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经络的生理功能)
中医基础理论习题及答案4
中医基础理论习题及答案(四)第四章【典型试题】一、选择题(一)A型题1.经络系统中,与脏腑有直接络属关系的是:A.奇经八脉 B.十二经别 C.十五别络D.十二经筋 E.十二经脉2.经络系统中,“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的为:A.经别 B.经筋 C.正经 D.奇经 E.别络3.大多循行于人体深部,且有一定循行径路的是:A.络脉 B.孙络 C.浮络 D.别络 E.经脉4.具有联缀四肢百骸、主司关节运动作用的是:A.经别 B.经筋 C.皮部 D.经脉 E.别络5.能调节十二经脉气血,主要与奇恒之腑关系密切的是: A.皮部 B.别络 C.正经 D.奇经 E经别6.具有“溢奇邪”、“通荣卫”作用的是:A.浮络 B.孙络 C.别络 D.经筋 E.奇经7.有一定的起止、循行径路和交接顺序的是:A.十五别络 B.浮络 C.孙络 D.正经E.奇经8.分别起自四肢,循行于体腔脏腑深部,上出于颈项浅部的是:A.阴跷脉 B.阳跷脉 C.足三阴经 D.经别 E.浮络9.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络”于筋肉、关节的体系是:A.十五别络 B.十二经别 C.十二经筋D.十二皮部 E.奇经八脉10.十二经脉的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是:A.浮络 B.孙络 C.经筋 D.别络 E.皮部11.内踝上八寸处以下,循行于下肢内侧中线的经脉是:A.足少阴肾经 B.足太阴脾经 C.足厥阴肝经 D.足阳明胃经 E.足少阳胆经12.下列各组经脉中,从胸腔走向手指末端的是:A.心肝肾经 B.胆胃三焦经 C.心肺心包经 D.心胆小肠经 E.肺脾胆经13.下列各组经脉中,从足趾走向腹腔、胸腔的是:A.肝胆肾经 B.肝脾胃经 C.肾膀胱胃经 D.脾胃肾经 E.脾肝肾经14.在头面部,分布于面部、额部的经脉是:A.阳明经 B.太阳经 C.少阳经 D.厥阴经 E.少阴经15.上达头部巅顶的经脉是:A.足少阳胆经 B.手少阳三焦经 C.手太阴肺经 D.足厥阴肝经 E.手少阴心经16.“头为诸阳之会”是由于:A.头居上部,且有阳经分布B.同名的手足三阳经均在头面部交接C.有“阳脉之海”之称的督脉上行于脑D.与阴经相表里的阳经输送气血于脑 E.头为五脏六腑精气汇聚之所17.十二经脉气血流注形式为:A.直线贯注 B.手足贯注 C.上下贯注D.循环贯注 E.左右贯注18.下列经脉中,不与脏腑连属的是:A.太阳经 B.厥阴经 C.冲脉 D.任脉E.带脉19.具有约束纵行诸经作用的经脉是:A.督脉 B.带脉 C.任脉 D.阴维脉E.阳维脉20.下列经脉中,具有表里关系的是:A.冲脉与任脉 B.足阳明与足少阴 C.阴维脉与阳维脉 D.阴跷脉与阳跷脉 E.手太阳与手少阴21.在十二经气血循环流注中,与足厥阴肝经终端相接的是:A.足少阳胆经 B.手厥阴心包经 C.手少阳三焦经 D.手太阴肺经 E.足少阴肾经22.十二经脉在腹面的分布,由内向外的顺序为:A.足阳明经、足少阴经、足太阴经、足厥阴经 B.足阳明经、足太阴经、足少阴经、足厥阴经C.足少阴经、足阳明经、足太阴经、足厥阴经 D.足少阴经、足阳明经、足厥阴经、足太阴经E.足厥阴经、足阳明经、足少阴经、足太阴经23.与手太阴肺经的起点相接的是:A.手阳明大肠经 B.手少阴心经 C.手太阳小肠经 D.足厥阴肝经 E.足阳明胃经24.十二经脉中,多气多血的经脉是:A.手足阳明经 B.手足太阴经 C.手足太阳经 D.手足少阴经 E.手足少阳经25.十二经脉中,哪条经脉在体表循行最长,经过部位最多:A.足阳明胃经 B.足太阳膀胱经 C.足厥阴肝经 D.足少阳胆经 E.足少阴肾经26.下列哪组经脉环绕口唇:A.心经、脾经、肝经、胃经 B.胃经、肝经、冲脉、任脉 C.肾经、任脉、胆经、冲脉 D.脾经、肝经、冲脉、任脉 E.肝经、胆经、胃经、冲脉27.以下经脉入于上齿中者为:A.足少阴肾经 B.手阳明大肠经 C.足阳明胃经 D.足少阳胆经 E.足太阴脾经28.手三阳经与足三阳经均会于:A.印堂穴 B.神庭穴 C.大椎穴 D.百会穴 E.关元穴29.具有加强足三阴、足三阳经脉与心脏联系作用的是:A.别络 B.经别 C.奇经 D.经筋 E.手少阴心经30.下列十二经脉气血流注次序中哪个环节是错误是:A.手太阴→手阳明→足阳明→ B.足阳明→足少阳→足厥阴→ C.手厥阴→手少阳→足少阳→D.足少阳→足厥阴→手太阴→ E.足太阴→手少阴→手太阳→31.十二经脉气血充盛有余时,则渗注于:A.经别 B.别络 C.奇经 D.督脉 E.浮络32.与月经关系最密切的奇经是:A.冲脉、督脉 B.任脉、带脉 C.阳跷、阴跷 D.冲脉、任脉 E.阴维、阳维33.十二经脉中,循喉咙,挟舌本的是:A.足太阴脾经 B.足厥阴肝经 C.足少阴肾经 D.足阳明胃经 E.手太阴肺经34.奇经八脉中与任脉在咽喉部相会的是:A.冲脉 B.督脉 C.阴跷脉 D.阳维脉 E.阴维脉35.奇经八脉中与脑、髓、肾关系密切的是:A.带脉 B.冲脉 C.任脉 D.督脉 E.阴跷脉36.奇经八脉中,有主“一身左右之阴阳”作用的是A.阴维脉、阳维脉 B.阳跷脉、阴跷脉C.督脉 D.带脉 E.任脉37.任脉的终点是在:A.目眶下 B.口唇 C.目内眦 D.胞宫 E.会阴38.具有濡养眼目、司眼睑之开合和下肢运动功能的经脉是:A.足阳明胃经 B.足少阴肾经 C.足厥阴肝经 D.阳跷脉、阴跷脉 E.足太阴脾经39.对全身细小的络脉起着主导作用的是:A.正经 B.奇经 C.经别 D.浮络 E.别络40.十二正经中,有两支别络的经脉是:A.足太阴经 B.足阳明经 C.足厥阴经 D.手阳明经 E.手厥阴经41.十二正经中,“络脑”的经脉是:A.心经 B.肾经 C.肝经 D.膀胱经 E.胆经42.绕阴器,至小腹的经脉是:A.足少阴经 B.足太阳经 C.足太阴经 D.足厥阴经 E.足少阳经43.循行于“乳中线”的经脉是:A.肝经 B.胃经 C.胆经 D.脾经 E.肾经外眦的经脉是:A.手少阳三焦经 B.手太阳小肠经C.足少阳胆经 D.手阳明大肠经 E.足太阳膀胱经45.起于目外眦的经脉是:A.三焦经 B.小肠经 C.胆经D.胃经 E.大肠经46.奇经八脉中,与足少阴经相并,挟脐上行的经脉是:A.任脉 B.督脉 C.冲脉 D.阴维脉 E.阴跷脉47.十二正经中,联系脏腑最多的经脉是:A.足厥阴肝经 B.足少阴肾经 C.足太阴脾经 D.足阳明胃经 E.足太阳膀胱经48.按循经诊断,在胸前“虚里”处疼痛,痛连左手臂及小指,应考虑:A.心脏疾病 B.肺脏疾病 C.肝胆疾病 D.脾胃疾病 E.肾脏疾病49.与任何脏腑均不相连的经脉是:A.带脉 B.督脉 C.任脉 D.三焦脉 E.冲脉(二)B型题A.孙络 B.浮络 C.别络 D.正经 E.奇经1.行于浅表而常浮现的是:2.主要加强相为表里两经间在体表联系作用的是:3.在人体上肢无分布的是:A.足阳明胃经 B.足少阴肾经 C.足太阴脾经 D.冲脉与任脉 E.足少阳胆经4.连舌本、散舌下的经脉是:5.到舌根两旁的经脉是:6.环绕口唇后到目眶下的经脉是:A.足厥阴肝经 B.手太阴肺经 C.手少阳三焦经 D.手太阳小肠经 E.阳跷脉7.循喉咙、入颃颡的是:8.环绕口唇的是:9.上连目系的是:A.手阳明大肠经 B.手少阳三焦经 C.足少阳胆经 D.足太阳膀胱经 E.足少阴肾经10.起于睛明穴,其支者从头顶到耳上角部的是:11.起于关冲穴,其支者从耳后分出,进入耳中,出走耳前者为:12.起于目外眦,其支者从耳后进入耳中,出走于耳前者为:A.督脉 B.足厥阴肝经 C.足少阴肾经D.足太阳膀胱经 E.手太阳小肠经13.其脉左右交会于头顶部的是:14.出于额上达巅顶的是:15.沿头部正中线,经头顶的是:A.足少阴肾经 B.足太阳膀胱经 C.任脉 D.督脉 E.冲脉16.沿脊柱两旁循行的是:17.沿脊柱里面上行的是:18.其分支从胞中出,向后与督脉相通,上行于脊柱内的是: A.冲脉 B.任脉 C.督脉 D.阴跷脉E.阴维脉19.称为“血海”的经脉是:20.称为“十二经脉之海”的是:21.称为“阴脉之海”的是:A.督脉 B.任脉 C.阳跷脉 D.冲脉E.带脉22.与女子月经关系最密切的是:23.与妇女妊娠关系最密切的是:24.能调节全身阳经气血的是:(三)D型题1.足阳明经所络属的脏腑为:A.膀胱 B.三焦 C.脾 D.肾 E.胃2.十二经别的含义应是:A.从十二经脉别行分出的正经B.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络于筋肉的体系C.有联缀四肢百骸、主司关节运动的作用D.主要加强相为表里的两条经脉之间在体表联系的作用E.主要加强十二经脉中相为表里的两经之间在深部联系的作用3.十二经筋的含义是:A.十二经脉的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B.有加强相为表里的两经之间在体表联系的作用C.十二经脉之气结、聚、络于筋肉、关节的体系 D.为十二经脉较大的分支E.具有联缀四肢百骸、主司关节运动的作用4.手太阳经脉所络属的脏腑是:A.三焦 B.胆 C.心 D.肺 E.小肠5.手太阴经的起止点分别是:A.目外眦 B.手小指端 C.手大指端 D.中焦 E.食指端6.足太阳膀胱经的起止点分别是:A.目外眦 B.鼻翼旁 C.足大趾 D.目内眦 E.足小趾端 A.手太阳小肠经 B.手厥阴心包经 C.手少阴心经 D.手阳明大肠经 E.足太阴脾经8.在小指端处相交接的经脉是:A.手太阴肺经 B.手阳明大肠经 C.手太阳小肠经 D.手少阴心经 E.手少阳三焦经9.足少阳经的起止点分别是:A.目内眦 B.目外眦 C.足小趾 D.足大趾 E.足小趾端10.手少阳经的起止点分别是:A.小指端 B.目内眦 C.食指端 D.无名指端 E.目外眦11.在足大趾爪甲后丛毛处交接的经脉是:A.足厥阴经 B.足太阴经 C.足少阳经D.足少阴经 E.足阳明经12.交接于胸中的经脉是:A.足厥阴肝经 B.足少阳胆经 C.手少阴心经 D.足少阴肾经 E.手厥阴心包经13.交接于心中的经脉是:A.足阳明胃经 B.足太阴脾经 C.手少阴心经 D.手太阳小肠经 E.手阳明大肠经14.交接于肺中的经脉是:A.足少阳胆经 B.足少阴肾经 C.足厥阴肝经 D.手太阴肺经 E.手阳明大肠经15.足三阴经从足趾上行于何处交于手三阴经:A.头面部 B.上肢内侧 C.胁肋 D.腹腔 E.胸腔16.称“头为诸阳之会”的主要依据是:A.督脉行于头顶 B.清阳出上窍 C.手三阳经止于头部 D.足三阳经起于头部 E.阳经不行于头部17.其脉循行左右成对,起于内外踝下,会合于目内眦的是:A.阴维脉 B.阳维脉 C.足厥阴经 D.阳跷脉 E.阴跷脉18.下列属足厥阴经循行的部位有:A.双腿内侧前缘 B.小腹 C.脊柱两侧D.鼻咽部 E.足大趾端(四)X型题1.下列属于经脉的是:A.十二经别 B.十二经筋 C.十二皮部D.十二经脉 E.奇经八脉2.分布于躯干部侧面的经络有:A.肺经 B.脾之大络 C.胃经 D.肾经E.胆经3.经络学说的产生与哪些医疗实践关系最密切:A.熨法 B.针灸 C.气功 D.推拿 E.敷药4.奇经八脉的作用是:A.进一步密切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 B.加强五脏六腑间的联系 C.与肝、肾、脑、髓关系密切D.调节十二经脉气血 E.统帅全身络脉5.属于足厥阴经循行的部位有:A.阴器 B.少腹 C.两胁 D.两乳 E.巅顶6.起于胞中的经脉有:A.冲脉 B.带脉 C.任脉 D.阴维脉 E.督7.“奇经”异于“正经”之处是:A.不是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 B.分布没有正经规则 C.与脏腑不直接络属D.相互间无表里关系 E.人之气血并非常行奇经8.从腋下走出的经脉是:A.手太阴经 B.足厥阴经 C.足太阴经D.手少阴经 E.手厥阴经9.经络能联络沟通全身脏腑组织器官,主要表现在:A.脏腑与肢节之间的联系 B.脏腑与五官九窍之间的联系 C.脏腑之间的联系D.六腑之间的联系 E.经脉之间的联系10.经络学说指导疾病的诊断,下列哪些是正确的:A.两胁疼痛,多为肝胆疾病 B.缺盆中痛,多是肺的病变C.前额疼痛,多与阳明经有关 D.头两侧疼痛,多与少阳经有关E.巅顶疼痛,多与太阴经有关11.经络的生理功能是:A.调节机能平衡 B.感应传导 C.通行气血,濡养脏腑组织D.沟通表里上下 E.联系脏腑器官12.经络在病理方面的作用是:A.内脏病变反映于五官九窍的途径 B.五脏病变相互影响的途径C.内脏病变反映于体表一定部位的途径D.脏与腑之间病变相互影响的途径E.外邪由表入里的途径13.十二经别的主要功能是:A.加强相互表里的两条经脉在深部的联系B.加强足三阴经、足三阳经与心脏的联系C.扩大十二经脉的主治范围 D.加强十二经脉对头面的联系E.加强体表与体内、四肢与躯干的向心联系14.循行于腹面的经脉有:A.足阳明经 B.足少阴经 C.足太阴经D.任脉 E.足厥阴经15.脏腑中有“大络”的是:A.脾 B.胃 C.肺 D.肝 E.肾16.经过大椎穴的经脉是:A.足阳明经 B.足太阳经 C.手太阳经D.手少阳经 E.手阳明经17.到达目内眦的经脉有:A.阳跷脉 B.膀胱经C.肝经D.阴跷脉 E.脾经18.环绕口唇的经脉有:A.任脉 B.胃经 C.冲脉 D.大肠经 E.肝经19.与督脉交会于大椎穴的经脉是:A.手三阳经 B.足厥阴经 C.足三阳经 D.阳跷脉 E.阴维脉20.行于脊柱内的经脉有:A.督脉 B.冲脉 C.足少阴肾经D.足太阳膀胱经 E.足少阳胆经21.进入耳中的经脉有:A.手少阳 B.手太阳 C.足少阳1).足太刚 E.手阳明22.下列与牙齿有联系的经脉是:A.肾经 B.大肠经巴脾经 D.胃经 E.肝经23.与女子的月经来潮有密切关系的经脉有:A.跷脉 B.维脉 C.任脉 D.心经 E.冲脉24.与任脉交会的经脉有:A.足三阴经 B.阳维脉 C.阴跷脉D.阴维脉 E.冲脉25.经过“气街”的经脉有:A.冲脉 B.肝经 C.脾经 D.胃经 E.胆经26.下列循行于躯干腹面的经脉是:A.任脉 B.肾经 C.脾经 D.胃经 E.冲脉27.与心相联系的正经有:A.足太阴 B.足少阴 C.手少阴D.足厥阴 E.手太阳28.到达足大趾的经脉有:A.胃经 B.脾经 C.肝经 D.胆经 E.冲脉29.起于足外踝之下的经脉有:A.足太阳 B.阳维脉 C.足少阳D.阳跷脉 E.足阳明30.督脉到达的部位有:A.绕阴器 B.颅内 C.脐中央D.上唇系带 E.下颌部31.以下指冲脉的是:A.血海 B.气海 C.十二经脉之海D.阴脉之海 E.五脏六腑之海32.下列“络脑”的经脉有:A.心经 B.胆经 C.肝经 D.膀胱经 E.督脉33.肾经联系的脏腑,除肾与膀胱外还有: A.肺 B.肝 C.心 D.脾 E.心包34.足少阴肾经到达的部位有:A.足跟 B.舌根 C.气街 D.小腿内侧后缘 E.腰部35.手足太阳经在头面部分布于:A.头侧 B.面颊 C.耳前 D.头顶 E.头后36.足阳明经到达的部位有:A.足大趾 B.足二趾 C.足中趾D.足四趾 E.足小趾37.足厥阴肝经循行过程中,联系的脏有:A.心 B.肺 C.胃 D.胆 E.肝试题答案一、选择题(一)A型题1.E 2.C 3.E 4.B 5.D 6.B 7.D 8.D 9.C 10.E11.B 12.C 13.E 14.A 15.D 16.B 17.D 18.E 19.B 20.E21.D 22.C 23.D 24.A 25.D 26.B 27.C 28.C 29.B 30.B31.C 32.D 33.C 34.E 35.D 36.B 37.A 38.D 39.E 40.A41.B 42.D 43.B 44.B 45.C 46.C 47. B 48.A 49.A(二)B 型题1.B 2.C 3.E 4.C 5.B 6.D 7.A 8.A 9.A 10.D11.B 12.C 13.D 14.B 15.A 16.B 17.D 18.E 19.A 20.A21.B 22.D 23.B 24.A(三)D 型题1.CE 2.AE 3.CE 4.CE 5.DE 6.DE 7.AC 8.CD 9.BD 10.DE11.AC 12.DE 13.BC 14.CD 15.DE 16.CD 17.DE 18.BD(四)X 型题1.ADE 2.BE 3.BCD 4.ACD 5.ABCDE 6.ACE 7.BCD 8.ADE9.ABCE 10.ABCD 11.ABCDE 12.ABCDE 13.ABCDE 14.ABCDE 15.AB 16.ABCDE17.ABD 18.ABCDE 19.AC 20.ABC 21.ABC 22.BD 23.CE 24.ADE25.ADE 26.ABCDE 27.ABCE 28.ABCDE 29.BD 30.BCDE 31.ACE 32.DE33.ABCE 34.ABDE 35.BDE 36.ABC37.BCDE。
中医基础理论-经络
第四章 经络
第二节 十二经脉
❖ (四)流注次序
第四章 经络
第二节 十二经脉
• 三、具体循行
• (一)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胃部,向下联络于大肠,回绕 过来沿着胃上口贲门,穿过膈肌,进入胸腔,属于肺脏。从 肺系横出腋下的体表部。此处有中府、云门穴,向上外形成 弧形曲线,下循上臂屈侧,走手少阴(屈侧尺侧缘)、手厥 阴之前,亦即上臂屈侧桡侧缘,经天府、侠白穴,下行肘中 桡侧缘的尺泽穴,沿前臂屈侧桡骨边缘(孔最穴),然后进 入寸口(桡骨远端桡动脉搏动处)有经渠、太渊穴,上向大 鱼际部,沿鱼际穴,出大指末端(少商穴)。
第四章 经络
第二节 十二经脉
• (二)分布规律 • (3)躯干部:
• 足三阴经分部在胸腹部 • 手三阴经,从腋下穿出 • 手三阳经循肩胛部 • 足三阳经则阳明经在前,太阳经在后,少阳经在体侧
• (4)腹面:内向外依次是足少阴经、足阳明 经、足太阴经和足厥阴经(肾胃脾肝)。
第四章 经络
第二节 十二经脉
• 分支:从缺盆上行,经颈旁 (天鼎、扶突穴)至面颊, 人下齿龈中,复返出来挟口角,通过足阳明胃经地 仓穴,绕至上唇鼻中央督脉的水沟穴 (人中),左脉 右行,右脉左行,分别至鼻孔两旁(迎香穴),与 足阳明胃经相接。
第四章 经络
第二节 十二经脉
• (二)手阳明大肠经
• 起于食指端——行于 上肢外侧前缘—络肺, 属大肠—止于鼻翼旁
• 手三阴经与手三阳经交接于手指末端 • 手三阳经与足三阳经交接于头面部( 头为诸阳之会) • 足三阳经与足三阴经交接于足趾末端 • 足三阴经与手三阴经交接于交接于胸腹部
第四章 经络
第二节 十二经脉
• 走向与交接规律
第四章 经络
中医基础理论思维导图-简单高清脑图_知犀
中医基础理论第一节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整体观念(1)人是一个有机整体(2)人与环境的统一性辨证论治(1)症、证、病的区别(2)辨证与论治的关系第二节阴阳学说阴阳的概念和属性事物阴阳属性的分析和运用阴阳的相互关系(1)阴阳的对立制约(2)阴阳的互根互用(3)阴阳的消长平衡(4)阴阳的相互转化阴阳学说的临床应用(1)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2)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第三节五行学说五行与五行学说(1)五行的特性(2)五行的分类五行的生克乘侮(1)五行的相生相克(2)五行的相乘相侮五行学说的临床应用(1)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2)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第四节藏象五脏(1)心(2)肺(3)脾(4)肝(5)肾五脏之间的关系五脏与志、液、体、华、窍的关系六腑(1)胆(2)胃(3)小肠(4)大肠(5)膀胱(6)三焦奇恒之腑(1)脑(2)女子胞五脏与六腑的关系(1)心与小肠(2)肺与大肠(3)脾与胃(4)肝与胆(5)肾与膀胱第五节气血津液气(1)气的生成(2)气的分类与分布(3)气的生理功能(4)气的运行血(1)血的生成(2)血的运行(3)血的生理功能(4)气与血的关系津液(1)津液的生成与分布(2)津液的代谢(3)津液的生理功能第六节经络经络系统的组成(1)经络与经络系统(2)经络系统的组成十二经脉(1)十二经脉走向和交接规律(2)十二经脉分布规律和流注次序奇经八脉(1)奇经八脉的特点和作用(2)督、任、冲、带脉的基本功能经络的生理功能经络的主要生理功能第七节体质体质的构成要素与分类(1)体质的构成要素(2)体质的分类体质学说的应用(1)指导养生防病(2)指导辨证治疗第八节病因外感病因(1)六淫(2)疠气内伤病因(1)七情内伤(2)饮食失宜病理产物性病因(1)痰饮(2)瘀血(3)结石其他病因(1)毒邪(2)药邪第九节发病与病机发病原理正气与邪气在发病中的辩证关系基本病机(1)邪正盛衰(2)阴阳失调(3)气血失调(4)津液失调第十节治未病与康复治未病(1)未病先防(2)既病防变(3)愈后防护康复康复的原则及常用疗法。
中医基础理论(经络的生理功能)
经络的生理功能经络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脏腑与组织器官联系的桥梁和枢纽,是血气灌注脏腑组织形体官窍的通道。
以十二经脉为主体的经络系统,具有沟通联系、感应传导及运输、调节等基本生理机能。
一、沟通联系作用人体全身内外、上下、前后、左右相互联系,脏腑、形体、官窍各种机能协调统一,主要是依赖经络的沟通联系作用实现的,这种沟通联系作用,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脏腑与体表的联系内在脏腑与外周体表肢节的联系,主要是通过经络的沟通作用来实现的。
尤其是十二经脉内属脏腑,外连体表,每条经脉对内与脏腑发生特定的属络关系,对外联络筋肉、关节和皮肤。
《灵枢·海论》说:“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
”并纵贯上下、内外。
手三阴经由胸走手,手三阳经由手走头,循行于上肢内外侧;足三阳经由头走足,足三阴经由足走腹胸,循行于下肢内外侧。
这种联系表现有特定性和广泛性两方面,即体表的一定部位和体内的不同脏腑之间的内外统一关系。
(二)脏腑与官窍的联系通过经络的起、止、上、下、循行、出入、挟贯、属络、交、连、支、布、散等把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等组织器官有机地结合起来,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如《灵枢·邪气藏府病形》有“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以及手阳明“挟口”、足阳明“挟口环唇”、足厥阴“环唇内”、手阳明“挟鼻孔”、足阳明“起于鼻、手太阳“抵鼻”、足少阳“绕毛际”、足厥阴“入毛中,过阴器”、冲、任、督三脉均“下出会阴”等,指出经脉与目、舌等五官九窍的密切联系。
因此,内在脏腑通过经络与官窍相互沟通而成为一个整体,五官成为五脏系统之苗窍,反应脏腑经络组织生理机能和病理变化。
(三)脏腑之间的联系脏与脏、脏与腑、腑与腑之间经过经络的沟通联络而密切联系。
在十二经脉中,每一条经脉都分别属络脏与腑,如手太阴经属肺络大肠,手阳明经属大肠络肺等,又通过经别和别络加强联系,这是脏腑相合理论的主要结构基础。
中医基础理论第4章经络
二、 经络学说的应用
(一)阐释病理变化 1.经络是外邪由表传里的途径 2.经络是体内病变形之于外的途径 3.经络是脏腑病变相互传变的途径 (二)指导疾病诊断 1.循经诊断 2.分经诊断 (三)指导疾病治疗 1.指导针灸推拿治疗 循经取穴
在针灸推拿治疗时,必须先运用经络学说进行辩证,断定疾病属 于何经,再根据经络的循行分布线路和联系范围来选定穴位,叫 做~。
二、别络
概念 功能
(一)加强十二经脉表里两经在体表的联系 (二)加强人体前、后、侧面统一联系,统帅其他络脉 (三)渗灌气血以濡养全身
三、经筋
概念 功能
四、皮部
概念 功能
第四节 经络的生理功能和应用
一、经络的生理功能
(一)沟通联系作用 1.脏腑与体表、肢节的联系 2.脏腑与官窍之间的联系 3.脏腑之间的联系 4.经脉之间的联系 (二)运行气血作用 (三)感应传导作用 (四)调节作用
上肢
后——手少阴心经
前——手阳明大肠经
外侧—— 手三阳经 中——手少阳三焦经
后——手太阳小肠经
前——足太阴脾经△
内侧——足三阴经 中——足厥阴肝经△
下肢
后——足少阴肾经
前——足阳明胃经
外侧——足三阳经 中——足少阳胆经
后——足太阳膀胱经
△在内踝上8寸以下,肝经在前,脾经在中。
3.躯干部
手三阴经——从腋下出于体表 手三阳经——肩胛部 足三阴经——胸腹部 足三阳经——阳明经—胸腹面
太阳经—背面 少阳经—体侧 循行于腹面的经脉,自内向外依次为足少阴肾经、足阳
明胃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
四、表里关系
五、流注次序
食指端
鼻旁
足大趾端
中医基础理论_8-经络学说
晋 • 皇甫谧 ——《针灸甲乙经》 宋 • 王惟一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四、经络系统的组成
经脉
络脉
连属 经部分 络 系 统
奇经八脉 十二经别
十五别络 浮络 孙络
十二经筋 外连
十二皮部 内属—— 五脏六腑
十二经脉
(二)十二经脉在四肢部的分布 阴经分布在四肢的内侧面:“内侧前中后,太阴厥少阴”。但足三阴经在内踝尖上八寸以下的
分布,前中后部位依次是厥阴、太阴、少阴。 阳经分布在四肢的外侧面:“外侧前中后,阳明少太阳”。
(三)十二经脉在躯干部的分布
手三阴经从胸部走向腋下;
肝经
手三阳经循经肩部和肩胛部;
足三阴经行于胸腹部(前);
3 、脏为阴,腑为阳:阴经属脏,阳经属腑。
(二)具体名称
前 手太阴肺经 内侧 手三阴经 中 手厥阴心包经
后 手少阴心经
上
前 手阳明大肠经
手外侧
手三阳经
中 手少阳三焦经 后 手太阳小肠经
肢
前 足太阴脾经 内侧 足三阴经 中 足厥阴肝经
后 足少阴肾经
前 足阳明胃经 外侧 足三阳经 中 足少阳胆经
后 足太阳膀胱经
下
足
肢
二、十二经脉的走向交接规律
(一)走向规律 手三阴经,从胸走手,交手三阳经; 手三阳经,从手走头, 交足三阳经; 足三阳经,从头走足,交足三阴经; 足三阴经,从足走腹, 交手三阴经。
头(面)
胸
手
腹 足
手之 三阴
足 之 三 阳
(二)交接规律
1、相表里的阴阳两经在四肢末端相交接
手太阴肺经
中医基础理论-第四章-经络ppt课件
完整版ppt课件
30
手少阳三焦经
起于无名指尺侧端,向上沿 无名指尺侧至手腕背面,上行 前臂外侧尺、桡骨之间,过肘 尖,沿上侧向上至肩部,向前 行入缺盆,布于膻中,散络心 包,穿过膈肌,依次属上中下 三焦。
分支1:从膻中分出,上行 出缺盆,至肩部,左右交会于 大椎,分开上行到项部,沿耳 后直上出耳上角,然后屈曲向 下经面颊部到目眶下。
表里:彼此之间无表里配合关系
完整版ppt课件
35
(二)、奇经八脉的功能
十二经气血满溢 注入奇经、蓄以备用
调节经
保持气
脉气血 十二经气血不足,奇经气血给以补充
血恒定
冲—— 通行上下前后
督——总督一身之阳经
功
任——总任一身之阴经
统摄气血
能 加强经脉联系 带——约束纵行诸经
协调阴阳
阴阳跷— 主宰一身左右
完整版ppt课件
前——太阴 中——厥阴 后——少阴 前——阳明 中——少阳 后——太阳 7
脏为阴、腑为阳: 每一阴经分别隶属于一脏,每一阳经分别隶属 于一腑,各经以所属脏腑命名。
上为手,下为足:
分布于上肢的经脉——手经 在经脉前冠以“手”“足”
字 分布于下肢的经脉——足经
完整版ppt课件
8
(二)具体名称
系统 络脉 浮 络——浮于浅表部位的络脉
孙 络——最细小的络脉
十二经筋——十二经脉循行部位上分布的筋
连属部
肉体系
十二皮部——十二经脉在体表一定部位的反
应区
完整版ppt课件
6
第二节 十二经脉 一、名称分类
十二经脉的名称有一定的意义 (一)命名原则 内为阴、外为阳:
中医基础理论总结-第四章 经络
第四章经络第一节经络学说概述1.经络的基本概念经络:经脉和络脉的总称,试运行全身气血,联络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的通道经脉:经,路径。
经脉是主干,纵行于固定的路径,多行于深部络脉:络,网络。
络脉是分支,纵横交错,网络全身,深浅部皆有2.经络系统的组成手足三阴经气血循行的主要通道十二经脉(正经)手足三阳经奇经八脉:督脉,冲脉,任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经脉阳维脉。
有统帅,联络,调节十二经脉的作用经脉和络脉十二经别:从十二经脉别出的经脉。
有加强十二经脉中表里两经在体内联系的作用。
十五别络:加强表里两经在体表的联系和渗灌气血络脉孙络:细小的络脉浮络:浮现于体表的络脉经络系统属:十二经脉各与其本身脏腑直接相连内属络:十二经脉各与其相为表里的脏腑相连十二经筋:十二经脉所连属的筋肉系统。
具有连缀四肢百骸主外连司关节运动的功能十二皮部:十二经脉的功能活动反应于体表皮肤的分区第二节十二经脉1.十二经脉的名称太阴肺经手厥心包阴经行于上肢前缘少阴心经内侧中线属脏阴:分布于四肢内太阴脾经后缘侧面的经脉足厥阴肝经行于下肢少阴肾经阴阳阳明大肠经命名原则及手少阳三焦经行于上肢前缘具体名称太阳小肠经外侧中线阳:分布于四肢外阳明胃经后缘侧面的经脉足少阳胆经行于下肢太阳膀胱经脏腑脏为阴每一条阴经分别隶属于一脏腑为阳,每一条阳经分别隶属于一腑手:行于上肢起于或止于手的经脉,在经脉名前冠以手手足足:行于下肢起于或止于脚的经脉,在经脉名前冠以足2.十二经脉的走向规律手三阴经,从胸走手,交于手三阳经。
手三阳经,从手走头,交于足三阳经。
足三阳经,从头走足,交于足三阴经。
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至胸,交于手三阴经。
3.十二经脉的交接规律(1).十二经脉相表里的阴阳两经在四肢末端相交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交于食指端(商阳)手厥阴心包经与手少阳三焦经交于中指端(关冲)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交于小指端(少冲少泽)足阳明胃经与足太阴脾经交于足大趾(隐白)足少阳胆经与足厥阴肝经交于足大趾后(大敦)足太阳膀胱经与足少阴肾经交于足小趾(至阴)(2)同名手足阳经交于头面部(头为诸阳之会)手阳明大肠经与足阳明胃经交于鼻翼旁(迎香)手少阳三焦经与足少阳胆经交于目外眦(瞳子髎)手太阳小肠经与足太阳膀胱经交于目内眦(睛明)(3)同名手足阴经交接于胸中足太阴脾经与手少阴心经交于心中足厥阴肝经与手太阴肺经交于肺中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交于胸中4.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1)体内分布以纵行分布兼有或多或少的迂回曲折,交错出入,各经间及其与奇经和络脉之间多有交叉(2)体外分布头面部手足阳明经:面部额部手足阳经手足少阳经:侧头部手足太阳经:面颊部头顶头后部躯干部手三阳经行于肩胛部手手三阴经均从腋下走出足阳明胃经行于前(胸腹面)足少阳胆经行于侧面足足太阳经行于后(背面)足少阴肾经足三阴经均行于腹面,自内向外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胆经前缘:太阴阴经:在内侧面中线:厥阴四肢后缘:少阴前缘:阳明阳经:在外侧面中线:少阳后缘手少阴心经达目系手足阴经足太阴脾经连舌本,散舌下。
中医基础理论-经络-十二经脉
(一)表里关系的涵义:
十二经脉中的阳经和阴经之间, 通过经别、别络的沟通,相互联系, 相互配合,形成六对 “表里相合” 的关系。即:太阴—阳明,厥阴—少阳、
少阴—太阳。手足共六对。阴经属里, 阳经属表。
(二)属络脏腑:
1、经络系统深入体内,直接与脏腑联系。 2、阳经属腑,络脏;阴经属脏,络腑。 “属”:十二经脉与其本经的脏或腑 直接相连接的关系。 “络”:十二经脉与其本经相互表里 经的脏或腑的关系。 如手阳明经 ,为大肠经,属大肠,相 表里的手太阴经,为肺经 ,络肺。
足厥阴肝经
起于足大趾,沿 下肢内侧中线 (内踝8寸处以下, 行于前缘),至 少腹、胁助,直 至头顶。 其分支从肝分出, 贯膈,注肺中, 与手太阴肺经相 接。
第 三 节 奇经八脉
一、概述
(一)奇经八脉的含义: 指异于十二正经的八条经脉的总 称,包括督、任、冲、带、阴跷、 阳跷、阴维、阳维共八条经脉。
(四)带脉:
带,束带、腰带
1.约束纵行诸脉,调节纵行诸脉 的脉气 2.维络腰腹,固护胞胎,主司妇 女带下。
(五)阴阳跷脉:
跷,跷捷、轻踺,
1.濡养眼目和司眼睑之开合。 2.主司下肢运动,使下肢运动灵 活跷踺。 古人还有“分主一身左右之阴阳”之说。
(六)阴阳维脉:维,维系、维络。 阴维脉“维络诸阴”;阳维脉“维
手阳明大肠经
足阳明胃经
起于鼻翼旁,沿 鼻根、前额、胸 部乳中线、腹部 正中线旁开2寸处 沿下肢前外侧下 行。其主要分支 从足背分出,至 大趾与足太阴脾 经相接。
起于足大趾内侧端,沿 内侧赤白肉际,上行过 内踝的前缘,沿小腿内 侧正中线上行。至内踝 尖上八寸处,交出足厥 阴肝经之前,上行沿大 腿内侧前缘,进入腹中, 属脾,络胃。向上穿过 膈肌,沿食道两旁,连 舌本,散舌下。 分支:从胃别出, 上行通过膈肌,注入心 中,交于手少阴心经。
中医基础理论--经络学说
中医基础理论--经络学说经络学说是中医的基础理论之一,它是指人体经络系统的形态、分布、功能和调节机制的学说。
在中医理论体系中,经络学说是贯穿始终的重要理论,对于中医诊断、治疗和预防疾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经络学说最早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的古代经络学说,经过几千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
经络系统是人体的一个重要系统,它是由经络组成的,经络是连接器官、组织和组织之间的通道。
经络不仅在表面运行,同时也在深层组织和脏腑之中。
人体的经络系统相当于一个复杂的通信网络,贯穿全身,并进行信息传递、物质运输和调节功能。
按照经络学说,人体有十四条正经,包括三阳经、三阴经和八奇经。
其中三阳经包括足阳明胃经、手阳明大肠经和足太阳膀胱经;三阴经包括手太阴肺经、足太阴脾经和手少阴心包经;八奇经包括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三焦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足厥阴肝经和手少阳胆经。
每一条经络都与一定的脏腑相对应,通过经络可以传输血液、气、营养物质和信息,并调节身体的生理功能。
经络学说认为,人体的经络系统是一个能量场,通过经络可以感知和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情况。
正常情况下,经络系统中的气血运行畅通,维持着我们身体的健康状态。
然而,当气血运行不畅时,就会导致经络的堵塞和疏通不畅,从而引发疾病。
中医的治疗方法通常是通过调节经络系统,使气血恢复平衡,从而达到治病的目的。
根据经络学说,中医治疗一般采用针灸、推拿、中药等方法来调节经络系统。
针灸是将针刺入特定的穴位,通过刺激经络系统的气血运行来恢复身体的平衡;推拿是通过按摩身体表面的穴位,刺激经络系统,增强气血运行;中药则是通过服用草药来调节气血的流动,恢复人体的正常功能。
经络学说的研究对于中医的治疗和预防疾病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们不仅可以解释中医的一些疗效,也为中医诊断和治疗提供了依据。
经络学说的研究还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一些疾病的本质和产生的机制,为中医的临床实践提供指导。
经络--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辅导《中医基础理论》第九单元讲义
正保远程教育旗下品牌网站美国纽交所上市公司(NYSE:DL)
上医学教育网做成功医学人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辅导《中医基础理论》第九单元讲义
经络
一、经络学说
(一)经络的基本概念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感应传导信息的通路系统,是人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经络系统的组成
人体的经络系统由经脉系统、络脉系统及其连属部分组成。
见下表:
经络系统组成简表
二、十二经脉
十二经脉对称地分布于人体的两侧,并分别循行于上肢或下肢的内侧或外侧。
每一条经脉分别归属于一个脏或一个腑。
故十二经脉的名称包括三部分,即手或足经、阴或阳经、脏或腑经。
如手太阴肺经等。
一般来说,手经行于上肢,足经行于下肢;阴经行于四肢内侧而属脏,阳经行于四肢外侧而属腑。
1.十二经脉的走向规律
十二经脉的走向规律是手之三阴,从脏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
2.十二经脉的交接规律
十二经脉交接规律,是手三阴经从胸腔走向手指末端,交于手三阳经;手三阳经从手指末端走向头面部,交足三阳经;足三阳经从头面部走向足趾末端,交足三阴经;足三阴经则从足趾走向腹腔和胸腔,交于手三阴经。
从而形成阴阳相贯、如环无端的循行路径。
3.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
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是四肢部位:阴经分布在内侧面,阳经分布在外侧面。
内侧分三阴,外侧分三阳,其前后顺序是太阴、阳明在前线;少阴、太阳在后线;厥阴、少阳在中线。
头面部位:则阳明经行于面部、额部;。
中医基础理论-经络学说
中医基础理论-经络学说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
经,有路径之意。
经脉贯通上下,沟通内外,是经络系统的主干。
络,有网络之意。
络脉是经脉别出的分支,较经脉细小,纵横交错,遍布全身。
经络内属于脏腑,入络于肢节,沟通于脏腑与体表之间,将人体脏腑、组织、器官联结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并借此行气血、营阴阳,使人体各部的功能活动得以保持协调和相对平衡。
研究经络系统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之间的关系的理论,称为经络学说。
是中医学分析人体生理、病理和对疾病进行诊疗的主要依据之一。
“经络”一词首先见《内经》,《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说:“阴之与阳也,异名同类,上下相会,经络之相贯,如环无端。
”又如《灵枢·脉经》中说:“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经络学说的内容十分广泛,包括经络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循行部位、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表现,经络中血气的运行与自然界的关系,经脉循行路线上的穴位及其主治作用,经络与脏腑的关系等等。
经络学说的形成,是以古代的针灸、推拿、气功等医疗实践为基础,经过漫长的历史过程,结合当时的解剖知识和藏象学说,逐步上升为理论的,其间受到了阴阳五行学说的深刻影响。
《黄帝内经》的问世,标志着经络学说的形成。
《内经》中系统地论述了十二经脉的循行部位、属络脏腑。
......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经络学说在临床上可以应用于解释病理变化、协助疾病诊断,以及指导临床治疗三个方面。
1、解释病理变化经络与疾病的发生、传变有密切的关系。
某一经络功能异常,就易遭受外邪的侵袭,既病之后,外邪又可沿着经络进一步内传脏腑。
经络不仅是外邪由表入里的传变途径,而且也是内脏之间、内脏与体表组织间病变相互影响的途径。
2、协助疾病诊断由于经络有一定的循行部位和脏腑络属,可以反映所属脏腑的病证。
因而在临床上,就可以根据疾病所出现的症状,结合经络循行的部位及所联系的脏腑,作为临床诊断的依据。
如胁痛,多病在肝胆,胁部是肝经和胆经的循行之处。
中医基础理论习题及答案解析
中医基础理论习题及答案(四)第四章【典型试题】一、选择题(一)A型题1.经络系统中,与脏腑有直接络属关系的是:A.奇经八脉 B.十二经别 C.十五别络D.十二经筋 E.十二经脉2.经络系统中,“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的为:A.经别 B.经筋 C.正经 D.奇经 E.别络3.大多循行于人体深部,且有一定循行径路的是:A.络脉 B.孙络 C.浮络 D.别络 E.经脉4.具有联缀四肢百骸、主司关节运动作用的是:A.经别 B.经筋 C.皮部 D.经脉 E.别络5.能调节十二经脉气血,主要与奇恒之腑关系密切的是:A.皮部 B.别络 C.正经 D.奇经 E经别6.具有“溢奇邪”、“通荣卫”作用的是:A.浮络 B.孙络 C.别络 D.经筋 E.奇经7.有一定的起止、循行径路和交接顺序的是:A.十五别络 B.浮络 C.孙络 D.正经E.奇经8.分别起自四肢,循行于体腔脏腑深部,上出于颈项浅部的是:A.阴跷脉 B.阳跷脉 C.足三阴经 D.经别 E.浮络9.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络”于筋肉、关节的体系是:A.十五别络 B.十二经别 C.十二经筋D.十二皮部 E.奇经八脉10.十二经脉的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是:A.浮络 B.孙络 C.经筋 D.别络 E.皮部11.内踝上八寸处以下,循行于下肢内侧中线的经脉是:A.足少阴肾经 B.足太阴脾经 C.足厥阴肝经 D.足阳明胃经 E.足少阳胆经12.下列各组经脉中,从胸腔走向手指末端的是:A.心肝肾经 B.胆胃三焦经 C.心肺心包经 D.心胆小肠经 E.肺脾胆经13.下列各组经脉中,从足趾走向腹腔、胸腔的是:A.肝胆肾经 B.肝脾胃经 C.肾膀胱胃经 D.脾胃肾经 E.脾肝肾经14.在头面部,分布于面部、额部的经脉是:A.阳明经 B.太阳经 C.少阳经 D.厥阴经 E.少阴经15.上达头部巅顶的经脉是:A.足少阳胆经 B.手少阳三焦经 C.手太阴肺经 D.足厥阴肝经 E.手少阴心经16.“头为诸阳之会”是由于:A.头居上部,且有阳经分布范文范例学习参考B.同名的手足三阳经均在头面部交接C.有“阳脉之海”之称的督脉上行于脑D.与阴经相表里的阳经输送气血于脑E.头为五脏六腑精气汇聚之所17.十二经脉气血流注形式为:A.直线贯注 B.手足贯注 C.上下贯注D.循环贯注 E.左右贯注18.下列经脉中,不与脏腑连属的是:A.太阳经 B.厥阴经 C.冲脉 D.任脉E.带脉19.具有约束纵行诸经作用的经脉是:A.督脉 B.带脉 C.任脉 D.阴维脉E.阳维脉20.下列经脉中,具有表里关系的是:A.冲脉与任脉 B.足阳明与足少阴 C.阴维脉与阳维脉 D.阴跷脉与阳跷脉 E.手太阳与手少阴21.在十二经气血循环流注中,与足厥阴肝经终端相接的是:A.足少阳胆经 B.手厥阴心包经 C.手少阳三焦经 D.手太阴肺经 E.足少阴肾经22.十二经脉在腹面的分布,由内向外的顺序为:A.足阳明经、足少阴经、足太阴经、足厥阴经 B.足阳明经、足太阴经、足少阴经、足厥阴经C.足少阴经、足阳明经、足太阴经、足厥阴经 D.足少阴经、足阳明经、足厥阴经、足太阴经E.足厥阴经、足阳明经、足少阴经、足太阴经23.与手太阴肺经的起点相接的是:A.手阳明大肠经 B.手少阴心经 C.手太阳小肠经 D.足厥阴肝经 E.足阳明胃经24.十二经脉中,多气多血的经脉是:A.手足阳明经 B.手足太阴经 C.手足太阳经 D.手足少阴经 E.手足少阳经25.十二经脉中,哪条经脉在体表循行最长,经过部位最多:A.足阳明胃经 B.足太阳膀胱经 C.足厥阴肝经 D.足少阳胆经 E.足少阴肾经26.下列哪组经脉环绕口唇:A.心经、脾经、肝经、胃经 B.胃经、肝经、冲脉、任脉 C.肾经、任脉、胆经、冲脉D.脾经、肝经、冲脉、任脉 E.肝经、胆经、胃经、冲脉27.以下经脉入于上齿中者为:A.足少阴肾经 B.手阳明大肠经 C.足阳明胃经 D.足少阳胆经 E.足太阴脾经28.手三阳经与足三阳经均会于:A.印堂穴 B.神庭穴 C.大椎穴 D.百会穴 E.关元穴29.具有加强足三阴、足三阳经脉与心脏联系作用的是:A.别络 B.经别 C.奇经 D.经筋 E.手少阴心经30.下列十二经脉气血流注次序中哪个环节是错误是:A.手太阴→手阳明→足阳明→ B.足阳范文范例学习参考明→足少阳→足厥阴→ C.手厥阴→手少阳→足少阳→D.足少阳→足厥阴→手太阴→ E.足太阴→手少阴→手太阳→31.十二经脉气血充盛有余时,则渗注于:A.经别 B.别络 C.奇经 D.督脉 E.浮络32.与月经关系最密切的奇经是:A.冲脉、督脉 B.任脉、带脉 C.阳跷、阴跷 D.冲脉、任脉 E.阴维、阳维33.十二经脉中,循喉咙,挟舌本的是:A.足太阴脾经 B.足厥阴肝经 C.足少阴肾经 D.足阳明胃经 E.手太阴肺经34.奇经八脉中与任脉在咽喉部相会的是:A.冲脉 B.督脉 C.阴跷脉 D.阳维脉 E.阴维脉35.奇经八脉中与脑、髓、肾关系密切的是:A.带脉 B.冲脉 C.任脉 D.督脉 E.阴跷脉36.奇经八脉中,有主“一身左右之阴阳”作用的是A.阴维脉、阳维脉 B.阳跷脉、阴跷脉C.督脉 D.带脉 E.任脉37.任脉的终点是在:A.目眶下 B.口唇 C.目内眦 D.胞宫 E.会阴38.具有濡养眼目、司眼睑之开合和下肢运动功能的经脉是:A.足阳明胃经 B.足少阴肾经 C.足厥阴肝经 D.阳跷脉、阴跷脉 E.足太阴脾经39.对全身细小的络脉起着主导作用的是:A.正经 B.奇经 C.经别 D.浮络 E.别络40.十二正经中,有两支别络的经脉是:A.足太阴经 B.足阳明经 C.足厥阴经 D.手阳明经 E.手厥阴经41.十二正经中,“络脑”的经脉是:A.心经 B.肾经 C.肝经 D.膀胱经 E.胆经42.绕阴器,至小腹的经脉是:A.足少阴经 B.足太阳经 C.足太阴经 D.足厥阴经 E.足少阳经43.循行于“乳中线”的经脉是:A.肝经 B.胃经 C.胆经 D.脾经 E.肾经44.十二正经中,既分布于目内眦,又分布于目外眦的经脉是:A.手少阳三焦经 B.手太阳小肠经C.足少阳胆经 D.手阳明大肠经 E.足太阳膀胱经45.起于目外眦的经脉是:A.三焦经 B.小肠经 C.胆经D.胃经 E.大肠经46.奇经八脉中,与足少阴经相并,挟脐上行的经脉是:A.任脉 B.督脉 C.冲脉 D.阴维脉 E.阴跷脉47.十二正经中,联系脏腑最多的经脉是:范文范例学习参考A.足厥阴肝经 B.足少阴肾经 C.足太阴脾经 D.足阳明胃经 E.足太阳膀胱经48.按循经诊断,在胸前“虚里”处疼痛,痛连左手臂及小指,应考虑:A.心脏疾病 B.肺脏疾病 C.肝胆疾病 D.脾胃疾病 E.肾脏疾病49.与任何脏腑均不相连的经脉是:A.带脉 B.督脉 C.任脉 D.三焦脉 E.冲脉(二)B型题A.孙络 B.浮络 C.别络 D.正经 E.奇经1.行于浅表而常浮现的是:2.主要加强相为表里两经间在体表联系作用的是:3.在人体上肢无分布的是:A.足阳明胃经 B.足少阴肾经 C.足太阴脾经 D.冲脉与任脉 E.足少阳胆经4.连舌本、散舌下的经脉是:5.到舌根两旁的经脉是:6.环绕口唇后到目眶下的经脉是:A.足厥阴肝经 B.手太阴肺经 C.手少阳三焦经 D.手太阳小肠经 E.阳跷脉7.循喉咙、入颃颡的是:8.环绕口唇的是:9.上连目系的是: A.手阳明大肠经 B.手少阳三焦经 C.足少阳胆经 D.足太阳膀胱经 E.足少阴肾经10.起于睛明穴,其支者从头顶到耳上角部的是:11.起于关冲穴,其支者从耳后分出,进入耳中,出走耳前者为:12.起于目外眦,其支者从耳后进入耳中,出走于耳前者为:A.督脉 B.足厥阴肝经 C.足少阴肾经D.足太阳膀胱经 E.手太阳小肠经13.其脉左右交会于头顶部的是:14.出于额上达巅顶的是:15.沿头部正中线,经头顶的是:A.足少阴肾经 B.足太阳膀胱经 C.任脉 D.督脉 E.冲脉16.沿脊柱两旁循行的是:17.沿脊柱里面上行的是:18.其分支从胞中出,向后与督脉相通,上行于脊柱内的是:A.冲脉 B.任脉 C.督脉 D.阴跷脉E.阴维脉19.称为“血海”的经脉是:20.称为“十二经脉之海”的是:21.称为“阴脉之海”的是:A.督脉 B.任脉 C.阳跷脉 D.冲脉E.带脉22.与女子月经关系最密切的是:23.与妇女妊娠关系最密切的是:范文范例学习参考24.能调节全身阳经气血的是:(三)D型题1.足阳明经所络属的脏腑为:A.膀胱 B.三焦 C.脾 D.肾 E.胃2.十二经别的含义应是:A.从十二经脉别行分出的正经B.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络于筋肉的体系C.有联缀四肢百骸、主司关节运动的作用D.主要加强相为表里的两条经脉之间在体表联系的作用E.主要加强十二经脉中相为表里的两经之间在深部联系的作用3.十二经筋的含义是:A.十二经脉的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B.有加强相为表里的两经之间在体表联系的作用C.十二经脉之气结、聚、络于筋肉、关节的体系 D.为十二经脉较大的分支E.具有联缀四肢百骸、主司关节运动的作用4.手太阳经脉所络属的脏腑是:A.三焦 B.胆 C.心 D.肺 E.小肠5.手太阴经的起止点分别是:A.目外眦 B.手小指端 C.手大指端 D.中焦 E.食指端6.足太阳膀胱经的起止点分别是:A.目外眦 B.鼻翼旁 C.足大趾 D.目内眦 E.足小趾端7.以下具有表里关系的经脉是: A.手太阳小肠经 B.手厥阴心包经 C.手少阴心经 D.手阳明大肠经 E.足太阴脾经8.在小指端处相交接的经脉是:A.手太阴肺经 B.手阳明大肠经 C.手太阳小肠经 D.手少阴心经 E.手少阳三焦经9.足少阳经的起止点分别是:A.目内眦 B.目外眦 C.足小趾 D.足大趾 E.足小趾端10.手少阳经的起止点分别是:A.小指端 B.目内眦 C.食指端 D.无名指端 E.目外眦11.在足大趾爪甲后丛毛处交接的经脉是:A.足厥阴经 B.足太阴经 C.足少阳经D.足少阴经 E.足阳明经12.交接于胸中的经脉是:A.足厥阴肝经 B.足少阳胆经 C.手少阴心经 D.足少阴肾经 E.手厥阴心包经13.交接于心中的经脉是:A.足阳明胃经 B.足太阴脾经 C.手少阴心经 D.手太阳小肠经 E.手阳明大肠经14.交接于肺中的经脉是:A.足少阳胆经 B.足少阴肾经 C.足厥阴肝经 D.手太阴肺经 E.手阳明大肠经15.足三阴经从足趾上行于何处交于手三阴经:A.头面部 B.上肢内侧 C.胁肋 D.腹腔 E.胸腔16.称“头为诸阳之会”的主要依据是:范文范例学习参考A.督脉行于头顶 B.清阳出上窍 C.手三阳经止于头部 D.足三阳经起于头部 E.阳经不行于头部17.其脉循行左右成对,起于内外踝下,会合于目内眦的是:A.阴维脉 B.阳维脉 C.足厥阴经 D.阳跷脉 E.阴跷脉18.下列属足厥阴经循行的部位有:A.双腿内侧前缘 B.小腹 C.脊柱两侧D.鼻咽部 E.足大趾端(四)X型题1.下列属于经脉的是:A.十二经别 B.十二经筋 C.十二皮部D.十二经脉 E.奇经八脉2.分布于躯干部侧面的经络有:A.肺经 B.脾之大络 C.胃经 D.肾经E.胆经3.经络学说的产生与哪些医疗实践关系最密切:A.熨法 B.针灸 C.气功 D.推拿 E.敷药4.奇经八脉的作用是:A.进一步密切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 B.加强五脏六腑间的联系 C.与肝、肾、脑、髓关系密切D.调节十二经脉气血 E.统帅全身络脉5.属于足厥阴经循行的部位有:A.阴器 B.少腹 C.两胁 D.两乳 E.巅顶6.起于胞中的经脉有: A.冲脉 B.带脉 C.任脉 D.阴维脉 E.督脉7.“奇经”异于“正经”之处是:A.不是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 B.分布没有正经规则 C.与脏腑不直接络属D.相互间无表里关系 E.人之气血并非常行奇经8.从腋下走出的经脉是:A.手太阴经 B.足厥阴经 C.足太阴经D.手少阴经 E.手厥阴经9.经络能联络沟通全身脏腑组织器官,主要表现在:A.脏腑与肢节之间的联系 B.脏腑与五官九窍之间的联系 C.脏腑之间的联系D.六腑之间的联系 E.经脉之间的联系10.经络学说指导疾病的诊断,下列哪些是正确的:A.两胁疼痛,多为肝胆疾病 B.缺盆中痛,多是肺的病变C.前额疼痛,多与阳明经有关 D.头两侧疼痛,多与少阳经有关E.巅顶疼痛,多与太阴经有关11.经络的生理功能是:A.调节机能平衡 B.感应传导 C.通行气血,濡养脏腑组织D.沟通表里上下 E.联系脏腑器官12.经络在病理方面的作用是:A.内脏病变反映于五官九窍的途径 B.五范文范例学习参考脏病变相互影响的途径C.内脏病变反映于体表一定部位的途径D.脏与腑之间病变相互影响的途径E.外邪由表入里的途径13.十二经别的主要功能是:A.加强相互表里的两条经脉在深部的联系B.加强足三阴经、足三阳经与心脏的联系C.扩大十二经脉的主治范围 D.加强十二经脉对头面的联系E.加强体表与体内、四肢与躯干的向心联系14.循行于腹面的经脉有:A.足阳明经 B.足少阴经 C.足太阴经D.任脉 E.足厥阴经15.脏腑中有“大络”的是:A.脾 B.胃 C.肺 D.肝 E.肾16.经过大椎穴的经脉是:A.足阳明经 B.足太阳经 C.手太阳经D.手少阳经 E.手阳明经17.到达目内眦的经脉有:A.阳跷脉 B.膀胱经C.肝经D.阴跷脉 E.脾经18.环绕口唇的经脉有:A.任脉 B.胃经 C.冲脉 D.大肠经 E.肝经19.与督脉交会于大椎穴的经脉是:A.手三阳经 B.足厥阴经 C.足三阳经 D.阳跷脉 E.阴维脉20.行于脊柱内的经脉有:A.督脉 B.冲脉 C.足少阴肾经D.足太阳膀胱经 E.足少阳胆经21.进入耳中的经脉有:A.手少阳 B.手太阳 C.足少阳1).足太刚 E.手阳明22.下列与牙齿有联系的经脉是:A.肾经 B.大肠经巴脾经 D.胃经 E.肝经23.与女子的月经来潮有密切关系的经脉有:A.跷脉 B.维脉 C.任脉 D.心经 E.冲脉24.与任脉交会的经脉有:A.足三阴经 B.阳维脉 C.阴跷脉D.阴维脉 E.冲脉25.经过“气街”的经脉有:A.冲脉 B.肝经 C.脾经 D.胃经 E.胆经26.下列循行于躯干腹面的经脉是:A.任脉 B.肾经 C.脾经 D.胃经 E.冲脉27.与心相联系的正经有:A.足太阴 B.足少阴 C.手少阴D.足厥阴 E.手太阳28.到达足大趾的经脉有:A.胃经 B.脾经 C.肝经 D.胆经 E.冲脉范文范例学习参考29.起于足外踝之下的经脉有:A.足太阳 B.阳维脉 C.足少阳D.阳跷脉 E.足阳明30.督脉到达的部位有:A.绕阴器 B.颅内 C.脐中央D.上唇系带 E.下颌部31.以下指冲脉的是:A.血海 B.气海 C.十二经脉之海D.阴脉之海 E.五脏六腑之海32.下列“络脑”的经脉有:A.心经 B.胆经 C.肝经 D.膀胱经 E.督脉33.肾经联系的脏腑,除肾与膀胱外还有:A.肺 B.肝 C.心 D.脾 E.心包34.足少阴肾经到达的部位有:A.足跟 B.舌根 C.气街 D.小腿内侧后缘 E.腰部35.手足太阳经在头面部分布于:A.头侧 B.面颊 C.耳前 D.头顶 E.头后36.足阳明经到达的部位有:A.足大趾 B.足二趾 C.足中趾D.足四趾 E.足小趾37.足厥阴肝经循行过程中,联系的脏有:A.心 B.肺 C.胃 D.胆 E.肝试题答案一、选择题(一)A型题1.E 2.C 3.E 4.B 5.D 6.B 7.D 8.D 9.C 10.E11.B 12.C 13.E 14.A 15.D 16.B 17.D 18.E 19.B 20.E21.D 22.C 23.D 24.A 25.D 26.B 27.C 28.C 29.B 30.B31.C 32.D 33.C 34.E 35.D 36.B 37.A 38.D 39.E 40.A41.B 42.D 43.B 44.B 45.C 46.C 47. B 48.A 49.A(二)B型题1.B 2.C 3.E 4.C 5.B 6.D 7.A 8.A 9.A 10.D11.B 12.C 13.D 14.B 15.A 16.B 17.D 18.E 19.A 20.A21.B 22.D 23.B 24.A(三)D型题1.CE 2.AE 3.CE 4.CE 5.DE 6.DE 7.AC 8.CD 9.BD 10.DE11.AC 12.DE 13.BC 14.CD 15.DE 16.CD 17.DE 18.BD(四)X型题1.ADE 2.BE 3.BCD 4.ACD 5.ABCDE 6.ACE 7.BCD 8.ADE9.ABCE 10.ABCD 11.ABCDE 12.ABCDE 13.ABCDE 14.ABCDE 15.AB 16.ABCDE17.ABD 18.ABCDE 19.AC 20.ABC范文范例学习参考21.ABC 22.BD 23.CE 24.ADE25.ADE 26.ABCDE 27.ABCE 28.ABCDE 29.BD 30.BCDE 31.ACE 32.DE33.ABCE 34.ABDE 35.BDE 36.ABC 37.BCDE范文范例学习参考。
中医基础理论专升本试题与答案
中医基础理论专升本试题与答案一、单选题(每题 2 分,共 30 分)1、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是()A 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B 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C 阴阳五行和经络学说D 藏象学说和气血津液答案:A解析: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是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整体观念强调人体自身的整体性以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
2、下列属于阴的属性是()A 向上的B 温暖的C 明亮的D 内在的答案:D解析:阴的属性包括静止、内守、下降、寒冷、晦暗、内在等;阳的属性包括运动、外向、上升、温热、明亮等。
3、五行中“木”的特性是()A 曲直B 炎上C 从革D 润下答案:A解析:木的特性是“曲直”,代表生长、升发、条达、舒畅。
炎上是火的特性,从革是金的特性,润下是水的特性。
4、五脏中主神志的是()A 心B 肝C 脾D 肾答案:A解析:心主神志,心的生理功能正常,则神志清晰,思维敏捷,精神充沛。
5、肺主()A 血脉B 气C 运化D 疏泄答案:B解析:肺主气,包括主呼吸之气和主一身之气。
6、脾主运化是指脾能够()A 运化水液B 运化水谷C 运化水谷和水液D 化生血液答案:C解析:脾主运化,包括运化水谷精微和运化水液。
7、肝的生理功能是()A 主藏血B 主统血C 主疏泄D 主藏血和主疏泄答案:D解析:肝具有主藏血和主疏泄的生理功能。
8、肾主纳气的主要生理作用是()A 有助于元气的生成B 有助于肺气的宣发C 有助于固摄精气D 有助于呼吸保持一定深度答案:D解析:肾主纳气,有助于呼吸保持一定的深度,防止呼吸表浅。
9、被称为“后天之本”的是()A 心B 肝C 脾D 肾答案:C解析: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10、被称为“先天之本”的是()A 心B 肝C 脾D 肾答案:D解析: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
11、下列哪项不是经络的生理功能()A 沟通内外B 联系脏腑C 运行气血D 营养全身答案:A解析:经络的生理功能包括联系脏腑、沟通内外、运行气血、营养全身、抗御病邪、传导感应等。
中医基础理论10经络-PPT
分支:从项部(天柱穴)分出下行,经肩胛内侧,从 附分穴挟脊(旁开3寸)下行至髀枢(大转子部,当环 跳穴),经大腿后侧至腘窝中与前一支脉会合,然后 下行穿过腓肠肌,出走于足外踝后,沿足背外侧缘至 足小趾外侧端(至阴穴),交于足少阴肾经。
分支:从手腕的后方 (列缺穴)分出,经手 背走向食指桡侧端(商 阳穴),交于手阳明大 肠经。
手太阴肺经主治
肺系疾病:咳嗽,气喘,咽喉肿 痛,咳血,胸痛。 外经病:肩背痛,肘臂挛痛,手 腕痛。
2.手阳明大肠经
起于食指桡侧端,经过手背行于 上肢伸侧前缘,上肩,至肩关节前 缘,向后到第七颈椎棘突下(大椎 穴),在向前下行入缺盆,进入胸 腔,络肺,向下通过膈肌下行,属 大肠。
至阴
[属性]井穴 [定位]足小趾外侧趾甲跟角旁0.1寸。 [主治]头面五官疾;胎位不正,滞产。 [操作]浅刺0.1寸。
胎位不正用灸法。
8.足少阴肾经
起于足小趾下,斜行于足心 (涌泉穴),出行于舟骨粗隆之 下,沿内踝后,分出进入足跟部, 向上沿小腿内侧后缘,至腘窝内 侧,上股内侧后缘入脊内(长强 穴),穿过脊柱至腰部,属肾, 络膀胱。
中医药学基础
经络
▪ 《灵枢·经脉》:“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 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 《扁鹊心书》:“学医不知经络,开口动手 便错。”
经络
概述 十二经脉 奇经八脉 经别、别络、经筋、皮部 经络的生理功能 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
概述
经络的基本概念 经络系统的组成
一、经络的基本概念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 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形体 官窍,沟通上下内外,感应传导 信息的通路系统,是人体结构的 重要组成部分。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全)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全)1.中医学的两个主要特点是整体观念和辩证论治。
2.证是指机体在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3.辨证是通过分析、综合四诊所收集的症状和体征等资料,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的过程。
4.论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5.“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时间、地区以及患者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表现的证不同,因而治法就各异。
6.“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证,因而采取同一方法治疗。
7.人体是有机的整体,以五脏为中心,配合六腑,联系五体、五官九窍等,并通过经络纵横广泛地分布,以贯通内外上下,运行气血津液,滋养并调节各组织器官的活动。
8.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并含有对立统一的内涵。
阴和阳既可以代表两种相互对立的事物和势力,又可以代表和用以分析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9.阴阳的对立制约:正常者如“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反常者,则如“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虚则阴盛”、“阴虚则阳亢”等。
10.阴阳的互根互用:“阳根于阴,阴根于阳”、“阳生于阴,阴生于阳”、“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无阴则阳无以生,XXX则阴无以化”,“阳生阴长,阳杀阴藏”等。
11.阴阳的转化:“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甚则热,热甚则寒”。
12.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阴阳的对立制约、阴阳的互根互用、阴阳的交感互藏、阴阳的消长、阴阳的转化、阴阳的自和与平衡。
13.“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
”14.凡阴虚不能制阳而致阳亢(阴消阳长)的虚热证,宜用补阴治之。
中医基础理论表解-第四章经络
中医基础理论表解-第四章经络第四章经络【⽬的要求】1.掌握经络的概念、经络系统的组成;2.掌握⼗⼆经脉的名称、⾛向交接规律、分布规律、表⾥关系、流注次序和⼤体循⾏路线;3.掌握奇经⼋脉的概念、主要功能,督脉、任脉、冲脉、带脉的循⾏和基本功能;4.掌握经络的⽣理功能;5.了解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的循⾏路线和基本功能;6.了解经别、别络、经筋、⽪部的基本概念和功能;7.了解经络学说的临床应⽤。
第⼀节经络学说概述【知识点表解】⼀、经络的基本概念运⾏全⾝⽓⾎联络形体官窍的通道。
经络的基沟通上下内外本概念经脉:经,路径。
经脉是主⼲,纵⾏于固定的路径,多循⾏于深部。
络脉:络,⽹络。
络脉是分⽀,纵横交错,⽹络全⾝,深浅部皆有。
⼆、经络学说的形成《内经》奠定了经络学说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础。
《难经》⾸创“奇经⼋脉”⼀词。
晋·皇甫谧·《针灸甲⼄经》——第⼀部针灸学专著。
经络学说宋·王惟⼀·铸造经络⽳位模型“铜⼈”两具,著《铜⼈腧⽳针灸图经》。
的形成元·滑寿·《⼗四经发挥》——⾸次提出“⼗四经”名称。
明·李时珍·《奇经⼋脉考》——探讨经络学说起源。
明·杨继洲·《针灸⼤成》——对经络、⽳位针刺⼿法与适应症论述有创意。
清·陈惠畴《经络图考》等——对经络线路及⽳位正确标⽰起⼀定作⽤。
三、经络系统的组成⼿⾜三阴经⼿⾜三阳经有统率、联络、调节⼗⼆经脉经脉与络脉的作⽤。
经络系统内外连属第⼆节⼗⼆经脉【知识点表解】⼀、⼗⼆经脉的名称太阴经阴:分布四肢内侧⾯的经脉少阴经厥阴经阳明经阳:分布四肢外侧⾯的经脉太阳经命名原则少阳经脏为阴,每⼀条阴经分别⾪属于⼀脏。
腑为阳,每⼀条阳经分别⾪属于⼀腑。
⼿:⾏于上肢,起于或⽌于⼿的经脉,在经脉名前冠以⼿。
⾜:⾏于下肢,起于或⽌于⾜的经脉,在经脉名前冠以⾜。
太阴肺经⼿厥阴⼼包经⾏于上肢少阴⼼经前缘太阴脾经 * 内侧中线属脏。
中医基础理论
普通高等教育全日制五年本科《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学大纲(供中医药类专业用)《中医基础理论》教材编委会2001年9月28日通过全国高等中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2001年10 月23日审定前言中医基础理论课程属于中医学的专业基础课。
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本课程中有关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包括中医学的哲学基础(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中医学对人体生理的认识(藏象、精气血津液神、经络、体质)、中医学对疾病及其防治的认识(病因、发病、病机、防治原则),为继续学习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经典著作和临床各科打好基础。
该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
各院校可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实验教学和多媒体教学,以增强学生对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的认知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该课程教学大纲,既充分考虑了大学一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在学习方法方面的适应能力,又充分体现了中医基础理论的继承、发展和创新,反映了中医现代化的要求。
本课程按90学时设计。
各院校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但不得少于72学时。
实验课及其所用学时可由各院校根据实际情况另行安排。
正文绪论【目的要求】1.掌握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2.了解中医学、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概念,中医学的学科属性,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概况等。
【主要内容】一、中医学的学科属性中医学属融入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自然科学;受古代哲学思想的深刻影响;是多学科融合的产物。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三)中医学理论的继承与创新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一)整体观念: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整体观与现代医学模式。
(二)辨证论治:病、证、症的基本概念;辨证论治的基本概念;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四、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主要内容【课时与方法】课堂讲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络的生理功能
经络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脏腑与组织器官联系的桥梁和枢纽,是血气灌注脏腑组织形体官窍的通道。
以十二经脉为主体的经络系统,具有沟通联系、感应传导及运输、调节等基本生理机能。
一、沟通联系作用
人体全身内外、上下、前后、左右相互联系,脏腑、形体、官窍各种机能协调统一,主要是依赖经络的沟通联系作用实现的,这种沟通联系作用,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脏腑与体表的联系
内在脏腑与外周体表肢节的联系,主要是通过经络的沟通作用来实现的。
尤其是十二经脉内属脏腑,外连体表,每条经脉对内与脏腑发生特定的属络关系,对外联络筋肉、关节和皮肤。
《灵枢·海论》说:“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
”并纵贯上下、内外。
手三阴经由胸走手,手三阳经由手走头,循行于上肢内外侧;足三阳经由头走足,足三阴经由足走腹胸,循行于下肢内外侧。
这种联系表现有特定性和广泛性两方面,即体表的一定部位和体内的不同脏腑之间的内外统一关系。
(二)脏腑与官窍的联系
通过经络的起、止、上、下、循行、出入、挟贯、属络、交、连、支、布、散等把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等组织器官有机地结合起来,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如《灵枢·邪气藏府病形》有“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以及手阳明“挟口”、足阳明“挟口环唇”、足厥阴“环唇内”、手阳明“挟鼻孔”、足阳明“起于鼻、手太阳“抵鼻”、足少阳“绕毛际”、足厥阴“入毛中,过阴器”、冲、任、督三脉均“下出会阴”等,指出经脉与目、舌等
五官九窍的密切联系。
因此,内在脏腑通过经络与官窍相互沟通而成为一个整体,五官成为五脏系统之苗窍,反应脏腑经络组织生理机能和病理变化。
(三)脏腑之间的联系
脏与脏、脏与腑、腑与腑之间经过经络的沟通联络而密切联系。
在十二经脉中,每一条经脉都分别属络脏与腑,如手太阴经属肺络大肠,手阳明经属大肠络肺等,又通过经别和别络加强联系,这是脏腑相合理论的主要结构基础。
某些经脉除属络特定脏腑外,还联系多个脏腑,如足少阴肾经,不但属肾络膀胱,并且贯肝,入肺,络心,注胸中接心包;足厥阴肝经,除属肝络胆外,又挟胃、注肺中等。
也有多条经脉同入一脏的情况,如手太阴经属肺、手阳明经络肺、足厥阴经注肺、足少阴经入肺、手少阴经过肺等。
此外,还有经别补正经之不足,如足阳明、足少阳及足太阳的经别都通过心。
这样就构成了脏腑之间的多种联系。
(四)经脉之间的联系
经络系统各部分之间的联系也是多层次的。
十二经脉有规律地首尾衔接、流注,阴阳相贯,如环无端,并有许多交叉和交会,如手、足六条阳经与督脉会于大椎,手少阴经与足厥阴经皆连目系,手、足少阳经与手太阳经在目外眦和耳中交会,足少阳胆经和手少阳经的支脉在面部相合等。
十二经脉中六阴经和六阳经之间阴阳表里相合,在内则属于脏而络于腑、或属于腑而络于脏,在外必在上、下肢端互相交接沟通,又有十二经别、十二别络从内、外加强了表里经之间的联系,使得表里经脉在不同层次上都能充分融洽交流,为脏腑表里相合理论奠定了结构基础。
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之间纵横交错相互联系,如足厥阴肝经在头顶与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交会于百会穴,足少阳胆经与阳跷脉会于项后,手足太阳经与足阳明经及阴阳跷脉会合于目内眦,足三阴经与阴维脉、冲脉均会于任脉,冲脉从气街起与足少阴经相并而上行,冲脉与任脉并于胸中,后通于督脉,任、督二脉又通会于十二经等。
奇
经八脉本身也自有联系,如阴维、冲脉会于任脉,冲脉与任脉并于胸中,又向后与督脉相通,阳维脉与督脉会于风府穴,冲、任、督三脉同起于胞中“一源而三歧”等。
此外,还有无数络脉,从经脉分出后,网络沟通于脏腑器官组织和经脉之间,使经络系统成为一种具有完整结构的网络状的调节系统。
二、运输渗灌作用
经络运输渗灌作用,体现为经脉具有运输气血的作用,以及络脉具有布散和渗灌经脉气血到脏腑形体官窍的作用。
各脏腑形体官窍及经络自身,得到气血的充分濡养,则能发挥其各自的生理机能;同时,气血之所以能通达全身,发挥其营养脏腑组织器宫的作用,又必须依赖经络的传注,即经气是经络运输渗灌气血的动力。
故《灵枢·本藏》说:“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
”《灵枢·脉度》说:“阴脉荣其脏,阳脉荣其腑,如环之无端,莫知其纪,终而复始。
其流溢之气,内溉脏腑,外濡腠理。
”正是由于经脉的运输渗灌作用,才能使气血内溉脏腑,外濡腠理,而脏腑腠理在气血的不断循环灌注濡养下,生理机能得以正常发挥,则机体强健,自能抵御外邪的侵袭。
三、感应传导作用
经络系统具有感应和传导各种信息的作用。
《内经》称为“气至”,即“得气”。
又称为“针感”、“经络感传”、“经络现象”,表现为局部有酸、麻、胀、重、寒、热等特殊的感觉,有时还会出现沿一定线路传导现象。
经络的感应传导作用,是通过运行于经络之中的经气实现的。
经气是信息的载体,通过经气对信息的感受和传导,各种治疗刺激及信息可以随经气到达病所,起到调整疾病虚实的作用,故《灵枢·九针十二原》强调“刺之要,气至而有效。
”
经络系统通过经气的感应传导,进行生命信息的传递,沟通各部分之间的联系。
经络循行分布于人体各脏腑形体官窍,通上达下,出表入里,犹如人体各组成部分
之间的信息传导网,是人体内信号的传送道,不但能感受信息,而且能按信息的性质、特点、量度进行传导,分别将信息传导至有关的脏腑形体官窍,反映和调节其机能状态。
这种信息传导既可以发生在各脏腑形体官窍之间,交换、协调人体生命活动的每个进程,又可以发生于体表与内脏之间。
四、调节作用
经络系统通过其沟通联系、运输渗灌气血作用及其经气的感受和传导信息的作用,对各脏腑形体官窍的机能活动进行调节,使人体复杂的生理机能相互协调,维持阴阳动态平衡状态,并能抵御外邪的侵袭。
在患病时,机体阴阳平衡遭到破坏,通过经穴配伍和针刺手法以激发经气,扶正祛邪,调畅气血,调节阴阳,使机体转归于“阴平阳秘”,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故《灵枢·根结》说:“用针之要,在于知调阴与阳。
”《灵枢·经脉》也说:“经脉者,所以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
”如针刺足阳明胃经的足三里穴,可调节胃的机能。
当胃的机能低下时,可增强胃气;当邪滞胃中,可泻其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