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级公路技术参数
各级公路设计参数
![各级公路设计参数](https://img.taocdn.com/s3/m/76726514af45b307e871974a.png)
各等级设计参数表各级公路设计平曲线长度不宜过短,从线形设计要求方面考虑,曲线长度按最小值的5-8倍即1 000-1 500m较适宜,故本次修订列出平曲线最小长度的“一般值”,取“最小值”长度的3倍。
平面设计中采用小转角、大半径圆曲线一般均属条件限制不得已而为之。
小转角设置大半径圆曲线系曲线长度规定所致,否则路容将出现扭折,还会引起曲率看上去比实际大得多的错觉。
鉴于小转角的不利的一面,对其使用还存在不同的看法,并把7°-10°转角亦归于小转角之列,要求少用。
以7°作为引起驾驶者错觉的临界角度也只是一种经验值,因为通过选择合适的圆曲线半径,或设置足够的长度的曲线可以改善视觉效果,这才提出小转角的最小曲线长度的限制问题。
驾驶者在大半径圆曲线上行驶时,方向盘几乎与直线上一样无须调整。
当圆曲线半径大于9 000m时,视线集中的300-600m范围内的视觉效果同直线没有区别,因此圆曲线半径不宜过大。
回旋线过长,超高渐变率过小,将导致曲线段路面排水不畅。
因此应按排水要求的最小坡率0.3%计,故规定超高渐变率不得小于0.3%,即1/330。
仅规定“直线的长度不宜过长”,给设计人员留下空间去作分析、判断,以使设计更加符合实际。
如日本、德国规定直线最大长度不宜超过设计速度的20倍,即72s行程;西班牙规定不宜超过80%的设计速度的90s行程;法国认为长直线宜采用半径5000m以上的圆曲线代替;《标准》(2003)规定的圆曲线最小半径“极限值”系在超高最大值为8%时经计算调整的取值。
(1)回旋线长度最小按3s行程计。
(2)小圆曲线的回旋线内移值按行驶力学上要求的小于10cm 计。
本规范规定复曲线间回旋线的省略,以设缓和曲线两圆位移差小于0.10m为条件。
理由是从一个圆曲线过渡到另一个圆曲线,驾驶者在方向盘操作上,比从直线过渡到圆曲线困难;设计速度大于或等于80km/h时,大圆半径与小圆半径之比,仍规定小于1.5时可省略回旋线,较澳大利亚推荐的半径比1.3有所提高。
公路技术状况评价指标
![公路技术状况评价指标](https://img.taocdn.com/s3/m/a4b76aa24028915f804dc2eb.png)
2019/10/3
12
现时服务能力指数(PSI)
2019/10/3
9
国外的评价指标
在随后的20多年里,随着检测技术的进步、 装备水平的提高和路面管理系统(PMS)的深入 研究及广泛应用,许多国家(包括加拿大、英国、 芬兰、法国、日本)和国际机构(世界银行)先 后提出了不同的路面评价指标,建立了不同类型 的路面评价模型。
其中包括加拿大的行驶舒适性指数(RCI)、 英国的道路状况指数(RCI)、日本的养护管理 指数(MCI)和美国军事机构开发的路面状况指 数(PCI),上述路面评价模型包含了多变量模 型和单参数模型。
PSI模型反映了20世纪60年代美国公路管理的技术条件、 公路部门对不同路面损坏的重视程度及研究人员的建模思 路。美国研究人员将当时所能检测到的所有指标(4项参 数)与PSI建立了联系,使PSI的评定结果能客观地反映路 面的整体技术状况,但又无法确定哪项具体的指标导致了 PSI评价结果变好或变坏。
2019/10/3
MCI— 养护管理指数,0~10; C — 裂缝率,%; D — 车辙深度,mm; σ — 平整度,mm
2019/10/3
18
养护管理(控制)指数(MCI)
在日本MCI的模型中,道路平整度占很小比重, 其影响效果与日本道路养护技术规范的PSI基本相似。 日本MCI考虑了多种关系模型以求准确处理不同的路 面状况,同时也给应用带来了混乱。日本的MCI模型 是美国PSI建模思路的延续,但也包含了些模糊不定 的创新意识:将路面损坏因素分离开来,用单变量构 建路面评价模型 。
3级公路设计参数
![3级公路设计参数](https://img.taocdn.com/s3/m/5001facb8bd63186bcebbcd6.png)
3级公路设计参数
设计车速40km/h 车道数2 单车道宽3.5m 路基宽度8.5m 停车视距40m 最大纵坡7% 车辆荷载公路2级
平面同向曲线夹直线长度(一般240m 最小120m)
反向曲线夹直线长度2V=80m
横向力系数0.15
圆曲线极限最小半径60m 一般最小半径100m
不设超高最小半径(路拱≤2%=600m 路拱>2%=800m)
缓和曲线最小长度:一般值50m 最小值40m
停车视距40m
超车视距(一般值200m 最小值150m)
平坡段货车停车视距和下坡段一样50m。
纵坡面:最大纵坡7% 最大坡长500m
最小坡长:一般值160m最小值120m
合成坡度10%=i y2+i x2开平方。
不同纵坡的最大坡长4%=1100 5%=900 6%=700 7%=500m
设计洪水频率1/25
凸形竖曲线:极限最小半径450m 一般最小半径700m
极限长度35m 一般最小长度90m 横断面行车道宽度7.0 车道宽度3.5
土路肩宽度0.75 上坡最低速度25km/h
道路横坡2% 土路肩横坡3%。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条文说明1 总 则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条文说明1 总 则](https://img.taocdn.com/s3/m/aa1f7e6925c52cc58bd6be66.png)
1 总则1.0.1 本次修订的重点是同控制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和建设规模有关的指标。
1.0.2 本次修订明确了本标准不仅适用于新建工程也适用于改建工程,并对于改建工程作了较具体的规定。
此外,由于城市道路、厂矿道路等专用公路的使用任务、功能等不同,所以不包括在本标准的使用范围内。
1.0.31 关于公路分级本次修订未对等级划分进行调整,主要考虑一定的延续性,但内涵有所不同。
公路等级注入了功能、服务水平、交通量的概念并贯穿始终。
这一点得到调研和征求意见的多数专家的赞同。
本次修改将标准车型统一为小型车,是考虑到我国交通组成的发展趋势,据2001年最新统计小客车已占汽车交通量的36.29%,且以每年1%-2%的速度递增;汽车交通占混合交通的87.58%,且为增长趋势. 因此,将小客车和中型载重车两种标准车型统一,既符合我国公路交通的运输发展趋势,又避免了交通量统计混淆,同时也为与国际接轨的需要。
根据我国情况,一级公路隐含两种功能,但均按供汽车行驶定义一级公路,当作为集散公路时,纵横向干扰较大,为保证供汽车行驶可设慢车道供非机动车行驶,而作为干线公路时,为保证其运行速度、运行安全和服务水平,应根据需要采取控制出入的措施;二级公路为供汽车行驶,为保证车辆行驶速度和运行安全,在慢车多时可设慢车道供非机动车行驶;三、四级公路定义为主要供汽车行驶,是指主要设计指标按供汽车行驶考虑,但同时也允许拖拉机等慢速车和非机动车使用行车道,混合交通特征明显,运行速度在40km/h以下。
这些规定都隐含着公路的功能,因此,应将本章与有关章节的内容联系起来理解,如等级选用、设计速度、路基宽度、路线交叉及交通工程设施(控制出入)等都与所确定的公路的功能有关。
根据2001年统计国道网平均车速46km/h,其中16个省大于50km/h,仅5个省小于40km,占里程20%,其中只有两个省可能是公路等级影响,其余有可能是拥挤造成,同期统计四级公路占11%,说明即使三级公路,也有部分运行速度在40km/h以下。
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
![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df96f5d502d276a200292efc.png)
排水系统淤塞
二.桥涵构造物
桥隧构造物包括桥梁、隧道和涵洞三类。
① 桥梁技术等级:桥梁技术等级采用《公路桥涵养护规范》(JTG H11—2004)规定的等级评定方法,分为一至五类。
② 隧道技术等级: 隧道技术等级采用《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JTG H12—2003)规定的等级评定方法,分为S、B和A三类。
2.平整度检测:设备检测和人工检测(三米直尺检测)。
3.路面车辙检测:根据断面数据计算路面车辙深度
(结合路面平整度一起检测)。
4.路面抗滑性能检测:宜采用基于横向力系数的路面
抗滑性能检测设备或者其他具有可靠数据标定关系的自动化 设备。
5.路面结构强度检测:宜采用具有可靠数据标定关系
的自动化设备,检测结果应能换算成我国相关技术规范规定 的回弹弯沉值。(常用贝克曼梁检测)
第四部分
公路技术状况检测与调查
① 检测与调查内容:路面、路基、桥隧构造物和沿线设施四部分内
容。路面检测包括路面损坏、平整度、车辙、抗滑性能和结构强度五 项指标。路面结构强度为抽样检测指标。
②检测与调查单元:公路技术状况检测以1000m路段为基本检测或
调查单元。公路技术状况数据按上行方向(桩号递增方向)和下行方 向(桩号递减方向)分别检测。二、三、四级公路可不分上下行。
路基沉降:深度大于30mm的 沉降。损坏按处和长度(m) 计算。长度小于5m为轻度损 坏,5~10m之间为中度损坏, 大于10m为重度损坏。
排水系统淤塞:
轻:边沟、排水沟、截水沟等排水 系统淤积。按长度计算,每1m扣1 分,累计长度不足1m按1m计算。
重:边沟、排水沟和截水沟等排水 系统全面堵塞,损坏按处计算,每 处扣20分。
轻度车辙
2公路技术状况评价指标及评定方法 共58页
![2公路技术状况评价指标及评定方法 共58页](https://img.taocdn.com/s3/m/1f92c8cd4693daef5ef73d73.png)
3、路面使用性能评价(PQI)
+ 路面抗滑性能评价(SRI)
路面抗滑性能指数(SRI)与横向力系数(SFC)的 特征数据对应关系。
3、路面使用性能评价(PQI)
+ 路面结构强度评价(PSSI)
路面结构强度通过路面回弹弯沉用路面结构强度指数 (PSSI)评价。
100 PSSI 1a0ea1SSI SSI l d
l0
路面结构强度评价模型。
3、路面使用性能评价(PQI)
+ 路面结构强度评价(PSSI)
标准规定,用抽样检测的方法评定路面结构强度。抽 样评定的主要依据是交通部 《沥青路面快速检测及 养护技术的研究》科研成果之一,即路面结构强度概 率预测方法及模型。
另外,不同省市的装备条件及检测能力有很大差异, 全面、大规模的路面弯沉检测在同一个最不利季节内 实施也有一定的技术困难。
3、路面使用性能评价(PQI)
+ 路面损坏状况评价(PCI)
PCI100a0DR a1
i0
wi Ai
DR 100 i1 A
DR 路面破损率(Pavement Distress Ratio),为 各种损坏的折合损坏面积之和与路面调查面积 之百分比(%);
Ai 第i类路面损坏的面积(m2); A 调查的路面面积(m2)。
3、路面使用性能评价(PQI)
横向力系数(SFC)需要利用大型检测设备(横向力 系数测试车)独立检测,由于不能与路面表面损坏指 标一起检测,由此增加了路面检测装备配置与检测的 成本。为了控制横向力系数(SFC)的检评成本,标 准规定仅检评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并且将检测周期 定为二年一次。
3、路面使用性能评价(PQI)
3、路面使用性能评价(PQI)
(完整版)三级公路设计
![(完整版)三级公路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98aaac969eae009591bec10.png)
1 绪论1.1 地理位置图(略,详细情况见路线设计图)1.2 路线及工程概况本路线是山岭重丘区的一条三级公路,路线设计技术指标为:路基宽度为7.5米,双向车道,无中央分隔带,土路肩为2 ⨯0.5米,行车道为2 ⨯3.250米。
设计速度为30Km/h,路线总长1981.451米,起点桩号K0+000.00,终点桩号为K1+1981.451。
设计路线共设置了6个平曲线,半径分别为350m 210m 250m 337m 75m 58.460m,弯道处均设置缓和曲线,本次纵断面设计设置了8个变坡点,5个凸形竖曲线,3个凹形竖曲线,半径依次为1800、4700、18000、2500、2500 3000、1400、1000米。
1.3 线自然地理特征安州区隶属四川省绵阳市,位于绵阳市西南部,四川盆地西北部,龙门山脉中段,介于北纬31°23′~31°47′,东经104°05′~104°38′之间,东与江油市,东南与本市的涪城区接壤;南与德阳市的罗江县,西南与绵竹市相连;北与本市的北川羌族自治县,西北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茂县毗邻1.4 研究主要内容本毕业设计的任务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吉林白河—露水河三级公路的设计工作,具体内容包括整理分析、平面设计、纵断面设计、横断面设计、公路排水规划设计及设计文件的编制和图纸绘制。
1.4.1资料整理与分析设计资料是设计的客观依据,必须认真客观地分析。
首先要对设计任务书提供的各种资料加以理解和必要的记忆,明确对设计的影响,在头脑中对工程要求、自然条件、材料供应情况和施工条件等,构成一幅明晰的画面;其次要对资料进行分析、概括和系统地整理,从中抽取、确定有关设计数据。
1.4.2路线平面、纵断面及横断面设计1.4.3排水设计1.4.4设计文件毕业设计文件包括设计说明书和计算书。
说明书交代设计内容、设计意图。
计算书交代设计中的具体计算方法和过程。
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内容及条文说明)
![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内容及条文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899413c0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96.png)
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内容及条⽂说明)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内容及条⽂说明)1 总则1.0.1 为加强公路养护管理⼯作,科学评定公路技术状况和服务⽔平,促进公路技术状况检测和评定⼯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于等级公路,等外公路可参照执⾏。
1.0.3 公路技术状况评定⼯作,应遵循客观、科学和⾼效的原则,积极采⽤先进的检测和评价⼿段,保证检测与评定结果准确可靠。
1.0.4 各级交通主管部门和公路管理机构,应加强对公路技术状况评定⼯作的监督,建⽴和完善相关规章制度,提⾼公路养护管理⼯作技术⽔平。
1.0.5 各地应根据公路技术状况评定结果,科学编制公路养护规划和计划,积极实施预防性养护。
1.0.6 公路技术状况的检测和评定,除按本标准规定执⾏外,还应遵守国家和⾏业其他相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 公路技术状况标准2.0.1公路技术状况⽤公路技术状况指数MQI(Maintenance Quality Indicator)和相应分项指标表⽰,MQI和相应分项指标的值域为0~100。
2.0.2 公路技术状况分为优、良、中、次、差五个等级。
公路技术状况等级按表2.0.2规定的标准确定。
表2.0.2 公路技术状况标准4 公路技术状况评价指标公路技术状况评价包含路⾯、路基、桥隧构造物和沿线设施四部分内容。
评价指标见图4,各指标值域均为0~100。
图中:MQI—公路技术状况指数;PQI—路⾯使⽤性能指数(Pavement Quality or Performance Index);SCI—路基技术状况指数(Subgrade Condition Index);BCI—桥隧构造物技术状况指数(Bridge,Tunnel and Culvert Conditionlndex);TCI—沿线设施技术状况指数(Traffic-facility Condition Index);PCI⼀路⾯损坏状况指数(Pavement Surface Condition Index);RQI——路⾯⾏驶质量指数(Riding Quality Index);RDI——路⾯车辙深度指数(Rutting Depth Index);SRI——路⾯抗滑性能指数(Skidding Resistance Index);PSSI——路⾯结构强度指数(Pavement Structure Strength Index)。
公路知识
![公路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8613c9136edb6f1aff001f26.png)
国、省、县道是如何编号的信息来自:临沂市公路局发布日期:2007-7-28 浏览次数:2331我国道路按其行政等级主要分为国道(含国道主干线)、省道、县道三级,由国、省、县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G、S、X 作为它们各自相应的标识符,标识符加数字组成编号。
1、国道主干线的编号,由国道标识符"G"、主干线标识"0"加两位数字顺序号组成。
国道放射线编号,由国道标识符"G"、放射线标识"1"和两位数字顺序号组成,以北京为起始点,放射线止点为终点,按路线的顺时针方向排列编号,如G101北京至沈阳(简称京沈线)。
国道北南纵线的编号,由国道标识符"G"、北南纵线标识"2"(偶数)和两位数字顺序号组成,如G204 烟台至上海(简称烟沪线)。
国道东西横线的编号,由国道标识符"G"、东西横线标识"3"(奇数)和两位数字顺序号组成,如G318上海至聂拉木(简称沪聂线)。
2、省道的编号,以省级行政区域为范围编制。
省道放射线的编号,由省道标识符"S"、放射线标识"1"和两位数字顺序号组成,如S120;北南纵线的编号,由省道标识符"S"、北南纵线标识"2"(偶数)和两位数字顺序号组成;省道东西横线的编号,由省道标识符"S"、东西横线标识"3"(奇数)和两位数字顺序号组成。
3、县道原则上以所在行政区域为范围编制,方法在此不再赘述。
公路的主要技术指标信息来自:临沂市公路局发布日期:2007-7-28 浏览次数:2033公路的主要技术指标有:计算行车速度、行车道宽度、路基宽度、极限最小平曲线半径、停车视距、最大纵坡、桥涵设计车辆荷载及桥面车道数。
计算行车速度:即设计车速,是表明公路等级与使用水平的控制性指标,是公路几何设计所采用的车速。
各级公路设计参数.
![各级公路设计参数.](https://img.taocdn.com/s3/m/2e72e814f524ccbff0218418.png)
各等级设计参数表各级公路设计平曲线长度不宜过短,从线形设计要求方面考虑,曲线长度按最小值的5-8 倍即1 000-1 500m 较适宜,故本次修订列出平曲线最小长度的“一般值” ,取“最小值”长度的3倍。
平面设计中采用小转角、大半径圆曲线一般均属条件限制不得已而为之。
小转角设置大半径圆曲线系曲线长度规定所致,否则路容将出现扭折,还会引起曲率看上去比实际大得多的错觉。
鉴于小转角的不利的一面,对其使用还存在不同的看法,并把7° -10 °转角亦归于小转角之列,要求少用。
以7°作为引起驾驶者错觉的临界角度也只是一种经验值,因为通过选择合适的圆曲线半径,或设置足够的长度的曲线可以改善视觉效果,这才提出小转角的最小曲线长度的限制问题。
驾驶者在大半径圆曲线上行驶时,方向盘几乎与直线上一样无须调整。
当圆曲线半径大于9 000m时,视线集中的300-600m范围内的视觉效果同直线没有区别,因此圆曲线半径不宜过大。
回旋线过长,超高渐变率过小,将导致曲线段路面排水不畅。
因此应按排水要求的最小坡率0.3%计,故规定超高渐变率不得小于0.3 %,即1/330。
仅规定“直线的长度不宜过长” ,给设计人员留下空间去作分析、判断,以使设计更加符合实际。
如日本、德国规定直线最大长度不宜超过设计速度的20 倍,即72s行程;西班牙规定不宜超过80%的设计速度的90s行程;法国认为长直线宜采用半径5000m以上的圆曲线代替;标准》(2003) 规定的圆曲线最小半径“极限值”系在超高最大值为8%时经计算调整的取值。
(1) 回旋线长度最小按3s 行程计。
(2) 小圆曲线的回旋线内移值按行驶力学上要求的小于10cm计。
本规范规定复曲线间回旋线的省略,以设缓和曲线两圆位移差小于0.10m为条件。
理由是从一个圆曲线过渡到另一个圆曲线,驾驶者在方向盘操作上,比从直线过渡到圆曲线困难;设计速度大于或等于80km/h 时,大圆半径与小圆半径之比,仍规定小于1.5 时可省略回旋线,较澳大利亚推荐的半径比1.3 有所提高。
2_公路技术状况评价指标及评定方法
![2_公路技术状况评价指标及评定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04a81d50c22590102029d65.png)
5、桥隧构造物技术状况评价(SCI)
桥隧构造物技术状况评定内容包括桥梁、隧道和涵洞, 所需数据为《公路桥涵养护规范》和《公路隧道养护 技术规范》评定的技术等级。桥隧构造物技术状况 (BCI)评定的前提是桥梁、隧道和涵洞技术等级评 定数据有效且准确。
3、路面使用性能评价(PQI)
+ 路面抗滑性能评价(SRI) 路面抗滑性能用路面抗滑性能指数(SRI)评价。
100 SRI min SRI SRI min a1SFC 1 a0e
SFC 横向力系数(Side-way Force Coefficient); SRImin 标定参数,采用35.0。
1、前言
2、公路技术状况指数(MQI)
MQI wPQI PQI wSCI SCI wBCI BCI wTCI TCI
wPQI wSCI wBCI wTCI 路面使用性能PQI,权重70%; 路基技术状况SCI,权重8%; 桥隧构造物技术状况BCI,权重12%; 沿线设施技术状况TCI,权重10%
指标体系(评价模型)能准确反映设施状态; 路况数据采集具有可操作性。
1、前言
为了提高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技术的科学性和先进性, 《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吸收了国家重点科技攻关 等项目的研究成果,引进了基于新型检测技术及检测 装备的评价模型和评定方法。 《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充分考虑了我国公路养护 管理的现实水平、检测手段、装备条件和发展方向, 力图通过模型结构的科学性和模型参数的合理性设计, 使公路技术状况评价模型能适应我国不同省市、不同 公路等级、不同路面类型的技术状况评定工作。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车辙深度 RD(mm)
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JTG 5210-2018概要总结
![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JTG 5210-2018概要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a114a81c1c708a1284a44c8.png)
公路技术状况指数(MQI)Highway Maintenance Quality Indicator用于综合评价公路路基、路面、桥隧构造物和沿线设施技术状况的指标。
路基技术状况指数(SCI)Subgrade Condition Index路面技术状况指数(PQI)Pavement Maintenance Quality Index用于综合评价路面损坏、路面平整度、路面车辙、路面跳车、路面磨耗、路面抗滑性能和路面结构强度技术状况的指标。
桥隧构造物技术状况指数(BCI)Bridge、Tunnel and Culvert Condition Index沿线设施技术状况指数(TCI)Traffic facility Condition Index路面损坏状况指数(PCI)Pavement Surface Condition Index路面行驶质量指数(RQI)Pavement Riding Quality Index路面车辙深度指数(RDI)Pavement Rutting Depth Index路面跳车指数(PBI)Pavement Bumping Index路面磨耗指数(PWI)Pavement Surface Wearing Index路面抗滑性能指数(SRI)Pavement Skidding Resistance Index路面结构强度指数(PSSI)Pavement Structure Strength Index公路技术状况指标体系:公路技术状况指数(MQI)Highway Maintenance Quality Indicator 路基技术状况指数(SCI)Subgrade Condition Index路面技术状况指数(PQI)Pavement Maintenance Quality Index自动化检测方式:除路面结构强度的检测指标路面弯沉l0为每20m应计算1个统计值外。
其余检测指标均为每10m应计算1个统计值。
各级公路设计参数
![各级公路设计参数](https://img.taocdn.com/s3/m/76726514af45b307e871974a.png)
各等级设计参数表各级公路设计平曲线长度不宜过短,从线形设计要求方面考虑,曲线长度按最小值的5-8倍即1 000-1 500m较适宜,故本次修订列出平曲线最小长度的“一般值”,取“最小值”长度的3倍。
平面设计中采用小转角、大半径圆曲线一般均属条件限制不得已而为之。
小转角设置大半径圆曲线系曲线长度规定所致,否则路容将出现扭折,还会引起曲率看上去比实际大得多的错觉。
鉴于小转角的不利的一面,对其使用还存在不同的看法,并把7°-10°转角亦归于小转角之列,要求少用。
以7°作为引起驾驶者错觉的临界角度也只是一种经验值,因为通过选择合适的圆曲线半径,或设置足够的长度的曲线可以改善视觉效果,这才提出小转角的最小曲线长度的限制问题。
驾驶者在大半径圆曲线上行驶时,方向盘几乎与直线上一样无须调整。
当圆曲线半径大于9 000m时,视线集中的300-600m范围内的视觉效果同直线没有区别,因此圆曲线半径不宜过大。
回旋线过长,超高渐变率过小,将导致曲线段路面排水不畅。
因此应按排水要求的最小坡率0.3%计,故规定超高渐变率不得小于0.3%,即1/330。
仅规定“直线的长度不宜过长”,给设计人员留下空间去作分析、判断,以使设计更加符合实际。
如日本、德国规定直线最大长度不宜超过设计速度的20倍,即72s行程;西班牙规定不宜超过80%的设计速度的90s行程;法国认为长直线宜采用半径5000m以上的圆曲线代替;《标准》(2003)规定的圆曲线最小半径“极限值”系在超高最大值为8%时经计算调整的取值。
(1)回旋线长度最小按3s行程计。
(2)小圆曲线的回旋线内移值按行驶力学上要求的小于10cm 计。
本规范规定复曲线间回旋线的省略,以设缓和曲线两圆位移差小于0.10m为条件。
理由是从一个圆曲线过渡到另一个圆曲线,驾驶者在方向盘操作上,比从直线过渡到圆曲线困难;设计速度大于或等于80km/h时,大圆半径与小圆半径之比,仍规定小于1.5时可省略回旋线,较澳大利亚推荐的半径比1.3有所提高。
2 公路技术状况评价指标及评定方法
![2 公路技术状况评价指标及评定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537d0dcba0d4a7303763a06.png)
1、前言
为了提高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技术的科学性和先进性, 《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吸收了国家重点科技攻关 等项目的研究成果,引进了基于新型检测技术及检测 装备的评价模型和评定方法。
《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充分考虑了我国公路养护 管理的现实水平、检测手段、装备条件和发展方向, 力图通过模型结构的科学性和模型参数的合理性设计, 使公路技术状况评价模型能适应我国不同省市、不同 公路等级、不同路面类型的技术状况评定工作。
路面是公路技术状况评价的核心内容,路面在国外许 多国家的公路养护管理工作中占有70%以上的比重。
而且也只有路面部分的各项技术指标能被快速、准确 和自动化地采集。几十年来,国内外研究机构对路面 快速检测技术及装备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开发。
3、路面使用性能评价(PQI)
路面使用性能,从不同侧面反映了路面状况对行车要 求的满足或适应程度。
3、路面使用性能评价(PQI)
所有指标通过路面使用性能指数(PQI)反映路面的 整体使用性能:
PQI wPCIPCI wRQIRQI wRDIRDI wSRISRI
wPCI wRQI wRDI wSRI
路面损坏(PCI)的权重; 道路平整度(行驶质量,RQI)的权重; 路面车辙(RDI)的权重; 路面抗滑性能(SRI)的权重。
桥隧构造物扣分标准。
5、桥隧构造物技术状况评价(SCI)
如果桥梁、隧道和涵洞技术等级评定结果与实际情况 有明显差别,或定期检测数据(1~3年)不能反映当 前的技术状况,BCI 评定数据应按《公路桥涵养护规 范》和《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规定的方法重新检 测,更新评定结果,然后再实施BCI评定。
6、沿线设施技术状况评价(SCI)
3、路面使用性能评价(PQI)
公路路面技术状况参数检测方法综述
![公路路面技术状况参数检测方法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6d347b7b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e45ff6d.png)
公路路面技术状况参数检测方法综述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公路建设已经成为了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交通运输发展的重要保障。
而公路路面的技术状况对行车安全和行车舒适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公路路面技术状况参数进行检测和评估,是公路建设和维护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文将就公路路面技术状况参数检测方法进行综述,以期为公路建设和维护提供参考和指导。
一、公路路面技术状况参数公路路面技术状况参数通常包括路面平整度、纵横坡、抗滑性能、沉降变形、声级等几个方面。
路面平整度是指路面的平整程度,是影响车辆行驶舒适度和燃油消耗的重要因素;纵横坡是指公路纵横断面上的坡度和横坡,是影响车辆稳定性和驾驶安全的主要参数;抗滑性能是指路面对雨雪天气和紧急制动时的抗滑能力,对车辆行驶安全至关重要;沉降变形是指路面在使用中由于交通荷载等因素引起的形变和沉降,并对车辆行驶平稳性产生影响;声级是指路面在车辆行驶中所产生的噪声水平,对周围环境和人员健康造成影响。
对这些技术状况参数进行准确检测和评估,是保障公路交通运输安全和顺畅的重要手段。
1. 路面平整度检测方法路面平整度检测方法通常采用路面平直度仪、激光测高仪和三维测绘仪等设备进行测量和分析。
路面平直度仪可以通过测量车辆在不同速度下的振动位移来判断路面的平整度;激光测高仪则通过激光束的投射和接收,来获取路面的高程数据,从而评估路面平整度;三维测绘仪则可以对道路进行全方位的三维测量和建模,提供更加全面准确的路面平整度参数。
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评估路面平整度,并为路面维护和改进提供数据支持。
2. 纵横坡检测方法纵横坡检测方法主要采用全站仪、GPS测量仪和车载惯导系统等设备进行测量和分析。
全站仪可以通过高精度的测量和角度检测,来获取公路纵横断面的坡度和横坡数据;GPS测量仪则可以通过卫星定位和导航,实现对公路纵横坡的实时监测和测量;车载惯导系统则可以通过车辆的加速度和姿态传感器,实现车辆行驶过程中对纵横坡的在线检测。
3级公路设计参数
![3级公路设计参数](https://img.taocdn.com/s3/m/e9696b292af90242a895e569.png)
3级公路设计参数设计车速40km/h 车道数2 单车道宽3.5m 路基宽度8.5m 极限最小半径60m 一般最小半径100m 停车视距40m 最大纵坡7% 车辆荷载公路2级平面同向曲线夹直线长度(一般240m 最小120m)反向曲线夹直线长度2V=80m 横向力系数0.15 竖曲线最小半径60m 极限最小半径60m 一般最小半径100m不设超高最小半径(路拱≤2%=600m 路拱>2%=850m)缓和曲线最小长度35m 停车视距40m 超车视距(一般值200m 最小值150m)平坡段货车停车视距和下坡段一样50m。
纵坡面:最大纵坡7% 最小坡长120m 合成坡度10%=i y2+i x2开平方。
不同纵坡的最大坡长4%=1100 5%=900 6%=700 7%=500m 设计洪水频率1/25凸形竖曲线极限最小半径400m 一般最小半径700m 竖曲线最小长度35m横断面土路肩宽度0.75 上坡最低速度25km/h 圆曲线半径道路横坡2% 土路肩横坡3%✿‹雾里看花›锦葵说:2011-07-06 17:09:21- .=⊱荒村公墓⊰❤菱希『人事部长』说:2011-07-06 17:09:25 素质聊天。
҉累累说:2011-07-06 17:09:28你看这人拉✿‹雾里看花›锦葵说:2011-07-06 17:09:32去你的,҉累累说:2011-07-06 17:09:34真没素质⊱荒村公墓⊰❤安可『安可先生』说:2011-07-06 17:09:41⊱荒村公墓⊰❤曦宝『K厅宝贝』说:2011-07-06 17:09:42 - -✿‹雾里看花›锦葵说:2011-07-06 17:09:42莪这人怎么没素质拉?✿‹雾里看花›锦葵说:2011-07-06 17:09:47莪对书生无语拉,⊱荒村公墓⊰❤曦宝『K厅宝贝』说:2011-07-06 17:09:48 行了。
⊱荒村公墓⊰❤曦宝『K厅宝贝』说:2011-07-06 17:09:50 烦死你们了。
公路综合甲级参数要求
![公路综合甲级参数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df59f6cb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f6.png)
18
隧道
断面尺寸,锚杆拉拔力,支护(衬砌)背后的空洞, 衬砌厚度,地质观察,周边位移,拱顶下沉,CO浓度,烟雾浓度,照度,噪声
比重瓶,分析天平,自动针入度仪,恒温水槽,烘箱,低温延度仪,软 化点仪,闪点仪,薄膜烘箱,电子天平,旋转薄膜烘箱,蜡含量测定仪, 真空减压毛细管粘度计,秒表,布氏旋转粘度仪,毛细管粘度计,真空 泵,恩格拉粘度计,粘韧性试验仪,滤筛(1.18mm),电极板,沥青 乳液稳定性试验管,标准筛,电炉,冰箱
9
3
岩石
单轴抗压强度,抗冻性,含水率,密度,毛体积密度, 吸水率
压力机,电动切石机,游标卡尺,砂轮磨平机,低温试验箱, 电子天平,烘箱,抽气设备
4
水泥
密度,比表面积,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 安定性,胶砂强度,胶砂流动度,烧失量,SO3含量,MgO含量
电子天平,Blaine透气仪,透气比表面积仪,水泥净浆搅拌 机,标准法维卡仪,沸煮箱,雷氏夹,胶砂搅拌机,振实台, 标准恒温恒湿养护箱,电动抗折试验机,恒应力压力机,凝 结时间测定仪,水泥胶砂流动度测试仪,高温炉,滴定装置
激光断面仪,锚杆拉拔仪,地质雷达,收敛计,精密水准仪,
CO浓度检测仪,光透过率仪,照度计,精密声级计
19
交通安 全设施 (标
志,标 线,护 栏,隔 离栅 等)
外观及几何尺寸,反光标志逆反射系数,反光标 线逆反射系数,标线涂层厚度,标线抗滑性能, 突起路标发光强度系数,色度性能(表面色), 金属构件防腐层性能,立柱(支撑)竖直度,拼 接螺栓抗拉荷载,反光膜抗拉荷载,反光膜附着 性能,玻璃珠含量,涂料抗压强度,涂料耐磨耗 性能,突起路标抗压荷载,突起路标抗冲击性能
公路运输、公路主要参数及安全要求
![公路运输、公路主要参数及安全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5fc63b240722192e4536f6d0.png)
第一节 公路运输、公路主要参数及安全要求(新加入)公路由直线段和曲线段组成。
线路平面包括下列要素(图7-1)1. 平曲线半径曲线段的中心线在平面上所对应的半径,叫平曲线半径。
线路的曲线半径是根据汽车结构特征而定的。
最小平曲线半径Rmin 应大于汽车的最小转弯半径。
Rmin 根据汽车轴距、路面横坡和设计的汽车运行速度来确定。
按照曲线段汽车运行时产生的倾覆离心力应与曲线段超高引起的下滑力平衡的原理,可以导出Rmin 的计算式)(6.3min 22H i g R +=μυ (7-1) 式中 Rmin 一一线路最小平曲线半径,m ;υ——汽车运行速度,km/h ;μ——轮胎与路面间横向粘着系数,其值为0.06~0.22,冰冻期较长或多雨地区取小值,干燥地区取大值;i H ——路面横坡,i=2~6%。
各级公路的Rmin 可按有关资料设计手册选用。
2.切线长度曲线段的切线长度是公路转角交点JD 1至曲线与直线连接点的切线长度,可由下式计算确定2tanαR T = (7-2)式中 T ——切线长度,m ;R ——平曲线半径,m ;α——转折角(平曲线半径之夹角),(°)。
3.曲线长度︒=180/απR K (7-3)4.外矢距(转角交点至圆曲线中心的距离))12(sec-=αR E (7-4)5.曲线段超高汽车行驶在曲线段上时,受离心力的作用,使汽车向曲线外侧滑移或倾覆。
为此,通常将曲线段外侧路面升高。
这种设置称为曲线段外侧超高。
平直线段路面的横断面常常是双向倾斜的,当其与曲线段相接肘,横断面由双向倾斜逐渐过渡到单向倾斜,这一过渡路段称为缓和曲线段,其外侧逐渐超高。
向转弯内侧倾斜的单向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称为超高横坡i Hμυ-=gRi H 2(7-5)式中 i H --一超高横坡,%;U ——汽车运行速度,km/h ;g ——重力加速度,m/s 2; R 一一平曲线半径,m ;μ——路面与车轮间横向粘着系数(一般μ=0.06~0.2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路床 20 路基压 实度 上路堤
下路堤
备注:1、四级公路采用单车道时,路基宽度4.5m,车道宽度3.5m;路肩宽度0.5*2。 2、三、四级公路修筑沥青混凝土或水泥混凝土路面时,其路基压实度应采用二级公路标准。
1100 1100 1100 900 700 500 300 450 450 35 10 15 900 700 500 300 200 250 250 25 900 700 500 300 200 250 250 25
14
15 16 17 18
凸形竖曲线半径 (m) 凹形竖曲线半径 (m)
最小半径 最小半径
≥4
最小停车视距(m) 最小会车视距(m) 最小超车视距(m) 圆曲线半径(m) 不设超高最小半径 (m) 最小值(8%) 路拱≤2.0% 路拱>2.0%
最大纵坡(%) 纵坡坡度3%时 不 同 纵 坡 最 大 坡 长 纵坡坡度4%时 纵坡坡度5%时 纵坡坡度6%时 纵坡坡度7%时 纵坡坡度8%时 纵坡坡度9%时 纵坡坡度10%时
11000 6500 4000 100 3000 85 15
竖曲线最小长度(m) 公路路面结构设计 沥青混凝土路面 使用年限(年) 水泥混凝土路面 特大桥、大桥 桥涵主体设计使用 年限
19
中桥 小桥、涵洞 路基部位 上路床 轻、中及重交通 荷载等级 特重、极重交通 荷载等级 轻、中及重交通 荷载等级 特重、极重、极重交通 荷载等级
各级公路技术参数
1 2 3 4 5 6 公路等级 设计速度(km/h) 车道宽度(m) 车道数 路面宽度(m) 一般值 土路肩宽度(m) 最小值 7 8 9 10 11 12 13 路基宽度(m) 一般值 最小值 210 160 110 160 110 75 120 3.75 高速公路 100 3.75 80 3.75 100 3.75 一级公路 80 3.75 60 3.5 80 3.75 2 7.5 1.5*2(硬路肩) +0.75*2 0.75*2(硬路肩) +0.5*2 12 10 110 220 550 650 5500 7500 3 900 700 400 4000 5250 4 1000 800 600 250 2500 3350 5 1100 900 700 500 3000 2000 70 400 4000 5250 4 1000 800 600 6500 3000 85 250 2500 3350 5 1100 900 700 500 3000 2000 70 15 30 100 100 50 路床顶面以下深度 (m)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 0-0.3 0.3-0.8 0.3-1.2 0.8-1.5 1.2-1.9 >1.5 ≥93 >1.9 ≥92 ≥90 ≥96 ≥96 ≥96 ≥96 ≥94 125 1500 1900 6 1200 1000 800 600 1400 1000 50 250 2500 3350 5 1100 900 700 500 3000 2000 70 12 20 100 50 30 路基压实度(%) 二级公路 ≥95 ≥95 ≥95 ≥94 ≥94 三级公路、四级公路 ≥94 ≥94 ≥93 7 0.75*2(硬路 肩)+0.75*2 0.25*2(硬路 肩)+0.5*2 10 8.5 75 150 350 125 1500 1900 6 1200 1000 800 600 1400 1000 50 7 0.75 0.75 8.5 8.5 40 80 200 60 600 800 7 二级公路 60 3.5 三级公路 40 3.5 2 6.5 0.5 0.5 7.5 7.5 30 60 150 30 350 450 8 6.5 0.5 0.5 7.5 7.5 30 60 150 30 350 450 8 30 四级公路 30 20 3 2 6 0.25 0.25 6.5 6.5 20 40 100 15 150 200 9 1200 1000 800 600 400 300 200 100 100 20 8 10 100 50 30 3.25 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