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碱性磷酸酶正常值
骨碱性磷酸酶
骨碱性磷酸酶骨碱性磷酸酶介绍:血清中的骨碱性磷酸酶的浓度被认为反映了成骨细胞的代谢活性,而骨代谢的精确评价对于明确骨代谢病的严重程度和治疗反应有着重要意义。
因此在变形性骨炎、骨软化、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肾性骨营养不良、骨质疏松和骨转移瘤中,血清骨碱性磷酸酶水平的检测有着用武之地。
骨碱性磷酸酶的测定就被应用于变形性骨炎诊断和病情的检测。
骨碱性磷酸酶正常值:女性,1-12岁小于500U/L;大于15岁,40-150U/L;男性,1-12岁小于500U/L;12-15岁,小于750U/L;大于15岁,40-150U/L。
骨碱性磷酸酶临床意义:异常结果:1.生理性增高:儿童在生理性的骨骼发育期,碱性磷酸酶活力可比正常人高1~2倍。
处于生长期的青少年,以及孕妇和进食脂肪含量高的食物后均可以升高。
2.病理性升高:(1)骨骼疾病如佝偻病、软骨病、骨恶性肿瘤、恶性肿瘤骨转移等;预防儿童缺乏维他命D佝偻病及监测佝偻病的治疗进程。
(2)肝胆疾病如肝外胆道阻塞、肝癌、肝硬化、毛细胆管性肝炎等;(3)其他疾病如甲状旁腺机能亢进。
3.病理性降低:见于重症慢性肾炎、儿童甲状腺机能不全、贫血等。
需要检查的人群:儿童一般要求检查,有相关疾病和症状的也可做检查。
骨碱性磷酸酶注意事项:不合宜人群:无特殊要求。
检查前禁忌:血清骨碱性磷酸酶(BAP)定量检测需要空腹抽血检查,宜在早晨。
检查时要求:注意血清不被污染和及时送检。
骨碱性磷酸酶检查过程:在骨代谢疾病的监测中,生化标志物是一个有用的指标。
尿中羟(基)脯氨酸(Hydroxyproline)水平和血清总碱性磷酸酶水平,已经用于监测变形性骨炎的治疗效果。
骨质疏松,相对于变形性骨炎,是一种更轻微的骨重建的过程,因此需要更敏感和特异的标志物。
为此,OCTEIA Ostase®为实验室提供了血清骨碱性磷酸酶(BAP)定量的检测方法,该检测方法现已显示,在用于骨代谢疾病的诊治方面证明是有效的。
临床各项检验项目的正常值和临床意义
参加病例讨论往往记不住临床各项检验项目的正常值和临床意义。
发此贴是为参加病例讨论的人多复习一下。
正常值临床常规检验项目:一:红细胞记数RBC:临床意义:诊断各种贫血和红细胞增多症正常参考值:男性 4.0~5.5×1012/L,女性 3.5~5.0×1012/L,新生儿6.0~7.5×1012/L。
二:血红蛋白HGB临床意义:同上正常参考值:110-160g/L三:红细胞比积HCT临床意义:同上正常参考值:0.37-0.49四:平均红细胞体积MCV临床意义:判断贫血的类型正常参考值:82-92fl五: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临床意义:判断贫血的类型和轻重程度正常参考值:27-31pg六: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临床意义:判断贫血的类型和轻重程度正常参考值:320-360g/L七: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临床意义:RDW增加可见于营养缺乏性贫血正常参考值:11.6-14.8八:白细胞记数WBC临床意义:增高见于感染、组织损伤、白血病;降低见于血液病、自身免疫病、脾功能亢进等正常参考值:4-10G/L九:白细胞分类DC临床意义:用于血液病等疾病的诊断和判断感染轻重程度。
中性粒细胞增高见于感染、白血病;降低见于某些感染、自身免疫疾病、脾亢等嗜酸性粒细胞增高见于过敏性疾病、某些皮肤病及传染病的早期;降低见于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等。
正常参考值:分叶核粒细胞GRAN50-70% 嗜酸性粒细胞EOS50-300G/L 淋巴细胞LYM20-40% 单核细胞MID3-8%十:血小板记数PLT临床意义:检测凝血系统的功能正常参考值:100-300G/L十一:平均血小板体积MPV临床意义:判断血小板减少的原因正常参考值:6.8-13.5fl十二:血小板压积PCT临床意义:同PLT 正常参考值:0.1-0.3%十三:血小板分布宽度PDW临床意义:PDW增加见于血小板降低正常参考值:15.5-18.0%十四:网织红细胞记数RC临床意义:判断骨髓增生情况,评价疗效正常参考值:0.5-1.5%十五:血沉ESR临床意义:增高见于炎症、恶性肿瘤、贫血、高胆固醇及高球蛋白血症正常参考值:男0-15mm/h 女0-20mm/h十六:尿比重SG临床意义:降低:尿崩症、肾功能不全增高:肾小球肾炎、心功能不全、糖尿病正常参考值:1.010-1.030十七:尿酸碱度PH临床意义:酸性尿:尿酸盐结石、酸中毒碱性尿:草酸盐结石、泌尿系统感染等正常参考值:5-8十八:尿沉渣镜检临床意义:红细胞:肾炎、肿瘤可增加白细胞:泌尿系统感染上皮细胞:尿路感染、肾盂肾炎增加管型:各类肾炎肾病正常参考值:OBL:neg0-52-68-1520-3040 LEU:neg0-55-1010-1520-4050 上皮细胞:少量扁平及圆形上皮管型:偶见透明管型十九:本周氏蛋白临床意义:阴性监狱多发性骨髓瘤正常参考值:阴性二十:尿胆红素U-BiL临床意义:阳性见于黄疸正常参考值:阴性136二十一:尿胆原URO临床意义:阳性见于黄疸及肝病正常参考值:0.224812二十二:尿酮体U-Ket临床意义:阳性见于糖尿病酮症、腹泻正常参考值:neg51550150二十三:尿糖U-Glu临床意义:糖尿病、肾性糖尿时增高正常参考值:阴性二十四:尿蛋白U-Pro临床意义:增高见于肾炎、肾病泌尿系统感染正常参考值:neg2575150500二十五:尿亚硝酸盐NIT临床意义:阴性见于膀胱炎、肾盂肾炎正常参考值:阴性二十六:便潜血OB临床意义:阳性见于消化道出血性疾病正常参考值:阴性二十七:精液常规RT临床意义:鉴别诊断前列腺炎与前列腺癌;精囊炎与精囊结核正常参考值:1-1.5亿/ml二十八:脑脊液常规CSFTt临床意义:阳性见于脑脊液、脑肿瘤、脑出血等正常参考值:颜色:无色水样液体透明度:清晰蛋白:阴性红细胞记数:成人×106/L临床生化检测项目一.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ALT临床意义:升高见于急慢性肝炎、脂肪肝、肝硬化、心梗等正常参考值:3-40U/L二.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AST临床意义:升高见于心梗发病期、急慢性肝炎、心功能不全等正常参考值:3-40U/L三.血清r-谷氨酰基转移酶GGT临床意义:升高见于肝癌、急性肝炎、慢性肝炎活动期、肝硬化等正常参考值:7-50U/L四:血清碱性磷酸酶ALT临床意义:升高见于肝癌、肝硬化、骨细胞瘤、骨转移癌等正常参考值:30-110U/L五:血清肌酸激酶测定CK临床意义:升高见于心梗、心肌炎、肌损伤、心脏手术等正常参考值:25-200U/L 六:血清乳酸脱氢酶LDH临床意义:升高见于急性心梗、肝脏疾病、恶性肿瘤等正常参考值:109-245U/L 七:血清a-羟丁酸脱氢酶HBDH临床意义:升高作为急性心梗诊断标志正常参考值:80-220U八:血清淀粉酶AMY临床意义:升高见于胰腺炎、胰腺癌、胆道疾病、胃穿孔等,降低见于肝脏疾病正常参考值:0-220U/L九:血清总胆固醇TC临床意义:高脂蛋白血症与异常血蛋白血症的诊断和分类;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的判定正常参考值:80-220U/L十:血清甘油三脂TG临床意义:升高见于糖尿病、肾病等,降低见于甲亢、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肝实质病变等正常参考值:30-150MG/DL十一:血清总胆汁酸TBA临床意义:作为肝功能检测指标、肝炎、肝硬化、肝损害等正常参考值:0-10umol/L十二:血清肌酐测定CRE临床意义:升高见于严重肾功不全、各种肾障碍、肢端肥大症等;降低见于肌肉量减少、多尿。
alp正常值范围
alp正常值范围
alp是碱性磷酸酶,是一种酵素,存在于多种组织和器官中,例如肝脏、胆道、肾脏、骨骼和肠道等。
因此,测量alp的水平可以帮助医生检测和诊断肝脏疾病、胆道疾病、肾脏问题和骨骼疾病等。
正常情况下,alp的水平在血液中很低。
但是,当发生某些类型的疾病时,alp的水平会升高。
因此,通过测量血液中的alp水平,可以诊断许多疾病,例如肝炎、胆管阻塞、骨骼疾病和癌症等。
一般认为,正常alp的范围在30至120单位/升之间。
但是,这个范围可能会因不同的年龄、性别和健康状况而有所不同。
例如,在青少年和儿童身上,alp水平可能会比成年人高,因为他们的骨骼发育仍在进行中。
需要注意的是,alp水平可能会因为某些药物而升高,例如某些抗癫痫药物和抗生素。
因此,如果您正在服用任何药物,请告知您的医生,以便他们能够对您的测试结果进行适当的解释。
总之,alp的正常范围在30至120单位/升之间,但是这个范围可能因人而异。
如果您有任何疑虑或问题,请咨询您的医生。
- 1 -。
临床生化项目正常值范围
增高:心梗 (12~48h 开始升高, 2~4 天可达峰值, 8~9 天恢 复正常),肿瘤、肝脏疾病。
40~240 IU/L 血清 α- 羟丁酸脱氢酶( α-HBD )
急性心梗意义同 LDH ,且峰值可维持 2 周.
80~200 IU/L 血清钙( Ca)
病理性因素:常见于肾脏疾病,可分为肾前、肾性及肾后三 个方面: 1、肾前性:可见于剧烈呕吐、幽门梗阻、肠梗阻 和长期腹泻等。 2、肾性: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病晚期、肾 功能衰竭、慢性肾盂肾炎及中毒性肾炎。 3、肾后性疾患: 如前列腺肿大、尿路结石、尿道狭窄、膀胱肿瘤。 血尿素减少较少见表示严重的肝病,如肝炎合并广泛性肝坏 死。
高血糖:生理及病理性(糖尿病、甲亢) 低血糖:糖代谢异常、严重肝病等。
3.90~6.20mmol/L 血清肌酸激酶( CK )
增高:心梗( 4~6h 开始升高, 18~36h 可达峰值, 2~4 天恢复 正常)心肌炎、肌肉疾病。
20~190 IU/L 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 CK-MB )
增高:急性心梗 4~8h 开始升高, 12~24h 小时可达峰值, 48~72h 恢复正常。
临床生化项目正常值范围 试验项目
临床意义
正常值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 )
肝功检查。增高:肝炎、药物性肝炎、脂肪肝、肝硬化、心 肌炎、胆道疾病。
0~45 IU/L 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 )
肝功、心功检查,增高:急慢性及中毒性肝炎、心梗、皮肌 炎、心功不全。
0~35 IU/L 血清总胆红素( TBIL )
增高:失水血液浓缩性磷酸酶( ALP )
增高:肝脏疾病、骨折、骨细胞瘤、骨癌、少儿发育期、阻 塞性黄疸。
血清碱性磷酸酶(ALP)
血清碱性磷酸酶(ALP)血清碱性磷酸酶(ALP)介绍:血清碱性磷酸酶正常人血清中的碱性磷酸酶主要来自肝和骨骼,碱性磷酸酶测定主要用于诊断肝胆和骨骼系统疾病,是反映肝外胆道梗阻、肝内占位性病变和佝偻病的重要指标。
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正常值:(1)酶速率法(37℃):成人:40~160U/L;儿童:<350U/L;(2)磷酸苯二钠法:成人:3~13Kat单位;儿童:5~30kat单位;(3)动态法:成人:20~110U/L;青少年:1.男性:<750U/L;2.女性:<500U/L;儿童:<500U/L;婴儿:50~240U/L。
(注:具体参考值请根据各实验室而定。
)血清碱性磷酸酶(ALP)临床意义:(1)升高:①无黄疸:肝硬化、肝细胞癌、胆管疾病(胆管癌,肝内结石)、局限性肝损害(转移性肝癌、肝脓疡、肉芽肿性肝损伤)、其他肝疾病(慢性肝炎、脂肪肝)、骨疾病(佝偻病骨软化症、或骨肉瘤)、转移性骨癌、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慢性肾功能健康搜索不全,恶性肿瘤(骨、肝转移)等。
②有黄疸: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炎、药物性肝损害、肝炎病毒以外的病毒引起的肝损害、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其他肝内胆汁瘀滞、阻塞性黄疸(胆管癌、胆管细胞癌、胰头癌,总胆管结石火罐网,硬化性胆管炎)。
(2)降低:牛奶-碱综合征、坏血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维生素D 摄入过多、恶性贫血、重症慢性肾炎、呆小病、恶病质等。
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注意事项:1、空腹抽血,抽血前禁食10小时。
2、使用某些药物如避孕药等可引起ALP结果升高。
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检查过程:暂无相关信息。
生化检验正常值
临床生化检测项目一.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ALT(GPT)临床意义:升高见于急慢性肝炎、脂肪肝、肝硬化、心梗等正常参考值:3-40U/L二.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AST(GOT)临床意义:升高见于心梗发病期、急慢性肝炎、心功能不全等正常参考值:3-40U/L三.血清r-谷氨酰基转移酶GGT临床意义:升高见于肝癌、急性肝炎、慢性肝炎活动期、肝硬化等正常参考值:7-50U/L四:血清碱性磷酸酶ALT(AKP)临床意义:升高见于肝癌、肝硬化、骨细胞瘤、骨转移癌等正常参考值:30-110U/L五:血清肌酸激酶测定CK临床意义:升高见于心梗、心肌炎、肌损伤、心脏手术等正常参考值:25-200U/L六:血清乳酸脱氢酶LDH临床意义:升高见于急性心梗、肝脏疾病、恶性肿瘤等正常参考值:109-245U/L七:血清a-羟丁酸脱氢酶HBDH临床意义:升高作为急性心梗诊断标志正常参考值:80-220U八:血清淀粉酶AMY临床意义:升高见于胰腺炎、胰腺癌、胆道疾病、胃穿孔等,降低见于肝脏疾病正常参考值:0-220U/L九:血清总胆固醇TC(CHOL)临床意义:高脂蛋白血症与异常血蛋白血症的诊断和分类;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的判定正常参考值:80-220U/L十:血清甘油三脂TG临床意义:升高见于糖尿病、肾病等,降低见于甲亢、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肝实质病变等正常参考值:30-150MG/DL十一:血清总胆汁酸TBA临床意义:作为肝功能检测指标、肝炎、肝硬化、肝损害等正常参考值:0-10umol/L十二:血清肌酐测定CRE临床意义:升高见于严重肾功不全、各种肾障碍、肢端肥大症等;降低见于肌肉量减少、多尿。
正常参考值:0.5-1.5MG/DL十三:血清总胆红质TBIL临床意义:升高见于肝脏疾病、黄疸、胰头癌、胆石症等十四:血清直接胆红质DBIL临床意义:升高见于阻塞性黄疸、肝癌、胰头癌、胆石症等正常参考值:0-0.25MG/DL十五:血清尿酸UA临床意义:升高见于痛风、白血病、骨髓瘤、重症肝病;降低见于恶性贫血、乳糜泻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等药物治疗后正常参考值:2.4-7.0MG/DL十六:血清尿素氮BUN临床意义:升高见于骨髓瘤、膀胱肿瘤、尿毒症等正常参考值:6-22MG/DL十七:血清总蛋白TP临床意义:升高见于骨髓瘤、高度脱水症;降低见于恶性肿瘤、肝硬化、肾病综合症、营养及吸收障碍等十八:血清白蛋白ALB临床意义:升高见于严重失水;降低见于肝脏、肾脏疾病正常参考值:3.5-5.5-0G/DL十九:血清球蛋白GLB临床意义:升高见于肝硬化、骨髓瘤、淋巴瘤。
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测定
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测定1.实验原理ALP对硝基酚磷酸盐+ H2O —————→磷酸+ 对硝基酚Mg2+在镁离子存在下, 对-硝基酚磷酸盐被ALP分解成磷酸和对-硝基酚,在405nm 的波长下, 对-硝基酚的吸光度增加与ALP的活性成正比。
2. 标本:2.1 病人准备:新鲜血清,采血后应及时分离,避免溶血。
2.2 类型:血清、肝素或EDTA血浆,应避光保存。
3. 标本存放:15~25℃保存可稳定2天;2~8℃保存可稳定7天;-20℃保存可稳定3个月,如冰冻保存,不可反复冻融!。
4. 标本运输:冰冻条件下保存运输。
5. 标本拒收标准:标本溶血、细菌污染、脂血等存运输的标本。
6. 实验材料6.1 试剂:中生碱性磷酸酶试剂盒(试剂1+试剂2)6.1.1 试剂组成6.1.3 试剂稳定性与贮存试剂避光保存于2~8℃,若无污染,可稳定至失效期。
试剂有效期为12个月。
试剂必需避光保存。
试剂不可冰冻。
6.1.4 变质指示:当试剂空白吸光率A405nm(1.0cm)>1.0,或有混浊和可见颗粒时,请不要再使用。
6.1.5 注意事项:试剂请勿直接接触皮肤、眼睛,如有接触,请用大量清水清洗。
请勿吞服。
6.2 校准品:使用OLYMPUS提供的多项校准品对自动分析仪进行校准,参见生化检验校准品和质控品.SOP文件6.3 质控品:参见生化检验校准品和质控品.SOP文件7. 仪器:奥林巴斯AU640生化分析仪8. 操作步骤8.1 项目基本参数:参见生化检验奥林巴斯AU640生化分析仪项目测定参数.SOP文件。
8.2仪器操作步骤:参见生化检验奥林巴斯AU640生化分析仪操作规程.SOP 文件。
9. 检验结果的判断与分析10. 质量控制:在每一批标本中都应把非定值血清水平I与II质控做为未知标本进行分析,以2S为质控警告限,3S为失控限,绘制质控图,判断是否在控。
质控规则参见生化室室内质控操作规程.SOP文件。
11. 计算方法:以OLYMPUS校准品校准仪器后,在病人结果可报告范围内,仪器直接报告可靠的检测结果无需手工计算,以U/L报告。
血液生化检查各指标及对应正常值列表
血液生化检查各指标及对应正常值列表生化检查血液是充满于人体血管中的一种鲜红色的液体,在血液中除了含有血液细胞外,还有许多不同的物质。
检测存在于血液中的各种离子、糖类、脂类、蛋白质以及各种酶、激素和机体的多种代谢产物的含量,叫做血生化检查。
可以为医生提供诊断与治疗依据,并能帮助临床确定病情、监测治疗效果。
血液生化检查各指标及对应正常值列表ALT (谷丙转氨酶) 0~4O IU/LAST (谷草转氨酶) 0~45 IU/LTP (总蛋白) 60~80 g/LALB (白蛋白) 35~55 g/LALP (碱性磷酸酶) 40~160 IU/LGGT (丫。
谷氨酪转肽酶) 0~50 IU/LTBIL (总胆红素) 1.7~17.1μmol/LDBIt (直接胆红素) 0~6.0 μmol/LCrea (肌酐) 44~133 µmol/LUa (尿酸) 90~360 µmol/LBUN(尿素氮) 1.8~7.1 mmol/LGLU (血糖) 3.61~6.11 mmol/LTG (甘油三脂) 0.56~1.7 mmol/LGHO (胆固醇) 2.84~5.68 mmol/LMg (血清镁) 0.8~1.2 mmol/LK (血清钾) 3.5~5.5 mmol/LNa (血清钠) 135~145 mmol/LCl(血清氯) 96~108 mmol/LCa (血清钙) 2.2~2.7 mmol/LP (血清磷)0.97~1.61 mmol/LFe (血清铁) 10.7~27 µmol/LNH (血清氨) 0~58 µmol/LCO2 (二氧化碳) 21~31 mmol/LCO2Cp (二氧化碳结合力) 2O~30 mmol/L CO (一氧化碳定性)(—)HBDH (a羟丁酸脱氨酶) 90~22O IU/L CPK (磷酸肌酶激酶) 25~170 mmol/L LDW (乳酸脱氢酶) 40~100 mmol/L CPK-MB (激肌酸激酶同功酶) 0~16A/G (血清白/球蛋白) 3.5~5.5/2-3gHDL (高密度脂蛋白〕 1.14~1.91 mmol/L VLDL (低密度低蛋白) 0.11~0.34 mmol/L LDL (极低密度脂蛋白) 1~3 mmol/L CRP (C反应蛋白)(—)IgA (免疫球蛋白) 0.9~4.5 mg/mlIgG (免疫球蛋白) 9~23 mg/mlIgM (免疫球蛋白) 0.8~2.2 mlSF (铁蛋白) 20~200 ng/mlα(蛋白电脉) 3~4.9 %β(蛋白电脉) 3.1~9.6 %γ(蛋白电脉) 6.6~13.7 %δ(蛋白电脉) 9.5~20.3 %Fdg (纤维蛋白原) 2~4g/LS.C.R (血肌酐) 44~133 µmol/L C.C.R (肌酐清除率) 80~120 ml/分GLU (血糖) 3.9~6.1 mmol/LAMLY (血淀粉酶) 40~160 UC3 (补体) 0.65~1.5/LASO (抗链O) 1:400以下RF (类风湿因子)(—)WR (肥达氏反应)(—)WFR (外裴氏反应)(—)CEA (癌胚抗原) <5mg编辑本段血生化项目结果 ----------参考值---------- 谷丙转氨酶-ALT 0 ~ 40 U尿素 2.5 ~ 7 mmol/L血肌酐 40 ~ 130 umol/L血尿酸 180 ~ 410 umol/L胆固醇 2.8 ~ 5.85 mmol/L甘油三脂 0.34 ~ 2.03 mmol/L葡萄糖 4.4 ~ 6.6 mmol/L总胆红素 3 ~ 24 umol/L项目谷丙转氨酶-ALT临床意义正常时,谷-丙转氨酶主要存在于组织细胞内,以肝细胞含量最多,心肌细胞中含量其次,只有极少量释放血中。
丙肝的肝功生化检测标准
丙肝的肝功生化检测标准
常规检查:
**1. 血清谷丙转氨酶:**正常范围为10~40U/L,某些实验室范围为7.0~56 U/L,2倍以上正常的范围诊断为肝病。
**2. 血清谷草转氨酶:**正常范围为7~40U/L,2倍以上正常的范围诊断为肝病。
**3. γ-谷氨酰转移酶:**正常值为6~50U/L,5倍以上正常范围诊断为肝病。
**4. 白蛋白:**正常范围为35~60g/L,2倍以上正常范围诊断为肝病。
**5. 碱性磷酸酶:**正常值为100~200U/L,2倍以上正常范围诊断为肝病。
**6. 血清乙型肝炎病毒总DNA:**每升血液中病毒总量应该低于2×104载量单位/ml,其中病毒总量>2 ×105载量单位/ml,此时可诊断为乙型肝炎。
医学检验正常值
项目正常值静脉血ALT (谷丙转氨酶) 0一4O IU/LAST (谷草转氨酶) 0一45 IU/LTP (总蛋白) 60一80 g/LALB (白蛋白) 35一55 g/ALP (碱性磷酸酶) 40一160 IU/LGGT (丫.谷氨酪转肽酶) 0一50 IU/LTBIL(总胆红素) 1.7一2.0 umol/LDBIt(直接胆红素) 0一6.0 umol/LCrea(肌酚 44一133 umol/LUa (尿酸) 90一360 umol/LUREA(尿素氮) 1.8一7.1 mmol/LGLU (血糖) 3.61一6.11 mmol/LTG (甘油三脂 0.56一1.7 mmol/LGHO (胆固醇) 2.84一5.68 mmol/LMg (血清镁) 0.8一1.2 mmol/LK (血清钾) 3.5一5.3 mmol/LNa (血清钠) 136一145 mmol/LCL (血清氯) 96一108 mmol/LCa (血清钙) 2.2一2.7 mmol/LP (血清磷) 2.2一2.7 mmol/LFe (血清铁) 10.7一27 umol/LNH (血清氨) 0一58 umol/LCO2 (二氧化碳) 21一31 mmol/LCO2Cp(二氧化碳结合力) 2O一30 mmol/LCO (一氧化碳定性)(一)HBDH (a羟丁酸脱氨酶 90一22O IU/LCPK (磷酸肌酶激酶) 25一170 mmol/LLDW (乳酸脱氢酶) 40一100 mmol/LCPK-MB (激肌酸激酶同功酶) 0一16A/G (血清白/球蛋白) 3.5一5.5/2-3gHDL (高密度脂蛋白〕 1.14一1.91 mmol/L VLDL(低密度低蛋白) 0.11一0.34 mmol/L LDL (极低密度脂蛋白) 1一3 mmol/LCRP (C反应蛋白)(一)IgA (免疫球蛋白) 0.9一4.5 mg/mlIgG (免疫球蛋白) 9一23 mg/mlIgM (免疫球蛋白) 0.8一2.2 mlSF (铁蛋白) 20一200 ng/mlα(蛋白电脉) 3一4.9 %β(蛋白电脉) 3.1一9.6 %γ(蛋白电脉) 6.6一13.7 %δ(蛋白电脉) 9.5一20.3 %Fdg (纤维蛋白原 2一4g/LS.C.R (血肌酐) 44一133 umol/LC.C.R (肌酐清除率 80一120 ml/分GLU (血糖) 3.9一6.1 mmol/LAMLY (血淀粉酶) 40一160 UC3 (补体) 0.65一1.5/LASO (抗链O) 1:400以下RF (类风湿因子)(一)WR (肥达氏反应)(一)WFR (外裴氏反应)(一)CEA (癌胚抗原)<5mg“两对半意义参考HBSAg 抗Hbs HbeAg 抗Hbe 抗HBc 传染性十一十一十有(急慢性乙肝)十一一一十有(协带者)十一一一一有(协带者)一十一一一无(保护性抗体)十一一一十有(发作期)一一一十十无(恢复期)一十一十一无(恢复期一一一一十无一十一一十无(保护性抗体)肝硬化最主要的表现是肝脏纤维化,纤维组织形成,破坏了肝脏原有结构,导致肝脏功能严重受损。
骨代谢三项标准 -回复
骨代谢三项标准-回复骨代谢三项标准是指钙、磷和碱性磷酸酶这三项指标,可以帮助医生评估一个人的骨骼健康情况。
在本文中,我将逐步解答相关问题和提供相关知识。
第一步:什么是骨代谢三项标准?骨代谢三项标准是用来评估一个人的骨骼健康情况的指标,分别是钙、磷和碱性磷酸酶。
钙和磷是构成骨骼组织的重要成分,而碱性磷酸酶则是参与骨骼生长和修复的酶。
第二步:钙的作用及其标准数值范围是多少?钙是骨骼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对神经、肌肉和心脏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标准血清钙的数值范围通常为8.5至10.2毫摩尔/升(mmol/L),可以通过血液检测得出。
第三步:磷的作用及其标准数值范围是多少?磷是骨骼健康的另一个重要成分,它与钙一起构成了骨骼组织的主要部分。
磷还参与身体内能量代谢和酸碱平衡等功能。
标准血清磷的数值范围通常为2.5至4.5毫摩尔/升(mmol/L),可以通过血液检测得出。
第四步:碱性磷酸酶的作用及其标准数值范围是多少?碱性磷酸酶是参与骨骼生长和修复的酶,它在骨骼细胞活动中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
血中的碱性磷酸酶水平可以反映骨骼代谢的活跃程度。
标准血清碱性磷酸酶的数值范围通常为20至140单位/升(U/L),也可以通过血液检测得出。
第五步:为什么需要进行骨代谢三项标准检测?骨代谢三项标准的检测可以帮助医生评估一个人的骨骼健康情况。
钙、磷和碱性磷酸酶的异常水平可能与骨骼疾病或其他相关疾病有关。
例如,低钙和磷水平可能提示骨质疏松症或营养不良,高碱性磷酸酶水平可能与骨转移性疾病、肝病或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有关。
第六步:如何维持骨骼健康?除了定期监测骨代谢三项标准以评估骨骼健康外,我们还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维持骨骼健康。
首先,均衡的饮食很重要,包括足够的钙和磷摄入量。
其次,适度的体育锻炼也对骨骼健康至关重要,特别是有氧运动和负重运动。
此外,避免吸烟和限制酗酒也有助于保持骨骼健康。
综上所述,骨代谢三项标准是评估骨骼健康情况的重要指标,包括钙、磷和碱性磷酸酶。
血液生化检查各指标及对应正常值列表
血液生化检查各指标及对应正常值列表Modified by JACK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26, 2020血液生化检查各指标及对应正常值列表(二氧化碳结合力) 2O~30 mmol/L(一氧化碳定性)(—)(a羟丁酸脱氨酶) 90~22O IU/L(磷酸肌酶激酶) 25~170 mmol/L(乳酸脱氢酶) 40~100 mmol/L(激肌酸激酶同功酶) 0~16(血清白/球蛋白)~2-3g(高密度脂蛋白〕~ mmol/L(低密度低蛋白)~ mmol/L(极低密度脂蛋白) 1~3 mmol/L(C反应蛋白)(—)(免疫球蛋白)~ mg/ml(免疫球蛋白) 9~23 mg/ml(免疫球蛋白)~ ml(铁蛋白) 20~200 ng/ml(蛋白电脉) 3~ %(蛋白电脉)~ %(蛋白电脉)~ %(蛋白电脉)~ %(纤维蛋白原) 2~4g/L(血肌酐) 44~133 µmol/L(肌酐清除率) 80~120 ml/分(血糖)~ mmol/L(血淀粉酶) 40~160 U(补体)~L(抗链O) 1:400以下(类风湿因子)(—)(肥达氏反应)(—)(外裴氏反应)(—)(癌胚抗原)<5mg编辑本段血生化项目结果 ----------参考值----------谷丙转氨酶-ALT 0 ~ 40 U尿素~ 7 mmol/L血肌酐 40 ~ 130 umol/L血尿酸 180 ~ 410 umol/L胆固醇~ mmol/L甘油三脂~ mmol/L葡萄糖~ mmol/L总胆红素 3 ~ 24 umol/L项目谷丙转氨酶-ALT临床意义正常时,谷-丙转氨酶主要存在于组织细胞内,以肝细胞含量最多,心肌细胞中含量其次,只有极少量释放血中。
所以血清中此酶活力很低。
当肝脏、心肌病变、细胞坏死或通透性增加时,细胞内各种酶释放出来,使血清中此酶活性升高。
所以测定血清中此酶的含量可作为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观察的依据。
儿童alp参考范围
儿童alp参考范围
儿童ALP参考范围指的是儿童血清碱性磷酸酶(ALP)的正常范围。
ALP是一种酶,在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主要存在于骨骼、肝脏、胆管等组织中,因此对于评估儿童的骨骼生长和肝功能都非常重要。
一般来说,儿童ALP参考范围的数值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上升。
以下是常见的儿童ALP参考范围:
- 新生儿:50-400 U/L
- 1-3岁:150-500 U/L
- 4-6岁:200-600 U/L
- 7-9岁:250-700 U/L
- 10-12岁:300-800 U/L
- 13-15岁:300-900 U/L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实验室的参考范围可能略有不同,因此具体数值应以各自实验室提供的参考范围为准。
此外,当ALP数值高于正常范围时,可能提示存在骨骼、肝脏等方面的问题,需要结合其他检查结果进行进一步诊断和治疗。
- 1 -。
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测定
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测定1 检验目的指导本室工作人员规范操作本检测项目,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
2 实验原理本试剂以国际临床化学会(IFCC)推荐方法为基础,所采用的反应原理与反应式如下。
ALP对-硝基苯磷酸盐 + H2O ----------- 对硝基酚 + 磷酸在上述反应中,对-硝基苯酚的生成速率与样本中碱性磷酸酶的活力成正比。
通过在405 nm处监测吸光度的上升速率,即可测得样本中碱性磷酸酶的活性。
3 标本采集与处理:3.1 病人准备:无特殊要求。
3.2 标本类型:标本最好是无溶血的血清。
3.3 血清分离:应在收集后两小时内分离出来。
避免使用含EDTA或草酸盐的血浆。
3.4 标本存放:2~3天内的活性损失:15~25℃保存:<10%;标本稳定性:4~8℃保存稳定7天;-20℃保存至少可稳定2个月标本。
如果分析延迟8小时以上,最好把血清冷藏。
冷冻的血清在融解后会表现出血清值的显著降低。
3.5 标本运输:常温条件下运输3.6 标本拒收标准:细菌污染的不能做测定。
4 实验材料:4.1 试剂:上海复星长征医学科学有限公司ALP试剂盒(沪食药监械(准)字2014第2400166号 YZB/沪 1546-40-2014)4.1.1 试剂组成试剂1(R1):乙酸镁3.0mmol/L硫酸锌 1.5mmol/LHEDTA 3.0mmol/LAMP缓冲液420mmol/L试剂2(R2):对-硝基苯磷酸盐81.5mmol/LAMP缓冲液420mmol/LHEDTA5.0mmol/L4.1.2 试剂准备:试剂为即用式。
4.1.3 试剂稳定性与贮存:在2~8℃避光、密封的储存条件下,试剂(盒)自生产之日起有效期为12个月。
试剂启用后,在2~10℃避光的条件下可稳定14天。
4.1.4 变质指示:当试剂有浊度时,表明有细菌污染,不能继续使用。
4.1.5 注意事项:试剂中含有稳定剂,可能存在一定的刺激作用或毒性,请勿直接接触皮肤、眼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清碱性磷酸酶正常值
血清碱性磷酸酶的正常值是多少?碱性磷酸酶(ALP)大部分由骨细胞产生,小部分来自肝,广泛分布于人体组织和体液,临床上主要用于骨骼、肝胆系统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尤其是黄疸的鉴别诊断那么,血清碱性磷酸酶的正常值是多少呢?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介绍吧。
一、血清碱性磷酸酶正常值:
有些人会觉得很奇怪为什么自己做过的几次碱性磷酸酶检查的参考正常值会有所不同,其实碱性磷酸酶的参考正常值会根据测试方法或人群的不同会有所区别,正常值范围的不同也与各医院使用的方法和仪器有关。
一般情况下碱性磷酸酶正常参考值为:女性50~135U/L、男性45~125U/L.下面了解下不同测试方法碱性磷酸酶的参考值是多少。
1、比色法:
成人:3~13金氏单位。
儿童:5~28金氏单位。
2、连续监测法:
37℃,女性1~12岁15岁40~150U/L。
男性1~12岁25岁40~150U/L。
二、血清碱性磷酸酶的测定原理:
1、比色法:ALP在碱性条件下使磷酸苯二钠水解,生成磷酸和游离酚,后者与4-氨基安替比林作用,并经铁氰化钾氧化成红色醌类化合物,其颜色的深浅与ALP活性成正比。
2、连续监测法:ALP在碱性条件下,使磷酸对硝基苯酚(4-NPP)释放出磷酸基团,AMP参与磷酸酰基的转移,促进酶反应速率,生成游离的对硝基苯酚(4-NP),并形成黄色的醌,其吸光度的增高速率与酶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