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类综合布线系统概述
六类综合布线系统概述
六类综合布线系统概述1.1智能大厦简介在今天的大楼中,拥有一套先进的综合布线系统,不仅能提供对外电讯服务,而且能很好的融合话音、数据、视讯以及楼宇管理系统元件,从完全意义上它为整个大楼提供了一个迅速、通畅的信息传输通道。
所谓智能大厦即是对建筑物的结构、系统、服务、管理等四个基本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最优化考虑,来提供一个投资合理的,但又拥有高安全、高效率的舒适、温馨、便利的环境。
它为大厦的主人带来了长远的经济效益、低廉的运行花费,并具有全方面的开放性、灵活性及安全性。
智能大厦,是通过装配现代智能信息设备(电脑及网络、话音设备、楼宇自控设备、视频设备等),并运用相应技术手段,依据一定的技术标准,实现该大厦的智能化,即通信自动化、办公自动化和楼宇管理自动化。
结构化综合布线,是针对建筑内部智能系统(电脑及网络、语音设备、楼宇自控设备、视频设备等)的信号传输线路,通过它可使话音设备、数据设备、交换设备及各种控制设备与信息管理系统连接起来,同时也使这些设备与外部通信网络相连。
因而在此基础上进行话音通信、数据图像处理、控制等,从而建成智能化的大厦。
对于一座大厦,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是实现智能化的先决条件和基础,同时也是大厦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没有结构化综合布线,大厦智能化无从谈起。
1.2结构化布线与传统布线的比较对于一座建筑物,它是否能够在现在或将来始终具备最先进的现代化管理和通讯水平,最终要取决于建筑物内是否有一套完整、高质和符合国际标准的布线系统。
在传统布线系统中,由于多个子系统独立布线,并采用不同的传输媒介。
这就给建筑物从设计和今后的管理带来一系列的弊端。
●在线路路由上,各专业设计之间过多的牵制,使得最终设施的管道错综复杂,要多次进行图纸汇总才能定出一个妥协的方案。
●在布线时,重复施工,造成材料和人员的浪费。
●各弱电系统彼此相互独立、互不兼容,造成使用者极大的不便。
●设备的改变、移动都会使最终用户无法改变原有的布线,以适应各自的需求。
MoleX 六类综合布线系统跳线 说明书
主要特点和优点Molex 企业布线网络部的六类综合布线系统跳线管理着语音和数据交连未经培训的人员不需使用压接工具就可以简便地改变电路六类综合布线系统跳线已经极化防止跳线意外接反连接器顶部的模制箭头明确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内置应力减缓装置为端接好的六类综合布线系统连接器提供了适当的电缆保持力技术数据材料和外表导线材料磷青铜触点电镀100ui 镍上镀50ui 金外壳材料UL94V-0级聚碳酸脂颜色蓝色/白色电气特点触点电阻≤20m Ω绝缘电阻≥100m Ω介电强度 1.0KV AC RMS 60Hz 1分钟环境特点温度范围- 10° C 到+ 60° C ,大连:0411-367 7245 东莞:0769-630 2328 香港:0852-2637 31112004 MolexMolex企业布线网络部-大中华办事处北京:010-6526 9628 上海:021-5048 0889 广州:020-8732 2479深圳:0755-2518 5819 成都:028-8548 0464台湾:0886-2 2620 2300c1m 2m 3m 5m 说明KPC-00161-0*KPC-00162-0*KPC-00163-0*KPC-00165-0*4线对–4线对六类PDS 跳线KPC-00171-0*KPC-00172-0*KPC-00173-0*KPC-00175-0*4线对-RJ45六类PDS 跳线KPC-00181-0*KPC-00182-0*KPC-00183-0*-1线对-1线对PDS 跳线KPC-00184-0*KPC-00185-0*KPC-00186-0*-2线对-2线对PDS 跳线* 可供选择的颜色 - C = 红色, E = 灰色, H = 蓝色, J = 绿色, K = 黄色经ETL 检验长度分成1米2米3米5米 分成5种颜色分成1线对-1线对2线对-2线对4线对-4线对大连:0411-367 7245 东莞:0769-630 2328 香港:0852-2637 31112004 MolexMolex企业布线网络部-大中华办事处北京:010-6526 9628 上海:021-5048 0889 广州:020-8732 2479深圳:0755-2518 5819 成都:028-8548 0464台湾:0886-2 2620 2300c六类极限线对1-2线对2-3线对1-4线对2-3线对2-4线对3-4六类跳线NEXT频率(MHz)线对3六类极限线对4线对1线对2六类跳线回波损耗频率(MHz)ETL 独立实验室器件一致性测试结果 -性能图。
TIA EIA 568 B.2 六类综合布线系统和部件
TIA/EIA568B2标准介绍4对100Ω6类布线传输持特规范PN-3727TIA/EIA草案标准4对100Ω6类布线传输特性规范TIA/EIA-568-B.2-1(TIA/EIA-568-B.2附录第一卷注:从本文中摘录的与6类信道及永久链路相关的要求将被合并入TIA/EIA-568-B.1-1(TIA/EIA-568-B.1附录第一卷)2000年5月1日-草案6电气工业学会公告此文献是为了协助TR-42标准化协会做准备,以提供给该学会一个基本讲座稿,而不是对TR-42.7铜缆布线系统分会成员的一个约束性建议。
列入本文献中的建议性要求是在经过大量调研后而整理成表格和技术目录的提纲。
铜缆布线系统分会成员特别注册了添加,修订的权利,特此声明。
该文献仅是供铜缆布线系统分会成员浏览和使用的一个工作草案,目的是为作为讨论的依据及进一步开发100Ω4对双绞线的其他特性提供服务。
4对100欧姆6类布线传输性能规范目录1介绍2目的与范围3参考标准4定义,首字母缩写及缩写词4.1定义4.2首字母缩写及缩写词5测试配置5.1元件测试配置5.2电缆测试配置6传输要求6.1插入损耗6.1.1电缆插入损耗6.1.2连接硬件插入损耗6.1.3布线插入损耗6.2近端串扰损耗6.2.1对与对近端串扰损耗6.2.1.1电缆对与对近端串扰损耗6.2.1.2连接硬件对与对近端串扰损耗6.2.1.3布线对与对近端串扰损耗6.2.2功率和近端串扰损耗6.2.2.1电缆功率和近端串扰损耗6.2.2.2布线功率和近端串扰损耗6.3等电平远端串扰及远端串扰损耗6.3.1对与对等电平远端串扰6.3.1.1电缆对与对等电平远端串扰6.3.1.2对与对连接硬件远端串扰损耗6.3.1.3对与对布线等电平远端串扰 6.3.2功率和等电平远端串扰6.3.2.1电缆功率和等电平远端串扰6.3.2.2布线功率和等电平远端串扰6.4回波损耗6.4.1水平电缆回波损耗6.4.2多股电缆回波损耗6.4.3连接硬件回波损耗6.4.4模块式跳线回波损耗6.4.5布线回波损耗6.5传输时延/时延偏差6.5.1电缆传输时延6.5.2布线传输时延6.5.3电缆传输时延偏差6.5.4布线传输时延偏差6.6平衡6.6.1 LCL(长度转换损耗)6.6.1.1电缆LCL损耗6.6.1.2连接硬LCL损耗6.6.2 LCTL(长度转换传输损耗)6.6.2.1电缆LCTL损耗6.6.2.2连接件LCTL损耗附件A(标准化)A.A.1概述A.A.2现场测试仪的相容性检查A.A.3测试配置A.A.4管理A.A.5测试设备连接件及跳线A.A.6用户跳线A.A.7数据报告及测试附件B(标准化)B.B.1现场测试仪的精确度要求B.1.1测试性能要求:基本链路6类测试仪表B.1.2测试性能要求:6类永久链路B.1.3测试性能要求:6类信道测试配置B.1.4对长度,传输时自家主时延偏差精度要求B.2量化现场测试仪的程序B.2.1概述B.3错误模式B.4精度附件C(标准化)C.1概述C.2测试建立及仪器所求C.3测试跳线附件D(标准化)D.1概述附件E(标准化)E.1概述E.2测试建立及仪器E.2.1测平衡转换器特性E.2.2特性阻抗匹配性端接E.3模块化插座测试考虑E.3.1 测试插头结构E.3.2测试插头品质E.3.2.1测试非嵌入式插头的NEXT损耗E.3.2.2测试非嵌入式插头的FEXT损耗E.4NEXT损耗E.4.1NEXT损耗测量精度E.5FEXT损耗E.5.1FEXT损耗测量精度E.6回波损耗E.6.1回波损耗测试导线考虑E.6.2回波损耗测量精度附件F(标准化)F.1概述F.2非嵌入式远端串扰(NEXT)损耗F.3测试建立附件G(标准化)G.1概述插图清单插图1信道测试配置示意图插图2永久链路测试配置示意图列表清单:表1 可向下兼容的匹配部件性能矩阵表表2 6类电缆插入损耗@20℃±3℃(680F±5.50F)表3 6类连接硬件插入损耗表4 6类信道插入损耗表5 6类永久链路插入损耗表6 6类缆近端串扰损耗@20℃±3℃(680F±5.50F),最差对与对表7 6类连接硬件近端串扰损耗,最差对与对表8 6类信道近端串扰损耗,最差对与对表9 6类永久链路近端串扰损耗,最差对与对表10 6类电缆功率和近端串扰损耗@20℃±3℃(680F±5.50F)表11 6类信道功率和近端串扰损耗表12 6类永久链路功率和近端串扰损耗表13 6类电缆等电平远端串扰@20℃±3℃(680F±5.50F),最差对与对表14 6类接插件远端串扰损耗,最差对与对表15 6类信道等电平远端串成,最差对与对表16 6类永久链路等电平远端串扰,最差对与对表17 6类电缆功率和等电平远端串扰@20℃±3℃(680F±5.50F)表18 6类信道功率和等电平远端串扰表19 6类永久链路功率和等电平远端串扰表20 6类水平电缆回波损耗@20℃±3℃(680F±5.50F)表21 6类多股电缆回波损耗@20℃±3℃(680F±5.50F)表22 6类连接硬件回波损耗表23 6类模块化跳线回波损耗表24 6类信道回波损耗表25 6类永久链路回波损耗表26 6类电缆传输时延及时延偏差@20℃±3℃(680F±5.50F)表27 6类电缆LCL@20℃±3℃(680F±5.50F)表28 6类连接硬件LCL表29 6类电缆LCTL@20℃±3℃(680F±5.50F)表30 6类连接硬件LCTL损耗表B.1 最小值要求:基本链路第III级现场测试仪测量精度表B.2 最小值要求:永久链路第III级现场测试仪测量精度(包括永久链路适配器)。
TIA EIA 568 B.2 六类综合布线系统和部件
TIA/EIA568B2标准介绍4对100Ω6类布线传输持特规范PN-3727TIA/EIA草案标准4对100Ω6类布线传输特性规范TIA/EIA-568-B.2-1(TIA/EIA-568-B.2附录第一卷注:从本文中摘录的与6类信道及永久链路相关的要求将被合并入TIA/EIA-568-B.1-1(TIA/EIA-568-B.1附录第一卷)2000年5月1日-草案6电气工业学会公告此文献是为了协助TR-42标准化协会做准备,以提供给该学会一个基本讲座稿,而不是对TR-42.7铜缆布线系统分会成员的一个约束性建议。
列入本文献中的建议性要求是在经过大量调研后而整理成表格和技术目录的提纲。
铜缆布线系统分会成员特别注册了添加,修订的权利,特此声明。
该文献仅是供铜缆布线系统分会成员浏览和使用的一个工作草案,目的是为作为讨论的依据及进一步开发100Ω4对双绞线的其他特性提供服务。
4对100欧姆6类布线传输性能规范目录1介绍2目的与范围3参考标准4定义,首字母缩写及缩写词4.1定义4.2首字母缩写及缩写词5测试配置5.1元件测试配置5.2电缆测试配置6传输要求6.1插入损耗6.1.1电缆插入损耗6.1.2连接硬件插入损耗6.1.3布线插入损耗6.2近端串扰损耗6.2.1对与对近端串扰损耗6.2.1.1电缆对与对近端串扰损耗6.2.1.2连接硬件对与对近端串扰损耗6.2.1.3布线对与对近端串扰损耗6.2.2功率和近端串扰损耗6.2.2.1电缆功率和近端串扰损耗6.2.2.2布线功率和近端串扰损耗6.3等电平远端串扰及远端串扰损耗6.3.1对与对等电平远端串扰6.3.1.1电缆对与对等电平远端串扰6.3.1.2对与对连接硬件远端串扰损耗6.3.1.3对与对布线等电平远端串扰 6.3.2功率和等电平远端串扰6.3.2.1电缆功率和等电平远端串扰6.3.2.2布线功率和等电平远端串扰6.4回波损耗6.4.1水平电缆回波损耗6.4.2多股电缆回波损耗6.4.3连接硬件回波损耗6.4.4模块式跳线回波损耗6.4.5布线回波损耗6.5传输时延/时延偏差6.5.1电缆传输时延6.5.2布线传输时延6.5.3电缆传输时延偏差6.5.4布线传输时延偏差6.6平衡6.6.1 LCL(长度转换损耗)6.6.1.1电缆LCL损耗6.6.1.2连接硬LCL损耗6.6.2 LCTL(长度转换传输损耗)6.6.2.1电缆LCTL损耗6.6.2.2连接件LCTL损耗附件A(标准化)A.A.1概述A.A.2现场测试仪的相容性检查A.A.3测试配置A.A.4管理A.A.5测试设备连接件及跳线A.A.6用户跳线A.A.7数据报告及测试附件B(标准化)B.B.1现场测试仪的精确度要求B.1.1测试性能要求:基本链路6类测试仪表B.1.2测试性能要求:6类永久链路B.1.3测试性能要求:6类信道测试配置B.1.4对长度,传输时自家主时延偏差精度要求B.2量化现场测试仪的程序B.2.1概述B.3错误模式B.4精度附件C(标准化)C.1概述C.2测试建立及仪器所求C.3测试跳线附件D(标准化)D.1概述附件E(标准化)E.1概述E.2测试建立及仪器E.2.1测平衡转换器特性E.2.2特性阻抗匹配性端接E.3模块化插座测试考虑E.3.1 测试插头结构E.3.2测试插头品质E.3.2.1测试非嵌入式插头的NEXT损耗E.3.2.2测试非嵌入式插头的FEXT损耗E.4NEXT损耗E.4.1NEXT损耗测量精度E.5FEXT损耗E.5.1FEXT损耗测量精度E.6回波损耗E.6.1回波损耗测试导线考虑E.6.2回波损耗测量精度附件F(标准化)F.1概述F.2非嵌入式远端串扰(NEXT)损耗F.3测试建立附件G(标准化)G.1概述插图清单插图1信道测试配置示意图插图2永久链路测试配置示意图列表清单:表1 可向下兼容的匹配部件性能矩阵表表2 6类电缆插入损耗@20℃±3℃(680F±5.50F)表3 6类连接硬件插入损耗表4 6类信道插入损耗表5 6类永久链路插入损耗表6 6类缆近端串扰损耗@20℃±3℃(680F±5.50F),最差对与对表7 6类连接硬件近端串扰损耗,最差对与对表8 6类信道近端串扰损耗,最差对与对表9 6类永久链路近端串扰损耗,最差对与对表10 6类电缆功率和近端串扰损耗@20℃±3℃(680F±5.50F)表11 6类信道功率和近端串扰损耗表12 6类永久链路功率和近端串扰损耗表13 6类电缆等电平远端串扰@20℃±3℃(680F±5.50F),最差对与对表14 6类接插件远端串扰损耗,最差对与对表15 6类信道等电平远端串成,最差对与对表16 6类永久链路等电平远端串扰,最差对与对表17 6类电缆功率和等电平远端串扰@20℃±3℃(680F±5.50F)表18 6类信道功率和等电平远端串扰表19 6类永久链路功率和等电平远端串扰表20 6类水平电缆回波损耗@20℃±3℃(680F±5.50F)表21 6类多股电缆回波损耗@20℃±3℃(680F±5.50F)表22 6类连接硬件回波损耗表23 6类模块化跳线回波损耗表24 6类信道回波损耗表25 6类永久链路回波损耗表26 6类电缆传输时延及时延偏差@20℃±3℃(680F±5.50F)表27 6类电缆LCL@20℃±3℃(680F±5.50F)表28 6类连接硬件LCL表29 6类电缆LCTL@20℃±3℃(680F±5.50F)表30 6类连接硬件LCTL损耗表B.1 最小值要求:基本链路第III级现场测试仪测量精度表B.2 最小值要求:永久链路第III级现场测试仪测量精度(包括永久链路适配器)。
XGOAL方案配置(六类)
目录1前言 (2)2综合布线系统简介 (2)2.1概述 (2)2.2智能布线系统投资分析 (3)2.3综合布线系统组成 (4)2.4系统设计原则 (5)3系统选型 (6)3.1产品品牌选型 (6)3.2厂家介绍 (6)4设计标准与依据 (8)5设计目标 (9)6系统需求说明 (9)7系统设计说明 (11)7.1系统的总体结构 (11)7.2总体设计说明 (11)8布线系统测试及验收 (21)8.1布线工程的验证与认证测试 (21)8.2认证测试需要注意的问题 (26)9项目管理及实施项目管理 (27)9.1项目管理 (27)9.2工程实施 (30)9.3布线系统安装标准 (30)9.4管线设计建议 (31)9.5电气防护及接地说明 (32)9.6工程培训 (33)1前言当今社会,信息已成为一种非常关键性的资源,它必须精确、迅速地传输于各种通讯设备、数据处理设备和显示设备之间。
由于这一原因,公司、企业、政府部门都会要求以最快速度对这些通讯及信息系统进行调整和改进,并根据需要配置成各种不同的结构。
随着计算机网络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二十一世纪的建筑业也将发生巨大的变化,智能建筑已成为代表建筑高科技含量的代名词,也将成为人们提高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创造出更多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有力保证。
人们居住条件的提高和办公环境的改善,无疑对建筑物的智能化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即一个能够支持用户选择的语音/数据/图形图像应用的网络布线系统)为其智能化的实现提供了一个完美的物理链接平台,让我们在对系统进行配置,以适应更先进的技术需求,满足快速变化节奏的同时,将把远期投资控制在最低限度内。
2综合布线系统简介2.1 概述智能综合布线系统(Intelligent Premises Distribution System)全称“建筑与建筑群智能综合布线系统”,亦称结构化智能布线系统(SCS)。
它是随着现代化通信需求的不断发展、对布线系统的要求越来越高的情况下推出的从整体角度来考虑的一种标准布线系统,是为满足未来高速网络的需求而设计的。
六类非屏蔽综合布线解决方案
六类非屏蔽综合布线解决方案非屏蔽综合布线(unshielded twisted pair cabling)是一种常用的网络布线方式,该方式不使用屏蔽设计,而是使用双绞线和特殊的电缆编织结构来减少电磁干扰。
在非屏蔽综合布线中,存在着各种不同的解决方案,下面将介绍六种常见的非屏蔽综合布线解决方案。
1. 10GBase-T解决方案:10GBase-T是指支持10Gb/s数据传输速度的以太网技术。
在非屏蔽综合布线解决方案中,可以使用Cat6A或更高规格的双绞线,支持10GBase-T的传输要求。
这种解决方案通常用于需要高带宽和快速数据传输的场景,例如数据中心、企业办公楼等。
2.IP摄像机解决方案:IP摄像机解决方案主要用于视频监控系统,提供高质量的视频传输和监控图像。
在非屏蔽综合布线解决方案中,通常使用Cat5e或Cat6双绞线来连接IP摄像机和网络设备,保证高清视频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电声传输解决方案:对于需要传输音频信号的场景,可以采用非屏蔽综合布线解决方案来实现电声传输。
在该解决方案中,通常使用Cat5e或Cat6双绞线来传输低频音频信号,使用光纤来传输高频音频信号,以保证音频信号的质量和稳定性。
4.远程供电解决方案:远程供电解决方案是一种通过网络线缆为设备提供电力的技术。
在非屏蔽综合布线中,可以使用Ethernet线缆来传输电力和数据信号,实现远程供电的功能。
这种解决方案通常用于需要远程供电的设备,例如网络摄像机、无线接入点等。
5.数字音视频解决方案:数字音视频解决方案主要用于音视频传输和分发系统,可以实现高清视频和音频的传输和分发。
在非屏蔽综合布线解决方案中,通常使用Cat5e或Cat6双绞线来传输数字音视频信号,使用光纤来传输高清视频信号,以保证音视频信号的质量和稳定性。
6.传感器网络解决方案:传感器网络解决方案是一种用于连接和管理传感器设备的技术。
在非屏蔽综合布线解决方案中,可以使用Cat5e或Cat6双绞线来连接传感器设备和网络设备,实现传感器数据的传输和管理。
综合布线方案六类
第1章项目建设概述1.1项目概述第2章综合布线系统校区基于千兆核心千兆桌面的网络设计原则,需采用核心、汇聚层光纤连接链路,根据传输距离建议采用多模光纤;接入交换机至终端链路,采用六类非屏蔽双绞线及其相应模块布线系统才能符合1000Base-TX标准的适用环境。
根据需求在中心机房和个汇聚设备机房间部署光纤,接入交换机至终端设备部分采用六类非屏蔽双绞线进行水平布线,以满足千兆核心千兆桌面的总体网络设计原则。
信息点位:综合布线信息点位如下表(该点位数仅供参考,实际施工时需根据实际情况按学校的要求进行调整。
):2.1需求分析为用户提供保证现在及未来应用的高速网络平台。
该综合布线系统建设主要满足IP语音、数据及视频的应用需求,为高带宽应用程序提供完全的端到端布线解决方案,具有很强的超前性,适用于未来网络的扩展及升级,减少维护费用。
➢系统的方案设计与当前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潮流相吻合,系统总体结构定位合理,确保能够适应未来技术发展变化的应用和扩展;➢系统设计首先以实用为第一原则。
在符合当前实际应用需要的前提下,合理平衡系统的经济性和先进性,避免片面追求先进性而脱离实际或片面追求经济性而损害系统智能化的功能;➢系统建成后,能够保持24小时全天候连续工作。
局部故障绝对不能影响整个系统的运作,系统的关键部件宜考虑容错和备份;➢充分考虑系统的极端安全性,保证系统运行安全可靠。
既能符合业主、国家或国际的相关安全标准和规范的要求,又要确保系统内部的数据信息在传输、存储及使用过程中安全可靠;➢在系统或设备选型中,以现有成熟的设备和系统为首选对象,以智能化总体目标为方向,局部服从全局、全局高度平衡,力求使系统在初次投入和整个运行周期内可获得最优的性能/价格比,完美实现业主建设智能化系统的初衷;➢由于系统监视和控制的内容广泛,涉及各类性质的对象,系统包含的设备品种繁多且复杂,同时安装位置分散,因此,建成后,系统要求具有很强的可维护性和易维护性,既要做到有效减少工程管理维护人员,又要降低维护工作的强度和维护运行开支;2.2设计目标xxxx项目工程系统建设的总目标是:以高性能综合布线系统为支撑,建成一个包含多用途的办公自动化(OA)、通讯自动化(CA)系统,能适应日益发展的办公业务电子化要求的现代化智能化楼宇。
综合布线系统中一般可以分为哪六个子系统
综合布线系统中一般可以分为哪六个子系统,分别描述综合布线本身一种模块化、灵活极建筑物内或建筑群之间的信息传输通道,是智能建筑的“信息调整公路”,不仅能使语音、数据、图像设备和交换设备与其它信息管理彼此相连,也能使这些设备与外部相连接。
它还包括建筑物外部网络和通信线路的连接点,与应用系统设备之间的所有线缆及有关的连接部件。
综合布线的部件包括:传输介质、相关连接硬件(如配线架、连接器、插座、插头、适配器)以及电气保护设备等,通过这些部件来构成布线系统中各种子系统,它们都有各自的具体用途,并且各种具体的接插件组成不仅易于实施,而且也能随需求的变化而平衡升级。
综合布线系统也具有开放式结构的特点,能支持电话及多种计算机、数据系统,还能支持会议电视等系统的需要,根据具体功能不同划分为以下六个子系统:工作区子系统、水平子系统、垂直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管理子系统、建筑与建筑群子系统。
解放南路20-1#地块是温州市旧城改建指挥部建设的安置房,该地块总建筑面积为3万多平方米,是一座集商业、办公、休闲为一体的智能小区,主要由A、B幢两幢商住楼组成,地一室为车库,一层为管理用房与店面,二层办公区,三层以上为住宅,共计312户。
下面根据该小区实际需求对综合布线系统的六个子系统进行分析:工作区子系统它是一个独立的需要放置终端的区域,即一个工作区,工作区系统由水平布线系统的信息插座延伸到工作站终端设备处的连接电缆及适配器组成。
该小区按每户为一个工作区来计算,在每户中设置四个终端,分别设置在主卧、客厅、书房中,从家居智能箱中引超五类线缆到各终端,终端采用IBDN压接式超五类模块与面板,便于语音与数据交换使用。
水平子系统该子系统由工作区用的信息插座、配线设备至信息插座的配线电缆、楼层配线设备和跳线等组成。
在该小区内各户将采用二条超五类电缆从弱电井到家庭智能箱内,保证语音、数据分离,在家居智能箱内进行内外连接,内部从智能箱到终端点也采用超五类线缆,语音与数据线缆从户内智能箱到弱电井将分别采用110配线架与模块式配线架进行管理,以四层为一个集中点,即保证语音单独使用,又能使家庭的报警与三表远传通过数据端口进行联网传输。
AMP_NETCONNECT_光纤及六类综合布线系统解决方案 (2)
第三章:AMP开放式布线产品特点
3.1 AMP
16.GB/T 50311-2000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17.GB/T 50312-2000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施工与验收规范
18.GB/T 50314--2000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根据国际电子工业协会(EIA)和国际电信工业协会(TIA) 2002年制定的结构化布线系统标准(EIA/TIA568B),及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制定的标准《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结构化布线系统由工作区子系统、配线(水平)子系统、干线(垂直)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管理子系统、建筑群子系统五个子系统组成。
4.管理子系统设置在每层配线设备的房间内,是由交接间的配线设备,输入/输出设备等组成。
5.建筑群子系统由二个及以上建筑物的电话、数据、电视系统组成一个建筑群子系统,它是室外设备与室内网络设备的接口,它终结进入建筑物的铜缆或光缆,提供避雷及电源超荷保护等。
1.3
由于开放式布线系统设计思想的科学化和先进性,本身决定了该系统能带给使用者最佳的性能价格比,最大限度地保证投资者的前期投资,最大限度地减少因变动更新和采用新技术所花费的费用,从而将维护费用降低到最低程度最大限度地保证投资者的前期投资,最大限度地减少因变动更新和采用新技术所花费的费用,从而将维护费用降低到最低程度。
AMP在国内的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深圳、武汉、长春、西安、重庆等各地分别设有办事处,可以有效服务和监控国内市场。
超五类,六类和七类综合布线的标准
超五类,六类和七类综合布线的标准
超五类、六类和七类综合布线是建筑物中常用的网络数据通信线
缆标准。
这些标准是设计和实施网络布线时遵循的指导原则,确保数
据传输的稳定性和速度。
超五类综合布线标准(Cat 5e)是一种传输速率高达1000Mbps (千兆位每秒)的线缆标准。
它适用于大部分办公室和住宅的局域网
需求。
超五类综合布线可以支持Ethernet、Fast Ethernet和Gigabit Ethernet等数据传输协议。
六类综合布线标准(Cat 6)是一种传输速率高达10000Mbps(10千兆位每秒)的线缆标准。
它适用于大型企业、数据中心和网络繁忙
的环境。
六类综合布线提供更高的带宽和抗干扰能力,支持高速数据
传输和实时多媒体应用。
七类综合布线标准(Cat 7)是一种传输速率高达10000Mbps(10千兆位每秒)的线缆标准。
它适用于对性能要求极高的应用,如高密
度数据中心和传感器网络。
七类综合布线采用双屏蔽结构,具有更低
的信噪比和更高的信号完整性。
超五类、六类和七类综合布线的标准都需要使用合适的线缆、连
接器和配件,并符合相应的技术规范。
安装过程需要遵循正确的布线
路径、弯曲半径和接地要求,以确保网络的稳定性和性能。
同时,布
线系统的测试和维护也是保证网络品质的重要环节。
总之,超五类、六类和七类综合布线标准是建筑物中常用的网络
数据通信线缆标准,它们分别适用于不同规模和性能需求的网络环境,确保了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速度。
六类综合布线设计方案
六类综合布线设计方案综合布线设计是指将各种电话、计算机通信设备通过统一的电缆系统连接在一起,以实现信息的传递和共享。
根据不同的需求和场景,可以设计出不同的综合布线方案。
以下是六类典型的综合布线设计方案。
1. 集中布线方案:在这种方案下,所有的设备都集中放置在一个机房中,通过主干电缆进行连接。
这种方案适用于中小型企业或办公楼,设备集中放置有利于管理和维护。
2. 分布式布线方案:在这种方案下,设备会分散放置在各个机房或办公区域中,通过地下或空中走廊连接。
这种方案适用于大型企业或多楼层的办公楼,可以更灵活地布置设备,并且便于扩展和升级。
3. 树状布线方案:在这种方案下,设备通过一条主干电缆连接在一起,再通过分支电缆连接到每个终端设备。
这种方案适用于需要将信号传输到不同位置的场景,例如分行银行、学校等。
4. 直接布线方案:在这种方案下,每个设备都有独立的电缆直接连接到通信室。
这种方案适用于对稳定性要求较高的场景,例如数据中心或高级实验室。
5. 混合布线方案:在这种方案下,可以根据不同设备的需求采用不同的布线方式。
例如,对于需要高速传输的设备可以采用光纤布线,对于传输距离较短的设备可以采用铜缆布线。
6. 网络化布线方案:在这种方案下,综合布线系统与计算机网络进行融合,实现数据、语音和视频的综合传输。
这种方案适用于需要实现多媒体传输和远程协作的场景,例如会议室、培训中心等。
综合布线设计方案需要综合考虑设备类型、传输距离、带宽需求、成本预算等因素。
在设计过程中,还需要考虑电缆走线、接头、插座等细节问题,以确保布线系统的可靠性和易维护性。
总之,综合布线设计方案应该与实际需求相匹配,以提供高效、稳定的通信环境。
综合布线方案(6类)
综合布线方案(6类)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XX项目综合布线子系统设计方案1. 系统概述工程概况该项目以建筑为平台,兼备建筑设备、办公自动化及通信网络系统,集结构、系统、服务及它们之间的最优化组合,向人们提供一个安全、高效、舒适、便利的办公环境。
为满足和适应大楼内对语音通信网络及计算机网络的需求,根据先进性、开放性、可靠性、可扩充性原则,设计一套主干为千兆位的标准、灵活、开放并具模块化结构的布线系统。
各楼层综合布线信息点的分布如下表:-1F9162516916 -1M0000D -4F314131 -3F33030 -2F5611656 -1F9413494 -1M0000E -4F11010 -3F11010 -2F448444 -1F426242 -1M44404F-4F224222 -3F11010 -2F6612666 -1F4812848 -1M0000合计236380616380236380备注:此点位表根据系统图得出汇总上表,总规划六类综合布线信息点总数为996点,其中数据为380个,语音为616个,但是具体使用中并不进行严格区分,而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已适用于多种类型信息网络通信的需要,如IP电话、低速视频图像、监控视频或无线网络应用。
系统设计原则综合布线系统应是开放的、模块化的系统体系,具备使用灵活性、管理简便、扩充方便等特点,并能保持其先进性。
应遵循以下原则进行设计:实用性:实施后的通信布线系统。
将能够在现在和将来适应技术的发展,并且实现数据通信、语音通信、图像通信。
灵活性:系统中的任一部分之连接都应是灵活的,即从物理接线,到数据通讯,语音通讯,自动控制设备之连接都不受或极少受物理位置和这些设备类型的限制。
模块化:布线系统中,除去附设在建筑内的线缆外,其余所有的接插件都应是积木式的标准件,以方便管理的使用。
扩充性:由于所有基础设施(材料、部件、通讯设备)都采用国际标准,因此无论计算机设备、通讯设备、控制设备随技术如何发展,将来都可很方便地将这些设备连到系统中。
综合布线系统培训
SC型光纤连接器:连接GBIC光模块的连接器,它的外壳呈矩形,紧固方式是采用插拔销闩式,不须旋转。
添加标题
FC型光纤连接器:外部加强方式是采用金属套,紧固方式为螺丝扣。
添加标题
LC型光纤连接器:连接SFP模块的连接器,它采用操作方便的模块化插孔(RJ)闩锁机理制成。
添加标题
光纤接头是早期不同企业开发形成的标准,使用效果一样的。
系统结构
系统结构
工作区子系统
工作区子系统由设在各办公区内的信息插座至终端设备之间的连接线缆构成。CASIT提供各种规格的安装插座以满足实际建筑安装环境的不同需要
一、工作区子系统
二、水平子系统
水平子系统是连接各办公区的信息插座至各层配线间之间那段线缆,主要有非屏蔽双绞线。当需要更高的带宽应用时,亦可以采用光纤。通过提供各种性能的线缆,满足不同的客户需求。
系统设备及Leabharlann 关参数介绍系统设备及相关参数介绍
七、光缆分类光缆按用途分为室内光缆和室外光缆室内光缆 室外光缆
系统设备及相关参数介绍
光缆接口有ST、SC、FC、LC。
添加标题
ST型光纤连接器:常用于光纤配线架,外壳呈圆形,紧固方式为螺丝扣。
十一、对称电缆布线链路性能指标和主要参数
阻抗
发送
接收
泵站
泵站
泵站
泵站
发送
接收
系统设备及相关参数介绍
十一、对称电缆布线链路性能指标和主要参数
阻抗上图表示在发送器和接收器之间使用电缆连接的等效图。在接口处可能会有一些阻抗不匹配的情况,因此沿着电缆将造成一些反射和损耗。下图表示了具有跳线、插座和配线架的系统。每个设备之间都有一些轻微的阻抗差异。反射损耗是由于整个传输系统中阻抗不匹配的点产生的损耗。
综合布线系统介绍
UTP FTP
UTP FTP
一.总体产品序列ຫໍສະໝຸດ 3综合布线产品分类
(2/4 )
一.总体产品序列
3
综合布线产品分类
铜缆配线架 110配线架
大对数
110配线架
电话
110-RJ45跳线
110-110跳线
水平线缆
楼层配线间
垂直主干
二.综合布线概念
1
综合布线定义
综合布线系统是建筑物内或建筑群之间的信息传输通道 ,是通信电缆、光缆 、各种软电缆及有关连接硬件构成的通用布线系统。
三.综合布线产品
5
铜配件
三.综合布线产品
6
铜配件
24
一体式配线架 1U高度 24口,6类非屏蔽一体式配线架
2U高度 48口,6类非屏蔽
三.综合布线产品
7
铜配件
24
模块式配线架 模块式配线架
1U高度 24口,空架 1U高度 24口,含24个6类非屏蔽模块
产品特性: 1 、模块化网络配线架。金针:磷青铜,在镀镍100u”后再镀金50u” ,保证达到最 小接触电阻,利于信息传输,防氧化性强
三.综合布线产品
4
铜配件
180度打线 磷青铜产品特性:
180度免工具 锌合金
5 、塑料件采用PC材料,强度高,韧性好,防火阻燃可达UL94V-0 ,不易变色 6 、采用180度打线方式,相对于90度打线,能保证更小的证打线开绞距离,利 于串扰和阻抗技术指标提高。
三.综合布线产品
5
铜配件
PVC护套 蓝色 LSZH护套 灰白色 PVC护套 灰白色
二.综合布线概念
2
综合布线系统组成
综合布线系统一般由六个独立的子系统组成,采用星型拓扑结构布放线缆。
六类综合布线方案
六类综合布线方案概述在现代办公环境中,综合布线是连接各种网络设备的基础设施,它提供了高速稳定的数据传输,支持多种网络服务和应用。
在综合布线中,六类综合布线方案是最常用的一种,它在满足传输需求的同时,还能够提供足够的带宽和扩展性。
本文将介绍六类综合布线方案的特点、优势以及设计要点。
特点六类综合布线方案作为一种标准化的网络接口,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高带宽:六类综合布线方案支持高达250 MHz的传输频率,可以提供最高1 Gbps的传输速率,满足了大多数办公环境的需求。
2.远距离传输:六类综合布线方案支持100米的传输距离,适用于大部分办公场所的布线需求。
3.互连性强:六类综合布线方案可以连接各种网络设备,如电脑、服务器、交换机、路由器等,同时支持实时视频、语音通话等多种数据传输服务。
4.扩展性好:六类综合布线方案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基础上,还具备较好的扩展性,可以适应未来网络技术的发展。
优势六类综合布线方案相比其他布线方案具有以下优势:1.施工成本低:六类综合布线方案的材料和设备价格较低,施工过程较简单,可以有效降低布线工程的成本。
2.网络性能稳定:六类综合布线方案采用双绞线传输,具有良好的阻抗匹配和抗干扰能力,可以保证稳定的数据传输和网络性能。
3.灵活性高:六类综合布线方案支持多种拓扑结构和连接方式,可以根据不同的办公场所和网络需求进行灵活布线。
4.易于维护:六类综合布线方案的设备和接口标准化,易于维护和扩展,可以快速定位和解决网络故障。
设计要点在进行六类综合布线方案设计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1.网络规划:根据办公场所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网络规划,确定布线节点、接入点、线路走向等信息。
2.布线路径选择:选择合适的布线路径,避免与电源线、高电磁干扰设备等产生干扰,保证网络传输的稳定性。
3.线缆选择:选择符合六类综合布线标准的双绞线,保证传输质量和速率。
4.接头和连接器选择:选择符合六类综合布线标准的接头和连接器,保证连接质量和可靠性。
AMP-NETCONNECT-光纤及六类综合布线系统解决方案
目录第一章:综合布线系统概述1.1综合布线标准介绍1.2综合布线系统的组成1.3开放式综合布线系统的优点第二章:工程概况及需求分析2.1工程概况2.2需求分析第三章:AMPNETCONNECT开放式布线产品特点3.1AMP产品优势3.2AMP公司介绍3.3AMPNETCONNECT布线系统特点第四章:AMPNETCONNECT布线6类系统介绍4.1AMPNETCONNECT6类布线系统白皮书4.2千兆以太网1000Base-T与1000Base-Tx介绍4.3AMPNETCONNECT6类布线系统特点第五章:AMPNETCONNECT布线光纤系统介绍5.1.垂直干线子系统5.2光纤千兆以太网标准1000Base-SXVs.1000Base-LX之比较5.3AMPNETCONNECTXG光纤系统(万兆)5.4AMP光纤连接系统介绍第六章: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方案6.1设计原则6.2总体结构论述6.3各结构化子系统详述及方案说明设备定型6.4综合布线及设备报价第七章:管线设计方案7.1水平子系统管线设计7.2设备电源管线方式7.3设备间弱电接地方式第八章:综合布线系统测试8.1测试依据8.2测试设备8.3测试参数第九章:系统维护与技术支持第一章:综合布线系统概述1.1综合营企业布线标准介绍综合布线系统最初产生于八十年代初期的美国,是随着通信技术和计算机连网技术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八十年代末期综合布线技术在设计、产品、标准、测试等方面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欧美许多发达国家先后制定标准对其进行规范,其中被许多国家广泛采用的有美国电子工业协会/电信工业协会制定的TIA/EIA568B标准和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IS0/IEC11801标准;这两个标准的制定对促进综合布线技术的普及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我国对综合布线技术的推广应用也非常重视,并于1995年由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制定了国内第一部结合国情的综合布线标准:《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CECS72:95);1997年该标准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其新标准《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CECS72:97)对抗干扰、防噪音、防火、防毒等关键技术方面作出了新的规定;同时《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89:97)也相继出台,这对规范我国综合布线产业无疑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超五类,六类和七类综合布线的标准
超五类,六类和七类综合布线的标准
超五类、六类和七类综合布线是指针对网络布线系统中的数据传输要求,按照其性能等级进行规定,以保证网络传输性能的稳定和高效。
以下是它们的标准:
1. 超五类综合布线(Cat5e):支持1Gbps(千兆位每秒)的传输速率,并可以在频率为100MHz的情况下传输。
超五类综合布线结构包括四对铜线,每对需要进行单独的屏蔽。
2. 六类综合布线(Cat6):支持10Gbps(十千兆位每秒)的传输速率,适用于以太网、Gigabit以太网、以及其他信号传输较高要求的应用。
六类综合布线在频率为250MHz的情况下传输。
它采用了更好的线束设计和抗干扰技术,能够减少串扰和信号失真。
3. 七类综合布线(Cat7):支持10Gbps到40Gbps的传输速率,能够在频率为600MHz的情况下传输。
七类综合布线采用了更先进的屏蔽技术,以降低信号干扰和串扰。
它适用于高速网络设备和高负载的数据中心。
这些综合布线标准主要规定了线缆的性能要求、连接器和插座的规格要求,以及传输距离、连接方式等方面的规范。
在实际布线过程中,可以根据具体的网络需求选择合适的综合布线标准,以满足传输速度、距离和信号质量等要求。
综合布线方案(6类)
XX项目综合布线子系统设计方案1. 系统概述1.1 工程概况该项目以建筑为平台,兼备建筑设备、办公自动化及通信网络系统,集结构、系统、服务及它们之间的最优化组合,向人们提供一个安全、高效、舒适、便利的办公环境。
为满足和适应大楼内对语音通信网络及计算机网络的需求,根据先进性、开放性、可靠性、可扩充性原则,设计一套主干为千兆位的标准、灵活、开放并具模块化结构的布线系统。
各楼层综合布线信息点的分布如下表:综合布线点位表备注:此点位表根据系统图得出汇总上表,总规划六类综合布线信息点总数为996点,其中数据为380个,语音为616个,但是具体使用中并不进行严格区分,而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已适用于多种类型信息网络通信的需要,如IP电话、低速视频图像、监控视频或无线网络应用。
1.2 系统设计原则综合布线系统应是开放的、模块化的系统体系,具备使用灵活性、管理简便、扩充方便等特点,并能保持其先进性。
应遵循以下原则进行设计: 实用性:实施后的通信布线系统。
将能够在现在和将来适应技术的发展,并且实现数据通信、语音通信、图像通信。
●灵活性:系统中的任一部分之连接都应是灵活的,即从物理接线,到数据通讯,语音通讯,自动控制设备之连接都不受或极少受物理位置和这些设备类型的限制。
●模块化:布线系统中,除去附设在建筑内的线缆外,其余所有的接插件都应是积木式的标准件,以方便管理的使用。
●扩充性:由于所有基础设施(材料、部件、通讯设备)都采用国际标准,因此无论计算机设备、通讯设备、控制设备随技术如何发展,将来都可很方便地将这些设备连到系统中。
●先进性:布线系统适应日益广泛的数据通信和应用,符合业界的发展趋势,从而保护在线缆及网络系统上的投资以及过行在其上的应用。
●经济性:在满足应用要求的基础上尽可能降低造价。
●标准化:严格按照EIA/TIA568A及ISO/IEC 11801标准设计系统,并能连接众多满足国际网络标准(如IEEE802.3,IEEE802.5,IEEE802.12等)的网络设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类综合布线系统概述
1.1智能大厦简介
在今天的大楼中,拥有一套先进的综合布线系统,不仅能提供对外电讯服务,而且能很好的融合话音、数据、视讯以及楼宇管理系统元件,从完全意义上它为整个大楼提供了一个迅速、通畅的信息传输通道。
所谓智能大厦即是对建筑物的结构、系统、服务、管理等四个基本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最优化考虑,
来提供一个投资合理的,但又拥有高安全、高效率的舒适、温馨、便利的环境。
它为大厦的主人带来了长远的经济效益、低廉的运行花费,并具有全方面的开放性、灵活性及安全性。
智能大厦,是通过装配现代智能信息设备(电脑及网络、话音设备、楼宇自控设备、视频设备等),并运用相应技术手段,依据一定的技术标准,实现该大厦的智能化,即通信自动化、办公自动化和楼宇管理自动化。
结构化综合布线,是针对建筑内部智能系统(电脑及网络、语音设备、楼宇自控设备、视频设备等)的信号传输线路,通过它可使话音设备、数据设备、交换设备及各种控制
设备与信息管理系统连接起来,同时也使这些设备与外部通信网络相连。
因而在此基础上进行话音通信、数据图像处理、控制等,从而建成智能化的大厦。
对于一座大厦,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是实现智能化的先决条件和基础,同时也是大厦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没有结构化综合布线,大厦智能化无从谈起。
1.2结构化布线与传统布线的比较
对于一座建筑物,它是否能够在现在或将来始终具备最先进的现代化管理和通讯水平,最终要取决于建筑物内是否有一套完整、高质和符合国际标准的布线系统。
在传统布线系统中,由于多个子系统独立布线,并采用不同的传输媒介。
这就给建筑物从设计和今后的管理带来一系列的弊端。
●在线路路由上,各专业设计之间过多的牵制,使得最
终设施的管道错综复杂,要多次进行图纸汇总才能定
出一个妥协的方案。
●在布线时,重复施工,造成材料和人员的浪费。
●各弱电系统彼此相互独立、互不兼容,造成使用者极
大的不便。
●设备的改变、移动都会使最终用户无法改变原有的布
线,以适应各自的需求。
这就要求用户对布线系统进行重新设计施工,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和损坏,难于维护和管理,同时在扩展时给原建筑物的美观造成很大的影响。
因此说,原有的布线方式不具备开放性、兼容性和灵活性。
采用按国际标准的结构化布线系统的优势
●将各个系统统一布线,提高全系统的性能价格比。
●具有开放性和充分的灵活性,不论各个子系统设备
如何改变,位置如何移动,布线系统只需跳线
不须任何其它改变。
●设计思路简洁,施工简单,施工费用降低。
●充分适应通讯和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为进今后办公
全面自动化打下了坚实的线路基础。
●大大减少维护管理人员的数量及费用。
●可根据最终用户的不同需求进行随时的改变和调
整。
典型综合布线示意图传统布线与结构化布线的比较表
1.3综合布线系统的结构
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 (Structured Cabling System 缩写SCS) 采用模块化和分层星型拓扑结构,它一般可分为六个子系统, 参见下图。
1工作区子系统(WORK AREA SUBSYSTEM)
包括从终端设备出线,到信息插座的整个区域.
工作区布线子系统由终端设备连接到信息插座的连线(或软线)组成,它包括装配软线、连接器和连接所需的扩展软线,并在终端设备和信息口I/O之间搭桥.
在进行终端设备和I/O连接时,可能需要某种传输电子装置,但是这种装置并不是工作区子系统的一部分. 例如,调制解调器能为终端与其他设备之间的兼容性和传输距离的延长提供所需的转换信号.
2水平布线子系统(HORIZONTAL SUBSYSTEM)
由建筑物各层配电间至各个水平区之间的电缆组成.
水平布线子系统是整个布线系统的一部分,将干线子系统延伸到用户工作区. 水平布线子系统与垂直干线子系统的区别在于:水平布线子系统总是处在一个楼层上,并端接在信息插座上. 在现有建筑物内,垂直干线子系统都由光缆和大对数电缆组成;而水平电缆数限制为4对UTP (非屏蔽双绞线),它们能支持大多数现代通信设备. 在需要某些带宽应用时,可以采用光缆到桌面.
从用户工作区的信息插座开始,水平布线子系统在交连处端接;或在小型通信系统里,在以下任何一处进行互连: 卫星接线间、干线接线间或设备间. 在设备间中,当终端设备位于同一楼层时,水平布线子系统将在布线交连处端接, 在上面几个楼层上,它将在干线接线间或卫星接线间的交叉
连接处端接.
3管理子系统(ADMINISTRATION SUBSYSTEM)
由各层分设的配电间构成.
管理子系统由交连、互连和I/O等组成. 管理点为连接其他子系统提供连接手段。
交连和互连允许将通信线路定位或重定位到建筑物的不同部分,以便能更容易地管理通信线路. I/O位在用户工作区和其他房间,使你在移动终端设备时能方便地进行插拔.
在使用跨接线或插入线时,交叉连接允许将端接在单元
一端的电缆上的通信线路连接到端接在单元另一端电缆上的线路. 跨接线是一根很短的单根导线,可将交叉连接处的两条导线端点连接起来;插入线包含几根导线,而且每根导线末端有一个连接插座重新提供一种简易的方法,而且不需要安装跨接线时使用的专用工具.
互连完成交叉连接的相同目的,但不使用跨接线或插入线,只是用带插头的导线、插座和适配器. 互连和交叉连接均适用于光缆. 光缆交叉连接要求使用光缆的插入线在两端都有光连接器和短光缆.
4垂直干线子系统(RISER BACKBONE SUBSYSTEM) 由连接设备间与各层配电间的干线电缆构成.
干线子系统是整个建筑物综合布线系统的一部分. 它提供建筑物的干线(馈电线)电缆的路由. 它通常是在两个单元之间,特别是在位于中央点的公共系统设备处,提供多个线路设施; 该子系统由所有的布线电缆组成,或者由导线和光缆以及将此光缆连到其它地方的相关支撑硬件组合而成;传输介质可能包括一幢多层建筑物的楼层之间垂直布线的内部电缆或从主要单元(如计算机房或设备间和其他干线间)来的电缆.
为了与建筑群中的其他建筑物进行连接和通信,干线子系统把设备间的中继线和布线叉连接点与建筑物之间设施相连,以组成建筑群子系统.
5设备间子系统(EQUIPMENT SUBSYSTEM)
通常位于主机房内,使主干线经跳线架连接到各系统主机.
设备布线子系统由设备间中的电缆、连接器和相关支撑硬件组成,它把公共系统设备的各种不同设备互连起来. 该子系统将中继线交叉连接处和布线交叉连接处与公共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