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止焊接变形

合集下载

如何控制钢板焊接角变形的方法

如何控制钢板焊接角变形的方法

如何控制钢板焊接角变形的方法
1. 选择合适的焊接工艺:根据钢板的材质、厚度和设计要求,选择适当的焊接工艺,如TIG焊接、MIG焊接、电弧焊接等。

2. 使用预热和后热处理:在焊接前对钢板进行适当的预热可以减少焊接时的热应力,降低变形的概率。

焊接后进行后热处理,逐渐降低钢板温度,使其冷却均匀,有助于减少焊接后的变形。

3. 控制焊接顺序和焊接层数:合理控制焊接的顺序和层数,尽量使焊接残余应力均匀分布,减小钢板的变形。

4. 使用焊接夹具:焊接夹具可以固定和支撑钢板,在焊接过程中稳定工件的形状,减少变形的可能性。

5. 使用预拉力:通过在焊接之前施加适当的预拉力,可以在焊接过程中减小变形的程度。

6. 选择合适的焊接参数:根据钢板的材质和厚度,调整焊接电流、电压、速度等参数,以实现最佳焊接质量和减小变形。

需要注意的是,钢板焊接角的变形是正常的现象,完全消除变形是很困难的。

以上方法可以帮助减小变形的程度,但根据具体情况可能需要综合应用多种方法才能得到满意的效果。

如何更好的减小焊接变形修改后

如何更好的减小焊接变形修改后

如何更好的减小焊接变形焊接变形在实际生产中最为常见的现象,焊接变形无法彻底消除,只能最大限度的减小,比较实用的控制焊接变形的方法有如下几种:一、断续焊接法从焊接变形角度分析,在工件强度允许的前提下,尽量采用断续焊接。

因为断续焊接能很大程度上减小工件的受热,同时能减少焊缝对工件的约束,从而减小焊接变形。

我公司目前常用的焊接长度100mm,间隔100mm的断续焊方法,对焊接变形起到了很好的控制作用。

二、刚性固定法刚性固定法是将被焊构件加以固定的方法来限制焊接变形,此种方法适用于控制薄板的波浪变形与角变形,工程上采用的方法通常为工件互为支撑、胎具固定法来实现。

我公司在主拼研发项目U型焊接件中采用互为支撑的方法,两个工件为一组进行焊接,很好的控制了焊接变形,如图示。

三、反变形法为了抵消焊接残余变形,焊前先将焊接件与焊接残余变形相反的方向进行人为的安排预变形,使得焊接后工件趋于平整,此种方法在对接接头焊接时常常采用,使用时需要根据经验预估出焊后变形量,如反变形量留的适当,可以基本抵消焊接变形。

如图示。

焊接前焊接后四、自重法利用焊接件本身的质量在焊接过程中产生的变形来抵消焊接变形,既使工件自重方向与工件焊接变形的方向相反布置。

此种方法适用于长梁型工件,两端支撑状态时,利用重力作用下产生的挠度抵消部分焊接变形。

五、合理的焊接顺序1.结构截面对称、焊缝布置对称的焊接结构,采用先装配成整体,然后再按一定的焊接顺序进行焊接,是结构在整体刚性较大的情况下焊接,能有效的减少弯曲变形。

2.对称焊缝采用对称焊接。

对称的焊缝焊接时产生的变形趋势相反,虽然先焊接的焊缝与后焊接的焊缝变形不能完全对等抵消,但是也很大程度上减小变形。

3.不对称的焊缝先焊焊缝少的一侧。

先焊接的焊缝变形大,故焊缝少的一侧先焊时,使它产生较大的变形,然后再用另一侧多的焊缝引起的变形加以抵消,就可以减少整个结构的变形。

4.长焊缝同方向焊接。

如T型梁、工字梁等焊接结构,具有相互平行的焊缝,施焊时,应采用同方向焊接,可有效的防止弯曲变形。

消除焊接变形的方法

消除焊接变形的方法

焊接变形是焊接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它可能对焊接结构的形状、尺寸、精度和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

为了消除焊接变形,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反变形法:在焊接前或焊接过程中,人为地使焊件产生与焊接变形相反的变形,以抵消焊接变形。

这种方法需要在焊接前或焊接过程中精确计算和控制反变形量,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刚性固定法:将焊件固定在具有足够刚性的夹具或支撑物上,以防止焊接变形。

这种方法适用于小型、简单的焊件,但对于大型、复杂的焊件,由于刚性固定可能会产生较大的应力,因此需要采取其他措施来消除应力。

锤击法:在焊接过程中,使用锤击或振动焊件的方法来消除焊接变形。

这种方法需要在焊接过程中精确控制锤击或振动的力度和频率,以避免对焊件造成过大的损伤。

加热法:在焊接前或焊接过程中,对焊件进行局部或整体加热,以消除焊接变形。

这种方法需要在加热过程中精确控制加热的温度和范围,以避免对焊件造成过大的损伤。

机械校正法:在焊接后,使用机械工具对焊件进行校正,以消除焊接变形。

这种方法需要在机械校正过程中精确控制校正的力度和方向,以避免对焊件造成过大的损伤。

化学校正法:在焊接后,使用化学剂对焊件进行校正,以消除焊接变形。

这种方法需要在化学校正过程中精确控制化学剂的种类、浓度和作用时间,以避免对焊件造成过大的损伤。

以上是消除焊接变形的几种常见方法,可以根据不同的焊接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都需要在焊接过程中严格控制工艺参数,以避免产生过大的焊接变形。

预防焊接变形的措施

预防焊接变形的措施

焊接变形是焊接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它会影响焊接件的尺寸精度和外观质量。

以下是一些预防焊接变形的措施:
1. 预留反变形量:在设计焊接结构时,可以根据焊接变形的趋势和大小,预留一定的反变形量。

这样在焊接过程中,即使产生了变形,也可以通过预留的反变形量来抵消,从而达到防止或减少焊接变形的目的。

2. 选择合适的焊接顺序:焊接顺序对焊接变形的影响很大。

一般来说,应先焊短焊缝,后焊长焊缝;先焊薄板,后焊厚板;先焊中心,后焊边缘。

3. 采用合理的焊接方法:不同的焊接方法对焊接变形的影响也不同。

例如,电弧焊的变形较小,而气焊和氩弧焊的变形较大。

因此,在选择焊接方法时,应尽量选择变形小的方法。

4. 控制焊接参数:焊接参数(如电流、电压、焊接速度等)对焊接变形的影响也很大。

一般来说,应选择较小的焊接电流和较快的焊接速度,以减少焊接热输入,从而减小焊接变形。

5. 采用预热和后热处理:预热可以减小焊接热输入,从而减小焊接变形;后热处理可以通过改变焊缝和母材的金相组织,来减小焊接变形。

6. 采用工装夹具:通过使用工装夹具,可以固定焊接件的位置和形状,防止焊接过程中的位移和变形。

7. 采用多点对称焊接:通过在焊接件的多个位置同时进行焊接,可以分散焊接应力,从而减小焊接变形。

以上就是预防焊接变形的一些措施,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如何预防钢结构焊接中的局部变形

如何预防钢结构焊接中的局部变形

如何预防钢结构焊接中的局部变形
1、设计时尽量使工件各部分刚度和焊缝均匀布置,对称设置焊缝减少交叉和密集焊缝。

2、大型工件如形状不对称,应将小部件组焊矫正完变形后,在进行装配焊接,以减少整体变形。

3、工件焊接时应经常翻动,使变形互相抵消。

4、对于焊后易产生角变形的零部件,应在焊前进行预变形处理,如钢板v形坡口对接,在焊接前应将接口适当垫高,这样可使焊后变平。

5、制定合理的焊接顺序,以减少变形。

如先焊主焊缝后焊次要焊缝,先焊对称部位的焊缝后焊非对称焊缝,先焊收缩量大的焊缝后焊收缩量小的焊缝,先焊对接焊缝后焊角焊缝。

6、对尺寸大焊缝多的工件,采用分段、分层、间断施焊,并控制电流、速度、方向一致。

7、手工焊接较长焊缝时,应采用分段进行间断焊接法,由工件的中间向两头退焊,焊接时人员应对称分散布置,避免由于热量集中引起变形。

8、通过外焊加固件增大工件的刚性来限制焊接变形,加固件的位置应设在收缩应力的反面。

钢结构焊接中的局部为什么会变形
(1)加工人员操作不当,未对称分层、分段、间断施焊,焊接电流、速度、方向不一致,造成加工件变形的不一致。

(2)焊接时咬肉过大,引起焊接应力集中和过量变形。

(3)加工件的刚性小或不均匀,焊后收缩,变性不一致。

(4)加工件本身焊缝布置不均,导致收缩不均匀,焊缝多的部位收缩大、变形也大。

(5)焊接放置不平,应力集中释放时引起变形。

焊接变形的控制措施

焊接变形的控制措施

焊接变形的控制措施
(1)在焊接过程中,厚板对接焊后的变形主要是角变形。

实践中为控制变形,往往先焊正面的一部分焊道,翻转工件,碳刨清根后焊反面的焊道,再翻转工件,这样如此往复,一般来说,每次翻身焊接三至五道后即可翻身,直至焊满正面的各道焊缝。

同时在施焊时要随时进行观察其角变形情况,注意随时准备翻身焊接,以尽可能的减少焊接变形及焊缝内应力。

另外,设置胎夹具,对构件进行约束来控制变形,此类方法一般适用于异形厚板结构,由于厚板异形结构造型奇特、断面、截面尺寸各异,在自由状态下,尺寸精度难以保证,这就需要根据构件的形状,制作胎模夹具,将构件处于固定的状态下进行装配、定位,焊接,进而来控制焊接变形。

(2)采取合理的焊接顺序。

选择与控制合理的焊接顺序,即是防止焊接应力的有效措施,亦是防止焊接变形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根据不同的焊接方法,制定不同的焊接顺序,埋弧焊一般采用逆向法、退步法;CO2气体保护焊及手工焊采用对称法、分散均匀法;编制合理的焊接顺序的方针是“分散、对称、均匀、减小拘束度”。

焊接变形原因分析及其防止措施

焊接变形原因分析及其防止措施

焊接变形原因分析及其防止措施摘要:本文重点对常见焊接变形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根据原因分别从设计和工艺两个方面论述防止变形的措施。

关键词:焊接变形原因分析防止措施随着新材料、新结构和新焊接工艺的不断发展,有越来越多的焊接应力变形和强度问题需要研究。

焊接变形在焊接结构生产中经常出现,如果构件上出现了变形,不但影响结构尺寸的准确性和外观美观,而且有可能降低结构的承载能力,引起事故。

同时校正焊接变形需要花费许多工时,有的变形很大,甚至无法校正,造成废品,给企业带来损失。

因此掌握焊接变形的规律和控制焊接变形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焊接变形种类生产中常见的焊接变形主要有纵向收缩变形、横向收缩变形、挠曲变形、角变形、波浪变形、错边变形、螺旋变形。

这几种变形在焊接结构中往往并不是单独出现,而是同时出现,相互影响。

在这里重点对生产中经常出现的纵向收缩变形、横向收缩变形、角变形、错边变形进行分析。

二、焊接变形原因分析1.纵向收缩变形。

焊接时,焊缝及其附近的金属由于在高温下自由变形受到阻碍,产生的压缩性变形,在平行于焊缝的变形称之为纵向收缩性变形。

焊缝纵向收缩变形量可近似的用塑性变形区面积S来衡量,变形区面积S于焊接线能量有直接关系,焊接线能量越小,S越小,反之S越大。

同样截面的焊缝可以一次焊成,也可以分几层焊成,多层焊每次所用的线能量比单层焊时小得多,因此每层焊缝产生的塑性变形区的面积S比单层焊时小,但多层焊所引起的总变形量并不等于各层焊缝的总和。

因为各层所产生的塑性变形区面积和是相互重叠的。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多层焊所引起的纵向收缩比单层焊小,所以分的层数越多,每层所用的线能量就越小,变形也越小。

2.横向收缩变形。

横向收缩变形是指垂直于焊缝方向的变形,焊缝不但发生纵向收缩变形,同时也发生横向收缩变形,其变形产生的过程比较复杂,下面分几种焊缝情况来分析。

2.1堆焊和角焊缝。

首先研究在平板全长上对焊一条焊缝的情况。

当板很窄,可以把焊缝当作沿全长同时加热,采用分析纵向收缩的方法加以处理。

防止和减少焊接残余变形与应力的措施

防止和减少焊接残余变形与应力的措施

防止和减少焊接残余变形与应力的措施随着现代制造业的发展,焊接在各行各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无论是航空航天、汽车制造还是建筑工程,在这些领域中,焊接都是不可或缺的连接工艺。

然而,随之而来的焊接残余变形与应力问题也愈加引起人们的关注。

焊接过程中产生的残余变形与应力,不仅会影响工件的外观质量,还可能引发裂纹和变形等问题,严重影响其使用性能和寿命。

如何有效地预防和减少焊接残余变形与应力,成为了焊接工艺中的重要课题。

1.选材:材料的选择对于焊接残余变形和应力的控制至关重要。

在焊接过程中,通常会选择具有较高熔点和较小线膨胀系数的材料,以减少焊接时热影响区的热变形;还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填充材料。

2.焊接方式:合理选择焊接方式是减少焊接残余变形和应力的关键。

一般来说,采用低热输入、低变形的焊接方式,例如脉冲焊、激光焊等,能够有效降低焊接工件的残余变形和应力。

3.焊接顺序:合理规划焊接顺序也是减少残余变形和应力的重要手段。

通常情况下,应该首先焊接边缘,然后逐渐向内焊接,以减少焊接区域的热输入,降低残余变形和应力。

4.预热和后热处理:在一些情况下,通过预热和后热处理也能有效减少焊接残余变形和应力。

预热能够降低材料的硬度,减少焊接残余应力;后热处理则能够通过回火或退火处理,消除残余应力,提高焊接接头的韧性和稳定性。

5.夹具和辅助装置:采用合理的夹具和辅助装置也能有效减少焊接残余变形和应力。

夹具的设计应在尽量避免约束工件的能够保证焊接接头的稳固性;而辅助装置则可以提供额外的支撑,减少工件在焊接过程中的变形。

总结回顾:在焊接工艺中,预防和减少焊接残余变形与应力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合理选材、焊接方式、焊接顺序、预热和后热处理、夹具和辅助装置等措施,可以有效控制焊接过程中的残余变形和应力,保证焊接接头的质量和稳定性。

个人观点:作为焊接工艺的重要环节,防止和减少焊接残余变形与应力对于提高焊接接头的质量和稳定性至关重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焊接变形的种类。

焊接过程中焊件产生的变形称为焊接变形。

焊后,焊件残留的变形称为焊接残余变形。

焊接残余变形有纵向收缩变形、横向收缩变形、角变形、弯曲变形、扭曲变形和波浪变形等共六种,见图1,其中焊缝的纵向收缩变形和横向收缩变形是基本的变形形式,在不同的焊件上,由于焊缝的数量和位置分布不同,这两种变形又可表现为其它几种不同形式的变形。

2 焊件在什么情况下会产生纵向收缩变形?焊件焊后沿平行于焊缝长度方向上产生的收缩变形称为纵向收缩变形。

当焊缝位于焊件的中性轴上或数条焊缝分布在相对中性轴的对称位置上,焊后焊件将产生纵向收缩变形,其焊缝位置见表1。

焊缝的纵向收缩变形量随焊缝的长度、焊缝熔敷金属截面积的增加而增加,随焊件截面积的增加而减少,其近似值见表2。

表2 焊缝纵向收缩变形量的近似值(mm/m)对接焊缝连续角焊缝间断角焊缝0.15~0.3 0.2~0.4 0~0.1注:表中所表示的数据是在宽度大约为15倍板厚的焊缝区域中的纵向收缩变形量,适用于中等厚度的低碳钢板。

3 试述焊缝的横向收缩变形量及其计算。

焊件焊后在垂直于焊缝方向上发生的收缩变形称为横向收缩变形,横向收缩变形量随板厚的增加而增加。

低碳钢对接接头、T形接头和搭接接头的横向收缩变形量,见表3、表4。

对接接头横向收缩变形量的近似计算公式,见表5。

表5 对接接头横向收缩变形量的近似计算公式坡口形式横向缩短量计算公式Y形双Y形△L横=0.1δ①+0.6 △L横=0.1δ+0.4①δ——板厚(mm)。

当两板自由对接、焊缝不长、横向没有约束时,横向收缩变形量要比纵向的大得多。

4 焊件在什么情况下会产生弯曲变形?如果焊件上的焊缝不位于焊件的中性轴上,并且相对于中性轴不对称(上下、左右),则焊后焊件将会产生弯曲变形。

如果焊缝集中在中性轴下方(或下方焊缝较多)则焊件焊后将产生上拱弯曲变形;相反如果焊缝集中在中性轴上方(或上方焊缝较多),则焊件焊后将产生下凹弯曲变形。

又如果焊件相对焊件中性轴左、右不对称,则焊后将产生旁弯,焊件产生弯曲变形的焊缝位置,见表6。

5 试述焊件产生角变形的原因及其数值。

焊接时,由于焊接区沿板材厚度方向不均匀的横向收缩而引起的回转变形称为角变形见图1b。

产生角变形的原因是,焊缝的截面总是上宽下窄,因而横向收缩量在焊缝的厚度方向上分布不均匀,上面大、下面小,结果就形成了焊件的平面偏转,两侧向上翘起一个角度。

电渣焊缝由于焊缝厚度均匀,所以焊后焊件基本上不产生角变形。

有色金属和薄板,由于焊接过程中熔池承托不住焊件的重量,使两侧板下垂,结果会引起相反方向的角变形。

低碳钢对接接头在自由状态下,焊后角变形的实验值,见表7。

6 试述波浪变形和扭曲变形产生的原因。

⑴波浪变形焊后构件产生形似波浪的变形称为波浪变形。

薄板对接焊后,存在于板中的内应力,在焊缝附近是拉应力,离开焊缝较远的两侧区域为压应力,如压应力较大,平板失去稳定就产生波浪变形,见图1d。

此外,当焊件上的几条角焊缝靠得很近时,由每角焊缝所引起的角变形连贯在一起也会形成波浪变形,见图2。

波浪变形通常产生在薄板结构中。

⑵扭曲变形构件焊后两端绕中性轴相反方向扭转一角度称为扭曲变形,见图1e。

如果构件的角变形沿长度上分布不均匀和纵向有错边,则往往会产生扭曲变形。

如图3a 所示工字梁的四条角焊缝在定位焊后不采用适当夹具,按图3b 所示的焊接方向(相邻焊缝反向)进行焊接,这时角变形沿着焊缝长度逐渐增大,使构件扭转,即构件扭转,即产生扭曲变形。

7 如何利用合理的装配焊接顺序来控制焊接残余变形?不同的构件形式应采用不同的装配焊接方法。

1)结构截面对称、焊缝布置对称的焊接结构,采用先装配成整体,然后再按一定的焊接顺序进行生产,使结构在整体刚性较大的情况下焊接,能有效地减少弯曲变形。

例如,工字梁的装配焊接过程,可以有两种不同方案,见图4。

若采用图4b所示的边装边焊顺序进行生产,焊后要产生较大的上拱弯曲变形;若采用图4c所示的整装后焊顺序,就可有效地减少弯曲变形的产生。

2)结构截面形状和焊缝不对称的焊接结构,可以分别装焊成部件,最后再组焊在一起见图5。

图5b所示的方案由于焊缝1离中性轴距离较大,所以弯曲变形较大,而图5a所示的焊缝1的位置几乎与上盖板截面中性轴重合,所以对整个结构的弯曲变形没有影响。

8 如何利用合理的焊接顺序来控制焊接残余变形?⑴对称焊缝采用对称焊接当构件具有对称布置的焊缝时,可采用对称焊接减少变形。

如图4所示工字梁,当总体装配好后先焊焊缝1、2,然后焊接3、4,焊后就产生上拱的弯曲变形。

如果按1、4、2、3的顺序进行焊接,焊后弯曲变形就会减小。

但对称焊接不能完全消除变形,因为焊缝的增加,结构刚度逐渐增大,后焊的焊缝引起的变形比先焊的焊缝小,虽然两者方向相反,但并不能完全抵消,最后仍将保留先焊焊缝的变形方向。

⑵不对称焊缝先焊焊缝少的一侧因为先焊焊缝的变形大,故焊缝少的一侧先焊时,使它产生较大的变形,然后再用另一侧多的焊缝引起的变形来加以抵消,就可以减少整个结构的变形。

9 如何利用合理的焊接方向来控制焊接残余变形?为控制焊接残余变形而采用的焊接方向,有以下几种:⑴长焊缝同方向焊接如T形梁、工字梁等焊接结构,具有互相平行的长焊缝,施焊时,应采用同方向焊接,可以有效地控制扭曲变形,见图6a。

⑵逆向分段退焊法同一条或同一直线的若干条焊缝,采用自中间向两侧分段退焊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控制残余变形,见图6b。

⑶跳焊法如构件上有数量较多又互相隔开的焊缝时,可采用适当的跳焊,使构件上的热量分布趋于均匀,能减少焊接残余变形,见图6c。

10 如何利用反变形法来控制焊接残余变形?为了抵消焊接残余变形,焊前先将焊件向与焊接残余变形相反的方向进行人为的变形,这种方法称为反变形法。

例如,为了防止对接接头产生的角变形,可以预先将对接处垫高,形成反向角变形见图7a。

为了防止工字梁翼板焊后产生角变形,可以将翼板预先反向压弯见图7b。

在薄壳结构上,有时需在壳体上焊接支承座之类的零件,焊后壳体往往发生塌陷,为此,可以在焊前将支承座周围的壳壁向外顶出,然后再进行焊接见图7c。

采用反变形法控制焊接残余变形,焊前必需较精确地掌握焊接残余变形量,通常用来控制构件焊后产生的弯曲变形和角变形,如反变形量留得适当,可以基本抵消这两种变形。

11 如何利用刚性固定法来控制焊接残余变形?焊前对焊件采用外加刚性拘束,强制焊件在焊接时不能自由变形,这种防止焊接残余变形的方法称为刚性固定法。

采用压铁防止薄板焊后的波浪变形见图8。

刚性固定法简单易行,适用面广,不足之处是焊后当外加刚性拘束卸掉后,焊件上仍会残留一些变形,不能完全消除,不过要比没有拘束时小得多。

另外,刚性固定法将使焊接接头中产生较大的焊接应力,所以对于一些抗裂性较差的材料应该慎用。

12 如何利用散热法和自重法来控制焊接残余变形?⑴散热法焊接时用强迫冷却的方法将焊接区的热量散走,减少受热面积从而达到减少变形的目的,这种方法称为散热法,利用散热法减少薄板的焊接变形见图9。

图9b是将焊件浸入水中进行焊接(常用于小容器焊接)。

图9c是用水冷铜块进行冷却。

散热法不适用于焊接淬硬性较高的材料。

⑵自重法利用焊件本身的质量在焊接过程中产生的变形来抵消焊接残余变形的方法称为自重法。

如一焊接梁上部的焊缝明显多于下部,见图10a,焊后整根梁产生下凹弯曲变形。

为此焊前将梁放在两个相距很近的支墩上,见图10b,首先焊接梁的下部两条直焊缝,由于梁的自重和焊缝的收缩,将使梁产生弯曲变形,焊毕,将支墩置于两头,并使梁反身搁置,随后焊接梁的上部,由于支墩是置于梁的两头,梁的自重弯曲变形与第一次相反,不仅如此,上部焊缝的收缩变形方向也与下部焊缝收缩变形的方向相反,因此焊后梁的弯曲变形得以控制,见图10c。

13 如何利用机械矫正法矫正焊接残余变形?利用手工锤击或机械压力矫正焊接残余变形的方法叫机械矫正法。

手工锤击矫正薄板波浪变形的方法,见图11。

图11a表示薄板原始的变形情况,锤击时锤击部位不能是突起的地方,这样结果只能朝反方向突出,见图11b,接着又要锤击反面,结果不仅不能矫平,反而要增加变形。

正确的方法是锤击突起部分四周的金属,使之产生塑性伸长,并沿半径方向由里向外锤击,见图11 c,或者沿着突起部分四周逐渐向里锤击,见图11d。

利用机械力矫正焊接残余变形的方法,见图12。

图12a是利用加压机构矫正工字梁焊后的弯曲变形。

图1 2b是利用圆盘形辗轮辗压薄板焊缝及其两侧,使之伸长来消除薄板焊后的残余变形。

手工锤击矫形劳动强度大,技术难度高,但无须设备,适用于薄板的焊后矫形。

机械矫正效率高、速度快、效果好,但须要加压机构等设备,适用于中、大型焊件焊后的矫形。

14 如何正确进行火焰矫正焊接残余变形?利用火焰对焊件进行局部加热时产生的塑性变形,使较长的金属在冷却后收缩,以达到矫正变形的目的称火焰加热矫正法。

火焰加热矫正法矫正焊件残余变形时要注意以下事项:1)加热用火焰通常采用氧乙炔焰,火焰性质为中性焰,如果要求加热深度小时,可采用氧化焰。

2)对于低碳钢和低合金结构钢,加热温度为600~800℃,此时焊件呈樱红色。

3)火焰加热的方式有点状、线状和三角形三种,其中三角形加热适用于厚度大、刚性强的焊件。

4)加热部位应该是焊件变形的突出处,不能是凹处,否则变形将越矫越严重。

5)矫正薄板结构的变形时,为了提高矫正效果,可以在火焰加热的同时用水急冷,这种方法称为水火矫正法。

对于厚度较大而又比较重要的构件或者淬硬倾向较大的钢材,不可采用水火矫正法。

6)夏天室外矫正,应考虑到日照的影响。

因为中午和清晨原加热效果往往不一样。

7)薄板变形的火焰矫正过程中,可同时使用木锤进行锤击,以加速矫正效果。

15 试述用电磁锤法矫正焊接残余变形的工作原理。

电磁锤法又称强电磁脉冲矫正法,其矫正焊件变形的过程如下:把一个由绝缘的圆盘形线圈组成的电磁锤放置于焊件待矫正处,从已充电的高压电容向其放电,于是在线圈与焊件的间隙中出现一个很强的脉冲电磁场,见图13。

由此产生一个比较均匀(与机械锤相比)的压力脉冲,使该处产生与焊件变形反向的变形,用以矫正焊件的变形。

电磁锤法适用于电导率大的材料如铝、铜等板壳结构的矫形。

对电导率小的材料则需在焊件与电磁锤之间放置铝或铜质薄板。

电磁锤法矫正变形的优点在于:1)焊件表面没有撞击的锤痕。

2)矫形能量可精确地控制。

3)无需挥动锤头,可在比较窄小的空间内进行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