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脑室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T表现 第五脑室在第三脑室上部层面,位于两侧脑室额角之间,为脑脊液密度,可呈小条状、小三角形、球形、或类似梯形;第六脑室位于第五脑室的后端,呈烧瓶状。两者并存者形态各异,无明确标准形状。
2.3 临床意义 第五、六脑室如不与脑室系统相通,并持续存在、扩大,则会压迫周围结构,致室间孔闭塞,颅内压升高,或起活瓣作用致间歇性颅内压增高,可出现头痛[2]。本组头痛22例,8例CSF压力>1.96 kPa(1 kPa=7.5 mmHg),脑室宽径15~20 mm,较其他患者脑室宽径增大更为明显,提示一部分慢性发作性头痛患者,可能与第五、六脑室有关,应作CT及CSF检查,且第五、六脑室越大越有临床意义。值得注意的是2例眩晕患者第五脑室明显扩大,CSF蛋白轻度升高,也与其有关。
2.4 治疗 本病除手术治疗外,无特殊疗法。有人报告行囊壁切除术,立体定向经脑室囊腔分流术等。国内石氏[3]应用地塞米松,乙酰谷酰胺治疗4例第五脑室、治疗后囊壁回缩、张力减少、临床表现的额叶共济失调及小便失禁恢复正常。本组对脑脊液检查异常者给予短期甘露醇和少量氟美松治疗,症状均明显改善,脑室宽径>15 mm 者且有头痛、眩晕、癫痫发作者给予口服乙酰唑胺,其中癫痫患者同时给予抗癫痫药物治疗,但效果欠佳。
第五脑室
透明隔间腔 又称第五脑室,正常胎儿4个月时,原始透明隔内形成中缝,发展为分离的小叶,小叶间隙称为透明隔腔,内充脑脊液,一般不通其他脑室,又有观点认为其通过孟氏孔与侧脑室相通(但另有观点认为:它们不参与脑脊液系统的循环),其双侧壁平行,在出生后2个月,双侧透明隔小叶融合,透明隔腔消失,但有12%~15%直到成年仍存在。
2.1 第五脑室 胚胎晚期两层透明隔之间存在大小各异的间隙,又称透明隔腔。因腔隙内无室管膜,故不属脑室系统。虽然在婴儿期透明隔腔开始退化,但8%在婴幼儿仍可见到,15%永存于成年,属正常变异,罕有临床意义;第六脑室又称Verge腔,位于中线,因无室管膜不属于真正的脑室系统,不与脑室相通,但常与第五脑室相通,为第五脑室向后延伸的腔隙,从尾部开始收缩,在婴幼儿期70%均已消失,常与第五脑室并存,偶尔单独出现,其发生率随年龄的增加而逐渐减低,通常无临床意义,属正常变异[1]。而本组病例发现有31例患者的临床症状与其形成有关,高达25.8%。故在临床诊治中要重视第五、六脑室的临床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