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溶解》

合集下载

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溶解》

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溶解》

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溶解》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具体内容为第三节《溶解》。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溶解的概念,掌握溶解的基本原理,并学会观察和分析生活中的溶解现象。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溶解的概念,知道溶解的基本原理,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溶解现象。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实验、交流等途径,培养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勇于探究、善于发现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重点:溶解的概念和基本原理。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溶解现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实验器材(糖、盐、沙子、水、玻璃杯等)、多媒体课件、黑板。

学生准备:记录本、画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展示一颗糖,请学生观察并描述糖的特征。

(2)教师将糖放入水中,让学生观察糖在水中的变化,引导学生思考糖为什么会消失。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讲解溶解的概念和基本原理。

(2)教师演示实验:将糖、盐、沙子分别放入水中,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实验现象。

3. 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提出问题:哪些物质能溶解在水中?哪些物质不能溶解在水中?(2)学生分组讨论,并在记录本上记录讨论结果。

4. 知识巩固(10分钟)(1)教师邀请学生上台演示实验,其他学生观察并评价实验结果。

(2)教师针对实验结果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溶解现象。

5.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1. 溶解2. 内容:(1)溶解的概念(2)溶解的基本原理(3)生活中的溶解现象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观察家里的洗涤剂、洗发水等物品,记录它们在水中的溶解现象。

(2)思考:为什么有些物质能溶解在水中,而有些物质不能?2. 答案:(1)洗涤剂、洗发水等物品在水中溶解,形成无色透明的溶液。

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溶解》.

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溶解》.

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溶解》.教案:《溶解》一、教学内容1. 教材章节:中班科学活动第二册第四章第一节2. 详细内容: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幼儿了解溶解的概念,掌握溶解的基本方法,并能够用语言描述溶解的过程。

二、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理解溶解的含义,知道溶解是一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的过程。

2. 技能目标:让幼儿能够用简单的实验操作来验证溶解现象,并能够用语言描述实验结果。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难点:让幼儿理解溶解是一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的过程,并能够用实验来验证溶解现象。

2. 重点:让幼儿掌握溶解的基本方法,并能够用语言描述溶解的过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验材料(如糖、盐、水等)、实验器材(如烧杯、量筒、搅拌棒等)、PPT。

2. 学具:每个幼儿一份实验材料包(如糖、盐、水等)、实验器材(如烧杯、量筒、搅拌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在水中加入糖,糖消失的现象,引起幼儿对溶解的兴趣。

2. 讲解:通过PPT展示,讲解溶解的概念和溶解的基本方法。

3. 实验:让幼儿自己动手进行实验,观察糖、盐在水中的溶解过程,并记录实验结果。

4. 讨论:让幼儿分享自己的实验结果,引导幼儿用语言描述溶解的过程。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溶解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和父母一起进行一个溶解的实验,并记录实验结果。

2. 答案:幼儿能够完成实验,并能够用语言描述实验结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是否让每个幼儿都参与了实验,是否都能够用语言描述溶解的过程。

2. 拓展延伸:可以让幼儿进一步探索其他的溶解现象,如固体、液体、气体的溶解。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中的溶解概念与现象重点和难点解析:溶解是一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的过程,这个过程往往是无明显现象的。

幼儿园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溶解》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溶解》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溶解》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主要围绕“溶解”这一主题展开。

教学内容包括教材第四章第一节《神奇的水》,详细内容为水的溶解现象,通过实验观察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过程,探讨溶解的奥秘。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溶解现象,知道溶解是物质在水中均匀分布的过程。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提高科学素养。

3. 培养幼儿合作、探究、创新的精神,激发对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溶解的概念,掌握溶解现象的基本规律。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观察和动手操作,让幼儿感受溶解过程,培养探究精神。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实验器材(玻璃杯、搅拌棒、食盐、糖、咖啡、沙子等),投影仪,白板。

学具:每组一份实验材料,记录表,画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个装有水的玻璃杯,提出问题:“你们知道水有什么作用吗?”引导幼儿回答,进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溶解。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实物演示,讲解溶解的概念,让幼儿了解溶解现象。

同时,以食盐溶解为例,讲解溶解的过程和原理。

3. 实验观察(15分钟)分组进行实验,让幼儿观察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过程。

每组幼儿负责一种物质,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4. 动手操作(10分钟)让幼儿动手操作,尝试将不同物质溶解在水中,观察溶解速度和现象。

5.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提出问题,让幼儿结合实验结果进行回答,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溶解》2. 内容:(1)溶解的概念(2)溶解过程及原理(3)实验观察记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描述食盐、糖、咖啡、沙子在水中溶解的过程。

(2)为什么有些物质能溶解,有些物质不能溶解?2. 答案:(1)食盐、糖、咖啡能溶解在水中,沙子不能溶解。

(2)溶解与物质的分子结构和水的分子结构有关。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观察和动手操作,让幼儿了解了溶解现象,培养了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

中班科学溶解教案(精选3篇)

中班科学溶解教案(精选3篇)

中班科学溶解教案(精选3篇)中班科学溶解篇1活动目标:1.感知物质在水中的溶解现象,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加快溶解的速度。

2.仔细观察,积极动手探索,学习简单记录实验结果。

3.愿意参加科学活动,并能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1.白砂糖糖块透明玻璃杯搅拌棒冷热水小锤子点心盘等2.记录表笔活动过程:一、导入激趣,初步感知溶解的现象。

1.直接出示砂糖,并认识砂糖。

师:(出示砂糖)孩子们,认识这个是什么吗?(砂糖)说说它是什么样子的(白白的、细细的、小小的……)2.调动幼儿的生活经验,以游戏的形式感知溶解的现象。

师:这些砂糖要和我们来捉迷藏,请你们帮砂糖找个地方藏藏好,老师为你们每人准备了一份砂糖,瞧这里就是玩捉迷藏的地方,藏的时候把糖要倒出来。

记住地方只能藏一次哦!3.幼儿自由选择地方藏糖。

师:好,每人拿一份砂糖轻轻地去藏吧,看谁藏的我找不到。

(幼儿藏糖)4.带领幼儿一起找糖。

师:小朋友好了吗,把盖子放到旁边的空篓子上,我们一起来找着吧。

还有谁的糖我没有找到呢?(藏到了水里)(带领幼儿一起回座位坐下)师:哪里有啊,我怎么看不见呢?(原来砂糖溶解到了水里了)5.示范操作。

师:你们藏得真好,我也想来做做这个实验,看看是不是你们说的那样。

二、实验观察,了解不同的物质溶解的速度有快慢之分。

1.猜测砂糖与块糖的溶解速度是不是一样的。

师:哇,这个游戏真好玩,瞧,还有谁也想来玩呢?(方糖)方糖是什么样子的(白白的,正方形的,是一块一块的)它也想藏到水里去,它要和砂糖来比一比谁溶解的比较快?你们说说看砂糖和块糖,哪个会溶得快一点呢,为什么?2.幼儿实验操作并观察记录。

师:究竟会是谁溶解得快呢,就来比一比吧,我们两人一组,一人拿方糖一人拿砂糖,我数123同时放入杯中,仔细观察糖在水里会发生什么变化,瞧我这里还有一张记录表,(拿出记录表)知道这是代表什么吗?哪个先溶解就在哪个下面打钩。

准备好了吗?123放!(幼儿操作,仔细观察并记录)3.小结。

幼儿园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溶解》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溶解》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溶解》含反思教案信息:课题:溶解授课对象:幼儿园中班课时:40分钟授课内容:什么是溶解?什么物质可以溶解?溶解与温度的关系。

授课方式:幼儿园科学公开课教具准备:蓝色草莓糖、红色酸梅糖、1杯温水、1杯冷水、2个玻璃杯、1个温度计、1个电子显微镜、1本幼儿园科学教材。

教学目标:1.认得溶解的概念,并了解什么物质可以溶解。

2.通过对水溶性糖果的试验,帮忙幼儿们理解什么是溶解。

3.通过察看不同温度的水对糖果溶解效果的影响,激发幼儿们的探究爱好。

教学步骤:1.导入(5分钟)带着幼儿们一起看一看电子显微镜,了解它的用途,然后与幼儿们交流一下涉及到化学的常见物质,例如糖、盐、土等,帮忙幼儿们建立相关的世界学问。

2.讲解(15分钟)解释什么是溶解,什么物质可以溶解。

然后向幼儿们呈现蓝色草莓糖和红色酸梅糖,并问他们这些糖果是否能够溶解在水中。

随后,将蓝色草莓糖放入一杯温水中,红色酸梅糖放入一杯冷水中,让幼儿们察看这些糖果在水中的反应。

3.试验(10分钟)将蓝色草莓糖和红色酸梅糖一一放入玻璃杯里,然后将温度计插入水中,记录温水和冷水的温度。

随后,将一杯温水和一杯冷水分别倒入不同的玻璃杯中,察看水温对溶解的影响。

4.讨论(5分钟)让幼儿们共享他们对溶解试验的感受,帮忙他们总结出溶解的本质,然后让他们讨论他们在试验中得出的结论,并问问他们为什么会存在这样的差异。

5.巩固(5分钟)再次强调在讨论中得出的结论,并提示幼儿们注意一下有关的化学现象,例如作者提到的溶解,让他们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真正原因。

6.拓展(5分钟)提出一些问答,例如“你有没有见过一种物质不能溶解在水中?”等问题,以激励幼儿们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更好地理解溶解。

反思:这节课讲得相当合理,目标清楚明确,而试验环节也很杰出。

不过,作为一节幼儿园科学公开课,上课内容还需从幼儿学习的自然环境启程,供给更多互动和趣味性。

同时,老师也应了解幼儿的生态学习需求,采纳多样化的授整方式来激发幼儿的学习爱好,同时也帮忙幼儿更好易讲解上下文。

幼儿园中班教案《溶解》9篇

幼儿园中班教案《溶解》9篇

幼儿园中班教案《溶解》9篇幼儿园中班教案《溶解》1教学目的:探索使用各种方法使冰糖溶解得快些。

教学重点:学习使用各种方法让冰糖溶解得快点。

课前准备:冰糖,水(温水,热水)搅拌器(筷子,汤勺)玻璃杯,小锤子,干净布块。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以猜想活动引入主题。

1、教师出示冰糖,提出问题:T:上次活动小朋友得出冰糖比白糖溶解得慢,为什么它溶得慢呢?C:"因为冰糖是一块块的""冰糖比白糖大""冰糖硬硬的""白糖是一粒粒小小的所以就溶解得快"……T:小朋友想想用什么方法能让冰糖也溶得快起来呢?C:"把冰糖变得像白糖一样小就溶得快了""对,把它打碎,变小小的""我用热的水,冰糖就能很快的溶了,我妈妈就是这样做的""还可以把冰糖水拿去煮,它就溶得快"……2、小朋友自由发言,提出自己的猜想,并把想出的方法和所用的工具画出来。

二、幼儿分组实验,老师参与到实验中,鼓励幼儿大胆使用自己想出的方法和工具。

T:小朋友都想出用各种方法来让冰糖快些溶解,那到底行不行呢,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吧。

幼儿分组实验,老师观察并记录幼儿实验的方法,工具,语言,步骤及记录,随机指导幼儿。

三、幼儿互相交流,讲述实验的结果和方法。

活动感想:溶解的主题很受小朋友的喜欢,因为实验中溶解的物体不断的发生变化,不断的变小,变细,消失,甚至会起泡泡,这引起了幼儿探索的兴趣,为了让幼儿更直接明了的观察到溶解的现象,实验选择透明的器皿,让幼儿一目了然看到溶解的过程,并选择较易溶解和溶解速度对比强烈的材料进行实验。

有效的帮助幼儿掌握理解溶解的有关知识。

幼儿园中班教案《溶解》2活动目标1、尝试运用多种感官初步感知:糖、奶粉、果珍粉能溶解在水里,感受水的“变化”现象;2、能将自己在活动中的发现大胆地表述出来;3、愿意参与实验活动,对科学实验有兴趣。

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溶解》(精选

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溶解》(精选

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溶解》(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具体内容为第三节《溶解》。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溶解现象,掌握简单的溶解实验,并能够观察和描述溶解过程。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溶解的概念,知道溶解是一种常见的现象。

2. 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实验现象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3.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溶解现象,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溶解的概念和实验操作。

教学重点:观察和描述溶解过程,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验器材(烧杯、玻璃棒、食盐、糖、水)、多媒体设备。

2. 学具:实验报告单、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展示一颗糖,请一位学生上台吃糖,引导学生观察糖是如何消失的。

(2)教师提问:“糖为什么会消失呢?”引导学生思考。

2. 例题讲解(15分钟)(1)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食盐、糖在水中溶解的动画,引导学生观察溶解过程。

(2)教师讲解溶解的概念,解释食盐、糖溶解在水中形成溶液的原理。

3. 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发放实验报告单,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结果。

(2)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食盐、糖在水中的溶解过程。

(1)教师邀请学生分享实验结果,引导学生描述溶解过程。

5. 知识拓展(5分钟)(1)教师提问:“生活中还有哪些溶解现象?”引导学生思考。

六、板书设计1. 溶解的概念2. 溶解实验步骤3. 溶解现象的观察与描述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并记录生活中的一种溶解现象。

2. 答案:例如,观察洗发水在水中溶解的过程,记录洗发水溶解前后的变化。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学生对本节课溶解概念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

3.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溶解现象,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4. 拓展延伸:研究不同物质的溶解速度,探讨影响溶解速度的因素。

中班科学公开课优质教案《溶解》(精选

中班科学公开课优质教案《溶解》(精选

中班科学公开课优质教案《溶解》(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公开课选自中班科学领域,以“溶解”为主题,涉及教材第5章《生活中的科学》的第3节“奇妙的溶解现象”。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溶解现象,探索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过程,理解溶解的基本原理,培养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溶解现象,知道溶解是固体在液体中分散均匀的过程。

2. 能够观察、描述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过程,培养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初步理解溶解的基本原理,激发对科学现象的探究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溶解的基本原理。

重点:观察、描述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过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实验器材(烧杯、玻璃棒、糖、盐、味精、色素等)、多媒体课件。

学具:每组一份实验器材,记录表,画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播放多媒体课件,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溶解现象,如糖在水中溶解,饮料的调配等。

邀请学生分享生活中遇到的溶解现象,引导他们关注溶解在生活中的应用。

2. 例题讲解(10分钟)出示糖、盐、味精等物质,引导学生观察这些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过程。

讲解溶解的概念,解释溶解的基本原理。

3.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过程,并记录实验结果。

4. 知识巩固(5分钟)通过提问、回答的方式,巩固学生对溶解现象的理解。

邀请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的溶解现象,并解释其原理。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溶解现象解决实际问题?六、板书设计1. 《溶解》2. 内容:溶解现象溶解过程溶解原理生活中的溶解现象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家里常用的调味品,记录它们在水中的溶解过程。

思考:为什么有些物质容易溶解,而有些物质不容易溶解?2. 答案:调味品在水中的溶解过程记录。

溶解性与物质的分子结构、极性等因素有关。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学生对本节课内容掌握程度如何?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不足之处?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2. 拓展延伸:邀请家长参与,共同探讨生活中的溶解现象。

幼儿园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溶解》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溶解》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溶解》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现象》,详细内容为第三节《溶解》。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溶解现象,认识溶解的基本概念,以及在生活中常见的溶解现象。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溶解现象,知道溶解是固体在液体中分散的过程。

2. 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了解溶解现象,知道溶解是固体在液体中分散的过程。

难点:让幼儿通过观察和实验,理解溶解现象的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验器材(烧杯、搅拌棒、糖、盐、色素等)、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每组一份实验器材,包括烧杯、搅拌棒、糖、盐、色素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溶解现象,如糖溶解在水中、盐溶解在水中等,引导幼儿观察并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

2.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溶解的概念,通过展示糖溶解在热水和冷水中的实验,让幼儿了解溶解速度与温度的关系。

3. 随堂练习(5分钟)让幼儿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糖、盐在热水和冷水中的溶解速度,并记录实验结果。

5. 拓展延伸(5分钟)讨论溶解在生活中的应用,如为什么要在水中加盐等。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溶解》2. 内容:1)溶解现象2)溶解速度与温度的关系3)溶解在生活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观察家中溶解现象,记录下来并分享给老师和同学。

2)思考:为什么在冬天加盐的水更容易结冰?2. 答案:1)观察到的溶解现象及原因。

2)加盐的水凝固点降低,因此在冬天更容易结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幼儿了解了溶解现象及其原理。

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在家庭中的观察和实践,引导幼儿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

同时,教师可以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拓展,提高幼儿的科学素养。

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溶解》

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溶解》
通过本次公开课,成功引导学生理解了溶解的概 念,并掌握了相关的实验操作技能。
教学内容充实
课程中涵盖了溶解的定义、原理、实验步骤及结 果分析等多个方面,内容全面且深入。
教学方法多样
采用了讲解、示范、小组讨论和实验操作等多种 教学方法,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表现评价
学习态度积极
01
学生们在课堂上表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参与讨论和实验
教学目的
帮助幼儿理解溶解的基本概念,掌握观察和实验的方法,培养对科学探索的兴 趣和习惯。
教学目标与要求
01
02
03
知识目标
了解溶解的定义和过程, 认识常见的可溶物质。
能力目标
能够观察和描述物质在水 中的溶解现象,进行简单 的溶解实验索欲望。
课程安排与时间
科学原理阐述
阐述溶解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 ,如分子运动论、相似相溶原 理等。
延伸思考与应用
提出延伸思考的问题,如如何 改进实验方法、如何将实验结
果应用于实际生产等。
05
知识拓展与应用
溶解在生活中的其他应用
食品加工
在食品加工过程中,溶解起着重 要作用,如糖的溶解于饮料、盐
的溶解于汤等。
医药领域
药物的溶解度和溶解速率对于药物 的疗效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 糖在水中逐渐消失,水变甜,说明糖在水中溶解了 。
• 沙子在水中不消失,水变浑浊,说明沙子在水中没 有溶解。
• 在实验过程中,要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 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和猜想。通过实验操作和观察, 幼儿可以初步了解物质在水中的溶解现象,培养他 们的科学探究兴趣和能力。同时,教师也要注意实 验安全,确保幼儿在实验过程中的安全。
化学实验

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溶解》

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溶解》

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溶解》教案标题:溶解的探究科目:科学年级:中班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溶解的概念和现象。

2. 掌握溶解的条件和影响因素。

3. 观察并探究溶解的过程和变化。

4.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探究能力。

教材/教具准备:1. 幻灯片、视频或图片展示溶解的实际应用。

2. 高大透明玻璃杯、纸盒装糖和盐、冷开水、玻璃棒、滤纸、手纸等实验用具。

3. 学生实验用具:透明杯子、糖和盐、冷开水、玩具石头、玻璃棒。

教学内容和步骤:Step 1:导入(5分钟)通过幻灯片、视频或图片展示溶解的实际应用,如糖溶解在咖啡和茶水中,盐溶解在清汤和海水中等。

学生观察这些现象,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和猜想。

Step 2:讲解(10分钟)向学生介绍溶解的概念和现象。

解释溶解是指固体溶质在液体溶剂中分散开的过程,即溶质和溶剂混合在一起形成溶液。

与此同时,学生可以观察导师将糖或盐倒入杯子中,加入适量的冷开水,用玻璃棒搅拌,直到糖或盐完全溶解。

Step 3:实验探究(20分钟)1. 将透明杯子分别装满冷开水,然后加入适量的糖和盐,用玻璃棒搅拌。

观察糖和盐在水中的溶解情况,并记录下来。

2. 这次实验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来探究溶解的过程和变化。

学生将观察到糖和盐在水中的溶解速度不同。

解释糖溶解的速度比盐慢的原因,例如分子大小、化学性质等。

Step 4:总结(10分钟)与学生一起总结溶解的条件和影响因素,例如溶质和溶剂之间的亲水性、温度、搅拌等。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思考,加深对溶解的理解。

Step 5:拓展活动(5分钟)提供玩具石头和水,让学生尝试溶解玩具石头在水中的过程。

引导他们思考为什么玩具石头不能溶解,与糖和盐的分子结构有什么不同。

Step 6:结束(5分钟)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和收获,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和思考。

鼓励他们在生活中观察和应用溶解的知识。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实验中的表现和记录,包括观察和描述溶解的过程和变化。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溶解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溶解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溶解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班科学活动教案溶解,欢迎阅读与收藏。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溶解1活动目标:1、通过操作活动,使幼儿初步感知溶解现象2、愿意参加科学活动,能用简单的语言把自己的发现告诉老师和同伴。

3、通过玩玩、讲讲发展幼儿的思维,激发求知欲。

活动准备:1、每个幼儿一个杯子,一根搅拌器。

2、白糖、盐、奶粉、果珍、味精、肥皂片、水果(苹果片、橘子瓣等)大豆、红豆、绿豆、小石子,沙子等。

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今天老师带了很多东西来,我们看看都有哪些?二、观察实验:1 教师拿出一杯清水,一些白糖,让幼儿观察白糖放进水里怎么样了?(看不见了)2教师又拿出一杯清水,一些大豆,让幼儿观察大豆放进水里怎么样了?(还能看见)3得出结论:(1)一些物质放进水中会不见了的,这种现象叫溶解。

(2)有些物质能溶解于水,有些物质不能溶解于水。

三、幼儿猜测并操作实验1、请小朋友想一想,你平时见到的什么东西放进水里也能溶化?(盐、果珍、奶粉等)教师介绍今天带来的各种材料,请幼儿猜猜谁会溶解,谁有不会溶解?盐、奶粉、果珍、味精、肥皂片、水果片、红豆、绿豆、大豆、小石子、沙子等。

2、幼儿操作实验让每个幼儿到自己的桌子前试一试,选择一种材料放进水里,观察结果如何。

(注意:每次实验时只能放进去一种材料,在选择第二种材料时一定要换一杯干净的水。

)四、交流实验结果:知道有的东西放进水里看不见了,溶化了,有的东西不溶化能看得见。

1、请个别幼儿说一说你把什么东西放在水里了?怎么样了?鼓励幼儿把自己的发现告诉老师和小朋友。

五、活动延伸:教师继续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观察物质溶解于水的现象,鼓励幼儿多做小实验,通过实验掌握更多的知识。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溶解2活动目标1、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观察、了解溶解的现象。

2、知道有些物质能在水中溶解,而有些物质不能在水中溶解。

幼儿园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溶解》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溶解》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溶解》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现象》,详细内容为“溶解”一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溶解的基本概念,认识溶解现象,掌握简单的溶解实验方法。

二、教学目标1. 知道溶解的基本概念,理解溶解现象;2. 学会观察和描述溶解过程,培养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3. 通过实验操作,锻炼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理解溶解现象,学会观察和描述溶解过程。

难点:让幼儿掌握简单的溶解实验方法,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验器材(糖、盐、水、色素等)、演示文稿、卡片;2. 学具:实验器材(糖、盐、水、色素等)、记录表、画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展示一杯水,放入一块糖,让幼儿观察糖在水中逐渐消失的现象;(2)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糖会消失?它去哪里了?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通过演示文稿和卡片,讲解溶解的概念和现象;(2)结合实验,让幼儿观察盐、糖、色素在水中溶解的过程,并引导幼儿描述观察到的现象;3. 随堂练习(5分钟)(1)教师提出问题,让幼儿预测不同物质在水中是否能溶解;(2)幼儿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4. 实验操作(10分钟)(1)教师演示如何进行简单的溶解实验,强调实验注意事项;(2)幼儿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糖、盐、色素在水中溶解的过程;(3)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幼儿用自己的话描述溶解过程,锻炼表达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溶解》2. 内容:溶解:一种物质在另一种物质中均匀分布的现象;溶解过程:盐、糖、色素等在水中逐渐消失;溶解条件:溶剂、溶质、温度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观察家里的一些物品,看看哪些可以溶解在水中,哪些不能溶解在水中;尝试向水中加入不同颜色的色素,观察颜色变化。

2. 答案:可以溶解的物品:糖、盐、洗衣粉等;不能溶解的物品:沙子、石头等;色素加入水中,颜色会变得均匀。

中班科学公开课优质教案《溶解》.

中班科学公开课优质教案《溶解》.

中班科学公开课优质教案《溶解》.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现象》,详细内容为“溶解”一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溶解的概念,认识溶解现象,学会观察和描述溶解过程,探索溶解的规律。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溶解的概念,了解溶解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

2. 培养学生观察、描述溶解过程的能力,提高科学探究素养。

3. 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探索,发现溶解的规律,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溶解的概念和规律。

教学重点:观察和描述溶解过程,探索溶解的规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实验器材(烧杯、玻璃棒、糖、盐、色素、水等)、多媒体设备。

学具:观察记录表、画笔、画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溶解现象,如糖溶解在水中、盐溶解在汤中等,引导学生关注并思考这些现象。

2. 新课导入介绍溶解的概念,引导学生认识溶解现象。

3. 例题讲解讲解糖在水中溶解的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溶解过程。

4. 随堂练习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盐在水中溶解的过程,并记录下来。

5. 探索溶解规律学生通过实验发现,糖和盐在水中溶解的速率与温度、搅拌等因素有关。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并记录家中常见的溶解现象。

2. 答案示例:妈妈在煮汤时,加入盐,盐慢慢溶解在汤中。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积极参与实验,对溶解现象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但在观察和描述溶解过程方面,部分学生还存在一定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家中寻找其他溶解现象,并尝试用所学的知识解释这些现象。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科学,培养科学素养。

板书设计:1. 溶解的概念2. 溶解现象3. 溶解过程4. 溶解规律5. 溶解在生活中的应用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解析1. 溶解的概念:溶解是指固体、液体或气体在液体中分散形成均匀的混合物的过程。

幼儿园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溶解》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溶解》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溶解》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次教学内容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教材《身边的科学》第四章第三节“溶解”。

详细内容主要包括:认识溶解现象,了解溶解的基本原理,通过实践操作,观察和记录溶解过程,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溶解现象,知道溶解是固体在液体中分散均匀的过程。

2. 培养幼儿观察、记录、表达溶解过程的能力。

3. 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兴趣,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索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了解溶解现象,认识溶解的基本原理。

难点:如何引导幼儿观察、记录、表达溶解过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实验器材(杯子、勺子、糖、盐、水、色素等)、多媒体课件、挂图。

学具:记录表、画笔、彩泥。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演示实验:将糖加入水中,让幼儿观察糖在水中溶解的过程。

(2)提问:糖为什么会不见了呢?它去哪儿了?2. 例题讲解(10分钟)(1)通过挂图和多媒体课件,讲解溶解现象,让幼儿了解固体在液体中分散均匀的过程。

(2)讲解溶解的基本原理,让幼儿知道溶解是固体分子进入液体中,与液体分子混合。

3. 随堂练习(10分钟)(1)分组进行实验,让幼儿观察盐、糖、色素在水中溶解的过程。

(2)让幼儿用画笔和彩泥记录实验过程,引导幼儿表达观察到的现象。

(1)让幼儿分享实验观察到的溶解现象。

(2)讨论:为什么有的东西能溶解,有的东西不能溶解?5. 情景再现(10分钟)(1)教师演示实验:将饱和盐水中的盐晶体分离出来。

(2)提问:盐晶体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它们会出现在这里?六、板书设计1. 溶解现象:糖、盐、色素在水中溶解。

2. 溶解原理:固体分子进入液体,与液体分子混合。

3. 实验记录:幼儿用画笔和彩泥记录实验过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家里的洗涤剂、洗衣粉、糖、盐等物品在水中的溶解现象,记录下来。

2. 答案:请家长协助幼儿完成观察记录,鼓励幼儿用画笔、彩泥等方式表达观察到的现象。

幼儿园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溶解》含反思(1)

幼儿园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溶解》含反思(1)

幼儿园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溶解》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涉及的主题是“溶解”。

教材的章节为《有趣的实验》,详细内容包括:什么是溶解,溶解的现象,以及简单的溶解实验。

二、教学目标1. 知道溶解的概念,了解溶解现象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探究精神。

3. 激发幼儿对科学实验的兴趣,提高幼儿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溶解的概念,掌握简单的溶解实验方法。

教学重点:观察溶解现象,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探究精神。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验器材(如糖、盐、水、搅拌棒等),多媒体课件。

2. 学具:每组一份实验材料,记录表,画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出示一颗糖,请幼儿品尝,引导幼儿说出糖的味道。

(2)教师将糖放入水中,搅拌后请幼儿品尝,引导幼儿观察糖不见了,水变甜了。

(3)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溶解。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溶解的概念,让幼儿了解溶解现象。

(2)教师示范简单的溶解实验,如将盐放入水中搅拌,让幼儿观察盐消失的过程。

(3)教师引导幼儿讨论:为什么盐会消失?盐到哪里去了?3. 随堂练习(5分钟)(1)教师发放实验材料,让幼儿分组进行实验。

(2)幼儿操作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3)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的疑问。

(2)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幼儿思考:溶解在我们生活中有哪些应用?5. 拓展延伸(5分钟)(1)教师出示其他可溶解的物质,如糖、咖啡等,让幼儿预测哪些能溶解,哪些不能溶解。

(2)教师鼓励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寻找生活中的溶解现象。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溶解》2. 板书内容:(1)溶解的概念(2)溶解的现象(3)简单的溶解实验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幼儿与家长共同完成一份关于溶解的观察记录表。

(2)请幼儿画出自己认为最有趣的溶解现象。

2. 答案:(1)观察记录表:记录实验过程中溶解物质的变化。

幼儿园中班科学公开课精品教案《溶解》

幼儿园中班科学公开课精品教案《溶解》

幼儿园中班科学公开课精品教案《溶解》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详细内容为第三节《溶解》。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溶解现象,认识溶解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溶解现象,知道溶解的基本概念。

2. 观察并描述溶解过程中物质的变化,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3. 通过实践活动,让幼儿学会合作、分享,培养幼儿的团队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溶解的概念,观察并描述溶解过程。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验器材(糖、盐、水、搅拌棒)、多媒体设备、图片等。

2. 学具:每组一份糖、盐、水、搅拌棒,记录表,画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颗糖,请一位幼儿上台将糖放入水中,观察糖在水中的变化。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盐和糖在水中的溶解过程,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物质的变化。

3. 随堂练习(5分钟)幼儿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盐和糖在水中的溶解过程。

4. 交流分享(5分钟)每组选一位代表分享实验结果,其他幼儿补充。

六、板书设计1. 主题:《溶解》2. 内容:溶解:物质在水中消失的现象盐、糖溶解过程:无色→消失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并记录生活中的溶解现象。

2. 答案示例:妈妈煮糖水时,糖块消失在水中。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教师应关注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

2. 拓展延伸:让幼儿收集生活中的溶解现象,进行分享交流,提高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

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置。

3.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方式。

4. 随堂练习的组织和指导。

5.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实操性。

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效果。

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1. 溶解概念的讲解:教师需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和实物演示,让幼儿理解溶解的概念。

《溶解》中班教案

《溶解》中班教案

《溶解》中班教案《溶解》中班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学习用连贯得语句清楚地表达画面得内容。

2、观察昆虫的居住环境。

活动准备1、课件—昆虫2、捕虫网、饲养箱、工具书、菜园。

3、事先到附近观察地形。

活动过程一、复习挂图《昆虫大集合》,与幼儿交流分享曾经接触昆虫的经验,并请幼儿回答:1、还见过哪些昆虫?2、昆虫长什么样子?3、它们会做些什么事?4、通常在哪里可以看到?二、与幼儿一起看挂图《观察昆虫》的画面,了解户外观察鹰注意的事项,激发幼儿到户外观察的兴趣。

1、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理解画面内容。

2、鼓励幼儿根据事情的前后顺序,用连贯的语句清楚表达画面内容。

可通过提出问题进行引导:观察前应该做哪些准备工作?观察时可以做些什么事?要注意什么?三、组织幼儿到户外观察。

1、观察前将幼儿分组,并提醒幼儿注意安全,仔细观察,并小心爱护昆虫。

2、视当时的情况,捕捉几只容易饲养的昆虫放在饲养箱中带回教室。

四、与幼儿分享观察的经验,并请他么说一说:1、你找到了什么昆虫?在哪里找到的?2、引导幼儿根据观察到、捕捉到的昆虫,大胆提出问题,并把幼儿的问题制作成海报。

《溶解》中班教案「篇二」活动目标:学习用连贯得语句清楚地表达画面得内容。

观察昆虫的居住环境。

活动准备:"看图说话":《观察昆虫》挂图:《昆虫大集合》、《观察昆虫》。

捕虫网、饲养箱、工具书、菜园。

事先到附近观察地形。

活动过程:复习挂图《昆虫大集合》,与幼儿交流分享曾经接触昆虫的经验,并请幼儿回答:--还见过哪些昆虫?--昆虫长什么样子?--它们会做些什么事?--通常在哪里可以看到?与幼儿一起看挂图《观察昆虫》的画面,了解户外观察鹰注意的事项,激发幼儿到户外观察的兴趣。

--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理解画面内容。

--鼓励幼儿根据事情的前后顺序,用连贯的语句清楚表达画面内容。

可通过提出问题进行引导:观察前应该做哪些准备工作?观察时可以做些什么事?要注意什么?组织幼儿到户外观察。

中班科学教案溶解公开课

中班科学教案溶解公开课

编号:__________ 中班科学教案溶解公开课年级:___________________老师:___________________教案日期:_____年_____月_____日中班科学教案溶解公开课目录一、教学内容1.1 溶解的概念1.2 溶解的实验观察1.3 溶解的日常生活应用二、教学目标2.1 知识目标2.2 技能目标2.3 情感目标三、教学难点与重点3.1 难点3.2 重点四、教具与学具准备4.1 教具4.2 学具五、教学过程5.1 导入5.2 新课导入5.3 课堂实践六、板书设计6.1 板书主题6.2 板书内容七、作业设计7.1 作业内容7.2 作业要求八、课后反思8.1 教学效果反思8.2 教学改进措施九、拓展及延伸9.1 溶解相关故事9.2 溶解在生活中的应用教案如下:一、教学内容1.1 溶解的概念1.1.1 物质溶解的定义1.1.2 溶解的三个基本要素1.2 溶解的实验观察1.2.1 实验一:固体溶解1.2.2 实验二:液体溶解1.2.3 实验三:气体溶解1.3 溶解的日常生活应用1.3.1 生活中的溶解现象1.3.2 溶解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二、教学目标2.1 知识目标2.1.1 了解溶解的基本概念2.1.2 掌握溶解的实验观察方法2.1.3 明白溶解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2 技能目标2.2.1 学会进行简单的溶解实验2.2.2 能够运用溶解的知识解决问题2.3 情感目标2.3.1 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2.3.2 提高学生对科学的热爱三、教学难点与重点3.1 难点3.1.1 溶解过程的微观解释3.1.2 溶解度的概念及影响因素3.2 重点3.2.1 溶解的基本概念3.2.2 溶解实验的操作方法四、教具与学具准备4.1 教具4.1.1 溶解实验器材4.1.2 溶解现象展示器材4.2 学具4.2.1 实验记录表4.2.2 溶解知识小册子五、教学过程5.1 导入5.1.1 生活情境引入:盐放入水中消失现象5.1.2 学生讨论:这种现象叫什么?它是什么过程?5.2 新课导入5.2.1 教师讲解:溶解的概念及特点5.2.2 学生实验:观察固体、液体、气体溶解过程5.3 课堂实践5.3.1 分组实验:学生自主进行溶解实验5.3.2 实验记录:学生填写实验记录表5.4.2 学生拓展:思考溶解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化学、环保等六、板书设计6.1 板书主题6.1.1 溶解6.2 板书内容6.2.1 溶解定义6.2.2 溶解要素6.2.3 溶解实验6.2.4 溶解应用七、作业设计7.1 作业内容7.1.1 完成实验报告7.1.2 思考溶解在生活中的实例,并加以记录7.2 作业要求7.2.1 实验报告要求详尽、清晰7.2.2 实例要求具有代表性、创新性八、课后反思8.1 教学效果反思8.1.1 学生对溶解知识的掌握程度8.1.2 学生实验操作技能的提升情况8.2 教学改进措施8.2.1 对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调整8.2.2 对学生实验操作的指导和纠正九、拓展及延伸9.1 溶解相关故事9.1.1 故事一:盐的故事9.1.2 故事二:溶解的神奇力量9.2 溶解在生活中的应用9.2.1 生活中的溶解现象9.2.2 溶解在其他领域的应用案例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1.1 溶解的概念1.1.1 物质溶解的定义1.1.1.1 溶解的宏观现象1.1.1.2 溶解的微观解释1.1.2 溶解的三个基本要素1.1.2.1 溶剂的选择1.1.2.2 溶质的种类与数量 1.1.2.3 溶解过程的温度影响1.2 溶解的实验观察1.2.1 实验一:固体溶解1.2.1.1 实验目的1.2.1.2 实验步骤1.2.1.3 实验注意事项1.2.2 实验二:液体溶解1.2.2.1 实验目的1.2.2.2 实验步骤1.2.2.3 实验注意事项1.2.3 实验三:气体溶解1.2.3.1 实验目的1.2.3.2 实验步骤1.2.3.3 实验注意事项1.3 溶解的日常生活应用1.3.1 生活中的溶解现象1.3.1.1 实例一:食盐溶解在水中 1.3.1.2 实例二:药物溶解在胃液中 1.3.2 溶解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1.3.2.1 溶解在饮食制作中的应用1.3.2.2 溶解在医疗治疗中的应用二、教学目标2.1 知识目标2.1.1 了解溶解的基本概念2.1.1.1 溶解的定义2.1.1.2 溶解的特点2.1.2 掌握溶解的实验观察方法2.1.2.1 实验操作技巧2.1.2.2 实验结果分析2.1.3 明白溶解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1.3.1 溶解在生活中的实例分析 2.1.3.2 溶解作用的理解2.2 技能目标2.2.1 学会进行简单的溶解实验2.2.1.1 实验操作步骤2.2.1.2 实验结果记录与分析2.2.2 能够运用溶解的知识解决问题 2.2.2.1 实际问题引入2.2.2.2 问题解决策略2.3 情感目标2.3.1 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2.3.1.1 兴趣激发方法2.3.1.2 兴趣维持策略2.3.2 提高学生对科学的热爱2.3.2.1 科学情感教育的融入2.3.2.2 科学热爱培养的活动设计三、教学难点与重点3.1 难点3.1.1 溶解过程的微观解释3.1.1.1 分子间作用力的变化3.1.1.2 溶解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3.1.2 溶解度的概念及影响因素3.1.2.1 溶解度的定义及表示方法 3.1.2.2 溶解度的影响因素分析3.2 重点3.2.1 溶解的基本概念3.2.1.1 溶解的定义与特点3.2.1.2 溶解的宏观与微观表现3.2.2 溶解实验的操作方法3.2.2.1 实验操作步骤与技巧3.2.2.2 实验结果的观察与分析四、教具与学具准备4.1 教具4.1.1 溶解实验器材4.1.1.1 实验器材的选用原则4.1.1.2 实验器材的维护与保养4.1.2 溶解现象展示器材4.1.2.1 展示器材的设计与使用4.1.2.2 展示器材的互动性提升4.2 学具4.2.1 实验记录表4.2.1.1 记录表的设计要点4.2.1.2 记录表的使用方法与指导4.2.2 溶解知识本节课程教学技巧和窍门一、语言语调使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如描述溶解时的“魔法变化”,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中班科学教案溶解公开课

中班科学教案溶解公开课

中班科学教案溶解公开课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以《溶解》为主题,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幼儿了解溶解的概念,探索溶解的奥秘。

教材章节为《科学探索活动指导手册》中溶解篇。

具体内容包括:溶解的定义、溶解的过程、溶解的要素以及常见的溶解现象。

二、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溶解的概念,知道溶解是一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的过程。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操作、交流的能力,学会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溶解的过程。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培养积极主动探索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溶解的概念和过程。

难点:溶解的要素以及如何观察和描述溶解现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实验材料(如糖、盐、水、杯子等)。

学具:记录表、画笔、实验操作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魔术表演,展示溶解的神奇现象,引发幼儿的好奇心。

2. 讲解:介绍溶解的定义、过程和要素,讲解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3. 实验操作:幼儿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溶解过程。

4. 交流分享:让幼儿用语言描述所观察到的溶解现象,分享自己的感受。

6. 作业布置: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进行家庭实验,观察和记录溶解现象。

六、板书设计溶解:定义: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过程:溶解→扩散→均匀要素:溶剂、溶质、温度七、作业设计1. 实验题目:家庭溶解实验实验材料:糖、盐、水、杯子实验步骤:请家长协助幼儿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糖或盐溶解在水中的过程。

答案:记录实验过程中糖或盐溶解的现象,如颜色变化、温度变化等。

2. 观察题目:身边的溶解现象步骤:请幼儿观察家里或学校的某个地方,找到一个溶解现象,并用语言描述出来。

答案:描述观察到的溶解现象,如食盐溶解在汤里、糖溶解在茶里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生动有趣的实验和观察,让幼儿了解了溶解的概念和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幼儿积极参与,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

在实验操作环节,幼儿通过观察和记录,培养了观察和表达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溶解》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溶解
溶解(中班科学)
阶段:一
教学目的:
学习用实验的方法了解溶解的现象,知道有的东西放在水里会溶解,有的不会。

教学难点:帮助幼儿理解掌握溶解的现象。

课前准备:
1、若干盛器及小米,沙子,方糖,豆豆,味精,红糖粉。

2、温水,小口杯,小勺,糖,盐,橘子草莓奶粉等饮料粉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以游戏活动引入主题。

1、玩游戏做客老师以主人的身份说:小客人请进,请喝水。

2、幼儿品尝糖水和盐水,引导幼儿说说水的味道。

T:小朋友水好喝吗?
C:水甜甜的很好喝。

C:老师我的水是咸的不好喝。

T:怎么有的小朋友说水是甜的有的是咸的呢?
C:因为甜的水里有糖。

T:糖在哪呢?
C:对啊,糖在哪呢?
C:糖在水里不见了。

C:我知道,糖溶了。

T:那咸的水呢?
C:是盐。

C;盐也是不见了,溶了。

T:小朋友说甜的水和咸的水里放了糖和盐,那糖和盐在哪呢?是不是溶了呢?现在老师做个实验。

3、老师示范小实验:糖和盐不见了。

T:小朋友看,老师把糖放进水里糖在吗?
C:在,糖在水底呢?
C:怎么糖不会不见呢?
C:有一点糖不见了。

老师你摇一摇
C:用筷子搅动,妈妈做糖水给我就是用筷子搅动的T:好,我用筷子来搅一搅看看有什么变化。

C:哦,糖越来越小了,
C:糖不见了。

T:糖到哪去了呢?
C:没有了。

C;跑到水里去了?
T:糖在水里就会不见了,这是糖溶解了。

那盐呢?
C:盐也是溶解了。

C:糖和盐溶解在水里就成了糖水和盐水了。

C:那放进奶粉就成牛奶了;;;;
二、幼儿实验活动。

1、提出问题,幼儿设想,老师做集体记录。

T:除了糖和盐,小朋友还知道哪些东西也会溶解呢?
C:棒棒糖,砂糖,雪糕,冰棒,纸,汤勺;;;;会溶解。

相片,笔,鞋子,花,小动物,布娃娃;;;;不会溶解。

T:那小朋友看老师这些东西哪些是会溶解的哪些是不会溶解的呢?
2、幼儿根据提供的材料进行猜想并记录。

C;我想沙子会溶解,方糖也会溶解豆豆不会溶解;;;;
T:请小朋友把你的猜想记录在你的记录纸上。

C;老师我猜想味精不会溶解,我认为沙子不会溶解我猜小米会溶解,这样它才会变成米饭的;;;;
T:是不是这样呢?请小朋友拿实验材料一一试一试。

3、幼儿做实验验证猜想,并记录实验及发现。

幼儿1那起方糖放进水中,看了看说老师我的方糖
不会溶幼儿2也那起方糖放进水中,并用筷子搅拌后他发现方糖变小了,且越来越小至不见了,他高兴得直喊了起来,哦方糖溶解了
幼儿1见了也拿起筷子进行搅拌,结果方糖也溶解了。

实验中小朋友还发现红糖比方糖溶得快。

4、幼儿讲述实验过程及发现。

三、延伸活动:
1、制作饮料。

T:小朋友在刚才的实验中已经知道糖放在水里溶解后就变成了糖水,那如果把橘子粉,草莓粉,等饮料粉放在水里会变成什么呢
C:会变成饮料变成草莓饮料变成橘子水;;;;
T:我们现在就来制作饮料。

幼儿动手做饮料。

老师我做好了。

是草莓水,甜甜的我也做好了是橙汁他的冰糖还没溶呢,太慢了;;;;
2、提出新的问题:溶解的快和慢。

阶段:二
教学目的:知道物体在水中有的溶解得快,有的溶解得慢。

教学重点:理解物体溶解有快慢之分。

课前准备:白糖,冰糖,温水,小勺,口杯。

教学过程:
一、回忆制作饮料的过程,引入活动主题。

T:;;;;为什么有的小朋友做橙汁饮料,很快就能喝到了。

而做冰糖水的却很慢才喝到呢?
C:因为橘子粉小小的橘子小,冰糖大橘子是粉粉的就溶得快冰糖硬硬的就溶得慢冰糖是一块一块的,所以溶得慢冰糖多
二、幼儿猜想,并做记录。

T:是不是冰糖多,硬,就溶得慢呢?老师这里有白糖和冰糖,它们都一样是硬的,也一样多,你们猜谁溶得快呢?
C:白糖溶解得快/冰糖溶解得快;;;;
三、幼儿动手实验验证猜想,并记录实验结果。

T:小朋友一起来试一试。

看谁溶得快。

C:(先放白糖,溶解后再放冰糖)老师,我不知道谁溶得快,谁溶得慢。

C:先放冰糖溶了一会儿后,再放白糖);老师,是冰糖溶得快。

C:白糖和冰糖同时放)老师,是白糖溶解的快,它放进去一会儿就不见了。

T为什么有的说是白糖,有的说是冰糖呢?小朋友
想想,要比较两个的快慢,要怎样比呢?
C:先放白糖再放冰糖不对。

要象我们比身高一样两个站在一起才能比我也是这样想我也是;;;;
幼儿一致确定后采用此方法再次进行实验。

最后得出白糖溶得快。

四、幼儿互相交流,讲述实验结果。

教师记录。

阶段:三
教学目的:探索使用各种方法使冰糖溶解得快些。

教学重点:学习使用各种方法让冰糖溶解得快点。

课前准备:冰糖,水(温水,热水)搅拌器(筷子,汤勺)玻璃杯,小锤子,干净布块。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以猜想活动引入主题。

1、教师出示冰糖,提出问题:
T:上次活动小朋友得出冰糖比白糖溶解得慢,为什么它溶得慢呢?
C:因为冰糖是一块块的
冰糖比白糖大
冰糖硬硬的
白糖是一粒粒小小的所以就溶解得快
;;;;
T:小朋友想想用什
么方法能让冰糖也溶得快起来呢?
C:把冰糖变得像白糖一样小就溶得快了
对,把它打碎,变小小的
我用热的水,冰糖就能很快的溶了,我妈妈就是这样做的
还可以把冰糖水拿去煮,它就溶得快
;;;;
2、小朋友自由发言,提出自己的猜想,并把想出的方法和所用的工具画出来。

二、幼儿分组实验,老师参与到实验中,鼓励幼儿大胆使用自己想出的方法和工具。

T:小朋友都想出用各种方法来让冰糖快些溶解,那到底行不行呢,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吧。

幼儿分组实验,老师观察并记录幼儿实验的方法,工具,语言,步骤及记录,随机指导幼儿。

三、幼儿互相交流,讲述实验的结果和方法。

活动感想:溶解的主题很受小朋友的喜欢,因为实验中溶解的物体不断的发生变化,不断的变小,变细,消失,甚至会起泡泡,这引起了幼儿探索的兴趣,为了让幼儿更直接明了的观察到溶解的现象,实验选择透明的器皿,让幼儿一目了然看到溶解的过程,并选择较易
溶解和溶解速度对比强烈的材料进行实验。

有效的帮助幼儿掌握理解溶解的有关知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