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方言与民俗文化
东北方言词汇与民俗文化研究
东北方言词汇与民俗文化研究东北方言词汇和民俗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东北地区独特的文化符号。
东北方言词汇丰富多样,充满生活气息,反映了东北人民的智慧和幽默感。
而东北的民俗文化更是独一无二的,代表了东北人民的习俗、传统和情感。
东北方言词汇是东北人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
东北方言有着自己特有的语音和词汇,常常让人觉得幽默、风趣。
比如东北人常说的“番茄炒鸡蛋”,在普通话中是“西红柿炒鸡蛋”,这种使用方言词汇的习惯使得东北人的语言更加贴近日常生活,更加有趣和有亲和力。
东北方言的词汇还经常带有浓厚的地方特色,例如“糊涂虫”指的是傻瓜,“呷饭”指的是吃饭,“辣子鸡”指的是麻辣鸡肉等等。
这些方言词汇不仅丰富了中国的语言文化,也是东北人民的独特语言符号。
东北的民俗文化也是东北人民独特的文化标志。
东北人民有着丰富多样的传统习俗,如东北人喜欢围炉夜话、喝大碗茶、吃锅包肉、踩高跷、扒高墙等等。
这些习俗都是东北人的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代表了他们的传统和习惯。
东北人民还有着浓厚的民族情感,例如东北人民热爱大连的海滨风光,以及对家乡的深深眷恋。
而东北的冬季也是东北人民最喜欢的季节,他们可以尽情玩雪、滑冰、堆雪人等等。
这些民俗文化不仅表达了东北人民特有的情感和行为习惯,也是东北地区历史和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研究东北方言词汇和民俗文化对于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东北方言词汇的研究有助于了解中国语言的多样性和地域差异,同时也有助于保护和传承东北地区的语言文化。
民俗文化的研究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东北人民的传统习俗和行为习惯,还可以从中探索东北地区的历史和文化记忆。
研究东北方言词汇和民俗文化还可以促进地方文化的发展和传播,为地方经济和旅游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动力。
浅谈铜陵的方言文化与民俗风情
浅谈铜陵的方言文化与民俗风情我的家乡安徽省铜陵市位于安徽省中南部,长江下游南岸,1956年依矿建市,是一座新兴的工贸港口城市。
同时她也是享誉中国的千年古铜都。
依山傍水,城虽小却极精致优美。
铜陵市东距芜湖市80公里,东南与繁昌接壤,西接安庆,南与青阳南陵交界。
方言多为江南官话洪巢片,吴语宣州片。
铜陵方言大体可分为市里话、铜陵县话、山里话和圩里话。
又可根据地区细分为:铜陵市区话、铜陵县本地话、老洲(胥坝、安平)话、大通、董店话、黄浒、钟鸣话、朱村山里话、金栏山里话、钟仓圩里话。
其中前五种方言属江淮官话(北方方言),后两种属宣州吴语(南方方言)。
以下就为大家详细的介绍几种家乡方言与民俗风情的由来。
从小至今就一直喜欢把“上街”说成“到gai上去”;把“行不行”说成“个照”;把“是不是”说成“个四地啊”;如今在外地求学也依旧不想改变,那浓浓的乡音深深地乡情。
这些日常用语都源自家乡的庙会、集市。
家乡的庙会以铜陵县顺安镇的三月三庙会为最盛。
儿时的记忆里在会期内,整个顺安大街小巷,热闹非凡。
南来北往的商贾小贩,农女工匠、市民艺人比肩接踵,项背相望。
近有本地乡民,远有江浙、两湖乃至两广的行商,日市夜贸,及经关月不息。
过去顺安年年有会,五年一大会,十年一盛会。
盛会时,镇东边的岳家山和西边的菜籽滩都要搭台唱目莲戏,一演就是四日四夜或七日七夜,即所谓“四夜红”、“七日红”。
顺安的庙会由来依旧,这其中还有一定的历史渊源。
听老人们说,顺安原来是一座古驿站,由于某种原因水陆交通方便,居民渐渐增多,逐步形成农村小集镇。
西晋后期,北方战乱,中原人口大量南迁,史称“永嘉南渡”。
东晋王朝建立后,为了安置流民,统治者在南方侨置郡县。
当时铜陵一带原属宣城郡阳谷县地,侨置后设定陵县,县治设在顺安镇。
此后,顺安日渐繁荣。
隋统一后,废定陵县,并入南陵县。
唐初在顺安设陆驿,命名为临津驿。
后又从南陵县分出,改置义安县,县治仍设在顺安。
两宋以后,圩田大兴,顺安附近的圩乡都成了稻米产地。
方言中的民俗文化
方言中的民俗文化美国著名语言学家爱德华·萨丕尔说过:“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
并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
所谓文化就是社会遗传下来的习惯和信仰的总和,由它可以决定我们的生活组织。
”萨氏的话揭示了语言与文化那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密切关系。
值得注意的是,萨丕尔在这里所说的“社会遗传下来的习惯和信仰的总和”的这种文化并不是我们平常所谓的那种大而化之的文化范畴,而是一种具体化的,或者说狭义话的文化——民俗文化。
民俗是大文化的重要部分。
同时,语言的表现形态多种多样。
因而,语言在反应和表现民俗文化上就具有了丰富多彩的路子。
方言就是其中之一。
方言是语言的一种变体,大多数的方言虽然不能称之为严格意义上的自然语言,但是不置可否:方言与共同语(例如我国各地方言与普通话)在语音、词汇甚至语法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也正是这些差异使得方言在表现民俗文化时各具特色。
由于方言与民俗存在天成的、经常而普遍的规律性关系,以方言为突破口,运用民俗学的学科视角来审视和考察方言中的所蕴含的民俗文化将是一件引人注目的事情。
本文将以笔者的家乡语言——桂林方言为例来展开这一命题。
一、桂林方言据考证,桂林方言开始形成于元代,这与中国汉民族共同语的口语形式的雏形——官话的形成时间大体一致。
桂林方言是西南官话的典型代表。
元明清三代,桂林话就已经是西南各省人民行政、商贸和文化交流的官方通行语言。
桂林方言与广西其他方言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在广西方言之中,桂林方言之温柔糯软的名气不亚于中国各地方言中的至柔的吴侬软语;它既不像柳州话那般泼辣硬脆,说话人语速一快仿佛听九二式重机枪响;也不似南宁白话、客家话那般晦涩难懂,让外地人听来如坠云雾不辨南北。
桂林方言中存在着许多与普通话相去甚远的特殊词汇(如谈板路、小把爷、裸水、狗肉),也正是这些特殊的词汇生动活泼地表现着桂林特有的民俗风情。
二、桂林方言中的民俗文化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方言单位概括指称民俗事象。
天津方言与民俗文化
天津方言与民俗文化一、本文概述天津,这座位于华北平原的海滨城市,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孕育出了丰富多彩的方言与民俗文化。
本文旨在深入探究天津方言的形成与发展,以及它与当地民俗文化的紧密联系,从而揭示出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
我们将首先概述天津方言的基本特点,包括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的独特性。
通过对天津方言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它融合了多种语言的元素,形成了独具一格的语言体系。
同时,天津方言中蕴含的丰富词汇和生动的表达方式,也为我们提供了了解当地人民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的重要窗口。
接着,我们将探讨天津方言与民俗文化的相互关系。
民俗文化是一个地区人民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共同信仰、风俗习惯、民间艺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总和。
天津方言作为当地人民日常交流的工具,不仅承载着丰富的民俗文化信息,同时也在传承和发展民俗文化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通过对比分析、实地考察和文献研究等多种方法,全面展示天津方言与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
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能够增进对天津这座城市的了解和认识,同时也为方言与民俗文化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二、天津方言的特点天津方言,作为华北地区的一种地方语言,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底蕴。
它既继承了华北官话的基础特征,又因其独特的历史、地理和社会背景,形成了自己独有的语言特点。
在语音上,天津方言的发音清晰,语调明快,具有一定的音乐性。
例如,天津人常常使用儿化音,如“今儿个儿”“明儿个儿”,这种语音特点使得天津方言听起来更为亲切和生动。
天津方言还有一些特殊的发音习惯,如将“人”读作“银”,“乐”读作“勒”,这些都是其他地方语言中所不常见的。
在词汇上,天津方言词汇丰富,表达力强。
它既有大量的土语、俚语,也有许多富有地方特色的词汇。
例如,“嘎巴菜”指的是一种天津特有的早餐食品,而“愣子”则用来形容一个人的性格倔强或固执。
这些词汇反映了天津人民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背景,使得天津方言更具地方特色。
黑龙江民俗文化及方言小议
黑龙江民俗文化及方言小议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理位置、不同的气候条件、不同的地域特色会形成不同的人文景观,自然会产生与之相随的民族文化。
下面,我们从黑龙江方言日常吃穿住行几方面了解一下黑龙江方言中蕴含的民族文化特色。
1、吃——饮食文化民以食为天。
黑龙江的饮食文化也带有民族文化的特色。
黑龙江有很多特色食品,广为人知的像满族的“萨其玛”、“豌豆黄”,朝鲜族的“冷面”、“打糕”,但平时吃得最普遍的还是各种“饽饽”。
在黑龙江的一些农村,春天吃“豆面饽饽”又称“豆面卷子”,夏天做“玻璃叶饽饽”(或作“波罗叶”),秋冬时,往往蒸“粘豆包”,而且一般人家做得较多,冷天放在外面冻上,随吃随馏。
此外,一年四季都可以吃“苏子叶饽饽”,又叫“苏耗子”。
做这些“粘饽饽”本是满族的风俗,满族人喜欢吃粘食,因为粘食耐饥饿,便于外出从事射猎活动食用,另外,粘饽饽还是他们祭祀用的食品。
现在,在黑龙江这些饽饽家家都会做,很多人都爱吃。
2、穿——服饰文化“靰鞡”是黑龙江特有的一种鞋。
“靰鞡”,也称“乌拉”,也有说是“兀刺”的音译。
“兀刺”是女真四部落之一,“乌拉”,是来自女真族的语言。
靰鞡鞋里要絮靰鞡草(也作乌拉草),靰鞡鞋即由靰鞡草得名。
黑龙江有句由此产生的歇后语,“靰鞡头子迈门槛——先进者儿”。
“者儿”与“褶儿”谐音,以靰鞡鞋头的面褶多故。
除了有“草”、“皮”、“棉”外,还有“鱼皮”。
整个黑龙江地区都有这种“靰鞡”鞋式的存在,充分体现出简洁实用的美感。
由于传统狩猎生活的影响,黑龙江少数民族穿的服饰多数是用兽皮加工制作的,如萨满袍、赫哲人的鱼皮鞋和衣等,因此,他们加工兽皮的技艺高超。
3、住——建筑文化黑龙江有“口袋房,万字炕,烟囱出在地面上”的俗语,说的就是满族的传统居室特点。
“地窨子”最早是指赫哲族人的原始居所,赫哲语为“胡日布”,主要在冬季寒冷时居住。
它是1945年以前赫哲族的主要居所,现作为渔猎时的临时住房。
桂林方言惯用口语中的民俗文化探析
桂林方言惯用口语中的民俗文化探析一、语言单位折射民族风貌当地的惯用口语和民众的生活息息相关,是民众智慧的结晶,是当地风俗民情的反映。
在这里我们将列举一些生活中的常用名词,并对其背后的民俗文化进行探讨。
1.1告花佬在龙胜话的惯用口语中,“告花佬”即指普通话中的“叫花子”、“乞丐”的意思。
“佬”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成年男子(含轻视意)。
在龙胜话中,“告花佬”的语义色彩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则同字典的解释相似,趋向于贬义,另一个方面,则是趋向于中性,只是一个简单的对乞丐的称谓。
“告花佬”这一惯用语的出现,是有着一定的历史渊源的。
桂林曾有两个叫花院,一个为南院,地处原桂林地区工商银行处,一个为北院,地处东镇路路口处,乞丐们结成帮派生活在这两个院子内,他们遵守着共同的组织纪律,首先,平时不允许随意的上街乞讨,只有每个月的初二和十六,这两个“牙祭日”时,他们才分别结成不同的队伍到沿街的上铺,有钱人家里进行乞讨并说上一些吉利的话,例如“财神到你家,富贵且荣华,子孙多兴旺,读书中探花。
”店铺老板和有钱人家为了图一个好彩头,也会给乞丐们一些打赏,甚至有些喜庆场面,操办人还会盼望乞丐的出现,捧个人场,说上一些吉利话。
其次,告花佬们除了乞讨,还要求会做一些小生意,例如上街卖盐水花生,制作鸡毛掸子拿去街上叫卖等等。
因此,在龙胜话中的惯用口语,“告花佬”一词,偏向中性的语义色彩占主导地位,贬义色彩呈现一种减弱趋势。
1.2嘎嘎在龙胜话的惯用口语中,“嘎嘎”指的就是肉。
这与桂林的饮食文化有着很大的关系,当地的许多美味菜肴都与“肉”有关,地方的酒席压轴戏——芋头扣肉;家常菜——粉蒸牛肉;清明节必备——粉蒸肉。
“嘎”便是有动词“夹”不断演变而来,“夹”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从两个相对的方面加压力,使物体固定不动。
”在夹肉的时候,有时候会发出“嘎嘎”之声,特别是大人在哄小孩吃饭想要喂之以肉食的时候,“嘎嘎”之声总是能够在饭桌前听到。
方言与民俗文化心得2000字
方言与民俗文化心得2000字十里方言不同,入境先问俗,不同的风土民情。
而且,方言有很多都是先民最原始的文化。
只不过由于时代变迁,社会更迭,更朝换代,很多原始的含义已经慢慢的被人们忘记了,失传了,不了解他的本来含义了。
西安的阿房宫,这本来就是一个很有名的地方,秦朝在此地建立宫殿。
现在的读音很多,有读afanggong的,也有读efanggong 的,还有读epanggong的。
这都有他们的道理,他们的理解。
其实,还原当时的历史史实,我们可以想到,阿房宫被誉为“天下第一宫”,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制国家——秦帝国修建的新朝宫。
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咸新区沣东新城王寺街道,始建于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
阿房宫与万里长城、秦始皇陵、秦直道并称为“秦始皇的四大工程”,它们是中国首次统一的标志性建筑,也是华夏民族开始形成的实物标识,前后役用人数达70万左右。
遗址范围东至皂河西岸,西至西安市长安区纪阳寨,南至西安市未央区和平村、东凹里,北至西安市未央区车张村、后围寨一带,总面积15平方千米。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国力日益强盛,国都咸阳人口增多。
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在渭河以南的上林苑中开始营造朝宫,即阿房宫。
由于工程浩大,始皇在位时只建成一座前殿。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巅以为阙,为复道,自阿房渡渭,属之咸阳。
”其规模之大,劳民伤财之巨,可以想见。
秦始皇死后,秦二世胡亥继续修建。
唐代诗人杜牧的《阿房宫赋》写道:“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
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
二川溶溶,流入宫墙。
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可见阿房宫确为当时非常宏大的建筑群。
也是一个基本常识,宫殿没有建设完成,没有竣工就没有专门命名,那是要有剪彩仪式的。
就像嬴政给自己称号,秦始皇帝,简称为秦始皇。
忻州的民俗与方言
忻州的民俗与方言忻州.108忻州的民俗与方言(2013-06-02 17:05:35)转载▼忻州.108忻州的民俗与方言民俗种类忻府区从古自今的民俗涵盖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这里例举最主要的说明。
1、供奉神祀供奉神祀是忻府区老百姓的一种生活习惯,每到主要节日尤其如此。
这显示出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天地的敬畏之情。
常见的神祀有如下几位:灶王爷老百姓认为是家神,自己的吃饭离不开他,因此也和他最接近,供奉他的此数也比其他神灵要多。
老百姓认为他是腊月二十三晚上离去到天宫,除夕晚上才回来,一走七日。
他上天的目的和活动当然是“上天言好事,回宫见吉祥”。
财神爷老百姓一般都生活不富裕(当然富裕的希望是更富裕),因此希望通过供奉财神爷而得到其庇佑,赚的银钱。
因此他们在逢年过节首当其中的是要供奉财神爷。
在过年的初一、初二凌晨还要专门接财神,举办一个小型的仪式。
对联则一般写着:“天下财源主,人间福禄神”。
天地爷民间认为最高的神,老百姓特别敬畏。
总是设在院中最显要的地方,并书对联“天高悬日月,地厚载山河”。
土地爷农村的必供之神,一般设在一进院门到照壁上。
在照壁上建一个神龛,里面摆上陶制的土地爷。
两侧的对联是:土中生白玉,地内出黄金。
马王爷农村过去是为牲畜而写。
对联是:牛如南山虎,马似北海龙。
大仙爷民间认为是主宰个人前程和命运的女神。
有的人家画有神案。
一般在家里清净的地方供奉。
对联是:恭敬神如在,虔诚圣有灵。
供奉牌位一般在过年过节或者举办喜事的日子里,都要供奉牌位。
如在儿女婚嫁时一般摆设牌位,每一牌位代表一种神灵,有天地三界十方万灵真宰,中央勾陈神、东王公、西王母、南朱雀、北元武、左青龙、右白虎、喜神、土神、值年太岁、本命星君及空中过往一切神灵等,其中喜神为婚嫁的主角。
2、扶梁谢土扶梁盖房是忻府区农村老百姓的一件大事。
到房屋立架或打顶这天,亲朋好友蒸上喜桃、带上香烛纸马前来庆贺,现在多带钱或者烟和酒。
扶梁要请先生看好日子。
东北方言词汇与民俗文化研究
东北方言词汇与民俗文化研究东北方言,是中国方言众多的一种,它有着独特的特点和鲜明的地域特色。
东北地区的民俗文化也是丰富多彩,深受人们喜爱。
本文将从东北方言词汇和民俗文化两方面进行研究,探索东北地区独特的语言和文化风情。
一、东北方言词汇研究1. 方言地域特点东北方言指的是辽宁、吉林和黑龙江三省地区的方言,其中以吉林省的吉林话最为典型。
东北方言地域特点鲜明,发音粗犷、节奏明快,声调多变,给人一种豪放、奔放的感觉。
在语言中,人们常常会使用一些独特的词汇表达,这些词汇既反映了东北地区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习俗,也体现了地方人民的脑洞和幽默。
“瓦房店话”中的“嘟嘛”,意思是“怎么”,而在普通话中则是“怎么样”的意思。
这种方言词汇在日常生活中频繁使用,成为东北地区人们交流的一种乐趣。
2. 词汇特色东北方言词汇富有特色,常常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和独特的表达方式。
东北人常用的“搭理”一词,在普通话中是“理着”的意思,在方言中则是“对付、应付”的意思。
又如,“凶巴巴”在普通话中是形容人脸色不好看,而在东北方言中却是指“不耐烦、不爽快”的意思。
这些词汇的使用凸显了东北人直率豪爽的性格和坦率直接的交流方式。
3. 方言词汇在民俗文化中的体现东北方言词汇在民俗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不仅是人们日常交流的工具,更是东北地区独特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在婚俗、丧葬礼仪等方面,东北方言词汇的使用十分普遍,人们在祝福新人时会说“鸳鸯戏水,白头偕老”,在吊唁死者时会说“安息、安息、天堂没有苦恼”,这些词汇无一不是东北地区特有的民俗文化的体现。
二、东北民俗文化研究1. 饮食文化东北地区的饮食文化独特丰富,有着地域特色和鲜明风格。
东北人喜欢吃大鱼大肉,尤其是猪肉和羊肉,因此东北菜以肉类为主,粗放豪爽。
在民俗节庆和家庭聚餐中,人们常常会端上一桌丰盛的酒席,酒肉朋友共享,象征着东北人的豪放豪爽和热情好客。
2. 舞蹈音乐东北地区有着独特的舞蹈音乐文化,民间舞蹈表演形式多样,有二人转、滚铁环等,音乐节奏明快热烈,给人以欢快、豪放的感觉。
学习地方方言和民俗文化了解地方文化和习俗传统
学习地方方言和民俗文化了解地方文化和习俗传统学习地方方言和民俗文化是了解地方文化和习俗传统的重要途径。
方言是一种地域特有的语言形式,它承载着地方的历史、文化和传承。
而民俗文化则涵盖着地方的传统习俗、节日庆典以及民间艺术等方面。
通过学习地方方言和民俗文化,我们可以深入了解一个地方的风土人情、价值观念以及社会发展历程,进而加深对地方文化的认同和理解。
一、学习地方方言学习地方方言是了解地方文化的一条重要途径。
方言是一种特定地域内部的语言变体,它和标准语言相比,有着独特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特征。
学习方言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感知当地的文化内涵。
学习地方方言需要从基础开始,首先是掌握基本的语音系统和基本词汇。
例如,学习四川方言,要学会发音中的舌尖音、舌尖翘起以及浊化等特点,并掌握一些与四川地域特色密切相关的方言词汇,如“巴适”,“嘿咻”等等。
其次,学习地方方言要多听多模仿,通过和当地的人交流和互动,慢慢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
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更好地领略方言的魅力和独特之处。
学习地方方言的过程是一个融入当地文化的过程,通过学习方言,我们能更好地体验和感受当地人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以及民间传统。
二、了解民俗文化民俗文化是一个地方历史传统和文化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包含了地方的传统习俗、节日庆典、民间故事以及民间艺术等方面,是地方文化传承的重要形式。
通过了解和学习民俗文化,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一个地方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在了解民俗文化方面,我们可以通过参观地方的博物馆、文化遗迹等场所进行实地考察,例如参观春节期间举办的庙会、民间艺术表演等活动。
此外,还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书籍和文献,从中了解当地的传统习俗和各种传说故事。
了解民俗文化还可以通过参加当地的节日庆典活动,亲身感受和体验当地人民的生活方式和节庆风情。
例如,参加西安的泼水节,亲身体验传统的水战文化;或者参加广东的舞龙舞狮表演,感受中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
通过学习地方方言和了解民俗文化,我们不仅可以更好地了解地方的文化和习俗传统,还可以增强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济宁泗水县方言与民俗文化
济宁泗水县方言与民俗文化摘要: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民俗是第一性的,方言是第二性的。
先有某种民俗,然后才能产生与之相应的方言词;民俗是产生方言词的基础,没有民俗就没有方言。
然而,民俗的形成和巩固必须借助于一定的语言形式,不同的民俗形式在同一地区用不同的方言词表示;同一种民俗现象在不同的地区需要附着在不同的方言词上。
山东是齐鲁文化的发源地,民俗文化丰富多彩。
泗水县位于山东省中南部,五岳之首泰山以南,孔子故里曲阜东临,隶属济宁市,因泗河发源于境内而得名。
全县总面积1118平方公里,下辖13个乡镇(街道),总人口60万人。
泗水县以泗河得名,名称由来已久。
关键词:方言;民俗;泗水县泗水方言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是和泗水文化息息相关的,与此同时,泗水文化又受到儒家主义和运河文化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方言不断地受到影响,方言的意义也因此发生了很多变化。
泗水方言拥有着属于自己的独特之处。
众所周知,十二生肖文化是中国特有的文化,在泗水方言中也有许多独特的和动物相关的方言。
在中国文化中迷信文化占有一定的地位,不可避免地与迷信文化相关的方言就产生了。
我们对方言的研究已经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之前学者们十分重视对语音的学习与研究,现在的研究方向虽然有了一些变化,但是仍然缺乏对方言与民俗文化全面的多视角的学习。
本文主要从婚丧嫁娶,迷信以及与动物相关的方言等民俗方面来研究泗水方言。
一、泗水方言的起源方言的产生、发展、消亡都不是由个人决定的,它是由生活在某一地区的一群人,在约定成俗的基础上产生的,具有群体性。
泗水方言隶属于济宁方言的一部分。
地处京杭运河的交通重地,运河文化带给济宁人民的影响不仅仅是经济方面,也体现在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方言就是重要的一部分。
同时,泗河文化又孕育了一代代的泗水人。
二、齐鲁文化影响下的泗水方言水浒文化是山东省独有的地方文化,其“热情好客、诚实守信、忠义豪放”的精神也是山东省人的人文内涵之一。
方言与中国文化范文
方言与中国文化范文方言是指在不同地区、社会群体中形成并被使用的特定语言形式。
在中国,由于历史的原因以及地理的因素,各地区形成了许多不同的方言。
方言与中国文化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方言具有重要的地位。
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各地方言的形成与演变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文化发展。
方言是中国传统文学作品中的重要元素之一,如《红楼梦》就大量使用了北京方言和苏北方言。
方言也成为中国戏曲、曲艺等传统艺术形式中的一部分,通过方言的运用,使作品更加贴近当地人的生活,表达更多的情感和内涵。
方言也在中国的传统音乐中得到了体现,许多古代音乐作品中的曲调和音律都受到方言的影响。
其次,方言是中国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国家,在不同的地域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方言。
不同方言所代表的地域文化的差异体现在方言的词汇、语音、语法等方面。
方言不仅反映了当地的生活方式、历史传统和习俗,还反映了当地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
举个例子,广东话中有大量与海洋、渔业相关的词汇,这反映了广东地区的海洋文化和渔民生活的特点。
同样的,四川话中的一些词汇和口音体现了四川人豪爽、直接的性格特点。
最后,方言是中国文化多元性的体现。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国家,方言不仅存在于汉族地区,还存在于少数民族地区。
这些方言在不同的地域中形成和传承,在文化交流、民俗传统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方言是中国文化多样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出中国文化的广泛而多元的特点。
总之,方言与中国文化密不可分。
方言在中国传统文化、地域文化的形成与传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反映了中国地域的特色和文化的多样性,同时也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和变迁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方言是中国文化多元性的重要体现之一,它丰富了中国的文化底蕴,也体现了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多文化国家的特色。
方言与民俗--安徽省蒙城县婚俗
蒙城县(立仓镇)地处安徽西北部,使用的
方言属于中原官话商阜片,蒙城县(立仓镇)方 言中有许多关于婚俗的方言词语,我们可据此在 一定程度上了解蒙城人过去及现在的生活方式和 社会状况等。
一、婚制词语
具有蒙城方言特色的婚姻形式有:
(一)换亲
两家父母各以其女给对方为媳妇,即“换亲”,这种婚姻 形式主要是因为家境困难,想通过这种换亲以省去聘礼,还有的 是因为儿子身有残疾,无法通过正常途径结婚的。不管怎深深暗 含了对女性的歧视。两家之间进行的,称为“两换”,还有三个 家庭之间的“三换亲”,这主要是避免家庭之间的尴尬。
(二)婚礼当天
一清早,首先放“开门炮”,“开门炮”一响,众 邻里就会主动来帮忙。早饭后,要抓紧时间去“接新媳 妇”。接亲的队伍中,必须有个“放炮的”,这个人要 脾气好,能说会道,应变能力强,因为一路上边走边放 炮,还要应付路上“拦轿”的人,因为本地有拦截迎亲 队伍讨要喜糖喜烟的风俗。“抱鸡的”也是不可或缺的, 担当此任的是本家族中年龄较小的男孩。他要抱红公鸡 到新娘子家,回来时还要带一只红母鸡回。“抱鸡的” 另一个任务是“压轿”,即去时,做在新娘将要做的位 置,回来时与新娘做一起。送亲的队伍中还有一个“端 灯的”和若干个“扶嫁妆的”。
•
新娘出嫁时穿的鞋叫“苦鞋”,新娘“下轿”
时,会有人抢新娘脚上的鞋子,被脱走了就意味
以后不会过苦 日子。新娘换上新鞋后,新郎的女
性长辈把新娘搀出,俗称“搀新娘”走的路,用
席铺成,新郎的本家妹妹在旁边专门“传席”。
本地风俗是“结婚三天无大小”,谁都可
以闹洞房,俗称“乱新媳妇”。至此,婚礼基 本结束。婚礼的第三天,新 人自己“回门”,
第九天,新娘的哥哥或弟弟去接新人“回门”。 本地还有“借娶不借嫁”的风俗,即可以借别 人的房子娶媳妇,但决不能借别人的房子嫁女 儿。
湖南语言:方言中的文化特色与魅力
湖南语言:方言中的文化特色与魅力湖南,一个位于中国中部的省份,拥有丰富多样的文化遗产和独特的方言。
湖南方言深深地融入了当地人的生活中,成为表达情感、交流思想的重要工具。
方言中蕴含着湖南人的民俗文化、历史传承和地域特色,展示了湖南语言的独特魅力和文化特色。
湖南方言以其口音独特、音调丰富而著称。
相比普通话,湖南方言有着独特的发音方式和语音特点。
例如,湖南方言中的“尾音”,即以j、k、p、t、m、n、ng等字母结尾的字,常常被省略或者转换为其他音。
这种特殊的发音特点使得湖南方言独具特色,让人一听就能分辨出湖南人的身份。
同时,湖南方言中的音调也是其独特之处,常常在同一个字或词的不同音节中表达不同的意思,增添了湖南方言的变化和魅力。
在湖南方言中,还有一些特殊的词汇和表达方式,反映了湖南人的民俗文化和地域特色。
例如,“嗨辣国”是湖南巴特尔口音中的一句问候,意为“你好”,表达了湖南人爽朗开朗的性格。
而在长沙方言中,“茬子”表示一次行动或事件,例如:“咱们去逛个茬子吧”,表达了湖南人喜好社交和娱乐的习惯。
这些独特的词汇和表达方式让湖南方言充满了活力和魅力。
湖南方言不仅仅是一种交流工具,更是湖南人传承历史和文化的有力载体。
在方言中,我们能够发现湖南丰富多样的民间故事和传统文化。
例如,在湖南方言中,“夜墓”是指去墓地祭拜祖先的活动,反映了湖南人对祖先的敬仰和传承家族传统的重要性。
而在岳阳一带的方言中,“拜亲”表示去亲戚家做客,展示了湖南人亲情和家族观念的重要性。
这些在方言中体现的传统文化,既是湖南人民的精神寄托,也是湖南方言的独特魅力所在。
湖南方言的魅力也体现在其文学艺术创作中。
许多湖南文学作品和曲艺形式都以方言为载体,展示了湖南方言的独特魅力和文化内涵。
湖南方言歌曲如《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以鲜明的湖南方言演绎了湖南人民的情感和生活方式。
湖南方言小说如郭沫若的《巴山夜雨涨秋池》,以湖南方言为主要语言形式,真实地刻画了湖南人民的生活现实和情感世界。
方言与中国文化
方言与中国文化方言与中国文化方言作为中国悠久历史的一部分,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它是普通话之外的一种语言变体,由于地域差异,中国各地形成了众多不同的方言。
方言不仅仅是语言的变体,它反映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文化传统以及地域特色,对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首先,方言在中国文化中具有丰富多样的民俗文化。
中国是一个面积广大、民族众多的国家,各地形成了不同的方言。
这些方言随着时间的推移,融合了当地的民俗文化,形成了独特的方言文化。
例如,四川话中有许多独特的俗语和成语,如“巴适”、“撒娇”等,这些词汇与四川地区的独特风俗文化紧密相连。
方言中的民俗文化不仅是地方特色的象征,也是地方文化的一种传承和表达方式,丰富了中国的文化多样性。
其次,方言承载着丰富的文学艺术。
方言作为一种语言变体,具有自己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特点。
方言语音的变化和独特的词汇使用方式,为文学创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例如,上海话中的独特语音和词汇成为了许多作家的创作素材,如严歌苓的《岛上书店》就充满了上海方言的韵味。
方言在文学艺术中的运用,不仅能够表达当地特色,更能够传递情感、刻画人物形象,丰富了中国文学的内涵。
再次,方言对于中国文化的地域特色和文化认同起着重要作用。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国家,方言是地域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
方言标志着一个地区的独特性,当人们听到这个方言时,会立即与某个地方联想起来。
例如,广东话在全国享有盛誉,就代表了广东地区的特色文化。
方言给人们带来地域认同感,使其感到自豪和归属感。
方言作为传承中国文化的重要一环,塑造了中国的地域文化多样性。
最后,方言对于中国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普通话作为标准语言得到了普及和推广。
然而,方言作为地方文化的一部分正逐渐被边缘化。
在这个背景下,对方言的传承和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方言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信息。
保护方言不仅是保护地方文化的一种措施,更是保护中国文化多样性的需要。
方言民俗文化演讲稿范文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在这里与大家分享关于方言民俗文化的演讲。
方言,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的见证者,是民俗文化的载体。
它们如同千千万万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祖国的广袤土地上,闪耀着独特的光芒。
下面,请允许我带领大家走进这个充满魅力的世界。
一、方言的起源与发展方言,顾名思义,就是地方的语言。
它是我国历史悠久、丰富多彩的文化瑰宝。
据考古学家研究,早在远古时期,我国就已经形成了不同的方言。
随着历史的演进,方言逐渐成为各地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 先秦时期:我国方言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
当时,由于地理环境、政治制度、民族迁徙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形成了不同的方言。
2. 秦汉时期: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推行“书同文、车同轨”的政策,促进了各地方言的交流与融合。
然而,由于地域辽阔,方言的差异依然存在。
3. 隋唐时期:这一时期,随着经济、文化的繁荣,方言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唐诗、宋词等文学作品的兴起,使得方言在文学领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4. 宋元明清时期:这一时期,方言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各地区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方言,如粤语、吴语、闽南语、客家语等。
二、方言民俗文化的内涵方言民俗文化是指以方言为载体,反映地方人民生活、风俗习惯、思想观念、艺术表现等方面的文化现象。
它具有以下内涵:1. 生活习俗:方言民俗文化反映了各地人民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节日庆典等。
如春节的饺子、端午节的粽子、中秋节的月饼等,都蕴含着丰富的方言民俗文化。
2. 民间信仰:方言民俗文化体现了各地人民对神灵、祖先的崇拜。
如妈祖信仰、龙王信仰、土地公信仰等,都是方言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3. 艺术表现:方言民俗文化在艺术领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如戏曲、曲艺、民间舞蹈等,都以方言为载体,传递着地方特色。
4. 思想观念:方言民俗文化反映了各地人民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人生哲学等。
如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教思想等,都在方言民俗文化中有所体现。
三、方言民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方言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方言民俗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东北方言词汇与民俗文化研究
东北方言词汇与民俗文化研究东北地区是中国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的地区之一,其方言词汇和民俗文化具有独特的魅力。
本文将对东北方言词汇和民俗文化进行研究,探索其在地域特色和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一、东北方言词汇的特点东北方言是中国方言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和独特的语音、词汇特点。
在东北方言中,常见的特点包括:1. 浊化现象:东北方言中的浊化现象非常明显,即将普通话中的清音转化为浊音。
“北风”读作“呗风”、“瓜子”读作“瓜滓”等。
2. 儿化现象:东北方言中的儿化现象也比较突出,即在词尾加上“儿”音。
“茶”读作“茶儿”、“路”读作“路儿”等。
3. 特有词汇:东北方言中还存在许多独特的词汇,这些词汇在普通话中并不常见,但在东北地区却被广泛使用。
“麻利”(快速、敏捷)、“撒瓜子”(闲聊、聊天)等。
二、东北方言词汇与民俗文化1. 与饮食相关的方言词汇东北地区以其丰富的小吃和饮食文化而闻名于世,而与饮食相关的方言词汇也是东北方言中的一大特色。
“锅巴”(炒饭的锅巴)、“舌头根”(豆腐脑)、“蒙古包子”(大馒头)等,这些词汇反映了东北人丰富的饮食文化和独特的口味。
2. 与生活习俗相关的方言词汇东北地区的生活习俗也与方言词汇密切相关。
“砸大锅饭”(举办筵席)、“满炕皮”(一家人团聚)、“换庄稼”(过新年)等,这些词汇反映了东北人热情好客、重视家庭团聚的生活态度。
3. 与社交交流相关的方言词汇东北地区的社交交流方式也反映在其方言词汇中。
“唠嗑”(聊天)、“摆龙门阵”(排队)、“扯淡”(吹牛)等,这些词汇反映了东北人豪爽直率、重视人际交往的特点。
通过对东北方言词汇与民俗文化的研究,我们不仅可以了解东北地区的地域特色和生活方式,还可以深入挖掘其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为地方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三、东北民俗文化的研究除了方言词汇,东北地区的民俗文化也是研究的重要对象。
东北地区地域辽阔,气候寒冷,因此形成了独特的民俗文化,如冬季冰雪运动、吃饺子过年、喝烧酒等。
柳林方言与当地社会民俗文化
也 有 着 密切 的 关 系 。 本 文通 过 柳 林 县 的 亲 属称 谓 文 化 和 岁 时 节 日民俗 文 化 , 索柳 林 方 言 与 社会 民俗 文化 的关 系。 探
关键 词 : 林 方 言 : 会 民俗 文 化 柳 社
围 一 般 有 两 种 : 种 是 把 社 会 组 织 民俗 、 会 制 度 民 一 社 俗 、 岁 时 节 日 民俗 和 民 间 娱 乐 民俗 包 括 在 社 会 民俗 的 范 围之 内 , 种 是 把 家 族 、 族 的 民 俗 、 里 社 会 一 亲 乡 的 民俗 和 人 生 仪 礼 包 括 在 社 会 民俗 之 中 。 本 文 通 过
称 为 “爷 爷 i 3 i 3 ” “大 爷 爷 t 3 a 3 a 3 、 a 3a 3 或 05 i 3 i 3 ”
“二 爷 爷 i 3 i 3 ” 并 不 明 确 表 示 亲 疏 差 别 。 如 果 a 3a 3 ,
别 人 进 一 步 询 问确 切 的亲 属 关 系 , 林 人 则 会 称“ 柳 祖
产 生 种 种 影 响 。”t i 鼬方 言 是 全 民 语 言 的 地 域 分 支 , 3 < 和 一 定 地 域 的 民俗 文 化 有 着 密 切 的关 系 。 方 言 是 民 俗 得 以 延 续 的 载 体 , 俗 是 方 言 表 现 的 重 要 内容 。 民 社 会 民 俗 的 内容 比较 宽 泛 , 划 定 社 会 民俗 的 范
会 规 范 ,。P ,x 【
, 属 称 谓 的 使 用 规 则 与 一 个 地 方 的 亲
社 会 文 化 有 着 密 切 关 系 。 据 亲 属 关 系 的 不 同 , 以 根 可 将亲 属称 为分 为两 大类— — 血亲称 谓和 姻亲称 谓 。
东营的民俗及其土话方言
东营的民俗及其土话方言东营历史上不同规模的移民为黄河口带来了新的人口资源,同时也带来了不同区域的文化和民俗习惯。
而因为石油开发、农业开垦形成的大规模人口流动,在很大程度上让东营地域文化和民俗习惯带有了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特点。
民间文艺,是东营人民在日常生活和消闲中创造的产物,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主要有吕剧、虎斗牛、陈官短穗花鼓、枣木杠子乱弹、盐垛斗虎、芯子等。
东营民俗文化吕剧吕剧发源于东营区时家村,始成于1900年,已有近百年的发展历史。
吕剧由民间说唱艺术山东琴书演化而来。
它是通过对山东琴书的直接继承和发展,并吸收融合了其他民间曲艺如“大鼓”、“弋阳腔”、“坠子”、“花鼓”等的艺术精华,同时又借鉴化用了“五音戏”、“柳腔”、“京剧”、“河北梆子”等剧种中能适用于吕剧的某些腔调、艺术表演程式及其他成份,不断地丰富、发展、完善而逐步形成的。
虎斗牛虎斗牛是道具舞蹈的一种,为利津县利津镇大北街所独创,过去人们也有称之为“老虎灯”的。
本节目已载入《中国民间舞蹈.山东卷》。
据考证这个民间舞蹈始创于清嘉庆年间,距今有200多年历史。
首创人是王继先。
用竹子和毛头纸制作老虎头,用白布彩绘成老虎皮,又用竹子拧成虎尾;牛头也是用竹子扎制,糊上多层毛头纸成形。
多年后,扮演虎头的王树清又对这个舞蹈不断进行改进,形成了程式化的套路,逐步成了现在的“虎斗牛”。
舞蹈共有四个角色:牛、虎、猴、牧童。
其中牛、虎均为两人扮演。
扮虎头的人右手抓虎口中的舌头根,作出老虎张牙舞爪的动作,左手摇动虎铃发出叮铃铃的响声;扮虎尾的人左手抓住“虎头”的腰带,右手拿着竹子拧成的虎尾,弯腰从胯下向后伸出,作出虎尾扫、摇、剪等动作。
牛虎相斗,表现了老虎的威武凶猛和牛的倔强勇敢,还有牧童和小猴的机智。
通过多种跑场,表演,以及过桥、戏猴、虎扑牛、牛抵虎等惊险而有趣味的套路场面,展现一个较完整的故事。
陈官短穗花鼓陈官短穗花鼓起源于明清时期,清朝道光年间广为流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乡方言与民俗文化
11中文B 林豪鹏11550302003
笔者的家乡在广东省揭阳市揭东县玉湖镇坪上村,根据村中族谱记载,本村是从梅州市丰顺县的金瓯寨迁于此,它位于广东揭阳市东部,东接潮州市潮安县,南临普宁市及揭阳市区,西连揭西县,北与梅州市丰顺县接壤,是连接粤东潮汕地区与粤东客家地区的重要通道之一。
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村名能够熟练地使用客家方言及潮汕方言,但客家方言为本村的通用语言。
虽然村子从原来的“客家方言地区”搬迁至“潮汕方言地区”,但本村村名仍以“客家人”的身份自居,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是“客家人”的身份,并传承和创新了客家文化。
受篇幅所限,加之客家方言之复杂繁多,本文无法面面俱到。
因此,下面笔者就从“粄”的丰富性和“粄”字所透露出来的民俗风情两个方面,试图就客家方言的一个“粄”字来透视客家的民俗风情。
一、客家方言“粄”的丰富性
客家话的“粄”单用时为各类糕点的统称,不限于大米制作的糕点。
在这个统称词下有诸多的特称词,据统计,客家地区经过不同的加工手法制作出来的各种“粄”类总计有200款之多。
以梅州市丰顺县为例,就有糯米制、粳米制、杂粮制的各种粄类几十种,这些“粄’名称各异,命名理据丰富多彩。
可以以原材料为名(这是最多的一类),
如:糯米粄、粘米粄、麦粄(农家自种的小麦磨成粉制)、面灰粄(面粉制)、薯粉粄(淀粉制)、芋头粄、树子番薯粄(木薯粉制)、艾粄(加艾草制成)、签叶粄(加签麻叶制成)、仙人粄(淀粉加仙人草根制成)、芋卵头粄(粳米粉掺芋头丝蒸制成)、芋丝粄(糯米粉加葱花或萝卜丝、芋头丝等做成扁圆形,油炸而成)等,旧时饥荒时节还有糠粄;可以以制作形状为名,如:耳公粄(形状像耳朵)、舌嘛粄(形状像舌头)、疙瘩粄(面粉加水搅匀后用汤匙舀进水已经烧开的炒菜锅中煮,熟后一片一片像疙瘩状,);可以以颜色为名,如红桃粄、黄粄;可以以加入的辅料为名,如:糖粄(用红糖蒸制的糯米糕)、酒粄子(无馅小汤圆,煮时放进酌量糯米酒);可以以制作方式或动作为名,如:酿粄(粄皮里包馅儿)、煎粄子(用加热的糖浆水拌糯米粉,做成圆形或椭圆形,用油炸,方言说“煎”)、搞粄子(粳米制的圆形糕点,因制作时搞成圆团,故名)、搞粄(“搞”为干烧);可以以制作工具为名,如:印粄(用印模印,既是工具也是动作)等等。
广东梅州一带普遍有“甜粄”(糯米粉加糖浆蒸制而成,以味觉为名)、“味酵粄”(米浆掺入少量土碱或纯碱拌匀,倒入陶钵中蒸熟,因其中间有凹下的圆窝,正好用来放佐食的调味品,故名);广东揭西有“鸟仔粄”(因其形似小鸟而得名)。
此外,客家各地“粄”类的专有名称还有咸粄、老鼠粄、发粄、富粄、水粄、菜头(萝卜)粄、韭菜粄、笋粄、豆粄、豆膏粄、绿豆粄、菜丝粄、饭匙菜粄、瓜(一般为南瓜)粄、层子粄、九层粄、包粄、新丁粄、清明粄、青粄、药粄、碗粄、酿鱼粄、糍粑粄、细粄、尖子粄、糕籽粄、卤水粄、粄仔圆、粄粽、钱仔粄、白头翁粄、猪肠粄、喜粄、菜包粄、
粄籽、吊菜(茄子)粄、大笼粄、擦粄、粄皮、粄条等等,不胜枚举。
与做“粄”相关的词语还有:粄脆、粄浆、粄团、粄酵、粄筛、粄帕、粄蓖、粄罩、粄印、粄擦、粄隔、粄靠子、等。
正因为“粄”与客家人的生活密切相关,由此又衍生了一系列与“粄”有关的词语和熟语,如“泥粄(子)”(泥丸,亦指人呆板、傻笨)、“粄客”(爱吃粄食的人)等。
皮肤黝黑的人被戏称为“赤米粄”,做事贪心则说“猴食姑娘搅夭粄”(“猴食”指贪吃,“夭”意为因水分多而显稀。
贪吃姑娘做“粄”时故意多放些水,然后要不断加进干米粉以吸收水分,这样越做越多,自己就可以多吃了),形象而生动。
“年初一晤烧火——掂粄”(意为大年初一不做饭,拿年糕吃,比喻早有准备,不慌不忙),“千年粄帕——久见”等熟语,也充分体现了“粄”在客家人生活中的位置。
客家童谣或山歌中也常可听到让人垂涎的“粄”,如“面臭臭,好豆腐”,“砻谷(用砻去谷壳)西骚(拟声词),踏粄煮糟(酒糟),煮到两碗公(大碗),阿妹食去嘴东东(嘴鼓鼓)”等。
客家山歌则有“爱食甜粄先熬糖,爱食豆腐先磨浆”,“糯米发酵蒸发粄,莫怨阿妹晤会炊(谐“吹”)”,“有情好比糖搓粄,无情好比水捞(拌和)油”等唱词。
妇女回娘家,亦可听到这样的歌谣:“妇女转外家,甜粄用油煎。
”等等。
二、“粄”与客家的民俗风情
对客家人而言,“粄”不仅仅是一种风味食品,更是逢年过节、婚丧喜庆必备的物品。
很多地方的客家人过年时往往都要做“甜粄”,此为客家人的年糕,因为过年合家大团聚,吃甜粄意味着生活象甜粄
那样甜。
除了供食用,还用于敬神、送礼等。
有些地方的客家人还要留一些甜粄到正月二十的“天穿日”用,该日当家的妇女、老人要早早起来煎甜粄,把房间、厨房、浴室的墙缝、钉眼等处抹上一点儿,谓曰“补天穿”这样,新的一年就会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据黄雪贞先生告知,四川成都近郊龙潭寺的客家话因处在西南官话的包围之中,现今各类糕点均说“巴巴”,唯有过年做的年糕仍说“甜粄”,可见客家这一习俗顽强的生命力。
其他的一些“粄”类亦代表了客家地区独特的风土民情,如福建武平岩前的“煎粄子”是一种油炸糯米糕,一般在节日或喜庆日才做,除了自家食用,也作为馈赠亲友的佳品,亦可用于祭祖或上坟;“酒粄子”为一种无馅小汤圆,煮熟后放进酌量农家自酿的糯米酒,一般供妇女做月子时作点心食用;“红粄子”是糯米和粳米混合制成的小圆形糕点,妇女出嫁三天后“转门”(回娘家),或生完孩子“带子上门”(把新生儿带给外公外婆看)时,父母要做好此粄,供女儿带回家散给亲友,为增添喜庆气氛,染成红色;“粄子粄”是在粄浆里加入发酵粉,盛入碗里蒸,粄面隆起而分裂,意为“笑”,是发财致富的好征兆;“印粄”为印有龟甲花纹或“福”字的圆形米糕,上坟祭祖用,“印”既指这种粄是用粄印(印模)印出来的,又谐音“荫”,希望祖先“享用”了它能够荫子荫孙;清明时节则用签麻叶或艾草做成“签叶粄”或“艾粄”,有些地方也称“清明粄”,寓清明要吃青之意,也用它祭祖或上坟;
在笔者家乡有一种粄叫“人丁粄”,在年节或迎神会期间,大都做此粄作为供品,寓家庭幸福,人丁兴旺之意。
广东惠州一带小孩出
生“做半月”时外婆要做“沙糕粄”挑来,以分发邻里乡亲,此粄也常用于丧事及年节之中,因其松软可口,被视作上好的食品,旧时卖沙糕粄者往往习惯将其项在头上沿街叫卖,为惠州古城风情一景,民谣“沙糕粄,卖死(无论怎么卖)无转本(赚不回本钱),头拿(同音字,头)顶到损,脚趾仔行到短”唱的是卖此粄者维持生计之艰辛。
广东梅县一带不少农村有过“乞巧节”的习俗,家家户户会用草药(如鸡屎藤、签叶、山苍树叶、白头翁、苍耳草、茅根等)配以糖、米粉之类制成“七药粄”,此粄有健胃消食,去暑除湿之功效,当作节日礼物馈赠亲友,亦别有农家风味。
在笔者家乡,还有一款极富特色的“粄”值得一提,那就是“仙人粄”(有些地方称为“草粄”或“仙草粄”)。
它是用草本植物仙人草熬制成的,呈胶冻状或啫喱状,色褐晶莹,甜润嫩滑,风味独特,是客家人喜爱的夏季消暑解渴小吃。
农历入伏吃“仙人粄”是客家人的习俗,据说该日吃了“仙人粄”,整个盛夏都不会长痒子。
在客家地区,仙人粄是非常普通的食品,喜吃者甚众,不管是街边的售货摊,还是墟市上,经常能看到卖这种东西。
近年还有“仙人粄罐头”、“仙人粄粉’,销往海内外。
尽管各地客家习俗不一,做的糕点形形色色,名称也各异,但客家多数地方都有种类繁多的“粄”,作为客家文化的一种象征,粄很好地诠释了客家文化独特的民俗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