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企业管理现状与问题分析报告(doc 12页)

合集下载

IT行业信息化应用现状调查:信息化在IT行业的应用现状调查与发展建议

IT行业信息化应用现状调查:信息化在IT行业的应用现状调查与发展建议

IT行业信息化应用现状调查:信息化在IT行业的应用现状调查与发展建议IntroductionIT行业的迅速发展和全球性的影响,使得信息化应用在这个领域尤其重要。

本文将对IT行业信息化应用的现状进行调查,并提出一些建议来进一步发展信息化在IT行业的应用。

现状调查1. IT行业的信息化应用程度随着科技的进步,IT行业的信息化应用程度逐渐提高。

从企业级别来看,许多大型IT公司已经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来管理和运作他们的业务。

例如,他们使用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来管理客户信息,使用企业资源计划(ERP)来管理资源和流程,使用数据分析工具来优化业务决策等等。

2. 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化应用在IT行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化应用也非常普遍。

许多公司使用人力资源信息系统(HRIS)来管理员工的信息、培训记录、绩效评估等。

这种信息化应用极大地提高了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3. 制造业与物流的信息化应用信息化在制造业和物流方面的应用也非常重要。

许多IT公司通过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软件和计算机数控(CNC)机床来提高产品设计和制造的效率。

同时,在物流方面,IT技术的应用也使得物流管理更加高效。

例如,使用仓库管理系统(WMS)来管理库存,使用物联网技术来实现整个供应链的跟踪和管理。

发展建议1. 加强信息安全意识随着信息化应用的不断扩大,信息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

对于IT行业而言,保护客户和企业的信息资产至关重要。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信息安全意识,培养员工对信息安全的认识和责任感。

此外,加强信息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信息安全技能也是十分必要的。

2. 推动数据共享和协作在信息化应用的过程中,数据的共享和协作是非常重要的。

IT行业应该积极推动数据共享和协作平台的建设,以促进内部员工之间的合作和知识共享。

同时,也应该在合适的条件下,与其他公司进行数据的共享和协作,以实现更高效的业务流程和价值创造。

3. 促进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的应用云计算和人工智能是IT行业信息化应用的重要趋势。

it现状调研报告

it现状调研报告

it现状调研报告IT现状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IT)在各个行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对于企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但是,IT技术处于不断变革的过程中,为了了解当前的IT现状,本次调研旨在掌握IT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并对IT应用现状进行深入了解。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法。

我们通过设计一份问卷,向不同行业的企业和个人收集了关于IT现状的数据。

问卷内容包括IT技术的应用情况、存在的问题、各行业对IT的需求等方面,通过分析这些数据,得出较为全面的IT现状分析报告。

三、调研结果根据我们收集到的数据,可以得出以下几个主要的调研结果:1. IT技术的应用广泛在受访者中,超过80%的企业和个人都在使用IT技术。

其中,电子商务和互联网行业的应用最为普遍,涉及的范围最广。

在生产制造业、金融服务业、医疗健康领域等多个行业中,IT技术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 IT技术存在的问题调研数据显示,IT技术应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缺乏专业技术人才。

近70%的企业反映,目前市场上IT 技术人才严重不足,造成了企业在应用过程中遇到了一系列问题。

(2)信息安全风险。

超过60%的企业表示,在IT技术应用过程中,存在着信息安全的风险,这对企业的运营和数据安全带来了一定的威胁。

(3)高昂的成本。

有约50%的企业对IT技术应用的成本感到不满意,高昂的硬件设备和软件开发费用成为了许多企业应用IT技术的一大难题。

3. IT技术的发展趋势根据受访者的反馈,我们可以看出IT技术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移动化应用的发展。

随着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将IT应用移动化,提供移动办公、移动购物等服务。

(2)云计算的应用广泛。

云计算作为一个新兴的IT技术,已经得到了很多企业的重视和应用。

通过云计算,企业可以灵活地扩展服务器能力和存储空间,提高了IT资源的利用效率。

2024年IT服务管理(ITSM)软件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IT服务管理(ITSM)软件市场发展现状

IT服务管理(ITSM)软件市场发展现状引言IT服务管理(ITSM)软件是一种帮助组织管理和支持其IT服务的工具。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和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推进,ITSM软件在企业中的重要性日益增加。

本文将探讨ITSM软件市场的发展现状,并分析未来的趋势。

市场规模和增长预测根据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全球ITSM软件市场规模从2019年的X亿美元增长到2025年的Y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Z%。

这显示出ITSM软件市场的快速增长趋势。

ITSM软件市场的增长主要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推动:1. 数字化转型的推进随着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不断推进,对IT服务管理的需求增加。

企业需要一个集中的平台来管理和支持各种IT服务,以提高效率和响应能力。

2. 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应用ITSM软件中的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为企业提供了更智能化的服务管理能力。

例如,通过分析大数据,ITSM软件可以预测和避免潜在的故障,并提供更准确的问题解决方案。

3. 云计算的普及云计算技术的普及,使得企业更容易获取和使用ITSM软件。

云服务模式下的ITSM软件可以灵活扩展和定制,降低了企业的购买和运维成本。

4. 合规要求的提升随着对数据隐私和安全的要求不断提升,企业对ITSM软件的合规性也越来越重视。

ITSM软件市场正在向合规性更高的解决方案转变,以满足企业的需求。

主要参与者和竞争格局ITSM软件市场存在着众多的参与者,包括大型IT公司、软件厂商和初创企业。

以下是几个在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的参与者:1. BMC软件BMC软件是IT服务管理领域的领导者之一,提供世界上最广泛使用的ITSM软件之一,其产品提供了全面的IT服务管理功能和灵活的部署选项。

2. ServiceNowServiceNow是一家领先的云端服务管理平台提供商,在ITSM软件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

其平台提供了全面的IT服务管理和自动化功能,得到了许多企业的认可和采用。

3. AtlassianAtlassian是一家提供各种协作和软件开发工具的公司,其IT服务管理软件Jira Service Management也在市场上占据一定的份额。

IT运维问题分析报告

IT运维问题分析报告

IT运维问题分析报告一、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企业对IT系统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

IT系统稳定运行成为企业日常运营的重要保障。

然而,在现实工作中,IT运维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

本报告旨在深入分析当前IT运维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优化建议。

1.2 目的与意义通过对IT运维问题的深入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运维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从而提高运维效率,降低系统故障率。

此外,本报告的成果可以为企业的运维团队提供有益的参考,促进运维工作的持续改进。

1.3 报告结构本报告共分为五个章节。

第一章为引言,介绍报告的背景、目的和结构。

第二章分析当前IT运维的现状,包括运维团队组织架构和工具与流程。

第三章识别和分类运维问题,包括系统故障、性能瓶颈和安全风险。

第四章提出问题解决方案与建议。

第五章为结论与展望,总结报告内容并对未来工作进行展望。

二、IT运维现状分析2.1 运维团队组织架构2.1.1 人员配置当前IT运维团队由20名专业人员组成,包括运维经理1名,系统管理员5名,网络工程师3名,数据库管理员2名,以及一线技术支持人员9名。

团队在人员配置上注重技能的互补与分层管理,以满足不同业务需求。

2.1.2 岗位职责系统管理员负责日常服务器、存储和操作系统的维护与管理;网络工程师负责网络架构的设计、优化及故障排查;数据库管理员负责数据库性能监控与优化;技术支持人员则提供一线的技术支持,处理常规的技术问题。

2.2 运维工具与流程2.2.1 工具使用情况运维团队目前采用了一系列自动化运维工具,如配置管理工具Ansible、监控系统Zabbix、日志分析工具ELK等。

这些工具的使用大幅提高了运维效率,减少了人工操作错误。

2.2.2 流程优化与改进为提升运维工作的效率,团队不断优化工作流程,如采用ITIL框架指导服务管理,通过持续集成与持续部署(CI/CD)流程加快软件开发与部署速度。

同时,定期回顾和改进工作流程,以适应不断变化的业务需求和技术发展。

业务现状与IT需求分析报告

业务现状与IT需求分析报告

业务现状与IT需求分析报告一、业务现状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都在加快数字化转型的步伐。

业务信息化已成为企业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本报告将对XXX公司当前的业务现状进行分析,同时提出IT需求。

XXX公司是一家以销售电子产品为主的企业,具体经营范围包括智能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的销售和售后服务。

公司拥有一支专业的销售团队和售后服务团队,同时还与供应商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确保产品的质量和供货。

目前,XXX公司的销售业务主要通过实体店和线上平台进行。

实体店的优势是能够直接接触消费者,提供实物展示和售后服务,但受限于店面面积和地理位置,无法覆盖更广泛的消费群体。

线上平台则可以突破地域限制,拓展更广阔的市场,但受限于物流配送和售后服务等方面的问题。

当前,XXX公司存在以下业务问题:1. 实体店和线上平台之间缺乏有效的数据共享与交流机制,导致信息不同步。

例如,实体店的销售情况、库存信息等无法及时反馈到线上平台,影响了线上销售的准确性和效率。

2. 售后服务流程繁琐,效率不高。

消费者反馈问题后,需要通过热线电话或线下服务点等方式联系售后服务团队,导致反馈速度慢、响应时间长。

3. 数据分析能力较弱。

XXX公司虽然有大量的销售数据、客户信息等扎实的数据基础,但缺乏合适的数据分析工具和人才,无法对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无法得出有效的业务决策和市场预测。

二、IT需求分析针对以上业务问题,XXX公司亟需进行IT系统升级和优化,以提高业务效率和提升竞争力。

下面是针对各业务问题的IT需求分析:1. 数据共享与交流机制的建立。

为了实现实体店和线上平台之间的数据共享与交流,可以考虑建立一个统一的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

该系统可整合销售、库存、物流等关键数据,并通过云端平台实现实时同步,从而实现销售数据和库存信息的有效共享,提高整体销售效率。

2. 售后服务流程的优化。

为了提高售后服务的效率,可以引入客户关系管理(CRM)系统。

《IT系统改进》分析报告范本

《IT系统改进》分析报告范本

《IT系统改进》分析报告范本IT系统改进分析报告范本一、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信息化水平的提高,IT系统在现代企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报告旨在对企业现有的IT系统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提高企业的效率和竞争力。

二、需求分析1. 业务需求分析企业当前的核心业务需求,包括销售、采购、库存管理等,明确系统在支持这些业务方面的不足之处。

2. 用户需求调查并了解用户对现有系统的使用体验和反馈,听取他们的建议和意见,了解用户对系统功能和界面的期望。

3. 技术需求分析企业目前使用的IT系统的技术架构和性能状况,评估系统在支持大数据处理、安全性、扩展性等方面的不足。

三、系统现状评估1. 功能评估详细评估现有系统的功能模块,包括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易用性和兼容性等,确定其中存在的问题和潜在风险。

2. 性能评估测试系统的性能指标,包括系统的响应时间、数据处理能力等,分析系统在处理大规模数据和高并发场景下的表现。

3. 安全评估对系统的安全机制进行全面检查,包括用户权限管理、数据加密、防护措施等,识别系统存在的安全漏洞和潜在威胁。

四、问题诊断根据需求分析和系统现状评估的结果,诊断出系统存在的问题,并进行问题的分类和优先级排序,为后续的改进提供依据。

1. 功能问题列出系统功能不完善、模块之间集成不良等问题,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优化建议。

2. 性能问题确定系统在性能方面存在的瓶颈和不足,提出针对性的优化策略,以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和稳定性。

3. 安全问题分析系统的安全漏洞和威胁,提出相应的安全策略和加固措施,以确保系统的数据和用户信息安全。

五、改进策略针对问题诊断中的各项问题,提出改进策略和具体实施计划。

1. 功能改进根据功能问题的优先级,逐一修复和完善系统的功能模块,确保其能够满足业务需求,并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

2. 性能改进优化系统的架构设计和数据库管理,采用缓存技术和分布式计算等手段,提升系统的性能和扩展性。

it行业的调研报告

it行业的调研报告

it行业的调研报告it行业的调研报告IT行业即信息技术产业,又称信息产业,它是运用信息手段和技术,收集、整理、储存、传递信息情报,提供信息服务,并提供相应的信息手段、信息技术等服务的产业。

下面是爱汇店铺给大家整理的it行业的调研报告,供大家阅读!it行业的调研报告篇1当整个IT行业的发展已经进入第三个十年的时候,物联网、云计算俨然已成为信息产业的主旋律,不管从政府大力扶持的力度来看,还是从产业变革的主流方向来说,这股潮流早已势不可挡,而嵌入式系统正是这些产业应用计算机技术中最核心、最关键的部分,正因为如此,随着嵌入式技术在整个信息产业的广泛应用和高速发展,IT行业的发展也势不可挡地进入了嵌入式时代。

潜移默化中,嵌入式技术正在迅速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嵌入式产品也以非常迅猛的速度不断渗透到我们周围的各个行业、各个领域,小到手机、平板电脑、机顶盒、智能家居,大到通讯基站、航天卫星、现代化工业控制等,智能化嵌入式产品的广泛应用已经在其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

据行业调研数据的不完全估计,2015年中国嵌入式软件市场规模将达到万亿规模,而这一增长趋势将在未来几年继续以成倍地速度发展,毋庸置疑,嵌入式行业已成为当前信息产业中最热门、最有发展前途的行业之一,而与此同时,掌握核心软件研发技术的嵌入式研发工程师更是日益成为IT职场的紧缺人才,那些掌握软硬件开发技能的嵌入式研发工程师早已成为众多企业招聘岗位中的热点和焦点,而且专业性岗位的含金量也使得其成为企业招聘的难点。

近一年的调研工作已结束,在期间,我们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对嵌入式软件开发行业高技能人才现状及需求、能力及技能要求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及研究,下面就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本次调研进行调研综述:一、调研范围据我们制定的调研方案,我们通过email、电话、问卷等形式对25家大型企业、50家中型企业、35家小型企业及4家培训机构和4所职业院校等一百多家相关专家进行了调研。

it行业调研报告

it行业调研报告

it行业调研报告T行业即信息技术产业,又称信息产业,它是运用信息手段和技术,收集、整理、储存、传递信息情报,提供信息服务,并提供相应的信息手段、信息技术等服务的产业。

店铺为大家整理了一些it行业调研报告,希望对你有用!it行业调研报告篇1IT行业调查报告IT概念:IT的英文是Information T echnology,即信息产业的意思,较为广泛:目前IT业的划分方法有各式各样,其中以美国商业部的定义较为清楚和合理,它将国民经济的所有行业分成IT业和非IT生产业。

其中IT业又进一步划分为IT生产业和IT使用业。

IT生产业包括计算机硬件业、通信设备业、软件、计算机及通信服务业。

至于IT使用业几乎涉及所有的行业,其中服务业使用IT的比例更大。

由此可见,IT行业不仅仅指通信业,还包括硬件和软件业,不仅仅包括制造业,还包括相关的服务业,因此通信制造业只是IT业的组成部分,而不是IT业的全部。

行业现状分析:最主要的是现在很多大学生都只是学了些理论知识,没有实际工作经验,自己也不努力自学,很多优秀的大学生都在学校里用功学习,自己钻研,找单位实习,最后都成了抢手的人才,现在计算机这块人才缺口还是很大,一些不是大学文凭的专业人士一样干的很出色,不要被那些没用的垃圾误倒了对这个行业的看法,不努力钻研这一行,就想凭学校里教的那点东西出来打拼,做什么都没有前途。

全球IT行业人才需求减缓的影响,加之我国加大了对软件人才的培养力度,我国软件人才供不应求的局面有所缓解。

随着35所示范性软件学院开始招生以及社会力量办学的培训机构的增加,我国软件人才的供给数量增多,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我国软件人才的结构。

但总体来说,国软件人才状况仍未摆脱长期以来形成的"缺口较大、结构失衡、需求旺盛"的状况,人才短缺与结构不合理现状并存。

具体表现为我国软件人才结构呈现"橄榄型",即软件高端人才,包括系统分析师、项目技术主管等,和低端人才,如软件编码程序员等都严重短缺,中级(端)人才过剩。

企业ERP实施现状分析及对策

企业ERP实施现状分析及对策

企业ERP实施现状分析及对策摘要:企业ERP系统的成功实施对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其实施的成功受到多方面因素制约,都能左右和制约ERP 项目实施成败,应引起重视。

本文分析了ERP系统实施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对策,这对企业实施ERP系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ERP系统;实施;问题;建议一、ERP系统简介企业资源计划系统,指的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通过系统化的企业管理思想,为企业的经营决策者和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服务的管理平台。

ERP的应用,可以实现企业资源的最佳组合,将与企业生产经营有关的人、财、物的办法所有资源恰当的组合在一起,对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进行系统的规划,从而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ERP的上马实施很可能对企业目前的管理流程和作业习惯进行全部或部分改变。

因此ERP系统的成功实施具有一定的难度。

二、ERP系统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一)很多企业对ERP的认识存在误区,在ERP的运用和实施上存在盲目性。

ERP系统不止是一个单纯的计算机网络和软件实施问题,它是一场涉及企业重组和创新的活动,很多企业在实施前缺乏对企业现状和经营管理问题的足够正确和深入的认识,对ERP系统抱有过高的期望值,而对其艰巨性、复杂性认识不足。

(二)ERP系统选型不合理。

ERP系统实施成功的前提就是选择合适的系统,一个合适的ERP系统不能保证一定会实施成功,但是,如果选型失败,所选ERP系统的功能与企业生产管理实际不匹配,或者,选择了一个综合性能差的ERP系统,那么,ERP系统实施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

(三)企业管理基础薄弱。

ERP系统的成功还依赖于企业良好的经营管理基础。

如果企业规章制度不健全,管理混乱,就会为ERP系统的实施带来很大的阻碍。

如果企业不重视基础数据的管理,忽视基础数据的积累维护,那么会导致基础数据的准确性比较差,会为ERP系统的实施带来额外的分析和评估。

三、ERP实施方法各阶段的主要步骤在基于中小企业自身的ERP实施方法中,每个阶段都包含有一些指导性的步骤,企业按这些步骤,一步步的走下去结合实施阶段中需要注意的管理思想就可以完成ERP系统的成功实施。

公司企业计算机管理工作总结5篇

公司企业计算机管理工作总结5篇

公司企业计算机管理工作总结5篇篇1一、引言在过去的一年中,公司企业的计算机管理工作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和发展。

为了更好地推进公司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提高计算机管理的效率和质量,本文将对过去一年的计算机管理工作进行全面的总结和评估。

二、计算机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和成果1. 计算机硬件管理在过去一年中,公司企业加强了计算机硬件的管理工作。

通过定期的维护和保养,确保了计算机设备的稳定运行。

同时,根据公司的实际需求,及时更新了部分老旧的计算机设备,提高了整体办公效率。

2. 软件管理与应用在软件管理方面,公司企业注重了软件的应用和更新。

通过引入先进的办公软件和管理系统,如OA办公系统、ERP资源计划系统等,实现了办公自动化、流程化和数据化管理,提高了工作效率。

同时,定期对软件进行升级和维护,确保了软件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 网络管理公司企业非常重视网络管理工作。

通过建立完善的网络管理制度和规范,确保了公司内部网络的稳定和安全。

同时,加强了网络设备的维护和保养,提高了网络设备的运行效率。

在网络安全方面,公司企业采取了一系列的安全措施,如网络防火墙、病毒检测等,确保了公司内部信息的安全。

4. 数据管理在数据管理方面,公司企业注重了数据的备份和恢复工作。

通过定期对重要数据进行备份,避免了因意外情况导致的数据丢失。

同时,建立了完善的数据管理制度和规范,确保了数据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在数据应用方面,公司企业积极推动数据分析和挖掘工作,为公司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

三、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1. 计算机硬件老化问题随着计算机设备的不断使用,部分设备出现了老化现象。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建议公司加强对计算机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工作,及时更新老旧设备,确保设备的稳定运行。

2. 软件系统更新不及时问题部分软件系统存在更新不及时的问题,导致系统功能落后、漏洞较多。

建议公司加强对软件系统的管理和更新工作,确保软件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 网络攻击风险问题随着网络攻击的日益严重,公司内部网络面临着较大的安全风险。

IT企业绩效管理的问题与对策

IT企业绩效管理的问题与对策

IT企业绩效管理的问题与对策大多数中小IT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还处在一个较低的层次,特别是在最重要的绩效管理领域中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例如,难以招聘到具备一定经验和技能的核心研发人员,团队中人员配置和管理混乱、岗位与职责不清,缺乏系统整体的培训体系,绩效考核体系不够科学和完善,员工积极性不够高、主动性不强,对员工的业绩激励不够及时,员工工作压力过大导致的员工流动率过高等问题。

这些问题会对企业的经营绩效产生不利的影响,甚至影响到企业的生存。

因此,中小IT企业根据自身特点和项目情况,合理的进行人员的招聘、配置、培训、考核与激励至关重要,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坚实基础。

IT企业实施有效绩效管理的途对策1.基于软件开发生命周期的人员岗位职责来设定绩效目标。

软件开发生命周期是软件的产生直到报废的生命周期。

主要包括问题定义、可行性分析、总体描述、系统设计、编码、调试和测试、验收与运行、维护升级到废弃等阶段。

对于以项目为主的中小IT企业而言,项目团队的组建是否合理,项目相关人员是否满足项目需求的素质和能力,是项目能够顺利完成的关键。

必须根据团队规模的不同和项目本身的特点对项目成员的角色和岗位进行明确的划分,这样团队中的每个成员才可能有清晰的责任和目标。

因此,在设定绩效考核目标时,必须将岗位职责与绩效目标挂钩,定岗时就要确定考核目标。

2.建立个人、部门和企业三级的绩效考核体系。

对于企业内部的考核体系主要分为三个层次,个人级、部门级与企业级,每个层次都有不同的特点和考核重点,也会采取不同的考核方法。

例如在个人级,考核员工、考核部门经理与考核总经理的指标体系是不一样的,员工的考核主要侧重于个人工作完成情况,可以从成果、能力及态度三个方面展开;而部门经理则是个人情况和部门管理情况的综合考核;总经理的考核则偏重于财务指标方面。

3.采用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估方法。

从上面的指标体系可以看出,员工的绩效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具有模糊性。

对于各种因素的评价,往往也是模糊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IT企业管理现状与问题分析报告中国第三方物流网编者按很长一段时期以来,《计算机世界》报管理与职场部在关注国内IT企业管理现实的过程中,越来越鲜明地感觉到:中国IT企业正在受到许多普遍性问题的困扰。

在采访过程中,这些问题从一个企业到另一个企业的反复出现,使我们萌生了一个念头:通过对IT企业总裁进行一次大范围的问卷调查,通过科学的调研和数据分析,排除感性、清晰明了地展现一幅中国IT企业管理的健康状况“图解”。

本次耗时数月的调查结果也让我们感到意外,比如,90%以上的中小企业领导人并没有接受多少领导力的训练,而是一种自生自灭的状态; 91%的企业总裁认为他们正面临“人力资源管理”的巨大挑战;100%的企业总裁认为他们正面临“人才激励机制”的管理挑战;30%的IT企业没有接班人。

种种迹象表明,在人才培养和强化内部管理方面,国内IT企业仍然有漫长的一段路要走。

我们希望,这样的尝试是对中国IT企业管理进步的一个参考,也能为我们将来更准确地把握企业关注的管理问题提供依据。

我们期待,这份报告的刊出,能够引起更多专业人士对IT企业管理的关注,进而促进国内IT企业能在更高层次上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也欢迎读者对我们的报告提出意见和建议。

2002年3月至7月,《计算机世界》报管理与职场部设计并实施了“中国IT企业管理现状与问题”总裁问卷调查。

我们在300家主流IT企业中选取了150家作为研究的样本,一共有100余名企业总裁接受了问卷调查,亲自填写了问卷,最终有效问卷为86份。

通过科学的统计方法和数据分析模型,我们得出了以下事实和结论。

中小企业领导人自生自灭调查显示,90%的中小公司的管理者和领导人更多是自生自灭。

91%的企业总裁认为他们正面临“人力资源管理”的巨大挑战,而100%的企业总裁认为他们正面临“人才激励机制”的管理挑战。

员工规模越大的公司,对管理的制度和体系要求就越高,它们的管理制度和体系可能就越完善。

中小公司“人才激励机制”灵活,大公司“企业文化建设”成熟。

中小公司或者对人力资源管理不重视,或者是不知道如何进行人力资源管理,而在企业文化方面,中小公司也没有建树。

为了探讨企业的员工规模与人力资源管理成熟度的关系,我们截取了两个不同的员工规模区间(200~499和2000~4999)的企业进行了对比分析。

如图1所示,关于企业管理制度和体系建设情况,员工规模在200~499区间(系列1)的企业对“初步形成”、“完善”、“非常完善”三项的选择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依次是56%、38%和6%;而员工规模在2000~4999区间(系列2)的企业对三者的选择虽然未呈现相反的趋势,但在“初步形成”和“完善”之间呈现出陡峭的上升趋势,二者的“得分”分别为18%和64%,“非常完善”的也拿到了18%的“支持率”。

这至少可以说明这样的规律:员工规模越大的公司,对管理的制度和体系要求就越高,它们的管理制度和体系可能就越完善。

但我们认为,管理制度和体系的完善并不见得一定是先进的制度和体系,也并不一定适合企业目前的经营。

图1如图2所示,员工规模在200~499区间(系列1)的企业对管理的重要性最为看重,对“管理是达成企业经营目标的最重要的因素”选项的“选择率”为69%,远远高于2000~4999区间(系列2)企业的36%。

图2针对两个区间的企业“是否有正式的后备干部(经理人)培养计划”这一选项,我们进行了对比分析,我们发现,两个区间呈现出完全相反的表现:200~499的区间(系列1)表现为较强的下降趋势,由69%的“没有”下降到31%的“有”;而2000~4999的区间(系列2)则表现出陡峭的上升,由9%的“没有”陡然上升到91%的“有”(如图3所示)。

这说明中小公司的主管和经理更多的是靠个人的主观能动性,而大公司则有意识地进行培养。

所以,中小公司的管理者和领导人可能更多是自生自灭。

图3我们就两个区间的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文化建设”和“人才激励机制”三项管理方面是否成熟进行了对比分析,如图4所示。

200~499区间(系列1)的企业在“人才激励机制”选项上“得分”最高,为31%,而“人力资源管理”仅占6%,“企业文化建设”仅占13%。

这说明,中小公司或者对人力资源管理不重视,或者是不知道如何进行人力资源管理,而在企业文化方面,中小公司也没有建树。

图42000~4999区间(系列2)的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上得分最高,这说明人员规模的扩张需要不断强化企业文化建设,以避免企业本身的企业文化被“外来文化”所稀释。

在“人力资源管理”和“人才激励机制”两个选项上的“得分”分别是27%和28%。

两个区间的企业针对“在未来两年,人力资源管理是否会给贵公司带来巨大的价值?”有不同的表现,200~499区间(系列1)的“得分”是38%,而2000~4999区间(系列2)的“得分”是64%。

对比统计结果,我们发现,2000~4999区间(系列2)的企业高度认同“人力资源管理”和“人才激励机制”对目前企业经营的挑战。

有91%的企业总裁认为他们正面临“人力资源管理”的巨大挑战,而100%的企业总裁认为他们正面临“人才激励机制”的管理挑战。

200~499区间(系列1)的企业则在这两项上的“得分”分别为19%和31%,远远低于2000~4999区间(系列2)的企业。

但前者却在“企业文化建设”上面临较大的挑战,“得分”为50%(如图5所示)。

图5三成IT企业没有接班人调查显示,32%的企业“没有针对后备干部的正式培养计划”,由于大多数IT企业仍处于成长期和快速发展期,企业管理制度和体系“完善”与“初步形成”者旗鼓相当。

58%的总裁认为管理是达成企业经营目标的最重要因素。

统计表明,在参与调研的企业中,就“贵公司目前的发展阶段”回答处于“成长期”和“快速发展期”的总计占69%(见图6);已经步入成熟期的占11%;正处于转型期的占18%。

图6从统计数字来看,有50%的企业总裁回答自己的企业“企业管理制度和体系”已经完善;回答“初步形成”的企业总裁紧随其后,占40%; 没有总裁认为自己所处的企业管理制度和体系“还不完善”(如图7所示)。

(*这个结果可能与“大多数IT 企业仍处于成长期和快速发展期”的结论有些相悖。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样本中的外商独资企业和上市公司较多,而本次调查只涉及到了外商独资企业的中国办事机构或中国公司,它们虽然年轻,但在管理制度和体系上有可能继承了母公司的运营体系。

)图7有58%的总裁认为,“管理是达成企业经营目标的最重要的因素”;有40%的总裁认为“管理是与其他因素同样重要的因素”;而只有2%的总裁认为管理是目前企业经营的瓶颈。

58%的认同度说明了IT企业对管理的看重。

对于年轻的IT产业和IT企业来说,持续经营是公司长久不衰的保证之一。

而领导人的顺利更换则是保证持续经营的关键。

统计表明,68%的企业“具有针对后备干部(经理人)的正式培养计划”,而“没有针对后备干部的正式培养计划”的也不在少数,达到了32%。

与领导人培养问题密切相关的则是企业的“领导力”(Leadership)问题。

有53%的总裁认为“管理层的领导力较强”。

其他请见图8。

有关管理层的管理能力的回答统计请见图9。

图8图9销售型企业风光不再在接受调查的公司中,48.8%的企业已经转向提供行业应用解决方案。

单纯卖PC 或硬件设备的厂商已经“风光不再”。

成立5~10年的企业最多,占40%。

IT企业可能更多的是知识密集型的企业,而非制造型的企业。

“长江后浪推前浪”的自然法则在IT企业身上表现得非常明显。

统计表明,“长寿”IT企业不多。

其中,“年龄”为5~10年的IT企业最多,占40%(见图10);成立15年以上的企业仅占7%。

相对于传统产业而言,IT企业还比较年轻。

图10从企业性质分布来看,参与调研的企业以外商独资企业最多,占37%;其次是上市公司,占33%。

从企业的员工规模来看,员工规模在200~499的最多,占31%;其次是100~199,占23%; 员工规模在1000名以上的总计占32%。

这表明IT企业可能更多的是知识密集型的企业,而非制造型的企业。

从企业的业务覆盖领域来看,单纯卖PC或硬件设备的已经“风光不再”,覆盖率最高的要算“行业应用解决方案”了,有48.8%的“选票”;其次是网络安全产品,受选率达44.2%;企业管理软件也取得了39.5%的高分,个人通用软件仍旧不受垂青,只拿到了16.3%的“支持率”(见图11)。

图11参与调研的企业业务形态分布如图12所示。

图12三类企业面临人才激励挑战调查显示,在经理人培养方面,国内IT企业呈现出令人担忧的“U”形。

上市公司的领导力和管理能力太一般。

私营企业、上市公司和外商独资企业有不一样的成功之道。

而三类企业也面临着共同的挑战:人才激励机制。

为了研究不同性质的IT企业在管理上的差异性,我们重点分析了私营企业(系列1)、上市公司(系列2)和外商独资企业(系列3)三者在企业管理问题与挑战上的区别。

结果表明,私营企业在基础管理上比较薄弱;上市公司情况一般;外商独资企业表现较好,但也面临着特别的问题。

如图13所示,私营企业管理制度和体系“初步形成”的占78%,上市公司的比例也比较高,达到了62%,而外商独资企业仅为25%,呈现出明显的陡峭下滑的趋势;而在“完善”选项上,则呈现出截然相反的表现:较为陡峭的上升。

图14关于“是否有针对后备干部(经理人)的正式培养计划”这一选项,三者的表现呈现出明显的U字形(如图14所示)。

私营企业有78%没有正式的培养计划,而外商独资企业只有12.5%的比例;只有22%的私营企业有正式的培养计划,外商独资企业则高达87.5%。

上市公司虽然稍好,但相对于外商独资企业来说,差距仍然较大。

看来,上市公司的“管理内功”需要强化。

图15图16图15和图16明显地揭示了这样的现象:相对于私营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国内上市公司的“管理层的领导力”和“管理层的管理能力”“一般”选项得分太高,两个问题都拿到了78%的“高分”。

相对于外商独资企业,私营企业和上市公司在“一般”上的“得分”,显然相对较高,这明显揭示了国内企业与外商独资企业在管理上的巨大差距。

私营企业(系列1)、上市公司(系列2)和外商独资企业(系列3)在“比较成熟的管理实践有哪些?”选项上,有不同的表现,直接说明了三种性质的企业不一样的成功之道。

如图17所示,私营企业在“研发管理”、“渠道建设与管理”以及“全面质量管理”上有较高的得分;而上市公司则在“预算与成本管理”、“全面质量管理“、“研发管理”等方面比较成功;外商独资企业则首选“渠道建设与管理”、“顾客满意度”和“预算与成本管理”,其次是“服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