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圆详细介绍

合集下载

晶圆---简介

晶圆---简介

晶圆是制造IC的基本原料硅是由沙子所精练出来的,晶圆便是硅元素加以纯化(99.999%),接着是将这些纯硅制成长硅晶棒,成为制造积体电路的石英半导体的材料,经过照相制版,研磨,抛光,切片等程序,将多晶硅融解拉出单晶硅晶棒,然后切割成一片一片薄薄的晶圆。

我们会听到几寸的晶圆厂,如果硅晶圆的直径越大,代表著这座晶圆厂有较好的技术。

另外还有scaling技术可以将电晶体与导线的尺寸缩小,这两种方式都可以在一片晶圆上,制作出更多的硅晶粒,提高品质与降低成本。

所以这代表6寸、8寸、12寸晶圆当中,12寸晶圆有较高的产能。

当然,生产晶圆的过程当中,良品率是很重要的条件。

晶圆是指硅半导体积体电路制作所用的硅晶片,由于其形状为圆形,故称为晶圆;在硅晶片上可加工制作成各种电路元件结构,而成为有特定电性功能之IC产品。

晶圆的原始材料是硅,而地壳表面有用之不竭的二氧化硅。

二氧化硅矿石经由电弧炉提炼,盐酸氯化,并经蒸馏后,制成了高纯度的多晶硅,其纯度高达0.99999999999。

晶圆制造厂再将此多晶硅融解,再于融液内掺入一小粒的硅晶体晶种,然后将其慢慢拉出,以形成圆柱状的单晶硅晶棒,由于硅晶棒是由一颗小晶粒在熔融态的硅原料中逐渐生成,此过程称为“长晶”。

硅晶棒再经过研磨,抛光,切片后,即成为积体电路工厂的基本原料——硅晶圆片,这就是“晶圆”。

晶圆工艺晶圆的生产工艺流程从大的方面来讲,晶圆生产包括晶棒制造和晶片制造两大步骤,它又可细分为以下几道主要工序(其中晶棒制造只包括下面的第一道工序,其余的全部属晶片制造,所以有时又统称它们为晶柱切片后处理工序):晶棒成长-- 晶棒裁切与检测-- 外径研磨-- 切片-- 圆边-- 表层研磨-- 蚀刻-- 去疵-- 抛光-- 清洗-- 检验-- 包装1、晶棒成长工序:它又可细分为:1)、融化(Melt Down):将块状的高纯度复晶硅置于石英坩锅内,加热到其熔点1420°C以上,使其完全融化。

200毫米晶圆-概念解析以及定义

200毫米晶圆-概念解析以及定义

200毫米晶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200毫米晶圆是一种在半导体制造过程中广泛使用的基础材料。

晶圆是一种扁平而圆形的硅基片,通常用于制造集成电路和其他电子元件。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对晶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200毫米晶圆因其尺寸较大,具有更高的集成度和更高的生产效率,逐渐成为半导体行业的主流选择。

相比之下,100毫米或150毫米晶圆的制造成本相对较高,而300毫米晶圆则受到供应链和工艺等因素的限制。

而200毫米晶圆则在成本和生产效率之间取得了良好的平衡。

200毫米晶圆的制造过程需要经历多道工序,包括切割、抛光、清洗等。

然后,在晶圆上可以进行光刻、薄膜沉积、离子注入和扩散等步骤,最终制造出集成电路的各个组件。

除了制造集成电路,200毫米晶圆在其他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它可以用于制造太阳能电池板、LED芯片和传感器等。

因此,随着人们对电子产品和新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200毫米晶圆的市场需求也在逐渐扩大。

总之,200毫米晶圆在半导体制造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它的尺寸恰到好处,使得制造成本和生产效率得到平衡。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可以期待200毫米晶圆在未来的应用领域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如下:在本文中,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阐述:引言部分将提供关于200毫米晶圆的背景信息和概述;正文部分将依次介绍三个要点,包括第一个要点、第二个要点和第三个要点;结论部分将对本文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并展望200毫米晶圆的未来发展方向。

通过这样的结构安排,旨在全面介绍和探讨200毫米晶圆的相关问题,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探讨200毫米晶圆在半导体制造领域的应用,并对其优势和挑战进行分析。

首先,我们将介绍晶圆的基本概念和制造工艺,然后重点关注200毫米晶圆在集成电路生产中的应用情况。

通过比较不同尺寸的晶圆,我们将评估200毫米晶圆的优势和劣势,并分析其在提高集成电路生产能力和降低制造成本方面的潜力。

晶圆

晶圆

2007-11-17 13:07:00漫谈晶圆---讲述沙子转变成晶体及晶圆和用于芯片制造级的抛光片的生产步骤介绍高密度和大尺寸芯片的发展需要大直径的晶圆。

在上世纪60年代开始使用的是1²直径的晶圆,而现在业界根据90年代的工艺要求生产200毫米直径的晶圆。

300 毫米直径的晶圆也已经投入生产线了,而根据SIA的技术路线图,到2007年,300毫米将成为标准尺寸。

以后预期会是400毫米或450毫米直径的晶圆。

大直径的晶圆是由不断降低芯片成本的要求驱动的。

然而,这对晶圆制备的挑战是巨大的。

大直径意味着高重量,这就需要更多坚固的工艺设备。

在晶体生长中,晶体结构上和电学性能一致性及污染的问题是一个挑战,这些挑战和几乎每一个参数更紧的工艺规格要求共存。

与挑战并进和提供更大直径晶圆是芯片制造不断进步的关键。

半导体硅制备半导体器件和电路在半导体材料晶圆的表层形成,半导体材料通常是硅。

到指定的电阻率水平,必须是指定的晶体结构,必须是光学的平这些晶圆的杂质含量水平必须非常低,必须掺杂面,并达到许多机械及清洁度的规格要求。

制造IC级的硅晶圆分四个阶段进行:晶圆制备阶段**矿石到高纯气体的转变**气体到多晶的转变**多晶到单晶,掺杂晶棒的转变**晶棒到晶圆的制备半导体制造的第一个阶段是从泥土里选取和提纯半导体材料的原料。

提纯从化学反应开始。

对于硅,化学反应是从矿石到硅化物气体,例如四氯化硅或三氯硅烷。

杂质,例如其他金属,留在矿石残渣里。

硅化物再和氢反应(图3.1)生成半导体级的硅。

这样的硅的纯度达99.9999999%,是地球上最纯的物质之一。

1它有一种称为多晶或多晶硅(polysilicon)的晶体结构。

晶体材料材料中原子的组织结构是导致材料不同的一种方式。

有些材料,例如硅和锗,原子在整个材料里重复排列成非常固定的结构,这种材料称为晶体(crystals)。

原子没有固定的周期性排列的材料称为非晶或无定形(amorphous)。

晶圆详细介绍

晶圆详细介绍

目录1.01晶圆2.01制造过程3.01著名晶圆厂商4.01制造工艺4.02表面清洗4.03初次氧化4.04热CVD4.05热处理4.06除氮化硅4.07离子注入4.08退火处理4.09去除氮化硅层4.10去除SIO2层4.11干法氧化法4.12湿法氧化4.13氧化4.14形成源漏极4.15沉积4.16沉积掺杂硼磷的氧化层4.17深处理5.01专业术语1.01晶圆晶圆(Wafer)是指硅半导体集成电路制作所用的硅芯片,由于其形状为圆形,故称为晶圆。

晶圆是生产集成电路所用的载体,一般意义晶圆多指单晶硅圆片。

晶圆是最常用的半导体材料,按其直径分为4英寸、5英寸、6英寸、8英寸等规格,近来发展出12英寸甚至研发更大规格(14英吋、15英吋、16英吋、……20英吋以上等)。

晶圆越大,同一圆片上可生产的IC就越多,可降低成本;但对材料技术和生产技术的要求更高,例如均匀度等等的问题。

一般认为硅晶圆的直径越大,代表着这座晶圆厂有更好的技术,在生产晶圆的过程当中,良品率是很重要的条件。

2.01制造过程二氧化硅矿石经由电弧炉提炼,盐酸氯化并经蒸馏后,制成了高纯度的多晶硅,其纯度高达99.999999999%,因在精密电子元件当中,硅晶圆需要有相当的纯度,不然会产生缺陷。

晶圆制造厂再以柴可拉斯基法将此多晶硅熔解,再于溶液内掺入一小粒的硅晶体晶种,然后将其慢慢拉出,以形成圆柱状的单晶硅晶棒,由于硅晶棒是由一颗小晶粒在融熔态的硅原料中逐渐生成,此过程称为“长晶”。

硅晶棒再经过切片、研磨、抛光后,即成为集成电路工厂的基本原料——硅晶圆片,这就是“晶圆”。

很简单的说,单晶硅圆片由普通硅砂拉制提炼,经过溶解、提纯、蒸馏一系列措施制成单晶硅棒,单晶硅棒经过切片、抛光之后,就成为了晶圆。

晶圆经多次光掩模处理,其中每一次的步骤包括感光剂涂布、曝光、显影、腐蚀、渗透、植入、刻蚀或蒸著等等,将其光掩模上的电路复制到层层晶圆上,制成具有多层线路与元件的IC晶圆,再交由后段的测试、切割、封装厂,以制成实体的集成电路成品,从晶圆要加工成为产品需要专业精细的分工。

三角形晶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三角形晶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三角形晶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三角形晶圆是一种具有特殊形状和结构的晶体材料,在纳米技术和材料科学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它不仅可以在光电器件、传感器和催化剂等领域发挥作用,还可以用于制备微纳米器件和纳米结构的模板。

本文将介绍三角形晶圆的定义、特点,以及它在科学研究和工程领域的广泛应用。

同时,还将探讨三角形晶圆的制备方法和未来发展趋势,展望其在新材料领域的前景。

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三角形晶圆在现代科技领域的重要性和潜在应用价值。

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本文将首先介绍三角形晶圆的定义和特点,包括其形状、结构和性质等方面。

然后探讨三角形晶圆在科学研究和工程领域的应用,以及其在材料领域的潜在应用价值。

接着会详细介绍三角形晶圆的制备方法和当前的发展趋势,以及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最后,通过总结三角形晶圆的重要性和潜在应用价值,展望其在未来的发展前景,并提出结论总结。

通过这样的结构安排,希望读者能够全面了解三角形晶圆在材料领域中的重要性和前景。

1.3 目的本篇长文的目的在于探讨三角形晶圆在科学研究和工程领域的重要性和潜在应用价值。

通过对三角形晶圆的定义、特点、制备方法以及发展趋势的分析,旨在深入了解三角形晶圆在材料科学、纳米技术、半导体工业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并展望其在未来的发展前景。

通过本文的阐述,希望读者能够对三角形晶圆有更加全面和深入的认识,并认识到其在现代科技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潜在的创新应用价值。

2.正文2.1 三角形晶圆的定义和特点三角形晶圆是一种具有三个相等边长和三个相等内角(每个角为60度)的晶体形状。

它在晶体学领域被广泛研究和应用。

首先,三角形晶圆具有高度对称性,其内部结构呈现出均匀和有序的排列。

这种对称性使得三角形晶圆在光电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例如在光学元件的设计和制备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其次,三角形晶圆的表面积相对较小,因此可以更容易地控制其表面性质和结构。

晶圆和芯片纳米关系-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晶圆和芯片纳米关系-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晶圆和芯片纳米关系-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晶圆和芯片是现代电子设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纳米关系。

晶圆作为芯片制造的基础材料,承载着芯片的各种功能和电路结构。

本文将深入探讨晶圆和芯片之间的关系,并着重介绍晶圆的定义、制造过程,以及芯片的定义、制造过程。

晶圆是一种用于制造芯片的圆片状基底材料,通常由硅和其他材料制成。

它具有高度纯净度和晶体结构的特点,能够提供均匀且可控的物理特性,以支持芯片的正常运作。

晶圆的制造过程主要包括材料准备、晶体生长、切割和表面处理等步骤。

芯片则是晶圆经过一系列工艺加工和制造步骤后的成品。

它是电子器件最关键的组成部分,用于实现各种功能,如计算、存储和通信等。

芯片制造的过程通常包括芯片设计、光刻、离子注入、薄膜沉积、电路连接等多个阶段。

在这个过程中,晶圆的表面会被加工成各种电路结构、连接线和功能区域。

晶圆和芯片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

晶圆提供了芯片制造的基础,其物理特性决定了芯片的性能和可靠性。

晶圆的特性和制造质量对芯片的成功率、工作速度和功耗等也有直接影响。

另一方面,芯片的设计和制造过程则需要依赖晶圆提供的可靠性和均匀性。

晶圆的品质和工艺控制直接决定了芯片的质量和可靠性。

未来,随着科技的发展,晶圆和芯片纳米关系将进一步加强。

随着芯片尺寸的不断减小和功能的不断增加,晶圆制造技术将面临更高的要求和挑战。

纳米级别的晶圆加工和控制将成为关键,以支持更高性能、更复杂的芯片制造。

晶圆和芯片的关系将不断演变,为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提供更强大的支持。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三个主要部分来探讨晶圆和芯片之间的纳米关系。

第一部分,引言,将对本文的整体概述进行说明。

首先,将简要介绍晶圆和芯片的定义和制造过程,为读者提供一些基本背景知识。

随后,将介绍本文的文章结构以及目的,确保读者了解文章的整体布局和目标。

第二部分,正文,将详细介绍晶圆和芯片的定义和制造过程。

首先,我们将解释晶圆的定义以及其在芯片制造中的作用。

晶圆片分类

晶圆片分类

晶圆片分类晶圆片是集成电路工艺的基本载体,在电子行业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根据生产工艺的不同,晶圆片可以分为多种分类。

下面将详细介绍几种晶圆片的分类。

一、按材料分类1. 硅(Silicon)晶圆片硅晶圆由单晶、多晶、抛光片三部分组成。

单晶硅晶圆具有单晶的优异性能,晶格排列有序,晶界少,硅片表面非常光滑,因此晶片上元器件尺寸可达到亚微米级别。

多晶硅晶圆则由多个晶粒组成,可以用来制作薄膜晶体管。

抛光片主要用于材料分析。

2. 石英(Quartz)晶圆片石英晶圆的主要特点是材料非常透明,适合用于光学应用领域。

它在高温、高压、高频等方面具有优异的稳定性。

3. GaAs (Gallium arsenide)晶圆片GaN晶圆片由氮化镓压缩而成,用于制作高速光电子器件等。

二、按制作工艺分类1. 非标准晶圆由于生产工艺日益复杂,造成各家企业之间的生产工艺不同,而且客户需求也不同,所以出现了非标准晶圆。

非标准晶圆是指生产过程中不按照固定规格生产的晶圆片。

标准晶圆只有一些固定规格,如150mm、200mm、300mm等。

根据专家的研究,以300mm为例,相同数量的晶圆可以使晶圆面积减小,如从8英寸(200mm)到12英寸(300mm)时,晶圆的面积增加了1.8倍,而生产成本却只增加了1.3倍左右,可以看出晶圆尺寸的增大在某种程度上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制造效率。

三、按表面处理分类1. 标准光学抛光(Standard Optical Polishing SOP)这种抛光在晶片表面有一定的光波纹,适用于不要求特别高的处理质量的应用场景,如晶体管制造、存储芯片制造等。

这种抛光构成的表面光洁度要求非常高,在高精度医疗设备、半导体器件、光学仪器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这种抛光的表面质量较差,但是处理速度快,适合于产品测试和研究开发。

四、按制造厂商分类制造晶圆片的厂商很多,主要集中在美国、日本和台湾等国家和地区。

根据不同的制造商可以将晶圆片分成多个品牌,例如美国的Intel、日本的TDK、爱普生等品牌。

半导体行业专业知识-wafer知识

半导体行业专业知识-wafer知识

半导体行业专业知识 - Wafer 知识在半导体行业中,晶圆(Wafer)是一种重要的概念。

晶圆是半导体工厂生产芯片的基础,它通过光刻技术在上面刻出芯片上的电路和电子元器件。

本文将介绍一些关于晶圆的基础知识,以及与晶圆相关的工艺流程。

晶圆的基础知识晶圆又被称为衬底,它是由单晶硅材料制成,并且表面非常平整。

在制造晶圆时,首先需要采用化学气相沉积等技术将硅石及硅片中的多晶硅转化为单晶硅,然后通过超细磨片技术将硅块加工成薄而平整的圆盘,这就是晶圆。

晶圆的尺寸通常是指直径,主要有6英寸、8英寸、12英寸等几种规格,现在逐渐向更大的尺寸发展,如14英寸、18英寸等。

硅晶圆的制造工艺中还要注意晶圆表面的净化、去除有机污染物、消除缺陷等问题,以保证芯片的质量。

晶圆与半导体工艺晶圆在半导体工艺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晶圆衬底上的光阻和掩膜,施加光照、刻蚀等工艺,形成电路和元器件。

晶圆工艺的步骤如下:前处理前处理是指在晶圆上形成光阻和其他掩膜准备工作。

这个过程主要分为清洗、干燥、回流、涂敷、曝光等步骤,这些过程保证了晶圆表面的平整和光阻的黏附性,以及涂敷的厚度和误差。

离子注入离子注入通常是指将外界材料掺入晶圆内部,以改变晶圆中的电子元器件的性质。

这个过程中要注意注入能量、保证注入的均匀性等问题。

薄膜沉积薄膜沉积是指在晶圆表面上沉积一层新的材料,如金属、氧化物,以增加芯片的实用性。

这个过程包括物理气相沉积、化学气相沉积等技术。

集成电路制造集成电路的制造是指将电子器件和电路的制造过程,与晶圆上的光阻和掩膜相结合,对晶圆表面进行刻蚀、沉积等工艺,最终制成电子元器件。

本文简单介绍了晶圆在半导体工艺中的重要作用,以及晶圆的基础知识和工艺流程。

虽然前沿技术的发展迅速,但是晶圆作为半导体工厂的基础,仍然是半导体行业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12寸硅片晶圆

12寸硅片晶圆

12寸硅片晶圆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硅片晶圆是一种用于半导体制造的关键材料,也称为硅片或晶圆。

它是将硅元素经过一系列工艺处理后得到的圆片状晶体,具有高纯度、良好的晶体结构和一致的尺寸。

硅片晶圆的制备工艺十分复杂,主要包括单晶生长、切割、抛光和清洗等步骤。

其中,单晶生长是最关键的步骤,通过在高温下将硅熔体逐渐降温形成晶体,再经过切割得到所需的圆形硅片。

硅片晶圆具有许多独特的特点。

首先,它具有优异的导电性能,可以作为半导体材料用于制造集成电路和各种电子器件。

其次,硅片晶圆有很高的热稳定性和机械强度,能够适应复杂的制造工艺和使用环境。

此外,硅片晶圆的表面光洁度要求非常高,因为任何细微的缺陷都可能对器件的性能产生重要影响。

硅片晶圆在现代科技和工业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它是制造集成电路和微电子器件的基础材料,因此在电子、通信、计算机等领域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

另外,硅片晶圆还可用于太阳能电池、光电器件、传感器等领域,具有重要的能源和环境应用价值。

随着半导体技术的不断发展,硅片晶圆也在不断演进和改进。

目前,12寸硅片晶圆已经成为主流产品,相对于传统的8寸和6寸晶圆,具有更高的集成度和生产效率。

未来,随着芯片制造工艺的进一步精细化和尺寸的不断缩小,硅片晶圆的直径还可能继续扩大,以满足更高性能和更大容量的需求。

综上所述,硅片晶圆作为半导体制造的关键材料,在现代科技和工业领域具有重要地位和广泛应用前景。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需求的不断增长,硅片晶圆的制备工艺和产品规格将会不断优化和升级,为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提供更加可靠和高效的支撑。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内容如下:文章结构部分旨在介绍本文的组织结构和各个章节的内容安排。

本文共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主要部分。

引言部分将对本文的主题进行概述,并介绍整篇文章的目的。

首先,我们将简要介绍硅片晶圆的背景和相关概念,以便读者对本文的主题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常见晶圆 尺寸

常见晶圆 尺寸

常见晶圆尺寸常见晶圆尺寸及其应用晶圆是半导体制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将晶体硅材料切割成薄片后的产物。

晶圆的尺寸对于半导体制造过程和芯片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晶圆尺寸及其应用。

1. 2英寸晶圆(50.8毫米)2英寸晶圆是早期半导体制造中使用的标准尺寸。

由于其较小的尺寸,2英寸晶圆主要用于研究和开发阶段。

它可以制造一些较小规模的芯片,如早期的集成电路和微处理器。

然而,由于其制造成本较高且生产效率较低,2英寸晶圆在现代半导体制造中已经很少使用。

2. 4英寸晶圆(100毫米)4英寸晶圆是目前最常见的晶圆尺寸之一。

它具有相对较大的表面积,可以容纳更多的芯片。

4英寸晶圆适用于生产中等规模的集成电路和处理器。

由于其制造成本相对较低,4英寸晶圆在大规模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

3. 6英寸晶圆(150毫米)6英寸晶圆是一种中等尺寸的晶圆,具有更大的表面积和更高的生产效率。

6英寸晶圆可容纳更多的芯片,适用于生产高集成度的芯片,如存储器和微控制器。

6英寸晶圆的制造成本相对较低,并且在大规模生产中具有较高的效益。

4. 8英寸晶圆(200毫米)8英寸晶圆是目前主流的晶圆尺寸之一。

它具有更大的表面积和更高的生产效率,可容纳更多的芯片。

8英寸晶圆适用于生产高性能的集成电路和处理器,如高速计算机芯片和通信芯片。

8英寸晶圆的制造成本相对较低,被广泛应用于大规模生产。

5. 12英寸晶圆(300毫米)12英寸晶圆是目前最大的晶圆尺寸。

它具有最大的表面积和最高的生产效率,可容纳最多的芯片。

12英寸晶圆适用于生产高性能和大规模集成度的芯片,如高性能计算机芯片和人工智能芯片。

由于其制造成本较高,12英寸晶圆主要用于高端市场和大规模生产。

总结:晶圆尺寸是半导体制造中的重要参数,不同尺寸的晶圆适用于不同规模和性能的芯片生产。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晶圆尺寸也在不断增大,以满足市场对于更高性能和更大规模集成度的需求。

无论是2英寸的早期晶圆还是12英寸的最新晶圆,它们都在推动着半导体行业的发展,并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多便利和创新。

12英寸sic晶圆

12英寸sic晶圆

12英寸sic晶圆12英寸SiC晶圆是一种高性能半导体晶圆,它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和出色的性能。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介绍12英寸SiC晶圆的特点、制造工艺以及应用前景。

首先,12英寸SiC晶圆具有较大的直径,可以提供更大的晶圆面积,从而提高晶片的产量。

这使得12英寸SiC晶圆在制造高功率电子器件时具有优势,例如:功率MOSFET、功率二极管和高功率传感器。

与传统的8英寸、6英寸或4英寸晶圆相比,12英寸SiC晶圆能够充分利用晶圆表面,提供更多的芯片空间,使得晶圆上可以容纳更多的器件。

其次,12英寸SiC晶圆具有较低的晶圆成本。

由于晶圆的面积较大,每个晶圆上可以切割出更多的芯片,从而分摊制造成本。

与此同时,由于SiC材料的特殊性质,12英寸SiC晶圆的衬底可以重复使用,使得制造成本进一步降低。

这使得12英寸SiC晶圆在大规模商业化生产中更具竞争力,并有望推动SiC半导体技术的普及和应用。

制造12英寸SiC晶圆的工艺主要包括晶圆生长、切割、衬底处理、外延生长和器件制造等步骤。

首先,利用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MOCVD)或化学气相沉积(CVD)等方法,在衬底上生长出SiC晶体。

然后,采用切割技术将晶圆切割成12英寸的圆形形状,并进行平整和抛光处理,以确保晶圆表面的平整度和光洁度。

接下来,对衬底进行化学或物理处理,以去除表面的杂质和缺陷。

最后,在衬底上进行SiC 外延生长,形成具有特定应用特性的层。

通过将晶圆送至器件制造工艺流程,可以生产出各种SiC半导体器件。

12英寸SiC晶圆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首先,由于SiC材料的优异特性,12英寸SiC晶圆可以用来制造高功率器件,如电力电子器件和能源转换器件,这对推动清洁能源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SiC材料的高热导率和高耐压性能使得12英寸SiC晶圆非常适合用于高温和高压环境下的应用,例如:航空航天、汽车电子和医疗器械等领域。

此外,由于SiC材料的宽带隙特性,12英寸SiC晶圆还可以用于制造高频电子器件,提供更高的工作频率和更低的功耗。

6英寸 晶圆

6英寸 晶圆

6英寸晶圆概述晶圆是半导体制造过程中的关键组件之一,它是用于制造集成电路的基础材料。

晶圆的尺寸通常以直径来衡量,6英寸晶圆即指直径为6英寸的圆形硅片。

本文将详细介绍6英寸晶圆的制造过程、应用领域以及相关的发展趋势。

制造过程6英寸晶圆的制造过程包括材料准备、晶圆生长、切割、研磨和抛光等多个步骤。

下面将逐一介绍这些步骤:1. 材料准备制造6英寸晶圆的主要材料是硅片,硅片是由高纯度硅材料制成的。

在制造过程中,需要对硅材料进行化学处理,以去除杂质和不纯物质,从而获得高纯度的硅材料。

2. 晶圆生长在晶圆生长过程中,高纯度的硅材料被加热至高温,并与特定气体反应,形成单晶硅。

这个过程称为气相沉积法(CVD)。

通过控制温度和气氛,可以使得硅材料在硅棒上逐渐生长,形成大型的单晶硅棒。

3. 切割生长出的单晶硅棒需要经过切割工艺,将其切割成薄片,即晶圆。

切割过程通常使用钻石刀片,通过旋转刀片和逐渐降低压力的方式,将单晶硅棒切割成薄片。

4. 研磨和抛光切割得到的晶圆表面通常不够光滑,需要进行研磨和抛光处理。

研磨过程使用研磨机械将晶圆表面逐渐磨平,使其具有一定的光滑度。

抛光过程则使用化学溶液和机械设备,进一步提高晶圆表面的光滑度。

应用领域6英寸晶圆广泛应用于集成电路、光电子器件、传感器等领域。

下面将介绍其中的几个应用领域:1. 集成电路集成电路是6英寸晶圆最主要的应用领域之一。

晶圆上的硅芯片经过光刻、薄膜沉积、离子注入等工艺,可以制造出各种功能强大的集成电路芯片。

这些芯片广泛应用于计算机、手机、汽车电子等领域。

2. 光电子器件光电子器件是利用光电效应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或者将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的器件。

6英寸晶圆上的硅芯片可以用于制造光电二极管、激光器、光电传感器等光电子器件,广泛应用于通信、光纤传输等领域。

3. 传感器传感器是用于检测和测量物理量的器件,6英寸晶圆上的硅芯片可以用于制造各种传感器,如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等。

12英寸晶圆 制程

12英寸晶圆 制程

12英寸晶圆制程12英寸晶圆制程是一种先进的半导体制造工艺,它在半导体行业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它被广泛应用于手机、电脑、摄像头、汽车电子等众多领域。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下12英寸晶圆制程的全过程,希望能为读者们提供一些指导性的信息。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晶圆。

晶圆是一种由单晶硅制成的圆片,直径为12英寸,也就是30厘米。

它是半导体芯片制造的基础材料,是将电子元件生产工艺中的各种材料沉积到其表面上,并通过光刻、蚀刻等加工工艺形成多个微小的电子元件。

制程的第一步是对晶圆进行清洁。

通过超声波清洗和化学清洗等方法,将表面的污染物去除,确保晶圆的质量。

接下来是沉积步骤。

在这一阶段,使用化学气相沉积(CVD)等技术将各种材料层沉积到晶圆表面。

这些材料包括金属、绝缘层和半导体材料,它们将用于制作电子元件的不同部分。

然后是光刻步骤。

在这一步中,使用特殊的光刻胶和光罩,通过光照和显影的过程在晶圆表面形成微米级别的图形。

这些图形将用于定义电子元件的形状和结构。

之后是蚀刻步骤。

这一步是利用化学反应将不需要的材料从晶圆表面去除,只保留需要的部分。

蚀刻可以使用干法或湿法进行,取决于材料的性质。

接下来是电镀和刻蚀步骤。

通过电化学的方法,在蚀刻后的表面上沉积金属,将其填满,并使用机械磨削和化学蚀刻技术去除多余的金属,使其与晶圆表面平齐。

最后是封装和测试。

在这一步中,将晶圆切割成小块并进行封装,形成芯片。

然后对芯片进行功能和可靠性测试,确保其正常工作。

通过这些步骤,12英寸晶圆制程可以生产出高质量的半导体芯片。

整个制程过程需要严格的控制和高精度的设备。

制程的每一步都需要工程师们精心设计和调整,以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12英寸晶圆制程的发展使得芯片的制造更加高效、可靠和经济。

它在推动现代科技发展、提高电子产品性能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将不断涌现出更多的晶圆制程,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和创新。

常用晶圆尺寸

常用晶圆尺寸

常用晶圆尺寸1. 前言晶圆是半导体制造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现代半导体工艺中,晶圆尺寸的大小对于芯片的性能和成本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常用的晶圆尺寸以及它们的特点和用途。

2. 200mm晶圆200mm晶圆(或称为8英寸晶圆)是目前最常用的晶圆尺寸之一。

这种晶圆尺寸的优点是成本相对较低,同时适用于多种不同类型的半导体器件制造。

在当前的工艺水平下,200mm晶圆可以制造大约上千个芯片。

因此,它是广泛应用于大规模生产的理想选择。

3. 300mm晶圆300mm晶圆(或称为12英寸晶圆)是指直径为300毫米的圆形片状基板。

相比于200mm晶圆,300mm晶圆的成本更高,但可以生产更多、更高性能的芯片。

此外,300mm晶圆还可以增加制造产能,可用于微影技术中,使半导体器件的线宽更加细化。

4. 450mm晶圆450mm晶圆是指直径为450毫米的圆形片状基板。

目前,这种晶圆尺寸还不是很常见,但随着半导体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可以广泛应用。

450mm晶圆可以使制造的芯片数量大幅度增加,同时也能生产更高性能的微电子器件。

由于制造450mm晶圆的工艺十分复杂且成本极高,因此还需要进一步的技术研究和开发。

5. 其他晶圆尺寸除了上面所介绍的尺寸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晶圆尺寸,比如100mm、150mm、180mm、230mm等。

这些尺寸在过去被广泛应用,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已经逐渐被淘汰。

此外,随着制造工艺的不断发展,还可能会出现新的晶圆尺寸。

6. 结论晶圆尺寸对于半导体器件的制造和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不同的晶圆尺寸适用于不同类型的芯片制造。

200mm晶圆是目前最常用的尺寸,而300mm晶圆可以生产更多、更高性能的芯片,450mm晶圆则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在选择晶圆尺寸时,需要考虑其成本、生产率、制造技术等多方面因素。

半导体工艺流程晶圆介绍

半导体工艺流程晶圆介绍

半导体工艺流程晶圆介绍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本文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e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s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半导体工艺流程是指将半导体材料加工成芯片的过程,而晶圆则是半导体芯片的基础材料。

12英寸mems晶圆

12英寸mems晶圆

12英寸mems晶圆12英寸MEMS晶圆是一种用于微电子器件制造的基础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从MEMS晶圆的定义、制造工艺、应用领域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MEMS晶圆的定义MEMS(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即微电子机械系统,是一种将微机械结构与电子元器件集成在一起的技术。

MEMS晶圆是制造MEMS器件的基础材料,通常采用硅(Si)晶圆作为载体。

12英寸指的是MEMS晶圆的直径,即12英寸(约30厘米)。

二、MEMS晶圆的制造工艺1. 晶圆材料选择:常见的MEMS晶圆材料包括硅(Si)、氮化硅(SiN)、氮化铝(AlN)等。

其中,硅是最常用的材料,因其具有良好的物理和化学性能。

2. 晶圆生长:MEMS晶圆通常采用Czochralski法或区熔法进行生长。

在生长过程中,通过控制温度和浓度等参数,使得晶圆材料逐渐形成单晶结构。

3. 晶圆切割:生长完成后,将整个晶体切成薄片,即MEMS晶圆。

切割工艺需要高精度的设备和技术,以保证晶圆的平整度和精度。

4. 晶圆抛光:为了去除切割过程中产生的划痕和不平整,需要对晶圆进行抛光处理。

抛光是一个精细的工艺,可以使晶圆表面达到亚微米级的光洁度。

5. 薄膜沉积:根据具体的MEMS器件设计需求,可以在晶圆表面沉积一层或多层薄膜。

常用的薄膜沉积技术包括化学气相沉积(CVD)、物理气相沉积(PVD)等。

三、MEMS晶圆的应用领域1. 加速度计:MEMS晶圆上的微机械结构可以实现对物体的加速度检测,广泛应用于汽车、手机、游戏手柄等领域。

2. 压力传感器:通过MEMS晶圆上微机械结构的变形,可以实现对压力的测量。

压力传感器被广泛应用于医疗、工业自动化等领域。

3. 光学器件:MEMS晶圆上的微机械结构可以实现对光的控制,如光阻、光开关等。

在激光显示、光通信等领域有着重要应用。

4. 生物传感器:通过将生物分子与MEMS晶圆上的微结构相结合,可以实现对生物分子的检测和分析,广泛应用于医疗诊断、生物学研究等领域。

三极管晶圆结构

三极管晶圆结构

三极管晶圆结构三极管是一种重要的电子器件,广泛应用于放大、开关和逻辑电路等领域。

其晶圆结构是三极管实现其功能的基础。

本文将详细介绍三极管晶圆结构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一、晶圆结构的组成三极管晶圆结构由三个不同类型的半导体材料构成,分别是N型半导体、P型半导体和P型半导体。

其中,N型半导体的主要成分是磷化物、砷化物或氮化物,P型半导体的主要成分是硼化物或镓化物。

在晶圆结构中,三个半导体材料按照特定的顺序堆叠在一起,形成两个PN结。

其中,N型半导体与P型半导体之间的结称为基极结,P型半导体与N型半导体之间的结称为集电极结。

二、晶圆结构的工作原理三极管晶圆结构的工作原理是基于PN结的特性来实现的。

当三极管处于截止状态时,基极结和集电极结都处于反向偏置,没有电流通过。

这时,三极管相当于一个开路,无法起到放大或开关的作用。

当三极管处于饱和状态时,基极结和集电极结都处于正向偏置,电流可以顺畅地通过。

这时,三极管相当于一个导通的开关,可以起到放大或开关的作用。

三、晶圆结构的优势和应用三极管晶圆结构具有以下优势:1.放大能力强:三极管的晶圆结构能够提供很大的放大倍数,使得它在放大电路中具有重要的应用。

2.开关速度快:三极管的晶圆结构可以实现快速的开关操作,使得它在逻辑电路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3.稳定性好:三极管的晶圆结构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可以在各种环境条件下正常工作。

三极管晶圆结构在电子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放大电路中,三极管可以将微弱的信号放大成较大的信号,提高电路的灵敏度和增益。

在开关电路中,三极管可以实现快速的开关操作,控制电流的通断。

在逻辑电路中,三极管可以实现逻辑运算和信号处理。

总结起来,三极管晶圆结构是三极管实现其功能的基础,通过合理的组成和工作原理,三极管能够在放大、开关和逻辑电路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三极管的晶圆结构具有放大能力强、开关速度快和稳定性好的优势,在电子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深入了解三极管晶圆结构,可以更好地理解三极管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

8寸晶圆的直径

8寸晶圆的直径

8寸晶圆的直径引言晶圆是半导体制造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半导体芯片的基础。

晶圆直径是衡量晶圆尺寸的一个重要指标。

本文将对8寸晶圆的直径进行详细介绍,包括定义、制造过程和应用领域。

定义晶圆是由单晶硅制成的圆形片状物体,用于制造集成电路和其他半导体器件。

晶圆直径是指晶圆的直径尺寸,通常以英寸或毫米为单位表示。

8寸晶圆的直径为8英寸,约合203.2毫米。

制造过程8寸晶圆的制造过程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步骤:1.单晶硅生长: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或其他方法,在高温下将硅原料转化为单晶硅棒。

单晶硅棒的直径通常为200毫米左右,称为原始晶棒。

2.切割:将原始晶棒切割成薄片,即晶圆。

切割过程中需要考虑晶圆的直径和厚度,并确保切割的晶圆表面尽量平整。

3.磨削和抛光:对切割得到的晶圆进行磨削和抛光,以去除切割过程中产生的缺陷和不平整。

4.清洗:使用化学溶液对晶圆进行清洗,去除表面的污染物和残留物。

5.氧化:将晶圆置于高温氧气中,使其表面形成一层氧化硅薄膜。

氧化过程中可以控制薄膜的厚度和质量。

6.制作掩膜:使用光刻技术在晶圆表面涂覆光刻胶,并通过光刻机将芯片设计图案投射到光刻胶上,形成掩膜。

7.蚀刻:将晶圆浸入化学溶液中,使光刻胶上未被曝光的部分被蚀刻掉。

蚀刻后,晶圆表面形成芯片的图案。

8.沉积:在晶圆表面沉积金属或其他材料,形成芯片的导线、晶体管等元件。

9.封装和测试:将晶圆切割成单个芯片,并进行封装和测试,最终形成可用的集成电路芯片。

应用领域8寸晶圆的直径在半导体制造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几个主要的应用领域:1.通信:8寸晶圆制造的芯片被广泛应用于通信设备中,包括手机、路由器、光纤通信等。

晶圆尺寸的增大可以容纳更多的电子元件,提高芯片的集成度和性能。

2.计算机:8寸晶圆制造的芯片用于计算机硬件,包括中央处理器、图形处理器和内存。

晶圆直径的增加可以提高芯片的性能和处理能力。

3.汽车电子:智能汽车和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对半导体芯片的需求。

12英寸晶圆的直径

12英寸晶圆的直径

12英寸晶圆的直径晶圆是半导体工业中常用的基板材料,用于制造集成电路和其他电子元件。

其中,12英寸晶圆是目前最常见的尺寸之一,其直径为12英寸,约为304.8毫米。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介绍12英寸晶圆的特点和应用。

12英寸晶圆的直径优势在于其较大的面积。

与较小尺寸的晶圆相比,12英寸晶圆在相同面积内能够容纳更多的芯片。

这意味着在制造过程中,可以同时生产更多的芯片,提高生产效率。

此外,较大的面积还有助于提高集成电路的性能和可靠性,因为更多的元器件可以被集成在同一块晶圆上。

12英寸晶圆的直径对于集成电路的制造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集成电路的集成度和复杂度不断提高,需要更多的晶圆面积来容纳更多的器件和线路。

12英寸晶圆的直径可以满足这一需求,使得更复杂和功能更强大的集成电路得以实现。

这对于电子产品的发展和创新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12英寸晶圆的直径在经济和环境方面也具有优势。

由于12英寸晶圆的面积相对较大,相同数量的芯片可以在更少的晶圆上完成制造,从而减少了生产成本和能源消耗。

然而,12英寸晶圆的制造和应用也面临着挑战。

首先,较大的晶圆直径增加了晶圆制造过程中的难度。

制造过程中需要更高精度的设备和更复杂的工艺控制,以确保晶圆的质量和性能。

此外,晶圆制造过程中的缺陷和污染问题也需要更加严格的管理和控制。

12英寸晶圆的直径对于一些特定应用来说可能过于大,需要更小尺寸的晶圆。

一些微电子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如传感器、微机电系统等,对于较小尺寸的晶圆有着更高的需求。

因此,在不同的应用领域中,需要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晶圆尺寸。

12英寸晶圆的直径在半导体工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它的较大面积和高集成度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性能,对于推动电子产品的发展和创新起到关键作用。

然而,制造和应用12英寸晶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需要通过技术进步和工艺改进来解决。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需求的变化,晶圆尺寸的选择也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1.01晶圆2.01制造过程3.01著名晶圆厂商4.01制造工艺4.02表面清洗4.03初次氧化4.04热CVD4.05热处理4.06除氮化硅4.07离子注入4.08退火处理4.09去除氮化硅层4.10去除SIO2层4.11干法氧化法4.12湿法氧化4.13氧化4.14形成源漏极4.15沉积4.16沉积掺杂硼磷的氧化层4.17深处理5.01专业术语1.01晶圆晶圆(Wafer)是指硅半导体集成电路制作所用的硅芯片,由于其形状为圆形,故称为晶圆。

晶圆是生产集成电路所用的载体,一般意义晶圆多指单晶硅圆片。

晶圆是最常用的半导体材料,按其直径分为4英寸、5英寸、6英寸、8英寸等规格,近来发展出12英寸甚至研发更大规格(14英吋、15英吋、16英吋、……20英吋以上等)。

晶圆越大,同一圆片上可生产的IC就越多,可降低成本;但对材料技术和生产技术的要求更高,例如均匀度等等的问题。

一般认为硅晶圆的直径越大,代表着这座晶圆厂有更好的技术,在生产晶圆的过程当中,良品率是很重要的条件。

2.01制造过程二氧化硅矿石经由电弧炉提炼,盐酸氯化并经蒸馏后,制成了高纯度的多晶硅,其纯度高达99.999999999%,因在精密电子元件当中,硅晶圆需要有相当的纯度,不然会产生缺陷。

晶圆制造厂再以柴可拉斯基法将此多晶硅熔解,再于溶液内掺入一小粒的硅晶体晶种,然后将其慢慢拉出,以形成圆柱状的单晶硅晶棒,由于硅晶棒是由一颗小晶粒在融熔态的硅原料中逐渐生成,此过程称为“长晶”。

硅晶棒再经过切片、研磨、抛光后,即成为集成电路工厂的基本原料——硅晶圆片,这就是“晶圆”。

很简单的说,单晶硅圆片由普通硅砂拉制提炼,经过溶解、提纯、蒸馏一系列措施制成单晶硅棒,单晶硅棒经过切片、抛光之后,就成为了晶圆。

晶圆经多次光掩模处理,其中每一次的步骤包括感光剂涂布、曝光、显影、腐蚀、渗透、植入、刻蚀或蒸著等等,将其光掩模上的电路复制到层层晶圆上,制成具有多层线路与元件的IC晶圆,再交由后段的测试、切割、封装厂,以制成实体的集成电路成品,从晶圆要加工成为产品需要专业精细的分工。

3.01著名晶圆厂商只制造硅晶圆基片的厂商例如合晶(台湾股票代号:6182)、中美晶(台湾股票代号:5483)、信越化学等。

晶圆制造厂著名晶圆代工厂有台积电、联华电子、格罗方德(Global Fundries)及中芯国际等。

英特尔(Intel)等公司则自行设计并制造自己的IC晶圆直至完成并行销其产品。

三星电子等则兼有晶圆代工及自制业务。

南亚科技、瑞晶科技(现已并入美光科技,更名台湾美光内存)、Hynix、美光科技(Micron)等则专于内存产品。

日月光半导体等则为晶圆产业后段的封装、测试厂商。

4.01制造工艺4.02表面清洗晶圆表面附着大约2um的Al2O3和甘晶圆,油混合液保护层,在制作前必须进行化学刻蚀和表面清洗。

4.03初次氧化由热氧化法生成SiO2 缓冲层,用来减小后续中Si3N4对晶圆的应力氧化技术:干法氧化Si(固)+O2 àSiO2(固)和湿法氧化Si(固)+2H2O àSiO2(固)+2H2。

干法氧化通常用来形成,栅极二氧化硅膜,要求薄,界面能级和固定电荷密度低的薄膜。

干法氧化成膜速度慢于湿法。

湿法氧化通常用来形成作为器件隔离用的比较厚的二氧化硅膜。

当SiO2膜较薄时,膜厚与时间成正比。

SiO2膜变厚时,膜厚与时间的平方根成正比。

因而,要形成较厚SiO2膜,需要较长的氧化时间。

SiO2膜形成的速度取决于经扩散穿过SiO2膜到达硅表面的O2及OH基等氧化剂的数量的多少。

湿法氧化时,因在于OH基SiO2膜中的扩散系数比O2的大。

氧化反应,Si 表面向深层移动,距离为SiO2膜厚的0.44倍。

因此,不同厚度的SiO2膜,去除后的Si表面的深度也不同。

SiO2膜为透明,通过光干涉来估计膜的厚度。

这种干涉色的周期约为200nm,如果预告知道是几次干涉,就能正确估计。

对其他的透明薄膜,如知道其折射率,也可用公式计算出(dSiO2)/(dox)=(nox)/(nSiO2)。

SiO2膜很薄时,看不到干涉色,但可利用Si的疏水性和SiO2的亲水性来判断SiO2膜是否存在。

也可用干涉膜计或椭圆仪等测出。

SiO2和Si界面能级密度和固定电荷密度可由MOS二极管的电容特性求得。

(100)面的Si的界面能级密度最低,约为10E+10-- 10E+11/cm ?2.eV-1 数量级。

(100)面时,氧化膜中固定电荷较多,固定电荷密度的大小成为左右阈值的主要因素。

4.04热CVD热CVD(HotCVD)/(thermalCVD)此方法生产性高,梯状敷层性佳(不管多凹凸不平,深孔中的表面亦产生反应,及气体可到达表面而附着薄膜)等,故用途极广。

膜生成原理,例如由挥发性金属卤化物(MX)及金属有机化合物(MR)等在高温中气相化学反应(热分解,氢还原、氧化、替换反应等)在基板上形成氮化物、氧化物、碳化物、硅化物、硼化物、高熔点金属、金属、半导体等薄膜方法。

因只在高温下反应故用途被限制,但由于其可用领域中,则可得致密高纯度物质膜,且附着强度极强,若用心控制,则可得安定薄膜即可轻易制得触须(短纤维)等,故其应用范围极广。

热CVD法也可分成常压和低压。

低压CVD适用于同时进行多片基片的处理,压力一般控制在0.25-2.0Torr之间。

作为栅电极的多晶硅通常利用HCVD法将SiH4或Si2H。

气体热分解(约650oC)淀积而成。

采用选择氧化进行器件隔离时所使用的氮化硅薄膜也是用低压CVD法,利用氨和SiH4 或Si2H6反应面生成的,作为层间绝缘的SiO2薄膜是用SiH4和O2在400--4500oC的温度下形成SiH4+O2-SiO2+2H2或是用Si(OC2H5)4(TEOS:tetra ethoxy silanc)和O2在750oC左右的高温下反应生成的,后者即采用TEOS形成的SiO2膜具有台阶侧面部被覆性能好的优点。

前者,在淀积的同时导入PH3 气体,就形成磷硅玻璃(PSG:phosphor silicate glass)再导入B2H6气体就形成BPSG(borro ? phosphor silicate glass)膜。

这两种薄膜材料,高温下的流动性好,广泛用来作为表面平坦性好的层间绝缘膜。

4.05热处理在涂敷光刻胶之前,将洗净的基片表面涂上附着性增强剂或将基片放在惰性气体中进行热处理。

这样处理是为了增加光刻胶与基片间的粘附能力,防止显影时光刻胶图形的脱落以及防止湿法腐蚀时产生侧面腐蚀(sideetching)。

光刻胶的涂敷是用转速和旋转时间可自由设定的甩胶机来进行的。

首先、用真空吸引法将基片吸在甩胶机的吸盘上,把具有一定粘度的光刻胶滴在基片的表面,然后以设定的转速和时间甩胶。

由于离心力的作用,光刻胶在基片表面均匀地展开,多余的光刻胶被甩掉,获得一定厚度的光刻胶膜,光刻胶的膜厚是由光刻胶的粘度和甩胶的转速来控制。

所谓光刻胶,是对光、电子束或X线等敏感,具有在显影液中溶解性的性质,同时具有耐腐蚀性的材料。

一般说来,正型胶的分辨率高,而负型胶具有感光度以及和下层的粘接性能好等特点。

光刻工艺精细图形(分辨率,清晰度),以及与其他层的图形有多高的位置吻合精度(套刻精度)来决定,因此有良好的光刻胶,还要有好的曝光系统。

4.06除氮化硅此处用干法氧化法将氮化硅去除4.07离子注入离子布植将硼离子(B+3) 透过SiO2 膜注入衬底,形成P型阱离子注入法是利用电场加速杂质离子,将其注入硅衬底中的方法。

离子注入法的特点是可以精密地控制扩散法难以得到的低浓度杂质分布。

MOS电路制造中,器件隔离工序中防止寄生沟道用的沟道截断,调整阀值电压用的沟道掺杂,CMOS的阱形成及源漏区的形成,要采用离子注入法来掺杂。

离子注入法通常是将欲掺入半导体中的杂质在离子源中离子化,然后将通过质量分析磁极后选定了离子进行加速,注入基片中。

4.08退火处理去除光刻胶放高温炉中进行退火处理以消除晶圆中晶格缺陷和内应力,以恢复晶格的完整性。

使植入的掺杂原子扩散到替代位置,产生电特性。

4.09去除氮化硅层用热磷酸去除氮化硅层,掺杂磷(P+5) 离子,形成N 型阱,并使原先的SiO2 膜厚度增加,达到阻止下一步中n 型杂质注入P 型阱中。

4.10去除SIO2层退火处理,然后用HF 去除SiO2 层。

4.11干法氧化法干法氧化法生成一层SiO2 层,然后LPCVD 沉积一层氮化硅。

此时P 阱的表面因SiO2 层的生长与刻蚀已低于N 阱的表面水平面。

这里的SiO2 层和氮化硅的作用与前面一样。

接下来的步骤是为了隔离区和栅极与晶面之间的隔离层。

光刻技术和离子刻蚀技术利用光刻技术和离子刻蚀技术,保留下栅隔离层上面的氮化硅层。

4.12湿法氧化生长未有氮化硅保护的SiO2 层,形成PN 之间的隔离区。

生成SIO2薄膜热磷酸去除氮化硅,然后用HF 溶液去除栅隔离层位置的SiO2 ,并重新生成品质更好的SiO2 薄膜, 作为栅极氧化层。

4.13氧化LPCVD 沉积多晶硅层,然后涂敷光阻进行光刻,以及等离子蚀刻技术,栅极结构,并氧化生成SiO2 保护层。

4.14形成源漏极表面涂敷光阻,去除P 阱区的光阻,注入砷(As) 离子,形成NMOS 的源漏极。

用同样的方法,在N 阱区,注入B 离子形成PMOS 的源漏极。

4.15沉积利用PECVD 沉积一层无掺杂氧化层,保护元件,并进行退火处理。

4.16沉积掺杂硼磷的氧化层含有硼磷杂质的SiO2 层,有较低的熔点,硼磷氧化层(BPSG) 加热到800 oC 时会软化并有流动特性,可使晶圆表面初级平坦化。

4.17深处理溅镀第一层金属利用光刻技术留出金属接触洞,溅镀钛+ 氮化钛+ 铝+ 氮化钛等多层金属膜。

离子刻蚀出布线结构,并用PECVD 在上面沉积一层SiO2 介电质。

并用SOG (spin on glass) 使表面平坦,加热去除SOG 中的溶剂。

然后再沉积一层介电质,为沉积第二层金属作准备。

(1)薄膜的沉积方法根据其用途的不同而不同,厚度通常小于1um 。

有绝缘膜、半导体薄膜、金属薄膜等各种各样的薄膜。

薄膜的沉积法主要有利用化学反应的CVD(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法以及物理现象的PVD(physical vapor deposition) 法两大类。

CVD 法有外延生长法、HCVD ,PECVD 等。

PVD 有溅射法和真空蒸发法。

一般而言,PVD 温度低,没有毒气问题;CVD 温度高,需达到1000 oC 以上将气体解离,来产生化学作用。

PVD 沉积到材料表面的附着力较CVD 差一些,PVD 适用于在光电产业,而半导体制程中的金属导电膜大多使用PVD 来沉积,而其他绝缘膜则大多数采用要求较严谨的CVD 技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