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环境化学4

合集下载

环境化学第2章 大气环境化学-4-转化

环境化学第2章 大气环境化学-4-转化

NOX在大气光化学过程起着重要的作用, NO 、NO2、
O3之间存在的光化学循环是大气光化学过程的基础。
NO2 + hv → NO + · O · + O2 + M → O3 + M O O3 + NO → NO2 +O2
★ 3.3.3氮氧化物的气相转化
(1)NO的氧化:
O3为氧化剂: NO+O3 → NO2 + O2
3.3.1 大气中的含氮化合物
大气中主要含氮化合物有N2O、NO、NO2、HNO2、HNO3、 亚硝酸酯、硝酸酯、亚硝酸盐等。 ①氧化亚氮(N2O):是无色气体,是清洁空气的组分,
是低层大气中含量最高的含氮化合物。
来源:主要来自天然源,即环境中的含氮化合物在微生物 作用下分解而产生的。土壤中的含氮化肥经微生物分解可 产生N2O,这是人为产生N2O的原因之一。 性质: N2O在对流层中十分稳定,几乎不参与任何化学反
· 如果是环已烯,HO· 和NO3 可加成到它的双键上。O3 与 环烯烃反应迅速,最终可生成小分子化合物和自由基。
(4)单环芳烃的反应:
大气中的单环芳烃有:如苯、甲苯以及其他化合物。它们 能与芳烃反应的主要是HO· , 主要来源于矿物燃料的燃烧以及一些工业生产过程。 其反应机制主要是加成反应和
氢原子摘除反应。
应,进入平流层后,由于吸收来自太阳的紫外光而光解产
生NO,会对臭氧层起破坏作用。
大气污染化学中的
②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用NOX表示) 天然来源:
氮氧化物
主要是生物有机体腐败过程中微生物将有机氮转化成
为NO,NO继续被氧化成N2O。另外,有机体中的氨基 酸分解产生的氨也可被HO· 氧化成为NOX。

环境化学-第二章大气环境化学

环境化学-第二章大气环境化学

19
三、大气中的主要污染物
2、含氮化合物
(2)燃料燃烧过程中NOx的形成机理 I.燃料中的含氮化合物在燃烧过程中氧化生成NOx,即含氮 化合物+O2→NOx。 II.燃烧过程中空气中的N2在高温(>2100℃)条件下氧化生 成NOx。其机理为链反应机制:
O2(高温)→O+O (非常快) O+N2→NO+N (非常快) N+O2→NO+O (非常快) N+OH→NO+H (非常快) 2NO+O2→2NO2 (慢)
D、热层(电离层) thermosphere E、逸散层exosphere
平流层 (臭氧 层) 对流层
240 T(K) 280
20
0 160
对流 层顶
200
图 大气温度的垂直分布
7
第一节 大气的组成及其主要污染物 二、大气层的结构
1、对流层: 平均厚度12km,赤道16~18km,两极
8~10km,云雨主要发生层,夏季厚,冬季薄。
第二章 大气环境化学
第二节 大气中污染物的迁移
20
第二节 大气中污染物的迁移 一、辐射逆温层(Radiation inversion)
1、对流层大气的重要热源是来自地面的长波辐射,故离地面 越近气温越高;离地面越远气温越低。

※随高度升高气温的降低率称为大气垂直递减率:
dT dz
T——绝对温度,K; z —— 高度,m。 此式可以表征大气的温度层结(气温随垂直高度增加的分布规律)
21℃
30
高温暖气团倾向于从地表移动到低压的高处,移动 过程中,气团绝热膨胀并降温。如果气团中没有水汽凝结, 冷却速率为10℃/1000m,称为温度的干绝热递减率(rd)。

大气环境化学

大气环境化学

④大气在以太阳为能源的庞大的蒸馏室中起冷凝器的作 用,形成降雨,从而把水从海洋输送到陆地,为陆地生
物提供了必要的生活条件。
⑤大气还吸收来自外层空间的宇宙射线和来自太阳的大
部分电磁辐射,滤掉了波长小于290纳米的紫外辐射,使
地球上的生物免受其伤害。
二、大气组分的停留时间
某组分在贮库中的总输入速度(FX)和总输出速度(Rx)是相等的, 若假设x组分的贮量为Mx,则可由下式确定组分x在大气中的停留时 间τ : τ = Mx/Rx = Mx/ FX
主要来源 火山喷发 森林火灾

然 源
它和人为源相比产 生的污染物较少, 浓度较低,具有局 部地区某段时间内 可能形成严重影响 的特点。
自然尘
森林植物释放
海浪飞沫
移 动 源 人 为 源 静 止 源
汽车和火车、飞机 等,分布广泛分散, 难于监测和治理。
交通运输过程:现 代化交通运输工具
静止源则包括工厂 、 燃料燃烧 焚化炉等不移动的 污染源。静止源污 染面积广,易于集 工业生产过程 中监测治理。 农业活动排放:农 药、化肥
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 波,对无线电通讯有 重要作用
上冷下热 高空对流
气温初稳后升热 只因层中臭氧多 水平流动天气好 高空飞行很适合 对流旺盛近地面, 纬度不同厚度变; 高度增来温度减, 只因热源是地面; 天气复杂且多变, 风云雨雪较常见。
对流层(troposphere)
范围:大气的底层,平均为0~12km。 厚度: 随纬度变化:赤道附近为16~18km,在中 纬度地区为10~12km,两极附近为8~9km。 随季节变化夏季较厚,冬季较薄。
第二章 掌握:
大气环境化学
大气污染物发生的迁移过程;

大气环境化学概述

大气环境化学概述

大气环境化学概述一、引言大气环境化学是研究大气环境中各种化学成分与过程的相互作用和影响的一个重要学科,其研究对象包括大气中的气态和颗粒态污染物、大气化学反应过程、大气光化学和大气中的气溶胶等。

大气环境化学的研究对于理解和减少大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保护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二、大气环境化学的研究内容1.大气中的主要污染物:大气中的主要污染物包括臭氧(O3)、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等。

2.大气中的化学反应过程:大气中的化学反应过程是大气环境化学的核心内容,包括氧化反应、光解反应、光化学反应等。

3.大气中的气溶胶:气溶胶是大气中的微粒,对大气光学特性、云和降水形成、空气污染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

4.大气污染物来源与传输:大气污染物的来源包括自然来源和人为来源,而传输过程则直接影响大气污染的空间分布和浓度水平。

三、大气环境化学的研究方法1.实地观测:通过建立大气污染源监测站和气象站,实时监测和记录大气中的污染物浓度、气象参数等数据。

2.模型模拟:利用数学模型对大气中的化学反应过程和污染物传输进行模拟和预测,为空气质量预报提供科学依据。

3.实验室研究:通过实验室模拟大气环境中的化学反应过程,探究不同污染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4.多学科交叉研究:大气环境化学是一个跨学科领域,需要与大气物理学、气象学、环境科学等学科相互交叉,并结合相关技术手段开展研究。

四、大气环境化学研究的应用与前景1.空气质量管理与控制:大气环境化学研究为改善空气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指导制定大气污染防治政策和措施。

2.气候变化研究:大气中的气溶胶和温室气体等化学成分对气候变化起着重要作用,大气环境化学研究对于气候变化机制的解析具有重要意义。

3.健康保护与风险评估:大气污染物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产生危害,大气环境化学研究可以帮助评估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系统的影响,保护人类健康。

五、结语大气环境化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已经成为应对大气污染和气候变化等环境问题的重要研究领域。

大气环境化学

大气环境化学
1.数据科学技能和熟练程度 在上表中列出的这25项技能,反映了通常与数据科学家相关的技能集
合。在进行针对数据科学家的调查中,调查者要求数据专业人员指出他们 在25项不同数据科学技能上的熟练程度。
这项研究数据基于620名被访的数据专业人士,具备某种技能的百分比 反映了指出他在该技能上至少中等熟练程度的被访问者比例职位角色,即: 商业经理 = 250;开发人员 = 222;创意人员 = 221;研究人员 = 353。
大气的升温过程





大气吸收
大 气





地面增温 “太阳暖大地”
射向地面 地面
射向宇宙空 间 大气上界
大 气 吸 收
“大地暖大气”
• 气温垂直递减率对大气污染的影响
气温垂直递减率的大小直接影响大气的稳定性, 并进而影响到污染物的扩散:
当Г>0时,大气不稳定,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 减轻大气污染对地面层的影响;
数据科学
(3)创意人员: 统计 – 沟通(87%) 技术 – 处理结构化数据(79%) 商业 – 项目管理(77%) 统计 – 数据挖掘和可视化工具(77%) 数学&建模 – 数学(75%) 商业 – 产品设计和开发(68%) 统计 – 科学/科学方法(68%) 统计 – 数据管理(67%) 统计 – 统计学和统计建模(63%) 商业 – 商业开发(58%)
地理因素 地形和地貌的影响 山谷风 海陆风 城市热岛效应
其他因素 污染物的性质和成分
白天的海风
夜晚的陆风
第二节 大气污染及其 影响和危害
• 一、大气污染和大气污染物

大气污染的定义
起源于对有害影响的观察,即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 程,改变了大气层中某些原有成分或增加了某些有毒有害物质, 致使大气质量恶化,影响原来有利的生态平衡体系,严重威胁 着人体健康和正常工农业生产,对建筑物和设备财产等造成损 坏,这种现象称为大气污染,也称空气污染。

第二篇大气环境化学4大气颗粒物

第二篇大气环境化学4大气颗粒物
4
4.1 大气颗粒物的分类
总悬浮颗粒物(Total Suspended Particulate TSP):
用标准大容量颗粒采样器在滤膜上所收集的颗粒物的总质量 作为大气质量评价中的一个通用的重要污染指标。
长期飘 泊 在 大气中 颗 粒 直径小 于 l0m的 悬 浮 物 称为飘 尘 (Airborne particle),大于l0m的微粒,由于自身的重力作用而 很快沉降下来的这部分微粒称为降尘(Dustfall)。
19
4.6 大气中的放射性核素
2、人工产生的放射性核素
(1)核武器 (2)核电站 (3)燃煤的排放物
二、放射性核素对健康的效应
具中等半衰期的放射性核素危害最大 。
20
4.7 颗粒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颗粒物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较大的粒子可能停留在鼻腔及 鼻咽部,很小的颗粒可以进入并停留在肺部。
目前,世界上对可吸入粒子的粒径大小有两种意见,一种定 为l0m以下,一种定为l5m以下。
由于中国城市空气污染以煤烟型污染为主,目前计入空气污 染指数的项目暂定为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总悬浮颗粒物(TSP)。
23
4.8 环境空气的质量
24
15min测验
问答题: 简述大气环境中臭氧的化学过程。
25
16
4.4 大气中的无机颗粒物
天然源
颗粒物的天然源一般大于人为源载带量。由于颗粒物是易消 失的粉尘和海浪溅沫,其中大颗粒占优势,沉降迅速,对环境影 响不大,除非在散发源附近如火山爆发将大量颗粒物散发达数公 里之遥。
17
4.5 大气颗粒物中的有机化合物
大气有机颗粒物的来源及类型
大气颗粒有机污染物是指吸附和沉积在各种大气颗粒上的有 机物,大气中的另一类有机物为挥发性有机物。

《大气环境化学 》课件

《大气环境化学 》课件

PART 05
大气污染控制与治理
REPORTING
政策法规与标准制定
政策法规
制定和实施大气污染防治相关政策法规,包括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质量标准等,以规范企业和个人的行为,减 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
标准制定
根据不同地区和行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以及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为污染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
交通运
总结词
交通运输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尾气和颗粒物,如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碳氢化合 物等。
详细描述
交通运输是大气污染物的重要来源之一,主要来自汽车、摩托车和运输车辆等。 这些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会排放大量的尾气,其中含有多种有害物质,如一氧化碳 、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等。
农业活动
总结词
农业活动如施肥、喷洒农药等会产生一定的大气污染物,如 氨气、氮氧化物等。
《大气环境化学》 PPT课件
REPORTING
• 大气环境化学概述 • 大气污染物的来源与形成 • 大气污染物的传输与转化 • 大气污染物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 • 大气污染控制与治理 • 大气环境化学的未来展望
目录
PART 01
大气环境化学概述
REPORTING
大气环境化学的定义与重要性
定义
大气环境化学是一门研究大气环境中 化学物质的形成、转化、传输和影响 等过程的学科。
要点一
与地球科学
要点二
与生物学
研究大气化学与地球大气的相互作用,如火山喷发对大气 化学的影响。
研究大气污物对生物体的影响,以及生物体对大气污染 物的适应和进化。
THANKS
感谢观看
REPORTING
其影响因素。
大气中化学物质的环境效应与健康影响

环境化学大气环境化学

环境化学大气环境化学
人为源
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 如工业排放、交通尾气、农业活动和 城市生活垃圾等。
大气中污染物的扩散与传
大气湍流扩散
污染物在气流的作用下,通过扩散作用在大气中传播和稀释。
污染物传输
污染物在大气中随气流迁移,受到地形、气象条件和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大气中污染物的转化与归宿
化学反应
大气中的污染物可以与其他气体或颗粒 物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新的化合物或分 解为其他物质。
污染控制策略制定 基于大气环境化学研究,制定针 对不同污染物的控制措施和减排 目标,有效改善空气质量。
气候变化应对 将大气环境化学研究成果应用于 气候变化应对策略的制定,推动 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行动。
THANKS
感谢观看
大气环境质量的评估标准
国家标准
01
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制定的大气质量标准,如PM2.5、PM10、二
氧化硫等污染物的浓度限值。
世界卫生组织标准
02
与国际接轨的大气质量标准,为全球范围内的大气质量评估提
供参考。
区域或地方标准
03
根据特定区域或地方的环境条件和需求,制定更为严格或具有
针对性的大气质量标准。
动物迁徙和生态平衡等。研究大气环境化学有助于保护生态环境。
03
促进可持续发展
通过研究大气环境化学,可以更好地了解大气中化学物质的变化规律,
为制定环境保护政策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促进可持续发展。
大气环境化学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回顾
大气环境化学作为一门学科,经历了从传统气象学和化学的分离到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发展过程。早期的学者主要 关注气象现象和化学物质在大气中的分布,而现代的大气环境化学则更加注重化学物质在大气中的转化和传输机 制。

第二章 大气环境化学 环境化学(袁加程)第二版

第二章 大气环境化学 环境化学(袁加程)第二版

第一节 大气组成及大气层结构
大气温度层结的温度一般是随高度增加而降低,但有时常 发生温度随高度而增加的现象,这种现象叫逆温,出现逆温
的气层,叫逆温层。
※研究逆温的目的:由于逆温层的存在,大气扩散较难,阻
碍了污染物随着空气垂直运动的扩展,在特殊的天气能造
成严重的污染事件,如雾霾。所以研究逆温层的形成、高
60
平流层顶
中间层
40 20
对流层顶 平流层
0
对流层
160
200
T/K
240
280
图 大气温度的垂直分布
第一节 大气组成及大气层结构
4. 热层(电离层)
高度: 80~500 km
100
热层
80 60
中间层顶
该层空气稀薄,大气质量仅 占总质量的0.5﹪。太阳所发 出的紫外线绝大部分都被这 一层的物质所吸收,大气温 度随高度的增加而迅速增加。 在太阳紫外线和宇宙射 线作用下,该层空气处于高 度电离状态,因此也称为电 离层。
1. 对流层
低层大气(1~2 km):摩擦层 或边界层,污染物集中; 自由层大气(2 km以上):自 然现象;
高度 /km
60
平流层顶 中间层
100 80
中间层顶
热层
40
平流层
对流层顶层:水变冰,阻止水
分子进入平流层,阻止了氢的
20
0
对流层顶 对流层
损失。
H2O → H + HO
160
200
T/K
第一节 大气组成及大气层结构
大气的升温过程
太 阳 辐 射
射向宇宙空 间

面 吸 收
大气吸收
大 气 辐 射 地面

大气环境化学

大气环境化学

大气环境化学绪论1.大气环境化学主要研究大气中对环境有影响的重要组分在大气中的来源、存在形式,迁移过程中的化学转化,归宿以及对大气质量的影响等。

2.大气环境化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现场试验研究,实验室研究和模式计算。

3.一个大气即所有的污染问题都发生在同一个大气下,各种问题通过自由基化学或关键物种的化学过程而彼此相关联,应采取综合性的方法对各种相关的污染问题进行整体考虑,以避免在解决一个问题的同时又产生了新的问题。

第一章1.大气由还原性气氛向氧化性气氛转化。

2.大气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层,热层和外层。

3.对流层厚度随纬度季节不同而变化。

对流层集中了大气质量的3/4,90%以上的水汽集中在对流层中,大气中主要的天气现象都形成在此层内。

4.自对流层顶向上到55km左右的气层成为平流层。

平流层特点:1.空气没有垂直对流运动,平流运动占据显著优势;2.空气比下层稀薄得多,水汽、尘埃的含量甚微,很少出现天气现象;3.在高约15~35km的范围内,有厚约20km的臭氧层,因为臭氧吸收太阳辐射的紫外线,使得平流层温度升高。

5.大气组分按其停留时间长短可分为准永久性气体,可变化组分和强可变组分。

6.大气组分的浓度表示方法:1)混合比浓度:这种浓度表示法主要用于气态污染物,对于大气中的低浓度物质是适用的。

公式:p29 2)这种浓度表示方法用于比ppt还要低的浓度水平,如自由基浓度等,表示每立方厘米空气中有多少个分子、原子或自由基。

公式p29 3)质量浓度表示法:p307.自由基在其电子壳层的外层有一股不成对电子,它们对于增加第二个电子有很强的亲和力,因此能起强氧化剂的作用。

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2月份公布的新标准)第二章1.污染物来源:人为源有燃料燃烧,工业排放,固体废弃物的焚烧,农业活动排放,生物质。

天然源有自然尘,森林、草原火灾,火山活动,森林排放,海浪飞沫,海洋浮游植物、海洋表层。

2.大污染物的汇机制。

1)干沉降:重力沉降,与植物、建筑物或地面相碰撞而被捕获的过程;2)湿沉降:大气中的物质通过降水而落到地面的过程;3)化学反应去除:污染物在大气中通过化学反应生成其他气体或粒子而使原污染物在大气中消失;4)向平流层输送。

第二章大气环境化学PPT课件

第二章大气环境化学PPT课件
第二章 大气环境化学
(Atmosphere Environmental Chemistry)
.
1
本章重点
(1)污染物在大气中迁移过程;
(2)光化学烟雾和硫酸型烟雾的形成 过程和机理。
.
2
大气环境化学
• 1. 研究对象:天然和人为活动产生的大气中重要的活性物质,包 括大气、降水中的。
– 活性是指:①有反应性;②无反应性,但对生物有害,如SOx、NOx、 O3、PAN等。
.
3
• 大气是指包围在地球表面并随着地球旋转的空气层。大气也称为 大气圈或大气层。大气是地球上一切生命赖以生存的气体环境。
• 大气层的重要性还在于:(1)它吸收了来自太阳和宇宙空间的大 部分高能宇宙射线和紫外辐射,是地球生命的保护伞;(2)大气 也是地球维持热量平衡的基础,为生物生存创造了一个适宜的温 度环境。
.
15
• 例 1 CH4 在 对 流 层 平 均 浓 度 c=1.55ppm , 不 随 时 间 变 化 , 则 FCH4=RCH4=1.5×1014 mol/y,求得停留时间为
ti 5 .1 1 41 1 .0 5 83 4 1 1 10 3 4 1 0 1 .5 6 1 5 6 0 2 .4 y (3/4指对流层占总大气圈质量的比例,16为分子量)
• 地表大气平均压力1个大气压,相当于1cm2地表上承受的空气柱 的质量为1034g。地球总表面积为5.1108km2。大气质量随高度 的分布极不均匀,主要集中在下部。大气层没有明确的边界,但 从北极光的最高发光点推算,离地面800km的高空还有少量空气 存在。所以,一般称大气层的厚度为1000km,但其75%的质量只 在10km以下的范围内,99%在30km以下,高度100km以上,空 气质量仅是整个大气圈质量的百万分之一。

环境管理-第二章大气环境化学fxc 精品

环境管理-第二章大气环境化学fxc 精品

Ⅰ、大气的组成及其主要污染物
种类繁多,产生危害和受到关注的大致有100 多种。
目前,被列入空气质量标准的污染物主要有: 颗粒物、SO2、CO、NO2、(CH)及O3等,早 在1982年我国就颁布了《大气环境质量标 准》,规定了主要污染物在空气中的浓度值。
Ⅰ、大气的组成及其主要污染物
⑴含硫化物:H2S、SO2、SO3、H2SO4、
污染物在大气中的迁移是指由污染源排 放出来污染物由于空气的运动使其传输和分散 的过程。大气圈中空气的运动主要是由于温度 差异而引起的。
第二节 大气中污染物的迁移
一、辐射逆温层
大气垂直递减率(Г ):随高度升高气温的降低率。
表达式:Г=-dT/dz
此式可表征大气的温度层结: 当Г>0时,称为正常层或递减层;
SO32-、SO42-、有机硫化物等。 来源:①火山喷发:H2S、 SO2等
②土壤厌氧微生物与植物释放:H2S、(SO2) ③陆地上降雨:SO2 、SO42④风吹起的海盐:SO42⑤人为活动
Ⅰ、大气的组成及其主要污染物
⑵含氮化合物 NO、NO2、N2O5、NH3、NO3-、 NO2-、NH4+硝
至1200℃。 (2)空气处于高度电离状态,电离层。 5.逃逸层:> 500Km
Ⅰ、大气的组成及其主要污染物
三、大气中的主要污染物
1、概念
当大气中某种物质的含量超过了正常水 平而对人类和生态环境产生不良影响时,就构 成了大气污染。使大气产生污染的物质称大气 污染物。
Ⅰ、大气的组成及其主要污染物
2、分类 按物理状态:气态污染物、颗粒物 按形成过程:一次污染物、二次污染物 按化学组成:含硫化合物、含氮化合物、 含碳化合物、含卤化合物
烃类----甲烷、乙烯、乙炔、丙烯和丁烷等; 醛类----甲醛、乙醛、丙醛、丙烯醛和苯甲醛等, 还有少量多环芳烃和芳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值得庆幸的是臭氧层损耗是可以停止甚至进行自身恢 复的。为此,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自1976年起陆续 召开各种国际会议,通过了一系列保护臭氧层的决议, 在全球范围内限制并逐步淘汰消耗臭氧层的化学物质。 中国政府已加入1985年签署的《保护臭氧层维也 纳公约》和1987年签署的《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 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并积极参与保护臭氧层国际合 作,组建了国家保护臭氧层领导小组,制定了一系列 政策法规以限制ODS的生产和消费。
பைடு நூலகம்
臭氧层被破坏是当前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 臭氧层是指距离地球25-30公里处臭氧分子相对富集 的大气平流层。它能吸收99%以上对人类有害的太阳紫 外线,保护地球上的生命免遭短波紫外线的伤害。所以, 臭氧层被誉为地球上生物生存繁衍的保护伞。 20世纪80年代科学家发现了南极上空的臭氧层空洞。 到1998年底,这一空洞的面积已达2720万平方公 里。专家认为,这主要是人类大量使用氯氟烃化学制品引 起的恶果。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工业上广泛 使用氯氟烃和含溴氟烃等作为制冷剂、发泡剂、喷射剂和 灭火剂。而氯氟烃、含溴氟烃及其它一些有机化合物消耗 臭氧层物质(ODS),它们的大量排放对臭氧层构成严重 威胁。
大气污染数学模式
高架连续点源大气污染模式
1.烟流模型基本公式
2.有效源高计算 为了求有效源高,必须计算姻羽拾升高度。 抬升高度的计 算是十分复杂的。所以通常是用经验或半经验的关系式来计 算。 Holland公式:
大气的扩散稀释能力——风速、云量、云状和日照等天气资料
大气污染箱式模式
直至多年后,比利时的马塞尔· 尼科莱特(Marcel Nicolet) 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他认为由于羟基OH和HO2基团的 存在,加剧了臭氧的分解。 向更深入理解臭氧层化学迈出关键步骤的科学家是保 罗· 克鲁岑。他于1970年指出,氮的氧化物NO和NO2 可 以对臭氧的分解起催化作用,从而造成臭氧含量的迅速 减少。 NO+O3 NO2+O2 NO2+ONO+O2 O3 O2+O 大气中氮的氧比物除了来自工业生产、汽车尾气等以外, 还通过N2O分解而来,而N2O来源于地面上微生物的转 化,克鲁岑证实的土壤中微生物与臭氧层厚度间的联系, 是推动近年来全球性生化循环研究快速发展的动力之一。
该理论怎样形成? 大气中氧分子在紫外线作用下,先分解成氧原子,接着再 和氧分子反应形成臭氧: O2 2O O+O2+M O3+M 式中M是一个随机的空气分子(O2、N2)或其它分子,仅起 传递能量的作用。
早在1930年英国的物理学家西德尼· 查普曼(Sideny Chapman)首先提出了大气中臭氧的形成和分解的光化理 论。该理论描述了阳光作用下,氧的各种形态间是如何相 互转化的;并阐明臭氧的最高含量存在于海拔15~50km 的大气层中,该层即称为臭氧层。然而,以后的测量与查 普曼理论有明显的偏差,臭氧含量的计算值明显高于观测 值。因此,一定存在其它的化学反应使臭氧含量减少。
臭氧空洞 Ozone Cavity
1995年度诺贝尔化学奖 荷兰保罗· 克鲁岑(Paul Crutzen),美国马里奥· 莫利纳 (Mario Molina)和舍伍德· 罗兰(F. Sherwood Rowland) 由于在大气层化学,尤其是臭氧的形成和分解的研究方 面作出的杰出的贡献,而被授于1995年度诺贝尔化学奖。 保罗· 克鲁岑1933年生于荷兰阿姆斯特丹市,1973年获斯 德哥尔摩大学气象学博士学位,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和 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院士,现任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化学 研究所教授。 马里奥· 莫利纳1943年生于墨西哥的墨西哥市,加利福尼 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物理化学博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现任麻省理工学院地球、大气和行星科学系教授。 舍伍德· 罗兰1927年生于美国俄亥俄州特拉华市,1952年 获芝加哥大学化学博士学位,美国文理科学院和国家科 学院院土,现任加利福厄亚大学化学系教授。
来自超音速飞机的威胁
美国的研究者哈罗德· 约翰斯通(Harold Johnston)对氮的 氧化物分解臭氧的能力给予极大的关注,并作了大量的 实验研究,他于1971年指出,超音速机群和超音速运输 机,飞行在海拔20km,正好是臭氧层的中心,它们所释 放的氮氧化物,可能对臭氧层带来威胁。克鲁岑和约翰 斯通的工作不仅在研究者间引起了激烈的争论,也是对 业已取得较大成绩的大气化学,开始了全面深入的研究。
英国的詹姆土· 拉夫劳克(James Lovelock)制成了一 种能测量大气中极低含量有机气体的高灵敏度仪 器—电子捕获检测器,利用这种仪器证实,CFC气 体已扩散到遍及全球的大气中。美国的理查德· 斯托 拉尔斯基(Richard Stolarski)和拉尔夫· 西塞伦娜 (Ralph Cicerone)也证实大气中的氯原子可象氮的 氧化物那样催化分解臭氧。
未来的期望
基于克鲁岑、莫利纳和罗兰的杰出贡献,人们对臭氧问 题有了正确、科学的理解,才达成了有关限制能破坏臭 氧的气体的排放的决定,并于1987年在加拿大蒙特利尔 签订。尽管在轨卫星发现,那些破坏臭氧的气体的排放 量,在1988~1993年间差不多下降了50%,最近仍越来 越要求严格执行蒙特利尔协定,最危险的气体将从1996 年开始完全禁止排放(对发展中国家可以宽限几年,以引 入不危害臭氧层的替代物),由于可破坏臭氧的气体到达 臭氧层尚需一定的时间,所以预期在未来的几年内,臭 氧的消耗不会有太大的改观,不仅南极上空,北半球的 上空大多也是如此。如果人们遵守有关禁令的话,臭氧 层将从本世纪末和下世纪之交时逐渐弥合,然而至少要 用100年时间才能完全恢复。
大气颗粒物来源的识别
由于大气颗粒物的来源不同.其组成元素也不相同,因而可以根据 颗粒物的组成推断它的来源。这样有助于解决污染源控制问题。 1.富集因子法 富集因子法是用于研究大气颗粒物中元素的富集程度,判断和评价 颗粒物中元素的自然来源和人为来源。其优点是能消除采样过程 中各种不定因素的影响。它是双重归一化数据处理的结果。
2,化学元素平衡法 富集因子法只能做出定性的判断。 化学元素平衡法是属于受体模型的一种。所谓受体是指某一相对于 排放源被研究的局部大气环境。受休模型是研究大气颗粒物来源 的数学模型之一。它不考虑颗粒物从排放源到受体传输过程中的 化学变化和化学反应动力学过程,而是靠测定直接从受体处采集 样品的化学组成来推测出它们的来源类型.并计算出不同来源类 型所占的比例。
臭氧层—生物圈的阿基里斯脚踵 环绕地球的大气中含有少量的臭氧,若将大气中所有的 臭氧压缩到相当于地球表面的大气压力,则臭氧层只有 3mm厚,虽然臭氧的存在量很小,但它对地球上的生命 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是因为臭氧和氧气一起能够吸 收由太阳辐射的大部分紫外线,使它们不能到达地球表 面。一旦失去了臭氧层的保护,将导致皮肤癌和白内障 等疾病的发病率增加,甚至动植物将无法生存。因此,了 解调节臭氧含量的过程显得非常重要。 保罗· 克鲁岑、马里奥· 莫利纳和舍伍德· 罗兰在解释大气中 臭氧如何通过化学过程形成和分解方面率先作出了贡献。 他们的研究表明,臭氧层对人为释放的某些化合物极为 敏感。稀薄的臭氧层最可能受到严重破坏,它是生物圈 唯一致命的弱点。大自然变暖倾向已证实了这一点。这 三位科学家通过阐明影响臭氧层厚度的化学机理,从而 为解决可能带来灾难性后果的全球性环境问题开创了新 纪元。
臭氧层耗减的直接结果是,大气层中的臭氧含量每减少1 %,地面受太阳紫外线的辐射量就增加2%,人类患皮肤 癌的患者就会增加5%至7%。过量的紫外线辐射还可使 农作物叶片受损,抑制其光合作用,导致减产,或改变细 胞内的遗传基因和再生能力,使农产品质量劣化。过量的 紫外线也会杀死水中的微生物,造成某些物种灭绝。
国际保护臭氧层日
1995年1月23日,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确定从1995年 开始,每年的9月16日为“国际保护臭氧层日”。旨在 纪念1987年9月16日签署的《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 特利尔议定书》,要求所有缔约国根据“议定书”及 其修正案的目标,采取具体行动纪念这一特殊的日子。
一、确立“国际保护臭氧层日”的历史背景 臭氧层破坏是当前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之一,自70 年代以来就开始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联合国环境规 划署自1976年起陆续召开了各种国际会议,通过了一 系列保护臭氧层的决议。尤其在1985年发现了在南极 周围臭氧层明显变薄,即所谓的“南极臭氧洞”问题 之后,国际上保护臭氧层的呼声更加高涨
南极上空的臭氧洞
南極大陸的面積: 總面積為一千四百萬平方公里,但其中百分之 九十五被冰雪所覆蓋,而且這些冰雪的平均厚度為 二公里左右,總體積有二千萬立方公里,占全世界 積冰面積之百分之九十。若這些冰雪全部融化,則 全球的海平面將升高六十公尺。
莫利纳和罗兰的研究报告,使CFC的释放在70年代末 到80年代初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但直到1985年,当令 人震惊的消息报导后,才将限制CFC释放问题作为国际 谈判桌上的一个极为紧急的议题。那时英国的约瑟夫· 法 曼(Joseph Farman)和他的同事们注意到南极上空臭氧 的严重消耗,即“臭氧洞”的存在,臭氧的消耗量比早 先按CFC效应计算的结果大得多,此时,研究者间的争 论更趋激烈,这是一个气候的自然变化呢?还是人类造 成的臭氧的化学分解?面对南极上空臭氧层令人惊讶的 消耗速度,克鲁岑、罗兰和他们的同事们认为,这不能 仅从转化过程或气相化学反应去解释,一定还存在某种 可以加速臭氧分解的新机理,他们确认该机理为在平流 层云雾粒子表面进行的化学反应。研究表明,南极的臭 氧消耗和南极持续的极低温度有关,因低温导致水和硝 酸凝聚成“极化平流层云”(PSCS),这种云雾粒子极 大地加剧了臭氧分解。这一机理导致了大气化学的一个 新的分支—微粒表面“多相化学反应”的兴起。
氟氯烃对臭氧层的破坏
氟氯烃(CFC)用于冰箱、空调中的致冷介质,工厂的洗 涤溶剂和泡沫塑料中制造微孔的发泡剂等,由于CFC具有 非常稳定的化学性质又无毒,人们普遍认为将它们排放入 大气中是极为理想的。1974年马里奥· 莫利纳和舍伍德· 罗兰 发表广为人知的论文,指出对臭氧层的破坏来自氟氯烃气 体,标志臭氧化学的研究又达到一个新的水平。他们认为, 当CFC逸入空气后,极缓慢地进入臭氧层,在那里受到强 烈紫外线照射而分解,其中值得注意的产物是氯原子,游 离的氯与臭氧发生化学反应,并破坏这些臭氧。他们预言, 若按照目前人们使用CFC气体量持续不变来计算,几十年 后臭氧层绝大部分将被消耗殆尽。这一结论,引起人们的 极大关注,不少人对莫利纳和罗兰的计算持保留的态度, 更多的人持严肃关注的态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