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函数·基础练习

反函数·基础练习
反函数·基础练习

4 反函数·基础练习

(一)选择题

1.函数y =-x 2(x ≤0)的反函数是

[ ]

A y (x 0)

B y (x 0)

C y (x 0)

D y |x|

.=-≥.=≤.=-≤.=-x x x --

2.函数y =-x(2+x)(x ≥0)的反函数的定义域是 [ ]

A .[0,+∞)

B .[-∞,

1]

C .(0,1]

D .(-∞,0]

3y 1(x 2).函数=+≥的反函数是x -2

[ ]

A .y =2-(x -1)2(x ≥2)

B .y =2+(x -1)2(x ≥2)

C .y =2-(x -1)2(x ≥1)

D .y =2+(x -1)2(x ≥1)

4.下列各组函数中互为反函数的是

[ ]

A y y x

B y y 2

.=和=.=和=

x x x

11

C y y (x 1)

D y x (x 1)y (x 0)

2.=

和=≠.=≥和=≥313131

1x x x x x +-+-

5.如果y =f(x)的反函数是y =f -1(x),则下列命题中一定正确的是

[ ]

A .若y =f(x)在[1,2]上是增函数,则y =f -1(x)在[1,2]上也是增函数

B .若y =f(x)是奇函数,则y =f -1(x)也是奇函数

C.若y=f(x)是偶函数,则y=f-1(x)也是偶函数

D.若f(x)的图像与y轴有交点,则f-1(x)的图像与y轴也有交点

6.如果两个函数的图像关于直线y=x对称,而其中一个函数是

x 1

y=-,那么另一个函数是

[ ] A.y=x2+1(x≤0)

B.y=x2+1(x≥1)

C.y=x2-1(x≤0)

D.y=x2-1(x≥1)

7.设点(a,b)在函数y=f(x)的图像上,那么y=f-1(x)的图像上一定有点

[ ] A.(a,f-1(a))

B.(f-1(b),b)

C.(f-1(a),a) D.(b,f-1(b))

8.设函数y=f(x)的反函数是y=g(x),则函数y=f(-x)的反函数是

[ ] A.y=g(-x) B.y=-g(x)

C.y=-g(-x) D.y=-g-1(x)

9.若f(x-1)=x2-2x+3(x≤1),则函数f-1(x)的草图是

[ ]

高中数学 基础能力训练(8)

数学能力训练(8) 1.如图所示,在三棱锥P ABC -中,2 PA BC ==, 3 PB PC AB AC ====,则直线PA与平面 PBC所成角的余弦值为_______________. 2.已知, , 2 1 x x…, 6 x的方差为2,则 1 23 x+, 2 23 x+,… , 6 23 x+的标准差是__________. 3. 某数学老师身高176cm,他爷爷、父亲和儿子的身高分别是173cm、170cm和 182cm.因儿子的身高与父亲的身高线性相关,该老师用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预测他孙子的身高为________cm. 【附】(1)y bx a =+(2)11 2 22 11 n n i i i i i i n n i i i i x x y y x y nx y b x x x nx == == (-)(-)- == (-)- ∑∑ ∑∑ ,a y bx =-

4. 已知函数3()2f x x ax =+-在区间[1,)+∞上是增函数,则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 5. 已知函数321()213f x x ax x = -++无极值点,则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 6. 已知曲线31433 y x =+,则过点(2,4)P 的切线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已知原命题为:相似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 ① 原命题的否定为:存在相似三角形不是全等三角形; ② 原命题的否定为:不相似的三角形不全是全等三角形; 答案 2. 3. 185cm (提示:由条件可求得样本中心点(,)x y 为(173,176),把相关数据代入线性回归方程得,1,3b a ==,即回归方程为:3y x =+,所以当182x =时,185y =) 4. [3,)-+∞ 5. [ 6. 20x y -+=或440x y --= 7.① ④

专题:对数函数知识点总结及类型题归纳

专题:对数函数知识点总结 1.对数函数的定义: 一般地,函数 x y a log =( )叫做对数函数 .定义域是 2. 对数函数的性质为 思考:函数log a y x =与函数x y a =)10(≠>a a 且的定义域、值域之间有什么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数函数的图象与指数函数的图象关于_______________对称。 一般的,函数y=a x 与y=log a x (a>0且a ≠1)互称相对应的反函数,它们的图象关于直线y=x 对称 y=f(x)存在反函数,一般将反函数记作y=f -1 (x) 如:f(x)=2x ,则f -1 (x)=log 2x,二者的定义域与值域对调,且图象关 于直线y=x 对称 函数与其反函数的定义域与值域对调,且它们的图象关于直线y=x 对称 专题应用练习 一、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

(1)0.2log (4);y x =-; (2)log 1a y x =- (0,1).a a >≠; (3)2(21)log (23)x y x x -=-++ (4)2log (43)y x =- (5) y=lg 1 1 -x (6) y=x 3log =log(5x-1)(7x-2)的定义域是________________ = )8lg(2x - 的定义域是_______________ 3.求函数2log (21)y x =+的定义域___________ 4.函数y=13 log (21)x -的定义域是 5.函数y =log 2(32-4x )的定义域是 ,值域是 . 6.函数5log (23)x y x -=-的定义域____________ 7.求函数2 log ()(0,1)a y x x a a =->≠的定义域和值域。 8.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值域: (1)2log (3)y x =+; (2)2 2log (3)y x =-; (3)2log (47)a y x x =-+(0a >且1a ≠). 9.函数f (x )=x 1 ln (432322+--++-x x x x )定义域 10.设f(x)=lg x x -+22,则f )2 ()2(x f x +的定义域为 11.函数f(x)=)1(lo g 1 |2|2---x x 的定义域为 12.函数f(x)= 2 29)2(1x x x g --的定义域为 ; 13.函数f (x )= x 1 ln (432322+--++-x x x x )的定义域为 14 2 2 2 log log log y x =的定义域是 1. 设f (x )=lg(ax 2 -2x +a ), (1) 如果f (x )的定义域是(-∞, +∞),求a 的取值围; (2) 如果f (x )的值域是(-∞, +∞),求a 的取值围. 15.已知函数)32(log )(22 1+-=ax x x f (1)若函数的定义域为R ,数a 的取值围 (2)若函数的值域为R ,数a 的取值围

反函数和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

二、反函数的导数法则 定理1:设)(x f y =为)(y x ?=的反函数,若)(y ?在0y 的某邻域内连续,严格单调,且0)(0≠'y ?,则)(x f 在0x (即)(0y f 点有导数),且) (1 )(00y x f ?'= '。 证明:0 0000)()(1 lim )()(lim )()(lim 000 y y y y y y y y x x x f x f y y y y x x --=--=--→→→???? )(1 )()(lim 100 00y y y y y y y ???'=--= → 所以 ) (1 )(00y x f ?'='。 注1:00 y y x x →? →,因为)(y ?在0y 点附近连续,严格单调; 2:若视0x 为任意,并用x 代替,使得)(1)(y x f ?'= '或)(1 dy dx dx dy =,其中dy dx dx dy , 均为整体记号,各代表不同的意义; 3:)(x f '和)(y ?'的“′”均表示求导,但意义不同; 4:定理1即说:反函数的导数等于直接函数导数的倒数; 5:注意区别反函数的导数与商的导数公式。 【例1】 求x y arcsin =的导数, 解:由于]1,1[,arcsin -∈=x x y ,是]2 ,2[,sin π π- ∈=y y x 的反函数,由定理1 得: 2211 sin 11cos 1)(sin 1)(arcsin x y y y x -= -=='='。 注1:同理可证:2 22 11 )tan (,11)(arctan ,11)(arccos x x arcc x x x x +-='+= '-- =';

表演基础练习课程教学大纲

导演系 (戏剧影视导演)专业 《表演基础练习》课程教学大纲 1、课程代码:D1102 2、英文译名:Basics in Acting 3、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4、适用专业(含方向)和年级:导演专业一年级 5、学时与学分:360学时,15学分 第一学期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讲授和训练使学生体验到舞台行动的具体过程与环节,基本掌握舞台表演的基础知识和创造人物形象的基本方法; 要求: 1、选择熟悉的社会生活内容,学会构思比较简单的,合理有机的规定情境和人物行动线索,通过人物有机的,积极的舞台行动,排除妨碍人物行动的“障碍”; 2、运用有机的舞台行动展现一个完整的生活片段; 3、具备初步的表演概念,感受正确的舞台表演自我感觉,最后达到真实自然、有想象力的在舞台上生活。 二、教学内容 1、第一阶段:表演元素练习(32学时) 本阶段的学习是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表演元素,消除多余紧张,学会在舞台上注意力集中地、有逻辑地生活。 ①肌肉放松练习; ②注意力集中练习; ③想象练习; ④体会物体的重量感、体积感、质感的练习; ⑤人物行动逻辑性的练习; ⑥无实物小品练习。 此外,根据教学进度和学生的具体情况,也可酌情加入“人物模拟练习”、“动物模拟练习”等。 2、第二阶段:单人小品练习(112学时)

训练学生在具体准确的规定情境下,运用连续的、不停顿的、积极有效地、彼此之间有着紧密逻辑关系和有机联系的“发现——判断——行动”的环节,从而组成一个完整的具有明确目的和一定思想意义的舞台行动。 ①人物简单行动练习; ②人物简单行动目的的练习; ③人物较复杂行动目的的练习。 三、教学方法 1、课堂练习与理论讲授相结合; 2、教师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 四、考核方式 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占70%。 五、教材与参考书目 教材:《戏剧导演本科教程》,李建平编著,中国戏剧出版社,2006年11月,北京第一版参考书目:《戏剧表演基础》,梁伯龙、李月,文化艺术出版社 《表演技巧》,(英国)休·莫里森,中国戏剧出版社 《戏剧表演学》,胡导,中国戏剧出版社 第二学期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讲授进一步训练和培养学生基本的表演能力,使其可以在一定的规定情境中,组织积极有效的舞台行动,并具有初步的人物形象创造的能力。 要求: 1、选择熟悉的社会生活内容,学会构思比较简单的,具有一定戏剧性因素的情节线索和规定情境,有想象力的再现生活;并学会在舞台上思考、判断,组织清晰有机的,积极有效的舞台行动; 2、学会运用具体有机的舞台行动展现一个完整的生活片段; 3、具备初步的表演概念,感受正确的舞台表演自我感觉,最后达到真实自然、有想象力的在舞台上生活。 二、教学内容 1、第一阶段:双人无语言交流小品练习(48学时)

专题:对数函数知识点总结及类型题归纳

专题:对数函数知识点总结 1.对数函数的定义: 一般地,函数 x y a log =( )叫做对数函数 .定义域是 2. 对数函数的性质为 思考:函数log a y x =与函数x y a =)10(≠>a a 且的定义域、值域之间有什么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数函数的图象与指数函数的图象关于_______________对称。 |

一般的,函数y=a x 与y=log a x (a>0且a ≠1)互称相对应的反函数,它们的图象关于直线y=x 对称 y=f(x)存在反函数,一般将反函数记作y=f -1 (x) 如:f(x)=2x ,则f -1 (x)=log 2x,二者的定义域与值域对调,且图象关 于直线y=x 对称 函数与其反函数的定义域与值域对调,且它们的图象关于直线y=x 对称 专题应用练习 一、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 (1)0.2log (4);y x =-; (2 )log a y =(0,1).a a >≠; (3)2 (21)log (23)x y x x -=-++ (4 )y = ? (5) y=lg 1 1 -x (6) y=x 3log =log(5x-1)(7x-2)的定义域是________________ = )8lg(2x - 的定义域是_______________ 3.求函数2log (21)y x =+的定义域___________ 4.函数 的定义域是 5.函数y =log 2(32-4x )的定义域是 ,值域是 . 6.函数5log (23)x y x -=-的定义域____________ { 7.求函数2 log ()(0,1)a y x x a a =->≠的定义域和值域。 8.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值域: (1)2log (3)y x =+; (2)2 2log (3)y x =-; (3)2log (47)a y x x =-+(0a >且1a ≠). 9.函数f (x )=x 1 ln (432322+--++-x x x x )定义域 10.设f(x)=lg x x -+22,则f )2 ()2(x f x +的定义域为

夯实文言知识基础_强化推断能力训练_5

夯实文言知识基础,强化推断能力训练 由08年高考看文言翻译题的复习对策 作者:李淮生 从2002年起,高考用文言文翻译题来考查考生阅读文言文的综合能力,从此“把文中画线 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成为高考的必考题。(北京市04—08年改用断句考查文言文的综合阅 读能力)该题的赋分,也由最初的5分(02年全国卷)逐渐增加,到2008年,增至10分的已有9家,足见命题者对此题的重视程度。高考文言文翻译题的命制走到今天,一以贯之的是什么,又有哪些发展变化,高三师生只有了然于心,复习才有针对性、实效性。本文剖析08高考文言翻译题的命制特点,解说典型题例,提出有效的备考策略,希望对考生提高翻译水平有切实的帮助。 全面审视2008年全国高考17道文言翻译题,我们认为具有以下两大特点。 一、仍然重视文言基础知识的考查 我们先看这道题的考点分布。 2008年高考文言翻译题考查的文言知识点

从上表可以看出: (一)文言句式的考查仍受命题者青睐 1?况,吴人[判断句](浙江卷) 解说:无语言标志的判断句。 2?故罪人斯戮[宾语前置句](全国卷U) 解说:结构助词“斯”为提宾标志,“罪人斯戮”即“戮罪人”。 3?及得召见,遂见亲信[省略句](江苏卷) 解说:该句的主语是传主吴汉,召见他的应是帝王,可见原文“召见”前省去了“帝”4?罪细且不容[被动句](安徽卷) 解说:无语言标志的被动句,“不容”即“不被宽容”。 (二)词类活用考查的力度明显减弱,古今异义词考查的频率较高。 5?及得召见,遂见亲信.[古今异义,实词](着重号为笔者所加,下同)(江苏卷)解说:这里的“亲信”是“亲近信任”之意,而现代汉语中则常指“亲信而信任的人”

初学舞蹈入门基本功训练

初学舞蹈入门基本功训练 1、压腿:这是舞蹈基础训练中最为基本的训练内容,分别为压前、旁、后腿。压腿的练习有助于打开学生腿部关节的韧带。压腿时要注意腿部关节的直立,脚背向外打开绷直,并保持上半身的直立。向下压至上半身和腿部之间的没有缝隙。个别学生韧带太紧,在压腿的过程中不要苛求一定要压下去,保持正确的姿态,日积月累就可以拉长韧带,达到要求。特别注意的是胯部要端正。压旁腿和后腿的时候学生最容易出胯和斜胯,需要及时矫正。在压旁腿时,同侧的手扶住把杆,另一只手臂紧贴在耳边,向腿上靠近并尽量向远处伸展,拉长旁腰。压后腿时,注意肩膀端平,颈部不要缩,撑住头部别掉下去,并向后伸展。 伴奏带:选用节奏感比较强的音乐。 2、压肩:这是打开肩部韧带的练习。压肩时,双手臂伸直放在把杆上。两腿之间的距离略等于肩宽。头部和脊柱都要放松,向下压时能够感觉到肩部韧带被拉长。 伴奏带:中速,节奏舒缓2/4。 3、推脚背:组合脚背的好坏因人而异,大部分取决于先天因素,但也不能忽视后天的训练。在训练之前,从脚尖到整个大脚背都要活动

开;训练时,双手扶把杆,挺胸抬头、收腹提臀,双脚并拢站好,先从单脚背训练开始。 1-2拍:单脚脚后跟抬起,五个脚趾紧扒地面。 3-4拍:脚尖绷直,向墙内推,使整个脚背绷成月牙型。 5-8拍:换另一只脚,动作相同。 双脚背练习亦同。年龄小的学生在做此类训练中,注意力不集中,易低头去看自己和他人的动作,在做推脚背时,双脚容易打开,脚背推不起来,需要时刻提醒和规范动作。 4、把杆训练组合 少儿舞蹈培训与专业舞蹈训练有很大区别。在做把杆上的动作组合时,不可能像专业学员那样的强度和难度。除非是经过若干年业余训练,自身条件可以达到专业水平了才有能力做到难度和强度并举的动作组合。少年儿童活泼好动,喜爱好玩有趣的动作,这就要求教师在编排这类把杆上的动作组合时,注意结构简单易学,学生有能力做到。好玩好学,自然就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之在教学中不断给予学生以适当的鼓励和赞许,学生接受的就快。

反函数专题复习(2013版)

反函数专题复习 知识点: 1、反函数定义:若函数y =f (x )(x ∈A )的值域为C ,由这个函数中x 、y 的关系,用y 把 x 表示出来,得到x =?(y ).如果对于y 在C 中的任何一个值,通过x =?(y ),x 在A 中 都有唯一的值和它对应,那么,x =?(y )就表示y 是自变量,x 是自变量y 的函数.这样的函数x =?(y )(y ∈C )叫做函数y =f (x )(x ∈A )的反函数,记作x =f -1 (y ). 在函数x =f -1 (y )中,y 表示自变量,x 表示函数.习惯上,我们一般用x 表示自变量, y 表示函数,因此我们常常对调函数x =f -1(y )中的字母x 、y ,把它改写成y =f -1(x ). 2、互为反函数的两个函数y =f (x )与y =f -1 (x )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的图象关于直线y =x 对称. 3、若y =f (x )是[a ,b ]上的单调函数,则y =f (x )一定有反函数,且反函数的单调性与 y =f (x )一致. 4、若y =f (x ),x ∈[a ,b ](a <b )是偶函数,则y =f (x )无反函数。 5、求反函数的步骤: (1)解关于x 的方程y =f (x ),得到x =f -1 (y ). (2)把第一步得到的式子中的x 、y 对换位置,得到y =f -1 (x ). (3)求出并说明反函数的定义域〔即函数y =f (x )的值域〕. 双基练习: 1、函数y =- 11 +x (x ≠-1)的反函数是( A ) A.y =-x 1-1(x ≠0) B.y =-x 1 +1(x ≠0) C.y =-x +1(x ∈R ) D.y =-x -1(x ∈R ) 2、函数y =log 2(x +1)+1(x >0)的反函数为( A ) A.y =2x - 1-1(x >1) B.y =2x - 1+1(x >1) C.y =2x +1-1(x >0) D.y =2x +1+1(x >0) 3、函数f (x )=-12+x (x ≥- 2 1 )的反函数( D ) A.在[-21,+∞)上为增函数 B.在[-2 1 ,+∞)上为减函数 C.在(-∞,0]上为增函数 D.在(-∞,0]上为减函数 4、函数f (x )=-x 2(x ∈(-∞,-2])的反函数f - 1(x )=______________. 答案:-x -(x ≤-4)

心得体会 学习《小学生基础认知能力训练》心得体会

学习《小学生基础认知能力训练》心得体会 学习《小学生基础认知能力训练》心得体会 为加强小学生基础认知能力的训练,更好地提高小学生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创造力等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教学服务质量,xx年4月13日至14日在深圳市罗湖区淘金山小学举办“小学生基础认知能力训练课程”专题研讨会。本次研讨会主要以专家讲座、名师示范课、互动评课、经验分享等形式开展,从不同角度全面解析课程。在王洋校长、孟允献主任的带领下,我校十名数学教师有幸参与“全国小学基础认知能力训练课程研讨会”。在研讨会上,老师们了解到该门课程的理论背景以及感受到了该门课程的教学艺术,因此大家的疑问也渐渐解开了,对这门《让大脑更聪明》的课程也倍感兴趣,这对我校未来的课程整合具有参考价值和意义。以下是参会心得分享: 一、该门课程的介绍与解读这门课程与往常的课程教学目标不同,它的主要目的是训练学生的基础认知能力,这些能力主要分为六大板块,即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问题解决、创造与想象力。既然是能力,任教老师就不能把自己的角色定位为教师(传授知识),而应把自己定位为教练(提升学生的能力)。 能力训练对学生而言,自然是好的,那么知识的传授还要不要呢?这样的做法会不会影响学生的学习进度?会不会加大学生的学

习负担?针对这一问题,深圳大学心理学系李晓东教授认为,基础认知能力与流体智力密切相关,是学习各学科知识都需要的一般能力。基础认知能力得到很好的培养与训练,将会促进学科知识的学习。流体智力能有效地预测学生的学业成绩、工作表现。根据相关心理学研究,数学重视形象思维和抽象概念,6岁儿童并不适合学习数学。当前通用的数学课教学,孩子学习起来是有困难的,容易让孩子产生厌学等毛病,反而不利于孩子今后的数学学习。 据了解,这门课程以皮亚杰儿童心理发展理论为依据,注重科学性和趣味性,把小学低年级数学教材进行有机整合,创设了学生熟悉的故事情境,激发学生的闯关欲望,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在乐中学、学中乐。 二、参会的体会与疑问观摩完该门课程的教学案例,我们不得不喜欢上这门课程。该门课程教学环节很清晰明了,教学设计新颖多样,教学难度层层递进,教学目标得到了有效的落实。基本上体现出了基础认知课程三大核心:梯度化、仪式化、游戏性,对我们学校未来的课程整合具有参考价值与意义。 基于此,我们一致认为小学生基础认知能力训练课程有必要推广,并在今后推广到我校一年级学生的教学中。根据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2-7岁的儿童处于前运算阶段,该阶段的学生还没掌握逻辑思维的运算模式,而入学的一年级儿童大部分是6岁,可见一年级的学生仍处于前运算阶段,通用的数学教材对他们而言是有难度的,因此我们可以把该部分内容延后教学,这样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负

口腔操训练的基本方法修订稿

口腔操训练的基本方法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

我们在上课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情况,其中就会有一些孩子已经会说很多话,但总是声音小、不清晰,有时说话时嘴部动作很小如周楷统,这与孩子的气流量及口腔运动能力有密切关系。 口腔(唇、舌、齿)是发音器官中最后总要的语音调节器官,唇的开合变化,舌位的造型变化都会使发音时共鸣腔发生变化,而发出不同音色的声音,双唇、舌头相对僵硬,运动不灵活,幅度小,因而常会有发音不准、归音不全的情况影响了发音的清晰度。为改变这种情况,必须着力进行口腔各部位的训练,以达到口腔各器官在发音过程中能够快速的配合、协调发音。 一、双唇与唇齿训练。 训练目的:使双唇在发音时灵活、有力,便于控制。 训练方法:①张嘴训练:按节拍张嘴,打开上下颌,使双唇放松,克服说话时口紧的毛病。 ②提唇训练:让孩子有节奏的将上唇提起,直至露出上齿,克服说话时“死唇”现象。 ③努唇训练:双唇撮圆,有节奏的向前努唇,收回;努唇,收回……反复多次,可以帮助孩子更好的学发圆唇元音。

④碰唇练习:上下唇轻碰,发出的音节,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学习双唇音。 ⑤唇齿轻咬练习:即我们所知道的咬下唇,为发好唇齿音打基础。 二、舌头训练 训练目的:使舌头在口腔内快速、灵活、准确的运动,以适应符合言语中舌位的快速造型和节拍速度的需要。 训练方法:按节拍反复多次进行以下训练。 1、伸舌练习:即正伸舌,注意尽量将舌头向外伸,收回。 2、口腔外摆舌练习:将舌头向外伸出,左右摆动。 3、刮舌练习:舌尖抵住下齿,舌中线用力,用上门齿刮舌尖及舌面。 4、口腔内的摆舌练习。闭唇,用舌尖交替顶左右两颊。

高考数学函数专题、反函数

函数专题(一)、反函数 1.原函数存在反函数的条件:原函数从定义域到值域上要满足一对一的对应关系,而不能有多对一的的对应关系。因此单调函数一定有反函数,存在反函数的原函数不一定是单调函数。偶函数一定没有反函数。 2.)1(+=x f y 的反函数不是)1(1-+=x f y 而是1)(1--=x f y , 理由如下:1)(1)()(1)1(1-1-1--=?-=?=+?+=x f y y f x y f x x f y . 同理,)1(1-+=x f y 的反函数不是)1(+=x f y ,而是1)(-=x f y , 理由如下:1)(1)()(1)1(1--=?-=?=+?+=x f y y f x y f x x f y . 3.原函数和反函数在相同定义域内的单调性相同。 4.原函数与反函数的交点不一定都在直线y =x 上,它们还可以位于直线y =x 的两侧,且以(a ,b )、(b ,a )的形式成对出现,如x x f )(161)(=与其反函数x x f 16 11-log )(=的交点有),(4121和),(2 141,这两个交点就不在直线y =x 上。 例1.(2010长宁区二模)如果函数||12|lg |)(-=x x f 在定义域的某个子区间)1,1(+-k k 上 例2.设)(1x f -是函数f (x )=2x -(13 )x +x 的反函数,则)(1x f ->1成立的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例3.已知1 32)(-+=x x x f ,函数)(x h y =的图像与)1(1-=-x f y 的图像关于直线x y =对称,则)8(h =__________ 变式训练: 1.已知函数()221f x x tx =-+,[] 2,5x ∈有反函数,且函数()f x 的最大值为8,则实数t 的值为_________

基础能力训练计划书

基础能力训练计划书 专业工程管理 班级 14-2班3组 学生姓名刘磊冯志红李伟楠 李传峰康帅陈国明

指导教师李殿维 一、项目目标 1、主要任务: (1)确定选题:建设车棚 (2)项目市场调查与可行性研究:从社会、市场、环境等方面,采用科学的调查方法,进行市场调查,形成市场调查报告。对项目进行初步设计,完成项目投资估算;结合市场调查,形成项目收入成本估算。形成可行性研究报告。 (3)项目结构设计:小组根据《建筑制图》《CAD软件应用》《房屋建筑学》相关知识,结合设计意图与项目需求,完成简单图纸设计,体量模仿车棚图纸。 (4)工程计量与计价:小组根据设计完成的图纸,对材料进行调查,形成工程项目算量与计价,确定该工程总价。 (5)项目施工及技术分析:针对该工程图纸,查询项目施工规范等相关书籍资料,分析该项目将蓝图转为实物的主要技术问题,提出项目施工总体方案,重点了解基础工程、主体工程施工技术方案(依据学生选题不同,也可以不同),此阶段提倡学生结合工地现场进行论证,形成施工技术方案分析报告。

三、实现方式

四、案例背景

1.案例名称:为父母筹划建设车棚 2.内容提要:为你的父母筹划盖一个自行车车棚,使他们可以快乐度过退休的晚年 3.背景介绍: 你父母所在住处附近有一个早市,由于早市自行车过多并乱堆放,影响附近主要道路交通。早市管理人员和你父母沟通建议他们清理你家附近的一个土坑,盖一个简易车棚,让买菜的群众可以停放自行车,并同意他们进行必要收费来弥补投资成本。你父母手中恰巧有五万元闲置费用,希望做一个风险较小有稳定收益的投资项目,你愿意为父母实施这个项目。 4.主题内容: 现在你需要在本地区寻找一个符合要求的早市,在一周内以小组形式对该投资机会进行调查,如对车棚工程投资成本并核定收费情况进行详细估算,并结合技术、环境社会等因素判断该项目是否是可行的。如果结果为项目可行,你委托一个搞工程设计的朋友设计了该车棚的图纸(见附录1),请以小组形式整理完善已有图纸,并做出预算和确定其收费标准并写出主要的测算过程。

管理学基础综合练习答案

《管理学基础》综合练习参考答案 2015.12 一、单项选择题: 1-10 ABDCD BDDCA 11-20 BACAB BAACA 21-30 CBDDC BDDBD 31-40 BBAAC ABAAC 41-50 CBADD CACBA 51-61 DABAA ACDDB A 二、判断并改错 1. 错. 程序改为规则 2. 对. 3. 错. 短期目标应保持一定的针对性 4. 对. 5. 对. 6. 错. 实行”能力至上” 7. 错. 不应过分依赖管理人员判断预测法 8. 对. 9. 错. 特尔菲法属定性决策 10. 错. 业务决策 11. 错. 强调管理的实践性 12. 错. 是一个动态的协作过程 13. 对. 14. 错. 其手段都是管理 15. 对. 16. 错. 不重视人的社会因素 17. 错. “非正式组织”中以情感逻辑为重要标准 18. 错. 被称为案例教学 19. 对. 20. 对. 21. 错. 和均权型领导 22. 对. 23. 错. 对主管人员来说 24. 对. 25. 错. 现场控制 26. 错. 集中控制 27. 对. 28. 对. 29. 错. 协调职能 30. 错. 不可以避免 31. 错. 采用决策树法

32. 错. 就是程序化决策 33. 错. 组织的静态的管理学含义 34. 错. 非正式组织 35. 对. 36. 错. 采取分权管理 37. 对. 38. 对. 39. 错. 采用内部来源 40. 错. 就是管理人员培训方法中的职务轮换 三、简答题 1. 管理的性质。 (1)管理的二重性,即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首先,管理是生产社会化引起的,因此具有同生产力和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自然属性。其次,管理又是与生产关系相联系的一种“监督劳动”,具有同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社会属性。 (2)管理的科学性。管理作为一个活动过程,其间存在着一系列基本的客观规律,要用科学的方法论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3)管理的艺术性。艺术性强调的是管理的实践性。它强调管理活动除了要掌握一定的理论和方法外,还要有灵活地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的技巧和诀窍。 2. 管理的含义。 管理是管理者为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对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有意识、有组织、不断地进行的协调活动。 3.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 科学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制订科学的作业方法,科学地选择和培训工人,实行有差别的计件工资制,将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分开,实行职能工长制,在管理上实行例外原则。 4.预测具有哪些作用? 预测就是根据过去和现在的已知因素,运用人们的知识、经验和科学方法,对未来进行预先估计,并推测事物未来的发展趋势的活动过程。 (1)为企业计划和决策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提高决策的准确性。 (2)有利于企业制定科学的营销策略。 (3)有利于企业制定科学的技术创新策略。 (4)有利于提高企业竞争力和应变能力。 5.何谓企业文化?它由哪几部分组成?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它由三个部分组成:(1)企业精神。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

高中数学反函数的性质及应用 专题辅导

高中数学反函数的性质及应用 李伟 函数是高中数学中的重要内容,反函数又是函数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同学们学习函数的难点之一。反函数在历年高考中也占有一定的比例。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反函数相关的内容,对反函数的性质作如下归纳。 性质1 原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分别是反函数的值域、定义域 在求原函数的反函数及反函数的定义域、值域的有关问题时,如能充分利用这条性质,将对解题有很大帮助。 例1. 函数()()???<-≥=0x x , 0x x 2y 2的反函数是( )。 A. ()()?????<-≥=0x x ,0x 2x y B. ()() ?????<-≥=0x x ,0x x 2y C. ()()?????<--≥=0x x ,0x 2x y D. ()()?????<--≥=0x x ,0x x 2y 解析:这是一个分段函数,对分段函数求反函数要注意分段求解。由函数解析式可知当0x ≥时,0y ≥;0x <时0y <。由性质1,可知原函数的反函数在0x <时,0y <,则根式前面要有负号,故可排除A 、B 两项,再比较C 、D ,易得答案为C 。 例2. 若函数()x f 1-为函数()()1x g 1x f +=的反函数,则()x f 1-的值域为__________。 解析:常规方法是先求出()x f 的反函数()110x f x 1-=-,再求得()x f 1-的值域为()∞+-,1。 如利用性质1,()x f 1-的值域即()x f 的定义域,可得()x f 1-的值域为()∞+-,1。 性质2 若()x f y 1-=是函数()x f y =的反函数,则有()()a b f b a f 1=?=-。 从整个函数图象来考虑,是指()x f y =与其反函数()x f y 1-=的图象关于直线x y =对称;从图象上的点来说,是指若原函数过点()b ,a ,则其反函数必过点()a ,b 。反函数中的这条性质,别看貌不惊人,在解题中却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3. 函数()x f y =的反函数()x f y 1-=的图象与y 轴交于点P (0,2),如下图所示,则方程()0x f =在[1,4]上的根是=x ( ) A. 4 B. 3 C. 2 D. 1 解析:利用互为反函数的图象关于直线x y =对称,()x f y 1-=的图象与y 轴交于点P (0,2),可得原函数()x f y =的图象与x 轴交于点(2,0),即()02f =,所以()0x f =的根为2x =,应选C 。

2020-2021学年部编版三年级上册基础能力训练语文试卷(2)

2020-2021学年部编版三年级上册基础能力训练语文试卷(2)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填空题 1.读拼音,写词语,注意把字写工整。 hánɡ bān zāo ɡāo shènɡ chǎn ɡuó huī bǎi mǎ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ào zhǐ pàn wànɡ qí ɡuài lù zhū sī chóu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比一比,再组词。 架(_______)温(_______)旅(_______)披(_______)遇(_______) 驾(_______)湿(_______)族(_______)坡(_______)寓(_______) 3.填上适当的词语。 雾蒙蒙的(_________)(__________)的霞光一(______)汽车 鲜嫩嫩的(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一(______)金牌 水灵灵的(_________)(__________)的早晨一(______)笑脸 4.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原(______)不(______)(______)头(______)脸不由(______)(______)(______)情(______)客(______)不暇(______)各(______)各(______)我还知道一些四个字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来露一手。 祖国在我心中 我国的全称是:________________我国的国歌是:________________ 我国的首都是:________________我国的国旗是________________ 我国的国庆是:________________中国共产党的生日是:________________ 二、信息匹配 6.选择正确的音节,填上序号。 ①dǎo②dào摔倒(_____)倒退(_____)倒影(_____)卧倒(_____) ①pū ②pù 铺展(_____)店铺(_____)铺平(_____)床铺(_____)

舞蹈基本功训练方法

舞蹈基本功训练方法 舞蹈基本功训练是舞蹈专业的主要基础课,授课教师通过本课程以自己的身体力行来理解每一个动作的规格和要领,组合方法,将之以最简朴和生动的肢体语言传授给学生,在完成课堂教学的组织同时使学生领会训练的审美要求,加强学生的动作准确性和舞蹈表现力,为今后舞蹈排练打下扎实的基础。下面是我在进行舞蹈基本功训练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一、选择适合的舞蹈教材 目前,各类舞蹈教材有很多,我选择的是舞蹈界的权威-北京舞蹈学院出版的基本功训练教材,该教材中的基础部分适用于刚刚接触舞蹈训练的学生,为他们学习舞蹈做好铺垫. 二、了解舞蹈的基本术语和课堂要求 因为舞蹈是舶来品,通过对舞蹈基本术语的讲解使学生了解每个舞蹈专用术语所代表的含义.便于课堂教学;要求学生以专业人员的标准进行课堂准备才能上好舞蹈基本功训练。 三、练习方法: (一)由于学生没有基础,我把训练分为四个阶段,并且每个阶段都要花较长时间耐心纠正: 把上1压前、旁、后腿: 左手轻扶把杆,右腿脚腕放在把杆上,四点(两肩\两胯)摆正,右手三位手,手尖带动头顶往远,身体前倾90度.右手扶把杆,右脚脚腕放在把杆上,四点(两肩\两胯)摆正,右手三位手,手尖带动往腿的方向下旁腰.身体侧对把杆,双手扶把杆,外侧腿脚腕搭在把杆上,四点摆正,主力腿向下蹲,身体保持不动。 2踢前、旁、后腿: 身体面向斜侧45度,经过tendu的过程踢出去,高度为90度以上,再经过点地tendu过程收回.身体面向正前方,经过tendu的过程踢出去,高度为90度以上,再经过点地tendu 过程收回.身体面向把杆,经过tendu的过程踢出去,高度为90度以上,再经过点地tendu 过程收回。 把下。 3基本站姿 双脚正步位,大脚趾.小脚趾.脚后跟稳定身体于地面.全脚平放,双腿内侧夹紧.胯尽量向上提,中段保持直立.收小腹.肩胛骨向下挂,脖子直立,头顶向上钻,双手自然下垂。 4基本脚位 一位脚:在正步位的基础上,以脚后跟为轴,从髋关节开始,由脚尖带动同时向外旋转90度,成一水平线。 二位脚:同一位脚要求相同,两脚后跟之间相距一个脚距离。 三位脚:双脚向外打开,前脚脚后跟位于后脚脚心处,双脚相互紧贴。

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关系的典型例题

经典例题透析 类型一、求函数的反函数 例1.已知f(x)=225x - (0≤x ≤4), 求f(x)的反函数. 思路点拨:这里要先求f(x)的范围(值域). 解:∵0≤x ≤4,∴0≤x 2≤16, 9≤25-x 2≤25,∴ 3≤y ≤5, ∵ y=225x -, y 2=25-x 2,∴ x 2=25-y 2 .∵ 0≤x ≤4,∴x=225y - (3≤y ≤5) 将x , y 互换,∴ f(x)的反函数f -1(x)=225x - (3≤x ≤5). 例2.已知f(x)=21(0)1(0) x x x x +≥??-0)的图象上,又在它的反函数图象上,求f(x)解析式. 思路点拨:由前面总结的性质我们知道,点(4,1)在反函数的图象上,则点(1,4)必在原函数的图象上.这样就有了两个用来确定a ,b 的点,也就有了两个求解a ,b 的方程. 解: ? ?+?=+?=)2......(14)1......(4122b a b a 解得.a=-51, b=521,∴ f(x)=-51x+521. 另:这个题告诉我们,函数的图象若与其反函数的图象相交,交点不一定都在直线y=x 上. 例5.已知f(x)= ax b x c ++的反函数为f -1(x)=253 x x +-,求a ,b ,c 的值. 思路点拨:注意二者互为反函数,也就是说已知函数f -1(x)=253 x x +-的反函数就是函数f(x). 解:求f -1(x)=253 x x +-的反函数,令f -1(x)=y 有yx-3y=2x+5. ∴(y-2)x=3y+5 ∴ x=352y y +-(y ≠2),f -1(x)的反函数为 y=352x x +-.即ax b x c ++=352x x +-,∴ a=3, b=5, c=-2.

反函数专题练试卷及解析

反函数专题练习试卷及解析 1.2015年上海市黄浦区高三上学期期终调研测试理科数学数学试题第21题 已知函数101 (),R 101 x x g x x -=∈+,函数()y f x =是函数()y g x =的反函数. 求函数()y f x =的解析式,并写出定义域D 2.2013年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第22题 已知函数()1,(0x a f x a a -=+>且1)a ≠恒过定点(2,2). (1)求实数a ; (2)在(1)的条件下,将函数()f x 的图象向下平移1个单位,再向左平移a 个单位后得到函 数()g x ,设函数()g x 的反函数为()h x ,求的()h x 解析式; (3)对于定义在(1,4]上的函数()y h x =,若在其定义域内,不等式22[()2]()()6h x h x h x m +≤++恒成立,求m 的取值范围. 3.2013年河南省实验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文科试卷第18题 已知函数()()lg 1f x x =+. (1)若()()0121f x f x <--<,求x 的取值范围; (2)若()g x 是以2为周期的偶函数,且当01x ≤≤时,有()()g x f x =,求函数 ()[]()1,2y g x x =∈的反函数. 4.2014年华约自主招生数学试题第3题 (1)求证:(())y f g x =的反函数是1 1 (())y g f x --=. (2)()()F x f x =-,1 ()()G x f x -=-,若1()()F x G x -=,求证()f x 为奇函数. 5.2010年全国高考文科数学试题-四川卷第22题 设1()1x x a f x a +=- (0a > 且 1a ≠),g (x )是f (x )的反函数.

基础能力提升训练小题1

高二练题计划阶段一(1) 一.单选 1. Believe in ___ is a very important rule for you to get along well with others. A. myself B. himself C. yourself 2. You should look into his eyes when you talk to somebody. It shows your ___. A. shyness B. politeness C. quietness 3. Skimming is a kind of reading strategy. It means reading an article ___ to find the main idea without reading every word. A. quickly B. carefully C. clearly 4. Our teachers have been with us for nearly three years ___ we came to junior high school. We should thank them for what they have done for us. A. until B. before C. since 5. If your best friend tells you his secret, it’s ___ for you to keep them for him. By doing this, you can win others’trust. A. special B. necessary C. possible 6. When you’re invited to have dinner at home by an American friend, you should be ___ or a little later. It’s different from our Chinese custom. A. on time B. on business C. on show 7. No matter what problems we meet, we should try to solve them, and even though we fail, teachers and parents___ us. A. are strict with B. are worried about C. are proud of 8. When going upstairs or downstairs, we need to walk on the right, leaving the left space for the people who ___. A. hurry up B. look around C. run away 二.完型 Maxime and Lise are a young French couple. They are ready to travel across China from Beijing to Yunnan Province on a tandem bicycle (双人自行车). They have two main purposes and one of them is that they want to encourage green___1___ through it. Maxime, 26, works helping farmers raise their cows, ___2___ his wife Lise, 26, is a teacher. The two also like sharing their travel stories on Facebook. “We choose a tandem bicycle because it makes it ___3___ to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 about interesting people and things we come across during the journey. ___4___, bicycling is healthier. And it’s a cheaper and more environment-friendly way of traveling than __5___ cars, motors and so on,” the couple said. As for the other ___6___ of their journey, the two sai d they wanted to get people’s good ideas on topics such as health, economy) and politics. When they were asked ___7___ they chose to visit China, they said it was because they often talked about its long history and beauty and how much of the country is competitive in the world. “We know China is a country with a large population and will be the ___8___ of the economy around the world in the future. We want to get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country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