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武城二中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解析版)

合集下载

山东省德州 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考试-(含答案)

山东省德州 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考试-(含答案)

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考试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0分)1.下列几种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 人步行的速度约为B. 全新的2B铅笔长约18cmC. 课桌的高度约为D. 一张试卷厚度的大约1mm2.甲、乙两列火车在两条平行的铁轨上匀速行驶,两车交汇时,甲车座位上的乘客从车窗看到地面上的树木向北运动,看到乙车向南运动。

由此可判断()A. 甲、乙两车都向南运动B. 甲、乙两车都向北运动C. 甲车向南运动,乙车向北运动D. 甲车向北运动,乙车向南运动3.晓燕在学校春季运动会百米赛跑中以16s的成绩获得冠军,测得她在50m处的速度是6m/s,到终点时的速度为7.5m/s,则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A. B. C. D.4.关于运动和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加油机在空中给受油机加油时,它们是相对运动的B. 卡车拉着货厢在公路上匀速行进时,它们是相对运动的C. 两辆赛车在赛道上行驶时,它们是相对静止的D. “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对接成功时,它们是相对静止的5.一短跑运动员在5s内跑完了50m,汽车行驶的速度是54km/h,羚羊奔跑的速度是20m/s,那么三者速度从小到大的顺序是()A. 运动员、汽车、羚羊B. 汽车、羚羊、运动员C. 羚羊、汽车、运动员D. 运动员、羚羊、汽车6.我们生活在-个充满声音的世界中,关于声音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声音是由空气的振动产生的B. 声音是一种波,它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 我们能够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响度不同D. 我们常说声音“震耳欲聋”,是指它的响度很大7.如图1所示,四个相同的玻璃瓶里装水,水面高度不同。

用嘴贴着瓶口吹气。

如果能分别吹出“dou(1)”“ruai(2)”“mi(3)“fa(4)”四个音阶,则与这四个音阶相对应的瓶子的序号()A. 丙、乙、甲、丁B. 乙、丙、甲、丁C. 甲、乙、丙、丁D. 丁、丙、乙、甲8.往暖瓶里灌开水的时候,听声音就能判断水位的高低,因为()A. 随着水位升高,音调逐渐升高B. 随着水位升高,音调逐渐降低C. 灌水过程中音调保持不变,音响越来越大D. 灌水过程中音调保持不变9.下列描述的现象中,属于液化的是()A. 铁块熔成铁水B. 湿衣服晾干C. 河水结成冰D. 沸水上方出现白气10.下列关于热现象说法正确的是()A. 冬天,东北菜窖放一桶水,是为了让水凝固放热,让菜吸热,不至于冻坏B. 夏天,我们看到冰糕冒白气是一种汽化现象C. 从冰箱取出的易拉罐过一会表面有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D. 用久了的白炽灯泡表面发黑,是钨蒸汽液化后在凝固的结果11.关于光的反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为时,反射角也为B. 入射角增大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也增大C. 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反射光线也靠近法线D. 镜面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1小题,共17.0分)12.小明在表演二胡时,用弓拉动琴弦,使琴弦______而发声;小明右手拉弓,左手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__。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八年级物理)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八年级物理)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八年级物理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6分)1.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人们的许多物理知识是通过观察和实验,经过认真的思索而总结出来的。

意大利科学家在一次比萨大教堂参加活动,发现教堂穹顶上的吊灯因风吹过不停地摆动,尽管吊灯的摆动幅度越来越小,但每一次摆动的似乎相等,从而促进了钟表的研制,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2.一辆小汽车在平直的水平公路上行驶,在这条公路上任意取如图所示的4段路程,并将小汽车通过的各段路程及对应的时间记录下来。

据此可判断:全程来看小汽车在做直线运动(填“匀速”或“变速”),前30s的平均速度为m/s。

3.如下左所示的体温计,它的最小分度值是℃。

图中A处结构的好处是,读数时,。

4.如上右图所示,取一支大注射器,拉动活塞使注射器里吸进一些乙醚,取下针头,用橡皮帽把注射器的小孔堵住。

向外拉动活塞,到一定程度时,注射器里的液态乙醚消失,这是一个________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然后推活塞,到一定程度时,可以观察到会有液态乙醚出现,这表明用________方法可以使气体液化。

5.小明把手放在喉咙处讲话,感觉喉头振动了,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产生的;花样游泳运动员,能潜在水中听到音乐,说明能够传声。

6.成语“万籁俱寂”用来形容夜晚的宁静,从声音特性分析,这主要是指夜晚声音的很小;宇航员在月球上对着山崖喊话,(选填“能”或“不能”)听到回声。

7.小明发现,在使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碘的升华实验时,很容易造成碘的熔化(熔点113.5°C)。

针对上述不足,小明与他的同学们讨论后将实验进行改进:将装有固态碘的玻璃管放入沸水中,玻璃管中很快就有紫色的碘蒸气产生,并排除了碘熔化的可能性。

实验表明在碘升华和熔化时需要吸收热量。

是什么因素影响碘的升华或熔化,你的猜想是:。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8.下列数据中,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教室课桌的高度约为80cm B.孟津县6月份的平均气温约6℃C.眨眼睛所用的时间是0.1s D.某中学生身高约165cm9.在测量水的温度时,小明(甲)、小红(乙)和小兰(丙)的读数方法如图所示,则【】A.小明的方法正B.小红的方法正确C.小兰的方法正确D.三人的方法都正确10.下列几种运动中,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划破夜空的流星运动B.奔驰骏马的运动C.上课的铃声传到同学们耳中D.地球绕太阳公转11.如图所示,是用示波器显示的不同乐器发出不同声波的波形图,其中频率最大的是【】长笛小提琴手风琴二胡A B C D12.为了使教室内的同学们免受环境噪声干扰,采取下面的哪些方法是有效、合理的【】A.老师讲话声音大一些B.每个学生都带一个防噪声的耳罩C.在教室周围植树D.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13.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误差只能尽量减小,而不能消除B.测量可以做到没有误差C.测量中采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可以消灭误差D.测量中的误差是由于错误而造成的,因此是可以避免的14.冰糖葫芦(如图)的制作方法是:将洗净的山楂穿在竹签上,然后将一定量的白糖(晶体)放入锅中加热,待白糖变为糖浆后,将山楂蘸上糖浆,等山楂上的糖浆冷却变成固态即可【】A.白糖变为糖浆属于液化过程B.糖浆冷却变成固态为放热过程C.白糖变为糖浆的过程中有一段时间温度不变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15.用分度值为毫米的刻度尺直接测量一张纸的厚度测不出来,这时可将许多相同的纸叠起来,使之有足够的厚度,用刻度尺测出总长度除以张数,就可间接测出一张纸的厚度了。

山东省武城县第二实验中学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测试物理试卷

山东省武城县第二实验中学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测试物理试卷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测试八年级物理试题(总分:70分,时间:80分钟)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下列关于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B.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其发出的声音C.城区部分道路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D.用超声波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够传递能量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雾和露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B.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C.用久的灯泡钨丝变细是升华现象D.夏天打开冰箱门看到的“白气”,是从冰箱里冒出的水蒸气3.如图描述的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4.检查视力时,人与视力表的距离要求为5m,由于医务室房间太小,医生首先将视力表贴在一面墙上,然后在对面墙上正对着视力表挂一大平面镜,视力表到镜子的距离为3m,检查视力时( )A.人应面对镜而坐,人与镜的距离为2mB.人应面对镜而坐,人与镜的距离为2.5mC.人应面对视力表而坐,人与视力表的距离为2.5mD.人应面对视力表而坐,人与视力表的距离为3m5.承承的小猫在平面镜前欣赏自己的全身像,如图1此时它所看到的像是图中的 ( )6. 关于实像和虚像,判断正确的是( )A.平面镜只能成虚像,凸透镜只能成实像B.虚像是人的错觉,并没有光线进入人眼C.由光的反射成虚像,折射成实像D.实像能显示在光屏上,虚像不能7. 潜水员在水中看见岸上的景物实质是( )A. 景物的实像,像在景物的下方B. 景物的虚像,像在景物的下方C. 景物的实像,像在景物的上方D. 景物的虚像,像在景物的上方8.放映幻灯时,要想使银幕上出现大的“F”字母,幻灯片正确的放法应该是( )A. B. C. D.9.有一个个凸透镜,其焦距为13cm,若一物体距凸透镜的距离为21cm,则其成像特点应该是 ( )A.正立、放大的虚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C.倒立、等大的实像 D.倒立、放大的实像10.如图所示的凸透镜,若把它用在放大镜上,则物体应放的位置为()a b c d e oF F2f 2fA、b点B、a点C、e点D、c点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1.如上图所示的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物体的长度记录为.12.起重机将一箱货物在5s内匀速提升了15m,货物的速度大小为m/s,合 km/h。

2015-2016学年山东省德州市武城二中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

2015-2016学年山东省德州市武城二中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

2015-2016学年山东省德州市武城二中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本大题共40小题,共40.0分)1.测量一木板的长度,在如图所示的各种情况中正确的是()A. B. C. D.【答案】C【解析】解:A.测量的始端未与0刻度线对齐,操作错误B.读数时视线要未与尺面垂直,读数错误C.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操作正确;D.刻度尺有刻度的一面没有紧贴被测部分,操作错误故选C.刻度尺的使用规则:(1)首先要了解刻度尺:①量程是多少;②零刻度是否磨损;③分度值是多少;(2)使用时:①刻度尺要与被测部分对齐;②让刻度尺有刻度的一面紧贴被测部分,测量的始端与0刻度线对齐,如果0刻度线磨损,可以与其它整格刻线对齐,测量结果要减去前面的数值;③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④读数时结果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⑤记录数据要写单位.此题考查的是刻度尺的使用,在物理实验和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刻度尺,我们要熟练掌握其使用和读数方法.2.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误差的产生与测量的仪器有关B.误差的产生与测量的人有关C.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是减小误差的有效方法D.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将能完全消灭误差【答案】D【解析】解:误差是指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误差的产生与测量的仪器有关,与测量的人有关;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只能尽量的减小.减小误差的办法有:尽量使用较精密的测量工具;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故ABC正确,D错误.故选D.所谓误差是指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误差与在测量过程中产生的错误又不尽相同,错误是指在测量过程中由于操作不规范不按照规定测量而产生的结果,错误可以避免,只要规范测量,遵循仪器的使用规则可避免错误,但是误差不能消除,因为它的产生是与测量的人和测量的仪器的精密程度有关,只能尽量的减小,不能消除.误差是我们测量时不可避免产生的,是正常的,我们要正视误差.3.用三角板和刻度尺配合,先后4次测量小球的直径,其测量结果分别为1.76cm、1.78cm、1.74cm、1.78cm,则小球的直径应取()A.1.78cmB.1.765cmC.1.77cmD.1.76cm【答案】C【解析】解:小球的直径d=≈1.77cm.故选C.多处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因此求出4次测量结果的平均值最接近小球的直径.长度的测量比较准确的数值应是多次测量取平均值,这是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常用的测量方法.4.小云同学在测量木板长度时,用两把刻度尺进行了测量,如图所示,以下测量结果最接近木块真实值的是()A.3.2cmB.3.30cmC.3.3cmD.3.5cm【答案】B【解析】解:由图知:上面的刻度尺上1cm之间有2个小格,所以1个小格代表的是0.5cm=5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5mm;木块左端与0刻度线对齐,右端与3.3cm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为L上=3.3cm.下面的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1个小格代表的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木块左端与0刻度线对齐,右端与3.30cm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为L下=3.30cm.因为下面刻度尺的准确程度较高,所以木块的长度更接近于3.30cm.故选B.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之前,要明确其分度值;注意长度是否从0刻度线量起,起始端从0开始的,读出末端刻度值即为物体长度,同时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一般说,测量工具的分度值越小,测量的准确程度越高.所以我们要根据具体测量要求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5.水中游得最快的旗鱼,速度可达108km/h,陆地上跑得最快的猎豹,每秒可跑40m,空中飞行最快的褐海燕,每分钟能飞行5km.比较它们的速度大小,则()A.猎豹最大B.旗鱼最大C.褐海燕最大D.三者一样大【答案】C【解析】解:旗鱼的速度;猎豹的速度;褐海燕的速度.故选C.根据求出猎豹和褐海燕的运动速度,将速度单位换算统一,进行比较.此题考查的是物体运动速度的比较,解题的关键是物体速度的换算.6.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它通过45m的路程时用了30s的时间,那么它前15s内的速度为()A.0.5m/sB.1.5m/sC.2m/sD.3m/s【答案】B【解析】解:物体运动速度:v===1.5m/s,因为物体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它前15s内的速度也是1.5m/s.故选B.根据v=求出其运动速度,因为物体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所以速度值是不变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速度计算公式和匀速直线运动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基础性题目.7.一列队伍长50米,行进速度2.5m/s,经过一座100m的涵洞,当队伍全部穿过涵洞时,总共需要()A.60sB.40sC.50sD.80s【答案】A【解析】解:队伍从队首进洞到队尾离洞,一共行走的路程为S=S队+S洞=50m+100m=150m,当队伍全部穿过涵洞所需要的时间为t===60s.故选A.当队伍全部穿过涵洞时,队伍经过的距离为队伍的长度与涵洞长度之和,行进速度已知,根据公式t=可求所需的时间.本题考查时间的计算,关键是速度公式及其变形的灵活运用,难点在于路程的确定,这也是本题的重点.8.如图是甲、乙两辆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的小车的s-t图象,由图象可知()A.7~20秒钟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B.在0~5秒时间内,乙车的速度比甲车的速度大C.第10秒钟时,甲、乙两车速度相同D.经过5秒钟,甲车通过的路程比乙车大【答案】B【解析】解:A、乙车在7~20s内的图象是一条和时间轴平行的直线,所以乙车处于静止状态,故A错误;B、由图象看出两车在0~5s内的图象是一条斜线,表示两车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且在相同时间内甲车通过的路程小于乙车通过的路程,所以v甲<v乙,故B正确;C、由图象看出两车在10s末相遇,此时乙处于静止状态,甲还在匀速运动,二者速度不相同,故C错误;D、由图象看出甲车在5s末的路程10m,乙车在5s末的路程15m,所以在5s末乙通过的路程大于甲,故D错误.故选B.(1)在s-t图象中,和时间轴平行的线段表示物体处于静止状态;(2)在s-t图象中,一条过原点的斜线表示物体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根据图象读出甲乙两车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即可比较出两车的运动速度;(3)由图知,两车在10s末相遇,此时乙处于静止状态,甲还在运动.(4)根据图象读出5s通过的路程是否相等.本题考查了由s-t图象比较物体的速度大小、判断两车的位置关系等内容,由图象判断小车的运动性质、找出小车的路程与所对应的时间,是解题的关键.9.如图所示的图象中,描述的是同一种运动形式的是()A.甲与丙B.甲与乙C.丙与丁D.乙与丙【答案】D【解析】解:如果是s-t图象,则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距离,因速度不变,s与t成正比,所以图象是过点O的射线,如图丙.如果是v-t图象,则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速度,因速度不变,所以图象是平行于横轴的射线,如图乙.故选D.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的图象有两种表示方法:s-t图象和v-t图象.一定要分清楚其本质的不同.本题考查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如何通过图象来表示.图象能很直接的反应物体的运动规律,对于图象题,首先看清两个坐标轴所表示的物理量,再顺着图象看随横坐标轴变化,纵坐标轴如何变化,找到物体的运动规律.10.公路上,一辆汽车以72km/h的速度匀速行驶,它用30s追上了它前方450m处的一辆匀速行驶着的自行车,这辆自行车的速度是()A.5m/sB.10m/sC.15m/sD.20m/s【答案】A【解析】解:72km/h=20m/s;汽车运动的距离s汽=v汽t=20m/s×30s=600m;自行车运动的距离s=600m-450m=150m;自行车的速度v===5m/s.故选A.已知汽车的速度和行驶时间,根据公式s=vt可求汽车行驶的距离;汽车行驶的距离等于450m与自行车行驶距离之和,从而求出自行车30s运动的距离,再利用公式v=求出自行车的速度.本题考查速度和路程的计算,难点是明白汽车经过的路程等于450m与自行车行驶距离之和;解题过程中要注意单位的换算.11.下列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音都是靠空气来传播的B.只要物体振动,就能听到声音C.回声是声音被障碍物反射而形成的D.声音的传播速度不受周围环境温度的影响【答案】C【解析】解:A、声音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不符合题意;B、物体振动会发出声音,但需要有介质传播才可以听到声音,不符合题意;C、回声是声音被障碍物反射而形成的,说法正确,符合题意;D、声音的传播速度受周围环境温度的影响,不符合题意;故选C.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进行分析解答.12.正在拉二胡的一位同学不断用手指上下移动去控制琴弦,这样做的目的是()A.使二胡发出不同的音调B.为了获得更好的音色C.为了获得更大的响度D.阻止琴弦振动发音【答案】A【解析】解:二胡发声是由琴弦的振动产生的,琴弦的长度不同,则振动的快慢就会不同,导致发出声音的音调就会不同,所以可以不断用手指上下移动去控制琴弦,这样做是为了改变二胡发出声音的音调,从而会有美妙的音乐;故选A.物理学中把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的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此题考查了音调的定义及其影响因素,会结合实例进行分析.13.两列声波在同一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如图甲、乙所示,则这列声波()A.音调不同B.响度不同C.音色不同D.音调、响度和音色均不同【答案】C【解析】解:甲、乙的波形特点是:相同时间内出现的次数相同,说明振动的频率相同,则音调相同;波偏离平衡位置幅度也相同,则响度也相同;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和特色,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因为两列波的形状不同反映了波的音色不同,故图中它们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故选:C.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频率从波形上显示为排列密集;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振幅从波形上显示为偏离平衡位置远;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和特色,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通过比较声音的波形图来考查频率对音调的影响和振幅对响度的影响,解题的关键是能够从波形图上看懂频率和振幅.14.下列现象中,不是依靠声获得信息的是()A.有经验的养蜂人听蜜蜂的“嗡嗡”声就知道它是否采了蜜B.夏天里人们买西瓜,要捧起来拍两下听听声音来分辨西瓜的好坏C.小明往水瓶里倒开水,能听出水瓶里的水满不满D.人们利用超声波清洗钟表等零件【答案】D【解析】解:A、蜜蜂带着花蜜音调低,不带花蜜音调高,所以根据“嗡嗡”声就能判断它是否采了蜜;B、西瓜的生熟可以通过拍拍西瓜听听声音来辨别,这都是利用了声音能够传递信息;C、往热水瓶中倒水的声音是空气柱振动产生的,倒的水越多,音调就越高通过听声音就能判断是否已装满;D、利用超声波清洗钟表等精密零件,是利用超声波的破碎能力来清洗的,即是利用声音能够传递能量.故选D.要解答本题需掌握:声音能够传递信息和能量,以及传递信息和能量的区别.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声音传递信息与声音传递能量的特点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15.噪声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以下防治噪声的方法中可行的是()A.通过科学研究,使噪声源不发生振动B.建筑工地不允许使用大型机械C.将所有噪声源隔离在真空容器中,以避免噪声干扰D.城市里在穿行住宅区的高速公路两旁建隔音墙,一般道路两旁植树种花【答案】D【解析】解:A、在噪声的产生处可以减弱噪声,物体只要振动就会发出声音,不振动就不能工作,不符合题意;B、工地没有大型机械工作无法进行,不符合题意;C、所有的噪声源都隔离在真空容器里不现实,不符合题意;D、在高速公路两旁建隔音墙、道路两旁植树种花都可以在声音的传播途中减弱噪声,办法可行,符合题意;故选D.解决此题的关键是知道防治噪声污染可以从噪声的产生、噪声的传播及噪声的接收这三个环节进行防治.解决此类题目要结合防治噪声的途径进行解答,噪声的减弱办法是针对声音的产生、传播、接收这三个过程来采取措施的.16.用体温计测得甲的体温为37.50℃,若没有甩过,又用它依次去量乙和丙的体温,已知它们的实际体温为36.90℃和38.60℃,那么两次测温后下列数据正确的是()A.36.90℃和38.60℃ B.37.50℃和38.60℃C.36.90℃和37.50℃D.37.50℃和37.50℃【答案】B【解析】解:根据体温计的特点,使用前用力甩一下玻璃泡上方的水银才能回到玻璃泡中;没有甩的体温计的读数是37.50℃,直接用来测量人的体温,若体温高于37.50℃,体温计中的水银会上升,测量是比较准确的;若病人的体温不高于37.50℃,体温计中的水银不会下降,依然显示的是37.50℃.所以体温是36.90℃的人测量的结果是37.50℃,体温是38.60℃的人测量的结果是38.60℃.故选B.体温计玻璃泡的上方有一段非常细的缩口,它可以使体温计玻璃泡上方的水银不能很快的流回玻璃泡中,所以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读数,同时体温计在使用前要用力甩一下,将水银甩回玻璃泡中.此题考查的是体温计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给我们的启示是:使用之前别忘了“甩一下”.17.下面关于常用温度计的使用中,错误的是()A.温度计不能用来测量超过它的最高刻度的温度B.温度计的玻璃泡要跟被测物体充分接触C.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D.读数时,要把温度计从液体中拿出来再读数【答案】D【解析】解:A、温度计不能用来测量超过它的最高刻度的温度,否则会涨破温度计.不符合题意.B、温度计的玻璃泡要跟被测物体充分接触,使温度计的示数和液体的温度相同再读数.不符合题意.C、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否则会使测量值偏大或偏小.不符合题意.D、读数时,要把温度计从液体中拿出来再读数,会造出测量值偏大或偏小.符合题意.故选D.使用温度计之前,要观察温度计的零刻度、分度值、量程.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温度计浸没在被测液体中要稍候一会儿,待到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要和温度计的液柱的上表面相平.掌握温度计的正确使用,并且理解正确使用的原因.18.如图所示四种测量水温的方法,其中正确的为()A. B. C. D.【答案】D【解析】解:在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所以选项A、B、C错误,选项D正确.故选D.在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正确的方法是:①测量前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选择合适的温度计,明确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②测量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③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④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的液柱上表面相平.此题考查的是温度计的正确使用,在物理实验和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温度计,我们要熟练掌握其使用和读数方法.19.一只刻度均匀的温度计,插在冰水混合物中,显示温度是2℃;插在1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显示温度是96℃,那么当它插入水中显示温度为25℃时,水的实际温度是()A.25℃B.27℃C.24.5℃D.无法判断【答案】C【解析】解:温度计一个小格表示的温度等于℃≈1.06℃;温度计显示温度为25℃时,水的实际温度1.06℃×(25-2)+0℃≈24.5℃.故选C.根据温度计示数的均匀性来分析.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是100℃;而温度计测量冰水混合物体的温度是2℃,标准大气压沸水的温度是96℃,中间是94个小格,求出一个小格表示的温度;温度计插入水中显示温度是25℃,距离2℃有23个小格,求出23个小格表示的温度加上温度计显示为2℃时的实际温度0℃,就是水的实际温度.对于温度计不准时的有关计算,我们要先求出温度计一小格表示的温度,然后乘以温度计的水银柱相对于0℃上升了多少格,求出物体的实际温度.20.用手分别接触温度相同的冰和的水,会觉得冰比水凉,这是因为()A.冰的温度比水低B.冰是固体,水是液体C.冰熔化时要从手上吸受大量的热D.这是人的错觉【答案】C【解析】解:就温度来说,冰和水是一样的,按说手接触它们时感觉应该相同,但由于冰要熔化,从手上吸热,使手感到更凉.故选C.熔化过程要吸收热量,有致冷作用.该题考查熔化吸热,是一道基础题.21.下列图象中,能正确描述液体凝固成晶体的图象是()A. B. C. D.【答案】C【解析】解:A、固体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升高,符合非晶体的熔化特点,是非晶体的熔化图象.不符合题意.B、液体不断放出热量,温度不断降低,符合非晶体的凝固特点,是非晶体的凝固图象.不符合题意.C、液体温度降低到一定温度,不断放热,温度保持不变,符合晶体凝固特点,是晶体凝固的图象.符合题意.D、固体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到达一定温度,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符合晶体熔化特点,这是晶体的熔化图象.不符合题意.故选C.要掌握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晶体熔化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凝固过程中,不断放出热量,温度保持不变;非晶体熔化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不断上升.凝固过程中,不断放出热量,温度不断下降.此题考查了晶体的凝固与熔化图象与非晶体凝固、熔化图象的区别,关键是搞清晶体和非晶体在凝固过程和熔化过程中的特点.22.下列事例中,能使蒸发变慢的措施是()A.用电热吹风机将头发吹干B.将水果密封在塑料袋中放入冰箱C.将湿衣服晾到向阳、通风的地方D.用扫帚把洒在地面上的水向周围扫开【答案】B【解析】解:A、用电热吹风机将湿头发,升高了水上水分的温度,加快了头周围的空气流动速度,从而加快了蒸发;B、用保鲜膜把蔬菜包好,减慢了蔬菜上方的空气流动速度,放在冰箱中,降低了蔬菜的温度,从而减慢蒸发;C、将湿衣服晾到向阳、通风的地方,升高了水上水分的温度,加快了湿衣服周围的空气流动速度,从而加快了蒸发;D、用扫帚把地上的水扫开,增大了水的表面积,从而加快了蒸发.故选B.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体上方的空气流动速度;要减慢蒸发,就要降低液体的温度、减小液体的表面积、减慢液体上方的空气流动速度;若液体的温度升高、液体的表面积增大、液体上方的空气流动速度加快则会加快蒸发.此题考查影响蒸发快慢因素在生活中的应用,是一道应用题;物理知识是要应用于生活的,我们要利用我们学过的物理知识来改变我们的生活.23.水烧开后,壶嘴向处喷出“白气”,这“白气”形成过程是()A.先液化再蒸发B.先汽化再液化C.先升华再液化D.先汽化再凝华【答案】B【解析】解:水烧开后,壶中的热水吸收热量发生汽化现象,变成水蒸气;壶中冒出的水蒸气在空气中遇冷,液化成小水滴,就是我们看到的“白气”;所以“白气”的形成过程是先汽化再液化;故选B.(1)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叫液化,此过程须放热;(2)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叫汽化,此过程须吸热.此题主要考查汽化和液化这两种物态变化,对汽化和液化过程的特点要记清楚,不能混淆.24.下列的几组物态变化过程中,都要放热的是()A.凝华和升华B.升华和汽化C.液化和凝固D.熔化和液化【答案】C【解析】解:熔化、汽化和升华是吸热;液化、凝固和凝华是放热.故选C.要解答本题需掌握:在六种物态变化中,熔化、汽化和升华是吸热;液化、凝固和凝华是放热.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物质的几种物态变化,以及吸热还是放热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25.用久的白炽灯泡灯丝变细、玻璃泡壁发黑,钨丝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凝固B.升华C.凝华D.先升华后凝华D【解析】解:用久的灯泡灯丝变细,是由于钨丝在高温状态下发生了升华现象,变成了钨蒸气;灯泡发黑,是由于灯泡内的钨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灯泡内壁,发生了凝华现象,形成的固态钨附着在内壁上.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在一定条件下,物质的三种状态间可以相互转化;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在分析物质是发生哪种物态变化时,关键要抓住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26.关于光的传播,下列几种说法正确的是()A.光只有在真空中才能沿直线传播B.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C.光在同种介质中沿直线传播D.光在任何条件下都是沿直线传播的【答案】B【解析】解: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介质不同或同种介质但介质不均匀,光不会沿直线传播,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才是沿直线传播的,光进入不同的介质或介质不均匀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变化.本题考查光的直线传播,相对比较简单,属于基础题.27.夏日炎炎,人们总喜欢躲在大树的阴影下乘凉.树荫的形成是由于()A.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像B.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影C.小孔形成的像D.小孔形成的影【答案】B【解析】解:太阳光被树叶遮挡后,在下边形成一个黑色的区域,形成阴凉实际上就是大树的影子,是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选B.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首先要明确影子的形成,当光遇到不透明物体时,在物体的后方形成一个暗区,这就是所谓的影子.树荫的形成和树阴下的地面上出现的圆形光斑的不同之处是,树阴下的地面上出现的圆形光斑是太阳光通过浓密的树叶中的小孔所成的太阳的像,是实像,也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而树荫就是大树的影子,二者不要混淆.28.在纸上剪一个很小的方形孔,让太阳光垂直照在方形孔上,那么地面上产生的光斑()A.是方形的B.是圆形的C.它是小孔的像D.是长方形的【答案】B【解析】解:当太阳光通过纸上的方形小孔时,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在地面上就会形成太阳的像,因此光斑的形状与太阳的形状一样,是圆形的,与孔的形状无关,故B说法正确.。

山东省德州市武城二中2015_2016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模拟试卷(一)(含解析)

山东省德州市武城二中2015_2016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模拟试卷(一)(含解析)

2015-2016学年山东省德州市武城二中高一(上)期中物理模拟试卷(一)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6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7~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下列物理量中属于标量的是()A.加速度B.速度 C.速度变化量D.时间2.A、B、C三质点同时同地沿一直线运动,其x﹣t图象如图所示,则在0~t0这段时间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质点A的位移最大B.质点C的平均速度最小C.质点A在t0时刻的瞬时速度最大D.三质点平均速度相等3.一小球从离地面5m高处自由下落,被水平地面反弹后,在离地1m高处被接住,则小球在上述过程中的()A.位移是4m,方向竖直向下B.路程是4mC.位移是1m,方向竖直向上D.路程是6m4.一辆汽车从车站以初速度为零匀加速直线开去,开出一段时间之后,司机发现一乘客未上车,便紧急刹车做匀减速运动.从启动到停止一共经历t=10s,前进了15m,在此过程中,汽车的最大速度为()A.1.5 m/s B.3 m/s C.4 m/s D.无法确定5.A、B、C三点在同一直线上,一个物体自A点从静止开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B点时的速度为v,到C点时的速度为2v,则AB与BC两段距离大小之比是()A.1:4 B.1:3 C.1:2 D.1:16.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重力加速度表示自由下落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B.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C.从同一地点同时释放两个质量不同的物体,若不计空气阻力,两物体同时落地D.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就是自由落体运动7.若汽车的加速度方向和速度方向一致,当加速度减小时,则()A.汽车的速度仍在增大B.汽车的速度也在减小C.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汽车的速度达到最大D.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汽车静止8.一石块从楼房阳台边缘向下做自由落体运动到达地面,把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分为相等的三段,如果它在第一段时间内的位移是1.2m,那么它在第三段时间内的位移是()A.1.2m B.3.6m C.6.0m D.10.8m9.一个物体自距地面高为H的位置处自由下落(不计空气阻力),当它的速度到着地速度的一半时,它下落的高度为()A.B. H C. H D.10.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由甲地出发,沿平直公路开往乙地,汽车先做匀加速运动,接着做匀减速运动,开到乙地刚好停止,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那么在0~t0和t0~3t0这两段时间内的()A.加速度大小之比为3:1 B.加速度大小之比为2:1C.位移大小之比为1:3 D.位移大小之比为1:2二、实验题(本题2小题,共14分)11.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得到一条纸带如图所示,A、B、C、D、E、F为相邻的6个计数点,若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0.1s,则粗测小车的加速度为m/s2,B点的瞬时速度为m/s.12.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我们得到如图所示的纸带数据(图中的点是每5个点为一个计数点,纸带的运动方向向左),则C点的瞬时速度为,小车做运动.则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三、计算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46分)13.有一条竖直悬挂起来的长为4.2m的细杆AB,在杆的正下方离B端0.8m的地方有一个水平放置的圆环C,若让杆自由下落(g=10m/s2)求:(1)杆从下落开始,上端A及下端B到达圆环所经历的时间;(2)AB杆通过圆环的过程中所用时间.14.汽车刹车后,停止转动的轮胎在地面上发生滑动,产生明显的滑动痕迹,即常说的刹车线.由刹车线长短可以得知汽车刹车前的速度大小,因此刹车线的长度是分析交通事故的一个重要依据.若某汽车刹车后至停止的加速度大小为7m/s2,刹车线长为14m,求:(1)该汽车刹车前的初速度v0的大小(2)该汽车从刹车至停下来所用时间t(3)在此过程中汽车的平均速度.15.跳伞运动员做低空跳伞表演,他离开飞机后先做自由落体运动,当距离地面125m时打开降落伞,伞张开后运动员就以14.3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到达地面时速度为5m/s.求:(g=10m/S2)(1)运动员离开飞机时距地面的高度为多少?(2)离开飞机后,经过多少时间才能到达地面?16.平直公路上有甲、乙两辆汽车,甲以0.5m/s2的加速度由静止开始行驶,乙在甲的前方200m处以5m/s的速度做同方向的匀速运动.问:(1)甲何时追上乙?甲追上乙时的速度为多大?此时甲离出发点多远?(2)在追赶过程中,甲、乙之间何时有最大距离?这个距离为多大?2015-2016学年山东省德州市武城二中高一(上)期中物理模拟试卷(一)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6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7~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下列物理量中属于标量的是()A.加速度B.速度 C.速度变化量D.时间【考点】矢量和标量.【分析】即有大小又有方向,相加时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的物理量是矢量,如力、速度、加速度、位移、速度变化量等都是矢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是标量,如路程、时间、质量等都是标量.【解答】解:加速度、速度和速度变化量都是即有大小又有方向,相加时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的物理量,都是矢量,只有时间是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是标量,故D正确.故选:D.【点评】标量的特点有两个:一是没有方向,二是遵守代数加减法则进行运算.2.A、B、C三质点同时同地沿一直线运动,其x﹣t图象如图所示,则在0~t0这段时间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质点A的位移最大B.质点C的平均速度最小C.质点A在t0时刻的瞬时速度最大D.三质点平均速度相等【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专题】比较思想;图析法;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分析】由位移与时间的图象纵坐标的变化量读出位移关系,再根据平均速度公式判断平均速度的大小.瞬时速度由图象的斜率分析.【解答】解:ABD、根据位移等于x的变化量,由图象可知,A、B、C三质点在0~t0这段时间内的位移相等,所用的时间也相等,所以三个质点的平均速度相等,故A、B错误,D正确;C、x﹣t图的斜率表示瞬时速度,由图可知质点C在t0时刻的瞬时速度最大,故C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对位移图象的理解能力:图线上某点的纵坐标表示一个位置,纵坐标的变化量表示位移.斜率表示速度.3.一小球从离地面5m高处自由下落,被水平地面反弹后,在离地1m高处被接住,则小球在上述过程中的()A.位移是4m,方向竖直向下B.路程是4mC.位移是1m,方向竖直向上D.路程是6m【考点】自由落体运动.【专题】自由落体运动专题.【分析】位移等于从初位置到末位置有向线段的长度,路程是物体运动路线的长度【解答】解:物体的初位置距地面高度为5m,末位置距地面高度为1m,则物体的位移大小等于x=5m﹣1m=4m,方向竖直向下.物体运动的总路程是s=5m+1m=6m,故AD正确,BC错误.故选:AD.【点评】位移大小等于起点与终点间直线距离的大小,决定于初末位置,与物体经过的路径无关.4.一辆汽车从车站以初速度为零匀加速直线开去,开出一段时间之后,司机发现一乘客未上车,便紧急刹车做匀减速运动.从启动到停止一共经历t=10s,前进了15m,在此过程中,汽车的最大速度为()A.1.5 m/s B.3 m/s C.4 m/s D.无法确定【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汽车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运用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公式和位移时间公式x=t即可求解最大速度.【解答】解:设汽车的最大速度为v m.在匀加速阶段初速度为0,末速度为v m,则匀加速阶段的平均速度:,位移:x 1=t1;在匀减速阶段初速度为v m,末速度为0,则匀减速阶段的平均速度:,位移:x 2=t2;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总位移为 x=x1+x2=(t1+t2)=t所以汽车的最大速度:v m=m/s=3m/s故选:B.【点评】本题巧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公式可以简化解题过程.也可以作出v﹣t图象,根据“面积”等于位移求解.5.A、B、C三点在同一直线上,一个物体自A点从静止开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B点时的速度为v,到C点时的速度为2v,则AB与BC两段距离大小之比是()A.1:4 B.1:3 C.1:2 D.1:1【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式,对AB和BC两段分别列方程即可就得AB与BC的位移大小之比.【解答】解:对AB过程,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式可得,V2=2aX AB,解得 X AB=对BC过程可得,(2V)2﹣V2=2aX BC,解得 X BC=所以AB与BC的位移大小之比为1:3.故选B.【点评】本题是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式的直接应用,题目比较简单.6.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重力加速度表示自由下落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B.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C.从同一地点同时释放两个质量不同的物体,若不计空气阻力,两物体同时落地D.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就是自由落体运动【考点】自由落体运动.【专题】定性思想;推理法;自由落体运动专题.【分析】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①只在重力作用下②从静止开始.只在重力作用下保证了物体的加速度为g,从静止开始保证了物体初速度等于零,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与质量无关,都为g.【解答】解:A、加速度表示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重力加速度表示自由下落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故A正确;B、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故B正确;C、根据h=,高度相同,运动时间相同,则同时落地,故C正确;D、因为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①只在重力作用下②从静止开始.只在重力作用下保证了物体的加速度为g;从静止开始保证了物体初速度等于零.所以从静止开始下落的物体不一定是做自由落体,物体在只有重力作用下的运动初速度不一定为零,所以不一定是自由落体运动,故D错误.故选:ABC【点评】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是这类概念选择题判断的主要依据,所以不但要记准概念,还要充分理解.7.若汽车的加速度方向和速度方向一致,当加速度减小时,则()A.汽车的速度仍在增大B.汽车的速度也在减小C.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汽车的速度达到最大D.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汽车静止【考点】加速度;速度.【分析】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物体在做加速直线运动,根据加速度物理意义分析速度变化情况.【解答】解:A、B,汽车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一致,汽车在做加速运动,当加速度减小时,汽车的速度仍在增大.故A正确,B错误.C、D,加速度减小,汽车的速度增加由快变慢,但速度仍在增加,当加速度为零时,汽车做匀速运动,速度达到最大.故C正确,D错误.故选:AC【点评】加速度与速度没有直接的关系,加速度增大,速度不一定增加,加速度减小,速度不一定减小.加速度为零,速度不一定为零.8.一石块从楼房阳台边缘向下做自由落体运动到达地面,把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分为相等的三段,如果它在第一段时间内的位移是1.2m,那么它在第三段时间内的位移是()A.1.2m B.3.6m C.6.0m D.10.8m【考点】自由落体运动.【专题】自由落体运动专题.【分析】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从静止开始相等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比为:1:3:5:…【解答】解:根据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从静止开始相等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比为:1:3:5得:它在第三段时间内的位移为:s3=5×s1=5×1.2m=6m故选C【点评】解决本题要知道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从静止开始相等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比为:1:3:5:…9.一个物体自距地面高为H的位置处自由下落(不计空气阻力),当它的速度到着地速度的一半时,它下落的高度为()A.B. H C. H D.【考点】自由落体运动.【专题】定性思想;推理法;自由落体运动专题.【分析】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零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位移与速度关系公式求解.【解答】解:设物体落地时的速度大小为v.由v2﹣v02=2gx得v2﹣0=2gH ①﹣0=2gh ②由①②解得:h=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应用自由落体运动规律解题的基本能力,是基本题,比较简单,考试时不能丢分.10.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由甲地出发,沿平直公路开往乙地,汽车先做匀加速运动,接着做匀减速运动,开到乙地刚好停止,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那么在0~t0和t0~3t0这两段时间内的()A.加速度大小之比为3:1 B.加速度大小之比为2:1C.位移大小之比为1:3 D.位移大小之比为1:2【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专题】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分析】根据速度图象的斜率等于加速度求解加速度之比.速度图象与坐标轴所围“面积”等于位移大小,由几何知识求解位移大小之比【解答】解:AB、根据速度图象的斜率等于加速度大小,则有在0~t0和t0~3t0两段时间内加速度大小之比为:a1:a2=: =2:1.故A错误,B正确.CD、根据“面积”等于位移大小,则有位移之比为:x1:x2=v0t0: v0•2t0=1:2.故C错误,D正确.故选:BD.【点评】本题只要抓住速度图象的两个数学意义就能正解作答:斜率等于加速度,“面积”等于位移大小.二、实验题(本题2小题,共14分)11.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得到一条纸带如图所示,A、B、C、D、E、F为相邻的6个计数点,若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0.1s,则粗测小车的加速度为 1.58 m/s2,B点的瞬时速度为0.359 m/s.【考点】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专题】实验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x=at2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然后应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求出B点的速度.【解答】解: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x=at2可知,加速度:a===1.58m/s2,由速度公式可知:v B=v A+at=v A+1.58×0.1=v A+0.158,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得:v B2﹣v A2=2a•AB,代入数据解得:v B=0.359m/s;故答案为:1.58;0.359.【点评】本题考查了求加速度与速度问题,应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与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即可解题,要提高应用匀变速直线的规律以及推论解答实验问题的能力,在平时练习中要加强基础知识的理解与应用.12.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我们得到如图所示的纸带数据(图中的点是每5个点为一个计数点,纸带的运动方向向左),则C点的瞬时速度为0.13m/s ,小车做匀减速运动.则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0.30 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考点】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专题】实验题;定量思想;推理法;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根据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求出C点的瞬时速度,根据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是一恒量求出小车的加速度大小.【解答】解:C点的瞬时速度m/s=0.13m/s.因为x AB=1.75cm,x BC=1.46cm,x CD=1.15cm,x DE=0.86cm,可知在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近似相等,可知小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根据△x=aT2,运用逐差法得,加速度a===﹣0.30m/s2,负号表示方向.故答案为:0.13m/s,匀减速,0.30.【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纸带的处理方法,会通过纸带求解瞬时速度和加速度,关键是匀变速直线运动推论的运用,注意有效数字的保留.三、计算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46分)13.有一条竖直悬挂起来的长为4.2m的细杆AB,在杆的正下方离B端0.8m的地方有一个水平放置的圆环C,若让杆自由下落(g=10m/s2)求:(1)杆从下落开始,上端A及下端B到达圆环所经历的时间;(2)AB杆通过圆环的过程中所用时间.【考点】楞次定律.【专题】电磁感应与电路结合.【分析】杆做自由落体运动,由自由落体位移时间公式可得上端A及下端B到达圆环所经历的时间,两段时间之差即为AB杆通过圆环的过程中所用时间.【解答】解:(1)杆做自由落体运动,杆的B点通过圆环的时间为t B:则H BC=g解得:t B==0.4s杆的A点通过圆环的时间为t A:则H AC=g解得:t A==1.0s(2)因此杆通过圆环的过程中所用的时间t=t A﹣t B=1.0s﹣0.4s=0.6s答:(1)B过环的时间是0.4s,A过环的时间是1s;(2)AB过环的时间是0.6s.【点评】本题是简单的自由落体应用,知道通过圆环指的是从杆接触圆环到离开圆环,是基础题目.14.汽车刹车后,停止转动的轮胎在地面上发生滑动,产生明显的滑动痕迹,即常说的刹车线.由刹车线长短可以得知汽车刹车前的速度大小,因此刹车线的长度是分析交通事故的一个重要依据.若某汽车刹车后至停止的加速度大小为7m/s2,刹车线长为14m,求:(1)该汽车刹车前的初速度v0的大小(2)该汽车从刹车至停下来所用时间t(3)在此过程中汽车的平均速度.【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平均速度.【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求出汽车刹车前的初速度大小.根据速度时间公式求出刹车到停下来的时间,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式求出此过程中的平均速度.【解答】解:(1)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得:解得: =m/s=14m/s.(2)汽车从刹车速度减为零的时间为:t=.(3)此过程中汽车的平均速度为:.答:(1)该汽车刹车前的初速度v0的大小为14m/s;(2)该汽车从刹车至停下来所用时间t为2s;(3)在此过程中汽车的平均速度为7m/s.【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速度时间公式,并能灵活运用,基础题.15.跳伞运动员做低空跳伞表演,他离开飞机后先做自由落体运动,当距离地面125m时打开降落伞,伞张开后运动员就以14.3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到达地面时速度为5m/s.求:(g=10m/S2)(1)运动员离开飞机时距地面的高度为多少?(2)离开飞机后,经过多少时间才能到达地面?【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综合运用;自由落体运动.【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1)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求出打开降落伞时的速度,结合速度位移公式求出自由落体运动的高度,从而得出运动员离开飞机时距离地面的高度.(2)根据速度时间公式求出自由落体运动的时间,结合速度时间公式求出匀减速运动的时间,从而得出总时间.【解答】解:(1)取竖直向下为正方向,则匀减速加速度a=﹣14.3m/s2,设打开降落伞时的速度为v0,对匀减速阶段,由公式v2﹣v02=2ax得:解得:v0=60m/s自由落体运动的位移为:总高度为:H=180m+125m=305m(2)自由落体运动的时间为:匀减速运动的时间为:总时间为:t=t1+t2=6+3.8=9.8s答:(1)运动员离开飞机时距地面的高度为305m;(2)离开飞机后,经过9.8s时间才能到达地面.【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理清运动员在整个过程中的运动规律,先做自由落体运动,再做匀减速运动,运用运动学公式灵活求解.16.平直公路上有甲、乙两辆汽车,甲以0.5m/s2的加速度由静止开始行驶,乙在甲的前方200m处以5m/s的速度做同方向的匀速运动.问:(1)甲何时追上乙?甲追上乙时的速度为多大?此时甲离出发点多远?(2)在追赶过程中,甲、乙之间何时有最大距离?这个距离为多大?【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专题】追及、相遇问题.【分析】(1)当甲车追上乙车时,它们的位移之差是200m,由此可以求得需要的时间、速度、位移.(2)在甲车追上乙车之前,当两车的速度相等时,两车的距离最大.【解答】解:(1)当甲追上乙时,它们的位移之差是x0=200m,x甲=x0+x乙,设甲经时间t追上乙,则有x甲=a甲t2,x乙=v乙t.根据追及条件,有a甲t2=v乙t+200,解得t=40 s或t=﹣20 s(舍去).这时甲的速度v甲=a甲t=0.5×40 m/s=20 m/s,甲离出发点的位移 x甲=a甲t2=×0.5×402 m=400 m.(2)在追赶过程中,当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时,甲、乙之间的距离仍在增大,但当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时,甲、乙之间的距离便减小.当二者速度相等时,甲、乙之间的距离达到最大值.由a甲t=v乙,得t=10 s,即甲在10 s末离乙的距离最大.x max=x0+v乙t﹣a甲t2=(200+5×10﹣×0.5×102) m=225 m.答:(1)甲40s时追上乙,甲追上乙时的速度为20 m/s,此时甲离出发点400 m.(2)在追赶过程中,甲、乙之间10 s时有最大距离,这个距离为225 m.【点评】汽车的追及相遇问题,一定要掌握住汽车何时相遇、何时距离最大这两个问题,这道题是典型的追及问题,同学们一定要掌握住.。

德州市武城县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德州市武城县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德州市武城县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2题;共24分)1. (2分)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 . 手在屏幕上形成手影B . 鸟巢在水中形成倒影C . 人透过水球形成像D . 勺柄好像在水中折断2. (2分) (2016八上·恩阳期中)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B .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相同C . 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D . 我们能分辨出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主要根据它们发声的音色不同3. (2分) (2019八上·临渭期末) 在校园艺术节上,小强用钢琴弹奏了一曲《高山流水》,曲调宛转悠扬,令人心旷神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人们听到的乐曲声只能在空气中传播B . 美妙的乐曲声是由琴弦振动产生的C . 按压不同的键盘时,钢琴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D . 坐在不同位置的观众听到乐曲的音调不同4. (2分) (2018九下·东台月考) 如图所示是一些常用的测量仪器,其中使用方法正确的是()A .B .C .D .5. (2分)某同学五次测一块金属片的长度分别是2.12cm,2.14cm,2.15cm,2.13cm,2.33cm,则物体的长度应为()A . 2.135cmB . 2.14cmC . 2.13cmD . 2.15cm6. (2分)(2019·张店模拟)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B . 可以采用回声测距的办法用超声波测量地球和月球的距离C . 在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控装置可以避免学生受周围噪声的干扰D . 将正在发声的手机悬挂在密闭的广口瓶内,抽出瓶内空气的过程中听到声音变大7. (2分)《龟兔赛跑》的寓言故事,说的是兔子瞧不起乌龟,它们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后,途中兔子睡了一觉,醒来时发现乌龟已到了终点,整个赛程中()A . 兔子始终比乌龟跑得慢B . 乌龟始终比兔子跑得慢C . 比赛采用相同时间比路程的方法D . 比赛采用相同路程比时间的方法8. (2分) (2016八上·青山期中) 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都吸热的是()A . 熔化、液化、凝华B . 熔化、汽化、升华C . 汽化、液化、升华D . 凝固、液化、凝华9. (2分) (2017八上·大庆期中) 一束平行光线射在平面镜上,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30°,则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的之间的夹角为()A . 60°B . 90°C . 120°D . 150°10. (2分) (2017八上·遂溪月考) 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让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视力表的像.如图所示,是某同学检查视力时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镜中视力表的像是实像B . 镜中视力表的像比视力表小C . 镜中视力表的像到该同学的距离为5mD . 当该同学走近镜子时,她自己在镜子里的像变大11. (2分) (2017八上·常熟期末) 估测的下列数据中,明显不合理的是()A . 人脉搏正常跳动70次所用时间约为1minB . 教室门高度约为1700mmC . 常熟一年中最高气温约为40℃D . 中学生的步行速度约为1.4m/s12. (2分)(2016·古冶模拟) 小明坐在一列火车上,向左车窗外看去,感觉自己在向前运动,向右车窗外看去,感觉自己没动,对下列可能的情况判断正确的是()①左侧恰好有一列火车向后运动②右侧恰好有一列火车和自己乘坐的车并列停靠③左侧恰好有一列火车向前运动④右侧一列火车正在向前运动.A . 只有①②可能B . 只有①③④可能C . 只有①②③可能D . ①②③④都可能二、填空题 (共11题;共15分)13. (1分)请你观察图中两条线段AC、BD的长短关系,你的观察结果是AC________ BD(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德州市武城县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

德州市武城县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

德州市武城县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填空题 (共10题;共31分)1. (2分) (2018八上·江津月考) 某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5次测得同一物体的长度分别为:10.42cm、10.21cm、10.43cm、10.44cm、10.43cm,这些数据中,错误的是________cm.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作________ cm。

2. (2分) (2019八上·萨尔图期末) 甲、乙、丙三个发声体发声波形下图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和乙的________不同,甲和丙的________不同(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3. (4分)日常生活中,炸油条用油,煮面条用水,是因为油和水的沸点不同,可以对不同烹饪手段提供各自所需要的________(选填“温度”或“热量”);而在生活中要制造“无碘盐”,只需要将食盐放在热锅中翻炒一会就行,这是因为碘受热________(填物态变化)了。

炎热的夏天,从冰箱内取出-5℃的冰块,冰块________(填“会”或“不会”)立即熔化;在冰块加些盐后,发现冰立即开始熔化,说明冰的熔点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 (3分) (2018八上·长春月考) 甲、乙两辆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同时向东行驶,路程---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则甲车的速度是________m/s,乙车的速度是________m/s;两车行驶过程中,若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________运动。

5. (2分)雅西高速公路在靠近村庄的公路两旁安装有高大的隔音板,这是在________减弱噪声.在城市某些街道旁安装用如图的标志,这是在________减弱噪声.6. (2分)(2017·无锡模拟) 学了“电磁波”和“声波”这两部分内容后,小华列出了如下的知识归纳表,其中________和________(填表中序号)的说法是错误的.波的种类电磁波声波传播速度①真空中所有电磁波的传播速度都是3×1O8m/s②声波在固体、液体、气体中的传播速度相同传播介质③电磁波的传播一定要有介质④声波传播一定要有介质应用事例⑤电视机遥控器利用红外线进行遥控⑥超声波可用于清洁物品7. (2分) (2020·通辽) 假期,小明坐客车去旅游。

山东省武城县第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Word版含答案

山东省武城县第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Word版含答案

高二物理期中测试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 法拉第是19世纪最伟大的实验物理学家之一,他在电磁学研究方面的卓越贡献如同伽利略、牛顿在力学方面的贡献一样,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正是他提出了电场的概念。

同时也是由他首先提出可以用电场线来形象模拟电场。

如图,A 、B 为一条电场线上的两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E A 与EB 一定不等,A ϕ与B ϕ一定不等B .E A 与E B 可能相等,A ϕ与B ϕ可能相等C .E A 与E B 可能相等,A ϕ与B ϕ一定不等D .E A 与E B 一定不等,A ϕ与B ϕ可能相等2.如图所示电动势为2V 的电源跟一个阻值R =9Ω的电阻接成闭合电路,理想电压表示数为1.8V ,则电源的内电阻为( )A. 1ΩB. 0.2ΩC. 1.8ΩD. 0.1Ω3.图中a 、b 是两个点电荷,它们的电荷量分别为Q 1、Q 2,MN 是ab 连线的中垂线,P 是中垂线上的一点.下列哪种情况不能使P 点场强方向指向M N 的左侧( )A .Q 1、Q 2都是正电荷,且Q 1>Q 2B .Q 1是正电荷,Q 2是负电荷,且Q 1>|Q 2|C .Q 1是负电荷,Q 2是正电荷,且|Q 1|<|Q 2|D .Q 1、Q 2都是负电荷,且|Q 1|>|Q 2|4.如图所示,a、b直线分别表示由同种材料制成的两条长度相同、粗细均匀的电阻丝甲、乙的伏安曲线,若R A、R B表示甲、乙电阻丝的电阻,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 a代表的电阻丝较粗B. b代表的电阻线较粗C. R A>R BD. R A<R B5. 图中所示是一实验电路图.在滑动触头由b端滑向a端的过程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路端电压变小B. 电流表的示数变小C. 电源内阻消耗的功率变小D. 电路的总电阻变大6.如图所示,E为内阻不能忽略的电池,R 1、R2、R3为定值电阻,S0、S为开关,与分别为电压表与电流表.初始时S0闭合与S打开,现将S闭合,则( ).A.的读数变大,的读数变小B.的读数变大,的读数变大C.的读数变小,的读数变小D.的读数变小,的读数变大7.如图所示,O是一固定的点电荷,虚线是该点电荷产生的电场中的三条等势线,正点电荷q仅受电场力的作用下沿实线所示的轨迹从a处运动到b处,然后又运动到c处.由此可知( )A.O为负电荷B.在整个过程中q的速度先变大后变小C.在整个过程中q的加速度先变大后变小D.在整个过程中,电场力做功为零8.如图所示,一直流电动机与阻值R=9 Ω的电阻串联在电源上,电源电动势E=30 V,内阻r=1 Ω,用理想电压表测出电动机两端电压U=10 V,已知电动机线圈电阻R M=1 Ω,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通过电动机的电流为2 AB.电动机的输入功率为20 WC.电动机的热功率为100 WD.电动机的输出功率为80 W9.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键S原来是闭合的,当R1、R2的滑片刚好处于各自的中点位置时,悬在平行板电容器C两水平极板间的带电尘埃P恰好处于静止状态,能使尘埃P加速向下移动的方法是()A.把R1的滑片向上移动B.把R2的滑片向上移动C.把R2的滑片向下移动D.断开电键S10.如图所示,直线A为电源的U-I图线,直线B和C分别为电阻R1、R2的U-I图线,用该电源分别与R1、R2组成闭合电路时,电源的输出功率分别为P1、P2,电源的效率分别为η1、η2,则( ).A.P1>P2B.P1=P2C.η1>η2D.η1<η2二、实验题(共20分)11.(6分)在“测定金属的电阻率”的实验中,某实验小组得到一组电压表、电流表的读数,并由此读数算出被测属丝的电阻值,请问电压表的读数为V(量程3V),电流表的读数为A(量程0.6A),被测属丝的电阻值为________ Ω.12.(6分)如图所示,游标卡尺的读数为______mm(游标尺10刻线处对齐).螺旋测微器的读数为mm.13.(8分)有一待测的电阻器R x,其阻值在40~50 Ω之间,实验室准备用来测量该电阻器阻值的实验器材有:电压表V(量程0~10 V,内阻约20 kΩ);电流表A1(量程0~300 mA,内阻约20 Ω);电流表A2(量程0~800 mA,内阻约4 Ω);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为10 Ω,额定电流为2 A);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为250 Ω,额定电流为0.1 A);直流电源E(电动势为9 V,内阻约为0.5 Ω);开关及若干导线.实验要求电表读数从零开始变化,并能多测出几组电流、电压值,以便画出U-I图线.(1) (2分)电流表应选用________(填写器材代号).(2) (2分)滑动变阻器应选用________(填写器材代号).(3) (4分)请在如图所示的方框内画出实验电路图.三、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

山东省德州市武城二中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山东省德州市武城二中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2015-2016学年山东省德州市武城二中高一(上)期中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9~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关于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研究刘翔在110m栏比赛中的过杆技术是否合理时,可以将刘翔看作质点B.陈中和主教练在奥运会女排决赛中,在战术板上布置队员怎样跑位时,不能把女排队员看成质点C.研究奥运会跳水冠军田亮的跳水动作时,不能把他看成质点D.研究乒乓球比赛中打弧圈球时,能把乒乓球看作质点2.关于时刻和时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时刻表示时间极短,时间表示时间较长B.时刻对应位置,时间对应位移C.作息时间表上的数字均表示时间D.1min只能分成60个时刻3.下列各组物理量中,全部是矢量的是()A.位移、时间、速度、加速度B.质量、路程、速度、平均速度C.速度、速率、位移、加速度D.位移、力、速度变化量、加速度4.做匀加速运动的列车出站,0时刻车头经过站台上某点A的速度是1m/s,8s末车尾经过A 点的速度是7m/s,则这列列车在4s末的速度为()A.5m/s B.5.5m/s C.4m/s D.3.5m/s5.一辆以12m/s的速度在水平路面行驶的汽车,刹车过程中以3m/s2的加速度作匀减速直线运动,则汽车在5s内的位移是()A.10m B.18m C.24m D.30m6.如图所示为一物体沿南北方向(规定向北为正方向)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由图可知()A.3s末物体回到初始位置B.3s末物体的加速度方向发生变化C.物体的运动方向一直向南D.物体加速度的方向一直向北7.甲乙两物体分别从高10m处和高20m处同时由静止自由下落,不计空气阻力,下面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A.下落1s时甲的速度与乙的速度相同B.落地的时间乙是甲的2倍C.落地时甲的速度是乙的D.甲、乙两物体在最后1s内下落的高度相等8.一质点在x轴上运动,初速度v0>0,加速度a≥0,当加速度a的值由零逐渐增大到某一值后再逐渐减小到零,则该质点()A.速度先增大后减小,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B.速度一直在增大,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C.位移先增大后减小,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D.位移一直在增大,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B.重力的方向总指向地心C.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D.对质量分布均匀且形状规则物体的重心必与其几何中心重合10.下列关于速度、速度变化量、加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速度方向为正时,加速度方向也为正B.物体的速度变化量为正时,加速度方向也为正C.物体的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越大D.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11.下列所给的图象中能反映作直线运动的物体在2秒末回到初始位置的是()A.B.C.D.12.光滑斜面的长度为L,一物体自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匀加速滑至底端,经历的时间为t,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运动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B.物体在时的瞬时速度是C.物体运动到斜面中点时瞬时速度是D.物体从顶端运动到斜面中点所需的时间是二、实验题(本大题有2小题,第13小题6分,第14小题6分,共12分.请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上.)13.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中,用电磁打点计时器记录纸带运动的时间,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如图所示是一次实验得到的一条纸带,纸带上每相邻的两计数点间都有四个点未画出,按时间顺序取0、1、2、3、4、5、6七个计数点,用刻度尺量出1、2、3、4、5、6点到0点的距离分别为1.40cm、3.55cm、6.45cm、10.15cm、14.55cm、19.70cm.(1)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使用(填“直流”或“交流”)电源的仪器.(2)接通电磁打点计时器电源和让纸带开始运动,这两个操作之间的时间顺序关系是A.先接通电源,后让纸带运动 B.先让纸带运动,再接通电源C.让纸带运动的同时接通电源 D.先让纸带运动或先接通电源都可以(3)由纸带数据计算可得计数点4所代表时刻的瞬时速度大小为v4= m/s,小车的加速度大小a= 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14.某同学在做“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时,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是50Hz,在实验中得到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他把某一点记作O,再选依次相邻的6个点作为测量点,分别标以A、B、C、D、E和F,如图甲所示.(1)如果测得C、D两点相距2.70cm,D、E两点相距2.90cm,则在打D点时小车的速度是m/s.(2)该同学分别算出打各点时小车的速度,然后根据数据在v﹣t坐标系中描点(如图乙所示),①根据这些数据点在图上画出v﹣t图线;②根据所画图线可求得小车的加速度a= m/s2.(注:第15题中所有计算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三、计算题(本大题有3小题,第15小题10分,第16小题14分,第17小题18分,共40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盐酸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请把解答过程写在答题卡上.)15.(10分)(2015秋•德州校级期中)一辆卡车初速度为v0=10m/s,以a=2m/s2的加速度匀加速度行驶.求:(1)卡车在3s末的速度v3(2)卡车在第6s内的位移△x6.16.(14分)(2015秋•德州校级期中)从离地面500m的空中自由落下一个小球,取g=10m/s2,求小球:(1)经过多长时间落到地面;(2)自开始下落计时,在第1s内的位移大小;(3)落地时的速度大小;(4)自开始下落至落地全过程的平均速度大小.17.(16分)(2015秋•德州校级期中)在十字路口,汽车以0.5m/s2的加速度从停车线启动做匀加速运动,恰好有一辆自行车以5m/s的速度匀速驶过停车线与汽车同方向行驶,求:①什么时候它们相距最远?最远距离是多少?②在什么地方汽车追上自行车?追到时汽车的速度是多大?2015-2016学年山东省德州市武城二中高一(上)期中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9~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关于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研究刘翔在110m栏比赛中的过杆技术是否合理时,可以将刘翔看作质点B.陈中和主教练在奥运会女排决赛中,在战术板上布置队员怎样跑位时,不能把女排队员看成质点C.研究奥运会跳水冠军田亮的跳水动作时,不能把他看成质点D.研究乒乓球比赛中打弧圈球时,能把乒乓球看作质点【考点】质点的认识.【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解决本题要正确理解质点的概念:质点是只计质量不计大小、形状的一个几何点,是实际物体在一定条件的科学抽象,能否看作质点与物体本身无关,要看所研究问题的性质,看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在所研究的问题中是否可以忽略.【解答】解:A、研究刘翔在110m栏比赛中的过杆技术是否合理时,要看具体的动作,因此不能看作质点,故A错误;B、在战术板上布置队员怎样跑位时,不能忽略运动员的体积大小,可以把女排队员看成质点,故B错误;C、研究奥运会跳水冠军田亮的跳水动作时,人的形状不能忽略,所以“不能把它看成质点”,符合题意,故C正确;D、研究乒乓球的旋转时,不能把乒乓球看成质点,因为看成质点的话,就没有旋转可言了,所以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属于简单基础题目,掌握了物体可以看做质点的条件就能顺利解决此类题目.2.关于时刻和时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时刻表示时间极短,时间表示时间较长B.时刻对应位置,时间对应位移C.作息时间表上的数字均表示时间D.1min只能分成60个时刻【考点】时间与时刻.【分析】时间是指时间的长度,在时间轴上对应一段距离,时刻是指时间点,在时间轴上对应的是一个点,在难以区分是时间还是时刻时,可以通过时间轴来进行区分.作息时间表、列车时间表等时间表上面的数字均表示时刻;1min只能分成无数个时刻.【解答】解:A、时间是指时间的长度,在时间轴上对应一段距离,时刻是指时间点,在时间轴上对应的是一个点.故A错误;B、时间对应在时间轴上对应一段距离,对应的是某一个过程;时刻对应在时间轴上对应的是一个点.对应的是瞬时.故B正确;C、作息时间表上面的数字均表示时刻.故C错误;D、1min只能分成无数个时刻.故D错误.故选:B【点评】时刻具有瞬时性的特点,是变化中的某一瞬间通常与物体的状态相对应;时间间隔具有连续性的特点,与某一过程相对应.3.下列各组物理量中,全部是矢量的是()A.位移、时间、速度、加速度B.质量、路程、速度、平均速度C.速度、速率、位移、加速度D.位移、力、速度变化量、加速度【考点】矢量和标量.【分析】既有大小又有方向,运算时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的物理量是矢量,如速度、加速度、位移等都是矢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是标量,如路程、时间、质量等都是标量.【解答】解:A、位移、速度和加速度是矢量,时间是标量.故A错误.B、质量、路程是标量,速度和平均速度是矢量,故B错误.C、速率是标量,速度、位移、加速度是矢量,故C错误.D、位移、力、速度变化量、速度都是矢量,故D正确.故选:D【点评】对于矢量与标量,一方面的区别是矢量有方向,标量没有方向;另一方面的区别是运算法则不同,矢量运算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标量运算遵守代数加减法则.4.做匀加速运动的列车出站,0时刻车头经过站台上某点A的速度是1m/s,8s末车尾经过A 点的速度是7m/s,则这列列车在4s末的速度为()A.5m/s B.5.5m/s C.4m/s D.3.5m/s【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分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公式求出加速度的大小和4s末的速度大小【解答】解:列车的加速度为:a=4s末的速度为:v=故选:C【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公式,并能灵活运用5.一辆以12m/s的速度在水平路面行驶的汽车,刹车过程中以3m/s2的加速度作匀减速直线运动,则汽车在5s内的位移是()A.10m B.18m C.24m D.30m【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根据速度时间公式求出汽车速度减为零的时间,判断汽车是否停止,再结合位移公式求出汽车刹车后的位移.【解答】解:汽车速度减为零的时间为:<5s.则汽车在5s内的位移等于4s内的位移为:x=,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运动学中的刹车问题,是道易错题,注意汽车速度减为零后不再运动.6.如图所示为一物体沿南北方向(规定向北为正方向)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由图可知()A.3s末物体回到初始位置B.3s末物体的加速度方向发生变化C.物体的运动方向一直向南D.物体加速度的方向一直向北【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专题】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分析】物体沿南北方向做直线运动,根据规定的正方向,由速度图线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根据图线与坐标轴所围“面积”表示位移,分析物体在什么时刻回到初始位置.图线的斜率等于加速度.【解答】解:A、在前3s内,速度为负值,说明物体一直向南运动,没有回到初始位置.故A错误.B、直线的斜率是一定的,说明物体在6s内的加速度恒定不变,则3s末物体的加速度方向没有发生变化.故B错误.C、在前3s内,速度为负值,后3s内速度为正值,则物体先向南运动,后向北运动.故C错误.D、图线的斜率一直大于零,说明物体加速度的方向一直向北.故D正确.故选D【点评】由速度图象读出速度的大小、方向、加速度、位移等等是基本功,加强训练,熟练应用.7.甲乙两物体分别从高10m处和高20m处同时由静止自由下落,不计空气阻力,下面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A.下落1s时甲的速度与乙的速度相同B.落地的时间乙是甲的2倍C.落地时甲的速度是乙的D.甲、乙两物体在最后1s内下落的高度相等【考点】自由落体运动.【专题】自由落体运动专题.【分析】根据速度时间公式比较下落1s时的速度,根据位移时间公式比较运动的时间,根据速度位移公式比较落地的速度.【解答】解:A、根据v=gt知,下落1s时甲乙的速度相同,故A正确.B、根据h=得,t=,下落的高度之比为1:2,则下落的时间之比为1:,故B错误.C、根据知,下落的高度之比为1:2,则落地的速度之比为1:,故C错误.D、因为自由落体运动的速度越来越快,乙下落的高度大,则最后1s内乙下落的高度大,故D 错误.故选:A.【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自由落体运动的运动规律,结合运动学公式灵活求解,基础题.8.一质点在x轴上运动,初速度v0>0,加速度a≥0,当加速度a的值由零逐渐增大到某一值后再逐渐减小到零,则该质点()A.速度先增大后减小,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B.速度一直在增大,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C.位移先增大后减小,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D.位移一直在增大,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知道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判断物体速度增加还是减小是看物体的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关系.判读位移大小的变化是看初位置与某位置的距离【解答】解:A、由题意知: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相同,加速度a的值由零逐渐增大到某一值后再逐渐减小到0的过程中,由于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相同,所以速度逐渐增大.故A错误.B、根据A选项分析,故B正确.C、由于质点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所以位移位移逐渐增大.故C错误.D、由于质点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所以位移位移逐渐增大,加速度等于零时做匀速运动,位移仍然增大,故D错误.故选:B【点评】要清楚物理量的物理意义:加速度描述速度变化快慢,速度描述位移变化快慢,同时要掌握某一个量的变化是通过哪些因素来确定.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B.重力的方向总指向地心C.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D.对质量分布均匀且形状规则物体的重心必与其几何中心重合【考点】重心;重力.【分析】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重心是物体受到的重力作用的集中点,与质量分布及几何外形有关.【解答】解:A、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不是指向地心,故A正确,B错误;C、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但不是地球的吸引力,故C错误;D、质量分布均匀,有规则的几何外形的物体的重心在其几何中心上,故D正确.故选:AD.【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重力、重心的理解,还要了解物体的重心分布与哪些因素有关.10.下列关于速度、速度变化量、加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速度方向为正时,加速度方向也为正B.物体的速度变化量为正时,加速度方向也为正C.物体的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越大D.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考点】加速度.【分析】加速度等于单位时间内的速度变化量,反映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解答】解:A、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与速度方向无关,所以速度变化量的方向为正,则加速度方向也为正,故A错误,B正确.C、根据a=知,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不一定大,还与时间有关,故C错误.D、加速度是反映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故D正确.故选:BD.【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加速度的物理意义,知道加速度的大小与速度大小、速度变化量的大小无关.11.下列所给的图象中能反映作直线运动的物体在2秒末回到初始位置的是()A.B.C.D.【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专题】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分析】x﹣t图象中的纵坐标表示物体的位置,纵坐标的变化量表示位移.v﹣t图象中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物体的位移,分析各图象中的运动过程可得出正确结果.【解答】解:A、由图可知,物体开始和结束时的纵坐标均为0,说明物体又回到了初始位置,故A正确;B、由于t=0时刻的位置坐标是2m,t=2s末时位置坐标是﹣2m,则知物体没有回到初始位置,故B错误;C、物体先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后沿原方向做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则t=2s内位移不为零,物体没有回到初始位置,故C错误.D、由图可知,物体一直沿正方向运动,位移增大,则知物体没有回到初始位置,故D错误.故选:A.【点评】图象为物理学中的重要方法,在研究图象时首先要明确图象的坐标,从而理解图象的意义;即可确定点、线、面的含义.12.光滑斜面的长度为L,一物体自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匀加速滑至底端,经历的时间为t,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运动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B.物体在时的瞬时速度是C.物体运动到斜面中点时瞬时速度是D.物体从顶端运动到斜面中点所需的时间是【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物体的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之比.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t时间内平均速度等于中点时刻的瞬时速度.由斜面的长度L和时间t,求出加速度,由位移速度公式求出斜面中点的瞬时速度,再由速度公式求解物体从顶端运动到斜面中点所需的时间.【解答】解:A、物体运动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故A正确.B、物体在时的瞬时速度等于物体运动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故B错误.C、设物体的加速度为a,运动到斜面中点时瞬时速度为v,则由L=得到,a=.又v2=2a•,解得v=.故C正确.D、设物体从顶端运动到斜面中点所需的时间是T,由v=aT,得到T===.故D正确.故选ACD【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运动学规律处理匀加速直线运动问题的能力.要加强练习,熟悉公式,灵活选择公式解题.二、实验题(本大题有2小题,第13小题6分,第14小题6分,共12分.请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上.)13.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中,用电磁打点计时器记录纸带运动的时间,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如图所示是一次实验得到的一条纸带,纸带上每相邻的两计数点间都有四个点未画出,按时间顺序取0、1、2、3、4、5、6七个计数点,用刻度尺量出1、2、3、4、5、6点到0点的距离分别为1.40cm、3.55cm、6.45cm、10.15cm、14.55cm、19.70cm.(1)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使用交流(填“直流”或“交流”)电源的仪器.(2)接通电磁打点计时器电源和让纸带开始运动,这两个操作之间的时间顺序关系是 A A.先接通电源,后让纸带运动 B.先让纸带运动,再接通电源C.让纸带运动的同时接通电源 D.先让纸带运动或先接通电源都可以(3)由纸带数据计算可得计数点4所代表时刻的瞬时速度大小为v4= 0.405 m/s,小车的加速度大小a= 0.756 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考点】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专题】实验题.【分析】利用打点计时器的常识和实验操作要求判断;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两推论求瞬时速度和加速度.【解答】解:(1)据打点计时器的工作电压可知,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交流电源.(2)据实验过程中的操作要求可知:先接电源,在让纸带运动,故A正确,BCD错误.(3)据题意可知相邻两点间对应时间T=0.1s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两推论:v4===0.405m/s利用逐差法得:a===0.756m/s2故答案为:(1)交流;(2)A (3)0.405;0.756【点评】实验时需要注意的问题我们可以结合实验原理记忆,明确实验原理是处理实验题的重中之重,从纸带上求解速度和加速度是处理纸带的两个主要问题,一定要熟练掌握.14.某同学在做“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时,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是50Hz,在实验中得到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他把某一点记作O,再选依次相邻的6个点作为测量点,分别标以A、B、C、D、E和F,如图甲所示.(1)如果测得C、D两点相距2.70cm,D、E两点相距2.90cm,则在打D点时小车的速度是 1.40 m/s.(2)该同学分别算出打各点时小车的速度,然后根据数据在v﹣t坐标系中描点(如图乙所示),①根据这些数据点在图上画出v﹣t图线;②根据所画图线可求得小车的加速度a= 5.00 m/s2.(注:第15题中所有计算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考点】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专题】实验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1)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据此可正确解答打D点时小车的速度的大小.(2)利用描点法可以正确画出v﹣t图线,在速度﹣时间图象中斜率大小表示物体加速度的大小,据此可正确解答.【解答】解:(1)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T=0.02s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可得,打D点的速度等于CE段的平均速度,即:v D=.(2)①根据描点作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如图所示:直线的斜率即为小车的加速度,求出加速度为:.故答案为:(1)1.40;(2)①如上图所示,②5.00.【点评】本题考查了“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中的数据处理基本知识,对于这些基本知识要在平时加强训练,提高基本知识的应用能力.三、计算题(本大题有3小题,第15小题10分,第16小题14分,第17小题18分,共40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盐酸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请把解答过程写在答题卡上.)15.(10分)(2015秋•德州校级期中)一辆卡车初速度为v0=10m/s,以a=2m/s2的加速度匀加速度行驶.求:(1)卡车在3s末的速度v3(2)卡车在第6s内的位移△x6.【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公式求出卡车在3s末的速度;利用匀变速直线的位移公式求出第6秒内的位移.【解答】解: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公式得:v=v0+at=(10+2×3)m/s=16m/s据匀变速直线的运动规律x=vt+得:第6秒内的位移为:△x=(6×10+)m﹣(5×10+)m=21m答:(1)卡车在3s末的速度为16m/s(2)卡车在第6s内的位移21m.【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公式,并能灵活运用把第几秒内的位移表示出来,基础题.16.(14分)(2015秋•德州校级期中)从离地面500m的空中自由落下一个小球,取g=10m/s2,求小球:(1)经过多长时间落到地面;(2)自开始下落计时,在第1s内的位移大小;(3)落地时的速度大小;(4)自开始下落至落地全过程的平均速度大小.【考点】自由落体运动.【分析】(1)根据位移时间公式求出小球落地的时间.(2)根据位移时间公式求出第1s内位移.(3)根据速度时间公式求出小球落地的速度.(4)根据总位移和时间求出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解答】解:(1)根据h=gt2解得:t=s=10 s.(2)第1s内下降的高度.(3)物体落地的速度v=gt=10×10m/s=100m/s.(4)自开始下落至落地全过程的平均速度大小.答:(1)经过10s时间落到地面;(2)自开始下落计时,在第1s内的位移大小为5m;(3)落地时的速度大小为100m/s;(4)自开始下落至落地全过程的平均速度大小为50m/s.【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结合运动学公式灵活求解,基础题.17.(16分)(2015秋•德州校级期中)在十字路口,汽车以0.5m/s2的加速度从停车线启动做匀加速运动,恰好有一辆自行车以5m/s的速度匀速驶过停车线与汽车同方向行驶,求:①什么时候它们相距最远?最远距离是多少?②在什么地方汽车追上自行车?追到时汽车的速度是多大?【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专题】追及、相遇问题.【分析】在汽车速度没有达到自行车速度之前,两者的距离是越来越大,当两者速度相等时,距离将保持不变,当汽车速度大于自行车速度时,汽车将开始反追自行车,两者距离逐渐减小.抓住相距最远的临界条件(两者速度相等)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可求相距最远的时间及最远距离,汽车做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自行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汽车追上自行车时,两者相对于停车线的位移相等,利用位移相等可求相遇所需的时间t,利用v=v0+at 可得追上时汽车的速度v.【解答】解:①由题意知两车速度相等时相距最远,设所用时间为t汽车做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所以v汽=at=v自已知a=0.5m/s2。

德州市武城县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质量监测试卷

德州市武城县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质量监测试卷

德州市武城县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质量监测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2题;共12分)1. (1分) (2019八上·仁寿期中) 下列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 气球破裂发出的声音是由于球内气体体积迅速膨胀引起周围空气的剧烈振动而产生的B . 在敲大钟时,停止对大钟敲击后,大钟“余音末止”,其主要原因是钟的回声C . 长笛、箫等乐器,吹奏时空气柱振动发声D . 在花样游泳比赛中,运动员在水中也能听到音乐,是因为水能传播声音2. (1分) (2019八上·湛江期末) 自然界中的云、雨、雪、雾、露、霜等现象,都是水的物态发生变化形成的,下面描述的物理现象理解正确的是()A . “缥缈的雾”是汽化现象B . “凝重的霜”是凝华现象C . “晶莹的露”是熔化现象D . “轻柔的雪”是液化现象3. (1分)以下物品应用平面镜成像原理的是()A . 照相机B . 投影机C . 穿衣镜D . 放大镜4. (1分) (2018九上·大庆月考) 针对以下四幅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甲图中,演凑者通过手指在弦上按压位置的变化来改变发声的响度B . 乙图中,敲锣时用力越大,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C . 丙图中,随着向外不断抽气,手机铃声越来越大D . 丁图中,城市某些路段两旁的透明板墙可以美化环境5. (1分) (2018九下·成都月考) 通过可直接感知的现象,推测无法直接感知的物理规律,这是物理学中常用的探究方法.小明观察到以下的现象,并进行了初步推测,其中, 不符合事实的是()A . 现象:将小磁针靠近某物体时,小磁针发生偏转。

推测:该物体一定是磁体B . 现象:摩擦起电。

推测:原子是由更小的微粒组成的。

C . 现象:两滴水银靠近时,能自动结合成一滴较大的水银。

推测:分子间存在引力D . 现象:温度计放在色散光带红光外侧时示数会增大。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物理期中试卷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物理期中试卷

八年级物理期中考试卷 第 1 页 共 2 页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装 订 ○线 内 ○请 ○勿 ○答 ○题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检测试卷八年级物理一、选择题(每空3分,共39分)1.小明为了给窗子配上一块玻璃,在以下的测量工具中,你认为选用哪种工具来测量窗框的尺寸最合理( )A .分度值是1 mm ,长度是20 cm 的学生用尺B .分度值是1 cm ,长度是15 m 的皮卷尺C .分度值是1 mm ,长度是2 m 的钢卷尺D .游标卡尺2.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B .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 C .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 D .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3.一位同学用分度值是毫米的刻度尺测量一只蝗虫的后翅长,别为4.42 cm 、4.43 cm 、4.42 cm 、4.44 cm ,则作为测量结果的数值应为( ) A .4.42 cm B .4.4275 cm C .4.43 cm D .4.44 cm4.如图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被多次弹开.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 )A .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B .声音产生的原因C .音调是否与频率有关D .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 5.下列做法用来改变音调的是( ) A.老师用扩音器讲课 B.摩托车上装消音器C.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个音叉D.依次敲击装有不同高度水的瓶子6.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文明的表现,在课堂上“大声”回答问题才能让老师和同学们都能听清楚。

这里的“轻声”和“大声”是指声音的(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7.下列控制噪声的措施中,属于防止噪声产生的是: ( ) A .晚上休息时关闭房间的门窗 B .公共场所不要高声喧哗 C .街道上安装噪声监测仪D .纺织车间的工作人员使用防噪声耳罩 8.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只要物体振动人们就能听到声音B .利用超声波可以测出地球离月球的距离C .“闻其声,知其人”是根据音色来辨别的D .学校周围禁止机动车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9.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B .宇航员能够进行交流,所以真空能够传声C .蝙蝠是靠次声波探测飞行中的障碍物和发现昆虫D .古诗“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德州市武城县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

德州市武城县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

德州市武城县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填空题 (共10题;共24分)1. (2分)2.5×105mm_________dm;1.5h________ms2. (2分) (2018八上·禹城期末) 如图所示,小明同学用小锤轻敲右边的音叉后,发现与左边音叉接触的泡沫塑料小球被弹起,此实验可以得到的结论有:________,________.3. (2分)(2016·河南模拟) 炎热的夏天,在地上洒水感到凉爽,这是利用________来降低温度.寒冷的冬天,挂在室外冰冻的衣服也会变干,这是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4. (2分) (2016八·云县月考) 你在湖边漫步,你同时能看到水中的白云和鱼,前者是由于光的________ 形成.后者是由于光的________ 形成.(填“反射”或“折射”)5. (1分)人民英雄纪念碑相对天安门是________的.(选填“静止”或“运动”)6. (3分)(2017·盐都模拟) 如图甲所示为一款国产品牌汽车,车内装有先进的倒车雷达系统,这个系统是利用________(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工作的;如图乙是该车内安装的GPS全球卫星定位仪,它与导航卫星通过________实现全球定位功能;市区禁止汽车鸣笛,从控制噪声的角度分析,这是从________处减弱噪声的.7. (2分) (2019八下·岳麓开学考) 即使在0℃以下的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也能晾干,这是________现象,在此过程中,需要__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

8. (3分)成语“锣鼓喧天”是指锣鼓声音震天响:能分辨出锣声、鼓声是因为其________不同;“震天响”则是指锣鼓声的________特别大;若锣鼓声在右表所示的各种介质中传播,其传播速度最大的介质是________。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山东省德州市武城二中期中试卷(解析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山东省德州市武城二中期中试卷(解析版)

2015-2016学年山东省德州市武城二中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40分)
1.测量一木板的长度,在如图所示的各种情况中正确的是()
A. B.C.D.
2.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误差的产生与测量的仪器有关
B.误差的产生与测量的人有关
C.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是减小误差的有效方法
D.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将能完全消灭误差
3.用三角板和刻度尺配合,先后4次测量小球的直径,其测量结果分别为1.76cm、1.78cm、1.74cm、1.78cm,则小球的直径应取()
A.1.78cm B.1.765cm C.1.77cm D.1.76cm
4.小云同学在测量木板长度时,用两把刻度尺进行了测量,如图所示,以下测量结果最接近木块真实值的是()
A.3.2cm B.3.30cm C.3.3cm D.3.5cm
5.水中游得最快的旗鱼,速度可达108km/h,陆地上跑得最快的猎豹,每秒可跑40m,空中飞行最快的褐海燕,每分钟能飞行5km.比较它们的速度大小,则()
A.猎豹最大 B.旗鱼最大 C.褐海燕最大D.三者一样大
6.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它通过45m的路程时用了30s的时间,那么它前15s内的速度为()
A.0.5m/s B.1.5m/s C.2m/s D.3m/s
7.一列队伍长50米,行进速度2.5m/s,经过一座100m的涵洞,当队伍全部穿过涵洞时,总共需要()
A.60s B.40s C.50s D.80s
8.如图是甲、乙两辆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的小车的s﹣t图象,由图象可知()。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测试卷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测试卷

— 八年级(初二)物理答案第1页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测试卷八年级(初二)物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一、你能选择出正确答案吗?(共32分, 1-8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每小题3分,把你认为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在括号内;9、10题为多选题,每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正确选项,每小题4分,选对但没选全得2分,不选、错选得0分)1.C2.D3.B4.C5.C6.C7.D8.A9. B D 10. AC二、你能用你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填空吗?(共21分,每空1分)11.答案合理既可 12.(1)km (2)m (3)s13. 1mm 6.56cm 6.46cm 14.不可逆 无15.虚 14 不变 16.长度 25年前17.振动 音调 18. 0 60 20三、你能正确作图和回答下列问题吗? (共15分,第19题7分,第20、21小题每题4分)19.(1)4分 (2)3分20.答:(1)每个角马的音色不同,所以能彼此辨认.(2分)(2)公狮吼声的响度大才能传的远.(2分)(合理即可)21.答:不能(1分),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甲只能看见河塘正前方的景物,所以看不见后方的乙.(3分)四、你能完成下面的探究吗?(共26分,其中第22小题7分、23小题6分、24题 5分,第25题8分)22.(1) 1.2 1.40 44 (2) 30s 0.1s 1 11.1s 或11 (以上因为估读答案可不唯一)23.(1)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到镜面的距离 (3)大小 (4)不能 虚(5)不变24.(1)④ ⑤ (2)③ ⑤(3)3025.直线传播 A 小 C D 小于 两眼视觉范围大(合理即可) B五、计算题(共6分)26.解:雷电发生处的距离:s=vt=340m/s×0.2s -------3分=68m . -----------3分答:略.。

德州市武城县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德州市武城县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德州市武城县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6题;共32分)1. (2分)“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的话,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这句名言是下列哪位科学家说的()A . 爱因斯坦B . 伽利略C . 牛顿D . 哥白尼2. (2分)(2019·宁江模拟) 对考场内一些物理量进行估测,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A . 课桌的高度约为80cmB . 橡皮从课桌撑到地上用时约为5sC . 一张理化试卷的质量约为80gD . 考场内的气温约为50℃3. (2分) (2016八上·胶州期中) 下列光路图中错误的是()A .B .C .D .4. (2分) (2016八上·福建期中) 关于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实验中产生的错误叫误差B . 误差是由于测量时未遵守操作规则而引起的C . 认真仔细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D . 选择精密测量仪器,改进实验方法,可以减小误差5. (2分)宇航员在飞船舱外工作时,他们之间的对话必须借助电子通讯设备才能进行,其原因是()A . 太空中噪声太大B . 太空是真空,不能传声C . 用通讯设备对话更方便D . 声音只能在地面附近传播6. (2分) (2017八上·东光期末) 如图所示,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A . 遥控器调电视B . 激光准直C . 渔民叉鱼D . 照镜子7. (2分)图是小明用刻度尺测量一条形金属片长度的情形,该刻度尺的分度值和金属片的长度分别是:()A . 1 cm、5.50 cmB . 1 cm、8.30 cmC . 1 mm、8.30 cmD . 1 mm、2.80 cm8. (2分)关于声的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 在课堂上听到老师的讲话声,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B . 利用超声波清洗钟表,说明声波可以传递信息C . 在城市道路旁设置隔声板,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D . 通常我们根据音色辨别不同人说话的声音9. (2分)光使世界绚丽多彩,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光,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 用玻璃三棱镜可使太阳光发生色散B . 柳叶呈现绿色是因为它只反射绿光C . 光在银幕上发生漫反射时反射角小于入射角D . 家里的穿衣镜所成的像是正立的虚像10. (2分) (2016八上·井陉开学考) 常用的长度单位,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A . dm,cm,mmB . mm,μm,dmC . nm,μm,dmD . μm,nm,mm11. (2分) (2019八上·南通期中) 如图所示是潜望镜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两块平面镜均相对水平面倾斜45° 角,现有一艘军舰位于平面镜 1等高的正前方,则人眼看到军舰所成的虚像位于()A . 与平面镇 1 等高的正前方B . 平面镜 1 的正上方C . 平面镜 2 等高的正前方D . 平面镜 2 的前下方12. (2分) (2016八·宁远月考) 妈妈买瓷碗时常把两只瓷碗轻轻碰一碰,听听发出的声音,她判断瓷碗好坏主要是根据声音的()A . 音调B . 响度C . 音色D . 音量13. (2分)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用激光灯从空气中射向水中的照射的光路图,由于小明一时疏忽,忘记将光路图中的箭头标上,同时也没有标出界面的两部分介质,由图可知,你认为应该是()A . 上面是空气,②是入射光线,③是折射光线B . 上面是空气,③是入射光线,②是折射光线C . 下面是空气,③是入射光线,②是折射光线D . 下面是空气,②是入射光线,③是折射光线14. (2分)在日常生活中,有时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在商场中,经过挑选,自己感到满意的衣服,回家后却发现衣服的色彩发生了变化,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 . 衣服的颜料质量有问题B . 商场和家中的环境温度不同C . 商场和家中的环境湿度不同D . 商场和家中照明光源不同15. (2分) (2017八上·南京期中) 如图所示,一束光在平面镜上发生发射,反射光恰好照在光屏的处.若要让反射光照在光屏的处,则下列方法中()①只将光屏竖直向下移动一段距离②只将平面镜绕入射点顺时针转过一定角度()③只将平面镜竖直向上移动一段距离④只将平面镜水平向右移动一段距离A . 只有②可行B . 只有④可行C . ①和②都可行D . ③和④都可行16. (2分)某一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已知它在前一半路程中的速度是4 m/s ,后一半路程中的速度是6 m/s,那么它在整个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A . 4 m/sB . 4.8 m/sC . 5 m/sD . 6 m/s二、填空题 (共9题;共9分)17. (1分) (2019八上·三台期中) 太阳和地球都在不断地扩展和收缩,这时会产生“呼吸”的声音,若用仪器在地球上进行探测,则仪器________“听到”地球的声音,________“听到”太阳的声音。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八年级物理试题答案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八年级物理试题答案

八年级物理试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共20分.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选对的每小题得2分.多选、漏选、错选均不得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A B D D A B B B D D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共28分.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是正确的,选对的每小题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题号11 12 13 14 15 16 17答案ACD A AC BD BD AB AB三、实验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35分)18.(1)答案如图1所示.(2)答案如图2所示.说明:每小题3分,共6分19.(1)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上;(2)光路是可逆的.说明:每空2分,共4分20.(1)刻度尺;位置;(2)前;等效替代法;(3)虚;(4)不变.说明:每空2分,共12分21.(1)使用初温度较高的水进行加热(或给烧杯加盖、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等);(2)如图所示;(3)99;吸收;保持不变;(4)甲.说明:第2小题3分,其余每空2分,共13分四、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1分)22.(1)22路公交车的平均速度111s v t ==4500m 900s=5m/s …………………(2分) (2)74路公交车行驶速度v 2=36km/h =10m/s ………………………………(1分) 74路公交车行驶时间t 2=22s v =2660m 10m /s=266s ………………………………(2分) 节省时间△t =t 1-t 2=900s -266s =634s ………………………………………(1分)23.(1)汽车与传感器之间的距离为s 1=12vt =12×340m/s ×0.4s =68m ………………………………(2分) (2)由乙图可知,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当汽车运动3s 时,通过路程为90m .根据速度公式,可得s v t ==90m 3s=30m/s ,则图象如下图所示.………………(3分)五、科普阅读题(6分)24.(1)声源;列车(或动车);(2)180说明:每空2分,共6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2016学年山东省德州市武城二中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40分)1.测量一木板的长度,在如图所示的各种情况中正确的是()A. B.C.D.2.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误差的产生与测量的仪器有关B.误差的产生与测量的人有关C.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是减小误差的有效方法D.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将能完全消灭误差3.用三角板和刻度尺配合,先后4次测量小球的直径,其测量结果分别为1.76cm、1.78cm、1.74cm、1.78cm,则小球的直径应取()A.1.78cm B.1.765cm C.1.77cm D.1.76cm4.小云同学在测量木板长度时,用两把刻度尺进行了测量,如图所示,以下测量结果最接近木块真实值的是()A.3.2cm B.3.30cm C.3.3cm D.3.5cm5.水中游得最快的旗鱼,速度可达108km/h,陆地上跑得最快的猎豹,每秒可跑40m,空中飞行最快的褐海燕,每分钟能飞行5km.比较它们的速度大小,则()A.猎豹最大 B.旗鱼最大 C.褐海燕最大D.三者一样大6.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它通过45m的路程时用了30s的时间,那么它前15s内的速度为()A.0.5m/s B.1.5m/s C.2m/s D.3m/s7.一列队伍长50米,行进速度2.5m/s,经过一座100m的涵洞,当队伍全部穿过涵洞时,总共需要()A.60s B.40s C.50s D.80s8.如图是甲、乙两辆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的小车的s﹣t图象,由图象可知()A.7~20秒钟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B.在0~5秒时间内,乙车的速度比甲车的速度大C.第10秒钟时,甲、乙两车速度相同D.经过5秒钟,甲车通过的路程比乙车大9.如图所示的图象中,描述的是同一种运动形式的是()A.甲与丙B.甲与乙C.丙与丁D.乙与丙10.公路上,一辆汽车以72km/h的速度匀速行驶,它用30s追上了它前方450m处的一辆匀速行驶着的自行车,这辆自行车的速度是()A.5m/s B.10m/s C.15m/s D.20m/s11.下列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音都是靠空气来传播的B.只要物体振动,就能听到声音C.回声是声音被障碍物反射而形成的D.声音的传播速度不受周围环境温度的影响12.正在拉二胡的一位同学不断用手指上下移动去控制琴弦,这样做的目的是()A.使二胡发出不同的音调 B.为了获得更好的音色C.为了获得更大的响度D.阻止琴弦振动发音13.两列声波在同一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如图甲、乙所示,则这列声波()A.音调不同 B.响度不同C.音色不同 D.音调、响度和音色均不同14.下列现象中,不是依靠声获得信息的是()A.有经验的养蜂人听蜜蜂的“嗡嗡”声就知道它是否采了蜜B.夏天里人们买西瓜,要捧起来拍两下听听声音来分辨西瓜的好坏C.小明往水瓶里倒开水,能听出水瓶里的水满不满D.人们利用超声波清洗钟表等零件15.噪声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以下防治噪声的方法中可行的是()A.通过科学研究,使噪声源不发生振动B.建筑工地不允许使用大型机械C.将所有噪声源隔离在真空容器中,以避免噪声干扰D.城市里在穿行住宅区的高速公路两旁建隔音墙,一般道路两旁植树种花16.用体温计测得甲的体温为37.50℃,若没有甩过,又用它依次去量乙和丙的体温,已知它们的实际体温为36.90℃和38.60℃,那么两次测温后下列数据正确的是()A.36.90℃和38.60℃B.37.50℃和38.60℃C.36.90℃和37.50℃D.37.50℃和37.50℃17.下面关于常用温度计的使用中,错误的是()A.温度计不能用来测量超过它的最高刻度的温度B.温度计的玻璃泡要跟被测物体充分接触C.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D.读数时,要把温度计从液体中拿出来再读数18.如图所示四种测量水温的方法,其中正确的为()A.B.C.D.19.一只刻度均匀的温度计,插在冰水混合物中,显示温度是2℃;插在1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显示温度是96℃,那么当它插入水中显示温度为25℃时,水的实际温度是()A.25℃ B.27℃ C.24.5℃D.无法判断20.用手分别接触温度相同的冰和的水,会觉得冰比水凉,这是因为()A.冰的温度比水低B.冰是固体,水是液体C.冰熔化时要从手上吸受大量的热D.这是人的错觉21.下列图象中,能正确描述液体凝固成晶体的图象是()A.B.C.D.22.下列事例中,能使蒸发变慢的措施是()A.用电热吹风机将头发吹干B.将水果密封在塑料袋中放入冰箱C.将湿衣服晾到向阳、通风的地方D.用扫帚把洒在地面上的水向周围扫开23.水烧开后,壶嘴向处喷出“白气”,这“白气”形成过程是()A.先液化再蒸发 B.先汽化再液化 C.先升华再液化 D.先汽化再凝华24.下列的几组物态变化过程中,都要放热的是()A.凝华和升华B.升华和汽化C.液化和凝固D.熔化和液化25.用久的白炽灯泡灯丝变细、玻璃泡壁发黑,钨丝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凝固 B.升华 C.凝华 D.先升华后凝华26.关于光的传播,下列几种说法正确的是()A.光只有在真空中才能沿直线传播B.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C.光在同种介质中沿直线传播D.光在任何条件下都是沿直线传播的27.夏日炎炎,人们总喜欢躲在大树的阴影下乘凉.树荫的形成是由于()A.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像 B.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影C.小孔形成的像 D.小孔形成的影28.在纸上剪一个很小的方形孔,让太阳光垂直照在方形孔上,那么地面上产生的光斑()A.是方形的 B.是圆形的 C.它是小孔的像 D.是长方形的29.如图所示,一束光斜射到平面镜上,其中反射角是()A.∠1 B.∠2 C.∠3 D.∠430.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反射光与入射光的传播速度是相同的B.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C.树荫下的光斑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D.在漫反射现象中,反射角可能不等于入射角31.目前光污染越来越严重,白亮污染是普遍的一类光污染,建筑物的玻璃幕墙、釉面砖墙、磨光大理石和各种涂料都能造成白亮污染,形成白亮污染的主要原因是由于()A.光的反射 B.光的折射C.光有能量 D.光沿着直线传播32.小猴子在水中捞不到月亮,这是由于水中的“月亮”是()A.光的直线传播所成的实像B.光的反射所成的虚像C.光的漫反射所成的实像 D.光的折射所成的虚像33.如图是利用透明玻璃板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像的大小与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有关B.蜡烛远离玻璃板过程中,蜡烛的像始终与蜡烛等大C.把光屏放在玻璃板后像所在的位置,像会成在光屏上D.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能在玻璃板后成一实像34.“小科学家”比赛中,有一项目是“反弹击物”(如图),要求参赛者将皮球射到平面镜上,经平面镜反弹击中目标区内的物体.参赛者在发射区沿哪一方向射球,最有可能击中目标()A.沿OA方向B.沿OB方向C.沿OC方向D.沿OD方向35.今年“六•一”儿童节,“心得乐”面对面爱心捐助活动在我市城南公园举行,杨杨收到了爱心人士捐赠的新衣服,当杨杨穿着新衣服走近穿衣镜时,他在穿衣镜中的像将()A.逐渐变大 B.逐渐变小 C.大小不变 D.远离穿衣镜36.对下列几种光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湖光映彩霞”﹣﹣光的反射现象B.“潭清凝水浅”﹣﹣光的折射现象C.皮影利用了平面镜成像的原理D.“风吹草低见牛羊”﹣﹣﹣光的直线传播37.如图所示,一束激光AO由空气斜射入玻璃砖,折射后从另一侧面射出,其出射点可能是图中的()A.M点 B.N点 C.P点D.Q点38.用放大镜观察彩色电视画面,你将看到排列有序的三色发光区域是()A.红、绿、蓝B.红、黄、蓝C.红、黄、紫D.黄、绿、紫39.小明对自动感应门很感兴趣,想了解其原理.他查阅有关资料后得知,自动感应门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感应装置接受到人所发出的红外线,将门打开;另一种是感应装置发出微波来感知向门移动的物体,将门打开.以下设计方案能探究某自动门是哪种类型的是()A.速度相同的两个人分别向门靠近,观察门的反应B.人以两种不同速度分别向门靠近,观察门的反应C.门打开后,人在门前静止一段时间,观察门的反应D.白天和黑夜让人向门靠近,观察门的反应40.下图表示的是一束光线从空气斜射到空气和玻璃的界面时,发生的反射和折射的光路,其中正确的是()A.B.C.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41.在加热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甲、乙、丙三种液态物质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可以看出这三种物质中可能是同一种物质,的质量一定比大.42.寒冷的冬天,在背阴处,地上的雪即便没有熔化,过几天也会消失.这是.43.如图所示,桥通过平静的水面成像,半圆形桥孔与其像合在一起构成圆.桥长45m,则桥的像长m.正中大圆直径为10m,则大圆顶部到水面的距离为m.44.你能解释“坐井观天,所见甚小”吗?请你在图中用光学知识画图说明.若井中有水,井底青蛙的位置不变,由于,青蛙观察到的井上范围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45.如图为色光三原色的示意图,图中区域1应标色,区域2应标白色.三、作图题(共2个小题,每题2分)46.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47.如图所示,MN是平面镜,S是发光点,作出S点发出的能通过P点的光线.四、实验题(每空1分,共16分)48.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探究小孔成像的规律.实验器材:针、不透明纸、白炽灯、桌子、白纸.探究设想:根据光的直线传播原理,研究小孔成像规律,这里的光源是白炽灯里的钨丝,所成的像是钨丝通过小孔在白纸上成的倒立实像.实验过程及问题:如图所示,在不透明纸上用针扎一个直径约1mm的小孔,让白炽灯发出的光穿过小孔射到白纸上(光屏),在白纸上可看到一个清晰的光斑,这种现象叫做,这种现象是由于形成的.(1)保持灯和白纸的位置不动,向上移动小孔,像的大小将变,像的亮度将变.(2)保持灯和小孔的位置不动,向上移动白纸,像的大小将变,像的亮度将变.(3)保持小孔和白纸的位置不动,向上移动白炽灯,像的大小将变,像的亮度将变,以上三种实验方法是物理学中常用的方法叫做.(4)通过上述实验,我们的得出怎样的结论?49.小红同学在水平桌面上用玻璃板、两支相同的蜡烛、白纸、刻度尺等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玻璃板应该放置在水平桌面上.(2)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目的是为了;使用相同的两支蜡烛,目的是为了.(3)小红经过仔细观察,通过玻璃板看到了同一支蜡烛的两个像挨得很近,原因是(4)做完一次实验后,小红让蜡烛靠近平面镜重做实验,此时像的位置平面镜(填“远离”或“靠近”),像的大小(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015-2016学年山东省德州市武城二中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40分)1.测量一木板的长度,在如图所示的各种情况中正确的是()A. B.C.D.【考点】刻度尺的使用.【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刻度尺的使用规则:(1)首先要了解刻度尺:①量程是多少;②零刻度是否磨损;③分度值是多少;(2)使用时:①刻度尺要与被测部分对齐;②让刻度尺有刻度的一面紧贴被测部分,测量的始端与0刻度线对齐,如果0刻度线磨损,可以与其它整格刻线对齐,测量结果要减去前面的数值;③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④读数时结果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⑤记录数据要写单位.【解答】解:A.测量的始端未与0刻度线对齐,操作错误B.读数时视线要未与尺面垂直,读数错误C.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操作正确;D.刻度尺有刻度的一面没有紧贴被测部分,操作错误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刻度尺的使用,在物理实验和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刻度尺,我们要熟练掌握其使用和读数方法.2.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误差的产生与测量的仪器有关B.误差的产生与测量的人有关C.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是减小误差的有效方法D.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将能完全消灭误差【考点】误差及其减小方法.【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所谓误差是指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误差与在测量过程中产生的错误又不尽相同,错误是指在测量过程中由于操作不规范不按照规定测量而产生的结果,错误可以避免,只要规范测量,遵循仪器的使用规则可避免错误,但是误差不能消除,因为它的产生是与测量的人和测量的仪器的精密程度有关,只能尽量的减小,不能消除.【解答】解:误差是指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误差的产生与测量的仪器有关,与测量的人有关;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只能尽量的减小.减小误差的办法有:尽量使用较精密的测量工具;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故ABC正确,D错误.故选D.【点评】误差是我们测量时不可避免产生的,是正常的,我们要正视误差.3.用三角板和刻度尺配合,先后4次测量小球的直径,其测量结果分别为1.76cm、1.78cm、1.74cm、1.78cm,则小球的直径应取()A.1.78cm B.1.765cm C.1.77cm D.1.76cm【考点】长度的测量.【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多处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因此求出4次测量结果的平均值最接近小球的直径.【解答】解:小球的直径d=≈1.77cm.故选C.【点评】长度的测量比较准确的数值应是多次测量取平均值,这是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常用的测量方法.4.小云同学在测量木板长度时,用两把刻度尺进行了测量,如图所示,以下测量结果最接近木块真实值的是()A.3.2cm B.3.30cm C.3.3cm D.3.5cm【考点】长度的测量.【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之前,要明确其分度值;注意长度是否从0刻度线量起,起始端从0开始的,读出末端刻度值即为物体长度,同时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解答】解:由图知:上面的刻度尺上1cm之间有2个小格,所以1个小格代表的是0.5cm=5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5mm;木块左端与0刻度线对齐,右端与3.3cm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为L上=3.3cm.下面的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1个小格代表的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木块左端与0刻度线对齐,右端与3.30cm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为L下=3.30cm.因为下面刻度尺的准确程度较高,所以木块的长度更接近于3.30cm.故选B.【点评】一般说,测量工具的分度值越小,测量的准确程度越高.所以我们要根据具体测量要求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5.水中游得最快的旗鱼,速度可达108km/h,陆地上跑得最快的猎豹,每秒可跑40m,空中飞行最快的褐海燕,每分钟能飞行5km.比较它们的速度大小,则()A.猎豹最大 B.旗鱼最大 C.褐海燕最大D.三者一样大【考点】运动快慢的比较;物理量的单位及单位换算.【分析】根据求出猎豹和褐海燕的运动速度,将速度单位换算统一,进行比较.【解答】解:旗鱼的速度;猎豹的速度;褐海燕的速度.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的是物体运动速度的比较,解题的关键是物体速度的换算.6.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它通过45m的路程时用了30s的时间,那么它前15s内的速度为()A.0.5m/s B.1.5m/s C.2m/s D.3m/s【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根据v=求出其运动速度,因为物体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所以速度值是不变的.【解答】解:物体运动速度:v===1.5m/s,因为物体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它前15s内的速度也是1.5m/s.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速度计算公式和匀速直线运动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基础性题目.7.一列队伍长50米,行进速度2.5m/s,经过一座100m的涵洞,当队伍全部穿过涵洞时,总共需要()A.60s B.40s C.50s D.80s【考点】速度的计算.【专题】计算题.【分析】当队伍全部穿过涵洞时,队伍经过的距离为队伍的长度与涵洞长度之和,行进速度已知,根据公式t=可求所需的时间.【解答】解:队伍从队首进洞到队尾离洞,一共行走的路程为S=S队+S洞=50m+100m=150m,当队伍全部穿过涵洞所需要的时间为t===60s.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时间的计算,关键是速度公式及其变形的灵活运用,难点在于路程的确定,这也是本题的重点.8.如图是甲、乙两辆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的小车的s﹣t图象,由图象可知()A.7~20秒钟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B.在0~5秒时间内,乙车的速度比甲车的速度大C.第10秒钟时,甲、乙两车速度相同D.经过5秒钟,甲车通过的路程比乙车大【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1)在s﹣t图象中,和时间轴平行的线段表示物体处于静止状态;(2)在s﹣t图象中,一条过原点的斜线表示物体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根据图象读出甲乙两车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即可比较出两车的运动速度;(3)由图知,两车在10s末相遇,此时乙处于静止状态,甲还在运动.(4)根据图象读出5s通过的路程是否相等.【解答】解:A、乙车在7~20s内的图象是一条和时间轴平行的直线,所以乙车处于静止状态,故A错误;B、由图象看出两车在0~5s内的图象是一条斜线,表示两车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且在相同时间内甲车通过的路程小于乙车通过的路程,所以v甲<v乙,故B正确;C、由图象看出两车在10s末相遇,此时乙处于静止状态,甲还在匀速运动,二者速度不相同,故C错误;D、由图象看出甲车在5s末的路程10m,乙车在5s末的路程15m,所以在5s末乙通过的路程大于甲,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由s﹣t图象比较物体的速度大小、判断两车的位置关系等内容,由图象判断小车的运动性质、找出小车的路程与所对应的时间,是解题的关键.9.如图所示的图象中,描述的是同一种运动形式的是()A.甲与丙B.甲与乙C.丙与丁D.乙与丙【考点】匀速直线运动.【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的图象有两种表示方法:s﹣t图象和v﹣t图象.一定要分清楚其本质的不同.【解答】解:如果是s﹣t图象,则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距离,因速度不变,s与t成正比,所以图象是过点O的射线,如图丙.如果是v﹣t图象,则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速度,因速度不变,所以图象是平行于横轴的射线,如图乙.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如何通过图象来表示.图象能很直接的反应物体的运动规律,对于图象题,首先看清两个坐标轴所表示的物理量,再顺着图象看随横坐标轴变化,纵坐标轴如何变化,找到物体的运动规律.10.公路上,一辆汽车以72km/h的速度匀速行驶,它用30s追上了它前方450m处的一辆匀速行驶着的自行车,这辆自行车的速度是()A.5m/s B.10m/s C.15m/s D.20m/s【考点】速度的计算;物理量的单位及单位换算.【专题】计算题;应用题.【分析】已知汽车的速度和行驶时间,根据公式s=vt可求汽车行驶的距离;汽车行驶的距离等于450m与自行车行驶距离之和,从而求出自行车30s运动的距离,再利用公式v=求出自行车的速度.【解答】解:72km/h=20m/s;汽车运动的距离s汽=v汽t=20m/s×30s=600m;自行车运动的距离s=600m﹣450m=150m;自行车的速度v===5m/s.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速度和路程的计算,难点是明白汽车经过的路程等于450m与自行车行驶距离之和;解题过程中要注意单位的换算.11.下列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音都是靠空气来传播的B.只要物体振动,就能听到声音C.回声是声音被障碍物反射而形成的D.声音的传播速度不受周围环境温度的影响【考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回声.【分析】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解答】解:A、声音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不符合题意;B、物体振动会发出声音,但需要有介质传播才可以听到声音,不符合题意;C、回声是声音被障碍物反射而形成的,说法正确,符合题意;D、声音的传播速度受周围环境温度的影响,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进行分析解答.12.正在拉二胡的一位同学不断用手指上下移动去控制琴弦,这样做的目的是()A.使二胡发出不同的音调 B.为了获得更好的音色C.为了获得更大的响度D.阻止琴弦振动发音【考点】频率及音调的关系.【分析】物理学中把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的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解答】解:二胡发声是由琴弦的振动产生的,琴弦的长度不同,则振动的快慢就会不同,导致发出声音的音调就会不同,所以可以不断用手指上下移动去控制琴弦,这样做是为了改变二胡发出声音的音调,从而会有美妙的音乐;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了音调的定义及其影响因素,会结合实例进行分析.13.两列声波在同一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如图甲、乙所示,则这列声波()A.音调不同 B.响度不同C.音色不同 D.音调、响度和音色均不同【考点】频率及音调的关系;响度与振幅的关系.【专题】声现象.【分析】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频率从波形上显示为排列密集;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振幅从波形上显示为偏离平衡位置远;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和特色,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解答】解:甲、乙的波形特点是:相同时间内出现的次数相同,说明振动的频率相同,则音调相同;波偏离平衡位置幅度也相同,则响度也相同;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和特色,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因为两列波的形状不同反映了波的音色不同,故图中它们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故选:C.【点评】通过比较声音的波形图来考查频率对音调的影响和振幅对响度的影响,解题的关键是能够从波形图上看懂频率和振幅.14.下列现象中,不是依靠声获得信息的是()A.有经验的养蜂人听蜜蜂的“嗡嗡”声就知道它是否采了蜜B.夏天里人们买西瓜,要捧起来拍两下听听声音来分辨西瓜的好坏C.小明往水瓶里倒开水,能听出水瓶里的水满不满D.人们利用超声波清洗钟表等零件【考点】声与信息;声与能量.【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声音能够传递信息和能量,以及传递信息和能量的区别.【解答】解:A、蜜蜂带着花蜜音调低,不带花蜜音调高,所以根据“嗡嗡”声就能判断它是否采了蜜;B、西瓜的生熟可以通过拍拍西瓜听听声音来辨别,这都是利用了声音能够传递信息;C、往热水瓶中倒水的声音是空气柱振动产生的,倒的水越多,音调就越高通过听声音就能判断是否已装满;D、利用超声波清洗钟表等精密零件,是利用超声波的破碎能力来清洗的,即是利用声音能够传递能量.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声音传递信息与声音传递能量的特点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15.噪声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以下防治噪声的方法中可行的是()A.通过科学研究,使噪声源不发生振动B.建筑工地不允许使用大型机械C.将所有噪声源隔离在真空容器中,以避免噪声干扰D.城市里在穿行住宅区的高速公路两旁建隔音墙,一般道路两旁植树种花【考点】防治噪声的途径.【专题】声现象.【分析】解决此题的关键是知道防治噪声污染可以从噪声的产生、噪声的传播及噪声的接收这三个环节进行防治.【解答】解:A、在噪声的产生处可以减弱噪声,物体只要振动就会发出声音,不振动就不能工作,不符合题意;B、工地没有大型机械工作无法进行,不符合题意;C、所有的噪声源都隔离在真空容器里不现实,不符合题意;D、在高速公路两旁建隔音墙、道路两旁植树种花都可以在声音的传播途中减弱噪声,办法可行,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解决此类题目要结合防治噪声的途径进行解答,噪声的减弱办法是针对声音的产生、传播、接收这三个过程来采取措施的.16.用体温计测得甲的体温为37.50℃,若没有甩过,又用它依次去量乙和丙的体温,已知它们的实际体温为36.90℃和38.60℃,那么两次测温后下列数据正确的是()A.36.90℃和38.60℃B.37.50℃和38.60℃C.36.90℃和37.50℃D.37.50℃和37.50℃【考点】体温计的使用及其读数.【专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分析】体温计玻璃泡的上方有一段非常细的缩口,它可以使体温计玻璃泡上方的水银不能很快的流回玻璃泡中,所以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读数,同时体温计在使用前要用力甩一下,将水银甩回玻璃泡中.【解答】解:根据体温计的特点,使用前用力甩一下玻璃泡上方的水银才能回到玻璃泡中;没有甩的体温计的读数是37.50℃,直接用来测量人的体温,若体温高于37.50℃,体温计中的水银会上升,测量是比较准确的;若病人的体温不高于37.50℃,体温计中的水银不会下降,依然显示的是37.50℃.所以体温是36.90℃的人测量的结果是37.50℃,体温是38.60℃的人测量的结果是38.60℃.故选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