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案例分析——印度昌迪加尔规划
柯布西耶的现代城市理论
![柯布西耶的现代城市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fc071dff5901020206409ca4.png)
么么么么方面
• Sds绝对是假的
城市设计提案的共同特点
1.机动之城 2.摩天楼之城 3.浮城 4.公园城市 5.功能分区明确
13
1.机动之城
在柯布西耶的多个城市提案中,机动交通道 路构成了城市的基本框架,人的出行大部 分是依赖机动车。城市中心不再是市政厅 等公共空间,而是飞机场——这是新时代的 速度和力量的最强象征。人行空间不再成 为一个城市的基础。并且排斥原有的狭窄 阴暗的街道,主张两侧房屋后退,中间插 入花园等。
柯布西耶希望在塔楼之间的广阔的空地上展开花
园,住宅跟前就是花园和游戏场,满城都是绿色, 这是柯布西耶针对当时城市的脏乱和缺乏绿化、 空气污浊作出的本能性的回应。
17
5.功能分区明确
柯布西耶提倡严格的功能分区方法,将一个 城市分为工作,居住,商业与休闲等等几 个区。区域与区域之间没有或很少有相互 包含。
尺的可旋转的金属巨手,它代表着:宽容 的接受,无私的给予。纪念碑“张开的手 The Open Hand”两旁是相隔甚远的议会大 厦和高等法院,备受争议的距离给勒柯布 西耶带来了许多指责。
建筑历史家吉甸就曾经写信给勒柯布西耶
问他为什么要把议会大厦和高等法院之间 拉开如此大的距离,勒柯布西耶的回答是: 我这么做是想把它作为喜马拉雅山的参照 物,这里应该是人们释放紧张的场所,敬 畏自然的地方,昌迪加尔是向喜马拉雅山 的献礼。
2
勒·柯布西耶认为从中古时期发展起来的城市,包 括巴黎在内,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需 要,必须进行彻底改造。改造城市的基本原则是: 城市按功能分成工业区、居住区、行政办公区和 中心商业区等。城市中心地区向高空发展,建造 摩天楼以降低城市的建筑密度。他提出建筑物用 地面积应该只占城市用地的5%,其余95%均为开 阔地,布置公园和运动场,使建筑物处在开阔绿地 的围绕之中。他认为城市道路系统应根据运输功 能和车行速度分类设计,以适应各种交通的需要。 他主张采用规整的棋盘式道路网,采用高架、地 下等多层的交通系统,以获得较高运输效率;各 种工程管线布置在多层道路内部。他强调现代城 市建设要用直线式的几何体形所体现的秩序和标 准来反映工业生产的时代精神。
优选柯布西耶城市规划案例与评价
![优选柯布西耶城市规划案例与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bf3cd716c850ad02de8041ff.png)
昌迪加尔的总体规划贯穿了勒·柯布西耶关于 城市是一个有机体的规划思想,并以“人体” 为象征进行城市布局结构的规划。
勒·柯布西耶把首府的行政中心 当作城市的“大脑”。主要建 筑有议会大厦、邦首长官邸、 高级法院等,布置在山麓下全 城顶端,可俯视全城。博物馆、 图书馆等作为城市的“神经中 枢”位于大脑附近,地处风景 区。全城商业中心设在作为城 市纵横轴线的主干道的交叉处, 象征城市的“心脏”。大学区 位于城市西北侧,好似“右手”; 工业区位于城市东南侧,好似 “左手”。城市的供水、供电、 通信系统象征“血管神经系 统”;道路系统象征“骨架”; 城市的建筑组群好似“肌肉” 绿地系统象征城市的呼吸系统 “肺脏”。
在欧美的战后重建中,以柯布西耶的为代表的现代主义 城市思想开始大量的在城市规划实践中得到实施,而其 本身所隐含的缺陷也暴露了出来、引发了严重的新的城 市问题。
对于柯布西耶的城市思想的批判
柯布西耶所提倡高效城市,使一个城市拥有着 严丝合缝的一种机械理性,使人们缺少主观能动 力。 过于强调城市分区,忽视了城市的复杂性和多 样性。 以汽车交通为中心,大大压缩了传统步行街道 这一城市最重要的公共空间。
城市道路按照不同功能分为从快速道路到居住区内的支路 共7个等级,横向干道和纵向干道形成直角正交的棋盘状道路 系统。此外,全城还有一个安排在绿地系统中的人行道和 自行车道交通系统。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由城市干道网划分成的矩形街区,每块面积约为100公顷 (800×1200米),按邻里单位的概念进行规划,居住人口各为 5000~20000人。邻里单位内的商业布局模仿东方古老的街道集 市,横贯邻里单位。邻里单位中间与绿带相结合,设置纵向道路, 绿带中布置小学、幼儿园和各种活动场地。
印度昌迪加尔城市规划
![印度昌迪加尔城市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44ab97b1af45b307e9719751.png)
xxxx城市规划xx规划平面图昌迪加尔是由勒·柯布西耶设计的印度旁遮普邦的新首府,面积约3600平方公里,人口规模为50万(一期为15万人)。
昌迪加尔的建议地点由政府选定在喜马拉雅山多岩的支脉山麓地带,在两条相距约8km的河流之间是一块略向西南倾斜的高地,平缓的地貌适合于任何规划体系,勒·柯布西耶的城市形态象征生物形体的构思构成了城市总图的特征。
主脑是行政中心,设在城市的顶端,以喜马拉雅山脉为背景,商业中心犹如人的心脏,博物馆、大学区与工业区分别放在城市的两侧,似人的双手,道路系统构成了骨架,建筑物像肌肉一样贴附其上,水电系统似血管神经遍及全市。
(如图1)(图解:1、行政中心2、商业中心3、接待中心4、博物馆与运动场5、大学6、市场7、绿带与游憩设施8、商业街)勒·柯布西耶采用了他早年规划中特有的方格网道路系统,昌迪加尔的总平面不是棋盘方格,横向街道呈微弧度线型,增加了道路的趣味,所有道路节点设环岛式交叉口。
行政中心、商业中心、大学区和车站、工业区由主要干道连成一个整体,次要道路将城市用地划分为800mXl200m的标准街区,在这样一个基本框架中布置了纵向贯穿全城的宽阔绿带和横向贯穿全城的步行商业街,构成了昌迪加尔总平面的完整概念。
在每个街区中,纵向的宽阔绿带里布置有诊所、学校等设施以及步行道、自行车道,横向步行商业街上布置了地段商店、市场和娱乐设施,其余部分开辟为居住用地,以环形道路相连,共同构成了一个向心的居住街坊。
行政中心是昌迪加尔的核心与标志,由秘书处办公楼、议会大厦、总督官邸和最高法院组成。
前三者布置在进入行政中心的主干道左侧,最高法院远离它们,布置在右侧,加之雕塑、水池、步行广场和坡地、草地,构成了均衡而又极为精致的平面(如图2)。
(图解:1、议会2、各部办公楼3、首长官邸4、最高法院5、游泳池6、xx7、雕塑)在设计中勒·柯布西耶充分汲取了印度传统建筑的地方性、民族性特征,以极为娴熟的构图手法表达了新与旧、民族与国际相互统一和谐的设计思想。
城市规划原理—柯布西耶-集中主义精选全文
![城市规划原理—柯布西耶-集中主义精选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3b40728f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5797f4f.png)
城市道路按照不同功能分为从快速道路到居住区内的支路共7个等级, 横向干道和纵向干道形成直角正交的棋盘状道路系统。此外,全城还有 一个安排在绿地系统中的人行道和自行车道交通系统。
由城市干道网划分成的矩形街区,每块面积约为100公顷 (800×1200米),按邻里单位的概念进行规划,居住人口各为 5000~20000人。邻里单位内的商业布局模仿东方古老的街道集 市,横贯邻里单位。邻里单位中间与绿带相结合,设置纵向道路, 绿带中布置小学、幼儿园和各种活动场地。
勒·柯布西耶把首府的行政中心当 作城市的“大脑”。主要建筑有议会 大厦、邦首长官邸、高级法院等,布 置在山麓下全城顶端,可俯视全城。
博物馆、图书馆等作为城市的“神 经中枢”位于大脑附近,地处风景区。
全城商业中心设在作为城市纵横轴 线的主干道的交叉处,象征城市的 “心脏”。
大学区位于城市西北侧,好似“右 手”;工业区位于城市东南侧,好似 “左手”。城市的供水、供电、通信 系统象征“血管神经系统”;
TEXT 01 TEXT 02 他的思考 TEXT 04 TEXT 05 TEXT 06 TEXT 07
一、传统的城市已出现功 能性的老朽。 二、拥挤的问题可以用提 高密度来解决。 三、主张调整城市内部的 密度分布。 四、新型的、高效率的城 市交通系统
TEXT 01 TEXT 02 TEXT 03 规划观点 TEXT 05 TEXT 06 TEXT 07
Thank you
集中城市主义
项目
内容
特点
居住模式
共同核心思想
《明日的城市》 柯布西耶1922年发表
集权中心
伏埃森规划
印度昌迪加尔城市规划
![印度昌迪加尔城市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ed58e50590c69ec3d5bb75e0.png)
印度昌迪加尔城市规划昌迪加尔规划平面图昌迪加尔是由勒·柯布西耶设计的印度旁遮普邦的新首府,面积约3600平方公里,人口规模为50万(一期为15万人)。
昌迪加尔的建议地点由政府选定在喜马拉雅山多岩的支脉山麓地带,在两条相距约8km的河流之间是一块略向西南倾斜的高地,平缓的地貌适合于任何规划体系,勒·柯布西耶的城市形态象征生物形体的构思构成了城市总图的特征。
主脑是行政中心,设在城市的顶端,以喜马拉雅山脉为背景,商业中心犹如人的心脏,博物馆、大学区与工业区分别放在城市的两侧,似人的双手,道路系统构成了骨架,建筑物像肌肉一样贴附其上,水电系统似血管神经遍及全市。
(如图1) ( 图解:1、行政中心 2、商业中心 3、接待中心 4、博物馆与运动场 5、大学 6、市场 7、绿带与游憩设施 8、商业街 )勒·柯布西耶采用了他早年规划中特有的方格网道路系统,昌迪加尔的总平面不是棋盘方格,横向街道呈微弧度线型,增加了道路的趣味,所有道路节点设环岛式交叉口。
行政中心、商业中心、大学区和车站、工业区由主要干道连成一个整体,次要道路将城市用地划分为 800mXl200m的标准街区,在这样一个基本框架中布置了纵向贯穿全城的宽阔绿带和横向贯穿全城的步行商业街,构成了昌迪加尔总平面的完整概念。
在每个街区中,纵向的宽阔绿带里布置有诊所、学校等设施以及步行道、自行车道,横向步行商业街上布置了地段商店、市场和娱乐设施,其余部分开辟为居住用地,以环形道路相连,共同构成了一个向心的居住街坊。
行政中心是昌迪加尔的核心与标志,由秘书处办公楼、议会大厦、总督官邸和最高法院组成。
前三者布置在进入行政中心的主干道左侧,最高法院远离它们,布置在右侧,加之雕塑、水池、步行广场和坡地、草地,构成了均衡而又极为精致的平面(如图2)。
( 图解:1、议会 2、各部办公楼 3、首长官邸 4、最高法院 5、游泳池 6、山丘 7、雕塑 )在设计中勒·柯布西耶充分汲取了印度传统建筑的地方性、民族性特征,以极为娴熟的构图手法表达了新与旧、民族与国际相互统一和谐的设计思想。
柯布西耶之印度昌迪加尔规划复习课程
![柯布西耶之印度昌迪加尔规划复习课程](https://img.taocdn.com/s3/m/c094d570f111f18583d05a70.png)
柯布西耶之印度昌迪加尔规划柯布西耶城市规划的思想法国人勒·柯布西耶将工业化思想大胆地带入城市规划.他提出了"光明城市"理论,描绘出城市生活的高级状态."光明城市"理论主张用全新的规划思想改造城市,设想在城市里建高层建筑,现代交通网和大片绿地,为人类创造充满阳光的现代化生活环境.他认为,大城市的主要问题是城市中心区人口密度过大;城市中机动交通日益发达,数量增多多,速度提高,但是现有的城市道路系统及规划方式与这种要求产生矛盾;城市中绿地空地太少,日照通风、游憩、运动条件太差.因此要从规划着眼,以技术为手段,改善城市的现有空间,以适应这种情况.他主张提高城市中心区的建筑高度,想高层发展,增加人口密度.他还认为,交通问题的产生是由于车辆增多,而道路面积有限,交通愈近市中心愈集中,而城市因为是由内向外发展,愈近市中心道路愈窄.他主张中心空地,绿地要多,并增加道路宽度和停车场,以及车辆与住宅的直接联系,减少街道交叉口或组织分层的立体交通.昌迪加尔城最著名的标志“张开的手”“俱卢之野”所在地废弃物做成的舞女塑像建筑大师的献礼世界建筑大师(游客)发表评论于2007-12-28 18:15:19昌迪加尔Chandigarh是哈里亚纳邦和旁遮普共有的行政首府,位于什瓦利克山脉Shivaliks的丘陵地带,是印度第一个规划城市。
昌迪加尔是一个联合领土,不属于任何邦,直属于印度政府。
昌迪加尔的名字取自什瓦利克山Sivalik hill上的一座古庙的名字——Chandi Mandir。
昌迪加尔城市以及周边地区自然风光优美,旅游景点数不胜数。
昌迪加尔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麓干旱的平原上,占地约40平方公里,规划人口规模近期为15万人,远期为50万人。
昌迪加尔的总体规划贯穿了勒·柯布西耶关于城市是一个有机体的规划思想,并以“人体”为象征进行城市布局结构的规划。
建筑大师的献礼1951年法国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应邀来印度设计昌迪加尔首府。
城市规划案例分析——印度昌迪加尔规划
![城市规划案例分析——印度昌迪加尔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4cb00948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dd.png)
城市规划案例分析——印度昌迪加尔规划昌迪加尔是印度北部旁遮普邦的一座城市,也是印度的联邦直辖区。
昌迪加尔规划是印度著名建筑师利奥·科赫的作品,他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设计了这座现代化城市,为印度的城市规划和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昌迪加尔规划通过创新的设计理念和现代化的设施,成为了一座国际知名的城市。
昌迪加尔规划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其创新性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理念。
规划中,利奥·科赫利用了大量的绿地和公园,并将城市分为若干个不同的扇形区域,以提供良好的通风和采光条件。
此外,昌迪加尔规划中也大量使用了阳台、露天楼梯等设计元素,以鼓励人们参与户外活动和交流,提高城市的社交活跃度。
“城市与自然的和谐”是昌迪加尔规划的重要原则之一、根据规划,城市的各个区域与市中心之间通过广泛的绿地和公园连接起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同时,规划中还设置了多个湖泊和水景,以增加城市绿化面积,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
这些水域不仅起到了美化城市的作用,还能够收集雨水并提供灌溉,减少城市水资源的消耗和浪费。
此外,昌迪加尔规划中还注重了社区空间的设置。
规划中的每个区域都设有公共公园、市场、医院等生活配套设施,以提供便利的居住条件和社区服务。
同时,规划中还设有不同规模的学校和大学,在城市各个区域提供教育资源,为居民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昌迪加尔规划的成功不仅吸引了国内外游客的目光,也为印度的城市规划和建设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
其独特的设计理念和现代化的设施为城市居民提供了舒适的居住和工作环境,同时也为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然而,昌迪加尔规划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大和人口的增长,城市规划和建设面临着更大的困难和压力。
其次,由于城市规划过于注重功能性和环境保护,可能忽视了居民的实际需求,导致城市的社会问题和不平等现象的加剧。
综上所述,昌迪加尔规划作为一项重要的城市规划案例,通过其创新性的设计理念和现代化的设施,为城市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树立了典范。
城市规划案例分析——印度昌迪加尔规划
![城市规划案例分析——印度昌迪加尔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9322f71dbd64783e09122bb0.png)
简介
•
东旁遮普地区的所有城镇都缺乏必要的公共
设施,特别是饮水设施和下水道系统,甚至没有
学校和医院,联邦政府连一个适合改造成首府的
地方都找不到。同时,分治造成的难民潮使这里
的人口猛增,政府需要找地方安置他们。为了解
决这些问题,在尼赫鲁总理的大力支持和推动下,
印度政府决定在首都新德里以北240公里,即罗
• 昌迪加尔的规划设计功能明确,布局规 整,得到一些好评。批评者认为城市布局 过于从概念出发。从建成后的效果看,建筑 之间距离过大;广场显得空旷单调;建筑空 间与环境不够亲切;对城市居民的生活内
容考虑不够。城市建成使用后的几十年中, 已作了一些调整。
昌迪加尔街景
• 印度人民重新当家作主,试图由这个 新城而树立起对国家未来的无限向往和美
• 由城市干道网划分成的矩形街区,每块 面积约为100公顷(800×1200米),按邻里 单位的概念进行规划,居住人口各为 5000~20000人。邻里单位内的商业布局 模仿东方古老的街道集市,横贯邻里单位。 邻里单位中间与绿带相结合,设置纵向道 路,绿带中布置小学、幼儿园和各种活动 场地。
• 城市行政中心附近设置广场。广场上的 车行道和人行道布置在不同的高程上。各 建筑物主要立面向着广场,经常使用的停 车场和次要入口设在背面或侧面。在建筑 方位上考虑了夏季的主导风向和穿堂风。 广场上设置水池,以增加空气湿度,丰富 景观。在设计中强调了建筑空间尺度和人 体尺度的关系。
巴尔(Ropar)行政区所属的什瓦利克(Shivalik)山麓
下,划出一块114.59平方公里的土地,兴建新的
首府,并以该地区一个小村子的名字来命名这座
新城——昌迪加尔。“昌迪”意为“力量之神”,
“加尔”意为“碉堡”。
城市规划案例分析——印度昌迪加尔规划讲义
![城市规划案例分析——印度昌迪加尔规划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19551405c5da50e2524d7f1b.png)
昌迪加尔的交通布局
昌迪加尔
昌迪加尔卫星图
c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昌迪加尔居住建筑尺度(卫星图)
• 印度昌迪加尔是从平地兴建起来的新城市。 1951年法国建筑师勒· 柯布西耶受聘负责新 城市的规划工作。他制定了城市的总体规 划,并从事首府行政中心的建筑设计工作。 昌迪加尔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麓干旱的平原 上,市区多法国式建筑,划为30个长方格 形,行政区位于北部,西为大学区,东为 工业区,市中心有绿色地带与空旷处和宽 狭不同的道路系统。工业有纺织、缝纫机 及零件、玻璃、科学器材等。有航空站。
简介
• 东旁遮普地区的所有城镇都缺乏必要的公共 设施,特别是饮水设施和下水道系统,甚至没有 学校和医院,联邦政府连一个适合改造成首府的 地方都找不到。同时,分治造成的难民潮使这里 的人口猛增,政府需要找地方安置他们。为了解 决这些问题,在尼赫鲁总理的大力支持和推动下, 印度政府决定在首都新德里以北240公里,即罗 巴尔(Ropar)行政区所属的什瓦利克(Shivalik)山麓 下,划出一块114.59平方公里的土地,兴建新的 首府,并以该地区一个小村子的名字来命名这座 新城——昌迪加尔。“昌迪”意为“力量之神”, “加尔”意为“碉堡”。
柯布西耶所绘制的昌迪加尔 城市平面图,
勒柯布西耶把首府的行政中心当作城市的“大 脑”,主要建筑有议会大厦、邦首长官邸、高级 法院等,它们被布置在山麓顶端,可俯视全城。 博物馆、图书馆等作为城市的“神经中枢”位于 大脑附近,全城商业中心设在作为城市主干道的 交叉处,象征城市的“心脏”。 大学区位于城市西北侧,好似“右手”;工业区位 于城市东南侧,好似“左手”。 道路系统象征“骨架”,水、电、通信系统象征 “血管神经系统”;建筑组群好似“肌肉”,绿地 象征呼吸系统“肺脏”。
城市规划案例分析印度昌迪加尔规划
![城市规划案例分析印度昌迪加尔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488387ef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171b072.png)
建成后的争论
昌迪加尔城最著名的标志“张开的 手The Open Hand”是勒柯布西 耶为该城设计的最著名的纪念碑之 一,也是这所城市的象征。
这是一只从一个下陷的深沟中高耸 出85英尺的可旋转的金属巨手,它 代表着:宽容的接受,无私的给予 。纪念碑“张开的手The Open Hand”两旁是相隔甚远的议会大 厦和高等法院,备受争议的距离给 勒柯布西耶带来了许多指责。
柯布西耶所绘制的昌迪加尔 城市平面图,
勒柯布西耶把首府的行政中心当作城市的“大脑 ”,主要建筑有议会大厦、邦首长官邸、高级法 院等,它们被布置在山麓顶端,可俯视全城。
博物馆、图书馆等作为城市的“神经中枢”位于 大脑附近,全城商业中心设在作为城市主干道的 交叉处,象征城市的“心脏”。
大学区位于城市西北侧,好似“右手”;工业区位 于城市东南侧,好似“左手”。
• 印度昌迪加尔是从平地兴建起来的新城市 。 1951年法国建筑师勒·柯布西耶受聘负责 新城市的规划工作。他制定了城市的总体 规划,并从事首府行政中心的建筑设计工 作。 昌迪加尔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麓干旱的 平原上,市区多法国式建筑,划为30个长 方格形,行政区位于北部,西为大学区, 东为工业区,市中心有绿色地带与空旷处 和宽狭不同的道路系统。工业有纺织、缝 纫机及零件、玻璃、科学器材等。有航空 站。
尼赫鲁的梦想
昌迪加尔 昌迪加尔街头掠影昌迪加尔兴建之初,彼 时的印度,新获独立,用中国人常说的话 叫“百废待兴”,无论是经受过专业训练 的建筑和规划人才,还是国家的经济状况, 都很难负担这样一个全新城市的建造。在 国力贫弱之时建造这样的新城,所需要的 人力和物力投资说不定也是劳民伤财。当 然,一个新获独立的国家需要这样的“样 板工程”来激发民族自信心,城市博物馆 入口处的大海报上印着尼赫鲁的一小段豪 言壮语:让这里成为一个自由之印度的新 城市符号,脱离传统的束缚,表达我们未 来的民族信念。
城市规划案例分析印度昌迪加尔规划共34页文档
![城市规划案例分析印度昌迪加尔规划共34页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62647417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72.png)
谢谢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特利
城市规划案例分析印度昌迪加尔规划
1、文法本 身就是 讲道理 ……法 律,也 ----即 明示道 理。— —爱·科 克
3、法律是最保险的头盔。——爱·科 克 4、一个国家如果纲纪不正,其国风一 定颓败 。—— 塞内加 5、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是在法律 面前人 人是平 等的。 ——波 洛克
昌迪加尔
![昌迪加尔](https://img.taocdn.com/s3/m/6c8ec80c59eef8c75fbfb3fb.png)
印度东旁遮普邦首府昌迪加尔,是从平地兴建起来的新城市。
1951年法国建筑师勒·柯布西耶受聘负责新城市的规划工作。
他制定了城市的总体规划,并从事首府行政中心的建筑设计工作。
昌迪加尔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麓干旱的平原上,占地约40平方公里,规划人口规模近期为15万人,远期为50万人。
昌迪加尔的总体规划贯穿了勒·柯布西耶关于城市是一个有机体的规划思想,并以“人体”为象征进行城市布局结构的规划。
勒·柯布西耶把首府的行政中心当作城市的“大脑”。
主要建筑有议会大厦、邦首长官邸、高级法院等,布置在山麓下全城顶端,可俯视全城。
博物馆、图书馆等作为城市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附近,地处风景区。
全城商业中心设在作为城市纵横轴线的主干道的交叉处,象征城市的“心脏”。
大学区位于城市西北侧,好似“右手”;工业区位于城市东南侧,好似“左手”。
城市的供水、供电、通信系统象征“血管神经系统”;道路系统象征“骨架”;城市的建筑组群好似“肌肉”绿地系统象征城市的呼吸系统“肺脏”。
城市道路按照不同功能分为从快速道路到居住区内的支路共7个等级,横向干道和纵向干道形成直角正交的棋盘状道路系统。
此外,全城还有一个安排在绿地系统中的人行道和自行车道交通系统。
由城市干道网划分成的矩形街区,每块面积约为100公顷(800×1200米),按邻里单位的概念进行规划,居住人口各为5000~20000人。
邻里单位内的商业布局模仿东方古老的街道集市,横贯邻里单位。
邻里单位中间与绿带相结合,设置纵向道路,绿带中布置小学、幼儿园和各种活动场地。
城市行政中心附近设置广场。
广场上的车行道和人行道布置在不同的高程上。
各建筑物主要立面向着广场,经常使用的停车场和次要入口设在背面或侧面。
在建筑方位上考虑了夏季的主导风向和穿堂风。
广场上设置水池,以增加空气湿度,丰富景观。
在设计中强调了建筑空间尺度和人体尺度的关系。
昌迪加尔的规划设计功能明确,布局规整,得到一些好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昌迪加尔的未来
昌迪加尔的未来
•
由城市干道网划分成的矩形街区,每块 面积约为100公顷(800×1200米),按邻里 单位的概念进行规划,居住人口各为 5000~20000人。邻里单位内的商业布局 模仿东方古老的街道集市,横贯邻里单位。 邻里单位中间与绿带相结合,设置纵向道 路,绿带中布置小学、幼儿园和各种活动 场地。
•
城市行政中心附近设置广场。广场上的 车行道和人行道布置在不同的高程上。各 建筑物主要立面向着广场,经常使用的停 车场和次要入口设在背面或侧面。在建筑 方位上考虑了夏季的主导风向和穿堂风。 广场上设置水池,以增加空气湿度,丰富 景观。在设计中强调了建筑空间尺度和人 体尺度的关系。
建成后的争论
昌迪加尔城最著名的标志“张开的 手The Open Hand”是勒柯布西耶为 该城设计的最著名的纪念碑之一, 也是这所城市的象征。 这是一只从一个下陷的深沟中高耸 出85英尺的可旋转的金属巨手,它 代表着:宽容的接受,无私的给予。 纪念碑“张开的手The Open Hand” 两旁是相隔甚远的议会大厦和高等 法院,备受争议的距离给勒柯布西 耶带来了许多指责。 建筑历史家吉甸就曾经写信给勒柯 布西耶问他为什么要把议会大厦和 高等法院之间拉开如此大的距离, 勒柯布西耶的回答是:我这么做是 想把它作为喜马拉雅山的参照物, 这里应该是人们释放紧张的场所, 敬畏自然的地方,昌迪加尔是向喜 马拉雅山
•
昌迪加尔的规划设计功能明确,布局规 整,得到一些好评。批评者认为城市布局 过于从概念出发。从建成后的效果看,建筑 之间距离过大;广场显得空旷单调;建筑空 间与环境不够亲切;对城市居民的生活内 容考虑不够。城市建成使用后的几十年中, 已作了一些调整。
昌迪加尔街景
•
印度人民重新当家作主,试图由这个 新城而树立起对国家未来的无限向往和美 好想象,这些都不免让人为之激动与振奋。 如果当年的一切都梦想都能成真,这也算 是个完美的故事了。但显然,50多年过去 了,昌迪加尔没能成为样板,它仍然是这 个国家的一个孤立个案,一个空降在这片 土地上的奇迹,一个不像印度的印度城市, 一个乌托邦之城。由此,将之比为新印度 的“面子工程”或许更加贴切。
柯布西耶所绘制的昌迪加尔 城市平面图,
勒柯布西耶把首府的行政中心当作城市的“大 脑”,主要建筑有议会大厦、邦首长官邸、高级 法院等,它们被布置在山麓顶端,可俯视全城。 博物馆、图书馆等作为城市的“神经中枢”位于 大脑附近,全城商业中心设在作为城市主干道的 交叉处,象征城市的“心脏”。 大学区位于城市西北侧,好似“右手”;工业区位 于城市东南侧,好似“左手”。 道路系统象征“骨架”,水、电、通信系统象征 “血管神经系统”;建筑组群好似“肌肉”,绿地 象征呼吸系统“肺脏”。
简介
• 东旁遮普地区的所有城镇都缺乏必要的公共 设施,特别是饮水设施和下水道系统,甚至没有 学校和医院,联邦政府连一个适合改造成首府的 地方都找不到。同时,分治造成的难民潮使这里 的人口猛增,政府需要找地方安置他们。为了解 决这些问题,在尼赫鲁总理的大力支持和推动下, 印度政府决定在首都新德里以北240公里,即罗 巴尔(Ropar)行政区所属的什瓦利克(Shivalik)山麓 下,划出一块114.59平方公里的土地,兴建新的 首府,并以该地区一个小村子的名字来命名这座 新城——昌迪加尔。“昌迪”意为“力量之神”, “加尔”意为“碉堡”。
昌迪加尔政府建筑群局部
• 城市行政中心附近设置广场。广场上的车 行道和人行道布置在不同的高程上。各建 筑物主要立面向着广场,经常使用的停车 场和次要入口设在背面或侧面。在建筑方 位上考虑了夏季的主导风向和穿堂风。广 场上设置水池,以增加空气湿度,丰富景 观。在设计中强调了建筑空间尺度和人体 尺度的关系。
•
高级法院、行政大 楼和手掌雕塑(Open hand),这三个看点 都集中在作为行政中 心的1号社区。行政大 楼足有245米长,旁遮 普、哈雅那和昌迪加 尔直辖区的三套政府 班子都在此办公。其 屋顶的造型像一个工 业冷却塔,远看实在 怪诞。
昌迪加尔高等法院远景
昌迪加尔议会大楼局部
昌迪加尔规划构思
• 昌迪加尔的规划设计功能明确,布局规整, 得到一些好评。批评者认为城市布局过于 从概念出发。从建成后的效果看,建筑之间 距离过大;广场显得空旷单调;建筑空间与 环境不够亲切;对城市居民的生活内容考 虑不够。城市建成使用后的几十年中,已 作了一些调整。 现在第17区是市中心 与消闲娱乐区,区内酒店食肆较多。第35 区是另一处餐厅酒吧林立的地区。
印度昌迪加尔规划
勒· 柯布西耶城市规划五要点
*功能分区明确 *市中心建高层,降低密度,空出绿地 *底层透空(解放地面,视线通透) *棋盘式道路,人车分流 *建立小城镇式的居住单位
柯布西耶的梦想
• 1922年,柯布希耶就曾提出过一个300万人口的城市规划 方案,设想城市中有可以应用现代交通工具的整齐的道路 网,中心区有摩天楼,外围是高层和多层楼房,高楼之间 有宽阔的绿地。之后,他为巴黎中心区、安特卫普、斯德 哥尔摩和阿尔及尔等城市所制订的改建规划中都贯彻了他 城市功能分区的原则:采用高层建筑以减少建筑占地面积, 增加休息、体育活动用的城市绿地。道路按功能分级布置, 有立体交叉等设施。然而这些方案总因种种原因而难以实 现。直到上世纪50年代,柯布希耶终于在印度的这片荒原 上实现自己的想法。 建造全新的城市,对再伟大的 建筑师来说都是一个无与伦比的梦想和机会。现在全世界 的建筑师都乐于到中国来一显身手,建造大剧院、大体育 场、大会议中心、大楼盘,但相较于柯布希耶所获得的机 会来说,实在是小菜一碟了。
昌迪加尔的交通布局
பைடு நூலகம்
昌迪加尔
昌迪加尔卫星图
c
昌迪加尔居住建筑尺度(卫星图)
• 印度昌迪加尔是从平地兴建起来的新城市。 1951年法国建筑师勒· 柯布西耶受聘负责新 城市的规划工作。他制定了城市的总体规 划,并从事首府行政中心的建筑设计工作。 昌迪加尔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麓干旱的平原 上,市区多法国式建筑,划为30个长方格 形,行政区位于北部,西为大学区,东为 工业区,市中心有绿色地带与空旷处和宽 狭不同的道路系统。工业有纺织、缝纫机 及零件、玻璃、科学器材等。有航空站。
尼赫鲁的梦想
昌迪加尔 昌迪加尔街头掠影昌迪加尔兴建之初,彼 时的印度,新获独立,用中国人常说的话 叫“百废待兴”,无论是经受过专业训练 的建筑和规划人才,还是国家的经济状况, 都很难负担这样一个全新城市的建造。在 国力贫弱之时建造这样的新城,所需要的 人力和物力投资说不定也是劳民伤财。当 然,一个新获独立的国家需要这样的“样 板工程”来激发民族自信心,城市博物馆 入口处的大海报上印着尼赫鲁的一小段豪 言壮语:让这里成为一个自由之印度的新 城市符号,脱离传统的束缚,表达我们未 来的民族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