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两首《关雎》《蒹葭》知识分享
诗经两首知识点总结高三网
诗经两首知识点总结高三网《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收录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年间的诗歌作品。
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诗经》不仅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也是高中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对《诗经》中的两首著名诗歌进行知识点总结,以助高三学子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部经典文学作品。
首先,我们来探讨《诗经》中的《关雎》。
这首诗是《诗经》中的名篇,属于《国风·周南》篇。
《关雎》以其清新脱俗的意境和真挚的情感,展现了古人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
《关雎》的主题是表达一位青年对心上人的深情厚意和对美好婚姻的渴望。
诗中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开篇,通过雎鸠和鸣,河洲之景,比喻男女之间的和谐与美好。
诗中的“窈窕淑女”是对理想女性形象的描绘,而“君子好逑”则表明了男子对美好伴侣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与人物情感的交融,展现了一幅理想的爱情图景。
在《诗经》的众多诗篇中,《蒹葭》同样备受推崇。
这首诗属于《国风·秦风》篇,以其优美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蒹葭》全诗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的秋日景象开篇,通过自然界的变化,引出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
诗中的“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表达了诗人对心中所爱之人的渴望与等待。
整首诗通过蒹葭、白露、秋水等自然元素,构建了一种朦胧而又深情的意境,使人感受到诗人那份难以言表的情感。
对于高三学生而言,理解《诗经》中的这两首诗歌,不仅需要掌握诗歌的基本内容和主题思想,还应该深入了解其艺术特色和文化内涵。
《关雎》和《蒹葭》都采用了赋比兴的艺术手法,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来抒发情感,这种手法在《诗经》中十分常见。
同时,这两首诗的语言简练而又富有韵味,充分体现了《诗经》的语言艺术魅力。
此外,了解《诗经》的历史背景和社会功能也是学习这两首诗歌的重要方面。
《诗经》不仅是文学作品,也是古代社会生活的真实记录。
通过《关雎》和《蒹葭》,我们可以窥见古人的婚姻观念和对亲情、友情的重视。
八年级诗经二首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诗经二首知识点总结随着教育的进步,作为学生的我们需要了解不同类型的诗歌。
诗经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之一,其阅读对于我们的语言理解和文化认识都有很大的帮助。
在八年级阶段,我们学习了两首诗经:《蒹葭》和《关雎》。
下面我将结合这两首诗歌给大家总结几个知识点。
1.传统音乐文化《蒹葭》和《关雎》都是出自《诗经》——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诗经》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珍品之一,其中记录了当时的乐曲和音乐文化。
我们知道,古人的音乐并不像现代那样简单,而是通过乐曲来表述歌词,所以在一些地方,我们能看见到乐曲名,例如:《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这里的“雎鸠”即为一种乐器,而《蒹葭》中提到的“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这里的“落”一词,就意味着特定的音乐意境。
2.古代习俗文化《关雎》中描述了周朝祭祀时所唱的歌曲,其中提到的“关雎”即是一种祭祀乐曲。
而整首诗唱的内容也是关于祭祀:“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这些歌词所反映的祭祀仪式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古代中国的宗教和风俗文化。
3.古代礼仪文化古代礼仪文化也是《蒹葭》中所要表达的主题。
从诗中我们可以看到女子匆匆离去,男子却要安排贞洁,这种落差在古代被视为一种礼仪。
除此之外,诗中也出现了“重门击柝”的表述,这是一种传统的贵族仪式:在贵族家庭中,一旦有客人到来,主人就会派人敲击门扉的门柱来通知家中有人。
而男女相别后,男子感到十分孤独,他会望着离去的女子幽怨地歌唱,这象征着他们的礼仪感和情感交融。
总结学习《蒹葭》和《关雎》不仅对于我们的文学修养有很大的帮助,也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了解中国古代音乐、文化、民俗和礼仪。
未来,我们应该深入阅读古代文化遗产,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文化,让其历久弥新。
《诗经》两首《关雎》《蒹葭》 精心整理解析
jū
关雎
——《诗经》
雎鸠在传说中是一种情意十分专一的水鸟, 其一或死,另一就忧思不食,憔悴而死。
正字音、解词
关关雎鸠(jū jiū),在河之洲。 窈窕(yǎo tiǎo)淑女,君子好逑(hào qiú)。 参差(cēn cī)荇菜(xìng cài),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wù mèi) 求之。 参差:长短不齐。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流:顺水流采摘 悠哉悠哉,辗(zhǎn)转反侧。 寤寐:醒和睡,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服:思念、牵挂。 悠:忧思的样子。 窈窕淑女,琴瑟[sè]友之。 友:亲近 参差荇菜,左右芼(mào)之。 芼:选择,采摘。 窈窕淑女,钟鼓乐(lè)之。 乐之:使淑女快乐。
渲染了一种凄冷寂寞的气氛,为 写景: 主人公的活动和心情奠定了基础。
蒹 葭 苍 苍 , 白 露 为 霜 。 蒹 葭 萋 萋 , 白 露 未 晞 。 蒹 葭 采 采 , 白 露 未 已 。
写景
蒹 葭
苍苍 萋萋 采采
凄凉清冷
寂寞感伤
朝露结融, 时间发展
白 为霜 露 未晞
未已
写人
每章三四句,写心上人可望 而不可即,表现主人公的惆 怅之情。
左右芼之
钟鼓乐之
拔取
敲钟击鼓,使…快乐(使动用法)
翻译:
雎鸠关关相对唱,双栖河中小岛上。 文静秀丽好姑娘,真是我的好对象。 长短不齐荇菜鲜,顺着水流左右采。 文静秀丽好姑娘,白天想她梦里爱。 追求姑娘未如愿,醒来梦里意常牵。 相思悠悠情无限,翻来覆去难成眠。 长短不齐荇菜鲜,采了左边采右边。 文静秀丽好姑娘,弹琴奏瑟亲无间。 长短不齐荇菜鲜,拣了左边拣右边。 文静秀丽好姑娘,敲钟打鼓使她欢。
八年级《关雎》《蒹葭》知识点总结
《关雎》《蒹葭》知识点总结一、《诗经》1.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的源头,还是【北方】文学代表,与时代稍晚的南方文学代表【楚辞】并为先秦文学双璧。
2.诗经内容汇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三百零五】篇作品,古人举其成数,称为“诗三百”。
3.诗有“六义”,即【风、雅、颂、赋、比、兴】【风】地方民歌【雅】宫廷乐歌【颂】祭祀乐曲【赋】重章叠句、铺排【比】比喻【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二、《关雎》————《诗经》开篇之作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赏析: 《关雎》是《诗经》的第一篇。
全诗可分为三章。
ﻪ第一章爱慕:一个男子在河边遇到一位美丽的姑娘,于是萌发了爱慕之情。
这一章开头用关关雎鸠起兴,运用比的手法点出了恋爱的主题。
因为雎鸠雌雄常不相失,亦不曾相近,情意相与而未尝狎,以雎鸠的关关和鸣引出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贴切而有深意,确是匠心独具。
第二章思念:男子对姑娘思念不止,以至梦寐以求,辗转反侧。
在他眼前出现的是这位美丽姑娘采摘荇菜时左右流之的苗条、优美的身姿,使他夜不能寐;然而,大约这只是一厢情愿,他只有独自在床上辗转反侧,直到天明。
这一章既有直接的心理描写优哉游哉,写其绵绵情意,思念不绝,又有动作描写辗转反侧,突出其内心状态的不平静,形象逼真地表现了主人公的深深的思念之情。
第三章愿望:表达了希望与姑娘成婚的美好愿望。
琴瑟友之、钟鼓乐之,是设想与姑娘结婚时鼓乐齐鸣的欢乐场面。
这首诗采取了重章叠唱的手法,每一章都有些句子重复咏唱。
这体现了《诗经》语言的一个特色。
诗的感情真挚热烈,回环咏唱的章法,使热恋之情步步推向高潮。
诗的每一章,都用起兴的艺术手法,将自然景象与人物的内心情感和谐地融会起来,景中含情,2.本诗用来形容美情中蕴景。
《诗经》两首知识点
《关雎》译文雎鸠鸟在水中的绿洲上不停地鸣叫,那文静美丽的姑娘,是君子的好配偶。
长短不齐的荇菜,从船的左右两边去捞它。
那文静美丽的姑娘哟,日日夜夜都在追求她。
窈窕的姑娘追求不到,日日夜夜思念她,思悠悠,唉!翻来覆去睡不着。
长短不齐的荇菜,从左从右去采它,那文静美丽的姑娘哟,弹琴鼓瑟向她表示亲近。
长短不齐的荇菜,从左从右去挑选它。
那文静美丽的姑娘哟,敲钟击鼓使她快乐。
《蒹葭》译文浩荡的芦苇,莽莽苍,晶莹的露珠化成白霜。
我所心爱的人儿,在河水的那一方。
若要逆流而上去寻找她,道路艰险而且漫长。
若要顺流而下去找她,(她)仿佛在水中央。
摇曳起伏的芦苇,青而未黄,芦苇上的露珠还闪着银光,我所心爱的人儿,在水草相接的地方。
若要逆流而上去寻找她,道路艰险而且高,若要顺流而下去找她,(她)宛如在水中高地上。
变幻不定的芦苇,苍苍莽莽,岸边的露水尚未干爽,我所心爱的人儿,在河水遥远的彼方。
若要逆流而上去寻找她,道路艰险而且曲折。
若要顺流而下去找她,(她)好像在水中注洲上。
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故又称“诗三百”,按音乐的不同,分“风”“雅”“颂”三个部分,其中“风”包括十五“国风”,有诗一百六十篇;“雅”分“大雅”和“小雅”,有一百零五篇;“颂”分“周颂”“鲁颂”“商颂”,有诗四十篇。
“风”是带有地方色彩的音乐;十五“国风”,即十五个诸侯国或地区的民间歌谣。
“雅”是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的音乐。
“雅”有“正”的意思,当时人们把王朝直接统治地区的音乐看成正间。
“颂”是一种宗庙祭祀用的歌词。
《诗经》中的作品形式多以四言为主,常以重章叠句加强抒情效果。
普遍运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2、统领《关雎》全篇的诗句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3、《蒹葭》选自《诗经国风》是一首典型的爱情诗。
4、《蒹葭》以蒹葭起兴,写出了追寻伊人不得的苦恼心情。
5、本诗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答:执著地追求心上人的男子形象。
关雎和蒹葭中的比兴手法
关雎和蒹葭中的比兴手法《关雎》和《蒹葭》,这两首诗就像是两颗璀璨的明珠,在古代诗歌的星空中闪耀着独特的光芒。
它们里面的比兴手法,那可真是妙不可言!咱们先来说说《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你看,那雎鸠鸟在河边欢快地叫着,互相依偎,这不就好比那美丽贤淑的女子,是君子梦寐以求的好伴侣嘛!这雎鸠鸟的和鸣,不就像那爱情的前奏,引出了君子对淑女的深深爱慕吗?这难道不神奇吗?再说那《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大片的芦苇青苍苍,清晨的露水变成霜。
我心中的那个人儿啊,就在河水那一方。
这芦苇和露水,营造出一种朦胧、凄清的氛围,就好像我追寻心上人的道路充满了迷雾和艰难。
这难道不是绝妙的比兴吗?比兴手法就像是一把神奇的钥匙,打开了我们对诗歌中情感世界的理解之门。
它不像直接的表白那样直白,而是用周围的景物、事物来引出心中的情感,就好像是先给你摆上一道小菜,然后慢慢引出那道丰盛的主菜,让你在不知不觉中就沉浸在了诗人的情感世界里。
比如说,当我们看到春天里绽放的花朵,心里感到无比喜悦,这不就像诗人用美好的景物来衬托心中的美好情感吗?又比如说,在一个寒冷的冬日,看到光秃秃的树枝在寒风中颤抖,心里会涌起一阵孤独和凄凉,这也和诗人用凄清的景象来表达内心的失落是一样的呀!在《关雎》里,雎鸠鸟的恩爱象征着君子和淑女之间理想的爱情关系。
这就好像我们在生活中,看到一对恩爱的夫妻,会不由自主地想象自己未来也能拥有那样美好的爱情。
而在《蒹葭》中,那茫茫的芦苇荡和冰冷的露水,让我们仿佛能感受到诗人追寻爱人时的迷茫和执着,这不就跟我们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有时会迷失方向,但依然坚定地前行是一样的吗?哎呀,想想看,如果没有比兴手法,这两首诗会失去多少魅力啊!它们就像是没有了调味料的菜肴,变得平淡无味。
比兴手法让诗歌有了灵魂,有了温度,让我们这些读者能够跨越千年的时光,与诗人产生心灵的共鸣。
所以说,《关雎》和《蒹葭》中的比兴手法,真的是古代诗歌中的瑰宝,让我们领略到了古人的智慧和情感的深邃。
诗经两首《关雎》《蒹葭》
概括《关雎》的主要内容
写的是一个男子对一个 女子的思念、追求过程,写 他求之不得的痛苦和求而得 之的喜悦。
憔一情 悴或意 而死十 雎 死,分 鸠 。另专 在
一一传 就的说 忧水中 思鸟是 不,一 食其种 ,
荇菜
河边邂逅,一见钟情 (第一章)
在语言上多采用双声叠韵、叠字连绵词 来状物、拟声、穷貌。
此外,《诗经》在押韵上有的句句押韵, 有的隔句押韵,有的一韵到底,有的中途转 韵,现代诗歌的用韵规律在《诗经》中几乎 都已经具备了。
解文题
诗的标题为什么叫“关雎”
《关雎》是《诗经》开卷的第一首诗, 历来为人重视。它描写了一个青年小伙子 偷偷地爱上了一位姑娘那种单相思的动人 情景。所以本诗可以理解为一首爱情诗。 “关雎”是以诗歌首句中的两个字作为题 目,其它篇章亦是如此。
译文:
芦花一片白翻翻,太阳不出露水新。 心上人儿她在哪,隔河对岸看得清。
逆流而上去找她,曲曲弯弯道儿艰。
顺流而下去找她,好像藏身沚水中。
思读全诗,把握文意
1、本诗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热恋者对意中人的急切 追求和可望而不可即的惆怅失望之情。
2、这首诗是怎样表现诗人执著的爱情追求的?
从内容来看,每章前两句写景,点明节 令,烘托气氛;后六句写寻求“伊人” 的情况。全诗回旋三叠,反复歌咏。诗 人热烈地追求其所爱慕的“伊人”,虽 然在大河上下反复寻求,可望而不可即, 仍然神魂颠倒,执著专一。
琴瑟钟鼓,欢庆娱乐 (第四五章)
朝思暮想,辗转反侧 (第二三章)
品读全诗,探究特色
一、托物起兴:
“兴”,对于诗歌中渲染气氛、 创造意境起着极大的作用。开头以 雎鸠和鸣的情景起兴,是为了渲染 一种情意绵绵、痴心相恋的情调。 后文又多次以所爱的人劳动时的优 美身姿起兴。
诗经两首 《关雎》《蒹葭》
蒹 葭
道阻且(长、 跻、右) 宛在(水中 央、水中坻、 水中沚)
1、文字简约:没有直接抒写主人公对心上人的 思念之情,只写他左右求索、寻找恋人的行 动,但那痴心的迷恋、刻骨的相思和失望的 痛苦都含蓄地表现出来。
2、形象可感:虽未刻画双方形象,但主人公的 执着、“伊人”的高洁我们可以清晰感知。
3、余音饶梁:只写追求之难,伊人“宛在”,结 果如何,给读者留下想象余地
《蒹葭》的 艺术特色:
1、重章叠句。 三章只是通过一 字 之易,一韵之转, 表现了反复咏唱 和缠绵无尽的感 情。2、借景起兴。
第四、五章是描写这位 君子在想象中与这位淑女相 会的情景。诗歌仍以来采摘 荇菜的眼前情景起兴,设想 这位女子已经答应自己的要 求,于是这位君子兴奋地弹 奏琴瑟,敲击钟鼓来亲近她, 友爱她,并使她快乐异常。 诗歌通过对这种幻想的烘托 渲染,将主人公追求爱情的 炽烈专一表现得淋漓尽致。
第四、五章:设想愿望实现时的欢乐场景
全诗三章。 一、用水岸边的秋景起兴,抒发了主 人公与日夜相思的心上人不可相会的惆 怅。 二、用反复咏叹方法,更深入一层把 主人公企求和失望的情绪推向高潮。 三、反复咏叹,表现了依然是可望 而不可会晤,深沉的相思之情。
白露(未霜、 未晞、未已)
秋景映 衬悲伤 不畏险阻 执着追求 可望而不可 即的失意伤 感
例如:《陋室铭》山 不在高,有仙则名。
第一章:见物起兴,直写自己的愿望
首章以立在河洲上鸣叫 的关雎起兴,引出淑女是 君子喜爱的配偶的情思, 奠定全篇的基调。 关关雎鸠 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 所听 所见 所思 所愿 极有层次 语约义丰
荇菜
第二章:诗歌以眼前 叁差荇菜, 景物为比喻,以时而 左右流之。 流:寻求,择取。 向左时而向右采摘荇 菜的动作,隐喻君子 窈窕淑女, 对淑女锲而不舍的追 寤寐求之。 求。 寤:睡醒。寐:入睡。 第三章:通过对君 求之不得, 子求之不得的具体情态 的细致描写,极其逼真 寤寐思服。 思服:思念。 地表现了这位君子对心 优哉游哉, 目中恋人的痴情和执着。
诗经两首《关雎》《蒹葭》ppt知识讲解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 谓 伊 人 , 在 水 之 涘 。 sÌ 溯 洄 从 之 , 道阻 且 右 。 溯 游 从 之 , 宛 在 水 中 沚 。 zhĬ
•采采:茂盛,众多 •未 已:还没有完 已:停止 •涘:水边 •右:弯曲 •沚:水中沙滩
蒹葭采采, 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 水之涘。 溯洄从之, 阻且右。 溯游从之, 在水中沚。
二、朗读全诗,整体感知
1、听读正音(结合注释)
补充:好hǎo 辗zhǎn 淑女:温和美好的女子
2、自读试译 提示:可以疏其大意,不必字字落实。
3、学生试读,注意节奏、韵律。 4、全班齐读
一读,读准字音
jū jiū
关关睢鸠,在河之洲。
y窈ao窕tia淑o 女,君子ha好o 逑jiú。
参差x荇ìn菜g ,左右流之。
美水
丽中
窈关窕关淑睢女鸠,,君在子河好之逑洲。。善良的
荇 菜 长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姑 短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娘 不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啊 齐
悠参哉差悠荇哉菜,,辗左转右反采侧之。。,我敲
, 采 荇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着 人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钟 左
。鼓 右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使 拔
你取
快。
乐
。
美水 丽中 善荇 良菜 的长 姑短 娘不 啊齐 ,, 我采 弹荇 着人 琴左 瑟挑 来右 亲选 近。 你 。
伙中
子的
喜沙
爱洲
的上
配。
偶
。
美情子 ,质的 韵朴一 它 律纯首 是 和真古 描 谐,老 写 ,语的 男 意言情 子 境朴歌 追 优素, 求 美优感 女 。
突破字词难点:
注意下列句中不同颜色词:
《关雎》和《蒹葭》的不同处
《关雎》和《蒹葭》的不同处咱们来聊聊《关雎》跟《蒹葭》这两首古诗吧,就像老朋友坐下来喝茶聊天一样,轻松点,不带那些高深莫测的学术词儿。
首先说说《关雎》,这诗啊,就像是春天里的一缕温柔风,轻轻吹过心田。
它讲的是啥呢?就是河边有个小伙子,心里头啊,装着一个美丽的小姐姐。
这小姐姐啊,就像那河里的关雎鸟,优雅、端庄,还带点害羞。
小伙子一看就心动了,想着怎么才能接近她,跟她聊聊天,一块儿走走呢?这诗啊,用词简单,但画面感超强。
你闭上眼,就能想象到那个场景:清清的河水,绿绿的芦苇,还有一对对关雎鸟在欢快地叫唤。
小伙子就站在那儿,眼巴巴地望着河对岸的小姐姐,心里头那个急啊,就像热锅上的蚂蚁。
但他又不敢直接冲过去,只能在那儿暗暗使劲,想着怎么展示自己的魅力,好让小姐姐注意到他。
再来说说《蒹葭》,这首诗就完全不一样了,它更像是秋天里的一场雾蒙蒙的梦。
讲的是一个人,在清晨的芦苇丛里,找来找去,就是找不着他心上的那个人。
这人啊,心里头那个急啊,就像是在茫茫人海中找一根针。
他走啊走,找啊找,但那个人啊,就像是一阵风,轻轻地来,又轻轻地走了,只留下满地的蒹葭和一片片的白霜。
这诗里的情感啊,那叫一个深沉、含蓄。
它没有直接说“我爱你”,也没有说“我想你”,但它就是通过那些朦胧的意象、飘渺的雾气,把那种“求之不得,寤寐思服”的感觉表达得淋漓尽致。
你读的时候啊,就像是在品一杯苦茶,虽然味道有点涩,但回味起来却甘甜无穷。
而且啊,这两首诗在句式结构上也是各有千秋。
《关雎》呢,就像是一首欢快的民谣,节奏明快,朗朗上口。
你读的时候啊,就像是跟着节拍在跳舞,心情也跟着飞扬起来。
而《蒹葭》呢,则更像是一首低沉的吟唱,句句都是深情款款,字字都是刻骨铭心。
你读的时候啊,就像是在听一个老朋友在诉说他的心事,那种感觉啊,既亲切又感伤。
所以啊,虽然《关雎》和《蒹葭》都是讲爱情的诗,但它们给人的感觉却是截然不同的。
《关雎》是那种甜蜜的、青涩的初恋感觉;而《蒹葭》则是那种深沉的、无望的单恋情怀。
《关雎》和《蒹葭》的异同
《关雎》和《蒹葭》的异同
《关雎》和《蒹葭》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两篇经典之作,它们同属于《诗经》这一文学瑰宝,却各自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下面我们将从多个角度对这两篇作品进行详细的比较分析。
首先,从主题内容来看,《关雎》和《蒹葭》都表现了古代男女之间的爱情情感。
然而,《关雎》更多地展现了男子对女子的深情思念和追求,通过细腻的笔触刻画了爱情的甜蜜与痛苦;而《蒹葭》则更注重女子对爱情的期盼与失落,展现了一种朦胧、含蓄的美。
其次,在表现手法上,两篇作品都采用了比兴手法,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来抒发情感。
然而,《关雎》的比兴手法更为直接,通过对“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等自然景物的描绘,直接表达了主人公对女子的爱慕之情;而《蒹葭》则更加含蓄,通过“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等景象,暗示了女子对爱情的渴望与失望。
再次,从风格特色上看,《关雎》的语言朴实自然,情感真挚动人,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而《蒹葭》则更加委婉细腻,富有诗意和想象力,给人以朦胧的美感。
这种不同的风格特色使得两篇作品在文学史上各有千秋,成为了后人研究和欣赏的宝贵财富。
最后,从影响价值来看,《关雎》和《蒹葭》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们不仅为后来的文人墨客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灵感和借鉴素材,更成为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种影响价值使得两篇作品在文学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价值。
综上所述,《关雎》和《蒹葭》在主题内容、表现手法、风格特色和影响价值等方面都表现出明显的异同。
这些异同不仅展示了古代文人墨客对爱情的深刻思考和艺术表达,更体现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丰富内涵。
九年级诗经两首知识点
九年级诗经两首知识点《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在初中语文九年级的教材中,选取了《关雎》和《蒹葭》两首经典之作。
以下是对这两首诗的详细知识点梳理。
一、《关雎》(一)诗歌原文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二)诗歌主题《关雎》是一首爱情诗,描写了一位男子对一位美丽善良的女子的爱慕和追求。
全诗通过对雎鸠鸟的和鸣、河边采摘荇菜的劳动场景,以及男子的思念、追求等细节的描绘,展现了爱情的美好与真挚。
(三)诗歌结构1、第一章以雎鸠鸟的和鸣起兴,引出君子对淑女的爱慕之情。
2、第二章通过描写淑女采摘荇菜的优美姿态,进一步加深了君子对她的向往。
3、第三章写君子追求淑女而不得,夜不能寐,表现了他深深的思念。
4、第四、五章则描绘了君子想象与淑女成婚时的欢乐场景,通过琴瑟友之、钟鼓乐之,表达了他对美好爱情的渴望和追求。
(四)表现手法1、起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以雎鸠鸟的和鸣起兴,引出下文男子对女子的爱慕之情。
2、重章叠句:全诗多次重复“参差荇菜”“窈窕淑女”等词句,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音乐美,也深化了主题,表现了男子对女子情感的执着和坚定。
3、心理描写:“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细腻地刻画了男子求而不得的苦闷心情。
(五)重点词句1、“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窈窕”形容女子体态美好,“淑女”指善良美好的女子,“逑”指配偶。
这句话是说美丽善良的女子,是君子好的配偶。
2、“参差荇菜,左右流之”:“参差”形容荇菜长短不齐,“流”指摘取。
3、“寤寐思服”:“寤”指醒时,“寐”指睡时,“思服”指思念。
4、“琴瑟友之”:“友”指亲近。
二、《蒹葭》(一)诗歌原文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诗经二首关雎蒹葭
诗经二首关雎蒹葭导语:诗采用了一些双声叠韵的连绵字,以增强诗歌音调的和谐美和描写人物的生动性。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诗经二首关雎蒹葭,希望大家喜欢。
关雎先秦:佚名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注释】①关关:水鸟鸣叫的声音。
雎(ju)鸠:一种水鸟。
②洲:水中的陆地。
③窈窕(yao tiao):内心,外貌美好的样子。
淑:好,善。
④君子:这里指女子对男子的尊称。
逑(qiu):配偶。
⑤参差(cen ci):长短不齐的样子。
荇(xing)菜:一种多年生的水草,叶子可以食用。
⑥流:用作“求”,意思是求取,择取。
⑦寤(wu):睡醒。
寐(mei):睡着。
⑧思:语气助词,没有实义。
服:思念。
⑨悠:忧思的样子。
⑩辗转:转动。
反侧:翻来覆去。
琴瑟:琴和瑟都是古时的弦乐器。
友:友好交往,亲近。
⑿毛:拔取。
【译文】关关鸣叫的水鸟,栖居在河中沙洲。
善良美丽的姑娘,好男儿的好配偶。
长短不齐的荇菜,姑娘左右去摘采。
善良美丽的姑娘,醒来做梦都想她。
思念追求不可得,醒来做梦长相思。
悠悠思念情意切,翻来覆去难入眠。
长短不齐的荇菜,姑娘左右去摘采。
善良美丽的姑娘,弹琴鼓瑟亲近她。
长短不齐的荇菜,姑娘左右去摘取。
善良美丽的姑娘,敲钟击鼓取悦她。
【读解】民间的歌,唱出的是百姓的心声,唱出的是对生活真实体验的实实在在的道理。
它的动人之处是道出了凡胎肉身的我们都能体验到的人生经历和道理,它的光辉使文人的矫柔造作和酸腐之气显得苍白贫血和令人作呕。
老百姓的歌跟老百姓的话一样,朴实、真切,一针见血,有血有肉。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是千古不易的真理,自然的法则。
好男儿见到好姑娘砰然心动,好姑娘见到好男儿倾慕不已,这是最合乎自然,最合乎人性的冲动,才是最让人匪夷所思的怪事。
妙龄少女怀春,翩翩少年钟情,大概应该算作人间永恒的主题。
诗经两首关雎蒹葭考点
诗经关雎蒹葭考点诗经两首关雎蒹葭考点诗经两首关雎蒹葭考点有哪些呢?各位同学们,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诗经两首关雎蒹葭考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诗经两首关雎蒹葭考点【左右流之】在船的左右两边捞。
流,捞取。
【寤寐】这里意思是日日夜夜。
寤,醒时。
寐,睡时。
【思服】思念。
【琴瑟友之】弹琴鼓瑟表示亲近。
【芼】挑选。
【钟鼓乐之】敲击钟鼓使她快乐。
【蒹葭】芦苇。
【苍苍】茂盛的样子。
【伊人】那人,指所爱的人。
【在水一方】在水的那一边,指对岸。
【溯洄从之】逆流而上去追寻她。
溯洄,逆流而上。
洄,上水、逆流。
从,跟随,这里是追寻的意思。
之,代“伊人”。
【阻】艰险。
【溯游】顺流而下。
【宛在水中央】好像在水的中央,意思是相距不远却无法到达。
宛,仿佛、好像。
【萋萋】茂盛的样子。
【晞】干。
【湄】岸边,水与草相接的地方。
【道阻且跻】路又险又高。
阻,险。
跻,高。
【坻】水中的高地。
【采采】茂盛,众多。
【未已】还没有完。
【涘】水边。
【右】弯曲。
【沚】水中的小块陆地。
知识点归纳:1、形容青年男子热烈追求爱情的诗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2、形容对爱情的.思慕和对问题的烦扰因而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觉的诗句: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3、小伙子一般都喜欢美丽而又贤慧的姑娘,《关雎》一诗中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这两句就是佐证。
关雎和蒹葭各表现主题以及写法上的异同①《关雎》一诗重在叙事,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小伙子从爱上窈窕淑女后追求她,追求不到又在幻想中得到她这样一条线索.《蒹葭》却没有明确的故事,第一章就写到主人公隔水远望,伊人正姗姗而来,仿佛就在不远处的水中陆地上,若即若离.后面两章是前面的反复咏叹,突出追寻的艰险与漫长,渲染主人公感情的绵长持久.与《关雎》相比,情感韵味更浓郁.②在艺术手法上,《蒹葭》比《关雎》“兴”的特点更加突出.“蒹葭”“水”和“人”的形象交相辉映,浑然一体,用作起兴的事物与所要描绘的对象形成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4《诗经》两首
●出示目标
1、了解关于《诗经》的基本知识。
2、反复朗诵诗歌,理解诗歌中蕴涵的思想感情。
3、揣摩体会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提高诗歌的鉴赏能力。
●预习导学
新课导入
雎鸠啼鸣,荇菜参差,晨雾朦胧,芦苇飘荡……这一切,在心中荡漾爱意的恋人眼中,大概会更多一层温馨与幽怨吧?你听,他们各自为自己倾心的“淑女”“伊人”唱出了缠绵悱恻的情歌。
文体链接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大类。
“风”又叫“国风”、“十五国风”,共160篇,为当时15个王国的土风民谣。
风格清新质朴,民歌情调浓厚,多出自下层人民之手。
“雅”是周朝直接统治地区的音乐。
分为“大雅”和“小雅”,大雅31篇,主要用于统治者的朝会宴享,以歌功颂德为主;小雅74篇,多为贵族所作,表现当时知识分子的生活和思想。
“颂”是统治者用于宗庙祭祀的舞乐,包括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内容以颂扬为主。
《诗经》的艺术特点以写实为主,大多数作品是作者以自己的生活为素材,进行具体逼真的表现,很少有幻想、夸张的内容,即所谓“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
其基本表现手法为“赋、比、兴”。
“赋”:陈述铺叙的意思。
“比”:就是比喻,对人或事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征更加鲜明突出。
“兴”: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的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唱的内容。
《诗经》的诗体格式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时而重章叠句、反复咏唱。
其语言生动传神,并时常运用叠字、双声、叠韵等修辞手法。
《诗经》的这些艺术特点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字词积累
《关雎》:雎(jū) 鸠(jiū)窈(yǎo) 窕(tiǎo) 逑(qiú)荇(xìng) 寤(wù) 寐(mèi) 芼(mào)
《蒹葭》:蒹葭(jiān jiā)溯洄(sùhuí)晞(xī)湄(méi)跻(jī)坻(chí)涘(sì)沚(zhǐ)
●合作探究
整体感知
初读两首诗歌,思考:
1、两首诗所吟唱的对象各是谁?
2、两首诗的大意各是什么?
【交流点拨】:
1、淑女;伊人
2、《关雎》:关雎鸟关关和唱,夜长长相思不断,在河心小小洲上。
尽翻身直到天光。
好姑娘苗苗条条,哥儿想和她成双。
长和短水边荇莱,采荇人左采右采。
水荇莱长短不齐,好姑娘苗苗条条,采荇菜左右东西。
弹琴瑟迎她过来。
好姑娘苗苗条条,追求她直到梦里。
水荇莱长长短短,采荇人左拣右拣。
追求她成了空想,好姑娘苗苗条条,睁眼想闭眼也想。
娶她来钟鼓喧喧。
《蒹葭》:芦花一片白苍苍,逆着曲水去找她,清早露水变成霜。
越走越高道儿难。
心上人儿她在哪,逆着直水去找她,人儿正在水那方。
像在小小洲上水中间。
逆着直水去找她,绕来绕去道儿长。
一片芦花照眼明,逆着直水去找她,太阳不出露水新。
像在四面不着水中央。
心上人儿她在哪,隔河对岸看得清。
芦花一片白翻翻,逆着曲水去找她,露水珠儿不曾干。
曲曲弯弯道儿拧。
心上人儿她在哪,逆着直水去找她,那人正在隔水滩。
好像藏身小岛水中心。
文本探究
再读诗歌,研讨:
1、两首诗的内容有什么不同?
2、两首诗所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交流点拨】:
1、《关雎》:第一节,开篇用比兴,从成双成对的鸠鸟的鸣叫联想到人间的爱情和婚姻;用雎鸠的忠贞比喻人间男女和谐恩爱、真诚专一的爱情。
第二节,通过描写所爱之人双手在水中灵动勤快地采摘荇菜的劳动情景,直白的表达自己的爱慕追求之情。
第三至第五节,在追求不得后并没有沉浸在愁苦的情绪中,而是想象总有一天会把那姑娘娶过来,过上幸福的生活。
《蒹葭》:诗人在一个深秋的早晨,来到一条长着芦苇的大河边,访寻他心爱的人,而那人却使人感到行踪不定、可望而不可即。
于是他找呀找呀,从“白露如霜”的黎明,找到“白露未晞”,“白露未已”的午前,在长着芦苇的秋水边奔波,徘徊了好几个小时。
全诗三章,每章前两句写景,点明时令,烘托气氛;
后六句写寻求“伊人”不得的心情。
2、《关雎》:这是一首热情的恋歌,它表现了古代青年对爱情婚姻大胆执著的追求,感情坦率、朴实。
《蒹葭》:表现了诗人对“伊人”的一往深情,而且写出了他的欲见不得的焦急和怅惘的心情。
语言赏析
这两首诗大量运用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充分表达了诗人细腻的思想感情。
试从诗中找出一两处,反复朗读,加以体会。
【教师范例】:如“关关”是叠字,形容水鸟叫声;“窈窕”是叠韵,表现淑女的美丽;“参差”是双声,描绘水草的状态;“辗转”是叠韵,刻画因相思而不能入眠的情状。
【交流点拨】:
“白露为霜”为霜花遍地,“白露未晞”是霜露未干,“白露未已”是指露珠尚未完全消散的情形,这表示时间的层层推进,也表现主人公焦急的心情。
“蒹葭苍苍”、“蒹葭萋萋”、“蒹葭采采”写出芦苇的不同状态,富有清凄悲凉的意味。
“道阻且长”、“道阻且跻”、“道阻且右”,从道路的漫长、崎岖、曲折三个角度表现道路的艰难阻隔,表现主人公求索意中人的艰难情景。
“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坻”、“宛在水中沚”写地点位置的变换。
整诗通篇重叠重唱,情景相生,深入地抒写了可见而不可求的企慕深情。
拓展延伸
1、“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伊人”的这个形象深深的根植于中国人的潜意识中,她遥远而又美丽,可望而不可即,构成人们心灵中一个永远怅惘的情结,而距离和朦胧正是她的动人之处。
这是作为爱情诗我们所理解的“伊人”形象,实际上“伊人”的内涵可以有更为丰富的理解:人生中有许多美好的东西是我们执著追寻和向往的,你能举个例子吗?
【交流点拨】:
如爱情、事业、亲情、友情、理想、自由……还可以把伊人看作是一个尽善
尽美的境界。
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追寻者,而伊人就是我们的目标,它指引我们在平庸琐屑的生命历程中不断前行,上下求索,不论成败与否,只要执著地追求,我们的生命就会因此而诗意精彩。
3、朗读下面这首诗,体会诗经的语言风格。
木瓜
《诗经.卫风》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当堂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