茧丝绸行业“十三五”发展纲要

合集下载

《印染行业“十三五”发展指导意见》

《印染行业“十三五”发展指导意见》

《印染行业“十三五”发展指导意见》一、前言印染行业作为纺织工业重要的组成部份,是纺织品生产链中产品深加工、提升品质、功能和价值的重要环节,是高附加值服装面料、家用纺织品和产业用纺织品等产业的重要技术支撑。

“十二五”期间,印染行业深入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整体保持平稳发展。

虽然部份经济指标增长趋缓,但科技、管理、节能环保等方面都取得了良好成绩,较好的完成为了“十二五”发展规划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十三五”时期,国内外的市场变化将越来越快,对印染行业的发展提出新要求。

为加快行业结构调整、推动行业转型升级,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本指导意见,指导未来五年印染行业发展。

“十二五”期间,规模以上印染企业印染布产量由 2022 年的 601.65 亿米减少到 2022 年的 509.53 亿米,年均增长-3.27%; 主营业务收入由 2022 年的 2777 亿元提高到 2022 年的 3906. 53 亿元,年均增长 7.06%;利润总额由 2022 年的 134.37 亿元提高到 2022 年的 202.63 亿元,年均增长8.56%;印染企业 500 万元以上项目固定资产实际完成投资由 2022 年的 125.22 亿元提高到 2022 年的 429.73 亿元,年均增长 27.97%;印染八大类产品出口数量由 2022 年的144.71 米增加到 2022 年的 206.59 亿米,年均增长 7.38%;印染八大类产品出口金额由 2022 年的 144.66 亿美元增加到 2022 年的 243.10 亿美元,年均增长 10.94%。

“十二五”以来,在印染布产量下降的情况下,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投资、出口等主要经济指标均实现增长。

“十二五”期间,印染行业科技创新得到加强,全行业共有 126 项科技成果获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纺织之光”科学技术奖,其中一等奖 11 项、二等奖 41 项、三等奖 74 项,126 项科技成果中, 1 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2 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广西茧丝绸业发展经验和做法

广西茧丝绸业发展经验和做法

广西茧丝绸业发展经验和做法梁维佳;吴青【摘要】针对广西茧丝绸业的实际,分析了“十一五”至“十二五”期间广西茧丝绸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论述了广西茧丝绸业快速发展的主要经验在于政府重视政策推动、发挥自然资源和区位优势规模化发展、依靠科技提升茧丝单产质量、保证安全生产足量供应、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拓展蚕桑资源综合利用,提升产业综合效益;针对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十三五”期间,应当从巩固提升蚕桑基地、大力扶持产业园区、重点推进丝绸印染、培育完善市场建设等方面促进茧丝绸产业健康发展.【期刊名称】《广西蚕业》【年(卷),期】2016(053)002【总页数】5页(P1-5)【关键词】广西;茧丝绸;经验和做法【作者】梁维佳;吴青【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南宁市,530022;广西壮族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南宁市,5300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8[-9];TS14茧丝绸业是中国具有灿烂民族文化的传统产业,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特殊的历史地位,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我国已成为丝绸生产和出口大国,丝绸产品成为我国在世界贸易中具有垄断地位的出口产品之一。

“十一五”以来,国家实施“东桑西移”工程,促进了“东丝西移”和“东绸西移”,广西茧丝绸业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2010年实现了蚕茧和桑蚕丝产量双双排名全国第一,广西已经成为我国乃至世界重要的茧、丝生产基地和茧丝绸业最具发展潜力的省(区),形成了“世界蚕业看中国、中国蚕业看广西”的新格局,树起了广西茧丝绸业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本文系统回顾和总结了广西“十一五”“十二五”期间茧丝绸发展的成效,分析广西茧丝绸快速发展的成功经验,为“十三五”茧丝绸业发展决策提供参考。

2005—2015年以来,广西的桑蚕茧丝绸行业发展迅猛,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表1),产业各项指标均呈现高速增长趋势。

其中,全区桑园面积从2005年的9.40万hm2上升到20.14万hm2,增加了114.26%;蚕茧产量从14.85万t上升到36.06万t,增长了142.83%;丝绸企业从52家增加到96家;缫丝产能从13.37万绪增加到37.00万绪,增加了176.74%;蚕丝产量从0.62万t上升到4.65万t,增加了650%;工业产值方面,从13.00亿元增加到185.00亿元,增加了13.23倍。

唐琳连任中国丝绸协会会长

唐琳连任中国丝绸协会会长

大会通过选举产生了中国丝绸协会第八届理事会及第一届监事会。

展部主任柳恩见介绍《关于中国丝绸协会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及会费管理办法的说明》。

全体参会代表在线表决通过工作报告、财务报告、章程(草案)、资产管理暂行办法、会费管理办法、代表产生办法、选举办法及总监票人、监票人、计票人名单等。

杨爱萍宣读《中国丝绸协会会费标准(草案)》和《关于中国丝绸协会第八届理事会候选人及第一届监事会候选人有关情况的说明》。

孙晓音宣读《关于推荐中国丝绸协会领导人选的函》。

江海华作为总监票人介绍投票注意事项。

全体参会代表在线投票选举第八届理事会理事、常务理事、负责人及第一届监事会监事、监事长,并对会费标准(草案)进行投票表决。

之后,总监票人江海华宣布中国丝绸协会第八届理事会在线选举计票结果。

大会通过选举产生了中国丝绸协会第八届理事会及第一届监事会。

唐琳当选为新一届理事会会长,马挺春、马品德、王正喜、王春花、王晓辉、关天计、李欣、杨伟、吴金良、张劲松、张国强、陈鲁、金耀、周文峰、周国建、凌兰芳、屠红燕、储呈平、赖以军当选为副会长,刘文全当选秘书长。

钱有清、兰树思、陈国强、陈祥平、傅雅琴当选第一届监事会监事,钱有清当选为监事长。

同时,会议还聘请杨永元为第八届理事会名誉会长,兰树思、刘长瑰、吴金根、陈国强、陈祥平、林平、郑桂泉、柯惠琪、夏庆友、徐伟民、傅和平、傅雅琴、樊迅为特邀副会长。

刘文全宣读《关于推荐第八届中国丝绸协会副秘书长人选的议案》,推荐杨爱萍、柳恩见作为中国丝绸协会副秘书长人选。

议案经全体参会代表表决获得通过。

新当选监事长钱有清表示,成立监事会是国家实施行业协会脱钩改革后、进一步探索完善协会治理结构的重要举措。

作为协会第一届监事长和党支部书记向大会表态,将带领全体监事不断创新监督思路,完善。

山西省蚕桑产业的现状、问题与高质量发展建议

山西省蚕桑产业的现状、问题与高质量发展建议

50北方蚕业2020,41(4)•行业探索•*山西省蚕桑产业的现状、问题与高质量发展建议靳月琴1张改萍2刘力1沈琦1(1.山西省蚕业科学研究院,山西运城044000;.阳城县蚕桑服务中心,山西阳城048100)摘要介绍了山西省蚕桑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了山西省蚕桑产业的发展瓶颈问题,提出了抓住机遇,推动山西省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山西蚕桑产业发展瓶颈高质量发展“十二五”以来,山西省蚕桑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蚕桑产业成为带动地方经济的主导产业之一,在蚕桑基地县形成了规模化布局、产业化经营、专业化生产的基本格局,蚕桑产业由传统的单一茧丝生产向一业为主、综合利用、循环发展的现代蚕业转变[12]。

2020年9月25日工业和信息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知识产权局联合印发的《蚕桑丝绸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为“十四五”以及今后蚕桑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为此,我们要抓住发展机遇,坚持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奋力推动山西省蚕桑产业再上一个新台阶。

1山西蚕桑产业发展现状11生产规“十二五”以来,受世界经济、自然灾害以及丝绸市场等因素的影响,山西省的桑园面积大幅度减少,农民的养蚕积极性大大受挫。

以阳为,桑园面2015的033hm2(5万亩)下降为目前的0.2万hm2(3万亩),年发种量由2015年的6.5万张减少为目前的2. 5万张,年产茧量由2015年的2935t减少为目前的610t,蚕茧生产产值由2015年的1.07亿元下降为5723万元。

1.2科技推广“十二五”以来,山西省引进了“野三元”、“野三元(抗)”、“华康二号”、“苏豪X钟晔”家蚕新品种,育成家蚕新品种“晋蚕三号”,进行了区域对比试验;引进了强桑一号、特桑一号、特桑二号等叶用型桑树新品种和25个果桑品种,建成1个优良果桑品种资源圃,培育出桑树新品种“晋桑一号”;大力推广小蚕共育、方格簇上簇、大棚养蚕、“一棚两用”蚕菌复合经营、自动化机器烘茧和新型电动消毒机桑园病虫害防治等技术。

霍山县茧丝绸产业化发展现状与对策

霍山县茧丝绸产业化发展现状与对策
园苗 圃的 , 府 给 予 补 助 。乡 镇 的奖 励 资金 和组 织 政
养 蚕 大 户 陈 贵 友利 用 养 蚕 大 棚 休 闲期 养 鸡 , 收 3 增 万 余 元 。像 这 样 利 用桑 园等 桑 、 、 、 蚕 茧 丝资 源 开 展 综 合利 用 的做 法很 值得 借 鉴推 广 。
主导 产业 之一 。进 入新 世纪 , 全县 1 乡镇 基本 都 6个
进单 位 ” 县 蚕 桑 基 地 被 国家 标 准化 委 员 会 确 定 为 , 第六 批全 国农业 标 准化示 范 区并顺 利通 过验 收 。
由于受 国际金融 危机 影 响 , 以及 城镇 化 、 业 化 工 的加 速推进 , 城 人 厂 的农 民越 来 越 多 , 之化 肥 、 进 加
“ 1” 东起 与 儿街 , 至 上 土 市 的百 里 高 效 蚕 桑 38 线 西 产 业带 , 茧丝 绸产 业 已经 是霍 山县 农 民 的主要 经 济
来 源之一 。
1亿 元 , 中 茧 丝 工 业 产 值 7千 万 、 现 利 税 5 0 其 实 0
万元 。
目前 霍 山县 茧丝 绸 产 业正 处 于 恢 复性 增 长 , 加 快茧 丝绸 产 业 发 展 优 势 明显 。一 是 产 业 发 展 基 础 好 。二是 霍 山县 自然气候 条 件极适 宜栽 桑养 蚕 。三 是龙 头企 业有着 迫 切 的发 展愿 望 , 有 提 高 蚕 茧 加 具
发展 的信心 。
与茧 丝 绸 产业 化 先 进 的 江浙 地 区相 比 , 山县 霍
桑 园 面积仅 相 当于 苏北 东 台市 富安镇 的面积 。而 与 近年 国家 “ 桑 西 移 ” 东 战略 刺 激 下 异 军 突起 的全 国
3 对 策与建议

中国茧丝绸交易市场(金蚕网)研究报告

中国茧丝绸交易市场(金蚕网)研究报告

中国茧丝绸交易市场研究报告一、市场简介中国茧丝绸交易市场是1992年经国家原外经贸部和纺织工业部批准,由中国丝绸进出口总公司、中国丝绸工业总公司、浙江、江苏、四川省丝绸进出口公司及嘉兴市丝绸总公司共同出资组建的全国性茧丝绸专业交易市场。

2007年,嘉兴国资公司嘉兴市物流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入股市场发展公司,成为市场举办单位之一。

二、市场的整体情况及行业内的地位情况中国茧丝绸交易市场为非营利性的行业服务机构,市场提供产供销信息服务,组织交易,引导产销,合理配置资源,探索和促进中国茧丝绸流通。

市场内经营品种涵盖干茧、生丝、丝绸面料、辅料及服装、绢纺原料及纺织机械等,是中国茧丝绸行业的交易、价格、信息和物流中心。

中国茧丝绸交易市场座落于中国丝绸主要集散地──浙江省嘉兴市,茧丝绸产业资源丰富、丝绸人文历史悠久。

市场占地面积约36000平方米,拥有由国家资助建立的先进的计算机交易网络系统(金蚕工程)、设计合理的营业用房、完善的资金结算中心和发达健全的物流、金融配套服务体系。

中国茧丝绸交易市场主要设有网上交易与传统现货交易两种交易模式。

网上交易实行会员制组织形式,交易品种主要是干茧和生丝,网上交易依托金蚕网()采用电子商务中的B2B模式,以公开、公正、公平和诚实信用为原则。

传统现货交易采用由经营单位租用场内营业房设置经营机构的形式,通过协商达成交易,经营机构均在嘉兴市注册登记,交易以茧丝绸为主、多品种经营。

市场设置发展部、交易部、交收部和信息部为网上交易服务,市场会员交易的结算由市场委托第三方结算机构-嘉兴市大宗商品交易结算有限公司进行,并由银行对会员交易资金进行监管。

交易所产成的茧丝价格已直接影响到国际市场,在全球丝绸界形成共识,成为国际茧丝价格的风向标。

中国茧丝绸交易市场历年成交情况(单位:亿元)三、市场的会员情况中国茧丝绸交易市场荟萃了中国茧丝绸行业的优秀企业,市场现有160多家会员单位,200多家入驻经营企业,网上注册企业237家,来自全国18个省(市、区),企业参与市场交易,市场的“全国性”特征突出。

我国蚕桑产业经营现状及发展对策

我国蚕桑产业经营现状及发展对策

产业分析我国蚕桑产业经营现状及发展对策李雪焰(重庆市蚕业科学技术研究院,重庆 400700)摘 要:目前我国蚕桑生产整体规模保持基本稳定、生产技术水平持续提高、综合利用效益不断提升;但与此同时,我国蚕桑生产仍面临着蚕桑产业综合研发和利用能力不强、政策扶持力度不够和筹措发展资金难等问题。

本文就此浅谈我国蚕桑产业经营现状及发展对策,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蚕桑产业;现状;发展;对策1 我国蚕桑产业经营发展现状我国蚕桑产业经营发展经过“东桑西移”工程连续多年建设,无论是在发展的规模上,还是在发展的效益上均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商务部在《茧丝绸行业“十三五”发展纲要》中指明茧丝绸行业发展目标,同时部署相应重点任务及保障措施。

目前我国蚕桑生产经营在蚕桑产业政府政策引导和扶持下,夯基、提质、增效,取得阶段性成果。

1.1 我国蚕桑生产经营规模保持稳定“十三五”期间我国蚕桑生产经营规模保持基本稳定。

我国蚕桑桑园面积2017年为79万hm2,相较2015年下降4%;全年蚕茧发种量约1500万张,蚕茧产量约64万吨,相较2015年基本持平,增长很小;蚕茧收购均价、经营者售茧收入增长幅度大,收购均价比2015年增长39%,达到47元/kg,经营者售茧收入比2015年增长45%,达到289亿元。

1.2 蚕桑产业生产技术水平稳步提升随着我国蚕桑产业在基础研究方面的不断深入,科技转化能力有较大提升。

如标准化蚕桑生产技术推广、蚕良种推广工作进展顺利,促进方格蔟普及率、小蚕共育率持续提高,蚕桑生产设施设备如省力化蚕台、新型蚕室和大棚都也得到了广泛推广使用。

如四川高县的国家审定推广桑种,已经建成133hm2良桑品种园,改良率大于90%,推广率100%;如广西宜州轨道省力化喂蚕普及率大于90%,方格蔟自动上蔟普及率100%。

而龙头企业利用自身优势对蚕桑设施设备修理改造、引进及研发,降低蚕桑生产用工成本、降低资源消耗,进一步提升生产经营效率及品牌品质。

2024年茧丝绸工作总结(2篇)

2024年茧丝绸工作总结(2篇)

2024年茧丝绸工作总结茧丝绸工作总结(2024年)引言:2024年是茧丝绸公司发展的重要一年。

在公司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在各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本文将对2024年的工作进行总结和回顾。

一、制定目标,明确任务在2024年初,我们制定了明确的目标和任务。

通过团队内部的讨论和外部顾问的指导,我们确定了公司未来发展的战略方向和重点领域。

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制定了年度工作计划,明确了各个部门的具体任务和责任。

二、提高产品质量作为茧丝绸的核心产品,品质始终是我们的首要任务。

在2024年,我们推行了一系列的质量改进措施。

首先,我们加强了原材料的质量管控,建立了严格的检测机制。

其次,我们优化了生产流程,提高了产品的加工精度和一致性。

最后,我们加大了客户反馈的收集力度,不断改进产品设计和制造工艺。

这一系列措施的实施,使得产品的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受到了客户的一致好评。

三、拓展市场,增加销售额2024年,我们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不断推广和销售茧丝绸产品。

我们参加了多个行业展览和交流会,与潜在客户进行了深入沟通。

通过市场调研和产品定位的创新,我们成功地进入了一些新兴市场,并与多家国内外知名品牌合作。

除此之外,我们进一步加强了与现有客户的合作与沟通,提供了更加完善的售后服务,提高了客户忠诚度。

这些努力都为茧丝绸的销售额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

四、强化研发创新茧丝绸作为一个传统的行业,研发创新一直是我们的短板。

为了提升茧丝绸的附加值,我们在2024年加大了研发投入,聘请了一批专业的技术人员加入我们的团队。

我们与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推动了茧丝绸产品的创新和研发。

我们推出了多款设计新颖、功能独特的产品,得到了市场的认可。

研发创新的成果,不仅提升了产品的附加值,同时也增加了公司的竞争力。

五、加强团队建设一个优秀的团队是公司发展的核心支撑。

2024年,茧丝绸公司在加强团队建设方面做出了大量的努力。

我们积极鼓励员工个人的成长和学习,提供了多种培训和学习机会。

丝绸行业终身成就奖的榜样力量

丝绸行业终身成就奖的榜样力量

C NTAC / 中纺联106 中国纺织 2017文|本刊记者 梁瑞丽在“十三五”开局之年,我国茧丝绸行业锐意改革,积极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使全行业基本保持了持续平稳发展的态势。

“2016中国丝绸大会”在广州召开,商务部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司副巡视员陈平,中国丝绸协会会长杨永元,中国丝绸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钱有清,广东省茧丝绸行业协会会长张庆增等领导和来自全国各地的丝绸企业代表们共聚一堂,交流改革创新经验,共商茧丝绸行业转型升级路径。

陈平指出,商务部于2016年发布了《茧丝绸行业“十三五”发展纲要》,带领中国茧丝绸行业在在国内外经济下滑压力加大的环境下保持上行。

未来一年茧丝办需继续谋划丝绸发展新思路,加强行业调研工作,找出短板,制定相关政策措施,改革创新以推动丝绸行业发展。

杨永元总结了2016年度中国丝绸行业的运行情况,我国丝绸行业基本保持了平稳发展,并在“行业科技进步”“ 丝绸文化礼品”“ 丝绸国际化发展”“ 丝绸文化保护”和“丝绸小镇建设”等方面有不少亮点。

但当前行业仍存在外贸形势不乐观,经济增长放缓压力不断加大,原料质量“短板”依旧凸显等问题。

未来一年应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加快调整丝绸产品结构,坚持科技创新驱动行业发展,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重点方向促进对外深层次合作,以传统丝绸高等院校为主加快人才培养,形成实用技能型、创新型、复合型等多层次人才培养的丝绸人才培育体系等方面进行努力。

钱有清总结了2016年中国丝绸协会理事会开展的主要工作。

2016年,协会积极组织、支持开展了如“2016中国丝绸服装设计大赛”,“丝绸苏州2016国际展览”“中国茧丝绸行业终身成就奖”等一系列有影响力的行业活动;积极推进如《中国茧丝绸行业标准汇编》《生丝电子检测试验方法》等行业标准体系的建设。

2017年协会的主要工作计划有:开展桑园面积、蚕茧产量、缫丝规模及茧丝质量行业调研;加强丝绸行业标准制修订与相关服务,争取国家茧丝办、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部门更多行业科技项目及扶持政策等。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产业用纺织品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产业用纺织品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产业用纺织品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日期】2022.04.12•【文号】工信部联消费〔2022〕44号•【施行日期】2022.04.12•【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消费品工业正文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产业用纺织品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工信部联消费〔2022〕4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改革主管部门:产业用纺织品用于工业、农业、基础设施、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等领域,是新材料产业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纺织工业高端化的重要方向。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有关要求,推动产业用纺织品行业高质量发展,更好服务国民经济发展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现提出以下意见: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科技创新为动力,满足国民经济各领域需求为重点,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产业用纺织品高端化、数字化、绿色化、服务化转型升级。

(二)基本原则。

坚持创新引领。

强化科技创新对产业发展的引领作用,加强产业基础、共性技术、高端替代应用创新,加大新技术应用力度,推动业态变革、价值创造和结构升级。

坚持需求导向。

以适应医疗健康、安全防护、海洋经济、环境保护等领域需求为重点,加强产品开发设计,增强质量保障能力,提升工程化服务水平,拓展多元化市场。

坚持结构优化。

营造公平竞争发展环境,运用市场机制淘汰落后产能,加大行业高端化、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力度,培育优质品牌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坚持合作共赢。

鼓励产业用纺织品企业与基础材料及终端应用企业加强产业链上下游衔接,完善覆盖生产与应用的标准检测评价体系,建立诚信共赢产业链供应链。

柯桥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十三五”规划

柯桥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十三五”规划

附件柯桥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十三五”规划“十三五”时期是我区全面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系的关键时期,也是巩固深化保护成果、提升社会服务力的重要时期。

为明确“十三五”时期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目标任务,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科学发展、率先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和《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精神,适应“十三五”柯桥区文化发展的总体部署和发展纲要,特制定本规划。

一、背景和现状“十二五”期间,我区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要求,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坚持“以保护促传承,以传承促发展”的工作原则,着力构建名录体系,不断完善传承机制,初步形成了“优势项目引领、品牌项目扶持、濒危项目抢救”的多元化保护格局,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较好的传承发展,走在了全省前列。

——名录项目递进性增加。

到2015年底,全区有国家级名录项目2项,省级名录项目10项,市级名录项目72项,区级名录项目102项。

与“十一五”期末相比,省级、市级名录项目分别增加42.8%、46.9%。

省级以上名录项目中,曲艺类2项,传统技艺类4项,民间文学类、传统美术类、传统医药类、民俗类各1项。

——传承队伍接续性壮大。

全区共有各级代表性传承人66人,其中国家级3人,省级15人,市级15人,区级23人。

经各级文化部门命名的综合性、研究性、展示性、教学性和生产性保护项目传承基地共39个,其中省级4个,市级17个,区级18个。

代表性传承人、传承基地涵盖的保护项目明显增多。

——要素保障跟进性改善。

区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绍兴县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每年对各代表性传承人、各传承基地予以0.2万元—1万元的经费补助。

积极推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在农村文化礼堂中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场所的给予300元/平方的补助。

纺织公司“十四五”发展规划(2021—2025 年)

纺织公司“十四五”发展规划(2021—2025 年)

纺织公司“十四五”发展规划(2021—2025 年)目录一、现状和形势 ................................................................... - 5 -(一)“十三五”发展成效 .......................................... - 5 -1.规模效益稳定增长................................................. - 5 -2.结构调整持续深入................................................. - 6 -3.创新能力稳步提升................................................. - 6 -4.品牌建设有效推进................................................. - 7 -5.绿色发展成效明显................................................. - 7 -(二)“十四五”发展形势 .......................................... - 8 -1.全球纺织产业与贸易呈现新格局 ......................... - 8 -2.国内外纺织消费市场蕴含新空间 ......................... - 8 -3.纺织与互联网融合催生新变革 ............................. - 9 -4.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形成新局面 ............................. - 9 -5.生态文明建设提出新要求 ................................... - 10 -二、总体要求..................................................................... - 10 -(一)指导思想............................................................ - 10 - (二)基本原则............................................................ - 11 -1.坚持市场导向....................................................... - 11 -2.坚持创新驱动....................................................... - 11 -3.坚持优化结构....................................................... - 11 -4.坚持协调发展....................................................... - 12 -(三)发展目标............................................................ - 12 -1.公司增长目标....................................................... - 12 -2.科技创新目标....................................................... - 12 -3.结构调整目标....................................................... - 13 -4.质量品牌目标....................................................... - 13 -5.绿色发展目标....................................................... - 13 -三、重点任务..................................................................... - 14 -(一)提升产业创新能力 ............................................ - 14 -1.加快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 - 14 -2.加强行业关键技术突破 ....................................... - 14 -3.推动纺织行业模式创新 ....................................... - 16 -(二)大力实施“三品”战略 .................................... - 17 -1.优化产品供给结构............................................... - 17 -2.提升质量保障能力............................................... - 17 -3.完善纺织行业标准体系 ....................................... - 18 -4.大力推进品牌建设............................................... - 18 -(三)推进纺织智能制造 ............................................ - 20 -1.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纺织装备开发............ - 20 -2.推进智能工厂(车间)建设 ............................... - 22 -3.培育发展大规模个性化定制 ............................... - 24 -(四)加快绿色发展进程 ............................................ - 24 -1.加强纺织绿色制造基础管理 ............................... - 24 -2.开发推广先进绿色制造技术 ............................... - 25 -3.加快构建绿色制造体系 ....................................... - 27 -(五)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 - 27 -1.发挥东部地区行业引领作用 ............................... - 27 -2.支持中西部地区纺织产业发展 ........................... - 28 -3.提升纺织国际化发展水平 ................................... - 29 -4.推动产业集群优化升级 ....................................... - 29 -(六)提升企业综合实力 ............................................ - 30 -1.加快企业技术改造............................................... - 30 -2.促进企业协调发展............................................... - 31 -3.发展服务型制造................................................... - 31 -4.加强企业管理创新............................................... - 32 -四、重点领域..................................................................... - 32 -(一)增强化纤行业创新开发能力............................. - 32 - (二)拓展产业用纺织品应用 .................................... - 34 - (三)提升天然纤维开发利用水平............................. - 35 - (四)推动服装家纺行业模式创新............................. - 36 - (五)提高高端纺织机械制造质量............................. - 37 - 五、措施............................................................................. - 37 -(一)扩大产业用纺织品应用 .................................... - 37 - (二)加强人才保障 .................................................... - 38 - (三)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 .................................... - 38 - (四)加强规划组织实施 ............................................ - 39 -纺织公司“十四五”发展规划(2021—2025 年)纺织工业是我国传统支柱产业、重要民生产业和创造国际化新优势的产业,是科技和时尚融合、生活消费与产业用并举的产业,在美化人民生活、增强文化自信、建设生态文明、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拉动内需增长、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茧丝绸行业“十三五”发展纲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商务部等八部委《关于进一步促进茧丝绸行业健康发展的意见》(商运发〔2013〕358号),编制茧丝绸行业“十三五”发展纲要,为“十三五”期间我国茧丝绸行业发展提供指导和依据。

一、“十二五”回顾
“十二五”期间,我国茧丝绸行业深化贸工农一体化改革,以“调结构、创品牌、促升级”为主线,基本完成了“十二五”初制定的各项目标,在结构调整、科技进步、品牌建设、文化传承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五年累计实现蚕农直接收入1115.4亿元,规模以上企业产值6413.0亿元,真丝绸商品出口166.0亿美元,为富农减贫、保护生态、繁荣经济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行业规模基本稳定,产业布局优化调整。

“十二五”期间,茧丝绸生产规模基本稳定,产需波动幅度较“十一五”时期大幅缩小,呈现了平稳运行态势。

据商务部和国家统计局统计,2015年末全国桑园面积1232.0万亩,全年桑蚕茧产量62.8万吨,生丝产量17.2万吨,分别比2010年增长2.5%、-2.6%和3.4%。

随着东部沿海地区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茧丝绸产业由东向西转移继续推进。

2015年,中西部蚕茧产量、桑蚕丝产量占全国比例分别达到79.3%、71.4%,比“十一五”末分别提高11.0、12.8个百分点。

东、中、西部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布局结构持续优化。

(二)市场开拓力度加大,国内需求不断释放。

“十二五”期间,受传统出口市场萎缩和国际竞争加剧影响,我国真丝绸商品出口较“十一五”略有下滑,年均出口 33.2亿美元,比“十一五”期间下降2.2%。

丝绸企业加大新兴市场开拓力度,2015年,
我国丝绸商品出口国家和地区达到183个,比2010年增加30个。

随着居民消费水平的稳定提高,以蚕丝被、丝绸家纺、丝针织品、丝绸饰品、丝绸礼品为代表的丝绸产品消费逐渐升温,内销比重持续提高。

“互联网+丝绸”销售模式逐步成熟,线上丝绸消费快速增长,市场潜力不断释放。

(三)科技研发取得突破,生产水平稳步提升。

“十二五”期间,我国蚕桑丝绸科技创新取得重要进展。

全行业先后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71项,其中丝胶回收与综合利用、家蚕基因组功能研究项目获得国家级奖励。

家蚕病毒、蚕桑品种选育、丝绸工艺、资源综合利用等研究居于国际领先地位。

丝绸面料、服装、服饰及家纺类产品不断推陈出新,并逐步向食品、医药、环保等领域延伸拓展,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

提花宽幅无梭织机、丝绸数码喷墨印花等先进技术装备广泛应用,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进一步提升;真丝绸低浴比染色、涂料印花、缫丝废水零排放及热能回收技术装备推广使用,行业节能减排水平不断提高。

(四)文化品牌融合发展,国际合作加快推进。

“十二五”期间,“文化+品牌”融合发展模式初见成效。

民营资本和工业企业投资建设丝绸博物馆和文化创意园积极性高涨,丝绸工业旅游和文化旅游方兴未艾。

蜀锦、宋锦、云锦、缂丝等民间传统丝绸工艺技法得到传承和挖掘,丝绸非物质文化保护取得显著成效。

全行业开展了系列整体宣传活动,龙头企业加大力度收购国外品牌、培育品牌消费群体,以民族特色和传统文化为核心的丝绸自主品牌体系正逐步形成。

我国首个主导制定的生丝电子检测国际标准研制成功,标志着行业标准化工作取得历史性突破。

多次举办专业展会、国际论坛,为促进国内外产业合作搭建了交流平台,国内外各层次合作持续深入。

二、面临的形势
“十三五”时期,我国茧丝绸业发展进入增速换挡、结构调整、动力转换的新常态,既存在诸多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同时也面临严峻挑战。

(一)有利方面。

从国际看,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包括丝绸在内的纺织品服装市场规模仍将继续增长。

发达经济体仍是丝绸商品出口的主要市场,新兴经济体购买力提升,有利于扩大国际丝绸消费需求。

“一带一路”建设全面推进,将提升丝绸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符号的认知度和美誉度,拓展我国茧丝绸产业国际市场发展空间。

从国内看,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中等收入群体不断扩大,中高端消费需求快速增长。

纺织品消费结构升级步伐持续加快,丝绸消费市场前景看好。

缫丝绢纺准产证、鲜茧收购资格认定制度先后取消,行业竞争将更加充分,市场化水平有望进一步提高。

(二)不利方面。

从国际看,国际市场需求疲软态势将维持较长一段时期,“快时尚”潮流持续蔓延,化纤、棉、毛等替代品强势发展,印度、土耳其、越南等国加大丝绸行业政府投入和吸引外资的力度,与我国丝绸业竞争日益加剧,丝绸商品出口难度加大。

部分国家货币竞争性贬值,贸易保护主义加剧,将在一定程度上削弱我国茧丝绸产品出口传统优势。

从国内看,我国劳动力、土地、资源等要素供求关系趋紧、成本持续攀升,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尚未得到根本扭转,茧丝绸产业传统比较优势明显弱化。

蚕桑生产基础薄弱的问题未得到根本解决,丝绸生产技术与装备研发相对滞后,产品设计与品牌建设能力不强,茧丝绸企业提质增效仍面临严峻考验。

综合判断,“十三五”时期,我国茧丝绸业发展的基础和条件更加坚实,也面临激烈竞争和艰巨挑战。

只有准确把握行业内外部环境的深刻变化,主动适应产业新形势、满足市场新要求,提升供给能力和要素生产率,加快转型升级,才能化挑战为机遇,迎来新的发展。

三、指导思想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市场导向和创新驱动,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努力拓展国内外有效需求,着力“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推动茧丝绸行业实现“质量效益型”增长,促进我国从丝绸生产大国向强国转变。

(二)基本原则。

坚持市场导向,政府推动。

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强化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增强企业改善供给的主体意识,激发企业活力和创造力,推动茧丝绸业转型升级。

营造公平竞争环境,强化市场监管,维护良好市场秩序。

坚持深化改革,改善结构。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支持茧丝绸企业开发适应市场需求、满足消费升级需要的产品和服务,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率。

促进供给升级和需求升级协调共进,推动提升茧丝绸业供给水平,更好地满足现代消费需求。

坚持创新引领,传承发展。

发挥创新引领作用,健全创新激励机制,加大研发设计投入,加快创新成果转化。

立足制造业基础,不断向“服务、品牌、文化”拓展产业领域。

深入挖掘中国传统丝绸文化内涵,将传统技艺与新消费方式相融合,实现保护与发展内在统一。

(三)发展目标。

行业保持稳定发展——根据国际国内市场需求,确保市场有效供给,年均桑(柞)蚕茧产量稳定在75万吨左右,丝产量稳定在17万吨左右,真丝绸服装产量达到3亿件以上,国内丝绸消费稳步增长,丝绸商品出口保持在30亿美元以上。

科技水平持续提升——产业科技服务体系更加健全,科技成果转化进程加快,蚕丝新材料、丝绸新产品不断开发。

行业科研经费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1%以上,专利授权量增长20%以上。

到2020年,数字
化智能自动缫丝技术得到广泛应用,新增真丝绸织造设备中无梭织机比重达到95%以上,数字化丝绸印花技术普遍采用,丝绸服装定制设计数字化技术逐步应用,优势企业基本实现信息化管理。

绿色环保步伐加快——蚕桑在生态保护方面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对环境治理的贡献度提高。

到2020年,烘茧、缫丝和丝绸印染等重点领域单位增加值能耗比“十二五”末降低20%以上,丝绸工业单位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以上,缫丝企业实现污水零排放,茧丝绸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提高到80%以上。

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主导制定国际茧丝绸标准,引进一批国际优秀丝绸设计、科研人才,形成10个以上具有国际影响的名企名品,提升中国丝绸在国际市场的话语权和知名度,努力打造中国茧丝绸产业链的国际竞争力。

四、重点任务
(一)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区域布局。

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产业和区域结构,推进茧丝绸业的区域化协作和专业化分工,形成农工贸各环节、东中西各区域优势互补、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中西部地区巩固提升优质蚕桑基地、丝绸生态园区和新兴产业集群;东部地区发挥技术、资本、人才、信息等方面的优势,探索创新发展模式,引领产业转型升级。

协调东中西部主产省(市、区)之间的分工与合作,促进茧丝绸生产向优势区域和企业集中,提升产业集聚水平。

(二)巩固蚕桑生产,夯实发展基础。

以家蚕基因组等研究成果为基础,推动桑蚕种质创新,选育优良品种。

健全蚕桑技术推广网络,推广使用先进技术。

继续加强蚕桑病虫害防控技术研究,推广无害化生物农药,健全病虫害综合防控和预警体系。

大力推广“公司+基地+农户”、家庭农场、蚕农专业合作社等经营模式,积极利用土地流转政策,建立和完善最低保护价收购、订单农业、二次返利、蚕农入股等机制,稳定蚕茧产销关系,夯实产业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