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名词解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市场经济中的财政

帕累托效率:如果社会资源的配置已经达到这样一种状态,即任何重新调整不可能在不使其他任何人境况变坏的的情况下,使任何一个人情况变更好,那么,这种资源配置的状况就是最佳的,就是最有效率的。如果达不到这种状态,即任何重新调整而使某人境况变好的,而不使其他任何一个人情况变坏,那么说明这种资源配置的状况不是最佳的,是缺乏效率的。实际解释为:经济活动上的任何措施,都应当使“得者所得多于失者所失”,或从社会看,“宏观上的所得要大于宏观上的所失”。

公共产品或劳务:指由以政府为代表的国家机构——公共部门供给,用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商品和劳务。

私人产品或劳务:是指由市场供给,用来满足个别人需要的商品和劳务。

财政:是国家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凭借政治权利并以自身为主体,强制地对一部分社会产品进行的集中性分配,通过对货币资金的收入与支出调动人力、物力,以实现国家的政治、经济职能的各项理财活动。

市场经济中政府经济活动的范围与任务:1、提供公共物品或劳务。2、矫正外部效应。3、维持有效竞争。4、调节收入分配。5、稳定经济。财政的共性特征:1、公共需要性:指财政活动是为了满足向社会提供安全秩序、公民基本权利和经济发展的社会条件等方面的需要。2、国家主体性。3强制无偿性:指国家财政收入大部分不再具有返还性。4、政治利益性:指财政活动室一种结合政治行为的特殊经济活动。

财政的职能:相互关系:维持保障职能是财政的基本职能。其他是派生职能。一、维持保障职能:指财政是维持国家政权机器生存与运转的必须的物质保障。二、资源配置职能:指政府运用财政,通过对现有的人力、物力、财力等社会经济资源在国民经济中分配,实现资源结构的合理化,使其得到最有效的使用,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措施:1、调节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关系。2、调节资源在产业部门之间的配置,即调整产业结构。3、调节全社会的资源在政府部门和非政府部门(企业和个人)之间的配置。4、调节资源在政府部门内部的配置。三、调节收入职能:指政府运用财政手段来调整国家与企业(集体)之间、国家与个人之间,以及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分配关系,以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合理目标。措施:1、征税。2、收入的间接再分配。3、运用现金和实物进行收入转移。4、立法。四、稳定经济职能:指政府作为市场上的一种经济力量,运用财政手段,通过调整财政收支规模和结构来有意识地影响、调控消费、储蓄、生产和投资活动,以实现既无失业、又无通货膨胀的经济稳定增长。措施:调节供求总量和供求结构上的平衡。

第二章:财政支出概述

财政支出:指政府及其所属公共机构的开支,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为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进行的财政资金的支付。

财政支出的规模:指一定财政年度内政府安排的财政支出的总额。

财政支出的效益:指通过财政支出,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各种要素的贡献率,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瓦格纳法则:当国民收入增长时财政支出会以更大的比例增长。

财政支出的效益:指通过财政支出,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各种要素的贡献率,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成本—效益分析法:根据政府所确定的建设目标,提出实现该目标的各种方案,对这些可供选择的方案,用一定的方法计算出各方案的全部预期效益,通过计算成本与效益的比率来比较不同项目或方案的效益,确定优先采用次序。

政府采购:指政府为了开展日常政务活动和为公众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以法定的方式和程序,对货物、工程和劳务的购买活动。主要形式是公开招标方式。

按经济性质分类:一、购买性支出:也称消耗性支出,是指政府的支出本身将形成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的这类财政支出。二、转移性支出:指政府的支出本身不直接形成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而仅仅是对企业和个人的单方面的货币或实物的授予的这类财政支出。三:经济分析意义:1、购买性支出对社会的生产和就业有着直接而重要的影响。转移性支出对生产与就业发生间接的影响作用。2、通过购买性支出体现出的财政分配活动对政府形成较强的效益约束。通过转移性支出体现出的财政分配活动对政府的效益约束是软的。3购买性支出对微观主体的预算约束是硬的。转移性支出对微观经济主体的预算约束是软的。4、可见,如果购买性支出比重较大,则财政活动对生产和就业的影响就大些,直接通过财政所配置的资源规模也就较大;转移支出所占比重较大,财政活动对收入分配的直接影响就大。

财政支出原则:效率原则、公平原则、稳定原则。

提高财政支出效益的方法:1、“成本—效益分析法”。2、最低费用选择法。3、“公共劳务”选择法。

政府采购制度:意义:通过法律手段和竞争机制以规范公共采购部门的采购行为,以实现财政资金的有效利用。作用:1、是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有效手段。2、是强化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经济手段。3、是顺应经济国际化的客观要求。4、是反腐倡廉的重要举措。

第五章:财政收入规模与结构

影响财政收入规模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和技术水平,分配政策和分配体制(在一定经济发展水平条件下,政府的分配政策和分配体制直接决定了财政收入规模的大小),价格。

为什么说经济发展水平和技术进步对财政收入规模起基础性制约作用:1、经济决定财政,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决定了财政收入的可参与分配的国民生产总值的大小。一方面,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人均收入水平也相应提高,在财政收率不变的情况下,财政收入的规模也将相应的扩大,另一方面,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对社会共同事务的需求量越大,进而要求扩大财政收入规模。2、技术进步往往以生产速度加快、生产质量提高为结果,技术进步速度越快,GDP的增长也较快,财政收入的增长就有了充分的财源。技术进步还会带来物耗比例降低,经济效益提高,所以促进技术进步,提高经济效益,是增长财政收入的首要有效途径。

试分析价格变动对财政收入的影响: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引发物价总水平上升的原因:通胀对实际收入的影响,财政收入增长率和物价上升率比较,过多的货币量有财政赤字和信用膨胀共同形成,如果财政赤字不是通胀的主要原因,那么财政在分配中可能所失大于所得,财政实际收入下下降。二是现行财政收入制度。累进税为主体的税制,以比列税率的流转税为主体的税(只有名言增长,没有实际增长),定额税(即使有名义增长,实际下降)。

对我国目前财政收入规模的认识:1、.绝对规模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而增长。2、相当规模,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呈U字型变化(原因是经济转轨过程中GDP分配格局的急剧变化)。3、各年份财政收入增长速度和GDP增长速度对比。(国有企业经济效益下滑和我国经济格局发生变化以及财政、税收执法不严、管理不善导致财政收入大量流失是比重下降的制药原因)

第六章:税收原理

税收:是国家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求,凭借其政治权利,参与一部分国民收入或剩余产品的分配,采用强制性手段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定义的理解:课税主体是国家,依据是国家的政治权利,目的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对象是一部分国民收入或社会剩余产品,课征是强制无偿的)

税收负担:指纳税人或负税人因税收而承担的货币损失或经济福利牺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