根据上述数据,甲公司的有关账务处理如下(金额单位:万元):(1)20×0年1月1日,购入债券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1 250
贷:银行存款 1 000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250
(2)20×0年12月31日,确认实际利息收入、收到票面利息等
借:应收利息 59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41
贷:投资收益 100 借:银行存款 59
贷:应收利息 59
(3)20×1年12月31日,确认实际利息收入、收到票面利息等
借:应收利息 59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45
贷:投资收益 104 借:银行存款 59
贷:应收利息 59
(4)20×2年12月31日,确认实际利息收入、收到票面利息等
借:应收利息 59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50
贷:投资收益 109 借:银行存款 59
贷:应收利息 59
(5)20×3年12月31日,确认实际利息收入、收到票面利息等
借:应收利息 59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55
贷:投资收益 114
借:银行存款 59
贷:应收利息 59
(6)20×4年12月31日,确认实际利息收入、收到票面利息和本金等
借:应收利息 59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59
贷:投资收益 118
借:银行存款 59
贷:应收利息 59
借:银行存款 1 250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1 250 【例7-4】接【例7-3】假定甲公司购买的债券不是分次付息,而是到期一次还本付息,且利息不是以复利计算。
此时,甲公司所购买债券的实际利率R计算如下: (59+59+59+59+59+1 250)×(1+R)-5=1 000,由此得出R≈9.05%
据此,调整上述表中相关数据后如表 :
注:*为数字考虑了计算过程中出现的尾差2.85万元。
根据上述数据,甲公司的有关账务处理如下:
(1)20×0年1月1日,购入债券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1 250
贷:银行存款 1 000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250
(2)20×0年12月31日,确认实际利息收入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 59
——利息调整 31.5
贷:投资收益 90.5
(3)20×1年12月31日,确认实际利息收入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 59
——利息调整39.69
贷:投资收益 98.69
(4)20×2年12月31日,确认实际利息收入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 59
——利息调整 48.62
贷:投资收益 107.62
(5)20×3年12月31日,确认实际利息收入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 59
——利息调整 58.36
贷:投资收益 117.36
(6)20×4年12月31日,确认实际利息收入、收到本金和名义利息等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 59
——利息调整 71.83
贷:投资收益 130.83
借:银行存款 1545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1259
——应计利息 295
C.期末,计提利息,确认投资收益,确定期末摊余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